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自我职业测评总结

时间:2023-03-03 15:53:22

导语:在自我职业测评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自我职业测评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课题:“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及优化对策研究”(课题编号:SQ1370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18日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和负担的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一个人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职业生涯中度过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是教会大学生挖掘个人潜能,追求职业目标,实现人生价值。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研究调查显示,54.9%的大学生对自己不够了解;其中对自己的兴趣、性格了解程度较高,约为3/4;但问及能力和价值观时,则仅有1/2,自我认知明显不足。而对工作的认知情况,仅有44.08%的大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行业比较了解。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缺少计划性和目的性。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起步晚,指导力度不够。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高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这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生涯教育有很大的差距。国外许多学校在学生高中时期的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但是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广泛开展,除了极少数的专业设置了相关课程外,绝大多数专业只是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来开设。另外,有些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但大多都流于形式,指导内容只是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形势、求职技巧和就业信息等方面的工作,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

(二)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缺少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分析。从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看,授课内容多停留在多年前的职业生涯理论方面,理论、专业名词的阐释往往占用较多课时,缺少对当前的职业信息、职业环境的分析把握。某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8%的同学“没有关注过职业的变化趋势”。而对职业信息与职业环境的把握,则是建立在丰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只有通过实践环节,深入了解目前的职业环境,社会对哪些人才需求较多,才能有的放矢地编制自己的职业规划。

(三)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停留在上世纪中叶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职业锚理论的层面上,这些虽是职业指导的经典理论,可用于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过程中,但是在我国近20年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中,仍缺乏对我国大学生的大规模、有代表性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所以很难结合现实情况,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四)职业生涯指导队伍建设落后,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目前,多数高校并没有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高校从事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的教师,大部分是学生工作者和辅导员等,他们在经过了短期的就业资格考核后,就着手学生的职业规划辅导工作。而且他们大多身兼数职,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另外,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领域,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发展、人才测评、心理咨询辅助指导,而目前从事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的教师是缺乏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影响了教育工作的发展提升。

(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上课方式仍有待改进。谈到现在的职业生涯规划,都会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无非就是听听一些职场成功人士的报告和讲座。这是由于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采用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进行,这种课程设置形式单一、内容空泛、课程渗透力度不够、缺乏实践性,只有毕业班的学生会把此类讲座当成是求职前的救命稻草而“临时抱佛脚”地去听一下。其实职业规划,不应仅仅传授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自我规划的方法和能力,高校应该把职业生涯课程设为必修课,分层次、分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由于职业生涯规划引入我国时间较短,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还非常的陌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根据北森测评网、新浪网和《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实施的一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显示,当前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有62%的大学生对自己没有规划,有33%的大学生的绘画不够明确,而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规划设计。深入访谈后发现,许多高校大学生误以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自己就业以后才要进行的一种规划,还有大一部分学生,抱着“边走边看,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消极思想,从主观上弱化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二)大学生自我认知不全。客观认识自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然而很多大学生不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评价自己,有的自我评价过高,只看到自身的长处,从小都一直体验着优越感,从而在择业过程中期望值过高,追求的目标远远超过自身的能力范围;还有的自我评价过低,只看到自身的不足,也会在职业过程中丧失很多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

(三)期望职业生涯规划一劳永逸。有些大学生在做自身的生涯规划时,全面透彻地分析了自我,也做了大量的职业前景调查,由此做出精细的规划,在此后的奋斗过程中,即使处处碰壁也不放弃。看似百折不挠,实则是要看职业规划目标是否合理和适时。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修正,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三、改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鉴于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既应该提高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又要改善高校提高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水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充分利用职业测评的工具,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的基础上,提高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效果。

(一)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加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全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大职业规划重要性的教育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灌输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理念,并在学生大一入学时就安排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地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队伍水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它需要指导教师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应建设一支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应该具有较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这是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水平的关键所在。对此,高校要注重对职业规划教师的培养,鼓励他们从多方面充实自己,考取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书,同时要安排他们参加培训学习班进行系统的学习交流开阔视野,提高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

对于校内职业规划指导教师专业的局性限,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各行业有经验人士、职业生涯规划的专家、社会成功人士、杰出校友来校讲学,逐步建立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力量,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且实践性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个体进行正确自我认知、分析职业环境、制定现阶段的发展规划,并努力实现,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应是毕业生的专利,而是所有的学生都应享有的学习教育。例如,对大一新生,就可通过入学教育,让他们培养职业意识和规划意识。在之后的大学生涯中,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提高能力寻找以后的发展方向。而对毕业班的同学,就可进行就业政策、面试技巧、心理测试等方面的指导,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

(四)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目前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多是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缺乏实践的引导,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少不了实践的训练,职业实践也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职业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根据社会需求发展自己的能力。对此,学校可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通过在专业对口单位的实践,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提高自己知识的运用能力。另外,还可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假期实践,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

(五)充分利用测评工具,辅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你自己”,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认识自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不仅要依靠个人的自我判断,以及他人的评价,更要依靠科学的测量工具进行职业测评。专业的职业测评体系是以心理测试为基础的,它能对个体的职业兴趣、性格特征、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等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估,并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指导。目前的职业测评方面很多,如职业规划测评、职业定位测评、综合素质测评、性格气质测评、职业发展测评、职业潜能测评、就业心理测评等,这些测评题目多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比较准确的定量参考。

(六)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指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为在当社会,科技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所以为了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符合社会需求,需要我们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以此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篇

【摘要】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积极构建和完善职业生涯课程体系: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机构;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地位;建立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全程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是英文“CareerPlanning”的意译。对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在对自己的性格、兴趣、技能、价值观等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并结合当前的环境形势,方向性地计划安排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特别是对大学四年学习、成长计划的合理安排。

一、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一)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缺失

大学生在高中阶段被笼统的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填报志愿时很少或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倾向,同时对高校各专业的社会前景缺乏客观认识,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造成大量的学生对专业不满意,不能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及专业学习。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起步较晚

一、994年,劳动部颁发了《职业指导办法》,明确规定职业介绍机构应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国家教委文件指出学校职业生涯辅导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和专业,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兴趣、才能和体质等特点,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需要与个人志愿的关系,增强职业意识和对未来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能正确选择符合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的职业或专业”,这些探索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发展存在地域差异

大学生职业规划辅导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大多数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多数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而且职业生涯教育在国内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

(四)专业化师资队伍匮乏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一是专业化不强,一般都是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或辅导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与科学的操作技巧,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业务培训;二是职业规划教育的人员不稳定,专职人员匮乏。

(五)大学生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职业准备不足

大学生自我认知不充分,职业需求模糊、职业期望过高、职业起点偏高、职业准备不足、职业攀比模仿。2005年《职业》杂志与搜狐教育频道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的现状”调查中,有51.4%的人队自己的职业发展只有模糊的想法和愿望,有17.6%的人只有3—5年的规划。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足,将无法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建设与发展

西南林业大学自2003年以来,面向全校本、专科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课程主要讲授毕业生的就业政策、面试技巧、礼仪等。同时邀请用人单位HR和校友到校给学生做“实战讲座”等形式,这样的职业指导存在随意性和临时性的问题。2005年引进了教育部与航天四创合作开发的就业卫星精品讲座,同时开设校内就业指导系列讲座,聘请校内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背景的教师担任讲座教师,并将就业讲座纳入课外学分体系。2008年购买北森公司careersky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在全校进行推广使用。2009年,向2009级新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在讨论、比较、筛选的基础上选择了理论完整、操作性强的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作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一、、组织管理机构。就业指导中心为负责组织和实施课程管理的机构,根据学校及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统一制定教学内容。负责培训担任课程的教师;做好课程的日常教学管理;安排班级、课时、教学时间与地点。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为必修课。课程包括自我知识、职业知识、经济环境趋势、人际沟通,面试、简历撰写、工作适应等问题的分析和指导。

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组织学生完成课程配套的careersky测评系统的使用,通过实践教学、职业测评、以帮助学生获得清晰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职业认知,了解企业文化、掌握创业、就业技能等方面,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实现人职匹配。

三、、课程结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作为必修课而设立的,学分设置为2学分,共计38个学时,根据院系、专业在本科生一、二年级实施课堂小班教学。

四、、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教学方法:按专业相关性划分小班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理论分析与测评软件,结合案例研讨与课程活动。

考核方式:学生完成测评报告和大学阶段职业发展初步规划为成绩合格,记课外学分2学分。

五、、教师队伍。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等组成。每位教师在承担课程任务前都经过高校职业规划教学培训,并取得TTT认证培训资格。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评价与分析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效果在测评系统的客观反应。在09级学生中随机抽取600名学生,利用careersky测评软件对其在接受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前后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和行动力度方面的前后差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为:

(1)了解自我:此项测评前后差距不大,原因是09级新生刚入校后就进行心理普测,其中有卡特尔多项人格测试(16PF),该测试旨在让学生对自我有更清晰的了解,同时咨询中心的专职教师也开设有关了解自我、解释测评报告的专场讲座。这表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共同点的。

(2)了解职业: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接受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后对自身专业、社会环境、就业形势方面都有了更客观的了解,他们也认为高中对职业方面的认知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3)行动力度: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为个体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后,学生的行动力得到了提升,这和目标缺失的行动力是有差异的。

由于上述的调查是基于同一群体在时间上纵向研究。为更加直观的体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在测评系统中的差异,又抽取了600名未接受过该课程教育的08级学生,利用careersky测评系统对其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和行动力度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是和09级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效果在careersky的反应是趋于一致的。

二、、学生参加课程后的感受和收获。通过对学生在使用careersky测评系统后留言进行了主观分析和统计,总体分布如下:

三、西南林业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于访谈和对careersky测评系统的分析,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课程的教学管理问题、师资队伍问题以及学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西南林业大学的个性问题,也是很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高校的共性问题。

(一)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

按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计划,该课程从大一学生开始,持续两年,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将在careersky测评系统的引导下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白皮书。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缺乏全程化的专业指导,院系在专业与职业发展的个别化指导上也十分欠缺;职业指导理念还偏重于就业率的提高,所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倾向于知识与理论的灌输,而对于引导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则相对较少;课程相对单一独立,未能和社会实践、心理调试、专业实习有机结合起来。

(二)课程的教学管理问题

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和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是保证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基础、师资水平、教学设施与环境,还与教学管理部门息息相关。所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对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的监督、管理和评价势在必行。

(三)师资队伍问题

高品质的课程,是由教师团队的专业资质所决定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基本都是学生工作干部和辅导员组成的教师队伍,相应的专业人员极少。同样,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外部世界环节时缺乏实战经验,不少学生认为行业人士的讲座更有吸引力。

(四)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对学生课后感受与收获调查发现,有37%的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往往只有到了毕业学年,才会在即将面对社会、面对责任等问题的时候,才会主动思考、学习了解择业技巧和就业政策。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书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环境 职业定位

[作者简介]孙丽华(1977- ),女,江苏丹阳人,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心理。(江苏 南京 21001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大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既可以接受师长的指导,又能与同学切磋交流,还可以作为生涯发展的纪录,以阶段性成果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方向。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写作过程也就是付诸纸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职业生涯规划书主要包括扉页、目录、正文三部分。正文包括引言、自我探索、外界探索、职业定位、计划实施、评估调整与结束语。正文中自我探索、外界探索、职业定位、计划实施、评估调整是生涯规划书的重点内容。江苏每年都会举行一次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而高校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本文通过分析江苏4所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100份,发现近两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参赛作品质量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自我探索过于简单,不够全面、深入、客观。自我探索一般包括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性格、职业价值观、优劣势等内容。在职业生涯规划书中,100%的学生用到了心理测评的量化分析,但使用并不科学合理。其中有53%的学生并不懂心理测评,只是在模仿,也不会质疑测评的准确性。76%的学生缺乏自我的质化分析,不会用生活事件与经历来说明自己的特质,从总体感觉自我探索很简单。另外,个人素质测评结果与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既然个人素质测评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依据,那么,个人素质测评结果与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之间应该有比较密切的逻辑联系。在这100份职业生涯规划书中,有些同学不知道如何处理个人素质测评结果,无法把个人素质测评结果与职业生涯选择的论证过程融合在一起。

2.外界探索针对性不强,职业环境分析普遍较弱。外界探索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分析、学校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分析、职业环境分析,并进行外界探索小结。外界探索,不是没有目标地探索分析自己的家庭、学校、社会、职业环境,而是基于自我了解的定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分析。如根据自己的兴趣,先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环境领域,然后着重对这些环境的信息进行搜集并分析,最后再反过来思考环境对自己的新要求是什么。但生涯规划书中,30%的学生纯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家庭、学校,没有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相联系。在分析社会环境时,39%的学生只是对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泛泛而谈,而对自己的目标职业及所处行业的特点、要求及面临的形势分析不够或不到位。对于职业环境的分析要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渐进性,从行业、职业,到单位、岗位等。宏观的环境因素为小环境提供了发展背景,而对于职业的探索,只有具体到较微观的部分(如某个岗位、某个专业方向),才是比较有效的、有导向性的。但目前学生对职业环境分析普遍较弱。

3.职业定位中职业生涯目标制定不够客观、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不符合逻辑与现实。目标选择不够客观、明确,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职业生涯目标模糊不清,在职业生涯规划书中一会希望成为公务员,一会希望自己成为人民教师等;有的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定得太大,目前,比较多的学生属于后者,要做总经理、总设计师、科学家等。现实发展与未来职业生涯目标选择不统一,逻辑性不强,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也不符合逻辑与现实,主要表现在没有把自己过去做过的和现在正在做的而且与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有密切关系的“亮点”展示出来,特别是不少同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前后不连贯,缺乏逻辑性。

4.计划实施过于繁杂,不利于执行。计划实施,也就是对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订一个详细而又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和策略方案,包括计划名称、时间跨度、总目标、分目标、计划内容、策略和措施等。行动策略与行动计划要清晰、明了、准确,但37%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不能让人比较轻松地看明白其行动策略和行动计划,行动策略和行动计划与职业发展目标之间没有建立起内在的因果关系。行动策略和行动计划毕竟不是工作日程安排,因此必须注意繁简合理、详略得当。

5.对评估调整部分重视不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应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与调整,主要包括评估内容、评估时间、调整原则、备选方案。职业生涯规划书中的“评估与调整”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分量。然而,有些同学在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时,对论证过程非常重视,却忽视了结尾的“评估与调整”。另外,调整不是360°大转折,而是应该在利用原有优势和条件基础上的优化组合,在调整中达到提升。备选方案应该是积极的,备选方案的制订也应该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自内而外”的规划过程。比如在前面自我了解部分,学生得到了许多推荐的职业,从中选择自己的最佳方向,那么,在制订备选方案时,也需要再选出第二个方向。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有些还采用辅导与咨询、讲座、在线职业规划系统和职业规划大赛等方式来解决当前的学生问题,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越来越被高校重视。但是,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相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地位是相当排后的。从资金投入、人员配备来看,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性。很多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如有的高校购买了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这对学生认识自我很有帮助,但学生并不知情,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作测评,也没有相关的人员负责。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只是一部分人参与,并没有达到全程化、全员化的目标。

2.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首先,教师能力有限。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职业指导专业,在高校,大多数教师的专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相关性很低,这就导致教师们在从事这一工作时感到力不从心或不自信,如专业化的职业测评工具不会用,或者会用但不会解释,对学生的指导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把握不住重点。其次,指导教师人员不足,虽然高校已经普遍设置了就业指导机构,但人少并分散工作,没有交流、分享,更谈不上一个团队。最后,教师精力有限,大多数教师都是在业余时间从事这一工作,在完成自己的职工作后,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很有限了。由于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大学生得不到专业的指导和个别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意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并提升自我认识的能力和促进学生实际行动,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因此,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在满足了面上的基本发展后,应着手向更精细化方向发展,让每项工作的价值落到实处。将观念的普及方式更为精细化、目的更明确化时,带来的教育效果也更明显。目前的工作重点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学生对自我探索的认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自我探索。自我探索试图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准确及时的回答能让学生知道内心的需要,清晰自己的能力,从而能够依据自身和实际作出选择,而不再是跟着感觉走或人云亦云,由此,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当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再结合职业环境探索,那么就可能比较容易准确地把握职业选择方向。自我探索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涉及较多也较难把握的是心理自我,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外人很难介入。若要清晰地认识自己就必须投入其中。当然对心理世界的探索也不能仅仅是“坐而论道”,很多时候还需要联系现实,对照问题,勤于思考,积累每次探索后所获心灵之感动,进而洞见更远的自己。自我探索不是理论,更不是哲理,自我探索本身不只是弄懂事实、学点知识,更多要参与其中,提升能力,获得体验。对大学生而言,自我探索重在自己的信念和理念,至于方法则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式标准,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将自省、他人评价、职业实践、心理测量等多种途径相结合。当然,自我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一个不断精进的过程,需要不断跟进和总结。

2.增强学生对职业环境探索的意识。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探索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其结果对自我定位、初步确定发展方向都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学生通过自省、测验等方法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以及价值观有了较清晰的了解,但如果缺少在实践中的直观感受和真实体验,其结果还是可能出现偏差。而职业环境探索为学生提供了验证自我探索的结果和调整自我定位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探索和职业环境探索不是彼此割裂的,在时间上也不分先后。自我探索能帮助学生知晓“我是谁”,职业环境探索能帮助学生明白“我在哪里,我将去何方”。两者是选择职业方向、作出职业决策的基础信息来源,缺一不可。学生只有对职业环境进行充分探索,掌握更加具体可靠的信息,职业规划才会更加合乎现实,更加理性。很多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探索,但却忽视了对职业环境的探索。另外,有学生意识到职业环境探索的重要性,但苦于不知晓职业环境探索的方向和方法,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无法真正与现实挂钩。因此,高校生涯规划教育要注重增强学生对职业环境探索的意识,同时,要教授学生具体探索职业的方法并告知获取信息的渠道。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高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专业教师很少,大多是班主任、辅导员在工作之余给学生上上就业指导课或进行一些简单的辅导咨询工作。其实,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专业性很强,目前的教师队伍显然是不能适应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需要的, 因此,学校当务之急是要组建专业的指导队伍,提升专业人员水平。首先,要引进相关专业的人才如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方向的优秀毕业生从事专职工作,不论是测评还是咨询,都需要专业教师;其次,加大对现有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相关人员特别是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再学习深造。在保证本校教师资源充足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外聘、兼职等形式邀请校外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员或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开展讲座,提供辅导和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顾雪英.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龙立荣,李晔.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3]林清文.生涯发展与规划手册[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4]俞来德.论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7(9).

[5]孙丽华.大学生职业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1(8).

第4篇

评价体系的设置,其核心必须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定。随着我们高职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以生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大部分高职学生进校前学业基础薄弱,这导致他们很大程度上缺乏自我认同和自我激励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对高职学生的学业评价,应着眼于他们主体性发展目标,评价过程不应是被动的、等待结果的模式,而是交流、反馈、探究、激励等多元化参与的过程;评价结果不仅要如实反映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还应该正面反映出学生素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养、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个人成长趋势。我们更多地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激发潜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考核或评价。

2.全面建立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模式。

为确保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本”和“鼓励性”等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尝试改变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的单一模式,适度增加学生自我评定、团队评定的权重;可以把单一的卷面考核,改为卷面考试、课中表现、课后实践、作业成绩、口头评价、实验操作、社会实践、岗位能力、阶段总结、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和多种内容相结合的评价,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质量和学业能力;可以尝试改变标准由学校单一评定的模式,改为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模式。通过邀请企业共同参与制定考核标准、考核评定,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技能更能适应生产实践的要求。这种模式的改革,就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这样的评价方式也会受到企业的真正欢迎。以上这种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模式强调学生个体、学生团体、学校、生产企业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其评价的结果相对比较客观、公正,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业掌握情况,也能彰显高职院校以职业能力为先导的教育理念。

3.全面推行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互为补充的评价模式。

对学生学业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和引导这就是形成性评价,我们不妨在这中间增设学生课堂表现、课后实践、专题访谈、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评价内容,再结合终结性评价,从而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与课程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形成性的过程评价为主,以终结性的卷面考核为辅的评价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我们的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并且会确保学生整个学习中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都能得到及时评判,从而淡化对评价对象的等级鉴定。当然我们在评价过程中的操作,一定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方法,既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获取,也要尊重学生态度、学习方法,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激励性评价。

4.全面推广突出职业素养评价权重的“工学结合”评价模式。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其最大的转变就是由原来学校单一评价模式开始向学校、学生、企业共同参与评价的转变,其评价的核心就是对学生职业胜任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及社会适存能力的评价。职业胜任能力是我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我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所以我们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及学生学业评价也应着眼于学生掌握职业岗位需求的能力与否。我们要全面推广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职业能力塑造为核心,职业技能证书和学历证书相结合,课堂传授与社会实践、专业实践考评互相衔接的课程评价体系。为此,我们必须推出评价模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一是职业技能模块考核。评判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要注重对学生专业学习过程性的评价。按照教学大纲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学生岗位胜任能力训练细分为多个部分,然后进行分阶段考评,评定时间不应受学年、学期的限制,围绕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构成进行考评。二是职业操作能力考核。主要测评学生岗位实践的操作能力及生产实践现场处理问题能力,通过适当缩减过去教学中的笔试比例,运用较多的学生实验技能操作能力、动手制作能力、修正问题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等评价指标,来综合评价学生岗位的胜任情况。三是课程教师、企业指导老师、学生共同参与测评。为全面、客观地测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测评学生能力的主体可以包括课程教师、企业指导老师、学生学习团体、学生本人以及学生实践操作中的服务对象等。由此而建立以专业课程教师、企业指导老师评价为主,其他评价为辅的考核机制,从而能全面、综合地测评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在这评价过程中,还应适度将学生自我评价纳入到测评环节中,学生本人经过实践操作锻炼后,通过岗位业绩报告、岗位技能展示、工作实践心得等形式来全面阐述自己的工作成就、查找问题,这样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自我提高。

第5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10-01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不少高职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并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严重影响了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了对工作的适应性。所以,学生对未来要有明确的心理定位,就业时是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的技术银领,要放得下架子,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

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多是在学生毕业前对其进行求职技巧、就业形势、择业观念方面的教育,而对大学生全程学习进行的职业指导几乎是空白。1、在校高职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象普遍。此外,真正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生更是为数不多。网上问卷调查“你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规划”时,回答“有规划”的只占被调查者的20.1%。2、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其过程包括确定志向、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等八个步骤。职业选择,简单地讲就是找一份工作,实际上职业选择本身也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等因素选择符合自己工作的一个过程。3、职业生涯规划急功近利。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生一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很少考虑工作的事情,怕影响学习;部分学生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考证或参加培训;更有一看到社会某种职业收入高就想从事该职业,看到别种职位收入高就又从事那职业,把自己的规划抛到脑后。

职业生涯规划要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高职的三年时间可以设计为三个阶段:一年级为试探期,二年级为定向期和冲刺期,三年级为分化期。从试探期到分化期,各个年级侧重点不同。一年级为试探期: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高职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确定职业目标打下基础。二年级为定向期和冲刺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三年级为分化期:找工作升学的升学、出国等等,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要锁定在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两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两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要解决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还从多方面入手。作为学校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尽快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新路子。1、普及职业生涯教育,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应作为就业指导课的核心内容,将科学的理念灌输给学生,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这对于学生步入社会和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引进职业测评体系,帮助高职生客观了解自我。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应该说,职业测评对帮助高职生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调整择业观有较大的现实意义。3、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协助高职生进行职业发展定位。职业测评可以提供相对客观的评定和发展建议,对一般高职生来说可以起到参考作用,但不能完全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这就需要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在职业咨询辅导过程中,职业测评是基本依据,但不是惟一依据,还需要凭借咨询教师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两者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评估效果。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还不具备开展职业咨询的条件,因此,学校当务之急就是加快对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实操培训,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咨询需要。4、加强和引导高职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高职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感性认识。通过这些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强的参观、考察乃至实践,高职生不仅在心理上接纳了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因此,学校应加大力度建立相关的专业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组织和安排相关专业的高职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锻炼,这应成为学校今后加强职业指导的一个努力方向。5、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以社会为导向。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发展,只有密切关注职业的发展变化,学会收集、分析社会需求信息,使自己职业的选择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并根据社会的变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才不致于被淘汰出局。

此外,如何冲破就业的瓶颈,以高素质毕业生和高就业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一所高校生存的关键。因此,广大高校有必要在学生尤其在大学新生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欢迎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柳建营.大学生就业指导丛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3

[2]陈颂萍.现代教育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5

[3]陈建仁.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4.11

[4]彭仲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机制的构建[J].中国就业.2011(01)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兴趣探索;霍兰德测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32-02

一、兴趣与生涯发展的关系

(一)兴趣与投入是人生幸福感的来源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哈利(Mihaly Csikszentmihalyi)花三十多年的时间对几百位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了访谈,研究是什么东西真正令人们感到幸福和满足。他发现,和人们通常想象的不同,不是人们很放松、什么事都不做的时候,而是当人们非常用心的从事某种活动,甚至是忘我的完全沉浸在这种活动中的时候,他们感到最为愉快和满足。这一发现说明:人们的满足感、幸福感往往来源于从事某种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不是无所事事或单纯的享乐游玩。就像现在很多阅历丰富的长者说的,要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才能获得快乐。而这也正是工作原本的意义所在。如果现在人们普遍从事的工作是自己所喜欢的,那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将会是多么愉快,多半也会对这样的工作更有激情,更有可能在这样的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大量的研究表明,兴趣和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

(二)现状调查

研究调查表明:许多人做着自己并不真正喜欢的事情,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一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如此之高实在超出我们想象。如此高的辞职和转业率说明目前很多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并不十分满意。探究其原因,与许多人存在的“先就业后择业”的心态有密切关系。一部分“先就业后择业”的大学生认为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还有一部分的大学生“没有太多考虑”就选择了第一份工作;而仅有很少一部分的毕业生在择业时考虑了“兴趣”和“未来的发展空间”这两个因素。所以我们可以说,兴趣与工作满意度、职业成就感和职业稳定性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选择一份符合自己天赋与兴趣的职业,不仅能使占据自己人生最好时光的职业生活更加愉悦,而且能让自己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二、霍兰德的兴趣类型理论

(一)兴趣类型

著名的生涯辅导理论家霍兰德(Holland)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假设。他认为:职业选择是人格的一种表现,某一类型的职业通常会吸引具有相同人格特质的人,这种人格特质反映在职业上就是职业兴趣。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可以归纳为六种类型:即实用型(realistic type,简称R)、研究型(investigative type,简称I)、艺术型(artistic type,简称A)、社会型(social type,简称S)、企业型(enterprising type,简称E)和事务型(conventional type,简称C)。个人的职业兴趣往往是多方面的,很少只是集中在某一种类型上。大家可能或多或少地具备所有六种兴趣,只是偏好程度不同。因此,为了比较全面地描绘个人的职业兴趣,通常用最强的三种兴趣的字母代码来表示一个人的兴趣,这个代码就成为“霍兰德代码(Holland code)”。这三个字母间的顺序表示了兴趣的强弱程度的不同。比如SAI和AIS的人具有相似的兴趣,但他们对同一类型事务的兴趣强弱程度是不同的。

(二)职业环境类型

霍兰德认为:同一职业群体内的人有相似的人格特质,因此对情境和问题会有类似的反应,从而产生特定的职业氛围亦即职业环境,它具有特定的价值观念、态度倾向和行为模式。因此工作环境也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其名称及性质与兴趣类型的分类一致。具体职业通常也采用上述三个字母代码的方式来描述其工作性质和职业氛围。例如,建筑师这一职业的代码是AIR,律师是EAS,而会计则是CRI。为了鉴别不同职业的代码,霍兰德及其同事做了一项非常庞大的研究并于1996年出版了《霍兰德职业代码字典》,为12000多个工作提供了霍兰德代码。

(三)六种类型之间的关系

六种不同类型具有一定的关系。例如,企业型和社会型在六角形模型中是相邻的类型,它们的相似性也最高,因为这两种类型人都比其他类型的人更喜欢与人打交道,只是他们打交道的方式不同而已。而事务型和艺术型处于对角线的位置上,他们就缺少一致性而具有相反的特质。事务型的人喜欢循规蹈矩,而艺术型的人则追求自由与个性化。六角形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对兴趣类型与职业环境类型之间的适配性进行评估。

(四)个人与环境的适配

霍兰德提出:个人兴趣类型的职业环境之间的适配性越高将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基于此理论,我们就可以使用霍兰德类型来了解自己的兴趣,并根据它来探索及理解工作世界。而通过自我探索活动或测评工具得出自己的兴趣代码后,就可以对照找出与之相匹配的职业,从而了解可能有哪些适合于自己的工作领域。大学生常常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感到难以单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有很多大学生在选专业时由于缺乏对自我和专业的认知或者由于父母的意见而未能选择与自己兴趣类型适配的专业。但实际上,现实中的适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地实现。首先,专业与职业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同一个专业其实有相当多的职业可以从事。其次,专业类型可以与兴趣类型相结合,哪怕是相对的两种类型也是如此。再次“完全的”适配只是我们不断接近的一个理想目标,现实中,我们做不到百分之百的适配,但不必因此而放弃对个人兴趣的重视。我们的职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们的兴趣,而其余部分可以体现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通过其他活动(如业余爱好、志愿活动、辅修专业等)来实现。最后,即使一个人从事与自己的兴趣类型不适配的工作,也没必要沮丧。具体的工作实际上千变万化,很难用简单的类型来划分。比如,像机械修理这样实用型的工作,也可以在其中加上社会型的元素,将它作为一项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职业来从事。由于从事某一职业的典型人群通常都趋向于特定的兴趣爱好,这既是他们的长处也可能是他们的弱点。而一个与职业环境不太适配的人,则有可能成为这个群里中独树一帜的人,做出一些独特的贡献。

三、基于霍兰德理论的职业兴趣测评

霍兰德的理论提出以后,有许多基于该理论的测量工具被开发出来并被广泛使用。这些测评工具可以作为个人进行自我探索的有用工具。经过测评,通常会得出一个由三个字母组成的霍兰德代码,以及与这一代码相匹配的专业。严格的讲,兴趣测评的结果不能被解释为“哪种职业适合我”,只能说是根据测评的常模样本,拥有某类型兴趣特征的人通常会更多选择某些类型的职业,并且在这样的职业中比较愉快、满足。做兴趣测试的目的是帮助测评者增进对自我及工作世界的认识,拓展其在职业前景上的思路、为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而不是限定自己。

兴趣测试简单、易用,但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有些人因为受自己价值观、能力的影响,选择的答案并不符合自己的实际兴趣。还有的人完全不清楚自己的喜好,因此就很难按照兴趣测评的要求对各种职业或科目等进行喜欢与否的判断,几次测评得出的结果都不一致。这些人可能需要生涯咨询师帮助他们进行具体分析,进行一对一的职业生涯辅导,甚至需要先进行心理咨询来处理他们心理层面的问题。另外有一种情况是个人兴趣的偏好不明显,六种类型的分支都相差无几。这可能是由于个人受到环境的局限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样的人需要参与各种不同性质的实践活动以便对自己的兴趣进行充分的探索。

另外,在霍兰德类型论中,兴趣被视为人格在职业上的体现,即是个人与生俱来的偏好。但是,克朗伯兹(Krumboltz)等理论家则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兴趣是个人后天学习的结果。因此,他们建议不要将兴趣测评的结果作为结论,而应当将其作为对以往学习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发展的指导,以此为依据帮助个人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学习。这一点,对于我国的大学生尤其具有指导意义。我国内陆体制内的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普遍侧重在学业知识的学习而较少社会实践和兴趣探索,因此他们对职业、学科等的兴趣有可能因为之前缺乏实际经验而停留在片面的印象上。如果以职业兴趣类型来标定他们,可能会限制他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大学时期仍然处在生涯发展的“探索期”,重要的不是得出某个确定的职业结果,而是以兴趣类型作为自己探索和定位的参考依据,从而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自我,获得幸福和满足。

参考文献:

[1]org中的职业兴趣测评[DB/OL].http://beisen.careersky.

第7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考试改革 改革思路

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既懂理论又具有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长期以来,以期末总结性考试和闭卷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方法,严重背离了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种种弊端,制约了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此,通过广泛调查研究、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扎实的实践,构建符合高职高专教育本质特征的教育考试模式。

一、多种考核方式构成,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课程教学考试模式

在30多门课成功的考试改革试验课程中,考改的主要思路是探索“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主的,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的,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时间与空间按需设定的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课程教学考试模式”。围绕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与操作技能的考核及考试督导功能和教育教学等功能的充分发挥,其具体做法是:

1.制定“课程考核纲要”。课程考核纲要是实施课程教学和考试的依据,它主要包括:设课目的和课程知识、技能、能力与素质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考试方式方法的设计和要求,主要用于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与目标,明确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

2.向学生印发“课程考核纲要”。组织学生学习“考纲”,师生明确课程教育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努力,实现教育目标。

3.按“课程考核纲要”组织实施教学和考试,重点开展考试方法和内容的探索,反馈经验和效果。

(1)改革试点课程均重视了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技能与能力的考核。

(2)改革试点课程加大了形成性考试力度,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如采用以平时形成性考核为主,期末总结性考试为辅的考试模式,其中平时形成性考核采用课内设计作业、抽查答辩(口试)和课内试验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主要考能力与技能,成绩占50%~70%;期未总结性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主要考知识的掌握,成绩占30%~50%;

(3)多数试点课程考试打破了传统的常规时空和方式限制,因课而异,因需而异,以满足考试要求和保证考试质量为前提,灵活设置考试时空与方式。如《运筹学》课程采用了闭卷、开卷及上机操等综合考试方法,时间为1~2小时;《电子商务》课程采取过程性考核,采用多元性考核方式,多元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即:单元测试+综合测试;理论考试+上机操作;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组员互评和组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用项目测试代替目前的期中考试,五个项目的总分达到“合格”,才可通过本课程期末考核;《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强化了学生参与过程的考核,对整个设计过程确定四个考核点实施考核并按0.3、0.2、0.3、0.2的权重综合评定成绩,其中设计方案优选、设计计算和方案实施三个观测点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组学生评价和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给定成绩,设计完成后采用答辩的方式考核。

上述考试方法与内容的改革实践,突出了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的考核,推动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强化了学生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和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使广大学生受益,赢得了广泛好评。

二、考改结合职业资格鉴定与技术等级考试制度

随着我国各级各类职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全国各地正在加速推进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将很快成为各类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必备的通行证。作为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和技术岗位操作人才为目标,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把职业资格认证和技术等级考试纳入整体教育教学中,将其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1.提高认识,加强专科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工作。

就业准入制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制度之一,它不仅是国家干预、规范和管理劳动力市场和促进劳动者素质提升的手段,而且是社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维护生产安全和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我国现有职业进行了分类细化,陆续制定了一些职业的国家标准。这些职业标准以客观反映现阶段相关职业发展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这些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这些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和知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为劳动者就业提供客观、规范和统一的从业资格要求。

各专业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对学生应考的工种和等级进行了明确规定。比如每年在学生毕业前与省职业技能鉴定主管部门联系,为学生科学安排考试内容、地点和时间,积极倡导和组织学生对口参加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考试工作,并指派专业教师对全体参考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前辅导和专门技能强化训练,辅导和训练时间因专业而异,知识辅导一般安排30~50学时,技能集中强化训练2~4周不等。

2.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鉴于高职高专教育是在高中基础上所实施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主要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其教学计划设计应依据行业科技含量高的职业岗位(群)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突出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注重相关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必须参加和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毕业时应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充实和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使教学设计、教学安排和教学实施与国家职业标准接轨,特别是系统地增加了有关职业技能和能力训练项目,制定了相应的训练标准和要求,加大了专业课和实践教学比重,使教学实现了教学做结合,使考试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到“技能、能力本位”的转变,使人才培养工作更贴近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的要求。

三、探索通过素质测评引导和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新机制

通过深入调研,构建一套非智力素质与业务素质并重的引导型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制订了引导型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的实施方案,该体系包含业务素质、人文素养、身心素质、思想素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五方面的30个评价要素,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1.首先成立测评小组。在系主任领导下,成立了以该班辅导员(或班主任)为组长的测评小组,测评小组成员由试点班辅导员、班委会成员、团支部成员共8人组成。班委会成员、团支部成员一般了解学生情况,而且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评价结果较客观真实。

2.向学生公布《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方案》,并解释指标体系的内涵,引导学生在注意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主动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3.一学期结束时,将《学生素质综合测评表》发给每一位学生,假期期间学生进行自评。

4.新学期开学第一周或第二周收回测评表,并由组长(班主任)组织测评小组对每名学生上学期的素质情况进行测评。测评时,根据学生自评结果,集体讨论对每名学生各素质指标作出评价,评价意见以鼓励为主。小组测评涉及小组成员本人时,自己回避。

5.将学生素质测评表报系办,经确认后一式两份,一份班主任负责反馈给学生本人,一份系办保存。

第8篇

第一大高发期:刚入职场之时

高发指数:

病毒来源:职场新人从开放、浪漫、求新的学生时代,转到工作岗位上,往往发现工作是那么的枯燥无聊,待遇低、经常加班、工作内容重复没有新意,最讨厌的是条件艰苦,于是制造出许多职场“跳蚤”,而且跳得往往盲目没有方向。

药方:抓住机会进行职业资本积累是解决职业倦怠的最佳途径。职场新人们应当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份量,忌自大、浮躁。

第二大高发期:工作4 ~ 5 年

高发指数:

病毒来源:经历了几年的锻炼和积累之后,当初的职场新人变老人,要么现在仍然一事无成,无聊地得过且过;要么已有一定成就。前者更加感觉到工作的枯燥和无奈;后者则发现自己在公司又到了一个职业发展瓶颈,只能原地踏步,原来的那些目标都已经实现,失去了拼劲,没有新鲜感,又感觉到疲倦。

药方:失败者先反省自我,寻找职业突破点;而成功者也很有必要调整心态,如何适应新的职业平稳期。在关键的时刻,两者都需要职业规划,重新定位。

第三大高发期:工作10 年

高发指数:

病毒来源:工作10 年左右的人,已经到了35 岁上下的光景。职业发展失败的,自以为没什么看头了,只能认命,工作成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做的事情,相当疲倦。而职业成功的人,经过10 来年的拼搏,虽有一定成就,但面临更多的家庭、房子、教育下一代等棘手的问题,职业方面的兴趣、精力往往不足。

药方:在这个时候,应该用生涯规划来代替职业规划。由于不仅仅单纯是职业上的问题,牵系到家庭、个人等等多方面因素,必须站在生涯发展的高度重新平衡、协调发展,帮助自己走出职业倦怠期。

预防职业倦怠复发策略

走出第一次职业倦怠后,有了经验和一定的免疫力,可是许多人往往又会重蹈覆辙。这是因为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环境在不断变化,会出现许多不同的困惑、干扰。那么,如何有效预防职业倦怠复发?向阳生涯CCDM 职业规划师认为,要以不变应万变,练好内功,从职业测评、职业创新、职业规划三方面来着手。

首先,通过职业测评重新认识自我。

定期进行职业测评,以真实地认识自己。往往在工作和生活中,某些方面在悄悄地改变,危及到自己的职业的健康发展,而单凭直觉很难察觉。职业测评就像是定期给自己体检一样,让职业倦怠等不良病症在早期就被检查出来,以做到有效防控。

其次,不断进行职业创新。

不但走出职业倦怠需要创新,而且预防职业倦怠也需要不断进行职业创新。平凡的职业,如果不断创新,也能找到新的发展平台。同时创新还能不断给自己新的动力和源泉。创新让自己摆脱枯燥与无聊,让自己充满激情和斗志,创新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最后,时时盘点和检查职业规划。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与方法

近年来,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连创新高,然而受金融危机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骤增,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结构性问题”,其中,提升就业能力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对大学生而言,其就业能力可以概括地理解为毕业后获得、保留并转换工作机会的能力。

根据近年来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最看重的5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能、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中“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目前我国大学生最为欠缺的能力素质。

这表明:当前大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与方法上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单纯强调理论知识传授的教育体制,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培养就业能力的核心应在于使其具备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能力素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除了传统的知识技能类教学内容外,还应有针对性地融入培养与发展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容。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1.以促进就业为目标

受全球经济衰退、我国经济结构及劳动力结构失衡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令人担忧,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颁布了《就业促进法》,旨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残酷的就业压力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仍日益凸现。

综观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应用型人才仍是市场需求的主流。普通高校,尤其是应用型大学应坚定不移地以促进学生就业为根本目标,紧扣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主旋律,在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师资使用、资源配置等方面,摒弃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禁锢,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不断完善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培养体系。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如果说高校的产品是学生,客户是用人单位,那么作为生产者的高校就有必要仔细研究客户的需求,并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观乃至人才培养观。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对天津市部分高校450名大学生和100多家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将近7成的大学生不清楚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查中,高达68.48%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的专业水平是应聘时最为重要的“砝码”。然而,分别有超过5成和4成的用人单位表示,他们最看重的是大学生的“道德诚信”和“发展潜力”,对“专业水平”表示关注的仅占27.63%。若高校能够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多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并适时调整教育目标、策略与方法,将有助于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3.以学生自我认知为前提

网上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目前85.76%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前景感到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更不知道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充分反映了大学生对自我认知的严重匮乏。

自我认知的目的是帮助在校大学生了解自我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人格特质和职业能力;探讨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发展路径;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力;有效发挥学校在大学生职业发展及就业促进方面的作用。可以说,在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职业指导、进行就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因此,高校应加强自我认知教育,构架起学生自我认知与择业就业相嫁接的有效模式,从而实现学生特征与择业目标的理想匹配,提升职业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就业成功率的提高。

4.以产学合作为依托

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双方,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应是互相依存、荣辱与共的关系。若高校所培养的学生能够直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则将大大节约企业的培训与开发成本,并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业绩收获;若用人单位能够及时地将有关需求提供给高校,并与高校进行资源共享,无疑将提高学校的运营效率,并节约成本、减少投入。然而,目前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远远不够,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资源浪费现象突出,供需矛盾始终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笔者认为:若高校与用人单位能同时认识到校企联合、产学合作的重要意义,在培养目标、需求信息、师资互换、软硬环境等方面开展深入的交流与广泛的合作,必将培养出与用人单位相应岗位的胜任力要求相匹配的合格毕业生,届时,就业成功率的提高及学生日后的持续就业能力的增强定会水到渠成。

5.以复合型教育体系为载体

传统的以知识讲授为主导的课程体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高校应及时转变思路,设计出以学科知识与社会知识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扩展相补充、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呼应、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相并举的复合型教育体系。

具体而言,就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除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干知识外,还应增加社会性知识及应用型知识的比例;在课程教学以外,还可根据学生的职业方向及兴趣爱好,开展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在重视校内学习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包括顶岗实习、短期实训、参观、座谈等;在强调学生学习、积累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软性能力,例如: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创新与解决问题能力等。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与步骤

步骤一:学生运用人才测评技术全面认识自我

所谓人才测评就是通过多种科学、客观的方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技能、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动机等特定素质进行测试与评价,以判定被试者与岗位、组织的匹配程度。各高校可通过购买成熟的人才测评软件,在专职教师或专业机构的指导下,运用心理测验、面试、情境模拟、评价中心等技术,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从而解决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等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中的关键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才测评宜早不宜迟,在大学阶段越早开始,越有利于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科学地安排职业学习阶段的生活。

步骤二:校企联合,深刻剖析职业机会与胜任力要求

近年来,胜任特征模型在管理规范、发展成熟的企业中广受青睐。所谓胜任特征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胜任特征模型已成为众多企业在人才选聘、评估、晋升及培训与开发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之一。若想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解决就业难的有关问题,高校应注意收集并整理对口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及相关的胜任特征模型,并用前瞻性的眼光归纳总结学生的职业机会,然后根据胜任力特征模型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

步骤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能力匹配,并初步选定职业目标

自我认知可谓知己,了解职业机会及胜任力要求可谓知彼,而就业的战役是否能取得最终胜利还要取决于战略的有效性。在这一战役中,最行之有效的战略思想当属人岗匹配,而匹配的标准主要是看任职者与岗位胜任力特征模型的要求是否吻合。

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由一名教师担任多名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与目标职位的胜任力要求进行匹配,剔除不切实际的干扰,锁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

步骤四:学校构建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体系,学生弥补自身能力缺口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包括学科知识与技能等显性能力,还应包括分析与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创新等隐性能力。传统的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体系通常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显性能力的培养问题,但却无法承载培养大学生隐性就业能力的重任。

为此,高校应在正常的课程体系之外,根据学生的职业目标与现有能力特征,分方向、分层次地构建立体化的就业能力课外提升体系,从而为学生创造方向明确、针对性强的个性化学习条件,真正将个性化教育落到实处,并使学生在明确未来职业方向、自身能力特点的前提下,切实弥补自己的能力缺口,提升自己未来的人岗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