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自我价值观总结

时间:2023-03-02 14:58:27

导语:在自我价值观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自我价值观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高等教育价值观

一、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几个误导及其原因

高等教育价值观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高等教育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是进入上层社会的手段,是划分职业等级的依据,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尤其在我国农村,上大学是跳出农门获得城市户口的通行证。在他们看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在政府部门、国家企事业单位和垄断行业。只有那些成绩差的上不了大学的人才会从事农活、做小买卖、当工人。人们对研究生卖猪肉更是不可思议。而现实中的大学毕业生不愿下基层,不愿进私企,自主创业意识淡薄。当然这里面的原因之一是封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封建教育的价值取向使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在“仕”上,“学而优而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而忽视工商业的发展,贬低以物质利益为主的社会需求,歧视儒商,导致我们民族整体上缺乏冒险探索创新的精神,从而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取向在于求“稳”。

其二,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的概念本身不明确,导致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观取向片面化。《中国大百科全书》把教育目的定义成: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这个“一定社会”是什么样子呢?是上层社会,还是下层社会?是哪个社会的目的呢?我国新时期的高等教育目的一般表述为“建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给人们的错觉似乎只有科学家、工程师才是“栋梁”。有学者把其外延定为“人”,似乎更合理。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活动。高等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才”,也要关照作为“人”的学生的发展。

二、从大学生村官现象浅析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新取向

1.从知识出发――学以致用。“经世致用”的价值观是随的兴起而成为潮流。开设自然科学和工、农技术课程,充分反映出现代学制在追求教育应提供具有文化知识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的价值观。

高等教育产出的结果之一是让学生能用所学专业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由于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质量下降,学校培养的与社会需要的人才相脱节,学校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差,此外学生所学专业用处不大显示不出优势。同样的问题: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结构复杂,与农村所需错位。调查问卷中关于“大学生村官具备哪种能力最重要?”的调查数据显示:41.84%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实用技术最重要。而对大学生村官专业知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 4%的大学生村官是农学专业,经管类的也只占22%。人才的所供与农村人才的所需发生了偏离。农村需要专业对口、实用型人才。大学生村官们也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不同途径在默默奉献着,此外,部分人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知识。“学以致用”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能指导村官们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干中又学的良性循环。

2.从社会出发――担当责任和历史使命。高等教育的价值观要与当前国家形势和时代使命联系起来,因而它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

其一,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缓解就业压力的有郊途径之一。当前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乡、东西部、传统农业与新兴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国毕业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需要大学毕业生作出理智的选择,与其“坐等要”,不如自己找机会。大学生村官一职则提供了机会。其二,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学毕业生奉献一份力量,是时代的召唤。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价值观赋予我们青年不同的历史史命。在内缺民主外缺独立的旧中国,其指导思想是“教育救国”和“教育强国”;改革开放后,仍然强调教育的经济社会服务职能。新时期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高等教育价值观的社会功能同样需要当代大学生的奉献。他们把“科技兴农”的口号变成行动,让农村经济现代化、让法制民主观念开始深入民心、还把新风尚和新事物带进农民的生活。他们的职责和未来不是被农村同化,而是让农村跟上时代的步伐。让村民接触到先进的知识、科学的理念,需要越来越多有文化的大批新型“村官”,来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从个人出发――实现自我价值。我们在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同时,也要注重个人价值取向。不可否认,大学生村官由现象变为潮流,除了就业压力或迫于生计外,诸如国家政策如考研考公务员加分,工资待遇不差,发展前途好等也是吸引人的地方。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看,我们只有解决了低一层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才有高一层的发展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虽然我们无法做到像第一个硕士村官杨本伦那样主动放弃国家人事部主任科员的职位回到山东老家当起村支书的勇气,但还是有不少大学生村官是抱着施展才华的机会,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不意味着要轰轰烈烈地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更多的是一种发展过程而非一种终结状态:它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程度上实现,也可以由许多次微小进展逐步的积累起来或是偶发事件对人成长的促进。平凡的工作,平凡的岗位,只要能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发挥,促进个人成长,真正成为自己,都可以看作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高等教育价值观转向关注人的自身价值的培植和弘扬,关注人的精神层面的建构则是当代中国教育首先要作出的抉择。无论是知识本位、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都离不开人的主体地位。从这个层面上看,高等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自我实现。

三、采取措施促进村官发展,协调和实现三个方面的价值观取向

1.大学生村官本身。找准定位、摆正心态是大学生“落户”农村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摸索的过程。大学生在自己决定加入大学生“村官”的时候也要问问自己是否准备好了。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村官意味着日常大量琐碎的管理,工作中会有阻挠有挫折有不顺意,这就需要我们有耐性要坚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必要时向长辈师长求教。在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的同时,挖掘新点子,不断更新知识,创新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为村民着想。

2.政府层面。健全大学生村官工作运行机制,为其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是继续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村官,选拔那些农村紧缺的实用型人才,同时有意愿长期留在基层的大学生。其二,强化大学生村官的组织管理。落实“结对传帮带”,让行政官员真心爱护大学生村官,为他们办事创业提供平台。加强反馈机制,建立专门的指导中心,每月汇报,每季度召开座谈交流会,每年综合总结。完善考评制度,评比优秀工作者,给予奖励。三是积极采取财政借款、银行贷款、社会筹款等办法设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为大学生村干部创办、领办致富项目提供资金扶持。三是加强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的重要意义,让全社会了解、支持这项工作,尤其是要改变传统观念。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大学生村官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关心、爱戴、尊重大学生村官的良好氛围。

3.高校。高等教育发展自身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有不同占主体地位的教育价值观。违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显然不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但是,大学不能成为“象牙塔”,不能游离于社会经济发展之外。专业设置要紧跟当前经济发展的走向,要随社会所需人才的供求变化而适当调整。放开专业选择的自由度,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兼修其它有兴趣的学科。在传授实用型知识时更要与实践、生产相结合,走出课堂,走进培训或实训基地。这就要求高校和外界的组织合作,注重社会对人才的反馈,不断完善高教本身。对大学生村官,有学者指出,可以定向培养。即高校设置此相关专业,专门培养服务于农村的专门型人才。高校也要关照学生的发展,尊重其选择。引导学生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创造。实施创业教育,让创业理念深入人心,鼓励支持学生创业。

总之,三个方面的价值观的实现需要个人、国家和高校作出各自的努力以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在重视个人发展取向的同时,国家,高校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重视社会功能的实现时,个人要以大局为重承担历史史命,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胡建华,周川,陈列等.高等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74.

第2篇

关键词:电力行业 自我价值 勤奋创新 稳打实干

一、 电力行业分析

1、电力行业背景

电力行业属于国家控股的行业,主要包括发电、电力、供电、输电这四大领域,发电系统根据发电厂的位置和发电级别分为四个功率级别:跨网电厂、网级电厂、省级电厂、自备电厂及小水电,统一电网供电系统,实行分级管理,共有约280金字塔的总体框架领域,严格控制低功耗的产品是电源的发电,输电,电力在同一时间完成。

2、电力行业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电力行业主要应用于移动数据业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企业内部交流体系,实现生产流程电力化、实时信息更新等工作。更新信息流通方式,完成生产程序调度、更新实时信息等工作,主要只能针对企业内人员。

(2)内部信息工作。通过与电力企业内部项目和知识管理协同网络系统结合,实现电力企业移动办公。例如:通过电力下达电子邮件通知,工作日常业务安排,重要事物通知。

(3)对供电企业实现客户服务的及时告知。方便企业利用短信、彩信等移动客户端方式,及时发送停电计划通知、计划停电通知变化等信息。

(4)实现信息公开化。方便电力服务的通知、方针、宣传电力企业形象、派送电力相关行业广告。

(5)实现对客户信息的及时查询。主要为了方便用户利用手机等移动通讯手段随时可以查问客户所关心的问题。

二、 电力行业里如何实现自己价值

1、以立志作为价值之本

远大的理想是推动执行的助推力。一个人要有理想和信念,才能指引人生的方向,主导人的行为,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理想和信念,一旦建立,不管前进的道路多么曲折,可以使人们看到希望,坚定前进的方向。因此,作为电力行业的员工,要在心里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建立强大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加快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性,促进公司的发展意识,积极服务社会,服务消费者,创新,拼搏不止,促进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

2、 时刻保持学习

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才能打好成功的基础。事业无止境,知识无穷尽,作为电力行业的员工,每个人都应该是持久性的研究、再学习,尤其是青年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坚持学习作为一种精神需求,把坚持学习当成日常工作内容和一种生活习惯,不仅从书本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的书本知识,而且还向别人学习,以丰富学习经验,以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我们必须坚持学习和创新的结合,引进工作的研究,将学习和工作的有机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使自身素质和文化不断的学习和推广工作改善,以促进效率和水平稳步提高自我的人生价值。

3、 勤奋苦干是根本

将实干奋斗事业作为人生的追求,事业十大实干的成果。电力企业的员工要应该视创业实干、提升自我水平以实现人生价值。干好电力行业的本职岗位,做事踏实、实事求是、做事踏实、认真。在本职工作上求真务实、尽职尽责,将最高目标设为争创一流。本着注重礼节、诚信为本、稳打实干、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案,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激情,磨练自己勇战困难的魄力和毅力。当前,电力行业企业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就更需要电力企业的员工众志成城,勇于挑战困难,敢于实践探索、创新突破,以坚定不移的精神、永不服输的态度和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稳扎稳打的推进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4、 讲求实效

将效率作为检验自我价值的标尺之一,作为电力行业的员工,在工作中,不仅要有工作设想、工作热情、工作激情,而且要讲求实效,要把取得实效作为衡量和检验自我工作的标准,辛勤工作、稳打实干,不做表面文章。应该将良好的销售业绩、客户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出发点,作为一名合格的电力行业工作人员的自我检测的标准,从而取得进步,实现人生价值。

5、 将敬业作为人生观

敬业是一种价值观。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生命价值,而敬业是热爱与付出,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表现。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争取进步才是真正敬业的表现。真正的敬业不光注重理论,更注重深入实践;真正的敬业不仅要求认真学习,更要时刻总结经验,突破创新。作为电力行业的企业职员,应立足岗位,加强学习和实践,凝聚智慧,提升自我,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 总结

但每个人都生活在同一个的世界,即使是最普通的人在他的世界里,也有战斗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要实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就意味着他的世界是没有一天是平静的。借助电力行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员工要实现自我价值,需要每个员工树立稳扎稳打,讲求实效的精神,怀揣饱满而强烈的工作热情,不断开发工作新思路,更新工作方法,以创新的精神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工作,以此实现人生价值就会很简单,活出一个真实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刘新梅.沈力.张凤茜..区域电力市场结构、所有权结构对发电企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8年05期

[2]唐昭霞.朱家德.基于政府规制的发电市场结构演进及国际实践[J].华东电力.2008年10期

[3]姚劲松.山西省电力行业节能降耗现状与措施[A].山西省节能降耗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吴川林.电力工业的发展对保温耐火材料的需求[A].2007全国保温材料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李峰.我国电力行业价格管制模型的探讨[J].价格月刊.2006年11期

第3篇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企业职工思想工作是作为一名合格政工师的主要职责。帮助职工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人生观。所以作为政工师在企业中的地位不可小觑。

1.政工师要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

2.政工师能够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不断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工师应具备强大的感染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密切关注员工的工作状况,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员工遇到困难,能够首先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和困难。正因为有这样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因此可以促进员工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从而加强了员工在工作中为企业更多的谋取利益。

4.企业文化的构建也离不开政工师的能力素养建设,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不断推进企业向前发展的动力,不仅能够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够推动企业的不断向前。

二、水利水电企业对政工师能力素养的建设

1.不断提升政工师的自身修养。政工师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的修养,提升自身的精神,思想修养,才能够给予他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否则不但不会起到正确的思想教育,反而适得其反。所以说水利水电企业政工师的能力素养建设首先是从自我做起。作为一名合格的政工师需要从理论基础上不断深化自身政治素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指导现实工作。其次,在生活上,要从理论上升到实践阶段,从实践中领悟,同时对自身的约束,自我的要求的不断提升,不断给予养分,到达更深层次的提升,更高境界的升华。在生活中,政工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升人格魅力。最终做到能力素养的提供,做一名合格的政工师。

2.政工师知识的积累。知识就是力量,作为政工师需要,坚持学习,与时俱进,丰富自身知识储备,这是作为当代合格人才的标准,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政工师的标准。作为政工师思想观念是占据首要位置,在思想观念上要坚持不断学习,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学习中提升自我文化修养。另外,作为水利水电企业的政工师,不断学习与水利水电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各岗位各部门人员的情况,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将会与企业脱节,无法发挥政工师在企业中的作用。因此,水利水电企业的政工师要勤奋积极地积累知识,将视野内所发现的新的知识和观念都进行归纳和分析,抓住材料重点部分,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也是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过程。最后,借鉴他人的优点和观念也是政工师工作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结合自身工作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部分,将其运用到工作中,转化成知识力量。

3.创新精神也是政工师需要。政治思想工作的建设是水利水电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工师的专业素养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个精神构建。所以,水利水电企业需要不断加大政工师的培养力度,提升其能力和修养,进行改革创新的活动,为水利水电企业的文化,素养提升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首先,在培养政工师的思想政治方面,要鼓励和引导他们获得更多的创新性想法,尤其是在实践中。水利水电企业中政工师的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增加新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灵感,得到创新。只有自身的创新想法得到提升,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产生归属感。这样的方式能够不断鼓励水利水电企业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达到自我升华,人生目标的实现,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不懈的动力。最后,政工师的工作单方面的提升是不够的,还需要员工的积极配合,只有相互支持才能达到全面的提高,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

4.充实自身的本领对政工师的重要性。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水利水电企业如想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巩固自身地位,就需要不断完善自身内部的建设,在不断提升的企业文化带领下逐步上升。因此,水利水电企业政工师在自身本领的提升中也至关重要。首先,在提升自身基本能力的同时,加强自身能力素养建设,多总结,多积累,反思自我,积极改正错误,吸取其他人的意见,取长补短。另外,在工作中检验政工师的能力和素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理论的以实践的证实,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才能称得上合格,才能担任其指导作用。

三、结语

第4篇

进一步深化红岩精神研究。要进一步加强“红岩精神研究小组”工作,与时俱进,系统地进行凝炼总结、创新提高,把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全院思想建设的系列活动,设立“红岩教师”等以红岩为名的奖项,把红岩精神这首正气歌在学院唱得更响亮。

二、大力倡导核心价值观,在爱国爱校上下功夫

校园文化作为我院教育的一个环节,理应打造爱国爱校的良好氛围。近几年,学院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如在校园内立起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家名将雕像、标语柱,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等系列活动,但应当看到,爱国爱校需要价值观作支撑。因此,当前我们必须在内涵上下功夫。一是深化当代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论上的清醒是行动自觉的前提,所以必须加强对当代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武装。从我院现实可能性上讲,我们应结合思想品德与法律常识课程的教学,强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大意义、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等,使其入脑入耳入心,成为爱国爱校的理论基础。二是加强进行优良传统教育。我国的优良传统就是一部热爱人民、英勇善战的历史,学院要充分运用这一宝贵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增进他们我国历史传统的了解,并以此启迪和教育学生在为国为校中去实现自我价值。

三、搞好传统精神教育,在薪火相传下功夫

校园文化内涵并作非空穴来风,其精神内涵应根植于本单位、本部门的历史传统之中,体现在学院官兵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之中。我院建院已经半个世纪,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办校治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最近,我们对“一训、二歌、三风、四种精神、五大传统”进行了梳理总结,从而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对此我们决不要束之高阁,而是要加以完善和利用。

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宣传教育。学校的创业、发展、壮大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这种可贵的精神是我们争创一流军事名校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我们一定加以发扬光大。为此,学院要在现有研究成果的教育上想点办法,发掘其丰富的内涵,并利用政治教育等时间,进行宣传教育,不断地使传统精神深入人心,并代代相传。

二是深入进行研究发掘工作,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虽然我院传统精神有了刍形,但总感觉结合学校行业自身特色等还不够紧,精品文化品牌还不够响亮,还存在着教职员工对传统精神的概括研究不太认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学院现存对传统精神的概括与研究真正变为学院校园文化教育的内涵还是有一些困难的。因此,要进一步深入进行研究发掘,不断丰富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内涵。

第5篇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辽宁沈阳110036)

基金项目: 2010年度辽宁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高校辅导员职业价值观研究(项目编号WSZL201018);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2013年度立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项目编号JGZXS13053)。

收稿日期:2014—07—28

作者简介:苗耀辉(1972—),男,辽宁抚顺人。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辽宁大学),辽宁大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张波(1982—),男,辽宁沈阳人。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辽宁大学),辽宁大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摘要:辅导员群体文化直接影响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应从促进辅导员群体价值观的生成、倡导积极进取的专业精神、重视专业化发展中的人文关怀、构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等方面创建有利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辅导员群体文化。

关键词 :辅导员;群体文化;专业化发展;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005—02

一、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专业与专业化

专业指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术,进行特定的社会活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使自身获得相应的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1]而专业化指的是在某一职业群体和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明确的专业标准,达到相应的专业地位,最终使其成为专门职业的过程。专业化包括两层内涵:一是某种职业成为专门职业并确立其应有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二是职业个体成长为这个专业成员的专业发展过程。

(二)辅导员专业化与专业化发展

辅导员专业化是指对辅导员进行科学培养,使其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展现专业道德,成为专业人员,确立并提高自身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全面有效地履行辅导员职责的过程。[2]

从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可以归纳总结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为:辅导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借助具有科学管理和培养水平的专业化培训机构及服务体系,迅速学会辅导员职业范围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式,实现专业自主,展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升专业素质、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有效全面地履行辅导员工作职责,成为一个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辅导员的专业成长过程。

二、辅导员群体文化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一)辅导员群体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个群体的文化是通过长期实践和不断积淀的过程而自发形成的文化,是为群体成员所共同接受、认可和信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组织责任、群体归属感、外在形象和行为规范等具有组织特色的精神成果及物质成果的总和。辅导员群体的工作内容、方法、处境都相似,因而更具群体性,形成了这一群体独有的文化。

(二)辅导员群体文化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辅导员已有的专业价值观、认同感会影响辅导员对专业发展的意识、需要、情感和能动性,所以,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辅导员群体文化对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重要性体现于辅导员发展的可能性和限制性,群体文化为其设定了总的框架,没有群体文化给予的深层次支撑,任何辅导员群体的专业化发展都将是暂时和表面的,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动力源实际上就存在于辅导员群体文化之中。

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三个层面的发展。第一个层面是基础,第二个层面是准则,第三个层面是动力。这三个层面又可以扩展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态度和动机、专业理想和信念、专业发展意识。其中,专业态度和动机、专业理想与信念、专业发展意识又都属于辅导员群体文化的范畴,因此,形成、发展、构建辅导员群体文化必然能够推动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形成有利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生态环境。

(三)辅导员群体文化中存在的不利于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1.职业忠诚淡漠化

辅导员面对各个方面的学生工作,要涉猎很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庞杂,这就使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做到专一,而且由于空余时间较少等原因的限制,使其不能深入钻研学问,因而学术忠诚度不高。他们对自己工作的院校的忠诚度比较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忠诚度也会因一些实际问题而受到影响。

2.自我价值失落化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线的基层部分,辅导员的职责主要是管理学生、服务育人、维护高校稳定,但这些工作价值不是自我价值,[3]一些辅导员没有在社会价值和个体愿望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与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其他专业教师进行比较后,辅导员常常会心理失衡,进而贬低自我价值,这实际上也反映了辅导员自信心的缺失和专业精神的亟待增强。

3.工作理念实用化

长期以来,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往往是重使用、轻培养,重经验积累、轻专业教育,偏于经验化建设,总体上缺少理论化的指导与研究型的实践,呈现出非专业化发展状态。辅导员自身也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少数人甚至认为其工作没有理论指导,他们从感性经验出发,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实用主义的工作方式,这也表明辅导员工作在实践中缺乏深度,在理论上缺乏高度。

三、创建有利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辅导员群体文化

(一)共同促进群体价值观的生成

实现自我认同的前提是实现社会的认同,但要获得社会的认同需要依靠辅导员群体自身的努力来实现。从教育、管理到服务,辅导员工作涵盖了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辅导员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既要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又要及时总结工作方式、方法,摆脱表面化的忙碌,提升工作的专业性和艺术性,从而激发自身的成就动机。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蕴,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自然就会展现出特有的专业水准,其价值观也将在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在群体的共同努力下慢慢生成。

(二)倡导积极进取的专业精神

第一,要培养辅导员锐意进取的职业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消除按部就班、保持现状的保守作风。第二,针对一些“老辅导员”缺乏进取精神,以致个人发展停滞的现象,应对其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不断提高认识和能力的方式去除其固有的心理习惯和思维定势,改善专业发展止步不前的状况。

(三)重视专业化发展中的人文关怀

在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虽然重视辅导员专业知识与专业才能的提高,但却缺少对辅导员专业行为的人文关怀。如部分辅导员出现“自我态度倾向于无能感、失败感;工作态度欠缺热忱、抗拒改变等问题”。[4]为此,首先,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视辅导员为学校不可或缺的教师和干部队伍,视辅导员发展为学校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考虑和满足辅导员正当的利益诉求,关心和解决他们的现实困难。其次,要正视辅导员产生的心理压力和职业倦怠,定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帮助辅导员了解自身事业发展的可能性和限制性,促进其形成正确的发展目标。

(四)重视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

当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更加理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一种趋势。高校应消除辅导员工作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将方法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改变人们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5]另外,还要不断总结辅导员工作中的宝贵经验,以此来弥补理性能力的有限性,在实践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不断彰显其丰富的内涵,最终创建出经验与理性有机结合、有利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辅导员群体文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汪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探析[J].文教资料,2006(4).

[3]李欧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价值生成[J].教书育人,2002(16).

第6篇

关键词:新生代员工 双核现象 导师式领导 价值观 心理资本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出生于20 世纪80 年代的人口有2.04亿。目前,“80后”、“90初”新生代员工在企业员工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并逐渐成为员工的主体。在对300名“80后”、“90初”员工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约有89.3%的员工在处理工作或开会学习等“公事”的同时进行着自己的“私事”,比如上网浏览、写微博、网购、发私人短信等等,而且公事与私事同时进行。这种现象可以借用信息技术的名词来阐释,即“双核”现象。

一、“双核”现象的主要特征

在信息技术中,“双核技术”被定义为将两个物理处理器核心整合到一个内核中,两个处理器在共享芯片组存储界面的同时,可以独立完成各自的工作。由此引申到“80后”、“90初”新生代员工的“双核”现象,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E?P?E”,即同源、同程、同效。

1.同源(Energy)。主要是指相同的资源,即新生代员工在同时进行公事和私事时,所消耗的自身能量的来源相同,可以指脑力资源、体力资源、时间资源等。

2.同程(Process)。主要是指过程同步,大多数新生代员工在进行“双核”运转时,可以做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3.同效(Effect)。主要是指新生代员工在完成了公事的同时,丝毫不影响私事的完成效果。如果把专注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比作一个厨师精心烹饪一道菜,那么“双核”现象就可以比作一个厨师同时炒两个菜。

二、“双核”现象的主要成因及其利弊分析

1.“双核”现象的主要成因。一是物质日趋丰富,使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新生代员工开始进入社会时,已经基本具备了“新四大件”,即手提电脑、手机、mp4(mp5)、数码相机。而且,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也使得他们身体营养丰富,精力充沛,可以“双核”工作。二是独生子女政策,使交往方式发生转变。他们身上表现出一种十分渴望交朋友的热情。再加之高科技交流方式的辅助,比如手机、电脑等,使得这一代员工的交往方式发生了转变,而且在网络中他们能够找到一种缺失的平等,没有家长和教师居高临下的“唠叨”和批评,没有心理压力。三是互联技术飞跃,使生活更多依赖网络。组织的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核”现象的发生,同时,网络信息的快捷、透明,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使他们有更多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公民意识增强。由于网络的存在,使得他们可以实现“双核”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过去的“心不在焉、身在曹营心在汉”现在变成了“双核”。四是价值观多元化,使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时代的发展变化对这一代青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着重要影响,使得他们不再满足于因循守旧,而是渴望突破传统,打破常规,张扬个性。

2.“双核”现象对员工影响的利弊分析。我们根据问卷和访谈总结发现,“双核”现象对员工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的。具体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考深度不够,影响信息的创新和传递。信息的接受、处理及传递实现的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这一过程需要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如果不能深入,获取的信息便不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中产生足够的“化学反应”,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不会继续创新和转化。二是投入不足,严重影响绩效,幸福感下降。这种交往方式和处事方式是肤浅的,不能集中精力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甚至最后会搞混了同谁交流了什么,也会将同时处理的两件或几件事弄混,影响效率和效果。我们经常会看到几个朋友聚会,总会有人多数时间是用手机同外界的人打电话,这导致聚会的其他人心中不爽,因为有人心不在焉。这也导致一个人的幸福感下降。三是屏幕隔离,封闭自我,更加孤僻,心理资本降低。过分依赖网络交流,人际交往的能力会下降。人际交往传递信息的路径有语言和非语言,非语言包括表情语言、形体语言、音色音质、语气语调、眼神。主要靠网络交流的人,会变得内向,语言表达能力下降,表情木讷,更缺少形体语言的使用。由于在网络上过于张扬个性,人的性格会变得孤傲不受约束。在网络上张扬过度不利于一个人在团队和组织中存在,导致这种员工很难管理,不容易融入团队,宅男宅女由此而产生。

三、“双核”现象的改善方法

第7篇

摘 要:通过深刻分析这些错误就业观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优化就业观念、完善自我塑造、优化就业认知状况、优化就业价值观利益观等原则来消除错误观念,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念;误区;转变

1 大学生就业观片面性

1.1 狭隘就业观

狭隘的就业观是相对与泛义的就业观而言的。泛义的就业指不论就业的单位性质、工作地点等要素,只要从事劳动并取得报酬或经营收入,均视为就业;狭隘就业是指预先设定就业条件,有选择性地从事生产活动的行为。

1.2 保守就业观

对工作岗位只作选择的就业观即社会上有什么样的职业和岗位,就选择进入这一职业和岗位,从未或极少尝试自主创业。

1.3 消极等待就业观

一些大学生就此生出苦闷和自卑,经过尝试失败后选择逃避现实,消极待命,随波逐流,或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希望国家政策帮忙,依赖社会关注,等待家庭援手的人和事屡见不鲜,也人为地使就业过程变得繁杂无序,极大降低了就业效率。

1.4 功利主义就业观

由于都往所谓经济收入高、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的稳定行业、热门岗位上挤,造成了人才恶性竞争的局面。

2 大学生就业观片面性的原因分析

2.1 狭隘就业观念的根源所在

当代的大学生在较多方面表现出自私,占有欲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的个性因素。当今社会的压力使得更多的人表现出焦躁,偏激,人际关系难于处理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在了大学生身上,他们敏感,过于激情,容易冲动,个性主义强烈,不能更好的与人沟通。表现在就业方面就是就业面的狭窄和没有长期从业的坚持。或许有好的工作,但仅仅因为特立独行的姿态使得他们失去了进一步成长的机会。

2.2 保守就业观产生的原因分析

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在陪伴了学生的多年学习、成长过程之后,最终需要学生自己对自身以及各方面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然而大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阅历来判断对职业、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发展前途的思考。只是把解决自身生活需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收入放在第一位,较少考虑对事业发展做出整体规划。

2.3 消极等待就业观产生的原因分析

消极等待的就业观念表现出自我信心不充分,对就业现状没有正确分析。大学生不能将自己和社会需求更好的匹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退缩,胆怯,没有顽强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肯定,在面对热门职业时盲目追求,片面接受社会现象的指引,而很多职业是有需求的,只是学生认识的片面性导致失去先行就业的机会。

2.4 功利主义就业观产生的根源分析

大学生在自我价值的实现方面很多人忘记了社会价值的实现,过于追求自我利益的实现,忽略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就业目标变得短期而且极不稳定。人生价值也难更好的体现。简单的自我考虑让大学生局限于当前的状况,只是担心现有的报酬和能力,而长远的规划和理想的实现则成为渺茫。

3 转变大学生就业观的具体途径

3.1 面对职业多元化,开阔视野,优化就业观念

优化就业理想目标定位。要正确认识自我,通过自我总结即对自己的想法、期望、品德、行为进行理性思考,在此基础上认真正确地判断、归纳自己的特点;要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或与他人的对比来认识自我,如与老师、父母、同学、朋友等的交往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3.2 更新就业观念,完善自我塑造

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知识经济时代,个人拥有的知识程度、知识结构决定了就业竞争力。专业知识与技艺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指标。大学生要在深入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目光前瞻,与时俱进,既扩大知识面,又能把握本专业最前沿的发展方向。

3.3 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寻找就业机会

要培育顽强的意志力,不以一次一时得失论短长,在反复的磨练中找寻机会并达成目标。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所谓热门职业。社会的不断进步带动经济不断发展带动职业结构发生变化,产生新的职业,淘汰落后的职业,曾经倍受冷落的职业可能变的受人瞩目,因此不能以一时之得失作为衡量就业好坏的标准。

3.4 克服片面功利主义思想,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和利益观

社会结构和经济的调整使大学生就业价值标准更加务实,价值主体更重自我,就业价值目标的短期性、价值途径的多样性也体现得更加明显。一方面,大学生要在转变传统就业价值观的基础上,以服从社会需要为原则。另一方面,要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和成就自身为原则。集体和个人的价值是矛盾统一体,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调适的。

第8篇

这篇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毕业生登记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四年生活即将随着我的成长而慢慢逝去,回顾这丰富多彩的四年学习生活,我已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合格大学生了,这些日子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这四年在学习阶段,思想上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毕业之际,回顾四年来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我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的为人之道——以诚待人,待事、坚持信念行动创造价值、自我创新。

如今回首,是对过去的审视和总结,亦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即将踏出校门的我,满心期待大千世界的挑战和磨练。

深知性命相托的重要,从踏入学校门槛的那天起,在良师的精心指导下,自己奋力拼搏,自强不息,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大学生,并为做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方面,自从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我的生活充满了爱,充满了情。同学之间的情犹如亲情但更胜亲情,朋友之间的情犹如手足之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事我都很是关心,就这样我爱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每个人,每件事物。同时独立自主的生活在我的美好的大学三年中也就这样成熟了起来,我也就体会到了大学独立自主的生活是我们进入社会的生活的根本。

学习方面,自我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有忘记我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目的——学好知识,学会做人。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虽然我在有些方面得到了肯定,但我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还需要更加努力,读到到老,学到老也就成了我最基本的思想。

思想方面,我经过班级的初选,到系审核,再到院的批准,我成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系第12期入积极分子党培训中的一员,并经过学习与考核,成绩合格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我就由一个对我们党了解一点到了解了我们党的人。

工作方面,在寒暑假期实习中,我知道了事业的伟大和一个人的付出与成就。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得到了找工作比较难的启发,启发我要克服困难勇于直前。

第9篇

【关键词】创伤事件:PTG:文化学

一、创伤事件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一)创伤后成长的产生

国外相关研究结论表明,PTG在成长方面共包括了五个方面的内容:获得新生活、人际关系的改善、自我成长、价值观的改变以及精神上的变化。调查显示,孤居的中老年女性在自我效能方面明显高于合居中老年女性;受到的女性在自我信任或者自我价值方面明显增强;乳腺癌患者对生活更加珍惜、控制感明显增强。创伤事件所引发的情绪方面的痛苦和因此而对减轻痛苦方面的尝试进行沉思。

(二)创生后成长的解释模型

Tedeschi等描述了PTG的产生和主要内容,但对如何产生PTG以及具体环节并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

1、“困难力量的经历”(strength through suffering)。强调个人力量的强大,任何力量将无法对其摧毁,将要使得个人因此而变的更为强大。这个含义也是主要来自于西方宗教文化中关于对苦难经历的一种救赎。

2、“心理准备”(psychological preparedness)。指对创伤事件的积极应对,个人要对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做好准备,而且要积极的对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好应对准备。这样个体可以通过心理抗体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伤害事件。

(三)创生后成长的主要表现

Zoellner&Maercker通过研究表明,创伤人对于自己的内在特制与PTG之间的错觉有明显的关联关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所谓的饿成长其实更多的可能是一种自我增强意识的错觉。

1、经验开放度。相对PTG而言,积极的去应对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对过往应对方式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通常实现了心理上的成长。经验开放度与PTG之间也通过相关研究获得了证实。

2、乐观气质。乐观的气质与PTG是一种正向的关系,能准确的进行相关预测PTG。乐观者在灾难面前比悲观者要更为积极。

3、坚韧性与一致感。汪亚珉对Zoellner与Maercker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形成了PTG影响因素,本文总结为了三大类。除了认知因素、人格因素等心理机制会影响PTG的发展以外,还有文化环境与社会背景对PTG发展的影响。

二、文化学视角看创伤事件

(一)特定文化对创伤事件的影响

在心理健康的推广过程中,有的学者另辟视角,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来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创伤事件的发生虽然是个体行为的发生,但由于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人,也受到特定文化的影响,在创伤事件的分析过程中,不仅要从个体的角度出发,还应该从社会和文化的视角去思考。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下个体创伤后成长

爱德华·C·斯图尔特从文化学的角度对西方文化思想的特质进行了探析,认为物质的稳定性是由思维驱动模式和知觉驱动模式两者结合所驱动的。中国人注重“觉悟”,认为信念和个人的心态直接决定了人内在是否痛苦的重要因素;而西方人与之不同,认为创伤事件本身的内在实质意义才是决定个体内在痛苦的关键因素。

(三)价值观差异下个体创伤后成长

从价值观念角度来看,中国人的价值体系是群体本位主义,而西方人的价值体系是个体本位体系。但中国人缺乏的独立意识往往导致过度依赖家庭成员的支持,容易形成“儿童化倾向”,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创伤的阴影。而西方人通过家庭以外的社区组织,可以提供来自更方面的心理援助,这个是家庭心理安慰无法比拟的。

三、文化在创伤恢复中的作用

(一)习俗文化的作用

习俗文化的作用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1、积极作用。心理创伤的恢复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于对现实的接纳。如果和上天抑制相违背将受到上天的惩罚。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创伤修复的积极的作用是可以使人们从最初的恐惧中得到心理调整,能积极的心态接受这种心理创伤,并及时的进行恢复和成长。

2、消极作用。在情感上的宣泄可以极大的促进对心理创伤的修复,在传统的习俗文化上,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们情感上的宣泄。基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导向作用,往往使得人们将心理上的问题和道德问题简单的联系起来,甚至将心理问题和“精神不健康、情感不健全”相联系起来。使得心理受创者在外在压力下,不敢正视自己的心理创伤,耻于接受心理援助。

(二)艺术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