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4:12
导语:在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两化融合”;经验借鉴
[DOI]10.13939/ki.zgsc.2016.05.091
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不仅要面对国际环境的严峻考验,而且受到环境资源的限制,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必须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向农业现代化的转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做了许多研究,其中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农业来讲,农业产业化能够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以市场为依托而发展,形成规模经济;农业信息化能够推动农业智能化、科学化,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带动农民增收。因此,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化的融合发展给了农业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寻求统筹发展的突破口,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 “两化融合”的内涵
“两化融合”的内涵是在“十六大”上首先提出的,原指信息化和工业化有机结合,通过两者的互相促进、协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文章中借用“两化融合”这个名词,赋予其不同的内涵,新的内涵是: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信息化发展,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在“两者融合”的基础上,共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器,通过不断地将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和集中化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改变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促进农业生产活动成本的降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信息化必须要以一定程度的农业产业化为前提。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势必带来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经营一体化的实现以及农业组织化的提高,从而必然会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产生需求,促使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因此,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可以不再是独立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多层面、多角度二者相互融合,彼此促进,可以为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2 国外“两化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践经验
2.1 美国“两化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美国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其农业技术革命是从机械技术开始的。美国的农业产业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上,美国政府重视机械化的发展,并一直施行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以拓展美国农产品的全球市场,带动出口贸易。
一是美国各级政府对农业信息工作的有效协调和组织,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农业信息化行政运行体系。美国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财政投入、资本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政府提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了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农业发展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是美国政府将信息技术成果有效地应用于农业生产运营。信息数据库、GPS、遥感、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在农业管理和农用设备上的应用,使农业产业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为农业研究、管理与生产带来了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例如农场主们利用计算机网络,在家里就能够了解技术信息或农产品信息。此外,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大量投入,保证农业信息化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上的发展需要。
2.2 日本“两化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是典型的超小型农业结构,也是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的国家之一,大量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使得日本农业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提高土地单产水平,这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
一是政府对农业发展的主导和干预。依靠政府扶持,建立起了遍布全国的完整的农业信息系统和情报网络系统。另外,日本政府还把农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精确农业上,不断对农作物进行生长模型研究,把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于新型农机具,开发出具有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特点的高技术农业机械装备。
二是日本农业信息化能够大大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还得力于日本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日本农协。农协组建的生产服务网络,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综合的社会化服务,克服了农户的小规模生产的弊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三是资本大量的投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日本每年都会对农业实行高资本的投入,资本量几乎与农业总产值持平,同时运用财政金融手段,放低农业贷款利息,增加农业补贴,引导资金向农村配置。
2.3 德国“两化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德国作为欧洲信息化发展的成功案例,是一个典型的人地平均型国家,农业发展模式以中小家庭农场为主,平均每个劳动力需要养活124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财政扶持和调控无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德国农业信息化是在政府大力参与和推动的条件下,伴随着农业数据库系统建设、全德地区农业经济模拟系统、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混合信息服务模式的出现,农业生产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农户可以随时获取农作物生长情况、外部环境等。除此之外,还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GPS和卫星遥感以及农机管理自动化等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率,加快了德国农业向集中化经营转变的进程。
另外,德国的农业规模化经营也为农业现代化做出了贡献。在实行农业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德国政府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通过采取相应的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实现了农户升级、农户迁移、农业劳动力改行和提前退休以及资助大农场经营,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3 国外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日本、德国这三个典型农业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在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成功采取了适合各国国情的发展路径。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发达国家“两化融合”发展存在相同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对信息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政府在立法、规划、监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确保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而且还保证信息化的基本投入,这是农业信息化建设得以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重视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农业信息数据库是农业信息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农业信息采集、加工、分析、整理、运用过程中,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公平性、有效性,这是农业数据库系统建立的基础,也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三是注重农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将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实施有机的衔接起来,保持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的平衡,既注重信息通信网络、农业信息应用软件的研发,又把研发的内容有效地应用到农业基础建设方面。
综上所述,由于“两化融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这项工程不仅涉及信息、技术、管理、制度、社会等多元要素,而且涉及企业、产业以及宏观经济等多个层面。所以,我国的农业发展既要积极调动广大农户成为具体执行者,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柱作用,又要增强政府的主导力量,即利用“农户参与、企业实施、政府引导”的分工机制,以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和抓手,加快发展辽宁农业现代化,这将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有效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贾丹华.“两化融合”推进中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J].南京大学学报,2012(3).
鉴于此,笔者从二者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性地运用耦合理论中关于容量耦合的理论,以2009—2013年数据为样本,构建川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1研究方法
在物理学中,耦合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2]。从协同性的角度看,耦合作用及其协调程度决定了系统在达到临界区域时的走向,即决定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机理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正是反映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因此,本研究构建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耦合模型,分析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2个子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影响的程度,最后通过协调度函数计算2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情况。
1.1耦合度模型借鉴物理学中容量耦合(Capacitivecoupling)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得到n维系统相互作用耦合度原始模型。定义C2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度,由公式(2)可知,C2介于0和1之间。当C2趋向于0时,则认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系统处于耦合失谐状态,即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未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当C2趋向于1时,则认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耦合系统处于高效耦合状态,即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二者高度耦合。
1.2权重确定计算权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但这2种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往往会使评价的结果发生偏差。本研究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熵权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指标变异性的大小来确定客观权重。信息熵是指事物属性及标识的集合或反映事物信息量的集合。一般来说,若某个指标的信息熵Ej越小,表明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在综合评价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越大,其权重也就越大。相反,某个指标的信息熵Ej越大,表明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小,提供的信息量也越少,在综合评价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小,其权重也就越小。
1.3协调度函数根据前述模型可计算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程度,它对于判断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耦合作用的强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耦合度并不能反映2个子系统之间的整体协同发展情况。因此,需要引入耦合协调度函数,通过计算2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真实反映2个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情况。耦合协调度函数计算公式如下。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综合调和指数,反映了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整体协同效应;a,b为待定系数,考虑到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对整个社会发展而言同等重要,因此,a,b同取0.5。参照相关研究成果,根据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D以及2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将耦合系统按照协调度的高低划分为4个一级分类层次和12个二级分类层次(表1)。
2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川西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历年的相关统计资料,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多层次、连续性、独立性、系统性等原则,兼顾方便在GIS中存取表达和计算,本研究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效益、区域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共计11个指标衡量经济发展水平(U1),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4个方面共计11个指标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U2)。具体指标体系列于表2。
3结果与分析
根据信息熵理论,求得指标体系的权重(表3)。再根据耦合度函数、协调度函数求得2个系统耦合度(C)、综合调和指数(T)、耦合匹配度(D)(表4)。将2009—2013年川西4个市(州)的耦合协调度导入ArcGIS,分析5a来川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图1)。从表4和图1可以看出,川西地区的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雅安市2009—2013年中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跨越了几个类别,可以从地区及时间跨度2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地区上来看,雅安市、凉山州的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同发展的程度要明显好于甘孜州与阿坝州。2012年以后,雅安市与凉山州的耦合协同发展的水平达到了优质协调发展的程度。从具体协调类型上可以看出,凉山州除2012年外,其他年份的数据表明,经济发展要快于农业现代化建设,而雅安市正好相反,5a间农业现代化建设都要略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说明雅安市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凉山州、甘孜州和阿坝州。甘孜州与阿坝州截止到2013年,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仍然处于濒临失调的状态,从具体协调类型上来看,都是经济发展严重超前,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从时间跨度上来看,2009—2013年5a间,耦合协调度上升最快的是雅安市,凉山州略有上升,甘孜州与阿坝州则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雅安市在2009年处于失调发展阶段,经过5a的发展2013年已达到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凉山州虽然上升幅度较缓,但除2009年处于勉强调和阶段外,其他年份都处于优质协调发展阶段;甘孜州与阿坝州5a来基本维持在同一阶段,耦合协调程度并未有明显的改善。
4结论
一、 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第一,科学技术进步与农业变革。科学技术越来越应用到农业当中,首先是有国家政策的对农业科研工作的不断支持与引导,近年来科技部对农业类研究课题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各农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在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方向研究硕果丰硕,且这些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农村和贫困地区建立科研小院和科技服务站,将研究成果切实推广到农业生产中。而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大型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先进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可以建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物生长信息获取及处理、畜牧信息跟踪与标记、农业自然灾害预警等一系列围绕农业生产各阶段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节省了人力财力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对农业风险防范也有重要意义。生物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农业育种的变革,动物、微生物、植物的基因定向与重组,不仅可以根据环境需要设计抗灾害、产量高、品质好的农产品,也为畜牧业解决了国外育种垄断的难题。
第二,农业产业化与三产融合。农业想要达到解放劳动力、提高效率的目的,就要进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现阶段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农业产业组织,其中龙头企业的带动整合功能最为显著,一般每个区域根据其资源禀赋都会形成几个龙头企业,在规模效应的影响下,迅速对整个区域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进行整合,并有实力拓展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形成全产业链发展的模式。农业产业园是政策定向孵化的产物,其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吸引了跨区域的优秀企业集合到一起,其科技集约化、管理现代化的特点,为建设农业现代化形成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三,商业模式与经营方式的变革。农业现代化发展并不局限于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高,也不仅是产业链的延伸,而是一个综合体系,除了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还包括了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农户种养加、企业融资相联系的农业金融服务,健全的法制保障,和商业模式的市场化与变革。在传统农业中劳动力和生产工具(土地)两个因素占据着主要位置,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需要打破劳动力投入和物质投入的平衡点,随着劳动力迁移进程发展,现阶段的农业需要劳动力的投入越来越少,比如畜牧养殖的自动化信息管理,而技术服务投入越来越多,科技化、规模化、机械化所带来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将会带来真正意义的现代化。现阶段农业创新模式有两个驱动力: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驱动,现在已经由传统的农民经营农业转变为由不同的知识结构人群参与的农业投资与项目运营,由此形成的产业结构和业务模式和传统的模式有很大不同;二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的驱动。之前是农业服务于工业、服务业,而现在是第三、第二产业服务于第一产业,现代科技与资源逐渐注入到第一产业并形成新业态和创新商业模式,从而改变之前农业在市场中的被动地位。。
二、 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业劳动力的输出与转型。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8.52%,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來越小。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占37.3%,初中文化水平占50.2%,而日本农民中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约占80.7%。经济结构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而循序渐进的。当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整体发展内核的提升必然会带动各产业间的调整与整合。在经济发展趋势下,人力资源也必然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但农业劳动力输出需要解决很多遗留问题,农业人力资源的转移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必经之路,处理不好会限制现代农业的进程。农业劳动者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化升级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重要社会分工。推动农民职业化发展,能有效推动现代农业向高质量发展。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投入与改革,通过提高劳动力专业性及综合素质来达到劳动力结构优化的目的。在要素投入上,把以原生农民为主体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职业农民的市场化经营为主的现代农业;在经济布局调整上,通过农村劳动力结构优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使之与乡村振兴的战略相匹配。
第二,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人民银行通过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精准施策,在农村金融改革中补短板,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农业规模化生产等“涉农”领域,具体措施有利用抵押补充贷款、再贷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等工具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完善支付体系和征信体系等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多元化发展涉农信贷资金供给结构,分类推进金融机构改革等。然而现状是政府和社会对农业的金融扶持力度仍然不够。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农业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如农业各种类型补贴和减免措施,但仍然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和集约化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与基础保障。有些地方政府制定一些优惠的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来吸引开发商和社会机构,但由于农业自身行业的高风险性与周期长特点,阻碍了社会资本的进入。虽然有的社会资本投资在农业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产业,但退出机制不完善,阻碍了资本的介入。因此需要政府针对农业投入建立完善的担保机制,提高农业投入资金的效益。其次是针对农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不足。金融机构主要是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银行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的方式来提供农业发展资金,农户的种植、养殖、初加工等经营一般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收益,但金融贷款往往额度小且要求短时间内偿还,造成农业金融需求和产品的不匹配。且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缺少可抵押物,很难满足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和管理要求,造成农业贷款政策上提倡但实际获得难度很大。
第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较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根本上属于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相互交叉、渗透与重组,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范围拓展、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农村产业之间的交叉重组和融合渗透为途径,以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现阶段农村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很多地区只是简单的资源合作,主要以企业间的合同和默认的约定来进行约束,供应商、销售商之间只是达成正常的交易,而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用一体化融合带动资源的高效整合的机制,因此导致融合主体带动能力不强,融合层次较低的现象,很难创造更高的附加值。产业融合主体的商业模式仍然延续传统方式,即使有生产技术的创新,但没有形成适应环境变化的新业态,其对资源的重组整合能力仍处在初级阶段,所以产业发展仍然滞后。尤其是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等服务产业的融合,对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和景区的规划,大部分地区容易生搬硬套而没有形成独有的特色,或者虽然当地有特殊的旅游资源但没有形成统一管理机制,不同的景点分属不同的主体运营,从而大大减弱了产业融合的推动力。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点是加快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开拓农业新特色新模式。但现在农村三产融合政策体系不健全,如农业补贴政策重生产环节轻加工销售环节;关于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性产业深度融合方面的补贴力度较小;对信息农业、智慧农业等农业新型业态领域的支持缺少专项资金。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产业间互联互通性不强,同质竞争较多;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且技术应用推广不足;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展缓慢,且对资源禀赋、政府补贴依附性高。因此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较低,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尚待改善。
第四,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平衡。在农业补贴政策和临储政策实行多年后,农产品的产量有了质的飞跃,解决了因人均耕地面积少所面临的粮食短缺问题,但也造成了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人力、土地、化肥材料等生产成本持续高涨,国内主要农产品的价格远高于国外,造成部分农产品进口量逐年增加,而传统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在国内市场,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超过了需求的增长,农产品库存过多却价格倒挂,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转型的现状下,需求量越来越多的特色化、专用化农产品的产量还不高,品质也良莠不一。在城镇化加速进程中,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三废”等污染更多地转移到农村,农业耕地面积和土地安全受到威胁,法制体系不健全且农民综合素质不高,过度使用化肥和滥用农药的现象屡禁不止,导致農业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难以满足居民对农产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
三、 供给侧改革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策
1. 人力要素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进程中,人力资源改革是核心动力也是亟需解决的难点。新型农民不仅需要具备农业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市场分析思维预估农业形势和产品需求,此外还需要具备专业管理能力和经济意识,通过销售渠道拓展和宣传模式创新等来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只有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现代化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产密集型,农民职业化专业化,才能把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参与到其他行业的建设中去。同时农业也急需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经理人)的大量增加,不仅需要国家政策与地方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建立配套的专业培训体系。首先,准确定位新型职业农民的职能与作用。新型职业农民与以往的原生农民有所不同,在新经济形势下需要承担更多的新任务。根据服务的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农民有家庭农场主、农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负责人等不同的角色类型,需要政府或农业农村部根据不同的类型制定相应的职责要求和工种定位,促进农民职业化的稳定有序发展。如近期在农村兴起了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新职业,其职责范围主要是管理农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组织,具体包括生产资料的采购、生产种植环节的指导与把控、销售渠道的拓展与维护、金融与财务管理等。其次,全面建设职业农民制度。全面完善的保障制度,是新型职业快速发展的基石。面对农业全面升级的形势,政府和相关农业部门要构建职业农民制度,在职业资格认证、资质申报程序、培训体系建立、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制定官方细则,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既避免新职业农民的一盘散沙式发展,又保障应享有的权益。最后,建立配套的培训教育体系。我国目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主要是由各地的农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农业类的培训机构承担,但新型职业农民不同于传统原住农民,他们既要参与农业生产,又要关注市场动向和政策趋势,同时也是经营者和组织者。因此,在未来的培训体系中,需要注入管理类、金融类等培训机构的力量,增强新型农民的管理效应,培养具备全面素养的农业人才,加快农业在经营主体层面的现代化。
2.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首先,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促进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创新。各地区的人文地理、资源禀赋、产业特色都有差异,应引导各地积极探索本土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重视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紧密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我国地大物博,很多农村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且风土人情各异,因此可以将一二三产业融合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民俗文化为内涵,首要推动现代特色农业,连带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同时在不同村镇打造相异的特色产品和旅游体验,根据特色的资源禀赋打造创新个性化的发展模式。其次,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推进机制。农村的产业融合通常是区域性的资源整合与产业布局,尤其第一产业涉及农地产权界限不清关系不明,容易导致法律诉讼等问题,因此,强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素保障。再次,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县域经济综合体,打通市场上下游。县级区域是农业统辖中最基础地域单元,而现有的县级发展模式难以找到经济增长突破点,主要原因是仅仅一两个产业或企业的发展很难全面带动县级经济,特色农业和旅游等服务业闭门造车而缺少输出的渠道。因此,县域发展不能仅注重于单个板块的各自发展,应该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将县域的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如县域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产业,应以整体标准化管理模式取代各自独立模式,关键点是要同时打通产业链下游渠道,找准市场定位并辅以特色营销,全面盘活县域资源,避免形成断链工程。
3. 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农业要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产密集型,就需要资金的导向。之前社会资金主要集中投资在其他高收益的行业(房地產、科技产业等),而农业的发展不能只靠政府补助和财政支出,需要找到契合点,让社会资本参与进来。由于农业行业自身的性质与其他行业有很大的差别,回报率不稳定、投资周期长和风险较大等特点阻碍了资本的自愿流入,因此需要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首先,加快信贷服务改革,引导以服务农业为主的区域性中小银行和创新金融组织在农村建立网点,并在用地、税收等政策上给予补贴和支持,鼓励信贷体系的创新,为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制定个性化产品。其次,促进金融服务形式的创新,推进数字化普惠金融。传统模式下的普惠金融覆盖区域有限,且基础成本较高,因此需要进行模式的创新。可由各县市区政府提供当地农户基本信息、土地权属信息、农业补贴、农业保险信息、家庭财产信息、违法记录信息等各类数据用于建立普惠金融“三农”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创建适用于当地农业生产经营特色的授信模型,为农民群体提供无抵押、免担保的数字化纯信用贷款,支持当地农户生产经营。此外,大力发展保险与农业的结合。农业由于自身的生产属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高,风险系数高,也容易因市场波动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需要金融与保险业进入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与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农业保险机制与相应法律法规、政府支持,是促进农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1.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外延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进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与旧的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优化城市发展形态,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市化,关键在于平衡市民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要求在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同时,要加强完善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1.2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
农业现代化一般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整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叫做农业现代化农业。
1.3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根据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三阶段论,新型城镇化会吸纳更多的农村零值劳动力和边际生产率较低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镇从事工业部门的劳动,将有效地促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机械化和集约化为显著特征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其次,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会对农业形成新的需求,在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农产品的价格会提高,进而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再次,新型城镇化可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2.聊城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
2.1发展现状
近几年聊城市政府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截至2013年年底聊城市城镇化率达到42.05%;2014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了43.95%;预计2015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将达到50%左右。从以上数据中依旧可以看出聊城市的城镇化率还是稳中有升的,并且从聊城市目前的情况来看,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转移农村人口6万多人,能带动基础设施投入20亿元以上,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
2.2成功范例
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聊城市阳谷县乔润街道实施了“三美工程”,倾力打造环境美工程,生活美工程,民风美工程,开创了群众幸福新生活,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乔润大家庭的温暖。
乔润街道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契机,将环境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侨润”行动突破口,强力改善村居容貌,细化监督考核机制“周调度、月评比”,切实提高了环境的清洁度。
3.聊城市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城镇化进程滞缓,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
虽然聊城市近几年城镇化率稳中有增,但和山东省中东部其他地区城市相比差距悬殊。2014年聊城市城镇化率为43.9%,较2013年增长了1.9个百分点;同期烟台市为56.8%;青岛市为67.72%,并且预计2017年将达到72%;2014年济南市城镇化率为66%。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聊城市与省内其他较发达城市的差距。
聊城市县域之间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悬殊。如市内城镇化率居前三位的东昌府区、临清市(聊城的县级市)、茌平县(中国百强县之一)2013年的城镇化率就已经达到了56.8%、52.1%、51.9%,远高于同期聊城市的平均水平,并且这三个地区城镇化模式和其他县域相比较为成熟,各有特色。
3.2资源环境承受压力大,公共事业面临挑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聊城市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较为突出的是煤炭的粗放式开采,一方面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煤炭资源,另一方污染了环境。聊城市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光污染等,聊城市每天会产生450多吨生活垃圾,而处理方式是简单填埋。
3.3由政府推动的城镇化模式弊端凸显
由政府推动的这种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模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即政府的需要不一定就是群众的需要,而政府表现这种“需要”的方式恰恰大多是强制性的计划指令。城镇化本应该是一个自然而非强迫(如强拆滥建)的过程,在经济建设、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盲目推动的城镇化也只能维持在“半城镇化”的水平。
3.4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化发展极不协调
近几年,聊城市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化工以及有色金属冶炼,与此同时农业现代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城镇化水平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农业化进程,城镇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承载能力差、城市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4.促进聊城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4.1抓住机遇,更大力度地推动经济发展
一是要增强区域区域发展战略的带动力广泛参与“一区一带一圈”和环渤海、京津冀等区域合作,抓好“聊茌东大三角”建设;二是积极鼓励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给予相应的财税资金支持和更多的优惠政策;三是根据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发展极”理论,要培养聊城市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或企业家群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新型城镇化的继续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4.2继续大力发展精致现代化农业
聊城市要紧紧抓住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努力打造北方平原地区精致农业示范区。一是改良农业生产设施,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治理沟渠水道,落实农业补贴;二是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引进相关人才,投资建设农业试验田,实验室,示范基地等,推进农业化向高端迈进;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生产如畜牧、花卉、养殖;四是培育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条,形成从农产品生产到深加工甚至到销售一条龙服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农业现代化 可行性
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了我国农业承载着太多的重荷,农业的发展应当居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所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无疑成为我国当今最为紧迫的战略重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利用资本市场来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是一条新的途径,它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一、资本市场可以解决农业现代化的资金制约问题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缺乏资金,这也是造成农业发展滞后的根本问题之一。因此,资金的大量投入是现代农业,尤其是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高效的无机有机化肥、有效的灌溉设施和必要的机械器具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条件。从根本上说,农业的发展有赖于科技的进步。在我国,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较低,仅仅为42%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已达到70%~80%,有的甚至高达80%~90%,农业科技的开发有赖于资金的有力支持。而农业资金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有没有可供运用的资金,二是有没有转化的途径。现阶段,从国内角度来看,并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公众预期未来经济不景气。即使是在连续七次降息的政策刺激下,银行系统仍存在高达1.3万亿的巨额存差,社会上资金较为宽裕;另一方面,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资金投入主要通过直接投资和资本市场这两条途径形成。对绝大多数居民来说,手持资金只能通过资本市场才能转化为企业运营和项目建设资金。如果资本市场能从政策上适度向农业倾斜,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流向农业产业,用城乡居民的资金来发展农业,无疑对农业发展大有裨益,其前景是不可低估的。
二、资本市场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重组,推进农业产业经营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发展落后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一个引导资源尤其是资金流通和配置的市场机制,而资本市场恰好提供了这样的一种机制。资金在利益的驱动下,从收益率低、缺乏增长潜力的企业流向收益率高的产业企业,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农业充分利用这一机制,能够有效地消除行业壁垒,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因为农业企业要上市,必须能够经得住股市的“考验”,企业必须能够赢利,而产业化经营则是提高农业赢利水平的必由之路。而且,资本市场通过积极创造条件,可以引导大中型工商企业进军农业,或者支持组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品牌,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中起主导或龙头作用的农业上市公司,然后由其组织农业进入市场,根据市场要求和资源条件与农业生产者签订合同,建立专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并提供配套服务,扶持农业生产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工程进行发展,实现企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资本市场有利于推动农业高新企业的发展
据有关调查,农业上市公司大多数活跃在农产品需求弹性较大的领域。他们积极开拓市场,建立基地,依靠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及时根据消费结构的变化,敏锐地发现潜在市场,占得市场先机,及时弥补市场空缺;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和示范效应,影响了大批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农业企业,推进了农产品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载体作用,正在成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样板。另外,通过高科技和产业化的结合,可以吸收一大批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从事高新农副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工作。
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首家粮食上市企业,坚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按照“公司+农户+市场”的运作机制,依托资本运营,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品牌战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成功地创造出了一条科技作动力,公司加农户,企业联基地的农、工、科、贸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经营模式,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龙头企业、中国优秀食品工业企业和国家水稻工程优质米示范基地。金健米业除本身经营业绩良好外,还发挥了较强的带动作用。该公司的优质稻油基地扩展到12个县(市)的80多个乡(镇),面积达到100多万亩,带动农产35万户,1998、1999年两年为基地农民增加收入1.3亿元,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盈利的目标。
近年来已经上市的40家农业上市公司总体市场表现良好,无论是平均净资产增长率,还是平均利润额增长率,通常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和稳定性。
四、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分散农业经营风险,有利于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在资本市场中,企业发行证券实质上就是将企业的风险分散和转移给了股东。股东的数量与每个股东分担的风险是成反比关系的。股东的数量越多,平均每一个股东分担的风险就越小。所以对于周期长、风险大的农业来说,如果能够借助资本市场,有利于化解农业企业的风险压力,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党的十特别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实现现代化则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王国敏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最终成果《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近期正式出版,专门就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是一部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的最新力作。该书具有以下鲜明特点和研究特色。
对象的聚焦性。全书紧紧围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问题展开,以农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为战略目标,高度聚焦于农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区域实现”两大基本问题,突出分析了约束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的人地矛盾紧张、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严重短缺等“关键瓶颈”,并立足于不同地区受瓶颈约束的现实状况,深入查找农业现代化“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分析适合不同区域农业现代化道路“梯度推进”和“差异化发展”的具体实现模式。
指向的实践性。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制约我国现代化实现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具有现实的紧迫性。该书从历史探源视角,在系统梳理和认真研究了农业现代化的经典理论、进行了必要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把研究重点紧紧指向如何立足国情、农情,在我国农业面临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三重压力下实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问题。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着力分析了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有利因素和制约瓶颈,分别针对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不同条件,研究归纳了现代化实现的不同模式和具体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行性。
内容的系统性。全书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环环相扣,逻辑层层递进,结构浑然一体。该书首先从阐释经典作家对农业现代化的论述和国外农业现代化经验入手,系统研究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现实状况以及制约因素,特色现代化道路实现的主要目标、基本方略、责任主体和主要手段,接着突出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农业发展区域导向和农业主体功能区建设状况,科学构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的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实现模式,最后从整体上研究了确保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的保障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观点的创新性。书中第一次在理论界科学界定了“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农业现代化模式”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范畴,提出农业现代化模式是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可以在走同一条道路的前提下实施不同的模式。指出农业现代化道路侧重于“性质”问题,决定农业现代化的方向,而农业现代化模式强调农业发展的具体方式及发展形式上的规律性,更具现实操作性,在此基础上提炼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六大特色”。科学分析了约束中国各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的“关键瓶颈”,创造性地提出了“自然区域”、“行政区域”和“农业主体功能区”相统一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区域差异化实现模式。
[关键词]工商银行;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160 — 02
近年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发挥资源优势,提出并实施了以水利、科技、农机、合作、产业、市场、城镇、生态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战略。
一、现代化大农业的基本内涵和主要标志
(一)现代化大农业的基本内涵
农业是一个具体的产业。狭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现代化大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而进行的社会化农业。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现代化大农业首先是“现代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先进技术、先进理念的引进,农业现代化的内涵逐渐丰富了,它包括如何建立和完善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扶持和保障体系、农业市场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等。
农业现代化有四个特点:首先,更加注重利用工业化的成果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如化肥、农药、农机具的应用;其次,更加注重从生产关系层面,研究解决农业发展障碍问题,如合作组织、产业化的问题;第三,更加注重从可持续发展层面,研究生产方式问题,如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提出;第四,更加注重从集约经营层面,研究生产效率问题,如科技的应用、精准农业的发展。
二是现代化大农业突出的是“大”。黑龙江省幅员辽阔,农业资源拥有量大,经营范围大,生产的增值空间大,这些都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供了基础条件。现代化大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管理方法、现代工业提供的先进生产设备和生产资料,以及现代社会提供的一切文明进步成果,装备、武装、经营、管理农业,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使种、养、加工有机结合,产、加、销一条龙,达到土地高产出、资源高利用、劳动高效率、产品高效益、农民高收入的目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效统一。
(二)现代化大农业的主要标志。
具体而言,现代化大农业的主要标志有七个“高”:
一是土地规模化水平高。现代化大农业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即使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也要走合作化之路,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土地要高度集中,将涌现出众多种田大户、家庭农场、股份制农场,形成大地块、大农田。同一作物、同一品种种植面积大,在区域生产中占主导地位,一些品种、一些作物成为一个村、一个乡、甚至一个县的主栽作物。农场的现代化经营是大型机械耕旋作业、播种作业、收获作业。美国是“三台机械”搞农业,即大型播种机、大型收获机、大型喷灌机,发达国家的先进农业,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样板,做出了示范。
二是生产标准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田间道路畅通,喷灌、节水设施应用广泛,田间渠系衬砌,旱能灌、涝能排。未来的农业是有标准的,不能是农民想怎么种就怎么种,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没有标准也就没有产量,没有标准就没有品质,没有标准就没有高产出。
三是生产专业化水平高。现代化大农业应是产业布局合理。依据资源、地缘等条件,形成各具特色的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专业区域,产业分工明确。原料基地、龙头企业、销售市场各具功能,产、加、销分工协作,联结紧密。农民分工分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长,广大农民进入到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从事专一生产,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实现最大化。
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高。农业产品具备规模,主导产业规模大、标准高,优势明显,效益突出,农村真正成为工厂的“第一车间”,把农业、农民从产业上分离出来。龙头企业牵动突出。加工能力强、产品知名度高的龙头企业集聚,资金、技术、加工等方面服务完善,基地农产品升值幅度大。
五是农民组织化水平高。合作组织覆盖广泛,种植、养殖、加工、经销等行业合作组织全覆盖,合作内容丰富,服务功能完善,农民群众充分享受资金、技术、信息、销售、保险等方方面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在参与经营中收益丰厚,农民群众的在市场上有话语权,在竞争中有主动权,规避生产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提升,获得生产最大利益。
六是服务社会化水平高。社会服务力量得到有效整合,服务机构健全完善,服务能力全面高效,涵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农民不出村、不出屯、不出门,就能解决问题,就能满足所需,就能获得服务。
七是产出效益化水平高。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品种结构,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在社会效益方面,能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在生态效益方面,通过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保持良好的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现代化大农业的主要标志,我们有的方面正向这个方向发展,有的方面还有很远的距离。
二、黑龙江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潜力巨大
潜力之一是土地合理利用。通过土地合理整治,可整理出许多复垦宜农耕地,加上全省还有1亿亩中低产田没有改造,这些资源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将会释放出巨大的粮食生产能力。
潜力之二是水利工程建设。全省水利资源丰富,但调蓄工程还不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还不高,现有水库库容仅占境内地表水资源量的13%,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等界江界湖的过境水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建设大水利,全省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将会超过1亿亩以上,粮食持续高产稳产就有了坚实可靠基础。
潜力之三是大型农机装备。全省通过广泛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对土壤实施有效深耕,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涵养水源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把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潜力之四是科技成果推广。全省农业需要进行科技创新的领域还很多,新技术推广速度还不快、到位率还不高,通过农业大科技建设,粮食单产还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较大增长。
潜力之五是农垦示范带动。省内地方与垦区农业发展的差距是很大的,随着垦区示范带动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地方与垦区的差距将会逐步缩小,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大提高。
潜力之六是合作组织发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快,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但发展还不够规范,通过规范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进一步调动农民自愿参与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生产水平。
潜力之七是产业项目开发。全省农产品丰富,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很多农产品仍以原字号输出为主,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在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产品附加值上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潜力之八是名优产品打造。全省绿色、特色农产品丰富,但由于市场开发不够,很多农产品质优价不优,市场占有率不高,经济效益不好,只要我们在农产品市场开发特别是在品牌建设上加大力度,就一定能够让更多的龙江优质优价农产品销往全国、走向世界。
潜力之九是种植结构调整。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努力扩大玉米和水稻生产,全省玉米可以发展到9000万亩、水稻可以发展到6000万亩,如果按正常年景平均亩产1000斤计算,仅两大作物即可实现粮食产量1500亿斤。
潜力之十是深化改革创新。目前全省农村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农村经营制度、产权制度、金融制度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如能在垦地合作共建及各项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就一定能极大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这些潜力是龙江蕴藏的,只要把这些潜力充分挖掘好、释放好,龙江农业发展大有希望,也一定能大有希望。
三、工商银行支持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策略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现代化绿色大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推出加快农业发展的宏伟规划,为金融介入农业生产提供了机遇。
首先,要重点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重点是支持特色种养殖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种养殖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增加对农业装备设施、农机具、农药、化肥、农膜等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贷款投放,推动农业装备水平的现代化;支持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上规模、有特色、科技型的“产供销一体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大对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具备先进生产技术的优质农业企业、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等方面的信贷支持,为农业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设备等提供融资服务;支持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农村转移的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其二,要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生力军,也是农民创业、就业的主要依托。为此,工行今后要积极扶植民营经济的发展,增强民营经济的“造血”功能。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工行信贷政策和管理要求,有信誉、有市场、有实力、有效益的民营企业均是我们的信贷服务对象;招商引资新建的民营企业、国有集体企业进行民营化改制而成立的民营企业、依靠原始积累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以门店为依托的个体工商户均是我们扶持的范围。同时,对民营企业还可采取相应的优惠信贷政策。
其三,要全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环境改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可以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条件。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投入,加大支持力度。
关键词:中国扶贫;农业信息;现代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7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先进的科技信息引导着市场经济,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善贫困地区农业信息化对于发展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是利用信息和科技来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对农业发展起推动作用。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化不仅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还增强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帮助农民提高产量,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重要推动力。农业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技术支持。加强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对促进扶贫脱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化状况根据调查,有以下特点:贫困地区农业信息化与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各种有关农业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包括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贫困地区怎样减少农民损失、增加农民收入的信息;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和服务能力的信息。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及信息应用水平不足,涉农信息资源分散在不同部门,资源开发不足、无法共享,服务手段和信息收集、渠道有限;贫困地区农业经济落后,缺乏资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贫困地区农民对信息重视程度低,信息来源渠道少。
通信技术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关键,加强信息通讯技术的建设,促进农村贫困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之路。我国与国际组织合作,开发信息通讯技术扶贫项目工程,对贫困地区科技信息的传递能力较弱、信息观念模糊、信息资料不完善、传输手段原始、信息市场发展缓慢、信息服务不适应,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严重影响等问题,开展全新的扶贫模式,并且设立试点示范县市,事实说明,信息通讯技术对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作用非比寻常。开辟一条效果显著、与国际同步、与科技同行的农村脱贫致富的健康途径。
2 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信息现代化的措施
2.1 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多网联合”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农业信息化在贫困地区的发展。“多网联合”的信息服务体系,是把公共电话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卫星网等各种网络形式和信息资源集结整合在一起,建立起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完整性的农业信息资源库,为贫困地区农民提供快速、有效的信息服务。在建立过程中,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在设备投入和信息搜集上发挥优势,让“多网联合”的信息服务体系,更好的服务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的攻坚战。
2.2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渠道为贫困地区农民提供准确、适用的农业服务信息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针对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开发各种技术手段,提供多种农业信息技术。如在贫困地区通过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等媒体,农产品信息、农技信息咨询,进行农业生产信息沟通;定期举办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印制农业信息宣传品;推广网络功能,播放农业信息VCD、DVD宣传光盘;因地制宜地为贫困地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
2.3 改进和完善全国农业专业网站
农业部开发的中国农业网是我国目前信息量最广泛、科技观念最领先的农业信息网站。中国农业网的不断完善丰富,将进一步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为贫困地区提供适应性强,独具特色的农业信息。
2.4 加快贫困地区信息化基层支撑点的建设
把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的延伸工作做扎实。充分利用县级农业信息网站、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的优势,加快农村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步伐。
2.5 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带动贫困农民依靠农业信息脱贫致富。国家提供农村贫困地区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经费,给予经济支持;国家M织专业技术人员到贫困地区义务培训,给与技术支持;地方各级政府重视这项工作,给予组织支持;建立资格认证和考核制度与信息员工资挂钩体制,给与措施实施的支持。
2.6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为农村贫困地区的信息现代化保驾护航。在农业信息化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我国要向国际上先进的国家学习,有计划的制定信息法和农业信息法,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健康进行与快速发展护航,为贫困地区农业经济腾飞、实现现代化护航。
2.7 鼓励农民树立农业信息化的新理念
实现贫困地区农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的普及,及各级乡镇家家户户的网络连接,国家和各地政府积极给予优惠政策鼓励贫困地区农民购买计算机,鼓励家家户户上网,从根本上为实现贫困地区的信息化打下坚实基础。
2.8 加强国际间合作,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实现我国农业信息化
建设信息化新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必须在政府鼓励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在信息内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甚至资金和设备等各方面协调发展,加速贫困地区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进而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夏清明.贫困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思考[J].农村经济,2005(07):91-93.
一、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江苏不断挖掘土地产出效益和粮食增产潜力,实现农业生产“五个转变”:
(一)农业生产由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投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传统农业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实现增长,而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投资以及人才实现新增长。
1.农业科技支撑不断增强
2014年,江苏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4.2%,高于全国8.6个百分点,拥有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4家,育成超级稻品种17个,居全国首位,育成国家级畜禽新品种11个,居全国第二,主推品种覆盖率达到86%以上。聚焦产业关键技术,推行“首席专家+创新团队+推广单位+示范户”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培育6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建成80个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每年实施40项重大技术推广计划。
2.农业投资合理、高效利用
江苏省在农业投资方面,紧密结合国家农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加强对农业投资的专业运营管理,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农业投资模式。
3.凸显农民“新农村建设主体”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的还是农民,新型农民队伍建设是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所在,江苏省加快新型农民队伍的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骨干农民和核心农民,让他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施展才华,建设现代农村。
(二)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条件生产向依靠设施的可控生产转变
省委省政府明确下达每年新增80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的目标任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分解下达,在确保年增长量的同时重点提升现有设施的质量和效益,保障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盐城射阳率先在全国提出的“联耕联种”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村委会和农业部门的服务下,采取“农户+合作社”的新型农民合作经营模式。江苏农业适度规模经济的合作经营势头迅猛,以农民专业合作、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农村社区股份合作“三大合作”为主体的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四)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变
在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促进“接二连三”是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个重要方向。江苏省旨将现代农业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生产领域向产前、产后延伸,加快农业的分工分业进程,鼓励发展不同的产业形态。
(五)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
江苏省为确保农业在生态方面的作用,第一步就是确保耕地面积,坚决守住耕地保护数量和质量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发展边界线这四条“高压线”,确保江苏省7100万亩耕地、6300万亩基本农田、3300万亩水稻的粮食安全防线。
二、推进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2014年12月,在考察江苏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在2015年省委1号文件《关于加大农村改革创新力度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更是立足于江苏实际,提出走适合江苏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展开“江苏版”农业现代化建设蓝图。目前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已取得十分亮眼的成绩,但是也面临重重阻碍,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经济效益与粮食保障之间冲突愈加明显
如果放松粮食和农业生产,一切发展围绕经济增长打转,只发展工业,那么国家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农产品的供给就会出现问题。作为工业化、城市化走在全国前列的苏南,工业化、城市化的拉动,市场经济利益化导向的驱动,使得农业发展最基本的两个要素耕地和人才的流向,越来越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二)人才矛盾日益突出
2014年江苏省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857.2万人,转移比重达70.5%。农村人才大量流失,“谁来种田”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问题。
(三)农村空心化问题严峻
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购房,甚至转为城镇户口,农村“人走房空”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人口空心化逐渐转为涉及人口、土地、服务、文化和基础设施的农村空心化问题正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人口空心化,导致农村发展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水平难以提升,农业转型面临人才制约;土地空心化,对宝贵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而村民乱拆乱建,一户多宅,村庄布局混乱规划缺失又对村庄的治理、土地的利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服务空心化,随之而来的农村养老和留守儿童的医疗、教育、卫生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社会服务的长期缺失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文化空心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文化逐渐被认为是过时的、土气的,已经很少有农民愿意去传承,延续几千年的农村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