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环境保护论文

时间:2023-03-01 16:24:29

导语:在农业环境保护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环境保护论文

第1篇

(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农业部农业环境科学观察实验站〈合肥〉,

安徽 合肥 230036)

【摘要】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美好乡村及现代农村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农村急需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人才。文章分析了农业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类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设具有农业院校特色课程的观点出发,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农业;高校;环境工程;课程

环境工程专业在我国设置初期主要以工科院校为主,教学课程要求通过理论和实践等教学环节,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环境污染控制及其治理等方面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环境工程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不同高校设立该专业的基础条件不同,部分高校是在化学学科的基础上成立的,有些在水利学科基础、市政工程、或机械等学科的基础上成立的,还有以生物工程学科为基础而建立[1]。传统工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以数学、力学、材料学和工程学等专业为主,主要集中于市政工程建设和工业污染防治[2]。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多数以生物和化学学科为基础[1]。

农业污染控制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领域[3-4]。服务“三农”是农业院校的目标,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类课程应为农村环境保护技术人才培养发挥作用,引领农村环境保护科学的发展,使农业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具有更大的发展前途[5]。我国多数农业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设立时间较工科类院校晚[1,6],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课程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

1 农业院校环境工程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没有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

面向农村服务农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7],但农业院校环境工程课程设置目前仍然沿用以城市与工业污染处理为重点的的教学内容。虽然有些优秀教材包括了部分适合农村环境保护的理论内容,但限于课时,许多被大纲规定为自学内容,或只占极少的课时。多数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类课程教学内容以大中型污水处理工艺为主,不适应我国农村大量个体家庭使用的小型沼气池、畜禽、水产养殖业等有机质含量高、水量相对小的特点。课程教学涉及农村环境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内容较少,没能突出农村和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教学特色。

1.2 教学体系不完善,不利于人才培养要求

跟踪调查显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工作后帮助很大[8],学生没有得到适当的实践锻炼和工程意识的教育,这已经是我国包括工科院校在内的工科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9]。环境工程是工科类专业,课程理论内容和工程意识培养,需要通过实践类课程来加强和提高。受到学校类型、专业发展时间和实验、实践课程教学方式等影响,农业院校环境工程实践教学通常开设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和短期认知性实践教学,如一周的教学实习,缺乏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较长时间的实践锻炼,不设置设计课程,考核制度也不完善。

1.3 实践教学内容脱离农村污水防治现实,教学效果不明显

工科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对完善和稳定实践教学体系,如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单位有专门的实践教学指导人员、与企业有合作科研项目等。农林院校与农业企业和农村地方管理机构联系紧密,与实力强的环保和工业企业等单位合作关系较弱。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实践指导技术人员更加缺乏。这些因素造成针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内容的实践教学力量不足,而城镇或工业环境保护内容实践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如许多农业院校虽然与部分工业企业、市政环保企业和省市级环境监测部门建立教学实践合作关系,但实习内容与农村农业污水处理和控制有一定差距,学生对农村农业污水处理和控制领域仍然感到陌生,今后难以尽快进入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2 农业院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方向

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具有自身的特点,如农业污水性质没有工业废水性质复杂,也不像城市污水处理和控制技术工艺路线相对稳定。虽然多数为生物处理工艺,农村和农业污水处理通常会结合地理、生产、以及居住条件等因地制宜。因此农村污水处理应用技术相对单一,但处理形式多种多样。因此环境工程课程改革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2.1 调整课程建设目标,形成适合农村农业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依据目前我国农村和农业对环境保护人才的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侧重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实际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和设计课程的教学,形成面向农村和农业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具有专业院校特色的实践基地,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2.2 建设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内容

我国农村水环境保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从路线、政策和基金等方面,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投入,农业院校有责任义务为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培养工程性人才。课程改革中,在突出基本知识与原理的基础上,设置农村和农业处理教学的大纲和内容。如: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污水的稳定塘和污水土地处理及适用于小型污染水的技术内容规定为一定课时必讲内容;由于农村和农业环境污染控制往往与农村地理状况、居住和生产紧密联系,增设应用案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多种处理方式的联合应用;在处理固废尤其是沼气工程中的固废等,还要考虑后续沼渣和污水综合处理等。因为农村和农业环境工程保护技术发展迅速,应补充相关新技术及应用内容,甚至专设讲座;配套与农业水环境治理相关的前修课程,如农用化学品污染,面源污染控制等,为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3 建立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环境工程的教学体系应该包括理论、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和工程意识教育等环节,农业院校在完善实践课程体系上应做出更大努力。

理论教学基础上可以设置验证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不同类型的实验性。因为环境工程实验的综合性强,普通意义上的验证性实验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如《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验中《污泥性能测定实验》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不同来源的污泥其性能不同,实验过程中还必须测定多项指标,是综合性强且时间持续时间也非常长(通常需要一周)的实验,应该设置综合性实验来完成;污水处理效果根据污水来源、工艺等不同而不同,设计完整创新性实验,包括污水来源选择、不同工艺设计、实验设备综合应用、检测指标与检测手段选择等。可以较好的锻炼学生从整体上系统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建立农村和农业企业为主的生产实习基地。实践类教学被证明是对学生今后工作帮助最大的课程类型之一[8]。仅靠短期的如参观城市环保企业等的认知性教学实习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也无法让学生了解农业环境工程保护的实际内容。设置2个月以上完全进驻实习单位的生产实习,聘请合作单位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地指导老师,跟随实习点的工作节奏锻炼学习,实习期间要求撰写实习的工作日记、调研报告和实习专题报告,作为考核实习的依据之一。教师定期到实习单位检查实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作出总结。

实习合作单位的选择是建设农业院校特色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关键。合作单位应该是农村环境保护企事业单位如乡镇级的环保单位;拥有农村和农业环保处理设施的农业生产单位,如大型或家庭式畜禽和水产养殖场;新农村美好乡村居民居住和旅游地的环保处理设施单位等;大型或家庭式沼气单元等。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事业,这些单位其实非常缺乏有专业理论知识人员,期望与相关科研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也期望有理论知识的人员指导。在校的大学生已具备相当的书本知识,可以应用甚至帮助实习单位的工作,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与学校老师联系,帮助或协调问题解决。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包括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协调能力等都会得到极大提高。相反,城市环保事业单位组织机构相对成熟,企业技术稳定、生产运转顺利。学生即便是蹲点实习,但基本就是每天例行上下班,如,一个成熟氧化沟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基本是全自动化控制,正常生产运转中,参数短期内不会也不可能调整,学生感性认识收获不大。

依靠科研项目,通过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项目,引导学生在农村污水控制方面进行实验,如畜禽污水处理、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 完善教学体系,加强课程设计

学习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统计显示,讲授5%,阅读 10%,视听结合20%,示范30%,讨论组50%,实践练习75%,向他人讲授/即时应用90%[10]。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应用课程是目前大学教育难以取代的优势[10]。课程设计是将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农业院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往往被忽略,完成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后,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突出理论应用,训练大学生工程整体设计能力。并将课程设计开设在实践教学的后期,设计的内容可结合实践课程中发现的问题,更利于学生的创新。

2.5 制定合理的实践课程考核制度

实践课程考核因为指导人员、地点和单位性质的不同,相对理论和实验类课程难度更大,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积极促进教学。制定合理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课程考核体系,可以针对不同的实习内容综合考察。学生实践中的表现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老师联合评判,并以实习单位老师为主,考察学生的实习主观能动性,如到勤率、工作表现等。第二项考核内容依据学生的书面报告,如工作日记、调查报告和专题报告等是否完整,质量水平如何。设置不同权重,实习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等都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因此,可以将现场考核的权重加大,充分体现现场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另外,考虑实习的难易,对不同实习单位加不同的权重分。

3 结语

教学需要根据课程特点,结合社会的需求不断改进。农业院校在生物及农业专业较工科院校有较大优势,我国生态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水环境保护人才。因此,农业院校应坚持为农村和农业服务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竞争力,培养出具有农业院校自身特色的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沈连峰,王婷,张发文,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01):61-63.

[2]辛言君,马东,崔德杰.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53-55.

[3]祝春水.“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J].甘肃科技,2009,25(5):142-143.

[4]吴棉国.生态农业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中国发展,2013,13(5):12-16.

[5]李洁,周应恒.农村环境教育在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89-93.

[6]陈满荣.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关系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7,1(16):1841-1849.

[7]吕淼.“三农”问题与高等农业教育——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农业院校的改革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5(3):86-88.

[8]马小娥.提高工科大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的思考和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07-209.

[9]张学洪,张军,曾鸿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1(6):37-39.

第2篇

第二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是为客观公正评价农业技术实用人才建立的一项新的人才评价制度,纳入全省人才评价体系。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我省乡(镇)、村、组等农业生产第一线直接从事农业、畜牧、工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水产、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农村实用技术人员。

第四条取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承担相应技术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第五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按专业技术工作特点分为农业工程、农艺(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农牧产品加工、经营服务等五个专业,各专业适用范围如下:

(一)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水产、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二)从事技术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应用等种植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三)从事畜牧(牛、羊、猪、马、驴、骡、兔)、家禽(鸡、鸭、鹅)、蜂和特种经济的饲养管理、畜、禽繁殖,饲料生产与加工,环境保护与动物卫生保健及相关方面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四)从事农牧产品加工技术工作的人员。

(五)从事运输、营销、中介服务行业的农村经纪人才。

上述各专业均加注在相应职称名称之后。如农技师(农业工程)等。

第六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等级设置为:初级、中级、高级。各等级分别对应的技术称号名称如下:

(一)初级:农技推广员、助理农技师。

(二)中级:农技师。

(三)高级:高级农技师。

第七条我省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在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省人事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市(州)、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会同农业等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具体实施。

第八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通过评定或认定的方式取得。高级职称通过评定取得;中、初级职称通过认定取得。

第九条国家已建立准入制度和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的专业,不进行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

第十条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热爱本职工作,努力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评定或认定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认定初级(员)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基本了解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农业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能按技能要求基本完成本专业技术工作的一般技术内容,了解一般农机具或常用设备的主要结构原理,具有完成一般技术辅工作的实际能力

②参与农业技术推广,能在科技人员指导下进行群众性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正确记载和整理技术资料。

③了解种植、养殖技术操作规程,能承担规模种植、养殖的技术操作工作。

④种植规模是本村劳动力平均种植规模的1倍以上;或在同等土地条件下,单产超过本村平均水平的30%以上;或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收益高于本村农户平均水平50%以上。

⑤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能独立承担农牧等产品的运输、营销等工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和中介服务。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中专毕业,或高中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

②获得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即“绿色证书”)或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级技术等级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初中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④参加区县(市、区)以上部门组织的50学时以上或参加乡(镇)组织的100学时以上的本专业初等技术培训或已被乡(镇)确认为某一专业的示范户且连续两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认定初级(助理)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基本掌握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农业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掌握本专业技术工作的主要生产程序和操作技能,能发现并排除一般农机具或常用设备设施的简单故障,具有一般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②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中,向群众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艺,进行一般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③种植规模是本村劳动力平均种植规模的2倍以上;或在同等土地条件下,单产超过本村平均水平50%及上;或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收益高于本村农户平均水平1倍以上。

④能因地制宜的提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建议,帮助农户做好农牧等产品的收购、营运、工作,为群众致富作出一定贡献。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大专毕业,或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②获得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技术等级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高中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初中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以上,并累计参加区县以上部门组织的100学时以上或参加乡(镇)组织的200学时以上本专业初等技术培训;

④取得初级(员)农业技术称号4年以上;

⑤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初级基础专业知识培训和考试且成绩合格。

(三)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认定中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掌握并能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专业技术工作,掌握本专业技能标准和技术规范,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能正确操作和维护保养较复杂农机具和常用设备,能协助开展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②组织并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能对农户进行有关试验、示范技术和操作技能的辅导,具有采集与处理试验数据的一般知识,能独立撰写单项的技术工作总结。

③结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推广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能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本专业技术工作中的某些技术难题,在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

④种植、养殖、加工等示范大户,近3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不低于当地人均纯收入的3倍以上,并能带动一定数量的农户共同发展,已产生一定规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⑤在经济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能制定与本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营项目规划和产品流通、销售、加工方案,在引进资金,促进流通,加强合作,创建品牌等方面成绩显著。

⑥能指导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开展本专业技术工作。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大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以上。

②获得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师合格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取得初级(助理)农业技术称号5年以上;

④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中级基础专业知识培训和考试且成绩合格或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培训半年以上取得结业证书;

⑤获得县(市、区)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或被县(市、区)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技术能手、科技状元等荣誉称号;

⑥在县(市、区)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⑦受县(市、区)政府表彰的示范户、专业户。

(四)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评定高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专业技术工作,熟练掌握本专业生产技术知识和技术要点,独立制定生产计划、技术工作计划或规划,提出技术推广项目,制定技术措施,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指导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工作。

②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动态,能倡导开展科学试验,及时引进和推广省内外先进技术,分析解决当地生产及业务工作中的技术难题。

③在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有独到的生产、经营方法,近3年家庭人均年收入不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5倍以上,并带动周边农户(至少2/3以上农户)共同发展,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④能够运用本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独立处理经营活动中的业务问题。能进行经营业务的洽谈、经营合同的起草,具有对专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⑤熟悉农村市场的流通环节,具有熟练的实务操作的技术和技能。有丰富的农业经纪实践经验,熟悉市场行情变化,有较强的创新和开拓能力。

⑥具有承担农业技术实用人才培训施教能力,或具有讲解、传授本专业知识或技能的经历。

⑦能指导中级农业技术人员工作。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大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或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1年以上。

②获得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技师合格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取得中级农业技术称号5年以上;

④获得市(州)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或被市(州)级以上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技术能手、科技状元等荣誉称号;

⑤在市(州)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⑥受市(州)政府表彰的示范户、专业户等。

第十一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工作由相应评(认)定组织负责。高级职称由高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负责评定;中、初级职称分别由中、初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认定委员会负责认定。高级职称的评定工作每年进行1次,中、初级职称的认定工作每年应不少于2次。

第十二条各级评(认)定委员会的组建应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由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授权各市、州人事职改部门负责组建,报省职改办备案;中、初级职称认定委员会按原农民技术职称管理权限分别由各市(州)和县(市、区)负责组建。

各级评(认)定委员会组成人员,要从取得农业技术职称的农技人员中遴选,并充分考虑其专业覆盖面。评(认)定委员会成员应是熟悉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或具有较高技术职称、公道正派、坚持原则、组织纪律性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须在15人以上,且必须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认定委员会由11-13名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初级职称认定委员会由9-11人组成,其组成人员中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不少于1/2。

第十三条评(认)定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程序是:推荐、审核、评(认)定、颁证。

(一)推荐。按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范围和条件,对符合本通知第五、九条规定的人员,由其所在的村委会或相应的专业协会负责推荐并提供相关材料,具体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主要业绩、贡献、成果,以及相关的证书、证件、证明等,并由被推荐人所在的乡(镇)政府将有关材料报送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拟评(认)定高、中级职称的,由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按行政区域管辖权报送市、州人事职改部门。对暂不具备组建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的市、州,其相应的评定工作由省职改办负责委托。

(二)审核。被推荐评(认)定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其推荐材料由推荐单位送当地乡(镇)政府审核,经审核材料属实的,由乡(镇)政府签署意见,并负责将有关材料报送相应评(认)定工作部门(机构)。对推荐材料的审核,要重点审核能证明被推荐人主要业绩、贡献、成果的相关材料是否属实,要严格按照标准条件,确保材料的真实性。

(三)评定与认定。各级评定委员会应根据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的有关规定、要求及评(认)定标准条件,对被推荐人进行考核、评定或认定。具体的评(认)定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会议形式或现场考评的方式进行。以会议形式进行评(认)定的,必须有2/3以上的评(认)定委会成员出席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同意票超过评(认)定委员会组成人员1/2以上才算通过。以现场考评方式进行评(认)定的,其考评标准须逐条量化,参加现场考评工作的评(认)定委员会成员仍应达到评委会组成人员的2/3以上,并根据现场考评情况对被考评人进行逐项打分,经统分计算出的平均分数达到60分及以上的才算通过。

(四)公示。对按规定程序通过评(认)定相应职称的人员,由人事职改部门予以公示,公示期10天。对在公示期内群众反映的问题,由组建评(认)定组织的部门(机构)进行查实,并由市(州)或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按其管理权限,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经公示无异议的,初级职称由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行文公布认定结果;高、中级职称由市(州)人事职改部门公布评(认)定结果。

(五)颁证。获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由各级人事职改部门颁发省人事厅统一印制,人事职改部门加盖印章的《四川省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证书》。高、中级职称证书由市、州职改办颁发;初级职称证书由县(市、区)职改办颁发。

第十四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要坚持重实际操作能力、重效益、重业绩、重贡献的原则,要将申报人员所从事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将申报人员自身的科技应用能力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对有特殊技艺,贡献突出的人才,可不受学历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的限制。

第十五条获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符合评审农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业绩条件的可申报评审相应的农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业绩特别突出的,可由省职改办直接推荐评审高级农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对做出突出贡献并取得高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可推荐参加各类优秀专家的评审选拔。

(三)取得高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可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申报省外专局引进国外人才项目或农业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

(四)受聘在基层单位工作的人员,享有与聘任单位平等签约的权力。

(五)乡镇农业基层服务组织和集体单位在农村招聘农技人员时,优先从具有相应农业技术称号的人员中挑选。

(六)在进入农村人才市场进行人才引进、交流和劳务输出时、优先选拔推荐。

(七)优先与单位或农户签订有偿服务技术承包、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推广合同。

(八)优先参加技术培训、讲座、交流、进修或应邀参加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学术活动,或应聘到外地传授技术。

(九)优先获得有关部门提供的学术技术资料、信息等。优先参与农业开发项目和获得贷款。

第十六条获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积极钻研业务和参加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二)努力完成业务主管部门布置的技术推广和试验示范任务,带头搞好科学技术普及和技术服务,积极向当地群众传授科学技术,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三)积极提出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见和建议,为当地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

第十七条取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应按照国家和省对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主动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各级人事职改部门要统一将这部分人员纳入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规划,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应积极为他们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条件。

第十八条各级人事职改部门要对本地区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待进一步完善解决的问题,各市、州人事职改部门要每年定期将本地区取得相应职称的人员总量及相关工作情况书面报省职改办。

第十九条本办法下达后,不再进行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工作。四川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四川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原制定的关于农民技术职称评定的有关规定均停止执行。

第二十条原已通过评审取得农民技术职称的人员,可根据本人所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持《四川省农民技术职称证书》到当地人事职改部门加注专业类别,或重新换发《四川省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证书》。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各项规定中凡有量化要求的,均含相应规定之最低量化标准。

第3篇

关键词:构建;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研究课程

在与环境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相配套的实验课程中充分利用教师的科研资源,就可望以较少的资金投入,研究构建和实施符合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基本研究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型实验教学课程。

一、研究型实验课程的特色与优势

环境类专业的研究型实验课程由一系列开放型、综合型和设计型的实验组成,这类实验均覆盖不同的知识点,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实现设计目的。因此,可以强化培养环境类专业的本科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研究型实验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和骨干教师资源,来设计研究型实验的范围,并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研究课题范围内自主提出不同的多因素多变量的实验研究方案,将实验课由教师统一安排改变为由学生自主设计。

2、学生的研究型实验与研究生论文研究相结合,与教师课题研究相结合,与环保工程实践相结合,将演示型验证型实验改变为研究型创新型实验。

3、将实验由原来全班统一的1个假想课题改变为每人1个研究课题;将实验时学生被动按照教师的指导做实验改变为学生主动请求教师指导研究和实验;将以往实验内容和报告严重的相互重复现象改变为每人只能独立设计;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分离现象改变为理论课教师大力参与实验指导。

4、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的研究型实验的优秀实验报告,达到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的水平。部分优秀实验报告能够公开发表、参加各类课外研究竞赛包括挑战杯竞赛或参加学校其他创新培训计划。

与专业基础课配套的研究型实验教学课程的构建和实施,可望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使本科生紧密结合理论教学来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二是确保本科生广泛参与,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充分利用科研设备和资源,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节约资金投入,提高办学效益。

二、研究型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构建和探索

1、研究型实验课程的目标

(1)通过研究型实验课程的学习,使教师与学生互动得到进一步加强,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掌握专业领域的前沿与最新进展,使学生经历“三个全面”的创新教学过程:经历全面的分析研究问题的过程,实验技能得到全面的锻炼,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2)解决目前实验课程内容与污染控制需求脱节的问题,使专业基础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进一步贯通。

2、研究型实验课程内容的筛选

研究型实验课程内容的确定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不同专业的课程,实验内容必然不同。下面是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内容,供其他专业筛选课程内容时参考。

环境工程原理系列课程包括环境工程原理(上)、环境工程原理(下)、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和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该系列课程系统、深入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的单元操作的原理、工程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环境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的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十余年来,环境工程高等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环境工程专业内涵也不断扩大,原来的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农业环境保护并入了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处理的环境污染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相应地导致污染控制技术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所以要求环境专业人才具有宽厚、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也导致环工原理课程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然而,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环境工程主要设置研究生专业,所以可为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构建提供具体借鉴的国外经验不多。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方面,至今国内很多院校仍然是采用化工原理实验教材或类似的讲义。由于涉及的问题与化工专业有一定差距,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要求也有所不同,与学生在环境保护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有较大区别。目前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理论教材方面尽管仅有清华大学胡宏营教授等人编著的教材出版,这也为环境工程原理的理论教学提供了新选择。本文在吸收国内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成果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环境工程原理研究型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

(1)在流体流动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污泥、污水和含尘气体的流动和输送问题,包括不同悬浮物含量的污泥、不同性质的污水和不同固体含量的含尘气体的流动阻力和流体输送机械的性能研究系列实验研究。

(2)在非均物系分离的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不同性质污泥、自来水和含尘废气在不同过滤介质中的过滤实验研究。

(3)在传热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不同性质废气废水与污泥的加热和污泥脱水的实验研究。

(4)在传质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不同性质的废气和污水的吸收与萃取以及污泥干燥等实验研究。

与原有实验内容相比,以上研究型实验课程的内容与环境工程专业问题的关联性很强,课程内容与专业领域需求联系紧密,通过实践环境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与新进展,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3、研究型实验课程的实施方案及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结合本项目本学科教师的科研课题情况,制定详细的研究型实验计划。然后,根据实验计划和学生的自由选择,确定每一位学生的实验研究课题。理论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参考文献,与每组学生分别讨论和确定实验方案。其次,制订详细的研究计划。实验教师完成实验设备的准备与调试、实验操作的指导、化学药品的准备等工作。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实验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设计,配制化学药品和试剂,进行实验的操作,完成实验研究报告并最终汇报。

要顺利实施研究型实验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设计和制订大量不同的实验方案,这可以通过结合目前的科研计划研究组织实验方案来解决。

第4篇

关键词:环境化学;农业院校;土壤学;教学改革;教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24-03

环境化学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重点考察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外层大气圈的化学组成及其发生过程,特别是界面上的化学组成与过程,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新兴交叉学科,我国高校环境科学最初多立足于本校强势学科和优势专业,进一步发展成为综合学科,这也使环境科学在某一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得以体现,环境化学的发展亦如此。土壤学是农业院校发展的重要学科和研究方向,与环境科学的交叉日益增强。目前,土壤学已突破传统理念,开始关注地球表层系统中土壤与其他各圈层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研究土壤全球变化及土—水—气—生物界面的环境过程与机理,而环境化学多为关注污染物在此界面反应过程,两个专业方向具有互促共进的关系。针对农业院校具有土壤学科背景,在环境化学理论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实验实习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期望建设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环境化学课程。

一、建设师资队伍

新世纪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理论功底深、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为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特色,我们组建了一支有环境科学、土壤学和化学专业背景的教师队伍。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授课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对年轻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自觉履行培养青年教师的职责,向青年教师传授知识、教学经验和方法,并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感染青年教师。在观摩学习、交流过程中,努力做到环境化学与土壤学专业知识的有效融合,使学生全面掌握污染物在各个圈层之间的迁移转化规律。如讲授含硫化合物在大气和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除一般教材涉及的大气硫化物种类、来源及硫酸烟雾形成机理外,还增添土壤学相关知识,进一步阐明土壤中硫的含量、形态及其转化与循环过程。为贯彻“寓教于研、以研促教、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课程组教师积极开展环境化学和土壤学方面相关的科研工作,共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SCI收录的科研论文百余篇。科研活动探明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将其作为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讲解,更为生动具体,学生更易接受。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及教研效果,课程组成员承担了环境化学校级优质课程的建设,参编了环境化学教材一部,努力打造精品课程。逐步形成梯队合理、思维活跃、勇于进取、团结创新的教学科研团队。

二、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土壤学背景,运用土壤学相关理论深化对环境化学知识点的理解。污染物在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间迁移、转化和循环,在讲述前两圈层内污染物的化学行为时,将土壤圈作为环境的关键带联系在一起。在分析影响酸雨的形成因素时,阐明大气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比较不同城市大气颗粒物对酸雨的影响,考虑到不同区域扬尘的化学组成与相应土壤组成的基本特点,补充说明我国南北土壤组成及性质差异,强化土壤学与环境化学知识的融合。在水环境中,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影响和决定变价元素或污染物的形态、迁移和转化过程,以土壤锰氧化物、铁氧化物及层状硅酸盐矿物对有毒金属离子Pb、Cr和As等形态及其转化过程的影响作具体案例进行说明。这些相关内容,课程组教师已在实验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可娓娓道来,丰富了授课内容,也能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文献调研也是扩充教学内容的重要方法。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内容之外,在课堂或课后适当补充土壤学相关知识,扩展学生视野。补充内容涉及环境化学热点和前沿,也超出一般土壤学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有的需要查阅新近文献才能完成。环境化学中提及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一般认为矿物燃料燃烧是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而往往忽视了土壤中碳的贡献,不同农业利用土壤中碳素的微小变化也会对大气中CO2浓度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加剧温室效应。为让学生了解实际情况,布置课后文献调研,了解有关土壤碳形态、分布、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如植被、气候、施肥和土地利用类型等)。这些课程改革使环境化学与土壤学得到有机结合,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强化学生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最新科研进展也是我们关注的教学内容,多以专题形式进行讲述。为了说明环境化学研究新进展,结合教师专业背景,我们就污染土壤的电化学修复和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作为专题进行授课。虽然教材对相关内容有所介绍[1],为详细说明相关进展,任课教师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进行全面阐述。如污染土壤电化学修复专题中提及土壤颗粒类型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更是加深了对土壤基本特性的认识。专题报告主题不多,所占学时少,却能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最新科研动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另外,专题文献报告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如为了用实例说明并区分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是生长代谢还是共代谢,安排学生课后查阅有关土壤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最新文献,并适时安排学生报告所阅读文献。文献调研还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树立对待科研论文的正确态度。

三、完善实验实习

实验课是环境化学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较环境科学专业其他课程实验内容,环境化学实验偏重于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过程和原理,所以实验项目应由验证型向综合型、设计型和研究型转变。现有环境化学实验教材较多关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含量测定或者某些工艺过程的模拟,与《环境监测》、《仪器分析》和《污染控制化学》等实验课有部分重复或雷同之嫌。为了深化对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过程的认识,也结合土壤学相关知识,除常规环境化学实验外,还新设计并安排了三个实验,分别为土壤对重金属离子铅的等温吸附实验、氧化锰对Cr(III)氧化量的测定和铁(III)—草酸盐配合物对橙黄II的光降解动力学。在实验目的上,我们更偏重于探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前两个实验让学生深化对土壤吸附氧化重金属离子机理的认识,明确作为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锰氧化物影响变价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与迁移转化过程,了解土壤对有毒金属离子热力学吸附氧化研究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掌握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法测定重金属离子浓度、制作吸附等温线等方法。后一个实验可认识光解动力学基本方法及其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熟悉有机污染物的消除方法。上述实验内容既属于环境化学教学范畴,又深化了土壤学知识,更体现出农业院校的教学特色。为增强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我们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走进实验室独立开展科研活动。课程组教师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土壤环境化学领域,为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土壤环境化学相关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便利。学生自愿组团,在老师指导下,课余时间独立开展科研活动。该活动可得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资助,也可用指导教师科研经费支出。课程组教师已指导3项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计划,10余项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且前者结题验收均被评为优秀。多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并参与部分研究生实验工作,作为共同作者发表多篇SCI论文。科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环境化学的热情,体会到土壤学的奥妙,也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潜能,还可为高素质研究生储备有生力量。为让学生早日走向社会,认识自然环境演化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工厂企业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我们与多家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安排实践基地。很多污染控制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环境化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环境化学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解决环境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活动,学生现场认识了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的来源及处理过程。如在株洲化工厂学生参观生产车间,了解单个生产车间及整个化工企业清洁生产过程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细节,明确环境化学理论与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在校内还建有人工湿地实习基地,让学生真实认识到水体自净化过程及水资源的重要性。这些活动丰富了环境化学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增强了学习动力。环境化学教学和实验内容非常丰富,要在有限学时内对环境化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又要尽量少与环境监测、仪器分析、环境生态学和污染控制化学等内容重复,且能够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教师队伍、授课内容和实验实习上合理安排,结合农业院校现有资源配置和相关知识背景及课程体系,建设有农业院校特色的环境化学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知识体系、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实践也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期为促进环境化学教学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作出贡献,同时还望对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景丽洁,王建刚,魏薇,等.21世纪环境化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9,(24):31-34.

[2]王丽梅,孟昭福,张增强,等.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7):82-84.

[3]滕丽华,林建原,夏静芬,等.环境化学实验课程与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理科教育,2010,(91):89-92.

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农学专业 模块化教学

农学专业是农业高职院校的传统专业,随着新专业、热门专业的不断出现,农学专业在农业高职院校中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使传统农学专业持续发展是目前农业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人们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取得了共识,即以增强应用能力为主旨,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1.“大农学专业”的思考

1.1“大农学专业”的概念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对传统农业领域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科技人才。为了适应现代农学专业科技人员的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农业人才既能带领组织广大农民做农村致富领头人和农村小城镇现代化的建设者,又能自身创业,直接成为专业大户,做私营企业的示范者。因此要求农学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懂得大田作物的栽培技术,而且还要懂得园艺植物(果树、蔬菜、花卉)栽培、畜禽养殖、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与保鲜及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多技能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2“大农学专业”的内容

1.2.1淡化专业界限,增大选修课时量。

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农业人才是面向农村基层,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是“多面手”人才。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要懂得农作物的种植、培育等传统知识,而且还必须懂得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环境保护、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1][2]。因此,在专业设置时就应淡化专业课的界限,将农学类(如农学、园艺、种子等)专业的基础课打通,设置基本相同的基础课,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需要,又能服务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将有关专业课内容相同的部分整合为综合化课程,如将作物栽培总论部分与园艺植物栽培总论部分整合为植物生产技术原理课程;将某一专业方向的专业课作为其他专业方向选修课,如蔬菜栽培课程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而农学专业则作为专业限选课。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的需要,又有利于增加学生就业途径,从而保证学生素质教育的完整性、知识技能多面性,进而达到一专多能的可持续性。

1.2.2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开技能培训课程。

为了满足农业生产一线、农村基层的需要,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历型农业技术人才,而且要大力培养非学历型技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在设置专业课及实训课时应邀请农场私营业主、乡镇农技站、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农业局、农业科研部门、高等农业院校等相关行业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劳动模范等,对所开设的课程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并根据这些意见对农学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设生产上必需的、实用的课程,并在课程中补充新技术、新成果。如增设WTO与中国农业、农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无公害食品生产、食用菌栽培、畜牧概论等课程,从而使所开设的课程既符合生产的需要,又能够提高学生面对市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发展能力。

2.模块化教学的思考

2.1模块化教学的概念

在整个三年的教学活动中把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及社会服务等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建成秩序渐进、层次分明而又相对独立,同时又有明确教学目标的三大教学模块。旨在实现三年教学“实践不间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手并重”的目标[3]。其主要形式表现为:第一模块,为一年级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培养阶段,以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调查为主要方式;第二模块,为二年级专业技能培养阶段,通过“学校+公司”联合进行生产实习,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并进,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理论;第三模块,为三年级综合素质训练提高及农业创业毕业设计阶段,通过“学校+公司”,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复合性人才。

2.2模块化教学的内容及培养目标

2.2.1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培养模块。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一年级新生所进行的培养。主要进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和基本劳动技能的培养,让学生重点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并结合实践课教学和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并通过社会调查和组织参观,使学生了解农村现状和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环节、存在问题及现代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

2.2.2专业技能培养模块。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二年级学生所进行的培养。以“学校+公司”联合进行专业课学习和生产实习,进一步强化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增加实践性、技能性强的专业内容,分专业进行实训,重点掌握农作物、蔬菜、林果、花卉及农产品加工与保鲜等田间管理的各种方法和技术要点,使学生提前接触专业实践锻炼。

2.2.3综合素质训练提高及农业创业设计模块。

此模块是在学生学完全部专业理论知识之后,通过运用所学全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获得独立从事科技和组织管理工作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总检验,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更是学生今后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农业创业的训练阶段。强化“学校+公司”顶岗实习;教学与推广相结合顶岗实习;模拟承包实习。实习中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不同生育阶段的栽培技术要点;初步具备试验设计、田间安排、调查测定,初步具备指导农业生产和进行农业技术承包的能力;组织学生搞好农业创业设计用来替代毕业论文。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3.1.1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实训方式有待改善。

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而高职高专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学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办学特色不甚鲜明、教学基本建设薄弱、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亟待改革[4];对其服务区域性的特点考虑得不充分,专业课的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及实训实践在教学时间上分配不太合理,理论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比重过大;双师型(即是教师,又是农艺师、畜牧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3.1.2实践教学环节计划、制度不完善。

许多农职院校从教师到领导对实践教学的性质以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认识不清,导致对实践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及其教学方式方法不一致。主要表现为:一是,实践教学计划不完善,缺乏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教材。现代农科的教学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计划往往是按照课程体系进行安排,而农学类学科的实践教学往往和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受生产的季节影响很大。另外,近年来理论教学的教材更换很快,而实践教学的教材相对滞后,使得实践教学的内容落后于生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实践教学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差。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及其考核体系不健全,使教师在指导实践教学时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统一的要求,实践教学考核没有标准,随心所欲,甚至凭印象评分。三是,实践教学基地不足,条件差,影响师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随着高校扩招,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猛增,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投入严重不足,仪器设备陈旧,实践教学的科技含量低等,严重影响了师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3.2对策

3.2.1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农业类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要注重灵活多样性,可聘请一些在生产第一线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来针对性地教学;讲授内容不应只局限于教材,可以讲授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技术;教学场所不应限于教室,也可到田间地头、施工现场、公司车间等。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师生之间交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3.2.2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淡化专业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

3.2.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认真组织编写各专业各阶段实践教学大纲,将实践教学独立开课,把教学实验、教学实习、专业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组成一个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单独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明确各项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并对各项实践教学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标准等制定出具体量化指标,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大纲,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编写一套实用性、针对性、指导性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教材。建立一定数量的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使之不仅成为学生实验、实习的必要场所,而且也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渠道。

另外,还应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着特别的意义,不仅是一种专业实践教学过程,而且对学生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正确理解中央对农业的方针政策,稳定其专业思想,确立全心全意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决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官春云.建立“大农学专业”的实践.高等农业教育,2002,(10):3.

[2]张立峰.对农学学科、课程之结构-功能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10):64-65.

第6篇

关键词:省会城市 中心区 郊区 协调发展

城市主导现代经济发展方向,是要素聚集地和技术创新中心。城市郊区作为我国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最佳切入点。郊区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带动全国农村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

我国各省会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发挥着重要的龙头作用,是经济核心和增长极。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部分省会中心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其郊区经济也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已基本符合城市郊区化的启动标准。郊区经济发展的快慢不仅取决于郊区自身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而且取决于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更取决于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之间协调发展、相互融合的程度。本文重点分析了一般省会城市的郊区如何发挥特色优势,融入区域分工,优化产业和城市布局,提升竞争力与发展水平,与城市中心区协调发展。

省会城市与城市郊区的特征

一个城市与其周边城市构成体系,这个城市体系与其周边地区共同构成经济区域,在这个经济区域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的核心区域就是中心城市。中心城市这一概念强调的是一个城市在其所在的某一区域空间范围中的“中心”地位,而大城市则完全是由该市的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规模来划定的,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大城市的认定标准不同。从全国来看,任何区域都有一个最大的中心城市,且一般就是该区域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等。省会中心城市的吸引和辐射范围是区域性的,除一些发展较快、较大的省会城市影响跨省区外,我国大部分省会城市的影响区域是省级区域。

我国一般将城市地域划分为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两部分,城市郊区可以划分为近郊区和远郊区两个地区。根据景观形态(土地利用方式)和发展方向的不同,城市郊区一般又可以概括为城郊结合部,郊区城镇(县城和小城镇)和乡村三种形式。

由于省会城市多数为中等发达城市,郊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相对于大城市郊区来说,其经济、文化和社会组织具有更明显的过渡性和不稳定性,其发展也呈现出更多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地域发展形态上,它既涉及郊区城镇的发展,又涉及郊区农村的发展;在发展目标上,它既包含郊区城镇化、工业化的内容,又包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在发展动力上,它既受到城市中心区人口与经济要素扩散效应(即城市郊区化)的影响,又受到郊区人口与经济要素集聚效应(即农村城镇化)的影响。省会城市郊区建设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多动力、多目标的发展。

城市郊区经济发展与中心区的关系

城市郊区是与中心区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地理行政区域。郊区现代化是现代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科学文明及生态文明在郊区的生成与发展过程。各地区由于发展的历史环境、历史阶段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路径,但是也具有共同的特点:

郊区和城市中心区经济发展是互动的。只有从城郊一体化的战略高度在中心城区和郊区之间的产业、功能等方面合理布局、相互协调才能相互促进,达到共同现代化。

郊区要充分利用城市中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工业、科技和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成为城市中心区工业、人才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新中心。不但承担中心区的生产要素转移,更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承接国际产业和生产要素的转移。

在积极争取中心区带动的同时,郊区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自力更生、对外开放上。要更多地靠自己开拓创新、艰苦努力,发挥和创造自己的优势,采取多种发展路径,全方位地推进经济发展进程。

省会城市郊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以城市为中心”观念制约郊区经济发展

省会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业基础雄厚,科技优势明显,这对于郊区来说应该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长期以来,这样的优势不仅没有对部分城市郊区经济发挥出明显的带动作用,而且由于省会城市是大专院校、军区、大型工业和厂矿所在地,建设和管理工作十分繁重,城市中心区的经济总量又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份额,因此,一些部门往往习惯性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城区范围内,较少考虑如何指导帮助和扶持促进郊区经济的发展。还有一些部门过分强调宏观管理和调控,将一些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使得郊区在引进项目、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经常受阻。

(二)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一些省会城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市较强而郊县较弱。中心城市在工业化发展速度快,郊区工业化发展速度慢,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偏高。与滞后的郊区工业化相伴而生的就是城市化进程缓慢。很多中心城市郊区的小城镇由于规划水平和档次不高,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小城镇人气不旺、城镇化水平不高又反过来制约了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郊区农民收入增加,从而阻碍了郊县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三)郊县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

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农民要突破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具有现代化的科技文化素质、开放化的思维意识、市场化的竞争观念。不少地方的农民深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安于现状,怕冒风险,不愿离开土地。还有少数农民缺乏应有的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在农民转为市民、传统乡村社会转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过程中,只有农民自身素质适应这样的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才会成为可能。另外,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转移。

(四)居住郊区化缺乏整体规划

城市化发展使得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会城市逐渐呈现中心区人口总量维持不变或低速负增长、郊区人口加速增长的局面。居住郊区化的发展对缓解大型省会城市中心的人口拥挤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由于商业配套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得人们的郊区生活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对郊区化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结合人口迁移推动办公及相关服务业的郊区化,郊区缺乏整体规划是郊区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整个区域的道路交通网络缺乏统一的规划,各个住宅区各自配套互不关联,缺乏社会性的公共服务设施、缺少各种经济活动设施,致使人们的居住与经济活动分离,几十万居民远离工作、就业地点,造成生活成本过高,从而阻碍了居住郊区化的进一步发展。

(五)郊区农业资源遭到破坏

大多数省会中心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相对较少。郊区农业本是调节城市生态、气候和保障城市生态持续发展的屏障,可近年来受到污染的威胁,原因主要是郊区环保意识差、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企业扩散、畜禽场污染、城市垃圾处理不当等。城郊工业开发力度加大,郊区追求土地集约利用而盲目过量使用科技产品已成为郊区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的主要威胁。在一些城市水源地的城郊地区,畜牧业产生的排泄物也逐步变成新的重要污染源,使部分省会城市边缘区成为城市“三废”污染的首要接受地,导致边缘区农业与生态空间不断减少。

促进省会城市郊区与中心区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引导,构建城郊一体化的政策体系

省会城市郊区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政府正确引导。政府要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各郊区县要从城市现代化的全局出发,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根据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修订现代化规划,制定更加有利于加速现代化的政策措施。加强市政府的投资引导,在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环境建设和人才培训等方面政府应发挥公共投资的职能,为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按照城郊一体化原则,构建新的政策体系和体制。

(二)调整郊区产业结构与布局,提升城市化水平

结合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郊区化。近几年,一些省会中心城市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要按照中心区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生产力布局整体性调整相结合的要求,优化、调整郊区产业结构、布局,提升郊区的经济功能,推进郊区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充分利用郊区的区域比较优势,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鼓励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通过对郊区产业的资源整合、结构提升和布局优化,强化郊区发展的产业支撑力度,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提高郊区城市化水平。

(三)推动城市中心区人口外迁,建设郊区文化

针对中心区人口逐步外迁的情况,省会城市郊区商业要紧密结合郊区房地产的发展进行布局和建设,政府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陆续出台并实施建设各郊区、县发展规划和总体布局,除商业设施外,在一些重点的区域建设办公、服务业设施,以解决人们工作、就业的问题,改变目前郊区居住区“卧城”的发展模式。另外,结合人口迁移推动文化建设思路,加大郊区文化教育的工作力度,全面提高郊区居民素质,培育农民现代文明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培育开放、进取、平等、文明的市民文化。

(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刺激郊区经济的发展

基础设施是郊区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政府对郊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实现郊区基础设施全覆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提高交通、通信、供电、供气、供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配套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郊区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形成与城市中心区水平相当的高质量服务体系,增强郊区城镇的吸引力。

(五)注重生态保护,增强郊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严格控制污染项目,切实控制工业污染;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积极推进污水收集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郊区城镇生活污水纳管处理;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重点,全面提高郊区固体废物收集、利用和处置水平。积极推进郊区生态环境建设,构筑郊区生态网络系统,强化郊区农业的生态功能,严格控制郊区土地的利益途径;有序推进郊区林地、绿化建设,构筑以“环、楔、廊、园、林”为特征的绿化系统;加强对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张宗伟.我国大城市郊区经济发展主要问题的原因与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