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

时间:2022-12-25 15:18:00

导语:在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人性化;山西巷民族街巷

一 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的相关概念

商业步行街是步行街的一种,存在于城市中商业活动较为集中的街道,由大量的零售业和服务业商店组成,与其它商业街不同的是商业步行街是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的集中商业买卖区域。本文从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两个方面来研究如何达到人性化设计。显性要素即具体要素,包括基础平面、垂直面和上部平面三大部分,本文只对基础平面和垂直面进行论述。基础平面环境即底面包括大地、水体、低矮的植被、座椅以及所有铺地材料等;垂直面环境包括建筑立面、照明设施、指示牌等。隐性要素即抽象要素,如街道空间环境的历史文化、地域性等。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性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和思维模式等,在保证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产品进行优化,已满足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追求,其前身是人体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城市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面向公众开放的空间,人是直接接触和使用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主体。从设计的本质来说,任何设计观念的形成都是以人为基础。就步行街空间环境设计的本质来说,在以人性化为主要设计理念的前提下,最终运用各种综合手段,来创造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以满足人们在购物过程中的心理、生理及精神需求。

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一书中,多次强调城市开放空间人性化营造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必要性,并通过对美国城市中现存开放空间具体案例的分析,在尊重场所背景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场所人性化设计导则,使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更好地为人服务。由此,本文认为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一方面强调设计必须尊重场所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强调具体设计应一切为人所用。

二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概况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中心,并作为新疆旅游业的中心重点城市。山西巷位于乌鲁木齐南门和二道桥之间,曾是龙泉街的前身。据笔者所做调研得知,此处并没有真正一条街巷名称是山西巷,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会将这个片区称作”山西巷子”。本文所改造的民族街巷位于山西巷子中间的一些小巷,当地人直呼的“铁皮巷”、“作坊巷”等。之所以选此处进行改造,是因为这里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以二道桥市场以及国际大巴扎同属于原来二道桥民族传统商贸区。但就目前街巷环境来看,与二道桥市场和大巴扎环境相脱节。

三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改造的人性化体现

(1)显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本文通过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外部及内部的物质空间调查认为,这片区域可以改造成具有新疆代表性的商业步行街,以此来作为二道桥商贸圈的开端。由于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尺度、建筑立面、街道设施、地面铺装以及盲道、无障碍通道的设计是人们最容易发现和感知的,也是突出人性化设计的具体载体,因而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空间尺度的人性化设计

据笔者实地测量与考察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长度大部分不超过500米,此长度符合《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步行商业街长度的规定,过大过长的商业街,会导致行人产生距离感,难以亲近,而且对人的体力也是一个考验。因此,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长度的设计上应保持小巷原有的适宜长度,增加巷与巷之间的节点空间,设立开敞的小品类休闲广场,让人愿意“滞留”,使人在心理上受到关怀。不仅如此,根据测量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宽度大部分在10米左右,两旁的建筑多为3层左右,整体街道两旁建筑的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大多在1和2之间,符合街道亲切感的空间尺度关系。(图1)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街道过宽、建筑物过高,使行人压抑并缺乏安全感。购物的人们多倾向于平行移动,而垂直方向的移动多数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所以,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空间尺度方面保持原有街道宽度适宜的特点,在对建筑高度的控制上也应符合人的心理,即打造双层商业步行街,营造宜人、亲切、安全、舒适的空间环境。

2)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

《人性场所》一书中曾提到:“影响步行商业中心成功与否的重要空间设计特征之一就是避免“死空间”。对于维持城区的活力来说,保持面向步行者的店面的连续性是必要的。突然隔断的空间地块以及与街道不统一的秃凸建筑对于步行活动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因此,商业步行街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应体现连续性、连通性原则。

根据笔者所做调研,山西巷民族街巷沿街建筑立面和巷中建筑立面由于新旧建筑之间的混合,商业店面门头招牌形式的大相径庭,商家随意摆放搭建的商品以及建筑外立面所用材料和颜色的不统一,使得建筑立面凹凸错落,整体混乱,毫无可观赏性。为体现人性化设计,在改造的过程中,将原有建筑一层的外立面进行修复和整合,使商业店面及门头招牌进行统一的高度和宽度设计,并将民族图案和装饰纹样通过现代建筑材料运用于建筑外立面,突出新疆地域特色的同时形成视觉连续性。对于步行街二层建筑外立面将统一运用雕花木柱和透雕装饰进行设计,增加人们的视觉复杂性。

3)街道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街道设施是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人性化设计的突出体现。原有山西巷民族街巷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导致街区中的公共设施严重缺乏。因此,在对其进行改造中添加人们需要的街道设施,具体如下:(1)护柱。将护柱设置在步行街入口处,其高度为40—45cm,不仅可以起到阻止车辆侵入、划分引导空间和丰富景观的作用,同时还能作为辅助座椅供人休息。(2)公厕。将公厕设置在步行街的一层和二层中间,通过区别于店面的颜色和铺地来方便行人的使用。(3)座椅。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写道:“在评价特定区域中公共环境的质量时,必须把能否为人们小坐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的改造中为了服务于多种使用者将添加多样的座椅:如木制无靠背长椅(约0.9m×1.8m×0.4m),这种长椅可以提供多种休息的可能性;可移动的靠背座椅;围绕花池边沿或环形长椅等,对其位置的摆放应尽量满足不同需求者的观看方向。座椅多选用温暖舒适的木制材料,其他辅助座椅可以选用金属、瓷砖、石材等材料,体现步行街多样化设计。(4)指示牌和照明设施。山西巷民族街巷作为游客对新疆地域文化直观认知的重点区域,指示牌的存在是必要的。因此,将在街区入口处添加指示路标牌或在临街建筑墙壁上加入交通引导图,使旅游和购物的人群对此区域有个整体且较为清晰的认识。在照明设施的改造中,将原有照明进行重新设计,使街灯在颜色、形态及排列顺序上形成连续的景观,与街道民族地域风格相统一。(5)街道植被。在街巷绿化设计中,本着原有绿化设施,增加特有的植物景观。根据街巷的尺度,种植并加入具有特色的景观树以及亲人尺度的灌木、植物容器、鲜花盆景等,来增添街道的温馨和亲人特质;同时,还可以在内街根据商户不同条件和需求,进行墙壁的垂直绿化、阳台绿化、门头绿化等形式来丰富街景,营造环境宜人的商业氛围、优质的街道气候等。

4)地面铺装的人性化设计

地面作为商业街区三度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商业街区建造的好坏起到重要的意义。人们行走时的感觉在商业街区设计时显得尤为重要,“走”感觉的舒适和随意,是决定商业街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地面铺装进行改造时,将采用流线型铺装,起到纵深引导的作用,减弱直线型街道的单调,增加街道趣味性。在材料的选择上,本设计将全部采用砖铺装,从而创造出一种空间感。

(2)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通常是对场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要素、社会状况的解读后,将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入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山西巷民族商业街巷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新疆地域特点的是经营方式和买卖方式上的独特性。一方面是业态规模小、网点多、品种齐全、价位较低,特别是一些民族小商品和土特产品,所售价格往往比其它地方低很多,受到当地人们的青睐。另一方面是买卖方式较有特色。天然的户外巴扎、热情的沿街叫卖、巷中手工作坊中叮当的声音、买卖者之间讨价还价的自在过程都是独特之处。这种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买卖行为,以自身的优势存在,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新疆传统巴扎的身影、历史与现实的延续、传统与现代的交会、趋同与特异的较力。因此,在改造中将保留原有独特的买卖方式,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统氛围的营造,增加整个商业街区的人气,突出山西巷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进行改造过程中,将传统买卖方式保留在现代商业步行街购物空间环境中,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符合当地人的买卖行为方式。除此之外,商业步行街在规划中,要对零售、娱乐和餐饮在内的混合功能进行总体规划,对促销、维护和活动组织进行协同管理,全面体现人性化管理和服务。

四 结语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较为重要的活动场所,人是使用主体,宜人的商业空间环境是商业街成功的重要因素。当代城市商业空间的设计理念将商业效益的关注度逐渐转移到人的体验、商业街人性化尺度、空间环境和服务设施上来。本文从步行商业街空间环境的显性和隐性要素——宜人的空间尺度、连续的建筑立面、完善的公共设施以及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保护等层面入手,探讨人性化步行商业街的构建,真正做到将人性化设计思想和原则运用到空间环境的表达中去,希望通过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来进一步提升当代人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朱荣.城市公共环境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5] 陈懿君、阮如舫.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的地域性营造[J].江苏建筑.2012,2.

[6] 张荃.人性化商业街空间尺度探讨[J].山西建筑.2011,7.

第2篇

关键词:人居环境;城市安全;城市绿地;安全感;地下空间

Abstract:In this essay, I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urban green space, open space and urban safety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s well as the effects resulted, combining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urban safety. Then I will go deep into the problems within and advance some stratedies and solutions.

Keywords:urban safety;urban green space;sense of security;underground space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4-0056-02

1相关概念

1.1 城市绿地和开敞空间

我国一些学者认:“开放空间是指城市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广场、道路、公共绿地和休憩空间等”。还有学者认为,开放空间“一方面指比较开阔、较少封闭和空间限定要素较少的空间,另一方面指向大众敞开的为多数民众服务的空间。不仅指公园、绿地这些园林景观,而且城市的街道、广场、巷弄、庭院都在其范围内。”从以上的概念可以看出,城市开放空间涵盖着很广泛的内容。

本文着重探讨的是与城市绿色空间紧密结合的狭义的开放空间,主要包括公园、街道、小游园、广场、公共绿地等。这类空间与城市人口的生活和工作紧密联系,承担着满足市民日常户外活动交流的需求、改善城市小气候、提高生活质量和美化城市形象等几方面的重要职责。

1.2城市安全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安全是与城市防灾规划紧密相连的,它是指城市抵御、减轻自然或人为灾害破坏城市建设,威胁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防御能力。城市中的各类绿地因分布位置不同,其防灾避险的特点各有不同。分布在城市河滨低地的防护绿地在汛期具有蓄水排涝与行洪作用;分布在工业区、危险品仓库外的隔离防护绿地,可以有效地减少或缓解事故发生时对周边居民的危害;分布在城市中的各类隔离绿带及道路绿带可以起到阻燃作用,从而减少城市火灾的蔓延;分布在城市中的大型公园和城郊绿地可以作为避灾安置场所。另一方面,实际上城市安全已经涉入到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学的范畴内。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就提到了有些城市公园绿地藏污纳垢,到处是陷阱,犯罪率非常高。所以从各个层面来说,城市绿地与开敞空间与城市安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2城市绿地与城市安全之间的关系与对策

2.1城市绿地与防灾规划

(1)空间布局。一般来说,防灾公园绿地考虑到灾害时期方便市民进入避难,在空间布局上适宜设置成开放性空间,防灾公园绿地周边一般不设置围墙,取而代之的是宽度不小于10~15 m的防护林带,公园绿地的内部空间常设置多处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空旷场地,如大面积的草坪、运动场、广场等,便于在紧急状态下进行紧急避难、临时疏散、安置难民。同时,根据国内外地震救灾经验可知,利用空旷的场地(草坪或广场等)设置直升飞机临时停机坪也是防灾公园的一项基本要求。

(2)道路系统。防灾公园绿地的道路系统包括其周边宽阔的道路与联系公园绿地中各避难场所的内部道路。与普通公园绿地景观要求上的“曲径通幽”不同,防灾公园绿地的道路系统以平直、便捷作为设计标准,为了确保在紧急状态下能够迅速疏散灾民和发放救灾物资,一般防灾公园、紧急避难场等地,需保证有2条以上应急疏散通道,并保持应急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为便于指示交通,应急避难场所附近的重要路口要设置明显标志牌,为灾民提示疏散方向、位置和应急设施。同时,考虑到灾害时期灾民行动的特殊性,道路系统应尽量不设置台阶、车障、陡坡等,必不可少的部位也应设置供残疾人轮椅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3)植物。植物在防灾公园绿地中,除了发挥生态、景观等功能外,还起到防护作用,常以防护林带的形式避免火灾等二次灾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防灾公园防火林带的栽植可根据树木和人的耐火界限距离,将从火灾到避难场地分为3个地带:火灾危险带、防火树林带、防火隔离带,在各地带基于各自的机能进行植栽。就防火性而言,一般常绿阔叶树种具有更好的防火效果,但如果只栽植这些树木较容易形成单调封闭的防火植栽带,透视性差,灾害时不容易逃入公园,因此应混合栽植花灌木和落叶树,形成富有季相变化的生态景观林。

(4)建筑小品。与普通公园绿地相比,防灾公园绿地中的建筑与景观小品相对较少,根据日本防灾公园的建设经验,这些建筑小品在设计上,除采用抗震结构外还应充分考虑到防震避难要求,如可将坐凳等建筑小品设计成拆卸安装式,在紧急状态下,可将其转变成炊具或灶台;休息亭或花架在特殊时期只需要放下平时卷着的帆布就可以变成应急住房等。

2.2城市绿地和开敞空间的安全感

绿地和开敞空间的安全感是指在公共绿地中没有人身危险,不受伤害,可以舒适轻松享受,放松心情感受美妙风景。人们游憩于空间中最大的满足感,在于他能够理解他所处的环境,并由此产生一种能够掌控环境和自身行为的感觉。

(1)良好的安全保障

公园绿地中休憩空间尽管空间形态、性质可能不一样,但是首先必须满足基本的安全性。

一方面,公园绿地别是休憩空间使用人群复杂,一些使用率不高的公园绿地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滋事和流浪汉集聚的地点,安全性差。如若在偏僻的绿地中,可以把活动(特别是夜间活动)集中在那些临近街面或者使用频率高的空间中,并提高这些空间和通向这里道路沿线的照明标准并保持周围视线畅通,以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

另一方面,休憩空间内各种设施要有良好的安全保障,设计必须依据人体工程学理论,例如,供儿童玩耍的水池应注意控制水深及边缘的光滑度,注重加强对儿童游憩、运动器械设施的检修和保养。

(2)亲切的空间设计

界定明确的空间容易辨别,会使使用者尽快找到空间感受并满足自身需求。但同时也要注意,空间的分界线不能过于生硬以致阻碍与外界的接触,并且必须有良好的视觉感受,否则容易被打扰或是被周围环境孤立起来。空间过渡自然、虚实相间,符合人的心理特点,自然会产生安全感。

(3)合理的设施布置

爱德华・T・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一书中阐明了边界效应产生的缘由:“人站在森林边缘或建筑物四周,比站在外面的空间中暴露的要少一些,并且不会影响任何人或物的通行。这样,既可以看清一切,自己又暴露的不多,个人领域减少至面前的一个半圆。当人的背后受到保护时,他人只能从面前走过,观察和反应就容易多了。”所以座椅布置在转角处和其他空间凹凸处这些边界区域更能吸引人就座。在休息设施的选择上,座椅较之坐凳更舒适、也更有安全感。

活动设施以运动娱乐为主,使用者以中老年和儿童为主,应放置在可达性好、阳光充足的平整场地。这类场地应远离车行道,周边也不适宜有停车场,因为汽车尾气、噪音都对人的身心健康不利。

(4)怡人的植物配置

除了遵循选用乡土植物的原则外,还应避免选用多刺、有毒、气味难闻的植物,也不宜多使用果实为浆果的树种。因此在步行道上应避免票毛和浆果植物的种植,而在小径两侧则要避免种植多刺,有毒的灌木,防止儿童的好奇贪玩发生刺伤和中毒事件。应尽量选用质感柔和,有芳香气息的无毒植物,既减少伤害事件的发生,同时细腻的质感也会让人赏心悦目。

2.3城市绿地和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1)现状分析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人口、规模都还在扩大,另一方面,城市的可用土地越来越受到限制,土地资源相当紧缺,生产用地与生态用地矛盾尖锐,城市绿化很大程度上让位于生产用地。城市绿化的压力越来越大,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常发生矛盾,在中心城区更是如此。国外许多国家的城市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将交通、基础设施和商业等功能下移,地面上留有开阔绿地作为集散广场、联系纽带和公园,达到城市交通、景观环境、商业、文化、防灾等的多种效果的统一。

(2)复合开发模式

A.形态开发

•作为城市整体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地下空间的整体规划应与城市绿地的形态乃至城市形态相协调;

•城市绿地的点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协调的基础,一般通过与城市重要节点的结合,来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

B.功能开发

作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绿地地下空间功能开发,可为城市提供多项服务设施。可以考虑下述地区的功能开发:

•绿地广场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高密度住宅区及地铁站附近绿地地下空间,由于大量生活人流、交通人流及停车等要求,可考虑结合地面功能设置地下停车场和商业、娱乐设施等地下综合体;

•结合城市绿地,开发地下仓储、车库,在城外、城内交界处设置一个缓冲带,并利用绿地的绿化量大、风景好的特点开发一些地下空间医疗保健、娱乐度假项目。

3 结语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的现状来看,无论是从城市防灾的角度,还是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城市中的绿地系统和开敞空间都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在享受精神生活时,安全不应该只是人身安全的保障,而应有更高层次的安全感。在我国人口众多、用地和绿地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充分研究紧急时期的防灾功能及其与平安时期绿地的景观、生态、游憩等功能的相结合,以及多功能兼顾的技术和方法,是我国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沈悦,齐藤庸平. 日本公共绿地防灾的启示[J]. 中国园林, 2007(7): 6- 12.

[2]洪金祥,崔雅君.城市园林绿化与抗震防灾[J].中国园林,1999,15(3):57-58.

[3]吴人韦. 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J],《城市规划》第22 卷第6 期, 1988

[4]俞泳.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研究[ D] ,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1998. 12

[5]马丽娟.人性空间――营造魅力城市公园.中外建筑,2004(05):66-68 页

[6]包志毅,陈波.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城市减灾防灾[J]. 自然灾害学报,2004(2): 155 - 159.

第3篇

文丘里曾经说过:“建筑,就是在内与外相遇处产生。”[ 文丘里. 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1966,P12]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正是这样的“相遇处”,在垂直方向上它是高层建筑的起点,同时,在水平方向上,它也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在这里汇聚,转换,使用频率极高,因此它是解决城市和建筑的关系的重要环节。

本文所指的高层建筑底部景观空间指的是包括高层建筑基地在内的和高层建筑底层空间相联系的具有景观设计要素的空间,包括具有景观设计要素的向上发展的通高中庭,庭院空间,以及向下发展的地下庭院等空间。

1 高层建筑底部景观空间的历史发展

高层建筑发展初期,为了追求功能的最大利益化,发挥高层建筑高效,高容积率的优势,大多数高层建筑都是直接面向城市街道,从街道直接进入大厅,再由大厅作为建筑的缓冲空间由电梯输送到各个楼层。这样的组织方式比较内向,将大厅作为主要的转换节点,建筑与城市之间分隔明确。但是给人的感觉比较仓促,缺乏过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意识到了空间和环境对于城市,建筑以及人们生活的影响,在高层设计中也逐步加入了更多的公共空间,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设计开始呈现多样性的发展趋势。景观空间,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元素,在这时候也开始大范围的被运用在高层建筑底层空间设计中。它更多的成为了高层建筑内部空间和城市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为增加空间环境的舒适度,更好的组织人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2高层建筑底部景观空间的分类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和城市直接相连,为了在不同的基地环境中解决高层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之前的很多优秀高层建筑设计都对高层底部空间形式进行了创新和探讨,高层底部空间设计也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变化。而景观空间也随着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形式的变化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做法。按照景观空间在高层建筑底部的位置以及它和高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本文将高层建筑底部景观空间分成以下几类:

2.1 外置式景观空间

高层建筑底部的外置式景观空间在这里指的是在高层的设计中,将开放性较强的公共空间放在建筑实体的外部进行布置,并且结合了景观设计元素的空间。它是处理高层建筑和城市的关系中最为常见也是最早出现的手法之一。

这种类型一般适用于基地面积相对宽裕,除了塔楼和裙房的占地以外还有多余用地的高层建筑。设计的时候,往往利用广场,绿地,下沉庭院等方式来作为高层和城市之间的过渡空间。这些空间不但起着集散人群的作用,当它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时候,往往也为城市中的人群提供了休息娱乐交流的空间,为城市环境的改善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密斯在纽约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1958年,38层,如图1)是利用广场空间将高层和城市相联系的最早的案例之一。大厦主体高158米,为了减轻高度对于街道的压力,大厦从街道边缘向后退了90英尺(约28米)。同时建筑的底层向内退让,形成灰空间,和场地上设计的喷水池和绿化空间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场所,也为街道留下了喘息的空间。

图1 西格拉姆大厦图2 洛克菲勒中心下沉广场图3 洛克菲勒中心海峡花园

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图2,3)也是利用建筑外部场地来做到将城市和建筑相互连接的一大成功案例。中心由19栋大楼组成,占地22英亩。建筑群的分布和高低配置都经过了严格的设计,从第五大道旁较为低矮的国际大楼缓缓过渡到第六大道旁最高的标志性的奇异电器大楼(GE Building,70层,872英尺,约266米高),整体削弱了超高层对于城市的压迫感。而设计最出色的莫过于建筑群的中间广场,从第五大道出发,是提供市民使用的公共空间海峡花园(Channel Garden),花园宽175米,长60米,其中错落分布着水池,花坛,雕塑等,这个狭长形的空间引导人们从第五大道来到正对着奇异电器大楼的著名的下沉广场(Lower Plaza)。这个广场在夏天被用作一个露天咖啡馆,冬天则成为了一个室外溜冰场,每年圣诞节还会有盛大的庆祝典礼。这些被巧妙设计的空间序列将人们从城市很舒服的引导到建筑中,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外置式景观空间能够利用外部公共空间做到和城市的有序衔接,它需要相对宽松的基地环境,当基地面积相对较小时,在有限的室外环境内用水池,花坛,雕塑等景观小品来减小场地带给人的局促感,丰富空间层次。当基地面积相对较大时,大面积的绿色景观设计又能够减小场地的空旷感,增加环境的舒适度。在我国,很多新区规划中用地都相对宽松,场地设计时大多将内部交通和绿化景观和广场设计相互结合,既能解决高层建筑底部多疏散口的交通设计,又为场地提供多种使用的可能性,增加了绿化面积。

2.2 内置式景观空间

和外置式景观空间相对应的是高层中的内置式景观空间,它是在设计中将含有景观元素的公共空间放在建筑内部解决,将建筑外的元素引入建筑内的一种做法。内置式景观空间大多用在场地比较紧张,在主体建筑以外场地没有多余用地的情况下。如果说外置式景观空间是一种比较开放的公共空间处理方法,那么内置式景观空间则相对比较内向,其服务对象更多是为了建筑的使用者,而减少了城市居民的参与性。但是因为高层底部内置式景观空间对高层来说能够很好的改善高层内底部的环境,提升室内空间质量,所以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外置式景观空间关注建筑外部环境的同时,内置式景观空间则用于提升建筑内部的环境,两者相互结合已经成为了更加普及的做法。

按照内置式景观空间在高层底部所处的位置可以大致将其分为塔楼中庭式,裙房中庭式和裙房庭院式三种

2.2.1塔楼中庭式景观空间

在直落式高层中,为了减少从街道直接进入建筑空间的生硬感,有些建筑在设计时将底层大厅空间进行景观化的处理,将绿化,水池,广场,雕塑等元素引入到室内,成为一个景观内庭。例如,1967年,由Kevin RoChe和John Dinkelo设计的福特基金会大楼(Fort Foundation Building)(图4, 5)就是一个塔楼中庭景观空间的典型案例。这个建筑从外表上看并无太大的不同,但是设计师却在高层内部加入了一个高130英尺的大中庭,中庭内部茂盛的树木和蜿蜒的流水让人仿佛来到了大自然中,这样的景观设计改变了高层建筑原本给人带来的严肃冰冷的感受,是高层建筑景观空间设计的典型案例之一。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由最开始的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模式,逐渐发展到,分散在建筑两侧的双核,三核,甚至更多核的空间模式,这样的空间模式使得高层底部空间更加通透,底部景观空间的面积变大,做法更加丰富,为塔楼内置式景观空间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可能性。

图 4福特基金会大楼内部景观空间图 5 福特基金会大楼剖面

图 6大阪市吉本大楼图 7 大阪市吉本大楼内庭

2.2.2裙房中庭式景观空间

当内置式景观空间从塔楼转移到裙房内部,就更加不受到高层核心筒等各方面的约束,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跟裙房部分的功能相结合,特别是在饭店建筑和底层为商业的建筑中,景观内庭不但能够使建筑更加气派非凡,还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环境。由竹中工务店设计的日本大阪市吉本大楼(Yoshimoto Building,1986年竣工,高136.2米,图6,7)就是利用了裙房内部的中庭景观空间来优化室内环境的例子。它的商业裙房有8层,在临街一面设计了一个通高的景观中庭,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面对街道,使室内外的环境融为一体,室内的绿化,散置的咖啡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共的休息场所,实际上,这个中庭就是一个不受气候影响的室内城市广场。

2.2.3裙房院落式景观空间

相对于裙房中庭式景观空间,庭院式的做法虽然景观空间也是在裙房内部,着重调节建筑内部环境,但是前者是将景观空间放在室内,而后者运用的是建筑内庭院的方法。这种方式适用于裙房占地面积较大的建筑中,它不仅可以给裙房部分的建筑增加采光,还能为裙房内部带来室外活动空间。相较于室内式景观空间,它的景观设计能够更加自然,较少受到建筑的约束。当界面设计比较自然的时候,室内也可以获得室外般的空间感受。由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的纽约时报大楼,其底部裙房就有一个室外庭院。这个庭院被安置在主塔楼底楼和一个会议中心之间,一方面庭院的自然光线可以进入到两边的功能空间,另一方面,在这个不算大的庭院内,景观设计师模拟了自然界的树林环境,柔和起伏,被草坪覆盖的地面,加上几株高大的植被,让身处高层底部的人们如同置身在自然中(图8到图 11)。

图8, 图9 ,图 10,图11纽约时报大楼底部中庭

裙房院落还可以和裙房的屋顶平台一同设计,也会得到更加自然一体化的效果。由伊东丰雄设计的新加坡的怡丰城(Vivo City)就是一个院落空间和屋顶景观空间相互呼应,融合为一体的优秀实例。这座建筑的三层是一个大型的屋顶花园,其中植被,水体,木质铺地等元素相互搭配,为人们在屋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而建筑的二层是商业空间,其中包含有多个庭院,作为室外运动空间,或者是儿童嬉戏娱乐空间。这些庭院与三楼的屋顶花园相互联系,视线贯通,形成了富有层次的室外活动空间(图12, 图13)。

图 12 新加坡Vivo City庭院空间 图 13 新加坡Vivo City 模型

同时,裙房院落景观空间因为其对空中开敞,因此也为高层塔楼部分以及周围的建筑提供了优美的景观。

2.3 过渡式景观空间

在高层建筑底部景观空间的做法中,除了外置式景观空间,和内置式景观空间外,还有一种介于建筑内部和外部之间,处于过渡性地带的做法,且暂为这种高层建筑底部景观空间定义为过渡式景观空间。过渡式景观空间有三种:延展式,连接式,组合式。

2.3.1延展式

有些高层建筑底层的开放空间并没有严格的室内外之分,而是从室内延伸到室外,给人感觉连成一体。由黑川纪章设计的日本福冈银行本店(Fukuoka Bank,1976,图 14)位于福冈市商业办公区内,在保持容积率700%的前提下,设计师将建筑的中部挖空,形成一个巨大的灰空间,和室外的空地相互联系成一个大市民广场。这个想法来自于黑川对于日本传统

图 14 日本福冈银行本店图 15 纽约利华大厦底层的室内外连续景观

建筑中的“缘侧空间”的研究[ 黑川纪章《日本的灰调子文化》],他将这个在传统建筑中联系室内和室外的空间引入到这个高层设计中,并且将空间放大,在其中用各种树木,花坛,雕塑,水体,长凳等营造出适宜人休息的环境。这个空间因为有顶,所以可以算作是内部空间的一部分,又因为其开敞的特点,它又是室外空间的一部分,内外空间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建筑外的城市景观也自然地延伸到了室内。

事实上这种空间的延伸感并不一定要在一个连续的空间中才能产生,即使空间被墙体、玻璃或者是标高等元素打断,只要在这些被隔断的空间中运用了统一的元素,如材质,绿化,地面形式,甚至是细部设计,就都可以将这种延伸感带给使用者。例如:纽约的利华大厦底层虽然室内外之间有玻璃幕墙隔断,但是延伸进建筑的绿化还是将空间的穿透感带给了人们。(如图 15)

2.3.2连接式

在有些群房与塔楼分离,或者有多座分散式群房的高层建筑或者建筑群中,裙房和裙房之间,裙房和塔楼之间,塔楼和塔楼之间如何过渡也是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这些连接空间并没有那么明确的功能定义,往往更容易成为人们休息交流的场所,景观的介入能够使这些连接空间的过渡更加自然,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例如SOM设计的东南金融中心大厦(Southeast Financial Center,迈阿密,1983年,高55层,224.9米),如图 16,这个180万平方英尺(16.722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包括一座塔楼,一个银行大厅、停车楼和一个运动俱乐部。设计师在两个建筑之间构筑了一个玻璃天顶,下面是一个高12层的开放空间,其间植有当地的南福罗里达棕榈树,还配有零售店,休息座椅,桌子等设施。这个空间不但连接了高层及其裙房,还将整个建筑和城市相联系,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休息场所。

2.3.3组合式

在综合体建筑日渐普及的今天,在建筑的功能上,综合性越发的凸显,在形式上,复合式的建筑群也越来越普遍。特别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商住综合体建筑,为了增加底层部分商业的丰富性,引入商业内街,内部水道等各种设计手法层出不穷,景观空间也就随着这样的丰富的设计手法而产生了多种可能。它在公共空间中,可以呈线状分布在一条内街中,也可以呈点状分布在室内中庭,还可以呈放大的形式做为外室外广场而存在。因为其手法的多样性,使得公共空间成为最能够塑造和影响综合体建筑个性和特色的空间之一。在这种综合式高层的底部,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也根据公共空间的形式而采用组合的方式,铺地,绿化,水体,小品,灯光等都应该跟随着空间形式的变化而产生,使游览空间, 休闲空间,商业空间有机地融合。由美国捷德得事务所设计的南京水游城是一个建筑面积约16.7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性商业项目。“水游城”顾名思义是以流动的水为主体,营造的一个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休闲购物主题公园。水在这里作为景观主体要素从室外空间开始,延伸至半室内空间,室内空间。绿化种植,雕塑小品以及硬质休息铺地等随着水体一路发展。景观空间不但起到了过渡延续的作用,同时还组织了建筑内部的交通,成为了建筑的主体。(如图17, 18)

3 总结

以上分类的依据是景观空间的存在方式以及它与高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在实际设计中,每个类型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划分,应该按照具体的基地环境来选择适合的景观形式加入到建筑设计中,以达到美化建筑环境和城市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覃力. 日本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

[日]舆水肇 张廷凯等译. 建筑空间绿化手法[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涂志群. 高层建筑底部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探索一种可操作性的城市空间设计方法[D].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4月

第4篇

【关键词】山地公园;游憩空间;景观塑造;GIS

1引言

我国山地地貌约占国土面积的2/3,因此,山地公园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途,探讨城市山地公园游憩空间的塑造方法对公园绿地的建设乃至城市绿地的规划都有积极意义。当今,从保护生态、尊重环境的角度进行景观塑造已成为时代的共鸣。然而在城市山地公园景观建设中,仅将“因地制宜”流于口号,对山体地形任意改造,使山地环境遭受毁灭性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在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对景观环境多样化需求日益提高的现在,为城市山地公园建设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优秀案例已迫在眉睫。本文就这一目的,以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设计为例对山地公园游憩空间营造进行分析,其具体设计思路如下:1)着眼于整体,结合现场实际踏勘、测绘图纸、现状模型,并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等获得相关量化信息和模拟效果,为游憩空间营造和选址提供科学依据。2)具体分析各类游憩空间如何在尊重现状的前提下,融合其他造园要素,塑造多样化的主题游憩空间。3)顺应山势,合理组织流线与园路,并通过分级园路串联主要游憩空间节点。初步探讨如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营造游憩空间,并归纳出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的山地公园游憩空间营造方法,可减少土方工程量和建设费用,实现节约、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设计。

2城市山地公园和游憩空间的概念

2.1城市山地公园的概念

城市山地公园,是指拥有变幻的地形、丰富的植被,以自然风光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它是以绿化、生态功能为主,结合景观、休闲、运动、文化等功能的综合性开放式城市绿地,以人作为衡量标准适当造景,通过富有节奏的景观设置带给人们强烈的景观感受,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好去处。城市山地公园还具备集调节生态环境、展示新区风情、提升城市旅游形象于一体,重点体现休闲游览、游憩体验、运动健身、科普教育为主的功能。

2.2游憩空间的概念

游憩空间是处于城市或城市近郊的、游憩者可进入的,具有休息、交往、锻炼、娱乐、观光、旅游、购物等游憩功能的开放空间、建筑物及设施。城市山地公园在依托自有山体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自然生态,休闲康乐,展示城市人文特质,丰富城市休闲娱乐等游憩空间。

3城市山地公园游憩空间设计原则

3.1保护性原则:尊重山体,维持生态

山地公园以山体为主,山地独特的地形地貌是城市山地公园最大的自然特色,也是最吸引市民的地方。山地公园的核心是山林景观,所以在当前规划建设中,需竭力维护山林景观,珍惜和维护公园特有的植被、沟谷、平台等特色景观资源。

3.2景观性原则:因地制宜,整体规划

在建设城市山地公园的过程中,设计师要掌握山地基本情况,包括山地的自然特征和所处环境条件,依据地形进行整体布局、功能分区。设计中,应通过各种设计手法,如景观要素设计、交通联系、标识系统设计等,体现整体和谐的设计构思、贯彻整体和谐的设计理念。

3.3人性化原则:以人为本,满足功能

秉承自然生态,维护城市绿肺,坚持生态环保设计理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公共开放游憩空问,满足城市休闲、旅游的综合需求,吸引市民及观光客。

3.4地域性原则:延续历史,展现文化

山体可以挖掘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可充分考虑区域本身的传统和特征,将当地文化内涵、社会传统、经济机遇与挑战、当地居民以及游客需要进行统筹规划,结合开放空间引入活动,创造野趣,力求在城市山体公园的营造中体现地域性特征。

4城市山地公园游憩空间营造实践———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

4.1项目概况

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项目占地面积689600m2,位于大连市金州区金石滩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部,邻渤海。地处庙上村,银滩路以南,滨海路以北。西面距离轻轨3号线金石滩总站不到3km。交通便利,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地理区位条件优越。金石滩山地公园位于丘陵地带,四周低中间高,高差变化明显,用地范围内共有13处山丘,其中,最高峰海拔75.9m,相对周边市政路高差64m;最低峰海拔33.2m,相对周边市政路高差22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用地范围内平坦地块比例较小,不利于门区、景区设置。

4.2设计目标与构思

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以大连市市花月季花作为植物主题,突出“月季的世界,鲜花的海洋”特色植物景观。1)掇———青山:充分利用山地原始地形,结合GIS软件,对山形竖向进行局部整理,尽可能减少土方工程量。2)理———碧水:充分利用原有2道山谷加以改造,形成2条溪涧,汇于山脚下人工主湖;并完善雨水收集系统,将山体地表径流汇于主湖。3)造———森林:以“生态修复”为主要技术手段,营造出以自然为特色,乔灌草搭配,层次分明、季相显著的森林景观效果。4)惠———万民:因山构园,结合山地不同的竖向效果,打造多样化的主题游憩空间,满足居民游憩需求。5)塑———特色:突出“月季的世界,鲜花的海洋”特色植物主题,打造功能复合型绿地。

4.3城市山地公园游憩空间营造手法

4.3.1基于GIS分析,科学规划布局由于山地公园的特殊地形条件,设计师无法通过现场考察或现场照片对场地空间特征有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使得在进行空间分析以及后期游憩空间选址时困难重重。运用GIS软件,可以对场地的建设适宜性进行精准分析、评价,使得山地公园游憩空间选址更加科学合理[1]。4.3.2因山构园,营造主题游憩空间根据全园方案策划与基于GIS分析的游憩空间选址意向,全园主题游憩空间主要有:1)主题广场———万花广场。位于公园东侧,通过GIS坡度分析可知,场地大部分坡度在0~8%,地势相对平坦,适宜设置主题广场游憩空间,南北环山,西面隔水与月季花坡相望,是最佳观湖、观花点,东邻规划市政路,是游客主要来源方向,景区整体背山依水,向市政路呈开敞迎纳、环抱之势。万花广场是公园的主要入口广场和游人集散地,引导疏散游客到其他主要景点进行浏览观赏。设计通过台地解决高差问题,设置绿色覆土管理门房,覆土建筑符合生态理念,同时达到自然的景观效果。台阶广场处理为露天音乐剧场形式,可进行观演活动。2)体验空间———台地月季园。台地月季园使用GIS坡度与坡向分析结果进行设计。GIS坡度与坡向分析结果显示,坡度主要集中在8%~30%,坡向以南坡居多,光照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设计中结合现状地形,依山就势,将坡面改造为多层台地,利用高差强化景观立面,并以密林为背景,展现立体景观,自上而下形成多层台地,营造台地月季园景观。前山主要以色带及廊架等形式展示品种丰富的地栽月季、藤本月季,突出月季园的整体景像。山顶设台地园,呈中轴对称式布局,其中设置叠水、雕像等,中央场地两侧设有廊架,制高点为围合空间的欧式柱廊园。3)观景空间———月季花坡。月季花坡作为全园的景观焦点,为全园最佳观赏面,设计中将观赏坡向较好的东坡作为景观展示面,交通游线采用迂回的“之”字形,一方面,“之”字形路叠加在山体坡面上,能够增强山体横、纵两个方向的透视感,通过视觉手段加大观赏面积,彰显山的高远,坡度分析计算出的20%坡度也恰好适于“之”字形路的布设;另一方面,“之”字形路较垂直登山路能够有效消纳高差,将每条园路的坡度都控制在8%以下,在提高行走舒适度的同时实现无障碍通行。同时,在山顶设置观景平台,布置一组白色张拉膜构筑,表达“闲云逸彩,东眺大海”慢生活、静赏花与海的意境。4)休憩空间———樱花园茶庭。樱花园位于主湖西南侧,原山地地形为山谷与缓坡顶,将山谷沟壑加以改造,形成叠水溪涧,汇集山体雨水径流入溪,溪水自半山腰跌宕而下,最后汇于主湖,游客登山经过山谷樱花谷后便进入坡顶的日式茶庭,景观上以幽静的山间石径、景观矮松、洁白的白沙、沧桑厚重的石灯笼来营造幽静、古雅的茶道氛围为主。植物特色上,选取当地特色花———灌樱花,打造樱花芬芳漫谷。5)健身空间———桃花源。桃花源现状为主湖北侧另一条山谷,作为主湖区的中心景观延续,将山谷沟壑加以改造,形成叠水溪涧,汇集山体雨水径流入溪,溪水自半山腰跌宕而下,最后汇于主湖,溪岸两侧种植桃花春花密林,活动场地布置于溪流两侧,并利用现状地形高差设置3层活动平台场地,分别设置乐龄广场、儿童乐园,以满足不同年龄层对休憩、登山、健身、娱乐等活动的需求。4.3.3顺应山势,组织流线与园路金石滩山地公园在道路组织规划前期进行了GIS坡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使园路尽量贴合山势走向,通过“之”字路的方式,尽量减缓道路坡度,减小土方工程量,力争将每条园路的坡度都控制在8%以下,在提高行走舒适度的同时实现无障碍通行,并通过分级园路串联主要游憩空间节点。4.3.4利用地形,控制视线按山体所处位置不同,游憩空间与视线感受各不相同。顶峰的地理位置一般是要高于其他四面景物,由于视域范围大,所以,适合设置开放型空间,视野远眺地势平坦。凸山腰景观视线有开放的感觉,凹山腰则景观视线内向相对封闭。根据现状地形分析,对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通过植物空间与游憩空间的围合,共形成4类景观视线,分别为登山眺望视线、观山视线、观水观山视线、林地透景线。在后期进行种植设计时,结合地形特色,应合理预留或围合出景观视线[2]。4.3.5体现文化,营造地域性景观保持山体风貌,保护山体历史,突出地域文化是城市山地公园建造的重要目标。且设计师需要注重营造与城市紧密相连的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景观。设计题材依从于整体景观概念定位,尊重原有城市肌理,嵌入一些文化元素,建筑与景观相结合,增加当地元素,将现代的功能、美学元素、技术元素融入其中,使之融合成一个有序的统一整体。

5结语

中国城镇化发展至今,城市生活空间越来越拥堵,喧闹的城市环境使人的焦虑与压力与日俱增,为此,建设山地公园、塑造游憩空间,能够为人们提供自然空间去放松自己。本文就这一目的,初步探讨如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塑造景观,归纳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山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首先,基于现状地形,获得坡度分析、高程分析、坡向适宜性分析的相关量化数据,确定主体景观框架;其次,结合地形塑造空间,融合其他造园要素,如水体、植物塑造特色景观空间。目前,山地公园的设计仍然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在“因地制宜”造园思想的基础上,利用现状地形塑造景观空间,深化对景观多样性的探索将成为建设山地公园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6-24.

第5篇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1、城市综合体建筑概述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城市综合体,简单来说,就是高效、立体化地整合现有资源,使其各元素之间其相互交融、彼此共存,在新的模式下实现城市功能的新突破,最终形成一个绿色生态、适宜人居的城市空间环境。近几年,许多学者及大量的论文对于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的研究多有涉猎,他们认为城市综合体具有较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可达性、综合的功能包容性等特点,它通常产生于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城市功能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城市CBD、城市副中心等。由此可见,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将成为城市建设中一种新的革新,随之也会创造出城市新的活力中心。如图,为城市综合体建筑功能示意图。

城市综合体建筑功能示意图

2、城市综合体建筑公共空间类型

2.1内街

内街是很多大型综合体建筑联系和组织商业功能的重要纽带,其可以设计为一条个性化步行街,也可以设计为多条主题明确的层次化步行街。内街高度和宽度可自由调整,亦可室内、露天、多层或者单层。内街不仅仅是简单的购物街,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场所,设置舒适的景观设施,美化内街环境,设计明确的内街指引,满足人们交往、餐饮、购物、娱乐的要求。

2.2出入口

出入口是城市综合体建筑从室外到室内之间的过渡空间,并且是人们对于综合体建筑外观的第一印象,具有鲜明的识别性、标志性和导向性,可烘托出欢快、热烈的建筑气息,应保留足够空间,便于人流的聚散和引导。同时,综合体建筑出入口空间设计的良好形象,可以向人们传递独特的民族特征和文化思想。

2.3中庭

大型的综合体建筑物中往往有多个中庭空间,中庭可承担一定的商业行为,例如为商家提品展位,开展大型促销活动,中庭空间一方面人流集中,另一方面该空间又开敞明亮,便于商家宣传。中庭空间可以作为综合体建筑的重要交通空间,结合楼梯、观光电梯、自动扶梯进行布置,为购物人员提供便利到达综合体建筑的各层空间。中庭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人们可以在中庭空间自由的进行观光、交流、娱乐和休息,并且还可在中庭举办音乐会、舞会或者酒会,愉快轻松的中庭空间可增强综合体建筑的舒适性,吸引大量顾客,从而提高消费。

2.4内庭院和内广场

综合体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可以采用内部庭院,由于内庭院没有设置顶界,可采用水体、绿化等软质材料,内部庭院空间具有聚集、内向、静谧的空间效果,可以供人们休息和观赏,内部庭院经常有一部分或者一面开敞,和外部空间保持适当联系,突破内部庭院的封闭性。城市综合体建筑内广场具有集聚型和向心性,作为综合体建筑的公共空间,其可将步行街和内广场结合起来,构成收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广场街道和内部广场空间比较类似,可以成为人们活动、休息的重要场所。

3、城市综合体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3.1构建多层次交通系统

交通性空间节点,除了传统的交通性广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地铁,创造了一种集约、立体化的公共空间模式,它实现了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应考虑将人车拥挤的繁华路线进行合理化分流,将人车比较拥挤、容易发生事故的交通道路尽量分隔。例如,采用城市道路分隔栏等。应考虑在人车混行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多利用天桥与地下通道等设施来缓解城市综合体道路压力。最后应考虑多设置城市综合体停车场以及完全地下停车场来分散车流集中问题。近年来,由于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将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整合已成为一种很流行的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模式。典型的例子如上海的静安寺广场、天津火车东站广场的城市设计等。

3.2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态性

以城市中典型的公共空间,即城市广场为例,其是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在设计过程中要求保证硬质景观以及以植物为主的软质景观在构成比例上应满足空间归属感的基本要求,为广场营造更加宜人的空间视觉效果。例如,我国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在硬质铺装上多以花岗岩为主,使景观效果以及基本的使用功能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从景观效果角度,硬质铺装面积过大很容易带来视觉单调感,尤其在缺乏植物质感与色彩的情况下,无法带来视觉美感。而在使用功能角度,受季节变化影响,硬质铺装面积尽管能够满足人们集会活动的进行,但极易被气候条件影响,导致使用功能逐渐下降。另外,城市公共空间中营造植物空间时也需考虑到城市道路问题。在道路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求在满足景观效果的基础上,体现生态效益与交通功能,并将城市地域文化展现出来。我国城市园林植物造景很大度上受传统中国文化影响,如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或寄情于山水中的诗文图画等,实质上传承城市原有的文化气息。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到文化策略,主要从植物属性、诗文绘画以及等方面进行。

3.3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题性要突出

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应满足综合体建筑功能需求,公共空间作为综合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助于补充建筑应用功能。公共空间在综合体建筑中可以发挥流线引导功能,有助于展示商家的气派和实力,能够分担综合体建筑的交通功能,因此应结合综合体建筑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公共空间在综合体建筑的作用和地位,不能和建筑应用功能发生冲突。公共空间应和综合体建筑融为一体,优化公共空间形态,当前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点状公共空间,实现了综合体建筑内部空间的良好贯通,而这种空间形态主要采用中庭式和大厅式;其二,带状公共空间主要按照线性沿着城市街道进行设置,线性的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最常见的就是商业步行街的形式,把点状的商业综合体进行整合,配以街廓形式的公共空间。简单的说,商业步行街就是以步行交通为主,集商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城市公共空间。若综合体建筑要求商业街设计顶界面,这时就形成了内部街道空间,街道和综合体建筑之间设计骑楼,形成拱廊口空间,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其三,立体式公共空间,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体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应营造安全舒适、大容量、高效益的空间环境,采用立体式商业模式,优化立体化的设施组织和交通组织,构建灵活多样的公共空间,将竖向功能和平面功能有效结合起来,构成立体化、多层面的公共活动区域。这种现代化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系统的建设,让城市更具活力。目前国内网络化的建设尚未形成系统,多是点状形态下空间堆叠后出现面状的扩大,如若真正实现综合体网络化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进行发展。

结束语

我国发展综合体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功能变迁及其实现方式多样化趋向、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组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化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同时,建设与发展综合体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也是我国城市空间健康、持续发展的有益之路。

参考文献

[1]汤衡.大型商业综合体底部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第6篇

【关键词】高架桥;桥下空间;空间形态;营造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土地资源急剧减少,交通日益拥堵,很多大中型城市为快速解决急剧膨胀的交通问题,都热衷以立体交通替代传统的平面交通。相比于地下交通建设,建设高架桥经济回报快,建设花费少,快建设周期也短,再加上高架桥又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因此高架桥成为地方政府解决交通问题的首选而大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高架桥在优化城市交通系统、改善城市空间结构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一种新型空间――高架桥桥下空间。本文以济南环老城高架为例,通过对其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态存在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桥下空间形态的规划策略和营造方式,以减少高架桥对城市景观的负面影响,为更合理的优化城市桥下空间提供参考依据。

1.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态构成因素分析

虽然高架桥桥下空间只是一种附属性、派生性的空间,但由于高架桥尺度庞大,空间作用影响范围广,其在城市空间形态体验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桥下空间形态也是非常有研究的必要性。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态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形态,其构成因素主要有:环境尺度、桥体尺度、使用功能(图1-1)。

图1-1桥下空间形态构成因素

1.1 环境尺度

指高架桥本身及附属空间外,其他所有能够直接影响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态的因素,垂直空间主要是指周边建筑物高度和行道树高度,水平空间包括高架桥与建筑物间距离、人行道宽度及车行道宽度等。

按照芦原义信的研究,街道空间尺度可以根据建筑物高度(H)和相邻间距(D)之间的关系来表达。D/H=1是空间质的转折点,随着D/H比的增大,建筑间产生远离之感;D/H比的减小,则成压迫之感。D/H比大于2,人才能以正常的视角看到天空。为分析人们对桥下空间的感受,现以两侧建筑物同高架桥的间距(D)、高架桥的高度(H),结合芦原义信的研究提出以下标准:

1.1.1当D/H≤1时,建筑和桥体间的干扰大,空间尺度紧凑,街道空间封闭感强烈,桥下空间在街道空间中占据主导地位,桥下空间不适合布置建筑物型的功能及广告悬挂、停车场,此种情况下适合开放型利用;

1.1.2当1

1.1.3当2

1.1.4当4≤D/H时,建筑和桥体间的影响已非常薄弱,空间封闭感消失。街道整体空间尺度大,桥下空间不是主导空间,因此桥下空间利用形式对周边空间影响小,其利用形式不限。

1.2 桥体尺度

桥体尺度因素包括:桥体本身的支撑型式、匝道、柱间距与柱数量,这些均会影响桥下空间的利用。这些因素从桥下空间角度看就是桥下可使用宽度、桥下可使用净面积、桥下可使用高度和桥下可使用空间完整度。城市高架桥多为双向4车道或6车道,桥面宽度大约为12―20m,引桥宽度为3.5m,这就为桥下空间的使用进行了尺度限定。

1.3 使用功能

有关高架桥桥下空间使用因素包括:桥下空间使用类型和周边土地的使用功能。周边土地的功能会从业态性质、空间层次等多方面影响桥下空间的使用,以及其人流的集聚性和流动性都会影响桥下空间的形态。高架道路在城市中穿行,与地面空间组合模式按照平面位置划分,主要有两种模式:

1.3.1高架桥两侧全是城市道路。人需要穿越城市道路才到达桥下空间,不仅影响了交通运行,也不利于行人安全,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桥下空间利用形式不适合引入大量人流;

1.3.2高架桥至少一侧不是城市道路。人可以相对自由地穿越高架桥桥下空间,桥下空间也可与周边空间连接为一体,其利用形式不受约束,而当桥下有城市道路时,利用形式则以市政设施、广告等为主。

2.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态问题分析――以济南环城高架为例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现代化程度高,经济实力也处于沿海城市的前列。近几年城镇化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导致老城的建筑容量和人口容量不断提高,环老城高架道路作为解决老城交通问题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因此以济南作为我国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态的研究实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1 高架桥简介

济南的环老城高架路主要包括二环东路、北园高架路和顺河高架路(图2-1),总里程达到15公里。这些高架路是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过拓宽城市的街道空间,在现状城市道路的基础上后建,其中顺河高架甚至建在城市内部河流之上,而使河流成为暗沟。

2.2 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态问题及成因

高架桥的大量建设,暴露出的众多问题己经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空间质量。以下将结合我们对济南环老城高架桥的调查,从城市、空间构成、人三个层面来重点探析问题及其成因。

2.2.1 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对城市的影响

2.2.1.1割裂城市空间

城市高架桥既是城市空间上的廊道,也是城市意象中的“边界”,它的存在必然会使高架桥两侧的城市肌理产生空间上的突变并生硬地割裂城市空间,致使高架桥周边城市空间环境成了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各种碎片景观的集合物。在城市中经常会看到为修建高架桥而大规模成片地拆除旧建筑,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原本有机结合的物质空间整体性地丧失,其结果往往是导致新旧空间的形式反差巨大,空间特色消失。

图2-1济南环老城高架示意图

在调研中发现济南环城高架桥的内侧建筑以多层为主,而在高架桥外侧则分布很多高层建筑,整个旧区如同一片孤岛漂浮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原有的城市风貌没有得到延续。当我们在穿越高架桥时会有到达另一个世界的感觉,会感觉到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

2.2.1.2诱发城市的负面功能

高架桥下特别是立交桥下会形成很大的开敞空间,刺激沿线各种商品交换空间的发展,促进新的商品市场的开辟,调研中我们就发现在全福立交桥下充斥着各种摊点(图2-2)。其次,高架桥下空间如果不能有效地利用,加之管理不当,容易变成低收入者和流浪者露宿的地方,使桥下空间脏乱不堪,不但给附近的居民造成了困扰,还会影响城市风貌和形象。此外,桥下空间犯罪活动频发更是加剧了人们对高架桥下空间的恐惧感。

图2-2全福立交桥下流动摊点

2.2.1.3自身形象突兀

高架桥作为城市的一种工程构筑物,还停留在工程结构物的水平。当我们站在高架桥下会看到线型的线条,灰暗的色彩、粗笨的造型、超人的尺度,粗壮、敦实的桥墩,横梁质感粗糙,还挡住了视线,使人有一种压抑感,这不仅造成城市空间的混乱,并导致高架桥桥下空间景观缺乏现代城市的个性和特色。这种双重尺度体系使高架桥无法与城市其它景观要素有机结合,城市原来完整、协调的景观变成破碎、冲突的景观。

2.2.2 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对空间构成的影响

2.2.2.1整体空间上缺乏联系

城市高架桥空间多呈面状或点状,并以线型空间相联系的纵向整体空间。由于高架桥空间的建设在时序上存在差异,因而在整体上没有统一的控制策略,导致空间凌乱,采用“绿地填空”的简单处理手法,难以形成连续、统一的空间感受,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的整体意象,尤其济南的环城高架为后建,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在横向空间上,不同功能性质的土地并置,相互之间缺乏密切的功能联系,存在空间形态和视线上的不协调,从而导致了土地综合效用低下。

2.2.2.2桥下空间利用率低下

桥下空间的利用方法主要有绿化、停车、用作交通空间三种,还有较多空间并未被利用,造成了空间的闲置,土地资源的浪费。对使用者便利性和舒适性的考虑不充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部分高架桥桥下空间被设计成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但大部分高架桥两侧都是快速车行路,使公共空的可达性低,在大多数时间里,人们只好望路兴叹,导致公共空间利用率低,也在情理之中。此外,由于在高架桥下容易形成了巨大的阴影,使部分公共空间长期处于阴暗处,空间的舒适性降低,也是导致公共空间利用低下的原因。另外,桥下空间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以一种过路空间形态存在,吸引不到人气,造成闲置。

2.2.3 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对人的影响

2.2.3.1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高架桥的建设虽然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但它给周围地区带来的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却是不容忽视的。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人们常常会利用高架桥下小广场来锻炼身体,表面上看桥下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但这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锻炼地点(图2-3)。我们都知道机动车是城市中的“流动污染源”,是城市PM2.5的主要来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尾气,包括一氧化碳、颗粒物、碳氢化合物及甲醛等,加之高架桥两旁的建筑物一般比较高,尾气聚集不易扩散,因而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图2-3全福立交桥下的活动场地

2.2.3.2对人心理需求的漠视

人们在高架桥下活动处于一种“被看”的观赏状态,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舒适的。调查中发现,在高架桥下绿化空间中活动的人总愿聚集在大树或旁边有适当遮挡的场地中,但现实中可提供这种条件的场地并不是很多,人们或是看着大片的绿荫无法进入,或是望着全无绿荫又十分开阔的铺装场地却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待在拥促狭小的场地中,聚集在某几株繁茂的树下休息活动。

3.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态的营造

3.1 构建整体的空间形态

高架桥本身像一堵混凝土墙,割裂了高架桥两边的城市空间。通过配置富有层次的景观植物可以有效地减弱高架在形体上的突变之感,有利于形成整体的空间。此外,在空间设计中可以通过植被缝合空间,使破碎化的空间整体化,并且在满通规定的要求下增大绿量,采用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不仅可以改善人们对高架桥的直观感受也可以改善恶劣的小气候,提升桥下空间的环境友好度。

3.2 提高桥下空间的可达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桥下空间的两侧为机动车道,在进行空间设计时应当为使用者创造多种可能的到达方式,提高桥下空间的可达性。例如,在车行交通量相对不大的地段设置人行横道加信号灯,引导人流有序进入。而在车行交通繁忙的地段,则可选择下穿道、空中廊道等形式避开车流。其次,在出入口及通道的布置和设计上应强化出入口的标识系统,以及确保良好的视线引导,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3 营造和谐的视觉体验

高架桥桥下空间色彩最严重的问题是高架桥本身的色彩与周边环境缺乏联系。所以对高架桥本身进行适当的色彩处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一般来讲,色度和明度较低的颜色容易使桥体产生类似于墙的感觉,而过于花哨艳丽的色彩装饰又会对驾车者产生视觉干扰,所以桥体的色彩装饰必须“适度”,所以把桥体装饰成白色、蓝色等与天空颜色相近的色彩(图3-1),有利于桥体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减少突兀之感。

图3-1上海白色高架桥桥体

城市夜景营造是改善高架桥亲善度的一种重要方式。对高架桥光影的位置、色彩、强度等进行控制,可以改变高架桥在人们心目中灰冷的感觉。此外,不管灯光作为表现的主体元素,还是整合环境的要素都应简洁,避免过分渲染。

3.4 提高桥下空间的艺术性

高架桥桥下空间作为公共空间具有开放性,通过小品的设置、景观植物的组织等手段提高桥下空间的舒适度,才能吸引人流,但是留得住人才能激发桥下空间的活力。由于人们在高架桥下对空间的感受除了人的尺度外,还有高架桥超常规的尺度,因此,在防止桥下空间破碎化的同时,还应以人的尺度设置构筑物、铺装、设施小品等造景要素,并尽可能的进行艺术化处理(图3-2),只有这样才能留得住人。此外,人们具有亲近自然的冲动,在场地设计时应着重对自然造景要素的艺术处理,尤其是水景。

图3-2成绵高速桥墩的艺术处理

3.5 营造“场所”精神

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场所最容易引起人们内心共鸣,产生文化认同感,也能使桥下空间留的住人。因此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场所精神的营造是维持其长久魅力的根本所在,也正是这些空间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并使城市具有魅力。

营造场所精神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延续,一种是创造。延续地段文脉可以通过一些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小品,或者极具传统特色的装饰等来营造氛围。创造场所精神关键在于引入生活场景,让生活其中的人去创造。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附近的一个小镇,有一条高速路穿过,在小镇的城市肌理中形成了个粗暴的切口,在桥下空间建造了名为A8ernA的公共空间,设置了成极限运动和游泳池(图3-3)。通过这些方法高架桥己经从简单的灰色建筑,变成了特色鲜明的“城市名片”,或传统或现代的设计手法成功地传达了场所精神。

图3-3 A8ernA的公共空间游泳池

4.结语

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态地营造和塑造,是优化城市景观,改善城市形态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济南市主城区的实地调研可以发现,桥下空间形态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本文仅对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态与城市空间形态的结合做了分析、探讨,旨在以此作为突破口,为充分合理利用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态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于爱芹.城市高架桥空间景观营造初探.[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5.

[3]谭鑫强.城市高架桥主导空间解析.[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9.

第7篇

关 键 词:loft 空间 艺术 时尚 个性化 对话

一、由艺术而生的时尚Loft

(一)loft艺术源起

早期的loft是从古老的旧建筑改造而来的,被人们称作“阁楼”和“仓库”,具有巨大以及宽敞的空间属性。当时的艺术家与设计师选择了廉价的废弃厂房进行居住与工作等活动。如今的loft从最初失去了使用功能的反传统住宅逐渐成为了一种居住风尚,作为当代都市的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Loft的真正产生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纽约,当时的艺术家们在曼哈顿西南区的废弃厂房中进行设计与创作,分隔出生活与工作空间,当时地方房屋租金大幅度增长,从而使这些人们寻找经济实惠的居住环境,考虑到交往人较多,需要足够大的空间,于是废旧的厂房成为了他们的目标,其良好的采光和宽敞的空间等,都符合于他们的居住条件,由于早期的loft是由废旧的厂房所改造的,所以的天花板、露出的管道与水泥墙面成为了loft独特的空间特点。Loft空间的独特氛围能够激发创作思维以及艺术灵感,考虑到大空间和良好的采光条件,当时的艺术家还会放置一些艺术作品,成立了一些艺术家的艺术工作室,这样就解决了居住与工作两大问题。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居住区域,而这些新的loft住宅成为了新型的居住理念,之后loft便成为了居住者所追求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loft所潜在的巨大市场,loft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一直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由于乔治·科兹沃夫和肯蒂什地产会的股票公司对布莱恩和梅手表加工厂的成功改造,loft才逐渐的推广起来。这时的loft已经开始注重保留建筑本来的面貌,这也是loft的独特之处。渐渐地loft成为了新时代的产物,吸引了更多的追求时尚的新生活的人们。[1]

(二)时尚的延伸

如今的loft已逐渐商业化,并且形成了一种时尚潮流,引导当前的流行趋势、个性化的审美情趣。随心所欲地不受任何限制地创作,钢筋混凝土的旧空间迹象等特点,被许多人热捧以及喜爱,它包含着一种生活态度。Loft具有高大而敞开的空间,具有无障碍的流动性空间、全方位组合的开放性空间、减少私密程度的透明性空间、不同风格和格局的艺术性空间等特征。Loft居住空间居住方式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上下双层的复式结构,楼梯和横梁类似戏剧的舞台效果,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不被已有的机构或构建所制约。在开放空间的同时也可以对空间进行功能性的分割,从而使它蕴涵个性化的审美情趣。[2]

二、Loft空间艺术与时尚的定位分析

(一)loft功能空间的定位分析

Loft的空间功能属性基本包括居住功能空间、办公功能空间、展示功能空间、休闲娱乐功能空间。Loft的发展是继承了旧工业时代的气息,从纽约开始发展起来一直到如今的欧洲,loft的不同因为具有时空性。旧时代的loft还不算成熟,人们为了廉价的居住空间,原始的样貌保留不变,只是为了满足生活与工作,loft空间采用其空间的灵活性,通过功能分区划分,也可以转变所需求的功能属性空间,去满足不同空间的功能需求,是一种综合性的多功能空间。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只是局限于居住与工作空间功能了,随着loft空间的发展,生活空间也渐渐地丰富起来,在loft的空间里产生着居住、办公、商业、展览以及各种各样的娱乐休闲场所等功能的居住方式,比如宽敞loft更多的是考虑到功能空间,在大空间中的分隔小的区域,北仓门中的餐厅便是用镂空的隔断来区分功能空间以及用拉长的靠垫来划分较为私密的空间,让人忘却烦恼,拥有无拘无束的放松心态,这正是loft设计的目的所在。

居住空间中需要把一些卧室、卫生间等区域象征性的区分开来,比如砌起来的半墙,在保证其空间的通透性情况下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办公功能空间与以往的居住空间不同,它与居住空间不必分开,但也可以成立一些艺术工作室这样的艺术办公空间,灰顶、水泥墙保持不变,在这些沉稳的色调下使人能够安静细心的投入工作中。展示功能空间则需要保证空间的通透性,人口流通的无阻碍性,大空间的同时还需要保证良好的照明,实现其展示功能的最大化。因为休闲娱乐本身就是一种放松心情的场所,主要表现是富有创造性空间的休闲娱乐气息。

(二)艺术与时尚的对话与碰撞

1、以时尚表现艺术

Loft与生俱来的旧工业气质具有一定的艺术性。Loft中的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形成了强烈的视觉碰撞,产生了一定的视觉艺术效果,在艺术层面上形成了新与旧的对话。真正的loft设计毫不做作,倡导自然、真实、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其与生俱来的“旧时代气质”,其独特的气质是一种艺术与时尚的体现,保留原始的样貌,追求自然形成,并且在其中穿插着一些现代元素,让loft充满着一种新的时尚感。也许因为其产生是由这些与艺术家们的灵感汇集起来地共同产物,给人一种愉悦的心情和优雅、纯粹与不凡感受,赋予人们不同的气质和神韵,能体现不凡的生活品味,精致、展露个性,旧时代的气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再加上艺术家们的创造共同构成了新型的空间艺术。

以无锡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为例,它改造于60年前大规模的经营蚕丝商品的大型工厂,的钢结构,灰色的砖墙,原始的水泥墙面和木质结构,到处都显露着粗犷和寂冷的感觉,为了保持原有的面貌突出loft整体空间,地面和木质结构还按照原始的样貌进行还原。顶面与墙面的处理让空间最大化利用,由于其功能性,需要考虑到一些现代元素,有中式与西方文化的混合,所以整个空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大面积的墙面处理与个性化装饰的设计使得整个空间具有时尚感。北仓门的顶面设计尤为独特,其顶面与墙面的呼应使得空间显得协调起来,通透的新材料的运用,在具有其艺术性的同时还有着很好的自然光,一个个类似于细胞的半透明膜聚集在一起也传达出一种时尚性,其现代的材料与水泥地面和灰色墙砖所形成的对话产生了艺术感,在整体的空间里这些时尚的现代元素与旧时代气息的融合体现出了设计师们所传达出来的艺术的灵魂。

2、以艺术引导时尚

Loft所体现出来的空间艺术也能带领新的风尚,即以往传统的居住环境与loft个性化的艺术所形成的强烈碰撞。传统的居住方式为固定的格局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而loft的一种随意无定向性、非常规性与传统的住宅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其大的空间与材料的大胆运用,都能够表现出空间的时尚性。以URBN上海酒店为典型代表,它是在原有旧仓库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现代设计,特别是地道的上海元素,最终改建成了一种新型酒店。其为了展现市中心的地段所体现的真实面貌,舒适、时尚且便利的环境所设计出来的。其格调也具有时尚感,内部结构处处显示出结构主义,大厅里的整面玻璃幕墙展现出室外的园林景观,土耳其的沙发,奶白色的吊灯,青石砌墙和原木色家具,每一件都透着极简主义的韵味。URBN在环保基础上,保留了大部分原有的结构,酒店内部的墙面和地板绝大部分来自本地的回收材料,如拆自老房子的上海青砖和硬木,不少砖面上凸出的编号也被保留。房间内的椅榻由硬纸板压成,但不像很多老上海概念去处的灌输式做法,这些元素都被巧妙地隐藏起来,以简约派现代设计的面目低调呈现。就是因为这样的表现手法把空间变得更加具有时尚性。[3]loft的设计理念便是自由设计灵感,艺术透视着loft个性,正是因为这样的个性化从而带领了空间时尚化设计。

四、Loft空间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loft将会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loft个性化空间的追求会愈演愈烈。Loft的设计理念将会更多的融入生活,空间模式种类也会变的多样化,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住宅模式,改变其呆板的生活方式,在增加空间功能的同时提高住宅空间的灵活性,不需要传统和私密性的空间划分,大空间和随意自由的个性化生活也会被许多人所青睐。Loft的存在激发了人们对新型前卫住宅的追求它所体现的是个性化的生活方式,通过改变废弃的旧建筑,使其得以循环和再生,人们把功能分区给很好的结合起来,把单一的空间模式变得多样化,以满足居住者的功能需要。Loft主要的消费群体包括个性上和功能上的,如今一些开发商针对这些年轻追求新生活的群体开发了一些高大宽敞的loft户型,摆脱传统空间模式。传统的空间由建筑商规划分隔,但是这些功能并不能全都满足每个人的居住要求,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繁忙的工作中追求一种自由轻松地环境,功能空间上需要加上一些个性的色彩。人们希望有一个可以放松心情、舒适、自由个性化的空间,loft文化融合了历史情感和现实功能的需要,将旧建筑的保护再利用与现实居住者的功能相结合,如今的loft的存在满足了年轻人的追求时尚生活方式的需要,也成为衡量一个先进城市的标准之一,对空间设计有着更好的发展目标,无形中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Loft往往受到年轻人以及艺术家的向往和喜爱,所以loft本身就具有艺术灵魂,loft的生活方式使得居住者即使在繁华的都市中也能感受到那份自由的生活,这正是loft的艺术与时尚所在,也就是loft所讲述的自由的生活与魅力所在,这种生活空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向往。在以后的发展中,loft的个性化空间、灵活多变的设计与现代主义的元素相结合的特点,将引导一种时尚而前卫的生活方式。

注释

[1] 奥里安娜.菲尔汀.班克斯 丽贝卡.坦克里 著.loft—空间中的生存[M].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第14页

[2] 张韵 .创意工厂——loft.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08.

参考文献

[1] 奥里安娜.菲尔汀.班克斯,丽贝卡.坦克里 著.loft—空间中的生存[M].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 设计与装修id+c[M].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2008.4.164期

[3] 设计与装修id+c[M].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2008.10.170期

[4] 严建伟 田迪.LOFT文化现象及在中国的发展演进[J].同济大学学报.第17卷第3期.2006

第8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 极少主义课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极少主义精神内涵做简单认识和分析,从而找出极少主义设计手法的特征(主要从空间形式和材料、光影、色彩、家具和细节),使其能为极少主义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起到指导作用。另外,也可以从文化和设计关系上来分析,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极少主义在某些领域中相通的认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与极少主义相融合,这也是目前设计师们所研究的内容和发展的方向。论文主要通过对以上的一些问题的研究从而讨论对我国室内设计未来发展起到一些启示的作用。

第一节 极少主义的定义

极少主义是指一种现代的艺术流派,以简洁的形式,纯洁的空间和巧妙的功能结构为特征,获得了现代人们的欣赏,用最少的物质,给人最大的心灵体验。“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是极少主义的中心思想,[[]]它是二十世纪中期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ng Mies Van der Rohe)提出的一句名言。他的主张便是将设计简化,以结构作为设计装饰的核心,简约但不简单可以充分的体现极少主义。在建筑方面主张摒弃一切浮夸而又表面的东西,得到最真实的,本质的,超越物质的东西,来获得更多的空间。

第二节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

谈起室内设计必然离不开建筑设计,一个完整的建筑设计体系是由其外观、室内的设计、空间结构以及设计风格等组成的,室内设计不仅仅是建筑设计的一种延续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一种深化。所以室内不能与建筑孤立开来进行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好的极少主义建筑设计总是从室外贯穿至室内。极少主义室内设计可以说是高度理性的设计,它不是怎么想就怎么设计,而是用理性的处理手法对待每一处细节。对于传统的将室内空间尽可能的装满的设计手法,极少主义更注重“灰空间”给人带来的潜在要求。它所惯用的一些冷峻的直线、光洁的墙面、利落的细节都更符合现代都市生活(如图2.1)。

第三节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设计手法

我们所认为的空间主要是由人与其空间所产生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我所认为的空间离不开人的存在,极少主义的室内设计则是摒弃了繁杂的图案,给人以直观的体验就是对简单空间的追求,突显了空间自身的优势表现为简洁的形式。

一、空间形式的纯粹

极少主义空间形式是经过高度的理性化和功能化的思考进行创作的。首先极少主义室内设计在空间布局上普遍喜欢采用几何形式结构来限定空间,主要是为了使室内空间与家具摆设等形成相应统一,以单色系来进行设计陈述。同时极少主义设计师虽然对空间布局进行了纯粹的净化,但是也非常注重空间精神的塑造。其次,室内装饰开始以极少为原则进行设计。这种装饰的减少只是“量”的减少,反而在“质”上是一种增加,这也正是“少即多”的原理所在。

空间形式的设计有两种典型的形式:一、开放空间;二、独立空间。[[[] 万莉,齐瑞文,何丰妍.论现代极少主义风格的室内设计[N].天津城市建筑学院学报,2006.9,12:166.]]这也是它本身的矛盾之处。一方面极少主义追求一种空间的透明感。比如坂茂所设计的“没有墙体的别墅”(如图2.2);另一方面它又喜欢用简洁而明确分界来划分空间。这里我们就会想到安藤忠雄所设计的住吉的长屋(如图2.3)。

二、材料和色彩

也许是因为极简主义的空间形式的特点,所以才导致极少主义设计师们对材料的重视。对于设计师们而言,材料就是出发点。极少主义超越了以往对材料选择的强调,而是更广泛地运用自然本土的材料,这也许就是展现人性化的一种手段,由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ng Mies Van der Rohe)设计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就是将材料的自身特质运用在建筑的本身上进行创作。

那么,在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色彩运用上,由于受到材料或光影的影响,设计师们喜欢用少数种类的色彩来进行视觉平衡。不管他们是运用黑、白、灰还是红、黄、绿,他们都是将一个色彩作为重点色彩进行大面积使用来产生一些视觉上的变化。所以对于色彩而言,设计师们也是没有严格的界定的,一般主要还是受制于材料和光影的影响,通常会选择比较舒适柔和的颜色选择大面积应用,给人以一种惬意、自由的感受(如图2.4)。

三、光影的效果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利用光给予作品强大的单纯与宁静的力量。光是在所有感官体验中,最能让人们产生冥想的。大多数的室内设计中的光的制造主要来源于室外光照或者人工照明,当然极少主义室内设计也不例外。对于大多数室内设计而言光影只是起到一种呼应主题或者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对于极少主义室内设计而言,光则是最为精神性的元素。如果没有光线给予那些毫无变化的立方体单纯、宁静的力量,那么它们就只是没有心智和情感的空间而已(如图2.5)。

四、家具的设计

在禅宗的思想中认为,应该在空无的空间中创造一个“集中的世界”,[[[] 朱傲楠,齐伟民.空间-材料-意念-浅议极少主义室内设计中的禅宗思想[J].建筑理论,2008,4.]]可以使人集中思想在一个特定的位置来进行沉思、冥想。极少主义室内设计受其影响,出现了家具极少,形式多为几何体的一种静默的雕塑形式,如同一个在沉思的物品一样存在在室内空间中,例如米兰设计周上《青春游乐园》这一组家具的设计,就如同一个个雕塑陈立在展厅中,给人无限的遐想(如图3.7)。

家具可以说是室内装饰的灵魂。对于家具造型的设计,常常是简单的纯粹,大量保留了原木线条的造型,放弃了复杂古典的雕花形式的家具,对带有自然色彩天然纹理的家具极为喜爱。在颜色上,家具设计力求与室内设计进行统一,材质的色调与主色调相差无几,同样地面与墙面也是相呼应的。但是家具设计最根本的还是配合个人需要,以其实用为根本。

五、细节的设计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中的细节处理通常都是形式简单,一目了然,但其工艺复杂。艺术的构成是否完美必然要在细节上展现。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细节看似简单、无味,其实严谨、复杂。极少主义设计师们对细节的追求主要体现在物品的结构、材料、技术工艺等。例如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ng Mies Van der Rohe)的范斯沃恩住宅,它在建筑的结构对该建筑精密的垂直水平有着极精确地控制(如图3.8)。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极少主义设计师们对细节的要求可谓是苛刻的。他们希望可以通过对结构、材料、技术工艺等的细节要求,来实现极少主义设计对细部的精确和节约材料的原则。

第四节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作者认为首先极少主义室内设计首先要与文化相辅相成,极少主义所发展的趋势也将代表着文化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美学观念的转变。极少主义顺应着时代和技术的要求,这就是文化的进步,也将成为美学的原则。其次,极少主义室内设计虽然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由于其高昂的造价,以及过度强调精神的特征,肯定会使其成为曲高和寡的艺术风格。

第9篇

【关键词】:角落空间;景观设计;城市;休闲

【 abstract 】 : the urban corner space is one of the generally exists in the modern city space form, yet we tend to ignore it. In this paper, the urban corner space close to the resi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from the Angle of landscape of urban design more suitable for living in the leisure outdoor leisure space environment.

【 key words 】 : corner space; The landscape design; City; leisure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第一章:绪论

1、背景

近年来合肥城市建设速度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取得了巨大改观。但是,我们往往在城市中发现环境设计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空间布局单一,多是大面积绿化且人无法活动,或是简单的硬质铺地,空间层次不够丰富;功能设施不健全,不能满足合肥人民多方面的使用要求;环境整体性差,很多角落空间闲置浪费,形成城市环境死角等等。

我们试图探究一种小空间再利用的方式,以便系统的对这些空间加以充分利用充分经营,从而可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丰富城市景观层次。

2、设计范围

我们漫步在城市中,可以看到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数量众多随处可见的、伴随各种各样功能空间产生的同时被剩余的、规划设计者忽视的城市空间边角地带。城市角落空间主要位于开放空间的边缘处和城市的线性空间两旁,如街头巷尾、住宅角落、老居民区空地、公园广场边角等都是城市角落空间的一部分。【1】

城市角落空间再利用是在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城市边角空间中为满足人们在自由时间里,以自发的方式进行修身养性、缓解疲劳、人际交往、强身健体、兴趣参与等各种活动而提供的休闲活动空间的再设计。在全民共创和谐社会的大时代背景下,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提醒我们重视城市角落空间再利用。综上所述,合肥市对于这种角落空间再利用是迫切需要的。

第二章:合肥市南一环地块实例分析

南一环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包河区为全省经济实力“第一城区”。虽然南一环外有一圈“翡翠项链”环城公园,景色优美,尺度规模大,但是一环内的居民们使用起来比较不便,在用地紧张的南一环内开辟一个大尺度的公园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我们在一环内的角落空间再利用,不仅可以与环城公园景色互补,提高城市环境空间的质量,还方便快捷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所以选择了南一环内两块分别是居住区、街道代表性角落空间作为典型实例,逐一调研分析,设想改进方案。

1、地块一:文昌花园

(1)选址及现状环境分析

基地在淝河路上,周边紧邻家乐福环球广场店等众多娱乐服务商店和国贸公寓、文景雅居等设施绿化比较健全的小区。

基地内部建筑密度相当大,居民楼年代比较久远。这里的空间非常狭窄,但是生活氛围却很浓,比较热闹。但是狭窄的空间直接影响其卫生环境及发展空间。小区绿化环境比较差,整个小区只有零星的几棵树。小区内唯一的一个幼儿园,设施比较不完善,是一个两层住宅楼改建而成,几乎没有户外游戏设施和景观绿化。基地内部人群环境设施几乎没有,唯一的一个人群活动场所是一个门面外支起一张桌子,几个老年人很有兴致的打牌,吸引周边人驻足观望。而紧邻的国贸公寓环境宜人,根据这样的环境会给人群影射消极心理,所以我们在基地内部利用角落空间改善居民的环境和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现在城市人群工作压力大,人情比较冷漠造成很多人比较孤独寂寞甚至患上抑郁症。如果我们将身边的的角落空间改造成景观绿地,创造更多的交往活动空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流机会增多,人与人更具亲切感,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在调研中我发现基地内四叉小路旁边有一块三角形状的垃圾空地,。岔路点聚集着几个商业摆摊,人流过往比较密集,没有机动车行驶。岔路口距现状唯一的人群活动聚集地约10米。经过分析和问访,我认为改造此三角形角落空间对改善基地内的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有积极的意义。

(2)问题分析与研究

空地是三角形状,被周边建筑包围,试图抓住怎样能使天际线被保留下来并且成为老年人和小孩活动的景观中心成为研究的重点。

岔路口的流动摊贩需要整治,为休闲空间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设计灵感来自于安藤忠雄:漂亮、干净、光滑,光滑的混凝土以及对空间的有效利用。我将空间后半部分抬高做成阶梯状,空间划分成三个:最上方一个平坦的露台,一个陡峭的斜坡, 几步台阶下的一个带遮阳棚的服务区。通过设计地形,孩子们可以使用绳索爬上草坡,一起比赛、爬滚,或是从混凝土滑道上滑下。这些激动人心的冒险活动,对于孩子与场地景观发生联系是不可缺少的。而在花园的最上方是老年人活动聚集地。家长能在这里享受生活或者监督孩子们玩耍,并能与孩子保持最大距离。

2、地块二:古井贡酒体育馆附近的角落空间

(1)选址及现状环境分析

基地是古井贡酒体育馆紧邻屯溪路的一块约0.1公顷的建筑垃圾堆砌地。马鞍山路和屯溪路交叉建立的立交桥,灰色的建筑,穿流的车辆,这种环境给让人产生一种冷漠冰冷的情绪。南一环是合肥城市主要交通干道,这块废弃空地非常影响合肥城市的形象。

很显然在合肥中心不可能找到修建大尺度公园的地方。因此需要创建新的特别的城市绿色图画,在那里人们可以看到植被。这块约0.1公顷的角落空间如何成为合肥城市的“绿肺”将是再利用研究的重点。我想要创造一处设施齐全的处所,在这里每个年龄段的人们都能觉得十分舒适。这是一处休息、交流的地方。休闲场所一年中的任何时间都能使用。

一般做法是将建筑垃圾铲除,在重新规划设计,但是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也不符合角落空间再利用的意义。我设想因地制宜,将上面堆积的泥土铺满草坪,改造成一个绿色小丘,一个半圆形围合的层次交错的座位墙环绕着该空间,使其更具亲密性和魅力度。学生沿着雕塑般可爱的座位墙休息、交流和游玩,无比惬意。小丘中央设立一个多层次的喷泉,喷泉增添了精彩的视觉效果和声觉效果,让角落空间变成了特色空间。街道的边缘处种植一处低植被,提供一种过滤噪杂的同时给公众在受保护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远离喧闹的休闲场地。夜晚草坪中点缀的LED地灯营造一个霓虹的城市夜景。

5、角落空间设计的思考:

(1)空间营造:角落空间需根据环境特点进行灵活设计,使其使用功能不同。比如对于街头这种人群汇集或使用率高的场所在空间布局上宜多样,可动态和静态活动区域合理安排,让人们各得其所;而对于居住区的角落空间,布局应该灵活多样,除了配置植物之外,还应该多设计健身设施等休闲娱乐区域,让人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增加沟通和交流,丰富人们的生活品质。

(2)文化特色: “城市景观街”、“景观广场”等城市形象工程美化了城市景观,使城市空间有了“闪光点”,但与此同时,人们却忽略了类似“残余空间”之类的小空间。这不仅不利于营造一个形态上丰富多样而且连续的城市空间,而且会影响城市历史文脉的可持续发展。【2】

(3)活动设施:角落空间虽不及城市广场吸纳人流多,但以其方便、快捷的可达性,深受人群喜爱。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和意愿,还要考虑不同年龄的需求,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他们是空间的主要使用者,在布置适当的活动场地和活动设施的时候应重点考虑。

(4)绿化景观:绿荫是城市角落空间的基本要素,夏天下棋的老人、儿童的戏耍、散步的人们……这些活动都需要绿荫,所以休闲空间中一定不能缺少绿荫。比如在研究生楼角落空间的设想中栽植精心选择的植物,让学生可以欣赏一年四季变化中的美景,区别于斛兵塘这类普通公园,营造具有学术交流气息的独特视觉空间。

第三章:总结

现代人们往往只考虑到外在形式之美,却忘记了人本身内在的需求才是目的。角落空间的设计是“以人为本”,创造人的生命与空间的互动关系。了解城市中不同人群的真正需要,从实际生活中出发,建设宜人的逗留场所,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使其与整体空间相得益彰,让这些形形的小场景来表达一个城市的真特色,建设成温馨和谐的城市家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