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海外并购论文

时间:2023-03-02 14:59:19

导语:在海外并购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海外并购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成长期企业;海外并购;并购误区;风险管理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活力,但是其自身的整体实力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与国际成熟期企业相抗衡。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很多企业纷纷在国际市场中进行各种并购行为,以此实现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成长期企业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误区,企业自身实力有限,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同时还缺乏对国际资本市场的深入了解,难以有效化解并购带来的风险,因此面临着较大的并购风险,所以必须要从现阶段我国成长期企业海外并购误区着手,对其风险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企业实施更有效的海外并购,实现企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1.我国成长期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误区

1.1 企业实力有限,存在并购盲目性

我国成长期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其资金来源相对有限,在国际市场中实施并购的过程中显得实力不足,同时由于成长期企业的主要目的是扩大自身规模,赚取更多的利润,因此其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使得成长期企业在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挫折,这是其重要的误区之一。事实表明,成长期实施的海外并购远远不及成熟期企业成功的概率大,企业自身实力有限,在并购之后的各项管理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不仅使得并购失败还会降低自身的发展实力,最终不利于成长期企业自身的发展。

1.2 缺乏对国际资本的深入了解

人民币汇率升值等一系列事件表明,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动对成长期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较大,国际资本市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具有多边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成长期企业在实施海外并购之前必须要对国际资本市场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但是目前我国成长期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对国际资本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因此其实施的海外并购行为往往因为资本市场的变动而走向失败,还使得自身面临很大的风险损失。

1.3 难以有效预测和化解并购风险

任何企业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对成长期企业而言,其发展势头较猛,更容易忽视潜在的风险因素,如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及并购后企业的整合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但是,通过分析和研究之后,企业并购风险能够被较为有效的预测。我国成长期企业由于过于重视自身的发展,难以对其目前的并购行为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使其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难以有效预测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因此使得企业并购风险有不断加大的趋势,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成长期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也对其自身的发展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

2.成长期企业海外并购应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

2.1 增强企业自身实力,谨慎实施并购行为

对成长期企业而言,增强自身发展实力,实施谨慎性的海外并购是其必然之路。一方面,要增强自身的品牌、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建设,确保企业可用资本的流动性,保证企业能够顺利实现健康发展,为其发展扫除障碍,以此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要在国际市场中对所在的行业进行有效的分析,对并购目标企业进行严格的分析,对未来的预期收入进行分析,同时有效评估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以此来决定是否实施并购行为。因此,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并实施谨慎性的并购行为是我国成长期企业海外并购应该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2.2 强化对国际资本市场的认识和了解

国际资本市场瞬息万变,如果能对其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也能够有效把握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动规律,因此我国成长期企业必须要在并购的过程中注意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动,及时获取国际资本市场的相关信息,根据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动来实施相关的并购行为。如果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动不利于企业并购,则必须要等待有利的时机以规避潜在的风险。

2.3 建立完善的并购风险预警及管理机制

成长期企业在实施海外并购的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对潜在的并购风险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要加快企业内控机制的建设,对风险识别和控制人才进行培养和引进。只有建立完善的并购风险预警及管理机制才能使得我国成长期企业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实施正确的并购行为,以保证企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3.总结

海外并购是成长期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我国很多成长期企业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未能有效把握相关风险,因此会面临很大的损失。所以,必须不断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实施谨慎的并购行为,同时不断强化对国际资本市场的认识和了解以便规避资本市场变动带来的风险,最后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及管理机制,强化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从目前我国成长期企业的海外并购来看,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未来面临的风险将不断加大,因此,实施有效的海外并购是我国成长期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必须采取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波,魏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困境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3(06)

第2篇

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强强联合”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增强自身抵御能力的法宝,因此,世界范围内的并购活动迅猛开展,大宗交易屡见不鲜。中国企业对外并购,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国企业对外并购应有相应的措施作保障,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最终达到发展我国经济的目的。

【关键词】

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

1 我国资源类企业的现状及其海外并购的动因

1.1 资源类企业的概念及界定

所谓的资源类企业即是通过占有自然资源,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辅以后续加工,尽可能利用区域内存在的自然条件,依靠资源的消耗实现成长的企业。本文界定的资源类企业主要包括石油化工、煤炭、电力、水力、矿山等企业。

1.2 并购的概念

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

1.3 我国资源类企业发展现状

第一,煤炭企业众多,产能分散,技术装备落后,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后劲不足。同时中小煤矿散、乱、差,而且安全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第二,石油石化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大。石油石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所占全国工业的比重近几年来都维持在13%以上。石化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与相关产业如农业、建材、汽车、电子电器、轻纺、国防军工等产业关联性强,相互推动发展空间大。

第三,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超过20%。钢铁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要,部分关键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钢铁产业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就业,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钢铁行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盲目投资严重,产品总量过剩。二是创新能力不强,先进生产技术、高端产品研发和应用还主要依靠引进,一些高档关键品种钢材仍需大量进口,消费结构处于中低档水平。三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受到环境容量、水资源、运输条件、能源供应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四是产业集中度低,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5位的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8.5%。五是资源控制力弱,国内铁矿资源禀赋低,自给率不足50%。六是流通秩序混乱。钢铁产品经销商超过15万家,投机经营倾向较重。

1.4 有色金属是应用广泛的重要原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信、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色金属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有色金属材料占工业材料的60%,农业材料的50%,高科技材料的70%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有色金属工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产量不断下降,国内消费疲软,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行业全部亏损,产业平稳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仍很突出。

1.5 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基于以上对于我国资源类企业的现状分析,海外并购的动因主要是几点:其一,获取资源的需要。其二,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驱动。其三,企业调整产业结构的推动力。

2 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的政府行为:

2.1 构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体系。

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规范,对海外并购中涉及的审批程序、外汇管制、资金融通、保险支持、税收政策等予以明确规定,实现跨国并购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2.2 强化对海外并购的宏观协调和指导。

其一,建立统一管理本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政府机构,可以从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国有资产管理局等机构挑出部分人,再挑选部分精通海外投资、贸易和法律的专家组成海外投资管理委员会,宏观上对我国各行业的海外投资进行统一协调和规制,制定我国海外投资的行业政策,投资国别政策和鼓励扶持政策,提供海外投资的信息情报和咨询服务,统一审批海外投资企业,管理海外投资事务,起草海外投资法律,制定相关法规。

其二,制定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产业和区位指导目录。为了解决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盲目性和效率差的问题,必须对我国企业的对外并购进行政府的宏观指导。

其三,建立海外并购信息情报及咨询服务机构。我国政府应该加强指导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外国企业的信息采集工作。可以建立类似于美国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公司或是类似于日本和韩国的海外投资研究院所,获取各国有关外国投资的法律、法规及其变动的最新信息、投资机会等信息,向国内投资者提供服务。

2.3 提供财政金融方面的支持。

一是完善国际税收制度,中国政府应与更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签订避免双重征税的投资协议,以维护我国对外并购者在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以及投资安全、资本撤出与利润汇回、解决争端机制等问题上的利益。

二是按照惯例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资保证制度。海外投资保证制度是指资本输出国政府对本国海外投资者在国外可能遇到的政治风险,提供保证或保险。如果承担的政治风险发生,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则先由国内保险机构补偿其损失,然后再由该保险机构向东道国追偿的一种法律制度。

三是国家有关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金融扶持政策,赋予海外投资企业的对外融资权和有担保限制的国内融资权。一要鼓励和引导国内银行向海外投资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允许国内银行在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为海外并购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二要努力拓宽国际融资渠道,帮助海外并购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向东道国或第三国银行借贷资金。三要参照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设立专门的海外投资银行,为海外并购提供资金服务。也可以由国家设立特别基金以资助其海外并购者。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战略性投资和对发达国家的以获取重大技术突破为目标的海外并购更是需要资金的国家支持。

3 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的企业行为:

3.1 把握并购时机

从企业自身来讲,首先企业应当明确参与海外并购的动机是什么,是出于市场因素、技术因素还是资源因素?如果某因素已经成为或将要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并且国内现有资源难以满足自身的需呀,可适当考虑海外并购。其次,企业自身的实力是否允许参与海外并购,除资金实力外,还包括与目标企业博弈的能力。这要求并购企业充分了解海外并购市场上多方面的供求信息,结合并购成本、整合难度、东道国文化和法律政策等因素选择目标企业,同时,国内企业对并购的难度要有一个充足的预期,在选择专业机构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和涉及外国有关法律问题时,一定要采取谨慎的态度,避免由此造成的损失和争端。

从外部环境来看,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如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和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为了实现本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并借此机会壮大国内实体经济,国家会相应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政府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海外并购。同时,企业还应当关注自己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国家对行业的支持情况。

3.2 科学制定海外并购的战略规划,加强并购前的调查论证工作

从战略上看,并不是任何企业都适合进行海外并购。对于国内资本结构比较健康、主营业务收入比较稳定,且在本行业内具备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的企业,其进行海外并购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另外,在实施海外并购之前是否具有国际化视野、对收购标的所在地的经济法律环境的了解程度都将决定并购的风险甚至成败。此外,高超的战略规划与管理能力、重组整合的先进理念和出色的技巧都是进行成功的海外并购所具备的。

3.3 提高整合能力

成功的并购可以使企业产生诸多的良性效应。而整合过程的成败直接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命运。因此,海外并购的企业整合要注意两方面:一是优势资源的吸收、再造;二是新公司在制造、管理、技术、文化等方面的融合过程。

并购的企业经营业绩直接体现出并购的效果,为使国内企业实现海外并购的初衷,首先要迅速吸收被并购企业的优势资源,在形成巩固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后,充分利用核心资源打造自身的产品或服务,以保证市场和客户的延续,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产生协同效应。

3.4 积极推进并购整合过程

并购交易成功并不意味着并购本身的成功,并购后如不能对两个企业间的文化与管理制度、资源与能力及时协调,原本盈利的企业也要为此付出巨额代价。因此,一是做好并购前的准备工作。企业在并购前应对双方的文化、战略和财务等方面做全面的审慎调查,尤其是文化方面是否能相互融合,文化包括国家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些因素会影响整合后企业的价值实现。二是必须为并购整合制定详细的整合计划。企业必须认真开发和准备一项完善的整合计划,确定具体的目标、工作方案、时间表和里程碑,包括明晰的整合工作范围、涉及单位和人员及层面,以及相应所必须具备的沟通计划。三是加强海外并购的文化整合。研究表明,成功的并购整合式通过各种手段让双方员工接受这次并购,并能相互了解、彼此信任,形成对未来目标的共识。这就要求企业应将文化整合置于首位,特别是要培养双方经理人能接受不同思维方式,使双方能在未来企业的价值、管理模式、制度等方面达成共识。

3.5 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成功收购目标公司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换句话说,在并购之后企业会面临或多或少的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政治、经济、法律、外交等方方面面,一旦企业反应迟缓或稍有疏忽就会带来致命的伤害。因此,企业要树立一种危机感,时刻保持对核心财务指标以及公司绩效、员工绩效的敏感性,对期间发生的微小波动予以关注,对较明显的变化搞清楚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给予纠正。

【参考文献】

[1]杨安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效应分析》,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王民治:《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方式效应分析》,《经济问题探索 》2005年第 12期。

[3]李志刚,陈守东,刘志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税务与经济》2008年第9期。

[4]李青原,《我国上市公司纵向并购的战略动因与绩效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李荣融,《并购重组—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财经出版社2004年版。

[6]Garrett Ralls J, Kimberly J R, Webb A. Mastering the chaos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s [M].Houston Texas: Gulf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海外技术并购价值链补全

中国并购报告显示,中国海外并购势头发展迅猛,然而由于中国企业海外运营经验缺乏,尤其缺乏并购后的整合能力,海外并购的步伐并不顺利。麦肯锡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0年中全球大型的企业兼并案中,真正能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而中国海外收购不成功比例更高。如何借鉴美国与日韩企业的发展经验,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先进技术,跟随市场的变化实施与自己的核心能力有效结合的同心圆多元化,并同时进行价值链的补全,是实现中国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要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技术并购和价值链补全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一、中国企业海外技术并购与价值链补偿问题

(一)中国企业的海外技术并购存在的问题技术并购,是指拥有雄厚实力的技术型大企业,以加强自身能力基础、技术多样化、巩固市场地位、提高竞争力、进入新产业为动机而并购拥有独特技术中小企业的企业经济行为,其中,以获取技术能力为主要动机。中国企业由于缺乏西方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如发达技术、强大品牌、先进管理和畅通的营销渠道等,尤其是核心技术,因此,在国外市场被消费者当作低端品牌。“低端混战”是位于产业链低端的真实写照,“高端失守”其根源在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因此,以获取先进技术等知识产权为主要目标,在自身专长领域开展跨国并购,缩短海外市场与高端产品开发周期,以期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纷纷尝试实行技术并购。南汽并购英国的罗孚汽车就是为获得汽车生产的先进技术,并购后却发现购买的只是资产,被收购企业的关键技术已经被其他企业提前购买或被原提供方收回。TCL并购德国施耐德、购买法国汤姆逊、阿尔卡特品牌就是为了获得技术优势和进入欧美市场,并购后却发现并非先进技术。联想并购美国IBM 的PC部也是为了获得技术优势和提高品牌知名度以占据欧美的高端市场,但并未获得技术的独占权,并购后面临优秀员工流失,能否将转移技术很快地在本国产业中消化、吸收、扩散并不断加以提升,强化自主品牌优势等问题。

(1)战略性并购目标公司定位、估值失误。南汽、TCL、联想海外并购的共同特征是,在西方国家技术封锁的条件下,收购的是西方国家的低技术但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的目标,初衷是通过对方的技术、品牌、渠道,借船出海,实现国际化的梦想,但没能掌握充分的资料对目标公司进行较为准确的估值,对并购困难估计不足。如这些企业所并购的跨国公司的业务与品牌,都是跨国公司的“非核心业务”、已经没有垄断竞争优势的衰退技术和业务,不再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中国企业买的大多是这些跨国公司的“过去”而不是未来,而企业的价值是由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决定的。即使并购的知名大跨国公司的亏损业务中,仍有相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国的并购企业显然缺乏长期打算和系统规划,对被并购企业的技术评估、转让、整合、技术能力的培育没有清楚的认识和规划,或在合同中没有对技术转让及技术能力的培育等相关问题做明确地规定,没能对这些转移技术消化、吸收、扩散并不断加以提升,强化自主品牌优势;要进行大规模的国际化,自然需要大量海外专业人才,可是不论是TCL还是联想,人才主要从事本土业务。李东生(2006)认为,难以从东道国招聘到优秀人才是造成海外并购困境的原因;柳传志也认为离国际化的人才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在重整破产企业过程中,中国企业由于缺乏技术、市场、管理、人才等垄断竞争优势,重整乏力。中国企业并购知名大跨国公司过程中,由于被并购知名大跨国公司的规模一般比中国企业大,造成了“蛇吞象”的并购现象。究其原因,巨大企业所剥离的衰退业务是即将淘汰的技术,未来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不佳,且不能将转移技术很快地在当地产业中消化、吸收、扩散并不断加以提升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企业运营风险递增,价值递减;巨大企业历史悠久,文化整合困难,并购后面临优秀员工流失;巨大企业一般是实现两权分离的现代化企业,有效的公司治理限制了大股东的权力,如在产品销售、定价以及战略合作等方面,不一定能按大股东的意图行事;资本主义国家的巨大企业非常社会主义化,员工权益受到很好保护,政府对并购或整合很可能进行干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都选择了相对比自己小、发展潜力较大、技术较先进的龙头企业为自己的目标企业,并利用自己的先进技术等垄断竞争优势成功的开拓了中国市场。由于我国尚没有国家级权威的海外投资服务机构,对海外并购的方向、重点、规模行业结构及战略等提供及时的信息及服务,致使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缺少全局观。

(2)对跨国并购的风险及整合的难度评估不足。对并购之前,对并购目标国的政治和法律风险评估不足。如联想收购IBM 个人电脑业务时,美国国土安全部、国防部、国务院、司法部、商务部等十多个部门参加的外国投资委员会对并购案展开了为期45 天的广泛安全审查。此次安全审查带来的麻烦完全在联想预料之外,差点导致联想整个并购计划的失败。对并购后的文化整合难度估计不足,不能对目标公司关键人员、营销渠道、先进的研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有效整合,以获得垄断竞争优势,而现代企业的优秀人才是企业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尤其是一些关键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和熟练工人。以明基对西门子人员的整合失败为例,并购后,中国地区150多人的西门子销售队伍被抛弃,700 多名研发人员要集体离职,西门子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由2004 年的7.2% 下降到2005年的3.5%。目标企业关键人员的流失,致使企业很难迅速招聘到合适的员工,而这些关键员工加盟到竞争对手阵营,又会增强竞争对手的实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如何留住关键人才,获得垄断竞争优势是并购成功的关键。

(3)并购支付能力不足。对于能支持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并购,在金融危机期间进行,不但能够以较低的价格拿到优质资产,而且可以通过并购掌握国外先进研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除了大型国企之外,中国大多数企业的资金规模并不雄厚,而国外的被并购企业的规模较大,导致并购企业没有能力并购,整合过程中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是巨大的。特别是随着并购金额越来越大,风险愈加凸显。巨额资金的拨付容易抽空并购企业自有的流动资金,形成高负债率,加大了资金链的风险。如果不能及时从并购中获益,很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从而造成整个企业运营的瘫痪。2001 年,华立通信收购了飞利浦位于美国的CDMA 项目,但由于华立通信没有预料到并购后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且短期内难以盈利,导致预估华立通信有超过6 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亏损。这使得不堪CDMA 项目之重负的华立通信不得不转向TD2SCDMA 技术市场,在高通技术的市场空隙里寻找生存空间。另外,国家现行对外投资项目的审批制度仍较为僵硬,决策审批仍较迟缓;现行金融信贷体制对企业筹资等方面的限制与约束仍较多,不利于企业敏捷地捕捉跨国并购的良好机遇,企业很难发挥国内力量对境外项目提供强有力支持,从而失去一些难得的跨国发展机会。

(二)中国企业价值链补偿并购存在问题 中国企业由于缺乏某些核心技术、核心知识或关键资源导致产业链断裂,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价值链断裂的地方正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它是价值链大部分价值创造的来源,因此,需要对这部分断裂的价值链进行补全,以培育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比如,大飞机发动机是大飞机项目的战略环节,被称之为工业之花,是一个国家工业整体水平的标志。做个比喻,整个国家的第二产业(从冶金到制造到加工、设计)是一个金字塔,飞机发动机就是这个金字塔的塔尖,它涉及到了基本上所有的工业和技术项目,并且要用到这些领域的最高技术成就。而中国大飞机发动机全部依靠进口,有时想买都买不到,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独立,必须对这部分断裂的价值链进行补全,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1)中国企业的价值链补全并购遭到“封杀”。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发达国家的企业利用其垄断竞争优势,占据价值链中的核心技术、核心知识和关键资源,获得超额利润,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封锁。如,大飞机制造业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独立的重要保证,是国家保持军事威慑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战略技术。因此,任何一个国家仅出于安全原因,都不可能把大飞机制造的核心技术便宜卖给或轻易转移给别的国家。中国启动大飞机项目,必然打破原来波音和空中客车两大寡头瓜分世界市场的格局,国际寡头必然会采取策略阻碍或延缓“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因此,波音和空中客车对中国必然会采取更严格的技术封锁,或者是用一些已经落后的技术与中国合作,严格“封杀”可提升中国制造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价值链补全并购。

(2)中国企业自主创新道路艰难。对于企业来说,自主创新投入大、周期长,具有很大风险。有资料表明,研发一种新药需要5亿美元,研发新一代记忆芯片至少需要10亿美元,而一种新车型的研制费用将高达20亿美元,研发500座A330型飞机则需要投入80到100亿美元;同时,世界上的科技研发投入,最后也只有不到10%才能真正转化成有商业价值的新产品。因此,以高投入和高风险为特征的自主创新活动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很难承受如此重负。如虽然中国航空工业在发动机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是中国制造的发动机短期内还难以通过适航审查,因而很难进入实际运用阶段,这也是导致1985年运10项目被迫下马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涉及到技术能力培育的问题,不应作为中国放弃自主研发的理由。经验告诉我们,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不是通过国际合作可以轻易学习得到的,单靠模仿也是无法维持竞争力的。放弃自主研发去依赖外国技术,中国的大飞机研制就会始终受制于人。如运10下马后的20多年,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状况是,项目的座级越来越小(运10是187座,麦道82是147座,麦道90是150座,AEl00是100座),但代价却越来越高(运10实际投资5.4亿,麦道82项目盈亏持平,麦道90血本无归,AEl00预算100亿)。因此,要把自主设计作为中国发展核心、关键技术的根本战略性途径。但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拥有世界上90%以上的专利,而中国的技术创新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企业自主创新道路艰难而任重道远。

二、中国企业海外技术并购和价值链补偿的对策

(一)掌握核心技术,完善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平台和机制核心技术是需要原始创新的技术,是只有少数厂商拥有的垄断性技术,因为其研发的投资额大、时间长、风险高,不是大多数厂商所能够承担的,况且垄断厂商严格限制核心技术的外溢。因此,这些最关键的技术不得不在政府协作下通过自主研发来获取,不断完善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平台和机制,进行价值链补全。所有成功实现赶超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技术能力的发展要依靠高强度的技术学习、富于进取精神的企业战略与坚定不移的国家意志,而提高与增强技术能力是经济发展、政治独立以及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对于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目标的实质不仅仅是开发出产品,而应该是以国家重大专项的形式动员全国的力量,建立起核心技术能力赖以生成、发展与提高的产品开发平台,并以竞争性企业的组织形式,通过持续的产品开发与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化。最后在高附加值、高技术的工业领域形成与美国、欧洲的鼎足之势,实现国家的长期战略目标,促进中国的工业发展从依赖外国技术转向自主创新、从陷入低端经济活动到奋起向高端领域爬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对于一般技术,因为拥有这类技术的厂商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品一样多,所以可以在全球各个角落购买。

(二)通过技术并购及国际合作掌握辅助技术介于核心技术与一般技术之间的辅助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和专用性,有与垄断竞争市场的产品相似的特征,因此,这类技术中国企业可通过已有资源进行集成创新,或在技术并购中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中国企业还应抓住机会进行国际合作,国际合作不但可以利用全球最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而且可以利用全球最好的技术、最好的制造工艺和最好的人才。此外,国际合作还可以降低研制费用,加快研制进程。中国企业的海外技术并购中应战略性地选择目标公司,首选并购目标是资金链断裂而待破产的并具有先进技术与忠实客户的国外中小型科技研发型企业和有可能成为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而目前看来属于奇思怪想的中小科技企业,以及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失去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的企业,它们急于出售自己包括拥有较先进核心技术的企业,如具有优质资源、长期合作、技术先进但因金融危机陷入困境的国外企业。美国众多跨国公司的壮大成长多通过技术并购,这在思科公司身上表现犹为突出,在短短的15年内通过收购71家企业而迅速成长为纽约证券市场上市值第三的大企业,其收购的原则是拥有最新技术、离推出新产品还有一年左右时间的小企业。同样,韩日企业在其技术起步初期,也通过收购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获取外部技术,并以此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达到拥有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并且,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也主要选择行业的龙头企业,要求目标企业具有一定的核心技术和发展潜力(销售利润率与市场占有率高)。中国企业应完善技术并购和价值链优化的互动机制。技术并购对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价值链的作用,可表现为技术并购与价值链之间互动的良性循环。技术并购后,尽快将转移技术在当地产业中消化、吸收、扩散并不断加以提升,促进价值链的优化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并诱发新一轮技术并购,从而建立技术并购信息的反馈机制,使技术并购与价值链有效融合。技术并购价值链的互动机制可描述为:价值链的某些特征诱发技术并购——技术并购促使价值链的优化——价值链的优化提高集群效应、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并购后价值链的某些特征诱发新的技术并购。当并购技术成为影响各种成本驱动因素或是价值活动独特性的驱动因素,那么它应独立于其它驱动因素而作政策选择,促进企业找到更好的并购技术来完成经营活动,从而培育出核心竞争力。并购中要积累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经验,注意并购规模和净现金流的变动及回收状况,合理进行筹资规划,防止资金链断裂导致并购的失败,甚至企业破产。

(三)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无论进行跨国技术并购,还是加强对核心技术和辅助技术的自主研发,应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因此,需要整合、留住被并购企业的海外优秀人才或向全球招募优秀人才,并使本国优秀人才从并购中学习到技术,建立国际性人才团队。被并购海外企业的优势所在,是其公司内部的各类优秀人才,包括研发人才、管理团队和营销团队等。并购过程中,应对每个人对公司的业绩的贡献做个评价,以作为决定他们的去留的依据,尤其是,跨国技术并购作为先进技术获取的模式,稳定和留住研发人才等于拥有了研发新技术的能力。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技术创新以及企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大力提倡科技人才到企业就业或自行创业,鼓励企业探索以期权、股权、虚拟股票等激励方式吸引科学家和工程师到企业创新创业,不断壮大技术创新队伍;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协作和技术交流,组织能工巧匠进行技术攻关,促进职工科技成果及时转化,并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激励企业创造、应用和保护知识产权;加强考核激励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通过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规则和标准,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促进科技奖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企业应合理利用“ 股票期权” 、“技术入股”、“虚拟股票”、“延期奖金与或有报酬”、“奖励知识和技能”等各种形式留用各种优秀人才。

三、结语

从历史经验看,企业并购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但在并购活动中,企业应把战略目标定位于先进技术和核心知识的获取,以及如何尽快将转移技术在本国产业中消化、吸收、扩散并不断加以提升,强化自主品牌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培养和发展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定位于资产或企业,或过于追求短期的财务利益。同时,也应清楚认识到某些核心的、关键技术不可能通过并购,只能通过自主开发来获取。这些核心的、关键技术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独立的重要保证,任何一个国家仅出于安全原因,都不可能把这些核心的、关键技术便宜卖给或轻易转移给别的国家。因此,必须依靠自主开发对这部分断裂的价值链进行补全。而对于具有一定的难度和专用性的辅助技术可以采用国际合作共同研发或自主研发。企业自主开发并不意味不能利用国际技术资源,甚至不反对购买外国的专利技术和零部件。但利用外来技术的必要条件是对自己的产品拥有知识产权,只有这样才能掌握高端技术能力,掌握技术进步的制高点,成为各种资源的集大成者,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价值增值理论研究”(项目编号:09YJCZH09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巍:《中国并购报告》,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版。

[2]康民:《去年海外并购亏2000 亿商务部编制对外投资指南》,《中国经贸》2009年第8期。

[3]邓培林:《基于企业技术的并购》,《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4]吴添祖,陈利华:《跨国并购获取核心技术——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模式》,《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4期。

[5]李梅泉:《基于价值链整合的并购目标企业选择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张文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基本情况、总体评估和政策讨论》,《经济界》2010年第1期。

第4篇

>> SEE:中国企业家的环保试验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分析与启示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规模和效益分析 中国企业与世界企业差距分析 中国企业积极投入先进安全技术 中国企业研发投入行为机理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研究与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与效率分析 中国企业培训现状与分析 中国企业与财富500强企业的比较分析 中国企业与世界前50强企业的对比分析 中国企业EHR 应用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分析 制约中国企业成长的机制因素分析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优势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济绩效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分析 中国企业品牌运营现状的根源分析 中国企业工会的角色冲突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7.12.11.

[2]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第81号公报《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EQ/BL],2009.04.16.

[3]国务院办公厅1990年11月公布的《关于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的若干意见》.[EQ/BL]http://chinalawedu. com/news/1200/22598/22624/22993/2006/3/xu14571242516360029849-0.htm,1990.05.11.

[4]钟誉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中政策工具实施状况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5]国家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与试点项目技术组.国家环境经济政策进展评估:2013[J].中国环境管理,2015(03).

[6]宋坤.企业环保投资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山东滨州地区石化企业为例[D].华东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7]叶丽娟.环保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研究-基于全国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分析[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蒋洪强等.环保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机理与贡献度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5(l).

[9]薛求知,伊晟.企业环保投入影响因素分析-从外部制度到内部资源和激励[J]软科学,2015(03):1-4.

第5篇

关键词:企业并购 市场现状 对策

1.我国企业并购的现状

在当今复杂变化的经济形势面前,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快速占领市场、做大做强的一条重要途径。世界500强企业几乎都是通过不断的并购成长起来,并购也将成为中国企业快速成长的主要方式。企业成长扩张主要是自然成长、新建和并购三大途径,与其它两个途径相比,并购扩张具有明显优势,下面是笔者对我国企业并购现状所做的一些概括和总结:

1.1从并购企业“外壳”向取得主营权利的转变

证券市场在我国入门起步仍处于较高的地步。通过分析近些年的企业并购交易,不难发现,企业并购的主流还是针对上市企业的外表资源进行竞争。退市制度和发行机制的逐步完善,企业并购的姿态也逐渐从二级市场融资资格的获得转变为主营业务的获得,最终实现提高企业本身竞争力的目的。

1.2海外并购的机遇与风险

自WTO的加入一来,我国企业的并购逐步走向世界,全球企业并购的潮流之中,大型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的“强强联手”,在资产上有“双赢”的表象。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通过并购的形式参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走入国际市场。海外并购的好处有很多,但是始终不能避免“风险”一词。并购的完成不表示并购的成功,并购之后的企业内部整合也是相当重要的并购重视环节,这对并购企业的掌控方有更高的人才储备要求。

1.3企业并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中国企业并购到达了一个“临界点”,今后几年会呈现“爆发式增长”,很多领域都进入了中国企业的视野。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达到:1.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费用;2.提高市场份额、提升行业战略地位;3.取得充足廉价的生产原料和劳动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4.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获取超额利润;5.为实现公司发展的战略,通过并购取得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经营网络、专业人才等各类资源;6.通过收购跨入新的行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分散投资风险。以上几点对于经济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2.并购现状表现出的一些问题

尽管并购是企业扩大规模的有效手段,但是在企业间的并购活动中,仍然存在着不成熟的观念表达和不健全的政策设施,通常所见的表现有以下几种:

2.1企业本身的盲目发展

企业的规模扩张有利有弊。一方面它能够在资源生产和财务节源等方面有所收获,变成企业壮大的基本保障,同时也对增大了企业在运营和财务上的经营风险,加大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和负债压力。并且在并购达成以后,企业系统的整合、运营风险的预估以及经济统筹等方面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并购规划,而到目前为止的并购调查显示中,这些并购的必修课程,却没有被大多数的企业所重视。

2.2法律法规尚未健全

企业并购的市场行为在我国的产权交易法律体系中,还没有形成详细具体的法律形态。对于资本拓展的企业收购行为,交易过程中仍会出现企业垄断的现象,这些对于市场竞争的发展以及经济市场运作存在不好的影响,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这些方面的约束力是不够明显的。

3.相应的解决对策

3.1对企业并购发展有所规划

我国企业过去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规模已不再是企业制胜的第一法宝,市场反映速度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企业并购的目的应该树立理性的、并具有价值创造的原始动机。面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趋势,应该将并购的价值目的提升为强化企业核心能力的动力。在价值管理的方面,企业决策上应该对管理体系有所把握,知道企业在商业战略目标上的明确目的,能够通过并购策略以及企业的整合运营来实现并购目标。建立适当的价值分析体系,在企业并购的信息和价值取决方面提供高效的策略支持,避免盲目并购行为的发生。

3.2健全体制机制

健全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源市场是建立及完善并购活动积极发展和成功的基本保障。相应法规的制定和配套政策的实行,都能对其发展在宏观方面加以指导,促进事业并购的市场化和规范化。依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我国企业并购的现状,健全完善企业并购相关的中介机构市场是基本动作行为。这样,对于企业交易的双方在信息获取、方案设计以及资金支撑方面都有安全稳妥的保障。

3.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法制是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前提,企业的并购需要在规范有序、公平合理的平台上施行。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是企业相互信任的根本基础。法律法规可以在企业并购的方式、过程、企业双方协议、资产统估及产权交接、职工安置、双方法律责任的明确等方面,采用立法的基本形式对企业并购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掌控,保证企业并购的健康运转,维护投资方、债权方以及企业职工各方的基本利益。

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是我国企业并购的推助基础,在壮大企业资本的同时,认识到并购措施上的健全的法制法规能够在建立并完善并购活动发展方向指明道路。笔者就这篇浅短的论文,说出自己对于我国企业并购现状的一些看法和思考,望能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论上,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胡艳.企业并购主要方式的风险剖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1(03)

第6篇

论文摘要: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引起了全球经济增速的减缓甚至是衰退,其中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遭受重大打击。西方银行的纷纷倒闭及破产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更重要的是给我们银行风险管理带来许多思考。本文拟通过对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问题比较研究,来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与欧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比较

我国商业银行和欧美商业银行向比,在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体制、风险管理监管及风险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一)风险管理理念的比较

国外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丰要有以下内容:一是管理层必须有清晰的有效发展战略和控制风险的决策;二是客户至上与市场营销的理念;三是追求盈利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四是全员风险管理文化,控制风险成为全行员工的工作,每个员工都要有风险管理意识,并将个人收入与业务经营成果挂钩,从源头上制约风险;五是投入大量的费用用于员工培训和激励,以塑造自身的风险文化。

相对于国外银行业,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在风险管理理念上主要有以下不足:一是过分看重商业银行经营规模,而对利润资产质量等质的认识不足;二是风险管理理念尚未到位,仍以信用风险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三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四是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尚未形成,个人风险管理意识缺乏。

(二)风险管理体制的比较

欧美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银行管理结构。它们一般都是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组建,其产权清晰、制度完善、运作规范、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健全有效,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欧美商业银行实行多层次的风险管理,监事会、董事会能够通过具体部门对经营者形成无形的监督压力,促使经营者谨慎经营。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实行了股份制改造,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实施有效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及市场调控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的独立性差,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风险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风险管理队伍不强,特别缺乏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等。

(二)风险管理监管的比较

西方银行业风险监督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政府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监管。主要监管方式为美国为代表的以法规为准绳的规范化监管方式。整体上,对银行业监管更趋严密规范,监管内容更为全面;二是外部的社会监管。

不仅依靠政府监管机构的力量,还充分调动行业自律组织及社会审计力量,形成多方监督格局;三是监管的国际合作方面。西方国家监管国际合作加强,经常组织会议对于银行业经营中的矛盾及问题加以协调解决,并共同制定一些适用于各方的准则以便遵照执行。

相对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督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外部监管仍旧比较薄弱,监管方式和手段不适应形式发展需要。监管责任没有落实到高级管理人员和岗位负责人,许多问题暴漏后才发现。信息披露还不规范、不完备,对于风险信息披露尤其不充分。市场对银行经营管理监督约束有待加强。

(四)风险管理技术的比较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方面,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加强,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主要特点:一是实施战略管理及全面的内部控制;二是开发一些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及模型;三是不断地创新金融衍生工具以适应金融业的新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量化管理技术和工具方面非常薄弱,没有完善的风险评级系统和市场风险计量系统,仍旧以经验分析为主,重视定性分析、量化分析手段短缺,从而导致在风险识别、度量和监测等方面主观性比较强,科学性不够。

二、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新世纪的金融危机,已经给全球的经济造成了重创。表面看来,次贷危机是由美国低收入者的房贷引发的。实质上,源于刺激经济的目标下,过度的信贷以及信用风险互换等衍生工具的滥用,终致危机恶化。而贯穿始终的无论是金融机构、监管者和个人都存在忽视风险管理的因素。次贷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有四点:过度证券化;信用评级机构推波助澜;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利率的增高;监管机构不力。

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特别是银行产生很大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房地产信贷风险压力加大

我国的房地产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非常高,所有风险都放在银行身上。房地产“绑架’璋艮行,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过高,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自由资金非常薄弱,房地产开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我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资金占资金的比率在70%以上。造成这种银行被房地产“绑架”的格局,与银行风险意识薄弱有关。截止2008年8月我国银行业对房地产贷款的总规模为3.4万亿元,占同期银行贷款总额的近30%,在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泡沫的情况下,银行业丝毫觉察不到房地产贷款存在巨大风险

在我国众多房地产企业中,白有资金达到35%的企业不到20%,只能依靠外部融资满足项目资金的内在需要。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开发商的自有资金逐年下降。以上海为例,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2001年为18.84%,2002年为l7.53,2003年为16.94%。由于房价上涨,开发商获得高额回报,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开发商进入,导致更多的银行贷款进入房地产行业,从而给银行业带来更大风险。

而且房地产既是一种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对其他行业发展具有严重依赖性的产业,它牵扯着数十种上游产业,比如从2004年开始,房地产就消耗了国内将近一半的水泥和钢材。这好比是房地产直接安放在中国经济中的隐形炸弹,除了目前银行已知的近四万亿房贷外,还有数十个相关行业为满足房地产膨胀所带来的硬性需求,扩大产能所进行的数目庞大的基础投资。这些基础投资很大程度也是来自银行信贷,从而导致房地产对银行业的影响扩大。

(二)外汇市场的变化

自从次贷危机爆发后,外汇市场一天的波动就能达到2-3%。与此同时美元指数跌至l5年的最低点。与美元贬值相对的就是其他货币的升值。对我国而言,购买美国证券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将显著增加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我国经济贸易依存度较高。200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7.7%,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国,以及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水平,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海外市场对中国GDP贡献率为9%,为全球最高。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为14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9%,为贸易规模的历史最大降幅,其中进口513.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出口904.5亿美元,同比下降17.5%。因此,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很大,另外,我国外汇储备大部分用于购买美国债券,涉及美国按揭贷款债券约1300.1600亿美元,估计未来3年外汇储备损失可能在在100.120亿美元之间。

(三)对银行海外业务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银行的海外活动遭受的损失为数不少。例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6家银行在次贷危机中可能损失49亿元人民币。此次危机对正在高速增长的海外业务无疑是一个冲击,至少银行必须在海外市场放缓前进步伐并谨慎选择业务。

虽然目前的危机环境有利于国内企业包括银行进行海外并购和扩张,但是盲目并购欧美金融机构资产蕴含着极大风险,必须对并购的潜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对银行而言,一方面要谨慎开展自身的海外并购活动,在推进海外并购时,要对被并购方的资产质量、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等进行全面评估,还要充分考虑东道国政府的反应;另一方面要谨慎评估客户进行海外并购带来的风险,防止海外并购活动增大企业的信用风险,影响银行信贷资产安全。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通过前面比较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以及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归纳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有:

(一)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目前商业银行对于基层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控制力较为薄弱,一方面要依赖信息技术建立整个银行共享的风险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另一方面要建立多层次的风险预警体系,既要关注整个宏观经济的变化,又要了解行业经济的波动;既要审慎对待地区风险,又要防范客户自身和授信产品存在的风险,实现五个层次的预警,及职能改革经济走势的预警、行业风险指数的预警、品种风险指数的预警、地区风险指数的预警和客户风险指数的预警。

(二)优化银行信贷资产结构,分散风险

面对宏观调控,银行业应主动适应,即使调整策略,在宏观调控中寻求发展机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把鸡蛋分散在多个篮子中”,以分散风险。另外,商业银行应正确把握贷款投向,切实加大贷款封闭管理执行力度。以重点产品和优质客户为营销对象,实行差别化的产品准入、客户准入和区域准入策略,促进信贷结构的优化,强化风险控制力,进一步改善贷款质量,同时要强化大局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三)坚持“谨慎经营”的原则进行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为适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需进行多方面的金融创新。但是无法忽略金融创新带来的巨大风险。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证券化分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造成了难以计量的损失。这更使我们认识到金融创新要合理,“审慎经营”。这提醒我们:把握好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关系,一方面创新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不能因噎废食;另一方面一定要跟银行本身的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相匹配。在控制和管理风险的同时实现盈利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提倡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控措施,并遵衢‘谨慎经营”的原则,把握好效率和安全的关系,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

第7篇

马秀山

我国四川民营企业收购美国通用旗下的悍马,成为媒体的焦点。6月4日的《科技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张强的评论文章《如此收购我看值》。

“这样的全单收购,此前尚不多见,可谓影响深远。标志着我国将拥有第一个世界著名汽车品牌。最应关注的,是收购了悍马的全部知识产权。因为只有拥有悍马全部知识产权,我们才能真正掌握高端越野车的先进技术,使悍马真正成为中国品牌。近年来,我国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国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薄弱,缺乏有竞争力的品牌,相当一部分出口产品获利极低,大部分利润被知识产权所有者获得。”

与此同时,同日《参考消息》第1版的2/3也是这方面的内容。路透社认为,“这是通用为放弃四条不能赢利的汽车生产线、在完成破产程序后组建一家较为精简的公司所作努力的一部分。”而《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在题为《经济危机影响中国汽车企业整合》中旧事重提:“上汽集团虽成功收购韩国双龙公司,但对中国人也是不愉快的礼物。”对此,可以参见《企业管理》2D09年第5期《双龙事件的瞽示》一文。

由此联想到有人号召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到发达国家进行知识产权的“抄底”收购,这与慎重的言论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企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要急于到海外进行资产并购和迅速‘抄底’扩张。千万记住李白成的教训,进城容易!不求‘抄底’带来的短暂,而求持续的胜利果实。”(周永亮:《学习“老三篇” 中国企业的“过冬宝典”》,《企业管理》2009年第1期)

关于知识产权,飞利浦知识产权部中国区经理总钟清明的提醒是:“专利的特性是对我值1 00万,但对你却分文不值。而知识产权的价值还没有参照物。专利是保护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财产。”

国内外媒体就收购悍马的不同反应,让人想起了电视连续剧《潜伏》中的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这需要时间来验证。

海外并购与抄底的思考

马秀山

“中国企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要急于到海外进行资产并购和迅速‘抄底’扩张。千万记住李自成的教训,进城容易!不求‘抄底’带来的短暂,而求持续的胜利果实。”这颇值得分析。

目前看来,我国企业的一大优势是国内劳动力成本,而在发达国家则不复存在。以德国为例,德国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主要有以下问题。

第一是用工问题。国内企业对德国劳动力价格昂贵有心理准备,但对德国严格的就业者保护措施却不甚了解。由于法律原因,企业不能随便解雇富余人员,如果强行解雇,就会招来没完没了的官司。德国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至少是国内工人的20倍,而且基本上是随年头只增不减,如果企业有部分人员闲置,就会背上沉重的负担。

由此看来,中国企业在国内生产、国外销售的模式还将持续很长的时间。这是由国内成本优势所决定的,如闻名的正泰集团总裁南存辉就说过,公司出口到外国的相同产品,价格虽然是国内的6倍,但在当地还很便宜,对于开辟市场仍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第二是法规问题。中国企业对德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德国事无巨细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尤其是在税务方面更是复杂,即使是出于不了解而无心犯了错误,一旦被查获也会被重罚。因此,企业聘用法律顾问,或遇到问题时寻求法律援助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企业的法律运营成本将会加大。

第8篇

论文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后金融危机时代,机遇与挑战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下,依靠超大规模的“一揽子”财政刺激政策,我国经济率先触底反弹,成功实现保增长任务。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前景仍不明朗,未来经济形势更为复杂。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时期,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全面启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广义非公有制经济是指除国有、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以外的经济,主要有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两部分。本文所谈非公有制经济是狭义上的非公有制经济,即民营经济,不包括外资经济。

一、后金融危机的时代特征及影响

后金融危机时代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二是我国企业发展经过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目前进入了一个调整期;三是经过国际金融危机后,各个国家将根据国情和世界经济变化情况调整自己的对外投资、贸易政策,希望在下一个经济周期中率先走向繁荣。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表现为以下四大特征。

一是地界经济逐步进入复苏轨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010年7月对世界经济预测作出上调,预计2010年全球实际GDP将较上年增长4.6%,同4月的预测数据相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由于2010年上半年亚洲等地区的贸易和生产活动好于预期。

二是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来自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外贸产业和企业已经遭遇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60起各类“贸易救济调查”举措,涉及金额达到82.67亿美元。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国经济不可能继续依赖出口增长的方式来支撑未来的发展。

三是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资产泡沫上升压力将长期存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以煤炭、石油等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上升,并拉动原材料和燃料动力、电力、水、气等价格大幅上升。而国内市场也呈现出了类似的上涨情形,加上房租价格、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成本将继续上升,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将继续加重。

四是科技革命。每一次金融危机之后必然带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此次科技革命将以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为主要标志。哥本哈根会议后毕业论文提纲,“低碳经济”理念必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被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节能技术经济所替代。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开展新能源革命,努力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产业将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挑战

后金融危机时代并没有完全消除经济风险,相反,在某些方面全球经济风险还在增加。这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宏观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

一是金融市场资产减值损失依然严重,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风险仍不容忽视;二是各国债务危机极可能推动全球经济进入以紧缩财政、缩小赤字及减少开支为标志的“去杠杆化”阶段,这很可能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通货紧缩。种种因素都增加了未来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2009年4万亿财政刺激政策的推出,以及天量信贷有效减缓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但也对2010年宏观政策调控带来了困难。通胀通缩的风险并存,如果宏观政策手段和时机选择策略不恰当就可能导致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

(二)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环境或将进一步恶化

市场波动和投资预期的不确定导致风险溢价的上升,企业投资实体经济的意愿下降,这直接增加了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难度。虽然国家调增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但因受信贷终身追究制的影响,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从资金安全和投放效益角度出发,加上非公企业贷款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股权质押和信誉担保贷款几乎为零、贷款手续复杂和耗费时间长等问题,非公企业融资难度继续加大。以工业型投资为例,2010年工业型投入在上年较低的基础上,依然缺乏较高的增长,反映当前经济复苏过程中前景不是十分明朗,影响企业创新投入和投资回报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

(三)生产要素价格短期内难以降低

一是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累计大幅上升,原材料价格波动大,上升水平快,企业成本短期内难以降低。二是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制约因素也越来越严重,中小企业房租等价格攀升。三是企业劳动用工紧张,劳动力价格提高。据调查,珠三角、长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用工难的问题。中小企业劳动力不足,无法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四)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调结构”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调控的重中之重。继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推出后,国家先后就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明确发文限制。

目前,非公有制企业仍是我国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低水平产能的主要集中地,转变方式的任务更加繁重。由于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大部分处于劳动密集型、资源型,加工贸易“贴牌”企业居多,同时又是就业容量巨大的群体,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的形势下,装备、技术、工艺落后,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资源综合利用低,环境污染,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变的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自主调整能力不足,产品和产业调整优化升级难度不断加大。

(五)自身实力不强,应对新经济形势变化能力不足

目前民营企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起点低、底子薄,整体层次不高,竞争力弱。在我国,有关企业生存周期尚无明确的统计。但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轨迹来看,大多民营企业是暴起暴跌,辉煌短暂。国内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一般只有6.5年到7年,而中国民营企业只有2.9年。这一方面是由于民营企业在管理水平、技术实力、人才队伍等整体上的落后,同时也反映了我国非公经济在应对新经济形势变化上的不足。如何在上述方面取得突破,改变落后现状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新挑战之一。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非公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后金融危机时代,在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的同时毕业论文提纲,也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些机遇包括国际、国家、地方政府、行业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机遇。

(一)来自国际方面的发展新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给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周边部分邻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所带来的影响尚未结束。国际社会多数国家仍然面临着需求不足、市场低迷、资金短缺等窘境,这为我国规模民营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积累经验、掌握国际战略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目前,企业的国际竞争更重要的体现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生产布局等方面,非公有制企业走出去可以弥补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技术或市场,或通过海外并购打开营销渠道,或借助并购利用国际上的人力资源。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已有许多成功的。

(二)来自国家政策的发展新机遇

我国非常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010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把6大行业准入细化到18个行业,并对拓宽民间投资的渠道和领域做出了很多新的规定。7月26日,国务院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方面的分工和任务。《通知》明确了40项工作任务,每项具体任务多则有9个部门负责。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的投资领域包括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

(三)来自地方政府的发展新机遇

为更好地促进非公制经济发展,吸引民营资本投资,各地政府积极出台鼓励政策。北京市2009年对民间投资的壁垒进行了清理,并决定从2010年鼓励民间资本介入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建设,开展房地产信托基金试点,在高端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金融保险等领域重点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吸纳民间投资。山西出台了让民间资本进入农电改造领域的政策。贵州也于2009年出台相关意见,允许非公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地方政府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在新领域投资,除引导资金外,还在税收优惠、房租减免、土地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来自行业政策的发展新机遇

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的总体安排,逐步放宽准入,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提供新机遇。一是后金融危机时代诞生的新能源技术、低碳技术等,国家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共同参与,主动吸收民间投资介入。二是在基础设施、市政实施等垄断行业逐步放开市场准入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三是近期国家旅游局也出台相关意见,放宽旅游行业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旅游业发展。今后,将有更多行业为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提供机会。

(五)产业转移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我国新一轮的西部开发和实施的产业转移战略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沿海企业积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部分中低端制造企业则响应国家的号召向江西、安徽内陆省份和四川、重庆、陕西等西部省份转移。由于中西部地区在生产要素成本、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相对沿海地区低,因此,原先在沿海地区利润较低的劳动密集型非公有制企业,到中西部后重新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找到了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四、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贯彻落实“新36条”,为民营经济营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

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均对非公经济开放;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培育和维护平等竞争的投资环境。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对需要审批、核准和备案的事项,政府部门必须公开相应的制度、条件和程序。全面清理整合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环节、缩短时限,进一步推动管理内容、标准和程序的公开化、规范化,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二)引导民营经济的投资方向,优化投资格局

一是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引导民营经济投资从传统低层次加工制造业向新兴产业转变,切实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二是发挥区域规划政策的引导作用,根据各区域及省区市经济发展规划,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筹资能力实施差别化的资本金吸引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流向中西部地区,支持民间投资主体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信息等本地稀缺的生产要素毕业论文提纲,同时增加东部沿海地区民营企业的投资机会,扩大配置资源的市场空间。

(三)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投资资金来源渠道

一是创新民营资本投资模式。通过社会资本,将BOT、BT、TOT,PPP等投融资模式与代建制有机结合起来,落实BT融资代建制,让社会资本有利可图,推动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二是建立以政府产业资金、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多方式的融资体系,积极打造面向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以创新引导基金等方式推动民营经济的科技创新

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投资建设节能减排、节水降耗、生物医药、信息网络、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发挥创新引导基金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及成果转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五)打破所有制歧视,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改革

一是推动国有资本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尽可能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准入的障碍,以确保充分竞争,让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以发挥。其次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发展成为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集团化公司。

(六)改善对民营经济的的管理和服务,改善投资条件

第9篇

【关键词】 企业并购; 财务绩效; 会计研究法; 财务指标

一、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回顾

(一)并购背景及动因分析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创建于1986年,总部设在杭州,是一家主要生产经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沃尔沃汽车公司创建于1927年,总部设在瑞典哥德堡,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也是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1999年被福特汽车公司收购。沃尔沃集团以其“品质、安全和环保”的核心价值成就了享誉全球的沃尔沃品牌,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之一,是安全汽车的代名词。

在并购沃尔沃之前,吉利在2007年至2009年销量及利润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但由于长久以来吉利汽车在品牌和价格上的“草根”形象,始终未能打入国际市场。为扭转这种尴尬的局面,吉利从2007年开始实施战略转型,即不打价格战并且将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重新定位为技术优势和品质服务。作为享誉全球的豪华品牌,沃尔沃掌握的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是毋庸置疑的,而它的先进技术、安全品质和绿色环保的特点正是吉利实现战略转型最需要的。

反观沃尔沃,1999年被福特收购后销售额并没有呈现大幅增长,相反,自2005年以来更是连续亏损,亏损额超过10亿美元。2006年,福特公司产生约127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福特开始转变发展策略,集中发展福特自有品牌,并且提出了“一个福特,一个团队”的口号,迫切需要现金流以摆脱困境的福特不得已只能选择将沃尔沃出售。

(二)并购方式及相关内容

吉利并购沃尔沃是一个大规模的杠杆收购,其具体融资渠道如图1。

2010年3月28日,中国吉利控股集团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署了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集团以18亿美元的价格并购福特旗下的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吉利集团通过本次并购100%的拥有了沃尔沃品牌,具体包括沃尔沃品牌的9个系列产品和3个最新车型平台、沃尔沃在全球的2 500多个营销网络(包括经销商团队和供应商体系)以及沃尔沃的境外工厂和相关研发人才。除了股权收购,协议还包括了沃尔沃、吉利和福特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研发以及零部件供应等方面达成的重要条款。

2010年8月2日,吉利集团与福特公司在英国伦敦举行了沃尔沃资产交割仪式。吉利集团支付了13亿美元现金并且开出了2亿美元银行票据,而其余3亿美元主要用于员工养老金和运营资本。至此,吉利圆满完成了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二、吉利并购沃尔沃前后的财务绩效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通常可以由某一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来表现。与盈利能力相关的财务指标一般包括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对这些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就能够对吉利公司并购沃尔沃后的财务绩效变化看出一些端倪。

就销售净利率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销售净利率在2010年大幅下降,降幅达21.7%,随后开始逐渐回升,其中2011年较10年上涨6.10%,2012年较2011年上涨1.71%。销售净利率的变化原因可以从公司年报的综合收益表中找到答案。2010年的销售收入较2009年有大幅上涨,涨幅为42.86%,与此同时,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也大幅增加,从而导致企业净利润的涨幅较小,仅为17.49%,导致2010年的销售净利率大幅下降。此后两年通过吉利的努力,销售收入不断增长并且费用类的支出得到有效控制,涨幅较小,从而使销售净利率逐渐回升。

就总资产收益率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总资产收益率从2009年至2011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2012年则上涨,涨幅为4.98%。从吉利年报中可以看出,2009年至2011年的净利润和总资产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总资产增幅明显大于净利润的增幅,因此导致总资产收益率呈现下降的趋势。2012年总资产的增幅较小而净利润则大幅上涨,因此2012年的总资产收益率涨幅较大。

就每股收益及摊薄每股收益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吉利的每股收益在2009年至2012年呈上涨趋势,其中2012年涨幅较大,基本每股收益涨幅为28.57%,摊薄每股收益涨幅达36.84%。吉利每股收益的持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并购有积极的影响。每股收益的变化原因可以从公司年报的综合收益表中找到答案。2012年吉利公司的每股收益达到近几年来的最大值,其主要原因是2012年公司实现了大额的营业利润。2012年受吉利推出多个新产品、出口强劲增长、政府补助的支持以及公司完成收购主要经营附属公司额外8%股权带来额外溢利贡献的影响,公司的净利润达到20.4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上涨32%。

总的来说,并购后吉利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尽管每股收益呈逐渐上涨的趋势并且2012年的每股收益较前几年大幅上涨,但是它对于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则还需要未来一段时间的持续数据来进行分析。

(二)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经营运行的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资产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获得利润的速度就越快,企业取得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大。衡量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这些比率不仅能够表明企业资产运营周转的状况,还可以反映企业对经济资源的运用效率,接下来将从这三个指标对吉利并购前后的财务绩效展开分析。

就总资产周转率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吉利的总资产周转率在2009年至2012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2010年的涨幅较大,涨幅达10.6%,尽管2011年较2010年下降8.9%但仍比并购前2009年的总资产周转率高。2010年总资产周转率的变化原因可以在年报里找到答案。2010年吉利共出售415 843辆轿车,较2009年上升27%,营业额高达201亿元人民币,较2009年上升43%。此外,吉利为了加快战略转型,增强发展能力,于2010年收购了慈溪基地、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和沃尔沃轿车公司,从而使吉利的总资产增加,进而导致总资产周转率大幅上升。

就存货周转率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吉利的存货周转率在2009年至2012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吉利2009年至2012年的年报中可以看出吉利的销售成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与此同时,存货也在逐年增加并且增幅大于销售成本的增幅,从而导致存货周转率下降,流动性变弱。

就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吉利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09年至2012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2010年的降幅较大,计算可知2010年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6天远大于2009年的19天。深入分析发现,2010年并购后吉利的应收账款同比大幅增长96.4%远大于销售收入增长率42.9%,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吉利并购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这说明并购后吉利的收账能力有所下降。

总的来说,吉利并购后的营运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会使吉利的资金变现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影响的强度有多大、持续时间有多久,还需要未来的持续关注。

(三)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企业是否拥有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是决定企业能否长久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偿债能力是体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有效标志。通过分析偿债能力,能够了解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和面临的风险,有助于对企业的未来收益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企业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就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吉利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有着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在2009年至2011年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2011年的降幅较大,流动比率下降了17%,速动比率下降了19%,而2012年则有小幅上升。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相比,下降的幅度更大,这是因为速动资产不包括存货,而存货是提高幅度较高的一项资产,去掉以后,其他资产增加的比率都相对流动负债较低,所以降低了速动比率。从2011年的年报中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同比增长8.43%,其中存货增长了37.60%,涨幅最大,而2011年流动负债同比增长27.22%远大于流动资产的涨幅,因此导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大幅下降。

就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在2009年至2011年均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变化幅度都很小,而2012年则大幅下降。2012年吉利收购了英国锰铜控股有限公司的业务及主要资产,使得总资产大幅上涨13.71%,远大于负债的增长率4.19%,因此导致所有者权益也大幅增长30%,进而导致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大幅下降。2012年产权比率的下降是由以下因素的综合影响所导致的:吉利公司的可转换债券因2012年11月部分转换而大量减少;由于增强现金储备以偿还到期借款,吉利公司的借款因而减少;吉利于2012年因部分可转换债券转换以及认股权证获悉数行使而发行额外股份,并且净利润创下另一历史新高,从而带动股本上升。

总的来说,吉利的短期和长期偿债压力在并购后都有所增大,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吉利未来的债务筹资,尽管指标显示2012年吉利的偿债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吉利的偿债能力究竟会如何发展还需要对未来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四)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是指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潜能和趋势。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率等,通过分析这些发展指标可以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潜能,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接下来将从这三个指标对吉利并购前后的发展能力展开分析。

就营业收入增长率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吉利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在2009年至2011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2010年和2011年的降幅较大,而2012年则有所上升。从吉利的年报中不难发现该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吉利的汽车出口增速放缓,尽管如此,得益于中国轿车市场的强势增长和吉利日益扩大的市场份额,吉利全年的营业额大幅攀升至1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28%。此外,吉利2008年7月完成对主要附属公司股权的进一步收购后将其财务业绩与吉利完全合并使得营业额大幅上升。2010年吉利继续其猛增的势头,全年汽车销量为415 843辆,同比上升27%;销售收入达2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3%,但吉利的出口仍相当缓慢。因此导致2010年吉利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大幅下降。受2010年年底中国政府汽车刺激计划的结束和实施货币紧缩政策的影响,中国国内经济型轿车的需求得到了遏制。尽管吉利2011年出口市场持续复苏,但国内汽车销量有所下降,进而导致营业收入增长率大幅下降。2012年吉利受惠于经济型轿车需求的复苏,国内销售重拾动力,加上出口销售持续强势增长,从而使吉利的总销售量增长率远高于预期,营业收入也大幅上涨,进而导致营业收入增长率也大幅上升。

就净利润增长率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吉利的净利润增长率在2009年至2011年呈下降趋势,其中2010年降幅最大,而2012年则大幅上升。2009年政府实施刺激经济型轿车销售的政策,吉利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了国内的市场份额。规模效益的显现以及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吉利的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都保持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抵销了由于出口减少和销售费用增加导致的利润流失,从而保证了吉利集团本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尽管2010年吉利的销售量大幅上升、产品组合得到有效改善,但是因年内吉利分别建设两家变速箱厂和新厂房、开发三个新产品品牌及其相关的分销网络使得费用支出大幅上涨,进而导致2010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同比大幅下降。2012年,受吉利推出多个新产品、出口强劲增长以及政府补助支持的影响,公司的净利润超过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2%,从而使本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大幅上升。

就资本积累率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吉利的资本积累率从2009年至2011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2012年则大幅上升。尽管吉利在2009年至2011年的资产逐年增加,但同时负债也在以较大的幅度递增,因此使得吉利的资本积累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12年,受吉利推出多个新产品、出口强劲增长以及政府补助支持的影响,公司的净利润大幅增长,本年所有者权益也大幅增长,进而使本年的资本积累率大幅上升。

三、结论及启示

本文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采用会计研究法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吉利并购沃尔沃前后的财务绩效。经过分析发现,吉利并购后近三年内的财务绩效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在短期内甚至还有所下降,2012年的年报数据显示,吉利的财务绩效有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吉利的并购整合开始起到积极作用。

企业的并购整合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而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发展方式、组织结构、管理风格、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企业并购交易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并购已经取得成功,衡量一个企业并购成功与否,并不单单是看其并购交易行为能否顺利完成,还要看交易完成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并购双方能否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稳定运营,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由于笔者关注的只是并购后近三年的财务绩效,时间的局限性研究结论会有偏颇,选用的财务指标也不完善,所以结论并不能证明并购的成败,还需继续关注和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美娇.吉利并购沃尔沃:开局很完美[J].中国对外贸易,2012(4).

[2] 李佩瑶,林灵,代小敏.吉利并购沃尔沃案的影响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3).

[3] 张彦,张艳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界,2010(2).

[4] 刘良坤.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及风险分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J].财会通讯,2012(4).

[5] 周世民.“中国青年”迎娶“欧洲公主”——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0(10).

[6] 莫苗苗.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2(14).

[7] 崔燕来,曾月明.企业并购财务绩效研究[J].中国市场,2010(44).

[8] 李井娟,陈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效应的实证分析——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J].中国电子商务,2011(8).

[9] 王化成.高级财务管理学[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9-34.

[10] 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第五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7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