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企业文化建设

时间:2023-03-01 16:23:36

导语: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文化建设

第1篇

[论文摘要]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保险企业应当建立起特有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自身的独立魅力、打造企业知名度奠定基础。该文简要分析了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推动保险企业文化建设新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1国内保险市场概况

近年来,尤其是2006年国务院23号文给保险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保险业发展迅速,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全国保险业原保险费收入达7035亿元,较2006年增长了24.7%,其中人身险原保险费收入4948.9亿元,财产险原保险费收入2086.4亿元。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日益开放,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快速增加,截止2007年底,人身险市场共有竞争主体53家,其中中资29家,外资24家;财产险市场竞争主体42家,其中中资27家,外资公司15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是企业理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即企业文化可划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次。精神层主要是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制度层是企业的中间层次,包括一般制度、特殊制度以及企业风俗,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的要求;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是指企业的环境、条件、设施、形象要素的总和,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经营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

3国内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国内各保险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广泛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均提出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如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以“人民保险,造福于民”为使命,并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确定为“诚信立业、稳健经营、创造卓越、回报社会”;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提出了“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文化理念;中国平安保险有限公司企业使命是:对客户负责,服务至上,诚信保障;对员工负责,生涯规划,安家乐业;对股东负责,资产增值,稳定回报;对社会负责,回馈社会,建设国家。公司倡导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以追求卓越为过程,做品德高尚和有价值的人,形成了“诚实、信任、进取、成就”的个人价值观,和“团结、活力、学习、创新”的团队价值观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述。

在看到国内保险企业文化建设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同时注意到,保险企业文化的建设仍存在着一些误区:

3.1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

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和企业人一切的思想和行为,是企业和企业人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是所有团队成员共享并传承给新成员的一套价值观、共同愿景、使命及思维方式,它代表了组织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部分保险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文化”,但它更关注的是企业外在的表现形式,甚至于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标识、企业和员工的外在形象、豪言壮语和文体活动等。部分企业片面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完全混为一谈,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搞一些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活动,做一些表面文章;不少人想当然地把企业文化等同于员工的娱乐文化,等等。保险企业的网站上,在“企业文化”栏目下,随处可见领导视察和员工文体活动成为栏目主要内容。

3.2缺乏建设手段和组织保证

一些保险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系统科学的调研手段、提炼提升技术,一些企业聘请的专家给出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也似雾里看花,令人难以捉摸。而且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也很薄弱,很少企业有专职的企业文化部,有的把企业文化工作放在行政部门,有的放在党群部门,有的放在人力资源部门等等,职能不清,无法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常抓不懈。

3.3企业文化不能成为体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渗透并影响着企业管理、经营和人际关系等所有层面。部分保险企业文化借鉴别人的多,自己独到的少,参照西方的多,融汇民族精神的少,口号形式的多,主体精神的少,能够在战略、策略和执行层面形成体系的少。企业文化无法形成体系,直接造成了企业文化的“虚化”,无法真正发挥企业文化的强大作用。

3.4随意性大和僵化并存

由于企业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容,重理念轻行为,许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上随意性很大,企业文化手册可以变来变去,本该与企业同生死的核心价值观居然也变来变去。同时,当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企业经营战略已经调整,或企业文化出现了病态时,企业没有及时对企业文化加以变革,与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4推进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4.1应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险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人才的竞争,是否拥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将成为决定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保险企业应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和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辐射作用、陶冶作用、创新作用,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宿感和信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使保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2按照社会和谐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花旗银行认为,谋求发展是企业文化的根基,而只有优秀的“人”才能使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同时也只有不断发展的企业才能留住优秀的“人”。事实上,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视人、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把管理的重心放在人这个基础之上,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思路贯彻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一是要重视员工的满意度。满意的员工会把满意的心情带到工作中去,从而实现满意的绩效。美国席尔士公司曾做过一项调查后发现:员工满意度提高5%,会连带提升1.3%的顾客满意度,同时也因此提高0.5%的企业绩效。

二是要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企业要为员工的前途着想,才能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对每一个跨入保险企业的员工,都应明确被告知:他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职业前途,而通过他的努力,在若干年后,他又会达到什么样的职位,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有一个奋斗的目标,激发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三是要重视人才培养。可通过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和内容,如对业务人员,要加强保险专业知识、营销学、金融保险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而针对管理层,应加强对政策、形势分析、管理艺术、国际同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等方面进行培训。

四是要加强人才激励。除了常用的物质激励手段外,还应充分发挥精神激励、情感激励,民主激励的作用,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构建适合本企业发展特点的精神文化

企业的精神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约束力,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企业的共同愿景是企业精神文化必不可少的内容,即企业的愿景、价值观、目的和使命、目标等,保险企业文化的建设,既要具有保险行业的鲜明特点,又要有每一企业自身的独特个性和特色,不同的保险企业,历经不同的历史,必然会积淀出不同的企业文化;因此,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把握时代脉搏,突出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特点,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为例,企业的前身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企业的使命承袭了老人保“人民保险,造福于民”的传统,将“诚信立业、稳健经营、创造卓越、回报社会”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保险行业的特点,又突出了企业的特色。

4.4建设企业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在有形的制度中渗透出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表现出无形的文化,只有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良好的企业制度文化氛围,才能使制度文化形成一种习惯性意识,从而根植于每一位员工的头脑中,打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企业优势资源,最终转化为生产力。保险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并坚持柔性管理的原则,即以制度为准绳,通过人文管理来落实制度,反过来让制度管理保障人文管理顺利进行,刚柔相济,恩威并施,形成企业的制度文化。

4.5塑造个性鲜明的现代保险业形象

企业形象对于保险业来说,作用远远超过了本身的有形资产,谁的形象好,谁就能够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为此,保险企业要着力做好几项工作。这些工作包括:企业国际化经营再上新台阶;大力开展企业文化范围;以整体改制上市和外部重组为契机,进一步构建符合保险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新机制,推进企业文化科技领先型企业的建设。

一是全面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和质量认证体系。一方面,要全面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企业独特的自我个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如建立富有特色的视觉形象,在营业网点设计上坚持有利展示本司文化、有利吸引客户、有利客户舒适、有利客户方便、有利经济效益的原则;另一方面,要在企业管理、产品和服务上导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使保险企业经营管理逐步迈入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公众的认同感,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是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优质服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保险属金融服务行业,应根据各类客户不同的服务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特色服务。从给客户提供最佳服务的角度出发,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活动和服务行为不断地争取客户。同时,建立客户投诉机制,做到“零障碍、零距离、零差错、零投诉”等。

三是做好公关和广告宣传工作,提高保险企业的知名度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保险企业市场竞争力,让企业文化激励企业员工不断以高标准,高要求向更高的目标挑战,向更远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德主.企业文化建设[M].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

[2]徐震宇.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

第2篇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门新理论,只有30多年的历史,而松下、可口可乐、沃尔玛、麦当劳、微软等许多国际知名企业依靠成功的企业文化战略却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企业文化理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后,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企业实践方面,都得到非常迅速的发展。海尔、联想等国内先进企业,通过积极倡导和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在引领企业发展方向、凝聚员工群体意识、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等各方面都得到巨大成功。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是优势互补的原则。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上,我们既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要适应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接轨的新形势,并且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在文化理念上体现出中西文化的精华,做到中西合璧、优势互补。近30多年来,企业文化在国内外著名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美国的微软公司、日本的松下公司、丰田公司、中国的海尔公司、联想集团等知名大企业,都是以优秀的企业文化著称于世。因此,当我们在实施企业文化工程时,不注重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注重企业所面临的国情,就会失掉了发展的根基,但忽略了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借鉴,就会使企业文化失去生机。

二是不断创新的原则。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只有创新才能生存。这种创新,既要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方面,体现在管理理论方面,还要体现在文化理念方面。培育和形成企业的综合创新体系,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纵观国内外优秀的企业文化,虽然各具特色,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注重创新。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三是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任何企业都是在特定的行业共性文化的背景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有其自身的个性特色。个性来源于企业特定的历史环境、特定的人员组成、特定的发展经历。企业文化理念的重要特性之一,就在于其个性化。近年来,许多企业都在提炼自己的企业精神,但当你看到那些挂在墙壁的醒目口号时,总觉得似曾相识。大致相同的内容,大致一样的句式,全然失去了个性。个性是生命,没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常常是平庸的,最终对企业的发展无大益处。因此,我们在研究制订企业文化工程时,一方面要注意共性,同时也要注意个性的提炼与培养,做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

二、企业文化包括的主要内容

一是企业价值观。主要指企业的基本信仰、追求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念。主要反映办企业是为了什么,企业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进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企业精神。它是与企业价值观紧密相连的,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经过精心培育而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健康向上的群体意识和共同理念。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员工团结一心、努力工作的精神源泉,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对企业的成败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是企业伦理道德。它是企业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根据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表明人们对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美与丑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以此为标准,评价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调整企业与员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的伦理道德一般以公众舆论、企业的规章制度等形式表现出来,对规范员工的个体行为,协调大家的行动,论证个人目标同企业目标的一致性等方面起到教育、引导和制约的作用。

四是企业形象。它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行为特征、视觉特征以及企业风格、风气、传统、习惯等等,表现为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大小和企业内部精神面貌的优劣。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形象,对企业员工的工作追求、工作干劲、企业整体凝聚力、创造力以及市场竞争能力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人

人是企业的主体,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人即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企业文化最主要的载体。企业成员从普通员工到企业家,尽管在企业经营中的分工不同、责任和权利不同,但都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3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特征;作用;模式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09-02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理念竞争。一个企业要真正成为一流企业,必须借助企业文化强大的推动力。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应不失时机地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从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制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一、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要素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是组织内部成员共同认可的、可以通过符号手段来沟通的一套价值观体系。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一)独特性。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只属于本企业,甲企业的文化不一定适应乙企业的需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是可以学习的,但是企业文化是不能照搬的,必须在本企业内部不断聚焦、传播和培育,直至内化于心,最终成形。

(二)普遍性。每个企业都会有企业文化,不论它的文化先进与否,企业文化总是存在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基因,是广大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其存在的必然性不因企业经营好坏和管理水平高低有差异,此即为企业文化的普遍性。

(三)可塑性。每个优秀的企业都可以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建设出适合本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可随着外部形势、市场竞争格局、自身特点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自我调整,自我改善,此即为企业文化的可塑性。

二、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即把企业职工个人的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的目标,很难参与市场角逐,更难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在一般的管理概念中,为了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策略来引导员工,但如果有了一个适合的企业文化,职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理念,形成一股合力向既定的方向作用。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具体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的欲望化成具体的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企业职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为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因此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本质是建立企业内部的动力机制,使广大职工了解本企业正在为崇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这不但可以产生出具有创造性的经营管理策略,而且可以使职工勇于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做出个人牺牲。

(二)约束作用。作为一个组织,企业常常不得不制定出许多规章制度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这当然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即使有了千万条规章制度,也很难完全规范好每一位职工的所有行为,而企业文化是用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转化为一种行为规范,规范约束员工行为,以此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它使信念逐步转变为职工的心理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只要外部诱导信号发生,即可以得到积极的响应,并迅速转化为预期的行为。这就形成了有效的“软约束”,它可以减弱硬约束对职工心理的冲撞,缓解自治心理与被治理现实间形成的冲突,削弱由其引起的心理抵抗力,从而使企业上下达成统一、和谐和默契,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三)凝聚作用。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企业文化的周围,在全企业范围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使职工个人思想、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安危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企业这个集体,将企业视为自己最为神圣的东西,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四)激励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使每个成员做出的贡献都会及时得到领导及同事的赞赏和奖励,由此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发展而勇于献身,不断进取。

三、如何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只有针对本企业现状,制订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模式,合理安排阶段步骤,采取有效的组合措施,落实到位,才能够构建起良好的企业文化。

(一)高层领导指导和支持。企业领导是企业精神的模范实践者,而且企业文化的界限、趋向以及重点均是由企业最高领导决定的,这样由企业领导提供的指示意见就成为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把握方向的关键。高层领导支持和指导取得的成果和确定的原则将被作为实施机构的行动指南,实施机构就是在这些成果之上的扩展,而且,在培训和考核中,这些成果将作为基本文件加以运用。

(二)对员工需求进行评估。这个步骤主要是将要达到的企业文化目标和企业的现状加以对照,如实反映企业内部环境中的文化现状,全面提供企业员工的真实需求,使得企业的文化建设目标更加契合企业实际,更加具有针对性,不至于出现空想、盲目等问题。

(三)确定企业价值观等核心理念,建立制度和规范。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底蕴和精神支柱,是从企业员工的行为中提炼出来的,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制度基础。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必须具有创新性和鲜明的个性,才能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制度层是价值观的保障和基础,因此确定了核心的价值观,还需要落实到制度和规范中,要求员工在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中落实贯彻。

(四)建立实施机构。实施机构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达到文化变革所需要的努力程度。实施机构是一个为了帮助企业文化建设而建立起来的临时性组织机构,不能由人力资源部门替代包办,通常为平时组织机构之上的一个添加部门。成员必须是可靠的,并为人们所敬重,可以吸收一些群众的带头人和一些支持并愿意参与文化变革的人。实施机构发挥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作为文化变革的大使,向人们宣讲其主要工作和目标,询问人们的看法,并且讲授文化变革的过程和鼓励人们共同参与。

(五)制订和实施培训计划。建设文化需要新的技能,培训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培训是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时间、精力和金钱消耗最大的核心环节。当文化变革的实施计划安排就绪,培训就应着手开始。

(六)评价考核。企业文化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短期举措,要想卓有成效,可能要花上三至五年的时间。为了有效实施这样的任务,就必须用到位的评价手段来监控和观察变革的实施全过程,以保证追求目标的正确性和完成既定任务的及时性。

参考文献:

[1]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林筠,胡利利,王锐.绩效管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美)艾伦?肯尼迪.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第4篇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1-12)-0059-01

一、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现状及分析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含义

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文化相关理念的形成、塑造、传播等过程。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又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四个层次的文化建设。

(三)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现状

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完全进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之中,我国也由计划经济快速过渡到市场经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呈现出日趋激烈的态势。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刻影响,中国的企业必须走出“襁褓”,逐步壮大自身力量,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企业文化现状的综合评分为3.50分(采用5点计分法)。该得分总体上比较高,这与我国近几年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大环境有必不可少的关系。但从整体来看,还是不尽人意。一方面,有的企业直接照抄照搬国内外知名公司的经验,缺乏创新观念,导致设计的企业文化不适应本企业实际。另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间较短,部分企业受计划经济惰性影响,害怕变革、乃至抵制变革。另外,我国企业将企业文化中的精神层、物质层和制度层相互隔离开来,没有将文化与企业自身的生产力相结合,没有实在的产出,也没有变为切实可行的制度,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导致职工思想、观念和行为不统一,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和创造力

1.缺乏个性。现在很多企业文化理念的形成,不是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积淀起来的,或者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互促互动的结果,而只是简单模仿的结果。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的企业精神理念表述中,“团结”使用率超过41%,“开拓”超过20%,“进取”超过10%。还有一些企业在开展文化建设时,经常寻找参考模式,把一些成功企业的文化建设经验作为样板进行简单的模仿和复制。而所谓的个性,就是本企业独有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它凝聚着企业的发展史,是企业的个性表现。

2.缺乏创造力。企业文化是指它在社会整体文化环境的具体反映,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反映。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当中。所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也要随着企业、社会自身的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不断进行文化的创新。正所谓,创新是一切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企业文化重在建设,贵在创新。可是很多企业不注重创新,因循守旧,导致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自身发展、社会文化发展严重脱节,最终导致企业的倒闭。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的倒闭有制度因素、人际关系和管理活动的影响。第一,制度因素。过去的制度规范曾使企业走向辉煌,起死回生。但制度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僵化,过去的成功模式反而会使公司走向失败。第二,人际关系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企业形成团结一致和奋发向上的氛围,这是企业创新、活力的源泉。但是企业内部的不协调导致了企业关系的恶化,只注重个人利益,忽视了集体利益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企业文化的建设。第三,管理活动的影响。企业的管理活动,如物质奖励等,如果领导者不能适度把握,就会成为创新的阻力,让员工没有激情,使企业缺乏创造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实效性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制度缺乏紧密联系,这使企业文化不能真正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很多企业总结了大量的文词讲究的理念纲领,但并没有真正地去深入了解,企业的精神理念并没有得到信奉和实践,也没有在制度中得到实现和保证。我国有些企业家管理企业完全脱离企业制度的要求,最后的结果就是企业文化自我创新能力的丧失和企业的低效率,文化与制度发生了内耗。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只是注重自己表面的修饰,而忽视了企业制度的正确建立。事实上,企业制度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现代化制度却成了一个空壳,人的执行使其具有了客观和实际的意义。然而,当前我国企业的领导者往往在处理文化建设与企业制度之间的关系时方法不当,导致双方脱节。所以没有文化的制度是僵化的,没有制度的文化也是不切实际的。

三、我国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管理者,是企业运营的核心因素之一。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加强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己的科学管理和决策能力,深化自己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从而能够正确地管理企业,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企业文化需要得到管理者的重视,一个优秀的企业也必将是由一个懂得企业文化的人去管理。因此,必须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并深入研究和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方能获得良性的发展。

(二)建设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在当今日新月异、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所以一个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就必须创新。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创造出具有一定特色、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提炼反映个性的企业精神,并且应根据企业的价值取向,发展独特的环境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文化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创新,不断为企业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不要盲目地模仿、复制,这样才能增强企业文化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企业的基础保障措施

加强企业的基础性保障,从财力、物力给予支持,保证物质硬件条件的投入,同时强化队伍建设,保证人员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夯实组织基础,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运行。加强经济的保障,降低企业的破产系数,保证其平稳地发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处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企业家要注意把握好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当做重中之重。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建立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唯如此才能保持企业又好又快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全性.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3.

[2][美]约翰.科特等, 曾中等译. 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M].华夏出版社, 2003.

[3]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第5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 文化 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我国石油工业有着辉煌的历史,凝结形成了富有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例如: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精髓的石油文化始终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潜在力量,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缺乏积极性,参与度不高,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应有的特色等问题。

随着我国石油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石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我国石油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着创新与发展的问题。坚持不懈地把石油文化、石油精神融入到石油企业的思想建设之中是当前石油企业的一个重要使命,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做好以下事情来培育优秀的石油企业文化。

一是构建石油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靠全体员工,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逐渐成为影响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石油企业广大员工不是企业的附属物,而是企业的主导者。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人上。强调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强调在企业内建立起一种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企业通过自觉的企业文化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理念,将人置于管理要素的核心地位,丰富企业发展的人本观,使企业精神与个人意志和谐共进,进而实现企业内部人的和谐。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最终必然体现在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上。要给员工很好的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社会宿舍、交通补贴等,给员工以安全感,并经常组织员工进行集体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使员工尽情地在愉快的氛围中相互交流、沟通,体现公司乃至员工命运共同体的观念。

当前,许多石油企业员工工作的条件还比较艰苦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更应该关心员工的生产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有一种自发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二是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事业放在战略的高度,不断探索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创建方式。企业文化建设搞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没有领导的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难以落到实处;没有领导的参与,企业文化就缺少号召力和凝聚力。石油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应从政治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长远发展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战略高度,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从目前来看,由于受到传统考核模式的影响,石油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没有一个好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法,构建企业文化将显得极为空洞。运用360度考核方法和量表法,科学地对员工进行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考核测评。将业绩考核和态度能力考核结果有机统一起来,将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挂钩,形成一套较为完整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从目前情况来看,石油企业绩效考核涉及的管理层级多、岗位庞杂、员工数量大,难度相对其他企业来说更大一些,这就要求我们将绩效考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把工作做细、做扎实,从而加强企业管理效能。

四是激发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广大石油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他们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教育意义,企业文化建设就好比“空中楼阁”,失去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搭建好广大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平台,从规章制度的设立到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广泛听取员工的呼声,同时为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资金和物资保证。

五是立足于本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富有特色和鲜明个性的石油企业文化。任何企业里都存在着文化现象,每个企业在发展中所面对的营销环境存在差别,同时由于企业的使命,发展历程也不尽相同,依此要求所有企业采取同一个标准来建立企业文化是极不合适的,每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应该有其独特之处。

作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石油工业还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为我国提供丰富石油资源的同时,还要为和谐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例如,对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疆油田公司而言,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其重要的使命。对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深圳石油企业,可能要更多考虑如何利用其独特地理位置,加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在现实中,石油企业文化缺乏个性、无法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不能支撑企业的战略发展等问题非常普遍,还大大削弱了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应有的作用。建设优秀的石油企业文化,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目标、经营策略、自身发展阶段、企业内部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抓住不同时代特点的同时,充分重视地域文化对文化特质的影响,深入研究地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

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要鼓励创新,要在企业内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鼓励思变、创新为荣、不怕失败与挫折的活跃而和谐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员工会具有很高的工作热情,愿意为企业的发展竭尽全力。石油企业都具有强烈的求新、求变精神和竞争意识,敢于创造和引进新方法。

第6篇

企业文化建设是世界上一些现代化水准较高国家,在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和现代管理理论。它是一种基于人的、广义的、深层的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它不同于重物不重人的表层文化,也不同于只重政治不重经济的空洞文化。企业文化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精神,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一、企业文化概念与特性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运作中植根于员工头脑深处,并存在于企业的价值观念和生存哲学”。

狭义的界定,认为企业文化仅包括企业的思想、意识、习惯及感情领域。例如,美国《企业文化一书》的作者迪尔和肯尼迪就认为,企业文化应该有别于企业的制度,企业文化有它自己的一套要素和运行方式,他们认为企业文化包括四个要素,即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及仪式、文化网络,这四个要素的地位及作用分别是:价值观是企业的核心;英雄人物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者;典礼及仪式是传输和强化企业文化的重要形式;文化网络是传播企业文化的渠道。

广义的界定,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企业管理中的硬件与软件、外显文化与隐型文化(或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两部分。这种看法的理由是相当一部分企业文化是同物质生产过程和物质成果联系在一起的,即企业文化不仅包括非物质文化,而且也包括物质文化。他们认为,企业人员的构成、企业干部及员工队伍状况、企业生产资料的情况、企业的物质生产过程和物质成果特色、工厂的厂容厂貌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表现。

企业文化的特性:

1.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是一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因此企业文化反映的是企业经济组织的价值观,最高目标、宗旨、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与其他组织的管理文化不同,企业文化包括了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经营思想、经营哲学、经营发展战略及其有关制度等。企业一个重要的经济目标,就是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其较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因此,盈利性是企业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次,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内外经营环境变化而变化,有些企业没有看到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而是把企业文化看作是一般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内的事情,因而没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效能。再次,企业文化也制约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即当企业内外经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企业仍没能及时将企业文化进行更新改造,使企业经济活动受到制约,甚至与经营环境发生冲突,严重影响企业健康发展。最后,企业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2.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管理是通过采用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措施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要用必要的管理手段及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因为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只有人才能将生产力的其它要素结合起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状况是决定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因素。事实证明,凡是经营出色的企业,都是把员工作为提高生产率的最主要源泉,而不是资本和自动化技术。另外,创办企业的目的不仅要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还要满足员工的需要,因为企业是以人为主体组成的,企业是依靠人来进行生产活动的,企业是为人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这些内容,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崭新的管理思想: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全体员工的内在潜力,依靠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办好企业作为自己企业管理的宗旨,尊重、关心、爱护员工,形成亲如一家的团结气氛和强大的内聚力,这就是管理文化。

3.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组织文化。企业组织是为了达到企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生产经营的集合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细胞,这种组织除了要有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组织过程及必要的规章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企业文化,使企业组织有一个共同的群体意识及行为准则,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权利和利益,营造团结、互助、融洽的组织氛围。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关系

企业文化虽然是企业发展的保证,但是仅有良好的精神条件,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企业也不会顺利发展,必然要有相适应的经济条件,企业才能健康稳定发展。

1.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企业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企业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将削弱企业的组织功能,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是永恒的主题,而企业发展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文化活力。这充分证明,优秀的企业有着与企业文化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2.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发展为企业文化的提升提供经济保障。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拥有一批优秀的员工,而优秀的员工就必然依赖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一个企业发展的目标,就是这个企业文化发展的方向,而精神理念就成了文化的灵魂,随之形成的企业文化的风格、保障、核心等一系列企业文化的内容,均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当这些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又反过来加速了企业文化的提升,为企业文化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3.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体现,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文化的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实施管理战略的支撑,引导着企业的战略选择。企业文化代表组织成员所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企业使命属于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之一,企业使命为企业战略选择提供基础性依据。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等内部环境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也会悄然改变。因此,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发展中必然要不断地深化、提升和完善,才能适用未来的企业发展的要求。

三、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作用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而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关键。在这方面,企业文化充分显示了它的无法替代的作用。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理顺企业内部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促使管理结构的合理化,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为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开辟了有效途径。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仅对内提高了依靠员工的自觉性,加强了民主管理;而且对外提高了为消费者服务的自觉性,尽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物美价廉的产品和优质服务赢得社会的信誉,从而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了竞争能力,增长了无形资产,使企业长盛不衰,持续发展。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企业内部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和谐结合,不仅有助于克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脱节,从而强化了思想政治工作;而且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找到了有效的结合点,并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了企业管理,既便于操作,又易于落实,从而有利于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优化了企业的人文环境,改善了领导与被领导、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这就有助于激发员工的敬业爱厂精神,提高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归宿感和企业的凝聚力,从而有力地调动了员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潜能,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使企业增强了全面提高人员素质的要求,在企业内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的机制和文化氛围, 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业务技术各方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为企业开发人才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不仅是企业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的迫切需要。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铸造精神。培育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任务。根据企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积极推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文化理念,铸造新的企业精神。

树立形象。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主要成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立足市场不败的重要保证。

提高素质。提高企业素质是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主要包括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员工队伍素质,企业综合素质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设备水平、技术水平等,员工队伍素质,主要是建设“四有”员工队伍。

五、企业文化建设基本内容

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企业创造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内容。

企业行为文化: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中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企业领导体制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进步的产物。企业的组织机构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包括正式组织机构和非正式组织。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时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和条例,这些构成了企业的制度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地位。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观、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到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六、企业文化建设方法

1.科学规划,明确目标。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有一个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建设规划和明确的目标。规划要具有“科学性、客观性、针对性、可行性”。目标要清楚准确,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环节,是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和定位。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分为总体建设目标和专项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内强素质,外树形像,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创新力,既能继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又能反映时代精神,有特色、有个性的,积极向上的先进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专项目标:一是理念系统建设。二是行为系统的建设。三是视觉系统建设。四是企业文化队伍建设。这些目标的确立:一是要有利于企业整体实力的提高,有利于员工队伍素质提高,有利于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2.确定内容,落地生根。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等诸项内容。具体内容则是“理念系统、行为系统和视觉系统这三个系统的建设。但在这三个系统中要确立自己的建设内容。根据企业实际,确立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经营理念、行业规范、企业标识等,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在确定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是落地生根狠抓建设。企业文化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经历诸多环节才能达到目的。主要有:宣传发动、落实规划、归纳整理、深入教育、实践提高等五个阶段。这是企业文化形成不可缺少的五项任务。

3.整合资源,强化措施。企业文化建设是形成、发展、升华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先进、资源整合的一个过程。一个企业的文化形成必须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但是,更要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文化,进行内外文化资源整合,不断提高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同时,还要有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我们重点讲四点:一是正确的思想保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组织齐抓共管。三是灵活的机制保障,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运行机制、管理机制、绩效评估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四是必要的资金保障。

4.发动群众,建设队伍。企业文化上企业员工群体文化、团队文化,不是管理者的精英文化,我们上面已经讲过,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运作中深深植根于员工头脑深处,并存在于企业的价值观念和生存哲学。所以,要深入发动员工群众,共同建设企业文化,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但是,建设企业文化还需要有精良的骨干队伍。所以,我们在在充分发动员工群众的同时,要注意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类骨干,采取多种形式,有步骤地培训,努力提高素质,以适应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七、企业文化建设举措。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要有科学的方法,更要有可行的举措,这要从五个方面来谈:

一是分析内外因素,选择价值标准。一个企业选择什么样的价值标准作为形成企业文化的标基础,这是创建企业文化的首要问题。

二是进行感情投资,增强企业意识。企业选择了合适的价值标准,就要研究如何使这一价值标准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每个企业成员价值观念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是领导身体力行,信守价值观念。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着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示范作用。

四是积极强化行为,巩固企业文化。人类价值观的形成是一落千丈个心理积累过程,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给予不断的强化。人的合理行为只有经过强化并要予以肯定,这种行为才能再现,进而成为习惯稳定下来,从而使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标准转化为主体的价值观念。

第7篇

关键词:物业管理文化建设

随着百姓物质条件的逐渐丰富,消费能力的日渐增强,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工作、生活的巨大压力,使其对住房的要求已由“有房住”、“住得下”发展到“住得好”,住宅小区不仅要环境优美、舒适、方便、安全,更要承担起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和功能,为业主提供一个和谐、文明、奋进的精神家园。而这就需要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自身及社区基层管理组织等,以文化为媒介在住宅小区管理的不同阶段播种文明之花,建设和谐社区。

一、规划设计,文化为先导

物业的规划设计在整个房地产项目开发系统工程中举足轻重。如果把一个项目比作一辆“坦克”的话,那么,其对市场的“摧毁力”完全取决于规划设计的质量。但建筑不只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体,更有着人文与情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语言的道具箱,在欣赏视觉效果的同时,更令人感动的是其深远的文脉背景、内涵。只有拥有人文与情感的建筑,才是有生命的建筑。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房地产企业在进行物业外部环境(造型、配套、设施、楼名等)设计时,应注重物业的文化品位与文化含量,突出物业的附加价值与鲜明个性,使社区不仅成为建筑文化和景观文化的展示地,同时也是社区文化发展的舞台。

二、物业服务,文化是灵魂

物业文化设计与定位的秉承。作为物业的售后服务组织,物业企业一旦从房地产企业手中接管了物业,便不可能再按自己的文化设计去重新改变辖区的硬件环境,只能去秉承其原本设计的文化品味,为此,在其规划设计阶段物业企业就应尽早介入,积极揣摩房地产企业对社区的文化定位,以发展的眼光并结合自己的服务经验,向房地产企业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建议,以利于日后社区文化的顺利开展。

物业管理中文化的整合与传播。物业管理中的文化涉及物业企业文化、服务文化和社会公众文化。

1、物业企业的文化建设

物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物业管理行业有八字箴言,叫做“物的管理、人的服务”。首先,物业管理的实质是服务,对其质量的管理除制定标准化规范外,更多地强调对员工个人素养的培养和训练;其次,物业服务传递的是形象,如果不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进行引导和熏陶,业主难以接受。

物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第一,“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原则,有双层含义,其一是指在经营理念中突出以业主(或使用人)为本,业主至上,在物业服务过程中,向业主提供人性的满足,即对人的尊严、价值、个性、身份、地位、审美、情感、时尚等需求的满足,使服务呈现人性化、个性化、层次化、传统化、流行化等;其二是指突出以员工为本,为员工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突出团队精神的原则。以此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使每一员工、每一部门、每一管理区域协调一致。

物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物业企业文化是指物业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可划分为精神层、物质层和制度层。

物业企业文化的三个层密切相关:其中物质层是物业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也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制度层则约束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物业企业文化建设便无从谈起,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基础,也是物业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2、服务文化建设

所谓服务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对客户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职业观念等服务价值取向的总和。服务文化是以服务价值观为核心,以创造顾客满意、赢得顾客忠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形成共同的服务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为内容的文化。物业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及物业服务工作的无形性、突变性、随机性、不可恢复性、不标准性等,决定了服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服务文化是路标系,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导向功能;服务文化是文化场,可以形成一种文明服务氛围;服务文化是共振链,有激活组织的功能;服务文化是免疫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御不利事态的发生或扩展;服务文化是一种心理契约,可以传递信任和快乐;服务文化是兴奋剂剂,可以使服务硬件充满生命力与活力;服务文化是一种监督制约,对服务起着无形的巨大的监控作用。

3.社会公众文化建设

谈到社会公众文化,即社区文化,人们就粗浅地理解为娱乐游戏。其实它是一个极富内涵的概念,它是物业开发者、经营者、政府部门和小区业主共同创造出的具有小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的结合。就外延来看,它体现在社区文化观、社区价值观、社区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社区制度等各个层面,社区文化是房地产企业、物业管理者和业主共同的追求。当今的城市家居生活,邻里关系淡薄,各自封闭,老死不相往来成为都市流行病,如何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氛围,使人们走出自己的家门,传播中国人互敬互让、互帮互爱的传统美德,并使之发扬光大,已成为社会的一个共同话题。作为物业的开发者、管理者以及政府基层组织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建设社区文化责无旁贷,但这只是一种过渡形式,社区文化最大的受益者应是物业的住用者,社区文化建设最终也应成为物业住用者的自觉活动。

4.物业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的适度融合

物业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在内涵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物业企业本身负有建设社区文化的管理目标。但长期以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上,物业管理公司只偏重于小区文娱活动的组织和支持,满足于建立几个业余文艺团队。这些工作虽然也是必须的,但却是浅层次的。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应该是通过各种载体将公司的服务理念渗透到业主和使用人的日常生活中去,引导他们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价值观,公共意识,建立和谐、高雅的生活工作氛围。

物业企业适应业主对社区文化的需要进行社区文化建设,是对物业管理市场的积极主动反应;物业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在社区中的渗透力、辐射力,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是企业的经营发展策略;社区文化实质上是物业企业文化在社区的延伸与外化,是物业企业文化在社区交往行为上的表现,是物业企业文化的载体与表现形式。物业企业应充分利用社区文化体现物业管理特色,用社区文化塑造文明社区,通过社区文化项目的建设、社区文明氛围的塑造、社区生活服务项目的展开以及社区意识的培养与精神文明建设等多种途径,来为业主营造一个“居住安心、环境舒心、生活称心、娱乐欢心”的生活家园。

现代化的物业管理需要现代化的文化建设与传播,可以说,没有文化的环境不是文明,没有文化的商品不是精品,没有文化的服务不是享受,没有文化的竞争不能取胜。只要我们坚持运用文化眼光对待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就会创造出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就会形成独特的管理风格,使物业管理具有鲜明的生命力;有了这种认识,进行文化建设与传播就有了自觉性和动力,就会为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企业 管理 文化 建设 有效措施

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是为了能够确保企业的正常运作以及良好发展,而在长时间的管理过程中,则能够形成相应的企业文化,当然,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则又会反作用于企业的日常管理,最为突出的就是企业文化对员工思想、心理以及行为上的约束、规范作用,从而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最大效能。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要想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上及时的认识到企业管理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意义,因为只有不断的强化自身企业管理,才能够不断的建设自身企业文化,进而为自身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1有助于经营目标的实现

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也就是说在把生产要素做成产品并且转化为利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生产技术和要素的简单投入,更离不开企业员工凝心聚力的努力奋斗。简单的来分析,如果把企业当做一个集合来看,生产要素只是其中的一项,而企业的员工才是把资源要素组装成产品的关键环节,常言道事都是人干出来的,而企业所有的运作环节也都是由自身员工来直接执行的。当然这里面就会涉及到企业文化的作用,因为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等等特殊作用,就能够使企业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标准下形成合力,自觉的把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企业的未来当成自己的未来,最终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力,通过自己的付出帮助企业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为企业获取实际的利益。

1.2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思想的形成

从根本上来看,企业是通过生产与销售的经济活动贡献于社会,就如同人有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企业也有着自身的经营观、市场观以及销售观,尽管名称有所不同,但是意义却是相同的,因为两者都是围绕求生存、谋发展的基本思路对未来进行指导和帮助。比如说某家知名企业就是采用了企业文化的特殊作用,形成了最廉价的商品并不是最好的商品,消费者最喜欢的商品才是最好的商品等等独特的经营哲学,这样的经营哲学自然能够非常快速的打开了市场,成为了企业文化促进经营管理的典范。而建立这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相符合的经营哲学关键就是要形成自身优秀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不仅仅要健康、向上,更要满足于自身企业的实际特点、满足于市场发展的规律。

2.加强企业管理,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2.1重视精神激励

就我国企业目前的管理模式来看,绝大多数的激励机制都属于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相当匮乏,尽管物质上的激励能够暂时的满足员工生活上的需求,但却不是获得长期发展的有效措施。因为人才与企业一样有着自身的理想,对自身的职业生涯也有着相应的规划,如果一间企业只是一味的采取物质激励法,那么这间企业的人才迟早会逐渐的流失,出现留不住人才的残忍局面,从而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长期发展。正是因为这样,企业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必须着重强调对员工的精神激励,比如说在充分的了解员工的优、缺点之后及时的、积极的帮助员工做好职业规划,给予相应的培训、教育,帮助员工得到提高、得到成长,从而满足员工精神上的需求,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使员工将企业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结为一体。

2.2强调制度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点在企业的运作、发展中更为重要,因为如果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忽略制度,那么所执行的行为就会存在严重的散漫性、随意性,而这些都非常的不利于的企业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必须从原则上重视制度管理,并将其放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第一位,一般来说,制度管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明文上的制度管理。顾名思义,这一层次的制度管理也就是将企业的制度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员工面前,通常情况下,这种层次的管理还会与惩罚相结合;第二,文化上的制度管理。这一层次的管理其实是基于第一点的,因为只有不断的贯彻、执行,才能够在员工的思维中形成内在的约束力,可以说是由第一点转换而来,但这一时期的制度管理几乎已经不需要与惩罚结合了,因为这是企业长期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文化。

3.总结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是由企业日常的管理转换而来,同时也是直接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的空间、条件,就必须不断的加强自身企业管理,因为只有强化了企业管理,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建设自身企业文化,最终以企业文化为自身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权.试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0(03)

第9篇

1、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每个员工思想及行为的内在参考。企业文化在树立信念的同时又将企业成文的规章制度贯彻在每个员工身上,并向员工灌输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团队意识,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企业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企业。

2、监督作用

企业文化是有形管理与无形管理相结合的企业管理手段。企业文化可从不同方面激励员工的工作意愿,并自觉进行业务比拼,树立潜在的淘汰观念,是实现自行省察、彼此监督,让每个员工以为企业多做贡献、多出成绩为荣。

二、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措施

1、实现企业文化沟通实现企业文化的沟通是文化意义完备与共享的前提。实现企业文化沟通的措施主要有:

(1)实现态度沟通。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及每位员工都应对业务沟通、资料传递、命令执行、对策理解做出积极主动地态度。从沟通中获得同种业务的不同理解方式及人文管理的不同手段,对发挥企业文化高效管理埋下伏笔。

(2)完善沟通渠道。企业内部的文化交流离不开完善的沟通渠道。企业应建立员工与专家、语言与肢体、指令与内容、管理者与基层、员工与员工间的沟通模式,实现企业文化的良好、快速、高校传递。

(3)实现沟通借力。利用大众间的人际关系、业务往来、文化指令及广告传媒等进行间接性文化传播,实现企业高理念文化传播。

2、贯彻企业文化意义企业的文化是以赢利,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为目的的管理手段。贯彻企业文化意义的措施有:

(1)树立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文化精神主要指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各类口号、内部标语、企业宗旨等,是企业硬性的管理条例,是制约每位员工的工作框架。

(2)设立企业文化物质。企业文化物质主要指企业的标志、企业的名称、产品类型、内部设施等,是企业独一无二的形象标志。

(3)培养企业文化行为。企业文化行为是指企业的竞争手段、社会舆论方式、企业营销方式、企业内部互动措施等,是企业文化指令的间接传播措施。

3、氤氲企业文化氛围氤氲出良好的企业氛围是感染员工工作状态、提高生产力的有利措施。氤氲企业文化氛围的措施有:

(1)渲染职场文化氛围。职场的文化包括员工的工作精神、工作执行力及薪水操纵手段三种。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使员工在被企业文化相容的同时又能提高自身的自我生产力,做到员工与企业同步

(2)强化企业威严。企业的威严不仅体现在企业的硬性管理条例中,也体现在企业的文化精神中。企业文化可在潜移默化中,莫明的给员工产生竞争压力,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被企业淘汰。

(3)维持企业文化。任何文化的促成与成就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企业应根据市场的调研情况适当的减缓或增加员工压力,调剂员工的工作状态,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

4、适应新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这个漫长的过程,企业应该通过建设一些制度将已有的文化建设成果规范化,然后逐步加深,使其形成员工的价值行为导向和制度化的规范。因为员工对企业文化是一个由知道、了解、认同、接受到成为员工自身的一种习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文的刚性制度的约束与内化无形的文化的柔性疏导双管齐下,以克服人的“惰性”,让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员工的心理根深蒂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使得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顺利贯彻企业文化。例如,企业通过完善人力资本管理制度,采取各种各样的激励制度,不断激发员工的动力、调动员工积极性;完善各种升迁机制,使职工明白在这个企业工作,自己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使其围绕企业目标进行创新活动,为企业创造更大收益。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