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通信工程专业

时间:2023-03-03 15:53:52

导语:在通信工程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通信工程专业

第1篇

您好!

我是XX大学通信工程系XX届的一名学生,即将面临毕业。

XX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通信、电子等人才的重点培养基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并且素以治学严谨、育人有方而著称;XX大学通信工程系则是全国著名的电子信息学科基地之一。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在个人素质修养方面,我都受益匪浅。

四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无线通信等有关理论;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仪;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吉林大学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 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收笔之际,郑重地提一个小小的要求: 无论您是否选择遥?鹁吹牧斓迹?M??芄唤邮芪页峡业男灰猓 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第2篇

关键词:毕业实习;通信工程;NC实验室

毕业实习是通信工程专业必修的实践环节之一,通过毕业实习,可以更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与系统开发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实习作为本科生临近毕业前的实践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根据学生在毕业实习中面临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条件,开展了利用中兴通讯NC实验室进行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探索。

一、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现状

为了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主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如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与此同时,学校、学院也不断地加强本科生各个环节教学质量的跟踪、监控、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毕业实习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毕业实习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增强专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工程管理经验,促进学生工程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1]。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哈尔滨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面临的环境也出现了变化,对毕业实习这一教学环节的进行提出了新的问题[2]。(一)联系实习单位困难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的就业去向是通信运营商、设备商,由于企业治理机制的完善,国内的主流运营商、设备商担心接收学生毕业实习会耽误工作、妨碍生产,影响产经济效益和声誉,因此一般不太愿意接待学生进行实习。而中小企业面临行业的竞争压力,往往没有能力也无暇去承担毕业实习这样的社会责任。(二)缺少高质量的实习单位社会上也有一些面向高校毕业实习的企业,但费用相对较高,学校对实习经费投入的增长相对缓慢,不足以承担专业学生全部选择这样的实习单位。(三)企业实习项目不能满足毕业实习要求通信工程专业与电视台、通信运营商等一些行业内的单位也建立了一些实习基地,到这些单位进行毕业实习。这些单位由于行业的特点,其核心生产部门业务集中,影响巨大,管理严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很少。因此实习在绝大多数实习时间内主要采取听讲座和参观的形式进行[3]。虽然保证了实习的有效天数,但也是走马观花。由于毕业实习实践操作环节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得到充分锻炼,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而且,由于主要是参观走访形式的实习,难以对学生的实际实习效果进行评价,导致一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够认真,实习过程容易流于形式[4]。

二、中兴通讯NC实验室状况

哈尔滨工程大学NC实验室面积300平方米,是哈尔滨工程大学与中兴通讯公司联合建设项目,于2009年底建成。实验室从中国电信行业运营商网络的应用现状出发,设计了一个完整的现网运营模拟方案。实验室采用中国电信行业主流的通信设备,满足专业在电信领域科研、实训、培训的要求。哈尔滨工程大学NC实验室分为机房和学生实验室两部分。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包括数字程控交换平台、SDH光传输平台、数据通信网络平台、TD-SCDMA3G无线移动平台,2.5G/3G综合移动核心网,能够模拟网络运行。学生实验室有30台电脑终端,能够完成对每种设备平台的实训与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与中兴通讯公司开展了全方位深度的合作。从实验室设备的选取,到平台结构的设计;从实验课程的建设,到通信工程专业相应师资培训,都由中兴通讯公司参与完成。通信工程专业共有10余名教师参与了中兴通讯学院的相关培训,获得了中兴通讯学院培训讲师的资格。

三、基于NC实验室的专业毕业实习探索

学院、专业针对本科毕业实习环节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条件,开展了利用中兴通讯NC实验室进行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探索。

(一)实习项目

根据毕业实纲的要求,结合中兴NC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实习为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开局维护项目实训。之所以选定这个项目,一方面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涉及无线、传输、交换、信令等各方面的技术,内容比较全面;另外这方面的技术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技术,学生也比较熟悉,容易接受。

(二)实习内容

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实习内容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于毕业实习这一教学环节的要求,由通信工程专业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深圳中兴通讯学院的专家共同确定的。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纲一方面要求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在通信工程方面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训练;还要求学生在专业职业素养、综合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为此,内容设置须能够满足上面两方面的要求。实习的内容包括授课和实训两部分。授课内容包括移动通信发展概述;TD-SCDMA基本原理、关键技术;接口协议与软硬件系统平台;核心网的相关技术及设备;无线接入网技术介绍、TD-SCDMA无线网络勘察技术、移动天线原理及选型。授课内容使学生对相关的技术原理有所了解,进行实训时就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同时,实习内容还包括技术发展、网络勘察、天线选型等通信行业发展状况、通信工程现场实用技术,目的在于学使学生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实训内容包括核心网网元MSCS业务开通以及配置实训;核心网网元MGW业务开通以及配置实训;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业务开通以及配置实训;B326基站的开通及配置。实习学生完成网元的开局及配置,并将配置数据上传到实际网元,最后测试手机上的实际的话音、数据业务来验证配置、开局是否正确。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信令跟踪查看通信业务过程中信令在各网元中传递、响应状况,进行故障调试,加深对通信业务流程及各接口协议的认识。

(三)实习管理

为了保证毕业实习的质量,在毕业实习进行过程中,有着严格的教学管理。首先,毕业实习教师都是具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或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获得了中兴通讯学院培训讲师资格。由参与毕业实习的教师组成实习小组,熟悉实习内容、调试实习设备、制订实习计划。实习小组根据毕业实纲中对各个能力培养的要求,将各部分分解到实训、授课等各个具体环节中去,并确定实训环节、实习专题报告、实结报告等各部分的考核比重、评分标准,明确实习重点。在实习考核过程中,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实训的考核分为过程成绩、结果验收;实习专题报告、总结报告不仅给出分数,而且根据评分标准给出相应的文字评价,考核过程做到评分有据;保留各部分考核的相应资料,做到有据可查。

四、实习效果分析

经过3年的实习,专业和实习教师对中兴NC实验室的毕业实习效果也进行了分析总结。1.由于整个实习过程各个阶段的目标明确,因此学生没有参观式实习的松散、懈怠,对待毕业实习与一门实验课程一样,实习的效果比较好,事后实习报告的内容也比较充实。2.从实习教师来看,实习教师都经过了中兴通讯学院的培训,同时参与了实纲、实习计划的撰写,对实习内容熟悉;另外由于实习教师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对实习重点、实习过程把握要比一般企业工程师更好,因而毕业实习目标更容易实现。3.NC实验室的设备从规模到细节和运营商生产机房相比,还有差距;同时虽然教师都有企业工作经验,但对于工程师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理解还是不如在企业工作多年的老工程师。因而,如果能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安排一些参观运营商、电台等企业生产过程,或者请企业资深工程师来对生产过程进行一定的讲解,将实训实习和参观实习相结合,学生的工程师综合素质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觉民,姚建刚,龙笑平.毕业实习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0,(3).

[2]商丹,高永清,于家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6).

[3]杨德森,李琪,李秀坤等.水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实习模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1).

第3篇

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嘉峪关735100

摘要:通信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科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由于实践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水平不一、课程设置及师资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未能达到社会发展的需求,应从课程设置、基础建设、师资培养等多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 :通信工程;实践教学;双师教学;校企联合

1 概述

通信工程是包含电子和计算机学科的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工程性学科。该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是通信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各个学校发展,提高专业就业率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学校、学生、社会关注的热点。

2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育工作者认为实践教学是通讯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实践教学只是作为一种候补依附于理论教学而存在;学校的学术氛围较为浓烈,实践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理念和宣传上,实际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职称评价体制是促进教学的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现有的教师评价体制没有将实践教学与教师职称直接挂钩,这就阻碍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方法创新。

2.2 实践教学硬件条件不足。学校由于自身发展状况不同,各个学校之间的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存在较大的差异。资金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实验课程、参加企业的实践学习、企业项目的研发学习等;而资金较差的学校仅能安排单一的实验课程,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差异性,造成了学校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是不同的,实践教学条件好的学校,其培养的学生在工作期间的适应能力更快,为学生的就业可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影响了学校的社会效应。学校应加强通信专业的实践教学,让实践教学与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生物信息技术以及材料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保障通信专业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3 实践教学创新性不够。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多以炎症性、演示性课程为主,缺乏足够的创新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满足不了电子技术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实践教学与社会时代需要严重脱节,不仅影响学生的就业情况,还将影响学校的未来发展以及该专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实践教学的创新性,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理念上进行突破和创新,以此建立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2.4 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教师对于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性内容、前沿内容掌握较好,但在技术应用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多以演示实验和讲解实验为主,无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水平落后一部分是由于学校等外部因素决定,还有一部分是教师自身原因。若教师不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将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仅限于理论学习,缺乏实践经验,这不仅有损于学校的发展,同样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3 加强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3.1 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就是要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加强实践教学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宣传,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对于一些重要的实验课,应采取单列的教学模式,防止教师及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只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考察课程,可以采取课程实验、创新实验以及实训项目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实验课程和实训课程两部分后,可针对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进行分类教学,既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还能节约教学资源,减少成本支出。

3.2 加强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和递进性。通信工程专业是一门较为综合的应用型课程,需要采用实践教学的内容较多,但若所有课程均采取实践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造力,但其产生的成本却远远超过了学校的承受范围。将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划分、采用递进的模式进行教学,很有必要。学校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将实践内容划分为验证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根据不同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从而全方位、多层次的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3 采用双师型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双师型教学模式是指校内专职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担任实践教学课程,校内教室可负责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及核心部分,企业工程师负责专业方向课及实训课程。校内专职教师擅长知识性、理论性内容讲解,但对企业一线的技术动态掌握不准,采用双师型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校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还能加强校企联合办学,解决学校通信工程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环节。

3.4 加大实训基地建设规模,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多数学校的实训基地建立在校外企业内,但企业的目的是盈利,若学校实训基地难以给企业带来利益,将很难被接纳。当前学生学习实践经验不够,到企业进行实习时,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可能对人员安全、设备管理、生产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校企联合办学。学校可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度,通过提高内部的建设,促进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4 结语

通信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工程类学科,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其中关键的环节。实践教学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的建设过程,更是需要得到学校、教师、学生、社会认可的一项复杂性工程。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利用双师型教学模式、联合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提高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高能力、创新型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军,韩庆文,蒋阳.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04):110-113.

[2]蒋霞,周保平,白铁成.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32):80-81.

第4篇

关键词:光纤通信;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082-02

光纤通信由于其具有频带宽、通信容量大、损耗低、中继距离长、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已成为现在通信网的支柱。伴随着现在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深刻改变着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目前,光纤通信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有线信道传输方式。光纤通信课程作为通信类、电子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专业课,综合了材料、通信、光学和半导体光电子等众多学科内容,其具有内容覆盖面广、基础理论深、知识更新快等特点。而在光纤通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其课程本身的特点,使得教与学的难度比较大。加之部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足,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很多概念理解不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感到无从下手。因此,在开设光纤通信这门课程时,需要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既抓住重点,又要更新相关知识点,跟上新技术的发展进程。针对光纤通信课程目前面临教与学双向的压力,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者通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当前光纤通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尝试性的改革方案,希望对光纤通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一、光纤通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光纤通信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专业课,其内容综合了通信、光波导和半导体光电子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本课程对本科生的培养要求是:通过对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端机、光无源器件以及光网络进行阐述和讲解,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熟悉光有源器件、光无源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光纤通信网基本设计方法,了解光纤通信技术实际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经研究表明目前各专业光纤通信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设置有一定缺陷。针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由于数学、物理基础相对薄弱,对课程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光纤通信课程本身与物理、材料、半导体光电子、光刻等技术知识联系密切,很多的知识点都是建立在大量理论物理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如果学生对这些课程没有一定的涉猎,对一些基本器件,如半导体器件、光检测器等没有一定的物理概念的理解或者接触。那学生对光纤通信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会比较困难。此外,对于通信、电子类专业,对于物理学科不重视,只学过普通物理的课程,导致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以及物理模型的分析能力相对薄弱,造成学生在听课或学习时感觉内容过于抽象,对一些概念和公式理解很模糊,难以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模式陈旧。光纤通信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应用学科。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照本宣科,按书上的内容进行每一章节的讲解,在不自觉中,学生就以为光纤通信就是一门理论课程和讲解器件原理的课程,而忘记了光纤通信课程的实际应用,导致学生更多地认为这是一门与物理、数学相关的课程,特别是对于光纤传导模式内容,学生更多的认为学习的重点是如何求解方程,而不是一门应用类的课程,导致学生认为本课程对于实践指导的意义不大。同时,教材的更新无法和光纤通信发展的实际情况吻合,造成教材的内容过于老化,使得学生对整门课程的学习感觉乏味、枯燥,无法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设置有缺陷。光纤通信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一般来讲,由于课程教学学时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关于光纤通信的内容以及光纤器件全部囊括。这就导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师往往根据自身对课程的理解来讲解,或完全依附于所选教材,导致教学的片面性、重点不突出。而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课程的知识点过于零散和繁琐,没有连贯性。

4.教学方法不科学。由于光纤通信课程涉及内容广泛,信息量大,使得教师在授课时主要将注意力放在课堂讲授和板书上。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普遍反应是缺乏课堂活力,感觉课程比较枯燥。由于课堂讲授的理论性很强,使得学生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虽然学到了一些理论知识,但不知道这些知识用在何处、如何运用。另外,光纤通信的考试方法比较传统,无法全面涵盖课程的核心内容。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本文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而且提出一个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

二、光纤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针对目前光纤通信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以及光纤通信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我们主要从优化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科研促进课程深化改革以及改进考核体系这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具体的讨论内容如下:

1.优化课程设置。光纤通信课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很多专业都开设了光纤通信课程,但不同专业对光纤通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同时各专业掌握的基础知识也差别很大。考虑到光纤通信对材料、物理、数学的要求相对较高,而光纤通信又是一门与通信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光纤通信课程之前,应具备一定程度的数学物理通讯基础,使得学生在学习光纤通信课程是有一定通信背景以及数理知识。此外,由于通信工程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从事通信、电子类的工作,因此也需要开设一些专业课程(如移动通信、现代通信网概论、光网络技术等)来强化光纤通信的运用。

2.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热情。光纤通信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学科知识比较多。因此,教学方法的优化要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来考虑。

理论是学好一门课的基础,对学生充分掌握理解系统、器件本身的特性以及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学生反映比较难懂的理论,有计划地复习和补充一些前导知识进行理论铺垫。例如信息光学、高等数学、导波光学等知识都是本课程中要用到的重要理论。同时课堂内容的讲授要特别注重思路,对于难以理解的概念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先通过介绍器件的理论模型架构,再用严格的理论分析推导,说明器件工作原理、特性以及应用。由于课时的限制,想要把所有的理论内容都讲深讲透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根据专业需要在课堂讲授时,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主次分明,以点盖面,每次课只讲一个重点内容。不需要所有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有价值、最重要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框架清晰、重点突出,方便理解,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整理笔记,思路清晰。其缺点是信息量小、形式古板,内容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因此可适时、适当、适度地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其优点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增加上课的趣味性,而且能加快教学速度,减少教学难度,加深理解教材的深度。例如在课件中,插入一些图片、动画、影音等多媒体文件,除了可以帮助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理解专业知识、增强教学效果外,还可以增加上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践教学主要从课堂实践、课后团体实践等方面进行加强。通过课堂演示、课堂讨论,强化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例如借助光学仿真软件,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光纤色散对光传输线路的影响,通过改变光纤长度来说明光纤色散对光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另外开设实验课,可以借助光学模拟软件以及光纤通信实验设备来进行光纤连接以及光学传输系统特性的操作实验,加深学生对光纤通信系统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有什么用,怎么用。

3科研促进课程的深化改革。光纤通信技术由于发展迅速快,专业知识更新快,新技术更新快,导致教材内容相对滞后。教材中现有的新技术主要包括光波分复用技术、光交换技术、光孤子技术和相干光通信、光接入网等,这些技术中有的已经相当的成熟,而且很多技术还在不断更新,同时很多新出现的技术还没有涉及到。为了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最近前沿,可以尝试将将最近的科技进展融入到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中,课堂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以丰富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科研的窗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探索式、研究式的学习,相应的以科研推动光纤通信精品课程建设。

4改革考核体系。闭卷考试一直是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唯一方式。而这种方式往往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光纤通信课程的考核方式应当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教学要求加以重新设置,既要体现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在成绩考核方面应当包括基础知识考核、实践能力考核、创新能力考核等方面。基础知识考核可通过学生对每堂课课后习题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考察;实践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对光纤系统组建、光纤熔接、光纤损耗测量等实验情况的考察;创新能力考核可通过只提出对于光纤系统的总体要求(传输容量、带宽、响应度等),要求学生通过模拟软件以及试验箱进行相关的仿真实验,同时对仿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5篇

针对毕业生找工作的现状,找工作是一个难点,找到满意工作不容易。我们要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就需要社会、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缓解就业工作的压力。拓宽就业渠道是当前摆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有以下几点:一是,采用市场营销策略。我们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主动向社会用人单位宣传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优势和人才特点。通常学校都有实习课程,这正是建立校企合作的好机会,建立相关实习基地,促进实习基地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合作。再有通过与用人单位长期良好的合作,与校友之间的合作,拓宽就业渠道。此外还可以发挥教师的个人作用,直接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二是,就业需求预测。在推动就业工作时,学校应提前给与一定的就业需求预测,这需要学校就业部门的老师与班主任共同完成,主要就是进行市场调研,听听用人单位的意见。意见听多了,就可以做到知己知彼,找到学生就业的突破口。通过预测分析结果,找准通信工程专业就业的位置在哪里,及时对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三是,就业位置的转移。就业不只是在发达地区,也可以去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对那些有志向去西部及贫困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国家和社会应提供优厚待遇进行支持,以减少地区上的差别,这样才能把人才引到这些地方上来。在某些偏远艰苦的地方,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同时也要培养创业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二、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应适应电子信息各主要领域的工作,比如计算机硬件、信息服务业、通信产业、软件产业、数字家电产业、光电子产业、互联网产品、微电子产业等等。在大学四年里我们要了解自己,对什么业务感兴趣,硬件、软件、通信、网络、市场、企业管理等等;特长是什么,理论、动手能力、软硬件开发、管理等等;在工作中最需要什么技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电子等等;喜欢什么样的职业,设计、销售、管理、研发、技师等等;毕业以后是就业还是读研。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考虑,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方向。目前,高校教育还存在的问题有,社会上需求知识更新速度快,而学校教学更新有些缓慢。学校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够适应社会所需人才的能力。再有社会需求与学校教学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平衡。众所周知,高校在教育教学各方面正进行相应的改革,因种种原因没有达到社会的需求。高校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等不够完善,最后的毕业设计也是大打折扣,没有按最初设定的目标去完成,而是让学生花大量时间找工作,用小部分时间做毕业设计,对毕业设计的投入不足,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就显得不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果出现了毕业生出去工作不被用人单位看好的现象。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先,我们要根据社会上各行各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本科毕业后的人生计划是什么,提前规划自己的各种能力进行锻炼,达到全面发展。社会所需求的技术更新快,学生的规划也要随时改变,不断调整自己的阶段规划,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实际上就是要求毕业生提前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为进入社会工作打好基础。其次,通过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使通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能有一个新的突破。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避免出现厌学、不学等现象。有的同学并不是自己非要学习这个专业,都是家里给选的,这样一来就有一种抵触的情绪。作为班主任,要让这部分人明白,学习兴趣是可以建立的,只要我们对自己不失去信心,慢慢来了解自己的专业,认真对待学习,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我们的专业是一个不错的专业。我校的通信工程专业是2003年开始招生的,对我们来说,经验不是很丰富,需要就业工作部门及辅导员和班主任继续努力,积累更多的经验,有效地提高通信工程的就业率。我们学校的通信工程专业是农业院校中的工科专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相对较低,这就给推动就业增加了难度,我们要通过多方努力来提高社会对我们的认知度,促进学生的就业。

四、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目标。实际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提供的只是条件,教师对学生大多是起引导作用。学生本人不学习或是不努力学习,学校提供的环境再好也看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知识不是外界灌输的,而是学生个人努力学习的结果,需要个人勤于思考、善于实践、懂得应用才能获得。所以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点。而综合能力对于学生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有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持之以恒等等多方面的能力。综合能力需要长期培养,有可能需要个人努力一辈子。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锻炼,为今后成就一番事业做准备。但是,通常学校教育并不是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是学生的业务能力。基于综合能力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高校需对学生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五、结束语

第6篇

信息化时代,通信技术和设备飞速发展,如何使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更快的适应社会需求,必须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对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索。

【关键词】

通信工程;应用型;研究

依据学校指导性意见、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版)中关于“通信工程专业表述为基础,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从2015年5月份开始了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成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研究的主要内容

1.1科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遵照学院的“科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则,我们首先进行了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论证工作,我们调研了辽宁省内与通信相关的公司,了解到了通信产业的背景、企业的需求方向。其次,结合通信行业的岗位需求、社会需求、学院培养目标我们进行了专业生产岗位群类型分析,分别从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传输三个行业类别出发,进行了各自的岗位职责分析以及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并建立了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群分析表,最终总结出来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1.2结合实际、建立培养要求首先,我们明确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获得能力要求。第一方面是学习研究的能力,包括自学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学生交流能力。第二方面是技术应用的能力,包括基本实验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开发能力,其中基本实验能力是通过电工实验、电子技术综合实验、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等方面的训练学生应具备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并对它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有用信息并出去的过程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工程实践能力是通过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指导,使学生在工程现场直接参加工程项目实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门路,还为企业解决了工程技术问题,设计开发能力实现校企双赢。为生产新的产品、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而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工作的能力。最后一方面是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团队协作、组织管理、人际交往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其次,我们围绕着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获得的具体知识结构,第一方面扎实的公共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知识,思想政治,外语,体育等基础知识;第二方面是专业基础知识,地基的牢固性决定了上层建筑的稳定性,因此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制定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应该包含电路基础知识,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基础知识;第三方面是专业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知识,有线通信,嵌入式等知识;最后一个方面是综合素质知识包括计算机,外语,团队协作组织协调等知识。再次,我们围绕着通信工程专业所需要的工作岗位素质建立了工作岗位素质支撑体系,该体系从职业道德素养,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健康的身心素质,人文科学素养,人文科学素养,工程素质,技能素质,管理素质这几方面出发,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加强学生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健康身心素质方面,制定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通过基本原理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通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学习对学生工程素质进行支撑。通过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专业课的学习对学生技能素质方面进行支撑。我们通过军训,毕业实习等活动对管理素质方面进行支撑,最终我们确立了毕业生应获得的具体知识、能力和素质。

1.3遵循培养应用人才,制定教学体系根据这些能力我们要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教学计划包括学分汇总表,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程表,理论课程汇总表和工程实践环节。我们立足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建立了专业核心课程,如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光纤通信等。通过专业核心课的学习,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本科人才。同时我们根据就业需求将通信工程专业分为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为无线通信方向,计算机通信方向,数据传输方向,并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立了特色专业方向课。无线通信方向我们设立了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微波技术与天线、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应用等课程。计算机通信方向,我们设立了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通信、语音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数据库原理等课程。数据传输方向我们设立了IP电话原理、电视与视频技术、数据通信、信息理论与编码等课程。

1.4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加强工程实践环节1)前三年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包括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设计;建设通信工程专业平台;与企业加强合作;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与水平,提高教师工程教育能力,改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的实现原则;课程设计的特色创新。2)第七学期集中实践组织方案,第七学期为集中实践阶段。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与校企联合办学的资源优势,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有组织的安排学生到这些实习基地进行实习。3)第八学期为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共12周,计12学分。在毕业设计组织方案中包括毕业设计的质量要求、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毕业设计的答辩等环节。

2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在市场调研阶段,认真开展工作,但在调研报告提交时,由于本人理解有误,未能将前期的调研结果按学院的要求格式完整的展示出来,造成通信工程专业的调研报告严重缺乏规范性、内容过于简单。2)在提纲撰写阶段,由于有些老师有课,存在系领导开会不能保证全部在场,导致在信息的传达以及提纲最新版本发送过程中,存在不是最新版本的情况。针对此问题,采取解决的办法是,无论哪名老师修订为最新版本后,都先传给专业负责人,然后再由专业负责人传给系领导。3)存在通信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内容把握不是很好。4)在培养方案汇报阶段,存在的问题是将通信原理课程放到了专业课中。在汇报当天,学院领导指出:应夯实基础,不要拘泥于学分的限制。针对这种情况,系领导带领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组员,积极研讨,最后将通信原理课程调整到专业基础课中。

3结束语

第7篇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 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通讯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通讯、光纤通讯等。

毕业生应掌握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及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讯、移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具有各类通讯系统的设计、研究及开发的工作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通信、新能源、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2 新能源;

3 计算机软件;

4 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

5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 互联网/电子商务;

7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8 其他行业。

通信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 面向新的世纪,通信工程专业将会迎来其发展的广阔天地。随着通信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上至太空,下至海底,无不活跃着这一专业的技术人才。现今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势必会给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8篇

石桂名 (1983-) 女,汉族,河北任丘市人,大连科技学院 讲师,大连海事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雷达图像信号处理。

摘要:民办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目前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践教学内容及形式的改革措施,同时开展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 通信工程 实践教学 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大连科技学院是一所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民办高校,本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信息领域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掌握信息的处理、传输与交换技术,具有通信网络基础、光纤通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电子、信息技术、通信设备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应用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学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视野宽”的原则,我们努力探索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结构。

1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我院现为通信工程专业配备了电路原理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原理实验室、EDA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子测量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和中国电信基站实践基地,以及刚刚新建的通信综合实训室,还有几门主干课程的实验设备比较昂贵还没有配备专业实验室。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学生可将学到的部分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简单的综合设计,但这与企业所需求的综合职业素质、综合应用能力存在着一些差距。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来说在大连地区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是很困难的,不仅要结合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去向,还要选择技术先进、具有代表性的实习单位;学生到企业实习不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秩序,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效益,还需解决安全、食宿、交通等实际问题,给企业带来很多不便的同时也要求老师有更强的责任心,因此选择合适的单位开展生产实习比较困难。我院目前的生产实习主要是以参观、讲座的方式进行,提供给学生融入企业的工程性实践环节比较少。

2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2.1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不断优化实验教学体系结构,强调实验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培养方案中构建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适当压缩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并且注重各个实验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综合设计性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独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

2.2建立通信软件仿真实验室

软件仿真实验系统是改革实验教学的创新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了解,该系统可以模拟实验仪器的参数修改,实时显示实验结果,同时给出错误提示,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的进行实验。该软件仿真实验系统采用虚拟现实的科学理念,对于设备昂贵的电磁场和微波原理等实验室采用该方式可以省去巨额的实验设备投资,还避免出现学生损坏实验仪器的情况。

2.3 增加校企共建实践基地

中国电信基站实践基地是学校与中国电信旅顺分公司共同建设的,配有中国电信基站的各个组成部分和一些知识展板,使学生可以在学校里就能够参观、学习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本专业准备进一步扩充和改善现有的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努力联系更多相关企业与学院合作为本专业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

2.4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校企合作是民办高校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民办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学院采用定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方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实践计划。学生通过实习间接参与企业的测试、开发和设计工作,有助于学生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目前,我们和青软培训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可以选择在公司完成实践训练、毕业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我们还将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需求,灵活的修改实践计划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2.5开展职业和行业资格认证

民办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为了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我院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和行业资格认证,将工作所需能力融入实践教学。目前我院已经与大连方正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免费为学生培训,学生通过考试可以取得近10种资格证书。

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由我国信息产业部颁发,主要面对通信运营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通信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我们准备组织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学生在毕业前可以拿到通信行业的准入证书,帮助学生在通信行业更好的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结语

实践教学环节是民办高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根本,我们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当今通信技术发展,面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针对大连科技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以及具体措施。通过对实践教学的改革,特别是提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应用型通信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符合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建军,韩庆文,蒋阳.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4):110-113

第9篇

Name: xxx nationality: China

Current location: Guangzhou National: Han

Exit and Entry: Yangjiang tall: 171 cm 78 kg

Marital Status: Single Age: 25 years old

Training Certification: integrity badge:

Job search intention and work experience

Personnel types: ordinary job

Position: Electronics /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 communications categories: telecommunications exchange market sales / marketing category Computer Sales Engineer

Work Experience: 1 Title: No Title

Job type: full-time can be reported for duty - at any time Personal experience: from November 2007 to February 2008 Code era ting Supervis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July 2003 to do private tutor in Tianji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Graduate institutions: the University of Civil Aviation of China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graduate - 2007-07-01

Studies by one: the Scienc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II:

B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experience: from September 2002 to July 2007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ivil Aviation of China University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Language ability

Foreign Languages: English well

Mandarin level: the level of proficiency in Cantonese: proficient

The ability to work and other expertise

Tianjin Municipality has adopted a computer, computer 2 C, the three-ti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ourses: digital logic circuits, analog-to-digital circuits,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s, signal and systems,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s theory, television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program-controlled exchange,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mobile communications,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er networks,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Matlab Programming

Self-study the following courses: compute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matlab achieve, matlab simulation of communication, SystemView manual communication simulation development, data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Spss application, Maple 8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urse, easy to master SQL2003, Java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communications, English, from zero began to study single-chip C language

Detailed personal autobiography

I am cheerful personality, stable and vigorous, others warm and sincere. A serious and responsible work, initiative, able to bear hardships and stand hard. Spirit of collaboration that there are organizations that can quickly adapt to various 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