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0:48
导语:在广告设计与制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素质;高技能人才;以赛促学
针对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对广告设计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要求,本人就如何增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等问题进行了如下分析。
1 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特点
1.1 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
一般来说艺术专业学生都有一定的专业特长,个性明显,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接受新事物快。艺术生比其他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特征。
1.2 文化素质相对较弱
随着艺术院校招生的急剧增加,在专业合格的情况下对文化课的要求较低,因此导致这些学生入校后不仅公共文化课跟不上,专业的学习和发展也受到很大制约。
2 我院艺术生现状分析
我院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分美术高考生和对口考生两类。按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美术高考生需取得美术专业高考本科合格证后方有资格报考我院,因此本类学生有一定的美术专业基础。对口考生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不受专业限制录取的非艺术生,此类学生没有美术基础或只是爱好艺术设计专业。在校生中,两类学生所占比例基本持平。
针对上述生源状况,我院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分类辅导措施,对刚入学欠缺美术基础的对口新生“开小灶”加班辅导。在老师们的积极努力下,对口生专业基础课得到了提高,缩短了与美术专业生的差距。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3 对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的一点感受和探索
本人现在教授广告设计课程,从学生时期就与广告行业密切接触,熟悉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各个环节与操作流程,加之长期的学习和积累,摸索了一点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有关广告设计的许多方面更新特快,往往我们刚接触到一种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制作方法、或新材料、新工艺等,却同时已经被更发达更超前的国家或地区淘汰,因此,我们更应该多交流经验,多沟通信息,为提高我们的高职广告设计教育共同努力。以下是我对广告设计教学的一点感受和探索,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谈。
3.1 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强烈的学习热情
教师首先有明确的培养方向,才能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广告设计行业可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广告设计贡献一份力量。设计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这是一个令人自豪、让人羡慕的行业,充满了挑战性和创造性。设计已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捷和舒适。那些贴近消费者和市场的优秀设计,为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很大的贡献。为了提高我们的艺术设计整体实力,为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而设计,创造新的消费概念,引导社会消费方向,提高大众的消费水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之一。
通过激发自豪感和责任感,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强,创意的灵感会不断涌现。有了远大的目标、再给予科学的指导,教学目的能够达到,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3.2 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
目前,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所设置的课程,都能结合实践进行学习,许多优秀设计作品都是由最基础的构成演变而成。基础课结合实案例扎扎实实系统学习,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充分展示优秀作品,分析画面设计构成、解剖包装结构、研究印刷工艺和制作方法。广告材料的选择搭配、消费者接受程度、销售的目标对象,以及广告宣传所能达到的效果等,都要综合考虑以培养学生整合优势资源的能力,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加强原创能力的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也不容忽视,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与当地企业接触,发动学生积极主动与周边企业联系,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服务意识,热情、真诚地与客户合作,亲身参与到商业之中,在服务商业和市场的过程中学习、提高,了解专业性质特点及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感受商业竞争的激烈和残酷。当学生的设计作品被商家采纳、被媒体公开发表,会对其他学生很大促进,形成良好的学风,提高学院的社会声誉,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教学、研究阶段,甚至对商业性太强的设计作品持否定态度。许多没有深人生活的作品,设计者自己感觉非常满意,投放市场后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被客户否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了解市场,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产品的性能,关注商业发展的状况,掌握市场潮流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其实,多数学生也想与深人生活参与项目设计,老师的引导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与市场链接的成功与否。
为此,我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很多开展业务的细节问题,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理论与实践自然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从寻找信息、联系谈判、市场调研、创意构思、确定设计方案、发排打样、印刷加工全过程。通过多次强化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快速提高,自信心倍增。平时强调除专业能力外,高度的责任心、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诚实礼貌、吃苦耐劳等等,都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只有经过实践才切身感受到它们的重要性。几本教科书无法给学生提供全面、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要带给学生经过市场检验的、被商家认可的、受消费者喜爱的好设计。
3.3 “以赛促学”,改革教学模式
我院对各类大赛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参加竞赛,通过大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仅是传统专业教学环节的运用,更多的是要从启发式教学出发,从传统的讲解授课转向动手训练,从课堂教学转向实际操作。这些特点都要求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要以能力型为主,能够胜任从传统的通用型教学到专业型教学的转变,同时要具备良好的专业实践知识与能力。
通过参与设计竞赛,很多学生靠自己的设计脱颖而出,在获得竞赛奖励的同时他们也增强了自信,并且对其他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效应。同时这种高强度、严要求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纠正了学生轻视动手能力的学习态度,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例如,在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过程中,我给学生们集中解读大赛主题要求、时间安排、教学难点与重点等,重点以争夺竞赛奖项为目标开展突破性教学实践,增强学生的设计竞争意识,选拔具有良好设计素质的参赛选手。在三个多月的高强度训练过程中,我和学生们天天讨论创意稿以及设计方案,每进行一个选题的设计,通常要进行大量的反复修改与调整。在这过程中,每位同学也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付出了多倍的努力。最终,我院学生作品在全国60000多件作品的评比中,获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优秀奖13个,山东赛区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40个,成绩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总之,“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强烈针对性与高度逼真性是其他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在提高了艺术设计教学质量与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同时,也必将培养出大量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与创新性人才,为学生将来就业铺好了道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广告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现代服务业[1]。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的广告专业创建于1995年,并于1999年招收高职学生,15年来培养毕业生5000余人,现有在校学生100余人,为现代广告业的发展和中国广告的“生态文明”[2]作出了积极贡献,促进了区域文化创意经济的发展。到2009年底,恩施州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26个,较2007年增长35.5%;广告从业人员850人,较2007年增长5.1%;广告经营额达5400万元,较2007年增长63.6%。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08年4月)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2009年8月)精神,重新认识广告业,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定位广告业,重视广告人才的培养和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才能赢得广告业的大发展[3]。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管司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广告业急需五类人才:一是需要了解国际市场、通晓国际广告运作经验和较强沟通能力的人才;二是需要有敏锐洞察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高层管理人才;三是需要具有整合营销、传播、策划的复合型人才;四是需要能够自己创作、设计的人才;五是需要高层次的各类广告制作,特别是擅长影视广告制作的技能性人才。学院应立足恩施,面向武陵和湖北省,辐射全国,加强广告教育的专业建设,提升广告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配合国家教育改革政策,优化教育结构和课程设置,提高广告师资水平,改革教材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广告新媒体研究,促进现代科技在广告专业教育中的普及和运用。[4]这些都对高技能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培养目标定位与专业标准制定
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的培养目标: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业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平面广告设计、网页设计、商品包装设计、CI设计、商业广告设计与作品制作、广告策划创意等项工作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面向职业岗位:各广告公司、文化传媒机构、印刷装潢公司、其它企事业单位的广告设计、制作、策划、创意工作岗位,从事商业广告设计与制作、商业会展广告设计与制作、商业橱窗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工作,成为设计师助理、设计师。按照广告设计师素质与能力要求制定专业标准。构建基础课程和“工学结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按照广告设计师工作业务流程重点建设业务核心技能课程,制定标准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利用校内外资源条件,建设真实的广告公司学习情境;实行毕业证书、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健全“工学结合”实训教学和实习教学的管理机制与制度;加大力度培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骨干教师;提高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专业社会影响力,把本专业建成有实力、有前沿意识、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重点特色专业。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广告行业“有素养、懂艺术、善策划、会设计、能制作”的人才需求目标,坚持广告人才定位与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创建“技艺兼融,学做一体,一岗多证,三创并举”的高职广告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要求是:技能艺术融合:以广告设计师职业技能为本位,通过校内教学实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习与社会需求研究结合等教学形式,学生集多门类艺术的应用为一身,成为技艺兼融的广告专门人才。教学做一体化: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中把学生对专业技能知识学习情境、专业业务流程学习情境以及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和“雇员情境”中的设计能力、制作能力融为一个整体的能力训练;把学生对“真实的工作”和“雇员情境”的体验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中,为学生创建有利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真实工作情景,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结束,广告策划创意、设计制作作品完成。岗位证书对接:毕业条件要求,学完所有计划课程考核合格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参加考核合格获得广告设计师证书(三级)或平面广告设计证书(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创意创新创业:广告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学习与工作过程就是创意过程。要求学生全面具备专业岗位应有的素质、知识、能力结构,在学习领域里有创意思维、项目实施中有创新成果,毕业就业时有创业精神。“技艺兼融,学做一体,一岗多证,三创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校内广告实训室”基础上,建立市场化经营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深度融合,采取课堂内外的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意创业创新能力。
四、建设“三师”结构教学团队
“三师”结构教学团队:老中青相结合的艺术师(美术师、书法师、工艺师)、职业师(广告设计师、助理广告师、广告师)、教师职务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力争一年建成院级教学团队、三年建成省级教学团队。
1、培养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制定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培养标准和计划,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各1名,首先成为“三师型”,带领专业教师完成专业建设任务。
2、培养专业骨干教师。通过到企业锻炼或专业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素质,明确骨干教师培养要求,确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通过实施培养计划确实培养出多名“三师素质”的骨干教师。骨干教师负责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的建设、教学设计和主讲;一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或下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并与企业合作完成主讲课程开发;骨干教师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骨干教师参与企业课题;骨干教师学习培训,掌握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手段、最新的教学方式。
3、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书画艺术研修会”为平台,积极举荐教师加入州内相关艺术团体。不断提高作品鉴赏与创作能力,创作艺术精品,产生社会效应。
4、以“广缘艺术设计公司”为平台,鼓励老师参加“广告师”专业职务考试或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培训,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5、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按照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1:1的比例建设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根据教学需要动态地聘用企业兼职教师,形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教材和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参与实训室建设并承担教学任务,根据教学需要动态地聘请实习指导教师。使兼职教师队伍的规模适应教学需要,兼职教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课程体系结构改造
以就业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要求,进一步明确广告设计与制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完成项目所需的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有素养、懂艺术、善策划、会设计、能制作”为目标,构建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知识技能为主的“项目任务导向”制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内容完全按照广告公司“设计业务项目”流程为依据,具体安排设置课程及课时。广告公司的“设计业务项目”的主要流程为拉定单、客户沟通、创意和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与印刷、作品提案等,在具体课程实施中,带入真实或虚拟的“广告设计项目”。
1、设置广告设计岗位业务核心技能课程体系。广告业务核心课程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原则,紧紧围绕广告公司业务流程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字体设计、电脑美术(设计软件)、图形创意设计、版式设计、广告摄影、网页与网络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包装设计与制作、CI设计与制作、型录设计、广告客户与媒介、毕业展示设计与作品制作、设计师业务流程实训、广告市场拓展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建设。学生毕业设计选题与广告业务核心课程相结合。课程系统开发与广告职业技能证书开发相结合。广告业务核心课程课时占50%,每门课程课堂实训50%、企业顶岗实习50%,实行课堂实训与企业顶岗实习一体化学习与管理。
2、推行“多证书”制度。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需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认证的“广告设计师”和“平面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行业普遍认可的“CIW网页制作专家”证书和“PHOTOSHOP平面设计专家”证书等。
3、加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现有课程体系尚未完全按照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的要求进行构建,需要进一步加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力度,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六、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化改革
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把企业的真实业务项目引入教学中,按照公司的实际业务流程,完成项目的立项、调研、设计、制作、成果提交;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广告是市场经济的先导,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是广告业务工作的先导。教师应依据服务于“恩施州加快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优势资源开发型工业,以生态文化旅游业为重点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5]的原则,从企业项目中精心挑选典型工作项目,加工后形成教学项目库,并运用于课程教学过程。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将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做到真题真做,即毕业设计作品就是企业的真实设计项目。尽力把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教学中。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中,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现有课程体系中项目教学偏重于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尚未完全把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想融入到每一门课程设计中,尚未完全做到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中把“真实的工作”和“雇员情境”真正落实到以技能培养为目的每一门课程教学中。按照广告设计师工作岗位要求和业务流程,重点建设“工学结合”的广告策划、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网页与网络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与制作、CI设计、字体设计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并确定教师负责项目化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七、规范校企合作管理,全面展开深度合作
为进一步完善校企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校企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中,突出项目教学中工与学的结合,把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模式做真、做实、做深、做透,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必须规范校企合作管理,全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一)完善校企共建专业的领导体制
在2003年艺术类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基础上,调整充实专业建设委员会,吸收行业专家参与教学管理,重新构建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领导体制。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基本职能是组织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定期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进行检查;组织实施校企合作师资互动,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为企业提供服务;吸纳企业专家到学校任教或承担合作项目等。
(二)制定校企合作年度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总结
1、校企合作年度计划实施:一是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二是为企业培训员工;三是用设计技术为企业服务;四是聘请企业专家讲课和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管理。
2、稳定和发展校企合作企业。延期州内规模以上上广告企业合作协议;与州外多个广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三)规范对校企合作的管理
1、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体制。落实校企合作政策措施,使校企合作制度化。
2、按照学院校企合作的文件,规范校企业合作行为。
3、规范校企合作协议文本,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及家长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并在主管部门备案。
(四)加快适应校企合作的基础能力建设
1、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员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教材开发。
2、增加与新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校内实训基地,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现有实训室的利用率。
3、学习先进的典型经验,加强校企合作的人员培训和经验总结。
4、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依据学院的校企合作政策,增加实习、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类型,在时间上给予更多的灵活性。利用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等搭建校企业合作服务平台。
(五)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加快专业改革和创新
1、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入,深化教学改革。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人才培养的前期要以“学中做”为主,侧重基础性学习、基础性技能训练,掌握更宽广的职业生涯基础技能;后期要以“做中学”为主,侧重专业性应用、职业性的工作训练。把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职业教育的教育性有机结合起来。
2、以校企合作的长远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专业“三师”教学团队建设。
3、以校企合作的互利为目的,主动寻求专业教师为企业服务的项目。
4、以校企合作宣传为依托,让广告及相关行业认识广告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促进校企业合作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进一步改善。
八、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一)有效利用校内实训室创建真实职业环境整合资源,构建“公司+实训室+教研室”运行机制。成立“广缘艺术设计公司”。在公司内设置相应机构,艺术教研室全体教师为各部门负责人,在校学生为公司员工,师生融“教、学、做”为一体,直接面向市场和客户。
1、艺术设计作品制作室为公司业务机构。拥有喷绘机、写真机、条幅机、冷裱机、割字机等生产型设备。承担广告喷绘、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等实训(工作)项目。
2、图像处理实训室为公司业务机构。拥有高配置、高性能计算机生产型设备。承担电脑美术设计、CI设计、型录设计、标志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网络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实训(工作)项目。
3、建立学生毕业设计作品与应用成果展示室。
(二)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顶岗实习
恩施州和声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在广告创意、策划、平面设计印刷、三维效果图制作、多媒体动画及企业公关活动策划等方面能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条件。项目:广告创意、策划、平面设计印刷、三维效果图制作、多媒体动画及企业公关活动策划恩施市超力广告公司:主要从事大型广告喷绘、在广告创意、策划、平面设计、企业公关活动策划等方面能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条件。项目:大型广告喷绘、广告创意、策划、平面设计、企业公关活动策划恩施州天成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专业广告设计、企业文化规划、包装设计、小区规划、市政工程等业务。能满足本专业学生进行相关课程的实训要求。项目:广告设计、企业文化规划、CI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设计施工等业务。
摘要:实践教学是广告专业的教学重点,特别是对于高职类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上岗能力的培训更是重中之中,本文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改革入手,分析广告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提出“广告实务”课程与“三位一体”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关键词:广告实务;三位一体;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87-02
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广告学或广告设计专业。但不少高校广告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却存在着的原创性弱化、学科建设缺少特色、实践教学存在困难、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广告类专业作为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用传统文科性质教学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广告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对广告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特别是针对其实践教学平台的创新性研究,根据该专业培养目标,将广告设计与制作实践教学数字化、实训式就成为广告教学的改革趋势。所以实践教学的广告专业实训工作室入手,通过与“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相结合,为广告设计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理清实践教学改革方向提供可操作性参考。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根据广告学专业应用性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突破传统实验观念,实现建立以实践为主导,以理论为基础的观念指导的新型实验模式。展开了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教学,将建导法引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并将课堂教学同实战训练、教学目标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并组建双师型广告教学队伍对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工作室形式模拟广告公司,建立了工作室实验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基础型操作实验室、专业型特色实验室、广告专业工作室三个层次的实验室,大大提高实验实践的成效性,建立一种广告学专业工作室的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广告专业实训工作室,如广告创意、策划等工作室,突破传统实验观念,以实践为主导,用项目、仿真式实践、实战体验等实训方式把每个实训模块落实,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的加强某个方面的学习,通过各方面的实训教学,以实践训练方式亲身体验式设计流程。
二、广告专业工作室与“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建构
通过总结国内外高校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创新性的对广告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在课堂案例式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以工作室为媒介平台,以项目为核心,将项目实战式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式实践教学、亲身体验式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引入到实践教学中。
(一)项目实战式实践教学
教师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以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训工作室教学结合的模式,通过与策划、创意、平面设计等实训工作室的结合,把每个实战、实训项目落实。项目组式实践教学目的性强,学生参与程度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严谨守时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项目实战中发现自己广告知识的不足,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的加强某个方面的学习。
(二)虚拟仿真式实践教学
虚拟仿真式实践教学是按广告设计公司流程而进行的校内现场模拟实训,即在学校内设工作室和实训车间,配备一定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努力营造一种真实的设计环境。以专业的实训工作室为媒介平台,以行业标准和市场接轨的效果检测方法,用采用校企联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策划、创意、平面设计等专业工作室仿真性实训项目模拟职业环境,在模拟广告公司中体验角色特征,了解广告设计流程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的能力与程度,提高实践技能,逐步明确个人的发展方向,提前适应未来面临的市场竞争与行业竞争,使其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行业需求,让学校与市场、行业无缝接轨。
(三)亲身体验式实践教学
亲身体验式实践教学是校内实训的深化,通过校企结合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将“课堂”设在公司,并鼓励、扶持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创业,使学生在真实设计环境中亲身体验设计流程,按照客户要求设计广告作品和学会操作各种设备制作出广告成品。这样既能让学生及早接触社会,更易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开放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广告实务”与“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实施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建设开放性广告设计与制作实训工作室,并全天配备专业实训教师,让学生在校内通过模拟实践进一步掌握广告设计与制作的相关内容,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实训;教学改革
以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为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实训通过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强化学生操作技能,锻炼学生图形图像设计思维,加强学生合作与竞争的意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实训内容着重考查学生对广告设计及物料应用的能力,适时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宽教学资源,并将“创造性”要求贯穿于实训之中。
一、改革思路
能力培养为主,知识构建并重。针对具体工作内容开展技能训练,提高创意能力。
1.教学内容匹配工作需要。将行业、企业的成功范例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需要的技能。教学案例选自与市场需求贴近的成熟作品,且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在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提高其职业素养。
2.突出主体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由教师设定任务情境或疑问,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基础知识和技能,利用教学资源,自行探索和实施解决方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训教学。教师实时调控教学过程,观测或评比学生操作状况。其中,教师的演示操作是对关键问题的说明。
3.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广告设计与制作学习资源,包括行业、企业的案例,图形图像素材和教学资料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技能强化练习,开阔学生眼界,养成学习能力。不保守既有学习成果,注重知识、技能更新,对行业最新资讯和前沿动态形成自觉的敏感,这也是对教学的拓展和补充。遵循自我实现的方式,提高学生探究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并逐步完善自我、发展潜能。
二、教学资源的准备
1.教学案例。用于教学内容的行业企业案例包括喷绘、快印、印刷物料上及网页、移动终端、数字媒体等方面的广告应用及广告执行过程参考。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关键是选择优秀的教材,但互联网资源在技术层面上的更新快、时效性强,也是不可忽视的优点。此外,互联网上的大量威客任务以及校企合作单位的成功案例或正在进行的案例(在著作权益授权前提下),也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任务驱动教学的有效方式。
无论是教材案例、互联网资源还是校企合作单位的项目,在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上要侧重选择服务区域化经济特色的行业企业案例,同时注重其时效性。例如,石家庄作为二线城市房地产行业的广告推广;石家庄在全国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行业企业画册;石家庄本土特色零售行业的产品型录;石家庄时尚出版行业的装帧;石家庄地方特色摄影、图片的图像处理;石家庄红色旅游主题网站的页面设计;石家庄作为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的展会活动及宣传,等等。
2.校内外教学实训环境。一体化的教学实训环境可以顺利开展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完备的教学实训硬件条件包括多媒体设备、互联网、适于本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操作及更新的学生用台式电脑、适用的“苹果”电脑、教学用绘图板输入设备、彩色喷墨打印机、喷绘设备、雕刻设备、印刷设备等。由于广告呈现方式多数情况下是现实的物质载体(如印刷品),这些载体的工艺制作特性会影响学生前期的相关设定。因此,学生平时操作练习得越全面,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对接得就越完善。行业、企业都有较为昂贵的硬件设备,积极扩展校外实训合作单位,不仅能够利用其硬件资源开展教学、实训,一些专门从事广告、设计、制作的企业环境、工作状态也会对学生职业态度、情感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由教师引导学生浏览互联网关键资讯,这个资讯主题要与本次课程有关,设置疑问和要解决的项目、案例、任务或问题,引导学生将教材范例操作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教师观测学生操作过程,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或关键的问题演示操作,将学生成果进行展示、评价。教师对基本原理、关键知识、技能要点作说明和总结,并回答学生疑问,再设置相关强化作业,巩固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环节在于教学案例的选择对于任务驱动是否有效,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操作过程中能否得到必要的帮助,这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考核评价
以学生能够胜任所设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主要评价标准,依据各项任务完成的具体指标累计成绩,每次任务均是一次考核,在课程结束后得出总成绩。这个实训过程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其综合能力。学生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实用性”体现在案例操作的本地经济特色上,技能锻炼的行业规范化和学习态度的准职业化。“创造性”体现在不拘于策划、制作、执行过程和结果的唯一性,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以及思路的开阔性。
此外,如果将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本身的特色优势与本专业的特点结合起来,即如何将广告设计与制作教学改革突出“财经”特色,借助学院在“财经”方面的影响力,输送在“财经”方面优秀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毕业生,这是区别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突破点,也是提高本专业特色质量的途径之一。这需要对财经大类行业的广告需求做详实调研,汇通本院财经大类学科与广告方面的跨接性,逐步深化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154-0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广告设计与制作具有艺术性和商业性双重特点。艺术性要求广告人运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建立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沟通渠道;商业性要求广告人掌握消费行为的规律,处理好设计者、客户、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广告的商业价值。不管是广告的艺术性,还是商业性,都对创新有着一定的要求。广告人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够设计、制作出满足客户与市场需求的作品。作为广告人培训基地之一的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一、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能力需求分析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智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广告设计与制作行业是一个对智力服务要求较高的行业,广告设计与制作者常常被看成企业或产品发展的“智囊”,一个高水准、富有新意的设计往往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极大的帮助。广告人的审美能力决定了其能否为广告设计注入适当的审美情趣,能够为受众带来美感。在逃行广告设计与制作时,设计团队之间的沟通、设计者与客户之间的沟通、设计者与单位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均影响着广告设计的效果和效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解决广告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的重要保证。作为一个广告设计与制作者,在具备了智力、沟通、审美、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基础上,还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广告设计与制作的生命力,是赋予广告作品灵魂的必备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所创造、有所革新,才能够设计出有特色的作品,才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才能够获得市场份额。创新能力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为了适应今后的职业工作,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就应当重视创新能力的养成。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加强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
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培养
(一)独创性。具有独创性的人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喜欢追求新的事物,不愿意随波逐流、附和大众。独创性驱使着人们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使得人们甘愿承受创造过程的艰辛与漫长。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中,一些具有独创性的高职学生不愿意按照教师的意愿修改自己的作品,认为这会磨灭自己的创造性,使自己的作品失去想法、特色。鉴于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设计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独创性,给学生一定的独创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作。
(二)广泛的兴趣。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名人都有着广泛的兴趣,例如,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不仅对绘画感兴趣,还对音乐、军事工程等抱有浓厚的兴趣。兴趣广泛的达・芬奇能够从不同的领域获得创作灵感,从而使他的画作更加杰出。对于高职院校广告与制作专业的学生而言,广泛的兴趣不但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广告创作灵感,还能够激发个体的内在潜力,促使自己不断努力。在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的主题,例如某一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是谁,最近网络流行语是什么,怎么样在广告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些元素等。教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好奇心。人们拥有创造力的根源就是好奇心。好奇心是个体对新环境或新事物产生的提问、操作、注意的心理倾向,是激发个体进行探究的内在动机之一,它能够促使个体不断追求新的知识。好奇心是创造性人才的特征之一。奥美――世界著名的广告公司,在选拔富有创意的人才时就将“好奇心”列入五大标准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得学生逐渐变得墨守成规,学生的好奇心难以得到有效地激发。而广告行业特别重视人才的创造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授学生时注意安排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活动,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质疑、提问,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四)冒险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创造就是打破既有模式、突破条条框框的过程。冒险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富有创造性人格的个体通常都具有一定冒险精神。对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而言,冒险通常指的是在智力上的冒险,指的是对已有知识、已有理论的质疑、突破。有着冒险精神的创造性人才可以坦然地面对愚弄、嘲笑与批评。在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广告创意招标活动、广告艺术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打破程式,进行有自我特色的创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看法与批评,引导学生通过积累与学习来降低外界干扰,能够淡定从容地享受创意带来的乐趣。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创新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内容应当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不能仅仅局限于软件、工具、菜单、面板等使用方法的讲解,而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软件按照相关的设计原理进行设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个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安排广告设计与创作专业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当设计几个核心项目和相关的小制作,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讲授相关软件的功能,以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通常,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可以设计的项目包括:印刷品设计,如书籍封面、折页、海报、招贴、企业宣传册等;产品形象设计,如企业Logo、名片、请柬、卡类等;照片处理,如照片去痕、照片美容、照片上色、照片合成、照片翻新等;建筑效果图处理,如效果图色彩调整、配景等;产品包装设计,如产品包装袋、书籍装帧、立体外包装、包装展开图等;其他项目,如Web图像、图像合成、灯箱广告、喷绘广告等。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自行完成这些项目的设计和制作,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
(二)创新教学方法。只有打破传统的僵硬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教学任务和实际应用的要求,创设富有新意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采用创造性思维发现、解决问题。在广告创意设计课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观摩成功案例,向学生展示富有创意的作品,从实际案例人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鼓励创新,改变学生只掌握了软件的应用方法而不会设计、不会创作,只会模仿的局面。教师应当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展示案例、剖析案例、分解知识、拓展案例、设计和制作项目的教学步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设计与制作问题的能力。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具有知识更新快、发展快等特点,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只有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拓宽教学面,鼓励学生使用新技术软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干预形成自己特色的设计风格,才能够实现创新教学的目标。
(三)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从宏观上,可以将影响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分成两类:人文环境与物理环境。人文环境指的是学校特有的学习文化对学生意识的长期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获得了普遍认同的观念。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从而构成了潜在的人文环境,这种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物理环境指的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各种教学设施所构成的环境。物理环境会对学生的感知造成持续的影响。由于创造是对桎梏的突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宽松的人文环境在培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大力构建包容的人文环境,做到以下几点:氛围上开放,努力营造开放的学习风气;精神上鼓励,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创造需要不断地纠错,不断出现的错误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负面压力,这时通过教师恰当的鼓励,及时地帮助学生调整精神状态,对维护学生的创新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信息,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可以在教室、走廊等地方张贴优秀的广告设计作品、优秀广告人物以及创造性的名言警句等,以提高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创造意识。学生广告设计与制作作品的陈列、教具的创造性改造、桌椅板凳的创造性摆放等,均能为学生提供无声的创造性指导,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际经历和问题中不断探索解决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与创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就应当重视工学结合的教育培养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欲望。参加社会实践或企业调研,寻找一些适合学生完成的广告设计与制作项目,指导学生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创造性设计。将实际项目引入到教学当中,将广告公司与学校实训基地相结合,为学生搭建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发实际案例,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赋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在创新空间和创新氛围内,相互合作,进行创造性设计与制作。
(五)创新评价与考核方式。创新评价与考核方式,将创新纳入到学生成绩的考核体系当中,加大对学生创造性的鼓励,能够消除学生进行创作时的顾虑。例如,学生可以自己确定期末课程的课业主题,并根据自己对主题的理解进行设计与制作,在评价考核时采用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自评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给分,以评价促进学习,以评价促进创新。在具体考核时,可以适当增加创新分值的比重,学生要想获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进行创新,采用个性化的表达设计方式,不能进行单纯的模仿。例如,鼓励学生参与班级、学校、社会组织的LOGO设计、插画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等比赛,在比赛前就要求学生的作品必须富有创新性与独创性。在评价时给富有新意的作品更多的分数,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这样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创意,使得学生敢于求变、求新、求异,彻底抛弃以技能模仿熟练程度为考核准绳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广告设计与制作;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222-02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对于行业人才的内涵要求也随之提高。与此同时,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中高职的职业教育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实施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能够有效促进这两个阶段人才的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作用,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从而实现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我国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两个教学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性体现在专业设置、教师教学方式、人才评定方式等各方面,导致两个阶段之间的人才衔接工作难度增加。要促进我国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完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关的完善措施。
1.专业设置。目前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契合度较低且衔接性较差,而且中高职专业的教学内容深浅难度相差较大,有部分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学生经常会向教师反映,教科书上的知识点难度较低,但是考试内容的知识点难度较高,考试时容易被题目难倒。此外,有部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高职对口班新生也会感到高职教师的教学速度较快,在课堂上难以跟上教师的思维发展,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中高职学校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对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相关的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内容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划。
2.人才培养目标。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方面既有共性,但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中高职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都是服务社会,培养更多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型专门人才。但其中,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中等技术型人才,增强学生经验层面的职业能力,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则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主要是提高学生策略层面的职业能力。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差异使得中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人才培养衔接工作难度增加。
3.课程体系系统性较差。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最关键的就是院校之间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设置之间的差异是可以直接反映到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的。高职中大部分的专业课程设置是根据普高毕业生的“零起点”专业知识和技能设置的,所以在设置专业课程的时候,文化课的比重较大。而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比较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文化课的比重较小,导致中职毕业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在高职就读的时候会感到学习文化课困难,其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降低了高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4.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大部分中高职进行对口招生时都是各自为政的,双方分别根据自身的教育体系培养人才,确定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学内容,双方之间并没有形成连贯、协调且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导致专业定位不统一、课程设置重复等问题的出现。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目前我国开设这一类型专业的各中高职院校普遍都出现专业课程交叉重复、专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此外,各院校采用的课程标准也不统一,中高职课程设置大同小异。
三、促进我国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有效对策
1.制定层次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现代广告行业的高速发展,广告企业对不同层次岗位类型的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是能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是会做,从初级岗位、中级岗位再到高级岗位,这一级级岗位的升级不仅需要工作人员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广告设计与制作技能水平,同时还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技术应用理论分析能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中高职双方要共同合作,制定层次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同时尽可能地缩小双方之间的差异。在中职阶段,校方领导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职业岗位群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在高职阶段,校方领导和教师可与社会企业合作,让学生了解现代广告企业运行的全过程,掌握系统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知识,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工作意识,等等。
2.建立阶梯式发展的课程体系。根据广告企业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岗位上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年龄层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中高职双方应共同对学生核心课程核心能力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各自独立的教学方案进行重构,并建立双方之间阶梯式发展的课程体系,形成人才培养计划的技能对接教学模式。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强调学生完成中职阶段核心课程的学习后能够独立完成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技能的操作,并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重新建立阶梯式发展的课程体系,能够避免出现广告设计与制作相关专业课程重复设置的问题,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难度大,或学习内容重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等问题。
3.把握中高职专业对口关键。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对口的关键,就是核心课程的建设和完善,核心课程有利于学生的技能水平从中级技能提高到高级技能。中高职学生的起点不同,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教学重点也需要随之变化。如,在设计标志的时候,评价准则可以让中职学生利用手绘的方式完成设计,而高职学生则需要利用软件的操作。通过完成不同方式的设计,培养中职学生和高职学生的不同广告设计技能,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
4.建立标准衔接人才培养控制方案。根据我国以往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实践案例可以得出,简单的协议式对口衔接会让部分学生产生上保险的感觉,再往后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积极性,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不佳。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中高职双方应建立标准衔接人才培养控制方案,方案的内容应该包括专业知识基本要求、综合德育评价要求以及考核成绩要求等各个方面。
5.中高职专业设置的衔接。中、高职在专业设置上的共同要求是从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专业,专业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一个必要条件。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研究制定中、高职专业目录,使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较好地衔接起来,高职院校要深入研究中高职专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面的宽窄直接影响着中、高职衔接的对口程度和衔接是否顺利,高等职教的专业设置应该在中等职教专业设置的基础上进行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
6.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衔接。中高职双方领导应该按照人才市场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联合广告企业,进行深入的沟通和讨论,三方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顺利完成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根据广告设计与制作行业的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来确定,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必须在保证实现自身基本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向高职教育输送适应高职学习的高质量生源,高职教育要在保持与中职教育连续性的基础上,体现自身的职业性和高层次性。
7.衔接中高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系统性课程体系。高职与中职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措施,既要避免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础课程要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则需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使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分别获得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8.加强中高职师资队伍的建设与衔接。中高职实现资源共享不仅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重复建设,而且还可以打破高职与中职之间的隔阂,推动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融合,为中高职衔接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教学资源的对接可以是中职与高职分工协作,共同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编写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编写适用教材。在实训室建设中不要重复建设,中职与高职可以按照实训室分工段来分工建设、共同使用,做到内容上各有侧重,避免无效重复。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经费大力培养中高职教师,特别是中高职教师之间要相互交流、学习和沟通,中职和高职的老师要经常进行交流,共同参与行业协会活动,也可以互相指导教学,有些课程甚至可以由中职与高职的教师共同上课教学,学校和企业建立适合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共同培养高技能的广告设计人才。
9.完善双方招生考试制度。招生录取制度和学制的衔接是实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前提。完善双方的招生考试制度能够提高双方的生源。但要注意的是,中高职招生考试制度应该根据各自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求制定相对应的考试和评价制度,增加专业课、实践课的考试比重。
广告设计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技术是要付诸于实践的。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一些早已计划好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案与备课笔记等,这些事先计划好的不可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按部就班,在原有的计划基础上进行教学,与市场需求不能一致。现阶段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设计、技术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下,建立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广告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引入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进一步对该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教学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我们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实效。我们在实施工作室教学中,直接将设计教学、技术手段、市场需求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有效整合,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原则,使设计教育更加充满活力。
一、教学方面
广告设计专业中的工作室制主要以工作室为载体,开展项目教学等活动。引进公司管理模式,将课程、教室与实践融为一体,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承接设计项目为主要任务,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能力的训练。
(1)教师通过工作室,承担企业实践项目的设计、围绕项目进行教学。通过工作室平台结合项目实践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取消了课堂上老师台上讲,下面学生排排坐的形式。引导学生能直接胜任公司的实际项目操作,使学生能在大学毕业后真正直接与市场对接。
(2)教师通过工作室,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真正能做到深度合作。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引入市场实践第一线的人士,如设计师,策划人等。通过工作室制,开展各种交流,可以是校外设计师在工作室中直接演示设计过程,或者是设计师对学生作品的批评指导等,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知识,如:设计的流程、市场调研、设计方法、印刷的分色制版、材料分析、客户沟通等。真正使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
(3)顺应社会和市场实践的需求,通过工作室平台,研究与开发一些当前国内外的最新设计课题。如包装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可以对目前市场上的绿色、环保包装课题进行研究。同时,让学生参与该课题研究,进而参加有关方面的设计大赛。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了解目前市场上有关方面的动态与知识。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市场实践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兴趣,为学生以后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管理方面
教学管理上,由于项目的不确定因素,打破原有的计划教育的模式,我们的教学管理与趋向灵活多样的形式。针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管理上按照日常的管理规定进行。而针对工作室制的项目课程,在管理上可以根据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另行制订。教学环境更具有真实性工。作室更趋向于企业设计公司,工作室的教学管理流程更符合设计公司的管理流程。首先,工作室由一名负责人及三名与该项目有关联的课程授课教师,打破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相对孤立的局面,使其产生合力,全面的带动学生进行教学。负责人具体负责项目任务的落实及教学组织,如项目课程计划的制定、课程内容的安排落实、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检查,以及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等。期间,负责人就是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在一定条件下,校外合作企业积极参与,选派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设计师参与其中的教学指导任务,工作室更趋于企业设计室,能更快更好的形成模拟的设计公司状态,以实践的程序化设计尽快完成企业项目,在设计同时,学生参与与企业客户之间的洽谈,能直接参与真实的项目洽谈任务,提高学生的设计沟通能力,为以后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其次,教学计划安排更富有灵活性。教师在领受教学任务后,拟订教学方案上报工作室负责人,并负责具体教学任务的实施。负责人以同样担负着工作室的内部管理(如资料管理、成绩管理、作业归档、客户洽谈等)。项目任务从开始结束的流程是:接受项目任务搭建工作室班子确定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计划作品评定。可以突破学期、星期、章节、课堂的概念,以项目、成果的完成程度来量化学习内容和时间。老师可根据项目内容中对应的专业知识点和完成时间来设计安排好项目课的教学内容。
三、评价体系
重视过程考核与设计作品评分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工作室制的教学评价中,教师重点关心的是这些作品的灵感出处、构思草稿、材料来源、制作手法等环节,重视学生的设计过程,通过这些关节,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设计火花,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评价体系中,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设计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设计结果上。
可以采用学生的草图设计占总成绩的30%,最终设计作品占50%,设计作品讲解20%。这里,设计作品讲解也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设计没有好的表达那是欠缺的,必须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信的表述,能围绕设计理念,用流利的,有条理的、具备一定思想的表述,培养学生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使其在众多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设计作品占50%的比例,这里能被企业接受认可以及采用,这才是对教学最好的评价也是给予学生最大的鼓励。负责人和教师、企业设计人员就是该课程的项目的评价方。通过对每个项目结束后给出相应成绩,结合学生的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具体表现并参考企业评价给出。每门项目课程的成果作品都将进行公开展示、评议、交流。
关键词:校企合作;光伏发电及应用专业;专业建设
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日益减少,寻找、开发新型替代能源已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零污染”的特点得到人们的共识,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光伏发电即太阳能发电,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太阳能发电技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已将新能源作为今后重点扶持发展的七大新兴行业之一。
一、光伏发电及应用专业建设的意义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片主要生产基地,生产了世界70%太阳能电池片。2009年3月23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与《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决定有条件地对部分光伏建筑进行每瓦最多20元人民币的补贴。这两个文件的出台,也刺激了我国太阳能电池应用的增长,更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迅猛发展。
湖南省十二五规划中也指出,大力发展湖南太阳能光伏产业,使太阳能光伏产业成为湖南新型工业化“千亿元级”支柱产业。长株潭城市群正着力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光伏专业人才尤其是生产和应用领域的技能型人才非常匮乏。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文件精神:“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因此建设光伏发电及应用专业既满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光伏产业发展的要求,对于学校也是很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我国的光伏产业得到蓬勃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光伏发电及应用专业的建设与传统的专业建设模式存在很大差异。
二、光伏发电及应用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太阳能发电在2000年以后才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的光伏产业也是近几年才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我国太阳能发电专业人才储备相当少,目前国内除了某些综合性大学的硕士与博士层次有光伏材料方向外,本科教育还没有光伏发电专业。即使是光伏材料方向的硕士与博士毕业生也与光伏企业生产要求与太阳能发电的应用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不仅是新建了光伏发电及应用专业的高职院校缺乏相应的师资,而且能满足光伏企业要求的技术性人才也比较匮乏。
(二)硬件投资成本大
我国的光伏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与下游三个方面。上游生产硅棒,通过对不纯的硅沙采用各种化学物理方法提纯成满足太阳能电池要求的纯净单晶硅或多晶硅棒;中游则是用纯净的硅棒生产太阳能电池片;下游主要是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包括生产客户所需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为客户设计、安装、调试各种光伏发电应用系统。
根据光伏产业链的要求,光伏专业可分为三个方向,一个是偏中上游的光伏材料方向,另一个是偏中下游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及应用方向,第三个是光伏建筑一体化方向。但无论那个方向,专业所需的实验实训室硬件成本均相当大,光伏企业一条生产线的投入均在亿元以上,即使是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的中试线也需要500万元以上。
(三)供专业建设参考的资源少
目前,在我国除了江苏及少量地区有少数高职院开办了光伏发电及应用专业外,大部分省份都没有开办此专业。即使开办了此专业的高职院校,其开办的时间也比较短,专业建设还在摸索之中,还没有成熟的专业建设方案。
(四)光伏专业的社会认知度不高
正因为光伏产业的发展历史不长,目前社会对光伏产业和光伏发电专业均还不太了解,尤其是广大考生及考生家长对光伏专业不太熟悉,如在招生时如宣传力度不够,光伏专业将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招生计划。
三、光伏发电及应用专业建设探讨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定单式培养”是唯一途径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光伏专业与电子、自动化、机电等传统专业明显不同,电子、自动化类专业就业面广,行业覆盖宽,校企合作的“定单式培养”有利也有敝,最大的问题是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差,因此这类专业很难深入地实施定单式教育。但光伏专业与之不同,我国目前的光伏企业主要是生产多晶硅、单晶硅或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基本相似,行业范围窄,学生就业除了在太阳能应用型企业有所差别外,在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岗位基本相同,针对某一企业定单式培养的毕业生也能满足其他光伏企业的岗位要求。另外,光伏专业的开办本身就是当地光伏产业发展的产物,为当地光伏行业、企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是光伏专业的主要目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唯一途径[1]。
1.光伏专业校企合作的意义
(1)解决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促进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前面论述了由于光伏专业成长时间短,学校的专业师资匮乏。但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的力量,能较好地解决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定期派送校内专任教师下到合作企业锻炼,促进学校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2)部分解决硬件投资成本大的问题。由于光伏生产线的投入成本太大,学校是不可能建设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供学生实训,因此,只能走校企合作的途径来满足学生专业实习与生产实习的要求。另外,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教学科研实验、实训室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专业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
(3)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光伏专业的就业面窄,毕业生的就业选择相对较少,因此“定单式培养”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根据企业发展的规划实施定单培养,使招生与就业有机结合,解决了供求矛盾,避免了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现象。
2.校企合作项目
(1)员工培训以及实习基地建设合作。校企双方互认挂牌,学校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利用学校的软、硬件教学资源,根据企业要求,为企业提供包括员工职业培训、技能考证等在内的人才培训服务。企业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每年接收一定数量学生的专业实习与顶岗实习。
(2)教学、科研及产学合作。学校能利用企业的技术人才资源,聘请企业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讲座、教学、实训指导等工作。同时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一起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进行岗位能力分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模式,建设课程资源等。
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科技项目研究开发,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改造、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
企业能接受学校派遣的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为其提供相关食宿条件和工作岗位,保证挂职效果。
(3)订单培养、合作办学。订单培养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光伏发电及应用专业唯一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订单培养,首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由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岗位能力的需要以及学生后继发展的要求共同制定。教学模式既要考虑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规律,也需考虑企业生产的需要。一般采用“2+1”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较为合适。其具体操作为:三个学年中,学生在校学习2年,企业顶岗实习1年。学生在校学习的两年期间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每年8月在企业从事为期3个月左右的生产实习,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与进行通用能力的训练,又能在企业得到专业实训,还可解决光伏企业8月左右是生产旺季的需求[2]。
为保证订单培养的效果及校企双方的利益,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设立专门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选派技术及管理骨干参与订单培养班级教学工作。此外双方还需共同建设教学科研实验、实训室以及共同实施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
(二)政府与学校的支持是重要的保障
光伏产业已被列入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七大新兴行业之一,湖南省十二五规划也将光伏产业作为重点产业之一,因此学校领导应该坚定光伏专业建设的信心,敢于在光伏专业上投资。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光伏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拨付相应的专业建设经费。
(三)学校加快软硬件建设步伐是必要的措施
1.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由于光伏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因此学院引进光伏专业人才时应该打破传统重“学历与职称”枷锁,降低学历与职称的要求,引进光伏企业一线真正有技术有能力的技术骨干。另外,学校还需制定特殊的人才引进方案,通过给予优秀光伏人才特殊的待遇来吸引人才,建设光伏专业师资队伍。最后,现有师资的培训尤为重要,为满足光伏专业的教学要求,派送现有的青年教师下光伏企业锻炼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2.加快实验室建设的步伐
虽然校企合作能部分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但学校也需要建设必须的基础性实验实训室。包括建设太阳能电池基础实训室、太阳能发电系统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以及在校园内建设一条2KW以上的太阳能发电应用系统,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建设一条太阳能电池生产中试线,满足学生在校内生产实习的要求。
3.打造节能降耗、宣扬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宣传氛围
通过在校园中建设太阳能发电应用系统,利用校园媒介大力宣扬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建设太阳能发电技术专业网站,开展节能降耗等系列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节能意识,又宣传了学校的光伏专业,扩大了社会认知度,为光伏专业的招生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间艺术 布艺制作 平面设计
一、民间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发展关系
平面设计主要通过视觉元素展现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强调外在表现形式。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和制作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国民间手工艺文化应用到平面设计中,有利于丰富当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设计表现形式,也有利于改变我国平面设计的从属局面。东西方文化有其各自的发展特点,从本质上而言文化无优劣之分,对于中国民间传统术文化,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要时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民间艺术文化,这就要求平面设计师们必须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平面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一方面是现实生产及生活实践中精神上、情感上及心灵上产生的创造性反映;另一方面是平面创意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使平面设计创新与民间文化传承协调发展。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通过对中国民间元素就地取材,进一步发扬和传承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以西方的设计理念对东方的传统艺术进行革新。
二、民间手工艺在我国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民间手工艺在我国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应用中,刻绘工艺呈现出“独占鳌头”发展趋势,随着刻绘工艺的不同应用,充分反映了刻绘工艺的适应性。但是,相较于国外的现代设计作品,我国的手工艺类别的艺术作品显得十分单调,国外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则对手工艺类别做了全面的尝试,并将其应用在各种广告主题中,使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多姿多彩。同时,国外在平面广告的创意设计方面也充分地利用了手工艺,极大地加强了广告的特色。我国的平面广告设计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广告制作材料较单一。纸张在国内的平面广告设计中应用最普遍,而国外会针对不同主题的广告设计进行制作材料的选择,如粘土动画广告、生态食材广告、布料广告等,不同的制作材料展现不同的表现效果,给观众不同的视觉刺激和视觉感受。
(二)广告制作方法及制作形式单一。国内平面广告设计在制作方法及制作形式上紧紧围绕“剪”或“刻”进行制作,大部分的平面广告作品是通过计算机广告技术完成的。国外的平面设计会根据设计主题、制作材料、设计创意等因素选择不同的制作方法,如剪纸、刺绣、刻纸、编织、折纸等,灵活多变的制作方法使其设计作品风格迥异、突出质感,给观众传达个性化的设计体验。德国著名设计师凯泽的很多艺术作品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运用不同的制作手法表达广告设计作品的生命力、表现力、感染力及说服力。
(三)广告作品的最终呈现方式单一。平面设计广告作品的呈现方式普遍以纸张印刷的方式为主,尽管“平面不平、设计不简单”、“三维立体艺术平面”、“五感设计”等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平面设计领域的关注和重视,但是这一类的平面设计作品在国内还很少见。国外的平面设计作品对这种创新理念进行了大胆尝试,以刺激人们的视觉效果为目的。如制作旅行广告的设计时,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宣传广告设计主题,并通过实物、现场制作的形式呈现设计创意,突出设计灵感和手工质感,实现观者与设计作品之间的零距离。
三、民间布艺制作技法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发挥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欣赏能力也随之提升,人们不仅希望能从广告设计中获取所需信息,也希望广告设计能以更加有创意的形式满足精神上和情感上的需求。民间布艺制作技术是民间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丰富,“源于自然、始于劳作、表之于情、用之于意”的艺术理念是民间艺术创作者智慧的结晶。人的思想情感、自由意志及生命内在活力在民间布艺制作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表达。
(一)平面广告设计是对民间布艺制作技法的学习和传承。民间布艺是民间手工艺的重要表现形式,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大量的实践,使其蕴含深厚的艺术涵养,充分反映了特定时代民族特色的发展。将民间布艺制作技法充分的应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是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通过对本土民间文化的学习,吸收民间艺术文化的精华,挖掘民族有价值的素材元素,用民族语言展现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同时,借鉴国外平面广告设计优秀作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确保民间布艺文化既保留自身的艺术特色又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需求,在不断完善中使我国民间布艺制作文化走向国际化、世界化。
(二)促使平面广告设计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化、多元化。人们审美水平和欣赏能力的提高促使平面广告设计在表现手法上更加丰富化、多元化,逐渐向个性化趋势发展。民间布艺制作技法中涉及了织、印染、刺绣、扎花、镶边、拼布等技法,根据不同材料的质感和肌理选用不同的制作技法。将这些元素应用到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能够带来全新的设计思路,起到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通过视觉上的刺激和诱导吸引观者的注意力,为观者塑造极佳的视觉效果和艺术空间。
(三)促使平面广告设计更加人性化。手工制作是表达和体现设计师“创意”的最佳方法,观者在设计作品中可以直观的获取设计作品信息。民间布艺制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的是大部分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特征,对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一定的影响。民间布艺制作技法流传至今无疑充斥着民族文化和时代感,是设计师情感表达的重要体现,这种设计情感是强烈的、打动人心的,是对现代设计创作的不断修正和补充,使艺术设计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四、民间布艺制作技法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对策
民间布艺制作技法在材料选用、工艺制作、工艺流程、艺术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为现代平面广告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广告的设计主题,选择具有突出效果的材料和制作方法,这些方法既可以沿用传统方法,也可以对其进行创新,使其进一步加强视觉效果,促进广告主题的表达。
(一)民间布艺制作技法种类丰富多样,可利用元素较多。民间布艺制作技法在材料选用、工艺制作及工艺流程、艺术特征方面的不同之处,使其种类丰富,可利用的元素及素材较多。每一个设计创作者都是经过长期的生产及生活实践,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自由意志、生命力以自身的智慧和创造力融入到布艺制作作品中,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生活艺术品,其中丰富的制作方法和制作技巧可以为现代平面广告设计师们提供参考和使用。为了解决国内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在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和制作形式、作品呈现方式上的单一化的局面,设计师们必须从布艺制作技法的织、印染、刺绣、扎花、镶边、拼布等方法出发,深入研究各种制作技法的审美元素和设计元素,结合实际的设计方案探索富有感染力、吸引力、f服力、表现力的表现方法。针对不同的平面广告主题选择不同的民间布艺制作技法,充分的将民族元素应用到广告设计中,进一步呈现民间布艺制作技法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二)将理论研究应用到实际设计中。目前,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民间布艺制作技法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将其应用到室内装潢设计、包装设计、图书装帧设计等设计领域中。设计师在加强民间文化知识的同时,多浏览和阅读关于平面设计工艺制作、表现效果、材料等加工方面的材料及书籍,挖掘有价值的理论研究信息,并将其应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中,使理论研究得到更好的实现。
综上所述,民间布艺制作技法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能够更好地促进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创新和发展,在平面设计的应用中不能单纯的将制作技法作为出发点,还要从很多层面进入深层的挖掘,了解民间布艺制作技法的文化底蕴还需要设计师们不断的进行学习和体会。
参考文献:
[1]罗淳月.民间布艺制作技法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3,10(8):1-6
[2]钮锟.陕西千阳民间布艺艺术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 . 2015(9):1-8
[3]郑芳,中原“生子”民俗中民间布艺的形式语言――以豫东地区为例[J].装饰.2015(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