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化学重点学习总结

时间:2023-03-02 14:59:51

导语:在初中化学重点学习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化学重点学习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化学 习题讲评课

一、初中化学习题讲评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单一

在初中化学的课程教学中,经常出现“重讲评与结果,轻反馈与过程”的现象出现,这是由于习题讲评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而造成的,造成在对化学习题讲评的内容与方法的深入研究比较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片面地贪多求快,从而导致化学的习题讲评教学效果不明显。同时,在化学习题讲评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多采取单向灌输的讲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度较低,这就不能将化学讲评内容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学生主体地位被弱化,方法训练不到位

学生主体地位被弱化是目前初中化学习题讲评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与问题,致使化学习题讲评过程中,出现教学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等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化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此外,在习题讲评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学生化学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展现化学习题解题的思维过程,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二、优化初中化学习题讲评教学的对策分析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的习题课程教学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将新课程理念贯穿于习题讲评课教学的全过程,要兼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老师的主导作用,还课堂与学生,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参与度,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进,提高初中化学习题讲评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对学生思维的激发,并突出教学重点

1.注重学生思维激发。在初中化学的习题讲评课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自身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进行准确的定位,明确自己是习题评讲课程教学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因此,老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讲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发散,由学会解一道题发散到能够解一类题。同时,要透过情景问题的表象,抓住问题本质,进行开放式的讲解,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联、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2.注重讲评技巧,做到重点突出。在初中化学评讲课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贪多求快,要做到对解题思路、核心问题、难点问题等重点进行精讲,同时重点评讲学生平时易出错的问题,加强对解题思路与技巧的点拨。例如,学生在练习物质的鉴别一类的习题时,在讲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类习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老师可利用一些比较特殊的物质的性质,如氢氧化铁的沉淀是呈红褐色的等引导学生找出解题的突破口以及推断的起点,并运用各种推论方法加以推断,这非常利于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二)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化学学习实质上就是一种对话交流活动,因此在习题讲评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讨论与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参与度。在实际的讲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在讨论学习中探索解题思路与方法。例如,在对《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进行习题讲评课教学时,可巧妙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鉴别黄金真假”这一情景问题,可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各类黄金饰品,然后组织学生展开小组的讨论与交流,最大程度地使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之后再让学生汇报各组讨论的鉴别方法,如:

1.运用滴加硝酸银溶液或者稀硫酸(或者盐酸)的方式,观察物质的变化,若无明显现象出现,该物质是真金;若产生银白色物质或气泡,则是黄铜;

2.采用最直接的方式――用牙齿咬该物质,若无痕迹留下,则是黄铜;若留有痕迹则是真金;

3.采用灼烧的方式,若不变色则是真金;若变为黑色,就为黄铜。

老师还可用假黄金饰品进行实验教学讲解,充分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试验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归纳金属化学性质。这一合作讨论的习题讲评课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解决化学问题,获得知识,锻炼化学思维,加强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学会激励与表扬,重视教学反馈

新课程下,情感目标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主要教学目标,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学习的愉悦与成功。因此,老师在习题讲评课的教学中,要注重收集学生平时习题训练中的反馈信息,鼓励那些运用新思路解题的学生上台讲解,并表扬那些优秀的、解题有新意的学生。同时,对于那些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要学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与表扬,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鞭策与激励。此外,在初中化学的习题讲解课教学中,要重视习题的反馈,将新题讲解与错题订正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错题归类,并培养学生养成错题收集与总结的习惯。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习题讲评课的教学方法是不一而足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注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要加强评讲技巧的探索。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善于总结与思考,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加强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从而优化初中化学习题讲评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深度学习;探索;教学策略

从学习层面而来,深度学习指的是,在一定学习量的积累基础之上,实现质的飞越。深度学习指的就是学习能力的质变和新的突破。深度学习需要建立在一定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之上。

“深度学习”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有利于加强师生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知识理解,知识整合,知识应用以及知识构架的能力。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呢?

1.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深入理解化学实验知识点

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化学实验知识的理解及其操作技巧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化学实验的学习需要学生首先了解化学实验的目的,掌握化学实验的方向和任务。其次,学生应该做到化学实验步骤的大致了解,分析每个步骤设置的意义,相邻两个步骤之间衔接的重要性,完成基本实验框架的构建。最后,学生还应该进行实验的细节知识学习,了解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做到对实验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把握。因此,教师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多媒体工具的引入,可以帮助教师完成实验步骤的演示,知识点的整体总结,帮助学生完善课堂学习笔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还可以设置课堂问答环节,提出视频或者总结中没有提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做到重点问题,重点掌握,加强师生课堂互动,营造课堂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应该首先使学生明确相关药品的选取标准。“碳酸钠是小颗粒药品。浓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容易发生实验意外。碳酸钙通常选用块状的大理石进行实验。”然后教师可以提出几种实验方案供学生选择,帮助学生选出最合适的方案,同时引导学生总结药品选用的规则。“第一组:碳酸钠和浓硫酸,第二组:碳酸钠和稀盐酸,第三组:碳酸钙和浓硫酸,第四组:碳酸钙和稀盐酸”教师可以在提出以上的方案以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做出选择,并解释自己的理由。“以上的四个方案中,第四个方案最合适。硫酸在和碳酸钙反应的时候,容易形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药品的表面,使反应难以继续进行。碳酸钠和酸反应时反应速率过快,不容易观察实验现象。所以应该选择碳酸钙和稀盐酸进行反应,反应速率适中。”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药品选用规则的总结。“实验速率适中,药品比较常见且便宜,无毒无害,实验装置比较简单,气体比较容易收集。”上述解释有利于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进行知识点的细化总结,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提高学生深度探索学习的能力。

2.进行课堂习题讲解,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初中化学属于学生化学学习打基础的阶段,教师不仅应该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注重锻炼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化学实验知识的学习,忽略了课堂实践的锻炼。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而且不容易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入理解,错过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最佳学习阶段,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影响学生的作I完成和考试发挥。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课堂知识讲解时,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习题的求解,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帮助学生做到知识的灵活应用。同时,课堂教学中习题的讲解,考验教师对课程进度的把握能力,对重点知识的把握,以及对考点的把握。教室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到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学进度的宏观调控,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该使学生明确相关的化学方程式。“2KMNO KMnO+MnO+O”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典型例题考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求:(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1)(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第一题中,学生可以利用体积等于质量除以密度的公式,求解氧气的体积。第二题中,学生可以利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公式进行求解,两倍的高锰酸钾加热形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高锰酸钾与氧气是二比一的关系,利用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质量的比值列出等式,求出高猛酸钾的质量。”类似的例题是简单的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考验学生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展示的例题应该是基础的,帮助学生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为学生课下完成难度比较大的例题打基础。

总结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概念的提出,不仅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同时也是锻炼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要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中“主人公”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借助多媒体工具以及化学典型例题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做到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福钦.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4年34期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解题方法;题型分类;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92-01

教师除了通过化学实验教授学生基本化学知识以外,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学习知识是为了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生活技能和思维能力。然而,学生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别,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主要以学生做题为主,其教学过程,呆板、枯燥,基本在"学习基本知识-做题-讲题"中度过。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应了解初中化学的题目类型,然后有针对性地分析题目,总结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教师还应针对解题能力的培养,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

1.初中化学题型分类

1.1计算题。计算题是初中化学题的教学重点,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文字理解与数字转换能力,在考试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而对学生来说,计算题也是初中化学中的难点。由于计算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其他题型相比,一般难度较高,因此,很多学生对计算题产生了畏惧和厌恶感。计算题的类型可以分化学公式计算题、化合价计算题、溶液有关的计算题、质量守恒定律等小类。

1.2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如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溶液的特征及计算、物质的结构和组成、酸碱盐的性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等基础概念和基本运算。总体来说,选择题的计算难度较低,主要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快速解题能力。

1.3实验题。初中化学实验题主要考查实验过程或有关实验数据的计算。主要依靠平时对物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平时化学实验的练习。

2.初中化学解题方法

由于初中化学选择题考查的内容较基础,难一点的选择题也可以归入到计算题中去,因此,对于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我们就不赘述了。下面我们着重讨论初中化学中计算题和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1计算题解题方法

2.1.1差量法。初中化学在解计算题的过程中,最长用到的解题方法就是差量法。所谓差量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量的差异来建立等量关系,列出公式并求得答案。具体的差量包括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体积差等等。差量法的应用条件是必须针对同种物质和单位。主要的题目包括:在具体的化学反应中,根据差量,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过后天平的平衡问题;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在做这类题目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正确探究差异出现的原因,分析按照化学反应式得出的理论差量,还要注意分清"差量"的增减情况,因为在复杂的化学反应中,有时差量的增减情况比较复杂。差量法这种解题方法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提取能力。要求学生在文字材料中,发现具体的化学反应,并根据化学反应公式找出量的差异,可以提高逻辑思辨能力。

2.1.2守恒法。守恒法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较广,主要有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等一些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其中运用最多的是元素守恒。这类解题方法的关键是抓住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变的量,尤其有关多步骤复杂的化学计算过程时,可以运用守恒法找到其中的等量关系。利用守恒法解题,一方面可以排除无关量的干扰,抓住题目的本质。另一方面,可以迅速找到守恒量,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2.1.3平均值法。平均值法是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基本思想。在数学上我们经常做有关求平均数的题目,在初中化学的解题过程中,这种求平均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解题方法来使用。这一解题方法可以使题目变得简单、容易。平均值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尤其是在题目中缺少某一数据不能直接求解的混合物题目时,应用平均值法会节省学生的事间,减少运算量。

2.1.4配平化学式法。为了计算的简便,常常需要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通常用到的配平方式有:最小公倍法、观察法、奇偶法、归一法等。教师应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难度,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配平方式。

2.2实验题解题方法

2.2.1立足实验,熟练掌握各种实验过程。很多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忽视化学实验,为了应对考试,只能采取考前突击的方式,背诵实验过程,死记硬背记忆结果和推论。这样的话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没有直观具体的感受,在做题过程中,出错率较高,经常犯一些常识性错误。

2.2.2加强实验中基本技能的练习。为了熟悉实验的基本过程,熟悉实验内容,在平时在实验时,应该熟悉主要的实验器材和基本的实验技能。首先,应分清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性能和操作要求,其次,明确实验的原理和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2.2.3初中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化学的开放性、趣味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初中化学题目中有关实验探究的开放性题目所占的比重逐渐增高。学生在解答这一题目时,应该拓宽思维,从基础知识入手,运用基本实验技能,从多角度探究实验的具体过程。具体过程包括:作出假设,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最后验证实验的正确性。

3.初中化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效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313-01

初中化学教学,既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难点科目,也是重点科目。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合理的搞好实验部分的教学,善于利用课外实践来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进步,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教学见解: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愿望,并逐渐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水平,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的抓好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热爱化学,使其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以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毅力克服学习上的重重困难,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此,教学中,我们应如实的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许多,比如,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教师不必急于对学生讲授新课,相反可以演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果汁”“白纸显字”“会走的颜色”“烧不坏的手帕”等,利用这些有趣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乐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注重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概念多是初中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形成正确实验技能和计算技能的依据,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注重学生基本概念的教学,很多教师都是向着学生的考试出发,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做题,教学生如何去考试,忽视概念教学,都认为掌握概念就是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很多学生都是在不明白概念的情况下开始练习,造成概念混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严重的制约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学习。其实,化学中有好多的公式和规律,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要想有效的深入学习,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出发的把握好这些基本概念、公式、理论。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基础入手,注重化学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保障。为此,教学中,我们多方面结合,善于从实际出发,善于抓住关键字词,讲清概念含义,解剖概念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好基本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才会更加有效,更利于学生学习。

三、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化学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基础自然科学过程中,化学科学上的任何一项重大突破,无一例外地都要经过化学实验这个环节。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提高他们对事物的科学认识,还能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观察能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是学生有效学习化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基本的概念、理论、公式教学是基础,那么,实验教学就是提高、升华。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极其注重化学实验的教学,积极的通过实验,去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巩固和验证知识,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从事科学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四、开展课外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课外实践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求我们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因此,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合作、去学习,这样,不但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好化学,巩固基础知识,强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实践能力,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的道理,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真正的使初中化学落在了实处。例如,在教学相关知识后,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这几年来水有什么变化?”这样,通过学生们的相互配合,积极展开调查、分析并总结,他们会对生活周边的变化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的同时,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总结:搞好初中化学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长期坚持,并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实践创新教学方式,如实的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搞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高效;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14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1.092

初中化学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学习化学有利于初中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引导初中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联,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初中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化学教师要善于把握学情,选择具有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创设高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让初中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进而形成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限制了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比如化学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初中生学习化学没有方法,往往事倍功半;化学实验教学不能发挥作用,有的化学教师利用口述和演示取代学生亲自试验等。因此,如何正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提升初中生的化学素养,就成为了每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化学教学经验,主要探讨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策略。

一、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初中化学课堂真正实现高效,就需要化学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积极探究新型教学方式,创设有利于初中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以愉快的心情面对化学,都能够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从而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比如讲《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要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无机盐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因此在教学时我创设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我通过讲解化学史的方式向初中生介绍的发展史,对人体的危害,告诫学生要远离,还用吸烟者的肺部病理照片教育学生吸烟有害健康,也可从近几年出现的酒精中毒、工业用盐中毒、变质食物中毒等事件中提取有用的教学素材。为了丰富初中生的知识面,我还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商标或说明书中关于人体所需元素和主要功能的介绍,在班级中与同学共同分享,以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给初中生提供了更加宽阔的成长空间,他们可以在情境中增强认识,拓展能力。

二、 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资源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初中化学教学更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课件,可以利用大屏幕给学生播放教学视频或者实验演示等,为实现高效的化学课堂奠定基础。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还能够不断地拓展学习资源,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比如讲《原子的构成》时,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考试的易考点,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史料、教材图表的观察分析,了解原子的构成。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教学的难点是掌握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因此,在教学时我利用信息技术将原子的结构图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便于初中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原子,观察原子的运动过程。然后我会让初中生探究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当得失电子时,又为何变成带电的微粒?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把微观世界变成了宏观世界,让学生知道正是由于它们的运动,才使原子结构发生变化,才有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而且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给学生查找一些教材上没有的学习资源,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践能力

众所周知,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每一名化学教师都必须提高对实验的重视程度,避免通过口述或者演示的方式代替学生动手实验,让初中生能够通过实验找到学习化学的动力,增强初中生的化学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态度。比如做燃烧实验时,我会首先给初中生讲解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实验注意事项等,让初中生能够提高实验效率,顺利取得实验成果。通过实验我希望初中生能够.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我把初中生分成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然后进行燃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化学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操作进行及时的点评和纠正。在学生实验结束后我还提出了思考问题: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此时初中生进入到激烈的探究讨论中,每个学生都踊跃发言,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实践能力,我还在实验课中进行了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化学教师归纳总结燃烧的条件。

第6篇

一、新课程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1.注重实际应用.分析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不难发现,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提出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要求.这种要求意味着初中化学教师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展开相关的实验教学.联系实际生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学生是实验的主体.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一些操作比较复杂、实验材料相对昂贵的实验,教师一般进行口头讲述,造成学生根本没有做过相关实验,对此没有深刻体会.而新课改针对这种情况做出要求,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实验具有探究性.初中化学实验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探究性.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实验的探究性,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选择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新课程标准强调实验的探究性.通过实验,发现问题,然后利用实验进行探究.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通过实验,培养能力.新课程标准看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就需要教师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化学实验需要学生之间进行配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

二、新课程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目的.

1.开展情境教学模式.直觉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表现之一,实验教学中教师经常忽视非本质的次要环节,往往以顿悟的形式出现思维结果.所以,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当具有一定模糊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对答案进行大胆猜测.例如,在讲“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引导教学.大烧杯一个、蜡烛两根(一长一短),实验结果是低处的蜡烛先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接着教师可以对实验进行改动,用大烧杯将两只点燃的蜡烛罩住,导入二氧化碳后发现高处的蜡烛先熄灭,这是为什么呢?在对这个现象进行解释时应用另外一个知识,温度大于某一个数值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会变小.

2.营造良好的化学实验氛围.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顽皮、淘气是很多具有较高创造能力的学生具有的特质,所以对学生的创造素质进行培养,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为了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重点关注学生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和学生之间关系平等.比如,教师演示化学实验时,学生经常会靠近观看和提出问题.对于这些行为,教师应当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欣赏.这样,能够实现民主氛围的营造,缩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也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7篇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化学实验 重要性 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发展,初中化学教学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学习中,实验教学不但可以更好地展示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而且新颖的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具有不小的难度。笔者根据化学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一、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实验。第一,实验是一种课堂互动的表现形式,对于初中生而言,陌生而有趣的化学实验,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领他们主动探索。第二,在展开化学实验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器具,例如试管的大小、量杯的用途等,可以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实验的真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第三,学生在观察实验、学习化学知识时,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发展,特别是思维的开放性和缜密性得到增强。化学实验是一个由表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过程需要学生认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另外,化学实验可以增进初中学生对生活常识问题的了解。第四,化学是一门需要探究的学科,恰当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使化学学习变得主动积极。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尽管素质教育提出了很多年,课改也一直在进行,但对于初中教学而言,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很大。目前,初中化学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对于初中教育而言,大部分学校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语数外这样的主科上,因而教师和学生用于化学学科教学的时间都较少,使得无论是在学习的深度和还是广度方面,都有不小的缺陷。学生和教师都想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好的化学学习效果,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2)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化学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觉得化学只要不拉低总分数即可,忽视了化学能力的培养。(3)由于初中生的心智不够成熟,他们会因为授课教师的个人因素决定自身的学习动力。对于大部分初中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较无趣的学科,因此化学教师在上课时更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1.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应该认真仔细地研究课程标准和化学教材,因为新课标是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在设计教学过程之前,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学生的认知程度,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适当处理,因材施教,以便实验能更好地突出实验教学的意义。2.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化学的真谛,自行探索实验的目的。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控制好自己的讲解,不能一味地灌输,应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上,通过实验教学获取实验能力,培养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3.在实验器材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制作,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废物再利用。例如,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替代烧杯的用品。总的来说,实验用品的制作,可以让学生真正融入实验环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4.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化学教学应贴近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化学。化学教师在讲解实验时,应尽可能地联系实际生活,带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察觉身边的化学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研究,让学生认识到化学这门学科的博大。5.部分化学实验会产生化学垃圾污染,如对环境有破坏的废气、废渣及废水,教师应该正确指导学生及时处理实验垃圾,例如在讲解使用滴管时,即使是没有危险的药品,也不能将滴管直接放于桌面上,必须将滴管放在烧杯中,且一只烧杯里面不能放两只滴管。通过讲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绿色化学的观点。

四、总结

化学学科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教师应当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通过实验教学认识实验的本质。合理的实验可以将学生较难懂的化学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既方便学生理解,又方便教师讲解。另外,实验的趣味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实验的实际操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必须意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并合理地安排实验。

参考文献:

[1]李振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206-207.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当前教学领域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就是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教学,取得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课堂效果的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应该一直关注和不断摸索的一个话题,它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不给学生压力,又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收获知识。构建高效的课堂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上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是最直接、最形象、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不仅能够验证所学知识的正确性,还能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的动手能力,并在进行实验中发现问题。

二、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1.教师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教师决定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并且掌握着实验教学的节奏,而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支配教师教学行为的关键,教师实验教学的观念决定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因此,要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教师实验操作的可行性

在备课时,教师要亲自进行实验才能全面掌握整个化学实验课堂,实验的设计、实验工具的选择以及所要用到的辅助设备等都是教师要亲自选择,并且先进行实验测试,才能保证课堂上实验的顺利进行,为实验教学排除阻碍因素,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实验前进行导学

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对这堂实验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才能正常地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去。化学实验进行时,有可能也会存在一些危险性,因此导学能够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并且能够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对要开展的实验给学生制定相对应的预习学案,并且标注重点和关键点,让学生能够清晰明了的知道哪些内容是需要引起重视的,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三、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案例

1.实验室制取氧气

装置:酒精灯、试管、导管、水槽、集气瓶、铁架台

这是最常见的三种制取氧气的实验,要求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自己操作,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并且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测试。

2.实验室制取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装置:试管、导管、集气瓶

二氧化碳的制取,需要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特征。然后在实验中观察所出现的现象,之后进行总结、分析。

3.案例评析

利用实验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新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学之间也形成了团队协作的意识。精心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喜爱。实验中是我们呼吸所必需要有的氧气,但学生对氧气的熟知很少,通过实验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利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让每个学生参与实验,帮助学生对知识获得新的认识。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猜想,自己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知识。

4.总结

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时大多数是参照课本知识,缺乏对实验的二次开发,明显还存在一些不足。注重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且从生活中提取化学元素,将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才是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学生要养成独立进行实验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帮助,这样才能促进自我的成长。化学实验教学能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化学实验的设计是化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还需要化学教师不断进行探索研究,才能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天海.浅谈初中化学如何有效进行教学[J].现代农村科技,2016(6).

[2]国洪斌.初中化学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J]. 化工中间体,2015(11).

[3]孙冬梅.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心得体会[J].新课程,2016(1).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突破;难点

一、教学认识的突破

初中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只有“三分钟热度”的现象,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报以无限的热情,而对于相对枯燥的章节或是遇到较复杂的知识点时就觉得索然无味,对学习缺乏兴趣。特别是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认知的偏差,学生只喜欢看实验的现象,如,颜色的变化、形态的改变,误解了趣味教学的宗旨,而对于发生变化的实质和内涵则知之甚少,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阶段,没有上升到具体的理性认识,这是化学教学中需要突破的一大难题。因为认知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二、教学实践的突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知识的获得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撑,也需要实践的检验。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教学实践。化学教学实践不仅仅在于实验教学本身,要教会学生总结、归纳和概括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亲自设计和填写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有具体的实验和分析过程。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中,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以小组方式进行探讨。让学生在亲力亲为的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意义以及学习的价值。

三、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的不断融合会加大教学的难度,很多最初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也在重难点的困扰下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化学教学。例如,化学方程式的转化,相关的化学性质等方面要重点掌握,特别对于较复杂的方程的解析要求学生必须攻克。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可以采用由点到面、由易入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都有章可循。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解决初中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初中化学的重难点也是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础。因此,只有扎实地掌握教学基础知识,做好各个知识点的链接,化学教学的难点才能得到突破。

参考文献:

[1]杨贤策.初中化学教学需要突破的几个难点[J].科技信息,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