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4:59:22
导语:在新农村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建设性的作用,保障了农村各项事业的稳定进行
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为他们增强自身技能和本领提供精神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是农村发展经济、农民增产、增收,生活总体水平大幅提升的重要途径。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物质水平和生活质量,更为农民提供了高雅的文化服务,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
1.2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推动农村乡风文明举足轻重
乡风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求农民要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规范、道德思想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乡风文明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文化生长环境,有利于农民转变农村人民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各种承载着优秀文化精髓的文艺活动熏陶了民众,使他们团结友爱、诚信互助、勤俭持家;纯化了乡风,使乡风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前进。
1.3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新型的农民应具备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能经营等条件,这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必经之路。同样,培养新型的农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多得的力量源泉。一定程度上,农民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培养新型的农民旨在培养农民用双手去创造美和幸福,其文化素质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民是否顺利创造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新型的高素质农民,相应地,新型的农民为打造新农村文化风貌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文化下乡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策略
2.1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
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应该是一种灵活多变且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形式,它以物质或精神的方式制约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观念,潜移默化地将文化精髓烙进人们的内心深处,并使农民将这种文化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但由于一部分农村的文化水平始终处于滞后并止步不前的境地,农民只能在村中原有的文化风俗中重复着古板的形式,没有接受新文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文化下乡为农村陈旧的文化内涵诸如新鲜的血液,但单纯的文化下乡并不能彻底改变农村中愚昧、低俗的文化现象,这还要求农村的文化部门针对本村文化的特征,对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式的改进,引进新鲜的文化信息与文化生活方式,让文化留乡。文化下乡移风易俗目的的实现,有利于农村文艺人才的培养,文化留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强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兴建,针对文化留乡举办一定的文化活动,鼓励农民参与文化建设中来,激发农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根据农民的文化需求使先进文化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
2.2促进农村题材文学的创作
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下乡的推动,加强农村文学作品的创作是文化下乡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也是宣传农村文化,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大部分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旨在传播和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精神,将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逐一展露,这些文学作品往往传递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旨在反映农民的愿望,并积极化解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矛盾,旗帜鲜明的反对和批判农村中的歪风邪气,对纯正乡风、建立良好的农村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要加强对农村文学体裁内容的转换和控制,多多提供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应多创作反映农村开拓进取、发展繁荣的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反映的主题来看,要多创作反映人性美、人情美等真善美俱全的作品,“三农”主题的文学作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推动农村环境文学创作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此来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2.3注重民族风俗与文化多元化相结合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1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变迁
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基本由国家包办,通过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组织体制进行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分配。但国家预算安排制度内提供仅限于公社本级一部分公共产品,公社级的大部分公共产品和生产队、生产大队的全部公共产品主要依靠制度外自我提供,农村文化投入始终处在一个极低的水平,这使得农村的文化产品短缺单一,但相对比较均等。
1.2 改革开放后至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早在”六五”规划时期,国家就提出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建设目标,但从未达到。相当一段时期以来,由于观念认识差距、市场经济冲击和财政投入不足等多种原因,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处在一个相对滞缓的发展状态,甚至不少地方的建设急剧下滑,已有的设施或破损严重、或转为他用,人员队伍严重流失。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更多地要由基层政府负担,与地方财力直接挂钩。而乡镇本身财源有限,这使得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难以为续。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1.3 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步伐的加快以及非税收入的取消,县乡财政收不抵支的矛盾凸显出来,这使得整个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比税费改革前面临更大的资金缺口,更遑论文化产品的供给了。由于文化事业费总量偏少,加之城市发展日益成为关注的中心,因此有限的投入往往集中在城市文化建设上。广大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日益被边缘化。
2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为改善农村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变化不大,我国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还很落后,城乡文化差距拉大的现象不容忽视,农村的公共文化生活严重式微,特别是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更是走向衰微。
2.1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公共文化资源匮乏
中央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投入严重不足,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乡镇则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上乏力,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都造成以政府供给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严重短缺,农民很难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2.2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意愿失实,过剩与不足并存。我国现实生活中,文化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是“自上而下”的,即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的偏好,由“上级”决定提供公共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而没有建立起村民文化需求的表露机制,这使得农民、农村文化产品的需求意愿得不到真实反映。
2.3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结构失调,使用效率低下
政府在供给农村文化产品中,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和制度规范,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往往从功利原则和个人意愿出发,致使供给随意性很大,不仅在总量上短缺,而且在结构上也失衡,具体表现为:一是关系农民生活的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二是关系农民基本人权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品供给短缺,三是关系政治利益的文化产品供给过剩。这使得农村文化产品的实际使用效率低下,甚至无人问津。
2.4 基层政府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贫乏,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农村基层政府或村级组织举办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数量少,而且极少针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即使是政府举办的少量文化活动,也主要限于节庆等特定场合,或者是为了满足政府经济活动的需要,或仅仅放几场电影,而非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一些乡镇文化站在国家大力推行“文化下乡'活动时,只选择放电影等成本较低的简单文化活动方式,从而造成了政府供给与农民需求之间的差距。
3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现状的剖析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供需失衡及文化活动相对贫乏的现实情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很不相适应,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3.1 “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制约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总量的增长
所谓二元经济,简单地说,就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我国目前即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转移,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迟迟不能转化为一元经济。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我国财政资源长期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形成了城乡不均衡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造成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文化娱乐等公共产品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城市居民通过缴纳税收,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文化产品,其供给进入公共财政体制。但农民通过税收等形式向国家缴纳资金后,享受的各种公共产品却仍要进行成本分摊,而不是由政府统一从财政支出中进行安排,其文化产品供给是一种制度外供给的方式,从数量、质量上都远远劣于低于城市文化产品。
3.2 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阻碍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我国财政体制自1980年起沿着财政分权思路不断推进,并于1994年在中央和省之间建立了分税制,初步划分了各级政府的财权财力和事权范围。在分税制的具体运行过程中,财力逐级集中,事权层层下放。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尤其是乡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失衡加剧,乡村债务继续增加,乡、村组织正常运转难度加大。上级政府虽然通过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弥补地方财力,但因其支付有限,加之基层政府其财源多来自本地经济总量,增长小且零星分散难以征收,凭借其本身财力根本满足不了当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政府要么少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要么把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推给农民。
3.3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制缺乏科学性,造成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随意低效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制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决策权在县乡政府,农民被排斥在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运作和监督之外,缺乏对公共产品需求、偏好的表述,不具有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实际权利,无法在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中体现自己的意志。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3.4 监督不足造成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我国制度内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资金主要来源是财政支农资金,近几年国家虽然加大了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总量仍然有限,加上财政对农业支出实行分块管理,财政分散且自支自管,使得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财政支农经费在各级各地被挪用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量财政资金用于人员经费开支,或挪作他用,导致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极其低下。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4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意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是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它能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抵御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单治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经济学分析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5)
[2]刘颖,杨彦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2003(11)
[3]史玲.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5)
农业机械化可使农民快点实现“生活宽裕”的理想。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第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我县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民机手已经超过3000人,年经营收入大多达到2万元左右,5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就达到了72户。第二,农业机械化作业为农民实现了节本增效。事实证明,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农业机械化作业,农民的劳动力提升了,作业质量提高了,每亩农作物产量增加了,投入成本降低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了。比如水稻的播种、耕作、杀虫、收割,都依靠大型农业机械来完成。这样有效地节省50%的劳动力,增产20%~27%,亩产增值近320元。在农业种植结构方面,可以达到三种三收,充分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增加农民的收入。最近的几年,我区加快了农业机械作业社会化进程,降低了农业机械的收费水平,节省了农业机械的作业成本,农业机械作业服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生活宽裕的一个重要渠道。
2农业机械化是“乡风文明”的重要保证
乡风文明,依赖于农业机械化的进步和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标志。农业机械化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状况。生产发展了,生活宽裕了,才能摒弃那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的不良风俗,开创学科学、用科学的文化阵地,让人与自然相处更加和谐,从而推动现代农业文明和社会进步,促使农民全面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同时也必将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建设,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农业机械化是“乡风文明”的重要保证。
3农业机械化是“村容整洁”的重要载体
村容整洁,离不开农机化技术的支撑。要使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和保护,首先要普遍使用农业机械,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例如通过加强水利工程一体化建设和科学耕作,能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利用农作物秸秆回收、粉碎、还田一系列技术,能降低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化肥流失,增加土壤有机化合物质;通过采用节水灌溉等机械化技术,能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机械化处理畜粪,能有效减少畜粪污染,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一句话,农业机械化能及时有效地改善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村容整洁,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一、农村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明组建工程的重要部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农村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当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部分:符合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要求;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为农村培养出更多可用性人才。
(一)符合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要求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就更需要得到农村经济的支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农村的经济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农村群众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之后,其精神上也必定会有所需求,但是农村群众精神方面的需求是立足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对此,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便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扎根在基层,这就需要在各级建立相应的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建设站,给文化树立提供可用平台。农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得到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对知识、技术的渴望和要求,文化机制较为成熟的建立之后,就可以定期给乡村地区送去适当的文化表演,例如体操比赛、文化表演、演讲比赛等。在这些文化表演的熏陶之下,必定能够保障农村群众的精神层面得到稳固的提升。
(二)净化农村的文化市场
强化农村文化建设还能够有利于文化市场的精华,促进农村群众的精神层面走向健康发展的道理,农村群众文化市场的文化宣传主要体现为:科技文艺活动、网吧管理、文化出版物、宣传材料等,在这些方面有所建设之后便能够有效的净化文化市场,消除文化市场当中的弊端和杂质,保持农村文化市场的稳定秩序,发展农村文化市场,给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为农村培养出更多可用性人才
农村群众的文化建设离不开农村文化人才,农村也必然会存在许多的高智商、高技巧人才,并且这些群众传承了当地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土生土长的土地有着炽热的感情。所以,想要良好的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离不开这些人才的帮助。与此同时,在农村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还可以挖掘并培养更多的文化人才,给农村的后续文化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二、发展农村群众文化的主要措施
(一)举办形式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在发展农村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定期在各地各级举办富含农村特色文化的文化活动,在文化活动开展之前,需要征求当地群众的意愿,依据群众自愿参与的原则开展文化活动,并且文化活动的内容必须是正面的,有利于群众的身心得到有力的发展。除此之外,在文化活动举办时,时间需要选取于各个节假日或农闲时期,并且举办的文化活动需要是多形式,不得固定,例如体育活动、歌唱表演、文化汇演等,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丰富农村群众的业余生活,从而有效的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
(二)完善农村文化站的建设
农村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保证机构、规划机构和反馈机构,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用至关重要。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文化的建设,强化精神文明发展,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农村文化站需要能够适应各种体制,积极有效的培养农村中的文化人才,建立符合当地特色的文化人才队伍,尤其是各级部门的文化管理人员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使用各种可行手段,将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到实处,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面目。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文化站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文化的培养,必须要保证其各项能力合格之后才能上岗工作。
基于生态理念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农村建设的规划中能否体现以人为本、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生态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和成败。科学的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本身就是效率和生产力,是统筹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前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只有科学确立生态新农村建设的近景和远景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目标和具体标准,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确保生态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循序持续地向前推进。因此,探索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是一项战略性研究课题。
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之一,但是主要工作的重点以及各种媒体、杂志的宣传基本上是集中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和村庄的环境整治、建筑风格上,治标不治本。“加快新农村建设,千万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成‘新农居’新农村在好也是农村,绝不是城市,不能只靠扒了旧房盖新房实现新农村”。
二、生态建设与建设新农村关系
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的连年增长,掩盖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农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反差显而易见,农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非常强烈。“年年建新房,就是不见新农村”这是几年来农民最大的抱怨,由于过去注重于城市化,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多数村庄垃圾乱倒,污水乱排。许多农村普遍存在“垃圾处理靠洪水,污水处理靠蒸发”的现象。所以,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处置系统,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目前一项迫切的任务。
2005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包括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既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针对具体的考核标准,开展“四化、四改、双清、双治”活动,既四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活动,四改(改坟、改厕、改圈、改路);双清(清理溪流垃圾,清理路道垃圾);双治(治理黄、赌、毒,治理歪风邪气)。村庄基本做到无物品乱堆,无露天粪坑,无乱张贴,房前屋后无暴露垃圾,场地平整,社会风气良好,家畜家禽圈养,庭院栽树植绿,绿化养护,创建文明的、优美的生存空间,形成人人讲卫生、讲文明、讲环境的社会氛围。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又要注重于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整治,改变农村环境面貌,也使农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质量。通过村民守则公约,创建农村生态示范户,宣传生态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升农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呈现一片新农村景象。通过三年来生态示范村镇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村镇生态建设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切入点。
三、生态建设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广袤的乡村,是亿万农民的家园,直至今天,仍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同城市相比,广大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环境基础设施极不完善。要建设新农村,各地千差万别,从那里入手,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然而生态建设,从这几年创建的实践来看,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对于大多数乡镇都是迫切需要的。不管生态示范村镇创建,或者是百村整治示范工程。在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上,是一致的,是异曲同工的。都以创建活动载体——农村清洁大行动开始,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一般说,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那对于有条件的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村是可行的,但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村,只能因地制宜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打“生态牌”。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的过程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脚踏实地,走有特色创建之路。因村制宜营造良好的生态和区域特色生活居住环境。
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中,单单靠上级政府资金。很难有足够创建资金。只有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以主人公精神,自力更生、积极引导富裕了农民参与,多方筹措资金。
新农村建设,需要管理民主,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也需要管理民主,只要民主管理到位了,才能有序、整体推进和谐乡村的建设进程中的各项工作,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让民间组织、资金有效地参与生态示范村建设、让农村先富起来经济能人发挥出更大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并分享生活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生态村镇建设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警示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了解环保、认识生态、参与生态建设。
四、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目前**没有做规划的村庄占到总调查数的72%,即使做了规划的村庄,也是不完全符合《村庄规划标准》,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有些是平房,有些是楼房,有些是普通砖瓦房,有些是砖混结构房,参差不齐。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整个村庄卫生较差,秩序较乱,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村庄建设过程中通常没有涉及到村民安全的项目,如饮用水源的选址和保护、消防设施的安排、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畜分离等。
在对某个设区市的调查中发现,那里的市领导和建设规划部门极为重视村庄建设,已对部分村进行了规划。但是,规划者们一是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在这些规划中遗漏了关键的安全项目,没有考虑建设中心村,为其他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各类条件;二是测量底图也十分粗糙,以致不可能考虑污水对水井的影响;三是多数规划通过改变那里的地形地貌,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以致基本上丧失掉了那里的地方风格。即使这样,许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不完善,如下水设施、消防设施等等,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建设生态新农村所必须的。
五、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的必要性
5.1生态理念的内涵
生态理念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其本质主要强调: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生态伦理道德观。因此,生态理念就是运用生态规律,在实践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5.2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其中,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
5.3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乃客观之必要
新农村的建设如果不结合生态理念,必将步城市发展的后尘。目前在城市,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困扰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生态理念。也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体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
六、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6.1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
生态新农村发展模式,是基于农村发展现状而又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一种发展战略思考,是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应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现代生态学、生态工程原理、景观生态学、生态建筑学、产业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对农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全面生态化设计,使农村建设成为一个整体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其结构、功能最优化,能流、物流最畅通,调节、控制最自如,村庄布局合理,人口规模适中,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宜人,既有传统农村特色又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农村。其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
6.2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征
生态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想模式,与一般农村相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以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二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三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广大区域的集合体。
七、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伟大的系统工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是调控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局。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1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村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影响深入而广泛,而且许多效应是无法用货币来计算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能够满足农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二是有助于在农民中间传播环境保护观念;三是有利于生态技术的推广和传播。
7.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用新的增长方式与新的生产体系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相互统一发展,实现环境支持系统的重新繁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便成为人类共同的必然选择。把生态新理念融入农村规划中,实现农村发展中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的目的,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目的。:
7.3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种强调保护当地资源的发展形式,其对环境的正面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它负有环境保护及维护地方居民福利的双重使命。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有助于培育人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加大全社会的环保力度;二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人们提高回归自然的意识,体验自然,提高和丰富生态知识;三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最佳结合;四是在传统农村建设中注入生态理念,能促进地区村镇布局的合理化,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推动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适度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JonRodoek.Protectingecosystemsandopenspacesinurbanizingenvironment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8,(84):3—6.
[2]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43-57.
[3]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8-74.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国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启示
国外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做法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美国、日本等国政府有健全的体系、充足的资金投入,并有完善的立法,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德国、日本等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注重信息系统服务建设;法国、加拿大等国形成了多层次农业信息服务格局,服务主体多元化;印度、韩国等政府对巩固和稳定农业及农村投资力度较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农村电信服务、加强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训,并与国际合作制定农村信息服务优惠政策。总体上讲,国外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做法和经验主要体现在营造良好的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该文简要介绍了5个国家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及发展水平,以为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研究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信息化发展途径与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1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1.1美国
美国政府颁布法律、制定政策,全方位地规范和引导农业健康发展。通过建立健全法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法律体系,从而保护农民正当利益,维护农业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政府稳定、足额的投入有效支持了公益性农村信息资源的长期积累、高效管理与广泛应用,每年有10亿美元的农业信息经费投入,占农业行政事业费的1/10。在信息共享方面,由政府生产、拥有和政府资助生产的农村科技信息实行“完全与开放”的共享政策,对于公益性、基础性农村科技信息的共享,采用国家调控下的事业性运行模式,兼有商业化运行模式;非官方投资产生的数据,一般是在保障私人财产权收益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实现信息共享。
1.2日本
日本是以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全面干预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长期以来,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投资方向及政策的制定,以及科研与技术的推广工作。一是根据实际制定一系列制度性规则和运行性规则及发展政策,促进日本农村信息化的有序运行。二是建立较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到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推广,农产品信息及时、准确和全面。三是通过农业科技信息网无偿向农民提供各种技术信息,同时,为了能让农民通过网络享受到技术服务,提高农村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日本政府将农户购买计算机纳入了补助金范围之内。
1.3法国
法国是以生产集约与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发展。法国的农村信息服务主体很多,但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规模有所不同,彼此之间具有很好的互补性。服务主体包括国家农业部(负责向社会定期或不定期地政策(法规)信息、统计数据、市场动态等)、农业商会(主要是传播高新技术信息,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专家、学者讲课和发表文章,协助农场主做好经营管理)、教育科研系统(培养农业科技信息方面的学生和面向社会咨询)、行业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为该组织成员收集有关的技术、市场、法规、政策信息)。在法国,官方的信息服务为财政支持,不实行收费;专业技术协会、行业组织的相关信息服务,一般只收取成本费。
1.4加拿大
加拿大在推进农村信息化过程中,非常注重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通过政府、协会等部门共同参与,合理分工,有效地推进了涉农资源整合,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民获取实用信息。加拿大政府通过设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整合来自各个部门的涉农信息,通过互联网、报纸、电视、电话等多种渠道无偿向需求者提供信息。加拿大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较为健全,各类农产品都成立了协会,协会都有站,并有专业人员负责收集、处理信息并集中。行业协会直接为会员提供农业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信息服务,农民从一个协会网站或通过咨询工作人员便能够获取该类产品或农作物的全部信息。通过专业协会的服务,农民能够方便获取涉农信息,提高了在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1.5印度
近些年,在发展中国家,印度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做出不少有益的尝试。印度农村信息化发展是由中央政府建立各种基本项目,帮政府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印度政府全面推开的“知识信息计划”,意在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该项目非常成功,它采取公私共享的合作模式,前期由政府承担,实施运行由村民自治组织负责,做到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条件下帮助农民真正享受到信息服务,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农民信息技术人才,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2世界农村信息化发展趋势
21世纪,信息技术正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对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等方面正在产生积极影响,可以预见,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农业主导技术之一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前,世界农业大国在信息技术方面已经走在前列,在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以及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为世界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领头羊。
2.1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向全面、系统、实用、方便方向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网络遍布每个角落,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基本到位。世界各国正在加紧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库,数据存储不断扩大、信息资源不断增加,并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此外,网络设施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用户的实用和方便,努力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是统一规划“信息高速公路”的技术路线选择,确保高效畅通。二是加快研究和建设第3代互联网,促进网格技术开发应用,推进网上可视技术的改进和扩大应用。三是逐步扩大应用和建设移动网络系统。四是加强网上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尽量减少网上不安全因素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五是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重点是有效地实现网上交易,研究和开发高效查询、订购、支付技术。
2.2由单一的农业技术向多元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国外大多数国家的农业技术创新道路的主体呈现多元化、集成化模式,在农业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成功应用后,正在将几项或多项技术努力集成在一起走节约型技术创新之路,以提高多元化、智能化、集成化,实现农业的高度自动化。
2.3农业信息技术向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国外利用信息技术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已开发研制出多种用于专业化生产的系统模型,技术已趋成熟,并切实为农业生产服务,农业信息技术已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这些系统模型对于农户的生产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并为农户走向市场发挥了巨大作用。
2.4向生态型和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所进行的农业发展趋向已由常规型向生态型发展,计算机数据模型、生产诊断决策系统及农作物病虫害预警预报等项技术都注重考虑环境保护和农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精确农业技术,能够控制同一地块中不同位置所需施肥量和植保剂的施用量,以避免由于过多施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浪费。
3国外农村信息化启示
尽管中国中、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甚至在同一地区内也存在很大差距,不可能选择统一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但是国外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仍然值得借鉴。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建立强有力的管理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农村信息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重视,政府要起着主导性作用[1]。国外对农村信息化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建立领导体系、保证资金投入等方面。首先,政府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依靠政府职能,建立权威性的信息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其次,在政策上保证农业的发展,围绕管理体制、投资结构、技术推广进行政策上的调整。二是科研、培训和推广紧密结合,推进农村信息化。通过科研、培训和推广三者的相互结合、紧密协作,保障农村信息化发展[2]。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力度,完善各种技术创新体制,建立研发机构和推广应用部门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三是健全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由于生产者、经营者的信息需求多种多样,需要有多元信息服务主体,在服务内容上有所侧重,所以应注重培育和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涉农信息服务主体多元化,信息服务形式多样化,更好地满足农民的个性化信息需求[3]。四是注重资源整合,提升农民获取实用信息能力与水平。一方面,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协会、自治组织)、企业、科研等部门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合理分工,共同推进涉农资源整合;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来自各部门的涉农信息[4]。五是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相关法规。建立健全政府对农村信息化方面制度、法规体系、支持政策体系,并建立高效的农业管理体系。注重维护农村信息化主体的权益,保证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的真实性、有效性等,积极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
4参考文献
[1] 刘盛华.辽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展望[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3):164-165.
[2] 张其斌,舒毅,田全红,等.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探讨与研究[J].甘肃科技,2009,25(17):1-4.
(一)“以人为本”:强调农村老年人的发展权
《规划》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考察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现状,一方面,城镇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转移,促使农村人口以逐年2000万的速度递减;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农村中老年人口由于缺乏职业技能和体力优势,只能留在农村继续从事农业劳动。上述两方面情形的叠加,导致农村人口中老年人比例陡增,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因此,强调“以人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多的是指应以老年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要关注老年人的发展权。这是因为,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土地流转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各类加工企业和服务业等随之涌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各类社会基本保障、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等也日趋城镇化,所有这些,对老年人来说都属新生事物,他们在渴望适应新变化的同时不免心生畏惧。怎样才能在新形势下生存发展,并且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广大老年朋友最揪心的一个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应该是“老有所学”,加强和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因此,开发和开展适合老年人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需求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继续就业的能力,也能惠及他们晚年的幸福生活方式,更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统筹城乡”:尊重农村老年人的教育权
首先,农村社区教育经费、软硬件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源的缺乏,尤其是文化建设和文化资源方面的不足,致使农村老年人的各种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严重地制约了老年人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官方数据表明,近几年,中国年出版图书17万到19万种,其中有关“三农”的图书还不到4000种;城市发行网点在过去十几年间增逾3倍,而农村却减少了40%。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省,占人口60%以上的农民享有的文化资源还不足30%。其次,由于我国农村尚未建立和完善基本养老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老年人的学习时间和教育投入受到了极大制约,他们不能像城里老年人那样有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和充裕的教育经费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之中。其三,由于大多数老年朋友的青少年时期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再加上后来从事的传统农业又是一种经验型的生产模式,不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这一方面制约了他们对接受再教育的期望,另一方面也难免产生不愿学、不能学的思想。相反,近年来城市老年教育却如火如荼,发展迅速。若长此以往,城乡老年教育的“马太效应”只会越来越明显。正是由于上述反差,促使《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适时提出“统筹城乡”,“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等相关规定和原则。这不仅政策上解决了青壮年和留守儿童户籍、住房、用工、教育等问题,而且从法规的高度尊重和保障了农村老年人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
(三)“绿色生态”: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生存权
新型城镇化突出强调了“绿色生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追求空间规模扩张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其弊端不断暴露。新型城镇化为规避重蹈覆辙,因此特别强调了“绿色生态”,倡导科学生产、文明生活。从生产上看,现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主要是老年农民,他们继承了传统农业中的诸多陈旧观念和做法,如过度开垦、盲目跟风、环境污染等;而传统农业中的优长却无意间被抛弃,如精耕细作,因为需要付出较大的劳动强度而被摒弃,绿色生态的种植方法多被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取而代之。因而,在发展现代农业时,需要进行科学生产知识的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转变观念,更新种养殖方法。从生活上看“,绿色生态”内涵下包括了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这都需要在饮食安全、养生健体、垃圾科学处理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宣传和教育。无论是“绿色”生产,还是“绿色”生活,说到底是一个关乎老年人有没有一个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关联着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能不能得到保障。要消除这些潜在或显存的隐患,行之有效的方法仍然是对老年人开展必要的教育。然而,农村老年人学习能力不足,接受信息的渠道又相对较窄,改变现实生产和生活方式又需要一个阵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他们的实际,制定出与他们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将“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理念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四)“文化传承”:凸显农村老年人的社会责任
新型城镇化不仅讲究加强城乡硬件建设,也特别重视所在区域的“文化传承”,提出了“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我国浩瀚的文化不仅仅集中于城市,而是大多散落在广大农村和民间,特别是非物质文化。对它们的保护与传承既需要政府硬实力的推动,也需要有人做好相应的保护和传承。青壮年多因忙于生计而离开农村,他们无心也无力去做文化的传承者,农村老年人成了“文化传承”的主体。虽然他们对农村有感情,对传统保护有意识,但是,文化传承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经过相应和系统的教育,即使有强烈的文化保护传承思想,也不能有效地完成此项任务,何况近年来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观念的浸,文化传承意识日趋淡薄。无论是增强保护意识,还是提升传承能力,都离不开对农村老年人相应的教育。同时,大多数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对社会贡献的下降,会普遍产生生存价值危机,因“老无所为”而消极对待人生。为再度激发老年人的工作热情和社会责任,帮助他们掌握想做又能做的“文化事业”,也不能离开老年教育的普及和深化。从文化程度上看,目前农村老年人的情况令人堪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60岁以上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达到47.54%。其中,城市老年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为31.08%;镇其次,为41.63%;而农村老年人口,为54.24%。由此可见,农村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如果不能有效提高,也就很难实现新型城镇化中“文化传承”的目标要求。
二、新型城镇化中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的困境
加强农村老年教育的迫切性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但就目前农村老年教育的现状来看,要做到老年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困境。
(一)基于城乡不同文化浸润的学习意识差异
城乡不同的文化差异是城乡分野的重要原因。滕尼斯就把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分为两种类型,即以小乡村为特征的礼俗社会和以大城市为特征的法理社会。不同的文化浸润下,城乡居民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价值意识、文明素养、生态环保意识、行为准则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尤其体现在学习意识方面。城市老年人之前多从事必须经常学习才能胜任的职业,如教师、医生、机关人员等,而农村老年人多从事传统农业,实体经商等,终身学习意识相对较为薄弱,相当普遍地存在“一次性教育”思想,对老年教育的认识还比较狭隘或存在偏差。在农村家庭中,老年人多被认为应该在家颐养天年,忽视其自身的发展,也没有建立起老年资源价值观。此外,基层旧的城镇化发展思想没有转变,新型城镇化思想没有完全形成,仍存在只抓经济发展的现象,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老年人。基层干部缺乏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对老年教育在促进老龄化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老年教育的宣传工作也就不够到位,进一步导致城乡学习意识差异。
(二)基于城乡二元体制制约的教育资源差距
我国多年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城乡发展呈现双轨制。虽然近年来二元体制逐渐解构,但是,由此业已形成的城乡老年教育办学经费投入机制及其他教育资源的差距问题并未得到真正改善,学校设施、教育场地、网络平台等基础硬件,管理队伍、师资力量、课程资源等必要软件,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多数城市老年教育的经费投入已纳入财政预算,而多数乡镇一级在老年教育办学中存在没有预算或预算不足的困境。软硬件方面都因缺乏资金支持而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影响农村老年教育的顺利开展。此外,农村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力度远不及城市,周边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盘活。教育资源共享问题亟待解决。课程资源问题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对农村老年教育缺乏关注,相关调查研究也不够,课程资源在质与量上偏低,相比城市缺乏系统的课程资源,尤其缺乏网络教育资源。有限的课程内容仍更偏向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不能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人的新教育需求有效对接。
(三)基于城乡地域环境影响的教育组织网络差别
农村和城市在地域环境上的差别也是城乡老年教育出现发展差距的一大原因。一方面,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域广、居住散、路况差,公共交通又相对落后。因此,现有的农村老年教育主要依托当地的成人学校、老人协会或老年活动中心开展,组织网络较为分散;另一方面,受制于通信条件,农村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又大多滞后于城市,致使大多数老年教育机构没有构建起相应的网络教育渠道,老年教育无法从“在堂式”向“在线式”过渡,教学形式落后。相反,城市老年教育依托社区教育平台,已基本构建起市级老年大学、区级老年大学、街道老年学校、社区老年学习点四级网络,并普遍建立了“终身学习网”。可见,不同的地域环境,造成了不同的教育组织网络,进而带来了不同的教育差距。随着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居民的来源广泛,既有本地居民,又有部分市区居民迁入,还有外来经商、务工人员,人口构成异质化。因此,未来农村老年教育面对的教育环境将更加复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组织网络已迫在眉睫。
(四)基于城乡社保双轨制带来的老年人可学习时间的差量
联合国人口基金与全国老龄办的调研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城乡之间的老年人收入来源差异巨大。城市老年人中,有66.3%的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养老金生活,但在农村,仅为4.6%。这主要由于我国社保体制仍存城乡双轨制,农村社保待遇较城市低。因而城市老年人中仅有6.6%的老年人需要靠劳动获得收入,农村老年人却占到了41.2%。这使得传统农村老年人参加老年教育缺乏经济保障,以及随之带来的时间保障的缺乏,对农村老年教育的顺利开展形成巨大阻力。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地或被适当流转,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多种经营,进一步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农民不再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大大解放了农业劳动力;或被征用,通过一次性买断或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在国家明文杜绝“新式圈地运动”的政策背景下,使失地农民在制度上得到现在和未来一定的经济保障。经济压力减小后,为老年人增加学习时间提供了可能。可见,新型城镇化中农村的发展状况是既带有礼俗社会的烙印,又与城市文明慢慢融合,在此背景下的老年教育发展既不是传统农村型延伸,也不是现代城市型的复制,而应该有其特有的发展路径和相应的策略。
三、新型城镇化中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策略
(一)摒弃“一次性教育”的思维定势
考量当下农村老年教育困境“,一次性教育”思维仍然是束缚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精神桎梏。首先,农村老年人由于长期从事的是经验型的传统农业,这给他们烙下了“学习一次够用一生”教育观念的深深印记。随着农民市民化时机的突然来到,他们显得应对无措,束手无策。其次,老年人家庭成员对老年教育的认识也没秉持终身教育理念,家庭有限的可支配教育资源偏向“厚此薄彼”,对下一代教育的投入有余,对老一辈教育的反哺不足,致使青少年过度社会化,老年人过早家庭化。再次,村社组织、基层干部还没真正意识到老年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或许对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照顾得多,但对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考虑得少。究其原因,说到底也是“一次性教育”观念作祟。因此,加强新型城镇化中的老年教育,首要的对策无疑是解放思想,观念先行。为此,我们应该发挥各方合力,通过出社区小报、发宣传读物、办终身学习周等活动,大力宣传终身教育思想。此外,还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报道老年教育学习信息,塑造老年学习者的典型形象,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总之,加强“终身教育”思想的宣传,目的是为了摒弃“一次性教育”观念,把学习内化为自觉行为。
(二)终止“城乡二元体制”的行为惯性
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资源向来短缺。要解决这一历史欠账,必须改革城乡发展的二元体制。首先,教育设施建设应实现城乡一体、资源共享。除了凭借新型城镇化契机优先增加农村教育资源外,还须通过整合辖区内,尤其是城市的现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公园、科技馆、电影院等,为农村老年教育服务。这样既能解决当下老年教育开展过程中的资源短缺问题,也能充分盘活和利用城市闲置的教育资源,让农村老年教育在城乡统筹中真正获益。其次,教育经费投入应城乡均衡、农村适度优先。农村老年教育经费普遍不足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地方政府在预算社区教育人头经费时执行“不同民不同价”的二元规制。随着农村老年教育受众增加,若不能改变既有政策,经费缺口将会越来越大。因此,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应适度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差距,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老年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再次,课程开发与师资力量应城乡兼顾、合作共建。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年教育的现实需求,课程开发和师资共享方面应该做到城乡兼顾、合作融通。一方面,应积极开发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借鉴城市成熟的课程资源和培训菜单;另一方面,通过城乡合作共建,互聘互通,聘请地方乡贤、文化传人、能工巧匠、时代楷模、专业人士等为主体,建立师资库,组建“讲师团”,以确保老年教育有稳定和多样的师资力量。
(三)增强教育组织的网络依赖
健康有序的老年教育离不开完善健全的教学组织网络。一是加强架构管理组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老年教育可以在县乡举办老年学校,村组成立老年教育辅导站,各村组配置老年教育专门单位,逐步形成农村老年教育三级网络,实现农村老年教育有序发展。各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乡镇党校、老年协会、成人学校、中小学校的现有组织管理力量,实现共同发展。此外,依靠“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发展“农村老年教育”也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新趋势。二是搭建学习网络平台。在不断改进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应充分依托电大远程教育网、现代通信网络“、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网络平台,开展老年教育的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丰富教学形式,形成城乡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双赢的联动机制。
(四)加强城镇化环境下的适应性教育
1.加强与市民化要求相对接的现代文明教育。
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民市民化,这一“化人”的工程,涉及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职业、户籍的转换,老年农民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体系都面临着调整和改变。文明新市民教育是农村老年人在新环境中的重要一课。文明理念、文明礼仪、交通安全意识、法律法规、环保教育、形势教育、人际沟通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等都是文明新市民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老年人老年阶段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有必要进行设立突发状况应急技能培训、养老保健养生和心理健康知识、生命教育等相关课程。此外,第三代的培养是农村老年人平日生活中的重要任务,接受隔代亲子教育可以让老年人在家庭中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进而从“业余”家庭教育者转变为“专业”的家庭教育者,以较好改善和处理隔代关系。
2.加强与多样化岗位需求相衔接的职业技能教育。
随着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征用,农民不再机械地从事繁重的农事,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民的就业呈现多样化。尤其是低年龄段老年农民,就业需求强烈。他们从事的职业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未完全脱离土地的非传统老年农民的适应性教育。他们将土地流转给其他农户和经济组织,集中开发成农场,并仍参与农场的工作,但是需要学习新的耕作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服从农场主的管理,学习新的制度要求。第二类是完全脱离土地的老年农民的适应性教育。这类老年人在土地流转或征用后不再从事农业工作,逐渐转向二三产业。为及时对接新的岗位要求,他们需要进行新的技能培训,进而较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第三类农村老年人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需求,自主“创业”,或自主经营小商品,或从事家政服务行业,但是他们的“专业技能”却并不全面,多数只停留在经验层面,需要适时地发展其职业能力,实现再就业。
3.加强与新型老年生活相匹配的休闲文化教育。
【关键词】 新农村;群众文化;发展对策
党的十提出了关于文化建设的观点与思路,也不断强调文化事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而文化事业的发展,必然要从最薄弱的环节开始。当前阶段,我国的城镇化率还不高,农村地区居民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还较大,而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大的起色,我国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国策对发展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群众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必然需求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基本国策中,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点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会改变我国农村以往贫穷落后的面貌,使农村地区的居民总体收入与可支配收入有着大幅的提高。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农村居民对新的文化的需求,这就要求相应的文化建设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二)群众文化的发展可以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长久的动力。
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中新农村建设是必然要我们必然要面临的问题。新农村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发展,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又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反作用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能为群众文化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力量,但是经济的发展离开文化的支持,则会陷入盲目式发展状态,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反过来阻碍经济的发展。而随着群众文化的不断提升,经济的发展也必将进入健康的轨道。
二 当前阶段我国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群众文化中最基层文化活动较少,过度娱乐化
当前阶段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主要还是由政府部门组织,由于文化活动在政府的活动中并不占有主体地位,因此很少会政府部门愿意花费时间与经历在组织大量的群众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当前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中,大部分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都是以娱乐活动为主,而对一些提高农民素质的群众文化活动则很少开展。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资金缺乏,得不到有效保障
当前阶段,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大都是依靠当地居民的自主自愿投入,政府部门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会充当活动的组织者,而并非资金的提供者,同时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以及农民意识的不足,群众文化活动很难筹集到资金,更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另一方面,由于文化活动很难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对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都不足,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普遍存在,我国大部分乡镇都没有设立较好的文化活动场所,农村地区的文化广场更是鲜见,而村一级的群众文化场地则各地都几乎没有设立。
(三)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专业文艺骨干缺乏
在当前县一级中政府部门中,大部分都建立了专业的文化活动部门,但是大部门的文艺工作者以及文化活动队伍,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同时往往也身兼数职,在日常工作中往往还担任着其他工作,仅仅是在活动开展事情临时担任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平时也没有时间与机会学习系统的文化活动专业知识。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专业文艺骨干数量较少、业务能力较低等问题,这对当前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 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发展的策略
(一)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改革建设,加大最基层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推广力度
社会主义新新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从农村文化的本质出发,根据农村地区居民的愿望以及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组织多种有益于农村居民身心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加强农村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时需要注意不能一味的以娱乐为目的,在娱乐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农民文化素质得培养,举办一些与农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群众文化活动,例如可以组建农家书屋,引进一些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书籍,这不仅能帮助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对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农村地区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完善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农村地区地方政府应将群众文化纳入到自己的管辖范围内,不仅需要定期组织各种文化活动,还要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场所,建立专业化的群众文化队伍。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
当前阶段政府部门需要将群众文化发展的重点逐步从城市地区向农村地区转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群众文化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由于农村地区群众文化活动资金获取困难,农村地方政府应该预留一定的财政预算,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硬件与软件等多个方面不断促进农村地区群众文化的开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持。
(四)建立专业化的文艺宣传队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需要专业化的文艺宣传队伍,针对当前阶段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中文艺工作者过度业余化的现象,建立专业化的文艺宣传队伍势在必行,当前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化的文艺宣传队伍,通过文化传播的手段,推广相关科普知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结 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群众文化大发展的良好契机,是农村群众文化重要支撑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需求,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的途径。
作者简介: 赵峻,女,汉族,1969-1,工作单位: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咪哩乡文化事务中心,大学本科学历,职称馆员。
参考文献
[1] 张文佳. 浅谈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 改革与开放,2010,06:195.
[2] 林敏. 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难点及解决方法[J]. 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06:61-64.
一、狠抓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一)教育增强县乡文化专业人员的责任感,认真提高业务素质,专业人员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与时俱进,把握住群众文化的需求,很好地对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开展起到引导和带领的作用。部门领导也要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各项制度,监督专业人员对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效果。
(二)全面提升村文化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对传播群众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文艺人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哪个村的文艺骨干多,哪个村的文化活动就活跃。近几年来,各地立足农村,依托文化馆、乡村文化站点举办了“舞蹈培训班”、“书法艺术培训班”、“戏曲表演培训班”、“摄影艺术培训班”、“小品曲艺创作培训班”、“化妆知识培训班”以及“村级文化员培训班”等系列培训,积极培养农村业余文艺人才。
(三)积极加强业余文化团体组织的组建。在群众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业余文化团体能够很好地起到传播效应,对群众文化也有引领的作用,要鼓励和扶持业余文化团体的组建和发展,可以有效地唤起农村群众的文化自觉,一些很少光顾文化活动的人纷纷加入到活动中来,也较好地缓解了文化站人员少、辅导不过来的困难,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促进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普遍开展。
二、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着力文化活动“日常化”
(一)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村级文化室建设已全面普及,文化活动场所,文化活动设施基本得到了较好的配置,这为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站点的职能,可以组织开展一些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形式,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广大群众,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丰富。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文化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来更好地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真正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开展过程中的指导、带动作用,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总之,组织骨干和团队,坚持常态化,经常搞,不间断,变花样,加手法,吸引大家把文化活动变成群众的自发活动,做活文化活动。
(二)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农村群众文化设施。农村群众文化设施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极其重要,随着人们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也要相应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应该拓宽思路,积极争取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组织等的扶持,筹措资金,健全社区基础设施,争取组建更多设施,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积极结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也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
(三)切实保障工作人员待遇。在开放活动中,个别地方仍然存在着管理人员工资待遇未落实、后续文化经费不足、文化活动缺乏组织等多方面原因,部分村文化活动室名存实亡,文化活动阵地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因此,要求政策倾斜,配好村级文化室管理人员,合理解决工资报酬,利于较好的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真正发挥村级文化站所室的作用。
三、以地域传统文化为特色,积极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