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4:24
导语:在科学精神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0-0063-02
根据瑞士洛桑1999年度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的科技竞争力排名从1998年的第13位大幅下降至本年的25位。而2000年的报告,则由25位降至第28位,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再次下滑。何以会产生这样的状况?笔者认为,我国现在缺乏科学精神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何谓科学精神
关于科学精神有许多种讲法,很难给出一个完全的、标准的、大家一致认同的“定义”。可以把科学精神理解为科学家群体行为规范所体现的一种精神气质,它不能单纯依靠任何学术规定去简单定义或解释,而只能通过了解科学规范来理解。我国大多数学者对科学精神的定义和内涵的论述都认为,它包括实事求是的精神、怀疑的精神、严谨的学风、论证的意识、公开化、平权的讨论、学术自由和社会民主等。
对于科学精神的研究,我们可以追溯到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他在《科学发现的优先权》、《科学的规范结构》、《科学与社会秩序》等早期著作中都涉及对科学精神气质的探讨和论述。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中对何谓科学精神进行了阐述:他认为科学精神是指用来规范科学共同体内部成员科研行为的有情感色彩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综合体又表现为偏好、许可、命令、禁止等形式,是整个科学共同体都应遵守的制度性价值,其自身具有合法性。
默顿及其学派的成员通过深入的研究,他们把科学精神总结为四种惯例的规范。其一是普遍性:它要求无论对任何科学家所取得的成果的评价仅仅以科学自身的价值为准则,实事求是,而不应该考虑其创作者的性别、年龄、种族、民族、宗教、国家、阶段及个人品质等等,否则便不能客观地去评价该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
其二是公有性,默顿及其学派的成员认为一切科学成果的取得单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很多人甚至几代人的奋斗,可以说它们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而最后这些成果不应该仅仅属于发现者和发明者,应该属于全社会,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不受约束地无偿使用,科研工作者要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公开,而且一旦公开后,其创作者或开拓个人不应占有这一新思想新理论。(如生物学中基因的研究,是否应该申请专利问题)
其三是无私利性,科研者以科学的目的从事研究,以追求真理真知为最高利益,而不是把研究工作作为名誉、地位、声望、金钱的敲门砖。反对诡辩、欺骗、夸夸其谈、滥用专家权威等等。
其四是有条理的怀疑性,即提倡怀疑精神,对一切科研成果,无论其来源如何,在使其成为确证无误的知识前都应进行同样仔细的考察,用科学实验或理论检验其可靠性,决不盲从。这条科学规范,也就是要求我们要具备怀疑的精神,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是一味地迷信权威,而是要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对现实中所遇到的这些问题进行论证的意识,既要倾听别人的意见又要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坚持公开性和接纳验证。
默顿及其学派关于科学精神的学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们不仅是维护科学共同体稳定秩序的基石,而且与社会精神文明和人的自我完善的理想是一致或相通的,这些带有情感倾向的、用来规范科学共同体中科学家行为的高度抽象的价值规范,被内化为科学家的科学良心,外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意识。另一方面也为民主秩序提供了健全的发展机会,这是科学精神或科学价值最深邃的人文意蕴。
二、弘扬科学精神的必要性
如今,我们国家的科学精神极待弘扬,具体体现在:科学精神的内化方面,我国学术界的科学研究标准和科学精神与世界科学并不吻合;外化方面,中国的教育非常缺乏基本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育,社会的科学意识比较薄弱。
首先,在科学精神的内化方面,我们的许多科学家缺乏科学良知。我国学界的学术腐败正在蔓延,张颂之在《学术腐败的社会根源》中说,“现行学术体制自身的弊端。我们的学术体制无疑是教化的产物与机器,行政命令第一,往往是外行领导内行。各单位似乎都制定了种种量化标准,诸种行为数量化,连现在进行中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也是如此……如果说我们今天有学术规范的话,那最基本的规范就是不要违背基本的科学精神。”
探究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它在有趣的探究活动中,在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促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深受学生的喜爱。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力阵,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一、尊重事实,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
中国走向世界、创造未来,需要大批具有严谨学风的人才。只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智慧。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根本。在实验中,一定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如果得出的结论与实际不一致,一定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重新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学习《溶解》时,某组同学在实验中得出了“用冷水和热水都可以加快高锰酸钾的溶解”这一结果,而这个实验结果与我们要求的“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不一致。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没有批评,而是问:“这是你们亲自实验、观察到的吗?”“是的。”“你们能把实验过程说给大家听吗?请同学们仔细听,看谁能帮助他们分析一下产生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经过大家共同分析,发现他们小组在实验中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放“同样多的高锰酸钾”,再去比较用冷水与用热水溶解的快慢情况。找到症结后,再让这组同学做一遍实验,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在遇到问题后,教师没有忽略不计,或硬塞给学生一个结论,而是让学生再做一次,让事实来说话,培养了学生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
二、增强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献身精神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千千万万的人才前赴后继地奋斗、献身,是做不到的。崇高的理想是一个人心中的太阳,它能照亮人学习、生活中前进的每一步。茅以升11岁时,看到秦淮河上文德桥被蜂拥的人群挤塌,便立下将来为人民建造结实大桥的理想。从此他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我国桥梁建筑的一流专家。教师要通过科学实验活动,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使他们从小养成对个人行为的自律和对集体的责任心。
如在种植凤仙花的活动中,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了7组,每组7位同学。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承包责任田,进行种植和观察。这个活动时间跨度长,任务重,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责任心。在不断地交流过程中,教师发现有的小组种了凤仙花以后,就很少问津了,凤仙花长成什么样 “听天由命”;还有的小组不能坚持每天观察做记录,尤其是个别组员到了该他负责的那一天,不是忘了就是有事耽误了,没有记录。全班交流的时候看到别的组做得非常好,这样的学生往往被组内的其他成员抱怨,人际关系也很紧张。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明白:做一个有责任感,负责任的人是一个高素质人的基本修养。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是要付出艰苦劳动的,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执着追求,奋起拼搏,勇于献身,是实现自己理想的根本条件,而且在我国正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迎接新世纪挑战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大批具有不贪图个人享受,勇于献身的高尚品质人才,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做这种人。
三、集成智慧,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品质
科学家发现,单位时间内,成群大雁的飞行,比单只大雁飞行,要多飞12%的距离。究其原因,成群大雁通过合作,增强了它们飞行的力量。当今,高新技术的综合开发,科技经济的一体化,经济发展的国际化、集团化,都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世界是平的”,全球已没有了距离的障碍;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的交往、依赖更加密切,合作品质必将成为人才高素质的重要标志。
科学精神是一种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精神,是人类对科学这一特殊活动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追求事物本质,敢于质疑,创新并包容其他事物是科学精神几个重要的方面。人文精神则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表现为对人在价值观、尊严、生活的需求、命运的维护,对真善美的追求,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科学是在特定的人类文化背景中诞生和发展的,它受其影响又反作用于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产生于科学活动,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人文精神有密切的联系。在科学活动中所形成的追求和捍卫真理,批判和包容,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创新和包容精神则大大地丰富了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又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发展。可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互包含,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
二、人文精神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化学教学是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不仅体现了科学的人文价值,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培养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并完善学生的人格。人文素材的引入也使得化学教学不再是枯燥的纯理性的教学,而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开阔,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知识。
三、化学史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化学史记录了化学学科产生、发展的整个历程,在这条历史长河中呈现了一代又一代化学家致力于化学的身影,蕴含了化学学科丰富的思想、精神和方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用化学的发展史将化学知识串联起来,使学习内容更加条理化,加强了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转化,是一门发现物质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比如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根据需要合成各种具有不同功能的高分子,人工合成的工程塑料,它们具有比较好的力学性质和尺寸稳定性,能代替金属作为结构材料,这些高分子的特性是天然高分子所不具有的。同时,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越来越明显,比如化学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的交叉进一步加深,从而产生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等学科。实验是化学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科学家们创立了系统定性分析法、电解法、光谱分析法等很多化学实验方法,而实验仪器和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促进了化学实验的发展。“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由此可见,结合化学史来学习化学,学生可以把握化学学科发展的规律,深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学习化学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同时,学生不仅能认识到化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纵观历史,还能推测化学发展的趋势,从而重视对化学的学习。五、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老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融入人文精神:第一,挖掘化学中的美学素材,进行美学教育。化学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要素,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挖掘这些美的素材,展示其丰富的审美特性。第二,充分发挥化学史的作用。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史实蕴涵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它所展现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化学家的高尚品格,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第三,注重化学哲学思想的教育。化学本身就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如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教师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去分析讲解,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自然科学规律含义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第四,重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开展STS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重视STS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从真实的情景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做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的运用于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之中,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第五,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决策能力。
四、总结
关键词: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江苏省震泽中学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0074-05
七襄云缎织锦绣,一脉天问谱华章。在江苏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机遇中,在学校明确借力文化承创实现优质特色发展的诉求下,江苏省震泽中学的“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被确立为省首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学校谨遵课程基地的本真指向,结合自身发展的目标愿景,明确树立精品意识,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依循《“晓庵天文”校本课程标准》,基地建设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不断走向深入,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方式、教研范式与育人模式的新转变,助推着学校的内涵发展。
一、课程基地建设缘起
建设“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不只是对学校历史文脉的一贯承接以及传统特色的高蹈张扬,更是学校迈入复兴“新常态”后转型升级、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
1.承袭文脉的跨越创生
“晓庵天文”作为我校的一项传统特色项目,已有30多年的历史。30余载的天文观测活动是从学校传统里、从内部积淀里生发出来的特色办学闪光点,是我校校本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脉。
我校始建于清代著名天文学家王锡阐(字晓庵)祠堂之侧,植根于“学究天人”王晓庵究学不辍的精神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天文研究资源。1982年,学校成立“晓庵天文小组”,设立“晓庵天文观测站”,观测“天蝎座小行星掩星”。此后,学校先后举办“全国青少年天文夏令营”、“‘相约世纪日食’江苏千名少年儿童日全食观测天文夏令营”等“晓庵天文”活动,在一代代震中人心中播撒下“天问”“求索”的种子。从“人无我有”的特色项目,到“人有我强”的优势项目,“晓庵天文”历经了从“特色定位”到“强势发展”的流变,拥有了独树一帜的天文设施,累积了独领的人才资源,也迎来了迫切走向纵深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借得西湖一池水,画出南国三重春”,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正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从而引领“晓庵天文”踏上发展的新征程。
2.直面发展的前瞻驱动
“特色强优质,优质促发展,发展铸品牌”,实现优质特色发展,以提高办学品位、克服“同质化”倾向,是当下普通高中建设的不二追求。我校选择了校本文化办学这一最为理想的表达与建构路径,以“文化兴校,文化润校”战略统领学校内涵建设。历经九秩沧桑,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推动震中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已成为做大做强震中品牌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如何在原有特色项目的基础上,拓展特色的内涵,延伸特色的载体,创生特色的文化,则又是重中之重。
被誉为“领跑高中学习的新革命”的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为推进我校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综合平台”,建设“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是我校“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间内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课程基地建设将“以培养方式的变革为核心,建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课程体系”,“以课程文化建设为重点,扩展和放大学校的整体特色”[1]。基于此,我们立足文化承创,决心将传统优势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并将“晓庵天文研究”纳入“十二五”学校主课题“基于文化承创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的研究范围,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来推进,以课程建设的视角来谋划,以此推动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
二、课程基地运作机制
课程基地的建设,主要关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以课程为核心,着眼于课程决策规划、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与管理等学校课程能力的发展,不断推进基地建设。
1.课程开发:“开窗放入大江来”
课程基地,课程是核心,基地是载体。课程基地建设必须彰显课程意识、课程价值,“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课程开发正是通过与学校历史文脉糅合、多学科跨界整合、学校与社会融合等方式,全方位吸纳课程资源,多渠道创生课程意义,从而不断增加课程的容量,深入开掘课程的内涵,充分体现课程的价值。
首先,回溯传统的深度犁耕。“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源自于我校的传统特色,基于此,“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开发,首先必须回溯学校的文化源头与传统特色。其一,梳理“学究天人”王锡阐的人生历程与治学情怀,建立“晓庵天文研究”的精神坐标。其二,回溯学校“晓庵天文”活动三十余载绵延不断的历史,归结天文研究的校本范式。如此,在有效创设天文主题教学环境的同时,更发掘了丰厚而独特的校本课程资源。
其次,融通学科的多元覆盖。我们通过“需求评估―资源分析―研制课标―开发教材”四个环节来推进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力求覆盖各类学科,充分体现教师参与。我们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以天文主题为主线,跨学科遴选课程资源,整合课程内容。一开始,各教研组便在课程基地设立学科工作室,负责“晓庵天文”校本课程各学科教材的开发,摒弃学科本位,追求多学科融合。历经三个学期的试用、修改、调整后,方形成“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系列教材”正式文本。而同样追求多学科相互交融的“晓庵天文”微课程建设,则是深化“晓庵天文课程基地”建设的又一创新举措,是“晓庵天文”系列教材的“升级版”,是定点打桩、聚焦专题的二度深入开发。
第三,联接社会的全域共享。“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开发始终致力于走校内外相结合的道路,以提高校本课程的学习效益。一方面,我们通过平台打造、模型建构等不断加强基地的硬件建设;同时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拓展渠道,走向社会,实现校本天文资源与王晓庵纪念馆、南京大学天文系、紫金山天文台、吴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校外天文资源的联动共享,并逐步增强对外的示范辐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以各学科专任教师和学术共同体成员为主体,开发校本教材,进行教学研究;同时又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人脉资源,引进高校天文专家学者等外援的力量,聘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丁明德,苏州天文台台长梅苞等作为校外专家顾问团队,担任“晓庵天文”校外辅导员。
2.课程实施:“堂堂溪水正南奔”
课程基地应该像堂堂南奔的溪水一样,始终处于活动的状态,这样才能永远保持蓬勃的生命活力。课程基地不应是静态的展示,最为关键的应是动态的运作,即课程的实施。“晓庵天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校本课程,分为综合实践类(必修)、学科拓展类(选修Ⅰ)、综合活动类(选修Ⅱ)三种类型,采取“文本学习+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的教学方式,建构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立体课堂,不断改进课程实施方式,彰显“活泼泼”的学校教育特色。
首先,校本课程教学的恒常开展。根据“晓庵天文研究”的课程目标,“晓庵天文研究”校本课程体系的实施采取校本学习的形式进行,大体包括“建设平台―课程教学―课程评价”三个环节。主体课程教学以晓庵天文台、晓庵天文公园等为平台,分别在高一、高二每周连续开设。在组织校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探究式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学习方式。课程教学创设对话与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开展人机互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究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打破一张课表教学、一间教室教学的教育方式,借助新颖的学科环境、教学模型促使教育教学行为发生变化。实践观测活动设定在周一至周五晚上最后一节自习课,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每学期2次。课程采用作品展示、现场演示、实物制作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过程性的全面评价,并适当赋予选修学分。
其次,天文研究性学习纵深推进。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校付诸实践的十余年中,它最终表现为融入日常的方法形态、独立开放的课程形态、拓展学科的课程形态这样三个层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也就为“晓庵天文研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本课程的实施,意在实现课程与课题的有效融合,双轨并进,可灵活选择或整合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让每一位学生经历完整而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一门课程都渗透研究精神,使校本课程成为唤醒学生探究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课程资源。为此,学校成立“天文研习工作室”,负责天文主题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等工作。工作室遵循多学科相互交融的综合性原则,开发“晓庵天文微课程”,汇编了20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在每学年初的研究性学习动员大会上,都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天文课题的研究;学年末成果展示会上,都要安排课题的汇报,研究成果汇编成《放飞翅膀》。
第三,天文社团活动课程化实践。社团活动课程化即用课程的理念对活动项目进行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价,以构建活动内容,完善组织结构,改进运作机制,健全评价体系,让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实践中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在素养,从而解决先前社团活动随意低效等问题。我校的“晓庵天文社”由学生自主创建,实行自主管理,进行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天文社致力于以课程为依托来提升社团活动的内涵与品质,在坚持日常观测之余,每学期都要开展天象表演、天文讲座、天文科普读物推荐等近30项系列性活动,这些活动已成为广大青年天好者培养兴趣爱好、宣传天文科普、培养团队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平台。“晓庵天文社”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发挥了学生的才华特长,还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能力,提升了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真正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老师也在社团活动中获得成长,学校更在社团活动中取得发展。
三、课程基地建设成效
“千江有水千江月”,“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正呈现出物态化建设与非物态化建设齐头并进、实践性成果与认识性成果两翼齐飞的良性态势,最终形成“基地即课堂、课堂即基地”的教学生态,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
1.开发实施直趋高标精品
“晓庵天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作为我校自主研发的原创性教学成果,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该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套课程标准。在全面考量学校历史传统、系统分析天文学特点的基础之上,我们研制了《“晓庵天文”校本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确立以“天文情怀,科学精神”为课程核心理念,以“崇扬天问精神,培养探究能力;陶冶天文情怀,提升人文素养;倡导动手实践,转型学习方式”为课程目标,对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与学的方式、课程评价、资源开发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九册校本教材。“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系列教材”(共九册)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正式出版,并荣获“全省校本课程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系列教材追求多学科相互渗透综合,注重科学与人文融合、实践与理论结合、学习与研究契合,能较好地引领学生在浩瀚星空中或自在遨游,或漫漫求索。
三类教学平台。一是物态平台,即“晓庵天文台”和“晓庵天文公园”;二是虚拟平台,即晓庵天文网站;三是展示平台,即晓庵天文研究杂志。其中,晓庵天文主题公园由天文研习、天文观测、天文展览、天象模拟四大功能片区组成,是师生开展天文观测活动和天文科普教育的平台。其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实施先进,功能齐全,建构模型与互动平台集智能化与人本化为一体,实用又有实效,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一流,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能和综合素养。
2.人才培养实现创新转型
“晓庵天文”的多样化课程资源,为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选择,促进了学习效能的提高。课程基地秉承以“自能”与“探究”为核心的“晓庵精神”,不断改进课程实施方式,促进教学方式与育人模式的新转变,催生必选修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社团建设的不断自省与持续革新。研究性学习课题“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与运用研究”荣获吴江区高中研究性学习成果现场展评一等奖第一名;《放飞翅膀》获吴江区研究性学习成果集评比一等奖;晓庵天文社荣获“苏州市十佳社团”称号。在天文研究的带动下,学校在全国中学生机器人比赛等科技项目竞赛中屡创佳绩。同时,基地也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学校在课程基地设立“晓庵天文”学科工作室,专司校本教材的研发和研习活动的指导,涌现了“国际天文年・中国江苏突出贡献者”荣誉获得者陆兴虎等一批优秀专业指导老师。学校亦将教研活动搬到课程基地,让教师和课程基地一起成长。由此,传统的学科教研方式得以更新,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能力得到提升。
3.内涵发展臻于丰厚深广
学校以“养诗书大气,育济世英才”为核心理念,实施“文化兴校,文化润校”战略,统领学校内涵建设。学校将课程基地项目纳入“十二五”学校主课题“基于文化承创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的研究范围,以“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建设为抓手,以课程文化建设为重点,助推学校转型升级,走向优质特色。近年来我校先后获得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先进集体、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苏州市科普先进单位、苏州市中小学教育特色主题网站评比一等奖、吴江市AAA级特色学校、吴江区文化型特色学校、吴江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单位、吴江区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与实施,使学校传统优势项目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亮丽名片。
四、课程基地建设的思考
建设“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对传承学校传统文化、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具有较强的示范价值,为普通高中在优质特色发展诉求中实现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重构,为全省课程基地项目蓬勃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范例。学校在建设课程基地中逐渐形成了如下两点理性认识:
1.生于自身文化的基地建设,是学校“特色经营”的强力支撑
“既做第一,又争唯一”的优质特色发展是普通高中发展永恒的追求,也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然而学校特色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领导拍脑袋形成的,而应是获得群体认同并指引着共同努力方向的,应是全方位、全员、全程的文化渗透。这就必须基于历史、现实和未来作出理性的抉择,内生而又创生。既要通过学校文化的寻根与自省,来定位学校“特色经营”的价值指向;也要从学校文化始终要动态重构的角度,立足学校自身实际,根据社会变革方向,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来充盈特色文化的新内涵。只有生发于学校自身文化的课程基地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转型学校发展模式,引领学校走向优质特色。而脱离学校课程体系、优势学科等自身历史血脉的课程建设,以及囿于传统而不能直面发展态势以自我造血的课程基地建设,都将与学校的内涵发展相割裂。
2.基于课程基地的“做中学”,是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
本于杜威的“做中学”在中国历经引介、改造、批判与异化的浮沉命运,直至新课程改革方又更生,然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仍时遭质疑。而基于课程基地的“做中学”则很好地回答了如何避免“活动探究”泛滥低效、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中教材编用与学生活动的关系、如何合理定位教学场域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地位等问题。诚如江苏省教育厅原副厅长胡金波所言,“体验实践是课程基地的重要特征,也是高中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2]。课程基地注重体现学科环境的实体建设,通过融汇现代科技的直观的、动态的、生成的模型建构和平台打造,使基地成为一个开放的、创新的、互动的立体“课堂”,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和感知课程,在手脑并用、实践求证中提升认知能力,并不断去发现、创造、创新。基于课程基地的“做中学”,其终极指向无疑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彭钢.课程基地:推进普通高中改革与发展的“综合平台”[N].江苏教育报,2011-09-29(A2).
[2]胡金波.推进课程基地建设 引领高色发展[N].江苏教育报,2011-09-29(A2).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Curriculum Base for Astronomy Research
XU Yue-xin
(Wujiang Bureau of Education, Suzhou 215200, China)
传播科学精神是中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我一直把它当作最基本,也是最朴素的教育要素。在笔者看来,化学课程虽说是传授基础科学的知识,但它还不是科学课,没有阐释科学精神的课文。化学课传播科学精神的方式,一是培养学生的严密逻辑思维能力;二是通过做好做足实验课引导学生领悟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
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将逻辑推理严密的数学思想运用到化学教学中意义深远。运用数学思想可使学生尽快抓住问题本质,分析深刻,思路流畅,解题优美。这就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化学原理和基本计算技能;要敏捷接受试题所给信息并进行加工,将化学变化中某些量的关系,抽象出数量特征,建立数学模型。
有经验的老师谈过,重实验者得理科综合之天下,其实里面蕴藏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要注重科学方法。我所在的山西定襄中学有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验的传统。我在教学中也是十分注重这一点,特别强调对学生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能力的考察,经实践证明,这样操作可有效避免现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即平时的教学中过分偏重“纸上谈兵”,偏重于做各种类型的化学实验题,但给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却很少,即化学考试过程中的实验试题“赋分值高,失分也最多”的痼疾。
我仔细研究和分析了数百位我熟悉和不熟悉的科学家的奋斗历程,我发现,科学大师之所以成为科学殿堂的佼佼者,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他们所具备的内在素质,其中包括科学的、文化的、人文的、艺术的修养,以及思想的、道德的、心理的、意志的锤炼。科学家所具备的超乎寻常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促使他们献身科学并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动力。
那么,什么是科学精神呢?我认为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务实、理性、批判、开拓、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科学的执著追求精神。对科学的迷恋和追求,使科学家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没有任何艰难险阻,困难挫折,能够阻挡他们勇往直前。许多科学家的成功都验证了这一点。
二是探索实践精神。科学探索是一种极其艰苦的劳动。科学家们在实践和创造的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人类科学文化宝库中最光彩夺目的珍贵财富。科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全方位地提高着人的素质和创造力,而且激励和孕育着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做出突破性、创新性的贡献。
科学家在科学实践中积累形成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不仅可以激励我们学习掌握和应用科学,攀登科学高峰,而且,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许多科学大师在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方面,都表现出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所谓求真,就是对自然规律的执著追求。科学家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科学的本质,面对任何艰难险阻,始终都坚持崇尚理性、相信真理,并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而献身。在古今中外科学史上,为追求科学真理而献身的大科学家不胜枚举。
四是锲而不舍、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凡是有成就的科学家在科研实践中都表现出超人的坚韧不拔的创新能力。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在任何困难条件下,都能做到柳暗花明,出奇制胜。
我以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当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原始创新的成果。要完成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培育杰出的创新人才是一个关键问题。
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呢?我认为人文精神其核心内容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包括人生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等。我们的许多科学大师恰恰是把这种人文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表现得完美无瑕。他们以人性、理性、理智的思维,以感性、激情、超越的勇气,以对真善美的虔诚信仰,以责任、理想、信念的抱负,去献身科学真理,献身人类的福祉。正是这种人文精神的力量,使他们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都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他们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为一体,用自己的科学实践,为社会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所具备的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精神,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精神,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精神,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精神,都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瑰宝。
幼儿;科学教育;激发兴趣;探索精神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纷纷出台,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正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推动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是幼儿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科学教育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主动地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以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与经验,发展智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的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注意几方面常见的问题,力求使幼儿科学教育卓有成效。
1.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方法
培养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兴趣。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尤其是幼儿时期的想象,它能让幼儿追逐那富有魅力的知识火花,又能让幼儿超脱真实与现实,肆意挥洒自己的意愿与情感。幼儿的想象不受经验的束缚,只要我们以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和开发,将会成为他们成人后创造和发明的基石。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迷”上科学。为此,教师为幼儿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是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并善于把幼儿自发的观察纳入到教师有组织的活动中去。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和接受幼儿的新奇想法和做法,并给予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可以自由操作、探索、想象和创造。而从小培养的兴趣会成为幼儿以后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强大动力。可以说,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培养起来的兴趣,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创设环境,激励幼儿探究精神。在幼儿行为管理上也要采取沟通优先原则,注重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沟通,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幼儿不停的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他们的言行之间充满好奇,很多在成人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他们也许会有很多奇特的想法。幼儿的脑中充满着天马行空、无可挑剔的想象。幼儿是环境的一分子,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幼儿才会主动投入进去,无拘无束、大胆地展开思维活动,进行表达。在活动中尊重和接纳每一位幼儿的观点和兴趣。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幼儿才会根据自已对事物的真实感受作出回答和解释。教师要尊重并努力寻求幼儿的真实认识及其来源,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
开展活动,培养幼儿勤于思考习惯。灵活而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笔者认为,在幼儿教学中,要根据教育活动的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操作材料。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组织《空气在哪里?》这一主题活动时,首先把塞了一块小毛巾的杯子竖着扣在水里,然后拿出毛巾让幼儿观察,孩子们惊奇的发现毛巾没有湿,于是争先恐后的嚷道“老师是个魔术师,老师会变魔术……”然后告诉孩子们这不是魔术,这就是一种科学现象。在这一活动中,幼儿正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地推动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观察和操作活动之中去的。
在科学小实验和科学游戏中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幼儿在游戏中的想象是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从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过程,所以,成人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时,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对物体的认识,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各种事物的启发下发挥想象力。通过操作和观察,然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再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从而培养了幼儿善于动脑,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发展了幼儿的想象思维能力。
2.幼儿科学教育中应注意的事项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教师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不能只看结果,而要注重幼儿探究科学的过程。允许幼儿有失败,有和别人不一样的行为或探索方法。即使是我们认为是破坏行为,老师也应随时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原因。科学教育既要丰富幼儿粗浅的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探求科学的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培养幼儿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挑战的科学品质。
要重视幼儿的表达与交流。给孩子创造宽松的交流平台,所谓的“一百个幼儿一百种语言”。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差,决定着他们思维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知科学的乐趣,还要引导幼儿把科学实践过程和获取的结果用图示或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把实践的经验化为语言存在于意识之中,促进幼儿智力的提升。
增加实验教学的探究性
探究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探究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在探究中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中学物理实验中的现象和规律都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展,在实验教学时采用分组探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发现”的主人,让他们充分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以及科学发现的喜悦,从而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比如:在探究“电路连接”的课题时,教师事先把三盏灯串联在一起,开关开启后,三盏灯都亮了。这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不拆电路能否只让一盏灯亮,另外两盏灯不亮?”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寻找方法。最后交流结论,互相补充。学生们不但可以得到短路的方法和定义,还会探究出把串联改为并联的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教师是否善于提问,影响着学生是否善于提问,教师可以用设问、反问作示范,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比如:在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先设问: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学生猜想后再反问:如何设计实验电路。实验完成后又问:是否能用图像把实验结论表示出来等。教师善于提问,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性学习的习惯,进而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开始,在坚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必须加以启发和引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也应当保护这种积极性,指出其积极合理的成分,使他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参与的勇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就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尝试实验探究、调查访问、展开联想等方法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比如:在探究“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时,有学生问:从实验现象中得到,电压变大时,电流变大,说明电阻变小,因此电阻与电压有关。应该肯定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然后再通过实验来证明电阻与电压无关。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电压、电阻、电流的关系,还能激发学生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兴趣。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有学生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有关吗?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是否有关。还有学生问:如果没有摩擦力世界将会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拓展实验探究的时空
事实上,孩子们的想法虽然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仔细研究一下,不难发现,这样测量苹果的体积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在事实上是不精确的。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究,我对上述方法既没有作出肯定也没有作出否定,对学生积极思考,想出了多种方法给予赞扬。但我提出一个要求,回家试一试,并且将测量的过程记录下来。在收集全班作业时,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做任何实验,而是理想化的画图、计算,“完成”了对一个苹果体积的测量;一部分学生的确按上述方法实验,并测算出苹果的体积(也有少数学生发现算出苹果的体积比较小);一部分学生发现上面所说的把苹果放入水中的体积减去放入前的体积计算有误差。
面对大家种种方法,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大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学生的发言中,我看到了一部分学业生懒于动手实验,而用理想化的设计;也看到了一部分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实践,在这部分学生中,一些人虽然动手做了实验,但不能积极思考:苹果的一部分在水中、一部分露出水面,该怎么办?而另一些人想到了,但好像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听取了大家的汇报,我当场将一个苹果放入装水的杯中,让学生看到苹果漂浮在水面上,组织大家讨论:用苹果放入后的体积减去苹果放入前的体积准确吗?全班学生讨论非常热烈,结果大家一致认为这种计算明显存在差距。我又布置大家回家想办法研究一下,到底怎样做才能准确地测量苹果的体积。
接下来的一节课,就更加精彩了:有的学生先将玻璃杯装入一定数量水,再用一厚重的铁块把苹果捆绑起来投入水中,使整个苹果完全浸没在水中,算出苹果连同铁块的体积,然后取出苹果,再测量出铁块的体积,减去铁块的体积就得到苹果的体积了;有的学生先将玻璃杯装入一定数量的水,然后用一牙签(或钢针)将苹果压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然后算出增加体积便是苹果的体积(牙签或钢针体积忽略不计);还有的学生为了便于操作用一枝铅笔将苹果压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将增加的体积减去压入水中的铅笔的体积就得到苹果的体积;还有个别同学想到不利用水来测量,而是将苹果放入较大的玻璃杯中,用黄沙覆盖住苹果,再用测量的苹果和黄沙的体积减去黄沙的体积。这节课上学生表现太棒了,学生热情高涨,我也深受感动。这时又一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测量一个桃子的体积?李子的体积?大家纷纷开动脑筋,于是将桃、李等水果分别放入水中,看这些水果在水中沉浮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测算。
整个活动,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学生的主动表现,让老师也惊叹不己。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用多种方法正确测量出苹果的体积,更重要的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由此,我想到了目前小学老师中科学素养还不够高,对周围的事物观察不够细致,有的对自己“无关”的事敬而远之,造成一些教师教学中知识面不宽、动手能力不强,甚至会以葫芦画瓢,因此需要掌握好相关学科的实质性知识、章法知识、学科信念及学科发展,要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自身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育都必须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要求科学教师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主的研究活动,使他们与教师一起相互启发促进。作为一名科学老师任重道远,必须抓住课堂,抓住教学内容的每一部分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在亲历探究的过程发展自我、增长才干,养成主动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善于观察、精心策划,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善待学生的无意和有意的“过错”,反复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在自己做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先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钱士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