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环保调查问卷报告

时间:2023-03-01 16:23:29

导语:在环保调查问卷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环保调查问卷报告

第1篇

关键词: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实践服务型英才培养项目”;环保分析

一、调研背景

2015年国家旅游局启动实施“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其中“实践服务型英才培养项目”主要针对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由学生主导,教师全程指导开展项目运作,重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服务能力。本研究小组申报了该项目,组织师生(参与学生均为当年在校学生)开展了主题为“走进景区、服务游客、提升自我”的分项目活动,其中,重点对海南省东线5A旅游景区――呀诺达、分界洲岛和槟榔谷,以及海南4A景区――三亚千古情开展了实践服务活动,并以此对海南省景区旅游者环保意识和行为进行了总结分析。

二、海南景区旅游者环保意识问卷调查

1.调查问卷及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共走访了5A级景区3家,4A及4A以下的景区景点3家,面向景区旅游者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回收104份,其中有效问卷101份。问卷的问题设置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访旅游者基本情况,采用单选方式由其选择;第二部分旅游者对自身环保意识的认知,采用单选方式来进行评判,第三部分为旅游者对景区环保设施和环保氛围的评价,同样采取多选和单选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评判。

2.调研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研,同时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作为重要补充,对于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和归纳,计算其占总量的百分比来判别其趋势和倾向。

三、海南景区旅游者环保情况统计

1.受访旅游者基本情况

接受问卷调研的旅游者中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占27.8%,45-60周岁的占25.4%,25-45周岁的占31.8%,18-25周岁的占15%,在学历方面,35.7%为大学及以上学历,高中或职高学历的占23.6%,其余为高中以下学历。从旅游者的基本信息可以看出,目前,来海南岛主要景区的旅游者以中青年居多,老年人数量也比较可观,学历方面三分之一的人接受过不同程度的高等教育。

2.旅游者对自身环保意识认知的统计

这一部分主要考察旅游者自身的环保意识以及由此带来的行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衡量,一是主动处理非自己产生的垃圾的方式;二是对于自己产生的垃圾的处理行为;三是对他人破坏景区环境行为的干预意识。数据按照单项因素占总量的百分比来统计。(见表1)

3.旅游者对景区环保设施和环保氛围的评价

这一部分主要考察旅游者对景区环保设施以及外在环保意识和氛围的评价,主要从景区环保设施、环保主体、环保宣传、环保文化氛围等方面来衡量。数据按照单项因素或多项因素占总量的百分比来统计。(见表2)

四、分析和启示

第2篇

调查时间:200*年7月25日——31日

调查地点:××镇××村(原××乡)新街,××屯,旧街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入户调查。

调查成员:××××*××××××××*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

背景情况:

本着尽可能全面的展现被调查地点的真实情况,这个原则。我们必须对被调查地的经济,人口,文化,自然条件等等多方面的情况。

由于政府机构精简,我们这次进行调查的××镇××村(原××县××乡)在2005年7月12日已经与××镇合并为××镇。以前的××乡被改名为××村。说以后面的大部分资料是基于××乡做的。

××乡是1988年从××县××乡和××县州××分离出来成立的新乡,双连因此得名,意为“合并”之义。××乡位于××县西南部,东接××镇,西邻××镇,州××,南与州××,片联乡相依,北与××县接壤,东西宽11.56公里南北长19.55公里,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66公里,全乡有8个村民委,87个自然屯,4338户,人口23423人。土地总面积1177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912公顷。200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150万元,比去年增长7.5%农业总产值3835万元,比去年增长7.2%财政收入459312元。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1670元。增长3.8%

主要种植水稻,甘蔗作物,从××县到××乡,交通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只有一条乡级公路,对于人们出行可以满足。但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来说,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滞后。

从我们这次的调查上看,手机在××乡比较普及,卫星电视也较多。

调查情况:

调查问卷数(份)13~20岁(份)20~40岁(份)40~60岁(份)60岁以上(份)

2061040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表:

调查问题每题选项的比例

1.您的年龄________a.13~20b.20~40c.40~60d.60以上abcd

6104

2.您的职业________a.学生b.农民c.工人d.家庭妇女e.知识分子f.其他abcdef

71111

3.您的文化水平________a.小学b.初中c.高中或中专d.大学e.大学本科以上abcde

4842

4.您的月收入________元a.800元以下b.800~1500c.1500~3000d.3000以上abcd

74

5.您家里每天平均使用塑料袋的情况________a.1~3b.4~7c.7只以上d.不知道abcd

1414

6.您觉得有必要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和纸袋吗?________a.有b.无所谓c.没有abc

1252

7.去菜场您家使用菜篮子的情况________a.一直使用b.偶尔c.没有abc

386

8.外出用餐时,您愿意使用经高温消毒过的普通筷子吗?________a.愿意b.看情况c.不愿意abc

1025

9.您知道垃圾最后是如何处理的吗?________a.全部焚烧b.全部填埋c.分类处理d.不知道abcd

4364

10.您认为以下哪些物质会影响水的清洁度(可多选)________a.农药b.生活污水(洗涤剂)c.热水d.生活垃圾e.油漆工业水abcde

14898

11.您所在的当地水资源的情况________a.丰富b.一般c.缺乏d.极度缺乏e.不知道abcde

3111

12.你觉得下面哪一个问题最严重?a地球温暖化,b砂漠化,c森林乱砍,d大气污染,e水源污染,f土地污染,g资源问题,h噪音,i其他abcdefgh

5934411

13.您认为当前国内的环境破坏程度如何?a非常严重b一般c较轻abc

953

14.您的房间无人时是否熄灯?a熄灯b不熄灯c不一定abc

1711

15.您认为环保重要吗?a不重要b很重要c一般abc

191

调查报告分析:

从表上1~4题中看,总被调查对象在13~4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居多。

大部分以学生,农名为主。这就说明农村现在学生和农民占大部分。

在当地的调查中发现,总体文化水平不高,文化程度小学,初中就有12人次。

收入不高。

5~9题是针对一次性用品认识,使用和处理的调查。从第五题可以看出,当地人民对一次用品认识是十分清楚,而第六题却给我们一个比较欣慰的答案。这也许是我们把可降解塑料袋的好处说给被调查者厅的原因吧!社会的发展,塑料袋应用的广泛,使中国以前保留下来的菜篮子这个好传统在农村也慢慢消失。在第七题的调查中发现这个问题。第九题是关于生活垃圾处理问题。4个选项数比较平均,有两种可能性:(1)当地人民没有垃圾处理的这个概念(2)的确有着几种处理方式。结合我们观察,垃圾随便丢放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认为(1)种的可能性比较高。

10~11题是关于水问题的两道调查题目。大部分人在做水清洁度调查时,明确指出农药对水体的影响。而近几年生活垃圾和污水也正在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

当地水资源一半,生活用水没有干旱现象,而农业灌溉用水,引用当地人的话就是:“田里有没有水,就要看天下不下雨,天不下雨也没有办法。”

12~15题是关于当地人民对环境污染问题和我国情况了解的调查。

12题在问卷中,许多被调查者对一些环境保护术语不是很了解,只是比较认识石漠化的危害。所以在选项中,沙漠化,选择就有很大的比例。

13题普遍认为国内环境破坏程度非常严重。

14题是看当地人民生活中对能源节约情况的调查,绝大部分人又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15题是调查环保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在20份调查问卷中,有19人回答重要,有1个回答一般,可见当地人民对环保的关注。

调查个例

(1)覃女士,新街30岁初中文化,家里有3口人,有十几年在广东打工的经历,现在开一家稻米加工厂,丈夫在广东打工,小孩刚刚上幼儿园.

家在新街,有三栋房子,两栋二层,一栋一层。

家里主要经济来源:碾米,碾米连带的副业,出租房子。月收入1000~2000元

家庭主要支出:手机话费,养育小孩的费用,生活支出。没有医疗保险。

从资料上了解到这为女士,有十几年在外地打工的经验,并在打工中积累一些家业,对外界比较了解,当我们说到一些比较专业的环保术语时,她能听懂并把当地环境和广东环境做比较说明,从这点上看,这就是打工对农村地区带来的好处吧!

(2)黄伯××屯负责人42岁家里有七口人,4个孩子,三个女孩,一个男孩

男孩在南宁工作,广西师范学院毕业。三个女孩,一个刚刚上高三,其他两个现在在初中上学。

农忙时回家干农活,赶集时,在旧街做农药化肥生意。家里有卫星电视,有自家的沼气池

沼气池规格:2003沼气池扶贫工程,

池容:8立方米

马扶:0304348

竣工:2004年6月

从调查问卷上看,黄伯对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强,对政府的法律法规比较了解。但不知道如何进行环保,这是一户比较典型干部家庭并有自己小买卖的例子。家长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

我们的想法和意见

(1)人们在风俗习惯中,这种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以说正是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才使的千百年来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环境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而如今,科学的发达。让人类不再敬畏自然,进而使自然环境受空前的破坏,人类的生存也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而这种风俗习惯也同样有着根深蒂固的恶习,在这种恶习下,人们吃掉多少野生动物,多少的珍惜植物!

(2)一个很好的迹象就是××乡现在有很多人出去打工,他们出去工作不仅仅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而且也带回来许多先进的文化。环保意识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如果很好的利用这点大的趋势,我们在做环保宣传时,可以针对在工厂外出打工的人做环保宣传。这样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对农村环保宣传的良方。

总结

总之,在我们去之前,认为××乡是一个典型贫困落后的乡镇。是一个石漠化严重,生活垃圾随便乱丢。周边生活环境比较恶劣,农药,地膜,化肥等等农产品对当地形成重要污染的一个乡镇。经过这几天,我们对被调查地的了解和观察,情况恰恰相反。

当地基本上没有石漠化危害,这主要有两种情况起到决定作用,(1)当地水资源比较丰富,为植被生长提供前提条件。(2)当地农民意识强,尽管这些意识有些“封建”,这是从原××乡黄书记那里听到的怎么一件事:“因为有‘风水’问题,村子附近的山上的树木一般都不允许砍伐,只有当村子里的某位老人去世后,才可以到山上砍一定数量的木材”。

第3篇

低碳生活一直是我们热议的话题。为了更加了解“低碳生活”和“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我特地去做了一次“低碳新生活,你做到这些了吗”的调查。

二、调查方式

通过网上向同学朋友和陌生人随机发放、以及向爸爸妈妈单位里的人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和调查结果数据见附件)。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了41份。

三、从调查报告中看出来的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熟不熟悉低碳生活”,比较熟悉各占了一半不到一点,不熟悉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说明大家对“低碳生活”多多少少没有经历过,也耳闻过一些了。

我在统计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是从第二题到第七题都是全部一次性打勾“A”的,所以让我产生了好奇,像是把空调开高一点、乘公车或者步行节省汽油、关闭电脑显示器、双面使用纸张、及时关灯等等大家都可以做到。这些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随手就能做到的节能习惯,虽然看似十分平常,实际上这就是环保。而且既然是力所能及的,为什么大家不多做一些呢?

大家不愿意对水进行二次利用原因我分析了一下有两点,一是嫌麻烦,二是觉得没必要。大家可能不知不觉还是这样认为:水还有很多,没有必要进行二次利用,而且二次利用也被局限了,最多冲个厕所之类的,就算有这个意识,也没什么人会去储水。所以做到的人很少。

问到你认为身边的环境如何的时候选择“一般”的人数比较多。说明现在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还没有人能够很自信的说出:“我认为我身边的环境相当不错了!”这样的话。

为什么许多人不选择环保节能型的东西,原因可能是现在的商品(电器)上没有标注节能不节能,所以一般买东西没有人会知道这是否节能。而且节能的东西样式或许都不是特别漂亮,会不被人注意到。

另外因为电池的回收箱看到的都不多,所以很多人会直接丢进垃圾桶。但是最好还是把电池专门放在一个地方,因为废电池是有毒的。

从调查问卷里,我可以看出来,大家对低碳生活是充满了期待,也是乐于配合的。

四、我的感受

低碳成为了我们热议的话题。因为近期世界气候以及地质环境变化的剧烈频繁,使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就象书上所说的,如果我们继续不加节制地开采那些无法再生的资源,那么终究有一天,地球会变得无法让人类居住。那样子的话,最终我们害的还是自己。虽然现在污染已经很严重了,但是如果每个人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的话,还不算太晚。

我还记得我们去年曾做过一次垃圾分类的研究报告。我们准备好了相机,并走访了嘉绿苑社区、德嘉社区等几个社区的垃圾分类情况。但是调查出来的数据却让我们大吃一惊。一个社区每个月所要处理的垃圾,数量巨大,需要耗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还只是一个社区的数量。杭州有那么多的社区,如果叠加在一起的话,杭州会制造出大量的垃圾。而且我们也知道,垃圾的处理过程是非常的繁杂,所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应该是从最根源处减少垃圾的污染。

塑料袋现在已全面禁止免费发放。去超市只能自带环保袋,或者购买塑料袋。虽然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不方便,但也是卓有成效的。可以看到,那些不容易降解的塑料袋在人们的手上渐渐消失,随之取代的是美观实用的布制、纸制环保袋。看着也十分的舒服,无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最重要的是,真正起到了环保的作用。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支付意愿;绿色消费;家庭汽车;环保节能

一、前言

截至2007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528亿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为3239.39万辆。家庭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对能源供应和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和第三大原油进口国。同时,汽车污染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预测,20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3亿辆,对应的车用燃油消耗将达2.5亿一3.0亿吨,相应的排放数量惊人。因此,推广环保节能汽车对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环保节能汽车推广的关键在于确定潜在的目标消费群体,并根据其特征确定相应的策略。环保节能汽车能效高、污染小,但相对普通汽车来说,存在一定的额外成本,属于绿色消费范畴。支付意愿是绿色消费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关于绿色消费有一定的研究,但研究结果随具体的消费领域、地区、时间等不同,差异较大。国内在绿色消费定量研究上,特别是针对环保节能汽车消费的研究相当缺乏。绿色消费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前后。

影响绿色消费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可以划分为五类:人口统计变量、绿色消费知识、相关价值取向、消费行为及消费态度。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可比性的限制,多数研究集中于讨论人口统计变量对消费者绿色消费支付意愿的影响。根据现有的研究,与绿色支付意愿相关的人口统计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以及居住地等。

一般认为,年轻、女性、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者倾向于有更高的绿色消费支付意愿。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研究都支持这一结论。如Reizenstein研究认为,男性更愿意为控制空气污染支付额外的费用;Robe,s研究发现,富有环境意识的消费者的年龄高于平均水平;Sandahl等人的研究发现,此类消费者其受教育程度和收入低于平均水平。

因此,尽管人口统计变量对绿色消费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随具体的环境不同,可能会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本文将在分析人口统计变量与环保节能汽车支付意愿关联性的基础上,再引入相关认知与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支付意愿之间的关联性。

二、本文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绿色成本分析法是绿色消费中常用的分析方法,绿色成本是企业在经营中涉及到的与环境资源有关的所有支出,包括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支出成本、环境破坏成本、环境管理成本和环保支援成本。

本次研究对象是环保节能汽车,即限定为以目前市场上投放的同类可参照车辆的平均能耗及排放水平而言,排放相对更低、能耗相对更少的普通家用汽车。为达到排放低、能耗小的要求,支付意愿以受访者最高可接受的环保节能汽车相比同类型汽车的高出部分价格为度量。

为达到排放低、能耗小的要求,环保节能汽车需要在技术与设备上相对同类汽车有更大的投入,即绿色成本。这部分额外增加的成本,一部分通过汽车制造企业加强管理从而内部消化,另外一部分成本必将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影响到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基于前面的综述,本文提出与人口特征相关的假设1:年龄、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等3项人口统计变量与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支付意愿存在相关性。

绿色消费方面的多数研究都支持人口统计变量与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表明,混合动力汽车②的购买者有相对更高的平均收入、受教育程度及年龄。

假设2:提高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提高对绿色消费的支付意愿。

通常认为,产品相关知识直接影响消费者从信息收集到决策再到消费后评价的每一个阶段。尽管也有研究认为,环境知识与绿色消费行为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联系,但多数研究表明,生态及环境相关知识是绿色消费行为的一个很好的预测指标J,有更多相关知识的人可能有更强的绿色消费支付意愿引。

三、实证研究设计

首先,根据研究的假设,进行变量设计(所有的测量条款均采用5点Likert量表)和问卷预试,在此基础上得到调查问卷。

然后,问卷调查以网络调查和纸质问卷调查相结合,共计回收问卷25017份。调查范围覆盖国内主要省区。受访者中在校学生占45.03%,剔除学生样本后,受访者人口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问卷统计基于网站内建的SQL数据库。

最后,选定SPSS作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工具。

四、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假设检验

本次调查中,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的支付意愿分布如表2所示,其中,不愿意支付任何绿色成本的受访者仅占8.3%,分别有68.1%及48.4%的受访者愿意支付高于3000元及5000元的绿色成本。

1.人口统计变量与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支付意愿存在相关性的假设检验

为排除地区影响,本次研究仅选取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接近的京、沪、穗三地有购车计划的3022个样本进行比较。在进行支付意愿简化归并后‘年龄、受教育程度、年收入与绿色成本可支付意愿的关联性检验如表3所示,

统计结果拒绝了年龄与支付意愿之问的关联性假设(P=0.464),但不能拒绝受教育程度和年收人与支付意愿之间的关联性(P=0.000),这表明受教育程度与收人对支付意愿存在影响。具体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拒绝支付任何绿色成本的可能性减小,但在高支付意愿的比例上,各受教育程度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别,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较低群组在支付意愿上两极分化越严重。而收人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更为明朗,收人越高,支付意愿越强。

考虑到收人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在将收人作为控制变量引人后,受教育程度与支付意愿之间的关联性假设除年收人低于1万元的情况下(P=0.005),其它全部被拒绝,其对应的P值分别为:1万一3万(P=0.225);3万一5万(P=0.350);5万一l0万(P=0.081);>10万(P=0.969)。也就是说,教育程度与支付意愿之间的关联性来自不同受教育程度对应的收人差距,而并非受教育程度本身,单纯受教育程度与绿色成本支付意愿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关联性。

同样,在将年收人作为控制变量后,关联性假设除收人大于l0万元组以外(P=0.002),其余各组均被拒绝。以上检验表明,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及收人等人口统计变量中,仅收人与支付意愿之间存在统计关联,其它要素与支付意愿的绝对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关联。将受访者可支付的绿色成本除以年收人,得到相对支付意愿,则京沪穗地区有购车计划的受访者,其相对支付意愿与年收人之间的关系如表4所示。也就是说,虽然低收人受访者的平均绝对支付意愿略低于高收人群体,但其相对支付意愿明显高于高收人群体。

2.认知程度有助于提高对绿色消费的支付意愿的假设检验

调查中发现,了解环保节能汽车特性有助于提高支付意愿,同样,认识到环保节能汽车虽然在短期内负担一定的成本,但符合发展趋势,也有助于提高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如表5所示,二者均与支付意愿有显著的关联。值得注意的是,“环保节能汽车会影响驾驶性能”及“环保节能汽车不仅不会影响驾驶性能,反而会节省燃油”两项认知与支付意愿之问的关联假设均被拒绝,其P值分别为0.268和0.221。这表明环保节能汽车在驾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方面,性能的改变并不足以影响受访者的支付意愿。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前期获得的2.5万份调查问卷对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的消费者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1.受访者对环保节能汽车普遍有较高的支付意愿,分别有68.1%及48.4%的受访者愿意支付高于3000元及5000元的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

2.就人口统计变量而言,在控制收入因素后,年龄与受教育程度对于受访者在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的支付意愿上均不存在明显的影响。

3.收入与支付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关联,有购车计划的低收人群体尽管支付意愿的绝对值略低于高收入组群,但其相对支付意愿更高。

4.对环保节能汽车的了解和积极认知有助于提高受访者的支付意愿,但技术细节的一般性了解并不一定能显著提高支付意愿。

中国目前正处于家庭汽车逐步普及的关键阶段,推广环保节能汽车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现有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当前各阶层消费者对环保节能汽车都存在较强的支付意愿。政府应积极推动燃油经济性标准及尾气排放标准的提高,激励企业产品升级,向市场及时供应环保节能型汽车。

第5篇

前期准备工作

1.加大硬件投入,创设良好网络环境。课题的顺利开展,必须具备能够联入国际互联网的网络环境,我校以前加入的“校校通”工程因受教育网访问的技术限制不能正常登录KC平台进行交流。因此,校领导决定立刻购置宽带路由器,对校舍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一台千兆交换机作为千兆主交换,引入4MB带宽的ADSL,保证了在机房环境中,顺利登入KC平台进行两地协作学习。

2.注重交流,加强两地合作,共同开展好研究性学习。根据市教研室的计划安排,我校与香港周氏宗亲总会学校进行了交流。双方互相介绍学校的概况、两地差异以及在交流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就课题研究计划、实施方案进行交流。根据两地的实际情况,我们最初确立了该学期两地课题的研究计划:①介绍选取实验班以及开设账户的有关问题,如何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培训;②确定香港周氏宗亲总会学校与我校开展“三跨”课题的十个环保子课题;③确定本学期在KC平台上交流的程度。

3.搞好调研,确立实验班级。课题的实践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前提保障。为此,在开展课题之前,我们对五年级的几个班进行问卷调查,用以统计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情况、是否具备在家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条件、对环保的关心程度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

加强交流,形式多样,多方参与,全面互动

自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我校和天津市教研室都召开了课题的中期推动会,根据推动会上总结的前一阶段工作的得与失,我们又加大了对“三跨”课题的研究力度。

1.重新修订两校的研究题目。我们吸收了研讨会上其他学校的好的经验,与香港周氏宗亲总会学校进行商定,在研究题目的十个子课题中,着重就“如何建立节能家庭”和“理想的环保社区”两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目进行重点研究,在原有学生分组的基础上,重新布置分配一些感兴趣的学生进行研究。

2.加大学生在家上网的次数。由于前一阶段对此问题较为忽略,学生没有很好地利用家里的上网条件与香港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对参与课题的实验班学生进行调查,全班49人中有37人可以在家上网,因此我们与参与研究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引导能上网的学生在家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来,阅读其他人的笔记并就问题进行及时回应。目前,学生在家交流的次数明显增多,有许多学生通过e-mail与香港的小朋友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3.KC平台交流情况比较频繁。学生利用每周三上午两节信息课的时间集中与香港方面的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回应别人的笔记,提出自己的疑问。

4.编制调查问卷,深入社区开展环保调查。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各组的子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制订了研究的具体内容提纲,填写了《“三跨”课题研究分组研究进展情况检查表》和《“跨科、跨校、跨地”研究性学习课题子课题研究分组情况表》。按照科研课题的开展研究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研究科研课题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对两个重点子课题重新安排两个重点研究组,每组确立两名组长(技术组长一名,全面负责的组长一名)。全组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制作两份调查问卷,并就其研究内容作相应的修改。问卷编制完成后,由问卷组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学校各班级中开展调查,另一组深入社区进行环保调查。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结论,撰写调查报告。

5.实验班级全员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学习活动。(1)召开问卷调查的总结会,会上请各组学生就他们调查的情况进行汇报,通过演示文稿等多媒体手段演示调查报告。通过向学生介绍调查结果,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节约能源,倡导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使用环保装饰材料。将汇报情况拍成视频资料。(2)用废旧物品做成时装进行服装表演。我校作为国家授予的绿色学校始终将环保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大胆创意,充分利用洗澡巾、废光盘、废磁卡、易拉罐、塑料瓶等废旧物品做成各种服装,开展废旧物品的时装展示会。会上,学生积极踊跃地穿着自制的时装进行展示,倡导全校学生提高节约意识,加强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这个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从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3)排练系列木偶剧、课本剧。在我校绿色天使木偶剧团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设计排练木偶剧和课本剧,并在学校或社区演出,呼吁社会各界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将剧本制作成视频文件与香港方面进行交流。(4)组织一次环保宣传活动,由学生们搜集整理材料,将环保的各个方面的图片和文字用展牌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们利用活动课时间走入睦南道花园,向那里的人们进行环保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5)请环保局的有关同志就我市的环保情况为学生们作一次讲座,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公民。(6)开展环保邮票设计活动。在我校六年七班两位学生的倡议下,开展绿色环保邮票的设计活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每人设计一张或一套环保邮票,并在全班级作展示。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信息处理能力、主动参与意识、自主交流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建立知识支架、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1.“三跨”专题研习培养了学生有意义的思维建构过程以及正确的思维分类。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使学生掌握了一整套研究问题的思维过程,从分组到开展分工,从确立子课题到网上交流,从自己设计问卷到研究报告和多媒体演示,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流程来实施整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体验以及体会当中的酸甜苦辣,并在体验中积累经验,掌握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及过程。尤其交流平台中提供的“思维类别”这一思维分类方式,提高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条理性和逻辑性,为今后学习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去思考问题,透过自主探究、积极思考来培养智慧,发展自己的智力,提高思维层次。

2.“三跨”专题研习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KC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跨地域的交流空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从网上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完成筛选、分类、加工、整理、提炼、再创造等一系列的过程。学生在辅导教师的帮助下,迅速地掌握了各种信息知识和技能,养成了良好的使用习惯以及网络使用道德规范。学生学会在搜索知识的时候注意他人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交流中注意语言的文明,做文明小网民。

3.“三跨”专题研习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观察,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社会,来判断事情。很多学生通过调查天津市的有关情况,用他们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审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研究性学习也比较强调实践,学生从一开始的子课题的分组和分工到开展各项活动,从搜集资料加工整理到在KC平台上交流都是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探索实践的。教师只负责研究开始的操作培训和研究过程中的引导,大多数的工作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

4.“三跨”专题研习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将一个问题的研究结果或讨论的结果到交流平台中去。过程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成果,如何让其他成员理解和明白自己的观点或如何说服对方是交流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交流中要求学生熟练使用“思维类别”、“关键字”等表达自己的成果,强调语言的言简意赅,学会高度概括,提炼最准确最有用的信息出来供大家交流。通过引用各种数据、材料以及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加自己观点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增强自己的表达效果。

5.“三跨”专题研习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三跨”专题研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通过交流培养两地师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两地师生对环境保护的正确认识及价值观。依靠在KC平台中的交流沟通来达到两地师生的共同认识。两地师生只有相互沟通相互协作才能完成课题的预期目的。整个过程都是围绕着交流二字开展的,两地师生在交流中彼此了解,在交流中互相合作,在交流中达成共识。

6.“三跨”专题研究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环保意识和价值观。通过课题的开展、学生的自主实践探究,学生了解了全球、全国、天津市等的环境情况;对全球目前存在的环保、能源、水资源、节能等热门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听环保局同志的报告,对节能材料有了更多的认识。这些学习使环保这个主题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扎下了根,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环保观念和意识,对其今后的行为习惯有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生 实验教学 实验意识 实验安全 规范操作 实验探究

实验意识是一种认知心理,是运用相关的概念、思想、计划来指导自己的实验,使其实验行为更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的实验心理。实验意识包括实验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意识、环保意识、探究意识、科学意识和合作意识等。

高职生已经经过1年或1年以上的化学学习,他们的实验意识怎样呢?为了进一步做好高职生化学的实验工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特进行此次高职生实验意识的调查。1 调查的目的、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在2009级高职制剂4个班级中进行,因为2009级制剂班刚学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有一定的实验意识,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此次问卷调查共发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95份。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实验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意识、环保意识、探究意识、科学意识和合作意识等方面。2 调查结果

对样本进行统计,按有、无两种情况,从人数、百分比两个方面列表进行整理,结果见表1。3 调查结果分析3.1 实验安全意识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84.6%的学生都有实验安全意识,只有15.4%的学生安全意识较淡薄。这主要是因为老师在实验课之前,就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在化学实验中使用设备、玻璃仪器、电器、化学药品等都潜伏着很大的危险性,而化学反应本身有些也是十分激烈的,稍不注意,会发生割伤、触电、中毒、烫伤、着火和爆炸等意外事故,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安全教育是实验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潜伏着发生各种意外的因素,但是只要实验者思想上重视,具备必要的实验安全知识,认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注意听从老师的指导,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在动手做实验前,多想想,怎样做才能安全实验,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学生必须学习、掌握好化学实验安全知识。3.2 规范操作意识

从调查表可以看出,有45.6%的学生规范操作意识比较淡薄,大多数学生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再加上老师对这方面的培养不够,造成学生的实验规范操作意识不强。

在实验中,操作错误或操作不规范对实验有相当大的影响。如试剂瓶塞(或滴瓶的滴管)张冠李戴,将取用BaCl2溶液的滴管放到盛稀H2sO4的滴瓶上,造成试剂污染变质,甚至造成事故。正确的实验操作,不仅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效果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所必需的。因而,在实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实验操作的规范化,从简单的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倾倒、滴管的使用、用量具(量筒和滴定管等)量取液体、气体的收集、物质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等开始,通过典型示范、动作分解、反复练习和示范性的操作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规范化操作的意识,直至成套实验装置的组装、系列实验的操作,都能做到准确有序,为实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始于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当然要达到操作规范化,必须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纠正,所以只有通过一定数量的化学实验,不断地强化规范操作意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3.3 环保意识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52.6%的学生没有实验环保意识,只有47.4%的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实验时,废弃物越来越多,污染环境的成分也不少。教师应教育学生不随手丢弃实验废物、不乱倒实验废液,要合理回收和处理实验废弃物,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3.4 探究意识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73.3%的学生缺乏实验探究意识。实验操作上,学生存在较大的不足,没有进行预习,课堂上仅听听老师的介绍,实验时一边看书,一边做实验;甚至仅看看旁边的同学怎么做,自己跟着简单模仿,其次,实验前进行了预习的学生中,近一半仅仅是了解了解实验仪器与药品,对实验步骤了解不多,更没有认真分析实验过程与原理,大部分学生的实验过程充其量是个知识验证过程,没有创新、探究意识。

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性的潜能力,变以往教师做学生看为学生自己做、其他学生观察、评论,教师指导评讲。在分组实验中,让学生在动手之前,能够尽可能地思考,设计出除教材所示方法之外的第二方案及补充方案,并让其实践,既使此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失败,也要在肯定其探索精神,同时帮助学生寻找原因,提出改进意见。3.5 科学意识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59.0%的学生都有实验安全意识,只有41.0%的学生科学意识较淡薄。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就是要让学生实事求是。具体说,就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特别是不随意更改实验结果。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6 合作意识

第7篇

关键词:封装胶带; 绿色循环经济; 环保意识; 新型; 快递封装

中图分类号:X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28204

1引言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给传统商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网络零售”由于超越时空的界限,能够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购物的要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物流快递行业作为“网购”流程中至为关键的一环,在网络零售异军突起的同时,快递业也迎来了它发展的黄金时期。据中国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 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11亿件,超过2015年全年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54%,8倍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根据国外快递业发展的趋势,当快递行业收入占GDP介于0.2%~0.5%之间时,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机会。2016年,我国快递业收入达3974.4亿元,占GDP比重约为0.52%,仍处于快速增长期。

目前,纸箱封装的方式大致有3种:胶带粘接、钉接成箱和粘接成箱。胶带接合是指纸箱的接口是用胶带来连接,使用简单、成本低、封箱效果好。钉接成箱是用钉箱机将纸箱搭接处用铁钉铆合,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粘接成箱是采用自动折叠式粘贴机完成粘接成箱工作。由于钉接成箱和粘接成箱这两种方式对纸箱的规格大小有一定的要求,不能满足快递行业所有包裹封装的要求。因而最常用到的就是胶带封装法,胶带由于其价格低廉、使用简便、材质强韧,非常适合用来对包装箱进行加固封装。回收难、污染重、不达标是胶带使用方面的突出问题。封装胶带由于碎片化使用,最后会随包装箱分散到消费者手中,回收起来相当困难。而且,我国广大消费者普遍回收再利用意识不强,在包裹签收后,就会随手将包装箱丢进就近的垃圾桶。污染重是“三宗罪”中对自然环境危害最大的一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胶带主要有BOPP胶带和PVC胶带。制成这两种胶带所使用的材料均属于不可降解材料,埋在土里100年都不能够降解,而且胶水含有甲醛和苯,会伤害人的皮肤和呼吸道,污染程度极其严重。许多小厂家为降低成本,回收再生料进行生产,里面可能含有超标的重金属、有毒有机物和致病体,以此为原料生产的胶带在多项有害物质检测中不达标。每年庞大的网络零售业务量,将带来数量惊人的包装材料的使用。其中胶带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废弃的胶带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势必对自然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在发展新时期,减少封装胶带的浪费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模探索快递业绿色循环经济,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现实问题。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更关乎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但在搜索资料的时候,发现封装胶带使用过度问题并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政府和学术界只是对“包装材料”回收利用问题进行思考和行动。缺乏对封装胶带进行有针对性的细致调查。而由于封装胶带使用的特点,不能直接同其他的包装材料同等看待,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在经济转型的新时期,快递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早日解决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问题。而以包装材料中封装胶带的使用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法对快递行业内的封装胶带的现状进行了解,然后在借鉴国内外成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方法,针对了解的现状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2实地调查及分析

2.1走访调查

基于快递行业现象,将调查对象确定为郑州龙子湖高校快递站点。龙子湖高校有12所,快递站点44个,有韵达、圆通、申通、顺风和百事汇通等等。龙子湖高校快递站点由于大学生网购的现象颇为炙热,所以快递流通的数量颇多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调查小组通过面对面发放调查问卷对龙子湖高校44个快递站点进行走访发放调查问卷,采用采访者问,受访者答同时采访者帮忙做答。首先,基于行业现状做出调查问卷,对郑州航院6个快递站点进行预调查,通过回答情况对调查问卷进行调整。同时对周边的物流公司进行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快递行业的具体情况,又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消费者基于快递封装的方式和回收等具体情况做出调查,共收回调查问卷558份,基于消费者的调查结果,通过参数估计的方法对消费者的购物量和次数进行统计来估计快递行业的流通量。

调查结果如表1。

运用参数估计对消费者消费数量和次数进行估计,利用参数估计方法对消费者每个季度的购物次数进行统计:

1.5×13.28%+4×37.07%+6.5×22.24%+8×27.41%=5.3204。

每个月收到的快递数量进行估计:

373.62%+6.5×16.72%+9×5.17%+10×4.48%=4.2087。

2.2调查结果及分析

2.2.1对包装箱存在过度封装

调查小组在实地调查的时候,看到快递包装工作人员用胶带对包装箱进行多次“十字交叉封装”,甚至用胶带将包装箱的外表整个覆盖。这样使用胶带,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封装纸箱,而且存在过度封装现象。

2.2.2对包装箱存在重复包装

调查小组在实地调查的时候,发现包装工作人员对原本带有包装箱的商品进行二次包装。在包装的过程中又会大量的使用胶带进行十字封装。

2.2.3快递包装工作人员环保意识薄弱

调查小组成员进行调查的时候,针对“所使用的胶带是否可降解”问题,与直接从事快递包装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从结果上看,有相当多一部分员工对使用的封装胶带是否可降解认识模糊。同时他们还表示封装胶带对于自然环境的危害很小。

2.2.4社会公众回收意识薄弱

从网上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社会上的普通民众的回收再利用意识普遍薄弱。当问及“在签收快递包裹后,是否将包装物交给快递站点回收再利用”大部分普通人表示从没有将快递包装物交到快递站点或进行再利用。

2.2.5快递站点对包装材料的回收缺乏有效作为

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快递营业站点没有进行过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工作,只有一小部分会在站点门口放置一个纸箱来收集人们丢弃的包装物,从实际实施效果来看,收效甚微。

2.3利益相关者模型

基于上述快递行业现象,针对此问题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做出如下分析(图1,图2)。

金紫微,等:绿色循环经济下提出新型快递封装方式

经济与管理

从权利矩阵中可以看出,利益相关者和所持有的权利有很大一部分关系。在对于快递封装胶带使用过度的问题中,快递站点为主要的参与者。因在包装的快递过程中,首先是商家或是邮寄快递的人对快递进行下

单,其次是通过快递站点的工作人员对快递进行封装。在封装过程和打包方式中,对胶带的使用量如何控制就成为快递站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核心问题,在受访过程中,快递站点的工作人员表示对快递封装要求有两个:其一,要求快递封装要严密来确保物品的安全性;其二,出于工作习惯和工作效率要求对快递进行“十”字或是“双十”字,甚至是多层次的包装,只要是严密就好。快递站点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造成快递封装胶带使用量过多,同时工作人员对封装胶带的材质不了解,只认为胶带是最好的封装物则会无休止的使用。所以控制其源头就在于对快递站点工作人员工作价值观和工作习惯的培养和控制。物流公司可以通过在快递送的过程中对快递包裹的严格验收来加以对快递站点封装方式的严格控制,在此利益相关中,物流公司和快递站点占据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运送的过程中,快递站点和物流公司对快递包裹的安全性以及其破损程度均占据主导责任。如稍有不慎,客户将投诉给商家,则快递站点和物流公司均会因为此情况受到牵连,信誉满意程度下降,其经济利益也会受到相应的损失。但是出于对封装胶带的使用程度,则两者均应有相应的制度来限制和规定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同时,商家应对消费者的投诉和对物流公司以及快递站点的信任程度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考虑多方面因素再对消费者的投诉进行解释或采纳。如一味地追求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则到最后也会因此使自己的经济利益受损。对于需要邮寄的商品先采取一定的批注,例如:对需要多层次加固的采取注释,希望快递公司的人注意,对于一般的产品也要加以注释,希望快递工作人员不必为此浪费过多的材质进行封装。最后,消费者应基于环境保护原则,对快递封装物的回收再利用。在拆快递之后对已经使用过的封装物投放在快递站点准备好的回收桶而不是随意丢弃。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污染。随意丢弃带有胶带的封装物不会自我降解,只能对土壤造成伤害,而被集中起来的封装物则可通过统一的快递回收站集中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建议与对策

3.1国外成熟经验与法律条例

西方国家对快递封装胶带的处理均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来制止和减缓对环境的污染。例如,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关注绿色包装。为了提高回收积极性,美国各地政府根据企业包装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适当免除企业相关的税收。同时,美国还在《资源保护与回收利用法》中规定,“减少包装材料的消耗量,并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目前,美国已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形成产业化运作,不仅改善了 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991年,德国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提出包装废弃物管理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终处置”的顺序进行,并设定了不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目标和时限,强制性要求包装生产商、销售商对包装回收共同负责。该办法还制定了包装废弃物从收集到最终处置的量化标准,比如规定80%的包装废弃物100%的运输包装必须回收利用,使包装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有具体标准可依。1997年,德国又出台《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要求除了包装生产商外,从事运输、商、零售的企业也必须负责回收包装物。

3.2减少封装胶带使用量,采取新型封装方式

3.2.1行业统一规范包装箱质量,增强箱体强度

针对包装纸箱质量不佳,难以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商品的完好性,从事包装的工作人员往往倾向于用胶带对包装箱进行多层加固的现状。

建议快递行业制定统一的纸箱质量规范,对包装箱的箱体强度进行增强。保证纸箱的强度足够抵御物流配送过程中的磕磕碰碰,而不必再用胶带对纸箱进行反复的缠绕加固。

3.2.2推广无胶一体封装纸盒

针对纸箱的封装不可避免的使用到胶带的现状。建议在整个快递行业内推广使用一种无胶一体封装纸盒。在搜寻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很特别的纸箱。这种纸盒在封装的时候不需要胶带、金属钉和粘合剂,仅仅凭借本身的独特设计,就可以实现纸箱的密封。如果这种纸箱能够在快递全行业得到推广,相信能够大幅的减少封装胶带的使用量。

另外,也可以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高质量的塑料袋替代纸质包装箱。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塑料袋封装用到的胶带要远远少于纸箱封装用到的胶带数量。这是因为塑料袋束口封装可以大大减少封装胶带的使用量。

3.2.3对商品的出厂包装进行区分

针对快递业对自身带有包装箱的商品进行二次包装的现状。设计了一种方案:将出厂商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实体市场上销售的商品,进行正常的包装,另一类是在网络上销售的商品,直接采用坚固耐用的快递专用包装箱。这样就可以避免出厂时包装,快递运输时再进行包装的重复包装问题。在顾客寄送物品的时候,也可以用拉链式布袋替代纸质包装箱的使用。

3.3基于行业现象,加强环保教育

3.3.1加大对快递从业人员环保意识的教育

针对快递从业人员环保意识普遍薄弱,在包装商品时不能很好的控制所使用的胶带数量,从而倾向于更多地使用封装胶带的现状。

建议快递公司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工作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对胶带的使用数量进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使用和包装。

另外,快递公司可采取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减少不必要的包装。可以对员工每个季度的环保素质进行评估。评估可从员工这一季度用胶带的数量、包装快递的数量、客户投诉和满意程度方面进行。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对环保意识落实好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

3.3.2增强社会公众的回收再利用意识。

针对人们回收再利用的观念不够强烈,在签收快递包裹后,将包装盒随手丢进垃圾箱,给包装材料的回收带来困难的的现状。

建议政府要增强对人们回收再利用观念的宣传力度。倡导对包装材料“回收光荣,丢弃可耻”的价值观。在社会上鼓励人们将回收再利用理念落实到日常的具体生活中。

3.3.3完善社会回收再利用的体系建设

针对有些消费者反映:虽然有时候会考虑将包装材料进行回收,但由于社会没有一个有效的回收体系,缺乏专门的回收点,要想将包装材料送到回收站点并不方便。

建议政府和快递营业站点可以双管齐下。政府在垃圾回收站设置专门对快递包装材料进行收集的站点;快递营业站点要积极开展包装材料的回收工作,在派发包裹时,询问签收人是否愿意提供包装物进行回收。

依据国内外的经验,提出如下政策

3.4提出三级评审政策

对快递总公司、分公司及及其员工采取三级评审制度。在每个季度、月度年度快递分公司对快递员工进行综合测评。测评分为三方面:一是在每个人手中的快递流通量和接受的快递流通量综合数量;二是使用胶带的数量和封装方式的改良使用的频率;三是对客户的满意程度。三方面均采取加权的方式对快递员工的工作进行综合测评,评价出是否符合标准,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快递总公司对快递分公司同样基于这三方面的考察,在季度和年度的报告会上进行相应的评价和奖励。国家环保部门应对每个快递总公司采取评分制度,基于前三方面的考察,做出综合的评价,并去其末尾的公司采取惩罚和警告措施。三者相互结合,相互制约,同时为中国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金紫微1,等:绿色循环经济下提出新型快递封装方式

经济与管理

4结语

在对快递封装胶带使用过度问题的研究上,探讨如何可以减少使用量。快递员工不是出于思考后对快递封装进行打包,减少其使用的固定成本。改变封装,不仅仅可以减少胶带的使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而且将改变的包装回收利用,回收次数越多越减少其固定成本,同时很大程度改善环境。

综上,根据调查发现和结果,对比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①改变包装方式,增强员工环保意识,减少工作惯性带来的胶带过度使用,提倡快递公司应每日给员工开设 “关于快递封装”的会议,使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环保意识。在交代使用方面如何把握好尺度。②加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对快递包装尽量大规模的回收,以避免随意丢弃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在各个快递站树立警示标语并配有大型再回收箱。顺便员工要耐心,提醒,细心引导,相信长时间的反复工作会带来不销的效果。③对员工,快递公司均采用胶带使用进行综合评比,同时也要参照客户的满意程度进行打分制,每个快递分公司由总公司按季度对快递成交量和胶带使用量进行综合排名,由国家主张对每个分公司进行评比,奖惩分明。这样一来,可以很大改观的解决胶带使用过度问题

在绿色循环经济下,“回收再利用”、“环保”就变得重中之重。快递封装胶带过度使用后随意丢弃的包装物不仅仅对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同时也是对资源的重大浪费。基于此状况,希望商家、快递公司和消费者都可以以自身做起,对于包装袋、包装方式和使用胶带的数量都加以回收再利用和控制,即使现在不能从根本直接解决问题,但是可以通过我们长期的努力和坚持,一点点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从而保护环境。最后,希望在社会,国家乃至快递员和我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很大程度地减少胶带的使用量,使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冯梦珂,曹国荣,程玲,等.快递包装的现状与绿色化[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6(11).

[2]周丽俭,胡蓉.我国快递包装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问题研究 [J].商业经济,2017(3).

[3]吴琴,欧芮.浅析我国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构建[J]. 商业现代化,2016(5).

[4]周忠.2016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J].商业经济,2016(7).

第8篇

关键词:环境成本;管理对策

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要求企业减少环境污染,建立并实施环境成本管理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中小企业在进一步发展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利润最大化目标,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观念淡薄,生产、管理和经营运作普遍呈粗放状态,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整体水平还处于很低层次状态等问题,这些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之一,也成为衢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严重约束之一。

一、环境成本管理问题的提出

(一)环境成本概念

关于环境成本的定义目前已形成共识,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提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的成本。”这一定义,以明确企业的环保责任为中心,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负荷费用和预防措施开支列入核算对象,提出环境成本的目标是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执行环境目标所达到的要求。

(二)环境成本管理问题的提出

1、环境法规的要求。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宣言、ISO14000系列的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及世界各国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要求企业实施环境成本管理。我国也已颁布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内的一系列环保法规,违反了这些法规要受到查处,这就迫使企业按照其要求采取必要的手段,力争使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法规的要求。

2、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日益青睐,国际贸易出现了“绿色贸易壁垒”,有些国家已禁止无环境(绿色)标志的商品进入市场,我国也于1992年正式开始了产品环境标志认证工作,这使对环境有害的产品终将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同时我国的筹资机制也开始注重环境形象,中国人民银行已规定各级银行发放贷款时必须配合环境保护部门把好关,对环境部门未批准的项目一律不予贷款。因此,企业要打破这些“绿色壁垒”势必要实施环境成本的控制管理。

3、着眼于环境风险的控制。环境问题使企业成本增加,从而增大企业的环境风险。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性法律法规大量增加,导致企业成本增加。(2)对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原材料实施限制使用和禁止使用,直接对企业生产成本产生影响。(3)国家对企业环保责任的范围将作出扩大性规定,对企业的环保责任追究已不再停留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废弃物排放,而是扩大到产品使用过程的环境污染(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和使用后回收利用等方面。因此实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也是企业可持续经营的要求。可以看出,企业要提高利润,增强市场竞争力,势必设法降低环境成本,这就促使企业要实施并加强环境成本的管理。

二、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以衢州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对衢州三县两区一市部分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开发区实地考察,对企业环境意识、环境管理和环境观念、经常性环境支出、环境收入、环境信息披露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调查设计及调查结果

我们设计了一份有关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4个部分,涵盖12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的基本情况与环境意识(问题1-3):包括企业所属行业、性质、经营规模、成立时间及是否获得ISO14001资格认证,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情况、对ISO14001认证体系的认识和企业是否设有专门的环保部门等。

2、环境管理和环境观念(问题1-3):包括有关可持续发展含义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政府环保措施的看法等。

3、环境支出与环境收入项目情况(问题4-5):包括环境支出项目及环境收入项目及环境问题对企业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4、环境信息需求及披露问题(问题6-12):包括环境信息的使用者、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披露内容、披露原因、披露频率、环境报告审计等问题。

本次问卷调查采取信函方式,发出问卷200份,其中企业120份,被调查人为企业的财务经理;银行25份,被调查人为银行的信贷部经理;证券公司以及投资基金25份,被调查人为投资部经理;会计师事务所30份,被调查人为注册会计师。截至2009年2月底,共回收问卷41份,其中,企业28份,银行5份,证券公司以及投资基金5份,会计师事务所3份。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分析情况

1、企业的基本情况。在答卷的28家企业中,按行业划分,化工企业5家,制造业5家,制药3家,造纸企业3家,电器电子5家,其他行业企业7家;按企业性质划分,民营企业25家,外商独资企业1家,合资企业2家。从企业答卷的情况看,企业的回函率为20%,通常认为有效回函率应在20%以上。因此,这些答卷有助于了解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现状。

2、环境管理和环境观念。从答卷的综合情况来看,已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占43%,在还没有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中,表示计划在未来3年内将提出申请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占到68%。从会计师事务所答卷的情况看,其客户已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占25%。有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25%的人士认为可持续发展指尽可能扩大生产能力,20%的人士认为可持续发展指控制环境污染,11%的人士认为可持续发展指控制人口增长,50%的人士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环境保护,9%的人士认为可持续发展指其他内容。有关ISO14001认证的问题,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35%的人士表示知道一些,50%的人士表示听说过,但具体内容不清楚,15%的人士表示不知道。上述结果表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局限于环境保护,对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还不够了解。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衢州市中小企业环境管理中的运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3、环境支出、环境收入。从企业“环境支出”和“环境收入”项目及其会计处理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支出方面:排污费(89%)、按现行法规要求的对原有设备改造和重置的环保支出(93%)、新投资项目的环保设施支出(89%)和临时性或突发性环保支出(75%)这4个项目是企业最常发生的“环境支出”项目。大部分企业对排污费单独立账,但企业对于其他环境支出项目单独立账的比例都没有超过50%。从“环境成本”发生的原因看,企业“环境支出”项目受环境法规因素的影响较大,资本性环境支出大于收益性环境支出。问题1、3调查的综合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对环境问题敏感。大部分企业在过去的3年里主要在遵循环境法规和资本支出方面发生环境支出;对于预期未来3年内的环境支出主要是在遵循环境法规方面。这说明,我国企业的环境支出受环境法规的影响较大。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环境立法的不断加强和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遵循环境法规的成本将日益增加。环境支出的财务影响具有长期性。收入方面: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收入(74%)、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获得的减免税收入(59%)、国家对环境保护成绩显著的企业发放的奖金(51%)和国家拨给企业的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等项目(57%)是企业较常发生的“环境收入”项目,但企业对这些“环境收入”项目单独立账的比例偏低,都不超过35%。从“环境收入”的来源看,资源的再利用和国家对企业的环保奖励及投入是“环境收入”的主要来源。“环境收入”项目受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较大。

4、环境信息披露问题。(1)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原因。调查综合结果:由于以下原因及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情况,政府管理机构的强制要求(74%)、迫于市场的压力(40%)、迫于公众或环境保护组织的压力(25%)、迫于投资者的压力(21%)、树立良好的环保公众形象(49%)。以上显示:企业编制环境报告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管理机构的强制要求和树立良好的环保公众形象。这说明,衢州市目前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存在强制型和自愿型并存的局面,且以强制型居多。我国政府的有关法规规定,企业应定期向地方各级环保部门提供“三废”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污染物监测与治理等方面的环境统计报告。随着我国环境立法的加强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有些环境敏感型企业为了树立良好的环保公众形象而自愿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环境信息。(2)环境信息的使用者。统计显示:企业环境信息的使用者,政府管理机关是我国企业环境报告最主要的使用者(55%),其次是投资者(32%)、顾客、金融机构、新闻媒体、雇员、财务分析师、社会公众等。这说明,衢州市目前中小企业环境报告主要服务于国家宏观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环境报告忽视其他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其提供的环境信息也是不完整的。(3)信息披露与投资决策。问题4调查的综合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人士认为,环境规划将对公司未来5年的财务状况产生有利影响;同时也有些被调查人士认为环境规划将对公司未来5年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可见,人们对于环境规划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还不一致。

5、环境负债。问题6、7和9调查的综合结果显示:被调查人士大多数人士认为,企业一般会低估可能发生的环境负债,并认为,新的环境法规可能使企业产生潜在的环境负债。这表明:随着环境法规的完善,企业潜在的环境问题将可能导致环境负债的增加,环境负债的增加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企业没有充分披露可能发生的环境负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

6、衢州市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调查结论。综合本次调查的结果和分析,笔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衢州市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环境法规与国家环境政策对企业的财务影响显著且呈长期性;二是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环境成本分配不合理;三是环境成本核算方面的规定不健全,也缺乏可操作性;四是环境成本管理观念陈旧,管理范围和手段不能适应需要,环境支出和环境收入,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要求,单独立账的比例偏低,而且,企业存在低估环境负债的现象;五是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可比性、相关性和清晰性不够,信息披露存在强制型和自愿型并存的局面。可以推断,衢州市目前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问题并存的局面,大部分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还很薄弱,环境成本管理尚处于萌芽阶段。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针对企业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标准也将日益增多,企业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方面的支出,即环境支出将会呈现增长的趋势。因此,加强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已势在必行。

三、改善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对策措施

加强中小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与企业必须坚持双赢的原则,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企业经济的发展。因此,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创造环境成本控制的新思路、新方法,构建其系统模式,将有助于循环型社会的建立和可持续战略的实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应该从政府和企业本身两方面着手降低环境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构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思路和方法。

(一)政府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1、完善相应的环境成本核算和管理规范体系。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应将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和管理要求以法规、制度、准则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与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相关的法规包括环境、财务、证券等方面的一些法规。第二,要建立和完善环境成本控制的经济制度,包括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交易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税收制度、绿色GDP核算制度等。第三,要加大对环境成本核算和管理理论的研究力度。第四,加大对环境成本控制考核的力度。

2、成立环境资金使用的监督机构,审查和监控环境资金的使用情况。近几年来,省、市级财政加大了对重点环境整治与保护项目的支持,不少中小企业也设立了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环保。因此要求政府环境资金管理机构、企业财务部门对环境资金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提高环境资金的使用效益。政府部门应成立专门监督机构,加强对环境资金的使用、环保设备的运行的监督管理。

3、加强环保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强环保和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引导企业走集约型发展道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废弃原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推行清洁生产、环保型生产和循环型生产。

4、借鉴国际上绿色核算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加强宏观环境成本核算、加强环境成本审计工作。要改变长期以来统计GDP时不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遭致的损失计入成本的作法,将任何经济活动都脱离不了的自然环境的支付,当作生产要素进行价值量化,计入成本,得到应有补偿,从而起到“倒逼”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在企业中加强环境成本审计工作,保证企业环境成本报告信息的可信度,使环境利益关系人从中获得可靠的信息进行决策。国家应完善环境成本审计的依据,即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排放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等);应对环境成本审计的目标、范围、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责任、审计程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环境成本审计准则。

5、以点带面,推广应用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在衢州市企业中的应用还面临很多难题,但在经济全球化和环境问题全球性的背景下,政府将更为重视环境事项。随着各种环境与会计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外部压力将与日俱增,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因此,要加快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试点工作,在5年之内,选择一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对国民经济影响比较大的国家重点建设行业或制造企业如矿业、化工、石油、造纸、钢铁等企业作为试点;未来5-10年,再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并充分发挥执法效力,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使资源产品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反映出消耗的自然资源价值,使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的应用具有强有力的保证。

(二)企业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1、高度重视环境成本的应用价值。环境成本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分析企业的成本和收益,使企业按照新的模式来进行经营决策。完善的环境成本管理系统可以使企业管理者识别、量化环境成本,提供制定产品结构、产品定价策略的信息,还可以应用于企业成本分摊、投资项目评估、作业流程设计等方面。

2、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企业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作用在于规范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工作,为环境成本报告、环境成本审计、环境成本控制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提供基础数据资料。这一体系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环境成本的分类、环境成本的确认、环境成本科目设置、环境成本的计量与记录、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等。与财务成本不同的是,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更加复杂,尤其是环境成本的计量、环境会计处理和账户设置更为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对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研究,逐步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3、实施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环境成本管理。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制定企业中长期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从生产规模、技术和工艺的选择上严格按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进行,从产品的选材、生产以及销售上尽量回避、减少扩大环境负荷而追加的成本。对各种污染处理系统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尽量控制污染处理系统的建造、营运成本。运用事前规划法对环境成本实施全过程控制。

4、建立专门的环境成本控制系统和统一的环境成本责任中心。企业应按照自身特点,在原有的成本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针对环境因素的专门化环境成本控制系统,将产品生产和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成本,作为产品成本和部门运行成本(管理费用等)的组成部分,运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进行成本控制,并在企业成本的预测决策、预算计划和会计核算中充分考虑环境支出。

5、建立并实施环境成本超前控制模式。环境成本超前控制模式是主动型的环境成本控制模式,它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依托于产品寿命周期环境评价,关注企业流程再造、产品重新设计等方面的机会,致力于不断改进产品寿命周期设计、绿色ERP系统以及绿色供应链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有效地降低环境损害成本,在对环境负责的同时,追求盈利能力。超前控制模式具体包括产品寿命周期设计模式、绿色ERP系统设计模式、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建立并实施环境成本超前控制模式:(1)开展产品寿命周期设计,开发绿色ERP管理系统,探索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将绿色观念贯穿于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产品制造、产品销售及回收的全过程和整个行业,追求企业和环境整体效益的最优化。(2)付诸实施,必须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选择适当模式、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等。

参考文献:

1、陈毓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第一份国际指南[J].会计研究,1998(4).

2、沈芳.环境规制的工具选择:成本与收益的不确定性及诱发性技术革新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4(6).

3、王跃堂.环境成本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2(3).

第9篇

关键词:公众参与;公众参与阶梯理论;差异分析;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8203

1 引言

公众参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也在不断地完善,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随着两岸地区交流的深入,了解我国台湾地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并加以分析比较对于完善我国现行公众参与制度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 两岸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差异分析

2.1 两岸环评中公众参与概念

公众参与,从社会学角度,是指社会群体、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所从事的有目的的社会行动[1]。从环境影响评价角度,旨在通过公众参与使公众对建设项目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有充分的了解认知,公众的意见也被充分的考虑,使建设项目达到最好的环境经济效益。

1994年,我国台湾地区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估法》中规定“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开发单位及审核环境影响评估机关以外的其他相关团体、学者专家、当地居民等,透过法定或非法定的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估的制作、审查与监督等阶段”[2]。

2003年我国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加环境影响评价”。但是,由于缺乏对公众参与范围、程序、方式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使得公众参与操作难度大。随后,2006年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对公众参与的时间、方式和主体等做了更进一步的规定,使公众参与在环评作业中更易操作。

2.2 两岸环评中公众参与主体差异分析

我国台湾地区现行的公众参与主体主要包括:①当地民众;②公共利益团体;③咨询学术机构及专家学者环保主管机关;④建设单位;⑤目的事业主管机关;⑥环保主管机关;⑦环评机构;⑧相关主管机关等[3]。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规定“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综合考虑地域、职业、专业知识背景、表达能力、受影响程度等因素,合理选择被征求意见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征求意见的公众必须包括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

相较之下,我国台湾地区的公众参与主体更倾向于广义的概念,几乎涵盖了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所有主体。整个公众参与过程可理解为评价过程中所有主体的沟通互动。而我国的公众参与主体更侧重于狭义的“公众”,一般不包括环评机构、其他主管机关以及专家学者等。

2.3 两岸环评中公众参与方式差异分析

首先需要简要介绍,我国台湾地区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属于两阶段环评。即所有建设项目开始全部进入第一阶段,提交环境影响说明书,提交后认为无重大影响之虞,则结束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若建设项目被认为有重大影响,则进入第二阶段环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范畴界定(确定环境调查、分析及预测的方法、范围并确定可行的替代方案)、现场勘查以及举行公开说明会。

我国台湾地区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具有明确的时间节点、顺序与方式。公众参与方式包括:①公告:建设单位在提交环境影响说明书之前,需向公众公告该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②第一阶段之公开说明会:经过第一阶段无需进入第二阶段环评的建设项目在开工前举行公开说明会;③第二阶段公开说明会:进入第二阶段后,建设单位举行公开说明会,公众可提出相关意见且建设单位需给予回应;④评价范畴界定会:所有公众参与主体商讨出调查范围、评价预测方法以及可行的替代方案;⑤现场勘查: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并由公众填写现场勘查意见表,建设单位要在环评书初稿中做出回应;⑥公听会:无论是否为利害关系者,皆可参加公听会并发表意见,并记录于环评报告书中。我国台湾地区的公众参与程序必须按照上述的顺序进行。

我国环评中现行的公众参与方式主要包括:①公告:即在确认委托的环评机构后和环评书简本编制完成后,一般采取网上公告方式。这部分公众参与也是一个告知动作,让公众了解、知道建设项目的相关情况;②调查问卷:在公示环评书简本后,建设单位或环评机构发放问卷征求公众对建设项目的意见,是最常见的征求公众意见方式;③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在公示环评书简本后,开发单位或环评机构可决定采用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的方式征求公众意见。

相较于我国台湾地区,我国现行公众参与制度的参与方式比较单一,参与程序简单,并对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这些参与方式没有强制性要求(由建设单位或是环评机构自主决定是否以哪种方式征求公众意见),造成很多建设单位都选择比较简单的调查问卷方式,并且也没有对座谈会和论证会的参与人员范围做明确要求规定,只是提及“建设单位或环评机构邀请有关人员、组织和法人参会”。

3 两岸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程度比较

公众参与的程度直接影响了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发挥的作用。本文引用Sherry Arnstein的“公众参与阶梯”[4]概念,分析两岸公众参与程度。

3.1 公众参与阶梯

Sherry Arnstein提出“公众参与阶梯”理论来分析民众参与城市政策制定实施的程度。“公众参与阶梯”将公众参与程度由低到高划分为八个阶层三种参与程度。

(1)非参与程度。第一阶层:政府操控。该阶层属于最初阶层,公众被权力支配者告知参加一些说明会,权力支配者以此来改变或操纵公众的认知。此一阶层的公众参与只是权利支配者为达到其目的手段;第二阶层:治疗。权力支配者认为公众认知需要被治疗和矫正,通过集会等引导公众认知以接受决策结果。第一阶层和第二阶层被认为是“非参与”,公众并没有进行实际上的参与,只是被权力支配者控制和引导。

(2)象征性参与程度。第三阶层:告知。公众被告知相关资讯,但是没有表达意见的渠道,往往都是在决策者决定之后才告知公众;第四阶层:咨询。公众可以了解相关资讯并咨询公众意见,决策者也会提供公众表达意见的管道;第五阶层:安抚。该阶层不仅可以咨询公众意见,而且公众意见有了被接受采纳的可能,公众意见开始影响决策结果。告知、咨询和安抚被认为是“象征性参与”,公众只是在形式上参与,并没有对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当权者仍占绝对优势。

(3)公众权利参与程度。第六阶层:合作。公众和当权者通过协商使得权利再分配,公众和当权者都享有决策者的权利并共同承担责任;第七阶层:授权。当权者通过某种方式授权公众作为决策者,公众成为决策力量的主要来源;第八阶层:公众控制。公众无需通过授权,直接享有决策权力,同时要承担全部责任。合作、授权和公众控制被认为是“公民权利参与”,公众是主要决策力量。

当然,并不是公众达到了最高的公众控制阶层,就是最理想的公众参与。有学者调查研究,若将这八个阶层从低到高设定为1~8分(图1),通过网络投票方式,最理想的公众参与程度为6.2分[5]。由此可见,公众并不是想要享有绝对的决策权,而是想要平等的参与地位。

3.2 两岸公众参与程度分析

我国台湾地区第一阶段环评中的公告和公开说明会只是在项目开始和通过第一阶段时告知公众,公众并没有真正参与,该种方式还停留在告知阶层。进入第二阶段环评后,建设单位邀请相关人员举行的公开说明会,允许公众提出自己的意见,该种方式进入咨询阶层。评价范畴界定会使公众的意见有了被接受的可能,达到了安抚阶层。由此可见,我国台湾地区的公众参与仍然只是停留在了“象征性参与”阶段,公众的意见对决策结果的影响还很小。并且,我国台湾地区在第一阶段环评时,没有很多的公众参与机会,公开说明会也是在决策已经产生的情况下举行,导致第一阶段环评公众参与几乎没有效用,而很多的项目是在第一阶段就完成的,无需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无法体现公众参与的真正意义。

我国现行的公众参与方式,在项目开始的网上公示即是告知阶层,使公众了解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而后的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是在咨询阶层,公众可针对建设项目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公众提出的意见没有强制地要求需给予回应确认,公众对决策结果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4 结语

4.1 完善公众参与程序

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规定的公众参与程序太过简单,只需要经过公告和咨询意见两个阶段即可。而最重要的咨询意见阶段所提出的调查问卷、专家咨询、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这几种参与方式也只是建设单位选择其中一种实施即可。公众参与形式上是参与了整个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但是公众真正参与的机会很少。因此,可借鉴我国台湾地区,要求建设项目必须一步一步通过规定的公众参与方式,而不是建设单位自行选择其中一种。为避免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可规定不同复杂程度的建设项目采取不同的公众参与方式。例如,可将编制环境影响评价表的项目规定只需进行问卷调查,而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需依次进行公告、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公众参与方式。

4.2 加深公众参与程度

根据Arnstein的“公众参与阶梯”理论,我国现行的公众参与制度只停留在第四阶层咨询,我国台湾地区停留在第五阶层安抚。与前文所述理想的公众参与程度6.2分都有一定差距。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归根结底就是需要提高公众意见在环评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可在环评工作初期就对公众意见做好充分调查并对突出意见给予回应,并在环评报告中显现。

参考文献:

[1]张 栋.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4):8~12

[2]台承姓院h保署.h境影u估I人T培教材―h境影u估的公⑴c[Z].1992:12.

[3]S光x. 台抄h境影u估法制最佳化[J]._北市律sI,2004.

[4]Sherry Arnstein.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69.

[5]李信V.h境影u估制度公⑴c研究-以中部科W工I@^第四期槔[D]. 台常号_北大W,20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