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心理教育

时间:2023-03-03 15:53:33

导语:在心理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心理教育

第1篇

一是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增进智力发展。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珍惜和热爱生活,能在工作和学习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从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而在学校,我们发现,不少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对学习有严重的抵触情绪。究其原因,大多是不但没有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而且还遭遇了很多挫折,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美术课也同样如此,随着生理和心理年龄的增长,他们内心对自己的审美标准、绘画技能、动手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部分客观原因,年龄越是增长,他们对自己能学好美术越没有信心。要改变这种状况,使他们爱上美术,在美术教育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教师首先要重视美术欣赏课,注重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优秀的绘画作品中蕴含着画家的真实情感,让学生走进画家的内心世界,用画家的眼睛来看世界,用画家们锲而不舍的精神来对待生活,他们的欣赏水平会逐渐提高,情感领域也会不断拓宽。其次要注重学生绘画技巧的培养。如果他们的笔头表达能力跟不上他们的心理、生理的发展,必然会形成焦虑和不安。所以,在每学期的基础造型课上,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表现力,让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满足和激励。这样,慢慢地,美术课对他们而言就会成为乐趣而非负担了。这种乐趣对于一些“后进生”尤其重要,他们能在美术课堂上收获其他课堂上得不到的满足感,从而缓解他们对于学习的部分焦虑情绪。

二是把情感融人作品,合理宣泄情绪。我们知道,人的生理和心理只有处于平衡状态,才是健康和正常的。当个体内在情绪被压抑,或内在冲动处于强弩状态时,人就会有一泄为快的需求,以保护身心健康。美术课堂其实就是宣泄情感最好的地方。在“色彩与情感”的课程讲授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心情在画纸上随意涂画线条和色彩,而这些画面多是他们心理状态的反映。画面色彩亮丽活泼的,个性一般比较阳光;画面线条凌乱、色彩灰暗,且多幅都很相似,这类学生就需要教师多加关注,并经常沟通给予疏导。

第2篇

关键词:心理教育;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60-01

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相互间既紧密联系,有着共同的属性,又相对独立,有着重要的区别,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常被混用。例如对心理上有问题的人,试图通过思想教育来解决;对思想观念上有问题的人,用培养心理素质的方法来挽救。本文从它们的理论基础、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四个方面,加以澄清区分,以避免因为混用带来的弊端危害。

一、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卫生学、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治疗理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的学科理论。

心理教育,简称“心育”,内容往往涉及个人隐私、性心理健康、心理障碍、恋爱婚姻困惑、职业选择等问题。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人参加的,而任何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下完成的。心理是人类和动物都有的。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是高度有组织的物质脑的特性,是个体在生理基础上的心理精神状况,通过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想象、兴趣、情绪和意志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的心理既包含感性认识,也包含理性认识。动物的心理活动只是生存本能而已。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空虚寂寞还是充实愉快,是悲观忧郁还是乐观积极,是无精打采还是精神抖擞,都属于心理问题。一个人自高自大、妄自菲薄、萎靡不振,甚至精神错乱、轻生自杀,往往是这个人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因此心理教育是根本性教育,强调个性,按本性自由成长。心理教育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育中的基础机制。在同等条件下,心理健康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品德发展、人际关系等必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健康对人格发展起着最基础最关键的作用。心理教育本身没有明显的政治性和阶级性。

心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具备相应心理素质的人,即使学生具有健全、独立的人格、自知、自信、善于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情绪稳定,意志坚定,能够选择真正符合自己根本利益的生活目标和道路,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心理教育的方法,主要通过心理咨询倾听、讨论、鼓励、心灵的沟通、角色互换、宣泄、暗示等,让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注重心理关怀。心理健康教育者多扮演观察、倾听、沟通分析的角色,不代替学生做价值判断,不将个人的价值判断暗示给当事人。具有个别性、隐私性和保密性等特点。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中指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

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哲学。李泽厚说:“哲学终结,思想开始”。哲学是一切科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社会科学,是人类研究世界的基本学科和手段,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哲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

人类通过感觉得来而储存在大脑的东西称为“记块”,记块被生物钟的提示功能提取并暂时存在思维中枢的结果叫“忆块”,忆块被定向组合得来的东西叫“思块”,即思维、思想、思考、脑语,是在大脑里进行而没有表达出来的,是大脑细胞的活动。只有人才有思想意识。思想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到的理性认识,属于理性认识。以立场、观点、态度等形式表现出来。理性认识是不是一定意味着思想?答案是否定的。毋庸置疑,科学知识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然而知识本身却未必属于思想,倘若如此,凡是学过自然科学的人都有“思想”了。马一浮《泰和宜山会语》:“从闻见得来的不是思想,由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为一个体系,名为思想”。思想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世界观即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教育,另一是思维方式、思想意识教育。思想教育是求真的过程,发现真理、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外是者谓之认”,“心彻为知”。因此思想教育是认知性教育。

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具备相应思想素质的人,即使学生掌握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提高思考、分析问题的水平和综合驾驭问题的能力,力求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此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作为“思想路线”之理论依据),“同时提高创造性、创新性思维水平(将非思想家、准思想家不断培养成真正的思想家)。思想教育要致力于将头脑转变为哲学头脑、哲学思想。例如说,这个人很有思想,即指此人很有创见;那人毫无思想,即指那人毫无见解”。

思想教育的方法,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思想及方法论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宣讲、讲解,引起受教育者的求知欲,然后进行深入的思考、理解、内化并付诸实践。

区分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并不意味着要将它们割裂或对立起来。它们之间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在提高个体素质方面异曲而同工,殊途而同归,既不将它们混用,也不将它们绝缘,发挥它们的协同作用,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中职 化学教育 心理教育

现代心理学表明:学生的求知过程和成长,就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学校教育给予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其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主要由他们的心理素质所决定,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各学科老师将心理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下面是本人在中职化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学会换位思考,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中职学生正处于半成熟期,生理和心理都处在重要的转变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其鲜明的特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大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正处于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冲动与自觉矛盾交织发展的时期。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发展规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去了解学生。

1.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直接面对面与学生沟通。刚刚踏出中学校门的孩子走入职业技能学校,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有着极大的新鲜感和不适应。中学教育是管制型教育,教师基本为主导,而进入职业院校后学习和生活都要由自己来独立完成。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亲自走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孩子换位思考,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这样既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又可以达到教与学互相促进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座谈会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在整个班级中开大会,也可以在个别学生中开小会。

2. 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在不同时期下发不同的问卷以了解学生在不同时期的需求,真正做到因才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每学期开始,我便会在所教班级下发一些问卷,了解学生过去的化学成绩如何、对化学的哪些部分最感兴趣和对教师讲授方法的期望等等;在每学习一章节完毕时,我就会下发问卷,了解学生在此章节中还有哪些问题、对老师的教学方法的意见等。

二、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爱因斯坦成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一种带有感彩的认知倾向。兴趣的萌发必须建立在对某种知识渴求的基础上。它是人们探求真理的推动力,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但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把握探知主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渴求和渴望。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做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中职教学中,化学作为一门枯燥理科知识课程并没有丰富有趣的语文、政治甚至专业课程那么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通过问卷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程兴趣最高,所以要想提高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就要做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要想成为学生的偶像,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其次是投其所好,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化学教学中。如:在讲解硅及其化合物时,会利用女孩子对水晶的喜爱,而漂亮的水晶其实就是二氧化硅(SiO2)还有红宝石和蓝宝石,其主要成分就是氧化铝(Al2O3)。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树立威信做学生的朋友。以德服人,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互尊、互敬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觉的投入学习中来。

2.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为新型教学结构提供理想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互联网最大程度的扩大了教师和学生的知识信息量,利用互联网学生甚至可以自主对一些内容进行学习研究。多媒体教学将沉闷的化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过去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不能当场试验让学生看到现象,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让学生清楚直观的看到,将无法拿入教室的事物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眼前。

三、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引入自主学习之路

1、纵观教育改革历程,现代教育将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换为以学生为主体,知识和能力并重。我们教师的任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我们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求我们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我们要让学生在心理上改观,接受自己已经从中学步入职业院校,由青少年转变为青年。指引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逐步减弱教师在教学中的分量,使学生完成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转变。

2、要善于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因此,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工夫。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总之,各学科教学进行中的心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也是各学科教学自身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学过程历经社会历史积淀,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的积累。教师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沉积下的知识、技能、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财富,从而成为学生的思想理念、人生目标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使得化学教学能够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高海英. 浅析学习心理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 才智. 2010(22)

第4篇

一、创造必要的渗透条件

(一)新型的师生关系

心理教育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它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是和谐的。这是指师生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核心,有了“爱”,师生原先的“我”“你”关系将会置换成“我们”,从而使师生心灵沟通,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其次是合作的。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的作用在于,“你不会学习,我来指导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

再次是互动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

(二)先进的教学观念

首先是主体性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动发展的机制,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主体发展机制,促进其成长。

其次是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现代教学着眼人的终身发展,即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一定的教育技能

实施课堂心理教育,教师还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能。大致有:了解学生的技能──通过观察、作业分析、谈话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内心世界等;教学设计技能──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学应变能力──教学过程中,对偶发事件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积极反应,有灵活处置的能力。

二、掌握渗透的操作要领

我们认为,有效的心理教育应该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准学科个性任务与学生需养成的心理品质间的结合点,使心理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互补。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必须构筑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基础上。语文课堂教学渗0透心理教育的操作要领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整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授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比如,教学第十册《丰碑》一课时,除了应明确认知、智能目标外,教师还应从渗透心理教育的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感受军需处长不朽的人格魅力,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获得求知的动力,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二)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教学《守株待兔》时,为了让学生明晓“不能把偶然当成必然,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课末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劝农夫重新拿起锄头”的情境,学生在想象、表演中受到了教育。

(三)进行行为实践

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比如,结合教学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就可以组织学生瞻仰烈士陵园,诵读烈士诗文,讲述烈士故事,还可以考察本地哪些地方是以烈士英名命名的。所有这些实践活动,都会给学生以震撼,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激起为中华腾飞读书的志向。

三、把握渗透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学历来崇尚“文道统一”,心理教育其实仍可归之于“道”之列,这也就为它在语文课中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我认为,语文学科渗透心理教育必须紧紧抓住以下主要内容。

(一)锻炼坚定的意志意志

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例如,讲述童第周不甘落后发愤读书的《一定要争气》一课,描写牛顿不顾嘲笑刻苦钻研精神的《做风车的故事》一文,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坚定意志,获取潜在力量的好教材。

(二)培养活跃的思维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凭借教材中具体人物的思维实例启迪学生,比如《小马过河》中的辩证思维,《田忌赛马》中的求异思维。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语言深悟文字所蕴内涵,在具体的智力活动中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陶冶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我爱故乡的杨梅》中的乡情,《曼谷的小象》中的友情,《春蚕》中的母子情,《圆明园的毁灭》中的爱国情,都是极好的范例。

(四)练就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第5篇

关键词:心理渗透;心理教育;延伸

下面就在学校教育中渗透心理教育的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笔者的粗浅做法:

一、着眼整体,挖掘心理渗透内容

首先,我们依据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结构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确定了各年段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及目标要求,而后组织各年级各学科的骨干教师认真学习本年段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内容及目标要求的内涵外延,在此基础上组织他们依据本年段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及目标要求,挖掘本学科的渗透点。为学科渗透心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挖掘心理教育的有机渗透点。如:课堂管理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管理的重要方面,我们确立了在课堂管理中变教师管理为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心理教育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良好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等心理教育渗透点。把创设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创设课堂气氛渗透心理教育的渗透点。

最后,对教师的教态,常用教学语言、情绪,批评的方式方法,强化、弱化方法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作为搞好教学心理卫生,预防学生心理问题教育的渗透点。

二、着眼课内,积极探索心理教育的科学方法

为更好地推动学科教学渗透的研究,我们采取了典型引路的方法。如:以教学《做大森林的主人》一课为例,通过猎人在记者遇难后的一系列表现和做法的对比,使学生明确“要想适应生存需要,就要以主人的态度去对待一切,以客人的态度是无法适应的”这样一个适用的道理。启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知识的思路。再如,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我们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在练习过程中通过分组比赛,采取必答、抢答的评分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如此来开阔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思路。

三、着眼课外,搞好渗透心理教育的延伸

一是建立学生心理问题咨询卡,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心理表现;二是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使家长参与到心理教育活动中;三是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我校每星期都和家长一起填写学生心理问题咨询卡,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并通过家长座谈会的形式和家长共同研究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将好的方法在家长中推广,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而且我们开展大型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家中唯我独尊、性格孤僻、不喜言谈等心理障碍,使学科渗透心理教育向课外延伸,形成了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达到了心理教育的立体化。

第6篇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以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为了准确掌握职业院校学生思想、心理状况,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对职业、就业、创业的思想、心理情况,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课题组以所在的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为平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除了日常与学生谈话交流和开座谈会以外,我们在不同的系、专业和不同民族的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有效问卷250份,有效率96.1%。调查情况如下表:根据以上问卷调查情况及我们平时召开座谈会、个别谈心以及上课了解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主流是健康的。特别是经过入学教育和思想教育,96%以上的学生对职业教育有了正确的认识,98%以上的学生对前途有信心;80%以上的学生认识到要赢得成功人生,必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95%以上的学生对就业有了信心,77%以上的学生愿意毕业后到基层工作;77%的学生对终身学习有了认识,85%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社会实践;81%的学生愿意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88%的学生体会到做好事情是一种享受;75%的学生有幸福感,心情快乐;80%的学生认为助人为乐是幸福的;88%的学生乐意与人合作,98%以上的学生喜欢和不同民族的同学交往;90%的学生关心天下事;77%以上的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命运,83%以上的学生愿意为弱势群体做点事情;94%的学生认为职业道德非常重要,96%的学生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88%的学生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84%以上的学生对爱情问题有比较正确的认识,懂得失恋并不是人生的失败。从调查结果我们也看到,学生中也确实存在一定的思想、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的问题。

    在自我悦纳方面,82%的学生对“天生我材必有用”仍然缺乏信心,对个人优点、长处认识不足,自我悦纳心理不够,有的自暴自弃。在人生目标规划方面,大部分学生虽然认识到人生需要有规划,但是92%的学生还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90%的学生还没有做职业生涯规划,存在方向不明,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学习求知心理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95%以上的学生仍然表示对学习不感兴趣,存在不同程度的恐学、厌学心理。一些学生存在混文凭心理,平时学习不努力,考试作弊。对待工作、做事的心理,19%的学生表示不愿意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12%的学生没有体验到做好事情的成就感,13%的学生觉得做事、工作很辛苦,10%的学生表示一做事就烦,应付了事。在就业、创业心理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就业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往往是等、靠学校、父母给找工作;部分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对社会地位、工作环境、工资福利期望值过高,22.4%的学生不愿意毕业后从基层工作做起;95%的学生没有创业的心理准备,11.4%的学生觉得创业是不可能的事情。维吾尔民族学生中90%以上的学生对就业没有信心。在道德心理方面,4.8%的人缺乏道德感,2.8%的学生认为道德是虚伪的;12%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人数虽然不多,但是,也反映了青少年道德感困惑问题。

    在幸福感方面,近83%的学生表示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11.6%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命运太苦了,18.5%的学生对当今的社会很不满。在人际关系方面,13.6%的学生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18.8%的学生不认为助人为乐是幸福的;12%的学生表示不喜欢集体生活,不乐意与人合作;76.5%的学生有报复心理,这个问题是严重的,反映部分学生感情冷漠,人际关系紧张。在胸怀、境界方面,22.8%的学生对“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命运”持否定态度,16.8%的学生对“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认同;15.2%的学生表示只关心自己的事;12.4%的学生认为“爱祖国、爱人民是虚伪、唱高调”。这说明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精神境界不高,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爱国主义精神和大爱胸怀。在恋爱心理方面,13.2%的学生表示“恋爱只是一时快乐,不为婚嫁”;16%的学生对“失恋并不是人生的失败”不认同。分析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从社会原因来讲,随着全球化和网络时代的到来,迅速涌现的新思想、新潮流,给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带来很大的冲击;我国的社会转型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导致了文化多元性、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现代人精神支柱的缺失,致使职业院校学生淡化了信念、信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冲突引起内心困惑,在人生价值目标的取舍上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冲突,这些冲突使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变得复杂而迷茫。同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分配不公和贫富分化等现象也给学生很大影响。边疆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不少来自于落后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家庭,家庭的困难、家长的情绪给予学生一定的影响,存在一定压抑、怨愤甚至对抗情绪。

    从家庭和个人原因来讲,当代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其自主意识、权利意识比较强烈,但自立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意识比较淡薄,依赖思想、自私自利、享乐思想比较严重,感知不到国家、社会、家庭对自己的关爱,认为社会、别人的帮助理所当然,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另外,职业院校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在中小学时期文化课学习成绩不优秀,得到的赞赏、鼓励较少,受到老师、家长甚至同学、亲友的批评、指责较多,人际关系困惑,逆反心理较重,情感比较冷漠,自我封闭倾向较重,甚至存在发泄、对立、反抗、迁怒、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等心理危机和行为。从学校教育方面来讲,目前职业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还未能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情况的需要,大多数教材未能突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的内容体系,缺乏对教育对象的深入了解,难以真正实现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教育、教学方法上还未能彻底转变传统的三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缺乏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学生的参与度很小,主体地位难以实现,因此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还不够理想,未能深入学生心灵深处,有针对性地真正有效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加强、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设计心理素质训练活动,

    二、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思考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途径,反映了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对人类的认识更加成熟,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这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针的重大进步,体现了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这一精神和职业教育的要求,我们对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职业院校的课程必须进行颠覆性改革任何教育的内容、方式必须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否则,是对国家、对人民的不负责任,是对教育对象的不负责任,也不会有实际效果的。职业院校办学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不是硕士、博士,更不是培养专家、学者和研究员,无需所谓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应该强调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因此,对每一个学科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学习是不必要的,必须缩短理论学制,打破学科体系,对原有课程、教材进行颠覆性改革,这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取向。作为职业院校德育的重要学科如思想道德课、心理健康课、职业指导课等也必须进行颠覆性改革。

第7篇

学校心理教育的实施需要各方面地密切配合,而课堂教学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学科教育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努力挖掘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潜在心理教育因素,适时适度地渗透在英语学科教学中,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英语学科是进入农村中学阶段的一门新的语言学科,所以更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心理教育,达到心理健康的渗透目的。现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英语学科渗透心理教育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影响学科学习兴趣的因素包括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学生对该学科不感兴趣,会直接影响到该学科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需要我们当教师的在教学中有意地、主动地进行培养。英语教学活动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处理情感上的困惑,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英语学科的教学目的,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转化。教师还应善于运用激励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里进行积极的暗示,给学生讲解英语学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排除不利于英语学习的干扰因素,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增强了耐挫折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此外,教师的个人素养对学生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具有“幽默、理解学生、开朗、耐心、外向和知识丰富”的教师往往最受学生的欢迎。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已的教学方法,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地创设语言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利用学科优势渗透给学生,达到培养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效率。教师还应对学生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真诚的对待他们,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的心理困惑,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寻找解决学生心理障碍的策略,为他们排忧解难,对他们进行情感投资,做学生喜爱的老师,培养他们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定期进行英语学法指导

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次深刻的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了时展的需要。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之外,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学英语的能力,为他们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此,学法指导是我们英语教师作为起始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心理教育内容。对于绝大部分小学未学过英语的农村学生来说,英语作为一门新的语言学科,有着它自身的特征。一位成功的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怎样“学会”英语,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会学”英语。因为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学法,更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科学指导,把“金钥匙”交给他们,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掌握制定学习计划、课前预习、专心听课、勤记笔记、课后及时巩固复习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紧密联系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心理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还要结合个别特殊学生的具体心理,因人而异进行心理辅导。

三、及时疏导心理障碍,切忌对学生的不良刺激

第8篇

心理教育与德育的目标教育部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明确纳入了德育范畴。德育旨在形成学生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其包括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三个方面。这三方面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与前两者相比较,心理健康教育则要使受教育者形成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基本心理品质。这三方面的教育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校的心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普通高中比较起来,中职学校心理教育有更明确的目标,难度也更大,也有其特殊性。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治疗这些专门的途径在众多的心理“残缺”和被“边缘化”的学生面前有时也显得力所难及,而一般中职学校心理师资的配备心理咨询投入也都难以满足其繁多的需求。

心理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渗透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灌输式的德育课程教育并不适合青少年,尤其是不适合中职学生。因为其重在告诉青少年“应该怎样做”,青少年往往产生抵触心理。在他们看来,他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自我的一种否定。心理教育渗透德育主课程目标,旨在弥补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室,心理治疗等专门心理教育途径的不足。[3]在校期间学生能从更多的生活、学习中逐渐接受而不是只从有限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学到”心理健康知识,让这些社会“失宠儿”重建自信,走出自己成材的路。

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渗透的实践

(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的优势

首先,中职学生有更强的心理需要,他们的学业成绩处于劣势但不等于不具智慧的能力,他们在动手能力、技艺才华或多型个性上有更多的潜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渴望有足够的机会与场合展示自己,同样是一块块有雕塑价值的好材料。这些可贵的积极因素,正是我们赖以塑造学生健康心理行为的有利条件。其次,中职生的学业竞争不大,课业宽松,他们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需要释放,从而获得更多的追求和愉悦满足。由于中职生的学业重点并不在分数上,学生的学习就摆脱了死记书本知识,思维可以更加活跃。教师则可以围绕教学目标大胆尝试心理教育的渗透,而无须担心影响对教材条文的学习规范性理解,同时侧重于启发式教育学生,更多应体现在让学生自悟。在心理上重建学生自尊自爱,学业上注重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发挥他们在各方面的潜能。第三,我们还留意到,与普高学生比较,中职学生多有课余社会打工经验,对社会有一定了解,肯动脑筋渴望证明自己的能力。而集知识、智慧、技艺、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各种各样的综合性人才正是当下社会所急需的。摈弃对中职生的偏见与歧视,发现、挖掘、启动、提升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就能恢复学生的自尊、自强、积极进取的热情。

(二)心理教育渗透德育教学的切入点

中职学校的许多课程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深入挖掘学科中这些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的因素,对中职生实施自觉的、有意识的影响,达到心理教育的潜移默化之效。在心理教育渗透德育教育必修课程特别需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尤其是在时机同话题的选取上。以《哲学与人生》中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为例,该课是专题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求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要内容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辩证看待顺境与逆境”。挖掘这一课程教学心理教育因素:认识自我,顺境逆境,悦纳自我和提升自我,完善人性品格和健康心理。促成学生从自卑转化为自信,从消极沮丧转化为积极向上。目标是建立起健全心理的人格。这正是德育必修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如人生,顺境,逆境,转变等等。课程教学用了心理学中的“心理归因”和“心理暗示”。教学第一步,课前调查分析,帮助学生正确“归因”。课前“挫折调查”结果:曾遇到的挫折:80%以上填中考失利考不上高中;学业不好原因:多数人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对待挫折的态度:消极多于积极;存在问题:多为逃避、半途而废。第二步案例教学、互动讨论,以身边的榜样例子对学生心理暗示。多媒体课件展示:2010年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颜育民参加了以宣传环保理念为宗旨的佛山文化品牌活动——“珠江小姐竞选”,并获得“珠江小姐”冠军。这件事成了学校轰动的大事,在学生中引起极大好奇和兴趣。笔者就以此为切入点,同大家分析颜育民的成功历程。她来自单亲家庭,有着从石门学校(冠以一流学校)到中职学校的特殊经历,正如大赛评委评价,颜育民正是以综合实力全面获胜(心理暗示:非读书尖子生同样有其不俗的才能和才华)多媒体课件展示:我校会计专业“中央电大优秀毕业生”庞汉军,在校期间就考取了广东省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受用人单位重视,职业生涯的起点迅速得到提升。(暗示:职校生适应社会需求同样大有前途),接着,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向榜样激励心理暗示。趁着学生情绪高涨,现场让学生填写“在学校学习,我应采取的态度和行动”的表格,让学生把思想落实到计划和行动上来。做到知行合一,启迪升华。至此,完成了让学生从心理暗示向积极的自我暗示的升华。学生感悟到,中职不是中考失利的延续,而是一个新起点,只要合理自我定位,分步实施,向自己目标迈进的过程就是发展成材的过程,中职生也能成才!趁热打铁第三步,结合学校情况说明中职生也能成才。多媒体展示画面:我校的2年中专2年半大专连读学制为学生提供了深造的机会,连续四年直升大专人数超过90%。现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职校生更有着它的独特优势。心理暗示收到效果,笔者话音刚落,学生立刻热烈的讨论起来,不停地询问有关学校升学的相关情况,以及各种技能人才在社会的需求。找准德育课程与心理教育的切合点,并选择合适的心理引导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心理暗示。这些,都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从教材内容演绎到教学内容是一个心理化的过程,因为只有师生的互动活动才能使静态的教材的能量充分发挥。课程设计处处贴近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解决人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从丰富多彩的引入,到层层推进的讲解,再到贴近学生实际的主动探究。从头至尾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个人的情感需求相联系,学生有了很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与专业的联系性体现上,结合各种专业的特点,举例身边同专业的榜样,与学生一起分析专业发展前景,共同制定专业学习的近期、远期发展目标、规划及措施。课后根据班主任反映,学生的精神状态活跃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对专业技能考证及专业前景更为重视,学习氛围有了较好的转变。这一教学设计也获得了2012年度广东省中职学校德育课“创新杯”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二等奖。

渗透心理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学生学习方法的适应

学生的学法上有一个因素不容轻视,这就是学生心理上产生的“尊从效应”。教师的威信和信任度越高,对学生的心理暗示越强烈,学生心理上产生的“尊从效应”越明显。在渗透性教学中笔者利用自己担任心理教师具备亲和力强,与学生交心沟通障碍较少的特点,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教师在其中是以平等身份参与,引导,鼓励,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观点,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关爱、理解、认同,让他们自己思考,自问,自答,并及时给予鼓励,交流沟通,学生从中得到学习的乐趣和满足,产生快乐愉快情绪,继而产生自信心和胜任感,促进学生向好的方向继续努力。[4]目前我国教育虽然强调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分数第一的指挥棒下,心理教育还是被挤到可有可无的位置,许多学校并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师资,有的学校对心理的重视更多是体现在搞活动参加比赛等等这类表面热闹的功夫上,而忽视实实在在的工作。

(二)教学方法与模式的适应

作为中职学校的心理教师,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才能以细致的工作从事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从对中职生的关爱的角度进行工作思考。要认识到,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德育学科的教学,对教师的素质个人的品行、知识、智慧、技艺、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必须敢于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的其中。如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准备课堂辩论论点等,让学生提前热身等等,增强学生自发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的积极性。用心理学的知识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角落,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启迪自尊,恢复自信,进而引导他们从理智上升华情感,信念,确立人生追求。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

心理教育与德育课程教学的结合是一种互相消融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同良好心理的过程。这一个由师生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两者缺一不可,双方是一个有机的共存整体。而心理渗透的方式方法又决定了作为心理引导方的教师需更多地承担教学过程中“引导者”和“聆听者”的角色,因势利导与学生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凭借教育教学媒体,共同按教育教学规律进行运行,双方中若有一方打破这种共存关系,就会使教学秩序无法得以保持,心理教育渗透德育教学也就不能正常进行。[5]

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后现代思潮心理教育本土化

20世纪后半叶,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逐渐进入了后工业和后现代社会,与此相应,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并逐渐发展成为西方社会最为流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广义地讲,是一种对“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反思,是对一些不言自明的主流社会观念的质疑,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其中,“后现代”大多被当作一种社会变化在时间分野上的笼统称呼。然而,除了时间上的意义之外,“后现代”一词所涉及的主要内涵乃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情境;狭义地说,后现代主义主要是对主体哲学所倡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和以确定性、整体性、同一性为标志的技术理性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哲学。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发展壮大,它所提供的思维方式被众多的学科领域所借鉴,在这种变革的推动下,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而心理教育作为引领、促进人心理发展、提升人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自然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它为心理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视角,引发了现代心理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深刻变革,对心理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因此,从后现代的角度透视心理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研究

1.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观点

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独立的思潮,它包含着许多相互矛盾的概念和思想。法国和德国的结构主义、存在主义、浪漫主义、欧洲传统的虚无主义、不可知论等,均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源头。它的主要观点表现为:(1)主张“去中心化”和“多元化”。它放弃对统一性思维权威的追求,而是追求多元的思维方式、多视角地看待问题。强调科学方法和理论上的多元主义。(2)弱化普遍性研究,承认历史性和具体性。后现代时期的学者开始意识到,我们无法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找到所谓的“普遍性”特征,因此,每一位研究者在从事自己的研究时都应考虑进行研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3)受到建构主义的影响,它重视语言概念、重视与自我关联的符号对于现实的构造作用,认为我们的知识并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而是我们自己或社会用标准语言建构出来的。真理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场合和价值体系,真理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文化中。

2.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的契合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是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和现代心理学陷入“合法性”危机的情势下,萌生的一种探讨处于后现代境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机制的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视野。在受到后现代哲学和建构主义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的契合表现为:(1)研究方法多元化,重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2)结合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关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人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心理内容和心理过程,实现心理研究的“生活世界”转向。(3)重视人的能动性和自我调节的作用,肯定质化研究的地位与价值,主张心理学研究应尽量从人文科学的角度出发来全面、真实地揭示人的心理。(4)认为语言是自我的关注点,在形成和建构自我中起核心作用。(5)关注天人合一,倡导对世界的关爱,认为人与外界是一种本质的、内在沟通的关系,并预言以倡导人性与自然的同一性为宗旨的世界观将帮助人们走向“完美”的人性。

二、心理教育理论的内涵

心理教育,一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却有着心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不同的名称,从这些不同的名称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者对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正如英国的理查德•尼尔森认为:“心理教育绝非一元现象,它是一个广泛的术语,对于具有不同理论导向和不同工作的人有不同的含义。”对心理教育的理解需要结合多学科、采取多种价值取向,而概念界定的多样性,正是反映了人们对心理教育概念认识视野的多维性、广阔性。

总体概括来说,心理教育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达到提升和改善受教育者心理机能的过程。其核心概念就是对心理机能的提升。它是一种注重人性培养的发展性教育。

三、后现代主义与心理教育模式的融合

1.心理教育要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的生态效度,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教育。每名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与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联系。历史、文化不仅会通过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等显性方式影响学生的心理及行为,还会通过集体意识影响他们的潜意识,进而影响他们的外显行为。因此,心理教育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生态因素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

2.施行多元化心理教育。心理教育的多元化,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路线多元化。由于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摒弃了单纯强调实证法的研究方式,主张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因此,在对心理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时,要考虑到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这样才能使研究更加深入、全面。(2)心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多元化。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从不同角度设置课程,重视其他学科与心理学的融合与交叉,给知识附上心理的目标。(3)心理教育的多元化还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发展。心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任务,而应该构建起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教育网络,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最优化的教育生态环境,实现学生心理教育外延和内涵的双重扩张,心理教育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3.心理教育是指向个人生命成长的教育。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充分开发受教育者潜能,实现受教育者个性发展。教育必须突出人的主体性,其关键不在于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规格,而是让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转换其精神世界和认知结构,建构生活的意义,从而成为具有独立个性的和符合他生活中的特殊性的人。因此,心理教育要回归个体生命的主体和价值,使生命回归自然,教育回归本质。总体目标就是按照生命的成长规律来丰富生命的内涵。

4.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心理教育重视关系取向。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师生间、同学间、学生与家长间的互动。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强调语言的建构作用,而这种建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完成,心理生活的本体意义体现在个体与文化以及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之中。因此,心理教育应该超越个体中心主义的束缚,从社会生活的人际互动中来认识和把握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使其能够进行合理的社会建构。

5.心理教育反对绝对普遍性,倡导独特性和创造性,重视人的能动性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关注学生潜能发挥。后现代主义哲学反对把人变成无差别的抽象化的存在,极力推崇和展示人的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此,心理教育则应鼓励受教育者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条件下,有风格地成长。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我们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作为整体显然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种创造性能量,这就要求心理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重视受教育者自身具有的巨大潜能,充分挖掘其自身资源,为其自身成长提供能量。

四、后现代思潮下心理教育的本土化问题

尽管后现代心理学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思潮本身,它却是西方的产物,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G.墨菲所说:“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历史——西方地理的、经济的、军事的、科学的背景的范围内才是有意义的问题”。因此,对于后现代思潮下的心理教育理论,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审慎对待。

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我们既不能实行拿来主义,全盘皆收,也不能一味排斥,全盘否定,即:我们既不能当后现代思想的盲目拥护者也不能对其报以鄙夷、轻蔑的态度。正确的做法则是以宽广的胸襟既接受后现代心理教育观的挑战和批判,同时又对它的某些夸大和不实之处提出“后现代性”的质疑,我们的合理视角应当定位在:借鉴后现代视角,超越后现代思维。

具体来说,后现代心理教育的本土化应充分考虑我国国情,考虑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共性和差异性。我国特有的社会发展背景、教育制度、当代青少年特有的人格特征,特别是我国的社会文化与西方相比所表现出的极大差异,这一切决定了我国的心理教育研究的特殊性。因此,我国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对文化因素具有敏感性,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心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将国外先进的理论、我国的文化背景及目前的教育情况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融合,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教育。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学校施行心理教育时也应进行本土化改革,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出更具有适应性的本土化心理教育模式。

我国对于心理教育理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探索,实现心理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论后现代主义观照的教育主体现代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4).

[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郑日昌.后现代旗帜下的心理治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

[4]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63-164.

[5]RichardNelson-Jones著,陈中永译.咨询心理学中的心理教育[J].教育专题研究.

[6]杨韶刚.后现代思潮与人本主义心理学[J].长白学刊,199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