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4:00
导语:在团队建设方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航天器控制;数理力学;工程实验;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143-04
一、绪论
“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是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本科专业的一个重要培养方向。该专业方向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校大批毕业生进入航天科研院所工作,不少人已成为业务骨干,为我国航天事业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前,我国航天科技重大工程诸如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等均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正在酝酿和制定下一阶段主要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我国航天事业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科教体制方面,国家正在酝酿新一轮改革,以期进一步祛除发展中的体制性弊病和痼疾,促进科教兴国大业顺利发展。在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开放度的提高,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愈来愈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过去那种靠掌握单一专业技能、在一个工作单位或岗位干一辈子的现象很难再出现了。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在社会化生产中的重新配置和流动将愈益频繁,也要求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必须具备更厚的基础、更广的知识和技能、更强的适应性和开创性。
为了主动适应我国航天科技事业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未来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作为重点大学航天主干专业的教师,我们必须进一步思考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航天主干专业师资队伍,如何进一步改革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模式,如何更好地培养出我国未来航天科技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为早日圆中华名族强国梦做出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贡献。
本文将从“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笔者近年来的实践与思考,以期引起国内同仁的关注和讨论,促进共同提高和进步。
二、“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探讨
顾名思义,“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的学科特质是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理论的交叉融合。即以各类航天器为对象,运用控制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设计控制律,并分析其闭环或开环(取决于控制律)动态特性,用以指导工程设计和应用。具体到我们这样一所在业内享有盛誉的重点大学,该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该如何定位,才能既符合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能体现我们的特色和优势,这是我们院系领导和一线教师长期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将从该专业方向在我校的发展历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等方面阐述。
(一)原来的定位――发展历史
我校是一所老牌航空航天高等院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在我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尽管早先的专业名称未必这样),但传统优势方向是航空器和航空武器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在航天器控制方向,尽管也积累了较好的基础,但是教学和科研力量比较分散,没有以院系建制形式集中统一在一起。2006年航天控制系成立,同年“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方向)开始招生,标志着“航天器控制”作为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的一个重要专业方向以院系建制的形式被正式确立,也为我校“三航”(航空、航天、民航)特色办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培养目标的定位过程中,我们曾充分调研了国内兄弟院校,特别是传统航空航天类重点院校的培养方案,初步确定将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作为我们的重点培育和发展方向,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①深空探测是我国乃至世界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轨道动力学的分析和计算起着关键作用;②国内传统航空航天类重点院校在轨道动力学方向比起我校没有明显优势,我们选择此方向作为重点建设方向完全可能迎头赶上;③南京大学的天体力学(含天体轨道力学)在国内首屈一指,我校与南大毗邻,因此在人才培养和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具备独特的地域优势,可以藉此推动我校在航天器轨道力学方面的快速发展;④我校在飞行器控制理论与技术方面具备传统优势,将这方面的积累(成果和师资)转移应用到航天器控制领域,有望实现航天器控制专业方向的跨越式发展。
由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合理明确,师资培养和引进工作顺利,一线教师甘于奉献、勤奋工作,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之“航天器控制”方向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我们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本科生,而且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学生继续在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现在已有不少毕业生成为我国航天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骨干。这表明我们“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的办学实践是成功的。
(二)显露出来的问题
尽管我校在“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上的办学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发现了一些不足和缺陷。特别是在国家科技、教育、经济、就业等形式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这些不足和缺陷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积极思考,认真应对,进一步改进工作,更好地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下面逐一剖析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之“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方向在培养目标定位中显露出的问题。
1.培养目标单一化,缺乏细化分类。我们在确立“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这一培养方向之初,就将“熟练掌握近地航天器轨道计算、分析和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熟练掌握航天器轨道和姿态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作为我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在肯定其科学合理性的同时,应该看到其局限性所在。航天器控制无论是作为专业方向,还是科技产业门类,其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近地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只是其中之一(尽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要求该专业方向学生熟练掌握近地航天器轨道计算和控制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同时,还应掌握航天器控制其他重要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比如再入大气航天器的轨道(弹道)力学和控制方法、航天器交会对接的相对动力学与控制等。过于单一和狭窄的专业培养目标,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欠缺,影响到其发展后劲,另一方面直接导致学生择业时选择余地不足,影响其就业。
2.理工融合不够,培养目标在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诚如上述,我们的“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的建设重点是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而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是典型的同时具有理学和工学特色的专业方向。它的理学特色体现于“轨道力学”,最早可以上溯到18世纪以来拉普拉斯、庞加莱这些数学、力学家在天体轨道计算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因此,要想真正掌握航天器轨道力学,哪怕只是近地椭圆轨道力学,也须具备非常扎实的数理力学功底。它的工学特色又体现在“控制理论和方法”方面。航天器的控制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工程实际限制因素的工程技术问题。通过该专业方向的培养,我们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牢固树立工程的思想和观念,有能力设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控制规律和技术方案。但是反观我们现有的培养目标,在“理”和“工”两方面都欠火候,在“理工融合”方面就更是有问题了,具体表现在:①在“理”方面,我们没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近代分析力学、近现代应用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生的理论力学课程也是按照非力学专业的规格和学时去教学的,直接导致数理力学功底偏薄弱,发展后劲受限。②在“工”方面,航天器控制领域的必要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技能方面没有纳入培养目标。一方面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更重要的是难以树立工程的思想和观点,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套路训练。③至于“理工融合”,就更是一个有挑战性的课题。粗浅地讲,“理工融合”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工程师中的科学家”和“科学家中的工程师”,这实际上也是我国老一辈科学大师,如钱学森、钱伟长等哥廷根学派传承人极力倡导的高等工科教育的理念,可惜直到现在,我国的重点工科大学还没能普遍地实现这样的目标。
(三)解决的思路――培养目标重定位和优化
1.培养目标细化分类,实现个性化培养。诚如前述,“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我们在强调重点方向(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的同时,决不能忽略其他方向,以适应我国航天科技工业部门对人才的广泛需求。为此,我们考虑在新一轮培养方案的改革和调整中,将培养目标细化分类。除了“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方面的共同专业课程在一起教学外,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就要根据不同的亚类分班教学。对于个别学术科研苗子,要早发现、早培育,“单独开小灶”,加大课程深度,及早进行科研方法的训练。如果符合推免研究生条件,则要吸收进相关老师的科研团队。
2.在培养目标中凸显对数理力学基本功底的要求。无论是近地航天器轨道动力学,还是再入航天器弹道学,要想真正学懂学透,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非具备扎实的数理力学功底不可。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学近地轨道的设计不了深空探测轨道,学卫星控制的搞不了飞船再入控制,学再入弹道的不会计算绕地椭圆轨道。这样的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工作适应性差,更不能期待做出创新性的成果来。因此,我们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之“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的培养方案中,必须强调“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力学功底”。
3.培养目标中应强调对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我校是一所工科院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器控制方向)是工科专业,这样的本质属性要求我们须臾不能忘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必须包含对实验技能的要求。而且这种实验技能不仅仅是普通的实验技能,比如《大学物理》、《模拟电路》、《数子电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等课程中所要求的基本技能,而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实验技能,即是为解决一个比较综合的工程问题,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事后的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实验能力,才算达到了我校“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本科毕业生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实行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围绕以上培养目标的调整,本专业方向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也宜作以下调整或改革。
(一)大幅度增加近现代应用数学和近代分析力学的课程
现在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方向)专业教学计划中所涉及的数学课程,除了包括全校公共基础课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外,仅有《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值计算方法》两门课,而且课时都较小。《理论力学》是按非力学类专业的培养规格教学的,内容只涉及古老的牛顿矢量力学部分,缺乏作为近代力学基础的拉格朗日分析力学。而且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所谓教学改革,为学生“减负”,以上课程的课时被一缩再缩,学生的数理力学基本功训练得不到必要保证,一线教师普遍感觉到学生的基础越来越薄弱,前景堪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基本功底扎实的航天控制类精英人才,我们拟在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大幅度增加近现代应用数学和近代分析力学的课程,初步计划增加如下课程:《数学物理方法》、《张量初步》、《摄动方法》、《量纲分析》、《分析力学》。这些课程所能提供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考和解决广泛的数学、物理和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作为“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的学生,当然应该熟练掌握之。下面仅就《张量初步》、《摄动方法》、《量纲分析》等课程的必要性做简要说明。张量理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其概念源自力学,最早用来表示弹性介质中各点的应力状态,后来人们发现许多物理量均具有张量的属性――对坐标变换的不变性。现在工科学生熟知的矢量和标量都是张量的特例,分别是一阶张量和零阶张量,它们均具有对坐标变换的不变性。但是世界上的物理量仅用标量和矢量来描述是不够的,比如航天器的转动惯量,既非矢量也非标量,而是一个二阶张量。如果我们用张量的概念来描述航天器的转动惯量,就比通常大部分教科书所用的转动惯量矩阵更能反映其本质。因为惯量矩阵对坐标变换是变化的,而张量是不变的,不变的量恰恰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下面再说《摄动方法》。摄动方法是近似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的强有力工具。该方法诞生于数子电子计算机还没有问世的近代,最早被科学家用来计算天体轨道。1946年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后,数值求解成为人们最热衷的方法,但是数值解很难给出带有规律性的结果。摄动法可以通过引入小参数摄动,给出复杂问题的近似解析解,不仅求解方便,而且能够发现解的结构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更利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摄动方法》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重要课程。最后讲《量纲分析》。量纲分析是一门十分重要但几乎被我国高等工科学校严重忽视的课程。上世纪我国一大批数理力学家均能十分熟练地运用量纲分析的方法来对系统建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但是不知何故,现在这门课在高等工科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几乎绝迹。据传,牛顿最早就是用量纲分析的方法从开普勒第三定律导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我们呼吁高等工科学校尽快给《量纲分析》以应有地位。
(二)加大综合实验课的比重,提高学生工程实验技能
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方向)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课程实验的课时不少,但是综合实验课的课时严重不足,而综合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工程实验技能,使其确立工程观念和思想,培养其用实验或试验的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最重要的机会。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涉及到师资队伍本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也涉及到当前高校内部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影响广大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等。因此,要根本解决此问题,必须从学校内部管理和评价机制等深层次入手,大刀阔斧改革,进一步健全实践教学评价机制,鼓励一部分优秀教师能专心从事综合实验课的教学工作。
(三)对学生实行“精英化”和“大众化”分离的分类教学模式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方向)专业的毕业生未必全部到航天科技工业部门就业,更未必全部从事该领域的学术科研工作。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会进入国民经济建设的其他各业,比如工业自动化、机电设计、企业管理等。对于那部分有志于从事航天科技,尤其是在学术科研方面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应加大必修课的比重,降低选修课的比重,因为必修课是为今后从事学术科研打基础的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其他学生,则可适度减小必修课的比重,根据其个人兴趣和未来择业方向,给其以自由选课的机会,只要修满规定学分,就是合格的毕业生。当然可以预见,这种改革方案在操作层面上将会遇到不少困难,比如怎么分类、何时分类、分类后能否再调整等问题。改革得好,大家满意;改革得不好,影响稳定。因此,需要我们上下一心,积极探索,谨慎实施。
四、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专业建设中的核心关键。上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无一不牵扯到师资队伍本身的建设。因为教学内容要靠教师传授给学生,教学活动要靠教师来实施,教学改革也要靠教师来贯彻落实,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了教学效果的“最大理论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欲实施前述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感觉到当前在师资队伍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如下。
(一)任课教师学科专业结构过于单一
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方向)的一线任课教师基本均毕业于“导航、制导与控制”或“飞行器设计”二级学科,学科专业结构过于单一,难以完全适应“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的需要。前文提到,要在教学内容中大幅度增加近现代应用数学和近代分析力学的课程,比如《数学物理方法》、《张量初步》、《摄动方法》、《量纲分析》、《分析力学》等,对于这些课程我们就缺乏专业的授课教师。虽然部分课程比如《数学物理方法》在我校其他专业(比如流体力学或电磁场专业)有授,可以让我专业学生全部去他院修课,但是毕竟不同专业对该课的要求和课时均不同,在课程教学管理和课程考试协调上会遇到很大障碍。还有一些课程,即便在其他专业也未必有授,比如《摄动方法》和《量纲分析》等。
(二)一线任课教师中具备较强工程实验技能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匮乏
近十年来,我们专业新引进的教师全部是国内重点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整体上理论学术水平较高,科研创新能力也较强,但是工程实验技能相对薄弱。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各学校对博士生学术考核的要求偏重于理论水平,而工程实践能力受到一定淡化。这就造成了我们的一线教师中具备较强工程实验技能的比较匮乏。
解决以上问题的初步考虑如下。
1.在现有师资中发掘并动员一些数理力学功底厚实的教师,鼓励其早日为本科生开出上述近现代应用数学和分析力学的课程来,并在教学工作量计算、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或适当照顾,以激励其为打牢学生基本功多多出力。
2.在新引进师资中,我们不必局限于接收“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等学科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对于“应用数学”、“力学”等学科专业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只要热爱航天及国防教育事业、有志于转型从事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方面的应用数学问题或力学问题研究,我们应该张开双臂欢迎。引进这些师资后就不愁我们专业的本科生数理力学功底打不扎实了。
3.尽快引进高水平的实验技师,为我专业的学生开设高水平的综合实验课。在引进师资的学历中,也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能一刀切地“非博士不要”。古人早就说过“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现在难道不应该比古人更开明、更有胸怀和眼界吗?
五、结论与展望
世界新一波科技革命浪潮已经掀起,祖国航天事业和科教兴国伟大战略已经向我们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国家和社会对新一代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人才的需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迫切。作为重点工科大学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责任重大,必须深刻认识到:越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越是要夯实学生的基础;越是在知识翻新快的时候,越是要加强师资队伍自身的建设。只要我们着眼于夯实学生数理力学基本功和工程实践能力基本功,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条主线,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相信我们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工作会更上一层楼,为祖国航天事业、科教兴国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更好、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韩艳铧,徐波.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关系,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49-50.
[2]韩艳铧,徐波,陆宇平.重视和改善基础教学工作,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83-87.
[3]刘燕斌.航天控制专业精英化教育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203-204.
关键词:教学团队 外部环境 优化方案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探索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职院校在完成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的确立后,逐步将工作重心转到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上来,尤其是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为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本文提出了环境优化策略,具体如下:
一、学校文化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沃土
学校文化是立校之根基,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也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同时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又为学校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使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参与和付出,同样也应该为教师的精神世界和自身发展提供需求,学校优秀文化应该成为教师团队成长的沃土。
二、院系二级管理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支撑
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都建立起了院系二级管理体制。通过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使管理重心下移,使其成为有一定自的教育教学实体,形成了以系部为中心的相对独立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工作管理体制,同时师资队伍建设成为系部建设的主要工作职责。院系二级管理进一步扩大了系部办学的自,调动了系部办学的积极性,激活了教育内部的活力,提高了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教学团队建设的保障
任何组织的建设和管理都离不开组织规范、制度约束和政策激励,而这些又是影响组织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这些来自于社会的、组织的规范就构成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政策)环境。制度规范是否公正合理,激励机制是否到位和具有可操作性,不仅影响到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教学团队的生态情感智力水平,而且也将影响到整体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效能的发挥,制度建设对教学团队的成长作用显著。
(一)创建教学团队师资培养机制
学院要制订教师下现场锻炼、名师评定及奖励办法、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教学团队师资培养机制,以优质公开课观摩、教学比武、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等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教学名师、培训名师为中心,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扬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在团队建设中快速成长。
(二)建立有利于教学团队形成的激励机制
针对高职教学团队的激励应该是多样化的,既要考虑团队整体的激励,也要考虑团队成员个体目标达到后的激励。学院应努力营造宽松的氛围,给予教学团队相应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持、物质支持。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对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成员给予物质、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倾斜鼓励政策,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应有专项经费保障,把教学团队建设与重点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把教学团队优秀标准与衡量这些项目建设的成效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学团队的成果给予必要的物质激励,从而从目标激励和情感激励两方面激发教学团队开拓上进、开放创新。
(三)创建切实可行的教学团队评价考核机制
学院应摈弃过去只看重业绩、轻视发展的做法,制订教学团队评价办法等考核制度,加强过程考核,将团队业绩、个人业绩及个人的发展相结合。一方面,要关注专业团队建设可达到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提出阶段性的任务指标,如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本教材建设等,把教学团队建设看作学院的重点建设项目,强化教学团队的建设质量,并进行过程监控和督促。另一方面,要建立优秀教学团队的评价指标,指标的权重根据建设周期及不同专业而不同,分成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此外,还要关注教师在团队中的发展,引导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发展方向,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师的能力以促进其完成目前的任务或达到将来的专业建设目标。
(四)教学资源建设是教学团队成长的场所
学院须积极探索教学资源建设的规律和运行机制,优化、整合立体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整体水平,为教学团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场所。首先,要使教学资源建设科学化和系统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离不开教学团队建设的整体规划,必须充分考虑不同专业教学团队的专业特点,建设符合教学团队需求的与企业对接的实训基地,使团队教师能利用实训场所开展教学、培训和鉴定,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其次,学院要为教学团队提供开展教研教改所需的专用活动场所。教学团队可以利用场所定期召开专业研讨,制定专业建设方案,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再者,要加强网络信息平台的整合,优化网上教学资源,教学团队可以利用此平台,及时交流、沟通,并通过对网上教学资源的持续开发、使用、反馈、积累、整合,形成具有专业、课程特点的网上信息学习环境平台。
参考文献:
[1] 杨近.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关键词:地方高等本科院校 教学团队 理论建设
一.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基础
1.教学团队的理论基础
一是协调合作。合作是教学团队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学团队作为一个组织,成员在合作时首先要有合作意愿。合作意愿是教学团队成员愿意和其他同伴分享自己在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这是建立教学团队这个组织的基础。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互通信息使合作通道更加便利,将教师个人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协调起来,教学团队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就是为了促进教学团队成员的共同发展。
二是相互依存。教学团队成员是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聚集起来的团体,教学团队正是基于相互依存这个基础,能让每个成员有较强的归属感,能使个人发展目标与团队目标结合起来,实现共存共赢。教学团队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不能游离于教学团队之外,成员在教学团队这个大环境中得到发展。
2.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基础
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出现了不断分化与整合的趋势。上世纪80年代团队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团队的计划和想法。2007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方案,质量工程别提出了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团队应由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组成,以达到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团队带头人一般应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负责。这种对教学资源进行的合理分配,使教学团队成为开展教学经验交流的学术平台。教学团队的建设对高校教学、科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学团队的建立可以将教师的奉献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可以让教师享受到创造的快乐,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教学团队的建立还可以减轻目前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失衡负担,教学质量和教学资源的不足。老、中、青组成的教学团队,通过相互学习、沟通,使青年教师能快速成长起来,老教师也通过对青年教师的指导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二.教学团队的特点及构成要素
1.教学团队的特点
一是教学团队成员的不确定性。教学团队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成员可以随时变更。
二是教学团队职能的非行政性。教学团队中没有管理者和领导者,教学团队中带头人和成员之间不同于上下级关系的管理,是横向的交流与沟通而不是纵向的命令与服从。
三是教学团队分工的明确性。教学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工作职能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都有自己负责的岗位。
四是教学团队信息交流的平行性。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是教学团队开发教学资源的重要手段,它对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有促进作用。
2.教学团队的构成要素
一是共同目标。共同目标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每个教学团队都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目标是团队成员的导航,团队成员要为的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当然,设定团队目标时,应与学校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二是团员组成。教学团队最好由十人以下团员组成,应考虑职称、年龄、学历等多方面的,使其结构具有合理性,才能保证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团队定位。团队的定位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团队的整体定位,教学团队在学校中处于什么位置、团队成员组成、团队带头人选定、团队应采取什么方式评价激励成员等。第二是团队成员的个人定位。教学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职责是什么,在团队中份演什么角色。
四是团队计划。可以把团队计划理解成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因为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一系列的具体行动方案。只有在计划的操作下团队才会一步一步的贴近目标。团队计划应经过多方论证,要切实可行。
三.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教学团队建设的迫切性
长期以来,教研室已成为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研究、执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等活动。因为教研室是根据学科来划分的,所以教学功能具有较单一性。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研室很难承担跨学科的教学改革任务,很难满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需求,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研室的主要管理制度急需改革。另外,学校领导对教学职能部门缺乏深刻认识,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投入不足,导致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职责不清,管理跟不上,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知识呈现出新的特征。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学科的综合趋势迫切需要教师合作。而当前教学研究的落后,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也需要教师与同行合作,提高专业水平,教学团队的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所以,教学团队这种模式的建立,是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教学团队与教研室管理方面的不同在于团队是依托教学任务的改革和实践形成的,教学团队共同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强调成员间的知识互补,因此,整合教学资源,发展教学团队对于适应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学内在规律,推进教学改革是有效的形式。
2.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在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如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是地方高等本科院校必须面对的现实。打造一支敬业爱业、业务水平高、合作意识强的教师队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地方高等本科院校属于教学型的高等院校,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主要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旨在培养社会适应性强,复合型的人才。目前地方高等本科院校只注重科研机构的建设,注重对教师科研方面的评价,这种对教师个人的研究结果的强调,对教师教学的轻视,向科学研究倾斜的政策是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既然是以教学为主,而不是以科研为主,那么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上好课,而不是去写论文、报目,在科研和教学中,更应重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地方高等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而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学团队的建立有利于教师的合作学习、共同提高,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一是提高教学质量。为了适应学科之间不断增强的交叉、融合、渗透、综合的趋势,适应更加复杂的教学内容,适应社会的需求,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教学团队的建立可以加强专业学科和部门的整合,可以把有限的财力、物力、资源综合起来用到教学方面,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目的。
二是促进教师成长。学科的不断分化与整合的趋势,以及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势必对教师素质提出新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有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而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这就有必要通过建立教学团队使教师达到知识共享,通过有经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能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而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对新的知识、新的研究成果吸收快,老教师也需要与青年教师交流,更新观念,两者互补性强。教学团队成员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有助于培育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地方高等本科院校长期以来,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宽。方向狭窄造成教学工作效益低下。地方高等本科院校应采取精减、合并专业的措施,并强化大学科和学科群的意识。抓好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考虑学科队伍建设时,既要考虑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队伍的建设,还要考虑学科梯队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否则,学科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很难成就大的事业。而优秀的教学团队是学科建设的保障。学科建设需要有一个结构合理、团结协作、敬业努力、有创新能力的学科教学团队做支撑。因此,只有加快地方高等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加强学科建设。
四.教学团队建设的可行性
一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首次将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师素质、教学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和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这不仅表明了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明了加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在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地方高等本科院校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随着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扩展,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线教师感到了更大的压力。而在教学团队建设中教学建设是其基本任务。教学团队中的成员没有上下级之分,平等和谐,这种氛围有利于教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教学资源的共享,使1+1>2,且体味到自我发展的快乐和强烈的成就感,教学团队的建设就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
二是补充研究室功能的必要条件。教研室是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学组织管理的基层单位,教学团队是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开展教学研究、培养师资队伍的重要团体。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研室为教师提供了一种互相研讨的平台,当教师迫切需要与同伴合作时,教学团队建设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研室的管制型向教学团队的自主型转换,实现教学组织向教学团队的自然过渡,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总之,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合作机制有效的教学团队,将成为改革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学、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11―13
[2]李桂华.高素质教学团队特质及其培育[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1):23―25
[3]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一31
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和我校教学改革的自身特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主要是更新高等教育理念,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为其成功奠定基础,满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以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为平台,搭建教学团队的框架结构
1.实施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制度。
在原有的培养方案中,电气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选修课的门数超过25门,目前急切需要构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要对原有课程知识体系进行重组。电气专业的核心课程应满足关联性、整体性和独立性原则。在电气专业众多主干课程中,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之间承启关系清晰,内在联系紧密,同时又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比较适宜作为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确定电气专业核心课程门数及课程名称之后,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挑选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且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教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同时,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化建设,提高课程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本教学团队的成员承担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均须建设网上教学平台,丰富核心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立优质的网上试题库和教研成果共享资料库,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答疑困难,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每周进行定时定点答疑,均会使用E-mail、QQ、博客等网络平台答疑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的构架。
建设好专业核心课程,关键在于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而优秀的教学团队又必须具备稳定的构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总体构架是“所在二级学院主管、团队负责人总管、团队责任教师具体负责”的三级管理体制,三级之间分工明确,有机协调。二级学院负责从体制与机制上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保障,是教学团队的指导者、支持者和服务者,而不是发号令者。教学团队负责人统管团队的各项事务,在教学模式改革、团队工作计划制订、团队成员组成、内部经费使用、考核与评价成员等方面均应有相当的自。在团队领导上,选择合适的团队负责人对建设好团队十分重要。团队负责人应善于开拓创新,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便在沟通、协调与尊重的基础上为团队建设提供组织与服务。根据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需要,教学团队对各门核心课程均应设置一个责任教师岗位,下设2~3个中青年主讲教师岗位,责任教师和主讲教师可兼任。教学团队的建设应形成以研究生(硕士、博士)学历为主力、中青年教师为重心、中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的团队结构。在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引进电气类企业有知名度的高级工程师加入到团队中来,作为团队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为践行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理念夯实基础;成立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开发教学项目和项目课程,将企业的人才需求引入到培养方案中。
(二)以实行教学实施大纲为契机,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
以前实行的教学大纲主要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教学内容指导性文件,被视为一种教学辅助文件。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无法看到教师编写的教学大纲,不能充分理解所学课程的概貌,不能充分了解教师讲课的重点和进度,这导致教学大纲与教师教学脱节、与学生学习脱节。而课程实施大纲详细地描述相关课程的目的、任务、要求、进度安排、评分标准等。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要求团队教师必须撰写所上课程的教学实施大纲,在撰写过程中对课程整体进行一次再把握,对整个教学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对相关重难点能思虑透彻。为了学生在选课时可以用作参考和做上课准备,教师需要将电子课程实施大纲,上传到教学资料共享平台,与学生共享。在教学中严格按照课程实施大纲组织教学,每一轮授课结束以后,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发现问题,不断修订更新,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团队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善于综合,正确思辨,勤于实践。
(三)大力培养青年教师
在教学方面,团队应大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定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实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青年教师的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着力夯实青年教师的理论基础,掌握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团队把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纳入团队工作的议事日程,围绕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落实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培养措施。让青年教师进实验室,协助指导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工作,要求青年教师与学生一样完成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全部实践内容,增加实践指导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要求青年教师听老教师全程授课,在经过集体备课、逐章试讲、严格评议后才能独立授课。对青年教师的授课情况定期旁听和评议,了解他们的课堂授课情况,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提出建议和意见。在科研方面,教学团队要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在申报、争取各类科研课题时及时提供信息,并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组织有丰富科研经历的教授、副教授从各方面,如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和论文指导等,负责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
(四)坚持“工学一体化”,为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做贡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强弱电相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系统工程与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特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应遵循专业特点,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气工程高级人才的需求,坚持工程应用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理念,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与生产实践一线的结合,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此,在学校多项措施与政策的帮助下,教学团队教师应积极展开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应用相结合,积极联系企业共建校内实践基地。团队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根据企业生产的最新需求,设计和引进包括供电、测量、微机保护屏、无线温湿度监控系统等一系列实验装置,建设和完善校内电工实习和专业综合实验基地。学生可在这个实验平台上充分动手实践,模拟工业现场运行,选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这种模式可以做到教学实验与工业现场的高度逼真,弥补生产现场不能进行运行操作和安装接线的缺陷,使学生达到解决教学实验问题如同处理工程问题一样的效果。
(五)加强教学团队科研和教改能力,促进教改和科研项目与教学的结合
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依托硕士点、省重点实验室,积极申报教学、科研课题,撰写教学、科研论文,以科研促教学。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内容开展相关教学项目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究成果转化。通过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室等,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以申报国家级、省级、院级教改项目为契机,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大纲撰写及课改热点、难点问题,引导教师积极申报和承担各级教改科研课题、质量工程等科研项目,让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以科研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建立团队建设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制订教师培养计划。根据教学和课程建设需要,为各位教师量体裁衣,制订教师培养计划。同时,将教师培养计划和激励措施联系起来,积极努力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有机会获得去国内外培训的学习机会,在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将获得团队经费奖励等,有效调动团队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的积极性。
2.建立团队定期教学活动制度。为了加强团队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团队应按照教学活动制度定期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要求团队教师积极参加。
3.建立团队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两位以上教师教授同一课程要求必须进行集体备课,由各备课组长负责。集体备课的形式多样,每门课程都应有集体备课教案,各授课教师根据各班级的实际情况修改成个人备课教案。
4.完善兼职教师管理规定,制度上确保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环境工程专业每隔4年修订一次培养方案,2012版培养方案中学科基础课程有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工程制图与CAD基础、工程力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共13门课程53学分。专业必修课程有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制、环境质量评价,6门课程15.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有排水管网、给水工程、传热传质学、城市规划等,16门课程2分。实践教学环节有6周的认识、生产、毕业实习,环境监测、环境工程2门实验、泵站、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排水管网、给水工程、环评7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共17门课程45.5学分。2012版培养方案较2008版减少了30学分,总的特点是“三重”,即重基础、重实践、重专业方向,力争让学生具备大学生基本素质和自我学习能力,专业上突出按方向培养,系统深入掌握水、气、固、环境管理规划某一个方向知识。环境工程专业逐渐组建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和环境规划管理4个方向的教学团队,承担相应方向的课程群建设,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二、教学团队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遴选
教学团队带头人作为团队的“领头羊”,引领着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方向,是教学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教学团队带头人除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创新性学术思想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外,还应长期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致力于课程建设,具备目光远大、胸襟开阔、善于沟通、甘于奉献等人格魅力,以学术精神、学术水平带动和影响团队成员参与团队的各项建设,促进学术成果的教学转化,吸引并带动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组建合理的教学梯队。教学团队成员除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外,也需考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验设计实践环节、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等多方面人才互补。骨干教师遴选以本专业教师为主,但需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甚至跨地域吸收引进核心骨干成员。团队人员数量以8~15人为宜,其中包含3~5位校外专家顾问。团队梯队人员结构既注重基础和专业结合,也注重校内、外联合、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结合。
三、开展课程群教学改革
(一)课程群建设规划
精品课程建设在新一轮高校教学改革中具有带动主要课程群建设与改革、推动品牌专业立项与建设、开创院校办学特色等重要功能。教学团队以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和要求编制课程群建设规划,明确和制定课程群建设目标和任务,以及建设的具体措施与对策。精品课程有院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4级建设梯度。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已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这两个教学团队力争将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以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带动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等重点课程申报校级精品课程。
(二)教学内容和教材
教学团队要理清不同课程在课程群系统中的逻辑关系,针对学生培养目标,规范基础课程、专业骨干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分配、衔接等,突出重点,避免内容重复,统筹考虑各课程的学时、开课时间、实践环节内容与课时分配。抓好归属课程教学大纲执行与落实,规范归属课程讲义与教案,加强课程教学课件等方面建设,将该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补入教学内容,定期修订与完善各门课程大纲内容、范围和要求。同时,对每门课程教学所选用的课堂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指导教材进行论证。教材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很好载体,教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媒介,是联系师生的纽带,也是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整理教学思路的突破点。现在高校使用的教材或多或少存在着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等问题,应尽量选用最新的“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对教材的选用既要考虑国内、外最新先进科技成果,又要考虑教材质量。另外,要积极组织力量主编或参编省部级以上教材,自编特色教材。总之,使教学内容紧跟科学文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做到与时俱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团队建设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团队进取精神。教学团队除了改革教学外,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要进行积极改革和创新,将一些好的教学研究成果运用到本科教学,形成特色。比如,可以采用六步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进行课堂教学的不断尝试与探索。也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双语教学、仿真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现场实训结合的“八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四)科研和教学互补
教学团队及科研团队是伴随着高校的发展而产生的,两者密切联系、相互包容和依存。教学团队主要是针对本科教学提出的,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通过团队建设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科研团队,侧重于以项目为依托,探索新知识、开发新成果等,目的是为学科发展提供创新成果和高层次人才。在教学型院校,教团团队应融合科研团队的作用和功能,高校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优秀的教学团队建设应当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定期讨论本团队方向的前沿科学问题,申报科研项目;搭建实验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五)教学团队管理和绩效考评制度
[关键词]开放教育;教学团队;运行机制
1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教学团队是以课程或课程群为核心组成的教师群体,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有别于普通高校教学团队,是基于虚拟团队与开放教育结合的产物。因而,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是以课程建设与教学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整合和优化开放教育系统师资队伍,探索基于系统整体运行特色的教学工作机制,提高开放教育协同教学与服务能力,激励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创新,促进开放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新时期开放教育的融合发展。
2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教学任务
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学任务主要围绕资源建设、课程导学、课程考核和实践实训进行设置。
2.1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包括网络资源和纸质资源两个部分。网络资源建设主要任务有:IP课件(多媒体课件)、直播课堂、知识链接等;纸质资源建设主要任务有:教材、练习册、课程学习指南等。
2.2课程导学
课程导学包括网络辅导和面授辅导两个部分。网络辅导主要任务有:难点与重点讲解、在线答疑、专题讨论和复习指导;面授辅导主要任务有:课程讲解、专题讲座、难点与重点讲解和复习指导。
2.3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采取动态考核模式,分为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个维度。形成性考核主要有:课堂考勤、在线形考、纸质形考等;终结性考核主要有:复习纲要、模拟题库等。
2.4实践实训
实践实训的主要包括有: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3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工作职责
在明晰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目标任务的前提下,按照教学团队的任务性质,建立和制定团队工作职责。第一,优化教学方案,结合新形势下开放教育学员学习需求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案,建设与更新网络教学资源,拟定网上教学活动安排。第二,落实教学过程,通过网络课堂进行课程导学教学、辅导答疑,形成互动性课程资源,完善教学服务与支持体系,做好各类考核工作。第三,开展教科研活动,组织团队成员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积极承担教改和科研项目,与实践基地协同完成社会服务项目,汇集交互动态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模式创新及实践成果,并积极推广应用。第四,创新课程团队教学形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开放教育团队教学规律和运行机制,努力促进开放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4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运行机制探讨
4.1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是由分散在不同区域的承担不同工作的专家、教师、技术人员组成的扁平化、网络化团队,在地域上彼此分开,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又承担着不同的工作内容,因而团队成员间建立协同信任的工作机制是提升团队绩效的关键。首先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确保成员间信息的与接受即时性和完整性。其次成员间要及时了解彼此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瓶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任务调整或集合群体优势解决问题。再次搭建交流平台,使团队成员在教学实施、资源建设、学术交流和教科研等方面形成共识,最后努力营造互帮互建的协同工作氛围,增强团队成员凝聚力,提升团队绩效。
4.2完善团队内部管理机制
团队所有成员应自愿主动参与团队教学工作,参与团队工作应得到成员所在单位或部门的支持和认可,团队管理机构应颁发聘书,确认团队和成员资格。组建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遵循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的原则,团队成员无等级之分,一般在10人左右,结合目标与任务,邀请学科专家、技术人员、主讲教师和科研人员等承担不同任务的成员加入。学科带头人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具备较强的领导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核心成员3-4名,主要负责顶层设计和制订运行方案。团队成员应具备承担工作任务的能力和精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明晰自己扮演的角色所承担的任务,在参与意识和任务目标驱动下,主动完成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会出现增减的情况,但团队成员的基本结构(职称、学历、年龄、分工)应保持一定的梯度差别和互补性,成员职责与分工也应做出相应调整,始终保持团队目标与成员目标的一致性。
4.3建立评价与激励机制
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评价应根据团队特点和课程特征,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机制,采取团队绩效整体评价和成员个体贡献相结合的模式,才能实现对教学团队和团队成员的有效激励。加大在教改和创新成果奖励等方面向成绩突出的教学团队的倾斜力度;建立资格认定、年终考核和任职条件等考核结果与团队考核结果的衔接机制。通过考评激励提升团队绩效,增强团队成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4.4塑造团队文化
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组织界限和成员构成特征,决定了成员间在专业背景、行业认知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尊重文化差异,了解专业差异,利用差异拓宽视野;积极沟通,形成优势互补;建立信任,分享工作成果。通过教材建设、课件建设、汇聚成员特长,形成团体协作、优势互补的工作氛围,塑造团队归属感和荣誉感。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升成员创造力和工作热情,加速成员专业成长,体现团队人文关怀。
4.5完善培训交流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教学团队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高职教育应建设良好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团队,这是强化高职办学特色、推动学校良好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由量变到质变的重大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为了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就需要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去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专业建设发展方案,落实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
1 教学团队的涵义与特征
“团队”一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我国,斯蒂芬·罗宾斯指出:“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需要组建一支高素质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队伍,而其中建设的关键是专业教学团队。因此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右定义为:“以专业建设为基础,由专兼职教师组成,以完成专业改革项目为主要任务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学团队。”高职教学团队的建设有助于克服我国高职院校现行基层教学组织管理弊端、可以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同时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教学组织形式的特殊性和教师群体组织方式的独特性,高职教学团队除了具有共同的愿景;成员间协调配合;成员间知识技能互补,具有团队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外,还应具备以下特征:
(1)共同而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明确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教学团队要把这一目标作为共同的远景目标,从而确定教学团队工作的方向,要理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2)合理的团队成员结构。首先选择一个具有较高的学术造旨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的教学团队带头人,他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统领团队成员明确团队的发展方向,协调团队成员行动,是教学团队的引领者。同时团队成员的年龄、职称、知识结构要科学合理,能实现团队成员技能互补和提高,教学团队要具备合理的团队结构,高学历教师、双师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要恰当。
(3)明确的分工与协作。团队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对团队的整体教学和科研工作都有极强的责任心,成员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形成“拳头”力量,协作一致地更好地完成任务。高职教学团队不同于传统教研室管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完成工作,而是强调成员协调、知识互通、资源共享,大家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在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的团队精神。全体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塑造分工协作的团结精神。
(4)明确的成果导向。以成果为导向的好处在于它能持续地给予团队成员力量,以便朝着重要而有意义的事 情努力。教学团队应积极拓展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不断取得各级别的教改成果,通过成果的取得来激励教学团队成员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从而使教学团队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5)团队建设动态性和开放性。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不断带来的新形势,要适应企业人才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始终保持团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随时与企业保持紧密的、广泛的联系,同时保持团队开放性,随时接纳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新成员,从而带来新理论、新技能,拓展新思路。
2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依据自身实际建立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每个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扬长避短、树立品牌、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2)教师相互合作发展的需要。教学团队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队 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团队中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而青年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两者通过互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3)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教学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提升毕业生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当前高职院校面临严峻的招生形势,生存和发展都面临重大挑战。而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职业综合素质、毕业生就业率等是决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决定这一切的决定因素是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只有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建设特色鲜明的专业教学团队,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3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全国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进教学团队的建设,近年来在教学团队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无论是教学团队的能力素质还是结构都得到了改善。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制约教学团队建设的问题。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这些制约因素,有待于我们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途经。
(1)管理与运行机制不完善。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团队的组建基本上以原来的教研室为单位。这种模式有其优势:比如便于学院和系级的管理,任务的布置和传达带有传统的命令色彩,便于领导的指挥协调与分工,由于团队成员长期工作在一起,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渠道比较畅通。但这种管理体制相对封闭,形成了组织壁垒,破坏了教学团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团队内部和存在明显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学术自由受到了限制。
(2)团队组成结构不合理。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团队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外,主要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体现在高学历、高职称的理论教师不缺乏,但动手能力强的实践教师严重匮乏。
(3)缺乏高素质的团队带头人。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团队带头人基本由原教研室主任担任,甚至有的团队带头人由系主任兼任,这种形式产生的团队带头人尽管理论教学水平很高,但没有改变缺乏实践教学、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教师的现状。而且带有行政领导身份的带头人在管理团队时,过于注重传统命令与指令的形式,制约了团队分工与协作的团队精神的产生。
(4)教师考评机制不完善。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对教师工作能力进行考核时主要是科研能力考核,尤其在职称评定和评级中体现尤其明显。在业绩考核中,教师的科研成果在评定成绩中据点比重较大,而那些兢兢业业、一心放在教学上教师,在考核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5)教师资培训机制不健全。近几年,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了大量应届高学历教师,使专业教学团队的组成逐渐学历化、年轻化,但这些年轻教师出校门又直接进校门,尽管按学校要求通过安排下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提高其实践能力,但由于覆盖面不宽,时间较短且没有连续性,这些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总体水平仍然提高不快。
4 改进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
(1)优化管理与运行机制。在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体系当中,系部、教研室等级管理模式占主导地位。这种管理模式保证了任务执行的指令统一,但也制约了学术权利的作用、限制了教学团队创造性与独立性。学院要注重对管理模式的改变,赋予教学团队自主管理的权力,保证其在教学改革、教师考核、资金使用和成员配置的上发挥重要作用。学院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教师的系部所属关系,甚至打破单位隶属关系,在全校范围内整合教师资源,从行业和企业中挖掘教师资源,鼓励组建复合型的教学团队。
(2)建立专兼一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缓解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结构性矛盾,学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单位等外部资源,与合作企业建立深度的、紧密的合作关系,把企业的高技能型人才扩充到教师队伍中,建立高效的兼职教师队伍,并使其融入到学校教学团队中,使专任教师职业化,兼职教师常态化。随着校企合作的逐步深入,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界限日益模糊,两者融为一体。
(3)培养高素质的团队带头人。改变教学团队带头人的遴选机制,改为传统的任命制,带有行政领导身份的带头人这种形式必须加以改变。尽量选拔团队公认的优秀教师成为团队带头人,要能够把握专业发展的前沿和未来发展方向,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娴熟的教学技巧和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保证团队和谐与协作的团队文化。
(4)构建科学的教学团队评价与激励机制。改变过去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制,在教学团队评价方面 ,不仅考核团队的科研能力,还要考核教学业绩、并引入合作企业评价机制,保证评价指标的科学、有效、公平、公正。建立教学导向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重点考核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效果的优劣。从激励机制上向教学团队倾斜,使其在职称评聘、外出培训、人才选拔、科研立项方面享有优先权。
(5)健全师资培训机制。学院应建立高职师资培训长效机制,首先,依托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寒暑假进行培训,从而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基本素质。其次,依靠校企合作单位,以教学团队为单位,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了解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最后,要注意短期培训与中长期教育相结合,保持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和动态更新。
参考文献
[1] 易飚等.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08(5).
[2] 马延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3] 常忠武,钮立新.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应重视教学团队建设.中国成人教育,2010(6).
关键词:高职 专业教学团队 评价标准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6年,国家教育部以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形式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重点抓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重点抓教学质量上。在师资建设中提到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本文根据《2009年度国家级教学团队项目申报指南》中对高职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以及对2008年40所国家级高职教学团队[1]的研究,从“双师”结构的团队组成、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带头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五个方面以“量”的形式给出评价一支专业教学团队优劣的标准。
一、“双师”结构的团队组成(22分)
专业教学团队,是指以专业和课程为基础将教师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并将该群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团队进行建设 [2]。高职“双师”结构的团队组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团队规模(3分)
高绩效的教学团队规模一般都比较小,人数宜控制在5~7人以内,否则就可能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团队成员难以形成凝聚力和相互信任度。
评价标准:人数设置合理,计3分;人数设置较为合理,计2分。
2.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团队结构(7)
高职教育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应用性、技术性的特点,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即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并不要求每一位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只要合理配置专业教学师资,形成具有“双师素质的团队特征就能保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培养出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人才。这样在专业教师队伍中既要有扎实理论功底的专任教师,也要有丰富经验的兼职教师。一般在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要达到30%以上。
评价标准:教学团队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结构合理,计7分,较为合理计5分。
3.团队学历、年龄、职称结构(7分)
根据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基本要求,教学团队在结构上,应注意团队成员在学历、年龄、职称结构优化组合。
学历结构:最好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参与,硕士学位以上人数不低于总人数的50%。
职称结构:教学团队中至少有1名正高级技术职务,高级技术职务教师达到40%左右,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教师达到80%左右。
年龄结构:教学团队要老中青搭配,年龄结构合理,形成梯队。一般青年教师指40周岁以下占总人数的40~70,中年教师指40~50岁占总人数的20~45,老年教师指50岁以上占总人数的10左右。
评价标准:学历、年龄、职称结构三项均合理的计7分;三项有两项合理一项较合理,计5分;三项有一项合理两项较合理,计3分。
4.团队成果(5分)
团队成果主要从人才培养效果、社会服务成果以及团队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方面进行评价。集中体现为学生的获奖率、双证书获取率、就业率等方面要高于一般专业;教师要有成就感、荣誉感、科研成果。
评价标准:人才培养效果、社会服务成果、教师素质很好,计5分;较好计3分;一般计1分。
二、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10分)
目前,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已成为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然而,一支高效、优秀的教学团队只有在学校组织的大力支持下,才能获得有效运行所需要的各种人力和物质资源。因此,改善高等学校的制度环境,使教学团队得到一定的制度保障,是鼓励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作用的重要前提。为此,学校应该制订教学团队运行管理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具体有:
1.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5分)
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比例合适、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求的一项重要措施。校企双方可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制订合理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
首先,学校要给予经费和时间上的支持,鼓励教师到专业对口企业挂职顶岗、合作研发、参加科研、项目设计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主动与企业联合开发横向课题,从而强化其实践技能。其次,高职院校要对兼职教师进行规范的教学管理,确保其实践教学质量。再次,学校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要加强督导、检查、评估与考核。最后,学校还要为兼职教师能够兼评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积极创造条件,从而确立起兼职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并让其负起应有的责任。
评价标准:校企双方建立的人事和管理制度健全计5分;制度较健全计3分。
2.建立专业教学团队的合作运行机制(5分)
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是组建优秀教学团队的重要方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另外,学校还应以人文关怀促进专业教师团队的健康成长。学校应坚持“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的政策,营造一种奖勤罚懒的环境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专业教师增强职业的责任感。
评价标准:团队执行效果好,合作运行机制健全计5分;团队执行效果较好,合作运行机制不健全计3分。
三、团队带头人(27分)
团头带头人是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团队的“领头羊”,是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对教学团队的建设起着关键性的核心作用。与一般的专业带头人相比,对教学团队的带头人的要求要高得多。
1.人格魅力(5分)
团队带头人必须师德高尚、事业心强、理念先进、自学严谨,富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吸引人、团结人、凝聚人的品行修养和人格魅力。
评价标准:若带头人符合以上要求,计5分;较好的符合,计3分。
2.组织管理能力(7分)
团队带头人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和领导能力,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评价标准:若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计7分;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计5分;组织管理能力一般计3分。
3.学术水平(7分)
团队带头人必须在本行业的技术领域有较大的行业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具有一定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专业发展的前沿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企业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经历。
评价标准:若带头人为本行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计7分;若带头人具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计5分。
4.教学水平(3分)
作为专业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应该具有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突出。
评价标准: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计3分;一般计2分。
5.教学研究(5分)
团队带头人应该对教学具有一定的研究,承担有省级及以上教学研究或教改项目,并且近年来获得过省级及以上的教学成果。
评价标准:承担省级及以上教学研究或教改项目,并且近年来获得过省级及以上的教学成果计5分;承担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或教改项目,并且近年来获得过校级的教学成果计3分。
四、人才培养(34分)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性人才。为此,专业教学团队应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经验,积极推行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下面就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从三个方面作一简要探索。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设计(7分)
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教学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校企双方应合作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和设计。及时跟踪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更新变化,开发的人才培养方案满足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并富有高职教育的专业特色。
评价标准:满足以上要求计7分;基本符合计5分;较差计3分。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22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好后,主要是具体的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开发、教材建设、顶岗实习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
(1)教学内容的改革(5分)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教学内容,建立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评价标准: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符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计5分;基本合理计3分。
(2)课程开发(5分)
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应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校企共同“做、学、研”,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专业技术核心精品课程的建设。
评价标准:有1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计5分;有2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计4分;有1门校级精品课程计1分。
(3)教材建设(5分)
专业教学团队要重视基于工程的教材开发,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积极编写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并应用于本专业学生。
评价标准:若团队成员在教材编写中为主编,计5分;为副主编,计4分;为一般参编人员,计3分。
(4)顶岗实习(3分)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要增大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授课时数,并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
评价标准:学生顶岗实习半年,效果好计3分;顶岗实习2个月以上效果一般计2分;顶岗实习不足2月,效果甚微计1分。
(5)实习实训基地建设(4分)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习、实训基地条件,建设有省级以上财政支持的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开展内容先进的实训项目,并建设一定数量、满足教学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效果优良。
评价标准:符合以上内容计4分;有一项不符计3分。
3.毕业生就业及社会反响(5分)
根据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培养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的高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
评价标准: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且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计5分。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0%以上计3分,毕业生就业率低于40%计1分。
五、社会服务(7分)
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评价标准:被认定为省级技能鉴定机构,在近3年来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5次以上计7分;被认定为区级技能鉴定机构,在近3年来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5次以上计5分,依此类推。
参考文献
[1]http://jxtd.省略
[2]何农,王瑞敏,何卫妹.关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教育探索,2009(6).
[3]徐言生.高职教育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4]杨近.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5]叶华,孟敬.工学互动组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简论.师资培训,2008(5).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教学任务的繁重,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通过下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效果不理想。而一个人的业务能力和企业资源有限,理论和实践通常不能同时得到平衡全面的发展。本文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双教学团队;双专业教学带头人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团队的现状
1.会计专业教学团队没有清晰的共同的认同目标
会计专业建设团队的整体规划和建设重视不够,导致教师存在仅强调自我的任务完成情况,不能站在团队整体的层面来思考整个会计专业团队建设问题。
2“. 双师型”教师数量少
大部分的会计教师在通过会计职称考试,拿到了双证书或双资格的确在纯理论知识方面具有优势,但严重缺乏专业的实践训练与工作经验,因此很难说他们可以真的称得上具有“双师型”的资格。
3.会计专业团队缺少领军人物且剖析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会计专业缺少领军人物或只设一位团队负责人。
4.会计专业团队内成员没有合理的分工,仅强调自己课程的完情况
5.团队之间需要建立一个良性的、畅通的沟通渠道
团队成员往往在教学之余严重缺乏与其他教学团队成员的交流与沟通。另外,专业建设团队的名和利大多归专业建设团队带头人所有,长此以往,不同个体之间很难形成合力,便会失去积极性和斗志。
二、“双教学团队”模式的构建优势
“双教学团队”模式是指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这一大的教学团队下,构建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团队的两支子团队,在任务的驱动下发挥不同的职能,并在完成两个完整的教学周期(6年)后,两支教学团队职能进行轮换的一种长远发展的专业团队建设模式。
1.创新性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只设置一个教学团队、一个教学一名带头人。在“双教学团队”模式下将课程教学团队与实践教学团队两支教学团队,同时培养和选拔两位专业带头人,不仅强对理论知识的强化,开始真正走强化会计实践团队建设的道路。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避免了以往教学重理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更符合会计专业长期发展战略。
2.针对性强
两支团队有不同的分工任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增强竞争与合作意识
两支团队在共同目标下,不同的权利与义务,优化组合,合理统筹分配,自然就形成了竞争机制,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三、高职教师“双教学团队”模式的构建
1“. 双教学团队”的建立
(1)人员的选拔。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职业规划,教学团队应首先本着尊重老师个人职业规划的基础上,给予老师子团队选择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团队负责人应根据高职院校会计在校生的多少,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的比例,整体确认课程教学团队与实践教学团队教师人数的比例,最后经予相应的指导和整合。
(2)课程教学团队主要在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的带领下,实施本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平行课的教师在相互切磋下共同完成会计专业日常的教学工作。除了完成基本的课程之外课程教学团指导学生努力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考试的通过率,提高理论的核心竞争力和团队的凝聚力。
(3)实践教学团队的主要方向是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来科学、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团队的教学要求应以出纳会计、核算会计、报税会计等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在教学中应采取“手工会计、电算会计、erp 沙盘演练”三个实训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会计不同角色(岗位)的实际工作。除此之外,近些年国家或各省市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会计技能竞赛,实践教学团队教师还肩负责培训并带学生参加比赛的重要职能。
2“. 双教学团队”的建设下的“双带头人”建设
(1)“双带头人”的初选。首先,在选聘原则上应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从学校教师整体水平出发,坚持量化的选拔标准,严格评审,择优选聘:其次,在选聘条件上,应从候选人的品德、能力、影响力、领导力等四个方面严格把关,重点考察其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热忱,对会计专业布局与规划的认知度出发。实践教学团队除具备一般的标准外更加强调会计实践经验;再次,选聘方式应多样化,注重自荐和他荐相结合,力争遴选出真正有新思路、有干劲的骨干教师。
(2)“双带头人”的培养。对两类带头不采相同的培养方法,应实行分类培养。①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要是在会计教学团队中优选拔后在从事大量的会计日常教学工作、调研、精品课程等方面进行锻炼,学校同样要给予合适的出国考察访问,进修的机会。②实践教学团队在初选后,可以利用校内企业作为培养会计专业带头人的平台,让他们担任校办企业主要负责人,在真正的会计岗位上进行实操锻炼。这种内部培养实践教学团队带头人是需一段时间。但从长远会计专业团队建设考虑笔者认为通内部培养实践教学的负责人更加利于会计专业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3)“双带头人”不同的分工。“双带头
人”职责要求须定位准确清晰、分工合理。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侧重负责把握最新理论研究前沿、会计专业理论教学建设宏观规划、教育教学改革思路设计、修订和实施本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指导任务以及建设成效考核检;会计专业相关的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考试的统筹安排,各高校考证工作的调研统计等工作。
实践教学团队带头人应侧重专业设置对接市场需求的调研,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框架设计、实验实训建设规划、实践课教学实验教材编写或审核、校企合作项目的推进、教师企业实践考核与评估,学生工作实践的技能指导培养与考核管理等内容。以及每年省内和全国性的会计专业技学生教师竞赛的选拔和培训、组织等工作。
3.建立校办财税咨询公司
为了符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以校办企业项目为载体,加强会计专业两支团队教师队伍建设。高职校建立校内财税咨询公司不仅可以实现为学生提供全真的企业化的教学环境,体现零距离对接。还可以接受独立核算单位的委托,代其办理记账算账报账业务和开展业务咨询的一种服务社会功能。这种模式让财税公司成为高职院校输送“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平台。
4.时效性与循环性
静止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不行的,“双教学团队”建设模式适用的周期应定位的在两个完整的教学循环,即六年的时间内。循环时两支教学队相互应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两支教学团队在知识的更新方面更能得到充分的、全面和发展,四、“双教学团队”建设发
展模式运行的基础条件
1.会计专业教学团队有清晰的、共同的认同目标
“双教学团队”每位教师对自己从属的团队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并强烈的责任心,为共同的目标去奋斗的决心。
2.完善的团队建设制度
团队建设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确定两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办法、职称晋升和人事分配改革制度。在我国当前大力提升教师实践技能的前提下,在制度上应稍加倾向实践教学团队的教师。另一方面,是建立团队的自身建设制度。如制定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遴选办法、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等。
3.教师团队激励制度
教学团队完善且有效的激励机制应该既有精神方面的激励,还有物质方面先要关注团队整体的工作业绩,建立以业绩为标准的团队激励机制,同时也要关注团队中个人贡献的不同,对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成员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方面的政策倾斜,从而为会计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4.建立良性的畅通的沟通渠道
如果两支教学团队之间相对独立就有悖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原则。两位专业的带头人应组织和带领团队成员做好专业教学和专业内涵建设工作,在校企共育会计教师技能同时实现整个会计专业长远发展。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内外部基础条件满足的条件下,“双专业教学团队”模式下运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两支教学团队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心和耐心。相信最终会迎来会计专业战略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永宝.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思考[J].经济师,2011(08).
[2]谭立新.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方法、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10(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