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村里入党申请书

时间:2023-03-03 15:53:10

导语:在村里入党申请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村里入党申请书

第1篇

近年来,电子商务为秀山县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另一扇“窗”。

通过这扇“窗”,几乎每个秀山人都能将农产品输送到大山之外的世界。

“土鸡能飞,看这个样子,土鸡蛋也飞得起来。”秀山县官庄镇新庄村60多岁的村民洪天军没想到,自家的土鸡蛋,竟能通过一个叫做“武陵生活馆”的电商平台,“飞”到大山之外。

“鸡蛋供不应求,我还得感谢一个人。”洪天军说。

“一村一人”

洪天军养了十来只鸡,在去年夏天以前,他还常常为卖蛋发愁。

为了卖蛋,洪天军得走上半个小时,把鸡蛋背到集市。

由于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腿脚不便,洪天军觉得背上的鸡蛋异常沉重。

“走不动了,家里的蛋越堆越多,愁人。”洪天军说。

2015年7月,“武陵生活馆”在新庄村开业。

一些懂电商的村民赶紧把农产品拿到“武陵生活馆”出售,但年过六旬的洪天军对这个新鲜玩意儿并不了解。

“洪大爷,把你的土鸡蛋拿到武陵生活馆去卖吧。”村里的党员电商带头人杨文主动找到洪天军。

“怎么卖?”

“我来帮你。”

在杨文的推荐和引导下,洪天军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把家里的土鸡蛋拿到了“武陵生活馆”。

“1.68元/个的收购价,比原价涨了一半多。”洪天军没想到,不用辛苦进城,不用赶集,就能高价把家里的土鸡蛋卖出去。

“现在农产品都不愁销路,这还多亏了党员先锋队。”洪天军感慨道。

在秀山县,像杨文这样的党员电商带头人基本实现了267个村(居)“一村一人”。

其时,秀山全县大力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统筹推进便民超市、电子商务、金融网点“三进村”工作。

但在农村电商如火如荼发展之际,仍有一些偏远地区对这个新鲜事物不甚了解,广大农村尤其缺乏电商人才。

为了迈过这道坎,秀山县委组织部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村后备干部培养和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培养相结合,打通了党员先锋队培养链条,着力破解电商队伍人才荒,让电商真正深入农村最基层。

点面培养

“通过这次培训,我的心里总算是有底了。”手捧着农村电商第九期培训结业证书,梅江镇八幅村村民吴俊喜上眉梢。

2013年,吴俊退伍回乡,为了谋生,他干过养殖、做过餐饮,但都失败了。

“真不知道自己干什么能行!”吴俊对未来忧心忡忡。

2015年9月,他报名参加了村里的电商培训班。

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对电商从不懂到懂、从懂到会、从会到精,并成功通过结业考试。

2016年初,吴俊加盟“武陵生活馆”,开起了自己的电商店,日均营业额达600多元。

“这下总算是找对路子了。”吴俊说。

在秀山县的广大农村,通过“点面”结合的电商培训,培养了一批像吴俊一样的电商人才。

“点”即将电商培训纳入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必学课程,根据党员所处区域、产业结构等情况实施片区培训、分类教学,并充分运用远程教育、流动党校、田间课堂等平台,送电商知识进村入户,使基层党员群众接受互联网思维、知晓电商知识、了解电商运营方式。

“面”即依托电商孵化园实施“1+N+X”的专题培训――

“1”就是形成一套以本土农村电商平台“武陵生活馆”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店为核心的农村电商发展理论体系;“N”就是组织参加电商培训的学员现场参观入驻电商孵化园的企业,由电商业主进行现场讲课;“X”就是每期培训班邀请3―5家种养殖农户,学员通过电商帮助他们销售农产品。

目前,秀山采取这种“培训+孵化+培育”的模式,培养了“电商精英”500余人、“淘宝客”371人,形成了武陵山网商联盟的“种子团队”。

“后备”激励

在秀山县石耶镇青龙村,村民大都靠种植大蒜为生,该村的大蒜种植历史悠久。

大专生陈佳宇毕业后回到家乡谋生,凭借熟悉电脑和了解电商的优势,他开了一家淘宝店,把青龙村的大蒜销至全国。

2015年6月,在青龙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帮助下,陈佳宇在村里开起了“武陵生活馆”,开展农特优产品“免费代销”,实现了大蒜村里种、村里收、网上卖。

2015年11月,经组织考试考察,陈佳宇成为在村挂职本土人才,一边经营“武陵生活馆”,一边参与村级事务,深受群众好评。

目前,青龙村已经将他作为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后备人选。

为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秀山先后将59名思想素质过硬、带动群众增收效果明显的优秀党员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

同时,秀山还按照“把党员培养成电商骨干,把电商骨干培养成党员”的思路,在全县成立物流园区电商孵化园党支部,优先抓好电商企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坚持把群众口碑好、文化素质高、有电商经验的青年人才和先进分子优先作为党员发展的重点培养对象。

目前,已有38名电商优秀人才递交入党申请书,有10名被确定为今年的入党积极分子。

这支具备电商知识和技能的队伍,成了带动秀山农村发展电商的力量。

示范带动

秀山县石堤镇高桥村的脐橙产量大、聚集性强,销路却不好。

“市场好的时候,中间商会来村里统一收购。市场不好的时候,根本没中间商来村里,村民只能一车一车把脐橙拉出去卖。”脐橙都堆在家里烂掉了,村党支部书记马代远心急如焚。

后来,马代远参加了电商“村长”的培训。

“我们村里的脐橙也可以通过电商卖啊!”马代远说。

2015年底,他带领该村脐橙专业合作社相关人员,主动对接“武陵生活馆”和“农村淘宝”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在互联网上开辟了一条脐橙远销远卖的“绿色通道”,帮助全村脐橙种植户销售脐橙15万多公斤。

“这下不用担心脐橙烂在家里卖不出去了。”建卡贫困户马代湘通过农村电商销售脐橙6000公斤,直接收益1.44万元,一家四口一举越过贫困线。

如今,通过从当地村干部、“小能人”中分期特训出的267名电商“村长”,已带动近万名农户“触电”销售。

第2篇

生活中,他并不富裕,一块戴了30多年的老上海表,如今还戴在手上,表轴换了很多次,表的指针走走停停,但他一直舍不得换一块。

一双鞋跟底部已经被抹平了,一件黑色的T恤已经泛黄,左手一个小包,右手一个大包,完全是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其实这两个包里装的全是他的“宝贝”,小包里装着他的荣誉证书,大包里装着他的工作记录,两个包的内容拼凑起来,就是他一生的生活写照。

他就是维西县永春乡非公经济联合会主席熊茂勋,今年65岁,一个普米族老人,熟悉他的人都叫他熊大爹。他同时还兼任拖枝村党支部书记。

荣誉不能用金钱衡量

干了十多年的乡镇非公经济联合会主席,熊大爹从没拿过一分报酬。

在维西县人大副主任、工会主席李秋梅看来,熊大爹这么多年来,就是义务在做联合会的工作。早在2000年的时候,维西县10个乡镇就成立了非公经济企业联合会,由于没有相关经费,熊大爹的联合会主席全是义务劳动。

实际上,非公经济联合会刚成立的时候也热闹了一阵子,由于没有相关的经费做支撑,很多乡镇的联合会也就慢慢失去了成立的初衷,只有永春乡一直保留下来,并且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熊大爹成就了永春乡非公经济联合会。”李秋梅对于熊大爹的工作给出这样的评述。

提及熊大爹的工作时,他打开左手提着的包,里面装满了一叠省、州、县等颁发的荣誉证书。2003年工会积极分子,2005年迪庆州总工会发的劳模证书,2008年工会积极分子,每翻开一本证书,熊大爹的眉头便上扬一下,脸上的皱纹也随之抖动,很有点眉飞色舞的味道。

右手提着的包里,装着2000年挂牌成立非公经济联合会的公章,以及各种各样的照片,甚至是他上门动员会员捐款的收据都还保存着。

在这些照片中,有的是演出活动时的照片,也有各级单位授予他奖状的照片。很多照片虽然保留了十多年,但在他的精心保管下,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虽然熊大爹在身份上属于联合会,但县总工会、乡镇工会联合会早就把熊大爹当作自己的人。每一次工会有什么活动一定要叫上熊大爹。

去年,在全省劳模的疗休养活动中,县总工会就指定让熊大爹参加。

也许有人会问,十多年没有一分钱的报酬,熊大爹究竟图个什么?其实,在熊大爹打开他的包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答案。在物质和荣誉之间,他选择了荣誉。

当然,熊大爹也有过困难的时候,刚成立联合会的时候,发展会员比较困难,他发展的第一个会员就是他的老伴。

总得有一股力量把他们团结起来

每次乡镇非公经济联合会开会的时候,有的会员来得较远,要赶几个小时的车,开会结束后,由于没有相关工作经费,吃饭的问题总是自己解决,他总是把路途比较远的会员招呼到家里,杀鸡买酒,总是要热热闹闹张罗一番。

他的老伴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只要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就一定支持,在和旁人聊天的时候,他也会称赞他的老伴,“她懂的知识比我多,境界也比我高。”

就在他这种坚持下,永春乡非公经济联合会的工作一直干得有声有色,在他的带动下,非公经济联合会成立了一支合唱队,一支演出队,每年的五一、五四、七一、春节等节日,只要县里和乡里有活动,他这两支队伍一定是保留节目。

在一堆资料中,我们发现了一张来自四川中江小学的一个小学生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写满了感谢的话语,其中一句这样写到:“尊敬的叔叔,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负你们的爱心救助。”

事情还得追溯到2008年,这一年汶川大地震,熊大爹从电视上看到报道后,他把卖废纸的钱都凑了出来,为灾区人民捐出1000元人民币。不但自己捐款,熊大爹还一家家商铺去跑,倡导大家为灾区献一份爱心。多年以来,在他的倡导下,永春乡共捐出20余万元的爱心资金。

李秀琼也是其中的受助者,李秀琼的父亲常年患病在床,母亲没有工作,同样是在他的倡导下,大家纷纷伸出援助的手。同时,熊大爹把李秀琼的情况报送到工会,也得到工会的大力援助。如今,李秀琼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在迪庆州民族中学教书。

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熊大爹并不富裕,一块戴了30多年的手表,如今还戴在手上,表轴换了很多次,指针走走停停,但熊大爹一直舍不得换一块。

就在这样的坚持下,永春乡的非公经济联合会不仅没有因经费问题而停滞不前,反而成为地方政府的好帮手,有了这支队伍后,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好开展得多。面对各种荣誉,熊大爹总是平淡地说,一个组织成立后,不能让他变成散沙,总得有一股力量把他们团结起来。

让年轻一代还原自己的心愿

爱学习,但没条件上学,熊大爹只念过三个月的书,他说:“他的老师就是一本字典,不懂的字就去查字典。”

在这样的学习干劲下,熊大爹不仅能无障碍地读书看报,在空闲的时候,他也即兴发挥写写诗歌。而且,在写他的名字和工作单位的时候,一手钢笔字写的龙飞凤舞,苍劲有力。

每当春节的时候,他就帮助村民写写春联。

因为爱学习,早在生产队的时候他就成为村上的记分员、会计,1996年入党,2000年12月乡镇非公经济联合会成立的时候担任主席。

爱读书却没条件读书也就成了他的遗憾,在很大程度上,他多次资助困难家庭的学生,其目的也就是让年轻一代还原自己未能读书的心愿。

熊大爹不是名人,但熊大爹是一个热心人,从他身上总能散发出一种鼓舞人心的精神和力量。

附近的学校里经常请他去给学生讲课,讲爱心、讲美德。而他讲的最多的就是丽江地震的例子。早在1997年,丽江发生地震,一个小学生把她妈妈给的零花钱全部捐了出来,这件事在丽江当时引起轰动效应,学校也倡议大家向她学习,这名小女孩高中毕业的时候就直接保送大学。在讲这个小女孩的故事时,他把当时报道这个小女孩事迹的报纸翻出来给我们看。

每一次从报纸上看到能令人鼓舞的消息,他就细心地剪下来,贴在他的本子上,这些年过来,他贴剪报的本子就有一大摞。

因为看的东西多,所以讲起道理来也是头头是道。而且嗓音特别大,从做人的道理到理想信念,只要一开口就停不下来,在采访中,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他的健谈。

在他们村里,一共有200多户人家,80名党员。

虽然身在农村,可要在他手下成为一名党员并不容易,用他的话来说,三关过不了,就别想当党员。

第一关是学习关。每当发展党员积极分子的时候,第一个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结束后就是长期的观察,这个人在村里的人品如何,思想如何,平时的思想状况如何。在通过长期的观察后,接下来他要亲自考察,这是一个面对面的谈话活动,每当这时候,你入党的目的是什么成了他第一个考察的问题。

因为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平时都习惯叫他熊大爹,偶尔也和他开开玩笑,但这个时候,熊大爹绝对是严肃的,在他心里,入党这么庄严的问题,不能嬉皮笑脸。当然,也有些党员文化水平不高,这个时候,熊大爹就帮他们写入党申请书。

由于家在乡镇附近,熊大爹一家的土地被征收了,现在他和老伴依靠低保生活,四个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他有更多的心思花在工作上。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