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0 23:53:56
导语:在钳工基础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措施
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地基。建筑基础工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在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基础的施工质量。若建筑基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导致整个建筑沉降、偏斜,甚至引发难以补救的重大安全事故,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已成为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点,采取何种措施来提高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成为当前许多建筑工程从业人士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1 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1.1 质量、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质量、安全与生产(施工)构成三位一体的关系。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生产管理构成了“工程产品”形成过程中重要的管理体系,内容上三者有很多相互包容的成分,在管理方法上它们有很多共通性。例如,在ISO9000规定的质量体系中,有不少包含或涉及安全的问题;ISO9004要求,为了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减少质量责任,应识别和重视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力求使质量责任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减少质量责任事故。因此,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的控制管理,应同安全管理与施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1.2 施工质量的构成与影响因素
基础工程的质量包括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和检验质量,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和环节都对工程质量发生影响和作用,但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一个重要环节质量控制即采取一系列检测、试验、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按照计划和质量改进的要求,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实现,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2.1 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
1.2.2 充分发挥人的作用的原则。
1.2.3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1.2.4 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
1.2.5 坚持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2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实施计划和施工方案是否确定;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查频率和方法是否明确;材料、机械、设备、劳力及现场管控人员是否落实到位;检测仪器是否备齐并可靠有效;提供放样测量、标准试验、施工图等必要的基础资料是否到位等。工序交接检查与工序检查工序交接检查应建立制度化控制,坚持实施。对于关键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白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以确保工序合格,使下道工序能顺利展开。凡工序检查不合格,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合格要求后,方可开始紧接工序的施工。应与合同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分项所含内容相一致:应与技术规范规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相协调;应与国家或合同规定的验收标准、检验频率和检验方法相配合:工序检查宜采用框图的形式,以便直观并应与相应的检查记录、报表、证书等相配套。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应按规定程序和要求,经检查认可并签署验收记录后,才允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其控制的具体要求是:当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完工后,自检人员应再进行一次系统的自检,汇总各道工序的检查记录及测量和抽样试验的结果,再提出交工报告。成品、材料、机械设备等的检查主要检查成品、材料等有无可靠的保护措施及其是否落实而且有效,以控制不发生损坏、变质等问题;检查机械设备的技术状态,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可使用状态。巡视检查对施工操作质量应进行巡视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追踪检查。
2.2 加强测量控制
在进行工程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保证。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而对于土方开挖及底板基础施工时,根据设计要求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开挖是要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因此,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能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避免超挖及乱挖。另外,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是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又一个重点。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只有周密、细致的进行测量放线方能保证墙柱插筋质量,避免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2.3 桩基施工要求
利用桩机吊桩时,桩与桩架的垂直方向距离不应大于4m,偏吊距离不应大于2.5m。吊桩时要慢起,桩身应在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系上缆索,由人工控制使桩身稳定。吊桩前应将锤提升到一定位置固定牢靠,防止吊桩时桩锤坠落。起吊时吊点必须正确,速度要均匀,桩身要平稳,必要时桩架应设缆风绳。桩身附着物要清除干净,起吊后禁止人员在桩下通过。吊桩与运桩发生干扰时,应停止运桩。插桩时,严禁手脚伸入桩与龙门架之间。用撬棍或板舢等工具矫正桩时,用力不宜过猛。打桩时应采取与桩型、桩架和桩锤相适应的桩帽及衬垫,发现损坏应及时修整或更换。锤击不宜偏心,开始落距要小,如遇贝入度突然增大,桩身突然倾斜、位移,桩头严重损坏,桩身断裂,桩锤严重回弹等应停止锤击,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套送桩时,应使送桩、桩锤和桩三者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拔送桩时应选择合适的绳扣,操作时必须缓慢加力,随时注意桩架、钢丝绳的变化情况。送桩拔出后,地面孔洞必须及时回填或加盖。桩管沉入到设计深度后,应将桩帽及桩锤升高到4m以上锁住,方可检查桩管或浇筑混凝上。耳环及底盘上骑马弹簧螺丝应用钢丝绳绑牢,防止折断时落下伤人。耳环落下时必须用控制绳,禁止让其自由落下。沉管灌注桩拔管后如有孔洞,孔口应加盖板封闭,防止事故发生。钻孔灌注桩浇筑混凝土前,孔口应加盖板,附近不允许堆放重物。冲抓锥或冲孔锤操作时,严禁任何人进入落锤区范围内。各类成孔钻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以防止钻机突然倾倒或钻具突然下落而发生事故。
3 结论
质量、安全和生产管理构成了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管理体系,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中和事后质量控制三个环节加以控制,任何偏颇都会带来质量的隐患,但只要措施得当、方法可行,质量控制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参考文献
摘要:地基和基础是任何建筑物的重要组成,建筑物如果没有可靠的地基和基础就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甚至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坍塌。本文简单介绍了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实践,分析了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提出了几种常见建筑地基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ny building, building if no reliable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will affect the normal use of buildings and safety, even cause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even collapsed.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found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uild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oints, puts forward several common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of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 architecture; founda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质量致关重要,如不认真设计、施工,将会留下安全隐患,以至影响住宅使用寿命,严重时将导致建筑物倒塌。基础施工时,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结构类型、机具设备、材料供应等情况,综合考虑,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按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范的要求严格认真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1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施工过程是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质量的关键。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受地基基础工程的影响。当前,我国高层建筑地基基础的工程施工情况并不乐观:建筑施工企业出于对工期的要求,在天气情况不佳的情况下工程施工常常照常进行,并且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加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管理,建设优质工程,地基基础质量控制是核心。
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基槽开挖与检验
2.1.1基槽开挖。在平整完的场地上根据图纸放好线后,就可以进行基槽开挖。目前,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一般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整边、局部挖土。开挖中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运走杂土,可用土在附近堆放,以便回填使用。基槽开挖接近底时,要及时测量槽底标高,在达到设计基底标高后.应及早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避免基槽暴露时间过长和雨水浸泡,以免降低承载能力。
2.1.2基槽检验。基槽挖好后,需要检查基槽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地基验槽是保证基础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检验:验槽的重点应选择在墙角、承重墙下、柱基或其他受力的部位。检查槽底是否挖到土,是否需要下挖或处理。检查槽底土层有没有局部含水量异常现象,是否出现“橡皮士”现象。根据槽壁上层分布情况和走向,判断槽底是否已挖到设计要求的土层。
2.1.3基槽的钎探。基槽挖好后,根据图纸要求和布置进行钎探。判断下部是否与表面土质不同,是否均匀,有无软弱土层和人工活动遗迹,并详细记录墓坑、古井、管网、人工构筑物的具置,以便分析处理。
2.2地基局部处理与加固
对探明局部异常的地基,应探明原因和范围,进行加固处理。如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住宅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上部结构的开裂。具体方法可根据地基情况、现场施工条件来确定。
2.2.1松土坑的处理。当基槽中有松软土、淤泥等类土时,应全部挖除.直至挖到老土为止,然后采用与坑底的天然土压缩性相近的土料回填。如地下水位较高,或坑内有积水难以夯实时,可在防潮层下设置钢筋砖圈梁或混凝土圈梁,以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
2.2.2砖井或土井的处理。在基槽中如发现砖井或土井,应采用与井底天然土压缩性相近的土料回填。如井内已填好士,且较为密实,则需要将井的砖阁拆除至槽底1.0m以下,并用3:7灰土分层夯实至槽底。
2.2.3局部范围的硬土处理。在基槽中,如发现有过硬的土质或硬物,例如有旧墙基、大树根时,都要进行挖除,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予以处理,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
2.2.4“橡皮土”的处理。 “橡皮土”是施工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人踩在地基上有一种柔软颤动的感觉。用夯实机具夯打,不仅夯不实,而且越夯越柔软。这是因为粘性土中含水量过大,且趋于饱和的原故。发现这种情况后,应全部挖除,用积配砂石回填夯实。
3几种常见建筑地基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
3.1强夯法的质量控制
首先,测量定位。这是关系到强夯处理的整体效果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上,应由施工单位根据试夯确定的夯点布置图,逐一测放夯点位置。其次,强夯前要用推土机预压二遍,场地平整后,测量场地高程,夯点布置是否符合测量放线确定点。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应在表面铺0.5~2.0m中(粗)砂或砂石垫层,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具体按照现场确定方案),以防设备下陷和消散强夯产生的孔隙水压。再次,分段进行施工,从边缘夯向中央,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机整平场地,放线定位即可接着进行下一遍夯击。强夯法的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士,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最后一遍夯完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有条件以采用小夯锤击为佳。最后,夯击时应按试验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落锤应保持平衡,夯位应准确,夯击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夯击地段遇上含水量过大时,可铺砂石后再进行夯击。在每一遍夯击之后,要用新土或周围的土将夯击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
3.2注浆法质量控制点分析
首先,现场钻孔情况应安排专人如实地记录在钻孔记录表上:其次,硅化加固的土层以上应保留lm厚的不加固土层。以防浆液上冒,必要时须夯填素土或打灰土层;再次,灌注浆液的压力一般在0.2~0.4MPa(始)和0.8~1.0MPa(终)范围内;如相邻涂层的土质不同时,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应先进行加固;再次,应经常抽查浆液的配比及主要性能指标、注浆顺序、注浆孔位、孔径、孔深以及注浆过程的压力值是否满足要求,并将自己的检查结果与现在记录人员的记录相核对(可通过量测注浆管的长度的方法来检查注浆孔的孔深):再次,及时在编好号的孔位平面图上对已注浆孔进行标记并注明钻孔日期。避免漏孔情况出现,最后,如出现地面或附近建筑物变形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注浆,分析原因,调整注浆参数。
结束语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在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需通过多方面的控制来确保其施工质量。通过现场质量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对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此外,通过积极建设企业自身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施工部门的质量培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与其工作责任心,切实有效的实施施工质量工作,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彭洪彬.工程施工各阶段的质量[J].工程监理,2006,7.
[2].仇欣.建筑施工中施工材料重要性分析[M].北京:建筑工程教育出版社,2006.
[3].吕西林.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1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ystem of the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testing as reform of the university examinations has been widely implemen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wo systems of the question paper exam, expounds the system of the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testing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realize college testing function, also points out disadvantage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ent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testing.
关键词: 考试制度;教考分离;实行原则
Key words: examination system;the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testing;principle of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266-02
0 引言
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是大学生的必须得重要基础课,重要性此处不再赘述,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手段,计算机基础考试形式逐渐转变为网络考试系统、自动阅卷等(即题库系统的教考分离),本文就考察两种主流考试制度优缺点,是不是能够促进教学。
首先分析考试目的与作用:
定义1:考试由主试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在一定的场所,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选择适当的内容,对应试者的德、学、才、识、体多方面或某方面所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地测度或甄别活动。
定义2:高校课程考试是指高校内部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和高校教育目标的具体规定,自行主持实施的考试活动,包括平时测评和学期考试。其基本任务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督促学生学习,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掌握高校的教学情况,改进教学和督促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定义3:高校课程考试管理则是以高校课程考试为对象,以提高考试活动效率,通过严密的考试规程,考试结果的客观评价和公正使用,检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创造能力为目的的管理活动。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高校重要的课程考试科目。除了期末考试,还有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结合前面高校课程考试的定义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归纳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功能,分五个方面:
①测评功能:它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程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它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实践内容两个方面。
②知识点整合功能:它对提高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悟能力都有很大帮助。期末考试促使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系统、全面地归纳与总结。任何课程学的时候都是积少成多,知识点都是零碎的,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内容进一步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导向功能:引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基本上都是参考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大纲制定标准。
④激励功能:一方面考试结果可以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情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激励学生;另一方面考试结果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激励教师的作用,包括:教师的教学投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总体教学水平等方面。
⑤鉴定功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后,颁发相应证书,对学生计算机水平进行鉴定。
1 考试制度与分析
1.1 教考合一
定义4:教考合一是指课程教学和考核评估由任课教师一人承担。
优点: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教考合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启动师生的创造性,如:教师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事业心与责任感强等,体现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互补性,展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
缺点:教考合一制度,存在着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不规范因素,它主要存在于教者同时作为考者在组织教学到实施考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学生失去了学习积极性。教考合一情况下,出现个别教师评卷送“人情分”现象,或者考前学生集体要求教师复习、划定范围或降低考题难度的现象,而大部分学生平时听课不用功,抄袭作业,此处就失去了考试的鉴定和激励功能。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有一些平时不怎么学习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最后的突击过关,使得考试成绩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严肃性。
②失去了教学和考试的科学性。在教考合一的情况下,整个过程是教师自己备课、自己讲课、自己命题、自己评卷、自我评价,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就算有,教师的授课行为很少受教学大纲约束),可能导致教师随意增减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很难得到落实,有些教师避开难点,甚至自行删去重要章节;同时命题时往往随兴而发,全然不依教学大纲和命题原则,致使命题的结构不科学、不合理,考试的信度很差,试题的难度、效度、区分度,随意性很大,题量、题型、知识的覆盖面窄,教学大纲难于贯彻,教学质量难于保证。此处失去了考试的测评和知识点整合功能。
③失去了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性。行为是学生的最好老师,教考合一制度下滋生的送人情分等现象,有失公平性,使学生感到课堂内外不一,学校言行不一,从而滋长了学生的投机心理,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处就失去了考试的测评、导向、激励和鉴定功能。由于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使考分难以测出学生真实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教师在命制试题和批阅试卷时,带有很大的主观倾向性。
④不利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在“教考合一”情况下,考试成绩的优劣难以反映教学的质量,这很容易使教师滋长惰性,使得教师上课时重数量不重质量,约束教师工作行为的条件是教师本人的自觉性,监督机制显得软弱无力。最终出现:阅卷时重人情不重原则,命题时重分数不重能力,讲课时重兴趣不重大纲的现象。学生则“平时不学,考前突击,考中作弊,考后求情”等现象发生。严重影响教风、学风、考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也不利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此处就失去了考试所有功能。
1.2 教考分离
定义5:教考分离制度是一种现代教学管理手段。所谓“教考分离”是指将教学与考试分离进行,即将过去某一课程由任课教师自己命题、自己评分的做法,改为从规范、标准的试题库中筛选、组合出符合要求的试卷,或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非任课教师依纲命题,并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阅试卷。
优点:实行教考分离基本上能够解决上述教考合一的缺点。主要体现在:
①有利于教学大纲的执行。教考分离后加强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增强了教学评估的统一性、标准化、规范性和客观性,减少了在教考合一情况下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随意删减教学内容、减少考试内容、降低考试难度,从而人为降低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②有利于考试公平性与客观性。教考分离使得教学与考试两条线分开管理,这种制度任课教师不参与出题,能够提高试卷的保密性,使考试能够真正起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有利于规范教学秩序,有利于学风与教风的养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③促进优良学风的养成。教考分离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的学;又能促进教师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避免以往考试过程中存在的漏题和人情分等现象,促进教师的教。既能又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良好学风的建设。
缺点:教考分离虽然克服了教考合一的缺陷,根本上解决教考合一所不能解决的矛盾,但也存在问题,如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形成等。
2 教考分离实施几个关键点
总体上看,教考分离利大于弊。教考分离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学与考试的分离,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给学生成绩带来误差,提高考试的效度和信度,保证教育质量,同时采取措施克服其负面影响,使其不断得到完善提高。
2.1 不能一刀切对待教考分离 并非每门课程实行教考分离都有利。某些课程考试(如动画设计)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从学生创新意识角度多一些的课程就不能教考分离。文科类的一些课程,本身要求学生涉猎广泛,如果把试题局限于课堂内的几本书,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一些专业性很强、难度很大的后续课程,学校常常只有一两个老师熟悉课程内容,推行教考分离也不太切合实际。所以,我们选择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教师多,学生多,教学大纲统一等都便于实施教考分离。
2.2 制度保障,分工合作 教考分离首先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实施教考分离建立前提条件,学校从上到下重视,需要所有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
2.3 建立高质量的试题库 要能发挥教考分离的优点,克服缺点,使其更科学化实行的重要途径是建立科学的题库。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采用试题库的形式,随机抽题后自组试卷,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杜绝了授课教师在考试环节中参与作弊的现象。建设科学的题库可提高考试的质量与权威性。这也是教考分离最大优势也是最大工程,需要所有本学科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廖平胜,何雄智,梁其健著.考试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6页.
[2]胡敏芳.我国高校课程考试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3]李兴富.“教考分离”制度:回溯与反思――以英国考试制度为例[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5-78.
[4]朱军,杨万清,代晶.教考分离――高校考试改革的必然趋势[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20.
[5]王鹏.对教考分离考试制度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92-94.
关键词: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通病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不断加快,这就涉及到建筑工程质量的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决定城镇建设的质量,标志着城镇的发展水平。那么对于建筑商和业主来说,建筑工程的质量关乎商家的利益和人民生命安全。所以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建筑施工单位管理工作的重点。
1、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概述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主要是指一些在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由于其量大面广,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危害很大,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障碍。当前,全国各地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开展了“创全优工程”竞赛活动,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工程质量粗糙、低劣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质量通病还经常出现,工程质量事故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思想上对工程质量重视不够,企业管理不善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建筑队伍迅猛发展,施工技术力量薄弱,施工人员对如何消除工程质量通病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建筑施工的进度,甚至造成施工企业赔付违约金;同时建筑工程通病的出现要进行修整,要增加费用,严重地影响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另外建筑工程的通病隐患在建筑完成之后若没有被发现,在后期会影响到居民的使用甚至是人身安全。所以无论是对建筑商还是对业主,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都是要百分之百保证的,保证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保证企业的建造口碑和业主的使用安全。
3、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通病
建筑基础工程中一般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五种:
3.1、施工图纸不符合标准要求,这直接造成建筑施工质量不能符合标准要求,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差以及隐患;
3.2、预留放置的桩身不够垂直,偏差太大;
3.3、桩身的用料用土不均匀,分配不合理;
3.4、一般在饱和的粘性土质中或者是在地下水位以下地方会容易出现桩身小于设计的尺寸,原因在于土壤或者水的挤压;
3.5、打好的桩孔需要回填,回填时不均匀,填置材料松紧度不一致,导致最后桩身松散或者是断裂。
4、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防治对策
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设计、施工和管理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只有从工程设计的源头上消除质量隐患,还要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最终才能达到消除常见工程质量通病的愿景。其措施具体有如下:
4.1、树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理念
相关施工企业应该从最开始就树立起工质量通病防治的理念,提高工程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部分通病存在的原因之一都是施工人员的疏忽。所以要从根本上杜绝工程质量的通病还要从施工人员的防治意识上做起。让施工人员清楚的明白通病存在的严重后果,树立他们预防性质量通病的管理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失误,从源头减少通病的出现。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工程质量,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4.2、建立建筑基础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和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和质量管理体系都对建筑基础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的质量验证,在施工开始之前,要仔细的验证图纸的质量,包括尺寸、结构、用料等都是管理体制管理的对象,然后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督,监督的内容包括是否按照图纸的结构施工,施工用料是否是指定的品牌,施工进度是否在预计的范围之内等等。最后是验收工程的质量检验,最后一道工序需要施工单位和建筑商共同完成,相互不受影响,充分检查建筑的质量,检查之后出检测报告,然后实行交接。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设立,有助于帮助监督工程质量,预防工程质量通病,增加工程的经济效益。
4.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措施
建筑基础工程质量会受到外界的很多因素控制。在进行桩基础工程时,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在地下完成的,由于地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所以出现失误的机率要高很多,但是又是不允许才出现问题的,桩基础工程出现任何一种问题都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进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技术控制措施,优化技术管理方案。施工技术方案是指导施工文件的重要环节,一定要进行严格审查和把关,任何一个细节都要进行复核。
4.4、加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点的检查
建筑工程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是一个长期动工的过程,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点的检查。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基坑的尺寸,垫层标准高度,预埋件的数量,位置等等都属于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点。这些都是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所以在庞大的工程面前,全面的检查是不切实际的,只能在日常检查是抓住重点,重点巡查,在巡查时发现隐患或者有不标准的要及时的进行修整,对修整之后的效果和标准性要重新评估,知道评估的结果达到标准为止。在建筑过程中加强控制点的巡查,有利于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让问题在建筑完成之前就被消除,这样在建筑投入使用之后就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4.5、注重基础工程桩竣工的质量控制
建筑基础工程的竣工验收是非常关键的,要确认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否按照合格的文件指导的标准实施的,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建筑的正常使用。竣工质量的检验首先是施工单位进行全面的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再进行合格检测,最终出鉴定报告,将鉴定报告上交到建筑商,由建筑商再次确认,确认没有隐患之后再进行最终的验收。建筑工程验收之后要在相关单位进行备案,这样以后有据可依,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样也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商和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不出现任何经济上的纠纷。另外在业主收房时也是一层验证,业主对房屋的验证虽然没有相关机构来的专业,但是对于业主来说,能够发现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而往往这些细节问题就是被建筑商们所忽略掉的严重影响使用的问题,所以业主对建筑质量的验收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被建筑商和施工单位重视起来。
结束语
现代的建筑工程通病的防治措施是比较多的,而通病的出现还是非常的频繁,这就意味着防治措施在目前还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很多还只是停留在口头说说或者是书面表达,没有在施工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这需要施工单位不断的为施工人员树立通病防治措施的观念,让施工人员从心底意识到防治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否则会出现技术上的差误,或者是细节上的不足。相信在各相关单位不断的努力下,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一定会有所提高,并且逐渐杜绝通病的存在,保障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和居民生活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世夏 ■ Chen Shixia.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J]. 城市建筑,2013,14:102.
【摘要】静压桩基础施工是通过静力压桩机械设备以其自身重量和机架上的配重提供作用力,并通过液压系统施加压力在桩顶或桩身上,将桩压入地层中的沉桩工艺。本文主要针对静压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提出一些质量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静压桩基础施工 质量控制
Abstract: jacked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s static pil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with its own weight and rack with emphasis on force, and through the hydraulic system to exert pressure upon the top of the pile or piles, pile pressure into the formationthe pile driving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jacked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issues,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Key words: jacked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前言
静压桩施工法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以压桩机自重和桩机上配重作反力而将桩压人土中的一种沉桩工艺。随着静压桩应用的不断普及和发展,静压桩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所以,我们要做好静压桩在压桩前和压桩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静压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 桩身上抬
静压桩可以认为是一种挤土式桩,在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压桩数量较多,压桩间距较短的问题,这样往往就会造成后面压的桩基挤压作用于前面的桩基使其出现上抬现象,尤其是对短桩来说,很容易形成吊脚桩。
2、桩端封口不实
如果桩尖端口没有封实而是存在缝隙,地下水就会在压力作用下使桩体外的地下水通过桩尖缝隙进入桩管体内。如果桩尖周围的土质层为泥质土,则遇水时泥土很容易被软化,这将会直接影响到桩基础的承载力。
3、桩端开裂
桩端开裂有2种情况:一是桩基础从软土层突然进入硬的持力土层,中间并未经过过渡土层,此时将会发生压桩机械油压迅速升高,静压桩桩身就可能承受很大的瞬间冲击力,这样很容易造成桩顶开裂;二是近年来压桩机械设备体积变大,而桩顶混凝土的抗拉不足,如果桩基础还是采用通常的配箍筋方式,就会产生开裂、垂直裂缝等问题。另外,桩靴卡不进土、硬持力层面不平整、桩机油压不稳等也都会引起桩头折断破碎。
4、地质构造带引起的压桩问题
一些工程地段往往会处在地质断裂破碎带上,如果在这些地方采用静压桩方法,由于受地质构造改变的影响,破碎带将会造成地下水软化持力层的不良作用。在压桩时,虽然能够满足压桩的桩长和终压力要求,而静载时桩基础则会出现不合格的状况。例如,在广东的瘦狗岭断裂带上采用静压桩施工,就出现了压桩长达80m仍然无法停止的现象,这是因为地质构造使土体破碎并被水体软化,失去了对桩身的压力作用。而对于有软硬夹层的土体,特别是在硬夹层不厚的条件下,在施工时桩尖到达硬夹层,因为超孔压反向作用,虽然桩的终压力满足设计要求,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就会出现压力消散的现象,使得土体被挤压变薄,位移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5、基坑开挖引起的问题
高层建筑逐渐采用静压桩基础,所以基坑开挖不可避免。基坑开挖时,往往出现边打桩、边开挖的不合理情况;或者先打桩后开挖时不注意考虑对称均匀,造成在中间开挖把土都堆在周围,致使四周和中心的土体高差悬殊;超孔隙水压和震动会使桩基倾斜或折断。因此,制订合理的基坑开挖方案是必要的。
二、静压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静压桩施工前要根据现场地质条件,通过对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平均值和标准贯入试验值评估沉桩的可能性,从而选择合适的压桩机械。由于静压桩机自重加配重总重量大,施工时要求场地平整且地耐力较高,否则沉桩过程中桩机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造成桩位偏移,甚至导致桩身断裂。采用静压法沉桩时,一般要求场地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压桩机接地压强的1.2倍。预应力管桩进场时应检验产品质保书、合格证、检测报告是否齐全和符合要求,并对其外观、尺寸等进行检查和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起吊和搬运,管桩堆放层数不得超过四层,不同规格的桩型应堆放在不同地方。压桩桩位在施工图中逐一编号,不重号和漏号,测量定位后还应按设计图进行复核。
2、施工中控制
测量定位,根据图纸定出施工桩位,并在桩位中心插入一根短钢筋或木桩,洒上石灰粉使桩位标志明显。如果因为桩机的行走而影响打入的短钢筋,则需要重新测定桩位。压桩机就位,压桩机经安装调试就位后,通过大、小船行走行至桩位处,使桩机与地面上的桩为标记对准,调平压桩机,再次进行校核。
吊桩、插桩,静压预制桩桩节长度一般是12米,直接用压桩机上的吊机自行吊装插桩。首节桩应焊上用钢板制成的桩尖,钢板厚度约5mm,桩尖与桩身必须焊接密封牢固,防止地下水从桩尖渗入管桩内。采用单点吊法起吊,使桩身竖直进入夹桩的钳口中。桩身对中调直,已压入的桩身修正角度较困难,因此当第一节管桩插入时,就要尽量保持位置方向正确。先轻压,再认真检查,若有偏差应及时纠正,对已压入的桩发现有偏差严重时时要拔出重新压桩。校核桩的垂直度可采用垂直角,即用两互成90°的经纬仪使导架保持垂直。通过桩机的调整使到桩机之保持垂直。当桩被吊入夹桩钳口后,将桩缓慢降到桩尖离地面10cm左右为止,然后夹紧桩身,微调压桩机使桩尖对准桩位标记,并将桩压入土中0.5m,暂停下压,在从桩的两个正交侧面校正桩身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小于0.5%时才可正式压桩。调校桩的垂直度是沉桩质量的关键,必须高度重视。在沉桩过程中施工员随时观察桩的进尺变化,如遇地质层有障碍物、桩杆偏移时,应及时进行调直。
静压沉桩,需控制好压桩的入土速度,沉桩速率控制在1米/分钟。压桩油缸的最大行程一般为2.0m,所以每一次下压,桩入土深度约为2.0m,然后松夹具―上升―再夹紧―再压,如此反复进行,将一节桩压下去。当桩压到其桩顶离地面约100cm时,可进行接桩或放入送桩器将桩压至设计标高。需要注意到是,施压时桩尖遇到受压缩密实砂层时,压力接近规定值时需小心,稍有大意,压力就会急剧上升,可能会破坏桩身。焊接桩,静压管桩接头采用电焊焊接锚固接头。接桩时要注意新接桩节与原桩节的轴线一致,管桩焊接施工应按照技术规程的要求认真进行,要保证焊接质量。焊好接头自然冷却15分钟后方可施压,严禁水冷却或焊好即压。
送桩或截桩头,如果桩顶已接近设计标高,而桩压力尚未达到规定值,可以送桩。送桩器可以用用现场的预制桩或专用的钢质送桩器,大吨位的压桩机宜采用钢质送桩器,如果桩顶高出地面一段距离,而压桩力已达到规定值时则要截桩。送桩器侧面应标出尺寸线,便于观察送桩深度。终止压桩,当桩尖进入设计持力层一定深度,且压力达到规定值时,便可终止压桩。终压条件包括终压力、稳压时间、稳压次数、稳压贯入度和桩端标高。最后以终压力连续复压3~5次。转移桩机,按已定施工方案进行移机。要注意不要损坏群桩的其他桩体。复压,桩基础全部完成后还需对再次对桩进行复压1~2次,防止后压的桩会对已压的桩产生挤压上抬而产生的“回弹”现象。更可进一步保证整体桩基础的质量。
3、施工完成后质量控制
(1)土方开挖必须有合理可行的方案,保证开挖过程不会对桩身产生位移、剪裂、剪断等破坏性影响。有地下室的基坑开挖,更应注意措施可行,可考虑分层开挖。
(2)对所有压入桩进行桩位复核,对于桩心偏移超出半个桩径的应当作为问题桩处理。
(3)对桩顶标高进行实测,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应进行截桩或接桩。
(4)经质监站等有关单位检测、验收,并经设计单位确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问题桩会同设计、甲方、监理等共同协商处理,及时补救。
(5)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承台及地梁等的施工。
结语
总之,静压桩因其单桩竖向承栽力高、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施工时的质量控制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所以,在施工时必须全方位考虑到施工环境、土质、压桩机械、压桩方案等各种因素,做好施工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安海功.静压桩施工的环境效应及其控制技术[D].郑州:郑州大学,2008.
[2]李师尧.简谈静压桩的沉桩机理[J].中国西部科技,2006,(12):40―42.
[关键词]桥梁基础施工;钻孔桩技术;质量管控
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9-0074-02
钻孔桩施工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因此在桥梁基础施工中是广泛使用的技术。但是钻孔桩施工地点具有隐蔽性,因此容易发生事故且不易被人察觉,而且维修费用比较高。
1工程概况
本案例于2014年4月动工,工期两年。通过对该工程的地质地貌勘测得知,桥梁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采用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的方式进行排泄,地质土层中包含了卵石土等土质。工程全长25km,需要钻孔桩的数量比较庞大,属于特大桥工程。
2钻孔桩基础施工程序
大跨度桥梁渗水基础,一般采用钻孔灌注群桩基础技术,分为先下钢围堰后成桩或者先成桩后下钢围堰两种。选择何种施工方案要根据基础施工的情况而定[1]。
2.1先下钢围堰施工
(1)工程流程 将钢围堰分块制作,进行定位锚锭施工,将分好块的钢围堰运送到施工现场后,首节钢围堰水下定位、着床至设计深度,清基、封底后,进行钻孔施工。
(2)钢围堰制作采用工厂加工方式,组装程序为如图1。
2.2先成桩后下钢围堰
(1)施工流程 制作钢管桩,施打钢管桩,搭设钻孔平台,钻孔桩施工,拆除,安装首节钢围堰,下沉,封底。
(2)施工方法 将钢管桩运到施工现场后,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控制桩位至5cm左右,倾斜度为1%左右。将承重梁等进行路上组装后下沉到水下,下沉过程中控制贯入度,保证钻孔位置准确。平台搭设完成后,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
3钻孔桩主要施工技术
(1)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后,换填厚粘土,厚度大约为50cm左右,使用推土机进行平整压实处理后,将枕木铺设到钻孔平台上。利用桥墩台中心桩和桥梁轴线控制桩将桥墩台位中心桩进行护桩处理后,使用全站仪将钻孔孔位、孔位中心桩四角、桩位控制点和检查点等布设好。将地下管线埋设在钻孔桩周围,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管线的挖埋,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监理部门沟通,商议解决方案。
(2)在钻孔等布设工作之后,进行护筒埋设工作,护筒的作用是固定桩位、导向钻头、隔离地面水等。为了将孔壁的静水压力增加,保持水位在一定高度,以防止孔壁坍塌,应将护筒厚度控制在1cm左右,使用钢板材料,用卷焊的方式制作,内径比桩径要打20cm~40cm。护筒埋设中心线与桩中心保持竖直方向的重合,误差不能超过5cm。护筒高度可以高出水面1m~2m,如果是地面,则可以高出30cm左右。埋置深度大约在2m~4m左右。土体应保持稳定,将埋设深度设置在土体稳定的要求范围内。如果是在河床上进行护筒的安设,则应将冲刷影响降低到最小。一般护筒沉入局部冲刷线应该>1m左右[2]。
(3)钻孔的泥浆组成由水、粘土和添加剂等组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钻孔泥浆的作用是保护孔壁、钻机、悬浮钻渣。在容易坍塌的土层和底层上,采用反循环钻的方法,对泥土性能指标的选择进行设定,使用冲击钻的方法进行钻孔。泥浆性能与泥土性能指标相近,均为相对密度、粘度、含沙量和胶体率。
(4)钻孔质量需要设备提供保证,成桩质量和成孔的进度需经过冲击钻的反复循环施工才能达到标准。钻机就位后将钻锥中心与吊滑轮和桩孔对准,保持在一个垂线之上,将偏差控制在1cm左右。钻孔时,慢速推进土层内。根据土层的情况调整钻孔速度,待设备全部进入土层后可以开启全速施工模式。钻孔施工应保持不间断施工。对施工中冲击出来的泥浆进行测量,根据比重调整稠度。钻机钻孔施工时要严防碰撞孔壁、护筒。两个相邻的桩在4m之内采用间隔的方法进行灌注。灌注混凝土的时间要确保在24h以上。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标高后,应对孔深、孔径等进行检查和测量,孔深、孔径都要符合设计参数。在完全达到施工要求后可以进行清孔工作,清孔和混凝土灌注时,要检查孔内泥浆和沉淀层的情况,如果厚度指标不符合要求,就要重新清孔。
(5)钢筋笼的制作在大型钻孔钢筋笼吊装施工中是按照实际要求进行分节制造的。将钢筋制作好运送至施工现场后进行统一安装。在工厂制作过程中要考虑钢筋接头数量、笼体吊点受力分布、吊点受力主筋的位置。钢筋笼的下放要注意钻孔的清洁,下放时保持骨架垂直。
(6)钻孔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将钻孔用的设备和机具等进行仔细检查,保证设备状态良好,水、电等管件均保持正常。钻孔前应先启动并空转一会泥浆泵,等待一部分泥浆输入孔口后,就可以正式钻孔了。钻进过程中,时刻注意初成孔是否坚实,孔位是否偏心,防止孔口发生塌陷。在旋转钻机工作时,先采用低压慢速的方式钻进,到护筒下方1m左右后可以调快速度,但也要保持钻速。如果使用的是冲击钻机,速度也是由慢速向正常速度慢慢过渡。
(7)清孔是在钻孔到位后,对孔径、孔深等进行测量后进行的清理工作,其工作程序是先对孔径等进行测量,确认合格,开始清孔,使用优质泥浆将悬浮的钻渣清理干净,留下孔内1m~2m左右的水位。清孔工作清理出来的泥浆要经过检测,确保各项指标达到施工指标。将水下混凝土进行检样。在第一次清孔结束后,进行第二次清孔,采用优质泥浆进行反复循环清孔后,灌注混凝土填注孔口,防止土渣回落[3]。
(8)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方法一般采用直升导管法,此项工作的程序分为将钢筋骨架进行垫块处理,达到外侧保护层的设置控制,分段制作的钢筋骨架按照竖向间距2m的距离进行拼接,当管径达到30cm左右时,对第一批混凝土进行灌注工作,灌注过程中,导管的深度要控制在4m左右,经受主接头抗拉试验和水密承压试验后的导管应该能够经受住孔内混凝土的压力。灌注混凝土的速度由快到慢,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骨架4m以上后,提升导管至关口2m处。水下厚粘土粗骨料采用卵石或者碎石,如果采用的是碎石,砂砾粒径不能超过4cm。混合料采用中粗砂、水泥、矿渣进行配比,水灰比为0.5~0.6之间,保持流动性。导管距离下口空地大约在25cm~40cm左右。水下混凝土灌注还要对孔内混凝土标高进行多次测量,对埋管深度进行调整,防止导管发生悬空或者超埋导致的断桩事故。
当连续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将导管的间隔时间尽量缩短,这是为了防止发生坍孔、缩孔等事故发生,在接近钢筋笼骨架时要加大导管埋深,将灌注速度减慢,防止对钢筋笼冲击过大。高出设计要求的水下混凝土部分应予以造出。当灌注完成后,将钻孔使用土层回填,保证施工不出意外事故。
(9)钻机选型,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钻机的选型,对于适应不同类型地质成孔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回旋式钻机在钻进时可以有效埋设护筒,如果钢护筒的直径较大,则采用这种回旋钻进是最佳选择。如果地质以沙层或者粘土层为主,则为了保证钻进成孔的垂直度和孔径,可以采用全护筒跟进的方法,采用气举反循环排渣的方法进行施钻工作(表1)。
4结语
总之,在施工中应密切注意各个流程中的施工质量,避免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损失。
参考文献:
[1]赵柏古拉.浅谈怀沟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J].卷宗,2013,(12):301-301,302.
施工质量和管理的控制要点。
关键词:地基基础;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住宅建设。为了缓解人口过多造成的住宅面积紧张和提升城市形象,高层、多层住宅作为我国住宅的重要形式,其每年的建设面积不断加大。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不仅仅是施工技术,材料、机械、操作方法、管理等都直接影响着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加强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是保障工程质量关键。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建筑施工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质量保障,积极应用现代科技,保障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目前的重要课题。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的目的
1.1地基与基础工程是隐蔽工程,所以可想而知工程事故造成的危害性是难于补救和挽回的。影响基础工程的因素很多,稍有不慎,就可能会给工程留下隐患,造成地基基础工程事故。这不仅仅是基础工程事故,它还使得上部建筑物发生破坏、倒塌,给国家财产和人民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所以基础工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危,应当慎重对待。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大量建筑工程事故都源于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或者施工人员的操作失误。整个建筑工程的成败,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建筑物事故的发生,有很多与基础工程质量有关,由此可见,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至关重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是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
1.2基础工程造价占土建总价及其,工期有很大的比例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向多层次、高层和地下建筑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加之人均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地基基础工程向着地基基础技术复杂、工程量大、工期长方向发展。所以,基础工程造价占土建总造价的比例也就会明显上升,大量的地基基础工程事故表明,基础工程质量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管理,这样才能使其更加安全又经济合理。
目前,我国多层建筑地基基础的工程施工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工期的要求,常常造成气候不利条件下工程施工照常进行,而且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手段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地基基础工程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只有不断改善我国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管理,促进建筑施工企业持续发展,严格把关地基基础质量,才能建设优质工程。
2、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局部处理与加固的控制
对探明局部异常的地基,应探明原因和范围,进行加同处理。如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住宅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上部结构的开裂。具体方法可根据地基情况、现场施工条件来确定。
2.1.1松土坑的处理。当基槽中有松软土、淤泥等类土时,应全部挖除.直至挖到老土为止,然后采用与坑底的天然土压缩性相近的土料回填。如地下水位较高,或坑内有积水难以务实时,可在防潮层下设置钢筋砖圈梁或混凝土圈梁,以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
2.1.2砖井或土井的处理。在基槽中如发现砖井或土井,应采用与井底天然土压缩性相近的土料回填。如井内已填好士,且较为密实,则需要将井的砖阁拆除至槽底1.0m以下,并用3:7灰土分层夯实至槽底。如片的直径大于1.5m时,则需要考虑加强上部结构的强度。
2.1.3局部范围的硬土处理。在基槽中,如发现有过硬的土质或硬物,例如有旧墙基、大树根时,都要进行挖除,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予以处理,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
2.1.4“橡皮土”的处理。 “橡皮土”是施工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人踩在地基上有一种柔软颤动的感觉。用夯实机具夯打,不仅夯不实,而且越夯越柔软。这是因为粘性土中含水量过大,且趋于饱和的原故。发现这种情况后,应全部挖除,用积配砂石回填夯实。
2.2强夯法的质量控制
首先,测量定位。这是关系到强夯处理的整体效果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上,应由施工单位根据试夯确定的夯点布置图,逐一测放夯点位置。其次,强夯前要用推土机预压二遍,场地平整后,测量场地高程,夯点布置是否符合测量放线确定点。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应在表面铺0.5~2.0m中(粗)砂或砂石垫层,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具体按照现场确定方案),以防设备下陷和消散强夯产生的孔隙水压。再次,分段进行施工,从边缘夯向中央,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机整平场地,放线定位即可接着进行下一遍夯击。强夯法的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士,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最后一遍夯完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有条件以采用小夯锤击为佳。最后,夯击时应按试验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落锤应保持平衡,夯位应准确,夯击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夯击地段遇上含水量过大时,可铺砂石后再进行夯击。在每一遍夯击之后,要用新土或周围的土将夯击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
3、地基基础工程管理控制要点
3.1首先做好项目的质量策划工作,包括项目经理部的建立、施工所需资源的准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
3.2把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关。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涉及的材料主要有水泥、钢筋、钢绞线、砂石等,要做到:①优选供货厂家,最好从厂家直接供货;②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③加强现场原材料的复试工作,以防现场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原材料采用供应部门集中供货到现场,项目经理部验收、检查、送检的方式,保证现场材料的可靠性。
3.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是保证施工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是设计人员对项目经理部人员交底,目的是让项目经理部人员熟悉领会施工图意图,二是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班交底,目的是让施工班组掌握如何按规定要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技术交底要清楚易懂,必要时应附图,记录要有责任人签字。
3.4施工参数的确定。由于各场地地基基础工程条件的差异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正式施工前都应进行试桩、试打工作,以确定有关施工参数、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3.5控制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关键过程是指技术含量高,过程结果质量对最终工程质量有较大影响,过程对整个工程具有制约作用。特殊过程是指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对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应按标准严格控制。对于每一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都应首先明确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规定这些过程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并严格执行。在施工过程中,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应由具备有资格和有经验的人员完成,应对过程参数进行连续的监视和控制,并对设备、人员和过程要有鉴定合格的纪录。
3.6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施工设备的能力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反映企业的机构化和现代化程度。施工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设备操作和保养规程,重视施工设备日常的维护和保养、保障过程能力。
3.7加强现场监督和检查工作。这是企业质量检查部门的任务,主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检查,以促使各工程的有关责任人员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严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缺岗运行和管理不到位,严禁施工作业人员不按技术交底和作业文件要求施工。
结束语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需通过多方面的控制来确保其施工质量。通过现场质量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对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此外,通过积极建设企业自身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施工部门的质量培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与其工作责任心,切实有效的实施施工质量工作,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彭洪彬,工程施工各阶段的质量[J],工程监理,2006,7.
关键词:防洪堤;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levees along the wenzhou lucheng some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method.
Keywords: levee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温州市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的重要工业、商贸、港口城市。目前老城区防洪堤标准低,部分地段无防洪堤,容易造成洪(潮)灾害,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为提高城市整体防洪能力,保障城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温州市委、市政府确定建设温州市沿江防洪堤工程鹿城段(卧旗山~东瓯大桥)。温州市沿江防洪堤工程鹿城段项目位于双屿镇瓯江南岸,该项目西起卧旗山,东至东瓯大桥,全长2162米,本项目功能以防洪御潮为主,结合城市江滨景观等综合利用,本工程建设同拟建的江滨西路、堤顶大范围绿化风景带等有机结合,极大地改善温州城市西向城建、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是温州城市“东拓西优、南连北接”的一个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工程建成后和著名旅游胜地江心岛隔江西望,将成为温州城市西部最亮丽的风景线。
2施工技术
为体现“占天、占地、不占水”的结构设计理念,防洪堤框架段底部为透空式,后部设置L型挡墙。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防洪堤体系。作为防洪堤框架段的基础采用φ800PHC砼管桩、预应力方桩。L型挡墙基础采用C20砼灌注桩。桩基工程是本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方桩及PHC管桩具体沉桩施工顺序为:
预制及运输至现场打桩船定位吊桩移船、带前进缆桩位观测缓慢下桩入泥纠偏压锤锤击沉桩至设计要求标高移船吊桩。
2.1砼灌注桩施工
2.1.1钢护筒埋设
钻孔灌注桩护筒采用钢护筒,护筒有固定桩位,引导钻进方向,保护孔口不坍塌,并保证孔内水位(泥浆)高出地下水位的作用。护筒直径比桩径大20cm左右,埋设深度控制在1.5~2.0m左右,陆上桩护筒顶高程应高出地面0.3m,水上桩护筒高出一般位2m以上,约在5.5m高程左右。钢护筒采用壁厚10mm的钢板卷制,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和中间的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陆上护筒埋设采用人工直接在地面挖坑,坑底填入0.5m厚的粘土,然后埋设护筒,水上护筒由打桩船将其打入到预定的标高。护筒埋设完毕后,再以十字线复测桩位,要求中心偏差不大于5cm。钢护筒的下沉顺序应注意与钢管桩的下沉进行合理安排。
2.1.2钻孔
(1)钻机就位:钻机选用GPS-10型或15型回旋钻机,钻机就位必须平正稳固,位置正确,并始终保持钻杆垂直,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钻机平整度,保证孔斜率不超过1%。钻机下部铺设枕木及滚筒,以保证受力均匀,方便移位。
(2)初钻:先启动泥浆泵和转盘,使之空转一段时间,待泥浆输进钻孔中一定数量后,方可开始钻进。
(3)钻进:开始钻进时,进尺应适当控制,在护筒刃脚处,应低档慢速钻进,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钻到刃脚1米后,可按土质以正常速度钻进。如护筒土质松软发现漏浆时,可提起钻头,向孔中倒入粘土,再放入钻头倒转,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孔隙,稳定泥浆继续钻进。
(4)泥浆补充与净化:开钻前应调制足够数量的泥浆,钻进过程中如泥浆有损耗、漏出,应予补充,并按时检查泥浆指标,遇土层变化应增加检查次数,并适当调整泥浆指标。
(5)减压钻进:为避免钻杆受压弯曲,扩孔率增大的现象,采取减压钻进。钻压的调整方法一般在大吊钩滑车组的钢丝绳终端设一电阻式拉传感器。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传给操纵室中的电子称,钢丝绳拉力达到一定值时,电子称就给出信号,提升大钩的卷扬机会自动松绳,钻头则自动给进。
(6)清孔:清孔分二次清孔,在终孔检查后,利用钻杆进行首次清孔。下好钢筋笼、导管后,进行第二次清孔,利用导管注入清泥浆,使孔底沉淀物及稠泥浆托出孔外,同时使孔内泥浆、沉渣厚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规范标准,确保钢筋与砼的粘结强度。
(7)钢筋笼制作安装:在下钢筋笼前,采用测孔器对成孔质量进行检测,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后再安放钢筋笼。钢筋笼根据情况分别用汽车吊、浮吊进行吊安,节间连接采用电焊搭接,为缩短焊接时间,配备二台电焊机同时焊接,尽可能加快钢筋吊放速度,减少孔底回淤。接头要焊平,以免卡挂导管。顶面和底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误差不大于±5cm。下放钢筋笼骨架应防止碰撞孔壁,下插过程中要观察水位变化,如下插困难,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下插,一般采用正反旋转,试控性逐步下放。
2.1.3浇筑水下砼
灌注水下砼是成桩的关键工序,在钢筋笼沉放结束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即进行水下砼灌注工作。
(1)砼灌注采用直升导管法施工,导管在孔位附近先分段组拼,再逐段用吊机起吊,在孔口拼装,沉入钻孔内,导管吊入下沉时,应保持位置居中,防止卡入钢筋笼碰撞孔壁。
(2)砼运输:砼从拌和系统出料后,由工程车或砼搅拌运输车运输至施工现场附近,由砼泵经料斗、导管送入桩孔内。
(3)水下砼灌注的开浇和连续浇灌均按规范进行,开浇砼量保证一次排清导管内的泥浆并封底,浇筑中途不得停顿,灌注过程中注意观察管内砼下降和孔内泥浆液面的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砼高程,正确指导导管提升和拆除,保证导管埋入砼深度不小于2m,不大于6m。为确保桩顶砼质量,钻孔灌注桩浇筑顶高程比设计桩顶高程高1m左右,待土方开挖后再凿至设计顶高程。
3施工质量管理
3.1质量保证措施
3.1.1实行质量交底制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工程招投标合同文件、有关现行的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制定实施措施。在工程施工前,由技术人员根据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对操作班级进行技术交底,使操作人员了解、掌握工作内容、施工顺序、工艺要求、质量验收标准和注意事项。
3.1.2严把材料关:工程质量的优劣,原材料、成品料、半成品料的质量是关键,为确保整个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在保证材料合格率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全部选用优质材料,进场材料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水泥提供有关批号安定性等试验报告。
3.1.3严把试验关:认真执行材料检验、试验制度,以确保所有工程材料的质量,把质量隐患消灭在施工之前。①利用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加强对原材料及配合比的试验和检验,未经检测合格同意使用的材料绝对不可进入施工现场。按规定及时检测砼强度,以确保产品质量。②混凝土、砂浆拌和物严格控制原材料品质,配合比挂牌施工,明确各项原材料的级配并计量准确,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③混凝土配料严格用磅称计量,确保混凝土及砂浆质量。
3.1.4落实三检制:为确保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现场的质量控制与检测,及时反馈施工质量信息,并做好原始记录。严格执行“三检制”,实行生产班组自检、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复检、公司驻项目部专职质检员终检,层层把关,做到质量不达标准不提交验收,上道工序未经监理验收签证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1.5施工过程中接受监理工程师对一切部位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主动配合建设单位和当地质检部门的监督工作。
3.2本工程关键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3.2.1砼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前制安详细的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做好测量定位工作,保证每根桩的位置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3)灌注桩钻孔施工时做好施工记录,检查浮渣的性质,确定地层地质变化情况,对于不同地层,采取不同的参数进行施工,经常性进行泥浆比重的测定,根据地层地质变化情况采取用不同泥浆比重。
(4)灌注桩砼浇筑前,对终孔质量进行检查,测量孔内的沉渣厚度,沉渣厚度小于规范规定值。
(5)灌注砼浇筑时注意控制导管的埋深,并做好拆管记录,防止导管拔空。严格控制砼拌和物的质量,选用合适的坍落度。
3.2.2方桩及PHC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驳船上存桩全部用10*15垫木,严格按吊点搁置;所沉桩基平面位置必须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2)沉桩采用经纬仪测量定位、全站仪校核测量定位两种方法相结合,确保沉桩位置准确;基线控制点必须经常检查,以保证控制点坐标的准确性;测量基线要进行保护。
(3)沉桩工作要有条不紊地进行。沉桩顺序按“梯形法”进行,先对要沉放的桩基进行编号,并按顺序依次沉桩。
(4)试打桩完成并确定了沉桩参数后,一般沉桩控制以标高为主,贯入度作为校核。沉桩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减小桩的偏位。
(5)锤击过程中应使桩轴线、送桩、替打、桩锤在同一轴线上,防止偏心锤击,按重锤轻击的原则锤击沉桩。
(6)沉桩后,采用槽钢对桩基进行纵横夹桩,防止沉桩变位,并将其连成一个整体。
3.2.3砼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对砼用骨料、水泥及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格按《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及《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抽样检验。
(2)模板采用表面平整的组合钢模板,或定制钢模,模板安装前涂刷脱模油,浇筑前对模板的加固进行严格检查。
(3)钢筋使用前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安装前要求进行除锈处理,安装误差符合规范的规定。
(4)砼的拌和、运输、振捣、养护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由质检及施工管理人员随时进行监督。
(5)高低温及雨季进行砼浇筑施工严格按前述方法执行。
(6)砼浇筑时,每次至少制取两组试块,采用150*150*150mm标准试模,按规定要求制作,隔日拆模后放到现场标养室中养护,及时做砼抗压强度试验,并及时做好试验报告的统计评定工作。
4 结束语
防洪堤建设质量好坏取决于工程建设业主、监理、设计、质量监督、施工单位五位一体的施工全过程的把关和制度约束。只有各尽其职,才能真正把质量落实到工程建设中。本工程通过设立工作目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妥善处理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困难,积极实施事前控制,加强事中监督和对实施结果的评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防汛与抗旱[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黄廷滨.浅谈旋挖钻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9.
[3]郭贵丽.黄河防洪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之浅见[J].科技资讯,2006(29).
[4]陈国灿.堤防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J].中国水运,2009,(7).
[5]许文达.建新防洪堤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J].水利科技,2001(04).
[6]张群波,王磊.浅谈黄河防洪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人民黄河,2000(03).
[7]翟来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浅议[J].西部探矿工程,2005(02).
[8]潘飞.灌注桩后压浆方法在施工中韵应用[J].山西建筑,2010,30.
[9]谢国东.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几点注意事项[J].广东水利水电,2010,9.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建筑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层建筑作为建筑工程的关键,其建设越来越受到建设者的关注。基础工程是高层建筑建设的基础,对高层建筑是否如期、高质量的完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层工程的建设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中,以求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高层建筑的质量。
1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1.1 忽略环境差异问题
作为高层建筑施工建设的基础,基础工程的施工从工程开始初期就受到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之分,各个地区的地貌差异较大。然而,在施工建筑过程中,有些工程对这部分的考虑较少,很多情况下,都是使用同一套方案进行施工,这样对基础工程的施工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例如平原和盆地的地貌特征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应该有区别的对待。
1.2 基础工程的设计问题
设计方案作为基础工程施工的首要步骤,对于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高层建筑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种类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方案的复杂性。对于不同的地形,其使用的材料也施工方案也是不同的。这些问题在设计中都应该得到具体的体现。不同的要求使用利用同种设计方法解决,就会导致很多基础工程的建设不符合目标要求。有些用于商业建筑的设计方案,同样用来进行居民楼的建设,由于两种楼房性质的差异,就会导致最终建设的楼房无法满足居民的需要。
1.3 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质量与基础工程施工人员的基本态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施工人员是否认真工作、恪尽职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同时,施工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能否在关键时刻一马当先,指出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并研究出适当的解决方案,是考验一个建筑工程建设者素质的基本方法。而在现代的基础工程施工中,一些管理者为了节省薪酬,聘用的施工人员普遍知识文化水平偏低,若他们再没有良好的品格作保证,就会使得施工无法正常进行。
1.4 基础工程的施工仪器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高新科技被应用到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施工上来。但是,随着高端仪器精度的不断提高,仪器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而一些施工部门为了节省成本,降低工程的开支,一般选择使用精度较低的仪器进行施工,从而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对工程以后的验收工作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如对施工工程中竖向(即垂直度)的控制,主要就是轴线投测的控制,是整各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而造成此项控制误差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仪器精度不足和仪器使用不当,也就是:测量误差造成的轴线放线尺寸误差大、仪器精度不够造成的、仪器位置摆放不当等。
1.5 基础工程的施工材料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年限,以及后期是否会出现各种不良问题的影响。而在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人员偷工减料,利用质量低劣的材料进行建设,使得后期的检查不合格,影响工程的进度。例如如果一个建筑我们期待的使用年限是五十年,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只能支持三十年的材料,就会对建筑物后期的使用造成影响。
2 提高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方法
2.1 提前对地形进行踏勘
在施工开始之前,我们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这是基础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必须对施工地区的地形地质有详细的了解,并且对其周围环境有一定的掌握。只有这样,基于施工环境的后续工作才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对踏勘得到数据资料详细记录,以备以后工作的需要。
2.2 书写详细的设计方案
详细的设计方案是基础工程施工建设的指导书,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都要依靠它才能有所保障。因此,设计方案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书写。利用已有的专业知识,以及获得的地形地貌资料,在对于工程预期达到的目标有个详细的了解下,认真的书写设计方案,规划好未来的施工进程。如果我们要进行居民楼的建设,在设计方案中必须依照居民楼的特点,对建设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说明,使得设计方案更具有针对性。
2.3 提高使用材料和仪器设备的质量
高质量的材料和设备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工程。要根据该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合工程的高质量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材料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之前,所要使用的材料都要经过专业验证,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同时,高质量的仪器也可以提高施工控制的精度,从而提高的工程的质量水平。也就是更为合理的施工测量仪器,尽量去减少由于仪器精度不够造成的误差;采用更为先进的材料,减少不规则的沉降。
2.4 加强基础工程的施工管理
一个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的施工,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运行才能完成。这就需要良好的施工管理制度,对每个部门进行分工,形成各个部门的合作。同时,施工过程必须按照国家要求的规范进行,避免在这过程中的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产生。各部门也应该相互监督,一旦出现问题,马上指出并制定解决方案,防止问题的扩大。
2.5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是基础工程的建设者,其综合素质必须得到提高。定期的对其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加大人员的经验技术交流力度,举办趣味研讨会,集思广益,共同提高,整体达到一个新的技术水平。同时,施工人员的人格品质也应该得到提高,时刻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把建设好工程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不自私自利,团结互助,发挥集体主义精神,为施工建设积极贡献。施工队伍也可以适当的引入知识水平高的专业人才,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文化水平。比如定期的举办歌唱比赛等娱乐活动,或者各种专业知识比赛,这些对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都是十分有利的。
2.6 提高基础工程的施工环境
人的工作状态很大程度上受到心情的影响,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工作环境,也就是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这样为工程更好的进行提供了保障。同时,一些先进设备的运行,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做基础。一般来说,仪器的运行容易受到震动以及噪声的影响。好的工作环境也起到了提高仪器精度的作用。
3 具体实例分析
某处要进行一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建设,要求结合实际,给出可以提高施工质量的操作方法。
首先,根据给出的具体施工地点,进行实地踏勘。研究施工地点的地质状况,观察其周边状况并进行记录。绘制出施工地点的施工草图,有利于以后是施工设计。其次,在对施工有具体了解以后,进行施工方案的书写,对施工中会出现的问题,已经问题的解决方案,都要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对这次工程进行前期的预算。再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这一般是依据本次工程要求的精度的要求决定的。精度要求高的工程,应该选择质量好的仪器设备和材料,要求低的工程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随后,根据设计方案中书写的施工步骤,进行正常的施工,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各个部门共同协调沟通解决。施工全过程都应该有专业人员组成的部门进行监督,以备整个过程万无一失。最后,施工结束后,进行验收工作,验收无误后,才能上报相关部门,工程正式完成。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
4 总 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原因,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同时,根据对具体实例的分析,给出了基础工程施工的具体步骤,更加清晰的说明了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是高层建筑各项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应该得到更多建设者的关注。只有基础牢靠,其他建设才能够顺利进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也为建筑行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研究人员也致力于研究出更好的材料和设备,配合具有更高专业知识的人才的出现,使得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飞速发展,从而带动我国整个建筑业的发展进步。建筑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应该得到更多财力物力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传强.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和监理要点[J].福建建材,2011,01:98~99.
[2]黄鹏清.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174.
[3]魏胜利,李培刚.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