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3:39
导语:在高一语文教学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进行了英语学情分析。
本届高复班学生20XX年高考分数不太理想,没有一个学生能达到优秀(120分)档次,而且过百分的学生比例仅有20%,大多学生的高考英语分数在及数线上下。不少学生感到英语特别难学,对英语学习比较头疼。开学之初即对学情进行了认真分析。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落实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
二、把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本年度教学工作重心即在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上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工作安排上把重心放在了对课本知识的复习上。三轮复习中,首轮复习是从20XX年8月中旬到20XX年3月中旬,内容是高一年级课本22个单元,高二年级课本20个单元,高三年级课本16个单元。对这58个单元的复习安排是第一学期复习到高三年级第6单元(20XX年1月底)。课本复习安排是每单元课本复习用时1节课,优化设计1节课,英语周报1课时,单元基础知识总结和反馈1课时。平时复习中把高中英语复习语法项目中的13个专题适当融合进去。通过练习和讲解,增强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对英语用法的复习巩固。
三、大量练习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身为教师,我们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言行身教的作用。今天小编整理了2021高一语文工作总结范文模板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2021高一语文工作总结1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继续强化协作精神,努力创建团结、和谐,充满创新与活力的备课组。对照开学计划,我们已经完成了本学期授课计划,现对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和科组建设工作做一个小结。
1、分工有序,统一进度。
在每周集体备课时,统一下周授课的重难点,教案教法,统一作业,讨论重点习题的讲授方法。根据学科指导意见和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组织上好每一堂教学课,注意难度深度。
自主编题,分工轮流负责每一次周末练习,调研测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强化,知识点注意循序渐进,保证是适合嘉高学生的。
2、多方学习,取长补短
积极参加各种级别的教研活动,组织组内老师在集体备课时间评课,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组内互相听课,听后讨论,整理出教法教案。
3、积极课改,提升水平
我们积极推进学校的“30+20”分钟课时制,为共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的目标而努力。在教学科研
和提高教学质量等各方面坚持努力,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水平上取得了良好效果。本学期,备课组老师都撰写了教学论文,有多个市级课题正在研究。严涛老师被推荐为嘉兴市语文首批创新班学员,褚晔虹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了嘉兴市优质课比赛。严涛、褚晔虹、单小芳有多篇文章在《考试报》发表。
4、培养能力,提高成绩。
我们同时还关注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本学期组织学生参加“语文报杯”“叶圣陶杯”等多个作文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们期待着期末联考高一同学取得好成绩!!
2021高一语文工作总结2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一语文教学,任教班级还是高一21班和高一22班。因为已经教过一个学期,磨合较好,可以提高教学要求和教学质量,重点和方法也稍有变化。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非常注意自己的师德修养。平时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会议,并经常注意翻阅报纸和杂志,努力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教育信息,学以致用,时刻调整自己的方向,使自己能随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合乎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为人师表方面,严格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谨言慎行,不忘以德育人,坚信教师无小节,时刻注意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随着教龄的增长,越来越向老教师看齐,敬业爱岗,诲人不倦。能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争取让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不只对学生如此,平时与领导群众关系和谐,与本组及相关处室工作人员合作愉快,人际关系较好。廉洁从教,无私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不从事有偿家教,保证以全部精力投身于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服从组织的安排,也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学期满工作量,教案和各种业务资料齐全,备课认真规范,每一堂课都保证有备而来,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考虑到这一学期要向高二过渡,所以继续注意了高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加强了对笔记的要求,注重打牢基础。并且分层次作要求,对基础好的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要求,尤其写作方面,在班内形成比学赶帮的热潮,以学促学,为以后高二和高三的学习作好足够准备,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所以,让学生学会为自己负责,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是我这个学期的工作重点.同时我在其他同志的启发下,加强了教学手段的探索和变化,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平时我和其他同志经常一起备课,共同探讨,寻求的方法来处理每一课.新的高一语文教材,使我更像一个新手,如履薄冰,举步维艰,但和学生一起学习使我获得了很多的乐趣,也增加了以前没有的一些经验.到期末,这两个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尖子生脱颖而出,达到了我的学期要求,基本奠定了较好的局面。
近一年我虽然没有从事班主任工作,但不忘“身正是范”,在语文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从语文的角度,积极主动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以身示范,真诚对待学生,与学生是师生,也是朋友,和学生一起努力搞好教与学,积极进取,使学生不只会学习,而且起码会做一个好人,这是我在语文课上一直在做的,两年的高三经验证明明确这个宗旨事半功倍.语文教学必须有大语文观念,主动同其他学科结合,同现实联系,才能从根本上取得理想的成绩,才符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注重了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有益熏陶,让学生在领略祖国悠久古代文化的同时,促成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健全人格的无形塑成.
其他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教案、听课记录齐全认真,上交及时。参加学科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积极主动。这学期经由老师们的帮助,经过自己的认真准备和反复练习,较成功地上了一堂年级观摩课《黄鹂》,听课的领导老师反映还不错。在此我要感谢罗敬中、余国治、曹秋菊、王淑玲、胡文娜等老师前后对我的无私帮助。但是长久以来,对某些学生(尤其是某些男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不够,没有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影响了全班的成绩。自己也有一些惰性,笔不勤,个人教研活动还有明显缺陷,尤其课件做得不够好,今后一定要向别的同志学习,时刻注意加强研究,总结经验,探索新路,做到有成绩,有发现,有创新,争取做一个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
这一学期出勤准时,正常教学时间是全勤,从没无故旷工。
这一年总的来说收获良多,最起码算是初步了解了新的高一语文教学工作,也锻炼了自己的耐力,提高了能力。还有许多不足,如与学生相处还不够自然融洽,还不能教学相长,还不能多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所以还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在指导阅读方面方法还不好,需要加强学习,向其他优秀老师借鉴.下一学期,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争取让学生发挥出自己更好的水平!
2021高一语文工作总结3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3、14、15班的语文教学.随着这一学期的结束,我的语文教学阶段性任务也圆满地完成了.回顾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现对教学方面的体会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研究教材与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开学初,我即认真地研读新课标与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以此为据,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既考虑到教材,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充分备好符合学生水平的课。
二、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经过自己课余对新课标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我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这样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四、每篇课文教完后都布置作业,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每篇课文教学结束后,都根据班上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布置作业.作业有字词抄写,课后拓展,小作文等形式。对作业的批改,我一直坚持全批全改,这样才能对学生知识落实情况有更好掌握,随时调整教学。
五、做好师生帮扶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开学,我便制定好师生帮扶工作计划,切实将师生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起来,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风气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六、利用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只要有征文比赛,我就让全班学生都写,再挑选出优秀的作文进行参加。这样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有了一定的提高。
七、积极参与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我每周准时参加语文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在研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听课,评课,本学期平均每周听课一至二节,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回首这一学期,我收获的相当多,但是我的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仍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够等。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吸取组里教师一些好的教学经验,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提高。
2021高一语文工作总结4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高中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
加强修养,塑造"师德"。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方面
虚心求教,强化自我.本年x月至今担任本级_、_两个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语文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语文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1、从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知识上。
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中学语文语文教学杂志进行语文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学语文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2、从语文教学经验上。
由于自己语文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语文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3、做到"不耻下问".语文教学互长。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语文教学知识。
三、班主任工作
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我所带的_级x班是我踏上语文教师岗位第一年就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从担任班主任第一天开始,我就兢兢业业,把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班级和学生上面,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大量业余时间。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这一原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反对学生做的,我也坚决不做。经过一年多的言传身教,我班学生基本做到令行止禁,班级风气正,同学关系融洽。由于我处理班级事务坚持"对事不对人",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因此学生和我关系非常融洽,班级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大量成绩。
四、学校各项活动情况
积极参与活动,严格要求自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上班开会不迟到不早退,较好的遵守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今后继续坚持。
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马上来到。我又要踏上新的征程,道远任重,我仍需继续加倍努力,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2021高一语文工作总结5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课堂教学。就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讲风太盛仍然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还是按作者、背景、人物、手法程式化一讲到底,占去了学生阅读课文和自我练习的时间,讲的过程当然也有近乎设问的提问,但总的看来,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太累,教学效果不佳。作为教师有必要反思一下教学,以期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
一学期来,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1、下大力气,加强语基训练,尽可能在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拟补语基上的不足。
2、强调课前预习,坚持每堂课上课之前设计几个相关的问题来提问学生,否则,宁愿用上10-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弥补预习。
3、课堂上尽可能地采取就文提问的方针,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文可依,不怕答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迫使学生多读、多看、多理解、多感受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并且慢慢地趋向敢说、想说、爱说。
4、坚持每堂课后都布置作业并及时做好检查、讲评的工作,在迫使学生学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的同时不断地掌握知识。
5、写作从仿写入手,从长句到语段到短文,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6、让学生明确认识:语文是其它学科的工具学科,也是以后步入社会必不可少的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学科,没有学好语文今后的生活将出现步步为难的困境。
7、要求、监督学生从描摹入手到仿写到会写到想写到爱写的书法练习过程,并让学生认识到:写一手好字正如穿一件漂亮的衣服一样,给人以美好的第一印象的道理。
要求学生养成坚持每天起码练习一页书法的习惯。
8、坚持要求学生做好厚积薄发积累笔记摘抄。
这样以后取得的成绩如下:
1、学生养成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和书写格式习惯按时完成作业。
2、学生的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一定程度有了好转。
3、朗读习惯的养成,为整个年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学习基础,活跃的年段的语文学习的氛围。
4、就文提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依,有情可言,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和口头表述的能力。
5、从仿写入手的作文训练,降低写作要求,再加上教师在批改学生文章时都采取:针对学生文意,倾心相谈的作文批改方式,促使学生敢写敢说。
6、学生的课堂笔记的习惯已经养成,由于要求教师把语基知识贯穿于每一堂课的学习之中,促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进一步强化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现在的学生对于课本的依赖性很强,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改革教学制度。至于今后的教学措施,我有以下设想: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重新摆正读、讲、问的关系。我以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还应以读为本。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听、说、写的能力,它同样离不开读这个根。读、听是语言的吸收和理解;说、写是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读中包括朗读,朗读实际上含有听和说。读、听、说、写这四项中,领头的一项是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力量和时间上不能四分天下,首要的是要培好读这个根。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中要会正确运用。默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包括教师范读、学生单读和师生合读;特点是:视觉中心——语言中心——说话中心——听觉中心——阅读中心,这是五官共同活动的过程,这样才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背诵,是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它在默读和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强化记忆,积累语言材料。
对于作文教学,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实践训练。
2、写作练习分步骤进行达标训练,要求学生逐渐达标,形成基本的语言修辞意识。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完成速度,在40分钟内能根据要求写出700字左右的文章。
4、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
5、作文教学重讲评,通过讲评明得失,知方法。
要引导学生自批自改。
【关键词】高一 语文 教法 高考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课时大幅度减少,但是内容并没有减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得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呢?
在逐渐熟悉新课改的理念的过程中,认真思考了在新一年的教学中,针对高一新生以及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出现的一些问题,对高一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究。
在整个高中的语文学习当中,高一的语文学习是一个很重要且很关键的阶段,高一一学年语文要完成必修一到必修四四本书的学习,这为高三的复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是积累储备知识的主要时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得要领,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成绩却不理想,学习信心受挫,从而造成学习兴趣降低,成绩的不断下滑。
1.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的不同点
高中语文教学课程内容繁多,课时量少,高考压力大,在课堂上,生动活泼、畅所欲言、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较多,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形成文字表达的方式较多,这也更符合高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在课外,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比比皆是,充分发挥了语文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体现出高中语文教材的知识技能密度大、难点多、要求高、坡度陡的特点。
初中的语文学习方法较单一,有许多内容"读读背背写写"即可完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主要采用机械记忆识记的学习方法;而高中语文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转变到对课文深入、细致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应该多用一些分析、讨论、比较、启发的方法,加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本学科知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并学会知识的迁移,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把过去的学会与现在的会学衔接起来。所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方法纷繁多样。
2.高一学生学习语文存在的问题
2.1 不良的学习习惯
初中科目较少,课业负担较轻,语文学习的内容比较浅,能力要求层面较低,而高中科目较多,学习压力较大,语文学习更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积累,如果还是按初中的学习习惯,那想学好高中语文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2.2 学习态度不端正
很多同学进入高中以来还是把初中的学习态度带进了高中的学习生活。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中的三年里并没有很用功刻苦,只是在初三的一年里才抓紧时间就很轻松的考上了高中,有的很可能还进了重点中学的快班,尖班,从而觉得高中也不过如此。因此也认为,高中也是这样的,高一高二也可以随便学习一下,根本用不着用功,也一样能有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再加上语文科目近年来不太受重视,特别是对于理科班的学生,更是对语文不屑一顾,认为语文嘛,随便学一学就可以考个一百多分。具有这样想法的同学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高考不同于中考,中考是过关性考试,而高考却是选拔性考试,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拔性,成千上万考生中选拔优秀人才,而能够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却是少数的。如果一直抱有侥幸心理,想在高三时在发奋努力一两个月就能考上大学,那最终的结果将让你后悔终身。很多同学到了高三整体复习时,才发现自己很多知识都处于缺漏状态,这时候从头再来积累记忆,为时已晚。
2.3 学不得法
上课时,老师把每课的重点知识做了讲解并归纳总结,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有专心听讲,对要点没有听到,笔记记了一本子,但是课下不去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方法只是记在了本子上而没有记载脑子里,做作业时也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背诵时,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还是按照初中的方法死记硬背,高中很多篇目较长的文言文,单凭死记硬背是很难完成的,久而久之,学习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拖欠越来越多,难题越积越多,解决起来的就越困难。
还有的上课不听讲,下来自己凭借参考书自学,结果却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针对学生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我从高考语文试题的几类题型出发,对高一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3.古代诗文阅读
3.1 文言文阅读
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中规定:高中阶段语文学习要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的含义及在文中的用法,要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这些知识如果等到高三总复习时再来归纳总结记忆,一是时间不允许,再者学生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记住和掌握。因此,我建议在高一教授文言文时,就要重点去强调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并作归纳总结,此时词汇积累量少且时间宽裕,能够及时的进行检测,反馈掌握情况,为高三的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外,文言文翻译句子历年来都是失分较多的题型之一, 翻译句子的前提就是掌握重点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再者就是在翻译是要做到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初中的文言文大多内容浅显,没有太多难懂的文言实词、虚词,高中以来,随着知识结构的变化,知识深度的加深。高中所学习的文言文难度就有所加大,程度有所加深,要扎实掌握这些实词、虚词,在高一刚开始学习文言文时就要严格执行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做到翻译句子时,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使学生脱离文言文翻译书,通过字组词,词连句,最后再根据上下文整理通顺的方法翻译文言文,通过高一高二的连续不断的训练,到高三复习时,学生面对课外文言文也就不再有惧怕和抵触心理。
3.2 古代诗歌鉴赏
新课标考试大纲要求古诗鉴赏包括以下两个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学生失分最多的题型,也是学生最害怕最难掌握的题型。失分的原因主要有:答题语言不规范,没有词语可用,不会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格式不符合要求,不分层次,没有分条缕析;读不懂诗歌,更不用说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了。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就是诗歌学习,学生刚开始进入高中语文诗歌学习,那么就要从头抓起,从高一开始就学习规范答题,练习使用专业术语。经过三年的练习,积累,高考时使用专业术语,规范答题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4.语言文字运用题
语言文字运用题我主要从正确使用成语和辨析修改病句两大方面来谈。
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积淀,不断的积累并梳理学过的成语,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么多的成语,都到课业压力很重的高三去记忆,恐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此,从高一开始,就可以着手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可以从以下几类开始:
4.1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罪不容诛、文不加点、七月流火等
4.2 褒贬易混的成语:弹冠相庆、胸无城府、连篇累牍等
4.3 褒贬两用的成语:如虎添翼、粉墨登场、独善其身等
4.4 易重复运用的成语:水到渠成、生灵涂炭、三令五申等
4.5 有特定含义的成语:妙手回春、举案齐眉、首当其冲等
4.6 常见且易错的成语:差强人意、侧目而视、惨淡经营等
4.7 表示谦敬的成语:蓬荜生辉、忝列门墙、敬谢不敏等
许多老师也让学生在做知识的积累,但是学生到了要用时也还是没有记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分门别类,一味的抄写,查找,针对这一问题建议要将积累的知识进行分类,将同一类型的放在一起对比记忆,并且可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检测,加强记忆,日积月累,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一、“断层”现象产生的原因
我们对刚进入高一的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语文测试,发现他们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与鉴赏和写作表达这三块语文能力测试中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随即下发了《高一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表》,借此了解初中语文教学情况,其中文言文教学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有的即便知道,也是靠死记硬背。学生如果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这些问题就会很容易理解,但初中教师很少提及语法,学生的疑问得不到解决,问题被带到高中,导致学生在学习高中文言文时遇到很多障碍。
后来我查阅初中语文新课标时发现:初中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也不相同,这些不同直接导致高一学生语文学习的“断层”现象。
从教学目标看,初中新课标的要求是“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高中则把“注重语文应用”和“培养审美和探究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从教学要求看,初中语文新课标只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和疑问,了解几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学会欣赏和体验文学作品,能品味作品语言,会借助工具书学习文言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和常用的修辞方法等。高中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显文言文的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用法。
下面具体比较初高中各教学板块对阅读能力要求的不同。
先说现代文阅读教学。初中语文只要求学生能分清体裁,散文要把握文意,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议论文要把握抓住论点,找到论据,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说明文只要求学生把握事物的特征,了解说明方法就行了。高中则要求鉴赏散文的语言和表现手法,探讨散文的情理;议论文要求学生既理清文章思路,筛选信息,又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明文要做到整体把握、筛选信息、概括说明。
再说文言文阅读教学,差距更大。初中阶段只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淡化基本语法和文言句式的教学;高中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课文并翻译关键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了解其思想倾向”。
从上述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延伸。高中语文教师应避免高一学生在学习过渡阶段产生的不适应甚至厌学现象,使学生实现初高中的平稳过渡,做到“无缝”衔接。
二、“无缝”衔接的措施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必须有很强的衔接意识。要改变“断层”现象,就要在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方面做好安排,帮助学生顺利地由初中向高中过渡。
1.教学方法
教师要掌握学生语文学习的真实水平,以便在此基础上精心备课,制订教学方案,使知识衔接更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初高中语文教学要求的不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初三学过《沁园春雪》,高一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已学的诗词引入,既是对初中知识的复习,又可以勾起学生的熟悉感,还可以针对初高中教学要求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这是一种很好的过渡与衔接。在比较阅读时要扩大比较范围:可以把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与质疑,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和《声声慢》;还可以用同类题材作品进行比较与质疑,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不同时期“景物情”的特点和关系学习,分类比较总结,拓展延伸知识积累。
2.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学生可参照相关讲解,对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和写作知识等进行整理搜集。其次,教会学生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积累式阅读法,教师应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化学生的思想。最后,要做到“四多”,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一要“多看”,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关注社会热点及动态,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素材积累;二要“多记”,记录和记忆相辅相成,增加知识储备;三要“多写”,高考的主观表达题和作文考查的都是书写能力,多写才能文思泉涌;四要“多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多思是前“三多”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3.心理辅导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决定了语文能力形成过程的特点是日积月累的渐变过程,因此,学习语文必须养成点滴积累的习惯,这强调的是语文学习功在平时,要求学生善于利用琐碎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高一学生已经在初中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基础,所以在进入高一阶段,语文教师应该抓紧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巩固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一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课文的习惯
由于语文课文篇幅大部分比较长,所以在开新课之前,学生只有预习后才会心中有数,或者最少知道本节课将要讲述什么。每篇课文,应都要求学生做一下课前预习,但许多学生却不知该怎样预习,作为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首先,应让学生认真读一遍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及词语,并将查出的字、词含义等知识弄懂。如在上文言文单元时,让学生多动手,翻查字典,这样上课时教师讲解起来就轻松多了。其次,让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中心及写法特点。再次,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以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如第一单元诗歌教学中,对于《沁园春・长沙》和《再别康桥》两课让学生做好这一点有助于其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
此外,为了收到良好的预习效果,还可经常设置些课前思考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这样,在教学中就加快了学生的感知课文内容的进程,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也教给了学生预习的方法,使学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
课堂听讲,要求学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并做到耳听、目视、心思三者结合。所谓耳听,就是要认真领会教师课上所讲内容。用心专一,思想不开小差,认真做笔记。目视即指认真看书,同时注意教师的每一种表情、每一个动作,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每种演示,这对理解课文关键性的语句以及重点内容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如在上《沁园春・长沙》一课时,当师生一起赏析湘江秋景图时,教师先用动作、表情示范伟人远眺、近观、仰视、俯瞰秋景时的情形,然后请学生表演。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想象进行再创造,把自己置身于当时那种环境进行画面还原。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
在学生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其大脑的机能促进其进行认真的思考。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达到“教”与“思”的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的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巧设思考,入情入境,获取知识,养成习惯。如:我在教《荷塘月色》一文时,首先用多媒体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几幅美丽的荷塘及荷花的画面,然后播放4至6节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被这动人的情景所陶醉,从而为本文教学创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同时,围绕课文我又提出了思考问题:这几节运用了最多的是比喻修辞,谈谈它们在文中有何妙处?你对通感是如何理解的?说月光和青雾分别用“泻”和“浮”字,是否可用“照”和“升”代替?这样边思考边讨论,大大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听讲习惯。
三、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高中的语文教学方式有别于初中的教学方式,作为高中的新生主要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的自学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引、导、启发、点拨的作用,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通过学生翻阅字典、查找资料、课堂质疑、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课堂上可以通过:阅读――探讨――交流――总结活动过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可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的、自觉的学习习惯。比如:养成清晨朗读半小时的习惯,读课文、唐诗宋词、优秀散文等;养成晚上阅读一小时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报刊,并根据内容选择读书方法,或精读或略读,或细读或浏览,或默读或诵读;养成每天摘抄300字的习惯,把当天读到的有价值的、精彩的内容分门别类地抄录到专门的笔记本上;养成每周完成三篇练笔的习惯,可不受限制,自由抒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议论抒情、描写记叙、设置悬念、卒章显志等表现技巧可任意选之。学生形成习惯需要一定的毅力,倘若开始感觉比较困难,可制定计划,将学习内容和时间固定下来,以便强制执行。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
自古以来,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知识的巩固。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因此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是必要的。在复习中,反对机械的死记硬背,提倡理解记忆,学以致用。教师可以抓住作业和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两个主要环节,这是对已学知识最好的复习。教学中必须重视作业的布置、检查、批改与评讲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让学生在思考和练习中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技巧。同时还可开展课前热身、课堂练习、课后阶段复习,使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测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和道德,使之充满快乐。自己这一年又担任高一语文的教学工作,又面临着新课程的教学,所以要想实现高效课堂,前提是:教师要学会进行教法改革,让学生动起来。教学改革,难点在哪里?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如何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呢?在此,提出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大家能一起切磋。
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
相信学生的潜力,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多数老师能够做到这一点。但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老师对于他们的信心不足。包括我自己刚工作的时候情绪化比较严重,对于差生带有情绪,自己认为成绩差的学生难以提高,难以转化,潜力难以挖掘出来,所以犯了许多错误,也伤害的许多学生的自尊心。现在回想起来就有一种负罪感。所以,以后我每天特意安排成绩差的学生上台演讲,鼓励他们。
二、要确实更新教育理念,大胆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
我自己认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是进行教改的第一步。有了新的教育理念,要勇于尝试,善于尝试,才能使改革逐步走向成功。我这学期及早备课,大胆的让高一(1)班的李亦然和高一(2)班的俞宁上了一节相同的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效果极佳,学生纷纷找我要给他们相同的机会。自己私下反省:有时教师应该大胆放手。
三、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是不竭的动力源泉
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叶圣陶曾说:“学习是学生自愿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可见兴趣对于教学而言意义非常。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个人的看法:
创造语文“新”形象。为语文注入时代气息。清新的个人语文形象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重要意义。创造教师“优”形象。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没有良好的教师形象,学生又如何去“亲”?如果学生连你都不喜欢怎样让他高效的听你的课?
我个人认为做到以上要求,这三点特别的重要:个性化、亲和力和激情。
首先,把自身的优点不断强化、发展,最终将形成独特的不可被复制的风格。学会在教学中不时闪现出这种独有的光芒,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我个人的性格比较外向,声音大,起初学生不习惯,慢慢的学生也和我一样。语文早读大声读,疯狂的背,用心的记。
其次,要用爱心感动学生。不论是对成绩好的同学还是对成绩差的同学,只要能让他们感到老师真挚的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会明显提高。作为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就是学生,你如果连学生都不爱,你的工作肯定处于被动的状态。为学生,也为自己。无论如何要学会“爱”。
最后,语文教师要特别具有激情,带着激情去面对学生,带着激情去面对语文。我每天上讲台的时候告诉自己:“你不应该为了教,你应该为了乐而上讲台的”。教师对教学的激情,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感染,是一种激励,对自己而言也是人生历程中无穷的动力。只有这样全身心的投入你才不会出现职业倦怠。送别人玫瑰手有余香,你教给学生热情,学生会用激情回报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自己总结了六种方法:(1)妙语激发(2)情感激发(3)直观激发(4)逗笑激发(5)设疑激发(6)成功激发。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值得语文教师借鉴吸收,值得在实践中应用。我现在就在实践,效果极好。
四、创建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我个人认为: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务必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和愉悦的环境。怎样创设好的教学气氛?
首先,提倡教师笑进课堂。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的、协调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我自己(1)班的学生这样说:“在炎热的夏季,曹老师的微笑如甘露,带给我们一个清凉的世界;在严寒的冬日,曹老师的微笑似春风,总让我们感觉到温暖。”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感到无比的幸福。
时光荏苒,一学期匆匆而过。2016年九月份,我还是一个社会新鲜人,怀着对教学的敬畏和走上职业道路的新鲜感踏入教学的大门。我执教的是高一年级的语文。在这一学期,我的学生给了我非常美好的职业和情感体验。同时,我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从工作到生活,甚至在言行举止、行为处事上,都收获颇丰。为了下一学年更好的展开工作,现对我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爱岗敬业德育为先
我是第一次真正独立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虽然不担任班主任职务,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学生的教导应该建立在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都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其中,家庭教育和学生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依据。所以,在教学中,我不仅会在课堂中进行德育的渗透,也会抽空与个别学生进行谈话,以期了解学生最新的心理动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心理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遵章守纪团结合作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能遵守学校各类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活动和教学培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能与同事融洽相处,精诚合作。
三、积极探索去伪存真
本学期学校要求使用导学案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也力争将这两点切实落实。
首先是导学案的应用。在12月的时候,我观摩了初中语文课堂“师徒结对”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对导学案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但在高中,由于种种原因,“师徒结对”并不切实可行。因此,我将导学案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预习、复习的手段来进行应用。高一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意识都很差,原因大多是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导学案对他们而言是具有强制性质的“作业”。就我的观察来看,我认为,学生是需要这种强制手段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有这样两个问题:
1.语文学科具有特殊的学科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导学案的应用无疑割裂了语文的美感,这种矛盾如何解决?
2.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师生的“生成性”,这是由于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会故意对一些问题进行“误导”,或者打乱一些问题顺序,以此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兴趣,更使学生增强对问题的理解。但如果早早应用了导学案,学生会不会因为提前知道老师的教学思路设计而对学习失去探究兴趣呢?
我一直在尝试寻找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但就现阶段而言,将它作为作业是有一定成效的。至少在基础积累和课后巩固方面,学生是有收获的。
其次是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小组合作是目前国际上倡导的学习、工作的有效模式。但小组合作探究的前提是合作意识,更深层的意味是互相尊重和责任明确。高中阶段的学生是有合作探究的兴趣的,这比老师的“填鸭式”教育更能引起学生的倾听、谈论、表达的欲望。就我的学生而言,小组合作探究是以8人为一组的。在这八个小组成员里,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如:收集者、发言人、记录员、分析员等,包括小组长在内,8个人的分工定期轮换,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说话。但由于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强,倾听的耐心也有欠缺,所以效果并不十分如意,而且由于三四班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以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很不同。
四、刻苦钻研虚心求教
论文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改对每位一线教师都是一次机遇与挑战,如何解读新课改新教材,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一节《奇妙的对联》课的三个环节的设计践行了新课改的理念给了我一些启示与感悟,即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高中新课程培训进行了20天。可当手中拿着高一新课程教材,脑中装着新课程的观点和理念,真正面对高一新生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这新课改的课堂该怎么组织,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怎么完成。在跌跌撞撞、似是而非的状态中,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困惑挣扎了这一段时间后,没想到《奇妙的对联》这一节课却给了我一些启示,让我看到了新课改的曙光和影子。
《奇妙的对联》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对联对学生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楹联、春联、贺联、挽联等。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对对子,好像又没那么容易。以前课堂教师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学生似懂非懂,动手能力很差。那么新课改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动手是备课必定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枯燥的理论讲解不可能使学生有什么收获。于是,整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分析理论知识。走上讲台,我问了一个问题: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有这样一道试题,上联:孙行者;下联:——。有以下几个答案:之,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等。阅卷的老师认为非常好,为什么?同学们看到是清华入学考试的题目,来了兴趣,又看到如此简单的上联,更有兴趣,看到只是评价答案而不需要对,更是兴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开了。一些同学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对。我说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识短文中有讲解,能回答上来,说明这些同学自己看并理解了,一些同学回答上联中间字是“行”,下联中间字是“适、退、冲、引”,都与行动有关,相对仗,我说好,这就是对偶。接着,我就又问,谁能从内容上评价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终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了一句“之是一个首倡白话文的作家”……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便要他再重复一遍。同学们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来。我想有戏,我问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学说了一句:“那还用说,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孙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冲之的圆周率……一个小问题引发了学生各方面的思考。看来,设计问题要巧妙,有趣味。
理论知识解决了,第二个环节就需要考查一下学生的文学修养。我把几副与一些名人有关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毕生心血似——。(茅盾的两部作品,查资料填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几个作家)
同学们在一番紧张的翻阅资料、讨论之后,答案准确地写了出来。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问:《子夜》、《春蚕》写了什么内容?你还了解作者哪些作品?唐宋家是哪几个人物?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连续的问题,不但没有让学生感到厌倦,相反,他们的兴趣却越来越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文学储备,真令人惊喜、欣慰。
整堂课的还在第三个环节上,学生当堂对对联。开始我只要求每组写两句上联,相邻组对下联。一会儿,情况就失控了,上联一出,学生就争着抢着对下联,一个上联甚至有好几个下联,学生也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座位,围着讲台,思考着,评论着,争抢着,没有了回答问题的羞涩,没有了课堂上的挺身端坐,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展现自我的身影。看到好的下联,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便骤然响起。黑板的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学生稚嫩的对联,如
中国字四四方方,方方正正;西洋文弯弯曲曲,曲曲折折。
平顶山顶平;青草地草青。
东升旭日山河秀;西落残阳星空奇。
高一十班小组擂台热火朝天;鹰城二高运动盛会硝烟四起。……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不愿离开,还围着讲台讨论着……
课下交流,业务校长说,这节课,上得很好,如果买来红纸与毛笔,当时让学生来写对联,岂不是锦上添花?一语道破天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怎么完成?怎样在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回忆一下参观所见,资料所看,我恍然大悟。新课改的课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做学习的主人。
反思这一节课,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形形的资料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备课切记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二、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让他们担当当家作主的责任行使权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个体的才能是不可小视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权利,智慧的火花就会开遍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关键词:作文教学;互改;自主;互动;指挥者;实践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286-01
作文是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占了整个考试试卷的40%,其成败决定了考试的成败。但笔者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却是作文。究其原因,不外乎作文存在自身的特点:从根本上说是取决于基本功,基础较好的自然喜欢作文,但基础不好的就往往排斥作文,难以提起对作文的兴趣。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又有效的作文训练方式呢?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这说的就是作文互改,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也学着尝试,深受其益。
第一、作文互改能体现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要求。新课标提倡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作文互改能充分体现这一要求。由教师改评变为学生互改互评,形式新、内容新,学生会有常改常新、常评常新之感。这很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唤起他们的兴趣。兴趣调动起来了,这不是就成功了一半了吗?
第二,作文互改能巩固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能够让学生尝试作文的快乐,更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在互改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对最基本的常规要求了然于心,又能够在纠正别人的错误时有意识地让自己避免类似的错误。有些同学能针对别人的作文写出几百字的批语,不仅能分析别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还能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谈谈这篇文章应该怎么写好,极其具有个性。
第三,作文互改有利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使彼此间关系更融洽。也许是我平时给他们批阅周记时就不是一板一眼地只针对文章写评语,所以在学生们的批语中我常常能够读到不无俏皮和幽默,当然也有调侃的语句,往往让同学们忍俊不禁。优点,切中肯綮而不觉张扬;缺点,一针见血而不觉尖锐。而且还能够结合该同学的特点来进行评判,这可比老师的批语更受大家的欢迎。
第四、通过教给学生互改互评方法,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给学生互改互评的方法,“授人以渔”,不仅让他们乐于互改互评,而且让他们学会互改互评、善于互改互评。在具体作文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以下的几个步骤:
1、出示标准。因为高一语文考试就是150分制,所以笔者在定分上就一直采取60分制。首先给学生们提出高考阅卷的作文评分标准,并结合实际提出批改的10项基本内容,每条满分6分,即(1)文体符合要求;(2)中心明确;(3)内容具体;(4)条理清楚,结构完整;(5)语言通顺、简洁;(6)表达方式恰当;(7)错别字和病句少;(8)标点符号使用正确;(9)格式正确;(10)书写端正、文面整洁。这10项内容可印发给学生,供其长期使用。二是制定特定标准,即根据写前指导时提出的具体写作要求,从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制定出本次作文的特定标准。
2、提出要求。(1)先通读全文,标出错别字、病句及标点运用不当之处(同时可写出眉批、旁批、尾批)。(2)再读全文,按照标准评改文章内容,找出优缺点。(3) 写出总的评语,评语要客观公正,切中要害,用语要准确、严密、中肯。 (4) 依据标准,逐项打分,并打出总分。(5)标名改评者姓名。
3、明确形式。批改形式可以单独改一本也可集体分组共同改几本。二者笔者都做过尝试,发现后者更胜一筹。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大致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在改评过程中,让后进生首先改基本的如错别字、标点等,让他们最先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而中等生和优等生主要从其他方面评改作文,当然也没有必要截然分开,往往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4、点评范文。一般情况下,互改作文后都会在全班进行评讲,同学们纷纷举出自己所改作文的例子,供大家借鉴,遇到好的语句大家不禁拍手叫好,而遇到问题之处也会诚恳地给对方提出来,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
5、自己修改,完善文章。上述环节结束后,把作文本还给作者。作者认真阅读评语及修改意见,写出评后记,总结文章得失。也可对评语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与评改者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