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0:41
导语:在学籍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思想政治素质要过硬,就要始终做到一下四方面:思想品质要高尚,理想信念要坚定,坚持原则不动摇,清正廉洁要从严。学籍管理员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具有甘为人梯、任劳任怨、勇于奉献、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思想境界。只有不断提高思想品质,才能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学籍管理员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努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修养,坚定自身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重要思想,学籍管理员要坚持原则不动摇,能够严守组织纪律,真正的做到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该拿的不拿,确保学校学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与完成。学籍管理员要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腐败行为,真正做到不,工作作风要正派。
二、精湛的业务素质
精湛扎实的业务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学籍档案是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最原始记录。新生入学后,学籍管理员要为每一名新生学生及时建立学籍档案,每学期初要对在校学习的学生要进行审核、办理学籍注册手续。一名学籍管理员如何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就是平时就要注意原始材料的积累,然后要力求做到及时、完整、真实、准确和规范,特别是对于学籍变动的档案,更要做到记载的全面真实、准确无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准确、科学和规律,这就要求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提高,管理水平要提升。学籍管理人员要掌握科学管理知识,并且能够善于进行组织管理和协调管理,还要精通档案专业的理论和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档案管理行业工作的专家。为此,学籍档案管理员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打开眼界汲取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用学籍档案管理理论来充实自己,让自己适应学籍管理形势的发展需要。只有熟练掌握学籍档案管理的基本方法,具备熟练准确的实践操作和熟悉掌握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及手段,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管理人员。
三、良好的科学素质
学籍管理人员应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学籍管理软件,学籍管理工作己全面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这就要求学籍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技术,并建立健全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和使用管理系统软件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等各种软件,并运用计算机处理学籍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目前学籍管理工作从新生入学注册、日常学籍管理到毕业生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的全过程均实行计算机操作,学籍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传播技术,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学籍信息资料档案,这样就可以十分便捷迅速地统计、查询、检索学生学籍的各类信息,能够让领导及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将学籍管理员从繁杂、低效、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还能保证数据统计的可靠、准确,情况反馈的及时、迅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强了学籍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所以学籍管理员要加强对现代化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文化科学素质。
四、爱岗敬业,热心服务;遵纪守法,维护学院声誉
第一,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信息化的专业研究非常欠缺。根据中国知网文献检索,从1979至今以“学籍管理”为主题的文章和论文共计1327篇,其中以“成人学籍管理”为关键词的只有100篇,仅占13.27%。而近10年的学籍管理类论文中以学籍管理文献就有933篇,其中以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为核心的论文期刊205篇,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这205篇文献中只有8篇是特别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系统研究的文献。这充分说明,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一线教育管理教师,对成人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研究有待加强。第二,成人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举步维艰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许多传统高校对成人学生的管理工作重视不足,没有在思想意识上充分重视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由于成人教育学生不同于普通全日制学生,他们家庭事务多,工学矛盾大,人员流动性大,而受教育时间主要在周末和晚上的业余时间,平时不在学校,人事等相关档案并不归学校管理。所以,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成人学生的学籍档案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保存价值。它不仅包括学生个人的详细信息,还包括学生在学期间形成的学业成绩、操行评语。可以说,成人学生的学籍是学生学习的原始性和凭证性的重要依据。学校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成人学籍的管理工作,把其放到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对管理工作进行决策、监督、执法、调控的力度,真正使大家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教师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待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新生入学与入学资格复核、学籍电子注册、考核与成绩评定、学籍异动(转学、转专业、休学与复学、退学)、纪律与考勤、奖励与处分、毕业与结业学位资格审核、学历学位电子注、打印发放相应证书、及时各种学籍信息等[1]。可想而知,把这一项系统而繁杂的工程实现信息化,需要的团队必须既具备高层次的教育管理水平,又要有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是,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大多忽视了学籍管理队伍的建设,学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并且随着近几年成人学生的大量扩招,管理人员的配备明显不足。
2如何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首先,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的关键不仅在于思想上重视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问题,更要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问题建设一套适合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以满足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各高校领导要充分重视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的,给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上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积极鼓励自主研发先进的学籍管理软件。各高校要结合新形式,不断完善成人高等教育的规章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保证各级学籍管理人员的稳定性。使每位管理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各种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熟练掌握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2]。其次,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最终实现有赖于学籍管理工作者职业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一线管理教师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技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灵活运用计算机教学技术进行成人的学籍管理工作,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系统。所以,高校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不能忽视,要多给一线管理工作者创造学习的机会,并对其定期进行相关职业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素质。学校应鼓励成教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坚持参加继续教育和本专业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以获得新知识、跟上新形势,具有坚实的业务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3]。
3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3.1加强人员的专业培训,选拔高层次的学籍管理人员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成人学籍管理工作从最初的手工管理,逐步过渡到现在的网上录取、计算机管理学生学籍,毕业数据网上交验等,这一系列成人学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特征,促使对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加强学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籍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学籍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对在岗人员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还需要严格把好入职选拔工作,保证人员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从入职之处就提高对成教学籍管理工作的思想重视。
3.2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各高校可以把新生电子注册和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学籍管理平台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加大开发力度,进行功能优化,根据本校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特点,建立一个包含学生信息管理、课程注册管理、成绩管理、毕业审核等功能模块的学籍管理系统。结合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相关文件的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查询和统计功能,设计教学计划、安排在校考试,灵活适应成人学生对学习信息的分类查询,教师对相关工作上午统计报表、导入导出、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运用,在提高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服务水平与质量的同时,加快成人学籍管理的信息化步伐。
3.3和其他高校的合作
1.学籍的定义
从历史上看,有学校就有学籍,所谓“学籍”是指符合国家招生规定被正式录取,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入学手续,并在教育部“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上进行学籍电子注册后取得的学生资格。学籍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教学质量、维持教学秩序、维护教育的公正性、公平性的重要工作之一,它记载了学生从招考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
2.学籍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校学籍管理是高等院校依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而制定出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的评价与记载。其主要内容包括:新生的报到入学、成绩考核、学籍数据修改、学籍异动(保留学籍、休学与复学、跳级与留级、退学、转学、转专业)、奖励与处分、电子信息图像采集、学籍档案管理以及各种查询统计等工作。除此,学籍管理还包括毕业资格、学位资格的预审与证书的发放,学籍和学历信息的电子注册、新生入学资格审核等工作,且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不容忽视。
二、学籍管理方法的发展历程
1.人工处理时代
学籍管理是一项严谨细致且原则性极强的工作,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集中完成大量繁琐的工作。如:考生信息表的整理与归档、学生学籍登记表的整理与归档、以及建立毕业生档案等工作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因此在人工处理时期,学籍管理效率相对低下,很难保证信息的准确无误和工作的按时完成。
2.计算机单机处理时代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技术逐渐应用于学籍管理领域,这样就大幅度提高学籍管理效率,降低了信息错误率。但由于计算机之间不能进行资源共享,更无法进行相互访问,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内的学籍管理资料很难流动和共享,因此就导致了学籍管理资料利用率不高,管理员对学籍管理数据之间一致性的维护也就成了一件较为繁琐的事。
3.局域网时代
计算机局域网的出现解决了区域内计算机之间进行实时通信的问题,为高校学籍管理、学籍数据共享、建立各种统计报表等工作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服务。使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对学籍管理方法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局域网的覆盖范围有限,在局域网以外的用户则仍不能访问其数据。
4.互联网的时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高校学籍管理也随之进入了网络化的时代,将学籍管理应用于Internet上,这样学生就能够随时随地查询到自己的学籍状态。直到这时才真正实现了学籍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三、学籍管理网络化的必然趋势
在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是促进高校各项划时代管理手段变革的重要因素。随着教育部“学籍学历管理信息管理平台”的启用,要求高校日常学籍管理工作进入网络化管理阶段,这不仅对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能力和网络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同样也要求学籍管理工作进入网络化、规范化的管理。学籍管理人员通过采用网络信息技术管理学籍,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籍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处理数据的出错率。因此,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过去低效、繁杂、重复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学籍管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及时掌握学生的学籍情况和教学质量的动态情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实行学籍管理网络化的重要意义
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网络化的一大特色便是把传统的管理方法与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结合在一起,从而摆脱繁琐、复杂、低效率的工作,降低了办公成本,从整体上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对信息的可控制性,使成人教育的学籍成为一个科学、开放、先进的管理平台,使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向电子化、信息化和集成化发展。其具体效果可以表现为以下方面:
1.网络平台下学籍管理操作简单、安全、快捷
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网络化使得学校在学籍管理过程中的效率大大提高。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与信息存储的电子化,也使传统纸质档案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的一些弊端发生了改变,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表现出来,其一,学籍管理者通过网络化的管理方式,将大量的学籍信息集中存储到磁盘中,这样既可以避免手工管理所带来的效率低下等问题,也解决了纸质档案在管理中存放地方的问题。其二,电子化的信息存储方式可以使学籍信息保存更加持久,也不会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使学籍档案受到损坏。
2.规范管理流程,节省学校资源
学籍管理的网络化对于节省学校资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大大减少了学籍管理工作者大量的重复劳动,使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者在进行学籍管理时有章可循。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它规范了办公人员的办公流程,建立起一个亲密、协调、可靠、简单的管理机制,让学籍管理者在工作中充满活力,促进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规范的管理流程使工作人员责任更加明确,权限分明,具体事务落实到人,查有所依,也杜绝推脱,扯皮的现象。第三,信息也能更为准确,及时的传递,消除传递过程中的阻塞、延误和失真。第四,各部门职责可以得到有效的协调,实现各部门的高效协作办公。最后,学籍管理的网络化减少了办公程序,节省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减少了学校不必要的开支。
3.学籍信息查询的便利性
在学籍管理网络平台下,对于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更加便利,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管理人员在学籍管理平台上通过各种查询条件、查询方法在学籍信息数据库中检索所需要的学籍信息,也可以根据检索条件打印相对应的数据报表;另一方面,学生也可登录自己的用户信息,在学籍平台上查询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成绩,当前学期所学课程信息等等,从而极大地减轻管理人员的负担。
4.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增加业务研究时间
近年来,学籍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化,工作量也急剧的增加,学籍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这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最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迈进,再加上每年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使得学籍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学籍管理工作提出更多新的要求和内容,同时也增加了许多的困难。在学籍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提供学籍证明、在校成绩单等等,随时做好各种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并打印相对的统计报表供领导及有关部门查询。而在传统的管理方案中,这些需靠手工操作、管理,使得工作异常的繁琐,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检索学生的各种信息以及在读状况,根据不同的需要,打印各种统计表格,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出错率,也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这样学籍管理人员既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钻研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又能使学籍管理更加有效、科学。
五、实行学籍管理网络化应注意的问题
1.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提高学籍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学籍档案资料的利用率,是高校学籍管理实现网络化的主要目的。网络化的学籍档案信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网络安全性问题,比如:服务器硬件本身原因而导致数据库系统的瘫痪,或因用户访问数量的增大导致网络拥塞;缺乏有效的数据保密措施而导致数据泄密;数据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被监听或拦截等等。
2.纸质档案信息的原始性问题
虽然网络化的学籍管理档案有着诸多优点,但不可避免的也存在着相应的弊端,在网络管理学籍的系统中,大多数的档案是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出现的,学籍管理人员在录入电子信息时,档案就修改了,原始信息随着被改变,修改前的信息用户也不能查到,这样就会出现私自修改的现象。而在这一方面,传统的纸质学籍档案的优点则十分明显,在纸质档案中书写的痕迹很难被更改和模仿,这就保证了档案的原始性和唯一性,从而能得到法律的认可。所以,综合以上所述,我们需要的是双管齐下,而并不是单纯的去否定某一个,认同某一个。我们既要重视档案的网络化管理,也要重视纸质档案的收集和保存,这样才能使档案更加的完整可信。
3.学籍管理信息收集的准确性问题
班级的编排、课程的选择等都离不开学籍这一环节,可以说学籍管理贯穿于整个教务管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要学生被学校录取,学籍管理工作程序便开始启动。按照国家开放大学目前的录取方式,新生入学需要注册。学生提供相关证件,通过学校的审核才能进行注册,有了学籍才是国家开放大学的学生。进入开放大学的学生要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和专业规则的要求,进行选课注册,按所选的课程进行报考和考试,达到规定的学分和学制年限要求后才能领取毕业证书。学籍管理工作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又和其他部门紧密配合。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呈现出以下特点:(1)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真正实现了教育的信息化。网络教育实现了天网、地网、人网的合一,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体现了远程教育的特色。(2)开放教育的新模式,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使我国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互为补充、齐头并进,对树立全民学习的社会风气,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动社区建设,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3)远程教育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便利,帮助西部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好的地区解决教育落后的问题,解决了师资匮乏的问题,有利于教育公平性的实现。(4)开放教育对学生宽进严出,这是对远程教育的发展负责。学生学习时间弹性化,学籍8年有效,体现了开放教育的灵活性,这是开放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一个重大区别。开放教育实行弹性学籍管理,学生不会因地域限制而产生学习障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就近入学。建立学籍之后,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如要出国,就可申请休学,若工作岗位发生了变换也可以转专业。这些都体现了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开放性,也体现了开放教育时刻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二、远程开放教育学籍管理模式
按照目前国家开放大学新生入学注册管理的制度规定,凡是报考开放教育的学生都要参加入学水平测试。这个测试由省级分校组织,学生测试程序简单,经考核合格后,国家开放大学进行入学审核并注册,每届学生的学籍都要报教育部学生司备案。学生的基本信息录入国家开放大学管理系统,标志着学生基本电子学籍档案正式建成。学生建学籍后,如果因工作发生变化、家庭搬迁等原因申请转学、转专业属于学籍变动。学籍变动只有在学生自己申请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由基层教学点报到省级电大批准并报国家开放大学备案,以便日后查询。学生每学期都要进行选课,这就涉及课程注册的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知识需求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一般每学期不超过8门课程,这就是课程注册学习。各基层教学点把学生选课注册信息汇总后上报省级分校,省级分校汇总后上报国家开放大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课程注册是每个学期教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制目前是2.5年,学生经过2.5年的学习,成绩合格符合毕业要求的,进入毕业、学位审核阶段。各教学点将申请毕业的学生名单报到省电大进行毕业资格审核(通过电子学籍系统来完成),省电大审核后将结果上报国家开放大学进行终审,最后由国家开放大学为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并将毕业生毕业信息上传到教育部指定的学历查询网站即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以备用人单位查询。
三、对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建议
目前开放教育的学籍管理系统运行了多年,体现了先进的管理方式,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个别化管理的模式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自主选课也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入学的电子注册数据是学籍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信息以后会上传到学习网,任何信息都不能马虎,但是由于全国教学点分布广泛,操作人员疏忽在所难免,数据的不完整、数据的遗漏、学生信息的不准确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证书的颁发,更严重的是直接影响到学历证书的网上认证,会给以后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学籍制的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在学籍管理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动态化管理制度,不断研究学籍管理制度的新理念,注重国外先进学籍管理理论的学习,不断探索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新模式,改变以往新系统与旧系统并存的局面。新的学籍系统开发后,一定要经过多次模拟测试,然后在全国推广,否者会给学籍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混乱。远程教育的学籍管理不能单靠计算机软件,还要从学籍管理的制度入手,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学籍管理涉及学校教务等多个部门,任何信息的变动都会影响学生学籍的状况,所以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至关重要。另外,学校的学籍管理人员队伍要尽量稳定,不能经常变动,要对新入门的学籍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使其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四、结语
小学班级是一个集体,学生要想在班集体中茁壮成长、学习生活,这个集体就要保持着团结统一的精神。一个争优创先的班集体,离不开班主任的悉心教导。思想教育工作是建设班级精神的灵魂,同时也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是班级管理的法宝。班主任只有认识到思想教育工作对于班级建设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班级思想教育中集体荣誉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树立良好学风的关键。班主任除了提醒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注意班级形象以外,还要让学生形成班级好坏与个人活动相关的意识。只有学生有集体荣誉感,班级才具有凝聚力。
二、用爱心理解、宽容每一名学生
不管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如何丰富多彩,他们都避免不了遇到成长中的问题。班主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尊重学生的想法,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强心,鼓舞他们战胜挫折。这也是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我带过的班级中有一个孩子是教师子弟。他于是很有主见,但是性格比较偏执,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因为我和孩子的父母关系不错,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让他担任班干部。对他的要求也颇为严格,一旦他的表现不能达到我的要求,我就会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也把他的解释认为成狡辩。一段时间以后,他就不再向我表达他的想法了。但是在学校的表现却越来越差。从最开始的不认真听课和同学争吵发展为逃学,沉迷于网络游戏夜不归宿。不管是老师的话还是家长的话都不听。经过反思,我尝试着用一颗更加宽容的心来对待这个孩子。即便是遇到问题也试着站在他的角度思考。他在我的关怀之下,开始回到学校,回归课堂。
三、在小学班级学生管理中做到民主、公正
班主任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常人,对于工作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也会加上主观色彩。如果在事实没有了解清楚的时候就定下结论,那么不仅学生会感到委屈,班主任也不会受到学生的新人。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愿意和你交谈。武断的做法看起来十分威风,学生都害怕你,但是你和学生心灵上的距离却是最远的。学生只有心服才会愿意听从你的教导。
四、让赏识和鼓励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许多教育者都认为学生是需要夸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肯定,学生也不例外。班主任在面对学生时为什么不能抱着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呢?对于好的学生给予肯定不是件难事,但是对于那些“差生”不是应该多一些关怀么?相比于好学生,他们更需要鼓励和信心。不管是一个眼神,还是一句话,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肯定。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嘲笑学生,应该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我们在工作中对于学生的闪光点要予以赞扬,这样他们才愿意继续努力。鼓励和表扬是学生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养料。一个整天被人嘲讽的人,是没有信心和勇气的。我们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充满自信,敢于战胜挫折的人。
五、选准教育契机悉心教育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汇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犯一些错误。班主任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随意敷衍了事。要根据错误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原则性错误是不能轻易放过的,但是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在学生对于错误有明确的认识并想要承担错误时,采取一些手段,予以严厉的批评。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及时反正。及时的批评可以避免学
生走上歪路。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
关键词:学校计算机室管理
随着教学媒体质的飞跃,计算机的应用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现在全国的中小学校纷纷建立计算机网络和机房,学校机房都配置了数量较多的计算机,而且机房的使用非常频繁。怎样维护好计算机,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系统,对广大计算机教师来说,是一个很重要且非常现实的问题。我参加工作以后一直从事机房管理工作,现在积累了一些想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制订规章制度
学校机房管理的难点就在于解决“提高计算机的使用率与保护计算机完好”这一矛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机房开始建立,都会制订周密详细的制度,如“不准将软盘私自带进机房使用”、“不准私自修改计算机设置”等等,教师上课认真负责,课间积极辅导,课后认真检查,督促“机房值班记录”的填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一教学常规已在我校计算机教师中达成共识。另外,对于机房所有机器,我先设置统一的CMOS口令,防止学生修改。服务器设置两个登录权限相同、用户名与口令不同的超级用户,防止服务器口令被遗忘而无法登录服务器。
二、充分利用“克隆”(Ghost)技术
无论是在建机房的时候还是在机房的维护中,“克隆”技术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采用的软件是Ghost7.0。
(1)新建机房时,用Ghost来实现机器操作系统的快速安装。具体操作为:执行Ghost.exe文件,执行“LocalDiskToDisk”命令,然后选择源盘、目标盘,按照提示做一些选择后等待指示条完成就可以了。
(2)Ghost备份分区,执行Ghost.exe文件,硬盘分区备份的一般操作方法:从Ghost主菜单中选择“LocalPartitionToImage”选项,打开制作分区映像文件窗口,屏幕显示出硬盘选择画面和分区选择画面,根据需要选择所要备份的硬盘,接着屏幕显示出存储映像文件的画面。你可以选择相应的目标盘和文件名,默认扩展名为GHO,而且属性为隐含。接下来你可以在压缩映像的对话框中选择No、Fast、High三者之一,在最后确认的对话框中选择“Yes”后,映像文件就开始生成了,耗时大约十分钟左右。
备份技巧:①最好在D盘新建一个Ghost文件夹,将生成的备份文件*.gho与Ghost.exe都存放在此文件夹下。这样,日后进行恢复操作时,一启动Ghost软件,立刻就能显示出备份的映像文件,无须到处去查找。要知道,在DOS下运行Ghost软件,如果未加载鼠标驱动程序,单靠键盘找起文件来是很烦人的。②将备份的映像文件设成系统、隐含、只读属性。一方面可以防止意外删除、感染病毒;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对D盘进行碎片整理时,频繁移动映像文件的位置,节约整理磁盘时间。③在生成映像文件时,通常应该采用最大压缩算法,这样,生成的映像文件字节明显减少,节省硬盘空间,否则,映像文件将和C盘文件总字节数一样。采用最大压缩方式,虽然处理时间会相应延长,但分区备份和恢复操作频率很低,也许好几个月才进行一次,还是节省硬盘空间更划算。
(3)恢复分区。可仍旧按照上述方法进入Ghost主界面,选择LocalPartitionFromImage,在出现的画面中选择源盘和映像文件,在接下来的对话框中选择目标盘,此处一定要注意选择正确,因为一旦确定错误,所有的资料将被全部覆盖,最后选“Yes”,恢复工作就开始了,一般恢复时间与备份时间相同,恢复工作结束后,软件会提醒你重新启动,此时就完成工作了。
(4)应用Ghost需知。①无论是备份还是恢复分区,都应尽量在纯DOS环境下进行,一般不要从Windows或假DOS下进行相应的操作。Ghost软件包里有一个Explorer程序,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它后,可以像普通解压软件那样,随便从映像文件里释放文件或文件夹。②在使用Ghost进行硬盘或分区对拷时,由容量小的硬盘或分区向容量等同或大的硬盘、分区进行克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并且目标硬盘或分区会与源盘一样,大于源盘容量的部分,就成为自由空间。例如,源分区共600MB,采用FAT16分区方式,共有400MB数据,而目标分区共1GB,采用FAT32分区方式,则由源分区顺利克隆到目标分区后,目标分区也变成了FAT16分区方式,但容量仍为1GB,数据文件同样占据400MB空间。所以,在将电脑升级为大硬盘时,可以很容易地将原来硬盘上的内容复制过去,根本无须重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③有些的Ghost是未授权版本,需要找到扩展名为.env的文件,先注册方能正常使用。注册以DOS下的命令行方式进行,其格式在软件包自述文件里有详细说明。
三、利用还原卡(还原软件)或者硬盘保护系统
由于学校机房的使用率很高,而且学习对象都是初学者,机器容易出现故障。虽然使用Ghost很方便,但是为了一些小毛病(如仅仅是桌面图标杂乱无章)经常使用还是比较麻烦的。我给每台机器安装了保护卡,可以保护硬盘免受病毒侵害、重新恢复删除或覆盖的文件、彻底清除安装失败的程序,并避免由于系统死机带来的数据丢失等问题。还原卡只需简单的几步安装,就可以安全保护硬盘数据。还原程序的安装不会影响硬盘分区和操作系统。轻松安装、动态保护、实时瞬间恢复。我使用的有“小哨兵”(卡)和“还原精灵”(软件)两种。打开机箱把还原卡插到主板上,开机后会自动提示安装界面。在选择保护范围时,我建议大家只保护系统盘“C:”盘。以“小哨兵”为例,敲CTRL+F10进入主菜单,选择“参数设置”,把“C”栏里的“保护选择”里的值设为“YES”,其它设置为“NO”。这样就只保护了“C”盘,其它的硬盘分区还照常使用。这样就可省去不少麻烦。
四、利用“网上邻居”实现局域网内部的资源共享
学校机房在使用过程中,大多同时使用许多机器。我在工作中发现学生机硬盘上的内容严重重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我们可以在每台学生机上选项择一个分区设置为共享,然后在共享盘上存上有用的信息,这样一个机器上的资源可以被所有的机器使用。如果每人共享10G的内容,一个机房内有40台机器,那么就相当于每台机器拥有了一个400G以上的大硬盘。
五、利用注册表和系统文件
Windows注册表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它包含软硬件的有关配置和状态信息,注册表中保存着应用程序和资源管理器外壳的初始条件、首选项和卸载数据,灵活地修改运用它,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锁定桌面,防止学生任意添加、修改设置
在讲解Windows时,学生喜欢修改设置,使得桌面杂乱无章,影响他人使用。因此,我修改windows注册表,锁定桌面,不让学生任意添加、修改设置。方法如下:
在开始菜单里选择“运行”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选择HKEY_CURRENT_USER\S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鼠标右键点击操作栏空白处,选择“新建”下的“dword”,打开“newvalue#1”,将其更名为“nosavesettings”,并修改该键键值,设其值为1,退出后重新启动。这样无论修改桌面配置,重新启动windows后,都将恢复到原来桌面配置。
(2)利用备份与恢复功能,确保系统正常启动。Windows每次成功启动之后,系统都将此次启动时的注册表加以备份。将syst
1.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差。
相当一部分学生法制、纪律观念淡薄,迟到、旷课、上网吧、早恋、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乱扔垃圾、破坏公物、辱骂教师的现象时常发生,少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明知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差,违规违纪行为成为家常便饭,屡教不改。
2.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
五年制高职学生招收的都是初中毕业生,年龄一般在15~16岁,录取分数在200分左右,有的地方录取最低分数为160分。在初中阶段就没有打下或养成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不爱学习、不会学习。进入五年制高职学校后,文化基础课如数学和英语等课程普遍较差,他们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很费力。
3.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差。
许多学生进入五年制高职学校学习是“无奈之举”,有不少学生是在家长的逼迫下才走进学校重新上学的,他们大多数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厌学情绪,因此,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只为应付家长。为此,在他的潜意识里就是自己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前途渺茫,意志消沉,情感冷淡,自暴自弃,遇到挫折就更难以承受了。
4.意志力差。
许多学生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无原则地溺爱、宠爱,加上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思进取,不谋求解决,只有退缩或放弃。有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就业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总嫌工作苦、工作累、工作时间长而经常炒老板的“鱿鱼”,不停地找工作、换工作,游荡于社会。也有部分学生遇到挫折干脆回到家里“啃老”。
二、用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班级管理
依据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应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出发,提高对学生的需求满足的重视程度,增强以人为本意识,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指饥饿、睡眠和性需求。他把人类的生理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基础或根本,只有这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进一步激发高层次的需要。现在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条件还是比较宽裕的,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的;对于少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仅要主动帮助他们申请享受到国家资助金,而且要从生活上、情感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和帮助;还要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勤工俭学,自强不息,战胜困难。学校在教学安排时必须顾及到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每节课的上课时间不宜超过45分钟,否则时间过长容易出现疲劳、瞌睡、开小差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教师不妨告诉学生,什么时间吃饭才符合人体的自然规律吃得更健康、更科学、穿衣打扮色彩如何搭配才漂亮、怎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使自已精力充沛、为什么对异性有好感、怎样才能引起异性的关注等等,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只有满足了学生的生理需求,学生才会更好的学习,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安全需要。
马斯洛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安全的需要。作为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对安全需要的渴望更为强烈。五年制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在中学时期时被视为“差生”,自信心遭到挫伤,失落感较强,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更害怕在学习中犯错误,导致严重的焦虑、抑郁,缺乏安全感,产生了厌学情绪。可见,安全的课堂心理氛围是学生学习的最起码的保障。为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管理必须以教育管理观念变革为先导,树立“学困生”不是“坏学生”“、人人有才,人无全才”的观念。在教育中要识才、“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长处,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此外,客观环境的安全也十分的重要,尤其是随着中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接二连三的校园安全事故(如黑龙江宁安学生遇难事故、四川通江县小学踩踏事故、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恶性杀人案件等)一次又一次地为学校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学校安全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首先,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使安全知识扎根于学生头脑,安全措施立足于学生生活,防患于未然。其次,确保学校硬件设施无任何安全隐患。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妥善解决。尤其是室内的电线、电器设备应定期检修,各种室内附属物应定期检查加固。同时还要警惕建筑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再次,保证班级同学不受外界暴力威胁,防止班内学生“称霸”现象的发生。
3.社交的需要。
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满足其归属与爱的需要。马斯洛曾说:“每个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都需要有自己的团体和集体,以寻求团体和集体的认同、支持和温暖,否则个体将无法生存和生活。”爱和归属这一基本需求是任何个体的成长都必不可少的,温暖的家庭、良好的学习环境、同学的友爱、班集体的归属感这些需求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老师要帮助学生搭建沟通平台,促进同学之间的有效交流;正视和积极引导班内的非正式群体,使其积极地融入班级之中;优化班级结构,把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融于和谐班级建设之中。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活动中里找到自己的定位,看到自己在班级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4.尊重的需要。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与成人完全平等的人。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基础,站在平等的地位,倾听学生的想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不仅包括他的长处,而且包括他的缺点,尤其是尊重“学困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甚至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还要做到:首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才能。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肯定、表扬和认可。这些初中所谓的“差生”,有一天得到了表现其特长的机会,他将会非常珍惜,加倍努力。一旦他在某一方面得到了认可,找到了自信,这种情绪将会传染,会影响到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自尊和自信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石,赏识和鼓励往往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和工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班主任要经常换位思考,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个性的空间。第三设立必要的奖励机制。马克·吐温说:“靠一句美好的赞扬我能活上两个月。”老师要适时地对学生加以表扬和赞美。特别是班级“后进生”,“后进生”是班级管理的“短板”,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看到后进生的每一个进步,适时地给予指导、鼓励和表扬,使其增强信心,迎头赶上,实现班级有效管理。
5.自我实现需要。
1、过度重视成绩,评价学生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把成绩看得尤为重要,甚至看做是评价一个学生的标准。所以,在评价一个孩子时,教师往往先把学生成绩看作是基本的评价标准。只看成绩,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这是不公平的,成绩的看重,会导致教师对于学生评价的片面性。因为教师对于成绩的重视,不可避免地采取能够迅速提高学生成绩的班级管理机制。这种管理制度是带有一定问题的,这是因为教师主观地单纯的短时间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的而进行的。这样,班级管理上就会产生一种功利性,这种功利性会让教师忽视了教学上有序渐进的普遍规律,只看到成绩,只要求成绩的上升,从而导致其他教学问题的产生,影响学生的良性发展。
2、注重常规教学,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班级教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教学的开放性,大部分课程是在教室里完成。有的教师按部就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注重课堂上的学习能力,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这就导致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生的其他能力得不到开发,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这会限制学生的全面良性发展,造成学生学习不错,但在动手,为人处世,交流沟通等方面能力却比较欠缺。教书育人,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们知识,还要注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只是单单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完成教师对于学生知识的传授过程。这个过程是单调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所学习到的只可能是有限的书本知识,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完善的,是有所欠缺的。
3、权力过分集中,影响班级的管理
教师在班级里无上的权威性,证明了教师在班级控制力方面是很强的。但教师的权力过分集中,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首先,教师权力的集中会增加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压力。教师本身的教学工作本身就很辛苦,在管理方面又是事无巨细,事事关心,会增加教师很大负担。其次,教师权力的集中,会造成班干部的管理权力下降。班干部是班级的表率,对班级具有榜样的作用,是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如果教师权力过度集中,造成班干部的管理力下降,不但会影响班干部的积极性,也会让广大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管理下的无形压力。也许,教师的权力过于集中短期内对于班级的管理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良性班级管理的统筹。教师感觉能够做到令行禁止,觉得是一件不错的事。但我们小学教师要注意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跟着学生,不可能到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一举一动,这就为出现问题埋下了隐患。
二、小学教师的班级管理策略
1、奖罚分明的责任态度,并注重教育为主
有错必罚,鼓励表现良好的学生群体。小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心理方面还显稚嫩,很大程度上分不清抽象事物的正确与错误方面。教师树立奖罚分明的制度,可以能有意识教育学生,什么方面是值得鼓励的,应该经常去做;什么方面是错误的,应当尽力去避免。从而在学生心理树立一杆标准尺,有利于孩子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当然,这里的奖罚可以是多方面的。奖,并不是仅限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其成绩的好坏,可以是多方面的。只要教师能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就会发现学生们进步,如同前面说的,不能的过度重视成绩,还应该有多样的评价标准。有时,一句善意的表扬,一个甜美的微笑,都能使学生获得鼓励。当学生犯错时,也不能重在罚,而是应当重在教育上。教育的过程中,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不足,也是罚的一种表现。
2、科学有效的德育指导,并提倡能力培养
小学生心智不成熟性,使其道德思想方面具有极大塑造作用。德育教育,属于思想内的层次,可以教会学生们课本上学习不到的内容。这样可以在学生早早没有定性的时候,给其思想教育方面提供了良性的引导,让良好的德育思想在学生们的心里开花成长。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树立起孩子们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导学生行为上的表现。当然,在以学习为重的前提下,也要注重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知道,学习能力固然重要,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或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组织学生开展有助于其各种能力提高的活动。
3、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并激发学生管理热情
一、练习的功能
功能是指在系统中各个要素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练习的功能则是指在数学教学这个系统中,练习所发挥的有效作用。
1.教学功能。在数学教学中,几乎没有一节课是只讲不练的。专门用来进行练习的“练习课”(课型)自不必说,即便是“新授课”也要安排各种性质的练习。新授前组织基本功练习或为学习新知识作好知识迁移的准备性练习;新课进行过程中要结合有关内容作单项的、局部的反馈性练习;新授结束时要作巩固性的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新课后要作提高性的对比练习、综合练习,也可以为继续学习新知作孕状性的练习,或为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安排难而可攀的思考性练习。总之,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律、性质的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也可以促使学生的计算、解题、画示意图、测量等基本技能转化成为熟练的技能技巧。
2.教育功能。任何一种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甚至是有害的。所以,思想教育必定渗透在数学教学活动之中。数学知识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它与人民的生活、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练习可以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通过练习进一步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补充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现象与本质,可以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即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数学是利用具体、生动、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编写成练习题的,可以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此外,学生对练习的态度、解题的策略、练习的效率等方面,通过自评和他评(教师和同学评),也会受到教育与启迪。可见,练习的教育作用是多侧面、多层次的。
3.发展功能。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得到提高,数学思想方法得到锻炼,数学思想得到渗透,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等品质得到培养。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可以发展学生对解法不是唯一的或答案也不是唯一的,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求异思维能力;可以发展学生再现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相互位置关系表象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促进思维更加条理化、概括化;可以发展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数学才能;等等。
4.反馈功能。练习可以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等各种信息。一节课常常要安排多次反馈性的练习,以便使正确的得到强化,错误的得到纠正,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利用率,保证教学质量。实践证明,每当学生完成练习,他们最为关心的是练习结果正确与否,但是这种关心程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利用学生对练习印象最鲜明、最清晰的时候进行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质量,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反馈不只是为了知道谁对谁错,即使对了,也不见得是同一种解题思路,同一个思维水平。所以,通过练习的反馈还应作进一步的了解,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有所提高。还应该培养学生自我检验的习惯,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检查方法,提高自我反馈的意识和能力。总之,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否获取矫正性的反馈信息,练习正是获取这种信息的重要渠道。
二、练习设计的原则
原则是指人们言行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练习设计的原则是指在练习设计中应遵循的法则或标准。
1.科学性原则。练习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而练习的设计必须符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要求,要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教学“小数乘法”它是在整数乘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的关键是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小数乘法书写竖式时为什么小数点不用对齐?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了100×10,即1000倍;在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是2+1,即3位,这1000和3之间是什么关系?”因而,让学生掌握好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教学的重点。正确把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是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在点小数点时,当乘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而点上小数点后,积的小数末尾的0又要去掉,往往容易出现错误。练习的设计要注意突出重点、突出难点。可以先安排这样的口头练习:根据56×35=1960直接说出下面各式的积,0.56×355.6×3.55.6×0.350.56×3.50.56×0.355.6×0.0350.056×0.35。通过讨论小数点在积中的位置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理解和掌握。然后再用竖式计算的形式,应用乘法的计算法则去进行演算,并作一些改错练习,使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逐步形成比较熟练的技能。
2.层次性原则。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初步掌握之后,由浅入深地进行这样的练习:第一层为模仿性(基础(附图{图})
层为提高性(创造性)练习,在规定时间内写出若干个相等的分数,看谁写得又对又多。又如教学“角的认识”新授前先练习与认识角有关的旧知识,在区别“直线、线段、射线”的异同后,揭示新课课题。新课可分三个层次进行,练习也应该随着每个层次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去设计,第一层教学“角的认识”,练习是让学生在纸上画角,并用角的符号表示;第二层教学“角的度量”,练习是让学生用量角器去度量不同方位(角的开口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的角的度数;第三层教学“角的特性”,练习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3.针对性原则。练习的设计一定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这两个方面去考虑,要克服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法,做到有的放矢。练习的程度和数量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其主要任务是将除数转化为整数,被除数则相应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去进行演算。因此,教学重点是“一看”(看除数是几位小数),“二移”(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除数成为整数,再相应地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练习题可以只列了竖式,先不要求计算,(附图{图})
部分知识尚未掌握好,那么练习的设计就要针对这个实际,在练习新知时要注意复习和巩固旧知识。又如教学“带分数减法”。如果学生对被减数的分数部分不够减,需要从整数部分里“退一”化成分数,再和原分数部分合起来的这一过程掌握得不熟练,可以多安排
生对分数部分是异分母的带分数减法的计算过程掌握得不熟练,就要突出先通分,然后再看被减数分数部分够不够减,再确定要不要从被减数整数部分“退一”的练习,并强调要完整地书写计算过程。
4.灵活性原则。练习的设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通过练习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思维越来越灵活,应变能力越来越强,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势所禁锢、所束缚。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后,让学生用凑十法说一说8+7的算理,甲生:8和2凑成10,将7分成2与5的和,8+2=10,10+5=15;乙生:7和3凑成10,将8分成3与5的和,7+3=10,10+5=15;丙生:见8想2,进一减补,7-2=5,10+5=15;丁生:见7想3,进一减补,8-3=510+5=15;戊生:把8+7想作10+7,多加2减去2,10+(7-2)=15;己生:把8+7想作8+10,多加了减去3,(8-3)+10=15。又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让学生练习将5,0,4这三个数字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三位数:能被3整除的数(504、540、405、450);能被2、3整除的数(504、540、450);能被3、5整除的数(540、405、450);能被2、3、5整除的数(540、450)。再如教学“直线、线段、射线”后,设计这样一个综合练习:在一条线上表示出直线、线段、射线。(----)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几条线段、几条射线。这样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三种线的认识,可谓一题多得。
5.多样性原则,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到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机械重复性的练习,枯躁乏味,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题型多样是指除了直接进行口算、笔算和应用题之外,还应有填空、选择、判断、改错、匹配(连线)等题。练习方式多样是指既有笔写也有口述、动手操作的,既有单项练习也有综合练、系统练习,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相应的练习形式。总之,形式是要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练习使用圆规画出指定半径、直径长度的圆之后,要求把直径定长的圆剪下来。这一操作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圆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怎么个剪法更巧(沿直径对折后,只需剪圆周长的一半;再对折,只需剪圆周长的四分之一)。又如认识对称图形后,让学生将半径相等的三个圆摆成对称图形,并说出各有几条对称轴。这个练习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摆成的对称图(附图{图})
6.时效性原则。练习的设计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只注意练习内容少而精,没有一定的数量作保证,是达不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反之,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重复性练习,不利于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是劳而无功的。盲目地加大练习量,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挫伤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就会变成一句空话。那种惩罚性的练习更是不可取的,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逆反心理。所以练习的质量要以一定的数量来保证,而数量又要受到质量的制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从数量和质量这两个方面去考虑,尽力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练习效果,这是我们优化课堂教学始终要追求的一个目标。
三、练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一堂成功的课,它的练习设计也一定是精心的、有质有量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
1.目的不明确。如教学“小数加法”后,重点应该练习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再相加。但教师直接给出竖式,让学生计算出得数。这样的练习是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
2.层次不清楚。如教学“亿以内中间带零的数的读法”后,没有进行任何巩固性的基本练习,就让学生拿出4张是3、4张是0的卡片,要求学生摆出只读出一个零、读出两个零、读出三个零的各个多位数来。这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实际的练习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3.形式不多样。有些教师不管教学什么内容,新课讲完就让学生背诵书上带黑体字的结语,再从练习中勾出若干道题让学生做在作业本上。尽管学生把运算定律、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周长和面积公式等背得滚瓜烂熟,但是面对变式题却往往束手无策。
4.不重视反馈。练习之后,常听教师这样问:“谁对了请举手。”不管有多少同学举起了手,教师扫视一遍后说:“请放下手。”就算了事。有的教师还喜欢这样问:“会不会”、“对不对”、“是不是”。学生也会不加思索地齐声应答,“会”、“对”、“是”。这样的反馈是走过场,显然是毫无意义的,只能是浪费教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