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区域经济学

时间:2023-03-02 15:01:47

导语:在区域经济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区域经济学

第1篇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很多学者对区域经济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教材。很多高校也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少的教师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驰、舒劲松(2013)指出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姚春玲(2010)、杨清、姚永鹏(2012)、李琪(2014)指出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殷颂葵等(2013)探讨了GIS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孙立霞、丁生喜(2013)讨论了实践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角度谈谈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课前准备问题。

1 授课前教师要明确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定位

首先,授课前要了解授课学生所在专业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目前各高校区域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不仅有经济学系开设该课,而且地理学系和公共管理学系也在开设。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学生既有研究生层次的,也有本科生层次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或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或研究型人才、或复合型人才等等。而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紧密相关。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就会不同,因而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就会不同。

其次,明确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不同,教学任务就不同。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授课对象,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因而教学任务就不同。比如高校地理学系、经济学系、公共管理学系都开设区域经济学课程,但教学目标显然不一样,因而教学任务就不同,教学的出发点和授课角度以及侧重点就不同。所以区域经济学授课教师要清楚授课学生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明白课程教学目的,知道学生专业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综合素质结构的构成,提高教学的自觉性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2 授课前教师要精心准备授课内容

要上好区域经济学这门课,就要把每一堂课上好,但是一堂课不是孤立的,它是一门课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一门课而言它是一个局部,所以要事先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要上好区域经济学这门课,教师应事先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既能把握粗枝大叶,也能在上每一堂课时随时添枝加叶进行润色,能融会贯通、信手拈来。所谓“整体上”就是对这门课的全部理论内容都要全面地、深入地、透彻地理解;对这门课所涉及的主要能力要求都能够全面、熟练、牢固地掌握;这样才能在具体讲授每一堂课时有一个全局的观点,恰当的把握,才能保证这门课的整体效果。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应做好如下几件事情。

(1)研读区域经济学教材和相关参考书。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很多学者如周起业、刘再兴(1989)、郝寿义、安虎森(1999)、张秀生(2007)、孙久文、叶裕民(2010)、安虎森等(2010)、魏后凯(2011)等等对区域经济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教材。在这些著作中,他们根据对区域经济学概念和研究目标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区域经济学教师在选定一本教材进行研读的同时,还应参阅相关参考书,以便扎实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贯穿全课程的基本线索是什么?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重要结论是什么?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根据课时的约束,有选择地、有侧重点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内容和方法。

(2)亲自做过教材中全部的练习题和思考题。课后的习题不光是留给学生复习巩固用的,区域经济学老师通过做练习也能获得很多教学启发。通过做练习可以知道哪些是重要的知识点,哪些内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做练习时要用到哪些方法,包括一些数理方法,可能是学生的薄弱点,要提醒学生事先去查找有关工具,也便于老师在教学中就这些问题做重点介绍。另外练习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老师通过做练习可以及时得以纠正,也便于学生在做练习碰到难题时,老师可以及时地答疑解惑。

(3)认真研读有关前修和后续课程的教材。区域经济学课程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经济学科,整个课程讲授有较高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与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课程联系也较为密切。区域经济学教师在授课前得知道本课程在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本课程与其前修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怎么样?有的知识点在不同的课程中会有重复,出于课时的考虑或是不同课程性质的原因,这些重复的地方可以删减或是从特定课程的角度讲授。

(4)教学内容能突出时代背景。过去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现在要求教师得有一条河,是活水,是时时更新的知识。教学内容的吐故纳新是教学上永恒的要求。科学在发展,专业内容更新快,教师要教给学生不过时的东西,尽可能把新的进展和内容充实到课堂上。这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跟踪要及时,必须坚持学习,坚持研究。这些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各类报刊杂志网络上时有介绍区域经济建设方面的文章,这些实例可以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各级党和政府所作的方针政策和报告文件中经常出现如“区域”、“区域发展”、“主体功能区”、“区域协调”、 “城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创新驱动”等词语,区域经济学教师通过仔细研读“党的十”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各地“十二五规划”等各级党和政府所作的报告文件,可以从中捕捉前沿的科研信息,把握科研方向,探索促进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有利于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促使教研相长。

(5)教学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抽象性比较强,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方式是个不错的选择。教学中如果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例应用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知识,会令学生感觉到这些理论是有生命的,是鲜活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是学而有用的。因此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地方经济,以便于授课时作案例教学或作专题介绍。在运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地方经济时会观察到一些新情况,得出一些新结论,因为一个县、一个地区、一个省的经济发展,固然取决于它的优势或长处,但更多的是受制于它的劣势或短处,就像“木桶原理”。如以江西省为例,可以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城市化发展水平、宏观经济大势等方面采用比较分析法将江西有关指标与中部及江西周边地区进行比较,从而把握江西的基本区情,进而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全局中的地位、区位因素、产业结构、发展战略、人文环境等。利用众多的数据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研究这些经济指标,并通过各种图形和表格动态直观地呈现出来,将理论和实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更有说服力,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经过这样精心的理论联系实际式的教学准备,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3 授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

我国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说的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区域经济学老师要了解学生的专业和以往先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整体成绩等信息,以便决定本课程在本届的讲法,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及考虑如何与其专业相结合。区域经济学老师也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进度、广度、深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4 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第2篇

内容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对城乡的研究主要围绕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滞后、“三农”问题、结构发展失衡等问题展开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关键词:统筹城乡 路径 空间模式 选择

在区域经济学中,城乡是一个极化和计划区域,城市是区域核心,与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腹地形成经济区域,城乡应是一个发展的系统。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中心,城乡之间存在着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城市以其辐射范围内的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其依托,二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人员、技术的交流,城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重工业发展模式,致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即使农村乡镇企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没有和城市工业形成合理的分工,表现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同时由于长期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使得城乡要素不能流动,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农村资源得不到开发。由于城乡之间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严重分割对立、非良性互动的城乡关系。当前,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我国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阶段(白津夫,2009)。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从区域经济视角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从城市经济视角的分析

经营城市的视角。“腾笼换鸟”是经营城市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使一些污染大、效益差的城市工业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到郊区或农村乡镇,企业降低土地和劳动力等成本进而提高效益。腾出来的土地则发展一些附加值较大的商贸、房地产业,同时可以改变城市老区过于拥挤,环境恶化的问题,而农村工业也可以与城市迁出的企业进行分工合作,实现工业效益提高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双赢。

总部经济的视角。一个企业如何进行部分搬迁到郊区或农村乡镇,从总部经济来讲,一个企业可采用“总部+基地”的模式,即将组装加工这种利润空间小的生产车间以基地的形式建立在农村乡镇地区,而把营销、研发、决策等利润空间大的机构以总部的形式建立在城市(高洪深,2006)。农村地区如果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结构升级的机遇,承接其制造基地转移,形成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加工配套能力,是区域经济从欠发达走向发达成熟的重要路径。总部经济这种企业空间组织形式可以实现企业、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

(二)从区域产业发展视角的分析

从产业转移来讲,城市区域在产业发展方面除了对传统产业要进行技术改造和制度创新以外,另外还要“吐故纳新”,即有的产业要淘汰,有的产业要转移到下一级区域包括农村地区,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发展新的产业,以达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农村区域应依托县城规划区、中心城镇和原有产业基础,利用接受城市产业转移的机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既避免了农村工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又促进了城市工商业向集聚区转移,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动,形成产业集群。

重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朝阳产业,就业量和GDP增加的空间较大。由于受城市以非农产业为主、农村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思想的束缚,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同时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同国外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应大大加强。现阶段应优先发展农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发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等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现代农业赋予了农业的多种功能,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以休闲、观光、度假为内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就业。

(三)从区域经济合作视角的分析

从区域合作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要重视城乡经济合作,城乡经济合作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自愿行为,比较单纯的城市支持农村而言,前者是一种长效机制,更具有可持续性。从合作形式来讲,可引导部分乡镇企业与城市大中型企业专业分工、劳务合作、零部件加工配套,推动城市企业与乡镇企业的合作、联合和重组,组建新的跨城乡的企业。组织形式上可采用虚拟企业、外包制、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等企业间网络形式,制度方面淡化城市企业与农村企业的界限和区别,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张平军,2004)。

鼓励城乡要素对流,实现要素在城乡的优化组合。城乡要素具有互补性,农村有土地、劳动力等廉价资源,但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城市情况则相反。事实证明,城乡要素对流和重新组合,如农民工进城务工,城里人到农村投资搞现代农业,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相应的配套制度如户籍制度、税收制度、投资准入等都要进行改革,以促进城乡要素对流。

统筹城乡发展空间模式的选择

(一)统筹城乡发展空间载体的选择

1.中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就我国国情来讲,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也落后于其他很多国家,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过于拥挤、基础设施不足、失业问题严重、治安问题突出,而中小城镇数量少、基础设施落后、乡镇企业不发达、缺乏促进就业和居住的吸引力,难以接受城市产业转移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当前小城镇建设应按照“科学规划、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的原则,多方筹资完善基础设施和城镇服务功能,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建设工业主导型、商贸主导型、交通枢纽型、风景旅游型等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体系,增强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就业等方面的能力(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1998)。

2.城乡边缘区(Desakota)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边缘区承担着消除城乡对立、缩小城乡差别的职能。这一区域不仅要承担城市一部分转移下来的功能,如居住、接受城市第二产业转移、教育等功能。还要依靠毗邻城市接受先进技术辐射的优势,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边缘区还常常会完成自身一部分地区的城市化过程。边缘区的发展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等因素,合理控制资源承载力,使空间扩张与资源集约利用相统一。注意土地利用规划要与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协调好农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城市用地与农村用地之间的关系。建立提高边缘区失地农民的保障水平的长效机制。

3.农户集中居住区是统筹城乡发展创新的空间载体。农村农户居住比较分散,土地开发空间很大,借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机会,搞好村庄的规划建设,土地节约效益尚为可观。实行集中居住,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集中居住区条件优越,配套完善,卫生、幼教、安保、超市等社区服务资源丰富,生活方便,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住房条件和社区服务。通过集中居住区建设,可以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城乡空间布局融合、基础设施对接和重要资源的共享。对于进一步加快农村住房改革、村庄规模调整以及迁村并点、合村并点等工作,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结构模式的选择

1.增长极模式。该模式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运用上,主要适用于经济欠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在资金技术等实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可重点选择能够培育带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城镇,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经济体制,创造有利于增长极发育成长的软环境,产生较高的投资效果。在把城市培育成经济增长极的基础上,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农村腹地发展。

2.点轴(线)开发模式。在一些经济中等发达的地区,一般已经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较为丰富的资源,其工业和小城镇往往围绕某一中心城市及交通路线交汇处形成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这类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结构模式的选择方面,关键是选好重点开发轴线,如交通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各种线状基础设施,其中以交通线为主。再在重点开发轴线上,有选择性地培育增长极,以扩大增长极对农村地区发展带动的广度和深度。点轴发展模式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模式,它不仅能带动城市周围的乡村腹地的发展,还能带动交通干线周围的农村腹地的发展(许鲜苗、宋福忠,2010)。

3.网络开发模式。点轴经过长期的渐进扩散,结果形成点轴纵横交错,形成人口、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复合集聚,在空间上形成经济网络。网络开发模式较适合于经济发达地区,此时通过增长极和轴线的影响,在较大的城乡区域内已经基本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选择该模式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密切联系、要素顺畅流动,城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众多面积宽广的城乡融合区,通过城乡融合区的不断演进发展,带动广大农村地区逐步实现城市化,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发展模式。

区域统筹城乡发展路径和模式选择

在统筹城乡发展路径和模式选择方面,由于不同区域在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根据本区域的区情灵活选择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可能是上述模式中的一种,也可能是上述模式兼而有之。如成都是西部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位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川西平原,区位优势明显,城乡经济较为发达。但具有大城市带大郊区、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矛盾。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根据建设“世界田园城市”的设想和区域发展特点,通过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带动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农村建设,农村定位在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方面,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模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很好的模式。

重庆市和成都市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动大农村,而且大多数农村都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偏远地区,这与大城市小农村的成都市有着诸多不同。在城乡统筹方面,重庆作为一个中央直辖市和西部中心城市,也是一个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发展功能。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在区域分工的需要,城市主要从事教育、金融、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和一些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城乡边缘区和农村地区需要承担一部分重庆市区转移出来的功能,如发展机械、化工等加工工业和发展占地面积比较大的旅游、娱乐等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根据重庆农村山区较多的特点,发展重视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而四川自贡作为一个有待改造的老工业城市,存在着城市老区过于拥挤、环境恶化、传统工业效益欠佳的问题。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方面,应注重城乡和工业协调发展,城市可采用经营城市思想,对传统的经济效益差、占地面积宽、污染大的产业转移或部分转移到城市郊区和乡镇,通过调整城市的工业结构和大力发展房地产、商贸等新兴产业,城市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城市形象得到大力提升。四川自贡作为一个丘陵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载体方面,除了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外,应主要采用农民集中区建设的模式,引导农民由“散居”变“集居”,该市在推动农民集中区建设中探索出的小城镇扩展型、产业支撑型、项目带动型、基础设施带动型、征地安置型等模式都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白津夫.保增长要城乡产业发展[J].北方论丛,2009.3

2.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平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方向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128-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际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及相关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需要,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已经有103所高校设置了区域经济学硕士点,近30所高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学博士点,中国社科院、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南开、厦大等著名高校都发展了区域经济学博士点或硕士点,其中,区域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有南开大学、人民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院校,区域经济学正成为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重要领域,区域经济研究正为国家的发展和区域协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学教学现状

若想全面认识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必须搞清楚中国区域经济学的来龙去脉,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的设置不仅在经济学院(系),而且存在于公共管理学院(系),地理学院(系)。总的来说,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与教学队伍主要有三大部分:

1.经济学院系统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主要存在于经济学院系,如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另外,在经济学院系统里面,有些专业的研究人员也在从事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如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等。这一方面说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科之间越来越交叉。

2.地理学院系统

这类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由经济地理学演化而来,与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类学校有南京大学的区域经济学,设置在南京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也是如此,也将区域经济学设置在地理学系。我们发现,中科院地理所也在开设区域经济学的有关学位点。

3.公共管理学院系统

这类院校包括东北财经大学,其区域经济学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设置在政府管理学院、人民大学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应该指出,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区域经济学多是新近迁入,如北大的区域经济学原来在城市与环境学系即地理系,而人民大学的区域经济学也是从经济地理和生产力布局学转化而来,他们的课程设置多少留有原来的痕迹。

大量教科书的出版也显示了区域经济学的繁荣景象,同时,促进了区域经济学教学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区域经济学类的教课书有数十种,其中,比较出名的教学书有南开大学翻译出版的《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手册》3卷,人民大学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系列教材等。

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有两个学术机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二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两个委员会自新世纪成立以来每年均召开一次或多次学科建设的发展工作,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参与会议,相互交流切磋教学,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网络的作用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提升,有两个著名的网站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和人大经济评论网均作出了贡献。

三、存在问题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类:其一,学科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其二,学科的多重血统带来课程设置的参差不齐;其三,课程体系等没有和国际接轨;其四,学科教学落后于实践发展。

1.学科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尤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近年来发展迅速,学生数量激增,教师资源紧张,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存在下降的趋势,加之部分高校研究生学制的缩短,研究生往往是第一年应付理论上学习,第二年忙于找工作,必要的研究性教学大量缺失。另外,由于部分高校盲目上马区域经济学硕士点,导致教材建设和课程大纲建设滞后,有55%的被调查院校认为教材和教学大纲建设是目前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学科的多重血统带来课程设置的参差不齐

如上文所述,我国的区域经济学教学点分布于不同的单位,与其他经济学科的显著不同点是,区域经济学课程设置差异很大,如地理学系的区域经济学设置都是区域经济规划之类,经济学系的设置缺乏空间分析的基本课程,公共管理学院的课程设置呈现出公管特点。这一特点突出的表现在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建设上,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人人都想自己建个区域经济学的大厦,这样的后果导致了众多大厦没有建成,反而影响全国区域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3.课程体系等没有和国际接轨

我国的区域经济学课程体系远远没有和国际接轨,很多高校处于自我发展、自我欣赏阶段。国际上著名的区域经济学著作很少被国内采纳,如藤田昌久的《城市经济学》是研究生的极佳教材,但是,我们的调研发现国内高校几乎对此漠视。这种课程体系的自我封闭性质很大原因是来源于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的偏差。国际上,往往将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并列,因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JEL分类将此称为城市、农村与区域经济学,我国台湾地区则称之为都市与区域经济学,而我国学位评定时则将城市经济学去掉并变成了区域经济学下属二级学科。这种舍弃城市经济学的做法无疑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造成影响,因为作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最为核心的部分,城市经济学的作用没有被正确的认识。

4.学科教学落后于实践的发展

学科教学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深入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很好的案例教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本专业学生对于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清。

四、改革方向

区域经济学教学应该按照顶天立地的要求全面进行改革,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和适应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学的需求。顶天就是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立地就是发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区域问题的特有优势,研究中国的区域经济现实问题,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努力。

1.区域经济学教学要面向国际化与现代化

国际化和现代化就是要求全面与国际接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优秀教材。一是系统引进并翻译国外的区域经济学优秀教材,如空间经济学、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新经济地理、空间计量等;二是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邀请国外著名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研究大家来国内讲学,并且大规模选派优秀的中青年区域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人员到国外进修或攻读相应的博士学位;三是建议将二级学科区域经济学改成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并相对重视城市经济学的教学工作。

2.构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合适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系

区域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范畴,但是,它的发展又和地理学尤其是经济地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现代空间分析技术与GIS大规模在空间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使得这些更成为区域经济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我们认为,一个合适的区域经济教学体系应该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经济学基础,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空间经济分析、城市经济学、地方政府经济、空间计量与GIS技术等;第三部分内容则为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教学。

3.撰写丰富多彩的案例

区域经济学的特点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都为我国区域经济学教学案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撰写区域经济学的案例,利用案例教学应该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学教学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楠.区域学科建设发展迅速,仍亟待开拓创新[D].经济中国网,2007-10-13 省略.cn/xueshudongtai/

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跨学科培养;研究生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主要二级学科之一,学科地位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区域经济相关人才储备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然而其教育培养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发展,区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交叉性强的学科,因而也迫切需要培养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从目前情况来看,跨学科的培养模式理念已在发达经济体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中引起重视和关注,然而,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下的跨学科培养模式还十分缺乏,因而对于如何加强培养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模式理念和实践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首先探索了区域经济学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必要性,然后分析当前培养模式的制约因素,最后给出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建议。

1 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必要性

1.1 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内涵

近年来,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逐步开展了对研究生进行跨学科培养的探索。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是在发挥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本质属性、区域经济学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融合应用经济学、地理科学、管理科学、环境学、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系统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视野,全面调动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与沟通协作意识, 促进区域经济学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实现。区域经济学跨学科培养模式也指在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根据区域经济学学科本身的特性,突破区域经济学专业的传统组织架构,在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方法和区域经济规划等该门类学科优势的前提下,利用地理学、管理学、生态环境学、系统学等多门类学科方法进行专业知识和思维方法互补,在课程设置、培养考核和科研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均利用综合性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区域经济学科专业的问题,以培养多学科交叉的跨学科复合型的研究人才,特别是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门类与生态环境学科等自然科学门类学科的交叉在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行为和广博的研究视野极具重要意义。

1.2 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学的自身属性和特征要求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区域经济学是经济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也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工业区位论的开拓性研究和发展,区位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边缘科学―区域经济学。首先,区域经济学是以一个国家、区域或城市等为对象来研究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的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产业发展布局与产业结构优化组合, 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有机整体的决策科学。因此,区域经济学科的研究本质和研究任务的多学科交叉性决定了开展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其次,区域经济系统是由自然要素、环境要素、经济要素、人文要素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的复杂经济系统,也可认为是集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人文子系统等为一体的十分复杂巨大的开放复合系统。解决区域经济系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是用单一的方法或单靠某一学科所能奏效的。因而,从区域经济系统整体出发, 把区域经济视为一盘棋, 总揽全局, 统盘考虑, 运筹帷幄,实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与集成,定性与定量的综合与集成,导致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的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最后,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最主要的二级学科之一,现代的应用经济学极必须综合多个相关学科优势,从而形成科研协同创新机制,并以交叉学科的视角来审视问题,因此应用经济学的本质也要求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模式。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要求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有别于本科生教育的根本特征,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应当具备科研敏锐性、科研设计能力、知识更新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科研表达能力等方面特征[1]。在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注重多学科文化的融入,能使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更为宽阔的视野和广博的思想,从而增加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科研敏锐性的可能。跨学科培养模式下的多学科文献阅读,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文献的对比分析和融合贯通将提高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科研设计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研究生良好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科研表达能力则需要通^一定程度地科研训练予以达到,而跨学科的课题项目的参与将会极大拓展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科研工具涉猎范围和提高论文和课题撰写水平等。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决定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2 当前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制约因素

首先,当前我国各高校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较为僵化,大多数课程仍然按照多年以来的传统课程形式和内容,单一课程体系的课程培养模式是当前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首要制约因素。其次,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缺乏足够的跨学科的科研氛围,由于区域经济学的硕士点多开展在财经类高校或综合性大学的经管学院之内,研究生仅接触经济学紧密相关学科的人员,如果区域经济学研究生不走出学院或学校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也未养成跨学科文献阅读的习惯,跨学科的科研氛围也将极小[2]。最后,当前各高校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所参与的科研项目训练和实践多依附于导师的课题和项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思考和创新的可能较小,因而缺乏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科研项目的资助降低了研究生跨学科思维下的实践和应用,则反过来会减少跨学科阅读和思考的动力。

3 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建议

上述分析说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仍有很大的空间,为此,本文提出以下的建议:

3.1 形成跨学科模式的培养理念

理念是实践的向导,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研究生培养理念,才能在管理和实施上予以体现。区域经济学的教育管理者应当具有跨学科培养和学习的规划和计划,尤其在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和考核体系的设计中,应当予以考虑跨学科的培养模式思想,只有高校管理层树立和认可了跨学科培养模式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跨学科的培养。

3.2 组建研究团队的培养模式

研究团队培养模式一般以具体的目标任务为导向,由学科带头人或导师为各相关学科研究生组成协作团体,研究生个体间约定并遵守明确的协作意愿与协作方式,研究生成员定期通过课题组组会、小组讨论、课题实践、自由交流等多种形式达到学生思想上的交流和学科方法上的互补,通过团队凝聚力的不断巩固和知识能力的不断融合逐渐完成目标。研究生团队小组中的各成员的学科背景的交叉,团队课题项目涉及多学科内容的交叉,团队各成员学术交流的学科范围的交叉,这些跨学科的特征可推动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良好实现。

3.3 增加跨学科的专题讲座

高校及相关学科管理者应当针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和老师较多地开展多学科的专题讲座,并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种学生交流活动,跨学科的讲座和学术活动能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实际问题的理解。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服务地方经济;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129—02

一、必要性分析

(一)区域经济学科特点与内容

区域经济学涉及社会、经济、自然等不同领域,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为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宏观、中观层次上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经济、城乡联系、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与开发、区域差异分析等;其次,在微观领域的研究包括企业组织、企业的兼并与退出机制以及组建企业集团、区域产业发展模式与途径、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诸多的经济活动;还有对区域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决定了其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区域经济学学科特点与内容,依托地方支持、坚持地方特色、满足地方需求、融入地方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区域经济学为地方政府与企业服务的优势,建立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对区域发展的决策与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二)区域经济学科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脱轨问题

区域经济学科一般设置在普通高等学校,区别于面向地方经济和行业需要的担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任务的高职院校,关门埋头教学的“理论式”现象非常普遍,与政府、企业的联系不密切,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设置上缺乏考虑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大量杰出的应用型的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已刻不容缓。针对目前在区域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是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关键所在。

二、培养目标

(一)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智囊团”

积极主动参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科学规划和政策咨询以及各种软科学研究,努力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一是学生通过参与政府规划,打出服务政府的名牌效应,推动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二是开展各类软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区域开发与规划、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社会经济服务项目,如城镇体系规划、生态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城市战略规划、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潜力研究等,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地方相关决策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三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省、市、县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咨询和研讨活动,深化官产学研合作与交流活动,扩大区域经济学科的社会影响和声誉。

(二)成为地方政府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作为首要任务,把科技创新作为服务社会的突破口。一是通过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加强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培养优秀人才。二是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校企共建实验室、研究所、规划研究室等,专业人才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进行科研实践,参与各类经贸、技术洽谈会等途径,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三是通过开展课题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三)成为地方政府继续教育的“动力源”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区域经济问题也日益凸显,为适应区域经济的新变化和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发挥区域经济学在指导区域经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官员、公务员、规划者等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以及实现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所需的方法、手段的确定迫切需要再学习的机会和基地,高等学校就成为各地方政府官员、公务员等区域经济学习的继续教育基地。

三、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区际分工弱化、区域结构趋同严重等问题,是区域经济学面临的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必须培养“研究型”区域经济学科人才,深入解决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

“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有目的地在师资方面与学校达成共识,依托教师项目或学生科研创新基金等,指导学生(包括本科生)参与或立项研究区域发展问题,指导并资助学生撰写发表相关论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学术水平。

(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相当长时期内“导师制”仅用于研究生教育,进入新世纪,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引领下,一大批高校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其研究与实践形成新的浪潮。在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导师制是指以促进专业人才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而专门为其配备导师,并给予个别指导的一种育人模式与机制。

具体做法是注重“教”、“学”、“科研”关系的辩证统一,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性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从统一授课变为根据学生特点和能力的个别授课,由原来的“灌输型”转为“启发型”。导师对所带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学生向导师寻求专业指导与正确的价值观,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院校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学用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做法是:首先,学校抓住人才需求点,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可满足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课程体系和技能训练框架。其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要求,设计专业课程,建立高等学校区域经济学专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无缝对接”的创新模式。再次,教学管理过程实行“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双循环互动教学模式,大力推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每学期都至少有三周时间到公司、规划院或政府部门实习的安排,实习过后,学生再带着问题回到学校,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实践的重要和理论的不可或缺,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四)“嫁接式”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政府对复合型的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需要其具备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嫁接式”的区域经济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专业间的相容,培养交叉式复合型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

“嫁接式”培养方式是培养复合型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人才的关键。以区域经济学与外语专业的嫁接式培养为例,学生前两年主要按照外语专业的核心课的要求进行培养,后两年主要按照区域经济学的核心课及实践课的要求进行培养。学生通过嫁接式的交叉培养,能够较为系统掌握区域经济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英语交流方面具备相当的水平,对培养国际化人才,增强就业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区域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涵盖教学理念、培养方案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对区域经济学科高层次创新性杰出人才和应用性人才需要的关键。通过研究型、导师制、订单式、嫁接式等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实地观察、信息处理、综合分析、理解表达能力,达到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智囊团”、科技创新的“助推器”、继续教育的“动力源”的培养目标。研究型、导师制、订单式、嫁接式等培养模式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它们组合得当、配合默契、运转有序,共同实现区域经济学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6篇

内容摘要: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包括“公地悲剧”风险、“柠檬市场”风险、“羊群效应”风险、“品牌株连”风险和“品牌丢失”风险。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的成因与其俱乐部型公共产品属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的信号传递理论和委托―理论,探讨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规避方略。

关键词:区域产业集群 品牌风险 类型 成因 规避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中国学者在产业集群研究领域倡导的原创性概念和学术命题,也是当前产业集群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实践热点。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即集群整体/集体品牌)是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产业集群区域内众多利益相关者长期合力经营、积淀而成的集群集体无形资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包含“区域特性”(集群活动的地理区位)、“产业特性”(集群活动的产业载体)和“品牌效应”(集群产业声誉/产品市场影响力)三大元素,由地理名称和产业名称(或产品通用名)组合而成,如“景德镇陶瓷”、“浏阳花炮”等。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指特定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所累积的产业/产品知名度、美誉度等声誉;是众多集群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是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

新制度经济学的集体行动与制度选择理论、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产业经济学的产业集群治理理论、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治理理论、公共管理学的公共治理理论、信息经济学的信号传递理论和委托―理论等,都是探讨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规避方略论题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结合信息经济学原理对这一论题作一初探。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

(一)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的类型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资产和企业品牌资产一样也存在着风险危机。引发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的因素有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根据是否有品牌危机事件的发生,可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分为非品牌事件风险和品牌事件风险两类。非品牌事件风险包括“公地悲剧”风险、“柠檬市场”风险和“羊群效应”风险;品牌事件风险包括“品牌株连”风险、“品牌丢失”风险。

1.“公地悲剧”风险。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地风险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区域内众多企业共享集群整体品牌,各企业的产品质量存在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现象,个别或部分企业偷工减料,故意压低价格,引致其他企业也不得不陷入恶性价格之争,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美誉度下降,引发集群整体品牌声誉危机。

2.“柠檬市场”风险。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柠檬市场风险指区域产业集群产品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风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集群企业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会导致消费者逆向选择,从而导致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不断“柠檬化”,并给消费者公众留下了产品品质低劣的集群整体品牌形象。

3.“羊群效应”风险。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羊群效应”风险指集群企业间相互模仿和复制的市场行为导致企业盲目上马项目和缺少市场调研等负面效应,从而引发集群整体品牌危机。“羊群效应”表现为集群企业产品的同质化,集群产品结构高度相似的趋势不断增强。数目众多的企业在有限空间内高度集中,产品同质化会加剧企业间的竞争激烈程度,面临有限的市场容量,集群企业往往竞相偷工减料、生产伪劣产品以次充好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竞争优势。此类成长路径只能维持企业的短暂利益,隐藏着不利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长远发展的巨大风险。

4.“品牌株连”风险。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株连风险指因个别集群企业的投机主义或败德行为,导致所有集群企业受到牵连的现象。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株连危机可分为外部株连和内部株连。外部株连指集群区域以外的非集群企业生产、销售假冒产品造成的对集群区域内集群企业的影响和冲击;内部株连指集群区域内使用集群整体品牌名称的企业之间相互产生的影响。

5.“品牌丢失”风险。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在缺乏合理法律保护的情况下,易引发“品牌丢失”风险,主要表现为区域产业集群品牌被其他组织抢先注册商标权。如“金华火腿”品牌的商标权纠纷事件是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侵害风险的典型案例。浙江省金华市火腿产业集群品牌 “金华火腿”被浙江省食品公司下属的浦江县食品公司于1979年抢先注册成企业商标,并于1982年转让给浙江省食品公司。浙江省食品公司于1985年以金华市相关火腿生产企业侵犯“金华”商标权为由提讼,依据《商标法》,法院做出侵权的终审判决,责令金华市火腿公司及其联营企业停止侵权行为,并将侵权所得利润全部赔偿给浙江省食品公司。

(二)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的成因

1.“公地悲剧”风险的成因。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地悲剧”风险主要是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模糊、“所有者缺失”,导致区域产业集群品牌被滥用,引发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危机。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属典型的集群区域“俱乐部型公共产品”。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俱乐部型公共产品”属性是引发集群品牌产权模糊的主因。由于区域产业集群内的俱乐部成员(即符合资质条件的集群企业)均可平等共享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任何成员企业无法排斥其他成员企业享用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特征。产业集群区域外的企业(即非集群企业)均为非俱乐部成员,无权共享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特征。与企业品牌归属企业所有不同,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所有权为集群区域内的集群企业及关联机构共同享有,其产权无法分割。要克服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地悲剧”,规范集群企业的“搭便车”行为,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明晰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权。

2.“柠檬市场”风险的成因。区域产业集群产品市场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现象主要是消费者群体有关区域产业集群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如果缺乏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注册商标使用规范的调控以及区域产业集群企业信用信息甄别系统的技术支撑,必然导致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使用者鱼龙混杂,引发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声誉危机。一旦个别或部分企业利用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形象进行掠夺性经营,大肆生产、贩卖假冒伪劣产品,就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现象。即使集群区域内仅有极少数企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而绝大多数企业守法经营,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对集群内的企业信息进行有效甄别,会认同所有集群企业都有问题,而对集群产品失去信任,从而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

3.“羊群效应”风险的成因。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羊群效应”风险多是由于区域产业集群内企业产品同构化引致。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盲目的趋同性会造成中小企业在产业价值链横向上的战略趋同,价格战和恶意竞争会严重损害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要避免集群企业产品同构化,政府、行业协会应引导企业加强产品价值链的延伸,促进集群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纵向集聚,彼此间分工与协作。

4.“品牌株连”风险的成因。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株连危机主要源于产业集群内个别企业的败德行为、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强、行业协会的职能缺失等多方面因素。引发企业败德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大多数产业集群内的市场主体多由中小企业构成,其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质量监督公共服务平台大多缺失,产品质量缺乏监督保障;大多数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集体品牌意识,对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溢出效益缺少认同感;个别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导致诚信品德的丧失,易引发不顾产品质量、安全而片面追求利润的现象。在政府监管方面,由于监管者与品牌滥用者之间信息存在不对称,如果监管者的搜寻成本居高,且并非每个市场监管者都有搜寻到制假者的能力,相对监管能力低的监管者而言,打击品牌滥用行为的成本极其昂贵,导致对品牌滥用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大。因此,政府监管的低效是区域产业集群品牌被滥用的深层原因。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的成因与其俱乐部型公共产品属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见图1)。具体表现在: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对集群企业成员的非排他性使得任何成员企业无法排斥其他成员企业享用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在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下,易导致区域产业集群品牌被过度消费,从而引发“公地悲剧”现象。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非排他性也会使得产品买卖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风险。一旦机会主义或败德行为在产业集群内部发生,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株连”危机。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非竞争性使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供给常常伴有正的外部效应,表现为“搭载效应”,即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使用者只是一味地分享区域产业集群品牌良好形象所带来的价值,而正外部性极易导致“搭便车”现象的发生。奥尔森对“搭便车”行为的表述为:公共物品一旦存在,每个社会成员不管是否对该物品的产生做过贡献,都能享受这一物品所带来的好处(Olson,1965)。集群企业“搭便车”的行为会导致区域产业集群品牌这一俱乐部型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图1表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俱乐部型公共产品属性是引发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的根本原因,而产生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的直接原因是产权模糊、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全和机会主义行为等。由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固有的准公共产品属性是无法改变的,通过探讨如何解决引发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的产权模糊、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全和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有助于寻求规避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规避方略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逆向选择风险以及由集群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所引发的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株连”风险,都与信息不对称有关。因此,可运用信息经济学的信号传递理论和委托―理论探讨如何解决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号传递”是指人知道自己的私人信息或真实偏好,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并不了解人的相关特征,人借助某种信号可更好地显示其私人特征,从而提高了市场的效率和契约的有效性。信号传递理论实质上是一种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非合作动态博弈。

在区域产业集群的产品市场上,各集群企业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风险。购买者和生产者在产品质量上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即买主购买前无法确切地了解到卖家商品的真实质量信息,而卖家能够观察到他们所销售的每个单位产品的质量。买者不愿花高价去买质量不确定的产品,渐渐地,提供高质量产品的集群企业会因无法获得期望利益而退出市场。

对于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信息经济学认为制造和传递信号是解决市场低效率的重要手段。为了规避区域产业集群产品“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风险,可通过信号传递避免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柠檬市场”风险。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使用者和相关管理主体都有责任采取相应措施向社会大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产品信息,构建区域产业集群企业信用体系。

产业集群企业可通过创造自有品牌和进行国家产品质量认证向市场提供有效信号,使其与生产低质量或假冒伪劣产品的集群企业区别开来,从而解决产业集群产品市场出现的逆向选择风险。

行业协会可通过建立集群企业信息系统加强信息披露,使集群企业相关信息透明化,从而有效地解决买卖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信息提供而言,行业协会具有信息库、中介服务两种主要功能。特别是一个信誉良好的协会组织自行或委托专门机构调查诚信投诉的真实性,扮演信誉评价中介和投诉甄别中介的角色。

广告是降低市场中信息非对称分布的重要信号,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可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向外界宣传产业集群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品质。通过广告宣传效应,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可扩大其市场声誉和影响力,从而降低产品市场的逆向选择风险。

基于委托―理论的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规避方略

委托―理论主要反映了以下一类问题:委托人试图使人按照自己的利益选择行动,但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人的行动,只能观测到其他一些结果,这些结果由人的行动和其他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委托人对于人是否尽心尽力按照自己的要求行动并不完全清楚,委托人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来奖惩人,以激励其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而行动。在委托人设计的激励合同中,委托人面临两个约束。第一个是参与约束,即人从接受合同中得到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时能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第二个是人的激励相容约束,即给定委托人所不能观察到的人的行动和外生的随机因素,在任何的激励合同下,人总是选择使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动,因此,任何委托人希望看到的人的行动只能通过人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实现。股东和公司经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等都是委托―关系的经典实例。

构成委托―关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市场中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且双方都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第二,人与委托人都面临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二者之间所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第三,人的私人信息(隐藏的知识或行动)影响委托人的利益(即收益)。

在产业集群组织里,可把行业协会看作是委托人,把集群企业看作是人。首先,行业协会的经济目标是使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权益最大化,而产业集群企业则是希望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其次,行业协会和产业集群企业都无法单方面操纵市场价格,即两者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第三,集群企业的私人行为会影响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价值。因此,可以认为行业协会与集群企业签订了委托―合同,即行业协会和集群企业之间构成委托―关系。可通过设计有激励作用的委托―合约,使产业集群企业和行业协会的经济目标一致化。

假设行业协会为委托人A,集群内某企业为人B。很显然,由于产业集群品牌“晕轮效应”的存在,集群企业加入区域产业集群得到的期望收益大于不加入区域产业集群能得到的期望收益,即人满足参与约束。假设人的行动选择b有两种可能H和L,其中H代表“生产高质量的产品”,L代表“生产劣质产品”,行业协会的效用函数为U1(b),那么有U1/H>0,U1/L>0。集群企业产品的价格为P,成本为C,C/H>0,C/L

真实的情况更为复杂,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契约实际上是一个委托人和多个人之间的契约关系,这样一组相互独立的人就构成了一个团队。霍姆斯特姆认为,团队工作将导致个体的“搭便车”问题,委托人通过打破“预算平衡”使得人收到“团体惩罚”或“团体激励”,从而消除人的“搭便车”行为(陈瑞华,2003)。霍姆斯特姆的模型将所有人当成一个整体看待,因个别行为而集体受罚或受奖是不合理,也不公平的。在分析行业协会和单一集群企业之间的契约有效性时,笔者假定集群企业的效用是由其收益与成本的差,即利润决定的。同理,通过增加惩罚或奖励改变集群企业的利润函数,也会使得契约满足激励相容约束,使得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契约得到优化。

目前中国的行业协会大多只能履行宣传和协调的职能,作为委托人打破“预算平衡”,对集群企业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惩罚的能力还十分有限,使得契约条款难以执行,降低了契约的有效性。即使增加第三人政府作为“执法人”,使得契约条款强制执行,也会因人的行为不可观测而导致契约不完全。

从区域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而言,建立企业间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意义深远。构筑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俱乐部和建立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共担机制的着力点大体上有以下三点:

制定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使用规范,明确行业协会、集群企业的权责。行业协会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在广泛征集集群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和颁行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使用规范,明确行业协会在集群企业使用区域产业集群品牌资格的审查与认定、集群企业使用区域产业集群品牌行为的激励与惩戒、集群企业产品质量监控、集群品牌权益维护、集群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权责;明确集群企业使用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资质标准、付费标准等权利和义务。

进驻时间不同的企业成本不同,会费应区别对待。集群企业成为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俱乐部成员须交纳会费,但随着企业加入产业集群的时间不同应加以区别。产业集群内原始的创业企业是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创建的第一批功勋企业,其在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形成初期投入了巨大的成本。而后进入产业集群的企业享受到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正外部性,获得巨大的利益,所以后获得产业集群品牌使用资格的企业与集群内原企业的投入不同,在获得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使用权时应给予原产业集群企业以一定的经济补偿。

建立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保障金制度。建立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保障金制度在规避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中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为保障金是产业集群企业为了使用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根据产业集群品牌的潜在风险而支付的风险成本,由行业协会来统一管理,这不仅加强了行业协会在区域产业品牌建设中的管理作用,同时还加强了产业集群企业间的联系,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企业风险共担的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1.余晖等.行业协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理论与案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第7篇

(一)传统教学方式与区域经济学教学特点的不适应

区域经济学学科具备综合性、应用性与区域性特点,这要求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之外更要注重应用性,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从而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传统教学往往忽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重心局限于理论,学生只是掌握或记忆理论和概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根本没有掌握具体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必然要求由传授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型教学模式转变,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知识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积极性。

(二)课程体系的滞后,缺乏地域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中最年轻的的学科之一。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更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区域性经济问题,如不同地区发展路径问题、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城市化问题等。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区域经济学科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但因为本课程开设时间不长,经典教材不多,如现在为众多高校使用的孙久文的《区域经济学》,该类教材大多都是对于经典理论的梳理和介绍,案例引用并不多,而且案例大多是国内或国外发生的经典性案例,缺乏地域性特点,难以培养学生关注、分析和解决地区性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师资力量薄弱

西部高校地处经济相对滞后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落后同样带来了教育资源的缺乏和教学理念的滞后,难以吸收经济学类精英人才。现有的经济学教学者大多为新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或由经过短期深造进修的老教师承担,区域经济学学科教学经验缺乏,甚至缺乏对经济学科体系的完整把握。地域的偏僻使得教师与国内及国际先进经济学理论和观点有所脱节,缺乏敏锐的经济学触觉,难以把握经济学发展动向,无法进行深入的相关科研工作。以上这些是地方高校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碰到的最常见问题,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突出探究式教学的地位。

二、探究式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案例教学

区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转变教师“一言堂”的被动局面,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着重于侧重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着重案例教学方式的引入,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1.案例穿插讲授

在校大学生缺乏对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就理论言理论,学生很难予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本课程的重点或难点时,应穿插使用案例,用大家熟知的案例来分析说明深奥的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解释区域开发中的政府作用时,可利用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模式这一经典案例。但在案例使用中需要注意案例与学生生活的可连接性,书本上许多案例距离学生比较远,如这里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案例的引用,对于中国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学生而言太遥远,如果能在备课中将本土或本国大家所熟知的案例引入,则更具有现实性,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现实并掌握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能力。

2.热点问题讨论

为保证理论和方法的实用性,在某章节或某问题讲授之后,教师可结合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热点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案例及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如针对均衡增长理论与非均衡增长理论,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以及西部大开发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梯度理论,可以引入中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案例,激发学生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措施展开讨论。这种热点讨论的形式使得学生了解经济事实发生背景和原因,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气氛,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形式更是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创造了条件,促进教学相长。本方式需注意教师仅仅是指导,而要避免给出固定标准答案,禁锢学生思维。

(二)灵活多样的课外辅导

教学应当不局限于课堂内,应该开展各式的课外辅导与教学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巩固学生所学的的相关理论。

1.开展专题讲座

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从高校、知名企业或是政府经济部门邀请一些专家、企业家或政府官员来校召开专题讲座。这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这一形式在开展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好专家、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并最好能在讲座结束后安排学生与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

2.组织学生亲身实践

在搞好课堂案例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一是情境案例,即设计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区域政策制定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区域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到企业参观学习,以使学生能够更感性、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第8篇

关键词:兴趣 心理特点 课前 课中 课后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机。”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出了: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孩子活泼爱动的心理特点。小孩子都喜欢蹦蹦跳跳,根据这一特性,老师可以把课本上的重难点的语言知识编成歌曲再配上一些动作,在自己的带领下引导学生边跳边唱,学生兴趣盎然,知识自然而然领悟。适度的节奏与律动会有效的刺激大脑皮层,从而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一些巧妙的肢体动作还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并且牢记英语知识的意义,可谓“一箭双雕”。

2.利用孩子好奇的心理来激发兴趣。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根据这个特点,我在每次课堂教学的初始,不把要讲的内容平铺直叙的端出来,而设下一个伏笔,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教学结束时,也注意设下一个伏笔,把学生期待正确答案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上好下节课打下基础。

3.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金纳曾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自然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以关爱的眼光、友好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成与败。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毫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多鼓励学生,使学生心情愉悦地去争取下一次表扬。

二、活跃课前气氛,增强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四十分钟的一节课,假如在一开始上课已经让学生觉得很吸引,那么学生就能够很容易进入学习的角色,不知不觉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因此课前气氛的活跃是很重要的一环。

首先,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英语课堂气氛的前提。“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从学生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把教师看做最信赖和仰慕的人,他们喜欢上这种精彩的课,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利用精彩的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著名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玩游戏“猜一猜”、“看谁快”、“滚雪球”、“抢凳子”、“找朋友”、“听指令做动作”等,或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再次,巧设情景,埋下伏笔。英语前创设情景,这不仅有利于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教学步骤,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意会中掌握语言表达方法,获得沟通交流的技巧。一个好的活动情景的设计,必须为即将进行的语言教学埋下伏笔。例如我在教学广州版英语教材《Christmas》前,首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大屏幕上雪花纷飞,圣诞老人手摇铃铛,驾着小鹿车为我们送来了圣诞礼物:Merry Christmas, children.At this Christmas, I’ll give you a surprise.Please guess…学生迫切想知道礼物是什么。这时,我及时启发学生:Is it a dog?Is it a computer?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纷纷想猜出礼物是什么。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中的兴趣调动

1.游戏的运用。导入新课后,进入到一节课的核心阶段,教师设置一些游戏活动,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将语法、词汇、语言点巧妙地安排在活动中,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轻轻松松地获取知识,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英语教学中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全班学生的学习处在一种成功的愉悦和积极状态中,从而稳定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尽可能的表现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班级到处充满着“比、学、赶、帮、超”的勃勃生机。

3.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小学生好动、好奇、喜欢亲身经历的心理特征,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尝试创设各种情境,给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让学生在说说、唱唱、跳跳、画画、演演的情景中身临其境的学英语。例如:我在教授What day is today一课时,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一周七天时的发音困难和感觉枯燥的问题,就借助了歌曲“Days of week”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一边唱一边学,以唱促学,以学优唱,并在唱的同时辅以手势,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并且增强了记忆。例如在讲授广州版第一册中的关于身体部位的单词时,我就把各部位名称编成了chant:eye-eye-nose,ear-ear-mouth,hand-hand-face。在做示范的时候我还加上了动作,边说边夸张地用手触摸自己或学生的 eye, nose, ear, mouth,hand, face等器官,然后带着全体同学跟我一起边说边做动作,先慢后快。重复几遍之后进行比赛,看谁“说得最好,动作最准”。通过这样的安排,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原本枯燥又难记的 6个单词一下子就变得简单易学多了。短短 20分钟,全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熟练地说出这6个单词并准确地指出来。

四、利用课后作业的创新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课外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而且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新课程要求教师创新作业的设计和评价,以便让学生在课外有效地学习英语。创新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保持作业新颖性,是激发英语学习动机,引起和保持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条件。学习上的机械重复,对学生学习英语,很少有激励作用,为此,教学上应尽可能避免简单重复。这就需要教师的创造性,如小型调查,改编续写,交换命题,课件制作,网络资料搜集等。作业的设计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就能引起学生的作业兴趣,甚至是主动给自己布置作业的冲动。要使学生把完成作业作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形成自觉的内在动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课后作业的布置要适合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有的学生擅于归纳总结,有的学生擅于演讲朗诵;有的学生好钻研语法;有的学生热衷写作。只要他们喜欢,教师就可以放手布置一些迎合他们口味的作业,让他们尽情地展示他们的个性和才能。

在布置作业后,教师也要注意合理的评价,在作业评价的内容上,我们力求多维化,不但评作业的准确率,更要评作业的态度和书写习惯、思维习惯及创新性等。另外,教师也要注意收集学生的优秀作业,在学期中或学期末,举行优秀作业展览。

我相信,有了成功的激励,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无需扬鞭自奋蹄”,学生的英语学习会更精彩,我们的素质教育也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新标准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第9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优势 资源优化配置 区域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优势

1、区域经济优势的定义

区域经济优势,是指经过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比较体现出来的本区域所具有的适合某些特定生产发展的比较优势条件,如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所具有的更好条件。具体来讲,区域经济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等)。

2、区域经济优势的特征

(1)区域经济优势存在于区际联系中。一个区域通过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和比较,就会逐渐发现自身具有的经济优势,所以区域经济优势不是只就自身而言的,而是经过不断地区际联系和对比凸显出来的。区域经济优势的存在离不开区际联系。

(2)区域经济优势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一个区域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会逐渐显现,然而只是确定了自己的经济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各种优势、致力于将优势发挥至极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3)区域经济优势是一种动态的优势。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地激烈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也会随之不断的变化而不是保持一成不变。只有保持区域经济优势的动态变化,持续最大化动态的区域经济优势,才能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3、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的条件

(1)确定区域经济优势。依据以下几条原则:建立在比较利益原则的基础上;要符合区域宏观布局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综合分析评价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所有有利与不利条件。

(2)分析利于区域经济优势发挥的资源。根据所具有的区域优势,分析要推进这种优势的发展和扩张所需要的资源,即区域具有哪些优势资源,进而可以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

(3)优化区域优势资源配置。在明确了区域经济优势和区域优势资源之后,要根据区域本身的特征和发展阶段优化配置优势资源,争取以最少的优势资源消耗换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将优势资源合理配置在效用最大的用途上。

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资源配置、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资源配置的内涵。资源指的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人力、财力等各种要素的总和。由于对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面对人类需求时资源总显得相对稀缺,这就要求人们需要合理配置现有的相对稀缺的各种资源,以最少资源消耗获得最大商品和劳务产出为目标进行生产。资源配置,就是指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进行比较进而做出选择。

(2)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资源优化配置,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规律而不是人的主观意志,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实现资源配置,也就是说,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和“理性经济人”自由选择,根据价值规律自动调节需求和供给双方的资源分配,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优胜劣汰,进而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根据上述资源配置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不难得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间合理分配资源。依据帕累托定律,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指的是在各部门或个人之间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的状态,即使重新配置资源都不能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好,同时也不会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

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因此,区域资源的配置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区域资源配置能力是由资源的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以及配置效果等组成的。

2、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1)推动区域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一个区域要想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就要合理利用所拥有的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稀缺资源,争取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需要高新科技的应用,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动整个区域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引导区域按照市场需求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产需衔接。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可以将有限的区域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根据市场的供求状况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方向,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市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关系到区域经济效益的整体发展,按照市场需求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产需衔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顺应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区域必然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作为外部的强制力,促使区域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根据市场竞争状态优化优势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区域强化经营管理、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和增强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具体的产业或项目而言,就是优化利用资源为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优化区域资源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依靠市场运行机制,针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有效地对区域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调节,同时也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只有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区域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对区域优势资源利用进行合理性分析

资源的合理性分析,包括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有偿性、科学性、经济性及综合性等的分析。对区域内各项资源尤其是优势资源的利用,都要经过充分的合理性分析,确定如何配置各项资源才能尽可能的发挥出区域优势,实现最优效益,确保区域内每项资源都能够得到最有效、最科学、最经济并且最合理和最持久的利用。

2、区域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

区域内的资源是共享的,即便是不同产业部门间的资源,也可以依据各自的优势和需要来组合各部门间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最优生产。资源的共享性要求以最大化区域优势为原则和前提,把区域内相对稀缺的资源综合起来,根据资源本身的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产业间优化配置各种可利用的有限资源,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整体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3、不同经济成分间的资源配置

区域中可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这就需要协调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尽管经济成分不同,却可能需要同样的资源和要素。除了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自动形成资源分配,也需要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需要,对有限的优势资源进行统筹和规划,以促进区域经济最优发展为目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和政府相结合,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发挥优势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的必然要求。

4、区域产业部门内资源的最优配置

前面提到不同产业部门间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那么在同一产业部门内部,更是需要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一个区域的经济优势大小取决于对区域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发展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掘自身所具有的潜力和优势,在区域产业内根据资源的特点的市场需求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尽管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却是区域的资源优势和资源的配置。这二者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并最终能够形成区域自身独特的竞争力。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区域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内涵和作用,具体介绍了通过最大化区域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和过程,对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位,各区域都在为如何加速经济发展努力奋斗,如特色经济、绿色经济、红色经济等等都是为了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实际上,每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都会具有的独特的一些优势,如自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知识优势或是资本优势等。区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这些优势,扬长避短,合理分配优势资源落实市场需求,将优势努力发挥直至最大化,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走向稳定、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蒋满元、唐玉斌: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假定的区域竞争力形成机制解释[J].财贸研究,2005(2).

[2] 安虎森:有关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些思考(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

[3] 孟庆红:区域特色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基于区域优势的理论分析与政策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3(9).

[4] 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 宋德勇、李金滟:区域优势产业:区域产业研究的新思路[J].当代经济,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