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单片机应用论文

时间:2023-03-02 14:58:38

导语:在单片机应用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单片机应用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动物温度传感器单片机

一、设计指标

本系统采用了高精度传感器AD22100。要准确测量动物病患体温,首先应全面了解动物的正常体温。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科学家用口腔电子体温计对几十种动物测试得到了一系列数据,可将这些数据存储于上位机之中。考虑到整个监控系统的成本,A/D转换采用价廉的8位芯片.设计时量程范围确定为36.00-41.10℃。将36.0℃时.输入到A/D芯片的电压处理.调整为0V.温度41.10℃时.输入到A/D芯片的电压处理、调整为5V。温度每升高0.02℃,.电压升高5V/255=0.0196V.保证系统分辨力为0.02c.0.02℃×255—5.10℃.温度上下限为36.0℃-41.10℃。报警温度为36.5℃。

二、方案比较与选择

本课题的核心问题在于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以及数字量的显示,笔者对两种比较理想的方案进行讨论。

1.硬件实现:在温度传感器AD22100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后,通过A/D转换器将电压模拟量转化成八位二进制精度的数字信号,再把该八位二进制精度的数字通过译码转化成十进制数,并最终用数码管显示。

2.基于单片机的软件实现:在温度传感器AD22100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后,通过A/D转换器将电压模拟量转化成八位二进制精度的数字信号,改用51单片机,通过编写程序,按照一定的算法来将八位二进制精度的数字转化成十进制数,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实践表明:A/D转化器转化出来的是八位二进制精度的数字,这个二进制数的大小并不代表真实的温度,需要一种算法来实现而不是单纯的译码就可以实现的。而单片机软件实现分辨率高,高可靠性且具有一定的智能功能。

所以综合考虑,确立方案:用单片机程序将该八位二进制精度的数字转化成十进制数字,再利用单片机驱动显示器显示,可以从显示器上精确的读出温度的数值。

三、硬件设计

1.传感器、放大模块。测量温度的时候,我们选用具有信号调理的电压输出温度传感器AD22100。其有以下特点:工作温度范围为—50~150度;温度系数22.5mV/℃;输出电压正比于温度与V+的乘积;线性优于满量程的±1%。;反向电压保护;高电压、低阻抗输出。

温度传感器AD22100将温度信号通过温敏电阻R的变化转换成电压信号,从运放输出端输出电压,对应的电压信号传输函数为:

当图中电源电压为+5V,—50~150度对应的输出电压为0.25~4.75V。温度与输出电压呈线性关系,当温度变化有变化,则会对应有一个电压输出,通过温度传感器AD22100将温度转化成电压。

2.A/D转换模块。运用A/D转换器ADC0809将模拟量的电压信号转化成八位二进制精度的数字量ADC0809芯片介绍可参看有关文献。

3.单片机的显示数码转换模块

(1)原理与算法。在很多运用单片机进行测量的系统中,通过传感器或A/D转换后的数据只是测量数据,并非显示数据,将这些测量数据转换为二进制的显示数据,才能通过查表的方式正确显示直观数据。8位二进制有0-255共256个值,但是电压值却只有0-5V,8位二进制的0和电压的0V对应,而8位二进制的255和电压值的5V对应,把0-255分成5分,即255/5=51,,1/51=0.0196V,即一个8位二进制值所代表的电压值近似为0.0196伏。再按照这个关系去除以51,得到十位电压值;再将余数与26比较,小于26直接乘以10再除以51,所得商就是个位电压值;如大于26则先减去26,再乘以10,然后除以51,所得商再加上5,即得个位电压值;将第二次除以51所得余数,按第二次除以51的方法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为十分位电压值。(2)单片机与LED数码管动态显示接口电路。具体电路可查阅相关文献。由于动态显示情况下,CPU要定时扫描刷新显示,数码管的信号在不停的通断变化,为了保证显示效果,一般会在数据端口接一个缓冲驱动芯片(如74HC244、74LS244等),而在位选通端接一个PNP三极管作驱动(如9012、8550等)。

4.超温异常报警模块。利用AD22100传感器取得电压模拟量后,根据其传输函数公式

可算得当温度TA达到36.5时,电压模拟量V0的值为2.196V。所以,在V0后面加一个比较器,当V0大于恒压源设定值时,就会在比较器输出端输出一报警信号,从而引发报警装置。

四、软件设计

1.显示程序的实现。在程序设计时一般将具体的显示部分单独分出来组成一个显示子程序,这样编程方便、思路清晰,也便于检查。显示时,从主程序调用显示子程序,根据显示数据通过查表程序读取显示代码,将显示代码从P0口传给数码管,同时P2选中1个数码管,每个数码管亮1MS,显示完接着显示第二位数据,当所有数码管第一轮全部显示完后返回主程序。

2.程序设计。设计者可按个人习惯及擅长具体设计。

五、问题及展望

此类温度检测器只能有一种报警温度值,理论上只适用于平均温度接近的一类动物的检测,存在局限性,可在此问题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制造出集成的有各种温度设定值得模块,设计更加通用型的温度检测仪。

参考文献:

[1]薛钧义,张彦斌.MCS一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第2篇

【关键词】温度 at89s52 nrf9e5

1 引言

由于在局部的温度通常具有不一致性,因此在检测环境温度时,传统的单一测点测量温度的方法并不能够准确说明实际的温度信息。在同一环境中,对多点进行温度测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温度测量更加准确。但是多点温度测量的温度测量点比较分散,如果使用传统的有线布线方式的话,则系统设计复杂,十分麻烦。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温度采集系统,采用了nrf9e5无线芯片,主控芯片采用的是at89s52单片机,温度测量的传感器为ds18b20[1]。

本论文首先介绍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然后分别简要介绍硬件电路设计以及部分软件程序设计。

2 系统方案

无线数据传输按照传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点对点、点对多点以及多点对多点。本论文所设计的系统由主控芯片51单片机、主接收器以及多个测量终端组成。每个测量终端都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nrf9e5传递数据,进而形成无线传输的温度采集系统。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将相应的温度传感器分布在所要测量环境的不同位置,就能够精确评估环境温度。然后再将这些测量得到的温度经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到主控芯片上,主控芯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

3 硬件电路设计

3.1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nrf9e5具有和8051相互兼容的微控制器,但是时序和指令都与其有些差别。nrf9e5与cpu的数据交换是通过串口来进行的。

nrf9e5和其他模块通信主要是通过自身内部的并行口和内部的spi口。nrf9e5与nrf905等具有一样的功能。收发器在与微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片内的spi和并行口。在要传输通信的数据准备好之后,就能够产生中断,供微控制器使用。

3.2 温度测量电路

温度检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采用热电偶等。但是本论文采用的是ds18b20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采用的是one-wire总线,即只采用一根信号线与单片机进行连接。该测温传感器能够测量零下55度到125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同时分辨率能够达到0.5摄氏度。工作电压范围很宽,一般为3.0至5.5v。

3.3 主控芯片

本论文设计的数据采集器使用的主控芯片是at89s52单片机。msc-51单片机是八位的非常实用的单片机。本论文所使用的at89s52单片机就是基于这款单片机的。msc-51单片机的基本架构被atmel公司购买,继而在其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新的功能,同时扩展了芯片的容量以及加入flash闪存等等。51内核的单片机具有很多优点,因此无论是在工业上还是在一些电子产品上应用都很多。全球也有许多大公司对其进行扩展,加入新的功能。即使是在今天,51单片机仍然在控制系统中占据很大市场。

下面对本论文所使用的单片机作简要介绍。这款单片机具有最大能够支持的64k外部存储扩展,同时还具有8k字节的flash空间。该单片机具有4组i/o口,分别是从p0到p3,同时每组端口具有8个引脚。每个引脚除了能够作为普通的输入和输出端口外,还具有其它功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引脚复用。其还具有断电保护、看门口、计时器和定时器。51单片机一般的工作电压是5v。

4 软件设计

4.1 通信协议

本系统为单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主接收器在可靠通信范围内分别与每个数据终端通信。主接收器与每个数据终端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因此在通信过程中必须明确接收方的地址。系统通信协议定制如表1所示。

4.2 温度测量程序

本论文采用的温度传感器是one-wire总线的器件,与主控芯片进行一根数据线连接,就能够同时实现数据和时钟信号的双向传输。但是这样就要求主控芯片的时序必须具有严格的要求。在出厂之前,每个器件的rom上都光刻上64位的编码,这个编码地址序列是唯一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编码地址序列来进行多

点的组网。但是本论文所设计的温度采集系统,在每一个结点只是用一个温度传感器,因此在程序中并不需要读取其rom编码。

5 总结

在实际的温度测量过程中,测量单点的温度往往并不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温度信息,需要对同一环境进行多次测量,同时要对多个温度节点进行测量。但是多点温度测量的温度测量点比较分散,如果使用传统的有线布线方式的话,则系统设计复杂,十分麻烦。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温度采集系统,采用了nrf9e5无线芯片,主控芯片采用的是at89s52单片机,温度测量的传感器为ds18b20。本论文首先介绍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然后分别简要介绍硬件电路设计以及部分软件程序设计。

参考文献

[1]马祖长,孙怡宁,梅涛.无线传感器网络综述[j].北京:通信学报,2004,25(4):15-17.

[2]郑启忠,耿四军,朱宏辉.射频socnrf9e5及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4(8):51-54.

[3]季一锦,尹明德.一种基于nrf9e5的无线监测局域网系统的设计[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4,(12):22-25.

[4]盛超华,陈章龙.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2005,21(6).10-13.

第3篇

【关键词】单片机;项目式;课程改革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自动控制类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的能力及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据调研高职院校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方式,部分院校按照知识体系讲授,讲授内容顺序为单片机技术概论、单片机体系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1]。按照知识体系讲解,教师和学生普遍感觉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对知识点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具备利用单片机设计应用系统的能力。部分院校目前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经过实践教学测试,教学效果良好。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由知识体系讲授转变为项目驱动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知识体系讲授对于高职阶段的同学说来说,能够系统的了解单片机的内部体系结构,对指令执行的内部过程更加清晰,知识点介绍完后再通过一个大的课程实训项目完成课程的实践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是通过多个项目的学习完成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即介绍某个项目时,先介绍理论知识,紧跟着完成实践教学,即设计项目硬件电路、软件程序,然后调试系统等环节。每个项目能完成具体的某种功能,学生学习兴趣会增加,对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入。两种讲授方式存在的弊端有:知识讲授体系缺乏兴趣性、理论较难理解、缺乏实践能力的锻炼;项目驱动式对单片机的内部原理分析不够深入,但提高了单片机应用项目的实际开发能力。

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模拟仿真及实物焊接两个环节。硬件仿真电路使用Proteus硬件仿真软件,该软件内部集成了多种常用的单片机芯片、电阻、电容、晶体管、LED、LCD液晶屏等,电路搭建方便,仿真效果良好,目前广泛的应用在单片机课程的教学中。软件采用KEIL软件,该软件使用方便,通过建立工程文件到生产HEX文件整个流程清晰易懂,代码编译质量高。Proteus和KEIL两个集成开发环境具有联调功能,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得系统开发流程更加直观,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需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单片机实际项目的开发流程;能够独立设计常用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具备检修单片机应用系统故障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系统仿真测试;提高学生手工焊接技能等要求。

通过多个项目的设计,使得单片机技术中的知识点全部介绍,能够达到上述要求。教学项目需从简到难,然后综合设计多个项目,最终达到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教学内容详细介绍如下:(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介绍。可选用项目点亮一个发光二极管。分析单片机与PC机的区别,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知识等,理论分析后,在Proteus中搭建硬件电路,在KEIL中设计软件程序,然后调试程序,观察系统是否正常工作,需重点介绍集成开发环境Proteus、KEIL软件的使用。(2)单片机IO端口的学习。如可选用流水灯系统展开介绍,详细分析单片机内部IO端口的特点,分析其应用场合,通过软硬件设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3)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学习。可选用秒表设计项目展开教学,通过对秒表延时时间的准确设计,采用定时器查询方式完成延时,能够较好的掌握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程序设计。(4)单片机中断系统的学习。在秒表设计中延时程序可用中断方式完成,通过与查询方式的比较,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单片机定时与中断之间的关系。(5)单片机键盘电路的学习。需掌握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两种方式的应用,可采用万年历系统的设计,在此项目中介绍数码管动态驱动方式及常用的LCD1602、12864等液晶屏的使用,此项目进一步综合运用了定时、中断资源,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单片机内部资源的能力。(6)最后通过多个综合项目的设计,达到教学目的。如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单片机测距系统设计、单片机密码锁系统设计、单片机语言报警系统设计等。[2-3]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网购单片机学习套件,学生动手从单片机最小系统焊起,然后焊接接口电路及串口下载电路等。通过实物的焊接能够加深学生对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理解,且每个项目HEX文件能够在此套件上验证,包含了仿真与实物测试。也可以让学生在万能板上焊接每个项目电路,进而提高焊接能力及实物查错能力等。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单片机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比例相加得到课程成绩。平时成绩应占主要部分。平时成绩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会增加,能让学生认真的完成项目的设计。

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在理论够用的基础上,强化其动手能力的锻炼。如何对每个项目进行考核呢?可考核硬件电路设计的正确性、软件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功能的完整性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让学生在万能板上焊接单片机应用系统,考核学生的手工焊接能力、实际电路板查错能力、团队配合能力等。考核内容可包含有其他内容,如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等方面。

四、项目举例

以电子钟设计为例。项目目的是掌握单片机定时器、中断系统、键盘电路、液晶屏的综合应用。硬件电路设计方面,需搭建单片机最小系统、时钟控制按键、显示电路,通过硬件电路的模拟仿真及实际电路板的焊接,进一步强化了最小系统及扩展电路的设计要点,掌握了液晶LCD1602的内部电路结构原理及引脚的接线方法[4]。

软件设计方面,软件流程图如图1所示。主函数需先初始化液晶屏1602、定时器、中断系统。初始化结束后进入无限循环,无限循环包括有时、分、秒的显示程序、按键扫描程序。当定时1S到后进入中断服务程序,秒加1,当秒到60时,分加1,当分加到60时,时加1,当时为24自动返回到0。按键扫描程序需设计时钟启动、暂停、复位按键检测程序,使得时钟为可控时钟,该程序需在循环程序中不停的被执行,即为按键扫描达到控制效果,为了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可采用按键中断方式去完成软硬件的设计。

五、总结

单片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需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改进。论文简要的介绍了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单片机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实际教学效果的考核,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汪万维.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10):95-97.

[2]张涛,韩春贤,等.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8):101-102.

[3]王静霞.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杨利亚,潘海燕,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改革与探索[J].电子世界,2012(11):167-168.

本文系2011年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质量工程项目“特色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第4篇

关键词:收费器,单片机,双音多频,AT89S51

 

引言

本文具体介绍了怎样利用AT89S51单片机设计和实现一款低成本的可配置性的单路电话计费器。该计费系统可识别市内或长途电话号码,根据号码进行计费;并能显示通话时间和费用;可自动实现全价和折价的转换;计费准确,可方便地查询话单信息;并具有可配置性,可通过按键重新设置费率等参数。成本低,功耗小。完成其可配置性保证了该计费器可适应电信局费率的调整而重新设置计费参数。

1 系统工作原理及功能

1.1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中利用CPU控制MT8880以实现DTMF信号的接收与发送,MT8880能接收全部16个DTMF信号,并对8279的显示接口及有关管脚功能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驱动16位七段十进制数码管数据显示及键盘输入阵列计算机应用系统,利用8279可实现对键盘/显示的自动扫描,以减轻CPU负担,简化硬件电路。系统总体框图见图1.1。硕士论文,单片机。

图1.1 系统总体框图

1.2 系统实现的功能

(1) 显示功能

该系统采用16位LED显示器,可实时显示计费系统工作时的各种信息。在拨号时可显示被叫号码,通话时显示通话时长,话费合计,挂机后可通过按键显示通话记录和累计话费等。

(2) 通话计费

在接通电话后,根据所拨电话号码,由计费器自动识别通话类型(市话、长途),接通以后,计费系统立即开始计费,并实时显示通话时间及话费金额。挂机后,显示器上显示此次通话的时间及费用。

(3) 话单查询

在挂机后,通过键盘可直接查询通话记录及费用,通过按键盘上的“查询”键、“上翻”键、“下翻”键,可查询最近的5条通话记录。挂机状态,按“查询”键,计费器显示最后一个话单序号及电话号码;延时后显示通话时长及费用。“上翻”键功能是显示上一条话单信息;“下翻”键功能是显示下一话单信息。

(4) 话费累计

话机处于挂机状态时,按“累计”键,屏幕显示已拨打电话的费用总计。

(5) 设置参数

在设置状态下按“下翻”键,设置费率;若按“0”号键,清除话费累计。

2 电路模块的设计

2.1 AT89S51及其外围电路

AT89S51的P1口作为DTMF信号输入口。MT8880的D0-D3分别接AT89S51的P1.0-P1.3,CP、RSO、R/W¯、CS¯、分别接AT89S51的P1.3-P1.7,IRQL接INT0,工作原理: MT8880每接收一个外部信号IRQL由高变低一次,IRQL接AT89S51的中断0(P3.2),单片机在中断期间将数据D0-D3从MT8880读入内部数据存储器,中断服务完成后,IRQL由低变高,开始接收下一个信号(设计时应注意中断服务时间小于拔号内部数字时间间隔)。当对外命令时,AT89S51将内部数据D0-D3传送到P1口,然后再从P1口传送到MT8880的D0-D3,数据MT8880中经双音频调制后从TONE脚输出DTMF信号。读写信号R/W¯由P1.6提供,寄存器选择信号由P1.5提供。OSC1、OSC2接3.58Hz晶振,EST和ST/GT端外接RC积分电路,使解码数据产生一个延时,让CPU可正确读取数据。硕士论文,单片机。

当手动按下S1,就把RESET引脚拉高,只要该高电平能持续两个以上的机器周期就能使系统复位。系统正常工作时RESET保持在低电平。

时钟电路为CPU提供精确的工作频率,电容C6、C7对振荡频率有稳定作用,其容量的选择通常为30PF左右,振荡频率的选择一般为1.2MHz-12MHz,本系统采用了12MHz的石英晶体振荡器。

2.2 DTMF信号收发电路

目前,电话通信基本上使用双音多频(DTMF)发号,而MT8880是一种完整的DTMF发送与接收器,容易与单片机接口,且可编程控制,故选用MT8880,初始化时,将其设置为DTMF模式,可接收拨号。用户线上的各种信号音(包括拨号音、回铃音、忙音等)都是450Hz的FSK信号。铃流信号:25Hz±3Hz,输出电压90V±15V,电流为300mA。

(1) 接收接口电路设计

当MT8880作为DTMF接收器的时候,DTMF信号经由IN+和IN-输入,经过运算放大并且滤除信号中的拨号音频率,然后发送到双音滤波器,分离出低频组和高频组信号。通过数字计数的方式检出DTMF信号的频率,并且通过译码器译成四位二进制码。四位二进制编码被锁存在接收数据寄存器中,此时状态寄存器中的延时控制识别位复位,状态寄存器中的接收数据寄存器满标识位置位,对外来说,当寄存器中的延时控制识别位复位时IRQL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如果用IRQL作为单片机的中断信号, IRQL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向CPU发出中断申请,当CPU响应中断,读出寄存器中的数据后,IRQL返回高电平。

MT8880的Q1-Q4与单片机的P1.0-P1.3相连,P1.4-P1.7分别与CP,RSO,R/W¯,CS¯相连, DTMF-IN、DTMF-OUT为双音多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端子;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加了滤波电路。

(2) 发送接口电路设计

当MT8880作为DTMF发送器时,数据总线D0-D3上四位二进制码被锁存在发送数据寄存器中,发送的DTMF信号频率由3.58MHz的晶振分频产生。分频器首先从基准频率分离出8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行列计数器根据发送数据寄存器中的数据,以八取二方式分离出一个高频信号和一个低频信号,经开关电容作D/A转换,在加法器中合成DTMF信号,并从TONE端输出。OSC1、OSC2接3.58Hz晶振,EST和ST/GT端外接RC积分电路,使解码数据产生一个延时,让CPU可正确读取数据。

2.3 模拟摘机电路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不论任何电话机,摘机状态的直流电阻应≤300Ω,有“R”键的电子电话机的摘机状态直流电阻应≤350Ω。在挂机状态下,其漏电流≤5μA。因为程控电话交换机对电话摘机的响应是电话线回路电流突然变大为约30mA的电流,交换机检测到回路电流变大就认为电话机已经摘机。

当单片机检测到有效信号时,从CPU送出的摘机信号驱动光耦导通使负载接入,进入摘机状态,使电话线上的电流变为30mA左右,交换机检测到该电流后将线路电压变为十几伏的直流,完成摘机。硕士论文,单片机。

2.4 显示/键盘驱动电路

AT89S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键盘显示驱动电路8279的A、B口显示数据输出线分别与2个7447译码/驱动器的输入端相连。硕士论文,单片机。硕士论文,单片机。SL0-SL3扫描输出线接在3-8线译码74LS138的输入端,输出经8位驱动电路后,每位同时驱动2位七段数码管。因此该电路可同时驱动16路七段十进制数码管。74LS47的消隐输入BI¯端与8279的BD端连,当8279的显示数据切换时,D端输出低电平,使74LS47的输出均为低电平,将显示熄灭。由于74LS47的输出驱动电流可达20mA,能直驱动七段数码管。来自RL0-RL7的8根回复线的回复信号,由回复缓冲器并锁存。在键盘工作方式中,回复线作为行列式键盘的行列输入线。在逐行列扫描时,回复线用来搜索每一行列中闭合的键。当某一键闭合时,去抖电路被置位,延时等待10ms后,再检验该键是否继续闭合,并将该键的地址、控制状态一起形成键盘数据被送入8279内部FIFO(先进先出)存储器,即是8279的IRQ端。8279由单片机AT89S51控制,片选线为P2.7,命令/数据选择线A0与单片机地址总线P0联接,这时8279的端口地址为;数据口:7FFEH,命令/状态口:7FFFH。硕士论文,单片机。CLK直接与单片机ALE联接,即以AT89S51的ALE引脚输出作为8279芯片的时钟源,AT89S51内部晶振频率fosc=12MHZ,则fALE=2MHZ,可由8279的时钟分频命令进行20分频,从而使8279工作在100KHZ的最佳频率。

3 总 结

该计费器的特点是低成本,可配置性好,可适应各种不同的费率要求,该计费系统自动识别所拨号码,实现自动计费。但它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们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完善:增加打印机接口,用来打印收费单据等;增加语音录放接口,进行语音提示;还可增加实时时钟/日历芯片接口,可以方便的看到时间。

参考文献

[1]朱善君,孙新亚,吉吟东.单片机接口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6~48

[2]房小翠,王金凤.单片机实用系统设计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23~24

[3]及力.Protel99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2~50

第5篇

论文摘要: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介绍了单片机的应用并且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谈了单片机应用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几个技巧。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更不用说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了。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科学家、工程师。

一、单片机的特点应用

单片机的特点主要有 :高集成度,体积小,高可靠性 ;控制功能强;低电压,低功耗,便于生产便携式产品 ;易扩展;优异的性能价格比。目前,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设备;单片机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在实时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单片机在日常生活及家用电器领域的应用;在各类仪器仪表中引入单片机,使仪器仪表智能化,提高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度,简化仪器仪表的硬件结构,提高其性能价格比;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商业营销设备;单片机在医用设备领域中的应用;汽车电子产品;航空航天系统和国防军事、尖端武器等领域,单片机的应用更是不言而喻。

二、单片机开发中的几个基本技巧

在单片机应用开发中,代码的使用效率问题、单片机抗干扰性和可靠性等问题仍困扰着。现归纳出单片机开发中应掌握的几个基本技巧。

1、如何减少程序中的bug。对于如何减少程序的bug,应该先考虑系统运行中应考虑的超范围管理参数如下。物理参数:这些参数主要是系统的输入参数,它包括激励参数、采集处理中的运行参数和处理结束的结果参数。资源参数:这些参数主要是系统中的电路、器件、功能单元的资源,如记忆体容量、存储单元长度、堆叠深度。应用参数:这些应用参数常表现为一些单片机、功能单元的应用条件。过程参数:指系统运行中的有序变化的参数。

2、如何提高C语言编程代码的效率。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程序设计是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必然趋势。如果使用C编程时,要达到最高的效率,最好熟悉所使用的C编译器。先试验一下每条C语言编译以后对应的汇编语言的语句行数,这样就可以很明确的知道效率。在今后编程的时候,使用编译效率最高的语句。各家的C编译器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故编译效率也会有所不同,优秀的嵌入式系统C编译器代码长度和执行时间仅比以汇编语言编写的同样功能程度长5-20%。对于复杂而开发时间紧的项目时,可以采用C语言,但前提是要求你对该MCU系统的C语言和C编译器非常熟悉,特别要注意该C编译系统所能支持的数据类型和算法。虽然C语言是最普遍的一种高级语言,但由于不同的MCU厂家其C语言编译系统是有所差别的,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功能模块的操作上。所以如果对这些特性不了解,那么调试起来问题就会很多,反而导致执行效率低于汇编语言。

3、如何解决单片机的抗干扰性问题。防止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去除干扰源、隔断干扰路径,但往往很难做到,所以只能看单片机抗干扰能力够不够强了。在提高硬件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同时,软件抗干扰以其设计灵活、节省硬件资源、可靠性好越来越受到重视。单片机干扰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复位;至于程序跑飞,其实也可以用软件陷阱和看门狗将程序拉回到复位状态;所以单片机软件抗干扰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复位状态。一般单片机都会有一些标志寄存器,可以用来判断复位原因;另外你也可以自己在RAM中埋一些标志。在每次程序复位时,通过判断这些标志,可以判断出不同的复位原因;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志直接跳到相应的程序。这样可以使程序运行有连续性,用户在使用时也不会察觉到程序被重新复位过。

4、如何测试单片机系统的可靠性。当一个单片机系统设计完成,对于不同的单片机系统产品会有不同的测试项目和方法,但是有一些是必须测试的:测试单片机软件功能的完善性;上电、掉电测试;老化测试;ESD和EFT等测试。有时候,我们还可以模拟人为使用中,可能发生的破坏情况。例如用人体或者衣服织物故意摩擦单片机系统的接触端口,由此测试抗静电的能力。用大功率电钻靠近单片机系统工作,由此测试抗电磁干扰能力等。

综上所述,单片机已成为计算机发展和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单片机应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功能,现在已能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来实现了。这种软件代替硬件的控制技术也称为微控制技术,是传统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此外在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我们更要掌握技巧,提高效率,以便于发挥它更加广阔的用途。

参考文献:

[1]何立民.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系统配置与接口技术.北京: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

第6篇

【关键词】锂电池;充电;安全保护;动态管理

1.引言

锂电池最早出现于1958年[1],20世纪70年代进入实用化。20世纪80年代趋向研究锂离子电池,以后日益发展。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像手机、笔记本电脑、MP3播放器、PDA、掌上游戏机、数码摄像机等便携式设备已越来越普及,这类产品常常采用二次电池进行供电。

市面上广泛使用的便捷式二次电池主要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二次碱锰电池及锂电池,其中锂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而可充电锂电池是目前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池,其以体积小、容量大、质量轻、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电池循环充放电次数多(寿命长)等优点,受到大家的青睐[2]。

锂电池能量密度高,难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在过度充电状态下,电池温度上升后能量将过剩,于是电解液分解而产生气体,容易使内压上升而产生自燃或破裂的危险[3];因此锂电池的过度充电及过电流保护很重要,所以通常都会设计保护电路,用以保护锂电池。

本论文基于实际应用情况,以10节锂电池为一组,研究锂电池组充电安全保护电路的设计,其中锂电池组充电时采用并联模式。

2.锂电池组充电安全保护电路硬件设计

并联充电,即所有单体电池并联独立充电,均充满时(4.2V)[4],充电结束。锂电池组并联充电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单片机LPC768通过四位选通控制位来依次选通CD4067 的第0~9位,即依次对充电的十节锂电池进行监测和控制。单片机不停的扫描,并将采集到的电压与电流信息与基准电压与电流进行比较,通过控制相应的模拟开关的开断程度来保证充电过程在恒流恒压模式下进行。

图1 锂电池组并联模式充电系统框图

单片机CPU 通过模拟多路器(CD4067)从V0~V9采集电池两端电压,包括50mΩ 采样电阻压降,线路损耗压降。从I0~I9采集流过电池的电流。向C0~C9发送控制信号,控制MOS场效应管的导通程度,从而实现电池恒流恒压充电。

当电池两端电压低于4.2V时,控制场效应管,保持以2A电流恒流充电。当电池两端电压接近4.2V时,控制场效应管,保持恒压充电。单片机控制10路单体充电电路,轮流采样,调整。

2.1 单片机LPC768

LPC768单片机[5]是一种MCS-51 兼容的CPU。只有20个管脚,内部有4 路8bit A/D 转换器,2 路8bit D/ A 转换器(768 有4 路10bit PWM 型D/A转换器),具有内部看门狗。价格便宜,功能齐全,抗干扰能力强,基本不需要外部译码控制元件与电路。其不足之处是只有4k 字节内部程序存储器,128 字节用户存储空间。不过通过优化程序,完全满足程序存储。

图2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锂电池组并联模式充电软件流程图

2.2 单刀多掷开关CD4067

CD4067[6]相当于一个单刀十六掷开关,有四个二进制输入端A、B、C、D和控制端INH,具体接通哪一通道,由输入地址码ABCD来决定。INH=1时,关闭所有的通道。

3.锂电池组充电安全保护电路软件设计

图2给出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锂电池组并联模式充电软件流程图。

4.锂电池组充电安全保护电路设计实验验证

PC机上位串口通信监测程序采用LabVIEW 图形化编程语言编程,通信协议设置如下:1)异步串行通讯;2)串行通信波特率为9600Hz;3)帧格式为:1位开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位;4)单片机通过查询方式接受PC机发送的数据;5)PC机接收单片机由串口发送的数据后,由LabVIEW程序进行数据解析,分别取出电压信号、电流信号等。

由于篇幅限制,图3出示部分锂电池充电过程监测图,并对10节锂电池组进行充电监测,约5h充电完成后,监测数据表1所示。

通过上面的实验验证,充电结束后对每一节锂离子电池电压测量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本论文设计的锂电池组安全充电电路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过压保护终止电压为4.2V,过流保护终止2A,保证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实现了对锂电池组充电过程的均衡管理。

5.结论

对锂电池组并联充电安全保护电路中,选用了LPC768 单片机做为充电器的核心控制单元,通过CD4067 多路模拟开关依次扫描并监测十路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状态,发现过充电和过电流等情况时,能够及时对出现异常情况的单体电池做出调节,保证了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均衡性和可靠性。最后,论文使用了LabVIEW 程序进行数据解析,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该充电电路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Walter A V S,Bruno S.Advances in Lithium-ion Batteries[M].New York:Kluwer Acadimic/Plenum Publishers,2002:185-232.

[2]林玉兰,吕迎阳,梁广等.基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锂电池充电装置[J].电源技术,2006(01):38-43.

[3]吴宇平,万春荣,姜长印.锂离子二次电池[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潘靖.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D].浙江大学,2007.

第7篇

关键词:汇编语言,C语言

 

单片机的开发离不开单片机的开发语言,对于一个开发者来说,选择适合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开发环节。

目前的单片机的编程语言主要有汇编和高级语言两种,每一种类型的单片机都有自己的汇编语言,软件可移植性不是很好。而高级语言有C 语言,PLM 语言,PASCAL 语言,BASIC语言等几种。BASIC 语言主要应用在MCS51 系列单片机上,但效果不是很理想,现在已经基本上不用。PLM 语言主要应用在MCS51 和MCS96 系列单片机中,对硬件的控制能力和代码效率都很好,PLM51语言是介于C语言和汇编语言之间的一种高级语言, 是由一种曾经用于大中型计算机的高级语言 PLM 语言移植来的。PLM 的程序书写格式相当灵活,其说明语句写在输入行的位置不受限制,而且程序的元素之间可以随意插入空格。PASCAL语言在MOTOROLA 单片机中有应用。C语言是现代单片机开发中较常用的高级语言,其程序的可读性,可移植性都很好,对硬件的控制能力也很强,唯一不足的是其代码效率较低,在程序量较大时需使用大容量的程序存储器。下边本文就主流的汇编语言与C语言的语言结构和特点进行研究。

首先是汇编语言的结构及特点。

汇编语言是一种采用助记符来编写程序的语言,它由操作符和操作数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操作数又分为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汇编语言比用机器语言的二进制代码编程要方便些,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编程过程。论文大全,汇编语言。。汇编语言的特点是用符号代替了机器指令代码,而且助记符与指令代码一一对应,基本保留了机器语言的灵活性。使用汇编语言能面向机器并较好地发挥机器的特性,得到质量较高的程序。

由于汇编语言中使用了助记符,用汇编语言编制的程序必须通过预先放入计算机的'汇编程序'的加工和翻译,才可以变成能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二进制代码程序。用汇编语言等非机器语言书写好的符号程序称为源程序,运行时汇编程序要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目标程序是机器语言程序,它一经被安置在内存的预定位置上,就能被计算机的CPU处理和执行。

汇编语言像机器指令一样,是硬件操作的控制信息,因而仍然是面向机器的语言,使用起来还是比较繁琐费时,通用性也差。但是,汇编语言用来编制系统软件和过程控制软件,其目标程序占用内存空间少,运行速度快,有着高级语言不可替代的用途。

其次是C语言的结构及特点。

C语言是一种通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在国际上十分流行,它既可用来编写计算机的系统程序,也可用来编写一般的应用程序。以前计算机的系统软件主要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对于单片机应用系统来说更是如此。由于汇编语言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都较差,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单片机应用系统程序的周期长,而且调试和排错也比较困难。而一般效率高的高级语言难以实现汇编语言对于计算机硬件直接进行操作(如对内存地址的操作移位操作等)的功能。而C语言既具有一般高级语言的特点,又能直接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操作,并且采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能够很容易地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之间进行移植,因此许多以前只能采用汇编语言来解决的问题现在可以改用C语言来解决。

C语言可以用来编写科学计算或其他应用程序,但它更适合于编写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程序以及其他一些需要对机器硬件进行操作的场合,有的大型应用软件也采用C语言进行编写,这主要是因为C语言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和硬件控制能力,表达和运算能力也较强。

概括来说,C语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语言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 :C语言一共只有32个关键字,9个控制语句,主要用小写字母表示,压缩了一切不必要的成分;C语言程序书写形式自由,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构造出复杂的数据类型和程序结构。

2.运算符丰富 :C语言把括号、赋值、强制类型转换等都作为运算符处理,从而使C的运算类型极其丰富,共有34 种运算符。C表达式类型多样化,灵活使用各种运算符可以实现其他高级语言难以实现的运算。

3.数据结构类型丰富 :C的数据结构类型丰富,根据需要可以采用:整型、实型、字符型、数组类型、指针类型、结构体类型、共用体类型等多种数据类型来实现复杂数据结构的运算,尤其是指针类型数据使用起来非常灵活多样。

4.可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 :C语言是以函数作为程序设计的基本单位的,用函数作为程序模块以实现程序的模块化,是结构化的理想语言。

5.语法限制不严格,程序设计自由度大 :C语言的语法规则不太严格,程序设计的自由度比较大,限制和灵活是一对矛盾。C语言放宽了语法检查,所以程序员应当仔细检查程序,而不要过分依赖C编译程序去查错。

6.C语言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 :C语言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能进行位(bit )操作,能实现汇编语言的大部分功能,可以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这样它可以对单片机的内部寄存器和I/O口进行操作,可以直接访问片内或片外存储器。

7.生成目标代码质量高 :众所周知,汇编语言程序目标代码的效率是最高的,但统计表明,C语言编 写的程序生成代码的效率仅比汇编语言低10~20%。

8.程序可移植性好 :汇编语言完全依赖于机器硬件,因而不具有可移植性,C语言是通过编译来得到可执行代码的。C语言的编译程序便于移植,基本上不作修改就能用于各种机器和操作系统。

尽管C语言具有许多的优点,但和其他任何一种程序设计语言一样,也有其自身的缺点。但总的来说,C语言的优点远远超过了它的缺点。论文大全,汇编语言。。

因此我们在使用中通常将汇编语言和C语言相结合,利用共同的优点来完成开发工作。那在C语言中如何使用汇编语言呢?这个问题在不同的编译器中,具体实现方法是不同的。不过在实现大方上也不过就是有两种,而且各种编译器的实现方法也是大同小异。论文大全,汇编语言。。通常的方法是:一、对C语言程序编译后形成的汇编程序进行手工修改与优化;二、在C语言程序中直接嵌人汇编语句;三、分别编写C语言程序和汇编语言程序,然后独立编译成目标代码模块,再进行链接。第一种编程方式要求对汇编与C语言都极其熟悉,并且这样的编程方式对程序的可读性和扩展性的负面影响比较大,一般不建议使用。第二种方法适用于语句执行频率非常高,并且C编程与汇编编程效率差异较大的情况,例如进入中断的通用中断子程序等。第三种方式是混合编程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在这种方式下,C语言程序与汇编语言程序均可使用另一方定义的函数与变量。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使二者结合起来,达到混合使用的目的。

以上就是本文对多种单片机的开发语言特点进行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建铎.单片机原理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

[2]刘守义.单片机应用技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8

[3]李平,杜涛,罗和平.单片机应用开发与实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7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设计理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技术核心课程。该课程是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的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技能课程,是基于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开发的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是属于职业学习领域课程之一,它担负着帮助毕业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从担任单片机程序的编制、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等岗位的重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单片机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其扩展、单片机的应用等,培养学生具有单片机的编程、硬件的结构设计的能力及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这对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整体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设计理念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工作任务为中心、项目课程为主体,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1、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依据自动化控制系统实践能力要求,设置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2、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按照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内容;3、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真正以“能力”为主线来设计课程。要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来确定课程设置。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依据由简到难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立教学项目,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立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能力。共设置9个学习项目, 每个学习项目均应从知识技能等方面达到教学的标准。

二、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岗位具体工作对能力、知识、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本课程总体目标是实现学生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1、能力目标:(1)具备单片机硬件图的表达、阅读、分析能力;(2)具备单片机汇编语言编程的能力;(3)具备单片机硬件扩展的能力;(4)初步具备单片机的应用能力。

2、知识目标:理解单片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了解单片机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掌握单片机的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数据传送类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等各种指令系统。掌握单片机软件编程的方法;掌握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其硬件扩展的方法。

3、态度目标: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实践意识;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二)课程内容设计

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有关岗位的要求,我们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反复研讨后,选择了贴近实际的5个典型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以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将教学项目组织为5个对应的能力训练项目。

(三)教学方法设计

1、基于教与学的教学方法。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提高的需求为目的确定综合案例、单项任务和理论知识。通过课堂练习与测验、课后研究报告、课后综合案例及课程实验与学生一起“学中做、做中学”。另一方面,以教师为主导,老师指出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进行正确引导(课堂、实验、课后研究报告),了解学生困惑,进行正确指导(课程学习、作业、实验报告、课后研究报告书);2、创造真实氛围的工作环境,实施一体化教学法。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创设真实氛围的工作环境,开展一体化教学,将教室与实训室合二为一,形成仿真的工作场所,使教学过程变为生产过程,学习任务变为工作任务,使学生通过学习亲身体验工作。教学组织过程实施“学做一体”。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教、学、做过程中,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互动,以活动为导向的自主学习;3、案例教学法。如讲解单片机编程知识时,引入生活、工业控制实例等开展案例教学,如电动玩具的前进后退、走廊灯光的延时熄灭、仓库货物数量统计、交通灯制作等案例,增加学习兴趣和动力,又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4、项目教学法。以生产过程为载体开发教学项目,整个教学围绕各个项目的解决而展开,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学生查找资料进行决策分析,制定出计划,并进行实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另外,还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手段,提供了网络教学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资源设计

使用高等职业教育时空技术专业“双证课程”培养方案规划教材、高职高专系列教材等作为教学参考教材,实行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网络教学环境;推荐优秀网站,建立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课件等内容的教学资源库。鼓励、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利用校内实验实训教学条件,让学生有目的的,主动地去学习。

第9篇

关键词:单片机;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8-0041-02

目前,计算机硬件技术向巨型化、微型化和单片化三个方向高速发展。自1975年第一块单片微型计算机芯片问世以来,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间,单片机技术已发展成为计算机技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分支,它具有体积小、性能优越、价格低廉等优点。一方面,单片机芯片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通信终端设备、家用电器、高档电子玩具等领域;另一方面,单片机也是电子技术数字化的核心部件之一,在数字化电子产品中承担着数字信号处理的重任。鉴于单片机技术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很多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均开设了《单片机技术》课程,但是院校之间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为了找到此类课程的理想教学方法,有必要对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一、传统的单片机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职院校《单片机技术》课程存在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适合高职学生的优质单片机教材较少,很多教材偏重于理论,相应的教学计划针对性不强,传统教学方法因过多体现“讲授式”特点,缺乏对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关注。传统的“单片机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往往是“理论课+实验课”。理论课在教室采用多媒体或“粉笔+黑板”的方式,以逐个知识点的讲授为主。实验课在实验室环境下练习,且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是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过后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开展《单片机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教学方法已是必然。

二、单片机一体化教学模式

《单片机技术》自身就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技术,光靠理论讲授和后续的实验验证根本不可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这项高新技术,为了改变现状使学生掌握这项受之有用的技术,唯有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的力度,使得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自己动手做而获得成就感,通过自己动手做而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自主的学习。基于此,本文对单片机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究,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项目情景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做的过程中由教师教和学生学来共同完成教学活动。

三、单片机一体化教学具体实施

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按照“理论引导普通项目实训典型项目实训综合(创新)项目实训竞赛”的系列步骤展开。

1 实施方案。每个教学过程均安排在实训室采用“理论讲解-分析设计-学生编程-仿真-实训-设疑-再编程-再仿真-再实训”的方式进行,边讲边动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先完成普通项目实训,再完成典型项目实训,然后完成综合(创新)项目实训。例如,要完成“8个发光二极管轮流点亮”的任务,教师先讲解完成这个实例需要掌握的相关电路原理和指令规则,接着引导学生一起来分析思考如何实现任务功能,待学生发现指令和任务之间的联系之后,让学生动手写程序,并仿真看结果对不对。如果仿真正确。再尝试将程序代码下载到实验板看结果是否正确。接下来再适当改变任务要求,让学生动手完成新任务。通过这样的过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将“学-思-知-行”统一起来。

2 实施方法。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按照“普通项目实训典型项目实训综合(创新)项目实训竞赛”的步骤循序渐进地展开,其组织形式也有相应的区别。

(1)普通实训项目。普通实训项目采用集中进行,统一指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训后学生必须根据要求,写出项目实训报告。实训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导向、纠偏、督促、检查。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地完成:资料查找、方案构思、电路设计与制作、编程及调试等工作,注重讲练结合,教师一般先有统一的入门指导,讲解实训的原理、方法、步骤、注意事项,根据需要作必要的现场操作演示,然后巡回指导。通过普通项目的实训使学生掌握单片机开发工具、单片机仿真软件、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获得基本实训技能。掌握单片机指令应用、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动手能力。

(2)典型实训项目。教师下达典型实训项目任务,提供参考资料书目,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方案。在教师对设计方案检查无误后开始进行硬件原理图的设计和软件程序编制,调试硬件电路、调试设计程序直至成功,整个过程由老师提供技术支持。学生根据任务书的时间内容要求完成设计任务。典型实训项目采用相对集中、任务分散,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典型实训项目的实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单片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理解接口技术、中断、定时/计数器等功能部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单片机应用与开发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3)综合(创新)项目实践。综合(创新)项目实践采用课题组形式,每组学生进行任务分工,共同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设计任务:审题、查阅资料、方案构思、绘制原理图、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编程及调试、论文撰写等工作。教师采用相对集中、任务分散,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在实训全过程中起技术指导作用。要真正提高学生单片机实际应用能力,单靠课堂(理论、实验)教学是不够的。为了巩固、提高学生单片机理论教学的效果,单片机应用设计综合项目,旨在继续强化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比较全面的单片机综合应用项目,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竞赛。竞赛主要采用学生自由创作的形式,教师只对作品进行评价,通过学生独立对整个作品的设计制作、设计报告的撰写及答辩,使学生真正达到能够独立面对实际问题,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实施步骤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理论课加实验课的单片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使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实现了一体化教学,对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