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政治诚信论文

时间:2023-03-02 14:57:43

导语:在政治诚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政治诚信论文

第1篇

1.对新课程改革的课程内容

新课程改革是改变老师的领先地位在教室和教学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建立课堂学生的主导地位,活泼的课堂气氛为中心的教学氛围。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些区别。

2.高中政治课程安排不合理

在今天的课几乎总是上课老师讲的知识内容或类没有尽头,想利用45分钟灌输学生所有的知识,会使学生在学习、功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期限已成为主要矛盾教少学习多。老师说在课堂上不应该完成,应该减少学生离开的时间大部分时间思考,整理和分析,动手实践,寻找答案,开放思维,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课堂将会得到一个更好的学习效率。

3.单一的教学方式

今天的高中通常无生命的课堂,让学生坐在政治阶层无聊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往往会反弹,所以想要全新的课程改革,来处理这个问题。

二、新课程高中政治的有效措施

1.提高教科书的内容

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所以我们可以先从教材的角度。教材,我们可以添加一些积极的方面,如插图、卡通图片,问题,放大图像。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介绍和一些内容,这一阶段使用这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现在的一些教材更加困难,复杂和抽象的问题,可以适量减少。因为一些复杂的、抽象的知识将会导致学生因为他们不理解,不能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索赔的想法。您还可以添加一些有趣的知识在课本内容和相关生活常识,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这将增加学生渴望知识和欲望。

2.改进教学方式

第2篇

[关键词]中国旅游标志;马超龙雀;天马赛风神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23-04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本中有关于“中国旅游标志”的解释:“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早有各种旅游图形标志,用以塑造和传播某个国家和城市的旅游形象。中国国家旅游局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和研究,于1983年确定选用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马超龙雀曾命名“马踏飞燕”。后经历史学家考证,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云:“龙雀蟠蜿,天马半汉。”《后汉书》也有“明帝至长安,迎娶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故正名“马超龙雀”,简称“天马”,俗称“铜奔马”。选择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其涵义是: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马超龙雀的青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了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可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在世界上已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震憾力,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中外旅游文化的频繁交流,使铜奔马越来越多地以中国旅游大国的形象展示在世界各国人民的面前。

“天马”凝聚着中国人天马行空的最深层次的民族记忆,饱含着最具民族特色的古朴、典雅的传统美学追求,体现出人类的创造精神、审美理想,展示着人类的生命记忆与精神源泉,是一件空前完美的艺术杰作。

有专家说,文物工作者不应只停留在考古、研究之上,而需要更多地考虑文化遗产的推广、宣传,让看起来高高在上的文化遗产,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大餐,从而实现古老文化的形象传播。

中国出土的文物浩如烟海,惟独铜奔马出土时本身没有名字,由于地位特殊、万众注目,所以,争论不休,至今尚无定论。

“马踏飞燕”与“马踏匈奴”近似。“马踏飞燕”中的“踏”字,有敌视、征服之意。匈奴是汉朝的敌人,可以踏。鸟是“天马”的良友,不是敌人,没有敌意,岂能踏?专家们仔细观察铜奔马后发现,“天马”的蹄子与鸟之间其实是半蹭,并不是踏。

“马超龙雀”中的“龙雀”即“飞廉”,有专家、学者质疑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现在争议较大。另外,许多人不知道“龙雀”、“飞廉”为何物。

中国旅游标志是中国旅游文化的图腾,是权威性的形象标志。中国旅游标志有一个寓意深刻、富有特色、简单响亮的新称名和清晰的象征意义,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国旅游界、文物界、文化界的热望。只有解决了中国旅游标志的正确称名,挖掘出其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才能把中国独特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传播出去,中国旅游标志晋升世界旅游标志才有竞争力。

中国人凡事讲究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笔者认为,中国旅游标志需要一个古今中外相结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称。

铜奔马是古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古代艺术家创造出了一件极具浪漫主义的、空前完美的艺术杰作,其称名却不具浪漫主义,也不完美。如果没有无名艺术家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没有天马行空的思维和理念,就绝对没有这件绝世的魂宝。而我们的思路只有小心求证,却没有大胆假说,没有天马行空、风神飞扬的思维结果。

对于这件珍奇国宝的称名,既要忠实于原来创作者的本意,又要赋予符合时代的新含义,要与时俱进;不能拘泥于教条的思维方式和纯考古的观点来命名。

中国旅游标志应该为中国国家利益服务。奥运会在中国成功举办之后,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对中国旅游标志的准确称名有着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奥运会在中国举行是暂时的,中国文化、旅游、体育走向世界,却是长期的。要使中国旅游走向世界,申请世界旅游标志,没有一个美好浪漫、雅俗共赏的准确名字和象征意义是不行的。

笔者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认为比较准确的新称名应是“天马赛风神”。

“天马赛风神” 的新称名能准确、完整、传神、科学地体现这件绝世瑰宝的特征,前后贯通、上下完整、浑然一体地反映出“天下第一马”这件稀世国宝的神韵。

天马赛风神是一个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吉祥如意、中外皆宜、极具浪漫色彩的名字,可以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接受。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有“天马”、“风神”的形象和描写。“天马”、“风神”的称谓与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世界的文化背景是近似的。

“天马赛风神”这个称名是在尊重了几十年来大多数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人民群众的良好愿望以及国家旅游局当初选择该文物原意的基础上,又加以创新的结果。

中国是一个富于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的国度,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天上神、人间神、冥间神。中国古代人民不仅生活在现实里,也生活在神话里。神话作为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具有永恒的魅力,不会因现代科学的进步而减退。审美的魅力来自对源于生命深处的神秘事物的感受,即荣格所说的幻觉型作品。

天马赛风神的称名承载了中国5000年的文化历史、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天马”、“风神”、“赛风神”都会给人许多美好、丰富的联想。从《山海经・大荒北经》的“蚩尤作兵,伐黄帝。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算起,关于“风神”的神话传说已有5000年了,比天马行空的故事早3000年。

“天马”让人首先联想到天马奔腾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不拘一格、流畅自然,也指思维的不同寻常的跳跃。“天马行空”这个成语,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深入人心,激发了多少中国人的想象力。

“天马”还让人联想到《西游记》中孙悟空当弼马温在天庭管理天马的神话故事。

“风神”可以让人联想到龙王、风神、雨神、雷公、电母、天神、地神、日神、月神等中国天上诸神的很多神话传说。

“赛风神”象征着胜利,寓意“马到成功”。

笔者认为,“天马”是“天下第一马”、“天下最有名的马”、“天下最好的马”的广义概念,不是狭义概念。

“天马”是过去存在的现实主义之马,“风神”是神话传说中的浪漫主义之神。“天马赛风神”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称名。它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谁也未见过“天马”,“天马赛风神”就是“天马行空”的再现。“天马”就是汉武大帝、张衡和李白等历代文人骚客赞美过的“天马”,就是郭沫若、徐悲鸿、常书鸿、臧克家等著名大师、画家、诗人心目中的“天马行空”的形象。

笔者认为,“天马”蹄下的鸟,不是一个具体的鸟,而是“风神鸟”,其实就是风神的化身。中国古人以为“风神鸟形”,故一开始把风字造得像一头美丽的凤凰。风神中国古代亦称风伯、风师,其信仰起源甚早。《山海经・大荒北经》有“蚩尤作兵,伐黄帝。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之句。春秋战国以后,风神信仰逐渐统一,中原一带信仰的风神为星宿,南方一带信仰的风神则为鸟形。风神之职,就是“掌八风消息,通五运之气候”。风是气候的主要因素,事关济时育物,秦汉时就已列入国家祀典。《风俗通义》的《祀典》称,风神“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有功於人。王者祀以报功也”。东汉蔡邕《独断》称,“风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风”。箕星是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之一,此当以星宿为风神。风神现在是旋风的中国名称之一(2000年国际气象组织采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十个新的热带气旋名称是:风神、电母、龙王、悟空、玉兔、海神、海马、海燕、海棠、杜鹃)。

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在较大程度上仍然受自然界的控制。在观念中,对自然界的力量是敬畏、崇拜的。把自然界的力量偶像化,认为雨有雨神,风有风神,旱有旱魃,火有祝融,这也是宗教的起源。

世界各国崇拜风神、雷神等的例子比比皆是。风神、雷神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日本画家手下,随后成为日本人信仰当中重要的神话形象。印尼巴厘岛因历史上受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风神、水神、火神等。

人们常用风神字眼形容艺术家文采斐然,如风神遗韵、风神超逸、风神萧逸、风神俊朗、风神俱全、风神意蕴、风神气度等。“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师法古,三纸笔佳”。东晋书家王羲之出身门阀世族,风流潇洒,不拘世俗,曾坦腹东床,他的书法亦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初唐王勃名文《滕王阁序》千古传诵,传说风神曾助其及时赴会。书画艺术,各有千秋,“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天马行空”比喻文学艺术家诗文气势豪放、不拘一格、流畅自然,也指不同思维。“天马”、“风神”二词都与文学艺术有密切的关系。

许多形容“天马”的文字,都用一个成语“风驰电掣”。《现代汉语词典》中“风驰电掣”的解释为: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风驰电掣”就是“风神”、“电母”的写照。笔者收集的古代50个骏马的名称,都与风、云、雷、电有关。著名诗人臧克家等人认为“铜奔马”是“踏燕追风”、“天马追风”。“追风”是有道理的,但是为什么要追风?追什么风?“天马”追的是风神,“风神鸟形”,才是有形的。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天衣飞扬,满壁风动,如果离开“风”,就不是飞天了。

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对“天马”称名的认同度较高。争议较大的主要是马蹄下的那只鸟。无论是什么鸟,当初创作者的本意是衬托“天马”的神速。

笔者认为,只有非凡的风神能配得起伟大的“天马”。

“赛”在当今是一个非常时尚的字。每天的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都有大量的体育比赛新闻,国内外各种频繁的体育赛事,如“赛马”、“赛车”等等。

“天马赛风神”中的一个“赛”字,把它的古今之义,把“天马”与风神的关联关系表达得完整无缺!

《辞海》对“象征”所下的定义为: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要领或思想感情;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因此,可以说,象征是具体事物与抽象思维之间的一种桥梁,是智力活动(尤其是联想)的结果,是人类具体地、形象地表达抽象概念和思想感情的一种方法。我们只有了解了一个民族对一定事物所赋予的象征意义,才能加深对这个民族的了解;只有了解了一件作品所表现的事物的象征意义,才能深刻地理解这件作品。

马和鸟到底象征什么?我们首先从马说起。马雄健、善良,性温顺而敏捷,善奔跑,马的出现与人类几乎同时或更早,已有近百万年的历史。马分布于世界各国,自古是世界各国用于军事、农业、交通的好帮手。古代人民对马有一种特殊感情,马对人类有独特的作用。根据伦理观点,马是“人最高尚的征服”,马是与众不同的动物,马是坐骑、车辆、船只的象征,所以,它的命运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自古以来,巫术、占卜、炼金术、秘教以及各种神秘主义,都跟象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使象征带有迷信色彩。惟其如此,人类文化才显得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对同一件事物往往赋予不同和相同的象征意义。专家认为,世界许多民族都有共识,马是冥神的象征,因此,具有最积极的意义,冥神象征的消极意义使马成为阴间权力的表现。在农业文明史里,马由冥神变成农神、水神的象征,马作为力量、创造力和青春的意义。所以,在象征意义方面同时属于阴间和天国。马的象征意义延伸到宇宙的两个极端――天上和地下(天堂与地狱)。马轻而易举地从黑夜到白昼,从死亡到复生,从情感到行动。因此,马在一种连续的表现中连接对立国,它实质上是有形的,代表生命和继续,摆脱了生命和死亡中的间断。

马又是和平的起源,在马与人两者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辩证关系,那是精神与心理的辩证关系。这也令人想起希腊神话中“天马”(珀伽索斯)的象征意义,不仅出现全部“天马”,而且还有马、鸟结合体。假若我们进一步去类比,根据马属于上苍的含义,马行动迅捷常使它成为风神的象征。在古希腊神话中,风神(波瑞阿斯)变成了一匹马。在阿拉伯故事中,四匹马代表四个方位。在印度,马是“风神和空气之神”(代由)的坐骑。在中国,穆天子的八匹骏马与八面风相吻合。这不是简单的巧合。

众所周知,古代陵墓雕塑与皇权思想及宗教结合较为紧密。中国的厚葬习俗历史悠久,汉朝最盛。古代人们关于灵魂不死的信仰,使陵墓雕塑产生了非凡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构思巧妙、技艺高超、气韵生动的作品。毋庸讳言,铜奔马是甘肃武威雷台汉墓中的一件明器。这匹马不是用于战争、农耕和交通,而是作为协助死者灵魂升天的神灵之兽被雕塑的。马与鸟是墓主灵魂的守护神,其作用是超度亡魂,负责将墓主的亡灵从冥间快速超度到天国。在古代的中国和外国,马和鸟都是灵魂脱离身体的象征,是灵魂不朽的象征,是智慧的象征,在天地之间起中介作用。

笔者认为,“天马赛风神”有六个文化象征意义。

“天马赛风神” 象征世界各国的旅游者自由、快捷、尽兴、平安;象征世界旅游业兴旺发达、前程似锦;象征中国5000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文化精神;象征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象征中国和世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更高,中国和世界的物质文明发展速度更快,中国和世界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能力更强。

中国旅游标志造型之精美、力度之均匀,其天马行空、自由自在、一日千里、风行天下、“以游无穷”,充分体现了中国2000多年前的先哲庄子《逍遥游》所渴望和描绘的高度自由、超越一切束缚的理想境界。

每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有区别于其他民族而为自己所特有的气质,这便是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当然也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最突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精神动力。《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就是宽容、宽厚的精神。我们要以开放的胸襟,兼容并蓄、热情好客的态度对待来华的友好人士。

“天马”象征、开放进取、自强不息精神,“天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拥有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拼搏进取的无比勇气。风神象征忍辱负重的厚德载物精神。身体长度只有四五个马蹄大的风神,被高大的“天马”在蹄下一踩就是近2000年,“天马”的全部重量集中在半个蹄子上,十几个平方厘米的面积,学过物理学力学原理的人都知道风神承受的压力有多大。风神为了衬托“天马”的伟大,默默地做无名英雄,依然无怨无悔。如果没有忍辱负重的精神,如何“载庞大的天马之物”呢?

天马赛风神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无名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天马”嘶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风神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天马”的比赛结果。这简直就是古人“扬鞭只共鸟争飞”诗句的真实再现。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动物比赛的传统和习惯,如赛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天马赛风神的造型就是一个体育比赛的生动造型。“天马”与风神比赛,各显神威,风神以为“天马”不是自己的对手,正在洋洋得意,回头张望之时,“天马”已风驰电掣般地赛过了风神,使风神惊诧不已,从而创造出了一个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

“天马”是动物中的运动健将,以它所蕴涵的强劲的速度表达了“更快”的奥运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腾飞的愿望。

“天马赛风神”的称名和文化象征意义既符合了古代创作者的原意,又被赋予了新时代精神和创新意义,充分体现历史与现实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今世界弘扬的精神有机、和谐、统一的结合;也展示了博大开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及汇纳百川、走向世界的时代精神。

第3篇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保证

诚信自古就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只有百姓遵守诚实守信的行为标准,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因此,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高校道德教育所追求的根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保证。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个人修身立命之根本

《大学》中曾提出:“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诚实守信是人身处社会中,做学问、成就事业、与人交往的道德原则。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诚信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为人的基本素质。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是大学生修身立命之根本。

二、大学生失信现状及表现

(一)学业失信

1.考试作弊行为

尽管每学期高校都会召开考试教育大会强调考场纪律,但作弊行为依然屡禁不止。与学生交谈了解到,大多数学生表示不会作弊,也不支持别人作弊,但依然有部分学生认为作弊是很正常很普遍的现象。

2.学术行为不端

撰写学术论文是对高素质人才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要求撰写学术论文在很多专业科目中很普遍。目前个别高校中存在着论文抄袭,论文等学术造假的不端行为。尤其在撰写毕业论文的高峰期,很多小广告便出现在高校的各种宣传板上。这种学术造假行为严重影响了高校学术的权威性。

(二)经济失信

1.恶意透支信用卡

有的学生为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和攀比心,购买奢侈品,如手机,电脑等。父母不给予支持便申请信用卡透支消费购买,甚至不惜花销父母给的学费。导致恶意拖欠学校学费,甚至收到银行他们的法院传票。

2.助学贷款不按时归还

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入学时申请银行助学贷款,保证他们四年学业顺利完成并获得毕业证书。但他们走向社会后却不及时偿还银行贷款,甚至影响到下几届学生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信用。

(三)交往失信

1.交往过程中不真诚

个别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诚信问题。例如表面与同学交好,私下散步同学谣言;对人对己的诚信标准不统一,往往认为自己更诚信,而对于他人的诚信程度表示怀疑;还有极个别学生借人钱财不按时归还等现象。

2.恋爱交往不诚信

在大学中谈恋爱的情况很普遍,但有部分学生的恋爱观存在问题,在恋爱过程中表现出对待对方不真诚,对待恋爱不严肃。例如交往动机不纯,贪图对方钱财,爱慕虚荣;在恋爱中没有共同的志向与理想,致使学业成绩一落千丈。这些错误的恋爱观念给个人及家庭带来不同程度的恶劣影响。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新形势下,各高校非常重视诚信教育工作的体制建设,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努力探索优秀的诚信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一)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诚信活动,使学生认同诚信

每学期举办为期一个月的诚信教育活动,结合时事政治和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多项诚信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使诚信教育具有针对性、有效性、持久性。包括诚信标语征集、“寻找身边诚信人”诚信榜样评选、网络诚信大讨论、生活用品无人售卖、图书漂流、诚信微小说等活动。通过每个诚信活动循序渐进的开展,使得大学生普遍认同诚信教育,践行诚信行为。

(二)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使学生崇尚诚信

为扩大诚信教育的覆盖面,使同学们了解诚信教育的内容,积极参与诚信教育系列活动,感受诚信教育活动月强大的诚信氛围,通过人人网公共主页、微信公众平台、腾讯空间、各班级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等多种网络新媒体对诚信教育进行广泛宣传及大力动员,为实施诚信教育搭建了广博的诚信空间,营造了和谐的诚信氛围,使全体学生普遍崇尚诚实守信这一风向标。

(三)监督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使学生自觉诚信

第4篇

一、初中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的意义

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在掌握确凿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思想政治课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观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写成议论性文章就是思想政治小论文。

1.初中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广大政治教师要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法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根据不同的选题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进行发现和创造,大胆打破观念的束缚、时空的限制,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初中政治教学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并不排斥学生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研究。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政治小论文是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3.小论文活动能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初中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的实施

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要注意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以解决现实问题,要体现时代感、新颖感和生命力,要以事实为依据,善于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让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和进一步提高。笔者每个学期都会在所任班级中开展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由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可表达性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十分重要的只能意会知识的学习;只重视了听、看,忽视了做,所以笔者在进行政治小论文教学的备课时会多花一些心思。具体活动方式是教师指导与学生个体活动相结合,活动的具体步骤如下。

1.教师指导。首先,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学生积极参加这项活动;其次,讲清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再次,举办政治小论文写作讲座,介绍学生阅读优秀政治小论文。

2.学生的个体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材料,做社会调查。在学生掌握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分析、整理、提炼与小论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透过现象揭示其内在本质和规律,从实际中引出理论或结论。然后,拟定题目,撰写小论文。

3.教师指导。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撰写小论文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理论和认识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研究与写作水平。一般情况下,小论文可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展写作。

4.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评选小组进行评选活动,并将优秀小论文推荐上报。

5.在一学年小论文活动结束后,要对小论文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可采用教师小结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初中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的反思

以上方案的实施,鼓舞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使政治小论文写作这项政治课教学活动,得以更广泛地开展起来。并且笔者通过多年的政治小论文写作教学实践形成了如下反思。

1.选题内容应该注意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以及典型性。从获奖论文来看,所确定的题目应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同时又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解决现实问题,反映对社会的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的关注。如:诚信、环保、校园暴力、中学生上网面面观等课题。

2.要精心指导。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和提高论文质量的关键。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原因

“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诚信程度近年来备受质疑。惠济贫困学子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步履艰难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鲜见一斑。2007年8月,扬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达到17%,违约金额高达112万,工行总部停止与扬州市6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2007年8月8日,福建省教育厅首次在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涉及福建省16所高校共121人。大学生的贷款积极,还款拖沓,将一个非常好的惠济万千学子的工程推到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学弟学妹的助学贷款。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赌博,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承诺,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扬城6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被叫停[EB/OL]./news/2007-08/07/content_887204.htm,2007-08-07.

2、晁霞.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12).

3、福建公布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EB/OL]./10026/10032/2007/8/9/10396893.shtml,2007-11-20.

第6篇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诚信缺失,治理策略

社会学对社会转型的界定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经济体制的转轨,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二是社会结构的转变,主要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转变等。本文中的社会转型是指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所引导出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它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而且还促使我国伦理道德观念进入了转型发展时期。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的运行是依靠权力来维系的,由国家通过指令与服从建立经济秩序,统一对资源进行配置,以克服个体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混乱,诚信体现着对党和国家政治上的忠诚和伦理道德方面的正统,并被强化。这时,不存在竞争,也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搞假冒伪劣、损人利已,破坏信用的空间很少,甚至没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以及法律体制仍在改革和完善之中,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冲击和瓦解着人们原有的诚信道德观念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而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诚信道德观念仍末建立,而恰恰是这种旧破新末立的特殊社会转型时期,构成了中小企业诚信危机产生的契机。因而中小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制假售假严重、债务债权纠纷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等失信现象,这些行为严重地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需对其进行治理。

结合我国实际和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一般认为,实现诚信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约束的,即法律制裁和道德制裁。所谓的法律制裁主要是通过国家制定的一系列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度来对人民的行为进行限制。所谓的道德制裁主要就是指通过社会的舆论和良心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限制。这两者是通过相互作用来对诚信发挥作用的。

第一,加大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实施诚信的思想道德教育

其一,加强中小企业员工的诚信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企业要实现诚信经营,必须在企业内部实施诚信教育,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律机制来保障中小企业诚信经营教育的效果。一是,要认真制定诚信经营准则,使中小企业员工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诚信经营准则有哪些内容,什么是属于诚信经营行为,什么是不属于诚信经营行为,从而使中小企业员工有章可循,能够自觉地接受中小企业诚信经营准则。二是要建立诚信经营的奖惩机制。对遵守诚信经营准则的员工给予必要的奖励,对于违反诚信经营准则的员工要给予必要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使越来越多的员工遵守诚信经营准则。正如一石说:“一个社会的道德完善与否,仅靠每个人的内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完善的制度。如果有一种机制,能从恶的人的信用记录上留下污点,并让他为这个污点付出沉重的代价,那么整个社会的信用就一定能走上正道论文格式范文。”[1]因此,中小企业员工必须在内部实施诚信经营教育,丰富他们的诚信经营知识,提高他们的诚信经营水平,使他们树立起敬业爱岗、公平竞争、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风尚。

其二,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诚信价值观教育

由于中小企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但中小企业的诚信缺失已经严重制约其参与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对国民经济各方面作用的发挥,那么,中小企业诚信道德建设显得更是令人瞩目。所以,中小企业应作为诚信道德建设的重点,应首先进行现代企业管理论文,然后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逐步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让他们形成互动,从而促进中小企业诚信道德建设。

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诚信价值观,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也需要法律的支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的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扬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为达到这种要求,首先,加大社会信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治”。培养信用意识是有利于信用制度的建立,是有利于市场主体的自律和对信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前,要广泛深入地开展讲诚信的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的正确引导,向社会宣传诚信是一切道德依赖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对中小企业的最基本的要求,要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得尊,悖信遭耻”的舆论环境,从而以诚信道德规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如太仓市在开展诚信建设过程中注重抓好示范点,以点带面,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一是在城区商贸最集中的人民路开展创建“诚信经营规范服务示范街”活动,确立了10家诚信服务示范窗口及20家参创单位,通过这30家单位的引导,带动全市商贸流通行业的诚信建设。二是在太仓民营经济最壮大的璜泾镇召开创建诚信企业动员会,选择了四家影响较大的企业作为示范企业,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带领全市民营企业深入开展诚信创建活动。三是在全市窗口服务单位,开展“诚信服务”示范窗口和示范岗的评选活动,引导更多岗位由“微笑服务”向“诚信服务”提升。四是抓好乡镇示范点,把璜泾镇、新联村作为全市农村创建的示范点。[2]其次,要努力为诚信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加强法制教育与宣传,营造社会舆论环境,使人人知法、懂法、守法,使诚实守信成为每个中小企业立足于社会、立足于市场的根本,在全社会形成遵守契约、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目前,我国对违反道德特别是违反诚信道德规范的行为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一般只是立足于思想道德教育,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不能给予应有的惩罚,这事实上就是纵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不讲诚信行为,应当改变这种传统的做法,用法律手段解决不讲诚信行为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制止中小企业的不讲诚信行为。

第二,加大信用立法力度,严格依法办事

其一,完善信用制度的相关法律建设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诚信的基础和依据首先是法律,因而完善信用的法律体系,便是营造和保护讲信用的社会环境的第一要务。信用缺失是一种违约行为,经济学分析表明,经济活动主体是否选择违约,主要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当违约行为的预期效用超过的时间及另外的资源用于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时,便会选择违约。所以治理中小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必须立法先行,尽快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我国目前有关信用的法律法规涉及《担保法》、《个人信用实名制》、《个人消费信贷实施细则》等。就体系而言很不完整,就立法层次而言,大多属于部门制定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对中小企业的失信行为只能依照《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来处理,制裁的力度明显不够。如《合同法》中对违背“诚实信用”的原则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只是笼统地指出“应承担违法责任”因此,对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善之处,要通过细化法律来进行调整,提出明确规定和要求,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通过立法保护经济主体的交易自由权和财产权,这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性制度。另外还要建立有关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其内容应涵盖信用等级评定、资信评估、咨询机构和公共信息、数据的取得与使用程序等。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强化违约责任追究,不仅对逃废债务的单位要处罚,而且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其二,严格依法办事,加大执法力度

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阶段,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来保障。从司法和执法上落实法律责任,通过加强对失信经营者的打击力度,强化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的执法权,建立有效责任追究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使法律制裁对实行中小企业信用行为发挥有效的作用,实现真正的法治,这也是保证中小企业信用建立的前提条件。如温州的乐清县柳市镇中小企业的转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十多年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柳市黑潮”曾搅得全国不得安定,国务院曾史无前例地为了一个小镇下发了国办【1990】29号文件,开展了毁灭性打假行动。全镇1267家低压电器门市全部关闭,1544家庭生产户全部歇业。十多年后的今天,柳市镇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全国所选用的低压电器,有50%来自这个滨海小镇,仅财政收入一项,就由1990年的几百万元上升到2000年的3、45亿元。同时,柳市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低压电器出口基地,一年出口创汇3亿美元,居全国之首。今天的柳市是真正名副其实的电器之都,同时也是打假打出的电器之都论文格式范文。[3]

第三,建立和完善符合国家规范的信用体系,以制度约束失信行为

其一,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

目前,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所有权主体缺位,产权关系不明晰,没有明确的最终责任主体。对国有中小企业经营者来说,国有中小企业经营者既缺乏产权所有者从外部进行有效约束,又缺乏一种基于自我财产利益的自我约束,在这种产权约束的条件下,国有中小企业经营者没有必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就淡化中小企业经营者的责任意识,使中小企业经营者只追求权利而逃避责任,只求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最终导致其经营行为短期化,而不顾及诚信。私有中小企业不讲诚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产权缺乏有力的保护,最终导致私有中小企业经营者不可能像真正的所有者那样能从长计议,从而使中小企业追求短期行为是必然的。一旦经营主体不注重对长期利益的关注,信用的基础就会被摧毁,使中小企业追求短期行为是必然的,那么必须严加治理。为此,一方面,政府必须明晰中小企业产权,明确其责任,使中小企业经营者成为真正的所有者。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长期和稳定的保护其发展的政策。使中小企业形成稳定的长远经营预期,做到诚信经营。

其二,不断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广义的信用体系包括信用记录、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证以及信用制度、信用管理在内的信用系统。狭义的信用体系指以独立的中介机构为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收集和分析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资料,为客户提供当事人信用状况等证明资料的社会化的信用系统。中小企业的诚信建设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支持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要使中小企业走上诚信发展之路,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同明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中小企业行为,做到让守信者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失信者得到应有的惩罚。这就要求必须建立起一套符合国家规范的信用体系制度。当前,要重点建立企业与个人信用档案、社会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体系、任用干部的道德机制等制度,以形成以市场规则为基础,制度健全、手段完备、调控有力、管理有序的社会信用体系,为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竞争条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事实上目前社会和政府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如国家经贸委等十部门今年5月份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步骤地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评价体系,建立信用风险的防范、信息披露和监督管理系统。”广东提出建立的企业“黑名单”档案制度,江西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以及浙江的“企业信用查询系统”都在为这一方面而努力,但相比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而言,目前的立法工作还有待加快。虽然目前我国现行维护信用有关的法律条款在多种法律中涉用到,但内容都比较零散,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规范的信用法律对企业失信行为只能依照《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来处理,制裁力度明显不够,使违法成本远远低于违法收益,使得中小企业的“守信”走向“失信 ”。银行在合法债务工作时,往往陷入“赢了官司赔了钱”的状况之中。“执法难”已经成为治理“失信”行为的顽症,从而加剧信用危机的程度,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靠信用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一石.关注信用:让我们共珍重[J]. 精神文明导刊,2001,9.

[2]赵冠华,闵云良,陆振超.强化诚信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江苏省太仓市扎实推进诚信建设的做法与启示[J]. 精神文明导刊,2003,9.

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缺失 救治对策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是个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处世之道,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进步之源。我国早在古代就把诚信作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以至于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无信。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迫切需要的主体行为规范。

一、现阶段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涵义

诚信作为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诚实是指真诚不伪,诚信不欺,真实不妄,精诚不懈,其强调的是真实;守信是指遵守自己的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而有信,行有必果。“诚”更多地是指“内诚于心”,“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当然,这种区分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二者是相互贯通,互为表里、互相补充的。“诚”是“信”的基础、前提,“信”是“诚”的结果、归宿。有诚则有信,无信则必不诚。

二、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诚信品质的塑造、诚信习惯的养成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当前,青年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总体是健康向上的,绝大多数同学在政治思想、求知学习、人际关系、求职就业、实践活动等方面都能够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基本准则,身体力行。但是还存在着诚信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学业诚信。

在大学生中存在学习动机和态度都不够端正,存在抄袭作业、替人报勤、参加考试作弊现象的出现,有的不惜重金买题、买工具,有的写论文抄袭、杜撰实验数据等等。大学生论文存在抄袭现象已是“公开的秘密”,无论教师还是学校都对此十分明了,大家亦都有接受的“心理准备”,但如此多的大学生自己承认抄袭论文,却着实令人惊讶,启人深思。

(二)生活诚信。

生活在大学生中间,就接触发现的问题而言,首先表现在一些大学生社会公德观念淡薄、诺而无信、不守道德规范的现象依然存在;其次,表现在个别大学生侵占学校利益,有钱买手机和电脑,却长期拖欠学费和住宿费;再次还存在个别人冒充特困生获取国家助学贷款或困难补助金,一些同学明明有还贷能力却不按期还款、付息。

(三)工作诚信。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在今日社会就业形势下,招聘应届毕业生是一个具有一定风险的决策。而一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为了获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在填写就业推荐表和撰写自我简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大学生追求个人的美好前途本不为过,但是过于的功利,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是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一整体形象受损,使得后代的毕业生要承担前辈们种下的恶果。

总之,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诚信缺失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分析其特点和产生的原因,才可能对症下药,寻找有效的教育方式。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透过事物的现象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造成现阶段大学生诚信缺失是由多种消极因素合力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认真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才有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救治办法和措施。

(一)历史沉淀的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童叟无欺,相互礼让”等诚信的经典之句,但在封建社会的长期专制下,人们的诚信意识也存在着扭曲的一面。大学生身处现代中国,却自小接受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封建社会诚信观教育,与现代诚信观必然有所冲突,一定程度影响了现代诚信观的传播。

(二)高校诚信教育的滞后。

近年来,高校在大学生诚信素质教育方面表现滞后。高校对大学生信用意识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国内许多大学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的大学生诚信机制,对大学生进行诚信的管理、规范和约束,使得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明显滞后于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三)家庭教育的消极因素。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这样就使得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有时候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另外,有的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私利,也会教唆孩子如何去行贿、舞弊。

(四)学生自生修养的失调。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大学生认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得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拿到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证才是硬的,误以为这些外在的硬件越多,就越有竞争力,而诚信与今后工作无关紧要的内隐的软件,则是可有可无的。

四、加强现阶段大学生诚信教育救治的对策

高等院校的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积极探讨诚信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出新一代具有诚信品质的高素质大学生,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一)把握整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诚信教育环境。

学校诚信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首先,各级政府和公检法机关要齐抓共管,宣传教育广大群众要诚实守信,同时要严厉打击盗窃、欺诈、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不诚信行为。其次,要营造校园诚信氛围,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诚实守信光荣,违约失信可耻。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阵地,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用榜样的力量进行诚信教育,营造出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和氛围。

(二)要深化大学生诚信实践教育。

诚信品质的养成要在认识的基础上付诸实践。大学生通过实践,可以从中真切地感受到诚信对社会对自己的影响,进而自觉做到诚实守信。事实证明,通过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甚至从社会中上当受骗的经历,都会在每一位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影响。因此,应当鼓励大学生从大学校园的象牙塔走出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环境中强化大学生诚信教育。

(三)严格制度管理,建立诚信品质培养的长效机制。

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信用评价,即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和合理的学生整体评价体系。

首先是诚信档案,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每学年进行评估,以其作为学生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研究生保送、三好生评选、入党申请人考察、信用贷款等行为的主要依据。诚信档案的建立,使学生有了第一个信用记录,这是大学生的第一份宝贵资源,更是一笔无形资产,作为一种写实的档案,在学生毕业时,这份信用档案将跟随学生的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推动大学生市场化就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并且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与诚信氛围的营造。

另外,学生诚信整体评价体系,应包括学习诚信体系、经济诚信评价、生活诚信评价、择业诚信评价四大标准。

总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更是大学生立身之本、做人之道。现阶段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引起党和国家的关注,也倍受高等院校的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救治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教育问题。我们一定要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切实有效地推进这一重要的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

[1]符子娇.大学生诚信问题与现代诚信观教育[J].中国知网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2]姚刚.现阶段大学生诚信缺失及教育救治研究[J].中国知网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

第8篇

[关键词]成人高校 诚信教育 思考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信是优良道德的基础,是从世风民风方面支撑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院校,应该把教育学生树立诚信道德原则作为自己的责任,努力引导学生在汲取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在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既掌握现代文化知识又具备诚信道德的人。

一、 全面把握成人高校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一项战略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成人高校肩负着的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应该全面认识和把握成人高校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诚信原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就是要用诚信来教化天下。孟子曾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说,诚实是天地运行的道理;具备诚实的信念,是做人的道理。先秦法家的创始人管仲说:“诚信者,百信之结也”,即认为诚信是集结人心,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保证。在《说文解字》中,“诚”和“信”是相通的,即:“诚,信也”,“信,诚也”。讲的是诚信在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要人们诚实守信。宋学家周敦颐更将诚信列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将其称之为是成王成人成事的起点。祖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良成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应当得到继承和发扬的。正因为讲诚信涉及到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具有极为广泛的影响,所以诚信道德理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她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如果学校不讲诚信,教师不认真授课,学生不刻苦学习,而是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校风败坏,这样的学校迟早会垮掉。因此,对于成人高等教育来说,必须把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只有切实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将诚信道德教育贯穿和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各级党团组织的诚信示范作用,不断创新诚信教育的方式、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才能使诚信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营造出诚信守信的优良校风。如果我们的校园文化缺少了诚实守信这样一条基本的原则,那么学校的各项事业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2.诚信教育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保证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也是成就自身事业的保证。“诚”就是诚心、诚意、诚实、诚恳,它要求与人为善、为人诚实、待人诚恳。“信”就是信义、信守、信赖、信任、信用、信誉,它意味着要遵守制度、服从规定,要求与人交往时要信守承诺、讲究信誉。“诚信”是人立身处事的根本,是人生成功的保障。做人要恪守“诚信”,只有这样,一个人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会赢得世人的信赖和尊重,人格才会发光,尊严才能张显,话语才有份量,从而带来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

在我们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是否诚实守信,已越来越成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诚信原则已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重视。诚信,意味着对工作、对家庭、对他人的责任,对国家、对社会的忠诚。讲诚信,才能赢得单位同事、亲友、邻里的信赖,才能显示出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因此,诚信是青年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的素质条件。高等院校如果不重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容忍或纵容学生那些不讲诚信的言行,那么不但会损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破坏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无法培养和造就千百万适应时代要求的有用人才。不讲诚信的学生即使是拿到了毕业证,也难免被社会所淘汰。

3.诚信品德教育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应当说,诚信作为一种美德,在世界各国劳动人民中具有普世的价值,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在学校对青年一代进行诚信教育。像美国哈佛、耶鲁这样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它们从本科生入校开始就注重对其进行诚信教育。美国的大学都制订了学生的学术诚信条例,条例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学术不诚实行为,从定义、表现形式到处罚规则和申辩程序,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上述条例均印制在新生手册中,在报到之际发给每一位新生。许多大学还建立了荣誉守则制度。新生入学时,都要求在荣誉守则上签名,做出学术诚实的保证。一些大学甚至将此作为新生最终入学的条件。比如普林斯顿大学在新生报到时,会发给每位新生一封信,告诉他们自己一旦签名,就将被认为是已理解并信守荣誉守则的承诺;如果学生未签署此承诺书,则不得注册入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在每年秋季开学之际,都会举行一次“学术诚信周”的活动,让每位新生在签署保证书的时候阅读学术诚信条例。阿尔伯特大学也有一个名为“学术诚信周”的活动。从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可以看出,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优秀的民族,要成功都离不开诚实守信这一美德,而要从小培养这一美德,学校担负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 当前成人高校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在成人高校的大学生中,仍然存在着各种不讲诚信的现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其主要表现是:

1.学习纪律松懈。为了保证学习质量,成人高校一般都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方法。但是有些不脱产学习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来校参加面授学习,有的学生明明在家里或是在玩耍娱乐,却欺骗班主任老师说是工作繁忙、交通不便、身体不佳等,巧立名目逃避上课,使老师辛辛苦苦备课却白忙一场,造成教学质量下降。有的即使来上课,也是心不在焉,不认真听讲,而是随意做别的事情,缺少对授课老师起码的尊重。

2.考试作弊。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成人高校都有严格的考试和监考制度,不单对考场纪律,而且对监考教师的职责都有严格的规定。尽管如此,学生的作弊现象仍是屡禁不止,作弊手段也层出不穷。不但经常出现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现象,而且有的还利用现代化的作弊工具,如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我们甚至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高校都流传着这样的课桌文学:“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功不在深,会抄就行。”说明作弊者的心态已经变得麻木不仁、失去羞耻感,孕育出一种畸形的作弊亚文化。

3.论文抄袭。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思维能力和培养质量的综合检验。但是一些学生由于平时不认真学习,缺乏论文写作的基础,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不愿下功夫查阅资料、认真思考,而是投机取巧,不惜将别人的论文找来,东拼西凑,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不加掩饰地剽窃抄袭,因而出现不少大同小异甚至一字不差的论文,毫无创新性可言。这样完成的毕业论文完全丧失了其本来的意义。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从高校自身来看,由于存在着激烈的招生竞争,而出于生存的考虑,有的学校不惜降低标准,放松要求,以求招到更多的生源。而学生来到学校之后,又疏于管理,对学生不来面授、不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诚信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但不认真批评、教育,促使其改正错误,更有甚者,是为他们提供作弊的方便,只要“家丑”不外扬就行了。正是由于这种把经济效益放在社会效益之上的错误做法,使得不少成人高校都面临着一种诚信危机,虽然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但学生的基本素质越来越低;学生尽管拿到了国家承认的学历,却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长此下去,势必损害整个成人教育的声誉,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二是从整个社会大环境看,不诚信现象在各个领域普遍存在,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政治领域的腐败、职业生活领域敬业精神和诚实劳动的“贬值”、个人生活领域中人际交往间的互不信任以及由此而出现的造假现象,都表明诚信缺失已经不是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与社会人员接触较多、比普通高校更加开放的成人高校,自然而然地会更多地受到这种错误行为的影响。

三是从大学生自身看,缺乏道德追求是一个根本原因。诚信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信仰和追求。诚信品德的养成,既需要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引导,更需要学生自己的自励和自省。如果学生自身缺乏自律机制,价值取向出现偏离,在社会诚信危机的冲击下,就非常容易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理和浮躁不定的心态,甚至于做出不守信用、不负责任之举。此外,一些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对社会上出现的由于不诚信而产生种种后果的感受还不深刻,对诚信缺失现象缺少应有的认识和分析,也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诚信缺失。

三、努力探索提高学生诚信品质的具体途径

必须看到,当今社会不仅需要文凭,诚信品格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一张“通行证”。一个缺乏诚信的人,是不受欢迎、也不会有大的发展前途的。如何使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具备优良的诚信品格,对成人高校来说,确实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加强成人高校学生的诚信建设呢?我们认为应当努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应该看到,当前成人高校中出现的一些不讲诚信的现象,其实与学校本身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由于一些成人高校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不惜放低标准、降低要求,迁就甚至纵容了学生的不讲诚信的行为。所以,要真正从源头上解决不讲诚信的问题,学校必须首先端正办学思想。只有真正树立起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一个理念,自觉维护好自身的社会形象和声誉,才能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从而培育出诚实守信的好校风。

2.身教重于言教。学校的教职员工与学生密切接触,其所作所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树立讲诚信的好校风,广大教职员工就要做好表率,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高校的教职员工都应该努力加强诚信文化修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在学术上要做到勤奋刻苦,严谨创新,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生活上要做到忠诚老实,不贪不欺;在与他人相处上,要诚实为人、诚恳待人、诚心感人、诚意服人,以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3.寓诚信教育于求知当中。在加强诚信教育方面,我们还必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精神,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大家来学校来学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探索真理、崇尚科学,这是人的本真的人格特征。“诚实”追求的是“真”,科学追求的也是“真”。有了追求真理的精神,就会对虚假现象深恶痛绝,就会自觉抵制谎言,就能够真诚守信、践诺。当代大学生应该把科学认识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和人民,人生也才会展示出真正的价值。

4.严格制度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靠人的良心和道德的内在自律,不可能有效约束欺诈和失信行为,还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把一切诚信行为纳入制度的轨道,才能培育良好的诚信秩序,形成良好的诚信环境。因此,每一所成人高校都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和健全学生诚信档案,对学生在校的诚信表现,如学习情况、考试情况、缴费情况都加以登记。对诚实守信的学生及时给与表扬和褒奖,对不讲信用的人、不诚实的给与制度上的约束。对那些肆意破坏校风、校纪,造成教学秩序混乱的学生,应该加大惩戒的力度,要让他们有意或无意的不诚信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以此警示校园中各种可能萌发的诚信缺失的现象。

5.树立考试的正确导向。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无论是教务部门还是任课教师,在进一步规范考试制度和纪律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考试。要让学生懂得,决不能为了取得高分而弄虚作假、不择手段。分数不是一个人的唯一,如果把分数看得过重,不惜放弃做人的原则和标准,考试作弊,是大错特错,即使侥幸“成功”,也会给自己的心灵蒙上阴影,受到良心的谴责。虚假的分数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靠考试舞弊而混一张文凭,自己并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到了社会上将很难有所作为。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对考试的诚信教育引导,使学生怀着诚信态度面对考试,不但要考出好成绩,更要学到真本领,这才是对自己对社会的高度负责。

[参考文献]

[1]侯启海:《以诚信教育为抓手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济南大学报》,2007年6月22日

[2]韩振峰:《国外是怎样开展诚信教育的?》,《传承》2008年21期

[3]刘云伶:《考试作弊 论文抄袭 警惕不良学风污染高校》,新华网,2002年4月22日

第9篇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缺失;重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228-02

0 前言

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洗涤,孕育了丰富的内涵。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我国自古就有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人无信不诚,民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国无信不兴。诚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基、经商之道、从政之要,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社会中充斥着欺骗与伪装,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传统的道德教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严峻的挑战,导致社会诚信出现危机,并迅速影响到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人才,是国家的栋梁、是祖国的希望,构建诚信体系,建设诚信社会,大学生首当其冲,责无旁贷。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问题一度出现危机,受到极大关注,这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育和引导。

1 诚信的含义

何谓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信,是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它不与仁、义、理、智四德并列,而是它们的综合体现。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诚信是道德范畴和制度范畴的统一。

2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高知识群体,他们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但纵观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却不能不令人忧心忡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行为表现在诸多领域,现归纳如下:

2.1 考试作弊.骗取成绩

考试,作为一种较好的相对公平的测试评价形式,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学校。然而近年来,弄虚作假的风气在社会上弥漫,肆意杜撰、移花接木成为原本纯洁神圣的学术殿堂中某些人的看家本领,抄袭、夹带成为部分同学应付考试的法宝。作弊方法层出不穷,从偷看、交头接耳发展到使用现代通讯工具,诸如配带隐形耳机、传讯语音信息等,甚至雇佣“”,可谓五花八门,形形。尽管各高校在《学生手册》中对考试纪律和违纪处罚作了明确规定,并且安排了众多监考教师和考场督查及巡视人员,但是遗憾的是,无论何时何种考试,都会有人铤而走险,以身试纪。

2.2 粗制滥造,盗窃文章

文章是一名大学生科研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其是否获得老师好评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大学里,面对各科老师布置的目不暇接的论文题目,部分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学生就开始慌了,着急了,郁闷了,到底该怎么办呢?因此,为了“交差”和“及格”,有些学生就采取了粗制滥造,即通过剪切、拼凑、堆砌资料的办法组合文章,应付了事。更有甚者,为求简便,直接盗用他人文章,挪为己用。这种做法在毕业论文中屡见不鲜:有些同学毕业之际忙于找工作、考研,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之事,就从网上下载一些资料,然后东拼西凑,算是“大功告成”。

2.3 弄虚作假,骗取荣誉

有个别大学生为了拿奖学金,为了就业时获得有利条件,在平时投机取巧,获得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荣誉,如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社会各界的奖学金及学校内部的各种荣誉称号。例如:有的同学为了能够评上“优秀学生干部”,大肆挥霍宴请同学,虚情假意拉拢他人,以便在投票评选时获得更多支持率;有的同学善于伪装积极上进的假象,在老师面前表现得主动热情,骗取老师的好感。可是,一到关键时刻,就原形毕露,口头上积极响应,行动上却大相径庭,遇事总是推卸一切责任。这样的同学最初出发点就是为了最终的名利,而不是真诚地为同学服务。

2.4 不守承诺,拖欠贷款

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支持贫困大学生安心上学的一条有力举措,是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表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学生的殷切关怀。因为贷款的额度有限,只能解决少数贫困学生的困难,所以能够得到助学贷款的同学是非常幸运的,他们应该珍惜难得的机会,信守诺言,按期还贷。然而这样一项极为良好的措施却出现了政策制定者当初没有想到的现象,例如: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离校后,即人间蒸发,杳无音信。助学贷款到期之时,部分学生不予归还,甚至换名更姓逃避还贷。

2.5 以假充真,虚报材料

有的大学生在就业时,为了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弄虚作假,欺骗用人单位,谎称自己是学生会干部、优秀学生、获得过若干荣誉证书,甚至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秘书资格证书等都有假冒的事例,三假(假学历、假证件、假人)现象不断出现,此种现象严重搅乱了职场风气。

3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3.1 社会的不良风气,带来价值观念的改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起伏跌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以金钱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等思想观念乘虚而人。社会是个大熔炉,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假币驱赶真币”现象愈演愈烈:社会上说谎献媚者吃香,刚直不阿者倒霉;学术界出现的东拼西凑的“专著”;人们对盗版书、盗版光盘、盗版软件的默认和使用。整个社会出现了“诚信危机”,极大程度上腐蚀着大学生的灵魂。他们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发生了改变,道德价值观出现了严重倾斜。“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老实人易吃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也就成了一些大学生的座右铭。

3.2 教育的恶性竞争,滋生大学生的投机心理

考试是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衡量、鉴别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是选拔各级各类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对学校工作进行评估、评价的重要指标。它对于高等学校了解教师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状况,以及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等具有重要意义。除了衡定和评判学生学业成绩而外,在选拔性的考试中更是一种竞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一考定终身的现实,使得竞争尤为激烈和残酷。为了取得考试的成功,有的考生产生了强烈的投机心理,诚信被抛弃,各种作弊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3.3 教育体制的弊端,助长了诚信的缺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体制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学生剧增,学校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等都跟不上高校的发展,存在很多弊端和漏洞,教育制度急需完善。

因此,高校内部管理上的漏洞和教育体制的弊端成为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根源。招生中的暗箱操作、各类评优中的不正之风、学术研究中的失信、少数教师应付上课而不求质量、学校检查评比中的虚假行为等,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此外,很多高校并没有重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4 重建大学生诚信的具体措施

4.1 加强诚信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在专业教育中,要把对大学生和诚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鼓励他们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培养他们坚持真理、探索真理的高尚品质,真的懂得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事情不可为,懂得诚信光荣,弄虚作假可耻。从而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使大学生自觉建立道德防线,自觉抵制谎言,真诚守信、践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道德良知的红色警戒线,从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4.2 改革考试制度

目前的各类考试大多是一考定终身,不利于因材施教。使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不得不痛苦地平均分配精力对待每一门课程,以求“过关”。而对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考试制度是不是要作一些改革:一是广泛实行学分制,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二是采取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的考试方法,注重平时的考核、督促、检查,避免学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三是改革考试内容,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综合分析的内容,着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四是允许学生重修,以合格后的成绩进入学业档案,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4.3 净化社会环境

《论语》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会顺着风的方向倒。为政阶层必须率先实践先进道德,先正己,然后才能教化百姓。各级官员要严于律己,切实加强自身的诚信道德建设,防止和克服言行不一、言而无信、朝令夕改等失信于民的做法,要牢固树立起“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杜绝灰色、黑色腐败。政府取信于民,引导整个社会趋向诚实信用。

5 结束语

诚信教育,任重道远。老师、家长以及每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教育诚信和诚信教育身体力行,给孩子和学生一片明净的天空和大地,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吧!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赖廷谦.思想道德修养[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

[4].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燕良轼.高等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7]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