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4:37
导语:在初中英语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学案导学 初中英语教学 应用
一、“学案导学”的涵义及特点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指导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做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在“学案导学”模式中,教师课前设计好教学案,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相关的教学材料,了解和熟悉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比,特点比较显著,主要表现为: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言堂”的现象,着重强调师生之间的合作式学习,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课前要求学生在教师事先设定好的学案的基础上,通过阅读相关教学材料,了解和熟悉教学内容,做好课前准备。而在课堂中,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向教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相关问题。教师则根据这些问题,组织开展一些讨论,帮助学生获得和掌握新知。
二、“学案导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学案导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技巧,继而学会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促成了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其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
一个有效的课前预习,对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起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如何做好课前预习已成为摆在中学生面前需要合理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大多数中学生而言,他们根本就不会预习,课前根本就不知道预习什么,如果有了“导学案”的帮助,学生的课前预习就会有明确的目标,较好地了解和熟悉课堂中的重难点,使预习具有针对性,继而就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2.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通过检查学生的“导学案”,教师可以准确地掌握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改变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
3.有利于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导学案”的合理利用,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对导学案的精心设计赋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动起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通过学案中的“合作探究”这一栏目,凭其灵活多变的形式,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引入学生的“合作探究”,具体来讲,就是把英语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对话,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上台表演,然后在这种活动下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与探究,以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其实就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实践证明设计一份好的导学案,设计重点就应该突出一个“导”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需要动一番心思。一般来讲,“导学案”的编写应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每一个“导学案”都要以切合学生实际编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思维去备课,以学生的头脑思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2.预见性原则。
编写“导学案”,要有预见性。“导学案”的编写,其容量和难度过大或偏小都不利于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教师而言,要清楚地知道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知识容量。只有这样,才能在“导学案”编写的内容上,做到容量和难度贴合学生的实际。
3.灵活性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要努力做到形式上丰富多彩,题型上灵活多样,内容覆盖要全面,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也应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问题的设置上,在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同时,应尽可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理解教材,即使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四、“导学案”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流程
“导学案”的课堂操作流程一般按照“课前指导预习——课中导、学结合——课后反思延伸”的步骤进行。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前下发,自我预习。
“导学案”应提前一至两天发给学生,学生借助“导学案”,利用课本、磁带等多种资料进行自读单词,了解课文大意,翻译重点句型等课前准备活动。
2.课前预习检查。
教师在课前把“导学案”收上来,通过“导学案”的反馈,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3.明确学习目标,导学新知。
课堂上教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了解所需探究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感知本课重点。
4.合作学习,解决疑难。
处理完简单的教学内容后,教师引导进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式学习。例如:可以先让自学本课的重点词汇、句型、语法等项目。选出一位学生负责收集同学们的疑难点,并做好记录。如果是较简单的问题,可进行小组讨论解决。最后由学生代表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汇报学习所得。教师深入各小组中,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疑难。
5.精讲点拨,及时巩固。
通过小组讨论还未解决的问题,由老师点拨和精讲,并辅以有针对性的练习加以巩固。
关键词:计算机英语教学;案例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1 计算机英语的内涵及教学难点剖析
1.1 与普通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授课不同,计算机英语更具专业性,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特点的应用,充分丰富教学信息,以英语信息的多元化教学发展体现出更多方面的实用性。计算机英语的掌握学习,对于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提出了一定层次上的要求,词汇量的缺乏、固定模式搭配的理解运用能力不足,都会导致计算机英语学习进程受阻,没有良好英语基础造成了计算机英语学习上很大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认清学生的英语基础,通过课程内容与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使计算机英语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最大限度的应用价值。
1.2 计算机英语教学的难点,在于平衡高水平要求的计算机应用和学生英语水平高低不等的现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通过带动起活跃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对于计算机英语学习的热情,并以此为目的,开展英语相关练习,增强学生英语实际应用的综合能力。课堂中对于生僻英语词汇应注重浅显易懂地进行解析,让同学充分理解的同时加强对于计算机英语相关应用的掌握。课堂学习气氛的轻松、活跃是计算机英语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
1.3 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学中,对于多媒体的内容处理也为教学带来了一定实施难度。计算机信息量的庞大对于教师课前的课程准备提出了一定程度的难度要求。课件内容的设计应尽可能做到生动活跃,以保证课堂气氛的有效带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件内容的编制安排也要经过精心设计,通过对不同方案进行设计来应对课堂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落实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应用,教师应通过自身的高水平能力为学生学习做出榜样,促进学生对于计算机英语的深入学习。
2 案例教学的发展及优势
2.1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利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能够进行简要分析,教师以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为原则,适当采用典型的与教学内容相关教学案例,将学生从抽象的理论教学带入到具体实际的案例中,然后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通过自由结组或者其他方式,充分分析教师提出的具体案例,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素质,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符合新课标对于现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经过长期的发展,案例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两条基本原则,其中一条就是案例教学要充分发挥具体案例的作用,不能采用演讲或者是其他手段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展,再者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沟通的弊端,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结组等形式的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案例教学的发源地在西方,并且当今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案例教学已经成为西方教学过程总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其案例教学资源相对于我国目前状况而言比较丰富。从教育理念角度讲,案例教学有效的实现了课堂理论与课堂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的改善了部分重视实践教学的科目缺少实践的现状。
2.2 案例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案例教学模式彻底的改变了传统意义是上的教学观念。传统教学观念通常是以教师教授教材知识的形式来实现教学目的,注重的向学生介绍知识,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则相对较弱,造成学生能够学会理论知识但是无法进行实践操作的现状。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概念正好相反,其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通过分析并解答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3 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才才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传统教学模式是让学生通过理论概念来解决现成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掌握知识,但是在案例教学模式中,问题的标准答案往往有多个。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适当的引导学生,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自己来完成。在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就得到了培养,随着时间的积累,就会变成一种能力。
3 应用策略研究
3.1 在进行案例教学模式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教师对于即将使用的教学案例必须做到全面的了解,教师要精心策划学生何时开始讨论、采用怎样的讨论形式及对于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要做怎样的解答等。教师还要注意根据每个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状况临时改变案例的讲授方案。
3.2 适当的课堂引导。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向学生介绍清楚案例的来源。比如在进行计算机编程语言JSP语言教学时,要选择专业公司的设计案例来进行教学。通过案例的介绍,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内容的重要性,此次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选择具体教学案例时要注意选择学生常见的案例,比如对于JSP语言程序,教师就要选择具体网页来作为教学案例,常见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案例,然后学自由结组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向着案例包含的知识点进行讨论研究,然后模仿学习案例中的小案例,通过模仿来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创新原有案例,最后教师通过点评各组学生的作品,总结知识点。
3.3 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辅导。案例教学模式教师通常是在课前将教学案例发放给学生,学生要在课前花一定的时间来研究案例。学生必须对案例进行独立的研究,教师要根据学生独立研究的内容概括案例的基本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对于计算机英语知识掌握的水平来选择开始讨论的时间。在具体案例实现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辅导,保证大家思考的问题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来进行,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大家讨论的方向,决不能针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相关的辅导。
3.4 在对于案例的实效分析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案例采取的不同模式,对学生进行案例的综合性分析,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身对于案例的总结理解,进行案例问题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思考。对于案例出现的问题,采取正确方式将问题剥离出来,寻求更为有效地解决方法。教师在对于案例的引导分析中,应注重对于隐藏问题的提取,使学生对于课堂知识在问题分析中得到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以实现案例教学在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良好教学效果。
4 总结
经过实际的教学尝试,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英语教学中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也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案例教学素材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补充,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因此教师还要注意改变案例难度,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确保案例教学在计算机英语方面教学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善利.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信息报,2012.
[2]钟静.如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英语的学习兴趣[J].吉林教育学院,2012.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案导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它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以灵活多变的形式,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本文中,笔者对学案导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些作用浅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 分层教学 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很多教师长久苦于没有探寻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案导学法的出现,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教学法已得到众多一线英语教师的认可。
一、学案导学法
学案导学法不同于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它是采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占课堂教学的主导位置,课堂有限的时间完全由教师支配,学生只是处于“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这种填塞式被动接受知识状态,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而学案导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以学案为教学载体,突出导学教学方法,以教师指导为课堂教学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在教学中只要解决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得以提升。学案导学法通过包括预习测试、自学探究、疑难归纳、实践思考等环节,有助于教师以学定教,开展分层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降低课堂教学难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乐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它却给教师增加了课前一些课前的负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能够充分做好课堂教学的预习工作,查阅相关资料,提前诵读了解导学案的内容,以便在英语课堂上能够高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相关问题的探讨活动。
二、学案导学法教学的优越性
1.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教师教学,学生听讲。光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还不能在短短的一节课上把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互动极少。而在学案导学法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置灵活多变,增加一些学生自主提问的环节,给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留下更多的交流探讨和思考的时间,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交流,学生在与教师交流中可以使用英语进行对话,不但能够练习英语口语的发音,也能够充分的锻炼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2.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案导学法是在课前给学生发一份学案,让学生充分预习所要讲解的内容,在遇到不会的知识时,他们可以自己先去查找有关资料,在查阅的过程中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增强了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充分预习学案后,他们对自己不懂的地方大概已经了如指掌了,在正式上课时,教师便能有针对性的对多说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既把问题讲透彻了,也不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相比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在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内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一通讲解要强数百倍。有针对性是学案导学法优于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一大特色。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案通常包括课堂教学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在上课前根据学案充分预习课堂教学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这样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为学生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重难点都是教师设计的,多次强调后学生才记住,而学案导学法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教学重难点,根据学案的指示完成学前的探究任务,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积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发掘重难点的能力不断增强,这样他们在学习英语时便不感到吃力,渐渐的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4.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1课45分钟的时间对于初中英语的教学是不太宽裕的,完成基本的英语教学任务是毫无问题,但是想要在基础的情况下再拓展些别的知识则心有余而时间不足。但是运用学案导学法就可以把拓展的内容加一部分在学案上,让那些在英语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多接触新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还可以发现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比较有能力的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以便在后期的英语教学中有所侧重。
三、学案导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实施步骤
学案导学法要想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实施步骤:首先,要做到课前预习的布置工作。学生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预习能力不高,即便学生有了导学案也很有可能看都不看,那么这样便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好预习的作业,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这样才能为学案导学法的实施做好准备。其次,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自主探讨的机会和时间。在合作探讨中,要让学生间不受约束自由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教师不应过多地打断学生间的对话,如果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应当及时加入到问题的探讨中,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做出评价。
四、总结
总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案导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无论在哪个方面,都能够体现它的优势。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案导学法已得到更多一线教师的认可,它以教师指导为主导,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加强教与学互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师话语 可理解性输入 话语分析 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01-01
一、教师话语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一)教师话语定义
教师话语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知识并交换情感的一种专业语言,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实施课堂互动、讲解知识、表达情感所使用的语言都是教师话语。
(二)研究内容
1.教师话语数量。研究发现,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师话语占了70%的课堂时间,学生少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另外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话语只占课堂时间的25%,学生有更多时间练习目标语。
2.提问。课堂提问分为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前者指无确定答案,学生在回答时可各抒己见、自主发挥的问题;而后者指那些答案确定、提问者要求回答者将既定答案说出来的问题。
3.反馈。反馈指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理解性的反应,作出评论或进行纠错等。教师的反馈语言不应是笼统的 “good”,“right”,而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哪儿说得不错,哪儿还有待改进。
4.话轮转换。讲话者随时可变成听话人,听话人又可成为说话者。随着会话不断进行,一个话轮终止之后,另一个话轮又会开始,这个过程叫作“话轮转换”。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话轮转换都处于教师控制之下,教师有权打断甚至终止学生的话轮。
二、研究设计和结果分析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共有6位教师和244名学生参与,通过课堂录音和调查问卷,对南京市育英外国语学校初一年级6个班的英语课堂进行了6次录音;以录音转写的文字资料为语料,对教师话语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教师话语数量、提问、反馈和话轮转换四方面的特点。
(二)结果分析
1.教师话语数量
对6节课的分析显示,每节课教师平均话语时间为25.8分钟,占总时间的64.6%,远远多于学生话语时间。教师话语过多,一方面是因为初中英语教学仍以讲解知识为主;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没能创造出交流的氛围,和学生互动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例如:
T2: Let’s see…when you give advice, give suggestions, what sentences do you usually use? What sentences do you use to give advice? OK, you please.
S1: I use “you should…”
T2: Very good idea. He is very clever. So“you should…” (Write it on the blackboard). Another one, any ideas?
S2: You could.
2.提问
分析后发现,所有教师的展示性问题都远远多于参考性问题。6位教师展示性问题平均数占提问总数的81.7%。展示性问题的目的大多数是检查学生对某一知识的掌握情况或操练某一句型,教师多使用展示性问题是因为展示性问题是控制教学过程的手段。而参考性问题的目的则是寻求信息、促进交流,在回答参考性问题时,学生更加关注回答的内容而不是语法规则。例如:
T6: Do you have more examples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 and situations, about the etiquette in different cultures?
(Students discussion)
S1: In England we shouldn’t ask about their own things.
T6: Yes, the personal things, just like…
S1: Just like their ages…
T6: Yes, ages, and…
S1: And income.
T6: Yes, the income, salaries, money, right? Good. Anything else?
S2: In China, we often use chopsticks to eat food, but in America, they use forks, and they use different forks to eat fish and stick.
为了使课堂上有更多的交流,教师应多采用参考性问题,使学生使用的语言更接近自然环境中的话语。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对水平较高的学生多问参考性问题,而对水平较低的学生,可多些展示性问题。
3.反馈
教师的反馈分为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从结果看,积极反馈中,表扬并加以评论只占18.6%,大多数的反馈都是简单表扬。例如:
T2: What sentences do you usually use to give advice? Who can tell me?
S1: You should.
T2: Very good idea. OK. So “you should”. Another one?
S2: You could.
T2: Yes, ok.
只有对学生表现进行具体的评价,才能增加学生的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消极反馈中,给予提示期待学生自我订正占了41.7%。这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改正。
4.话轮转换
课堂中的话轮转换主要有三种方式: 教师指定、学生自愿和全体回答。结果分析显示,学生自愿回答最多,占62%。这反映出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和互动中,积极把握机会进行语言的输出。但从话轮分配来看,几乎所有的话轮都是由教师发起。对话的内容都是由教师事前计划好,教师有权决定谁接受话轮、何时接受以及每个话轮的内容。话轮的顺序完全由教师掌控,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三、结语
本研究结果对英语教学和英语教师的培养有以下启示: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现有角色,不仅成为知识的传授者,还要起到管理者、促进者和辅导者作用,适当控制教师话语的数量,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练习的机会。
2.提高教师话语的质量,把握语言输入的难易度,使之既具有挑战性,又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此外还要注意提问的灵活性,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给所有学生提供用英语进行双向交际的机会。
3.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话语权,帮助学生学会发起话轮,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创造贴近真实的交际环境。
4.师范院校的英语教师教育课程中应包括关于教师课堂话语的内容,使实习教师在进入教师实践前对教师话语的作用和使用有所了解;另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实习教师语言技能尤其是口语的训练。
参考文献:
学校应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在保证体育教学高效的同时,把学生的安全问题逐渐放在了第一位,学生的体育安全也是每一个体育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安全问题;应对策略
目前,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进行文化课的学习提供一个强健的体魄。但是由于体育课程本身的特性,它又容易使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发生身体伤害。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避免学生受伤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管理。
一、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学校关于体育教学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受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程一直是被作为副科进行学习的,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总是会以牺牲体育课程学习为代价,把时间提供给其他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不是十分健全,甚至有的学校对此制度并未构建。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的支撑,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二)学校对体育教学投入不到位。在体育教学中,学校对其的投入不到位。对于一些体育器材,学校只是购买有限的数量,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器械,而是一个小组提供一个器械。这样会降低体育教学的效率,往往一次课程下来,有的学生还没亲身体验具体的对器械的操作。此外,学校并未建立相关的体育安全防范设施,如基本的身体护具等等,这些都为学生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三)师生安全意识不够强。由于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也就不重视了,文化课都排在了体育课程之前。因此,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实质的了解,不能意识到体育课程也是一门存在风险的活动,在学习中,不懂得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安全意识不强。
二、加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要想做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来作为保障。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清晰的了解自己应该从事什么行为,不应该从事什么行为,为各个主体提供行为的引导规则,并明确各个主体的权利和责任。
(二)增加体育教学投入。为了加强初中体育教学的安全管理,应该加大对体育安全防范设施的投入。首先,学校在购买体育器材时,应该选用高质量的合格产品,切不可以为了贪图便宜,而置教师和学生的安全于不顾。并且学校应该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核查,发现有损坏的器械应该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体育安全防范设施的建设,为学生采购充分的身体护具,从而使学生有保障地进行体育学习。在体育课程进行的场地,也应该做好相关的设施工作,如设置护栏、划定危险区域等等。
(三)学校应该对师生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要想有效解决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学校应该对师生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在安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强调树立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还要组织培训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必备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在教师上岗前,应该对教师的安全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核,如果不过关,禁止其进入工岗位。并且在教师工作中,还要定期对教师的安全知识进行检验。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掌握充分的安全知识,才能保证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的掌握。
(四)提高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安全管理能力。要想加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管理,应该提高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安全管理能力。第一,体育教师应该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在具体课程学习之前,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一些必须注意的安全问题。第二,体育教师应该为学生详细讲解各种器械的使用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在学生初次接触某些体育器械时,会对正确的使用方法存在模糊感,一旦使用错误,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受伤。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正确使用方法的讲解,并做好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三,教师在学生接触体育器材之前,应该对相关器械进行认真地核查,确保器械不存在使用故障。将部分零件发生损坏或有些松动的器械及时进行维修。第四,体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严格遵守相关纪律。学生不可乱跑,互相嬉闹玩耍,否者会被器械误伤。学生应该远离危险区域,在进行一些比较危险的项目时,如投掷铅球,学生必须站在自己的位置之上,按照顺序一个一个进行。第五,教师在课程之前还应该对场地进行合理地布置,认真检查场地中是否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并及时清除。如:如果学生在课程中需要进行跑步训练,那么教师就应该将跑道上的细小石块拣出,为学生提供一个绝对安全的学习环境。
对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一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很多学者和教师都针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总结以往的研究结论,笔者认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围绕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运用导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学案的教学载体,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合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满堂灌”的现象,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教师事先设定的学案,对相关的教学材料进行品读,通过对于整体教学内容的了解和熟悉,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做好准备。
二、学案导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先行,教师主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英语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活动性原则。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丰富的、有内涵的背景,开展多样有创意的活动,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勤于动脑、动手,也可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答问题。
2.创新性原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敢求知,勇攀高峰,求新求异,学案问题设计要富于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时代性。
3.民主性原则。推行学案导学教学法,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习活动的经纪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引路人,讨论问题的平等参与者,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者,教学相长过程的直接受益人。
4.层次性原则。要从学生、班级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要设计出既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又尽可能满足有余力同学的需要,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激励性。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注重学案的引导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课堂活动前,教师应确定教学内容,对教学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编写学案。学案设计包括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当堂反馈和课后反思5个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各个方面:
1.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对新英语课程标准、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2.正确高效的课前预习。将编好的英语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3.精讲答疑的课堂探究。精讲答疑是以学生课堂上的相互讨论,独立自学为前提,需要教师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为依据,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答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于进行精讲的课堂内容和语言要做到精。第二,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不要一味地强调面面俱到,应该以学习讨论和自学的结果为依据,对问题疑问进行答疑和解答。第三,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答疑。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师的点拨,基本能自己解决的,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尽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自学讨论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同时,教师要经常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觉讨论的现象进行表扬,以鼓励学生的课堂活跃和积极性。
4.重点突出的练习巩固。设计课后练习应该注意针对本节课堂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进行,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在进行课后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对课堂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不知不觉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还要注意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进行课后练习设置时要有所区别。较低年级的学生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较高年级的学生应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课堂完成的练习题不应课后完成,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又能给教师以直接的反馈,让教师可以直接针对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
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需要注意和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1.英语“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有可操作性,讲求课堂的时效性,切勿流于形式。
2.英语“导学案”的运用要与教学管理挂钩。
3.英语“导学案”应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有三点:用好、填好、留好。英语“导学案”作为课上的学习材料,学习的依据和指导,要高效完成,做到“个个动脑,人人动手,全员参与”。学生要认真填写,并且要保存好,作为复习材料。对教师的要求:要恰到好处地用好,不做无用功,再忙再累也要及时检查,并记录在案。每节下课时收回,有时内容没完成,下次完成时收回,这样不给“懒”学生留有偷懒的空间。
从教案到导学案的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要组编整套导学案工作量大,困难多。学生要借助导学案自学,也可能不适应。但导学案教学法导入了各种有效的方法,容易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体会学习的基本程序,知识的把握技巧,由“观察模仿阶段”进入“自我控制阶段”,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学会高度概括技巧,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能力结构,为学生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所以,只要我们放开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一步优化导学案教学的质量,导学案教学法就能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散发出闪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导学案
在课改的东风下,“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因运而生。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和学生的压力,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够性,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乐趣。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我们在导学案模式教学中的一些有效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1. 集体教研,确立导学案
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事先设置好导学案,在上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所以教师要提前做好导学案,让学生能够有“案”可依。我们英语组在实施导学案的过程中都是在教研活动中,提前确立导学案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同时还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以及锻炼他们的什么能力,让全体教师能够在思想上达成一致,之后轮流进行导学案的编写。每一次在编写新的导学案的时候我们也会对上一次的导学案作出反思,看看在讲解的过程中有什么地方和我们的预设是不一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样的新问题,或是有什么亮点,之后针对这些问题和现象,我们再集体作出改进措施,把两点继续发扬光大,以使我们的学案可以不断地得到改进,完善今后的教学。
2. 让学生自主学习,谈论问题
有了导学案为依据,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可以提前对所学的内容做好预习工作,以学案上的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通过学生自己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把那些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知识、学生间讨论能够学会的知识都提前学会了,课堂上自然也就轻松了。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共同讨论,看看他们的观点是否一致,让他们形成共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我再进行讲解。学生经过自己的讨论对知识理解的更深刻,而且还能够更好地利用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定语从句的用法的时候,学案中要求学生明白关系代词:which, that, who, whom;还有关系副词:where, why, when的用法,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对他们的基本用法理解的很好,我在上课的时候就把重点放在了讲授一些特殊用法上了。例如只能用that不能用which的情况,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只能用which不能用that,还有介词加关系代词的用法。
3. 精讲释疑,有的放矢
教师设置导学案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如果课堂时间把每一道题和教材的每一句话都做详细的讲解的话,那么课堂时间根本就不够用,而且有很多知识和习题都是学生已经学会的了,教师没有必要在给学生做过多的讲解。所以教师在使用导学案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把那些学生出现错误比较多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同时以问题为案例,让学生能够通过个例发现规律,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高中选修7第三单元“under the sea”中的语法是-ing的被动语态,学生单独做-ing的被动语态的题做的都很好,可是在练习中穿插着一些动词的过去分词和不定式的练习,学生就有些困惑了,不知道该怎么做,总是做错。我就根据学生的错误给学生专门制作了一个讲授非谓语动词的学案,让学生能够在对比和分析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4.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监管工作
教师给学生发了导学案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并不是说教师就无事可做了。相反,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组织和指导,同时还要回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随机的,教师必须在课前就做好充分地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够灵活自如地解决学生的问题,给学生正确地点拨,让学生能够少走弯路。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时候就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明确自己的任务,以使自己在工作中可以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需要。
5. 结束语
总之,导学案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能够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能够不仅学会知识,还能够会学知识,这种模式对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有裨益。
[1] 朱强. 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如今,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大多衣食无忧,物质的供给充足,可在品德素养方面却存在缺陷,尤其是缺乏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品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更不只是班主任、政治老师的任务。英语教材中有着大量的有关邻里关系、慈善救助等内容。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则既能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又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品德教育效果。
二、背景
2013年3月我新接了一个班的英语教学,经过两个多月的教学,这个班的整体英语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美中不足的是,通过观察课堂活动和课下行为,我发现该班大部分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为,班级打扫卫生时很多同学不愿干脏活累活,课堂上小组活动时经常因为任务分配不均而吵吵闹闹。
三、教学过程
Step1 Lead-in
I showed some pictures to help my students to learn the new words.
Students talked about the pictures and read the new words.
以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导入本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学习新单词。
Step2 Presentation
Students watched a video about the comic strip and answered some questions.
Students read and acted the dialogue.
从单词的学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漫画的学习中来,观看录像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漫画内容,重点理解can的用法,便于下面活动的开展。
Step3 Free talk
Students worked in pairs to have a free talk:
What abilities do you have?
What abilities do your classmates have?
Step4 Discussion
Part A
T: What can we do for the others in the park?
S1: We can clean up the park.
T: What can we do for the others on the road?
S2: We can help the old people and children cross the road.
T: What can we do for the others on the bus?
S3: We can give our seats to other people.
T: What can we do for the others at school?
S4: We can help each other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T: What can we do for the others in our community?
S5: We can do some shopping for the old people.
S6: We can look after little children for their parents.
S7: We can help the pupils with their homework.
S8: We can ...
此处运用了头脑风暴的方法,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给出不同的答案。
T: But sometimes some people do like this.我用电脑播放了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图片
e.g.
Students watched the pictures and laughed.
T: Are they performing correctly?
T: Have you ever done like that? Will you perform like that?
Ss: Er.../No...
此时,有学生大声地回答“不”“没有”;有部分学生迟迟疑疑地支吾着,还有部分学生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
Step5 Practise
Part A: I showed some pictures and said: We talked about what we can do around us just now, but as we know, there are many children in poor areas. What can we do for them?
S1: We can give them some money.
S2: We can send them some clothes.
S3: We can buy some stationery for them.
S4: ...
Then students finished Part B on Page 81.
经过第四环节的头脑风暴和图片对比学习,到本环节时学生能想到的帮助他人的方法越来越多,语言的输出量也会越来越大,情绪上也受到感染。
Part B
I showed some pictures of Ya’an Earthquake and said: Now what can we do for the people in Ya’an? Please work in groups of four and talk about what we can do.
我播放的雅安地震的一些画面让学生再次震惊。学生都沸腾起来,有的学生甚至掏出了书包里的零花钱。每个小组都想出多种帮助灾民的方法。语言的输出量很大,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达到了。
Step6 Exercises
Students did some exercises to grasp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in this lesson.
Step7 Homework
四、结论
本节课先从自己的能力谈起,后来谈论日常生活中能为身边的人提供哪些帮助,进而讨论我们能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哪些救助,最后探讨我们能为雅安灾区提供哪些爱心援助。随着教学步骤的推进,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提升的同时,爱的本能也得到激发,学生对他人的关爱意识和品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暗示教学 英语教学 自我暗示
暗示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沟通的桥梁,暗示能使人意识中最有力量的意念转化为潜意识,从而产生作为或不作为的行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而暗示教学中的那种积极暗示,没有命令和强制,因而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记忆潜力,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让我们巧妙地运用活动暗示、体态暗示等他人暗示,帮助学生找寻到那片属于他们的灿烂星空;让我们积极地发挥学生的自我暗示,引领学生遨游在那片属于他们的快乐天地间。
一、暗示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暗示原理,即让学生在接受暗示中学习。暗示教学使形象的和抽象的内容同时作用于学生,学生的大脑两半球同时得到利用。在学习新的内容时,人脑两部分并用,比用一个部分效果要好。暗示教学使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发挥作用。处于精神轻松状态下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激发一个人的超强记忆力。
二、暗示教学模式的特点
让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综合手段、方式,诱发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使大脑两半球协调活动,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结合,形成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暗示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活动暗示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碰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自己能力不够,也不是学习内容深奥难懂,而是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动机障碍。如果在教学中能把学习的内容以活动作为载体,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调动学生的内需力,就可以轻松自如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富有创造性的英语教师,总是善于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游戏,表演唱,或是故事接龙,模拟交际活动等等,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时,教师新授完以后,安排了这样的一个游戏── 击鼓传花。要求学生在击鼓时有节奏地询问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鼓声停时花在谁手里就由谁站起来回答。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放松大胆地展示着自我,体验着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起自信心。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自发性、随机性和潜在性的无意识刺激,更是对学生有意识的学习起到了奠基和补充的作用,达到两者“双重交流水平”的和谐一致,从而创造出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体态暗示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把表情、声音作为非言语交流的符号,那么言语只能表达信息的7%,而大部分是靠非言语来表达的。试验结果表明,当人们搜集各种信息不一致的时候,其总体效果等于7%的言语联系加 38% 的声音联系加上 55%的肢体动作。往往教师的一束目光、一个手势,就能使某个学生或者整个班集体产生某种微妙的心理变化,形成某种心理状态,有效地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例如在课堂上,对于表现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竖起大拇指来称赞,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教师可以叉开食指和中指作 “V”形,称赞其高明,了不起。
小精同样道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当地运用体态暗示的艺术手段,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新授句型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Yes,I can. 教师用手势来表示,学生根据教师的动作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然后教师再领读几遍,请学生再来表演,学生兴致勃勃地看了又看,练了又练,短短的五分钟时间就牢牢地掌握了这个句型。而且,在以后学生也能熟练地运用这个句型来询问或表达会不会某种。这种方法依靠的是多次反复的训练对感官产生刺激,刺激的次数越多,所产生的记忆就越牢固,从而逐渐使训练内容从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的,最后达到不再遗忘。小精灵网站
(三)自我暗示
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形象就像一部电脑,要由自己来编排数据和输入程序。你的生活环境,你的经历,别人对你的评价和反应,你从过去的成功和失败中获得的经验都会为你提供有关的数据信息。你通过反复编排把自己的形象输入“电脑”,于是,在你心灵深处就出现了一个能够指引你思维方式的自我意向。是谁在为你控制操作?就是自我暗示。自我暗示的方式主要有:写名言警句提醒自己、自我形象设计、教训启迪、自我激励等。成功教育表明: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而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挖掘他们的潜力,善于运用暗示手段,给予激励和引导,激发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学会认识自己、欣赏自己。例如面对考试,我们也不妨采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我曾经第一,我就很有可能再成为第一。”“只要我保持冷静,我肯定能做好这份答卷。”
总之,教师要及时地、不断地暗示学生坚持与放松,用良性语言激励自己奋进。通过一次次反复地自我暗示,同一思想的不断敲击就会使它铭刻在潜意识中,学生的大脑和行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条件反射,从开始的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到后来的自觉行动,学生将会沿着良性的轨道不断奋进。
参考文献:
[1]梁巍.暗示教学法[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资料来源:毕业设计 〗2007(1):55-57.
[2]Lozanov G..Suggestology and outlines of suggestodedy[M].London: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Inc,1978.
[3]Richards J.C.,Rodgers T.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