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

时间:2023-03-02 14:59:15

导语:在金融保险专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金融保险;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金融保险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金融、保险、理财、证券等方面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并能够从事银行信贷管理、公司和个人理财、证券投资、银行风险管理、保险业务等工作;能够在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金融、保险、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具体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中,结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层次特点,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保险理论基础和实务应用能力、金融基本理论和交易技巧,并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技能操作与应用能力。要求毕业生考取英语、计算机、保险人等相关资格证书;掌握保险知识现代金融知识和金融业务操作技能,具备风险意识;具有敬业精神和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了解国家有关经济、保险、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人文素养,能熟练处理业务。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金融保险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概况

金融保险专业自开设以来,学校对该专业建设与改革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该专业的办学条件得到良好发展,专业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基础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

(一)形成较为系统的课程建设体系,并取得一批成果

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坚持“适应发展、积极探索、适时改革、不断进取”的原则,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实际效果。主要措施有:在教学研究上狠抓基础环节,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坚持每周都搞,每个人都搞,并形成阶段性经验积极进行推广。重视理论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革新方案,把课程建设的与时具进性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在金融保险专业中,遴选7 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即《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社会保险》、《人寿保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概论》。经过几年的努力,金融保险专业在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简易网络课程、试题库、习题集建设方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进展,同时在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中,保险、证券、经济法、金融方面的专职教师都得到学生高度认可与好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实现了师资力量提升

近两年通过对外引进,补充了师资新力量,这些年轻老师通过努力,在教学一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此外,在已有师资基础上深挖现有潜力,采取灵活的方式对教师实施能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建立与校外专家的定期讨论和研讨制度,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技能与技巧。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目前金融保险专业的专职教师中已有5名教师考上了研究生或研究生已毕业,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

(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专业教学成果丰硕

几年以来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这一成果得益于长期不懈地重视教学工作和学生能力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每一位老师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实践观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措施,积极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鼓励并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和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老师在同一学期、不同学期间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以提高彼此的教学水平与技巧。通过这些努力和付出,培养的学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04 级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55 人,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98.1%,就业率达到100%。05 级金融保险专业学生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100%,06 级保险人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达到93.8%。此外,部分学生参与全国股票大赛,取得二等奖。本专业还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科研规划,鼓励教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共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3 项,发表学术论文13 篇,其中核心论文7 篇。获院级奖励证书15 件,市级奖励证书3 件。

(四)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努力,金融保险专业与大唐联合保险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机会。每一届学生都可以根据开设专业的具体进展情况,分不同阶段在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具体内容由实训基地人员进行统一安排。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以便于在随后的学习中弥补不足。在三年培养中,注重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学生实训实践中,与实训基地人员共同打造学生成长的平台。

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保险专业建设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欠缺

受制于实训基地的支持不足(实训基地太少)以及教师观念、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因素,目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真正推行和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的同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难以形成有别于其他同类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二)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结合之路,专业建设也必须强化校企合作。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专业尚未真正形成校企互赢的合作机制。虽然建立了实习基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很多同学反映实习时间太短,无法掌握更多的业务流程。

(三)对科研的不重视导致科研力量薄弱

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在评职称中对是否承担或参与过科研项目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很多老师不重视科研项目,只重视发表学术论文,同时限于学校层次与激励不足问题,致使专门研究、专题研究比较少,老师们缺少内在动力,科研队伍难以发展壮大。( hi138-Com)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基本状况与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使之更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笔者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教学体系。

(一)完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专业特点以及社会对金融保险人才的规格要求,在突出基本能力、岗位能力、应变能力等各种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应用。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多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并拓宽实习实训领域和增加时间,让学生接受系统理论知识后,能够有充足的机会得到锻炼,而不仅仅单纯追求一种形式。在目前已有模式上探索新的有效方案,突出实践部分,注重实用性,与实践单位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依据需要随时调整培养方法和培养措施,使之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二)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针对职业岗位特点实施教学计划,注重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不同需要,制定多个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办法。重点从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专题讲座三方面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老师讲授中,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将一些不需用的课程内容加以削减;同时向学生传授道德、礼仪、安全、健康、法律等基本素质和修养的有关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针对我系职专层次的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基本平台建设,包括主干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训、实习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为加深或拓展专业方向为目标的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

(三)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

从改革考试制度入手,继续完善对学生学习效果检验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尝试如下做法:一是文化课抽查考核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课强化实践考试;二是取消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改为考试与综合测评、多元评价、多证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三是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半工半读;鼓励学生选修其它专业课程,掌握多门技能,参加技能实践。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应能够充分调动各类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四)建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各项资格培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将学生活动与核心课程、潜在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整体课程体系。发动骨干学生力量,组建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以传帮带形式培养学生自适应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扩充实习实训平台

积极发挥老师、学校和毕业生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建立有效的实践基地,如证券、金融基地,给学生提供多种技能的操作与应用平台。采购支持相关技能训练的应用软件,建立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平台。

(六)重视科研,推行有效激励机制

鼓励老师在授课之余从事科研项目的研究,建立报酬机制,出台评聘结合办法,深入发掘和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奖励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Lagendijk A. Cornford J. Regional institutions and knowledge tracking new form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J]. Geoforum,2000.

[2]Leeuwis,C.and A Van Den Ban. Communication for Innov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R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Building onthe Traditional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Oxford: Blackwell Science.2003

第2篇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的实现,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我国金融保险的业的发展。使得金融保险行业逐步向自由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传统的金融保险经营模式逐步被打破,新的管理方式逐步出现,金融保险业实质是金融业和保险业的融合。通过融合促进创新,在融合创新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因此为使金融保险业更好的发展,需要进行合规管理。

【关键词】

金融保险;现状;合规管理

一、金融保险业发展现状

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已有一段历史,随着金融保险业的发展,金融行业也逐步细分,如今金融保险行业分为银行业和保险业以及证券行业。金融业和保险业融合实质是为财产服务的保险业逐步向为金融业服务转型和渗透,银行和证券以及保险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步被打破,也是当今金融保险业的发展潮流,我国金融保险业也因此加入了WTO。

(一)金融保险业发展水平较低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保险行业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保险费用可也达到当年GDP的10%左右。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的的保险行业费用只达到当年GDP的2%左右,根据国际目前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金融保险费用一般应达到当年GDP的4%左右。虽然我国的保险费用占GDP的比例较低,但是我国人均保险费用已从当初的10元,变为如今的100元,发展也是比较迅速的,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的2000美元的平均保险费用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造成这个现状的根本原因,还是我国经济还不够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还较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保险业的发展。

(二)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不是很均匀,大多保险公司的总部都设置在北京以及沿海等大型中心城市,仅总部集中在北京等大型沿海城市的保险公司就多大三十多家,虽然各个保险企业也在小型城市和不发达地区的城市设置设立分部,但由于不发达地区的保险公司规模较小,造成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分布不协调、结构不完整,这在长远来看阻碍了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就需要对我国的保险公司的分布进行调整。

(三)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保险市场再细分可以分为直接保险市场和再保险市场,目前国内对于保险市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直接保险市场,而对再保险市场的关注较少,这对投保人来说有较大的风险,而在保险市场的体系建立还不是很完善,同行业内部之间的信任度不高,这对整个保险行业发展也造成了影响,此外对于外币保险业务的开拓大多集中在国外,这对保险行业来说是一大损失。

(四)保险业务结构发生变化我国保险业务发展初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是我国主要的保险企业,也是最大的保险企业,囊括我国大部分保险业务。十六大召开以后,我国保险行业的企业也逐步增加,外资保险企业也逐步成立,到目前为止我国保险行业的公司数目已经达到150多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保险业也逐步向多种所有制转型,公平竞争以促进金融保险的发展。财产险的发展已从单一的车险,逐步拓展,车险的发展变缓,其他的保险业务逐步增加,结构进一步调整,保险业务的结构更加完善。

(五)加强保险市场的监管目前对于保险市场的监管还不到位,监管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漏洞,管理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对现阶段的保险市场发展的监管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于保险市场的监管还处于被动监管的阶段。对于行业稳定发展和资产负债质量以及再保险业务的监管目前还处于空白监管阶段,这些监管漏洞很容易引发不法分子的企图,影响保险行业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保险市场,就需要加强对保险市场监管机构的建设和对监管制度的完善,减少监管盲区。

(六)金融保险业务的国际化水平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金融保险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国际交流也进一步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的保险企业开始在我国注资或者和我国保险企业开始合作。随着保险业务的国际化发展,对于保险市场的监管也在发生变化,我国保险业务监管委员会逐步引用,国际监管制度,对国内、国外以及中外合资保险企业进行监管,完善现有的监管制度,实现保险市场监管透明化,提高我国保险市场的监管效率和监管质量,为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坚持国际化金融保险发展原则,加大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力度,深化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加强保监会与国际保监组织的交流,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

二、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我国当前金融保险行业的实际情况,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逐渐向经营业务专业化、保险市场体系化、市场竞争有序化、保险制度创新化、保险产品品格化以及经营管理集约化和从业人员专业化等方向发展,根据这些发展方向,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有利于我国金融保险业务的发展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保险市场监管制度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带动保险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金融保险行业的合规管理

(一)树立合规的管理理念在以往对与保险市场的合规管理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对于监管中存在许多漏洞和弊端。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原因是由于监管部门对于保险企业监管力度过大,监管太死、控制太严格,导致保险企业本身对于业务的合规管理没有太大的主导权和自,远远的违背了企业的发展目标,阻碍了保险企业的发展和业务的拓展,因此为了促进保险企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合规管理的建设,合规管理意识的养成主要从三个方面实施,首先要加强高程管理人员合规管理意识,才有利于合规管理制度的制定,其次,加强对工作人员合规管理意识的培养,有利合规管理制度的实施,最后是,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管体系,促进保险业务的发展。

(二)合规管理的必要性和相关措施保险公司的合规管理对于保险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此外合规管理也是保险企业的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因此为了促进保险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实施合规管理。目前国内保险企业的管理还存在许多的漏洞,比如业务造价,财务数据不够清晰明确,销售中存在许多误导,这些错误因素给公司和客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加强合规管理的建设,加强对合规管理的宣传和推广,以及普及合规管理理念。

四、总结

我国金融保险企业发展水平目前还较低,和西方国家的金融保险还有一定的差距,不仅在保险业务本身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对于企业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金融保险市场的监管不到位,还存在许多的漏洞,因此为了保证金融保险业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制度和监管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金英笋.中韩金融•保险业投资环境比较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93-98.

[2]刘新军.保险公司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以ZH公司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第3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Jilin College of Finance and Taxation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8-6935

国内刊号:22-1292/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服务贸易;出口;差距

论文摘要:在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也占有一席之地。而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行业上,但是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总体偏弱,与许多发达国家还是相差很多,所以本文详细分析了差距的表现及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方向。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虽然在逐步提高,而整体薄弱,发展滞后,出口行业结构又极不合理,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项目占主导地位的出口结构。我国在服务贸易收支中一直处于净进口状态。我国新兴服务贸易项目出口比重非常之低,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比重不超过3%,咨询服务业比重不超过10%,金融保险业比重1%都不到.近乎为零。而且这种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出口占主体地位的局面延续至今依然没有改变,反映了结构的极不合理。而且从服务贸易出口变化来看,传统服务贸易项目从20005年开始稳步上升,而新兴服务贸易项目却变化不大。在服务贸易中我国不具有比较优势,而是处于比较弱势状态。不过,从竞争力系数长期变化趋势来看,2004年数值为0.08,2005年数值减小至0.06,2006年进一步减少至0.05,这就意味着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在逐渐提高,但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为与原点还有距离。从1998年的240.6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914.2亿美元,提高近4倍。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也在显著提高,出口额排名从1997年巧位上升到2006年8位。但是出口额占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却非常小,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比重仅为3.1%。我国服务贸易始终处于大量逆差状况,贸易逆差从2000年的56亿美元一直增加到2004年的108亿美元,体现了我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在全球趋于劣势。

现在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主要包括运输和旅游业这两大传统服务贸易项目。但是在发达国家占据了服务贸易出口主体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业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在我国比重却非常低。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917.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2.1%。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上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从结构上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却是滞后的。2006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超过1.7万亿美元,而服务贸易额仅有1928.3亿,只占货物贸易总额约11%,这个比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所以,我国在服务贸易出口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水平。

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依赖于一个国家整体生产效率,而生产效率提高又依赖于交易效率提高。目前我国多数城市中的服务业基本是以传统商品零售业、餐饮、旅游等系列为主,其比重约占第三产业GDP的60%以上。建筑师、会计等事务所亟待发展,房地产、咨询、信息和广告等中介公司以及新型生产业刚刚起步,投资、证券尚处于开发阶段,而文化产业则严重滞后。可见,我国目前服务业以传统行业为主体,新兴行业相对不足;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居多,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居少。所以要发展服务贸易,首先需要从发展服务业着手,而我国服务业有很多是具垄断性质,如金融、电信、铁路等等,由于政府规定了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的限制,即市场化程度的不足限制了竞争,从而阻碍了此类服务业的发展。一个国家需要创造好的制度和制订好的政策,保障交易效率提高,从而促进各行业专业化水平提高,进而促使生产效率提高和GDP稳步快速增长,从而使人均国民收入得以增加。但是服务需求不足,既抑制了进口需求,也制约了服务出口能力。同时生产贸易很多是伴随货物贸易而产生的,如进出口信贷服务、国际货运服务等。所以只有货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才会导致服务贸易需求增加。2006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虽位居世界第三,总量可观,然而货物贸易出口的层次较低,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并不高。我国货物出口的50%以上是靠加工贸易方式来实现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80%以上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现在服务贸易在出口方面水平还是很低,各个服务贸易企业应该充分提高国际竞争的能力,同时也要增强我国的生产性贸易的发展,只有这样,多品种齐头发展,我国服务贸易会发展到世界同期水平。

第5篇

正如在现代保险制度体系中.论文一般可概括为商业性金融保险与政策性金融保险两大相互对称、平行、并列和补充的金融保险中介那样.在农业保险领域也应该包括农业商业性保险与农业政策性保险两类性质不同的基本险别鉴于农业保险所特有的、尤其是在制度初创时期的高赔付、低收益的运作情况.商业性保险一般不愿或无力承保,所以,农业保险主要是由政府或政府专门机构承担、主责和先期介入,一般是指农业政策性保险或政策性农业保险,而且主要是指狭义的、具有高风险与高赔付率并存特性的经济政策性农业保险(与社会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对应).即针对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生产的两业保险。这种狭义的农业保险应该成为农业保险的主体和政府支持的重点险种,也是农业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

根据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实证研究.笔者认为,在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缺位及其专门经营机构缺失的情况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该义不容辞地率先承担农业保险这项政策性业务.尽快建立起主要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原保险、农业发展银行经营农业再保险的多元化的农业保险分工与合作经营机制。

一、政府介入与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功能作用的实证分析

在我国广大农村.只有同时存在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农业商业性保险.农业保险制度才是完善和协调的。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国内外的实践中.都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依靠商业性保险去承保和经营农业保险完全行不通一方面由于农业保险的外部性、高风险、高成本、高价格和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较低,不足以支持一个商业化的农业保险市场:另一方面,农业保险的高赔付、低收益甚至负收益、以及农业保险中长期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性,无法维持商业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供给。在这种条件下,这部分保险资本必然投向其他能赢利的险别或险种,或向其他产业部门转移,这就从根本上抑制了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

我们可以运用供求曲线分析商业保险公司在农民自愿投保而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严格按市场规则经营农业保险出现不断萎缩是必然的如图所示,在自愿投保的条件下,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购买不仅受到支付能力的约束.而且受农业本身和农业保险预期收益的约束,加之农民一般不是风险回避者这一特点,因此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较低,需求曲线是D。商业保险公司根据其经营农业保险的成本和平均利润,所确定的供给曲线是S.在这种条件下两条曲线不可能相交。当政府愿意为农民提供一定的保费补贴.使得农民实际支付的保费降低,需求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到D’.此时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可能会相交于E点.成交数量为QE。政府如果给保险公司补贴经营管理费、减免相关税负.供给曲线将向右下方平行移动到S’.此时需求供给曲线可能会相交于A点,成交数量为QA

因此.农业保险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和支持而走商业化的道路难以成功.这是全世界农业保险界经过多年实践普遍认可的理论.也是我国商业保险公司纷纷退出农业保险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于1982年开始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但随着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特别是保险公司开始向商业性保险公司转变后,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而且由于风险大、经营成本高、投保率低和赔付率高,导致经营者持续性收不抵支.农业保险长期亏损.各家保险公司相继取消了农业保险的经营据统计.2004年农险保费收入仅3.96亿元.与历史最高峰相比.萎缩了一半1982~2002年期间,农业保险的平均赔付率高达88%.远高于农业保险经营盈亏平衡点79%的赔付率.1985年至2004年间,只有两年微利.18年亏损。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仍处于低水平的发展初级阶段.表现为“三高三低”,即高风险、高亏损、高需求和低覆盖率、低供给、低投保率。为此,借鉴国际经验,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实际.我国应该主要采取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在政府成立专门保险机构或职能部门负责农业保险经营.实施政府政策支持的同时.努力发挥商业性保险运作的市场配置作用,降低财政负担,逐步建立起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农业商业性保险并存的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业保险制度框架。二、重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协调发展机制

关于农业保险经营与发展的模式.国外一般有六种模式:政府主办、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政府主办、政府成立公司经营;政府补贴、社会组织经营:政府和金融机构主办、政府控股公司经营;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自愿互助合作经营:以及严格限定承保条件的商业性经营等发展模式。国内在推进农业保险制度试点中.也可概括为五种模式:政府扶持、商业保险公司农险政策性业务;成立政策性保险公司;成立互助保险经营机构:外资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成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等经营模式。

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建立主要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原保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经营农业再保险的多元化的农业保险分工与合作经营机制;同时,以独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基础,以强制性保险为主要手段.构建以政府政策支持为主要保障方式的农业保险制度。

一方面.从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农业保险相互协调发展的角度.根据农业保险的特点和农业政策性保险应充分发挥其首倡诱导基础上的虹吸与扩张的理论要求.以及世界各国农业保险通过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业务的发展趋势.我国应该建立主要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原保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经营农业再保险的多元化的农业保险运行机制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农业政策性银行和商业保险公司的资源.实现农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有机结合,确保政府意图目标的真实实现.还能够减少政府财政支出,避免新机构设立的膨胀和过高的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有利于农发行通过农业政策性保险)与农业政策性贷款的有机融合,扩大其业务职能范围,更好地发挥政府农业政策性金融政策的整体效能,尽快填补我国农业再保险领域的空白,并且现实可行,易于操作。当然,也可以委托中国再保险公司或其他有实力有兴趣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一部分农业保险的冉保险业务,但必须明确由农发行经营农业再保险业务的主渠道作用.并承担对商业性再保险的“最后保证人”角色。同样.对于农业保险中风险巨大、商业保险无力承保的险种,农发行也可以主动经营.并由政府以农业巨灾保障基金等形式负担,但也必须明确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原保险业务的主渠道作用

第6篇

我国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力度不够

通识教育(GenerglEducation)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目前,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马列主义类课程和外语、计算机、数学等方面的课程,以医疗保险开办较早的郧阳医学院为例,其思想政治、马列主义类课程为348学时,大学英语为270学时,数学类为144学时,计算机为108学时,按照其大学四年的必修课总学时2805来算,其中思想政治、马列主义类课程占比为12.41%,同样,笔者所在的广东医学院,思想政治、马列主义类课程也为348学时,占所有必修课程3055学时的ii.39%,如此高比例的思想政治、马列主义类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像一些具有更高实用价值的课程,如口才学、营销学等都无法开设,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这种现状,恐怕还需要各级教育部门改变观念,大力支持和配合课程改革才行。

1.2基础课程中医学课程少,学生医学技能不过关

医疗保险是医学、管理学、经济学、保险学、法学等众多学科融合在一起的一门学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管理学、经济学、保险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理论及现状,初步具备医疗保险的管理和经营能力。由此可见,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是医疗保险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由于受四年制学制的制约,学校要合理配置这么多学科基础课程,同时还要设置专业课程绝非易事;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要让学生在短短四年内的时间里既学好医学,又学好保险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的知识也是比较困难的。为了降低难度,大多数院校只开设基础医学课程,不开设临床医学课程,这就导致学生无法系统学习医学知识,医学技能不过关。据笔者所在院校的毕业生反映,他们在找工作面试过程中,用人单位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学生所学医学课程太少,不能达到用人要求。

1.3专业方向归属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各不相同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医疗保险只是一个专业方向,这个专业方向究竟放在哪个专业下,完全由各校自主决定,就目前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学校把它放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录下(如东南大学、昆明医学院、广东医学院等),也有些学校把它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录下(如江苏大学、安徽医科大学、NIgH医学院等),还有的学校把它放在预防医学专业目录下(如广东药学院等),除此之外,还有放在卫生事业管理、保险学等专业目录下的,由于专业方向归属不明确,导致各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各不相同,基本上都是根据现有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所归属的专业来进行,其差异性相对通识教育课程来说更为明显。

1.4注重理论教学,实践和实习环节不够

据王霆、杨玉梅等人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和企业、高校教师三类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的长期原。学生就业能力差,究其根本原因是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结果,高校往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和实习,这是我国高校的通病,也是制约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瓶颈所在。据麦可思近几年公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结果都显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加强实习和实践环节已刻不容缓。就目前我国医疗保险专业的实习情况来看,除了安徽医科大学安排了为期半年和昆明医学院安排了为期9周的临床实习之外,其他学校基本上只是安排去保险公司或社会保障局实习,就算是去医院实习时间也非常短,如笔者所在的广东医学院,安排了为期1个月的医院实习时间,但往往不能很好地执行到位。

2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2.1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据《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能力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对就业及就业质量有帮助的因素中,“个人能力”被赋予了最高的评价,占46.60%;其次是“社会关系”,占32.02%;再次是“所学专业”,占12.O3%【4j。由此可见,承载着“个人能力”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一个学生的最基本的素质培养和能力锻炼。通识教育课程必须具有应用广泛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高校除了开设目前已有的通识教育课程之外,笔者建议再开设一些如医学伦理学、演讲与口才、营销学、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了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可适当压缩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时间。

2.2合理配置学科基础课程,提高医学课程比例

医疗保险是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众多学科融合在一起的一门学科,在学科基础课程的设计上,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考虑到医学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自学的高难度性,应加强医学课程教育,提高医学课程比例,适当精简其他课程。在医学基础课程上,建议开设基础医学(生理、生化、病理、药理、诊断学等)、临床医学(内、外、妇、儿科)等课程,同时增加药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流行病学、社会医学等课程。经济学(金融保险)和管理学基础课程可以开设管理学基础、西方经济学、风险管理学、保险学原理、会计学基础、卫生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另外,再适当补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组织行为学及民法学等课程。

2.3围绕专业或专业方向设置专业课程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定要紧紧围绕医疗保险这个专业方向,突出医疗保险的医学背景和医学特色,要有别于其他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在此,笔者建议开设人身保险(人寿与健康保险)、保险精算学、保险经营管理学、保险营销与实务、保险核保理赔医学、疾病分类学、病案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课程。除了这些必修课程外,还可以开设一些专业方向性的选修课程,将那些能在专业上继续加深的课程或前沿课程纳入,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向。例如可以开设金融理论与实务、保险会计学、保险统计学、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保险核保与理赔、劳动经济学、医院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考虑到医疗保险专业一般是在医学院校开设,这些院校金融保险类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能够提供的专业选修课程有限,针对这种情况,与财经院校相邻较近的医学院校可以采取“校校合作”的方式,大胆尝试跨校选修【5】,使得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能够互补、共享。

2.4调整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强实践和实习环节

医疗保险专业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高,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2.4.1加大实践课程和见习课程的比重

首先,在医学和临床课程设置上,要加大实验课和临床见习课的比重,在这一点上,医学院校具有别的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实验室条件成熟,并且有长期合作的临床见习单位。其次,在保险学、人身保险、法学等理论课上,要增加案例分析课,让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高校要加强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定期请保险公司专家到学校来举办讲座,给学生讲解保险领域的前沿知识,还可以建立一批实习和见习基地,供学生实践锻炼所用。

2.4.2除专业实习外,增加临床实习

第7篇

关键词:高管薪酬 激励 约束

我国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的目的是要建立规范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带来的委托――问题。公司高管层作为出资者的人经营管理企业,享有公司的经营控制权和部分剩余索取权。由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可能造成高管层因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偏离股东和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给出资者(股东)造成损失,因此,设计合理的公司高管层薪酬方面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薪酬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减少公司高管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防止股东利益受到损害和国有资产流失,减少成本,有利于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

一、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及存在问题

考察我国十几年来形成的千余家上市公司的经营机制,国有上市公司中的高层管理人员不是通过竞争选聘,而是直接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其职位和前途几乎完全取决于上级主管部门的信任程度。大部分企业经营者未将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自身的经营目标,“内部人控制”情况突出,经营者短期行为严重,投资扭曲现象愈演愈烈,企业问题严重。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虽已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运行效果不明显。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可以对目前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做分析如下。

(一)经营者薪酬呈逐年上涨趋势,但是总体水平偏低

据2003年荣正的《企业家价值白皮书》显示,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年度薪酬为15.7万元,低于国资委年薪制“路线图”中所提出的平均25万元的人民币的标准。2003年达到20万元的水平。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对高管的薪酬存在不同程度的政策限制。另外,企业高管薪酬和经营业绩没有直接联系,而主要以行政干部考核的方式对高管人员进行考核和发薪,这直接造成了高管薪酬总体偏低的状况。

(二)高管薪酬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

利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对我国155家国有上市公司2002、2003年的年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2002年,收入最低的行业是采掘业,为5.5175万元;收入最高的是金融保险业,为28.0643万元。2003年收入最低的行业是农业,为5.9398万元;收入最高的是金融保险业,达到19.0180万元。可见,不同行业高管薪酬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这种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为:一是老国有企业较多的行业,如农业和采掘业,企业改革的难度较大,改革的效果不明显;而一些新兴的产业,如金融保险业和信息技术业,随着改革的推进而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和生力军。二是行业的成长性和风险性不同,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产业都有高风险性和高成长性,其经营者获取较高的薪酬也是合情合理的。

(三)高管薪酬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同样是以上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2002年,东部薪酬最高,为11.7486万元;中部最低,只有6.0439万元。2003年,薪酬最高的还是东部,达到13.8331万元;中部依旧最低,为6.2732万元。地区差异明显。地区薪酬差异和我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产业分布交通通讯等条件的差异密切相关。

(四)高管“零报酬”现象突出

以上分析显示,2002年高层管理人员未在任职公司领取报酬的比例为33.69%;2003年为30.99%。

分析其中原因,可归纳为:第一,上市公司管理人员是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的,属于国家干部,不从公司领取报酬;第二,管理人员从集团公司或者关联公司领取报酬,而在上市公司任职;第三,不少上市公司聘请了独立董事,不从公司领取报酬。其中以第二种原因为主。

(五)高管持股水平低,且“零持股”现象严重

以上155家国有上市公司中,2002年和2003年,总持股量人均持股量和持股量占总股本的比重三个指标,最高的行业都是信息技术产业,最低的行业同样都是金融保险业,该行业的持股数量几乎为零,高管零持股现象及其严重。

究其原因如下:

1.股权等激励手段尚处于初步发展和探索阶段,激励不全面且幅度不大;

2.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对经营者持股的信心造成影响;

3.2002年证监会暂停内部职工股,新上市公司一般无法获得股份来源。这一情况也体现了高管长期激励环节的薄弱。

(六)高管薪酬结构单一,心理差距较大

在薪酬结构方面,到2003年,中国企业采取月薪+奖金形式的企业仍高达79.8%,风险收入年薪和股权激励的比例明显偏低。单一的薪酬结构不利于高管承担经营风险和行为长期化,使得薪酬激励大打折扣。

(七)缺乏有效的业绩考核制度,薪酬和业绩的相关性不强

由于大部分国企高管是通过组织任免的形式来聘用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国家干部,考核也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干部考核的办法进行,因此这种考核办法不可能完全反映出高管对企业做出的贡献与工作努力程度,往往是过多的注重“德”和“勤”,而忽视了“绩”和“效” 。

(八)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国企高管人员薪酬披露机制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报酬总体水平偏低,报酬结构不合理、形式不具有灵活性、股权激励力度不足,因此,报酬问题并不象美国那样突出的表现出来,导致对我国上市高管人员报酬披露未予以足够重视。

二、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对策探析

结合以上归纳分析,并借鉴美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约束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深化国企产权改革,建立以公司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国企产权改革是国企改革成功的突破点。我国十多年的国企产权改革并不成功,结果不令人满意。产权改革的目的就是明确出资人身份,进而明确其权责利,改变国有出资人“缺位”的状况。要继续坚持国有资产有进有退的原则,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实行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的原则,逐步推进国企产权结构多元化,适当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数量。

(二)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的职能和职责,强化对董事会的问责制

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之上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以及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明确股东(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管理人员、职工各自的权、责、利;在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的企业中,国有出资人至少应派驻一人到董事会任职(董事长);董事会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应该强化问责制,加强其决策职能和对高管层的监管责任。

(三)加快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确保其独立性和专业性

在目前我国监事会名存实亡的情况下,加快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不失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好办法。目前我国许多国有企业的董事会中还没有独立董事,或者即使有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因此,今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应切实加强独立董事的职责和权力,确保独立董事人员的专业性和其工作的独立性。

(四)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薪酬委员会,强化薪酬委员会对高层经理薪酬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独立性和专业性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多数都还没有建立各种专业委员会,包括薪酬委员会。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评估和执行公司的薪酬政策、确定CEO及高管人员的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管理公司的激励计划等,在高管薪酬管理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为了保证其作用的发挥,同样要确保薪酬委员会成员的专业性和工作的独立性。

(五)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国企高管的市场选聘机制

由于国企高管一直由上级主管部门行政任命,企业负责人并不是职业经理人,因此我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并没有很好的发育起来。为了解决好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情况下的问题,必须培育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发展,使公司和经理人员之间真正形成委托――关系,并在董事会聘任总经理的合同中明确规定总经理的权责利等问题以及其达到相应业绩指标情况下的报酬情况、达不到情况下的薪酬情况和处罚措施等等,形成职业经理人的市场风险意识,从而提高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六)密切薪酬与绩效、能力的相关性,建立科学的国企高管绩效考核体系

确立企业和经理人员的真正委托――关系后,使职业经理人的报酬与其工作业绩和能力挂钩成为必然,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职业经理人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其中,建立科学的高管绩效考核体系是实现这一环节的关键,应该彻底废除对国企高管的干部考核体制,绩效考核体系中应该加大工作业绩对薪酬高低的影响程度,平衡好企业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七)推进薪酬结构多元化,细化高层经理薪酬方案,注重长期激励和风险激励,提高薪酬激励效果

要兼顾好企业短期成长和长远发展,就需要注意薪酬体系中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的适当结合。短期激励主要体现为年薪中的风险收益部分,而长期激励则主要体现在与公司的股票价格相联系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中。公司股票市场的良好表现不仅使高管人员在职时得到丰厚的汇报,甚至在退休后都可以得到回报,这无形中加大了高管对公司长远发展的关注,使之很好的将企业的短期成长和长期发展兼顾起来考虑。

(八)完善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增加薪酬的透明度

1997年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最先提出对管理人员报酬信息的披露要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SCRC)2001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是迄今为止我国对高管人员报酬信息的披露要求最为详尽的法规文件。可见,我国的高管薪酬披露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其披露的信息一般应包括高管人员的薪酬汇总表、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表 、公司业绩表 、薪酬委员会报告等内容。

总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国企高管薪酬的激励约束体制的设计和完善是和国企改革的全过程密不可分的,既需要制度环境的完善,又需要技术上的精心设计,两者都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不断的试验和探索才能完善。

[参 考 文 献]

[1] 林泽炎,李春苗等.激活企业高层管理者-高级人才资源管理理论与操作实务[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 王燕飞,朱瑜.绩效与薪酬管理实务[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 奚玉芹,金永红.企业薪酬与绩效管理体系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马跃,于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现状及对策[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第8篇

论文摘要:现代服务管理业是中国经济全面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序优先发展现代服务管理业依赖于市场、政府和环境。文章通过与东部和南部服务管理业发达地区比较,分析欠发达地区现有的现代服务管理产业环境和政策现状,利用市场理论对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管理业的产业市场化推进以来的环境进行研究,探讨欠发达地区政府如何在现代服务管理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促进中国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管理业环境优化

一、引言

近些年,中国服务管理业总体保持较快发展,总量翻了一番,服务管理业对就业、税收、消费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但由于中国当前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态势非常明显;一些制约服务管理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仍未消除Ⅲ务管理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下降,给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节能降耗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问题产生了消极影响。而研究新的战略决策.将加快发展服务管理业,这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使服务管理业保持平稳较怏发展。如何加快服务管理业发展,实现和谐发展,是本文着重研究的问题。

服务管理、也称第j产业,是人类的物质生活丰富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行业。服务管理、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莺要标志,也反映了一个同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阶段。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各地区服务管理业的自身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发展要求还很不相称无论是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长动力再造,还是从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水平提升的角度看,大力加快推进中国服务管理、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构筑中国经济竞争优势、致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紧迫而重要的战略性目标和努力方向。

二、中国服务管理业的发展

近几年以来,中国采取多种政策举措促进服务管理业发展水平和层次的提升,总体上看,服务管理业发展领域不断扩展、新兴服务管理业不断涌现.特别是现代服务管理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服务管理业的影啊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强化。主要表现:一是总量规模迅速扩张。自2002年以来中国服务管理业得到迅速发展,5年翻了接近一番,服务管理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l2.5I%(不变价增幅);二是内部结构逐步优化。交通运输、商贸业等传统服务管理业相对繁荣,增速较快:现代物流、旅游休闲、商贸流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新兴行业开始崛起并蓬勃发展,形成了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共同促进发展的新格局;三是社会贡献增加。服务管理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从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看,服务管理业增加值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平均托动GDP增}乏0.5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0,5个百分点,每实现亿元增加值可提供就业岗位4700个2007年服务管理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服务管理、实现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36.7%:服务管理业已成为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和支柱;四是资本结构趋于多元,投入总量不断加大。随着服务管理业开放程度的拓展,私营个体、外资等非公有经济单位纷纷进人服务行业,服务管理业的资本结构日趋多元化,2007年服务管理业投资中.国有经济占19.66%,比重比上年下降103个百分点,私营个体占32.04%,比重比上年提高O.78个百分点。同时全社会对服务业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在200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棚务管理业投资比年增长37.8%,资本结构的多元化和服务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将会极大地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潜力,进一步促进服务管理业的快速发展;五是拓宽了就业创业空间。目前,服务管理业从业人员达到23.86万人,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达到30.51%。近几年,新增就业80%以上由服务管理业吸纳。

三、服务管理业发展的地区差距与瓶颈

(一)服务管理业发展的地区差距比较

总体来看,中国各地区服务管理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形成了一定特色。由于中国各地区不同程度地正处在]二业化中期向]二业化后期的快速发展进程中,近几年来各地区服务业比重呈现回落,这是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规律性特征的体现,中国广东、浙江、江苏以及东部等沿海发达地区也同样呈现出这种阶段性趋向。然而,撇开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导致服务业比重相对下降的因素,全面审视中国的服务业经济,把中国的服务管理业放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互相匹配的高度来分析,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欠发达地区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差距

依据以上各地区服务业竞争力比较,发达地区商务服务业活力无限、会展业迅速崛起、现代物流初具规模、服务外包发展壮大、创意产业释放活力、总部经济发展快速、现代服务管理业投资力度明显加大、现代服务管理业增速强劲,有效地推进了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就业的增加,现代服务管理业聚集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现代服务管理业特色区块初步形成,生产管理业在浙江现代服务管理业中占有相当比重,涌现出一大批现代服务管理业市场主体。而将欠发达地区的服务管理业放到全国范围来考察,其服务管理业经济明显发展滞后。

1.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与现有的拥有的良好发展条件不相适应。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总量偏小、比重偏低,明显滞后于中国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与拥有的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条件仔在较大反差。2007年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4个百分点;2007年规模以上服务管理业投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5%。2007年服务管理业增速虽然达到l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1.2%。2007年,有些欠发达地区人均GDP已达3200美元,但服务管理业增加值仅占CDP总额的24.6%。

2.欠发达地区生产管理业发展水平不快,与快速发展的制造业不相适应。近几年,一些欠发达地区制造业特别是钢铁生产和加工快速发展,客观要求金融、物流、科技研发、科技信息等生产业的强力支撑,但生产业,尤其是为农业经济及工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类服务管理企业发展层次低成为影响和制约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瓶颈之一。2007年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5%,与国际平均水平的不足30%相比,明显偏高。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5%.与国际平均水平的30%以上相比.明显偏低。欠发达地区新兴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更大。此外,欠发达地区制造业产业链过于侧重实体产品的生产,物质材料消耗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服务支出、市场销售服务支出、人力资源服务支出、外购信息技术服务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生产服务管理需求偏少。

3.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不强,与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结构转换升级较为缓慢,传统服务管理业仍占主导地位,仅交通运输和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就达34.26%,一些基础管理业仍然发育不足。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与生产行业整合配套程度较低,新型业态比重较小,连锁经营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广大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

4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发展的机制体制不活,与现代服务管理业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市场化、产业化不充分,部分服务管理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公共服务管理业社会参与度较低,市场竞争不充分,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发展活力没有充分展现,这些既抑制了需求扩大,又影响了欠发达地区供给增长。

(二)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发展的瓶颈透析

尽管从全国角度看,制约服务管理业发展有许多共性原因,如政策性的因素、现行管理体制的限制、市场发育不成熟、竞争不充分等,但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与以下一些方面的因素不无关系。

1.观念滞后。社会各界对发展服务管理业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重工轻商”、“重农轻商”、“重生产轻服务”的意识仍普遍存在.对服务管理管理业的重要作用、发展潜力和加快发展服务管理业的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对服务管理业的认识停留在非生产活动的观念上,一些应当作为产业经营的领域,被当作公益型、福利型的事业来办。对于科技服务、文化事业等,过于强调其公益性功能;对于邮电通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管理业,过于突出其调节经济、保障社会稳定的功能;对于城市交通、社区建设等,过于看重其社会福利功能;许多服务管理行业过于依赖政府的投入,缺乏自我发展意识;服务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总体上步伐相对缓慢,发展环境仍不宽松,现代服务管理业供给能力难以迅速扩张。

2.开放程度相对滞后,市场化程度偏低。与全国的情况基本类同,欠发达地区垄断经营项目较多,市场准入限制严格。受政府控制的金融保险、邮电通信、交通运输、文教卫生、科研技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团协会等行业,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壁垒多.门槛高,包括其他一些服务管理行业对非国有资本和外资也没有开放;在投资上仍以国有为主体,除住宿、餐饮、娱乐、房地产、租赁等行业主要由私营资本投资外,其他服务管理业的国有投资多在五成以上;特别是现代服务管理业中的会展业、文化产业等几乎全是国有资本投资;部分服务行业的市场价格体系尚未建立,服务产品的价格仍由政府管理制定。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不仅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的成本效益也难以真实反映。

3.收入水平相对不高,服务消费潜力不足。一切服务消费的需求,均决定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一定的收入水平又决定着消费需求的水平、结构和层次。受收人水平的限制,城乡居民家庭开销以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为主,对服务业的需求有限。同时,占总人口较大的农村居民由于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的限制,对服务业需求潜能不足。

4_城市化水平相对偏低,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服务管理业有两个特点,一是绝大多数服务产品,其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高度同一性,即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二是要求最低的聚集效应,即人口须达一定规模,服务管理企业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这就是服务管理业往往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根本原因。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全球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可以说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应达到的水平;同时,欠发达地区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偏低,服务管理市场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技术市场、物资市场、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等缺乏统筹规划和促进其发展的体制、政策和法制环境,也是导致服务管理业发展不畅的内在因素。

5.最终消费长期偏低,新型服务管理业带动作用不强。从源头上讲,消费才是经济保持良性循环最根本的因素,消费率的高低反映了劳动成果直接转化为消费享用的程度。服务管理业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平均保持在75%以上,90年代中期,美国的消费率达83.7%、加拿大为79.5%、日本为70%,而欠发达地区2003—2007年,平均消费率38.6%。高积累和大规模出口对增加有效需求、扩大经济总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增加出口与投资的同时,对本地消费市场培育的投入尚显不足,不利于经济增长与地区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从服务管理业本身的增长动力看,传统产业仍是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具有现代服务管理业特征的新型服务管理业的主导带动作用不够突出。

6.人才匮乏。现代服务管理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像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综合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欠发达地区的高学历、高级职称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机关团体、金融运作等部门,多数现代服务管理行业专门人才稀缺。据劳动力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因市场经济应运而生、极具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非公有制服务行业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从业人员的比重除科研技术有j成以上外,其他非公有制现代服务管理行业中的比重普遍较低。可见,现代服务管理业人才匮乏是影响其快速发展的又一制约因素。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发展现代管理服务业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全局发展,因此,欠发达地区更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创新优势,放宽市场准人,支持、鼓励和引导国内外资本在旅游、通信、金融等更广泛的领域进入现代服务管理业,合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迅速壮大第一一、二产业,提高城市化质量,为现代服务管理业发展夯实基础。

(一)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管理业点多面广、涉及管理部门较多,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实行统筹规划,分类管理,加强指导,提供优质服务十分重要;同时,充分发挥区位、产业、资源、人文等优势,以服务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为方向,进一步优化环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投入,重点发展生产管理业,大力发展消费管理业,加快发展农村服务管理业,努力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提升品质、加快构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国际市场相对接,机制灵活、结构优化、开放度高、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着重发展为第一、二产业配套的生产服务管理业,构建和壮大区域中心功能;积极推动欠发达地区参与区域产业分工,有选择地承接先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以第一、二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为主攻方向发展现代服务管理业,以增值服务提升第一、二产业水平。此外,欠发达地区还可以优化产业布局,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进步和加速现代服务管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搞好城镇规划建设,合理安排现代服务业经营用地,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二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尤为重要。欠发达地区应借助国家加大“三农”支持力度的机遇,统筹城乡建设调整政府资金投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集镇倾斜,加大农村道路、供水、供电、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增强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服务的功能,从而带动高效农业、精细农业、集市贸易、乡镇工业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通过集聚商业、金融、科技、教育、文化、旅游、行政管理等活动,大力培育商务、会展、信息、叶1介。依据欠发达地区发展实际,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及培育、使用、流动的政策,多层次、多渠道培养现代服务管理业紧缺人才。加快推进海内外高级服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吸引国内外人才兼职、挂职与合作。激励优秀人才从事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在培养、使用和待遇上一视同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拓宽求才渠道,采取灵活方式,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形成良l生的社会互动机制,为现代服务管理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9篇

鲁桂华,会计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199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自动化专业,1999年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金融保险系获经济学(金融学)硕士,1999年至2005年任教于天津商学院(现天津商业大学)会计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今任教于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07年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获优秀博士后称号,同年7月起任教授。现兼任《经济学季刊》、《中国会计评论》、《南开管理评论》和《南方经济》等国内多家知名学术期刊审稿人,国家商务部与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合作研究项目“出口管制与出口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

鲁桂华教授学术研究功底扎实砥砺,他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三个领域: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侧重于运用博弈论这一分析框架,研究特定制度安排的经济效率;基于资本市场的财务、会计与审计问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资产定价、盈余管理、公司重组的动机与绩效、股市操纵行为及其经济后果、审计意见决策、审计收费等;战略管理与战略控制体系,鲁桂华教授侧重于战略分析、战略规划、基于战略的业绩评价与控制体系等研究。鲁桂华教授已出版《企业财务分析:原理与应用》、《经验会计与财务研究方法:原理、应用及SAS实现》等多部著作,在《管理世界》、《中国会计评论》等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股票价格操纵行为的度量、手段与经济后果:基于中国市场的经验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股票价格操纵行为的定价含义和财富分配效应”、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第十七批资助项目“红筹股回归问题研究”等科研项目,先后为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某飞机发动机企业、某传媒企业和多家高科技企业提供过投资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全面预算管理、薪酬与激励计划、管理层收购与管理层激励计划等专家建议。

鲁桂华教授在实证会计研究领域颇有造诣。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基于大样本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引入我国会计研究领域,并逐渐成为了主流的研究方法。实证会计研究是以经验一实证法为基础,主要以数学模型为工具,目的是通过对会计现象层面规律的揭示,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大批国内会计学者采用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法相继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了基于中国背景的原创性研究成果,鲁桂华教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实证会计研究所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所使用的方法也越来越复杂,鲁桂华教授潜心扎根于治学之中,耐得住寂寞的毅力使得鲁桂华教授的专业研究能建立在广博与专业精深的知识基础上,以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的现代科学精神,在资本市场等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不俗成果,如《审计覆盖率与审计处罚强度间的替代关系及政策含义》、《商业银行行为与资产市场泡沫:一个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均衡模型》、《“庄”与会计盈余的定价含义》、《庄的度量及其定价含义:来自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博弈规则与税的决定,兼释黄宗羲定律》、《非诉讼成本、客户相对规模与审计意见的决定》等文的学术成果深受学界的肯定与认同。

在学术研究的同时,鲁桂华教授仍然醉心于三尺讲台。他善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讲课理论联系实际,讲解透彻,举例生动,循循善诱。鲁桂华教授在中央财经大学先后为本科生开设“财务管理”、“跨国理财”、“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会计百年”、“个人理财”,为博士生开设“经验财务与会计研究:原理、应用及SAS实现”等课程,鲁桂华教授还曾经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授“会计与资本市场(Accounting andCapital Market,)”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MBA课程。鲁桂华教授无论在天津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还是在清华大学,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业绩,2000年获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06年获中央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