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全球化论文

时间:2023-03-02 14:58:34

导语:在经济全球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全球化论文

第1篇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诚信已成为扩大交往、走向世界的通行证;由诚信带来的利益和由不诚信而导致的损害,将因经济全球化而成倍放大。

一、诚信建设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它以商品和货币的交换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信用制度实际上就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契约关系,有诺必践,违约必究。信用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通行证,是确保其成功的动力源泉和优势资本。信用是经济活动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庄严承诺和社会各界对其履诺的肯定性评价。信用度越高,经济运行就越顺畅;信用度越低,经济运行成本就越高。这是因为,信用经济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基础,是经济活动的内部循环和全球互联的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完善的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就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满足经济发展对社会信用系统急剧增长的需求。

二、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状况分析

诚信缺失的情况在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已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以及人际和谐的造成了明显的消极影响。诚信缺失现象的存在并非偶然,它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建国后频繁的政治运动所导致的人格扭曲,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契约观念和“公德”意识的缺乏,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经济人特征的恶性膨胀,国家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等,这些都对诚信的缺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期以来,在经济生活中对非共有制监督、检查远多于法律上的保护和支持,没有稳定的财产关系,缺少对个人私有财产的起码尊重,是信用关系失衡的社会条件。信用缺失使人与人之间很难真诚相待,人与人之间的不真诚,又加剧了信用危机。这种种行为像“病毒”一样侵蚀着社会的肌体,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信用的“绿洲”。不讲诚信、欺骗欺诈已成为人人痛恨的一大公害,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诚信建设的实现途径

第2篇

关于营销渠道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下面将进行详细阐述。

(一)管理集成性营销渠道是营销主体与客体的充分结合,渠道不同机构和人员集合,人、财、物等渠道在空间以及时间的集合,若是失去了管理的集成,则不能够把资源、机构、人员等构成有机系统,整个渠道也势必会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进而将不能实现集成的倍增效应和协同效应。

(二)管理并行性制定、组织实施渠道方案,是营销渠道的管理重点。而渠道方案作为营销组合方案的子集,它势必会和产品方案、定价方案以及促销方案制定与实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互补性。实施渠道方案不能独立进行,亦不可和其他方案的实施采取串联式的办法,而应该是交叉并行实施。

(三)管理的动态性市场条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渠道因素也具有相应的变化特点。在对渠道进行管理时应正确把握其中动态均衡的原则,采取动态管理的办法,从而使渠道建设目标和内部环境变化相适应,以此确保市场和终端分销能力达到动态平衡,商品流通和顾客消费习惯变化达到动态平衡,降低、防止风险的发生,进而提高经营收益。

二、营销渠道管理创新内涵及其特点

营销渠道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它以创新制度作为基础,以创新技术作为手段,并利用推动营销渠道要素管理系统创新,建立起高效的渠道管理创新系统,以此确保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一)有效的战略管理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有:重视眼前利益,而轻视长远发展目标;重视作业规划,而轻视战略制定;重视制定战略,而忽视具体落实。为建立起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为此我们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将战略管理上升到企业工作的更高层次。进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促使企业多方面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并通过实施组织战略和反馈评价来带动企业的风险管理以及绩效评价。

(二)建立协同营销渠道关系营销渠道活动是凭借营销渠道内的人和组织来运行的,他们在活动中形成了一种特定关系。建立起怎样的营销渠道关系,成为影响到渠道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传统营销渠道侧重于建立交易前提下的经济利益关系,渠道内每个成员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相互博弈,却不是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市场竞争。创新营销渠道管理,便是要以实现双赢为目标,使内部成员发展成为联系紧密的战友关系,共谋策略,共享收益。

(三)科学设计渠道结构渠道结构具体是指被分派分销任务的渠道成员关系以及组织结构层次和形态。渠道的结构直接决定渠道效率及效益,因此绝不能够随意建立,盲目发展。同时,关于营销渠道设计决策是目前我国渠道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缺少比较、选择、评价意识,在实际创新管理工作中应该将完善营销渠道设计作为科学渠道结构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三、结语

第3篇

一、谁坐上了经济全球化列车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美国通过制定规则受益。迄今美国在推动世贸组织、经合组织框架下投资自由化谈判的同时,已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超过40项双边或区域投资协议,广泛制定与投资相关的国际制度、法律、规则等,以求在深入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过程中维护和扩大其利益。2004年,美国GDP占全球的34%。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数字,上世纪90年代.美国出口占其经济增长的25%,支持了1200万人就业,20%的工厂就业直接依赖于贸易。农民1/3土地上的作物用于出口,占总销售额的25%。美国每年还大量出口技术、专利、商标和标准.获取的特许和许可费逐年增加.仅通过版权贸易每年就赚取5000多亿美元.占GDP的5%。美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2005年美国海外投资收入增至4656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大量开发性投资,控制和利用海外自然资源.保障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促进其全球范围优化配置资源。

我国也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机遇。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超过1.4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68倍,年均增长16.8%。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连续14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加入世贸组织4年吸收外资2200多亿美元,占1978年以来外资总量的l/3强。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1500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400亿美元,已有49家企业进入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我国进出口税收占全部税收的18%,外商投资企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20%。国家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融入经济全球化不仅引进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极大地推动了市场取向的改革。目前,我国95%左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形成: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大国共同利益不断提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水平迅速提高.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广泛参与了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亚欧会议、“10+3”等多边和区域经济活动。目前,我国正在商谈的自由贸易区9个,涉及27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对外贸易的25%。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有效地缓解了经济发展瓶颈,明显提高了国际地位。

印度和墨西哥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也分别推行了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化改革,走上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印度积极发挥本国在语言和人力资本方面的优势,借助政府大力扶持,积极承揽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业务,成为世界主要软件出口国之一。墨西哥则于1994年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实现与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使经济发展获得了稳定的国际市场和资本、技术来源,由于国内政局动荡、资本市场开放过度等原因,墨西哥曾在1994年底出现过金融危机,但经过短暂调整,经济重新恢复平稳增长。

国际社会上的一些国家,尽管希望参与经济全球化,但由于其经济结构以农业和传统服务业为主,缺乏现代制造业,也缺乏有效的促进投资和积累的机制,而被排斥在经济全球化之外。也有少数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仍持否定态度,主张回避经济全球化,甚至对抗经济全球化。

二、发达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采取了哪些措施

1.改造战略产业,培育优势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欧美发达国家通过提高航空航天、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巩同全球化竞争中的先发优势。美国是世界上制定国家信息产业战略最早、颁布国家信息产业政策最多的国家.并把信息技术的扩散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也看准信息革命契机.加大科教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涌现出爱立信、诺基亚等通讯业巨头.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了主动。航空工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产业,历来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美国、欧盟和以色列等国和地区加大对航空科研的支持力度,甚至以政府补贴方式投入巨额资金,极力推动航空工业的发展。

2.增强“政府”在经济全球化治理中的作用,保持各阶层的利益平衡与社会稳定。长期以来,经济全球化一直沿着两条主线来展开:一条是跨国公司主导的贸易投资全球化.另一条是国家层面推动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政府在维护产业利益、缓解社会矛盾、提升综合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保持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发达国家经济社会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特别是西欧各国政府面对经济困境,纷纷着手对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体制进行改革。北欧国家在享有高福利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经济增长,政府与雇主、工会等社会伙伴建立了通畅的对话机制,维系了相对灵活的劳动力市场。

4.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贸易与投资的保护。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泯灭“民族国家”的政治使命。美国虽以贸易自由主义的倡导者自居,但仍竭力对落后产业实行保护;欧盟长期以来都是全球实施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最为频繁的地区;日本的许多重要产业一直以来就是“保护重于开放”。当前,发达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上升,主要表现在:

(1)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不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而且在主要发达国家之间日益加剧。欧盟在频频启动反倾销程序,对来自中国、越南的皮鞋以及中国的彩电征收反倾销税的同时,还与美国就农产品和客机补贴问题摩擦不断。

(2)投资保护主义。美欧等国家和地区通过修改相关投资法规,对可能影响其自身利益或国家安全的外国投资设限。2003年,美国出台《保护重要基础设施和资产的国家战略》.确定12个重要基础设施部门,其中,包括农业、水资源、公共卫生、应急服务、国防T业、申信飞能源飞运输、银行金融、化工、邮电、信息技术等。2005年法政府颁布法令,列出外国公司须得到部一级批准才可投资的战略性部门的清单,其中,包括赌博、证券、研发、窃听设备、与产品安全相关的审查服务、重要基础设施的信息体系、密码服务、武器装备生产、涉及国防部合同的设计和设备供应等。目前,加拿大议会也正酝酿修改《加拿大投资法》,将外国投资的审查范围从某些价值很大和敏感部门扩大到任何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部门。

(3)更加苛刻地限制劳动力流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发达国家允许甚至强制资本自由流动,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人员特别是普通劳动力的流动。美国为保护国内就业市场,2005年底通过新移民法.严惩雇佣非法移民行为。

5.强化跨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疏缓政府的外部压力。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两个方面,在企业内要构造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共赢的氛围,在企业外要主动承担对生态环境,对社会各利益相关者的义务。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制订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如美国的SA8000、英国的AAl000、德国零售贸易外贸联合会的AVE等,对解决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

三、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亟待调整哪些利益失衡

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当务之急是要高度重视和调整日益突出的五大失衡利益:

1.上下游产业利益失衡。由于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成本不断降低.下游产业常常从国外购买质优价廉的资源,致使部分上游产业在国内的市场受到挤占,处境艰难。2002年以来.我国棉农至少损失183亿元。2005年,我国进口大豆2659万吨,拉低了国内市场价格。2006年硫酸进口是量增价跌,国内部分磷复肥企业的硫酸装置停产,新建大中型装置开工率仅维持在60%左右。

2.消费者和商品与服务提供商利益失衡。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提高.进口快速增加,国内居民能够消费到种类更多、价格更廉的商品和服务.同时也加剧了很多行业的竞争压力。不少名优产品、老品牌或被国外品牌吞食.或被市场淘汰。零售业全面开放后.我国流通企业与国外零售业巨头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实力弱的企业将面临困境。

3.区域发展利益失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对抑制地区差距扩大产生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势头。中西部与东部人均GDP的差距.由1978年的1:1.6拉大至1990年的1:1.8.2005年又进一步拉大至l:2.9。人均GDP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贵州之比达13倍,远高于目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1.5~3倍的水平(美国历史上最大差距是7倍)。

4.能源资源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与价格形成能力失衡。我国能源和资源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与采购量不成正比。2005年,国际市场主要能源和资源价格上涨,我国多支付300亿美元。2006年前5个月,因油价上涨我国多支出86亿美元。国际价格波动传导,还引起国内产业利益失衡。交通运输行业是石油消耗量的大户,全行业受到较大冲击。

5.“走出去”和“引进来”失衡。从全球来看,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的平均比例为1:3左右.远高于中国1:l的水平。我国对外投资总额仅占世界投资的0.5%.对外工程总额仅占世界的2.1%,劳务输出仅占国际劳务市场的1.5%。“走出去”严重滞后,企业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资源,也加剧了国内产业竞争,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不仅开工不足、利润下降.而且还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焦点。

四、如何顺应来势凶猛的经济全球化潮流

经济全球化竞争本质上是一种能力之争。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获益程度取决于政府、企业以及相关群体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能力。进一步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要存提高三种能力上下工夫:

1.提高谋求高端分工利益的能力。目前.我国拥有自主品牌的出口企业不足20%,自主品牌出口的比重不到10%,名牌更是寥寥无几.真正掌握研发、营销等利润丰厚的核心环节的产品不多。以美国罗技公司在我国生产的旺达无线鼠标为例,该鼠标在美国的售价为4l美元,其中,罗技公司拿走8美元.批发商和零售商拿走15美元。摩托罗拉等原料供货商也拿走15美元,留在我国仅3美元,工资、能源、运输和其他管理费用等均包含其中。

2.提高保障我国全球利益的能力。截至2005年底,我国境外企业资产超过2000亿美元.境外中资机构和企业1.1万家.存外从业人员超过60万人.分布存近200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每天平均有近40亿美元货物进出国境,1.7亿美元的资金流入,8.5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我国利益已遍布全球各个角落。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反全球化”运动有一定市场。近几年来,危及我国境外资产和人员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进一步深人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海外利益将更加广泛.迫切要求加快构建海外安全保障体系。

3.提高与世界各国和谐发展的能力。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经济、贸易分别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倍和4倍的速度增长,对国际供求格局带来巨大影响,贸易摩擦增多。因此,只有实现与世界各国和谐发展、互利共赢,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持续发展,保障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深入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及缓解之策,借鉴和吸取其已有的经验教训。当前.尤其要跟踪研究重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改革动向,关注国际上有关经济全球化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动向。

(1)立足于建立内需主导型的开放型经济。对大国经济而言,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内需.因此,必须抓紧建立以居民消费为主的内需主导开放型经济。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投资和资本积累仍是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要加强对我国宏观经济失衡问题的研究,把重点放到如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挖掘巨大消费潜力等现实问题上来。

(2)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遇到了快速发展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客观来看,数量扩张成就了我国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但今后应选择优化外贸(包括出口)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要优化外贸结构.在优化商品贸易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包括运输、设计、咨询、软件开发、旅游、广告、金融、保险、银行等。另一方面.要大力优化货物贸易结构,当前应适当提高三个成本:提高劳动力成本,强制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制定最低工资等:提高国内资源成本,应调整资源税:提高环保成本.让制造污染的企业无利可图,失去出口竞争力。在不丧失基本竞争力的前提下,有步骤地提高这些成本,推动简单加工逐步升级。

(3)利用规则对关键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积极参与并推进全球化,符合我国的利益取向。但全球化不是简单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对外开放更不是放任自流。发达国家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警示我们,经济高度发达的欧美各国尚不愿出让本国的重要产业和市场,发展中国家更不能过度出让战略产业控制权。我国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要确保国家对真正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重点企业的控制力。在国际贸易中,要熟悉和运用世贸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和规则,增强对国际经济政策的影响力和发言权,维护我国正当的贸易利益。

(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妥善处理我国转型期的各种社会矛盾。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转型、体制转轨与融入全球化这三个过程相互“叠加”。借鉴美欧的经验教训,妥善处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转型期的各种社会矛盾,有助于我们不断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要特别注意兼顾效率和公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妥善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5)在提高社会福利与保持产业竞争力、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之间寻找平衡。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较为活跃,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得到了发挥。但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保持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和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成为“两难”。对中国这个“未富先老”的人口大国,要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财政预算应继续向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事业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

(6)坚持发展中大国的战略定位。通过务实合作,努力扩大与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加强与新兴大国协调与合作,妥善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利益诉求差异。在竞争与合作中善谋长远,强调以互利促进合作,以共赢实现发展。

(7)更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及其相关制度建设。积极支持重新启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谈判进程.争取更多国家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充分利用多边机制,参与全球重要经济政策的讨论和制定,提升我国对市场经济规则制订和修改的影响力。引导和推动全球化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第4篇

内容摘要: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企业可以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企业竞争力的增强离不开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本文依据核心竞争力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的现状,针对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走出去”战略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

国家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同时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有利机遇,实现企业自身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是当今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

1企业跨国发展的理论依据

随着国际分工的加深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以全球化为显著特征的新时期。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全球范围内国际直接投资活动规模的日益扩大。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国际分工是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所决定的,各国应根据本国的资源禀赋来选择国际分工的定位。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指导我国企业选择正确的“走出去”的市场、行业和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李嘉图和俄林提出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理论有其局限性,其前提是各国的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生产要素难以在国际间流动。

随着贸易壁垒和要素流动壁垒的减少与降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的许多假设条件已经改变,经济全球化包括自由贸易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一国所拥有的资源不仅包括本地资源,还包括外来资源,这时一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已不像过去那么突出。经过投资和新技术的采用,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也可以被新材料所替代。经过人力投资,以及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还可以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矛盾。因此,除了一部分不可替代的资源如石油以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仅以比较优势来确定对外发展战略,虽然能获得暂时的利益,但不能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比较优势并不是最有利的。竞争优势才是国际竞争中的关键因素,重要的是获得具有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也就是核心竞争力。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的原义是“核心能力或核心技能”,通常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

在国际经济合作中,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必然具有竞争优势。但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存在区别,它们主要表现在:比较优势是静态竞争力,难以改变,竞争优势是动态竞争力,可以改变,拥有了比较优势并不等于拥有了现实竞争力,拥有竞争优势才真正拥有现实竞争力。比较优势是由土地、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基本生产要素决定,是一种低层次竞争力。竞争优势虽与基本生产要素有关,但更多是与机制、政府质量、管理水平、人力资本、产品品牌、技术创新等高级要素有关,在更高层次上决定了竞争力。比较优势主要强调地区之间产业分工与产业互补,竞争优势主要强调地区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发挥比较优势强调各地区产业发展应“扬长避短”,增强竞争优势更强调各地区产业发展的“优胜劣汰”,但完全套用比较优势理论可能陷入比较优势的陷阱。不可否认,企业要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去发展,但是在“走出去”发展中仅强调比较优势,而忽略核心竞争力的定位与培育,从而实现比较优势的转变,就会囿于现有的市场和产业,难以向欧美等技术要求高,附加值也较高的市场发展,难以实现由一般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

以核心竞争力指导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思路是:首先,定位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分析培育获得该核心竞争力所应具有的比较优势及其他条件。第三,分析现有的比较优势,以及转化为培育核心竞争力所需比较优势需要开展的工作与条件。最后,逐步实现这些工作,获得这些条件。仅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则其思路为:分析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对外合作。两者的区别在于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指导不单纯是现有比较优势的发挥,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的努力,实现比较优势的转化,进而确立企业所需的核心竞争力,由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2企业跨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把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和培育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培育核心技术战略,包括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确定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方式一般是指在某个局部环节领先,还是整个过程效果的领先,就目前国际企业和国内企业现状来看,应当建立某个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点是产品技术水平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如果不能发挥核心技术优势,被市场淘汰只是早晚的事情。产品差异化及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是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提高自己相对于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预期价值的一种经营战略,产品差异化最明显的方法就是修正产品或服务的客观特性,突出产品特色。在保持现有特色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发展新的有价值的、不同于同类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以减少竞争的威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当然,在实施产品差异化的同时,还必须把成本放在首位,即成本领先战略。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外包战略。外包是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外包就是把不属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包出去。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企业不可能只利用自身的资源去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敏捷组织、组合式组织和虚拟组织的相继出现都是为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产生的。因此,外包策略可以弥补企业发展核心能力时的资源不足问题。

政府出台并完善对企业的融资支持措施。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私人投资增长幅度加大,政府出资项目逐步减少,对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支持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竞争,向产业链的上游发展,以提高自己的劳动附加值,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同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强化协调职能,使企业发挥所长,实现共赢。

加大技术创新鼓励力度并鼓励管理创新。从本质上看,企业的竞争是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的竞争,科技能力高,效率就高,成本也就更低。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必须强化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拥有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增强核心竞争力。

总之,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依托“走出去”发展战略,企业只有凭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生产出具有高科技、高效用的产品从而占领国际国内市场。

参考文献:

1.周密.民营企业“走出去”特点、困难和自身建色.国际经济合作,2006

2.刘建和.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中国西部科技,2006

3.吴汉篙.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模式.企业经济,2004

第5篇

有利于扩大出口,加快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的进程;有利于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移国内富余的建设能力;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政治和经贸关系,特别是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发展。在这方面,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责任重大,义不容辞。为此我们必须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状况及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出现的新特点新动向,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加大力度奋力开拓,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开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局面。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对世界各国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必然影响着国际工程承包,因此,了解和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状况及表现特征,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动向和特点,选择正确的战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主要特征为:

1.跨国公司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跨国公司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又为跨国公司开创着更大的发展空间。据联合国《1997年投资报告》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44000个跨国公司母公司和28万个子公司及附属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他们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70%的直接对外投资,2/3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技术和其他技术转让。10月3日贸易会议发表的《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则表明,1999年共有63000家跨国公司(下属公司近70万家)借助于外国直接投资、跨国收购和参股大幅度提高了其销售额,达到近134000亿美元,而在1998年跨国公司的销售总额才24000亿美元。这些跨国公司通过实行“全球战略”,将设计和销售活动放在市场中心区,研究与开发放在智力密集区,生产则放在劳动力密集区,彼此间通过信息网络密切联系,从而能对各地市场进行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并获取了最大利益,实现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一些大跨国公司的年销额可以与大部分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似。

2.对外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日显重要 经济全球化致力于贸易、金融、投资自由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容易,呈加速趋势。《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1999年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已由1998年的6600亿美元增至8650亿美元,而由于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持续增长,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可超过1万亿美元。在全球化下,海外投资的发展速度和重要性已超过了国际贸易。从发展速度上看,从1985年到1995年,国际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17.2%,大约是国际贸易年平均增长率的一倍。从美国来看,1994年美国出口只有2350亿美元,而其海外投资的总销售额却超过1万亿美元。可见,美国一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国际经济合作领域而不是传统的国际贸易领域。与此相呼应,近年来各国和国际组织在制定经济法规、规则方面,主要议题已从传统的国际贸易转到国际经济合作领域,如与贸易有关的投资规则,知识产权保护等。据统计,1998年有60个国家对145项涉及外国直接投资的法规进行了修改,其中94%的修改是为了创造一个对外国直接投资更为有利和宽松的环境。

3.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国际贸易、国际投资都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支持和参与。近年来,以国际外汇交易、证券、股权与借贷为基础的国际金融市场 交易发展迅速。以外汇市场为例,1973年每天的交易额仅为150亿美元,1983年达到600亿美元,1992年迅速发展到9000亿美元,1997年平均达到14000亿美元。外汇交易额与世界贸易额之比,1997年是9:1.1983年为12:1,1992年90:1,而1997年为100:1,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也在全球化,表现为官方性国际机构增多,如7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77国集团等的影响和协调作用不断扩大;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等的地位进一步加强,跨国银行的力量也日益增强,出现了一批银行业巨头。 二、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出现新动向 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受世界经济的兴衰和重大政治、经济、军事事件的影响十分明显,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好,承包工程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统计,1999年全球建设投资规模在1998年的3.24万亿美元的基础上增长了11.8%,达到3.6万亿美元;并预测今后4年将保持5.1%的年平均增长率,2003年将达到4.1万亿美元的规模与此同时,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 1.承包工程领域扩大。 国际工程承包已突破了原来单一的工程施工和管理,延伸到投资规则、项目设计、国际咨询、国际融资、采购、技术贸易、劳务合作、项目运营、人员培训、指导使用、后期维修等涉及项目全过程、全方位服务的诸多领域,成为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综合载体,而且从纯建筑领域扩展到工业领域,矿山、水坝、电力、石化、冶金、交通、通讯等行业大项目明显增多。国际承包工程从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基础设施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的成套工程和劳动密集型的基础设施并举。据2000年8月14日出版的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统计,1999年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在普通房地产市场的营业额为305亿美元,占总额的29.1%;工业市场营业额为423.1亿美元,占35.7%,其中制造业营业额26.9亿美元,加工工业117.2亿美元,石油化工业279亿美元;交通运输业市场营业额209亿美元,占总额的17.6%;电力市场营业额为71.9亿美元,占6.1%;供排水、污水处理及危险废弃物处理等环保产业61.7亿美元,占5.2%. 2.对承包商要求更高 (1)承包方式多样性、灵活性增加。

当今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对单一 工程施工的要求趋于减少,客户更多要求承包商提供工程项目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承包方式呈现多样性。如EPC(设计——采购——建设)、BOT(建设——运营——转让)、DDB(开发——设计——建设)、DBFM(设计——建设——设施经营)、PDBFM(融资——采购——设计——建设——设施经营)等方式出现,从而对承包商的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融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上的大项目更是倾向于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美国最大的工程承包公司贝克特尔50%的工程都属于这种情况。从我们接触的几个项目信息来看,他们都是开发商做好了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设计方案,然后要求我方承包公司开出银行保函,他们再拿我方保函去当地银行贷款,才能启动该项目。 (2)对技术创新要求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反映国际 工程市场: 一是,高附加值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如石化、冶金、电力、通信及环保等项目不断增多; 二是,新材料、新工艺、 新方法层出不穷,使传统的建筑项目的科技含量迅速增加,从而要求承包商在科技开发、专业技术、新技术应用方面且有更多的创新能力。可以说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国际承包商的竞争能力。如名列全球最大的225家承包公司前列的ABB路玛斯公司等之所以能称雄世界承包工程市场,主要是由于他们时刻瞄准技术含量高的工程项目,不断加强新技术的开发与投资,在许多行业拥有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

日本清水公司则提出了“技术的清水”这一口号,就是力图在技术领域保持优势。 (3)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尽管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不断扩大,但买方市场的格局并没有改变,相反由于新的承包公司不断加入,从而使该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此外,不少国家采取的较为严格的控制外籍劳务的进入规定外国公司必须委托本国公司,外国公司必须雇佣一定比例的本国工人,外国公司只能与当地公司联合投标等措施,具有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也进一步加剧了竞争。为了提高竞争能力,一些国际承包商也根据自身的业务发展需要进行并购或联合,如美国著名的URS公司通过兼并D&M公司成为一家资产为20亿美元的超级工程设计公司;法国韦温迪公司以66亿美元兼并美国菲尔特公司,从而组建全球最大的水处理公司,这笔交易使韦温迪公司水处理业务收入成倍增长,达到120亿美元。总部设在巴黎的维西(VINCI)集团和GTM集团并购价达180亿美元,创该领域并购之最。 三、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公司的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快速发展。至1999年底。

累计对外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近75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40亿美元,已进入国际承包10强行列。业务遍及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400多家企业享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营权,对外承揽的工程项目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1999年,我国的对外承包公司更是表现不俗,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评选的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中我国有33家公司入选,其中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位列第20名。但客观地分析形势,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迫切需要根据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出现的新特点,实施新的经营战略。 1.联合战略 从总体而言,我国对外承包公司普遍规模小,实力还比较弱,融资渠道不畅,竞争力有待提高。集中表现为业绩与国际大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位居225强第一位的美国贝克特尔集团1999年国外营业额74.42亿美元,总营业额112.40亿美元,新签合同额222.30亿美元,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相应业绩为15.45亿美元、48.79亿美元、60.07亿美元。至于其他公司,则差距更大,因此,积极推动联合,构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大集团企业势在必行。

第6篇

关键词:产业生态,新型工业化模式,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生态化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局一份报告(2003年),在现代经济史上,全球化浪潮出现过三次。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始于1980年,这次浪潮完全不同于以前两次:多数发展中国家进入全球化市场,另一些发展中国家却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脱离世界经济逐步边缘化,导致收入下降和贫困增加;国际移民和资本转移在前两次全球化浪潮中微不足道,如今变得非常突出。货物运输、旅游和通讯速度明显加快;一些亚洲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世界经济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其突出特点为:

(1)经济活动的中心由物质生产转向知识生产,知识本身成为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能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活动日益起着决定性作用。(2)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明显的变化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全球贸易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如今在142个WTO成员国中,70%是发展中国家,商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其中,全球化进程较快的国家有巴西、中国、墨西哥、菲律宾、泰国和印度等。(3)贸易、资本、金融和人员流动越来越突出,呈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贸易自由化使全球经济逐步融合,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推动了产业结构全球化调整,人员跨国流动和国际旅游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全球化服务市场。(4)新的国际规则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WTO自1995年成立以来,对引导国际贸易发挥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若干国际标准系列(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即ISO),以及地区性或双边性贸易协议等,对促进经济全球化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在工业革命中,制造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而以全球一体化经营的跨国企业,引领着全球化的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利用先发优势,将传统产业和非核心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国际产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1)信息化、网络化:新技术改变了企业与其它社会实体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产业的结构和组织,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根据各个生产环节的不同功能和阶段,整个工业活动正在世界各国分散开来;同时,为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有效性,各生产环节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2)产业集聚化:工业企业在地理分布上的集聚越来越重要,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成为当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但是,在新的竞争环境压力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挑战,需要进行以下转变:从追求大规模的静态外部经济效益,转移到培养基于新技术、新技能和新网络的动态创新能力上来。

(3)产业生态化: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和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为实现工业化和GDP增长,以大量资源消耗、大量废物排放和低利用效率,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形成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的对立与冲突(AudraJ.PottsCart,1998;LloydConnellyetal,2001)。这种线形物质能量流动的经济系统已经导致资源消耗和超出自然消化吸收入类垃圾的能力(J.Korhonenetal;2003)。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调节能力,将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自然循环和功能协调整合为一体的生态系统,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二、产业生态——国际产业转型与世界发展潮流

19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正在把发展产业生态型经济、建立生态型社会看作是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德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在英国,1999年专门成立区域发展局,研究经济发展与改造,负责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整体协调和长期的全面规划(ChrisShearlocketal,2000);芬兰是世界上已经进入产业生态良好循环的国家之一。芬兰2/3的土地为森林覆盖,但森林年砍伐低于年生长量(2001年增长724万m3,年砍伐只有448万m3);芬兰林业70%的燃料来源于废料如纸浆和锯渣废料的黑酒精(J.Korhonenet81,2003)。

产业生态(1ndustrialEcology,又称循环经济)依据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1990年代刚刚兴起的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应用科学,产业生态学是研究各种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Al-lenbvandRichards,1994;AudraJPottsCart,1998;Allenby,1999a,xi;MichaelHHuesemann,2001;T·P.Seageretal,2002;Raftlsenmann,2003)o国际电力与电子工程研究所(1EEE)在“持续发展与产业生态学白皮书”报告中指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探讨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以及它们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是研究可持续能力的科学。

产业生态是一种新形态经济或生态型循环经济,这就需要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的思维模式,改变产业流程减少废物排放,使产业适应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来适应产业(AudraJ·PottsCart,1998)。目前不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以不同的系统发展原理运作而导致的结果(J·Korhonenetal,2003)。因此必须把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自然循环和功能协调为统一的生态系统,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调节能力。未来可持续能力决定于调节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功能延续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资源管理系统(DavidJ·Brunckhorst,2002)。产业生态将不可持续变为可持续发展,是通过经济与社会的转型进化到一个新系统的状态而不是依赖效率提高的发展模式来保留现有系统结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生态原理应用到经济系统,不能直接将生态原理照搬到经济系统上。因为自然演化毕竟不同于经济系统演变,自然系统没有人类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文化,自然也不能象人类经济系统那样有意识地进行规划;信息流动和反馈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用新陈代谢方法并不意味着自然生态系统原理搬到经济系统就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中国产业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二十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有影响和最不可预知的力量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对各种原材料—从花生到生铁的巨大需求,使世界初级产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严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量的40%,消耗了水泥世界总量的50%,石油进口800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35%,粮食缺口1100亿斤,大量进口造成国际粮食价格上涨;而巨大的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仅占世界总量的4%。种种迹象表明,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必须转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资源消耗过快、资源利用率过低、资源再生使用率过低的粗放经济。

(2)生态环境严重透支。随着经济以每年8%、9%、甚至10%的速度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迅速退化的灾难:270万平方公里耕地被沙漠吞噬、70%以上水系被污染、400座城市缺水等等。大量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电力、钢材供求紧张,以及投资增长过快等可能引起的传统性产业结构失衡和金融风险,而是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忽视生态所出现的生态环境危机。目前,中国发生的环境危机与世界其它地区的环境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它大多数地方退化只是程度大小而已,而在中国则是无可挽回的:中国北部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已经干涸,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每年大多数时间河水也开始断流。华北许多城市地下裂开了巨大的地洞。沙漠覆盖了中国18%的土地面积,并以每年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全国30%以上的地方遭受酸雨侵害。除非中国对目前的发展方式做出彻底改变,不然的话,大片区域的生态崩溃似乎是确定无疑的。有关专家断言:如果中国不迅速转变生产方式,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将出现在中国。

(3)社会文化出现了毁灭性破坏。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而过去一味建造高楼大厦和基础设施的种种弊端,已经在很多地方显现出来:美丽的风景、庙宇楼台、圣水神山、精雕细刻的传统手工艺和城市景观被清一色的混凝土建筑、沥青马路所取代,古老的运河、城墙被铁轨、环城公路截断,庞大的城市吞噬了大片农田,许多城市无可挽回的被开发成清一色的灰色城镇,失去了往日的魅力。那些最具民族文化和传统特色、外国游客一心想看的东西被胡乱建造的新式楼房无休止的吞噬,居住环境日益恶化。

四、产业生态与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无数事实证明,传统的分散型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产生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并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和人文居住环境。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决策者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认识到这一点。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在《中国需要绿色革命》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支撑的极限,西方的“资源饥渴”发展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新能源使用成为我们唯一的可行之路。2004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

在我国,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方兴未艾。值得关注的是,在珠江流域,分布着两个非常典型的产业生态模式,为中国未来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提供了启示。

(1)中国农业生态模式的典范——桑基鱼塘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是闻名中外的典型农业生态模式,具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经过长期历史演变发展而来的科学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也是我国农业生态的典范。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把基塘系统列为研究项目之一,并在全球推广应用于低洼地改良,开创了改造低洼积水地的新途经。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成功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把种桑、养蚕、养猪和养鱼有机结合起来,是按一定面积比例建成的基面与鱼塘相结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基面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充分显示出水陆相互交换、植物和动物相互交换的高效能量转化过程,具有较高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率,氮磷钾三要素的循环效率分别为0.43、0.46、0.96,循环效益综合指数达1.85。并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达到系统的最大产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2)产业生态工业模式的典范——贵港生态工业园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是我国第一个产业生态工业园,是以制糖工业为支柱,以贵糖(集团)公司为龙头,围绕蔗糖生产整个生态产业链展开的。目前,贵糖已形成以甘蔗制糖为核心,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以及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浆黑液碱回收两条主线的工业生态链。此外,还形成了多条副线工业生态链。这些工业生态链相互利用废弃物作为自己的原材料,初步实现了生产过程良性的生态循环,既节约了资源,又能把污染物消除在工艺流程中。贵港生态工业园实践证明,产业生态不仅使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由于生态工业链使制糖过程中各环节的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其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也大大提高。

第7篇

首先,世界的通货膨胀率已经下降到40年来的最低点,这本身也是一个主要的政策成就。鉴于高通货膨胀率的教训以及各国间的比较和示范效应,追求低通货膨胀率成为各国货币当局的一个共识:由于许多国家加强了财政约束,从而促进了货币约束和实际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一些国家实行了贸易自由化、国有企业私有化、放松产业管制等政策,客观上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从而降低了价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通货膨胀率的下降。通货膨胀率的下降给一些国家的货币当局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来自对通货紧缩的担心,事实上,通货紧缩的现象已经在一些国家出现,它会加重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

其次,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导致国际间的金融传导机制更加复杂化。在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全球的金融资源会在任何时候转向任何相对活跃的国家或地区,其间的大量资本流动可能会促使正处于扩张阶段的经济体产生经济过热和资产市场泡沫的风险,同时,巨额的国际资本流动也会损害一些国家脆弱的金融体系并导致货币发生不稳定的波动。

第三,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灵活的汇率制度,这将导致采用钉住汇率制的国家更容易受到冲击,因为这些国家在货币政策上丧失了一定的自,无法完全按照本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而只能被动地跟随所钉住货币的发行国调整自己的货币政策。在这种背景下,由于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周期不再与发达国家相一致,当发达国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调整其宏观经济政策时,钉住其货币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跟随其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这种调整并不是国内经济所需要的,调整的结果必然造成国内宏观经济不稳定性的加剧。

考虑到金融全球化对宏观政策的影响。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通货膨胀目标要考虑资产的价格。在低通货膨胀率的良好经济环境下,可能会诱使投资者承担风险去购买资产,从而造成资产价格上涨。据此,萧条经济学认为,当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时,货币当局应努力把通货膨胀率维持在正的水平上,否则名义收入增加从而购买力增加会产生错误的利润信息,这种错误的信息往往会导致资产价格的膨胀,并最终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有人提议计算广义的通货膨胀率,即计算商品与服务、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三个市场价格的加权平均数作为通货膨胀率,权数可按三个市场资产量占资产量的比重取值。

第8篇

(二)泡沫破裂的日本经济 90年代后的世界经济三极中,日本的经济发展势头、状态与美国产生此消彼长的位置互换。50年代至80年代的每一个10年,日本经济发展速度都是既快于西欧、更快于美国的,从而使日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由50年代初的日本约相当于美国的6%上升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达到高峰的同时,其经济泡沫也达到了顶点。1989年末,日本的资产价格(股票、土地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5倍;日本的国土面积仅为美国的4%,而其市场价值是美国的5倍多,仅东京房地产的市价总额就可以购买美国两次。但是泡沫是不可能长期膨胀的。1990年,以当时发生的经济周期性危机为契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并使日本经济在90年代以低于美国经济增长率两个多百分点的劣势陷入经济停滞,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这样一个经济不景气状况中,又遇上了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的发生,这对日本经济是再糟糕不过的事情了。这场金融风波既充分显露了日本经济实力地位的下降和对世界经济的消极影响,反过来又对不振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1997年日本出现0.7%的负增长,1998年进一步恶化为2.8%的负增长,1999年勉强出现0.6%的经济微弱正增长,2000年,由于国际经济比上年加快(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7%),也由于日本近年来以国债为支撑扩张的财政政策逐渐显效,日本经济开始有所好转,但也仅仅是1.5%的增长率。用经济合作组织的话说,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挣扎了几年的日本经济已经开始出现适度的复苏。 过去的10年是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受泡沫经济破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双重打击的日本经济目前依然困难重重,但是日本的经济实力犹存。可以说,日本的经济实力、影响力只是相对于美国而减弱或相对于泡沫经济高涨时而收缩,而并非基础经济大倒退。日本目前的国民生产总值约相当于排在世界第三、四、五位的西欧三大国德国、法国、英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之和。未来10年,日本将以接近2%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二十一世纪的日本经济仍是多极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

(三)一体化的欧盟经济 西欧的经济发展态势在美欧日三者中始终处于中间的位置。80年代及其以前,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如日本,但快于美国;进入90年代后,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日本,但落后于美国。以一个国家集团的实力计,欧盟的一些主要实力指标不仅大大高于日本,甚至超过美国。比如国内生产总值,欧盟占世界的29%,美国占28%,日本占13%。但不能简单地据此认为欧盟的实力地位世界第一。欧盟是一个国家集团,15个国家的集 合,尽管其一体化程度较高,可以作为一个实体与美、日并立,但毕竟不像美、日那样作为单一国家成为世界经济之一极。这要求欧盟既要加强经济一体化,又要加快经济发展,即通过“集中”和“积聚”两个方面的努力,以巩固和增强自己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实力地位。 如何在较低通胀率和较低失业率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率,是欧盟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相比于美国近年来已出现“一高两低”的新经济现象,欧洲要逊色一些。 二、美、欧、日经济“软着陆”状况 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软着陆”是指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一高两低”的良好态势,即经济高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并存。 (一)经济增长率 1997年以来,美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4%以上。欧盟的经济增长状况是,1997年为2.7%;1998年为2.8%;1999年为2.3%;2000年经济增长率第一次突破3%,达到3.4%,为198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但仍低于美国;2001年,据经合组织等预计,欧盟的经济增长率仍会保持在3%以上,从而将9年来第一次超过美国。从更长期的发展看,自现在起到2010年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已是欧盟确定的发展目标。

(二)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与经济增长率密切相联的。按照西方传统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其在2.5%至3%的情况下是合适的,这既会使就业增加,又不会使通货膨胀率过于上扬。欧盟近年来在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胀率三个指标上,只有在低通胀率方面可以与美国相媲美,甚至比美国还低。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欧盟通胀率1998年为1.4%,1999年为1.3%。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美国是在经济增长率突破了传统的界限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低的通胀率。欧盟则面临着既要经济增长率突破3%,并把高失业率降下来,同时又不至于使通胀率有大的上扬的艰难任务。事实上,自1999年下半年欧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以来,欧盟的通胀率也呈小幅攀升态势。欧洲央行行长杜伊森贝赫2000年7月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说,“我们绝不反对经济增长率高于3%,我们所不希望的是通货膨胀达到这一水平”,因此,欧洲央行对影响欧元区物价稳定的因素保持警惕,将继续实行“把通货膨胀压力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长期战略。从现在的发展态势看,欧盟2001年、2002年的通胀率将回落到2%和1.8%。 (三)失业率 高失业率一直是多年来困扰欧洲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与美国近年来失业率压低到4%的情况相比,欧盟的失业率高达10%左右。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密切相联的两个指标。

第9篇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融合;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经济的变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和政治的变迁过程。”[1]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当今时代,各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融合和冲突日益凸现出来,在这之中,既有各种文化或文明的全球融合,又存在着各种文化或文明之间的冲突;既有西方强势文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弱势文化的渗透、颠覆,又有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努力和斗争。在这种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根据自身在这种文化一体化中所处的地位制定、执行相应的文化政策及策略。

一、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融合与冲突

全球化并不仅仅意味这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也意味着各民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扩散与传播,各种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差异性和特殊性的民族文化相互接触,必然会带来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即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一方面是各种文化之间的全球融合,另一方面是各种文化基于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尤其是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的民族文化为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自主性而不断引起的文化冲突。

造成文化融合与冲突两难困境的原因就在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根本属性。文化本身具有双重性,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文化是出于一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下共同生产、生活着的群体所积累的‘特殊成就’――特殊经验、知识与智慧。它体现为同一社会群体的一套统一而独特的生活意义信仰和生活事务操持,其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无疑,这种‘特殊成就’具有国别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但另一方面,各个国家的人们各自所取得的文化‘特殊成就’,都是作为人类思维和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各文化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识性。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同时包含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统一体。”[2]正是由于文化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各种文化才有融合的可能性;正是由于文化是处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的人们所取得的“特殊成就”,所以各种文化又必然具有各自的独特属性,在全球化过程中当各种具有差异性的文化相互接触时,其冲突便是不可避免的。

所谓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因素或文化成分之间彼此接纳与调和,形成一个有机文化整体的过程。国际关系中的文化融合,主要指国家之间通过对他国文化的学习、借鉴和吸收,不断丰富和更新本国文化的过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各个层面上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接触与交流,不可能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虽然这种频繁的接触与交流常常引发更多的文化碰撞或冲突,但与此同时文化融合也在相应地加强,它们有效地形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纵观历史,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是环地中海欧亚非各地区文化融合的结果;日本文化则被称为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杂交文化”――中古时代的日本文化由其本土文化和以中国儒教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融合而成;近代日本将其中古文化传统和以近现代西方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并由此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

所谓文化冲突则是指“在文化传播与传递过程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范文化的接触、碰撞而产生的文化对抗现象”[3]。文化冲突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交融与撞击过程,它既包括不同时期因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文化规范变迁上的纵向冲突,也包括同一时期因两种文化规范对立而产生的横向冲突。当代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二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三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突。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因而必然产生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问题,这使得西方文化和非西方文化的冲突更加明显。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的文明冲突理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指出:“在正在显现的世界中,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的关系不仅不会是紧密的,反而常常会是对抗性的,但是,某些文明之间的关系比其他文明更具有产生冲突的倾向。在微观层面上,最强烈的断层线是在伊斯兰国家与其东正教、印度、非洲和西方基督教邻国之间。在宏观层面,最主要的分裂是在西方与非西方之间,在以穆斯林和亚洲社会为一方,以西方为另一方之间,存在着最为严重的冲突。”[4]虽然亨廷顿“文明冲突”实质上是“欧美中心论”的翻版,具有局限性,但是他也告诉我们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冲突在加剧。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融合与冲突的新趋势

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冲突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的,它并不是全球化的产物,但是,全球化在客观上造成了这种融合和冲突的加速和加剧。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融合呈现出三个特点:

第一,从文化融合的向度来看,文化融合实现了从“单向文化融合到双向、多向文化的融合”[5]。就一般而言,文化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是单向的,即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渗透,呈现出单向融合的特点。联合国开发署在1999年的《人文发展报告》中写道,“当今的文化传播失去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但这不是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应有状态。现代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不仅给西方文化,也给非西方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大容量、高速度、高密度的信息传输,使各种文化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展示与共享。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在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中,并不总是强势文化影响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网络、卫星等信息工具清楚地将全球各种文化及其最新进展显现在世人面前时,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比较、引进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越条件,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一些原来鲜为人知、不受重视的文化也有可能获得与主流文化同样的竞争机会。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特性和优势,所以包括强势文化在内,每一种文化都在不同程度地吸收异质文化的合理成份,从而使不同文化在珍视自己的基础上,扩大了对异质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同它们的不断冲突中逐渐走向融合。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出于保护本国文化、维护文化的需要,在极力与西方文化扩张和“侵略”作斗争的同时,也努力向西方国家输出其文化传统,力图避免被边缘化。从而使得当今文化融合呈现出从单向到双向、多向文化的融合趋势。

第二,从融合的层次来看,实现了从“较低层次的物质文化的融合到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融合”[5]。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文化融合,最早是从物质的、有形的文化开始的。由于器物形式之类的文化带有强烈的实用性、观赏性,因此对他国,尤其是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民族和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也是卡拉OK、好莱坞电影、麦当劳快餐等通俗文化走向普遍化的重要原因。制度文化融合是后于器物文化的第二层次文化融合。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吸收、借鉴了西方文化的市场经济、现代化模式,在本国传统文化更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划时代的腾飞。

在文化融合的实践中,精神文化是最难实现融合的部分。因为在精神文化的深层结构中,价值规范是极其坚韧的内核,它的变化要比文化的其他层次缓慢得多。而且,精神文化具有无形和抽象的特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的源泉,所以极易成为排斥异质文化的强大力量。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跨国界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深入进行,精神文化的融合正在水到渠成地悄然进行。一些原本分属于西方或东方文化的价值观念,正在打破文化的界限和“思想专利”而日益为人们所共享。如源于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观念,源于东方儒学的仁爱、和谐、信义等理念,正成为世界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念。

第三,从融合的意向来看,实现了从“被动文化融合到主动文化融合”[5]的转变。近代工业革命之后,全球化中价值认同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的强大优势而将非西方国家强行纳入其价值体系。这相对于以往的强迫同化,被称为“市场同化”。“市场同化”也带有强制成分,它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承载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全球性扩散,而这一切往往又都是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武力的保护下进行的。因而从头到尾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民族的抵制,文化融合呈现出被动融合的特点。

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国家和民族开始积极主动地吸收、借鉴其他文化,包括西方文化,由被动的文化融合发展到主动的文化融合。这是文明意识的觉醒,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100多年来,许多东方国家在为摆脱贫穷落后而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都积极、大量地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文化融合实现了从被动融合到主动融合的转变。

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始终是文化发展的二重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也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文化冲突的表现类型发生了变化。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前文化冲突的核心是意识形态的差异,同质文明内的文化冲突相对受到了制约,异质文明间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则成为主要形式。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深,各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文化冲突中意识形态的色彩越来越淡化,再加上冷战的结束,在异质文明内冲突仍作为一大类型存在的同时,同质文明内的文化冲突得以凸显,比如印度与巴基斯坦的争斗,明显地表现出了这一点。可见,西方世界并非铁板一块。西方国家虽然价值取向基本一致,发展水平接近,但也因各自利益不同,存在文化冲突。

第二,文化冲突的产生方式和解决方式的变化。由文化交流与传播所引发的文化冲突,其产生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和平的方式所引起的冲突,如文化移入导致的双方在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经济全球化前,以战争这种暴力方式所引起的文化冲突大大多于和平方式所导致的文化冲突。而在经济全球化之后,由于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愈益密切和深入,文化冲突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战争这种暴力方式所承载的文化冲突开始降低,而更多的是以和平的方式体现出来。在经济全球化未对文化的发展构成大的冲击以前,对于弱势国家来说,文化冲突的发生要么是自在的,要么是被动的,而这些都使经济弱国在文化交流中居于被动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后果上的变化,使冲突的解决更多地依赖于冲突双方的主动交流,事实上只有主动地拿来,才能有选择地吸纳,才更利于自身的发展。主动吸纳和被动承受之间关系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人们对待文化冲突在解决方式上的变化。

第三,文化冲突在全球冲突中的地位上升。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中指出,在冷战后的新世界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是经济因素。人类今后的重大分裂和冲突的根源将是文化因素。全球的主要冲突将会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发生。文明冲突将支配全球的政治。他甚至断言,如果下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话,将是一场文明之间的战争。多数学者不赞成“文明冲突论”以及文明冲突是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的观点,但在文化冲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增大这一点上存有共识。事实也是如此,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各有积极因素和消极成分,不同文化的交汇产生摩擦与碰撞不可避免,文化差异是引发国家间冲突的根源之一。尤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国与国之间文化交往的增多,使得文化冲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加深。如各种国际力量的组合与分化都受其文化制约。美、日、中、俄、欧盟等国家或国家集团为适应形势变化、确保自身利益,在制定和调整对外战略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延伸到国际关系上就会产生摩擦,引发冲突。

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应对文化发展两难困境的策略选择

全球化给各个国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独特民族文化的舞台,但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大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地位。西方文化借助其强势地位大肆宣扬西方的价值观,推行文化帝国主义政策,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挑战,并制定正确的策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必然会被湮灭于全球化的滚滚洪流中,从而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性。为了正确应对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使中华文化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制定正确的文化策略。

第一,固本溯源,进一步挖掘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华夏5000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也是留给全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中华文化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曾长期使得周边国家“向风慕化”。今天,中华文化中许多宝贵思想也有着其普遍意义,如天人合一思想、和谐思想等,它们有着充分的现代价值。传统文化是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国家安身立命的文化之本,是中华文明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整理传统文化,从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只有通过不断地挖掘和整理,才能够增加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有效抵御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侵蚀。

第二,转变思想,化被动为主动,实施主动进攻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的全球化过程是各个国家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交流的过程,从表面看,各种文化的全球流动是自由平等的。但从全球化的现实来看,在文化的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借助其在全球化中的有利地位,事实上形成了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和打击,在此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般都采取了被动防御性质的文化发展战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这种文化战略收效甚微。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大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不应该闭关自守,而应该实施积极主动的文化战略,利用各种方式向全世界各个国家宣传中华文明,努力增强中华文明的吸引力。近年来,海外各个孔子学院的成立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第三,努力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与文化产业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紧密关系。文化是灵魂,文化产业是躯体。文化产业是文化的有效载体,西方文明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原因是多方面的,西方文化产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借助电影、电视、广播、汉堡包和可口可乐,西方的所谓的人权、自由和民主的价值观得以推广,西方颓废、奢靡的生活方式得以传播并对广大青少年形成了吸引力。要有效抵御来自西方文化的侵蚀,就必须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丰富的资源,在思想观念上努力创新,实现文化的价值转型,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不断地用文化产品的市场占领文化阵地,才能够有效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

第四,虚怀若谷,积极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毋庸置疑,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积极的一面,有值得学习借鉴的一面,中国文化既要迎合全球化的趋势,充分和其他文化融合,又要在融合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中国特色,不至于被“西方化”或“美国化”,就必须以传统为基础,以全球化为导向,积极学习和吸收其他文化中有益的成分,以他之强补己之短。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

[2]李智,余非凡.文化全球化的双重性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5).

[3]李晓明.文化冲突与青少年犯罪[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