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物校本研修总结

时间:2023-03-03 15:53:09

导语:在生物校本研修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物校本研修总结

第1篇

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为载体,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常规的教研重在抓好教学的备、教、改、辅工作,我校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围绕“学科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具体目标,开展特色教育创建工作,力争三年形成学校特色,五年内把我校建成“合肥市特色学校”。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建特色背景

优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育人环境、规范的学校管理、优秀的教师队伍、优质的教育资源、初见端倪的学科特色。

二、创建特色目标

在未来三年的时间里,努力实现“三特”:“学生人人有特长、班级个个有特点、学校科科有特色;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乐、学有所获”。通过五年时间,完成建成“特色学校”目标。

三、创建特色体制

依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本着“精兵简政、职责明晰、务实高效”的原则,学校内设机构也将进行调整,校长室下设“一办四处五部”:1.“一办四处”: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教研处、德育处。办公室:负责日常公文处理、会议安排、来人来访接待、新闻报道、功能室与办公室管理、档案管理、特色办学的宣传报道等工作;教务处:负责教学教研的常规管理、校本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特长生的培养、教研部工作的指导等;总务处:负责学校师生的安全、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教育教学与特色发展的后勤保障等;教研处:负责学校常规的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等工作;德育处:负责学生的常规管理、德育、心理咨询、班级管理、文明创建、环境卫生、特色发展等工作。2.“五部”:文科部、理科部、外语部、艺体部、信息部,每个部设1~2名主任,享受中层副职待遇,具体负责所在部的教学与教研、校本研修、特色发展、日常管理等工作。文科部:负责中小学的语文、政治、历史、地理、文综等学科的教学与教研、校本研修、特色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理科部:负责中小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理综等学科的教学与教研、校本研修、特色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外语部:负责中小学外语学科的教学与教研、校本研修、特色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艺体部:负责中小学的音乐、体育、美术、健康、心理等学科的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特色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信息部:负责中小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学教研、学籍管理、校园网管理、特色教育、校本研修、办公数字化等工作。新机构成立后,原有的教研组自动解散。

四、创建特色方案

特色项目:“少年足球队”“少年篮球队”“少年乒乓球队”“少年合唱团”“少年鼓乐团”“少年书画班”“少年啦啦操队”“少年轮滑队”“少年理科实验班”“少年信息技术班”“青少年文学社”“日有所诵”等。

操作平台:通过常规教学、组队训练、参加比赛、课外兴趣小组、举办各类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素质、创建特色教育品牌。对所办的特色班进行归类,由相关部门负责组织管理。所需师资原则上要就地取材,若有必要可外请教师。要建立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特色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具体要求:第一,家长、教师、学生都要转变观念,把“文化课成绩”与“特长培养”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第二,在组队活动过程中,既要看学生的天赋、兴趣和特长,又要看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第三,学校要多提供场馆、器械和人力资源,家庭要加大教育投入;第四,教学和训练要制度化、常规化、正规化;第五,学校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第2篇

新课程 高中生物 校本教材 教材开发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是指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以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和资源为基础,由学校成员自主开展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要求的开发活动,其根本价值取向是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持续发展,是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

一、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原则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物学基础、生活经验、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特点。校本教材的开发不仅关注本校学生的学习当前状态,还要研究其潜在状态和实际发展的可能。适合学生的教材才是好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多种能力,留出足够空间给学生自主发展的余地,从强调“学校和老师想让学生学什么”转向强调突出“学生自己需要什么”的学生本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为基础的校本教材。

2.协调性原则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应以国家教材为基础,将其知识内容进行补充、延伸与拓展,再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个性进行统一整合,并非是让教师重新编写教材。国家教材的编写是经过专家组的反复推敲,相关机构的严格审核通过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校本教材的开发要围绕国家教材的主导地位,为国家教材起补充、铺垫作用,要给学生以终生受用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需要开发的开发,不需要开发的绝不开发。

3.科学性原则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谨小慎微,从教材立项、资料收集、文字编排到教材的打印、校对、装订,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草率马虎。编写人员要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严格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标准,对所需资料进行认真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力求使教材内容准确,观点鲜明,确保校本教材的可信度和含金量。

4.主动性原则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在实践中体验,在发现问题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分析问题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筛选信息、辨别真伪的科学态度与素养,并在解决问题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应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尽可能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独立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5.合作性原则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项巨大而系统的工程,学校应搭建一个平台,让各位老师尽量做到尽其所能,为校本教材的整体质量打下牢固的根基。同样,学生也是校本教材的开发者,学生身上蕴藏着教育自我、影响他人的潜能,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校本教材成为师生共同开发的课程资源。

6.实用性原则

教师在着手编写前要做好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开发出易于操作、实用性强、经得起考验的校本教材。开发的教材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广泛吸收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要经过“初编教材――上课试用――查找问题――再次修改――再次上课”的循环实践与修改,使校本教材真正有用有效。

二、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的策略

1.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学校应成立校本教材开发领导小组来指导校本教材的开发,通过拟定计划、制定制度、开展活动等,形成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推动教师根据新课程目标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开展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解决本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营造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形成以校为本的研究中心,形成以校本教材开发为侧重点的交流与对话、合作与协调的机构,形成以生物学科组为单位的编写小组,制定详细的编写目标和提纲,分工合作,收集素材并负责具体开发与编写。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业务素养和专业化水平

开发校本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学素质,在胜任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能够处理好科研与管理的柔性衔接;其次,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素质,乐于研究、勤于研究、善于研究、勇于实践。可通过通识培训和专项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网上研修、个人学习相结合,专家引领与外出参观学习相结合等方式,改善教育观念,增强问题意识,提升自主获取、主动收集、处理和综合信息的能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

3.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发校本教材,增强内容多样性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需要多种教育科研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等。既要利用图书馆收集文本资料,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相关信息,使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使资料更全面更完善;既应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又要充分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使校本教材能够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4.建立健全校本教材监管制度,确保教材质量

建立高中生物校本教材评价与评审制度,建立教材使用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制度,定期总结教材使用情况,及时修订,使校本教材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评价的主体多方参与,综合评价,切实保障教材质量。评价方式可有多种形式,如集体商议、小组讨论、问卷调查、书面报告等。定期集中评价,对校本教材进行全面评价,开始新一轮的教材修改提升,以评价促进校本教材的发展。

5.建立校本教材开发支持系统,确保可持续发展

将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纳入学校发展的战略,建立中长期计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逐步建立校本教材开发的支持系统。优秀校本教材的形成需要经过多次修订与改进,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汲取经验,不断提高与完善。学校应树立开发一本教材,成熟一本教材,出一本精品教材的理念,以高品质发展作为校本教材发展的目标,坚持长期开发校本教材,做精做好做优秀。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教师队伍;教师成长;教师培养

一流的学校需要一流的教师,学校发展离不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前身为始建于1884年的“养正书院”,为长春市第一所官办学校,至今已有137年的历史。学校秉承“濡养正心”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策略,积极构建人文书香校园,创办人民满意学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养师生,努力把学校建设成高质量、有特色、开放式、多元型的现代化高中。

一、引领教师队伍发展

“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为新时代教师作出了准确定位,提出职责要求,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1.健全学校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科室主任、教务处主任、政教处主任、学科主任、备课组长为成员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教科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考核工作,教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由学科主任为组长,由备课组长、学科教师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施本组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教研组长为第一责任人。

2.强化教师考核机制

学校定期召开“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专项会议;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学期有计划总结、学年有师德考核考察。学校始终坚持教师多元化评价机制,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学校综合评价等有机结合,按照养正高中教师考核细则,每学年对教师进行一次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评优、评先、晋职晋档相结合。统一建立年度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实行文本和电子双轨管理。各部门齐抓共管,重视过程性管理。

3.重视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引导教师从七个方面构建教师的职业认知: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由“导师”向“学友”转变,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由“一桶水”向“长流水”转变,由“挑战者”向“迎战者”转变,由“蜡烛”向“果树”转变。学校制定5年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既有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又有长期目标。这些规划中,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引导青年教师个性化、自主发展。

二、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拥有更充实、更有意义、更幸福的新生活。

1.打造强师队伍

教师要强师德、树正气、兴严谨治学之风。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出不少师德优秀典型。师德建设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师道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典型,促成新老教师结师徒对子。在教师队伍中,每个人至少拥有两个以上的头衔:党员志愿者是戴着党徽的“活雷锋”,班主任是事无巨细的“大家长”,任课教师是授业解惑的“老朋友”,育人导师是没有血缘的“养父母”。实施全员育人,积极走访,用一片真心温暖每个家庭;崇尚爱岗敬业,人人争先奉献,用爱心捐款扶助所需之人。

2.夯实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落实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改变教师生活方式的最佳方法。学校创设全员教师培训平台,先后组织学习“党的精神”“核心素养”“新课标”“新课改”“教师职业理想”等内容,鼓励教师撰写学习笔记。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参赛,教学理念得以提升,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理解。学校加强基于“共同体”的教研机制建设,改变校本研修碎片化、无序化、单一化的状况,创新培训方式,除了讲座、听评课观摩以外,增加了先进学校实地考察、参与式研讨、同课异构、学科节展示、课题交流等方式,把培训当作最好的福利,不断激发教师的自主性,主动学习工作方法,找到工作的乐趣,成为研究的主人,在深度教研中实现专业成长。

3.注重教学创新

学校以“深化目标教学,推进生态课堂”为教学目标,实施“一个围绕两个基于三个注重四个善用”:即围绕核心素养(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素养);基于学情、基于标准;注重学生思维生成性、注重师生互动有效性、注重能力培养时效性;善用信息化手段、善用新课程理念、善用学生互助生成、善用创设现场情境。借助长春普通高中联盟发展“10+1”联盟协作体、田家炳联盟校的教学教研,整体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立足核心素养,引领全校教师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坚持面向全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要求新教师夯实基本功,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重点强化教学常规基本要求,打造合格课堂;发展中教师磨练教学艺术,强化专项研究学习,打磨过关课堂,不断提升业务能力;骨干教师则引领教学研究,主持学科教研活动,结对指导教师,承担课题研究,承担课题研究,上示范课,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学校还基于个体专业发展建立了研修档案,在学校开展的学科核心素养论坛上,组织开展教学竞赛活动,使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反思中成长。

4.创建特色团队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学校核心价值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也是无形的、潜在的、持续的。为此,学校把“养正教育”确立为学校的育人特色,开展基于“同伴互助”的专业发展团队建设。如师徒结对互助、教学研讨、专题沙龙等,编写基于校情和学情的校本教材,开设《朝闻道》《商务英语》《灾难自救》等20余种校本课程。通过校级骨干教师团队建设,推动市级以上骨干教师队伍的成长壮大。生物、地理学科教师团队被评选为长春市首届优秀学科团队。

三、加强创新型教师培养

人才培养,教师是关键。如何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教师,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和重大课题。

1.模式创新

学校定期开展“养正大讲堂”,请专家进校园作报告,提升教师内涵品质,促进学校整体发展。进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培训常态化;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做好读书沙龙系列活动的设计,调动教职员工参与读书的热情。

2.实践创新

百年传承,气节不改,养正人就要传承养正魂,在养正,希望培养的学生气质高雅、学识渊博、视野开阔,勇敢担当、积极进取、心怀天下。为此,学校不仅外聘了沙画、泥塑、形体、彩妆、摄影等专业教师,也从校内培养了模拟联合国、人工智能、声乐、茶艺等科目兼职教师。近年来,紧随新高考改革步伐,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大胆实践,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的校本研修理念正在改变着学校的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涌现出了一大批课改标兵,打造了一大批精品课教师。

四、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2017年以来,学校借助联合办学的优势,在“共享教育理念,共建六大中心”的理念下,联合开展高频考点研究的研讨活动和班主任的拓展培训。通过专家引领、课程展示、拜师结对、联合考试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现在是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的基地校,同时也是“影子培训基地”;与丹麦约灵市哈尔沃中学结成学习交流合作友谊校。学校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参加教育部“美育浸润”项目,开设慧雅绅雅课程,五育并举,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世林.农村中学可以这样激发师生活力[J].人民教育,2018(02):47-49.

第4篇

一、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一是学习了《十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书籍,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二是关心学校的健康发展,和老师们交流学校发展前景,探讨工作方法。无论是双休日,还是节假日,只要是学校有工作任务,我都自愿到学校加班,仅暑期到校加班就有40多天。 三是在自己所任教学科的课堂中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一是通过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我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浏览等形式,进行教育理论和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的学习,研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56号教室的故事》《第56号教室的玄机》等书,并参与了教师读书交流活动。二是通过交流提高自身业务。参加了教研组组织的观课活动,定期到备课组参加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认真同教师们研讨,以提升自己水平。三是通过听课提高自身水平。我坚持听课评课,每月听课十几节,有的月达到20多节,一年听课达100多节,课后认真同讲课教师交流。四是通过外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我积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 5月份参加了省骨干教师培训; 11月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首席面试考官培训活动; 12月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山东省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活动中被聘为课程专家;12月参加了齐鲁名师培训活动。这些活动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三、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加强了课程管理

一是落实国家课程。指导课程部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精神开设国家课程,要求老师们按照课程表上课,特别加强了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教学管理。二是加强地方课程的管理。由于地方课程由任教国家课程的教师兼任,在任课安排时,实施教师错位任课,有效地控制了地方课程被占现象。三是加强了校本课程的管理。协调教师发展部和课程教学部组织研发了120多门校本课程。开设了90多门校本课程。加强了对校本课程的管理,每周二、四下午组织专门人员对校本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检查,学期末,组织校本课程的评价活动。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校本课程选修档案,修订了《学生校本课程手册》。

(二)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

一是加强了对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的检查,学期初,指导课程部对教师上交的个人教学计划,进行检查,并评选出了优秀教学计划。二是加强课堂指导。深入课堂,及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指导,修订了《中层以上干部联系教师制度》。安排年级主任、课程部主任及时巡课,规范了教师的上课行为。三是加强了作业管理。要求课程部对作业批改情况每半月进行抽查,制定了《育才学校作业教学制度》。四是加强了课后辅导。要求课程部严格落实《学生请假返校补课制度》,凡学生请假返校后,课程教学部都组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补课。

(三)加强教学质量检测工作

一是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质量检测,听完课后即时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测,检测成绩作为课堂考核的依据之一。二是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定期组织进行单元检测,测试后一周内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三是期末教学质量增量评价。四是组织研发并实施了“学生学业成绩等级查询系统” “学生校本课程学分查询系统”等。

(四)加强自主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

一是完善自主课堂模式。参与了课堂教学“三级建模”指导工作,在自主教学模式各环节的总体布局之下,发挥个体特长,建立一种不同于他人具有特色的个人教学模式,并开展了个人说建模活动。二是分层走班实验。推进了级的“数学、英语分层走班教学”实验,并对分层走班模式进行了总结。指导实行了分层考试实验,数学、英语两个学科考试中实施分层命题、分层组织、分层评价。三是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指导组织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分别以大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课堂观察研究活动。

(五)加强教师培养

一是指导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沙龙活动,自己先后主持了以教学目标有效性、提问的有效性、自主课堂的构建、学生自主性的体现等为主题的教师交流活动四次,通过与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二是扎实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先后邀请7名专家到校做专题报告,组织185人参加了2015年暑期全员远程研修,组织485人次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读书交流活动,组织12位教师开展了教师讲坛活动。三是实施青蓝工程,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了个人成长“六个一工程”活动。

(六)加强课题研究

2015年上学期立项59项小课题,下学期立项51项小课题,以小课题研究为抓手,引导教师进行了差异教育和自主课堂小课题研究细节方面的研究。依据《育才学校小课题管理办法》,开展了小课题成果展示活动,并组织开展了小课题课结题鉴定、考核、成果评选等活动。

(七)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

指导小班化教育试点年级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形成了《小班化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八)做好毕业班工作

一是邀请了教科院的教研员到学校听评复习课、并进行复习方法指导;邀请了教育专家许玉琴老师来校指导九年级语文作文相关内容。二是组织所有学科的教师,参加了东营区毕业班复习会议,交流复习方法,学习复习经验。三是将九年级备课研究重点放在中考命题方向的把握和复习方法的研究上,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四是在做好毕业班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同步加强了对八年级地理、生物的教学和备考工作。地理会考成绩平均73.24分,生物平均71.72分,总得分率72.48%,会考成绩比往年有巨大的提升。八年级同学全部参加信息技术考试工作,达A率95.01%,远远领先于县区和市直兄弟学校。

(九)做好支教工作

在做好本学校工作的同时,九月开始我对口支援河口区义和镇中心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是深入教学一线,听评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师深入交谈,指导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二是协助分管初中部的副校长,对初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分析梳理,加强管理。三是认真进行教育教学调研,对学校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四、取得的成绩

一是通过定期评选教学优胜奖、教学进步奖、爱心奖、特别贡献奖等,落实教师多元评价措施,激发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本年度先后有5人获东营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3人获东营市优质课评选二等奖,7人获东营市优质课评选三等奖;1人执教省级公开课;97人次在执教国家级公开课; 15人确定为东营市青年教师培养对象; 1人确定为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课程专家;教师有90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评选中获奖;77项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14项)。二是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结出了丰硕成果:在参加的各项活动中,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金奖25个、银奖35个、铜奖85个,一等奖50个、二等奖24个、三等奖101个、优秀奖4个,并有4篇学生文章在刊物上发表。三是个人被东营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聘为教学教研评选工作专家;7月被教育厅聘为省课程专家,指导了2015年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工作;11月在浙江杭州执教“浙派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公开课一节,并进行专家引领评课一次。参与了地方课程《蓝色家园》的编写,并担任副主编。

五、廉洁自律情况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能做到廉洁自律,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八小时以外,我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项法规,从不做有损教师形象和学校声誉的事情,从不违法乱纪。

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5篇

新闻播报

消息一:

3月7日,在铜梁县初中生物学科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巴川中学况丹老师技压群雄,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消息二:

3月9日上午,重庆市教育学会评价专委会工作研讨会在巴川中学召开。

消息三:

3月13日,由铜梁县教科所组织的铜梁县2014年初中英语教师优质课大赛在铜梁巴中落下帷幕,我校张黎老师以精巧的教学设计、灵活机智的课堂荣获一等奖的第一名。

消息四:

3月24日,铜梁县教委首批授牌的名师工作室“李永红名师工作室”邀请江苏名师徐杰作客巴川中学,开展“精细化阅读教学”的主题教研活动。

消息五:

3月27―28日,铜梁县地理优质课比赛落幕。巴川中学梁艳、周颖老师双双荣获大赛一等奖。梁艳以饱满的精神、阳光的笑容带领学生、评委和现场听课的老师开启了一次美妙的台湾之旅。她的整个课堂教学设计新颖,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出优秀的个人素养与教学智慧,从参赛的优秀教师中脱颖而出,喜获一等奖的第一名。

消息五:

3月,彭水县全部初中学校的117名行政干部赴巴川中学开始为期一周的影子研修;3月16日,第一期影子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3月23日,第二期影子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3月30日,第三期影子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

消息六:

3月31日,黑龙江北安教育局、重庆白市驿一中、万州中学、观音桥中学、铜梁永嘉中学、东城中学等单位到我校听课交流学习。

……

校园万千,为何巴川一花独艳?引众人竞相来参观;教研每个学校有诸多经验,巴川中学学科组建设究竟有何秘诀?我们不妨采访几个人问问原因。下面请看――

新闻采访

采访一:

采访对象:2014年县初中英语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张黎

采访记要:

问:请问张老师,今年是你到巴川的第几年?

答:这是第四的一年。

问:你在第四年就取得了这么优异的成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首先,是学校集体优秀,为我的学习和借鉴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其次是我们的学科组团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本次我能获奖,是我校教师在各级赛课斩获大奖的缩影,是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结果,也是英语学科组践行“一师一课一团队”的最好体现。

采访二:

采访对象:铜梁县教委首批授牌 “李永红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李永红

采访记要:

问:请问李老师,你觉得在全县四个名师工作室中哪一个最能彰显名师引领作用?

答: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我这一个。

问:原因是什么?

答:首先,是我们学校语文教师群体很大,三个年级加上小班有80来名老师;其次,这些老师大多很优秀,学科组研究气氛浓厚,在赛课、论文获奖、文章发表以及中考成绩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力;加之每年新加盟的年轻老师又多,学校开展的活动又多,我们彰显名师引领作用既有平台又有人气;只要我们一组织活动,应者云集。

采访三:

采访对象:彭水县高谷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何松涛(彭水县学校干部赴巴川中学影子研修班第三期学员)

采访记要:

问:请问何校长,一周下来,巴川中学哪一个方面让你最有收获?

答:有很多收获,他们的“三定三段式主题教研活动”有很大的学习借鉴作用,我回去后一定会在学校推行。

问:你认为“三定三段式主题教研”最值得借鉴的价值何在?

答:首先,是学校各个学科的教研活动有了系列规划,学科教研开展不盲目;其次,每一个教师都有主题发言,态度和水平如何,大家有公论;第三,每次教研活动有专题,这样的学科组教研活动才能体现专业研讨性,避免了学科教研活动沦为事务布置,这样,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有保证。

……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学科组建设又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学科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枢纽,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卓越课堂的核心抓手,是学校校本研修的主阵地。

学科组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也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学科组的水平质量,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巴川中学在学科组建设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做法?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学校在学科组建设方面的几个――

典型经验

练内功――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武学之道,内功是根本,蹲马步,丹田吐纳,一招一式看似平常,却是一切卓越武功的基础。我们学校一直倡导要培养老师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我们把培养老师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着力点就放在微型课题的研究上,我们把这个比喻为老师立足教坛武林的练内功。

为何把微型课题研究提到这么高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微型课题研究主要是针对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或问题进行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其成为一个课题,为此展开扎实的研究,并致力于寻找困难与问题的解决;它的研究指向是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或问题,研究的目的是直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另一方面,微型课题研究的起点较低,要求不很高,参与的面广,参与的教师多,可以让绝大多数的老师在研究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

学校在微型课题研究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学科组要有80%以上的老师要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一般以一个学年度为一个周期,其中课题结题率要达到50%。基本流程是:学科教师提出研究的课题――教科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梳理调整,开出学年度每个学科的微型课题研究菜单――研究教师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并按要求写出基本的课题申报表――研究教师――研究教师收集资料,进行总结提炼,写出结题报告――教科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结题评审――学校对优秀课题进行表彰奖励,并纳入“名师评价”。

我们在微型课题研究中倡导“一师一课题,一年一课题;课题磨砺人,课题造名师”。

定形式――“三定三段式主题教研”

鲜花需要颜色衬托,佛像需要黄金装扮。从哲学意义上讲,形式是内容之体现,是事物内在属性的外部表现。在强调内容重要的前提下,绝不能忽略形式的巨大作用,所以我们学科组教研活动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三定三段式主题教研”。

“三定三段式”主题教研是指具有巴川特色的学科组教研活动,“三定”,指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主题和中心发言人;联招考试学科的教研会每周召开一次,时间不少于两节课,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个学科定在周一至周四的晚上,化学、政治、历史、体育放在周一至周四的上午一、二节课;非联招考试学科的教研会间周召开一次,时间不少于两节课,一般都放在周一至周四的上午一、二节课。

“三段式”,指一次教研活动分三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为“读书分享”,由责任人找来与近段时间教学密切相关的经验文章读给大家分享,可以读原文,可以读要点,更要说自己选择的理由,从中得到的教学的启示。第二时段为“专题研究”,由责任人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对学科某个教学重点或者难点的深入研究的体会,实际教学中的操作策略等;“读书分享”和“专题研究”原则上在开学之初就做好规划,明确每次专题研究的责任人。第三时段为“日常事务”,具体的事务有:教材分析,集体备课,评课、议课,考试研究,试题评析,日杂事务布置。

“主题教研”,指在“专题研究”这一环节中,一次教研会一个主题,这样使得主题集中,中心明确。譬如语文学科“如何上好材料作文课?”,数学学科“中考24题的命题方向与解题策略”等。

“三定三段式主题教研”,任务明确,要求细致,研究氛围浓,可操作性强,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把学科教研会开成事务会。

抓命脉――扎实做好教师培训

命脉者,比喻生死相关的事物也。就学校而言,学校的昌盛与衰落,教师是关键,而教师培训就是命脉。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提出的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于中学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我们的教师培训,形式多样,有扎根高校的研究生学历提高培训,有借力主管部门的国培、市培,更看重的是立足校本的“教师职业规划”、“蓝结对师带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课会友”、“同课异构”等形式扎实做好教师培训。

数学学科组对新教师的培训措施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因课指导

听课:新入职的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5节,原则上听一节上一节;

视导:指导教师每周至少听指导对象1节课,并及时进行点评;

同课异构:每周的教研课均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新、老教师上同一内容,上课前反复磨课,让执教者在磨课中成长。

试题研究

每一个数学老师在做完学生集体使用的同步课辅书外,还需另准备并同步做完《培优竞赛新方法》,再加每两周做一套中考题,并写出做题感悟。

针对数学学科特点,除对“赛课”之外,学科组举行 “赛题”比赛, 30岁以下和未教过毕业班的老师参加“做题大赛”,对大赛优秀者进行单独颁奖,其结果作为“名师评价”的校级物化成果。

专题培训

规划教师专题培训,从全校数学组中遴选优秀教师作专题讲座。

强化例(习)题教学研究

每周一各年级备课组选取试题、指定教师,并将试题制成电子文档和ppt,上交到教务处,然后由教务处统筹印制给数学老师。周二教研会时,负责讲题的老师就讲所选试题进行讲解,然后集中对讲题者进行点评;

破关键――着实抓好命题工作。

有人这样形容过:教学围绕考试转,考试围绕试题转,试题就是教学的指挥棒。基于此,我们在抓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抓好命题工作。

首先,成立两级命题小组

学校命题小组有两级,分校级和年级组级,学校教务处负责校级命题小组的工作,年级组负责年级组级命题小组的工作;成员的构成:先在学科组发动,由教师个人申报,然后学校、年级组根据报名情况择优组建。

其次,提出具体的命题要求

检测内容:除初三复习阶段外,其余考试命题一律以课标要求为准,在命题过程中坚持“教什么,考什么”的原则;

难度系数:按7:2:1的比例系数命题,控制好两端人数,即控制不及格人数和高分段人数,平均分控制在总分的80%左右;

命题过程:命题人和审题人一起开展研讨,依据命题双向细目表,梳理知识考点,确定题量题型,确定难度系数;命题人执笔独立命题;审题人独立做题,然后依据命题双向细目表进行审核修订;试题使用后在学科组内进行评议和评价。

试卷结构:七、八、九年级的周周清小检测试题均按A、B卷设置,阶段性考试试题一般按中考卷样命制。

第三,明确管理层级和程序

简单地用一个表格来陈诉:

第6篇

【关键词】生物学 研究型教师 多元化培训

“教师即研究者”在欧美教育界甚至被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义语。因此,生物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从“教书型教师”转型为“研究型教师”。而生物学作为不断探索及完善的学科,也必然要求其学科教师成为研究者。

一、中学生物学与研究型教师

生物学是一门在不断发展的学科。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生物学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由于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一系列与生物学交叉的学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除此以外,随着全球变暖、自然资源短缺,环境、经济、人口、食物等现实问题的出现,使得生物学的研究与发展倍受世人瞩目。在这样的环境驱使下,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关注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而这就对生物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新教师而言,高等教育阶段接受的生物学知识与中学生物学所教授的内容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教师而言,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变得局限与陈旧,与生物学现代技术的发展存在脱节现象。

由于种种矛盾的存在,生物学教师必须养成探究的习惯,培养自身的科研素养,不断涉猎新知识,对生物学及生物学教师的发展有一定的研究。生物学教师一旦成为了研究型教师,就能避免自身与时代脱节,从而更好地达到生物学科教学的要求以及自身的专业发展。

作为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研究型教师,与传统型教师有着较大的区别:

1.教研意识。研究型教师有其特殊的内涵,对待教学通常会自觉运用系统思想,主动探索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整合的教学规律,以优化教育行为。而这些特征在教学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备课上的改变。研究型教师除了备大纲、教材、学生、教法以外,还要备新课标、收集资料、备课件等。这些备课方面的改变,使得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得到提升,面对课堂上的各种情况能游刃有余地化解。二是教案上的改变。教案除了常规内容外,还有教材分析、学生学习背景分析、情境设置、讨论话题、探究主题、教学反思等。这些方面的加入不仅能帮助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准备,融入自身对教材、教学理念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领悟生物学的学习规律以及科学的实质。三是课堂上的改变。研究型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强调以人为本,课堂教学不但是师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更是师生生命价值体现的历程,对每一个参与者都具有个体生命价值的意义。这种改变,不仅尊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还将知识学习的层面上升到感悟生命的层面,使得生物学成为了学生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学科,成为了他们认识世界的良好媒介。

2.资源意识。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识别、捕捉、积累、利用和开发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是研究型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生物学教师如果具备强烈的资源意识,将会对生物学教学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型教师对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将丰富生物学教学、丰富教师的阅历,并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触发其更多的生活经历与感悟。

3.反思意识。反思是研究型教师的核心素养,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能力之一。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反思意识,包括课前、课后以及课堂中的反思。教师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正确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才能有效汲取教学经验,才能适当地总结和研究自身的教学行为,并提出更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换言之,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的自我监督,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二、中学生物学研究型教师的养成策略

1.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

(1)树立知识意识。对于生物学研究型教师而言,丰富的理论知识、广泛的科学知识、精深的生物科学专业知识以及社会经验等,是其重要的内涵。教师必须通过积极收集国内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趋势、科学发展动态、生物学科的发展动态,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才能整合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为自身开展科研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2)问题研究意识的培养。进行教学反思的目的,是要教师通过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来进行教育科研,因此,需要教师提高发现问题的敏感度,并坚持进行教学反思。无论是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还是行动后反思,都要努力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并加以改进。另外,要培养问题研究意识,还需要教师拓宽眼界,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实践发现,在同一教研组或是各教研组之间,针对某一话题,开展“头脑风暴”活动,既能督促教师收集各类资源,丰富自身内涵,增进同事间的交流和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又能帮助教师勇于表达自身的观点,寻求创新。

(3)组织课题、专题研究。学校领导的重视、配套设施的支持和规范的管理制度的约束,都为生物学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建立了有序的成长环境。另外,还可以开展生物学教育内容的校本研究。一是针对新课程改革的整体要求,结合学校特色,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拓展。二是根据教师及学生特点,进行生物学拓展课、兴趣课教材的研究,采取因材施教、因地适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善于观察身边事物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4)倡导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更注重教师的经验积累以及实际运用。由于研究领域与学者研究不同,它更注重教育理论与方法在教学中的实践,因此,教师可以从自身需要出发,解决存在的困惑与问题。由于课改的需要,许多教师都会摒弃之前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这对于许多在职教师,尤其是已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而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在生命科学的新教材中,不仅内容的安排上有了很大改变,课程的整体设计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在职教师只有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发现问题,进行反思,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研究,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2.加强多元化的教师培训。学校在设定教师培训计划时,应提倡“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师培训理念。对于生物学教师而言,可以开设如生物学教育方面最前沿的讲座,或是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教师博客,为教师提供最新科研动态的信息。除了教学方面的专题讲座外,还可以开展有关拓展教师人文素养的专题讲座,因为生物学教师对于生命、人文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及其道德品质的建立。同时,还要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学校应鼓励教师走出课堂,组织教师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如对整节课节奏的把握、对课堂气氛的拿捏、对教材的整理,等等。

(2)职后的自我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收集相关资源,亦可以通过阅读等方式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或是针对自身的需求与不足,进行各类自我教育。同时,还可以引导教师阅读一些思维科学方面的书籍。如果教师本身没有系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教育问题产生的思考缺乏依据,这些观点就难以被学生接纳。因此,不仅学校应提倡教师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献,教师本身也应投身于思维科学的学海中去。

(3)专家与教师合作。专家身处教育理论研究及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与专家的交流学习,必定能开拓在职教师的视野,科学、有效地进行教育研究。教师可通过在职研修、学历提高、专题讲座、课题研究等方式与专家进行合作,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3.培养中学生物学研究型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突出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升教师的思维品质。要培养教师教学问题的意识,写好每节课的教学反思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每名教师除了应准备好教案之外,还要注重在每节课后写上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不能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要认真按照自己上课的表现来总结反思,及时了解、分析不足之处,做到每阶段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型教师,还必须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不仅要体现在教案上,还应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而要在教学过程中表现自身的思维力,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教参、教案等材料内容都有独立的思考,形成自己特有的认识。只有经过了思考,才能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的思维力,更好地把握课堂。

(2)在教、科、研中寻求结合点,深化教师教育。

首先,教师需要摒弃墨守成规的教学思想。有许多教师习惯于原有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在明知它早已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情况下,仍旧不思进取,不能接受先进的教学模式,这就是一种图安逸的懈怠现象。只有敢于摒弃原有的落后教学思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生活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学生,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次,要发现和创造自主发展的教、学、研的结合点。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与其实践中的教学、学习和研究相结合,要在教、学、研这三方面寻求结合点,使之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促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卓有成效的发展。如果教师只会教学,那么,他必然只能成为“教书匠”;如果教师只沉醉于自身的学习,在教学上没有发展,没有关注科研,那么,他就会缺乏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如果教师只会研究,那么,他更多的只能是“纸上谈兵”,所做的研究也不过是缺乏实践的空谈。

此外,相关职能部门要为教师教育的良性互动达成提供指导。教师教育不仅仅是局限于师范院校或是职后的教学研修,它更应该是教师本身积极参与其中,寻求教师教育的着眼点以及发展教师教育的新途径。最后,教师还要对自身的专业发展保持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2-84.

[2]汪利兵.教育行动研究:意义、制度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50-53.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R].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73.

第7篇

论文摘 要:我国高校教师英语在职培训在21世纪之初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各教育部门开始尝试各种形式的英语培训实践,尤其是近年来特别重视对双语教学课程的开发。但由于教育资源和培训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在政策执行和培训实践上不尽相同,文章认为继续健全培训制度,丰富培训内容,开发新的培训形式,增加培训经费的投入是未来英语培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校教师英语培训应该是高等学校师资培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英语水平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能力、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作用越来越突显。从我国现行师资培训的种类来看,培训大约包括:岗前培训、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学、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单科进修等,尤其是岗前培训和国内访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常态化,但英语培训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进入21世纪,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提升高校师资水平的政策和意见,极大地推动了各级教育部门对英语培训制度的建设。本文首先探讨政策因素对英语培训制度的影响,再描述各级部门培训实践的差异,最后分析英语培训制度建设、培训内容、形式和培训经费的问题。 

一、影响英语培训实践的政策因素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教育政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作出调整和改革。为继续实施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创办一流大学,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努力建设一支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十二项措施”)(教高[2001]4号),措施中强调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必须把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高等学校三级教师培训制度,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中青年教师,特别是承担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中青年教师。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为贯彻这一措施,很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院校纷纷开展了双语教育改革和研究,开始尝试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 

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同时,启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该建设项目计划旨在形成与国际先进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接轨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一定示范性和借鉴意义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从2007到2010共支持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每年将相关学科领域进行重点建设,并为每个项目建设提供10万元的资助。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内容包括双语师资的培训与培养、聘请国外教师、专家来华讲学、先进双语教材的引进与建设、双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优秀双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双语教学经验的总结等。此时,从双语教学推广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积了不少经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极大地鼓励了各校开发双语教学课程,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探索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开展高校教师新模式,推动国家精品广泛应用和共享,教育部在2007年启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体系并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培训项目”,在各省设立分中心开展教师网络培训,培训科目越来越丰富,仅2011年,计划面向全国教师开设的集中培训和网络培训课程就有369门。①其中语言类培训,2010年增加了“英语视听说”课程,2011年增加了“英语写作”课程,网络培训将是未来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 

二、英语培训实践的地方差异 

在执行教育政策的同时,各地区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把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纳入教师培训的内容当中。这包括各省、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英语培训或双语培训班及各高校以“校本培训”模式为基础的英语培训。 

我国现行的高校师资培训体系是教育部下设两个中心(高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武汉中心)、五个大区(中周六,东北,华东,西北,西南)及20多个省、直辖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简称“师培”),主要任务是负责高校师资培训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承担高校师资培训的组织协调、理论研究、信息交流及社会服务工作。通过对各等级培训中心的调查,我们发现一些培训中心的培训工作开展得非常好,不仅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对教师进行常规培训,如岗前培训、教育技术培训和国内访学等,还增加了很多特色培训。例如,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依托北京著名高校的优秀师资力量,组织开展了多种国内和国际培训,其中双语培训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到2011年,已经举办了9期北京市属高校骨干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培训,派骨干教师到美国和加拿大进行为期4个月的双语教学能力培训,为保证培训效果,在出国前教师还要在国内接受为期一个月的语言强化训练,培训制度越趋完善,培训效果非常好。②再如黑龙江师培中心把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和双语教学作为三个重点工程来抓,③2005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赴香港中文大学双语教学项目”正式启动,从2005年到2008年已经连续举办了七期双语教学培训班,派近300名骨干教师到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为期二周的双语教学研修。辽宁师培中心近年来也开展了双语教学培训的实践工作,中心依托大连理工大学,聘请国内外教授授课,“十一五”期间已经举办8期双语师资培训班,教育技术培训、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已经制度化,落实工作稳步推进。 

上述师培中心凭借著名大学的师资力量和教育部及省、市教育部门的支持,在英语培训方面起着引领作用。除此之外,各地院校也开展了灵活的校本培训,例如吉林大学该校从2002年到2011年已经举办了19期骨干教师英语培训班,积累了不少培训经验。其他如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也成功举办了多期骨干教师英语培训班。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科研能力和双语教学能力。 

此外,为了探索英语培训的新形式,探索一套卓有成效、功实可行的培训模式,为高校教师搭建一个提升英语运用能力的平台,2005年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剑桥大学语言中心等合作开发了“中国高校教师英语培训项目2期”培训系统,该项目通过学习研发英语培训课件,探索中国高校教师英语培训新模式,以期提高中国高校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和学术英语写作能力,经过多个高校的试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孙伟、崔刚2007,康淑敏、崔新春2009)。 

三、英语培训所面临的问题 

不容置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迈入21世纪后,教师培训工作从制度到形式和内容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些部门对外语培训模式作出了不少的探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显露的问题应该是未来工作的关键。 

(一)培训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我国各级各部外语培训现状来看,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是非常重要的。培训不能时断时续,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多借鉴国内外的培训管理经验,做到外语培训常态化。例如国家外专局2001推出“高校师资外语培训试点项目”,支持各高校聘请优秀外国教师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外语培训,旨在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增加用外语开设专业课、使用国外先进原版教材的比例。该项目在全国各重点高校设立了培训基地作为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没有现成的培训经验可以借鉴,加之没有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手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刘南2007:109)。此外,各高校为了满足本校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举办了各种英语培训,为了加强管理,有些学校把参加培训与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及其他优先政策挂钩,使教师不得不参加培训,引起有些教师的不满。另有些学校采取自愿的方式参加培训,可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管和激励机制,不是所有教师都愿意参加,培训效果不佳。所以完善培训制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学习国内外培训经验是当务之急。 

(二)培训内容需要丰富,培训形式需要扩展 

目前有些高校教师培训制度比较完善,以岗前培训为例,始于1986年,1998年教育部出台有关文件加以规范和推进,该培训以集中授课为主,培训内容包括高等教育法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职业道德等,由于这种培训是岗前规定性培训,所有新教师都必须参加,培训已经模式化、常态化。但单一的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教师多样化、个性化和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如果把外语培训纳入到岗前培训计划当中,提早建立英语在教学研究中重要性的意识更有利于今后外语培训工作的开展。另外,从各级教育部门的英语培训现状来看,针对英语专业教师的培训课程较多,对非专业教师的英语培训多限于双语教学培训,在培训课程的设置和培训形式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英语培训应该包括一般听、说、读、写技能的培训和双语教学培训,培训形式如请国内外专家集中指导、到国外高校进修、校本培训及网络培训都是有效的培训方式,重要的是要把英语培训当成持续不断的、持之以恒的经常性工作来抓。 

(三)培训经费不足 

培训经费涉及到如何分配教育投入,如何利用各种培训机会,如何提高培训效益的问题。教育部在培训经费筹措上采取的是“四个一点”原则,即教育部资助一点,承办单位减免一点,选派学校投入一点,参训学员承担一点。如北京师培中心由北京市教委资助对派往美国和加拿大进修的教师提供2万元的资助,其他由学校和教师分担。黑龙江省师培中心的双语培训经费由省教育厅资助,受训教师或学校只需要承担食宿费用。但由于这类培训的名额有限,每个学校每次只有1~2个名额,多数教师没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另有一些培训单位采取适当收费的方式为广大教师提高英语学习机会,培训时间一般都为短期,培训费一般是1 000元左右,加上食宿费用,如果没有学校的资助,几千元的支出,一般收入水平的教师很难承担。所以寻找既经济又高效的培训途径,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是需要探索的另一个难题。好在国家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加之很多高校还开展了成效显著的网络培训和校本英语培训,一系列探索都为这一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四)培训对象 

许多培训政策和培训课程都把中青年科研和教学骨干教师作为主要培训对象,更有一些培训项目把培训对象限制在35岁以下或40岁以下,这明显剥夺了老教师的受教育权利,也不符合终身教育政策。当然其中的原因和培训资源少和培训经费不足有关,但如果各项政策对青年教师倾斜过重,势必影响其他教师的工作和科研积极性,并最终影响到整个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结语 

英语培训制度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中逐渐完善的。多研究和学习国家和省、市的教育政策,结合本校的实际,不断更新培训意识,满足教学和教师发展的需求,建立终身学习理念,多实践、多总结是开展各种培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eb/ol].www2.cuc.edu.cn/highe- 

du/law/4th.htm,2001-08-28. 

[2]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376号)[eb/ol].zlgc.org/detail/?id=1129,2007-12-11. 

[3]康淑敏,崔新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3):16-21. 

第8篇

主要是下级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下属群众陈述任职情况,包括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成绩、缺点问题、设想,从而进行自我回顾、评估、鉴定的书面报告。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1校长述职报告范文参考,欢迎阅读。

2021校长述职报告范文参考一

20xx年,我加强学习,廉洁自律,恪尽职守,带领全体育才人立足本校实际,上下同欲,全面实施差异教育,坚持“科研引领、创新驱动、改革推动、项目带动、家校联动”的办学策略,深入推进课程和课堂改革,实现了学校发展的突破性进展,出色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教育质量、办学品质、社会声誉和家长满意度大幅提升。

一、学习理论,履行职责,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一是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xx大、xx届四中及五中全会和xx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加强作风、思想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召开了“会员卡清退”“慵懒散治理”“小班化教育实验”等4次专项会议。二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圆满完成了省刻学示范学校迎检、省依法治校复检、省小学课程实施水平督导评估、致远楼抗震加固既恢复工程、新游泳馆招标建设、小班化教育试点、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任务,成功承办了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暨初中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博览会。三是积极参加齐鲁名校长第三协作组会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77期“基础刻育改革动态”研修班、大连小班化教育工作考察、xx市教育转型下的小班化教育(xx)专题考察、“学校特色与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江浙沪教育考察等活动。四是先后组织编印政策法规资料两辑,在编印5册规章制度汇编的基础上,又整理编印了1册续编,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推进改革,不断发展,完成学校重点工作

一是教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实施师德建设、教师研训和读书行动计划,依托名师工作室,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落实教师多元评价改革措施,开展了师德十佳、十大感动育才人物、爱心奖、进步奖、特别贡献奖及读书十佳等评选活动。涌现出翟福东、王江海、张永翠、李艳梅等一大批爱驻育才、德学双丰的优秀教师,收到家长表扬信5封,王燕老师被评为xx市首届道德模范,崔婧老师被评为黄河口最美女教师;张树清、谭春燕、陈飞、姜妮娜、侯培勇、黄明真、李爱云等一大批老师牺牲休息时间为学生义务辅导;崔静、孟凡波、倪慧娟被评为20xx年“市优秀班主任”,陈淑芬等在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会议作了典型发言;外派485人次参加了省内外观摩课、学术会议和高端论坛,组织185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20xx年山东省暑期全员远程研修活动;教师反思集《探寻自主课堂的奥秘》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90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评选中获奖,77项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核心期刊发表14项),134项讲课活动获市级以上奖励。

二是课程和课堂改革再创辉煌。通过调序、整合、优化,积极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完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深入推进了自主课堂改革。八九年级数学英语和五六年级体育差异走班成效显著,开设了95门校本课程,又提炼了《游泳》等9门校本精品课程资源;在研10项省“xx”课题,2项市“xx”课题,校小课题共立项110项。邀请市教科院杨守菊、尚凡青等专家到校对各学科“自主课堂模式”进行指导;先后选派周象霞、石其刚、陈金凯等10位教师执教课改示范课或作专题报告;组织韩科芳等12名教师举办了首届教师论坛活动,举办了10余次课改经验交流会,举办了全体教师说课标、说教材和说个人建模活动;先后到广饶稻庄镇大营学校等四校进行“送课下乡”。《校本课程实践与探索》已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并荣获首届xx市教学成果三等奖(一等奖空缺)。 20xx年1月8日 、15日,《中国教育报》连续报道了我校实施差异教育的办学经验和改革成果。5月27日,《山东教育报》专版报道我校的差异教育改革成果。9月23—25日,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暨全国初中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博览会在我校召开现场会,98位教师展示了校本课程公开课,将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等改革成果向全国推广。《中小学管理》《基础刻育论坛(文摘版)》《辅导员》《创新教育》《xx教育研究》等报刊杂志先后对我校办学经验进行重点推介,在省素质教育论坛和省刻学示范学校校长论坛做学校改革成果典型发言。

三是教育质量大幅提升,素质教育成果突出。全力推进全员导师育人制和班主任助理制,加强三级组织建设,实施家长素质提高工程,积极推进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全年组织了16场年级以上规模的家教报告会,评选表彰优秀家长300多人次;表彰每周一星、雏鹰奖章、美德少年及各类星级学生5000多人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1800多人次;组织家长讲坛45场,2600多名家长进校办公,参与听课、监考、学生管理等。今年我校初中毕业生实现了中考录取率的连续增长,信息技术A等率99%以上,实验技能平均成绩9.5分,体育测试57分。八年级生物、地理会考成绩与往年相比有巨大提升,信息技术A等率95.01%,远远领先于县区和市直其他学校。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各类比赛获奖650余人次。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省径小学教学示范校、省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和全市教育现代化学校验收,并获“全国基础刻育特色学校”等荣誉。

四是游泳继续领先,其他艺体特色取得长足发展。贯彻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姜杰和市委副书记、市长申长友视察我校时加强艺体特色创建工作的指示精神,认真抓好游泳、合唱、舞蹈、足球、乒乓球等各种团(队)的训练和比赛。在20xx年省径和全国各类游泳比赛中,夺得16金、17银、21铜。初中组、小学组均获山东省中小学体育联赛游泳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我校被正式命名为xx市游泳训练中心。足球、乒乓球分别荣获xx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第一名和第三名,经典诵读《丰碑》获全市第一名、全省二等奖的好成绩,拉丁舞《青春炫舞》获市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舞蹈类)中学组一等奖,大合唱《唱脸谱》《送别》获全省中小学合唱节合唱比赛一等奖,小品《摆摊》获戏剧类表演一等奖和最佳创作奖。

五是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历史遗留问题彻底解决。争取资金1700多万元完成了游泳馆建设项目招标开工手续办理及主体框架建设、致远楼抗震加固恢复、运动场地改造、部分教学楼教职工卫生间改造、美术展室和舞蹈房、电子阅览室、校园音响系统改造等工程。彻底解决了与山东齐泰建筑公司的经济诉讼、徐芳光房屋出租合同纠纷和东发建筑安装公司的配套工程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为学校发展扫清了障碍。同时,严格落实安全“一岗双责”制,健全各种安全应急预案,切实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学校被评为“市级平安单位”

三、廉洁自律,保持操守,维护学校正当利益

一是凡涉及工程维修的基建项目均遵照市政府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招标,主动向市纪委汇报并及时邀请介入。二是带头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坚持定期的中心组学习制和重大事情集体决策制,坚持校务党务公开,积极实施民主管理,凡学校重大决策和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考核评价政策均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通过。三是在学校基建、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改革推进等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顶住威胁和压力,将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四是讲奉献,以校为家,几乎没休息过双休日和节假日,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能够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四、不断钻研,勇于攀登,推介学校改革经验

一是我认真阅读了《教育是没有用的》《第56号教室的玄机》《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书籍5本,并对老师进行了集体推荐,出版了随笔集《教育是明天》,编著出版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作为专家评委参加了省师训干训中心组织的初中学校教学团体培训答辩会。二是由我主持的市“xx”规划办课题《差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中期阶段性总结,主持的省“xx”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差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阶段性总结。三是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发表了论文《“差异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探索》。在齐鲁名校长张广利工作室上传随笔和文章96篇,在新华教育论坛—“大国教育之声”被授予“基础刻育突出贡献奖”,并在“中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分论坛上做现场访谈。四是接待临沂、德州、利津、广饶、胜利教管中心等市内外学校参观和交流12次300余人,我代表学校在泰安、济南、莱芜、青岛等地作改革经验介绍13场次,先后在全国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首届山东省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学术研讨会上做典型发言,课改成果正向省内外辐射推广。

回顾20xx年的工作,我圆满完成年内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学校的突破发展,但受基本建设、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迎检等影响,导致深入课堂和推进改革的跟进措施研究和落实不够。在新的一年,我将抓住全市教育现代化实施的大好机遇,继续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坚持质量核心,不断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差异教育,继续推进课程和课堂改革,优化教学过程管理,全面落实校本研究措施,进一步提升育才质量和办学品质,为早日实现全市领先、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差异教育品牌学校而不懈努力奋斗!

述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2021校长述职报告范文参考二

时间如流水,不经意间,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这一年来,本人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依法治校,使学校各项教学行政工作有序地进行下去,并且取得了一系列不错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状况述职述廉如下:

一、理念先行,注重校本,丰实学校办学思想的科学化

我对学校“五为本”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进一步丰实和实践,提出了我校科学发展的内涵——为学生带给成人(政协委员述职报告)、成长、成功发展的机会与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聚焦质量、特色、服务三大主题,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并确定了我校科学发展的三大路径:适位发展、可持续发展、特色发展。

我们较为系统地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四阶梯”工程。三个维度是:需求驱动、专业合作与支持制度;优师四阶梯工程。养学科带头人的名师工程,以此推动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根据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观点,我们提炼出贴合校情的学校科学管理“三维六面”结构。借助正方体六个面提出科学管理的六个聚焦方面,即民主、专业、质量、执行力、特色与文化。以此为引领,推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

在特色发展的实践中,我们逐步理清了我校特色发展的基本框架——“三维三层”结构。三个维度,即学校德育一品“做最好的自己”;学校传统社区教育:“服务学习教育”,特色项目:“京韵鼓队与跆拳道并举”。三个发展层次依次为——项目、课程与文化层,学校特色发展科学有序。

二、注重效能、实践求索,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与声誉

一年来,我们在完成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反复研讨论证制定了新五年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并以此来引领全校教职工和谐有质量的发展。我们以规划实施为重要抓手,统一思想,聚焦行动质量,学校办学思想已获得全校师生的认同并得到执行。

一年来,我们坚持“知行合一,浸润体验,主题发展”的德育理念,以德育经验课程——为人之德课程、为民之德课程、为事之德课程、立生之德课程为载体抓手,极大发展了学校“浸润性、体验式、主题化”的德育特征,学校德育成效显著。并且坚持以“五提升目标、四大举措”为载体的教学质量改善的落实,学校教学质量获得很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步入市较为先进的行列,为领导、同行与家长们所赞誉。

一年来,我们坚持做课程教学领导,减负增效,夯实了学生成长的平台和高地。丰富我校课程建设的基本框架与课程群。学校的课程以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结构:

一年来,我们聚焦“三维四阶梯”工程,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式与载体建设,突出了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夯实“专业学习、案例分析、行动研究、实践反思”四大平台建设。注重“六个基于”,强化“三个环节”,突出“三个重点”。

同时总结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五条基本经验: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投身教学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尊重同行伙伴,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一年来,我们坚持团队立本,高位点金,坚持“三位一体”工作方式,管理效能得到很大提高。学校管理始终坚持:“提高一个层次想问题,提高一个标准干工作,提高一个水平抓落实”。坚持效率导向,以人为本和道德、价值引领,以管理团队实务培训、领衔小项目研究、坚持课堂教学攻坚先上、问题解决和干部队伍调整为载体,用心建设学校管理文化,干部群体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坚持九大行动准则,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以上就是我工作状况的述职报告。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21校长述职报告范文参考三

本人于xx年9月任xx中学校长,xx年9月调至xx中学担任校长至今。自任职以来倍感教育使命的神圣和光荣,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能始终坚定素质教育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创新,坚守办学底线,不辱教育使命,以营造“和谐、幸福校园”为抓手,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教师享受职业的幸福,让学校充满智慧与温馨。现借年度述职之机,回眸一年来办学管理的心路历程,有助于进一步提炼经验、拓展思路,提升自身管理潜力。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德、能、勤、绩、廉状况:

(一)、学年办学目标和任务达成状况

1、用心倡导民主当家,谋划办学愿景,寻求内涵发展

(1)、引领全校师生共同制定了“xx中学新三年发展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区级重点课题,构建了xx新一轮发展愿景,引领学校内涵发展。为项目化推进办学各项工作,也为办学规划实施寻求科研支撑,作为校长领衔申报了区级重点课题《构建初中学校内涵发展“绿色--长效”机制的实践研究》,本课题试通过学校“绿色发展”机制的构建,以构成学校“绿色环境”、“绿色管理”、“绿色师资”、“绿色教学”和“绿色德育”,从而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共同可持续发展。

(2)、用心梳理,科学定位,创新实践,寻求超越。上半年的办学水平综合督导,是对xx中学前五年办学的大检阅,站在全新的起点,我和管理团队、教师共同研究,基本确立了以“创新教育”为办学特色,以教师队伍成长为突破,以新基础刻育理念为引领,以打造和谐幸福校园为载体,以建立新优质学校为目标的办学策略,具体规划正在用心酝酿之中。

2、加强队伍管理,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升办学软实力

(1)、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整体科研水平。根据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现状,制定学校教科研发展规划,成立校教科研中心组,通过“课题研讨”、“实践研究”、“校本研修”等方式将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项目化、课题化。两年来,xx有多名教师在区教科研论文评比和区大、小课题研究中立项并获一、二等奖。本学期,xx共有十多名教师申报的区级大、小课题已立项。

(2)、搭建展能舞台,关注梯队培养。继续以学科组为主阵地,深入开展基于课堂的校本研训活动。针对教师不同年龄和学科特点,多角度推出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项目,如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教师命题潜力指导研究及评比、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年级学情研讨、学校德育论坛、教研沙龙活动等。用心推选青年班主任和骨干教师参加区级班主任和名师工作室的培训,实现了教师专业成长。另外,定期聘华师大金中明教授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讲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境界。

3、整合德育资源,拓展育人空间,打造德育亮点

(1)、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完善“两纲”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民族精神教育氛围,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2)、以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为载体,用心开展生命教育活动。xx作为“区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学校”,坚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主阵地,继续在初一年级开设心理拓展课程,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编写《于无声处调心法》校本教材,并在中预、初一年级使用。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确立《构建“网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学困生教育》重点发展项目,顺利通过“区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的评估。学校用心推进青春期科研工作,年内承办市区级青春期教学研讨展示活动,并在区域内构成示范辐射效应。

4、加强课程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加大课程管理,规范课程运行。将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纳入新三年发展规划,将课程建设列入教学工作和教研组建设的重点,成立探究型学科教研组,确保学校对课程的领导力和教学各层应对课程的执行力。机器人、足球、管乐、日语等特色校本课程已经构成。如期开幕的校园科技、艺术、体育节已成为亮丽的文化名片,阳光体育运动已是幸福校园建立的重要组成。实践体验类课程的开设有力推进了xx校园文化建设,四大文化主题节日已成为展现xx师生风采的亮丽名片。

(2)、聚焦有效教学,实现减负增效。继续优化教学五环节,提高教学效益,将智慧教学落到实处。开展学生作息时间、作业量、课堂教学满意度等调查,及时反馈信息,落实措施,实现“减负增效”,各科成绩稳中有进,初三中考进步显著,其中数学均分跻身区前十行列。

(3)、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年级组管理功能,认真实施过程监控及学情分析,综合治理年级的教育教学问题。学校承办“六校教研联合体”命题研讨活动,召集共同体内教师开展学科命题研讨交流,以命题研究为抓手,提高了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

通过共同努力,基本达成年度奋斗目标,实现了校园和谐幸福、师生共同成长。xx中学综合办学稳定在A级水平,多年持续xx市安全礼貌校园、市平安单位、市花园单位、市红旗大队、闵行区礼貌单位、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科技特色校等称号;两年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优秀骨干脱颖而出,教师先后获市“双名工程”提名1人,区师德标兵1人,一批区骨干、骨干后备、期望之星、镇园丁骨干脱颖而出。

通过“绿色教学“实践研究,教学过程管理更科学,减负增效显成果;课程领导力与执行力明显增强,三类课程同步推进,科、艺、体、心理等校本课程构成特色,体教结合、艺教结合工作成果斐然,管乐社团成为区级特色“三团一队”,并在区艺术节舞台上屡屡获奖,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阳光体育xx市足球运动布点学校”、“xx市校园足球一条龙联盟理事单位”,富有特色的足球校园文化已逐步构成。

学校教育生态不断优化,育人资源得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已融入社区、家庭,办学质量得的家长、社会广泛认可。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期,xx中学师生将以新一轮发展为契机,实行新的跨越,近期“和谐校园建立既党建专项督导”检查反响良好,刚结束的昆山国际发明展览会上,我校摘得1金2银4铜,本届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喜获精神礼貌奖、广播操优胜、男子团体总分第五名的佳绩,市中运会手球赛已跻入四强,区中学生群众舞赛获三等奖。

(二)、年度公用经费、专项经费预算执行状况及廉洁自律、民主作风:

1、经费预算执行:一年来,始终将学校财务工作列入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加大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运作。认真做好相关预算,量入而出,做到合理支配,规范使用,xx中学上半年公用经费能按上级规定使用;专项经费(校安工程)严格按规定支付,认真完成了专项经费的管理。

下半年,针对xx中学办学经费有缺口,且在年内务必清理的现状,用心与相关部门共同分析,寻找对策,多次与教育局相关领导沟通协商,已构成初步解决方案;为推进我校创新教育办学特色,拓展实践体验空间,经申请、沟通,30万元专项经费已纳入局20xx年预算,用于创新实验室建设。

2、廉洁自律与民主作风:作为学校法人代表,无论做人处事,都能严格要求,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在工作中讲原则、讲程序、树正气,按规定、规律开展行政工作,自觉履行廉洁承诺;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师生推荐、意见,体现以人为本,如,多次召开规模不等的研讨活动,采集教师对办学规划愿景设想、推荐,耐心解答教师存在的疑惑。能充分利用教代会、少代会契机,加强与师生沟通,倾听师生心声。以分管年级组、教研组为平台,亲临一线指导,在零距离互动中把握思想动态和教育教学现状。

二、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1、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学习研究,提高对课程的领导力。学校凡与学生相关的活动都属课程范畴。要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特长”的身心健康的接班人,相应课程的落实与有效实施尤为关键。要加强三类课程的平衡,特别应结合学校现状,将校本课程开发与社团建设、校园文化建立等相结合,构成课程开发与推进合力,提高课程建设综合效益。

2、应进一步增强开拓意识,加快学校特色建立步伐。xx中学创办五年,基础硬件、软件已初步完善,学校文化逐步彰显,办学特色已经确立。站在学校发展的新起点,要进一步拓展思路,整合资源,全面规划具有xx特征的创新教育之路,重点培育师生创新素养,提高实践潜力,将创新教育全面融入办学之中,在创新实践驱动下提升办学质量,实现跨越发展。

第9篇

蒙语授课“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团队有能力建设课程系列教材菊林花教授自1982年就用蒙汉双语讲授“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试验设计”等课程。多次出国学习,积累了30年的丰富经验,在2012被评为校级名师。金凤副教授自1985年开始用蒙汉双语讲授“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等课程,已有28年教学经验。自1988年开始自编、参编、主编多部教材的丰富经验。2009~2010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部统计教研室与佐佐木教授共同研究完成了“地方品种遗传参数估计模型”。玉荣讲师自2004年以来用蒙汉双语讲授"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等课程。2010年到中国农业大学研修学习,积累了可喜的教学经验。教材是有效补充课堂内容的工具、技术手册,要及时关注本领域科学发展的前沿动向生物统计学是一门探讨如何从事生物学研究的设计、取样、分析、资料整理与推论的科学,它作为边缘交叉学科,已经在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畜禽生态学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高科技农业研究、生物制药技术、流行病规律研究与探索、畜禽数量遗传学研究、畜禽遗传繁育、生物信息学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使得“生物统计学”在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领域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课程建设中,随时注意增加生物统计在前沿领域研究应用的内容,增强课程的活力,提高教师和学生面向生物产业时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是主讲者,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从我讲授蒙汉语“生物统计学”课程28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看,课堂上老师讲授,学生做笔记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阻碍了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影响了学生真正掌握统计分析的方法。因此,我们在生物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结合高校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特点,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将传授知识和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摸索出一套对教学内容有效补充作用的教材,同时可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工具。

蒙语授课“生物统计学”教学团队主编、参编的蒙汉双语系列教材

1.金凤、菊林花主编的蒙文版教材《生物统计学》2000年由内蒙古大学出版发行。是根据1999年修订的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学大纲,依据同年11月召开的全国农林院校教材会议上讨论的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教材编写大纲编写的。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必修课程教材。当时在内容的编排上也相应照顾到了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等专业的需要,将案例和例题略加增删或改动,并对个别专题内容加以补充。因此,本教材在2008年前一直作为生物工程、食品工程试用教材。教材的编写,保持本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内容的先进性与针对性的统一,循序渐进、简明易懂,特别注重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各章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介绍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着重对基本分析方法的详细介绍,每一种分析方法都有相应的例题,其过程详细,步骤完整。每章后配有习题,供读者实践。一直用作为畜牧兽医专业成人教育、自学考试教材。2004年,该选题被内蒙古大中专蒙古文教材编审委员会审批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为了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规划教材,以及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教改精神,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使“生物统计学”课程教材符合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及国家教委新制订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广泛征求兄弟院校如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相关老师的意见基础上,总结以往成功经验,采纳有关兄弟院校师生的建议,并针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生物统计学》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2.金凤、何金山(内蒙古大学)主编的蒙文版教材《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2004年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教材在2008年内蒙古大中专蒙古文教材评比中获优秀奖。与《生物统计学》教材相比较,新版教材保证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突出体现了本课程的先进性、技能性与前沿性。具体内容如下:对第一章、第二章的内容做了次序上的调整。第三章“平均数、标准偏差、变异系数”改为“数据特征值”。第四章补充了二项分布应用案例。第五章“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改为“假设检验”。第六章方差分析的第四节中增加了两个因素系统分组方差分析方法。第七章第二节中增加了检验是否符合某种分布的案例题。第八章第四节增加了直线相关与直线应用案例。第九章第三节增加了案例分析。第十章第十一章分别增加了对应案例。第十二章试验设计原理与常用方法(新增)。第十三章常用统计应用程序简介(新增)。该教材及时引入了现代运算工具,将常用的设计与分析方法与优秀统计应用软件融为一体,使统计知识与计算机应用有机结合,为生物统计学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方便与快捷的手段。已经连续8学年在10多个专业1000多人中使用,被相关专业师生广泛采用,反响良好,已多次印刷,为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本教材已被列入自治区规划教材。它的出版不仅解决了内蒙古农业大学蒙语授课“生物统计学”课程学生和内蒙古民族大学畜牧专业蒙语授课学生的资料问题,而且可作为牧区畜牧兽医技术工作者、动物科学研究者、动物医学研究者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博士生用来进行整理分析复杂的生产一线数据并找出数据潜在的规律提供参考书。3.金凤、成格尔、玉荣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蒙文版教材《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2008年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统计学”已大步跨进了一个又一个相关学科领域,而每个学科领域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需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统计学作为分析方法,食品科技工作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其重要性,开设“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课程。目前为止,蒙文版教材《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是唯一的一个专门给蒙语授课食品科学专业学生所使用的“统计学”类教材。同时也是那些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作者的理想参考用书。4.金凤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汉文,第二版),2010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承担第七章的编写,该教材为目前我校食品科学各专业课程教材。5.金凤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汉,第四版),2008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它荣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承担第三章、第四章的编写,该教材为目前我校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工程等院系课程教材。6.金凤参编全国统编教材《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汉文,第二版),2008年由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承担第十一章的编写,该教材为目前我校农学、生态环境等学院课程教材。7.金凤参编面向21世纪教材《生物统计学》(汉文),2005年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承担第六章的编写,该教材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制药)、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相关课程教材。8.金凤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汉文,第三版),2002年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承担第四章编写,该教材为2008年前我校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工程等院系课程教材。9.金凤主编校级教材《统计分析SAS应用上机指导书》(汉文),2010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出版。该教材为目前我校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各专业学生的上机实践教材。

本系列教材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我们编写教材时不仅保持本学科的系统性,知识性,而且注重了与现代计算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解决了蒙汉双语授课学生因认知差异引起的教学效果有差异的问题。2.虽然电子课件因其信息量大而受到大家好评,但是学生上课时更多的时间忙于抄课件,忽略了教师的讲解,而教材恰可弥补多媒体教学的这些不足。有了教材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获得试验设计模板与方法、经典分析案例的详细步骤、显著性检验临界值等。3.本系列教材在辅助科研水平提升的同时,促进了科研成果进一步支撑统计分析案例教学,解决了今后修订教材时的实际案例问题,实现了科学研究与结果统计分析相互辅助的良性循环。蒙汉双语《生物统计学》系列教材编写过程中不仅突出了“生物统计学”是方法论、工具论的特色,而且顾及到了蒙汉双语授课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地区特色,内容编排上多为草原畜牧业案例,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及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