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发现式教学论文

时间:2023-03-02 15:01:11

导语:在发现式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发现式教学论文

第1篇

关键字:小学语文 作文先导式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的“作文先导式”教学方法,从开始出现到现在已经得到了教育学领域以及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这一教学方法的倡导者最先将“作文先导式”教学定位在,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指导,对小学生的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了解小学生的词语运用和语言的逻辑水平,并以此为最基础的教学资源,利用科学教学法整合得到适合小学生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简而言之,“作文先导式”教学方法可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另外,语文作为一门口头表达与书面语言结合的科学,小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之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而针对小学生进行的“作文”教育,就是引导小学生实现语言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化。在这一教学模式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学习环境,将“作文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词语、句子、阅读内容的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及时的记录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化,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动态控制,还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

一、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策略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能够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作文先导式”教学的硬件支持。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将知识转化为媒体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的计算机能够很容易的实现文字及其对应拼音的输入与输出,并以文字、图片、声音等媒体形式展现出来。根据“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作文体验、语言表达与阅读水平等基本要素入手,组织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以“说文”、“作文”为指导,进行低年级小学作文教育。“说文”对小学生的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要求较低,因此“说文”可以作为“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检验要素,在教学中逐渐提高小学生的汉语拼音读写能力。教师在这一教学活动中不但充当组织者的角色,还要对小学生的“作品”进行详细的评价,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使小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得到提高。

这种教学方式,在传统的知识传授以及词语训练等教学方式上作出了较大的突破,并变传统教学方式为以学生知识构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能够保证小学生的词语掌握与语言运用的学习效果。“作为先导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摒弃了原来字-词-句-章-篇的教学顺序,而是通过对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来反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语言运用的逻辑能力。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方法的另一种教学应用就是对学习情境的创设,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文字再现的培养,使学生从听觉、视觉、感觉的角度,感受语言的魅力。这样在进行作文学习时,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家长在小学生“作文先导式”教学应用中的辅助作用

小学生最初的口头语言表达来源于父母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虽然是小学生教育的主要引导者,但是对于意识形态尚未形成的儿童而言,仍然会受到家长的重要影响。因此,在语言情境的引导教学中,家长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一定的试听设备,另小学生在反复的试听中掌握情境中的所有内容,以锻炼小学生最初的记叙文素养。

三、小学生“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评估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的口语语言文学与书面语言文学具有较大的非相关度。例如,通常能够用三到四百字描述的一段口语,如果用书面形式来表达同样的含义,可能至少要使用五至六百的汉字。在“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方法中,主要运用了“说文”与“写作”这两种形式。在进行这两种形式同时训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两种方式可能产生结果进行评估,即对小学生进行口语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明确,使小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两者的不同,以及两者适合运用的具体情境。另外,口语语言和书面语言具有较大的思维差异,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说文”训练之后,要注意对训练结果进行分析,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至“作文”的训练之上。避免学生形成两者之间的转化隔膜,最终出现适得其反的后果。

四、结语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方式,无疑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突破,无论是从其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中,都表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此种教学模式将会成为新型小学语文教育的新出路。

参考文献:

[1]陈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

第2篇

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早已接轨,国外许多好的教学方法也被我们借鉴,例如讨论式教学法在我国大学课堂上就被部分教师采用。所谓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法。

线性代数是理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有很多应用价值[1-3]。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由于计算机都是将问题线性化来解决的,所以在计算机日益发达的今天,线性代数这门课程越来越重要。线性代数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线性代数时感觉课程学习难度大,而长期以来教学中普遍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参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与热情不高,课堂气氛呆板,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对教师依赖性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可见,在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是值得每位任课教师深思的问题。

国内外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法的例子并不多见。1919年俄斯凯恩提出了讨论式教学法的概念。在《讨论式教学法——现实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一书中,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给出了采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好处以及教师需要做的准备工作。80年代之后,讨论式教学法逐渐被引入我国,它的研究可以参见各类教育杂志和硕士研究生论文,但在线性代数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少见[4]。

二、讨论式教学法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前景

两年前,在我最初走上讲台时教学经验不够丰富。一次“行列式”的复习课中我是这样进行的:对于这章的知识点我面面俱到地从前往后都复习一遍,然后准备了大量的习题并对习题进行详细的讲解,最后剩下10分钟的时间我为学生出了两道检测题,试图看看学习效果。结果令我非常失望,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这次的教学过程引起了我的思考,究竟我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带着这一疑问我请教了许多前辈,我了解到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过于陈旧,在课堂中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我为中心,致使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性。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我了解到,讨论式教学法恰恰能够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这一教学方法对解决我的困惑有很大帮助,相信对很多教师丰富自己的课堂都会有作用的,是值得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讨论式教学法并非对每门课程的每个章节都适用,也并非所有的班级都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法。受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的限制,目前在我国大学课堂中采取讨论式教学法的教师并不多,而且学生早已习惯了传统的老师满堂灌,学生只负责听的方式。部分教线性代数的教师也想在自己的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但是苦于没有更多理论指导,因此研究讨论式教学法在线性代数中的实施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线性代数是比较抽象的一门课程,讨论式教学法将使教学更贴近实际,教学方法更科学灵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代数思想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能更好地应用线性代数做好理论和实践准备。

三、讨论式教学法在线性代数中的实践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一)前期准备

在教学行列式的定义前,我布置了如下预习问题:(1)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请同学们回忆它的解法。(2)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否给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呢?(3)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共同规律。(4)若将这一规律推广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二)讨论过程

线性代数是公共基础课,上课的人数通常超过百人。在讨论的时候想要全部发言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事先指定好负责人又会打消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采取的是先分小组讨论,讨论完之后再选取代表讲解的方式。下面以一个小组的讨论为例。

学生以具体的方程组来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经过适当的引导该组学生给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表达式

当a11a22=a12a21≠0时,同上面的方法可得

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推广得到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的表达式

当D≠0时,

其中

D=a11a22a33+a12a23a31+a13a21a32-a13a22a31-a12a21a33-a11a23a32

D1=b1a22a33+a12a23b3+a13b2a32-a13a22b3-a12b2a33-b1a23a32

D2=a11b2a33+b1a23a31+a13a21b3-a13b2a31-b1a21a33-a11a23b3

D3=a11a22b3+a12b2a31+b1a21a32-b1a22a31-a12a21b3-a11b2b32

学生总结的规律如下:

1.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分子与分母都是由2!个数字做加减运算得出来的,而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分子与分母都是由3!个数字算出来的。

2.分母均为同一个数,是由方程组的系数得出的。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分子与

分母正项与负项各占一半。

4.分母中各项的下标具有规律,第一个下标都是

自然序,第二个下标为排列。

5.分母中每项的正负号与第二个下标排列的奇偶

性有关系。

6.解xi分子的特点是用bj替换分母中的aji而得到。

(三)整理分析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根据学生总结出的规律引进二阶和三阶行列式的定义,将二阶和三阶行列式的定义推广为n阶行列式

在引入行列式记号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学生发现了对角线法则:二阶行列式可以看成是十字交叉相乘再相减,即         的左向对角线减去右项对角线。三阶行列式可以看成是                      的由所有3个在同一左向对角线的元素的乘积的和减去由所有3个在同一右向对角线的元素的乘积的和。这是否也是一种规律,这种规律能否被推广呢?让学生们围绕这一问题继续讨论,学生们发现:

1.二阶行列式与三阶行 列式的对角线规律不是很

一致。

2.按对角线规律对四阶行列式计算时一共会出现

八项的和,而由之前给出的规律显示四阶行列式应该是4!项的和。这与之前总结出来的规律矛盾。

3.学生用具体的四元一次方程组验证了对角线

规律对四阶行列式不再奏效。

4.“用对角线法则求行列式”并不是行列式计算的通用办法,它具有特殊性,不适用于三阶以上行列式的计算。公式

可以作为一般行列式的定义。

结论:通过讨论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行列式,尤其在强调以上四条特点后,学生既知道行列式的特点,又掌握了计算行列式的正确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田芳.线性代数教学环节改革的构想[J].高师理科学

报,2007,(6).

[2]李春华.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理论走向实用[J].

科技信息,2008,(30).

第3篇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物理教师的理论素养

(1)开学初组织教师学习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新的教学理念武装头脑,全面提高本组教师的理论素养。

(2)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改革的有关材料,把握新时期物理教学目标与重点,学习新教法,力求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具成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3)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心得体会交流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反思,6篇论文获得市一、二等奖并收入汇编,还有多篇论文、教学案例与反思参加学校汇编。

(4)认真组织教师参加远程培训,所有教师都积极地完成规定学时,成绩至少合格。

2.加强了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各项活动有序地进行

(1)严格按照开学时的工作计划,落实教研活动制度,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并做了详细的安排,真正做到了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内容、定时间、定地点。

(2)完善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提高了各备课组的教研质量。集体备课做到了“四统一”(统一进度、教案、练习、测试),加强各组之间的交流、听课、评课等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高一级备课组在这一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3)认真成功组织了本组的教学公开周活动,陈飞腾老师开了示范课,罗智强、李萍杰、宋锡海、余赛红四位老师分别开了公开课,全组老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使全组教师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3.新课标的理念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学期初组织教师学习教材教法,认真进行教材分析,熟悉各年级知识体系及教学目标、教学要求。

(2)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

(3)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和情境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实践能力。

(4)定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5)高一、高二备课组认真抓好学科竞赛辅导工作,分别举行了校级物理竞赛,发现了一些物理学习尖子,取得较好的成绩,为参加奥赛做好充分准备。

(6)加强了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了配合学校“十一五”省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的研究,积极探索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全组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刘玉树负责的《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陈飞腾负责的《信息技术与物理创新教学》、方秋月负责的《中学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都在本学期完成了结题,研究成果上报学校。

4.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卓有成效

(1)组织了青年教师进行教育理念、理论的学习,定期检查学习笔记,全面规范教师的学习活动,各青年教师均在学习中得到了不断提升。

(2)组织了新教师上好汇报课,做好各方面的指导工作,各青年教师通过各种讲座、交流会议、参观等活动,对教师业务进一步熟悉,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3)积极做好“青蓝工程”建设,老教师积极做好新教师的指导工作,协助新教师成长。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极大促进了我组青年教师的成长。翁志鹏老师和林志臻老师参加“砺青杯”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分别获得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5.各项常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1)定期进行教学常规调研工作,及时获取了反馈信息,不断地改进教学。

(2)定期抽查教案、听课记录,检查作业批改情况;林志臻老师的教案获得校优秀教案。

第4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推销学;问题;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256-14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3.013 

一、推销学体验式教学现状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教育哲学和方法论。在这种哲学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教育者有目的地把学生置于直接经验和专心反思中,使其增长知识、发展技能和澄清价值[1]。 

由于体验式学习在获取“如何做”的默会知识方面有明显优势,因此这一方法非常适用于推销学等以获得操作技能为目标的职业技能类课程。依据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型,推销学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可以大致归纳为四个阶段。(1)情境体验。通过案例阅读、观看推销情境视频、模拟销售等形式使学生经历推销情境,产生直接体验。(2)情境回顾与反思。学习者回顾经历的体验过程与即时感受,对体验进行分析反思,找寻情境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原因。(3)总结归纳。通过对学生反思的引导,归纳总结出经验与教训方面一般性的结论,与理论相比照,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知。(4)设计应对方案。对推销情境进行重新设计,如考虑“如果我是推销员该如何应对”,然后撰写形成具体的应对方案。 

尽管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国内的推销学体验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教学设计方面的问题,造成“学生在情境中没有参与感知”“体验环节僵化与教学内容两张皮”等现象[2]。参照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型,笔者将推销学体验式教学设计的问题归纳为创设情境、回顾反思、理论指导、评价反馈四个方面。 

二、推销学体验式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不足,容易被学生质疑,降低学生学习的投入度 

对于职业技能型课程而言,情境与技能学习密不可分。情境不仅是学习技能的辅助手段,还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投入度。在学生看来,真实的情境意味着学习的有用性,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可以直接应用于现实社会,从而增强了学习的投入度。反之,戏剧化的情境或与学生经验差异较大的情境会被学生质疑学习知识的有用性,从而降低学习动机。 

很多教师喜欢在课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当案例源于国外教材时,由于国外文化与学生的经验差距较大,就可能出现学生质疑情境真实性的情形。此外,一些学生为了在情景模拟时突出戏剧化的效果,会刻意加入一些不真实的应对,也会引发对情景真实性的怀疑,进而降低学习效果。 

(二)回顾反思缺少合适文本,难以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深入反思,发现问题 

反思是体验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从情境体验中发现问题,分析根源,提出解决方案才能完成体验式学习过程。现有的教学方式中,如果采用书本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案例的真实性有可能受到质疑;如果对现场的情景模拟进行分析,学生又难以记得推销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不利于反思的进行。 

(三)课程理论的指导性不足,难以使学生学以致用 

分析推销情境时,如果采用学习理论知识的教学视角,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就容易使理论成为教条,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如果不给予理论引导,又可能出现学生反思过于分散,没有统一研讨重点的情况。因此,体验式教学设计的关键是将理论学习融入具体情境,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自觉作为分析框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学习结果缺少及时细致的反馈,降低了学生的主动性 

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反思分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提出的应对方案是否有效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是保持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计划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都给予及时细致的评价与反馈。而现有的体验式教学中,由于师生比不足,教师精力难以达到对每个同学学习过程的及时细致评价,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推销学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拟定任务,从现实中获取真实情境 

为了提高情境的真实性,教师可以设计活动,让学生记录现实中的推销情境进行分析。比如,推销学中识别需求、推销说明与演示、异议处理、成交等环节常见于店面销售的真实情境中。对此,教师可以选取手机等产品,让学生以消费者身份进入店面经历推销过程,并通过录音等形式让学生再现这一真实情境。由于学生对推销过程有切身的情感经历,因此对这类情境的分析往往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借鉴访谈分析的技术,将现实情境转化为可供分析的文本 

教师可以通过录音文字转录的形式让学生把现实中的推销情境转化为对话文本,让其他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这种对真实推销对话的分解可以让学生找出销售员下意识反应时出现的问题,归纳出需要注意的常见缺陷,提出针对性的方案。 

(三)将课程理论转化为分析框架和评估工具,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推销过程包括识别需求、推销说明、异议处理等多个环节。如果没有分析框架就组织学生对推销情境进行反思,很容易形成思维过于发散、讨论杂乱无章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在分析前,对推销步骤进行大致介绍,以此为分析框架引导学生对各个推销环节逐一分析。 

此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真实销售情境中总结出这些经验性结论,从而将推销理论转化为学生认同的评价准则。当学生进行推销模拟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利用准则对推销过程进行评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专业教学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四)设置相互分析评价的任务,形成细致及时的反馈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90-02

1.问题的提出

本着对化学教学的热爱;本着相互交流学习,取长初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了解我县初中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现状如何?我想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和了解。本调查是基于这样的情景提出来的,我也希望通过本调查反映我县初中化学教学多有实情景和需要,一是本人可以借鉴学习;二是为了解我县初中化学教学提供支持。

2.调查方法

采用拜访交谈,听课观察,电话交谈,问卷调查、参加教研活动等方式进行调查。于2007年9月-2009年4月对我县20所初中(包括2所完全中学初中部)中的10所进行了调查。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化学教育教学大环境。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提高,这全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科学技术给工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却同时给人类带来环境污染的不幸。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计在于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建设发展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中学化学教学担当了义不容辞的责任。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改进实验装置,从而避免对环境的危害。

3.2教师对新课程中教育理念的理解和看法。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育理念正发生着变化。有95.2%的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主,而转以探究为主,构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78.3%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同时也强调化学"双基"教学必须同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密切联系,要教育学生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一种科学态度,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71.3%的老师认为"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探索、创建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3.3化学实验教学现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目前初中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着硬件"跟不上"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学校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及药品尤其是在目前班级及人数剧增的情况下更是捉襟见肘。大多数学校只有一个这验室,90%的学校的化学仪器装备还停留在当年"普实"的验收标准上,实验教学没有很好开展,大部分学校化学实验开出率不到40%,同时大部分学校学生实验在教学上出现空白,更谈不上家庭实验了。在实验教学中出现以下几种状况:第一"黑板上画实验、讲实验、听实验、背实验"这是很多初中化学实验课特有现象之一。第二,学生实验开展的少,演示实验多,大部分学校不做学生实验,最多是老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看一下,有的学生连实验仪器都没有摸过,对化学实验感到陌生,有的学生由于经常不做实验,连一些特殊的仪器名称都叫不出,更不用说实验能力了。第三,实验探究流于形式,即使一部分学校偶尔做一次实验,只是验证性实验,这种流于形式的实验探究没有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4化学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反思情况。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研究主要关注的课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69.6%,"怎样调动学生参与"为59.2%。"实验探究"为49%,"学因生的转化问题为71.4%。在工作之余写教学小论文的不到10%。在极为繁忙的教学之余,关于反思与文字记载方面:82.5%的老师进行了教学反思,反思后无记载的为53.8%,反思后有记载的老师比例偏低仅为23.3%,详细记载的人很少。

加强教育科研是新课程下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目前教育科研的形式有校本教研和网络教研。调查发现多数学校教研组少于3人,校内同行之间的教研活动很难深入展开,因此进行校本教研次数也很少,由于多数教师没有电脑,因而也不能在网络中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不能把自己的教学心得、经验、教学论文、教学反思在博客上,没有交流的机会,也就无法展开网络教研。由此看来教学研究和反思还需进一步加强,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启发式教育

我们的教育已经逐渐的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间被提了出来,我们在整个的教学中间,要改变老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逐渐的把课堂营造成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通过学生和老师的不断地交流,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改的提倡下,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式的数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给小学数学学习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老师的指导点拨,不断的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不断地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学习中间了解生活,在生活中间掌握知识。通过启发式的教育,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间不断的活跃思维,大胆创新,真正的达到新课改的预期效果。

一、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强调老师对学生的指引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在新课改的趋势下,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发生了改变。逐渐的强调老师指引,学生思考,师生共同交流,老师在指引的时候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的引导,主要是对思考方法和思考的模式进行指引,让学生在掌握思维的方法之后,自主学习,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主动积极。在小学的数学教学模式中间,我们的启发式教育,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引下,变换教学方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创新。

例如:我们在教授学生数学乘法的时候,以前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但是在启发式的教育中间,我们的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要大家死记硬背了,尤其是在一位数的乘法运算中间,2×9中间,我们不需要去背口诀,只需要用我们的双手将左边食指弯曲,食指左边还剩1根手指,食指右边还剩8根手指,将这两个数字组合就是最后的答案,学生在掌握这种思维方式之后,就可以一次类推,应用到其他的1位数乘法中间。这种方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模式,老师在方法上面的不断的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减轻了学习的压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学习数学,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会得到极大的改变,老师和学生在这种启发式的教学中间,关系会更加和谐,交流障碍会越来越少,更加有利于学生成绩提高,启发式教学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强调启发与创新

小学是学生的思维是处于最活跃的阶段,老师在教学中间,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将活跃的思维应用到数学的学习中间去,促进启发式教学的发展。小学生对于很多的问题都比较的好奇,老师要充分的利用这种好奇心,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学的学习中间,让学生不断的去探索,求知。在小学的教育中间,老师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数学的学习,用启发式的教育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感受到数学学习中间的乐趣,感受到学习数学对自己的生活的帮助,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潜力和学习信心,不断的在数学学习中间取得进步。

例如:当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他们就身边的东西进行计算,计算出课桌的面积,文具盒的面积。甚至是为了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的学生的身高进行统计,算出学校学生的平均身高,或者是统计学校的学生的年龄,计算出平均年龄,让他们走出书本,在现实生活中间,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让他们明白自己学习知识的有用性。

三、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强调对学生的点拨

小学的数学教学内容之间,都是知识相互连接而成的,知识之间具备一定的关联性。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不停的将学过的知识,不断的调动出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所以,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间,要不断的将新旧知识结合,在同学脑海中间建立起数学的知识体系结构,在教学的过程中间,还要注意应用恰当的提问方式,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加强学生的联想能力,当学生的思维陷入困境时,老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在不完全依靠老师的前提下,主动的通过思维的障碍。

例如:在讲解分数能够化解成有限小数的特征时,我们要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计算和举例,发现里面的规律是有一定困难的,老师可以通过点拨,到底是分子在里面起决定作用呢,还是分母起决定作用呢?在学生的不断的演算中间,当遇到思维的障碍时,老师可以再一次进行点拨,让学生试着将分母分解质因数,让学生自己去找到其中的规律。这样的提示在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进行点拨,让学生找到思考的方向,摆脱思考无路的困境,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推动小学启发式教育模式的发展。

四、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强调团队协作

现在的教学理念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在现在的社会中,团队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在数学的教学中间,我们在将一个学习任务布置下去的时候,当学生感到任务的复杂和庞大,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时,他们就会自觉地寻找团队进行分工合作,老师则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扮演一个旁观者,通过学生自己去分配任务,协调合作,完成任务。

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的教育模式也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逐渐的被代替,小学的教学开始转型启发式教育这种新课改模式下。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没有强烈的师生观念,有的只是老师和学生在学习问题上的交流探讨,老师也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教学,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间,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加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促进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间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韩双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教育教学论文,2011,10.

第7篇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的农村初中课堂里,旧的教学方法依然从在。从长远来看,这种简单重复的匠式教学方法,既不利于一所学校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又不利于广大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最终也导致了使广大农村初中学生失去了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时机。因此,在我们麦积区反思整个农村初中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课堂教学,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本课题研究的最大任务。对于不同的教学环境,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不尽相同,同样,对于每个个性鲜活的学习个体而言,其“提高与发展”的目标任务也各有侧重。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目前国内外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有效教学研究一般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变量,即学习活动的环境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的效率是否有一定的影响及特征;

(2)过程变量,即师生的课堂行为、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效果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3)结果变量,即教师的期望以及教师设定教学活动所依据的、可用有效教学的目标和标准加以检测的教育成果。

三、研究思路、提纲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

(1)把握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与规律,引导学生的学习意向,极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努力建构既符合教育学一般规律,又切合农村初中这一教学背景要求且尽可能科学、客观、具体的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体系;

(3)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促进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领悟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真正在课堂教学实际中转变学生观、教材观、教学观。

(4)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养成不断审视课堂、诊断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技巧

2.研究提纲

(1)当前社会环境下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心理现状的分析研究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待学习的主观态度及学习心理状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本课题研究通过心理量表调查、个案分析等方法,力求对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作出一个整体的、全面的分析和把握。为教师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学习心理现状的分析研究还要重点研究相关的影响因素。

(2)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影响的分析研究

一般而言,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向,本课题研究力求揭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层面上具体而微地影响或者左右着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行为的变化,努力为建立合理而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提供客观的、科学的依据。

(3)教师的教学心理及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技能方法,是一套策略,更是一种理念,教师带着什么样的教学心理,带着什么样的学生观、教材观、师生观走进课堂,并在这种种观念的指引组织进行各种教学环节和选择教学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

(4)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的分析研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班班通等校园网络硬件在农村初中的逐步完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的走进课堂,为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大的、高效的作用,应该对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5)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养成不断审视课堂、诊断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技巧。

有效课堂教学既是一种理念上的目标追求,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能力,所以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探索和试验,比较与发现,鉴别与选择,寻求符合农村初点的充满个性化特色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第8篇

关键词:师范教育综合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005-02

一、合作授课的研究背景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要求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这对高等师范院校及其毕业生是一种挑战。

英语系“思茅市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课题组曾对我市65所中小学332位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行为进行了为期2年的观察、访谈、调查研究后,发现仍然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抱着“思想更新,行动不变”的态度进行教学,在他们当中80%以上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很少用新课程提到的任务型教学法,尽管调查的教师中98%的教师参加过“走进新课程”和“继续教育培训”的培训1至3次,但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没有明显的变化,年年培训,年年一样。

基于以上分析,思茅师专“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寻”课题组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在《综合英语》课上与英籍教师合作教学,“《综合英语》课贯穿英语专业教育的始终,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中英教师在《综合英语》课上开展合作授课,通过实施“任务型”教学法,实现“师生共赢”,同时让学生从观念上和教学行为中深层次地认识和体验新课程标准,以期从源头培养合格新课程的师资队伍。

二、合作授课的研究目标

中英教师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授课,探索以校为本的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模式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学生成长的教学教育模式。

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研究实现“师生共同”提高的目标,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实现高等师范英语专业教育的角色的转变:即,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者和参与者;成为中小学合格英语教师的培养者;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后培训的承担者。使学校赢得较好的社会效应。

三、合作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1.前期研究的理论成果

思茅师专“思茅市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新视角,主要是:①以学生为本;②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③教师教学观念是新课改的关键。以上是本课题的直接理论基础。

2.任务型教学理论

国内外语言学与教学法专家一致认为:任务都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为学生主动发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四、合作教学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

2.行动研究法: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3.经验总结法:及时撰写教学论文,不断提炼经验,探索规律。

4.分工协作法:明确各自的分工,加强协作,齐头并进。

五、合作教学的实施步骤

基于对高师英语专业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理解,课题组成员与来我校任教的英籍教师Lesley结成了合作教学对子,开始了中英教师合作教学的探索。

1.备课阶段

首先,中外教师在《英语教学法》课程合作一年;其次,积极开展以“教师工作室”的活动,探讨教学热点和难点,交流教学心得,学习教学技巧和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树立正确的合作教学观念。同时广泛开始听课。

2.实施阶段

通过对准备阶段获取数据,详细制订合作计划:1)集体备课。共同设计教学方法,确定相关的课外辅助活动。2)合作授课。两位教师共同授课。3)合作指导课外辅助教学活动。

3.总结阶段

对合作教学实施阶段所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验、学生素质跟踪调查数据、

合作前所制定的提高目标加以对比分析,并对合作实施阶段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做到:

①建立和完善“合作式教学”模式相关的一套工作体系与指导方针用以指导后续合作者;

②建立评价体系:教学能力——专业发展情况;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与方法的改善、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③资源共享——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全系、全校、全市中小学及更为广泛的地区推广与普及;

④为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与方式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六、结束语

虽然中英教师共同走进同一课堂有许多的困难需要克服,但还是值得做做,以期通过中英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实现一种理想的英语教学模式,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就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学生特点的英语教学新路。

参考文献:

[1]康素霞.对专科综合英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2).

第9篇

研究性学习即通过各种能力和方法取得最优学习途径和理解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国家就对“研究性学习”这项学习能力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且作为国家教育的重点举措,希望通过这项能力使得21世纪青少年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当然,要培养这种能力,就必须通过不同于传统手段的方式进行培养。 

那么到底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主动学习和课堂教学活动交流的一种方法和理念,它不局限于某种特定学科,适用于任何学科教学。从深入的内在意义讲,它是一门单独成立的课程,可以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设疑问答来进行与科学探索类似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进行资料收集、分析、探索、交流等,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索、研究能力。 

传统教学是被动式的“填鸭式”教学,“研究性学习”是它的对立面,其宗旨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继而影响其创造、实践能力,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受到教育界的青睐。当然,这都是因为它与传统教学相比较之下存在更多的优点。 

1.研究性学习针对的载体是“问题”,也可以说是一种课题或者专题等,主要是根据问题本身引申出来的专题活动。问题的提出可以通过一个课堂案例或者是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出问题。 

2.开发、自主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因素。问题多源于生活,涉猎极广,很多都是学校提供不了的,所以就需要我们给予开放、自由的空间来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时期是大脑活跃的关键时期,每个人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同的,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不一致的,甚至会突破原有的教学封闭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独立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或者自主学习进行的课堂活动,整个课堂的导入和实施都是通过学生完成,表现了学生的个人基本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也可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特定时间内作为一个命题中“问题”的引出者和实施人,当然,这就表示他对于这个问题的责任,培养了学习责任感。 

4.研究性学习侧重点:多方面、多角度、多实践。多方面就是可以依据一个学习内容从多个方面进行组织,更有利于知识的融合;多角度就是可以通过让学生练习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性问题,或者联系(甚至可以是一些大的方面: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等)和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多实践就是在学习一种相对意义不是特别明显的知识时,可以在其实践的过程中直接获得学习的经验和途径。 

二、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中的设计 

英语课堂中的语法教学很多都是直接展现的方式,而且范围很广,几乎涉及英语课程的所有单元。这样确实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记住、记牢,但这是一种笨拙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大脑中不是对这一语法的理解,而只是单纯地记忆,这样不仅起不到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更加深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研究性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语法是有规律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结合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进行知识总结、再发现等,有利于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正确的做法是应用一些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由传授转变为引导性教学,教学中多设计一些教学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对于学生的解答,正确时给予鼓励,以此增强学习自信心;当不正确的时候,正确分析出错的原因,用正确的方式演示一次。这样学生对语法的学习和认识就更深刻,也为教师教学做很好的铺垫、巩固。 

以学习倒装为例,采用以下步骤: 

1.创教学情境,将材料展示。 

2.提出问题:展示两组句子,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不同。 

3.得出结论:语句意思相同,其语序不同;发现前一句都是倒装的句型。(如果这是学生首次遇到的句型,教师应当告诉。) 

教师提问:什么是倒装呢? 

学生经过讨论和总结之后说:其特点是主语和谓语进行了调换。 

学生对这种句型掌握之后,教师应当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接下来的问题分析: 

问题1:倒装在句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问题2:倒装句型都是一模一样的吗? 

问题3:倒装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那到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适用呢? 

举几组例子,然后将第一句进行连接,感受不同,回答问题1;将句子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进而让学生回答问题2;仔细读取几组句子,然后小组进行分析、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3。完成以上问题之后,基本上学生对于这种倒装句型已经完全掌握。以上的探究过程都是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由教师进行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就使得学生处于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