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时间:2023-03-02 14:58:31

导语: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一、引言

二十世纪末期,供应链的范围被美国学者扩展,它不再仅仅局限于本企业内部的联系,而更注重于企业之间的联系,认为供应链是将原材料经过不同企业的生产、组装、销售等过程转变为成品,最后转变为最终用户的过程。食品供应链的概念于1996年被学者第一次提出,认为食品供应链是从食品的初级生产者到消费者各环节的经济利益主体(包括其前端的生产资料供应者和后端的作为规制者的政府)所组成的整体。在繁荣的当代,我们该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呢?从食品供应链管理出发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食品质量安全与食品供应链关系

1.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2.食品供应链

食品供应链涉及的环节比较多,但总体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部分。上游为生产加工企业,这里的加工主要指针对原料的初级加工,因此也可称为初级生产环节。中游为加工商,通常内部构成比较复杂,但一般都包括采购、生产、财务、加工、营销等部门,也可称为采购加工环节,通过采购原料进行再加工来进行食品的生产,然后通过作为承接中下游的桥梁――中间商,批发商,将食品向下游输送。下游即零售商和终端消费者,而产品经过零售商销售给终端消费者,就称为销售环节。这就是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过程,在整个供应链的过程,流通环节,物流环节,贯穿全程,而政府监管部门监督整个食品供应链,也就是监督环节。

3.食品质量安全与食品供应链关系

食品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对视频智联安全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其每个环节都要达到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视频的来源是农业,经过了各个加工者的加工,在市场上的流通,而最终被消费者所享用。从这些环节可以看出,食品供应链涉及的流程非诚复杂,正是因为这些繁多的环节,使得食品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受到污染,从而不能保证食品质量的安全。而可持续食品供应链却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可持续食品供应链就是将食品供应链上的各个不同环节全部纳入到农业和食品体系所形成的产业链条。这样,便减少了食品来源的污染并且大大的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质量安全不只是个人或者某个机构的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因为食品并不会只停留在某一个单位,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食品成分的变化,都会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只有加强政府、企业、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等各与食品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联系与合作,并且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保证执行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这样,才会让食品安全不只是空谈。

三、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对策

1.进一步完善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

早在我国1996年出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便已经明令禁止将“苏丹红”用于食品生产,可是却还是发生了“苏丹红”事件,由此可见,国家并没有关于检测“苏丹红”的统一标准。而没有统一标准,就等同于没有统一的有效的管理模式,因此针对食品供应链,政府监管部门应当确保无论企业处在供应链的哪个环节或生产加工哪种产品,必须有相应的质监标准被要求执行。 目前,我国应积极推行QS食品安全生产许可制度、HACCP体系、ISO9001和ISO14000,并且尽快全面推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整个食品链中组织的要求》的标准,这是一套贯穿整个食品供应链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它的目的在于为食品供应链中一些存在的薄弱环节提供确实的安全性。

2.健全食品安全质量方面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在食品安全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十分完整,从而确保食品的安全,提升其质量水平并不会十分有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热潮到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深刻,就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来看,并没有涵盖所有供应链的全部环节,并且有一部分法律并不能适用于今天的食品安全需要了,所以,健全食品安全质量方面法律法规是不可取代的。但仅仅只完善食品安全质量方面法律法规是不够的,还得加大政府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政府等监管部门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调和各个监管部门成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并对监管人员进行道德和法律的教育,最大限度的使食品质量安全不会再让消费者担心。

3.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

当前的中国有很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如:卫生、工商、质监等都负责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即使如此多的监管部门一起负责,但也会多多少少出现监管缺陷。

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根源在于企业,所以,应该建立健全的对于企业生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深化企业负责人的道德认识,并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安全监管体制。并且监管部门应该扩大食品抽查的覆盖面,不仅只对于大型企业实行抽查管理,更要加大力度对小作坊企业的质量监督。再者,可以建立各企业的档案库,将企业的各种基本信息录入其中,将日常的抽查情况和违法记录记录其中,这样,就可以实行重点对待,特别监管。

监管部门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还可以利用媒体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向人民群众传达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作为消费者监督的权利。使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也就不再会那么突出了。

四、总结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增加收入成为每一个人最迫切的心愿,而在商海,更是如此,特别是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一起,食品行业慢慢出现了假、次、缺三货,以假当真,以次充好,以缺为整这三种产品一直侵蚀着食品市场,这也给国家造成了不和谐的现象的产生,更侵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所以,一定要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从生产链着手,改变这个现状,让市场不在存有三货,让企业也不会存在生产三货的念头,也让消费者不再会因为食品质量安全而担忧。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国家和谐,市场一直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爱萍. 从食品安全事件看全民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12).

[2]记者 赵陈.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N]. 巴中日报,2010-05-30(002).

[3]记者 虞家琳. 国际食品安全协会在京成立[N]. 中国食品报,2010-04-27(001).

第2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宁国市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5-0107-02

宁国市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天目山北麓,东临苏杭,西靠黄山,连接皖浙两省七县市,市域面积2 487km2,总人口38万,“八山一水半分田,还有半分道路和庄园”构成了宁国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如何让宁国市人民吃上营养、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是农产品生产主体和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宁国市农产品生产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

1 影响宁国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农产品生产离不开农业“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从农产品的生长过程来分析,生长环境对农产品质量影响明显,尤其是土壤、大气、灌溉水、农(兽)药使用等。

1.1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根据污染物质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无机物主要有汞、铬、铅、铜、锌等重金属和砷、硒等非金属,有机物主要有酚、有机农药、油类、苯等。上述这些化学污染物在农产品生长过程中随水分和养分一同吸收进入植物体内,进而影响农产品质量,甚至造成危害。如2010年前后,宁国某农药厂生产的草甘膦,因原料泄露导致山下村庄农田土壤污染。

1.2 大气污染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是农产品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害气体中主要是工业生产排出的有毒废气。随着工业化发展,工业废气污染越来越重,对人们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等,另一类是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或直接进入农作物体内造成污染,它们的特点是流动性强、污染面大,对农产品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如宁国某肥料生产厂家,厂内几个大烟囱常年浓烟滚滚,附近山上的植物凋萎,并且影响了附近村民生活,大气污染严重。

1.3 灌溉使用污染水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水质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在城郊结合处尤为突出。农民使用被污染的水灌溉农田,污水中的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农药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如宁国某农药生产厂家污水未经过处理直接将含有机磷农药的污水排放到东津河,导致河里大量鱼虾死亡,污水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破坏了生态。

1.4 农(兽)药残留 在经济主产区,毒性较强的限用农(兽)药仍然有销售和使用;国家禁用农(兽)药非法添加使用;不合理用药现象如超剂量使用、在农产品安全采摘期(休药期)内使用农(兽)药等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农产品的农(兽)药残留。2016年底宁国市农业主管部门执法人员在市场对含量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抽样送浙江省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站检测,检测结果含有克百威成分,这是非法添加克百威成分;2016年底宁国市农业主管部门执法人员对正上市的草莓进行抽样送检,其中有一个样检出含有克百威成分、一个样检出含有菊酯类成分,这是不合理使用农药所致的。农(兽)药残留的安全隐患是影响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

2 保障宁国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2.1 划分农业生产区域 在全市开展土壤普查,建立各个乡镇村的土壤档案,根据宁国市农业生产布局特点和污染程度,划分生产区、非生产区。将农产品主产区远离工业区,对排放不达标的工厂坚决关闭,工厂污水必须做好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放,确保农产品生产的土壤、灌溉水源无污染。目前,宁国市政府已理出时间表,要求污染企业迁址或转产。

2.2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力度 政府部门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到乡镇村头,做到人人懂法、守法,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将国家规定的禁用、限用农(兽)药、推广使用农(兽)药宣传到广大种植户、养殖户,使他们知道哪些药不能使用,哪些药限制使用,哪些药推广使用,从而提高种植户、养殖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技术部门送科技入户,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到位,使他们掌握至少一门实用技术;指导农产品生产主体科学使用农药,运用生物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确保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2.3 加大标准化建设提高“三品”J证 整合有限资源,将农产品生产小户、散户通过土地流转或入股承包给种植、养殖大户,建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科技示范园、标准化养殖场、标准园、科技示范户,按照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的要求生产农产品,引导生产企业申办“三品”认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4 加大风险预警 农产品生产单位首先要做好自律性检测,对上市农产品进行检测,或送检测单位检测,保证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销售,降低风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主体的日常监管,加大抽检力度和频次,对抽检结果及时通报,堵截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

第3篇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对策;广东兴宁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67-0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生命安全及社会的稳定,结合国家、省和市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和国内外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对兴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全面综述,分析当前兴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对进一步规范兴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有推动作用,有效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健康发展,从而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消费,保证了消费者合法权益[1-3]。

1 兴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一是该市农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该市市委市政府督促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加强监测力度,加大宣传力度,使得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识假、辨假知识及质量安全意识日益增强。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兴宁市农业局农业执法人员不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和农资产品市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销售禁用农药的违法行为,为兴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三是完善兴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该市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并使其能够得到推广和应用。随着检测体系的完善,该市的生产基地逐渐转变成绿色基地、无公害基地等,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质量能够达到很高的品质。此外,该市还加大了对农产品检测设备的投入力度,购置更多的先进的仪器设备,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更加准确、更具有科学性,并经常对检测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人们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低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不断向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妇女及小孩,这些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且无较大的劳动强度,仅是思想上期待获得高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其文化素质较低,无法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此外,由于资金有限,从事农产品的生产的人们对农业投入较低,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未形成全面性、持续性、连贯性,导致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不高、认识不深。

2.3 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极低

当前农业生产基本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无法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大部分农产品以原始、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无固定的供销合作关系,无法保证质量,无法详细追溯责任[1-3]。

2.4 严重缺乏质量安全检测监控能力

生产流通一线阵地、乡镇检测技术人员配备不足,严重缺乏基础检测设备,这完全不适应新形势对检测能力的要求。

3 对策

3.1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一是该市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建立大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土地经营权的规模流转,使更多的土地向致富能手、种粮大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集中,在全市建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经营新模式,推行档案记录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提升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水平。二是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先进的农业技术要及时通过各种媒体等宣传手段来宣传,积极开展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增强一线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三是加大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基地的建设。结合兴宁市的农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基地的建设。四是加大公共品牌农产品认证力度。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的认证,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4]。

3.2 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一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禁限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销售和使用,大力推广低残留、低毒、高效农药,加强监管,依法惩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擅自更改标签和无证的行为,从而加大农业投入品管理力度。二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以地级市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县级质检中心为主体,乡级质检站为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综合超市和农产品生产基地检测室为基础的检验检测体系,培养出一支不但熟悉、掌握法律法规,而且懂技术和管理的专业监管检测队伍。三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加大对农贸市场等农产品较多交易的地方的检测力度,提高监测频次,实现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的全面覆盖。抽检不合格的农产品严禁上市销售。同时要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追溯源头,依法追究生产经营者的责任[5-6]。四是健全农业执法监管体系。通过认清农业综合执法职能职责,加强执法人员管理和培训,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农业综合执法的顺利进行,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五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农产品例行监测等工作,从抓源头、抓重点、抓要案入手,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的执法检查[7-8]。

4 参考文献

[1] 梅涌现.驻马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J].河南农业,2012(13):24.

[2] 吴立锋,田博,秦云.陕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6):349.

[3] 唐建平.华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11(12):46-47.

[4] 李光.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5(8):109-111.

[5] 方舟.科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6):1.

[6] 雷瑛.扩大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思考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7(12):7-8.

第4篇

[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50―01

随着国家、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加之农产品自身的安全对人们健康有着最为直接地影响,使得农产品安全不仅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还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而就现阶段县级农产品监管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农业生产指导和服务方面还相对薄弱,使得在农药过程中没有被很好的重视。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然而现阶段我国国内在农产品安全监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奠定基础。

1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人民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通常会选择使用一些具有高毒、高危险性以及我国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来进行除虫,例如,甲胺磷、久效磷等,而这些农药的使用就会使农产品本身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相应标准,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而在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加工、运输以及贮藏期间,可能会使用超过规定标准几倍,甚至数十倍的食品添加剂,如催熟剂、催色剂、膨大剂以及保鲜剂等,进而来达到保证农场品的新鲜度、色泽、防止变质等目的,而这样一来就会使农产品农药含量超标,进而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导致农产品质量监管安全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1.1农产品自身质量问题

长时间以来,农产品自身质量安全就是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化学农药、食品添加剂以及动物激素等会提升农产品效益,但是还会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人们在长时间的食用相应的农产品以后,就会因为有毒物质的积累导致饭桌污染的发生,进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就成为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要进行重点关注和必须重视的问题。

1.2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不健全

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范围内并没有制定十分完善健全的农产品标准体系,并且在农产品检测以及检测方式上还较为落后。加之农产品管理部门自身职能的不明确,导致交叉管理的想象普遍存在,在监管力度方面还存在严重的欠缺,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

1.3环境污染对农产品的影响

我国最近几年环境污染情况的日渐严重,使得环境污染范围和污染面积在逐渐增大,使得我国农业生态遭到破坏,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而就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业产业标准化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的农业生产质量的提升。

2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的有效策略

2.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相关人员责任意识

在对农产品进行监管过程中,不仅要对生产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使其自身能够对农业生产及其安全技术进行有效掌握,还要对农产品检测人员、生产经营者、执法者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能够从根本上意识到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

2.2加强对农产品的管理,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

现阶段,绝大多数的生产者以及经营人员都不具备对农产品优劣进行辨别的能力,因此相关部门就一定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例如,农作物种子、秧苗、化肥、农药、添加剂以及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消耗的物资产品等,只有保证农业投入品质量,才能更好的提升农产品自身的安全性。

2.3提升农业标准化推进水平,提高农产品整体质量

第一,要确保政府部门的有效投入,推动农作物产业化进程发展。如,农业技术指导、财政投入、技术人员投入等。第二,要加大对农产品安全的宣传,对生产者进行培训,使其认识到科学生产的必要I生。如,定期举办农产品质量培训会,组织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相关人员参与,或者是张贴宣传标语、引发宣传手册等,进而从根本上提升相关人员的思想意识水平。第三,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为农产品生产奠定基础。如,引进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覆盖面积等。

2.4构建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保证消费者自身权益

要制定出符合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实际情况的监督体系,为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与安全体系的认证提供参考。例如,可以在农产品生产区域内设置相应的监督编码,然后建立起良好的市场准入机制,完善农产品标示以及检测方案的制度,严禁不合格的农业产品流入市场,如果发现就要对其进行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进而却保消费者自身受到保障。

2.5构建完善的农产品预警机制

要根据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农产品预警制度,提升对农产品的监管水平,做好送检、抽检工作,进而在第一时间内对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以免有害食品趁机进入到市场中,给人们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2.6开展农产品质量整治活动,确保农产品质量达标

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期间,一定要根据我国颁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来作为活动基础,同时还要做好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关键产品以及相对薄弱的环节等方面的检验、监督工作,快速、及时的处理和解群众举和投诉事件,进而使农产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和遏制,为农产品自身质量和安全的提升奠定基础。

第5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食品安全 预警系统 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035-03

一、引言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大事。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从“三鹿奶粉”到“毒饺子”,再到“染色馒头”、“地沟油”,由于在我国很多企业家的道德意识并不是很强,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往往会铤而走险,导致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的出现。尤其是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存在漏洞、监管体系不完善,食物安全性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完善且不统一,食品安全技术不成熟等等,这种情况下对食品安全的研究具有尤为重大的实际意义,我国迫切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以及管理机制来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可以有效预测、防范、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我国食品企业的信誉,优化我国食品产业结构,提高我国食品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因为食品质量涉及到食品原料采购、食品生产、食品加工、食品流通等各个环节,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食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运作,因此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构建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二、食品质量安全的产生机理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可能产生于食品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而在食品供应链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衔接上也可能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1.食品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由于我国食品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大多并不密切,所以很难控制住由于食品生产所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大多采用的是农户分散生产,龙头企业统一采购的模式,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而农户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意识并不强,会出现农药使用不规范、违规使用激素等问题,这就导致了很多情况下龙头企业采购的原料产品的质量问题不能得到保证。如江苏就出现过由于农户为了追求产量,过度使用膨胀剂等激素造成西瓜爆炸的现象。

2.食品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加工环节中同样存在食品安全的隐患,这主要体现在企业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或改善食品的色泽、形状等外观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例如,上海就出现过有食品公司将白面染色制成馒头在华联等多家超市销售的现象。另外,我国很多食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设备使用时间长,又不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洗、管理不严,使得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此外,人为因素的影响也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比如操作不当,管理失误等,并且有些企业可能使用恶性竞争手段,有意制造食品安全事故,进而打击竞争对手的声誉,赢得市场地位。例如,甘肃就发生过同行为了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在散装牛奶中投毒的食品安全事件。

3.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流通环节中也存在着食品安全问题,如在食品包装过程中由于包装不当引起食品变质,如包装物破损、包装物中含有添加剂并在长时间后向食品内部迁移,同时包装物上的油墨也可能溶出导致食品污染;在食品运输或储存过程中由于没有恰当使用冷藏车或冷藏库,冷藏车或冷藏库的温度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也会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特别是肉类和蛋类食品,往往需要中转很多次才能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而中间每一次衔接的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另外,库存管理不当也是造成食品质量变坏的重要原因,很多企业没有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当库存货物较多时,不能做到先进先出使得食品超过保质期,而为了节省成本,这些企业又将过期的食品继续销售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三、食品安全的风险预警系统

食品安全问题急需建立一套风险预警系统,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包括四个子系统,分别是食品质量信息监测子系统、食品安全质量追溯子系统、食品安全风险预测子系统和食品安全应急反应子系统。先通过信息监测子系统对食品质量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上传到食品信息共享平台进行属性分析,若出现食品质量问题则启用食品安全追溯子系统,追究相应责任并责令改善;若食品质量合格则进入流通领域并启用风险预测子系统,进行食品安全警度分析;若超过警戒线,同时启用食品安全质量追溯子系统和食品安全应急反应子系统,否则进入销售。食品安全的风险预警流程如图1所示。

1.食品质量信息监测子系统。食品质量信息监测子系统是指在食品供应链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对食品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测的系统。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子系统应该包括安装在固定检测站或流动检测车上的食品质量工作站系统,主要负责与各种检测设备相连并实时传输检测数据,对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安装在农贸市场或基层工商所的食品质量信息录入系统,主要负责对进货台账、食品来源等信息进行录入;安装在省级工商所的食品质量信息监管系统,主要负责对食品质量信息进行分析、预测、评估等,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做准备。

第6篇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 监管 问题 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保持和提高健康水平是提高人类福利的基本要求,而食品安全则是健康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较高速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己经不容忽视的。寻求如何解决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是当前形势下我们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分析

1、现行监管措施与监管对象现状不相适应

大多数获证企业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不高,管理水平低,对食品市场准入方面的法律意识不强,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合法生产的理念,产品检验能力较差,能有效实施产品质量全过程控制的企业少,对原辅材料和产品生产过程的把关意识有所加强,但实施有待加强。前在证后监管工作中监管职能部门基本是根据国家的总体方针政策,套用国家的宏观措施或自行寻找措施开展证后监管工作。没有针对所监管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和形成与本省或本市获证企业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监管中出现:监管不当、监管不力的问题。

2、我国食品的多种供应渠道和市场形式使得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难度增加

第一类,生鲜食品和食品原料市场。这些食品原料供应以散布城乡的集贸市场为主,少量在超市销售。其质量基本取决于农业生产管理,其流通也较混乱,质量监督管理难以到位。

第二类,主食市场。这些产品除多由家庭制作外,基本以饭店加工供应为主,少量在超市出售。从目前情况看,制作主食类食品的原料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面粉中添加剂超标、大米过量使用增光剂等,给原料加工生产领域的监管提出了新课题。

第三类,副食品市场。由于副食品种类多、生产工艺差异大、产品发展变化快、利润相对高,客观上形成的造假空间也较大再加上不断更新的品种各异化、包装多样化等情况增加了群众鉴别食品质量的难度,所以在这个领域发生的假冒伪劣及质量问题较多,约占食品质量问题的60%以上。

3、食品安全信息体系的缺失,形成监管和服务的空白

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包括的系统食品安全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跟踪系统、风险预警系统、信息系统和信息咨询服务系统。除了互联网上的公共信息外没有建立起国家局和省、市、县(区)的支持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信息平台,造成信息的不平衡,获证企业基本情况的掌握基层得不到现场核查或许可证部门的信息支持,还重复地通过调查辖区企业获取信息,不仅影响了监管的有效性,还往往信息不全,导致监管空白二是信息收集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地利用国家局提供的信息,不能有效地收集本地区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信息。尤其是基层收集的信息大部分仅限于对获证企业的基本信息,如生产地及证书等基本情况,对获证企业持续保证食品安全的能力方面的信息几乎空白。无法利用信息实现有效的监管,更谈不上为食品安全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4、经济实力的影响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所能投入的水平,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在特定历史时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功能只能达到一个社会经济所能支撑的高度。也就是说,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资金、人力资源、技术、设备、信息情报等等资源的投入都取决于地区的经济实力。云南由于经济、科技基础薄弱,目前的经济和科技显然需要进一步发展。

二、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对策

1、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科学研究工作

只有做好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科学研究工作,才能发现现有饮食习惯和食品生产中存在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才能在技术上生产出质量更高、更安全的产品,才能不断满足我国人民对饮食健康的需要,也才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作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怎样处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出现的新问题、怎样去除食品质量与安全隐患、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怎样饮食最有利于健康等等,都需要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

2、建立有效机制,发挥消费者作用,促进消费者健康、理性消费

消费者在证后监管和食品生产经营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不仅能对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起到监督作用,对优质产品的形成乃至整个企业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甚至还关系到整个食品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一切蒙蔽,误导和欺骗的手段都是危险的,不仅给消费者带来身体健康和经济方面损失,而且造成政府监管信誉的散失,食品产品,企业和生产者被市场淘汰的结局。为此我们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机制,正确引导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掌握科学的食品知识,促进消费者健康、理性消费。一是要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利用社区、高校和媒体等资源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二是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与消费者联运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社区活动!解决消费者投诉或者专业人士对典型食品安全投诉案例的讲解和分析来提高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3、建立预防食品违法犯罪的质量与安全意识

所谓建立预防食品违法犯罪的质量与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继续加强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使食品质量与安全违法犯罪得不偿失; 二是要建立食品从业人员的信用制度,只有真诚守法的从业人员才有可能进行食品生产。在发达国家,对于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商家处罚相当严厉,除要求立刻停业待查以外,还将伴随高额的罚款,而罚款额度之高足以使其关门倒闭,这样立法的目的就让商家清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结果是得不偿失的。过去,我国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违法人员的处置并不严厉,不法商贩和生产者为了自身利益,可以完全不顾消费者健康赚黑心钱,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就是违法成本太低。为了杜绝这种明知故犯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必须大幅度提高其违法成本,要让违法者倾家荡产、无利可图。同时,要建立食品从业人员信用制度,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对出现质量与安全的食品从业人员,一辈子都不能再从事食品方面的工作。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政策法规的不断建立健全,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看待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中,将食品安全问题作为食品界实现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不断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用科学的发展观看待食品安全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监管系统整体的提高也必将促进食品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食品连锁;企业管理

1 食品连锁企业产品质量安全

1.1 食品连锁企业的定义

连锁企业,其实就是一种零售商业形式。连锁企业由很多家小的零售商店组织在一起,受到同一个控制中心的管理,它们有相同的名字、店面装潢、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管理模式。这些食品连锁企业刚开始以一个小区域为中心根据地,通过正规连锁、特许连锁、授权连锁的形式由总部不断地向外发展,最后成为区域性连锁、全国性连锁,甚至国际性的食品连锁企业。

1.2 食品连锁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

食品连锁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在目前是一个广受关注的焦点。其在政治、社会、法律、经济学方面均有自己的科学含义,从其科学内涵来看,不仅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同时也应该在范围和侧重点上同食品卫生的概念区分开来。

2 食品连锁企业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无法有效隔绝污染源

现如今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化的耕作技术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十分的便利,但利弊同行,食品从原材料开始,就有可能因为追求快速生长、鲜艳的色泽、更高的产量等而使用过度的化学药品。除此之外,现在很多的工厂随便排放废气、废水,从而污染了当地的土壤和水源,使得原材料本身的生长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2.2 企业自身管理不严

除了原材料的污染以外,如今很多食品连锁企业出现产品安全问题大多是由于企业自身管理不严所导致。食品连锁企业都是以一个地方为中心,受到同一个控制中心的管理,然后不断地向其他地方发展起来,当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总是会免不了对个别连锁店的监管出现问题。监管平台不完善,目前我国对食品连锁企业的监管力度还不够强,监管平台不够完善,不能及时地查出食品企业出现的问题。

2.3 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困难

食品连锁企业出售的有质量安全隐患的食品中,其安全问题都是日积月累,长期造成的,消费者食用后不会马上出现问题,而是像慢性毒药一样,一点点地危害其健康,这就使得很多消费者明明是受害者,却不知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且可能由于从购买到食用,再到出现问题,周期过长,很多企业根本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产品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消费者的身体受到了损害。

3 食品连锁企业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带来的危害

3.1 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食品连锁企业覆盖的客户群体多,有些大型食品企业跨省,跨地区,甚至跨国,一旦生产工艺出现问题,必将引发大规模,危害众多消费者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3.2 引发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一方面,由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造成对消费者的诸多伤害,使其丧失对政府和社会的信任,愤深怨积,引发受害者为维护其合法权益,不断上告、等,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出现问题的生产企业,产品滞销,破产倒闭,造成大量的下岗失业,生活无保障,也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

4 食品连锁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策略

4.1 建立健全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规

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必须对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以适应新的需要,用法律约束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使违法企业付出违法成本大大高于违法所得。

4.2 综合治理,防治食品污染

造成食品污染的来源很多,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对“三废”排污企业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作物生产按规定用量、施药方法、用药次数等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禁止使用残留期长、污染性大的农药,提倡和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及生物防治。

4.3 强化企业管理,不断完善企业自律,讲求诚信经营

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责无旁贷的义务。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成熟,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强烈。讲诚信、重质量的食品经营企业将越来越受青睐,其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扩大。

4.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宣传、普及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合理选择安全、卫生食品,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并积极参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食品连锁企业需要深耕产业链,从源头把控,才能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从连锁门店把控,才能保障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才能抓住消费者的心,长期给企业带来利润。

5 总结

食品连锁企业的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也影响着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需要企业管理者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制定一套合理有序的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管机制,保证企业员工正确执行模式。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安.连锁经营理论与实践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98:1-2.

[2]袁仲,张伟.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2014:88-91.

第8篇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缺乏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随着食品安全屡屡曝光在人们的眼前,使得食品质量安全问}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体现出我国食品安全不达标、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例如,“苏丹红”它已被欧美国家明令禁止了,但是在我国相关部门却一直没有受到重视。这充分体现出在我国食品安全的标准较低,很多生产食品的企业也不重视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甚至自行制定的标准出与国家标准相矛盾。另外,没有相应的食品安全制度,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群,造就了食品质量安全目前的现状。再加上食品生产企业无法达到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无标生产的上市食品,这类食品在很多地区经常出现。针对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没有制定相应的食品法律法规,严重影响了食品质量的安全。

食品原料的生产技术较粗放。在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中原料是没有采用标准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而是采用粗放式的加工、生产,这样就无法保证食品的原料质量。目前,我国的很多食品生产企业逐步转变成与农户合作的生产加工方式,进而粗放型原料生产所引发的质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常见的因生产原料不合格而出现的食品质量问题有寄生虫、农药残留等,这些问题由于处理技术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生产环节检查不到位。目前,我国的食品企业的加工方式是劳动密集型,无法控制员工的卫生情况,员工的卫生情况、唾液等很容易将细菌传染到食品上。例如,物理性危害,这种危害相较于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污染要严重的多。又如化学性危害,食品的加工过程简单,如果农药残留还是会进入到食物中。因此,生产环节的检查不到位,就会影响到食品质量安全。

质量管理对策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执法工作严重的不足,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提升其严密性,不断地对食品的规章制度进行补充,对现有不完善的食品标准进行完善。借鉴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对我国实际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总结,制定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以保障食品质量的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绿色的食品。另外,还应建立合理的食品安全认证体系和检测体系,完善现有的食品安全栓测标准,摒弃不合理、重复的检测标准,将食品检体系有效地发挥到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中,让食品的安全质量有法可依、有法可查。

重视食品生产技术的研发。食品的加工和生产有很很多环节和过程,如杀菌、分离、干燥、烘烤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加工技术,只有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都过关,才能确定食品质量的合格。因此,进一步提升企业良品生产的市场竞争力,首先就要确保食品加工环节的质量,还要不断的完善生产中各环节的生产技术和操作水平,不断的创新食品中的核心技术,才能确保在食品行业的领先地位。

第9篇

关键词:食品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成果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民生。本文试从新的角度和切入点,对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进行探讨:社会发展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本质上就是人的发展问题,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必须从人入手。

一、从企业生产员工入手――把好质量第一关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绝大多数为小型企业,而且食品作为传统行业,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技术含量较低、行业平均利润率低、员工薪酬不高,难以吸收高素质人才进入,企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质量法制意识薄弱,质量保证能力较弱,流动性较强。我院多年来的检测数据显示,有近50%的不合格食品样品是由于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造成,除极个别是企业故意滥用外,大部分是因为企业相关人员不了解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管理规定,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

食品生产的员工是把好产品质量关第一要素,若企业每一员工都牢牢控制住了产品质量,对后续工作的影响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必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要加强对员工培训,使员工们一定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作为食品企业的从业人员应清楚自身与食品安全的关系,时刻提醒自己,任何一个人的工作不到位,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从而自觉地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二、从企业负责人入手――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和质量安全责任意识

许多事实表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往往是企业负责人和管理者缺乏诚信与质量意识,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了解甚少,对违法后果的严重性和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认识不够,唯利是图,用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添加剂等手段违法生产食品,造成极大危害。

食品生产企业是整个食品质量安全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食品质量和安全实施的主体。因此,企业负责人要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和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做到:

(一)对待自己的产品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常说,企业的产品就像是企业的孩子,孩子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作为企业,首先应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的企业文化核心,并能够通过宣传和培训,使之能够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头脑当中,让产品质量的管理工作变得紧凑、严密,富有时效性。

(二)对上岗的员工要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培训。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让员工们知晓其所负的质量安全责任,并能够通过“责任教育”使其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这样做也有利于企业对员工的深入了解和统一管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三)建立健全全面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食品质量和工艺等相关标准,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食品;必须严格执行从产品研发、原辅材料验收、生产操作、产品验收、包装运输、出厂检验等生产加工过程中各环节的全程控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添加剂等食品辅助原料的使用规定。

(四)建立诚信企业,扎实推进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进行。诚信原则是食品生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人民生命安全负责任、保障食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坚实基础。企业要将诚信体系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加强质量诚信为核心,以加强企业诚信制度建设为重点,切实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努力打造诚信企业。

三、从监督和管理人员入手――严守食品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后一道大门

食品安全问题要得到有效遏制,就目前我国的现状和国情,完全指望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和从业人员“更换”道德血液,进而寄希望其能够遵守法律法规,生产经营能够保证人民群众健康的食品,显然是极不可靠的。因此,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以提高监督和管理人员的技能和水平,提升监督和管理效能,保障食品监督和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切实有效的发挥行业作用,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人员的重要作用,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自律性。作为行业管理人员,不仅要在整个行业中大力宣传和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在行业内部倡导和建立遵纪守法、信守诚信的良好行业风气,大范围地组织并展开各企业的普及法律法规活动、贯彻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要积极地建立健全行业规定制度,加强各个企业之间关于质量承诺及质量安全的相互交流,认真地指导并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争取促进企业内部形成先进的管理模式。

(二)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责任制度与问责制度,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要敬业尽责,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进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抓好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坚决贯彻和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对食品安全领域各种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严肃查处,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指导企业加快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全面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切实承担起食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三)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使公民、消费者成为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者。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要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就要全民动员、全民参与,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健康消费、理性消费,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同时,要畅通举报渠道,畅通公共舆论监督途径,对食品安全违法事件及时曝光,形成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和销售问题食品的高压态势。

结语:

总书记强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随着企业的食品质量管理工作和员工自我认知的提高,政府监管工作的强化,消费者对食品产品安全问题意识的增强,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相信食品质量安全会得到有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袁先铃.“三鹿奶粉事件”对我国乳品行业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科技,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