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4:59:41
导语:在初中化学实验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利用新奇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在任何学习活动中,兴趣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有了兴趣作为内驱力,不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之下更好地发挥主观创造性,提升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与理论教学相比,化学实验由于其直观生动性的特点,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作为教师,我们就要懂得利用化学实验的这些特点,把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短期关注转变为长远的兴趣,这样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将会大有帮助。例如,我在上到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时,为了让学生对于分子的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首先,我拿出了一张酚酞试纸,把它折成了一朵小白花,然后把这朵小白花放在了盛放浓氨水的瓶口,结果小白花没有任何变化,而当我向这朵小白花上洒一些水以后,一会儿,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这朵小白花逐渐变成了粉红色。这一变化使得所有的学生都兴奋不已,他们纷纷好奇其中的原因,并且对于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实验作为基础,我再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这一知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魅力,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注意把实验与生活相结合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随处可见。相较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化学现象往往更加容易理解、更加感兴趣。因此,我们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把实验与生活相结合。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指示剂的知识时,就教给学生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制指示剂:首先,拿出几片晒干的植物花瓣,把它们捣碎并且加入适当浓度的酒精溶液进行浸泡,然后再用纱布把浸泡出的液体挤出来,就可以作为指示剂来使用了。为了验证指示剂的效果,我还当堂做了几个小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指示剂完全可以用在化学实验中。这种把实验同生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化学实验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实验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三、积极开展家庭小实验
很多时候化学实验的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因此,很多的实验都无法开展。为此,我们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家庭小实验。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金属的防护与回收》时,就在上新课之前的一个礼拜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家庭实验课题,让学生在家庭小实验中探究“铁钉生锈”的现象。经过一个礼拜后,在上课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把自己的实验成果展现出来,并且让学生把他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得出铁在同时接触氧气和水的时候会生锈的事实,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对于如何更好地保护金属工具的思考。这种家庭小实验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
四、健全实验考核制度
关键词:初中化学;启蒙;实验教学;学习兴趣;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刚刚进入初三的同学要增加学习一门新的自然科学――化学。怎样能够让学生学好化学这门新的学科呢?首先我们从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说起,就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以我认为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应该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在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自己动手的探究实验中获取化学知识。
我们都知道万事开头难,但是只要做好启蒙,以后学生学习化学就会比较顺利。这个起步就是从化学实验开始,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做好化学实验就可以引起学生的最大兴趣,从而顺利引导学生进入化学这门学科神秘的殿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这里谈几点自己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几个做法。
一、加强实验直观教学,为学生独立操作打好基础
演示实验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同一内容即使讲了多遍,效果还是远远不如直观的实验效果,所以我们一定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而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最基本的要做到下面几点:
1.教师自己要熟悉教材,准备充分
事先熟悉每个演示实验的内容步骤、明确实验目的,想好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不要让演示实验变成“魔术表演”,让学生观察后还是一头雾水。即使是最简单的实验,我们事先也要做几次,做到得心应手心中有数,确保在课堂上万无一失,不然就会影响到课堂效率和耽误学生的时间了,也会影响到学生的上课情绪。
2.实验操作一定要标准规范
教师做好演示实验的过程学生都看得很清楚,教师的实验步骤是学生以后做好分组实验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起到示范作用,因此,我们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有条不紊,按规定进行。演示桌要保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物品都不要放在桌上,以免让学生分神;实验现象要明显,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如何使现象明显,每个学生都能看得见,教师确实需要事先动一番脑筋,比如教师可根据产物的颜色选择放在实验仪器后面的衬托物,以帮助学生观察。
3.一定要保证安全
实验一定要确保安全,如果发生事故,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受伤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比如制取有毒气体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不能漏气。对于那些易燃易爆气体实验时候要更加小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独立的通风柜里面做给学生看。
二、由浅入深指导学生从验证实验进入探究性实验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接下来就要让学生独立做好学生实验了,要上好学生实验课,首先要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的时候,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做好每一步,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1.指导学生做好验证实验
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都是验证化学基本原理的重要手段,要求学生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和标注,让学生在独立操作的时候能更加顺利地完成验证实验。
2.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搞好实验设计,启发学生画好实验装置图,完成相应的题目要求等,可使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比如在学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反应吗?如何设计实验加以证明?试着让学生设计下,最后教师再加以引导。
3.指导学生改进实验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实验改进本身就是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造。平时,教师要注意积累他人成功的实验改进成果。教学中,可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大胆创造;可引导、启发学生使其思维想象向已有实验改进成果靠近;也可向学生展示已有实验改进成果,组织学生先进行实验想象,再进行实验验证。
4.指导学生做好实验习题
实验习题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学生在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一定的实验表象储备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的基础上,不难单独拟定出实验方案,然后各自交实验小组讨论,由实验小组选择最佳实验方案,报经教师审查。实验方案不要作统一规定,只要实验设备允许且实验无多大危险性,应尽量按学生设计方案提供仪器、药品和适当的指导帮助;即使个别步骤繁杂,现象不明显,甚至是不可行的方案,也可以让学生试一试,使他们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提高认识。
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化学家庭小实验
化学家庭小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化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如初中化学九年级教材中就编入家庭小实验10多个,在整个实验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不少教师未能充分重视家庭小实验的教学,所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重视化学家庭小实验。当然,首先应该注重有关的安全教育,并最好得到家长的同意和帮助。
我整理了初中化学教材,其中有十个家庭实验、九个活动探究实验和六个教学实验,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里,运用家中的日常用品做实验。如家庭实验中的:自制简易净水器;鸡蛋成分的推测;制作叶脉书签等等;探究活动中的:如铁生锈的条件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探究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等等;教学实验中的:如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比较空气和水压缩时的体积变化情况等等。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切身体会到为了使学生顺利有效进行家庭小实验,并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课题,明确实验目的,合理设计方案,选取实验材料和药品,制定实验步骤,安全操作,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单,最后组织交流,实现成果共享。
总之,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中学化学实验的内容和类型很多,在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中,必须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实验教学。我只是从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的一般规则,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一些具体的实验,中间会出现什么问题,或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技术性的处理,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再做具体的探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改革策略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基础教育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目前,我国两亿多中小学生在课堂里学什么、怎么学,这事关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基础教育的改革进程中,学校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评价、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
一、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现状
近年来,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已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在教学策略、教法优化、学法指导等方面提出的应对策略。就目前来看,国内部分地区都积极响应了教育部对初中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号召,制定并实施了一些相应的改革策略。但我国地域辽阔,各个省份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即使在同一省份和地区,乡镇中心校和省市重点校,在化学实验教学水平方面也有很大差距。总体上来看,经济较为发达区域的化学实验教学资源较为齐备,教学方式和方法较为先进,教学效果相对较好。反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化学实验条件欠缺,大多数基本的实验操作教学无法保证,教学效果更是无从谈起。
除了这些由经济发展带来的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差异的客观因素外,教师教学方式的差异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制约性、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社会需求和家庭支持等方面也是造成目前我国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缓慢的原因。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被安排在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级课程中,学生经过两年的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尚未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课在课程中占有较大比重。化学实验涉及大量的实验器材、药品、元素符号、反应方程式等,概念、术语繁多且零碎,对于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初中生来说,学习较为吃力,而学生往往对较为直观的化学实验有着浓厚兴趣。与2002年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材相比,最新人教版教材的巨大改变体现在课程导入、实验课时比重增多、探究性实验占主导地位等方面。反观许多教师,多多少少都存在教学模式陈旧、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内容理解不到位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学校方面,校领导不重视实验课会导致实验课时分配不足、实验器材和药品不齐备、选拔教师不看重其实验教学技能,这些因素从客观上影响着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
因此,要加强初中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学校应引进优质师资,增加硬件投入;教师应深化实验认识,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应加强自主学习意识,端正学习态度;家长应重视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全力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培养学生。从上述诸多因素中可见,化学教师的实验课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设计与实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个人素养的高低、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教学手段是否先进、课程设计是否合理、对新教材理解是否到位等方面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绩效产生影响。因此,通过选取实验班和对比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改进策略进行论证实验,从而考察教师这两方面的改变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是否能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1.调查对象
本次论证实验采用了观察法、文献法和访谈法,对信阳市第七中学2013级初三学生进行了调查,从中选取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每个班级人数分别是36人和34人,共计70人;同年级其他两个班级作为对比班,每个班级人数分别是33人和35人,共计68人。
2.实施过程
首先,多次召集两个班的三位化学教师和实验课指导教师一起参加化学课堂教学改进会议,就目前初三学生的化学学习现状和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交流心得体会。其次,请一名从事化学教育工作的专家给教师解读《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并在充分旁听教师上课、查阅教师教案的基础上给出具体的改进策略。
教学手段方面:由于化学学科涉及的概念、术语较多,知识点较为零碎,学生对直观的化学实验反应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图片、视频,将教材中的知识更直观化、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易于学生获取知识。
课堂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导入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最大化发挥;教学三维目标要明确,不能只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教学整体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问方式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小结要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强化记忆;课后作业要难易结合,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3.调查结果分析
初三学生月考次数较多,应将实验班的化学成绩与对比班进行对比。本次调查实验时间为第五次月考和第六次月考之间,因此可选取这两次月考的成绩作对比。每一次月考,实验班和对比班均采用同一试卷,由同一阅卷小组进行阅卷,满分为50分。经收集数据制作成图后,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比班两次月考的平均成绩都有一定提升,但实验班平均成绩提升了9.41%,而对比班的两次月考平均成绩提高了0.49%,变化不大。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两次考试试卷的难度无法保证完全一致;二是师生的各种不可抗拒因素。
三、结论
通过对教学手段和教学设计改进策略的论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符合河南省信阳市第七中学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效提高该校学生的化学成绩。
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规划教学过程,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学生成绩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过程,虽然调查研究时间不长,但对化学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良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习惯的改进提供了参考。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化学实验技能,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贺燕.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10).
[2]周海玲.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8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是实施化学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化学实验所创设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能迅速诱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帮助内化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同时启迪学生思维,体验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1.认识化学仪器,加强实验基础
老师有义务让学生对化学的仪器设备进行了解和掌握,使学生可以基本认识实验的仪器。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是仪器设备的展示,在农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可以亲自接触到化学仪器设备,知道它的构架、用法以及安全事项等。具体来说就是将实际的设备和课本上的仪器图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通过对化学仪器的仔细观察,强化学生对实验仪器设备的外观、用法、使用事项等方面的了解和认知。
2.多让学生亲自动手演练实验
实验基础操作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实验的关键。老师可以通过学生操作实验的过程来检验学生掌握实验的程度和熟练程度。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亲自演练实验,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实验知识的掌握更加巩固,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生石灰与水的实验,老师可以让学生亲自上台操作,在实验的同时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的变化,是否有白色物质出现,这种白色物质是什么呢?同时,这个实验会放出大量的热量,那么在平时的应用又是怎样的呢?因为农村的实验设备与资源是有限的,而生石灰在农村也比较常见,因此,老师可以通过这些实验材料易取又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实验的乐趣以及掌握操作技能,这样学生可以很快就记住了实验现象,从而提高了实验的教学要求。
3.优化实验设计,创造高效课堂
化学教学创新的本质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体系,而是设计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高效的学习模式,使学生通过模仿、自主探究和归纳总结产生属于自己的化学学习方法。例如,我们传统的"两棒相遇冒白烟"实验,这个实验已经沿用了很多年,其实验原理就是两个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水和浓盐酸,然后将这两个棒子靠近,当两棒逐渐接近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白烟,这就是固体的氯化铵。这个实验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他们曾经或许听说过,也或许亲自试验过,这样的实验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新奇了,所以也很难再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可以改进这个实验,为它增添一些新鲜的元素,将其"焕然一新",给学生一定的新鲜感,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在一块硬海绵上插一段小松枝,然后把它放在一个培养皿中,这个培养皿中装有一定数量的浓盐酸,然后拿出一个大烧杯,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浓盐水,要尽量使烧杯壁都浸湿,将这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就可以进行我们的实验了,这时我们将这个被浸湿壁沿的大烧杯倒扣入培养皿中,会出现一个奇妙而又美丽的景象-雪中雾凇,慢慢的等到雾气全部散去后,我们可以看到松枝上会有一些残留的固体颗粒,这时的松枝就像是被铺满白霜状,十分美丽又迷人。这样一个实验,又有新意,又有趣味性,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可大大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构建以生为主的教学方案,优化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案
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不到培养,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构建以生为主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完成"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优化后的教学反感,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的互助协作精神得到培养。在日常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主,以教材为纲要,同时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不断提升化学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综上所述,作为当代的一线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且能够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以生为主的教学方案,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促使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5.养成良好实验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例如,学生在做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让学生多做“想象实验”
初中化学知识涉及范围广但讲解又不透彻、不祥尽,学生常有理不出头绪、化学知识凌乱的感觉,造成大多数学生由开始的兴致勃勃学习到中途的厌学状态,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在了乐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是突破初中化学知识难学、难掌握的关键。根据教学经验以及目前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我认为化学实验以它独特的优势,成为了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化学实验教学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
一、做好演示实验,开足实验课
演示实验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事物变化过程的能力。但对于农村中学的教学现状处于师资力量薄弱、实验老师不到位、实验药品短缺等问题。要上一节实验课,教师需要亲自准备仪器、筹措药品、组织学生,课后的收集整理工作更是麻烦,所以有的教师干脆就不上实验课,或是很少上一节实验课。教材中的实验让学生看看、教师说说、认为这样学生易管理、课堂好控制。试想:这样怎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何谈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呢?今天学生记忆了说教的知识,明天还会乐于去记枯燥的知识吗?基于这些认识我在教学中认真完成每个演示实验。规范自己的操作,严谨对待每个环节,给学生起到做实验的表率作用。短缺药品想办法购置或寻找生活的代用品。例如制取氧气用到的过氧化氢溶液,可购置医用双氧水代替;金属锌用废旧电池的锌皮处理后代替;氢氧化铜用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制取,干燥处理后使用;酸碱指示剂可用牵牛花、葡萄皮等代替。在演示实验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注意观察,明确观察方法,寻找反应原理,及时联系知识内容,避免盲目只看个红花热闹,让实验流于形式。例如绪言中做镁带的燃烧实验时,耀眼的白光,快捷的反应带给学生的惊奇显而易见,此时我不失时机的将反应原理写在黑板上并将化学式也标注了一下: 点燃
镁 +氧气――氧化镁
Mg O2 MgO
化学实验现象的奇特,既出乎意料的结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记起反应原理也会很容易。
二、做好实验课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的实验课重在组织引导,学习小组采取互助和自愿的原则组建,有利于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在实验课中我坚持链条原则:(1)不强行规定必须的操作步骤,但学习小组根据实验题目理清实验顺序,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做好学生实验中的分工。(2)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巡回指导,不可撒手不管。在指导时,多问其操作意图,少约束步骤、少批评,真正发挥学生实验自主探究的功能,最后要整理实验结果,成就感会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伙伴共同努力下完成实验,会有成功的喜悦感,尤其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不愿意在老师面前暴露自己的不足,往往躲避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老师发现不了他们的学习问题,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小组实验合作练习的方式,提高了他们的实验兴趣和实验能力。
三、创设探究实验练习,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第二学期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熟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方法,教师有目的设计一些实验探究题(或课后的实验习题)鼓励学生按照实验目的要求,根据已学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和等待,给足时间思考和理顺,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调动学生参与活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后,教师指出操作中的疑点,进行必要的点拨,和学生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操作,达到实验题目的。例如:学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后,可让学生自行探究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第一组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将三种金属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铁、铝表面有气体产生,铜表面没有明显变化,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弱。由于铁、铝在稀盐酸中反应没有明显区别,该实验不易得出结论。当我看了他们的实验后,首先给以了肯定,理论上铝的反应程度要比铁的剧烈些,应该可以得出结论。但实验中用的铝片可能表面的氧化铝没有去除干净或铝片不纯等原因都会影响该实验的判断。提示学生可以重新做一次实验,该组学生通过思考又补做了一组实验,将铁丝和铝片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现象。理论上铝能把溶液中的铁置换出来,说明铝的活动性强于铁。但此实验现象还不太明显,还有更好的实验方案吗?于是学生又考虑到能不能将铁丝分别放入到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中呢?动手操作了一下,现象非常明显,方法又简便。学生验证自己猜想的同时,既发展了思维,又规范了操作行为,并学会了反思和评价。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模式完成实验,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增设课外实验活动,拓展思维
众所周知,化学实验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时刻会遇到有毒的物质和易燃易爆的物质.常规实验中实验安全和操作注意事项必须反复强调,无形中让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了畏惧心理,而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仍会无畏地随意混合反应过的大量液体,让自己与同学置于危险中.而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实验过程的危险性明显降低.微型仪器组装安全,药品用量少,污染少,液体飞溅、腐蚀、起火、爆炸等实验事故发生几率大为降低.实验安全性的提高能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实验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参加实验探索的热情.例如:在做氢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爆炸时,我们改用装酸奶用的塑料瓶或一次性水杯,这不仅能达到很好的爆炸效果而且增加了实验的安全系数.
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今,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在环境问题中化学既是污染源也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手段.在化学中污染最大的是实验过程的污染,所以改进实验达到绿色十分有必要.微型化学实验作为绿色化学的一项技术和方法,不仅仅是常规实验的简单微缩、常规实验的补充,而更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贯穿了绿色化学的思想,使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的绿色化要求选择实验内容时要尽量使实验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对环境没有污染或较少污染;设计实验方案时,对可能产生污染的,要采取有效措施,如采用密闭或回收装置、通风设备等.实验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环境污染物减少了,对实验的尾气、尾料和废弃物也更容易处理了.另外,微型实验试剂消耗少,在节约资源方面符合绿色化学思想,因而也可作为实验绿色化的一个佐证,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废弃物;危害;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76-02
化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演示实验对学生学习实验操作,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提供了感性现象,而学生实验可以让学生练习基本操作,便于理解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因此化学实验非常重要,但如何处理化学实验废弃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实验废弃物的“绿色化”是一个方向,所谓废弃物绿色化处理是以“绿色化学”为指导,使实验废弃物无毒无害,“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反应在无毒无害条件下完成,反应物尽量完全转化到需要的生成物,尽最大可能不污染环境不改变环境的本来面貌,因此“绿色化学”又被称为“环境友好化学”和“清洁技术化学”。Anastas和Warner提出了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它为化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化学实验废弃物处理指明了方向。初中化学实验以无机实验为主,相对有机实验来说,有毒有害物质较少,因此容易忽视实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初中学生在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实验,还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也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对实验后的废弃物无处理意识,但是初中化学实验废弃物并非对环境无任何危害,有些废弃物如不加以处理危害很大,尤其是初中生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化学有害物更应避免接触,作为化学教师在教室进行演示实验时必须以人为本,既要对学生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身心健康负责,时时处处避免有害化学物进入教室。
按状态区分化学废弃物可分三类s
(1)s废气类,二氧化硫、氨气、氯化氢、一氧化碳
(2)s废液类,废酸、废碱、盐溶液,有些盐溶液有剧毒如钡盐。
(3)s废渣类,氯酸钾、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废弃物,
人教版初中教材涉及到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及其危害s
废气类如二氧化硫、氨气、氯化氢、一氧化碳对人健康危害很大,
二氧化硫对人的危害非常大,当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8×10-6时人们就会难以忍受,二氧化硫强烈刺激粘膜,导致流泪疼痛咽干,可引起严重的支气管炎甚至引起窒息死亡。
氨气强烈刺激眼睛导致流泪,吸入氨气会引起声音嘶哑,甚至导致肺炎。如果浓氨水不慎进入眼内可引起失明。
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因此导致人体缺氧中毒,引起头晕恶心全身无力,中枢神经瘫痪,甚至呼吸停止死亡。
氯化氢气体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水肿发炎充血,咳嗽,严重者窒息死亡。
可溶性钡盐如进入食道,会引起强烈的烧灼感,引起呕吐p腹痛,血压下降心肌麻痹而死亡。
白磷为剧毒物,误服0.1克即可致人死亡,误服后口腔有烧灼感,导致消化道伤害,严重者呼吸衰竭引起死亡。长期接触白磷也会引起慢性蓄积性中毒。红磷虽然被认为毒性较小,但红磷进入人体仍然会导致人体中毒,会引起血液病变,使肝肾发生病理性改变。
浓硫酸p氢氧化钠为强腐蚀性化学品,如不慎,可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很难治愈。
化学废弃物处理的一般原则[3]为:处理废弃物的同时不能再产生新的有害废弃物,尽可能回收再循环利用即可节约资金又可避免环境破坏,无法回收时也要使排放物对环境无害,按类收集以利处理,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安全的排放,尽量避免成本高昂的处理方法,实验室废气一般采用溶液吸附法,废液一般采用酸碱中和法、化学沉淀法等[4]。以此指导,下面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为例介绍如何使实验对环境无害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演示实验(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氢氧化铜,如将氢氧化铜扔掉甚为可惜,可向反应后的沉淀物再加适量稀硫酸又得到硫酸铜溶液,反应方程式如下s
而学生实验需大量硫酸铜溶液,这样可循环利用节省资金避免排放。演示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后为氯化钙溶液,将氯化钙溶液收集,利用太阳能蒸发水分,得到固态氯化钙。
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一演示实验s利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后集气瓶中水显酸性,这是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的磷酸所致,反应方程式如下s
此时应加熟石灰调pH值至中性,做无害化处理。课题二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事先应加入碱液以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课题三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废弃物如扔掉很可惜应回收利用。可以先把反应后的废弃物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醋酸,把锰酸钾转变为高锰酸钾,重新利用,避免了直接扔掉对环境的破坏。其方程式如下:
氯酸钾制氧气后的废弃物,溶解后过滤,可得到氯化钾和二氧化锰,重新循环利用化废为宝。
过氧化氢制氧气后过滤可得到二氧化锰,供下次实验再用。
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一做白磷和红磷的燃烧条件实验,教材的演示实验设计为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白磷为剧毒物,产物五氧化二磷对人体危害很大,如任其在教室扩散,对学生和教师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如在烧杯上面扣一个大烧杯即可避免污染物扩散至教室。课题二锌和稀硫酸制氢气后的产物为硫酸锌,蒸发后即可得硫酸锌。
下册第八单元课题三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剩余的一氧化碳燃烧转化为二氧化碳,做到了对环境的无害化,但是应当在点燃一氧化碳前,加进一个除去二氧化碳的装置,这样燃烧效果更好。
酸碱盐部分实验,酸性溶液均须加入熟石灰调酸碱度为中性,以避免溶液腐蚀金属制品,如是碱性溶液均须加酸调酸碱度为中性,以避免对土壤和水生动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含重金属离子的盐溶液应加入熟石灰或碳酸钠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这是最经济的除去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对实验后废弃物做合理的处理,即是对广大师生的健康负责,也是对环境的保护,同时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也可为国家节约资金,是一项功德无量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工作,值得我们每个化学工作者身体力行付诸于教学实践。作为化学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环保意识,时时处处做环保卫士,化学实验尽量避免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使用,只要现象明显,尽量用最少量的试剂进行实验,大力提倡微型实验,同样重要的要对学生做绿色化学教育,保护自己,保护环境,做好每一个实验,不浪费试剂,做好实验后的废弃物处理,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地方,再回收处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
新课改提倡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化学是一门由理论课和实验课共同构成的课程,在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能自主地观察与思考,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完成化学知识的探索过程,这样在实践的过程中就能逐步提升学生的能力。而且化学实验对于学生理解课本所讲授的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也能逐步培养起学生的探索精神。笔者结合自身教学情况对如何在教学过程提升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水平进行了一定的摸索,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一、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学生兴趣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在升学压力下对化学实验课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提升学生的成绩。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更多考虑的是让学生记所谓的“易考点”,但是对于个人的关注则较少,也没有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更没有考虑如何使学生逐步具备探索精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只是机械地操作。这一点对于实验课教学的开展是不利的。笔者认为只有在教师了解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水平。
例如,笔者在教授人教版“走进化学世界”一课的时候,就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拿到了课堂,然后结合课本带领学生去探究这些物质的化学构成。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就能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化学物质的存在,然后再设计一定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种化学物质能构成不同的物品等问题,这样从生活出发就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化学教学氛围中,这也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很好的创新点,其对于提升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水平很有帮助。
二、改进课程设计,提高授课效率
教师进行化学实验课的课程设计时,对于所讲授的内容也要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为了使实验教学更加有效,教师应该遵从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化。
例如,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就采用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改变了课程设计,提高了实验课程的授课效率。而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首先教师针对所要讲授的内容,给学生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并进行实验演示,揭示这一实验与生活的关系。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所要做的实验原理和意义都能把握,这就能使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增加。另外,笔者认为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高度重视演示实验的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演示教学的时候,也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实验演示中受到启发,并在教师的影响下逐步培养自身科学严谨的态度。
三、进行教学反思,加深教学效果
教师在实验教学以后,对于教学内容要进行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要学会总结本次实验教学存在的教学问题以及这次实验课实施的成功点在哪里。这样化学实验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对化学实验有更为清楚的把握,对于所要学习的化学实验原理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也能有所了解,这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是有利的。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反思也能使教师发现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查漏补缺,这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是有利的。针对这一部分的学习,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足够重视,出现问题要和学生一同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这样就能使初中化学实验课发挥最大功效。
例如,笔者在教授“燃料及其利用”中的“燃烧和灭火”这一部分课程时,在让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就曾经提出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不同灭火的场景。为此,笔者与学生结合不同的灭火情景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这样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更加牢固。
化学是一门探究的学科,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首先应该加强自我修养改进课程设计,应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所教授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教学反思。从而使化学实验的整体教学体系更为科学合理,为学生对于化学世界的探索插上一双翅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绿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在改善人们生活和生产质量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定危害,滥用化学造成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受到影响等问题,也成为当今社会积极关注的问题。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应运而生。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积极坚持绿色理念,推进学生养成绿色环保的思想意识。
一、利用分析实验设计融入绿色化学思想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有很多关于绿色化学的内容,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实验设计的意图,挖掘绿色化学资源,对学生渗透绿色化学思想。例如,在测定空气成分、硫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等实验中,都需要在集气瓶中留有少量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水的作用是什么,当学生得知水的作用是降温、吸收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五氧化二磷及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这些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明白化学实验应该在安全无害的情况下进行,要尽量避免对环境的污染,这也就培养了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
二、利用改进实验方案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教材中融入了绿色化学的思想,可以集中体现在药品用量、实验装置和实验取材等方面。教师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全面促进实验过程的绿色化,以更好地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严格控制药品用量。有些实验药品是无毒无害的,但对环境会造成影响,因此要严格控制药品用量。绿色化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严格控制药品用量,需要教师将教材中不明确的药品用量明确化,如少量高锰酸钾制氧气,这里的少量究竟是多少等。
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初中化学中有些“绿色”实验忽视了教学实际情况,这时需要教师积极改进实验装置,并向学生说明绿色化学思想。例如,在学习“红磷、白磷的燃烧对比来探究燃烧的条件”这一实验时,教材显示在通风橱中或抽风设备下进行,这显然很难进行,这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如用橡皮塞和一端系有气球的带导管的单孔塞等可以促进实验进行,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方案,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改进实验材料,促进材料的清洁无污染,如用饮料吸管代替玻璃导管等,不仅可以顺利完成实验,还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因而是值得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