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0:28
导语:在我的空中楼阁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历来,我们所熟知的课堂教学总是遵循这样的模式:(一)根据教学大纲及课标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二)参考相应资料设计教学步骤;(三)利用教案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事实上,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的生态系统,不可能完全按照这种固定的模式机械地加以操作。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在研究“新基础教育”发展性阶段时指出: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应呈现生命态,是开展生成的面具有创生性的。
本文以《牡丹的拒绝》一课的教学过程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二、案例描绘
《牡丹的拒绝》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美的沉思”章节中的第二篇课文,上课前我设计了如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牡丹的个性美。
2.学习另辟蹊径的构思技巧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3.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文章在为人品行方面的见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以本文为平台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
2.体会本文以物写人的写法
三、教学流程
1.欣赏激趣,导入文本。
(1)诠释“国色天香”,理解“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引入“牡丹”这一概念。
(2)欣赏《牡丹之歌》和展示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等十幅牡丹图片图片,直观感受牡丹的娇艳华贵。
2.亲近文本,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有没有在文中找到牡丹娇艳华贵的美?
(2)我们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3)这样的牡丹,你认为它美吗?
3.因势利导,共研课文。
(1)问题探讨,挖掘内容。
要求学生找寻描写牡丹的语句,分析语言。
①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把美呈现在世人面前?
②牡丹真正拒绝的是什么?
③牡丹的美若体现在人的身上,会表现在哪些方面?
(2)讲授为主,升华内涵。
①作者是不是就花写花呢?
②讲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构思巧妙;借物喻人。
4.拓展延伸,服务理解。
(1)“文如其人”,走近作家。
(2)联系历史,巩固认知。
小组讨论,历史上有哪些人与牡丹有着同样的品性?
5.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字词积累。
(2)课外搜集与牡丹有相同品性的人的诗句。
三、教学分析
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上课伊始,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娓娓动听的乐曲(《牡丹之歌》)配以恰到好处的图片(牡丹品种)展示,使大家都陶醉在娇艳华贵的牡丹王国中,教学流程也顺利进行。但文本研读的两个环节却超出了我的预设情境。第一处:在分析牡丹为什么拒绝把美呈现在世人面前时,学生回答有主、客观两方面。客观原因是: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主观原因是: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既如此,我本应该加以追问:“为什么在作者眼里,牡丹会有如此的品性呢?”而后,顺其自然知人论世,结合《牡丹的拒绝》的创作年代(1992年)因素,介绍作者张抗抗,理解一气呵成。但我却提问:牡丹真正拒绝的是什么?”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此处正好是最好的材料拓展点,而我却错失良机。第二处:当提问牡丹的美体现在人身上,会表现在哪些方面时,学生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质疑:“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具有像牡丹这种品性的人!”对于完全出乎意料的声音,我方寸大乱,因为我不知该如何应付这尴尬的局面,尽管我知道,在第5环节也设置了小组讨论,提及历史上一些与牡丹有相同品性的任务,但在汇报课上,教学经验的欠缺,导致我不能跳跃“写作特色”和“作者介绍”两个预设的教学环节,直奔话题的回复。因此,我并没有顺着学生的质疑向纵深发言,而是打断了学生的发言,以结论的方式过早地结束了辩论,进入预设的下一个环节。
四、教学反刍
这堂课对我的启示颇大:课堂是教师的“教”堂,但更大意义上是学生的“学”堂。倘若预设的教学没有建立在“为了学生发展”这个基点上,那么,所谓的预设也就如同空中楼阁,无从谈起。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语文情感教育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情感因素的作用,诱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因此,以情施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有着不可能低估的作用。
一、教师倾情投入,感染学生情绪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创新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语文课堂上,教师的倾情投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导语设计中首先要立足于以情动人,使学生缘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但这一点往往被不少语文教师所忽视。许多语文教师的教案,甚至是所谓优秀教案里根本见不到导语设计这一项。这恐怕不单是疏忽所致,而是由于其本身教学观念的残缺。有经验的老师则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甚至是为设计好导入语而费尽心思。当然,在语文课堂上,只有一个富有深情的导语设计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调控课堂情绪氛围,方有可能使学生随课文的情境变化而或喜或怒,或哀或愤,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二是语文课堂上,要注意通过教师语言来调控课堂情感氛围。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规范、鲜明、洗练、准确、形象、生动、流畅,合乎逻辑,饶有情趣,寓庄于谐。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而只有语文教师自己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阔的求知兴趣,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
当然,无论是导语设计还是语言艺术,教师的倾情投入即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无病。而是源于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与深切感受。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深钻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教师自己首先要能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情不动则辞难发。纵然言于声也非出于心,不是伪饰,就是矫情。
二、情感教学,情溢其外而理持其中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情溢其外而理持其中主要应根据作品本身的风格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来掌握。
(一)语文教师要根据文章风格和文体特点来设计教学程序,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里洋溢的“情”与课文的情感韵味相统一。无论是教学语言,还是教学手段;无论是朗读,还是分析都应该一切以文本为中心。
从文章风格而言:同样是朱自清的散文,《绿》与《荷塘月色》在情感上所表达的基调有区别,一个是对梅雨潭绿忘情的眷恋,一个是在月夜里那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教师朗诵时就不能基于一样的感情基调。前者需要轻快而深情的朗读,后者只能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朗读郁达夫《故都的秋》和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只能是单个的朗读,而决不能像朗读《风景谈》或《土地》那样一个组或是整个班的齐声朗读。
从文体特点而言:诗歌、散文、小说、戏曲都既是语言艺术,又各自具有其本身的文体特征。因而教学中教师在紧紧抓住都是语言艺术这个共性的同时,还必须根据其文体特征来组织课堂教学。诗歌教学主要是多读,适当引导学生体会分析其意境与韵味;散文教学主要是注重品味其“形散神聚”的特点。也要强调多读;小说教学主要是立足于情节、人物、环境的分析与鉴赏。因而它们从课堂教学方式上讲,教师不能采用一个模式、运用同一种手段、按照一样的程序。原因是它们的风格与文体特征不一。
(二)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步骤,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情绪不是单向地被动接收来自教师发出的知识信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有些知识的学习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自己,而将自己置于旁观者的位置。知识信息的传递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在应用文、诗歌欣赏、基础知识检测等教学内容上,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竞赛、抢答、表演、朗诵等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愉快中既掌握了知识,还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
三、因势利导,发挥情感
[关键词] 农村学校 素质教育 现状分析
时下,素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各种声音见解也不绝于耳。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素质教育改革还是在全面实施。各种措施包括新课程的改革也是纷纷上马.什么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科学课、探索实践活动课、品德课等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排满了学校的课程表。紧接而来的是似乎强有力的督导检查。各种新课程的教案汇报检查、听课、日常开课情况检查等等,一环扣一环,真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阵势。更有禁止给学生打分数排队,禁止举办特长班、重点班,禁止拿成绩向家长说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一时间,学校内外、师生、家长、社会上下沸沸扬扬褒贬不一,有喜有忧。这一切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着想。可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效果如何呢?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吗?学生的家长满意了吗?事实不得不让人摇头怀疑,甚至是担忧。
担忧之一:
学生的素质标准到底是什么?这恐怕并非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非常确切和明白的问题。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弄清学生素质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才会有可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恰倒好处,直至事半功倍。不容质疑新时期学生素质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统一。全面发展是指应该求得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育并举和相互贯通。个性发展是指激励个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其他个性品质。强调个体才能和特长达到充分发挥。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接班人。素质教育改革制定的一切举措的出发点在此,落脚点也应该在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教育目的、教学方向,一切教育行为都应该服务服从于教育目的。
担忧之二:
素质教育改革在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或流于形式,或剑走偏锋,或拣起芝麻丢了西瓜,顾此失彼。其结果当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丢失了已取得的好的教育成果,迎来的是素质教育的夹生饭。把仅有的一点办学特色拱手让出。把本已紧张活泼的教育教学秩序变得涣散。把本已熟悉擅长的教学抛之脑后。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家长对素质教育改革抵触,因为改革使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学生对素质教育改革欢迎,因为改革让他们变得更轻松,有了更多的玩耍时间。教师对改革未置可否,有的高兴,有的无奈,因为改革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没有了教学成绩和升学的压力。改革也让一些优秀教师迷失了努力的方向。擅长制假者有了用武之地。只要做好应付各种检查的纸面文章,我的工作就是好的,就可以完成工作任务。而真正事关学生风俗制发展的教育活动却没有扎实的开展起来。尤其是在农村,学生素质训练的重要途径音体美教学秩序仍然是我行我素可有可无。各种音体美教育教学设施仍然是空中楼阁若有若无。音体美教师的配置也是随意指定。至于教育教学也就依旧原地踏步,完全没有目的和教法可言。至于停课或放羊教学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倒是现在被停的音体美课已没有哪个任科教师愿意代替。因为没有了教学成绩的压力,谁都懒得再去多上几节课去逼迫学生多学一点。至于所谓的各类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学校教育中更是纸上谈兵,形同虚设。且不说教师中此类教育人才以及教育教学经验同时奇缺,没有成熟的先例可以借鉴。单单就实践活动中所要求具备的人力、物质、时间条件就根本不具备。所以所谓的许多实践活动只有布置没有检查。也不可能取得怎样的实践成果。其他新设置的课程也是有课节无教材无考评标准,任课教师本就是新手,又无积极性可言。这些新开设课程的素质教育结可想而知。
担忧之三:
素质教育在农村缺乏经费资金支持。各类教育教学设施陈旧落后严重短缺,直接制约了各种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也难怪素质教育改革流于形式。 转贴于
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城乡办学水平的的差异长期存在。有限的教育经费到了基层已经所剩无几。学校无米下锅有限的资金不能维护正常的办公需要。还要腾出手搞花架式,为自己涂脂抹粉。更有甚至很多农村学校长期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至于学校内素质教育应该具备的硬件设施更是上了放,放着坏,坏了拖,拖了再上。有限的资金及教学设施没有被利用好。有限设施无法满足师生从事素质教育教学的 基本需要。教师们业余自修的空间狭窄,施展自身教学素质的条件简陋,久而久之很多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也懒于提升已有素质,随遇而安原地踏步或干脆生疏掉已有素质乐得自在。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改革在农村学校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弊端,不由得不发人深省。如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可能葬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发展起来的大好局面,就有可能引起教育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下滑。就有可能耽误和影响一代热的人才培养。
一、 反思的时空:既要注重教学后反思,也要注重教学前、教学中的反思
在平时的教学反思实践中,老师们认为教学反思只是教学后要做的事情,而没有注意其他时间段的反思,把反思的时空局限在课后这个有限的区间内,让反思的效果大打折扣。其实,教学反思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布鲁巴赫从时间维度上把反思性实践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它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的反思。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反思的过程,时时是反思之时,处处是反思之处。由于反思活动发生的时间不同,采取的策略也应该各有侧重,每一阶段的反思,教师都应有足够的重视,尽可能地实现反思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教学前的反思贵在“精”。教学前的反思,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准备、预测和设计。教材的解读、学情的了解、目标的制定、方法的选择,都需要教师深思熟虑、胸有成竹,做到精心、精细、精致,突出课前反思的前瞻性和精准性。
教学中的反思巧在“活”。叶澜教授曾说: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中的反思是行动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监控和机智应变。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师教学行为的随机性和变通性,需要教师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巧妙运用随机应变、灵活机智的调控策略,而不能固步自封、僵化机械地执行教案,要突出课中反思的监控性和灵活性。
教学后的反思重在“深”。教学后的反思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回顾、沉淀、剖析和总结。教师要深入聚焦目标和过程,深刻挖掘亮点和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对教学过程做出准确恰当的总结和评价,促进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实践经验的理论化,全面提升教学的价值,突出教后反思的深刻性和批判性。那些不深入课堂本质,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人云亦云的反思只能是教学反思中的摆设,而没有任何的实际效果。
二、 反思的目标:既要反思教师的“教”,更要反思学生的“学”
反思的目标如何确定,这直接关系着教学反思的方向。一般来说,大多数教师都把反思的目标锁定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写到,这节课我提出了哪些问题,确定了哪些教学方法,选择了哪些教学方式,设计了哪些训练项目,运用了哪些教学语言,我的教学效果怎样,等等。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反思的是“教”法,而不是“学”法,关注的是教师“教”的行为,而不是学生“学”的效果,体现出教学反思的狭隘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没有学法的基础,教法只能是空中楼阁和水中浮萍;不进行“学”的反思,“教”的反思只能是孤芳自赏和闭门造车。对“教”的反思必须建立在“学”的反思基础上,教师首先要通过考查学生的“学”来反观自己的“教”。比如,如果这节课学生学习兴趣低落,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具有趣味性;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则思考自己哪些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兴趣;如果学生思维停滞,教师要思考所提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如果学生课终巩固有困难,教师要思考哪些知识点没有让学生掌握。教学反思的目标,既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学是教的靶子,只有把“学”作为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表现中透视自己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思考“教”与“学”的得失,方能提炼出最有价值的经验,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三、 反思的切入:既要“反思”,也要“正思”
教学反思的切入点如何选择,也直接影响着反思的效果。很多教师在教学反思时都习惯于做反面思考,即过分关注教学中的失败之处,总是淋漓尽致地挖掘教学中的失误和教训,使反思变成了片面和单一的自我批评与盲目批判,而不善于挖掘自己成功的亮点,弱化了教学反思的功效。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积极提倡“正思”,即正面思考。他当教育局长时,要求全市教师每节课的教案后面只写一类话――我成功、我快乐在何处。不说失败、缺陷或问题,只说优点、长处和成功。其实,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丰富的教学理念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每节课也都不乏独特的教学设计和精彩的课堂生成,这些既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源泉,也是教学反思的宝贵资源。教师若能抓住这些教学亮点进行正面反思,深刻挖掘,智慧提炼,做到优点更优,长处更“长”,亮点更亮,时间长了也就使缺点逐渐被优点所取代,就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如果一味地“反思”,而没有“正思”,久而久之会使教师陷入理念上和实践中的误区,迷失正确的方向,导致教学的低效。积极的教学反思应该是在“正思”引领下的“反思”,即先思考自己教学的成功做法和高明之处,然后再从反面思考,还有没有不足之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样的教学思考才更扎实、更有效、更有生命力。“正思”相对于“反思”效果更突出,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有其独特的价值。
四、 反思的形式:既要注重个体内省,也要注重集体交流
教学反思的效果取决于反思的目标和内容,也依赖于反思的方法和形式。反思的方法丰富多彩,反思的内容也多种多样。在平时的反思实践中,无论是从学校的要求看,还是从教师的自觉行为看,都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教师的个体内省,反思是教师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没有关系,形成了教师反思封闭、孤立和隔离的松散状态,大大削弱了教学反思的效果。
教师反思的形式和载体很多,比如在阅读中反思、在研讨中反思、在研究中反思、在实践活动中反思、在教学日志中反思等。无论哪种反思形式,教师既要注重个体内省,也要重视集体交流,即在个体反思基础上的集体反思。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由于受教学观念、教学背景、认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个人反思往往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突破自我的束缚,不能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教学的本质,提炼教学的规律,把握教学的真谛。因此,要在个人反思的基础上,多和学生交流,和同伴研讨,找专家点拨,在集体的氛围中互相碰撞、互相启发、集思广益,让反思成为视界的融合、经验的共享、思维的碰撞和理论的升华。当反思成为教师集体交流的习惯时,它就会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教与学方式转变;预设;生成
新一轮课改呼唤课堂教学文化的重建,只有改革了课堂,才能真正承载新课程的价值观。新课改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学习的过程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把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作为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收获者。通过深入学习“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课堂理念和大胆进行教学实践,我对新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一、如何做好课堂预设,达成有效的课堂生成
《礼记・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课堂动态生成的关键所在。
1.立足课本,吃透教材
教材是“大纲”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但教材是面向全体的,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行教学预设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例如,在参加2012年深圳市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比赛时,我们设计参赛课例《心灵的港湾》,首先对课本教材认真地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明确教材内容分三大部分(什么是“个人隐私权”;哪些属于个人隐私权;怎样保护个人隐私权。)吃透每句话、每部分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后,再以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权为指导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同时,我们还将初中二年级学生的青春期叛逆特点结合起来,设计出符合他们特殊个性的环节――接入学生爱看熟知的电视剧《家有儿女》,剧中小雨妈妈偷看小雨日记的情境,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了解、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课堂最后环节又回归到《家有儿女》的电视剧,在学生自己互动的释疑活动中升华所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立足于课本,而教学立意又远高于课本。这样经过充分预设的课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全面了解学生
教学是师生教学互动的过程,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这点我有非常深刻的失败教训。在设计“个人隐私权”的第一节试讲课,我们期望突破课本的局限,尝试在课堂结束前加入临时的环节,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回答:“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可以怎样为个人隐私权立法?”――结果,学生的思考因为缺乏相应法律知识与生活常识的铺垫和支持,他们的回答像无头苍蝇,毫无边际,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达到毫无意义。由此可以看到,没有了解和结合学生学习基础,课堂的预设哪怕再精彩,也是空中楼阁。课堂上,我们也常常有为学生那些并无生成价值的疑问、想法,当作“意外惊喜”期望获得的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表面看,课堂热闹了,学生的需求满足了。但是,这样没有预设的“放羊式”的“生成”,会导致学生毫无节制地盲动,导致整个教学活动出现了断裂甚至杂乱无章。
3.布置预习学案,有效开发资源
预习学案的设计是我们在进行课堂改革,转变“教与学方式”中很有成效的一个运用。新课程讲究课堂的开放和灵动,但不是放任自流,教师预设教案时就应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在课前组织学生展开相应的先期活动。例如,在讲授初二教材《社会公平与合作》一课前,我们备课组教师为每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分组,每组学生约为6~7人。各小组的课前的预习学案就是分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卷子。当正式讲授课时,教师请每个小组说出自己小组是怎样合作完成这份一卷子的:有的小组是每个组员凑在一起做完卷子的;有的小组是六个人平均分题目,回家各自完成后再合成一份卷子;也有的是先根据题目的难易,分两部分程度不同的同学合作完成……等学生一一说明了各自完成课前任务的方法后,教师再微笑着点拨:“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合作主题。”就这样,在轻松愉快中,学生用自己课前的实践感知了抽象的概念。可见,合理预习学案的布置的确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巧妙的铺垫作用。
二、如何使课堂生成丰富并升华课堂预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在新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与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文本、教师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挖掘课堂教学的生长点。
1.在移情中生成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尤其注重体验。就是寻找学生的亲身经历,联系学生自身的体悟。例如,在学习《珍爱生命》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周边的乡镇、公园和街道去实地看一看,看深圳河的污染怎样了,红树林海滨公园的海鸟和红树的生长是什么情况,各街道上的环境和卫生又是怎样。通过亲身考察、体验,熟悉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从而能清楚地认知一些社会现实,理解书本所讲述的珍爱生命和关注环保的知识。同时,我们认为《珍爱生命》的感悟不能仅仅停留在环境和动植物,应该在课本之外开阔更宽广的视野,我们还带学生观看视频《海豚湾》《英雄胡力克》《假如我的生命和你交换》等等,让学生在震撼和感动中领悟生命之美,从而发自内心懂得珍爱生命。
2.在不同情境中生成
思想品德课上,鼓励学生在参与、探究、创新的过程中体验意义,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的同时,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丰富多样的情绪天空”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试一试”的教学活动,创设学生喜欢的绘画情境,提出希望他们用动漫的形式画出不同情绪下的各种表情,同时请学生画好后用幻灯一一展示大家的创意作品,还从中挑选典型的表情让学生当场表演出来。学生把自己的个性特点借题发挥,画出来的各种不同情绪、表演出来,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情绪世界展现在同学们眼前,惹得全班同学捧腹大笑。不知不觉在欢声笑语中,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属于个性的不同的情绪表现。
3.在质疑中生成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抓取新的信息,鼓励质疑创新。在讲授《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一课中,我提出问题:你是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的?有一个学生回答自己晚上每学习一段时间后,会对着墙练习十分钟乒乓球作为对自己的奖励。他的话刚说完,就有另一个学生站起来提出质疑:“学习不应该三心二意,不能打乒乓球玩!”我灵机一动,决定不按原先的教学设计,不马上点评哪位学生正确,而鼓励全班就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由学生自己在争论和比较中找到最科学最合理的学习方法。其实,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生活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堂资源,善于捕捉、激励、诱导,并引导、矫正,我们就能从意外中看到风景,从质疑中挖掘资源,促使课堂一个个精彩环节的出现。
三、把握课堂的预设和生成,共筑有效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素质 提高
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语文学得好,对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掌握好各科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就是工具性和思想性。语文课堂教学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逐步地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发挥出自己的独特作用,完成一位语文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光荣使命。
1.通过规范学生的书写行为,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素质
一个人的书写习惯、书法水平,对其影响也很大。文字书写就像一个人的招牌、门面一样,是人的“第二面貌”,是现代人才的一种能力素质。当你签字的时候,当你在公开场合板书的时候,当你向别人或领导交你手写的材料的时候……你的字迹、字体就完整地呈现在别人面前。如果你的书写规范,字体潇洒漂亮,也就是表现出很高的书写水平,你就会首先赢得别人的好感,让别人马上重视你,肯定你的书写能力,对你留下很好的印象,这会对你很有利;反之,如果你的书写不规范,字体潦草,你的薄弱的书写功底马上就会暴露出来,你既不能博得别人的好感,也得不到别人的重视,这将对你很不利。但是书写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只要我们语文教师都能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从平时的语文课堂入手,从现在做起,随时随地地有意地规范和锻炼学生的书写行为,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让其养成深厚的书写功底。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自身要掌握书写的要领,书写要规范,具备深厚的书写功底,做学生的表率外,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书写的一些规则和要求,比如掌握以下的写字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然后再从学生的课堂板书、书面作业上严格要求、随时督察。对学生在书写上的进步与优点进行鼓励和表扬,对学生书写的失误与错误进行批评和指正,而且要常抓不懈,让学生养成扎实的书写基本功。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坚持长期的严格的临帖习字训练,让学生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汗水就不会白流,就一定能练就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或毛笔字。只有具备了深厚的书写功底,才能满足自己以后的工作、学习和交际的需要。
2.利用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的原则,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素质
语文能力的基本因素是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而这四种能力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相互迁移规律,分别训练,达到互相促成,整体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这种迁移规律,改变过去只重读、写,忽视听、说的倾向,加强阅读教学中的听、说训练,促成向读、写能力的迁移;在作文教学中,引进口头作文等形式,使说和写互相转化、迁移。也可以利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同步规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就是以发展理解力为前提,协调四种能力,使它们达到同步发展的目的。如果违背同步发展规律,就会出现能说不能写,能写不能说,或者只能阅读,不善听记,就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还可以利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在实践运用中的互补规律,以读导写,以写导读,或以听说导读写,以读写导听说,引导学生熟练地自觉地运用互补规律,达到四种能力相互为用、全面提高的目的。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的迁移、同步、互补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听说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借助语文训练和教师自身的影响,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叶圣陶曾说:“如果能引导学生细读本文,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的影响。语文教学之思想政治教育之效果,宜于此求之。”语文教学的每个过程都有教育因素,听、说、读、写都包含有思想性。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中,正是语文课思想教育的正确途径。如果架空分析,空洞说教,使思想教育游离于语文训练之外,不但削弱了语文训练,也会使思想教育显得苍白无力。语文课的思想教育既要诉诸感情,又要诉诸理智,使两者结合起来,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教师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教师还要紧扣作品的文字,用正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例如通过学习的《沁园春 长沙》、《采桑子・重阳》这两首词,教育学生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我与地坛》一文,让学生体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对《我的空中楼阁》的学习,让学生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和迷恋之情,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的追求。通过学习《纪念刘和珍君》一文,让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语文训练能使学生了解历史,观察社会,领会做人的道理,思索人生的道路,在道德情操上进行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我们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抄录富于生活哲理的格言警语,抄录具有高尚情操的诗文片段,以改善自我精神境界。学生的自我教育还需要通过自我实践来实现,我们教师要鼓励和督导学生把观念转化为行动,只有这样,思想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另外,德育渗透不仅在于授课内容本身的思想性,还在于教师行为举止的无声影响。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德育的效果。在进行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分析一些具体问题时,教师会自觉不自觉地附加上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评价,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想态度,显示出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学生的年龄偏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还没有确立,可塑性很强,易受教师的影响。叶圣陶曾说过“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具有真挚的情感、博爱的人性,才能成为学生现实行动的灯塔,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这两个本质属性,在语文教学中,自觉遵循语文教学规律,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有目的地逐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较高,使他们最终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
[1]谭惟翰主审、徐越化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每年到了寒假的时候,很多学校都会组织教师寒假培训,培训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你是不是也准备参加寒假教师集中培训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2021教师寒假集中培训心得体会,肯定会对你有所帮助的,来阅读一下吧!
2021教师寒假集中培训心得体会1短暂的寒假培训学习结束了,我的心潮却仍然波澜起伏。七天里我们学习了很多内容,其中感受最深的是魏书生和李镇西两位专家的报告录像。大家边看录像边称赞:“讲得真不错。”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也有的老师这样说:“真是奇人。”这虽是称赞之语,我却听出了话外音,那就是他们成为专家,是因为他们是奇人;我们是凡人,成不了专家。而我却要说:“他们是奇人,却并不是生来就奇,他们是由凡人成长为奇人的。”
我们能不能成为“奇人”,成为“魏书生”那样的专家?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即使不能,我们也可以向专家一步步走近,只要我们愿意像他们那样去做。
一、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
通过听两位专家的报告,我发现,他们一个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一个人不管干什么,只有喜欢、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投入地去干,而有多大的付出就有多大的收获。工作的态度就决定了工作的成果,而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收获成功。
然而我们身边却不乏埋怨自己工作,埋怨自己职业的情况,像有的教师埋怨教师工资低,有的教师怨恨教师职业没有出息。看了专家的报告,我明白了:好的职业,你尽管羡慕,但是却去不了,而自己的职业虽然不好,却摆脱不掉。整天埋怨、牢骚,徒增的是自己的烦恼。既然如此,不如换一种工作态度,转而热爱自己的工作。大家要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同样是教师,人家魏书生、李镇西不就有出息了吗?有时大家在一起也会说,某某出去混,混得如何好如何好。其实大家只看到了他光鲜的一面,他光鲜的个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相应的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名落孙山的,你看到了成功的一个,却没有看到落魄的九十九个;你看到了他成功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艰辛、拼搏的一面。如果真让我们出去闯,成功地那一个不一定是我们,当然也不一定不是我们。不管是与不是,都是空中楼阁,现实是我们就是一个教师,所以羡慕、埋怨没有任何用处,我们只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工作着,快乐着,成功着。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样,我们就与专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二、善于学习,善于动脑,善于钻研
要想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学习型教师。人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
除了注意学习,提升自己之外,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动脑、善于钻研。大家在教学中就会发现:同一学科,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上法。有的教师循规蹈矩,因循守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的教师却花样百出,有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大家从报告中也不难发现,大凡专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自成体系的方法,这些方法就是他们善于动脑、善于钻研的成果。让我们学着成为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动脑、善于钻研的教师,这样我们与专家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
三、善于总结,形成积累、写作的习惯
通过看报告,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专家的做法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有过,我们只是用用罢了,人家却写成了,写成文章做报告,这时的我们离专家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就是善于总结,形成积累、写作的习惯。对于这一点,我有着切身的体会。参加工作之初,我在教学作文时发现,作文前的指导虽然有指导性,但作文后的讲评更有针对性,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进行讲评,学生理解得更明白,更透彻。在讲评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甚至是重写,学生的作文会进步更大。我试着进行了一两次,然后就不了了之,没有对自己的这一做法坚持研究下去。几年过去了,我市汶南镇推出了一种作文导学法,叫做“五步一体作文导学法”,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二次作文”。后来又听说某地区在推行一种作文教学法直接就叫做“二次作文”,这时我猛然醒悟,几年前我所试行的不就是“二次作文”吗?如果我当时坚持走下去,如果我当时再向前迈一步,继续试行并把它研究记录,也许我也会在作文教学改革方面有所贡献。憾矣悔矣!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这是我个人的例子,如果不足以说明什么,那么我们大家共同的例子也许大家都会有所感触。
记得新课改之初,因为新课改倡导合作交流,于是每当有上级领导前来检查听课,我们都会这样做: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讲解时学生面向黑板;当需要学生讨论交流时,我们总会让前面的同学转过身,与后面的同学临时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完毕再转过身恢复正常座位。这样做既麻烦又没有实效性。不久,杜朗口旋风刮起,震撼了前去学习的每个人。杜朗口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彻底的,是成功的。他们的特色在于黑板的设置、座位的排列、课堂学习模式。其中座位的排列体现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点最值得我们深思:新课改倡导合作交流,要合作交流,学生就要有小组出现,我们组建小组是临时性的,临时组建小组那么麻烦,我们为什么就不动动脑筋,对学生的座位排列作一下调整。如果那样,小组合作学习走在前列的可能就是我们。
所以说专家并不是天生就是专家,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形成积累、写作的习惯,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别人口中、心中的专家。
综上所述,热爱自己的工作,形成教研教改的意识,善于钻研,并善于总结、积累,形成写作的习惯,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魏书生”,让我们共同努力,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2021教师寒假集中培训心得体会2很高兴能够在寒假期间,参加这一次为期三天的幼儿教师的培训会。在培训中通过认真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演讲,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的工作经验,让我对于自身幼儿教师的责任意识有了进一步地加深,让我学习到了新的理论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通过专家教授们的演讲,真的是让人茅塞顿开,古人说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话真的是不欺骗人,挺以为能力丰富、思想先进的人传授经验真的能够让人学习体会到很多的东西。
一、幼儿教师应该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
现在的社会发展进步是十分快速的,我们幼儿教师也不能够掉以轻心,要有“学到老”的精神理念,关注当前的实时动态,学习先进的幼儿教学理念,并且将这些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自我总结,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当中来。我们应该要明白,现在社会进步这么快,我们只要保持不停地学习,才能够更好地为家长、为社会培养优秀合格的人才,只有自己不停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自己才能够变得更加的优秀,才能够更好地回答幼儿的各种问题。所以我们身为幼儿教师不仅要学生学习,自己也要跟学生一起学习。
二、幼儿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应该科学先进
现在的社会是讲究科学的社会,我们不能够再向以前那般教学,应该要具备有科学的教学方式,应该要德智体美等等全方面发展,努力将幼儿园的孩子朝着这些方面培养。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有好的教学能力,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该要做到因循施教,要根据他们每一个人的特点培养,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就不能一味地强调他去弹钢琴,我们应该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管学生感兴趣其它就不管了,我们依旧要努力将学生朝着全方面优秀的方向去培养,我们要在兴趣、基本学习等等方面都重要做好工作。
三、教师应该要以身作则
这个年纪的孩子还处于对世界求知的状态中,对于身边的一切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所以我们教师就要做好自己的表率,一言一行都应该做到文明、素质,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的习惯,教师也应该利用好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养成好的文明习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文明的新世纪人才,做一个更加有素质的学生。
2021教师寒假集中培训心得体会3在这次的寒假培训中,很幸运的聆听了几位领导和老师的讲座,这次所讲授的内容可以说是他们多年从教经验的心血结晶,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我们这些正在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道路上摸索前进的年轻人如同指路的明灯,让我们收获颇丰。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感想和收获。
执教近四年了,在教育教学方面我自认为有了一定的积累,也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其他老师的帮助探索出一些方法,但听了专家们在教学常规、德育、如何听评课等方面的指导,赫然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常规是教师日常工作的典范,是每个老师要达到的标准,学校这次安排专家教师从整体以及各学科等不同角度给我们做了教学常规的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1、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是加强教学工作计划性的重要措施。制定计划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一份详实的教学计划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纲领,既是对教材的宏观把握,又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具体指导。
2、认真作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我所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五年半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有了自己的独立认识。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首先第一步要写好教案,教案不是教材的翻版,研究利用何种讲法学生更明白,内容上则应该不断地追求更新、更前沿,以这样的态度写好每一次的教案都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和提高。
其次,对第二天要讲的内容,要预先对内容进行安排,列出提纲。作为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够,对教学的控制能力也不强,所以我会在上课之前自己先试讲一遍,以求更好的把握课堂。
3、争取创设属于自己的课堂风格
讲台如舞台,做好讲课前的准备就好比一个演员在表演之前背熟吃透了课本,但能否取得较好的舞台效果,还要取决于演员的表演技巧和临场发挥,教师讲课如同演员表演一样,讲课的方法技巧以及教师的临场发挥都决定了教学效果。
首先,要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一向以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早退更不旷课,在言行举止方面力争给学生们做出表率。
其次,教师可能并不是天才的表演家,但应该是专业知识传授方面天才的演说家。许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之所以吸引人,不仅在于功底深,知识扎实,更在于他们具有突出的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很高的说话艺术。作为青年教师,在说话艺术上还达不到老教师的高度,我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以这种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说话不仅要求做到条理分明,生动、流畅、准确,而且要求做到严谨、缜密,同时在声音上则尽可能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用自己的青春活力感染孩子们。
我认为,作为教师若想获得专业化成长必然要在两个方面不懈努力:积累和反思。积累一方面是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用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广泛阅读教育理论专著,学习专家的教育精髓,在这一方面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徐校长就如何听评课对我们进行了专业指导,由此我才认识到,听评课是我们不断反思获取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必须要充分准备、带着思考去听课,有重点的去学习,不然很可能白白浪费一堂好课。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习到了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教育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我有年轻的资本、好学的态度、勇于实践的决心。我相信,每一次的学习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的积累必定带来前所未有的收获。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
2021教师寒假集中培训心得体会4学校组织的这次教师寒假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对师德、班主任工作规程考核、如何听评课、新教育实验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通过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我有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自己选择人民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这次培训会上,学校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培训的任务,这也坚定了我扎根于人民教育事业、扎根于实小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的信心。
二、认真学习教学基本常规和管理规范,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虽然在来到x以前,我已经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小学教师,对其中的许多工作规范和制度还是十分陌生的。教务处的x、x、x主任给我们详细介绍和讲解了我校的相关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其他的工作部门一样,同样有着很多的规章制度要遵守,同样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我认识到,作为小学教师,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要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于教学之中。同时,要严格教学规范和坚守学校的各种教学规章制度,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认识到小学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从前作为一名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对如何才能够不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且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缺乏认识的。我认识到,小学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
虽然这次新教师培训虽然是安排在寒假之中,但绝大多数教师都来参加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确实,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尽快的能够胜任自己本职的教学工作,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为我们x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21教师寒假集中培训心得体会5为期两天的培训真是让自己大开眼界,收获累累,特别是第二场信息技术培训,让在大学辅修计算机的我觉得相形见绌了。我就这场培训谈谈看法。
1、通过培训,结合了掌握的更多自己不知道的内容(office软件的一些小技巧,视频处理,网络知识)。
这种任务驱动式学习,更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没有大而空的理论阐述。师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与接受。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为自己计算机知识充了电。
2、通过培训使我收获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再教学生再学,老师不教学生不学的过程。多少年来一直没有改变,而未来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常规,使要学生学习变为学生要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中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主动探究,掌握学习的方法。
3、一旦当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再加上采用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技术,学生的负担就会有所减轻,学习的兴趣也会真正萌发。
培训后在工作中的打算:利用本次培训成果,积极探讨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模式,尝试任务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