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创业能力论文

时间:2023-03-01 16:24:23

导语:在创业能力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创业能力论文

第1篇

1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期缺失,导致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

我国的现阶段教育体系中,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创新培养还远远不够。中国父母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很少关注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中学阶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和老师都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忽略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即使是在高校教育中,教师也因为教育体制的限制,并没有切实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这就直接导致现在的大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即使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是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因此,现阶段的大学生创新意识还比较淡漠,很难实现创新能力的培样。

2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少,导致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缺少创新实践训练的问题就一直存在,从而导致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许多阻碍。一旦遇到实际的问题,学生就严重缺少实际分析分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我国正在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全国各大高校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活动。然而,这些活动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管理和评价机制,导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并不乐观。因此,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机会少,导致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问题也很严重。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1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应该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多样化教育模式和评价机制,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大学生既可以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应有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当然,这也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大学生还应该学习人文知识的,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增强自身的意志力、自信心和团队精神等。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通过课堂教育就能够实现的,一定要大学生通过课外的自主学习来进一步完成和提高。因此,实施创新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

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环境

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高校不仅仅需要只在课堂上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也需要在校园生活中的高水平学术活动的进行中进行,尽量打造适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才能不断增长知识还能提高自身的能力,进而更好地培养创新精神。高校还需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创新活动,从而通过创新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个性和人格。高校还应该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这样的大学才能培育出敢于创新的人才。现在,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以此鼓励大学生创建自主团队,并尽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创新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进行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创新素质,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大学生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是现阶段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三、总结

第2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高职院校

[DOI]10.13939/ki.zgsc.2015.23.065

1 前言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可见,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关键,因此,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各种因素和存在问题,如何在高职院校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全面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2 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创业与就业能力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1 大学生职业道德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丰富社会物质或精神生活的一项工作。职业本身已经包含了标准化的专业知识、职业声誉和从业者的行为准则等内容。其中标准化的专业知识则构成了职业技能,职业声誉与从业者的行为准则就体现为职业道德要求。因此,职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内在的就包括了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特殊形式和重要补充。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在范围上,它存在于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中,是家庭、学校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内容上,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在形式上,它具有具体、多样和较大的适用性。职业道德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它不因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在方向上发生移易,但将随着本职业的技术进步而在内容上不断深化。

2.2 大学生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即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是大学生从事职业劳动和完成岗位工作应具有的业务素质。职业知识、职业技术、职业能力三者有机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素质体系。在职业教育中,技能与技术是一个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别的概念。技术是一种外在人的客观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技能则是一种内在于人的主观能力。技术是一种已经将人的才能、智慧内化为客观的知识,但这种客观知识也是人的精神观念的直接体现,劳动本身是技术应用的过程,是技能的具体化。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是就业创业的根本,大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能否顺利就业创业的前提。

2.3 大学生就业能力

就业的含义就是指在法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进行的活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是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技能、能力的集合,是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而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就业能力不单单是指毕业生所具备的实现就业的能力,还应该包括保持工作、变动工作以及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它不仅是毕业生短期的求职就业能力,更是一个社会人长期的职业发展能力。

2.4 大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是指创业者依自己的想法及努力工作来创造一个新企业,包括新公司的成立、组织新单位的成立,以及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以实现创业者的理想的过程。创业能力就是创业主体所拥有的有利于创业成功和创业企业成长的技能和能力的综合。

从大学生寻求职业的角度来看,创业可以归类于就业之中,但从创业的内涵来看,创业有别于就业。“创业”中的“创”字有开创、创新、创造之意。就业则是一个更为广阔的职业选择的概念。创业可以从属于就业,但又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就业的概念,它是一个较就业具有更深层次的职业选择概念。

2.5 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与创业就业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1)职业道德是基础是保障。国发[2005] 35号文件《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决定》和《规划纲要》都将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充分体现出职业道德为首位,反映出德育是基础是保障的思想。首先,职业道德包括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这一切都是学生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的基础和保障,任何职业技能都必须建立于职业道德之上,缺乏职业道德的职业技能是不合格的。其次,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促进职业技能的提高。社会的进步,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要求从业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技能。最后,职业道德是就业创业者的立业之本,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对其毕业后顺利求职、成功就业与创业起着决定性作用。

(2)职业技能职、职业道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职业技能不能与职业道德完全割裂开来,职业技能的运用影响着职业道德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技能在实践过程中的提高必然会对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产生影响甚至改变。职业技能达不到要求,不可能真正做到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职业道德的要求。人们往往也是从过硬的职业技能中,体验到高尚职业道德的情操。可见,我们在加强职业技能建设的同时,应将职业道德的培养作为加强职业技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与提高,促进职业道德的建设。

(3)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是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职业道德水平不高,职业技能不过硬,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创业的竞争力,缺乏职业道德的职业技能会行不正、走不直,而缺乏职业技能的职业道德,只能是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实质性问题。高职学生具有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可较好的适应就业创业需要,帮助就业创业者在任何工作环境中调整自我、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及人际关系,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全面发展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客观要求。

3 推进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与就业创业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职业道德是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灵魂,是学生“做人”的方向、标准和前进的动力;职业技能是学生“做事”的技术和能力,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能够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都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离开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就没有了载体,必然空洞乏力;脱离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会失去服务社会经济的目标和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应以职业道德为先、以职业技能为重、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推进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职业道德为先,就是坚持立德树人,把“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把职业道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职业道德是高度岗位化和职业化的道德,职业道德的养成不是靠教师简单说教就可以实现,必须在日积月累的职业实践中磨炼养成,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专业实习实训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职业道德课的实践教学中,可根据专业课教学的特点,把职业道德教育融于专业实训、实习中,引导学生在专业实训、实习中开展与职业活动相关的劳动纪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职业操守、协作精神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和实践活动中,深化对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养成遵章守纪、诚信、敬业等良好职业行为习惯,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以职业技能为重,就是坚持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社会所需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以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在实践中完成职业技能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教高[2006] 16号文件)。职业技能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是学生顺利就业创业的途径之一。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的培养依赖于各种形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实验、实训、实习以及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中才能学到与真实工作环境相契合的职业技能。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通常是传授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训练相应的职业技能、技巧,教会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产实践,并将职业技能教育与未来的职业工作相联系,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开展教学工作,要把职业道德、就业创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职业技能融入专业技能培养之中,把“做人”原则作为“做事”技能的重要方面加以传授。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这是培养职业技能的内在需求。

第3篇

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就业工作者和该领域专家的调查走访,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的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及环境竞争力三个准则层构成。基础竞争力是指毕业生能承担并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各项基础能力总和,是毕业生能否在竞争中胜出的最直接因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个人形象管理,就业过程中的“第一印象”就是个人形象管理在起作用,它是影响基础竞争力的最直观因素。二是理解与表达能力,它指能准确、迅速的理解问题,并能通过文字和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三是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使毕业生在就业时很好的表现自我,还能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顺利地与工作对象沟通。四是组织管理能力,它指为实现组织目标,合理组织和有效协调各种关系和人员的能力。五是团队协作能力,指与他人一起学习、工作中表现的能力,包括与团队成员充分的沟通,从团队利益出发等。六是身心素质,身体素质是从事其他活动的基础,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是否自信等。核心竞争力是指毕业生的知识积累,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具备潜能挖掘的一种能力。它是大学生获得就业岗位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专业能力,扎实的专业技能显示出毕业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熟练程度,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核心能力。二是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使毕业生进入单位后迅速地适应工作岗位,并可以在工作中独当一面。三是外语及计算机能力,目前的就业市场,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已经成为选拔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四是学习和创新能力,具有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塑造、成长性高,符合管理型人才的需求。环境竞争力指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校及专业影响力,主要包括学校的层次、知名度、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专业的影响力。二是就业服务指导,注重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的高校输出的毕业生更受到用人单位的信赖。三是就业期望,毕业生及父母的期望值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四是家庭背景,目前我国人事制度还不健全,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在毕业生就业中起到明显作用。

二、实例论证

现从河南省高校中抽取3名管理类毕业生,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对3名毕业的就业竞争力进行测评。定性指标量化。个人形象管理、理解与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身心素质、就业服务指导、家庭背景属于定性指标,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出了3名同学在各评价因素上的得分。专业能力、外语及计算机能力分别根据学分绩点、外语及计算机考证成绩直接给出。学校及专业影响力由专家根据学校及专业排名给出。实践经验、学习和创新能力、就业期望先由本人给出相关资料和描述,再由专家打分。

三、结论

第4篇

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国外的比较分析

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申请数量也是衡量一国研发能力的重要标准"就我国汽车产业而言,从量的方面看,2003年,我国的专利申请数达到182226件,位居世界前列,然而细细分析,情形却不容乐观"从质的方面看,我国的专利申请项目中,产品外观设计创新占绝大部分,并且有逐步上升趋势,而发明创作和实用新型技术的研发相对较少。

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国内零部件产品对技术输入有较强的依赖性〔、中、闷汽乍零部件企业在某些中低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相当的开发能力;在汽乍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尚不具备进行基础研发、同步开发、系统开发和超前开发的能力许多关键零部件仅仅是仿制外国产品"。

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地方院校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为出发点,指出了地方院校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导师的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院校都开设了管理类本科专业,其中相当一部分院校还拥有了博士硕士学位培养权招收管理类研究生。然而,对地方院校而言,由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缺乏相应的社会氛围,这就造成地方院校培养出来的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对此,本文分析了地方院校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地方院校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全面的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了解我国经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趋势和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具有系统思维、战略眼光、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卓越的执行力,具备有效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等分析与解决现实管理问题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对于地方院校而言,虽然实现上述目标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并不能因此放松培养要求。在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应该达到以下具体要求:(1)掌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掌握政治、经济、法律、外语、现代科技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工具,了解国内外管理的新形势和新特点。(2)具备从事管理政策分析的能力和实际技能,包括调研、决策、组织、协调、指挥、激励、文字阅读与理解、口头与文字表达、熟练运用多种管理技术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贯穿在其中的创新能力。(3)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外文文献。(4)身心健康,具有团队精神和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能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

2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

由于管理专业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旨在培养适应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管理素质和较强的创新精神,能独立从事企事业部门管理工作的管理人才。对其而言,培养重点在于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的管理模式、现代信息手段应用以及全球化观点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期通过向我国工商界输送具有创新精神的新生力量,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培养时应主要从组织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等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教学和训练来体现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使学生成为能适应现代生产经营与科技进步,具备分析企业包括财务和会计等在内的各类门体的综合能力的专业管理人才。因而,在培养方面要求学生不仅要按计划学好管理理论及实务课程,还要在信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外语及数学等方面打好扎实的基础,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技能、自学习和自组织的创新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特色,课程的基本结构主要是:

(1)学位课程,主要包括管理英语、管理学、管理心理学、财务管理等课程。

(2)方向必修课,主要包括与管理方向有密切联系或相关的课程,以及能加强、扩展或更新学员学科专业知识的课程,如管理课程与管理理论等方面的课程。专业必修课的体例一般应采用专题形式,重视对学科研究具有范例价值的内容。

(3)选修课,主要包括能开拓学员管理专业与学科专业知识视野、能帮助学员了解和解决工商管理方面的课程,以及具有通识性的选修课程,尤其是能反映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前沿领域的课程,如国内外工商管理改革动态评价,课程改革与实践及部分学科基础理论前沿问题讲座课程等。选修课一般以专题或系列讲座的形式开设。

在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上,可以采取国外常见的“33制”两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三分之一的任课教师是大学教授,三分之一是校外专家或企业家,三分之一为校内有丰富教学经验、学有专长的教授;第二种模式是三分之一的学习收获来自课堂教学,三分之一的学习收益来自同学之间、同行之间的经验交流,三分之一的学习收获来自自学和到重点企业考察实习。在吸取国内外名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采用动态调整的原则,合理设置管理类研究生教育的学位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注重案例教学。

3地方院校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导师的要求

一流的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在于质量,质量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导师。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研究生导师的思想和道德素质、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指导能力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研究生的未来成长。如何提高和保证导师素质,关键在于不断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和优化导师队伍。

3.1严格导师遴选标准,完善动态管理机制

导师遴选应坚持“明确标准、严格程序、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原则。在遴选中,既要坚持学术标准,又要重视教书育人;既要坚持对科研水平及其成果的要求,又要重视对教学工作及成果的评价。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研究生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一个重要岗位。在导师遴选中实行导师资格复审制度和师生双向选择制度,真正做到研究生导师遴选有上有下,评聘分离。

3.2拓宽研究生导师来源渠道,优化队伍结构

注重吸引优秀的、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学者加盟到研究生培养的行列;注重从培养单位以外吸收一批实践经验丰富、有一定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导师,参与研究生的培养;二是优化年龄结构,加大中青年研究生导师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形成梯队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三是改善学缘结构,增加具有校外、国外学术背景研究生导师比例,增加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导师比例。

3.3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岗位培训制度

对新增研究生导师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培训内容以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实践经验,以及国家、省和本单位有关规章制度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术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的优秀研究生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对在岗研究生导师定期举行“导师沙龙”、“导师论坛”和培养经验交流等活动。鼓励研究生导师聘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参与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或多导师制,倡导跨学科、跨单位、跨国度联合培养研究生。

4结束语

培养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一直为之努力方向,也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对此,没有既定模式和现成经验可学,只有依靠自己不断摸索和探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在已有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地方院校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童洪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2010.

[2] 刘月秀,谭仕林,钟强,刘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对策[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第6篇

【关键词】科研导师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近年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在国家方针的指引下,各大高校正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是以促进本科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其配备专门的导师,并给予个别指导的育人模式。迄今,本科生导师制已发展形成了如全程导师制、年级导师制、科研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等多种模式[1]。其中,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或毕业论文(设计)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2]。

本文作者结合所在专业的特点,详细论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实施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探讨,将为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培养实践创新型本科人才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教育教学模式。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

1.1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目前,本科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培训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可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求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食品工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当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积极探索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建设开放共享的大学生科研实践平台,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更好地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要。

1.3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中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产品销售、工程设计方面工作,以及能在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检验检疫、教育教学方面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因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对于所培养人才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可满足本专业对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途径

2.1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引导下,各省、学校都开始设立与之相关的基金项目,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导师,并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共同推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载体,导师在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2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也可作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与食品相关的项目研究或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并最终以学术论文或科技发明制作的形式展现出来,可极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其在推动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3 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师都或多或少承担着各类科研项目,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能接触到最新的食品学科发展前沿和食品产业发展动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同时,还能深化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的情感和热爱。此外,导师以其人格魅力和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感染学生,与学生共建良好的交流和科研氛围,对于拔尖本科人才留校读研从事可延续性研究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2.4 通过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科研导师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探究真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高综合能力、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已成为检验人才培养水准的重要指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大四阶段进行,由于学生处于考研、就业等压力下,很难安心完成任务,造成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较低[3]。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让部分学生在大三阶段就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导师也能在科研选题、资料收集、开题、科学研究、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答辩等各环节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可有效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加强本科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构建资源共享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首先依赖于本科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需加强国家级、省级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专业课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同时依托与本地高新技术开发区、食品工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科研院所和食品企业等的平台,建设校外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实习基地,以此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科研实践平台。此外,还需发挥本校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打破学院与专业间的界限,实现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的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平台。

3.2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建立完善的导师选择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还依赖于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应建设专门的教师发展培训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应强化对教师实践经历的要求,建立教师定期到食品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科学研究,以及参加海外学习考察等的机制。利用校企合作和海外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参与产业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科研导师选择机制,从师德、学术和实践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导师选拔,必要时可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创新人才作为校外导师,不断丰富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教师资源。

3.3 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原则,在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实验过程、数据处理与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中,导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素养。同时,应该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与其他导师制区分开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需要将学生科研、社会实践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如由学校组建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各项细化的管理制度,在学生和科研导师的遴选、科学研究过程、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对本科生和导师进行监管,以进一步规范科研实践过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应建立合理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评价体系,从专业实践、文献资料收集、科研项目申报、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开发、、专利申请、科研获奖、学位论文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更全面合理地衡量人才的培养质量。此外,还需完善优秀本科生科研导师的评选表彰制度,重点表彰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4 结语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多层次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之一。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食品工业发展,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等都可作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载体和平台。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需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导师的科研水平,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玲.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0 (9):56-59.

第7篇

>> 创新创业思维与高校数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传统视角下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背景下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比研究 高校辅导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作用和路径选择 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地方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师资的转型发展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 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校友资源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论高校图书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作用 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服务途径 工科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模块化课程改革初探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建设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思考 校园文化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徐中玉:《大学语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3]党子君:《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及对策探析》,科技视界,2014年,第27期,第128页、275页。

[4]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5]杨定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0页。

[6]贾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目标研究》,沈阳: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23页。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毕业设计改革;应用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上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中国的投资创业热情完全被点燃,年轻人创业热情高涨。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创业潮。而此时地方高校也正经历着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关键时期,创业创新已经成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应用型高校传统的毕业论文模式刚刚完成了由撰写学术论文形式到毕业设计作品+设计说明的考核模式的改革,这一项改革是符合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并且使得这一环节的实践性也得到了提升。

一、当前高校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于创新创业的浪潮,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创业指导课程,积极参与各类创业大赛,而毕业设计本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的一个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但现有的毕业设计模式上不能够真正实现对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训练。最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脱离实践,抄袭问题普遍存在,选题空洞,并且也不适用于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需求。相比之下经过上一轮的改革之后采取的毕业设计+设计说明的形式,这种形式的采用使得毕业设计的实践性得到了强调,但是训练的项目仍比较单薄,没有跳出课堂作业式的选题,最重要的是并没有能够有针对性地体现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目的。此外,毕业设计的指导思想仍旧停留在原有的毕业论文模式中,原有的一些表格、范例、评分标准没有涉及到创业创新方面的内容,或是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本身对本专业领域内的创业和创新认识不足都会使得毕业设计的整体方向与创新创业的形势发生脱节。

毕业设计整体质量不高。客观上来看,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与学生实习时间发生冲突、此外学生很多忙于奔波找工作,并且不能像其他年级的学生能够用课堂点名、考试等制度进行行为约束,导致管理松散,很多学生只能把很小一部分的精力用于创作毕业设计,导致毕业设计整体质量不高。毕业设计成果与产业链难以紧密对接、没有使毕业设计成果真正投入到地方的行业企业中得到应用。由于很难得到显著的利益,很多企业并不特别热心于支持将学生的毕业设计转化为商品,而企业的意愿也是校方和指导教师很难掌控的。由于大四学生忙于在外实习、找工作、考研、出国等,学校往往忽略了对其进行在校内创业的动员,因此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器的作用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

二、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措施

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进行进一步的毕业设计改革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和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形势的共同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大四学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毕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经过了三年多的专业学习,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他们进行创业创新的训练相比低年级的学生会更有效,而他们对创新创业训练的需求也会更迫切。那么,如何进行改革,才能够使得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发挥对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推动作用呢?

丰富毕业论文(设计)的现有形式。以专利申报的形式进行毕业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毕业设计作品的原创性。以专利申请为目标进行毕业设计的创作既是一种有效的创新训练,也可以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有力保障,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有力证明,即使毕业设计不能够成功的申请专利,也是一项很好的创新实践。此外,很多企业非常重视产品的知识产权,所以以专利申请为前提与企业进行协同育人工作更能增加企业与学生合作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毕业设计成果与地方产业链的对接。

加大对综合能力的训练,以创业项目的形式进行毕业设计,直接训练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创业项目书的形式开展毕业设计环节、完成创业项目书的形式可以市场变化及其趋势为背景,从新创企业角度出发,运用企业管理新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让学生掌握新办企业开办与管理全过程的理论和实务、新创办企业的特点,通过这一环节结合具体经营策略和实际操作技术进行实训,搭建从理论到实践、校园到社会的桥梁。

除此之外,还应强调毕业设计环节中市场调研部分的重要性。在以往,毕业设计中的市场调研部分往往流于形式,很少有学生真正进行市场调研。事实上,要想创业,首先就是要对市场有一个精准的分析、定位。因此,作为创业第一步的市场调研应该受到指导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要求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市场调研能力,并且能够在毕业设计中提供对市场需求取得第一手资料和可靠的数据才能够改变毕业设计中的市场调研部分往往流于形式、内容空洞的现状。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切入点,提升毕业设计的整体指导思路。培训教师的专利申报能力,丰富教师的专利申请经验,使得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能够在专利申报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转变专业教师闭门造车的工作状态,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除了对教师本专业的技能进行提高之外,还应组织教师对时事政治、经济、法律、创业动态进行学习,培养专业教师对创业动态更敏锐的观察力,拥有更清晰的创业思路。这种教学形式一方面锻炼学生真题真做的实践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技能以及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提出了专业理论知识之外的能力如项目管理、统筹能力、个性化教学的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更好的锻炼机会,这样能够迫使专业教师不断转型以适应新的形势,对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探索小微企业模拟实训室的教学模式,每批学生以6-10名左右的数量入驻小微企业模拟实训室,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对一个小微企业中的各个岗位进行角色扮演,其中有学生扮演“老板”的角色对小组内其他的学生也就是员工下达指令,完成一个创业计划或是一个一般项目。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找准自我定位,更加精准的实行创业创新教育,同时也要求教师对于企业、项目的运作流程、资金运作甚至于绩效管理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建立一套更为有效的奖惩机制,并且优化毕业设计的时间进度安排。对于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估,挑选具有创新性的作品资助其申报专利。建立一套完善的奖励机制,建立大学毕业生创业基金等,对毕业生毕业设计中优秀的创业项目进行资助,激发大四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之中。先于传统的毕业设计工作开展之前预先告知学生毕业设计工作方案,鼓励学生在实习期间做好选题构思,也可以将实习期间的实际案例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内容,使得实习与毕业设计能够同步进行,弥补了实习、找工作等对学生精力的分散。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大学生科技园的作用。通过构建大学与大学科技园中企业合作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以及大学本身发展的有效商业模式,通过这两种模式的构建,首先,能够让企业获得一定利益,激发企业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其次,能够突破教产融合的时空冲突,使学生实现校内实习,更加便于管理和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此外还能提高大学对企业的掌控力,巩固与企业的合作。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对大四学生在本校的创业园创业的宣讲和动员,激发大四学生这一相对成熟的创业群体在校创业。

探索多院系、多专业协作完成毕业设计项目的新模式。很多大学、职业院校也都在探索多院系、多专业协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因为这种以多个专业的教师、学生工作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与实际的企业运作模式贴近,这种模式的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前瞻引领性,所以虽然多院系、多专业在毕业设计项目中进行协作仍存在有许多操作性的障碍,但是探索多院系、多专业在毕业设计项目中进行协作还是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总结

第9篇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从企业选聘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过硬、懂得管理的技术骨干或业务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全过程的教学管理、业务指导、技术帮带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后,强化社会实践,狠抓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修满12个实践学分。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学生选题注重应用性,真题真做。每年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比例均超过60%。依托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我校自2008年起建立相关专业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基地,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基地为平台,成立了相关科技兴趣小组。为了进一步给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提供必须的条件,2011年起立项建设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至今共立项建设“创意早餐”、“电子小产品制作兴趣小组”等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十多项。创新创业项目的立项与建设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藉此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重视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科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我校从2007年开始立项建设大学生科研项目,至今立项700多项。学校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参加各种科技创新大赛,激发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国家、省级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调研报告、科技成果、文学艺术作品共计52项,其中3篇论文被SCI、EI收录,部分学生获得国家专利。此外,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与行(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在培养方案修定、课程设置调整等方面充分听取合作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探索合作育人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学校主要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企业负责部分理念类课程、企业文化课程、岗前职业课程的讲授,并安排学生在企业实习,在实践锻炼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能力。

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承担着创造性思维、动手实践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独立性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因此,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创新型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又要有开放、动态、纵横式的知识结构[4]。我们要造就一支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善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学校有计划、多途径、分层次地开展教师国内外访学、博士后研究、语言培训、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等各类培训和进修,促进教师更新专业知识,开阔学术视野,提升专业水平。积极迎合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依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选派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机构实践,加强创新型教师培养。重视并规范大学生竞赛活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加强各类竞赛活动的规范管理,研究并建立健全科技竞赛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宣传机制,营造良好的竞赛环境,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塑造良好性格特征和培养创新能力。学校以“质量工程”为依托,以创新实验室为平台,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和“挑战杯”等竞赛为载体,开展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参与竞赛,是学生演练和检验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彰显实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良好手段。2009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项目共计43项,获省级及以上奖励共计759项,其中国家级120项,省级639项。关注并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我们应重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给大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努力将被动管理转变为积极的引导,将封闭式管理转变为开放式管理,将单一管理转变为综合性管理,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为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我校推行学分制及综合素质学分认定制度改革,实行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和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基本条件的制度;实施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等课程教学改革,实行分级、分类、分层次教学;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等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推进公共基础课选课制度,开设部分选修课及公共基础课的视频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辅修专业制度和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加弹性的学习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及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团队精神及锻炼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成长平台;建立健全导师制,为学生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

作者:范建丽 陈国平 单位:黄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