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益智课堂

时间:2023-03-02 14:59:32

导语:在益智课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益智课堂

第1篇

(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215211)

摘要:以“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为主题,制订观察量表,对《观察一棵植物》一课进行课堂观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目标要让学生明确,评价任务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活动要让学生成为主体,目标、评价、教学要充分体现一致性。

关键词:课堂观察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教学过程 一致性

一、观察背景与主题

(一)观察背景

2017年5月27日,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17年修订)》,明确从2017年秋季开始一年级开设科学课。2017年9月15日,为了准备苏州市吴江区教研室和姑苏区教研室联合举办的一年级科学任课教师培训,苏州市吴江区小学科学核心组、中心组23位教师在吴江经济开发区长安花苑小学进行先期研讨。这次活动中,我校的李菁璐老师执教了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观察一棵植物》一课,参加研讨的教师以“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为主题进行了课堂观察。笔者根据团队观察和交流的情况,结合个人的观察和思考,最终形成这份课堂观察报告。

(二)观察主题

本次课堂观察的主题是“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其中目标是指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来自学科课程标准;评价是指学习过程中通过完成评价任务监测目标达成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实现目标的支持过程。按照传统的观念,应该先有目标,再有教学,最后进行评价,由此课堂观察的主题应该是“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学术上通常也称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但是,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倡导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的逆向设计,即先有目标,再考虑评价,最后设计教学,因此我们拟定的课堂观察主题是“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其实,主题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使目标、评价、教学三个因素两两之间存在一致的关系,组成一个一致性的整体。也就是说,“目标与评价一致”“目标与教学一致”“评价与教学一致”构成了“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的所有含义。

二、观察工具与结果

(一)观察工具

观察团队制订了如表1所示的“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观察量表。该量表的设计主要考虑目标、评价、教学三个因素,假设学习目标的设计是正确的,那么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应该是一致的,教学过程也应该与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是一致的,学生表现应该是最能具体说明的。

(二)观察结果与分析

在课上,我们利用上述量表,主要观察了本节课的三项评价任务、相应教学过程以及学生表现,而非课堂的激趣导入、拓展小结等环节,也不太关注课堂串联的卡通故事情境。并且根据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对整课进行反思:其“目标、评价、教学”是否一致?是否需要做出更为合理的设定或调整?

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认识周边常见的植物,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教师设计了如下三个学习目标:(1)能利用眼、手、鼻等多种感官观察一颗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从而激发探究植物特征的兴趣。(2)能运用“根、茎、叶”等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植物的信息。(3)能根据观察结果,画出一棵植物的简图,培养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好习惯。

1.关于第一个学习目标。

相应的评价任务是:用自己的话说出植物的1~2个外部特征。主要的教学过程是:(1)教师呈现评价任务,请学生远距离观察一棵植物,说说看到了什么。(2)学生根据评价任务进行观察,并交流观察结果。(3)教师根据交流引向“茎”的观察,并指出联结叶子的叫“茎”。(4)教师把远观引向近距离观察。

从这个评价任务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的观察似乎是从教师的提问“请同学们远距离观察这棵植物,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开始的。而根据我们整理的课堂实录来看,学生的观察其实始于教师出示“这棵植物”。教师在课堂导入中先让学生认识植物,再让学生对不认识的植物进行观察,这导致教师出示实物时,学生观察的重点不是这棵植物的特征,而停留在这棵植物到底是什么上。所以,教师导入之后、呈现评价任务之前,学生的观察是盲目的、无效的;教师呈现评价任务之后,学生逐步明白自己的观察目的、效果。因此,笔者建议,这里应将评价任务前置,发挥评价导向、促学的功能。

2.关于第二个学习目标。

相应的评价任务是:对照实物,指出植物根、茎、叶所在的位置。主要的教学过程是:(1)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呢?我们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进行观察的?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去观察?(2)教师小结:无论是用手去摸还是用鼻子去闻,都必须在老师允许的、安全的情况下进行。(3)教师呈现评价任务,请学生近距离进行观察。(4)教师再次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用什么方法去观察植物,那么你知道要观察什么吗?(5)学生再次进行观察,并交流观察结果。(6)教师提问:在刚刚观察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看到植物的根?并请学生根据图片进行观察。

这里,学习目标的设计是清晰的,评价任务的设计是可行的,教学过程也是围绕着学习目标逐步推进的。但是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环节的教学大约进行了20分钟时,在其他学生交流的时候,第一小组的2名学生离开了座位,在教室的右前方自由走动;第三小组的一半学生忙于整理自己的物品;第六小组的全部学生完全处于自由交流的状态;其他小组的学生基本上都出现了心不在焉的现象,处

于自我放松的状态。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评价任务的设计应该以学生喜欢为原则。这里的评价任务可以考虑修改成

“律动形式”(用人体模拟植物,随音乐舞动),从而既能解决一年级学生好动的问题,又能达到评价的目的。

此外,教师组织教学过程(3)时,呈现评价任务后,学生进行了自主观察,但是没达到教师的要求。于是,教师继续组织教学过程(4),强行引出用眼睛看植物的颜色、形状、数量,用手指摸植物的软硬,用鼻子闻植物的气味;接着组织教学过程(5),让学生第二次按教师的要求进行观察。对此,笔者觉得,用眼、手、鼻进行观察应该是学生观察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行为,而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的简单告知。

3.关于第三个学习目标。

相应的评价任务是:画出一棵植物的简图。主要的教学过程是:(1)教师呈现评价任务,请学生完成“观察记录单”。(2)教师指导如何填写姓名、观察日期,然后一边讲解画植物的顺序及方法、一边用贴图进行展示。(3)学生根据评价任务画出植物简图。(4)教师展示学生简图,并请学生相互评价,说说好在哪里。(5)教师用图片演示这课植物开花的过程,揭示这株植物是。

这个环节“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程度较高。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非常统一,围绕评价任务设计的教学过程也达到了要求,学生的简图都包含了根、茎、叶这三个植物的主要特征。其实,上面两个环节中,教师虽然有一些失误和不足,但是仍然可以看出具有比较强烈的“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意识,努力追求着目标与教学的一致性、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

总之,这节课体现出了“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课堂的基本特征。

三、讨论与建议

(一)学习目标要让学生明确

实现“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核心是学习目标,即课程标准要求在一节课上的具体化。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明白了学习目标,才能教得明确;学生明白了学习目标,才能学得明白。学习目标不仅直接决定了评价任务的确立,而且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的质量。所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才是课堂教学的开始。

(二)评价任务要让学生喜欢

评价任务依据学习目标,用于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嵌入教学过程,用于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好的评价任务不但要指向学习目标,还要追求具体、清晰和明白,应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和“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要让该年龄段学生喜欢,并且以能实现的方式完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习进行自我引导和调控,明确学习的方向。

(三)学习活动要让学生成为主体

学习活动是学生身心发展的源泉,是教学活动设计的重点,是为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操作和思考的总和。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既要符合学习目标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识规律,才能真正起到促进作用。

第2篇

一、转变观念,敢于质疑

理念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不同的教育行为,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1.作为教师,必须唤醒“学生主体”的意识。学习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它将以问题为轴心,以学生为中心,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读书,获得对语言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通过合作学习,多向交流,不断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探究学习,不断增强获取新知的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为学生,必须确立“学贵质疑”的思想。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教得再好,学生无动于衷,也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打破学生的依赖思想,“逼迫”学生发问,哪怕非常浅显的问题,只要学生敢于提出,就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

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以恰当的方式让所有学生知道老师喜欢敢于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学生。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着边际,也能得到老师的认真关注,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要让学生学得有尊严、有个性,需要充分发挥赏识管理的激励、唤醒和鼓舞作用,让学生在寻求帮助时受到特别的尊重,觉得提问是好思敏学的一种表现,是聪明者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特别要大张旗鼓地表扬那些发问切中要害、角度新颖的学生,给学生以发问思路和思维方法的正确导向。

二、授之以渔,学会质疑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提出,理应由学生解决。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暂时的困难也在所难免。教师不要过于急着替学生解决问题,而应注重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和激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有意义的学习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学生通过同化、顺应,接受了多少事实性知识,掌握了多少程序性知识,品味到哪些情感,产生了哪些遐想,加上学生个体的学习内容和过程千差万别,这些情况都使教师难以全面了解。而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疑惑点”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变无疑为有疑。并且有意识地渗透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

1.从课文标题上提出问题。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泼水节在几月几日?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会难忘呢?

2.从重点词句上提出问题。如《白杨》一文中,“沉思”一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爸爸这两次沉思都想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3.从情节发展上提出问题。如《登山》,列宁出发时走小路是为了赶时间看日出,可回来时为什么还要走小路,并且走在前面?

4.从内容结构上提出问题。如《登山》,课文主要写列宁同志与困难斗争、自觉锻炼革命意志的精神,为什么还要加上一段登上山顶看到日出景色的文字?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

5.从人物言行上提出问题。如《浅水洼里的小鱼》中写道:“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在这段话中,为什么重复“这一条”,不说所有的呢?省略号表示什么?

此外,还可从文章矛盾处、空白处、标点处、蕴意上等提出问题。开始,学生可能觉得无从问起,提不出什么问题,或提出的问题仅限于字词句上,没有实用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多示范几次,使学生的提问水平逐步提高。让一个个“?”像一个个小钩子一样,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从一个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一个探究者。

三、认真研读,善于质疑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之重。因此,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想等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为学生创造与文本多次“亲近”的机会,与文本反复对话,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允许学生根据思考的需要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从深度上去静观默察,涵咏品味,求得文章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若能达到此境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3篇

关键词:知识 智慧 课堂 探险 和谐

一、审视课堂

在我们的课堂里,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由于儿童以纯粹的知识学习为主以及被过度的看护、管制和规训,他们旺盛的生命力及其自由成长的智慧。逐渐变得被动、刻板、僵化和苍白。他们所获得的各种知识与他们自身的心灵需要相分离,并成为了自主发展的异化物,这使得他们逐渐地失去了个体性、灵活性、丰富性和创造性,他们潜在的智慧成长被阻隔了、遮蔽了。

一个学生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听数学课,是因为教师把课堂分配得极具条理,根本用不着我们去担心,顺畅得像高速公路。”这段话对各位老师又有什么样的启示呢?新课程标准中的“我能做、我能读、我能说……”统统被各位老师代替了。孩子在课堂就像倍受优待的婴儿。对于这一普遍现象,东北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有过一段十分精妙的评析: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

教师期待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回答,若不是就努力引导。直到达到预定的答案为止。这不禁使我想起这样的一则笑话:课堂上老师讲天花板一词,有一位学生问起什么是天花板,老师启发说:你头上面是什么?生:头发。师:头发上面是什么?生:帽子。师:帽子上面是什么?生:有一个窟窿。顿时闹得学生哄堂大笑。师气急败坏道:笨,头上的就是天花板。

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的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于是,我们见到这样的普遍现象: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绕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

由于教师长期的唱“独角戏”使学生在纯粹的、外在的知识面前逐渐丧失了个体意识、主置、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知识不仅没有内化为他们的智慧、实践经验和力量,反而成了他们的精神负担。

对学生而言,知识只是一种外部压力,而非个人成长的精神动力,他们并没有感受到知识越多越主动,越快乐,反倒觉得知识越多越被动、越痛苦。

在日常课堂里,由于学生们没有体验到做知识主人所特有的学习兴趣和快乐,只是被动的接受,因而成为以考试为唯一价值指向的知识的“容器”或“奴隶”。

在大力倡导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我们是需要深刻的检讨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约定成俗的课堂。

二、改革课堂

不在于教师讲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提出几个为什么;不在于讲授方法精益求精,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表达的机会;不在于学校安排多少课程,而在于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是否感兴趣;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不在于学生考试得了多少分,而在于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不在于学校走廊上悬挂了多少名人名言,而在于学生对自己和身边的人和事由多少深刻的感受……

儿童来到世界上不只是作为空荡荡的“知识仓库”。他们走进学校不单是为了让教师通过严格的管理和一系列特别的方法给他们灌输许多规定的课程内容。他们的头脑绝不是一个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要通过课堂教学的“转知成识 ”和“转识成智”,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呼吸和搏击。

教育的任务不在于把知识灌输到灵魂中去,而在于使灵魂转向;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要是知识充满活力,不能是知识僵化,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故此,所谓“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决不是那种仅仅占有了许多书本知识却食而不化的人,而是能够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愉快的成长。让知识增长他们的智慧。

三、理解课堂

“亲其师而信其道”是千古真理,细细思量做到的又有几人?课堂是宽容、善待和正确的引导人的地方。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儿童身上充满着天真、幼稚、无知。面对儿童,教育者应该时常检视自己的居高临下和盛气凌人,永远保持一份敬畏、责任感、谦卑和宽容的情怀。

我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喜爱看古典武侠电影。在这些影片中时常有这样的场景:拜师学艺。师傅能够用极其简单的器材,再加之一句或几句提示都能使弟子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绝学。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我认为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一,师傅的方法得当。其二,徒弟的专心好学。我们是否也从中有所感悟呢?

课堂是一个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唤醒、发现和构建的地方。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尤其需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因此,教育者应该懂得“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道理,应该学会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而不是迫不及待、随时随地地去教育别人。

课堂是一个允许、包容、甚至鼓励儿童“犯错误”的地方。探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需要关心、安全、理解、支持和保护的环境,这样才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如果孩子们整天生活在批评、指责之中,无形中时常给他们以暗示――我不行,那么他们很快地就会自责和自闭。

课堂是一个活动、游戏的场所,是开发、放飞孩子们想象力的地方。教育尤其是课堂教育,需要解放儿童的思想,放飞儿童的心灵,让他们“从做中学”。

理想的课堂活动犹如人生之探险,智慧之博弈。智慧的课堂需要智慧的教师。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先生创造性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当代教师不仅需要具有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具有机敏、幽默、豁达、洞察的智慧。教师之“魅”在于用智慧的生命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以唤醒更多智慧的心灵。

【启示】

1.课堂不仅具有传达知识,更具有启迪智慧的责任和使命。课堂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智慧成长的艺术,是人们心灵的体操和精神的交流与对话。课堂既要体现热爱和追求知识,更要体现热爱和追求智慧。因为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人格。

2.“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愉快的成长。让知识增长他们的智慧。

3.教师不能只是被动地顺应课改或随波逐流,更不能对课改持悲观态度。要先从理论上武装自己,着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新观念;然后认真学习研究学科课程标准,深刻领悟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积极与同行开展校本教研,并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课标精神,切实把先进的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教师下放“权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被迫按照教师设计的步骤、模式去学习,以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这种教学使学生丧失了个性,制约了他们潜能的发展。

为了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个性的和谐发展,我们必须突破旧的教育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例如在课堂上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任务与学习方法。当然,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忽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发散性思维不能轻易否定,而应因势利导,与学生平等交流。这给教师提出的第二个要求就是精心备课,既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又要尽可能预先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克服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

二、在实践中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教师应在实践活动中,让主体去合作、交往,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社会化进程。

究竟何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识心理学等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的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的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那么在新课改中,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其意义何在呢?我认为:其一,可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其二,能集思广益,增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三,增强学生的自信,给每个学生以表达自我的机会,从中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合作学习要想收到实效,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在此我只谈其中的两点。

1.坚持异质分组原则,合理分组。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既能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又能促进各组间的公平竞争。

我的具体做法是:改变原有的座位制度,前后4人为一小组,优秀生1名,中等生2名,后进生1名,将他们的座位尽量编排在一起,并让各合作组树立“组荣我荣,组差我耻”的观念。

其次,让他们明确各自的责任,后进生在小组内享有优先发言权和质疑权,优秀生为组长,对组内其他成员的发言应尊重、引导,重在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同时也起到监督促进的作用。为了促进中下等学生的学习,在检查小组学习成效时,应重点让中等生、后进生阐述本组观点,优秀生进行补充。

最后,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在教室一角设立“优秀小组”评选表,每节课后,给表现出色的组贴一枚“果实”,每周评选一次,“果实”最多的成为“优秀小组”,小组内部又设立“最大进步奖”、“优秀小组长奖”。

2.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要精心设计,又要对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示与评估,全程把握。尤其是在学生合作学习时,必须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使合作学习顺利展开。

例当某组在合作学习中争论过激时,教师及时到场,了解问题原因,进行点拨,使其冷静下来,理智思考,以理服人;当某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前去检验其是否真正按质按量完成了任务,并针对他们完成的情况,给予表扬或进一步提出要求。总之,在合作教学中,教师的“导”要到位,求实效。

三、营造探究氛围,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方式是相对于传统接受性学习方式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1.提供探究机会。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尽力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尤其是探究材料。

学生应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把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或经验,提炼转化为一种可供讨论、思考的学习内容,使学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从而探究到政治知识。

2.营造探究氛围。

在教学中,抓住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如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特别是要精心创设一个个新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时,我不是一上课就开始介绍一系列的环境法律法规,也不是直接讲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而是在上课时就为学生创设情境:“你作为我们班级的一分子,将为班级的环境卫生做出什么贡献,使我们的环境卫生能够在年段评比中脱颖而出?”有学生立刻说:“我们可以制定班级卫生公约。”于是我接着问:“那如果让你来制定一部《班级卫生管理办法》,你将会定出哪些规定?请大家先讨论五分钟,再交流想法。”在学生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辩论式回答后,我又及时进行了引导:如果让你管理的不是班级的卫生,而是整个国家的卫生,你将如何做?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很感兴趣积极参与,提高了研读课文的能力。

3.拓展探究渠道。

第5篇

芹菜的热量很低,且含有许多粗质纤维,且含水量高,因此适合与糖类食物一起食用,更易发挥其作用。

甜芹菜汁是将鲜芹菜洗净榨汁后,加入白糖调味制成。芹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大量的纤维素,具有健胃、利尿、降血压、镇静、止血、治疗便秘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什么是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一种文本,教材提供的只是素材,只是问题,只是情境,因此在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立足教材、尊重教材,树立整合资源的设计思想,在读懂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着力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填补教材的空白,将教材的精华内涵和教师的个人底蕴进行有效融合,才能真正设计出蕴含智慧、散发趣味、折射思想的数学课,下面以“三角形的特性”的教学为例试谈之。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因为任何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已经能够从平面图形中清楚地分辨出三角形了,三角形的特性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三角形的特性的教学,学生既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还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及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知识面,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角形的特性包括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边问的关系几个部分。

一、归纳综合,建立三角形的概念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特殊到一般的,从个别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知识的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所谓完全归纳推理就是考察了某一类事物的全部的个体对象而概括出一般结论,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常常是不可能将某类事物所有的对象都一一考察完后再作出结论的,于是,在更多的情况下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了角形的概念的建立就是一个不完全推理的过程。

教学三角形的定义时,首先可让学生独立画出一个j角形,观察自己所画的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并试着标出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接着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起找出本小组大家所画的这些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三角形的共同点;然后各小组一一汇报,你们组内的==角形有什么特征?这样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普遍,学生就能明白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尝试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并与课本上的定义对照,着重理解“围成”之后再出示一组含正例、反例的图形让学生辨析,学生就能正确地建立三角形的概念了。

接着教学三角形的底和高,因为学生通过四年级七册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技能,老师可让学生利用自己刚才画出的三角形,人人动手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撕课程提倡学生自主探索,一些老师误以为就是要让学生多尝试,于是屡屡出现对于三角形的底和高这样约定俗成的名称也让学生尝试取名的现象,对于这种没有探索价值的知识完全可以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为了方便今后的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很有必要在这儿提示学生:这条高垂直于这条底边,我们通常称这组底和高是相对应的,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一组相对应的底和高,然后请学生思考、操作:“你还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其他相对应的底和高吗?”鼓励学生发现并总结出一个三角形有三组相对应的底和高,但值得注意的是,钝角三角形两条短边上的高在三角形外,学生比较难理解,在小学阶段不作要求,点到为止即可,最后还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找找三角形房顶、斜拉索桥等生活实例中的底边和高,沟通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二、对照比较,反思三角形的稳定性

记得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教材上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描述是采用维修凳子的方法出现的所以课堂上老师为了让我们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颇费心思地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条吱吱呀呀的破凳子,先当众摇晃凳子让我们看个仔细,接着老师扯出一根木条,挥舞锤子乒乒乓乓一顿锤打,使木条与凳面及凳脚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尔后再让几位同学实际坐上去扭动身子说说现在的感觉,凳子为什么结实了?不摇晃了?是因为加钉木条之后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从而得出三角形很牢同,具有稳定性的结论。

当时我们私底里一直在嘀咕:既然三角形很牢固,木匠师傅干嘛不一开始就将凳子做成三角形的凳脚呢?那样不就可以终身免除维修,几多省事!既然三角形很牢固,门窗、床铺、桌面干嘛不通通设计成三角形的?百思不得其解,但又不敢问老师。

人教版课标教材在编写时仍然沿袭了这一方式,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让学生观察图片上的自行车、篮球架、电线杆上包含的三角形,联系生活思考:“上面各图中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然后让学生亲自做一个“拉一拉”的实验,用手拉扯三角形的木架,学生发现拉不动,从而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结论,苏教版课标教材同样安排了一个小实验:用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用力去拉,看看三角形的形状会不会改变。

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否就是拉不动呢?笔者不敢苟同,我们说四边形拉得动,不具有稳定性,试想,如果将钢管焊接成一个四边形,即便大人也绝对拉不动,只要制作材料足够坚固,拉不动岂不变成所有几何形体的共性,而非三角形的特性了?可见稳定性并非稳固性。

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否就是形状不会改变呢?如果我们用力拉用钢管焊成的一个四边形车架,这个四边形的形状也不会改变,如此一来四边形是否也就具有稳定性了?如果三角形的木架钉得不牢固,用力一拉,散了架,算不算形状改变了呢?可见稳定性也并非形状不会改变。

笔者认为,三角形的稳定性应该理解为形状和大小完全确定,也就是说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确定了,用这三条边围成一个封闭图形的话,无论你怎么围,都只可能围成一个这样的形状和大小的图形(三角形),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我们用这种理解再来看看四边形,假如有一个确定的长方形,用它的四条边围成一个封闭图形的话,可能得到一个长方形,也可能是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还可能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用这四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其形状和大小是无法确定的,再假如有一个确定的任意四边形,用它的四条边围成一个封闭图形的话,得到的四边形的形状和大小同样无法预知,因此我们就说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综上所述,三角形的稳定性不是拉得动、拉不动的问题,与其材质也毫无关系,其实质应是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一经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数学教材作为一种较长时期内的固定性教学资源,不可避免地可能呈现出落后于时代、偏离现实的客观缺陷,即便是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由于编者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所限,也难免出现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不够准确的情况,如果教师一味地盲目崇拜教材、全部照搬教材,既是对课程资源观的曲解和误用,又是迷失自我、缺乏反思的表现,因此,教师应该带着思索读教材,创造性地用教材。

三、动手操作,探求三边间的关系

第7篇

关键词:留白艺术;原因;原则

留白艺术是一本没有固定结尾的书,读后想象无穷,这是作者调动了读者的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留白艺术就是改变教师的喋喋不休,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就是一本好书的作者,要一直吸引着学生,但是不能一切都代劳,都包办,而要将学生调动起来。

一、实行留白艺术的意义

由于考试的压力,教师对于课堂的时间是很重视的,甚至占用学生的活动时间,将能够想到的知识全都讲给学生。这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不用做任何的思考。学生要做的就是记笔记,背笔记,真正吸收的东西微乎其微。要想提高教学效率,留白艺术在课堂中的运用是不可少的,将时间留给学生,就是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学生才能从繁重的听课任务中解放出来,才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抓住本质来看,留白艺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1.留白艺术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大多数老师都有这个认识。但是苦于找不到方法,这是由于没有给课堂设置留白造成的,没有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体现,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通常我们所说的设置活动,就是留白的一种体现,让学生的动手探究知识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在自己探究的过程中接受知识,这要比老师单纯的灌输更牢固。在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老师直接抛出答案更有效,这也是思考的结果。学生思考的结果与老师所给出的答案一致,学生会有成就感,如果学生的思考结果不一致,学生会将两者对比,从而掌握思考问题的角度,这是我们教育教学所要看到的结果。所以说,老师的留白艺术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是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2.留白艺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与单纯的听比起来,学生对参与更感兴趣。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讲都是这样的。如果你亲身参与了某件事情,并且获得一些成绩,这会是很美妙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如果我们将现成的知识强加给学生,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但是如果教师留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在留白中悟,在留白中做,在留白中记,当堂的知识当堂接受,学生就会卸下心理负担,在轻松的氛围中习得,而且容易找到自己的节奏。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我们将这个经典的语句说了无数次。可见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不是一首歌、一首诗、一段精彩的材料就足以维系的,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或者学会探究才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在课堂中给学生留下时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3.留白艺术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知识最重要的目的是为我所用,而不是应付考试。所以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满满当当讲一节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将知识传递到笔记本上而已,根本没有传递到实际生活中。知识也仅是知识,没有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呢?培养学生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还处在学习的时期,尤其是面对理论型的政治知识,根本找不到用的方法。所以在课堂上讲授的时候,教师就要给学生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紧紧地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应用的思路。

二、实行留白艺术要遵循的原则

留白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留白的艺术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遵循一些原则,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以实际情况为准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遵循以实际情况为准的原则。在运用留白艺术时,也要对教材内容或者说讲授内容和学情进行充分的分析、细致的分析。这些地方留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是让学生记还是让学生悟,还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要进行反复的思考。

2.运用要适当

留白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要实现其意义的,或提高兴趣,或者是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凸显,总结起来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所以我们在运用时,不能随心所欲,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在讲授一个知识的时候,教师什么也不讲,留大量的空白给学生,这就是放任自流。所以,教师应该讲则讲,该白则白。在正确的引导下让学生享受自己的舞台。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应该遵循的原则。留白艺术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教学的方法,一定不能是课堂教学的全部,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运用这样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在发挥留白艺术作用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其他的方法,与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尤其是对于学生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或者一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在运用留白的时候就要谨慎,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参考文献:

[1]宋立山.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空白”艺术[J].新课程:教研, 2011(03).

第8篇

脑电图主要记录大脑皮层锥体细胞顶树突的电现象。它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头皮表面或大脑皮层的总体反映[2]。EEG是通过仪器记录脑细胞的电活动而形成的。EEG随时间连续变化,它是电极间脑生物电的电位差,经过信号放大后,保存成图表或数字格式。通过脑电波就可以分辨多重类型的生物电,通过仪器还原,可以发现处于某个特殊的状态譬如浅睡眠状态等。因此,EEG检查己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中。目前已经有多种方法已经用于脑电波的自动识别中来,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其中谱估计已成为频域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应用范围很广。通过功率谱可以直观观察多通道EEG信号的特征信号及其分布情况[3]。与传统基于傅里叶变换功率谱相比,AR谱适用于短时间序列,并且具有分辨率高、实验结果与理想值偏差较小等优点,因而得到迅速发展。随着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脑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近似熵特性正好与生物医学信号特性吻合,它具有确定性成分,又有随机成分。因其比例不同则其近似熵值也不同,不论随机信号、确定性信号、混合信号均可使用[4]。在脑电图的自动分类中,常用小波变换中的多分辨分析(MRA)常常用来分析EEG信号处于深睡、浅睡,是否为正常脑电波等,并进行小波熵在不同的频率子带能量分布的复杂度的计算,然后通过SVM进行分类脑电波。目前,脑电波的识别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用来识读人的意念,可以用来区分人疲倦时和注意力比较集中等不同状态[5],可以用于课堂效果的管理。

2.基于意念(脑电波)的课堂管理的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迁移能力更强,就需要加大学生参与度。基于意念(脑电波)课堂管理通过了解学生的实时上课真状态,识别伪状态,提醒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旨在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

2.1意念(脑电波)采集器

在基于意念(脑电波)控制的课堂管理研究中,采用蓝牙脑电传感器,该脑电波采集模块基于TGAM内核,如下图所示。通过对采集原始脑电波的分析,得出被测者的专注度和放松度指数,还进行脑电波信号质量分析,给出是否为有效报告给教师参考。该系统中主要通过ThinkGear数据包进行解析,给出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在打瞌睡的结论。教师通过控制端就能识别出学生的状态,实时动态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2.2基于意念(脑电波)控制的课堂设计

基于意念(脑电波)课堂管理通过将意念(脑电波)通过数据采集器进行采集,通过学生的专注度和放松程度及睡眠波的检测,通过脑电波自动识别系统将数据样本分为为兴奋(excited)、疲倦(Tired)、正常(Normal)等。在这里兴奋就是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性高。疲倦则是学生可能在走神或者睡觉的状态。正常是学生处于听课状态,但学生的兴趣度不高。在尊重学生的生物学习规律的前提下,依据学生的状态来提醒调整教师的状态,在此系统中教师状态分为讲授、互动、调整等模式。调整模式在学生疲倦时启动,可以选择播放与教学有关的小视频、做些小游戏来调动积极性。互动模式时提醒教师与兴奋度较高的学生来参与提高积极性,并将疲倦的学生点醒。讲授模式时候,对于瞌睡的学生促发瞌睡叫醒模式,在耳边播放音乐等,也可通过防瞌睡装置来定时提醒,对于比较疲倦的学生,邀请疲倦了的学生回答问题,请一般状态的学生来当小老师等方法进行调整。实时调整模式旨在将学生拉回课堂,积极主动的学习。

3.基于意念(脑电波)的课堂管理的设计的展望及存在的问题

第9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4-0077-02

在调研过程中,存在这样的现象:

在优质课评比中;到学校听课,遇到复习课,老师不愿让听,理由是没听头。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两种情况?是因为复习课难上。复习课之所以难上,是因为:(1)效果不明显。它不同于新授课,新授课学生直面的是一两个知识点,从不知到知之,容易接受,教学效果比较明显。而复习课学生直面的是几十个知识点,从知之到深通,深通到什么层次,效果很难显现。(2)重点不明确。它不同于试卷点评课,试卷点评课是经过验收(即测试)后,老师知道了哪些是共性问题,所以讲解有重点。而复习课老师不知道共性问题,所以重点不明确。(3)效度难把握。长期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都清楚,知识点讲细了不可能,浮光掠影没效果,深浅度难把握。一学期有几次复习课,往往自己就感觉枯燥乏味,更何况学生呢!

复习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个整体印记,疏通不明原因形成的逻辑思维上的“堰塞湖”,对知识点有个系统认识,提升综合利用知识点的解题能力。有幸,一中的陈老师邀请我们听她一节复习课,共同探讨复习课的模式,内容是圆一章的复习。听完,感到很有参考价值。现把教学实况摘录如下:

0~15分钟搜索整理时段。

师:圆这一章我们共学了多少知识点,在书(人教版)上搜索一下,抄在笔记本上,并标明哪个知识点在哪一页哪个位置上,然后默背这些知识点的定义。

生:(搜索,抄写,默背)。

师:这一章有多少知识点?

生:(齐答)53个。

师:***介绍一下垂径定理。

生:垂径定理在p.83中上位置,垂直于......。

师:***介绍一下圆心角是n°的弧长公式。

生:在p.111中间位置。L=......。

师: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生:(互动)

15~35分钟沉湎梳理时段。

师:(插入例题视频)

1.如图1:(陕西2014)O的半径是2,直线l与O相交于A、B两点,M、N是O上的两个动点,且在直线l的异侧,若∠AMB=45°,则四边形MANB面积的最大值是 4 .

2.如图2:(陕西2014)O的半径为4,B是O外一点,连接OB,且OB=6,过点B作O的切线BD,切点为D,延长BO交O于点A,过点A作切线BD的垂线,垂足为C.

(1)求证:AD平分∠BAC;

(2)求AC的长.

3.(2010年湖南常德市)如图3.AB是O的直径,∠A=30°,延长OB到D使BD=OB.(1)ABC是否是等边三角形?说明理由.(2)求证:DC是O的切线.

4.(根据2014年天津试题改编)从O外一点P引两条切线,切点分别是A和B,设∠APB=70°,C是圆上的一个动点,试确定∠ACB的度数?(自己做草图,从三个方面考虑)

师:这些例题,是利用圆这一章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中考题,前后桌讨论一下,每一题涉及到几个知识点?哪些是章内知识点?哪些是章外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每题中是如何呈现的?用分析法把做题思路梳理出来。

生:(讨论)。

师:(找4名学生作答)。

生:(4名学生分别作答)(略)。

35~45分钟 运用整理时段。

师:根据刚才梳理的解题思路,做这些例题,能用数学语言的,一定用数学语言。

生:(做题)。

下课前,老师又插播了10道部分省市有关圆的中考题,供学生练习。

我们多数人在读初中时都有共同感受,有的题不会做,有的题做错了。不会做,是因为解析不会分析法,做题不会综合法。做错了,是因为知识点内涵不清楚,概念外延理不顺。当学生时不清楚,当老师时才明白。陈老师就想让学生明白这个理,让学生尝试这一捷径,这是值得借鉴的一个方面。

值得借鉴的,这节复习课至少还凸显了如下几个特点:

1.从第一个环节看,复习没脱离教材,体现了“以本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特别强调知识点所处位置,使学生在心目中深深地打上了知识点的烙印。

2.从三个环节看,学生自主学习,占有绝大部分时间,因此,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3.从学生的精神状态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说明这种方式迎合了学生的心理。

4.从选择的例题看,学生与中考零距离接触,了解了中考的难易程度,减轻了对中考的思想压力,奠定了中考时取胜的信心。

精品推荐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