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青年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3-03-02 14:58:11

导语:在青年心理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青年心理学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成熟;表征;内隐化

纵观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内有关青春期心理的论述,“闭锁性”作为青春期的重要心理特征的论断几乎比比皆是。我们不妨将此类观点称之为青春期心理特征的“闭锁说”。它不仅在心理学专业领域内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还波及到对青少年研究及有关实际工作的诸多方面。这种现象固然有社会文化历史的因素,但也应看到我们对于青春期心理研究还存在着某些不足。对于青春期心理成熟现象重新审视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青少年的教育和社会工作乃至家教都不乏现实指导意义。

一、对于心理成熟表现的误解及其由来

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世界最早提出“闭锁说”的是德国教育哲学家斯普兰格(Spranger·E)。他在其1924年出版的《青年心理学》中提出了“闭锁性”是青春期心理的主要特征。他将青春期的这种特点表述为:人们到了青春期有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直爽、率真,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很少吐露真情,表现出顾虑重重,不愿与他人多接触。国内诸多相关研究及著述在涉及青春期心理特征时对此基本予以认同。此类的表述如:林崇德主编的《发展心理学》在论及成年初期心理的两极性中将“闭锁性和开放性”作为青春期心理特征之一;郑日昌主编的《中学生心理诊断》中对此的陈述是:“心理学家大多把‘闭锁性’看成是中学生时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中学生不再像孩童时代那样天真,毫无顾忌地向父母或师长敞开心扉,这种‘闭锁性’是中学生的‘成人感’和‘孤独感’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联系在一起的。”吕静等编著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也将“闭锁性”作为青春期的重要心理特征;《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的看法是:“一方面会产生反抗情绪,渴望被人理解,另一方面又企图把自己的内心闭锁起来,引起白相矛盾和协调困难,等等。”杨丽珠主编的《儿童心理学纲要》在将“闭锁性”进行了解释:“所谓闭锁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它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而言。”

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们并非与世隔绝或封闭,只要看看他们与此有关的表现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传纸条.发短信,如醉如痴的上网、频繁的约会、广泛的交友.这些人际交往活动在青春期表现出空前的活跃,就连“闭锁说”的依据之一记日记实际正好表明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有交流的需要,怎么能说青春期的孩子们的心理是“闭锁”、“隔绝”呢?最先提出“闭锁说”的斯普兰格本人也承认:“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的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

其实,斯普兰格在提出青年心理闭锁性的同时,也看到了与此相矛盾的事实,即青年强烈的交往和交流的愿望,但是,斯普兰格没有对此进行正确的解释。实际上这正是心理活动缺乏相应的图式才出现的现象,这点已经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所证实。但是当时心理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似乎还没有出现足以解释这种现象的范式,于是,“闭锁说”作为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局限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对于闭锁性的认识过程

对于闭锁的认识,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首先,由于人们社会知觉中刻板印象的影响。当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出现成熟时,很多成年人对此仍然视而不见,心目中依旧用过去形成的固有印象来认识变化了的对象,仍然将他们看作是小孩子。正是这种残留印象如变色镜一样使人们不能正确科学地认识青春期时孩子们身上所发生的积极变化。进人青春期的孩子们所表现的不愿与人随意交往不再天真坦率,并非什么“闭锁”或自我封闭,而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心理现象。

刻板印象很容易带来沟通障碍。青少年由于自我意识成人感的出现而希望自己被接纳为成人或合格的社会成员很反感继续将他们当作小孩子看待。于是,成人们就利用自己的话语权力将沟通障碍推到孩子们身上,“逆反”、“闭锁”“反抗”等都是这种情境的典型用语。

其二,“闭锁说”的出现来源于对青春期心理现象的非科学解释,将青春期孩子们的正常心理发展现象视为系统的“噪音”、“偏差”。基于这种逻辑前提,对于青春期心理特征的认识存在五大误区。

1.对于青春期交往对象、内容和方式的变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实际上,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但正如许多研究指出的那样,此时的孩子们交友与以前大不相同:对于朋友标准、交往方式、交往内容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既是他们心理上成长的表现,也是心理成熟的需要。

2.不能正确认识青春期孩子们对于外部评价的关注。进入青春期,青年们不仅对外部世界有了更加广阔和深刻的认识,而且还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我意识密切联系的自我评价也相应发展,体现为青春期所特有的以至于对后来一生具有重大影响的自尊。这种对于外部评价的关注,使青春期的孩子们心理活动呈现为闭锁性。

3.闭锁性是青春期个体建构自我所必需。进入青春期,孩子们身上出现了艾里克森所主张的“自我同一性”危机。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人对自身的本质、信仰和一生前后一致的比较完善的意识,反之就是角色混乱,表现为个体对生活中的角色的迷失与困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解决危机的最主要方式是主体通过反思或反省等心理活动对自我重新建构,而认识自我的有效方式就是将视线转向自己的内部世界。

4.对青春期的独立意识的误解。独立性的出现是社会和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表现为试图摆脱成人的监管,独立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于他人的建议,不再无条件地接受,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拒绝。实际上,青年们对于那些经过思考后认为有道理的意见或建议还是愿意接纳的。

5.对于社会成熟的误解。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们已经对社会现象有了一些认识。按照心理学家班都拉所指出的“观察学习”观点,此时的孩子们已经或多或少地明白,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主张和观点不能不经考虑不区分地对别人讲,做事必须考虑可能带来的后果,表明责任意识的发展,这是社会适应成熟的表现。

心理活动的这种相对于外部活动而言的含蓄、内隐的变化及其中的矛盾现象反映了青春期孩子们对于适应内外环境的努力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其心理和社会适应成熟的表现。因此成人和社会应当正确理解并给予他们必要条件以促进其正常发展。其实在心理学界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对这个问题有所认识。

第2篇

关键词:高校 职业指导人员 职业素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职业选择日益趋于多元化,让求职者成功地步入工作世界以及让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是职业指导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对求职者的指导与帮助将影响求职者能否成功就业,能否顺利的渡过工作的适应期,能否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然而,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还未得到社会、高校以及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

本文选择“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这一群体的职业素养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分析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不同的社会角色,确立他们的职业素养结构。同时对他们目前存在的职业素养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提升的途径。

一、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的内涵

(一)职业指导人员的概念

职业指导人员是指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的人员。职业指导人员主要是在三类主体中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第一类是政府劳动部门所属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第二类是高等院校;第三类是人才测评机构或者猎头公司。本文中的职业指导人员特指第二类,即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他们是为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和用人单位择优录用人才,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人员,是集就业知识的传授者、职业选择的引路人、职业生涯的设计者、就业市场信息员、择业心理辅导员等多种角色于一体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者。

(二)职业素养的概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三)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的界定

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是指在全日制大学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职业指导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态度、技能、知识、才干等多种要素的集合,是一种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体现了对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本文中的职业素养强调的是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观念、知识结构、技能和能力四个方面。

二、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由于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服务的对象是在校的大学生,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与其他职业指导人员有所不同。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不仅仅是一名职业指导人员,即学生生涯规划的咨询者和指导者,学生职业潜能的开发者和引导者。同时,他们还是高校承担职业教育的教师,是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者和推动者。因此,由于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也有所区别。

(一)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承担的社会角色

1.作为学生生涯规划的咨询者和指导者

高校的大学生们,正处于萨帕职业生涯理论中探索阶段的年龄,面对这个阶段的学生,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应该帮助他们认清自我,评价自身的职业兴趣所在,预测学生的发展,指导他们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同时面对学生遇到的就业困难和心里困惑,要给予适当的开导并帮助其排解。

2.作为学生职业潜能的开发者和引导者

大学期间是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大量接收专业知识,而这些知识对他们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一时期,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必须要提升和扩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与发展独立意识,设计与规划学习活动,形成与发展相关的技能。

3.作为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者和推动者

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也是高校的一名教师,自然应该在学术研究、理论发展方面做出一定的成绩和贡献。这是由大学的性质、任务、条件所决定的。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对职业指导领域的理论知识、前沿知识、学术动态有所研究。

(二)社会角色对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

根据以上对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三种主要角色的探讨和分析,分别从职业品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一般能力四个方面得出他们的职业素养如下:

1、职业品质素养

·职业精神:关爱学生、热情真诚有耐心;热爱职业指导工作、具有明确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并愿意从事这份工作。

·探索精神:对专业领域感兴趣,自觉探索专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专业知识素养

·职业指导方面相关知识:职业指导理论、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

·就业法规和政策知识:职业介绍与职业指导政策与法规、就业政策和法规、劳动就业法规政策、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创业知识和政策。

·心理学方面相关知识:职业心理学、职业咨询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

·本校开设专业相关知识:专业基本知识、专业发展知识、专业历年就业的情况。

·职业指导研究方面知识:各国职业指导相关知识、世界职业指导发展前沿知识。

3.专业技能素养

·职业指导经验技巧:心理辅导、职业咨询、求职面试、与学生沟通等技巧。

·生涯规划设计经验:职业能力测评、素质测评、生涯规划与设计实践经验。

·信息收集技能:利用各种途径收集就业信息。

·分析预测技能:分析近年来就业走向与趋势、预测当年的就业形势。

·教学及科研技能:教学技能、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训项目开发、调查研究、评估与写作技巧。

4.一般能力素养

·与咨询指导相关的能力:观察能力、引导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记忆力、理解力、思考能力、分析决策能力。

·与课程实施的能力:演讲能力、实训操作能力。

·与理论科研相关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创新能力。

三、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对职业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从认识层面上来看,有些高校目前还把职业指导停留在就业指导,只是在学生大三或者大四的时候,进行一些求职技巧和简历制作的教育。有些高校稍微好点,会对大一的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在一年级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而这都仅仅停留在把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看成一名普通教师,只需上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指导》这门课。因此很多高校职业指导师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对于职业指导人员还需承担的其他角色,如学生生涯规划的咨询者、指导者,学生职业潜能的开发者等,都做的很不到位。

(二)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知识素养参差不齐

从高校从事职业指导的师资队伍来看,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人员主要是由专职职业指导教师、专职从事就业事务服务人员(就业办工作人员)、院系学工系统的职业指导人员三部分组成,这其中以兼职为主。这支队伍流动性大,专业背景复杂,有些教师任职之前的专业知识背景并不理想,任职之后通过在职培训以及自学等方式补上相关知识,因此总体职业教育的专业性不够。同时,因为专职教师较少,兼职教师较多,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教师缺乏扎实合理的理论知识功底,又没有充足的时间学习、总结、提高。

(三)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成长需求无法满足

目前,提高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业务素养和专业水平已受到广泛的关注,每年各高校的就业工作部门都会收到上百封的各种培训、会务通知,有很大一部分的培训都是打着培训的旗号糊弄钱的。培训机构并不能完全根据参加培训人员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因此,培训的内容很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按需施教”的原则,无法讲求实效。此外,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缺乏与企事业人力资源以及职业指导领域专家的交流沟通,自然也没法满足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成长的需求。

(四)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

由于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以从事就业事务服务人员(就业办工作人员)、院系学工系统的职业指导人员为主,专职从事职业指导教学的老师较少。因此,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任务就是为前来咨询的学生提供建议,科研并不是自己的工作任务。于是很少会有人去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据梁峰的调查研究,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中从没有参加过课题研究的人员占42.86%,多次公开发表相关论文的人员只有7,14%,显示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科研能力较为薄弱。

四、提高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从政府层面,规范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标准

目前,我国职业指导的从业人员在资格认证上大致有以下几种:职业指导师、职业咨询师、职业规划师、KAB创业师资培训等。以上几种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各有所长,但是并不能完全适合高校针对大学生开展职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因此希望政府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吸取各种职业指导资格证书的精华,尽快出台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标准和职业指导资格证书要求。

(二)从社会层面,成立职业指导师、职业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专业协会

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很大程度上服务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因此他们与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交流相对较少,这样一来在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很难做到最佳的匹配。如果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成立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如职业指导师、职业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专业协会等,让高校的职业指导人员、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的专业、职业指导领域的专家学者等一起进入到这个协会,为他们的交流搭建一个平台。这样不仅校企信息对称,而且资源可以得到最优化。同时,也为我们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提供了一个深入切磋和职业素养提升的平台。

(三)从高校层面,要将职业指导人员的培养规划化、制度化

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人员主要是由专职职业指导教师、专职从事就业事务服务人员(就业办工作人员)、院系学工系统的职业指导人员三部分组成,这其中以兼职为主。因此,面对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这种总体数量不足,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的现状,需加强对职业指导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个人职业能力。

同时,针对目前高校中从事职业指导工作人员良莠不齐的基本现实,希望能完善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选拔、聘用、考核和激励机制。首先,对高校从事职业指导工作人员除了要有学历的要求,更要有相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资历及培训等方面的要求,要把好入职的关口。其次,要做好高校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加强在职培训,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明确的方向。最后,还应指定一套确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参照具体可行可量化的标准,制定物质的激励机制等。

(四)从个人层面,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并不能补充全部的知识,最重要的还是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自我系统的不断完善。因此,高校指导人员自身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规划职业生涯。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在给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也必须要合理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和努力方向,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要克服专业发展中的被动性和随意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结合所在的单位需求和个人情况,科学规划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与路径。

2.参与校本教研。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要主动参与学校所组织的集体备课、导师一帮一活动、专题研究、教学观摩等校本教研活动。把握学校、学生、同事对职业指导的工作需求,向专家、前辈学习经验,加快自身专业化的步伐。

3.根植指导实践。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尽管前人已经概括了职业指导的理论和方法,但是面对复杂、带有强烈情境性的指导活动,必须要有实践性知识的支持,才能解决不同学生的职业困惑。因此,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必须要以体验性学习为主旨,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解决问题,逐步积累直接的经验。

4.注重自我反省。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指导实践,回顾自己的行为表现,以改进指导方法和策略。自我反省的方法有很多,有工作日记法,即通过记录指导日志详细描述观察到的情景,从而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来对照自己。

总之,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校职业指导人员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研究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业务水平,帮助高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有利于加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指导机构的职能;有利于发展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开发理论,促进职业指导学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许静娴.高校职业指导师素质现状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24-25+27

[2]朱柱.试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J].企业导报,2012(9):230-231

[3]梁峰.高校职业指导师素质及其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5)

[4]邓宏宝.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化建设的意义与方略[J].成人教育,2009(7):28-30

[5]代洪甫.“双师型”:高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视角[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S2):31-33

[6]阙墨春.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素质要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