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籍管理论文

时间:2023-03-02 15:00:41

导语:在学籍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籍管理论文

第1篇

思想政治素质要过硬,就要始终做到一下四方面:思想品质要高尚,理想信念要坚定,坚持原则不动摇,清正廉洁要从严。学籍管理员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具有甘为人梯、任劳任怨、勇于奉献、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思想境界。只有不断提高思想品质,才能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学籍管理员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努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修养,坚定自身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重要思想,学籍管理员要坚持原则不动摇,能够严守组织纪律,真正的做到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该拿的不拿,确保学校学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与完成。学籍管理员要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腐败行为,真正做到不,工作作风要正派。

二、精湛的业务素质

精湛扎实的业务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学籍档案是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最原始记录。新生入学后,学籍管理员要为每一名新生学生及时建立学籍档案,每学期初要对在校学习的学生要进行审核、办理学籍注册手续。一名学籍管理员如何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就是平时就要注意原始材料的积累,然后要力求做到及时、完整、真实、准确和规范,特别是对于学籍变动的档案,更要做到记载的全面真实、准确无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准确、科学和规律,这就要求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提高,管理水平要提升。学籍管理人员要掌握科学管理知识,并且能够善于进行组织管理和协调管理,还要精通档案专业的理论和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档案管理行业工作的专家。为此,学籍档案管理员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打开眼界汲取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用学籍档案管理理论来充实自己,让自己适应学籍管理形势的发展需要。只有熟练掌握学籍档案管理的基本方法,具备熟练准确的实践操作和熟悉掌握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及手段,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管理人员。

三、良好的科学素质

学籍管理人员应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学籍管理软件,学籍管理工作己全面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这就要求学籍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技术,并建立健全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和使用管理系统软件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等各种软件,并运用计算机处理学籍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目前学籍管理工作从新生入学注册、日常学籍管理到毕业生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的全过程均实行计算机操作,学籍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传播技术,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学籍信息资料档案,这样就可以十分便捷迅速地统计、查询、检索学生学籍的各类信息,能够让领导及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将学籍管理员从繁杂、低效、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还能保证数据统计的可靠、准确,情况反馈的及时、迅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强了学籍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所以学籍管理员要加强对现代化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文化科学素质。

四、爱岗敬业,热心服务;遵纪守法,维护学院声誉

第2篇

第一,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信息化的专业研究非常欠缺。根据中国知网文献检索,从1979至今以“学籍管理”为主题的文章和论文共计1327篇,其中以“成人学籍管理”为关键词的只有100篇,仅占13.27%。而近10年的学籍管理类论文中以学籍管理文献就有933篇,其中以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为核心的论文期刊205篇,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这205篇文献中只有8篇是特别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系统研究的文献。这充分说明,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一线教育管理教师,对成人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研究有待加强。第二,成人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举步维艰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许多传统高校对成人学生的管理工作重视不足,没有在思想意识上充分重视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由于成人教育学生不同于普通全日制学生,他们家庭事务多,工学矛盾大,人员流动性大,而受教育时间主要在周末和晚上的业余时间,平时不在学校,人事等相关档案并不归学校管理。所以,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成人学生的学籍档案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保存价值。它不仅包括学生个人的详细信息,还包括学生在学期间形成的学业成绩、操行评语。可以说,成人学生的学籍是学生学习的原始性和凭证性的重要依据。学校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成人学籍的管理工作,把其放到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对管理工作进行决策、监督、执法、调控的力度,真正使大家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教师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待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新生入学与入学资格复核、学籍电子注册、考核与成绩评定、学籍异动(转学、转专业、休学与复学、退学)、纪律与考勤、奖励与处分、毕业与结业学位资格审核、学历学位电子注、打印发放相应证书、及时各种学籍信息等[1]。可想而知,把这一项系统而繁杂的工程实现信息化,需要的团队必须既具备高层次的教育管理水平,又要有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是,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大多忽视了学籍管理队伍的建设,学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并且随着近几年成人学生的大量扩招,管理人员的配备明显不足。

2如何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首先,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的关键不仅在于思想上重视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问题,更要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问题建设一套适合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以满足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各高校领导要充分重视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的,给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上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积极鼓励自主研发先进的学籍管理软件。各高校要结合新形式,不断完善成人高等教育的规章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保证各级学籍管理人员的稳定性。使每位管理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各种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熟练掌握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2]。其次,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最终实现有赖于学籍管理工作者职业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一线管理教师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技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灵活运用计算机教学技术进行成人的学籍管理工作,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系统。所以,高校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不能忽视,要多给一线管理工作者创造学习的机会,并对其定期进行相关职业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素质。学校应鼓励成教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坚持参加继续教育和本专业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以获得新知识、跟上新形势,具有坚实的业务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3]。

3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3.1加强人员的专业培训,选拔高层次的学籍管理人员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成人学籍管理工作从最初的手工管理,逐步过渡到现在的网上录取、计算机管理学生学籍,毕业数据网上交验等,这一系列成人学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特征,促使对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加强学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籍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学籍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对在岗人员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还需要严格把好入职选拔工作,保证人员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从入职之处就提高对成教学籍管理工作的思想重视。

3.2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各高校可以把新生电子注册和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学籍管理平台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加大开发力度,进行功能优化,根据本校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特点,建立一个包含学生信息管理、课程注册管理、成绩管理、毕业审核等功能模块的学籍管理系统。结合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相关文件的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查询和统计功能,设计教学计划、安排在校考试,灵活适应成人学生对学习信息的分类查询,教师对相关工作上午统计报表、导入导出、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运用,在提高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服务水平与质量的同时,加快成人学籍管理的信息化步伐。

3.3和其他高校的合作

第3篇

1.学籍的定义

从历史上看,有学校就有学籍,所谓“学籍”是指符合国家招生规定被正式录取,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入学手续,并在教育部“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上进行学籍电子注册后取得的学生资格。学籍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教学质量、维持教学秩序、维护教育的公正性、公平性的重要工作之一,它记载了学生从招考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

2.学籍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校学籍管理是高等院校依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而制定出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的评价与记载。其主要内容包括:新生的报到入学、成绩考核、学籍数据修改、学籍异动(保留学籍、休学与复学、跳级与留级、退学、转学、转专业)、奖励与处分、电子信息图像采集、学籍档案管理以及各种查询统计等工作。除此,学籍管理还包括毕业资格、学位资格的预审与证书的发放,学籍和学历信息的电子注册、新生入学资格审核等工作,且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不容忽视。

二、学籍管理方法的发展历程

1.人工处理时代

学籍管理是一项严谨细致且原则性极强的工作,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集中完成大量繁琐的工作。如:考生信息表的整理与归档、学生学籍登记表的整理与归档、以及建立毕业生档案等工作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因此在人工处理时期,学籍管理效率相对低下,很难保证信息的准确无误和工作的按时完成。

2.计算机单机处理时代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技术逐渐应用于学籍管理领域,这样就大幅度提高学籍管理效率,降低了信息错误率。但由于计算机之间不能进行资源共享,更无法进行相互访问,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内的学籍管理资料很难流动和共享,因此就导致了学籍管理资料利用率不高,管理员对学籍管理数据之间一致性的维护也就成了一件较为繁琐的事。

3.局域网时代

计算机局域网的出现解决了区域内计算机之间进行实时通信的问题,为高校学籍管理、学籍数据共享、建立各种统计报表等工作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服务。使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对学籍管理方法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局域网的覆盖范围有限,在局域网以外的用户则仍不能访问其数据。

4.互联网的时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高校学籍管理也随之进入了网络化的时代,将学籍管理应用于Internet上,这样学生就能够随时随地查询到自己的学籍状态。直到这时才真正实现了学籍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三、学籍管理网络化的必然趋势

在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是促进高校各项划时代管理手段变革的重要因素。随着教育部“学籍学历管理信息管理平台”的启用,要求高校日常学籍管理工作进入网络化管理阶段,这不仅对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能力和网络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同样也要求学籍管理工作进入网络化、规范化的管理。学籍管理人员通过采用网络信息技术管理学籍,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籍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处理数据的出错率。因此,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过去低效、繁杂、重复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学籍管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及时掌握学生的学籍情况和教学质量的动态情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实行学籍管理网络化的重要意义

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网络化的一大特色便是把传统的管理方法与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结合在一起,从而摆脱繁琐、复杂、低效率的工作,降低了办公成本,从整体上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对信息的可控制性,使成人教育的学籍成为一个科学、开放、先进的管理平台,使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向电子化、信息化和集成化发展。其具体效果可以表现为以下方面:

1.网络平台下学籍管理操作简单、安全、快捷

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网络化使得学校在学籍管理过程中的效率大大提高。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与信息存储的电子化,也使传统纸质档案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的一些弊端发生了改变,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表现出来,其一,学籍管理者通过网络化的管理方式,将大量的学籍信息集中存储到磁盘中,这样既可以避免手工管理所带来的效率低下等问题,也解决了纸质档案在管理中存放地方的问题。其二,电子化的信息存储方式可以使学籍信息保存更加持久,也不会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使学籍档案受到损坏。

2.规范管理流程,节省学校资源

学籍管理的网络化对于节省学校资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大大减少了学籍管理工作者大量的重复劳动,使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者在进行学籍管理时有章可循。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它规范了办公人员的办公流程,建立起一个亲密、协调、可靠、简单的管理机制,让学籍管理者在工作中充满活力,促进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规范的管理流程使工作人员责任更加明确,权限分明,具体事务落实到人,查有所依,也杜绝推脱,扯皮的现象。第三,信息也能更为准确,及时的传递,消除传递过程中的阻塞、延误和失真。第四,各部门职责可以得到有效的协调,实现各部门的高效协作办公。最后,学籍管理的网络化减少了办公程序,节省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减少了学校不必要的开支。

3.学籍信息查询的便利性

在学籍管理网络平台下,对于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更加便利,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管理人员在学籍管理平台上通过各种查询条件、查询方法在学籍信息数据库中检索所需要的学籍信息,也可以根据检索条件打印相对应的数据报表;另一方面,学生也可登录自己的用户信息,在学籍平台上查询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成绩,当前学期所学课程信息等等,从而极大地减轻管理人员的负担。

4.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增加业务研究时间

近年来,学籍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化,工作量也急剧的增加,学籍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这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最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迈进,再加上每年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使得学籍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学籍管理工作提出更多新的要求和内容,同时也增加了许多的困难。在学籍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提供学籍证明、在校成绩单等等,随时做好各种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并打印相对的统计报表供领导及有关部门查询。而在传统的管理方案中,这些需靠手工操作、管理,使得工作异常的繁琐,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检索学生的各种信息以及在读状况,根据不同的需要,打印各种统计表格,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出错率,也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这样学籍管理人员既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钻研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又能使学籍管理更加有效、科学。

五、实行学籍管理网络化应注意的问题

1.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提高学籍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学籍档案资料的利用率,是高校学籍管理实现网络化的主要目的。网络化的学籍档案信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网络安全性问题,比如:服务器硬件本身原因而导致数据库系统的瘫痪,或因用户访问数量的增大导致网络拥塞;缺乏有效的数据保密措施而导致数据泄密;数据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被监听或拦截等等。

2.纸质档案信息的原始性问题

虽然网络化的学籍管理档案有着诸多优点,但不可避免的也存在着相应的弊端,在网络管理学籍的系统中,大多数的档案是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出现的,学籍管理人员在录入电子信息时,档案就修改了,原始信息随着被改变,修改前的信息用户也不能查到,这样就会出现私自修改的现象。而在这一方面,传统的纸质学籍档案的优点则十分明显,在纸质档案中书写的痕迹很难被更改和模仿,这就保证了档案的原始性和唯一性,从而能得到法律的认可。所以,综合以上所述,我们需要的是双管齐下,而并不是单纯的去否定某一个,认同某一个。我们既要重视档案的网络化管理,也要重视纸质档案的收集和保存,这样才能使档案更加的完整可信。

3.学籍管理信息收集的准确性问题

第4篇

学籍管理具有间接性,管理的难度较大,处理的速度较慢。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远离学校,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只是每个学期学校会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集中教学,但由于时间有限,学习的内容多,学校往往将重点放在授课上,无暇顾及学籍管理方面的工作。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学生往往无法亲力亲为,许多工作需要由教学点的管理人员来完成,这就造成了对学生学籍的远距离的间接性管理。

二、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系统已经应用到各高校,使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近年来,随着成人教育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难度也相应的增加。另外,现在成人教育在新生入学时对学籍实行电子注册,毕业生的学历证书也进行电子注册,这种制度的日益形成对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暴露了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管理人员不足,质量不高。

由于高校的编制比较紧张,而且学校的某些领导不够重视学籍管理上的问题,导致配备的管理人员不足,只能在某些岗位上聘用临时工或合同工暂时应付。人员数量不足及质量不优,导致完成工作的质量不高,很多时候都是在应付了事。学校很少对学籍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理论水平、应用水平较低,只是在应付日常的管理工作。

2.某些学校没有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

重点把精力放在学校的经济效益上,忽视了对学生学籍的管理工作,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3.高校都能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学生的学籍进行管理

但某些学校在具体操作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并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在管理中存在着一些漏洞,很多事情的决定权掌握在领导手中。

4.目前,高校的学籍管理已经全面使用了计算机信息管理,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由于人员、经费不足等问题,不能及时的对系统进行更新换代,信息处理在速度等方面有所欠缺,并未真正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三、做好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措施

1.建立健全的学籍管理制度。

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保证管理的有效进行。国家有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对学籍管理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原则性,不能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学校要以国家出台的相关的法规政策为蓝本,建立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学籍管理制度,并且在一定时期内要保证这项制度的稳定性。在学生出现转专业、转学、休学、新生入学资格审查等情况时,学籍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学校的制度有序的开展工作,可以使学籍管理工作不间断,保证其连贯进行。

2.对各级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做好分工。

学籍管理规章制度是学校有效开展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一切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都要根据制度的规定进行。各级学籍管理人员是开展学籍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在做好学籍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作用,必须明确辅导员、教学点学籍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学院学籍管理人员等的工作。只有明确的指出了各自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所在,才能实现更好的合作。实践证明,学籍管理人员有明确分工的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都做得非常不错,反之则会出现一些问题。

3.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成人教育学籍管理要遵循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这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它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与学校的联系不那么紧密,管理也比较松散,这就需要学校多承担一些工作。学校要想学生可以安心学习并顺利的完成学业,在学籍管理工作中就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开展工作时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多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解决学生在学籍方面出现的问题。学校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档案系统。

4.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4.1入学时,新生应该按照有关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办理新生入学和注册手续,逾期未办理者将视其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新生入学以后,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复核入学资格,重点认证“专升本”学生所持有的专科毕业证书,如有使用假冒或无效证书者应直接辞退,不准许入学。复核合格的学生可以取得学校的正式学籍,不合格者则需要被学校清退,以防止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由于在毕业时学生的学历证书要求进行电子注册,在学籍管理过程中要保证招生考试数据的完整。根据注册的要求及学生录取所包含的信息,合理的对新生进行学籍的注册和管理,并将责任落实到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身上。

4.2重视学生转专业对学籍管理的影响。

新生入学之后,会有一些学生提出转专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符合转专业要求的学生,要求他们依照程序提出申请,经过严格的审批之后方可完成转专业,改变学生学籍中的专业类别和培养方式等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严禁采用不合法或不正当的行为。

4.3毕业时在对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时,要按照《高等教育法》中的相关规定依法进行,做到严格依法办事。

在颁发证书之前要切实做好资格审查的工作,这是一个关键环节。要根据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要求,认真负责的审核学生是否修完专业所要求的课程,是否获得足够的学分,在思想品德方面是否达到毕业的要求。经过审核之后,依法给合格的学生颁发证书,保证他们顺利的毕业。对于未通过审核的学生,则要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依法处理。

4.4重视对学籍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

学籍管理人员是学籍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加强对学籍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增强他们的素质,可以保证学籍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学校在每年都要对学籍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包括开展系列讲座或举办研讨会,使管理人员学习相关的规定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聘请专业人士对管理人员教授计算机信息技术,以适应学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对于新入职的学籍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培训之后才可以工作,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水平。

四、结语

第5篇

小学班级是一个集体,学生要想在班集体中茁壮成长、学习生活,这个集体就要保持着团结统一的精神。一个争优创先的班集体,离不开班主任的悉心教导。思想教育工作是建设班级精神的灵魂,同时也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是班级管理的法宝。班主任只有认识到思想教育工作对于班级建设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班级思想教育中集体荣誉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树立良好学风的关键。班主任除了提醒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注意班级形象以外,还要让学生形成班级好坏与个人活动相关的意识。只有学生有集体荣誉感,班级才具有凝聚力。

二、用爱心理解、宽容每一名学生

不管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如何丰富多彩,他们都避免不了遇到成长中的问题。班主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尊重学生的想法,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强心,鼓舞他们战胜挫折。这也是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我带过的班级中有一个孩子是教师子弟。他于是很有主见,但是性格比较偏执,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因为我和孩子的父母关系不错,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让他担任班干部。对他的要求也颇为严格,一旦他的表现不能达到我的要求,我就会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也把他的解释认为成狡辩。一段时间以后,他就不再向我表达他的想法了。但是在学校的表现却越来越差。从最开始的不认真听课和同学争吵发展为逃学,沉迷于网络游戏夜不归宿。不管是老师的话还是家长的话都不听。经过反思,我尝试着用一颗更加宽容的心来对待这个孩子。即便是遇到问题也试着站在他的角度思考。他在我的关怀之下,开始回到学校,回归课堂。

三、在小学班级学生管理中做到民主、公正

班主任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常人,对于工作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也会加上主观色彩。如果在事实没有了解清楚的时候就定下结论,那么不仅学生会感到委屈,班主任也不会受到学生的新人。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愿意和你交谈。武断的做法看起来十分威风,学生都害怕你,但是你和学生心灵上的距离却是最远的。学生只有心服才会愿意听从你的教导。

四、让赏识和鼓励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许多教育者都认为学生是需要夸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肯定,学生也不例外。班主任在面对学生时为什么不能抱着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呢?对于好的学生给予肯定不是件难事,但是对于那些“差生”不是应该多一些关怀么?相比于好学生,他们更需要鼓励和信心。不管是一个眼神,还是一句话,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肯定。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嘲笑学生,应该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我们在工作中对于学生的闪光点要予以赞扬,这样他们才愿意继续努力。鼓励和表扬是学生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养料。一个整天被人嘲讽的人,是没有信心和勇气的。我们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充满自信,敢于战胜挫折的人。

五、选准教育契机悉心教育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汇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犯一些错误。班主任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随意敷衍了事。要根据错误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原则性错误是不能轻易放过的,但是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在学生对于错误有明确的认识并想要承担错误时,采取一些手段,予以严厉的批评。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及时反正。及时的批评可以避免学

生走上歪路。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

第6篇

本计算机主动医学管理学教学课件为单机版。要求:

(1)硬件:PC机、CPU主频400MHz以上、64M内存、8G以上硬盘、声卡等。

(2)软件:中文Win95/Win98,WinXP,数据库,Office98组件。

二、课件的结构和功能

课件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讲解、课程分析、综合管理。

1.课程讲解

课程讲解是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主动学习的部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医学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另一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管理案例和分析项目,内容来源于国内外医学管理的最新资料,包括管理案例分析、管理图表设计及各种能力训练项目等。课程讲解形式包括文字、声音内容和图片视频信息。内容的设计以课本的篇章结构为主线,侧重课本重点,实现方式采用PPT。

2.课程分析

课程分析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单一测试和多重测试。学生进行测试时,系统将根据学生选择的章节信息,自动给出相应的试题。如果是多重测试,系统将从全部试题中随机抽取。系统会自动开始计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可以选择答题的顺序,也可修改已答的项目。

3.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是教师对测试题库及其他重要内容进行管理的部分。主要包括习题管理、学生管理、成绩管理等部分。

(1)习题管理:用于对测试试题的科学组织,使用对象是教师。测试题的来源均是教材中的教学重点、难点。主观题分为简答题、名词解释等。因为学生的作答千变万化,如何评价确实困难,因此,我们在数据库中建立了主观题题库,只保存题干和关键词。系统在对学生答案评定时,自动依要点顺序按关键词及同义词进行分析,如果学生写了这个词,就得到该要点的分数。除了上述功能外,系统自动给出的试题还必须符合教学要求,各章节的试题分布要体现教学侧重点,而题型的分布也必须有一定的合理设计。

(2)学生管理:用来管理学生的基本情况,为教学科研提供参考。学生信息主要包括学生的姓名、班级、年龄、性别、职务、获奖情况等。

(3)成绩管理:用来分析评价学生的成绩水平。学生测试后,系统将学生成绩保存在数据库中,可以查询。也可用图表的形式描述测试中全班同学的成绩情况,反映某一同学每次测试的成绩变化情况或者反映每次测试时经常出错试题的内容。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有目的性,有重点性。

三、课件的特点

第7篇

一、集体活动的设计

数学集体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理解重点和难点,了解并掌握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为此,应该特别重视以下两个方面。

(一)提供适宜的教具

数学活动的教具应该在形象美观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具体化和明朗化。一般来说,教具要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大班“交集分类”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理解两个集合相交部分的含义。我们设计了两个纸圈,它们各代表一个集合。先将这两个纸圈分开摆放,让幼儿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按特征标记分类——在这两个纸圈中摆放相应的图形片,然后移动一个纸圈使之与另一个纸圈相交,引导幼儿发现两圈相交部分的图形片同时具有两个集合的特征。用这样的教具来演示,可以使幼儿循着较为清晰的思路来理解、接受:第一步,对两个集合各自的特征进行确认,从而产生一种清晰明了、确信不疑的心态;第二步,通过移动相交的过程,幼儿“发现”了相交部分,并理解其中的图形片既具有各自集合的特征,又在某一方面具有另一个集合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顺利地接受了交集分类的知识,体验到了“发现”的成功感。显然,如果我们只是在图上画出两个相交圆,并在其中摆放相应的图形片,幼儿就很难从两个静止不动的圆形中理解交集分类的含义。

(二)设计清晰简练的教学语言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事先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不能临阵磨枪,更不能凭感觉临时发挥。

1.讲解

教师的讲解是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活动规则所必需的。我们在设计讲解语时,一般注意以下四个要求。

①清楚明确。教师的讲解语应该很明确,让幼儿一听就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去做。例如,我们为“看数拍手”活动设计的讲解语——下面,我们玩“看数拍手”的游戏。老师拿出的数学是几,你就拍几下手。拍完后就说:几,我拍了几下。这段讲解语只有三句话,第一句介绍游戏名称,第二句交代游戏方法,第三句教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②要言不烦。在设计讲解语时,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哪些应该先说,哪些应该后说;哪些应该详细地说,哪些应该简略地说。例如,“认识数字5”这一活动的重点是认识数字5及其所代表的量。为此,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幼儿确定数量,再引导幼儿仔细辨认字形并理解这一数字所代表的量。至于贴绒板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则无需多说,因为这都不是这一活动的重点。

③有条有理。教师应从操作的实际顺序和幼儿的思维(或者行动)习惯这两者的结合上作综合考虑,使语言具有条理性。例如,在“按数串木珠”的活动中,教师应有条不紊地交代:理出同色木珠——认清木棒上标示的数字——把与木棒上数字一样多的木珠串在木棒上。如果教师只是笼统地交代:数字是几,就串几颗木珠,而且所串木珠的颜色要一样。那么,幼儿很可能只考虑数量的要求,而忽略所串木珠在颜色上的要求。

④科学严谨。我们有时会为了便于幼儿理解而忽视数学概念的科学性,这是很不严谨的。教师在示范讲解时的语言既要便于幼儿理解又要准确。例如,在比较数量时,应说“哪个多,哪个少”,不能说“哪个大,哪个小”。再如,在比较圆形和三角形时,有些教师往往说“三角形有角,圆形没有角”,这是错误的,因为圆有圆周角。

2.提问

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思考,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为此,有以下三个方面应特别注意。

①围绕目标,紧扣主题。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个活动的目标,清晰有序地设计提问。例如,在中班的“哪个多哪个少”活动中,我们确定该活动的目标是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教师首先问:这里有什么?它们哪个多,哪个少?当幼儿受物体大小以及排列形式的影响,不能正确地分析、比较时,教师再问,你怎么会觉得这个多,那个少呢?幼儿往往会认为:这个占的地方大,排的队伍长,所以这个多。此时,教师应进一步设问:我问的是“哪个多哪个少”,而不是问“哪个占的地方大,排的队伍长”。经过这样的启发诱导,幼儿就能够排除干扰因素,理清自己的思路了。

②由浅入深,分出层次。循序渐进地设问,可以分散教学难点,减少思维障碍,保持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用一个数字表示相等量”的活动中,我们提供4张动物卡片,其中3张卡片上的动物数量相等。如果教师直接提问: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卡片上一样多的动物?和这一数字不一样多的动物怎么办?幼儿就会难以回答,束手无策,从而使自信心和积极性大受挫伤。我们可以将上述问题分解成由浅到深的一系列小问题逐个提出,比如:卡片上有什么?它们每样各有多少?哪些动物一样多?它们各是多少只?用哪个数字来表示一样多的动物?哪种动物同这几种动物的数量不一样?它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这样的提问就会大大降低问题的难度,使幼儿进入顺畅的思维轨道。

③正逆设问,拓展思维广度。数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的活动中,我们在贴绒板上出示5只小猫,6只小狗。首先提问:用什么方法让小猫和小狗一样多?当幼儿回答出用添加的方法时,我们再进一步启发幼儿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从而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拓宽他们的思维广度。

二、分组活动的设计

集体活动之后,我们往往安排一些分组活动。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提供几种材料,让每组幼儿轮流操作。在分组活动中,我们比较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提供多元化的操作材料

1.紧扣目标,提供多样化的材料

为分组活动提供的材料既要紧扣教育目标,又要丰富多样。例如,在“认识梯形”的活动中,活动的目标是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根据这一目标,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种材料:①火柴棍(用来拼梯形,帮助幼儿体验梯形的外形特征);②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纸和剪刀(用来变梯形,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并体验变梯形的多种途径);③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形象(给其中的梯形涂色,帮助幼儿感知梯形的多种变化)。

虽然这三种材料各不相同,操作方法及作用也不完全一样,但都是紧紧扣住活动目标的。这种丰富多彩的材料,既可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巩固幼儿的习得。

2.因人而异,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

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着的,因此,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来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例如,在“按颜色分类”的活动中,我们提供了3组图形片和颜色标记:①颜色不同,大小、形状均相同;②颜色、大小均不同,形状相同;③颜色、大小、形状均不同。这三组材料中,后一组均比前一组难一些,这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来说,是适宜而有益的。

(二)注重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

1.观察新的活动内容

我们组织的分组活动经常采用新旧内容结合的做法。对于新的内容,幼儿往往会有陌生感,因此,教师对此要特别关注,以便及时发现幼儿在操作时的问题,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2.观察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组活动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当发现幼儿采用了好的方法,要及时向全班幼儿介绍,让大家来学习。例如,在“给棍子排队”的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先将所有的棍子拿在手中,然后依次抽出最长的棍子来排列。我们及时将这一方法介绍了给全体幼儿,使许多幼儿都学会了这种又快捷又准确的方法。

(三)重视活动的评价

对分组活动进行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兴趣、习惯等有关方面。在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8篇

关键词:歧义;语音;词汇;句法;英语教学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因此,语句和语义之间没有一种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往往不同的语句可以表达相同的思想,而同一语句却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大部分语言工作者普遍认为,如果语句在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其深层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则会出现歧义(ambiguity)。英国语言学家Leech将歧义定义为“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一个以上的认知意义”[1]。歧义现象在交际过程中又分为无意歧义(unintentionalambiguity)和有意歧义(intentionalambiguity),前者是由于语言使用者本身或语言结构自身的缺陷,而导致交流受阻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矛盾的自然显露;后者是说话人对于语言结构矛盾的积极利用,它通过多种语言手段在语音、词汇、句法、语境等层次上反映出来,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

歧义的产生要具备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语义上的多义性为歧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句法歧义则为歧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而语用则为语义和句法所引起的歧义提供了合理解释的多种可能性。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方面阐述英语无意歧义现象,并结合实际教学分析和总结排除歧义的方法。

一、英语教学中的歧义现象

1.语音歧义(PhoneticAmbiguity)

语音歧义是在口语中由于同音异形异义词、同形同音异义词,以及由于连读、弱读、不同的重音位置等,使听话人可能产生多种理解而造成的歧义。例如Ididn''''tmakea[seil]lastweek,英语中的sail和sale的发音均为[seil],是一对同音异形异义词,于是此句可理解为:“上周我没制作船帆”或“上周我没卖出去货物”。英语中有许多这样的词,如break(破坏)、brake(刹车),fair(公平的)、fare(费用),right(正确的)、write(写),die(死亡)、dye(染色),cell(细胞)、sell(卖)等。而fan(扇子/爱好者),long(长的/渴望),kind(善良的/种类),mean(卑鄙的/意味)等属于同形同音异义词,它们在句子中极易造成理解上的歧义。

在说话过程中,连音造成相连的词或词组之间的音位切分的变化,也会产生歧义。如Mybrotherhada[greidei],此句中的[greidei]既可以理解为“gradeA”,也可以理解为“grayday”。以上这两种歧义只在口语中存在,变成文字形式后,歧义便可消失。

此外,重读和弱读也会在语音层次上产生歧义。如Whydon''''tyouhavelunchwithus可以理解为Whydon''''tyoucomealongandhavelunchwithus或Whydon''''tyouhavelunchwithusratherthansupper

2.词汇歧义(LexicalAmbiguity)

词汇歧义是指对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有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歧义,主要表现为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两个方面。

(1)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多种不同的意义,这些词之间常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在字典中归属一个词条。如Theboybrokethe[ZZ(Z]glasses[ZZ)]lastweek(这个男孩上周打碎了[ZZ(Z]玻璃[ZZ)]/这个男孩上周打碎了[ZZ(Z]眼镜[ZZ)])。有些词组也存在多种意义,如Heisrunningafterher,这里的“runningafter”既可以理解为“追赶”,也可以理解为“追求”。

(2)同形异义词包括异音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同形异义词,它们通常形式相同,却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完全不相关的词,在词典中一般被列入单独的词条。如bow(弓/鞠躬),lead(铅/引导),tear(眼泪/撕开)等词就属于异音同形异义词。再如:Marycan''''t[ZZ(Z]bear[ZZ)]children(玛丽不能[ZZ(Z]忍受[ZZ)]孩子们/玛丽不能[ZZ(Z]生[ZZ)]孩子);She[ZZ(Z]turnedout[ZZ)]anefficientsecretary(她[ZZ(Z]赶走[ZZ)]了一个能干的秘书/她[ZZ(Z]原来是[ZZ)]一个能干的秘书)。这里的“bear”和“turnout”就是同音同形异义词(组)。

(3)词义的转移也会引发句子的歧义。这是因为许多词汇在已有的含义上又产生了新的意义。如Manyscientistsandtechniciansareengagedintherecoverytechniques,“recovery”原意指“复得、痊愈”,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recovery”意指“人造卫星等的回收”,“(废物利用的)提取”或“(击剑、划船等)预备姿势的还原”等。

3.句法歧义(SyntacticAmbiguity)

美国语言学家Roberts曾经指出:“这种因句法规则使用不当而引起的语法歧义是由于人们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而引起的”[2]。句法代号是指限定多义词用法的词缀、单词或结构等,如用情态动词或一般过去时的后缀限定动词的词性,用定冠词限定名词的词性等。句法歧义现象往往出现在一个可以理解为不同层次或可以变换的结构体中,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句法结构引起的歧义现象。

(1)平行结构引起的歧义:句子里的某一成分可以和平行结构中的任何一个结构连在一起而具有不同的意义,因而产生歧义。例如:Theboyansweredthequestionwhichhisteacherasked[ZZ(Z]withouthesitation[ZZ)](这个男孩毫不迟疑地回答老师问他的问题/老师毫不犹豫地提问,这个男孩在作答)。

(2)省略结构引起的歧义:有时省略某些词会使句子产生歧义。例如:HeknowsmoreaboutliteraturethanMary(他比玛丽更懂文学/在文学和玛丽之间,他更了解文学)。

(3)状语和形容词界限不清引起的歧义。例如:Thepolicemanpunishedtherobber[ZZ(Z]withastick[ZZ)](警察用警棍惩罚这个盗贼/警察惩罚这个拿着棍子的盗贼)。

(4)介词和副词界限不清引起的歧义。例如:Thedoctorlooked[ZZ(Z]over[ZZ)]myhead(医生检查了我的头/医生从我的头顶看过去)。二、在以交际为目的的实际教学中

如何排除歧义现象如前所述,歧义的出现是使用者措辞不当或语法结构及意义上的模棱两可,造成学习者在理解上对特定语境条件下的话语意义和所指的范围产生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阻碍了言语信息的有效传递,造成理解上的失误。我们从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方面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对歧义现象的深刻认识,对它进行种种限制,最终达到消除歧义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英语语言“歧义”这一概念,让学生知晓在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不同的语境中会产生歧义。然后,教师可以系统地从纷繁芜杂的歧义现象中,总结出一些避免歧义、消解歧义和排除歧义的方法。以下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探讨如何应对歧义,力求帮助学生扫除语言交际中的障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言语交际的意图。

1.语音手段

在语言交际中,语音、语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语调承载不同的信息,只有语音、语调正确,才可以避免失误,消除歧义现象。教师可以有侧重点地给学生做专项练习,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停顿、连续等方式,区别自己想要表达的重点,控制歧义现象的出现。例如,That''''sthecellphoneyouboughtme,若重读“cellphone”,并用降调,则表示赞赏;如果把重音移到“That''''s”,并用升调,则表示强烈的讽刺意味。此外,如果在词与词之间稍做停顿,互不粘连,也可避免歧义产生。如:Iscream(我尖叫)与icecream(冰淇淋)。

2.词汇手段

在日常交际中,字面词义和意象意义有时相差甚远。教师在讲解词汇时,不应单纯着重于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更要揭示其在不同交际环境中的内部变化和外部联系,可将此类词汇作一归纳,辅之以不同情景,让学生体会使用这些词汇进行信息传递时,可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反应。此外还可以介绍一些有效的排除歧义的方法,例如:通过改变词汇搭配或调整词序来避免歧义。如Thebankisthesceneofthemurder,“bank”的两个意义“银行”和“河堤”都可以解释这个句子。这时,可以在bank前加上修饰语“money”或“river”,句意就一目了然,不妨碍理解了。

3.语法手段

在书面语中,我们可以运用词法和句法知识,采用调整词序、补全省略成分、改变连词、增加时间状语、扩展句子、改变句型和运用标点等方法排除歧义。如Marycan''''tbearchildren可以扩展为Marycan''''tbearchildreniftheyarenoisy和Marycan''''tbearchildrenbecausesheissterile,这样就清楚地表达了各自的含义。再如,Itwasaprettysmallroom可理解为:①这是一个漂亮的小房间;②这是一个相当小的房间。如果在句中加上标点,就可以避免歧义:Itwasapretty,smallroom。

4.语境手段

语境对于英语歧义的确定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必须依赖于它所使用的语境才能得以确定[3]。语境可以分为广义语境和狭义语境。广义语境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整个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狭义语境则指上下文,即词组语境、句子语境、段落语境和篇章语境。如“Afghanistan''''soccupation”是指“阿富汗占领其他国家”还是“其他国家占领阿富汗”这个句子是由于所有格的使用而产生了歧义。但如果知道在2001年,美国打击阿富汗政权这种广义语境,自然就会消除歧义。

此外,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而且是一种文化载体,语境制约着单位语言的选择,意义的表达和理解。因此,知晓语境对正确理解语言形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今天所说的Broadway,不仅是指一个地理概念,而且是指美国戏剧艺术的精粹。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用法都与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教授语言时,应给予极大的重视。

三、结束语

英语歧义问题是一个大课题,它面对的是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这一普遍事实,因而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歧义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语言现象的认识,正确理解语言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以便能按照语言的规律去学习和教授语言。作为语言工作者和学习引导者的教师,应重视这一语言现象,将英语歧义理论研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使其产生语言学和教学两方面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逵.英语歧义与幽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28-29.

第9篇

教学伊始,出示《晨读》挂图或投影图片。让学生依据下列问题进行观察,使之初知图意。

1.图上画了什么?(人和景)图上既画了人,又画了景,那么,按什么顺序观察最好?(从景物到人物)图中有三个小朋友,我们又按什么顺序来观察呢?(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

2.图中画的是什么时候?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早晨,从光线可看出)三个小朋友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是农村孩子。可以从外貌、周围环境看出来)三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在认真读书?(要求说出人物的动作、神态)通过上述第一题的提问,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通过第二题的提问,在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后,再让学生用一段较完整的话来叙述图意。接着,以图会文。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写了几段,每段写什么内容,哪一段是重点。教师结合字词教学,帮助学生扫除阅读中的障碍,着重解释“悠闲、呈现、珍惜、智慧、勤劳”等词义,使之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加深理解,突出重点。

当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初学课文与字词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首先,简略地教学第一段,让学生了解作者描写“天气(晴朗)、阳光(温暖、洒满)和读书环境——鸡(悠闲、寻找)、花草(勃勃生机)”等特点。并指出图上分别反映的事物。然后重点教学第二段,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图文对照,从课文中找出与图中三个小伙伴神态、动作相对应的句子,深入体味,展开讨论:

1.课文是以怎样的顺序来描写三个小伙伴晨读情形的?

2.他们各是怎样读书的?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他们每个人在读书时的神态特点吗?

3.根据课文说一说:①右边的女孩为什么如此“入神”?②中间的男孩为什么“十分得意”?从哪些地方可看出他的“得意”?③左边的男孩为什么要“认真思索”?从哪里可看出他在“认真思索”?他在思索些什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形象”,“说形象”,闭起眼睛默想彩图画面,默读课文中的描写;对照彩图从右到左说一说每个人物的神态。这样,学生对重点内容加深了理解。

三、展开想象,领悟情意。

教学第三段,提出下列问题,组织讨论,将学生的思路引到品味图与文的深意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