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科普社区工作计划

时间:2023-03-03 15:54:11

导语:在科普社区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普社区工作计划

第1篇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1   一、 加强领导

  镇主要领导对办好本届科普宣传周,给了大力支持,按 照区“两办”通知精神,指定由分管书记、镇长亲自负责,镇科协、环保等部门拿出具体方案,5月10日方案经党委书记阅后,并指定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在人力、财力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使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二、精心安排

  5月20日我镇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了区第三届科普宣传周 开幕式和专家报告会,听取了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作《保护生态环境,走向持续发展之路》专题报告。 5月24日,我镇组织由党政领导、各村支部书记、妇联 主任、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机关中层干部130多人参加了专家报告会,邀请了市环保局徐小贴主任作环境保护专题报告会。 组织各农民学科村知识竞赛活动,完成800多引竞赛试 题。 5月27日,我镇组织由计生办、民政办、科协、广播站 等部门开展科技集市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计生政策,发展宣传资料1000多份。

  三、做好宣传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区“两办”关于举办第三届科普宣传 周活动的通知精神,我镇在集市即主要路口挂横幅三条,张贴宣传标语50条,农业服务中心利用集市开展科技活动,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常见病虫害进行现场解答。

  四、几点收获

  1、全镇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竞赛得到了提高,通过徐主 任的报告,大家清楚的认识到保护好环境,不是那一个人、那一个部门、那一地方的事,全社会都要来关爱,我们xx镇的环境再好,如果大环境不好,千里以外的河尘照样能飞到这里来,照样有酸雨的危害。

  2、农民环境保护知识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专家讲谭和 知识竞赛,农民的环境保护知识有了长进,知道什么是酸雨,如何施肥不会让土壤中毒、农药的安全使用间隔期等。

  3、领导的重视、上级部门的支持,做好工作计划,并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是科普周活动开展取得圆满的所在。

  一、 了解学生、交流沟通

  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了解班上的每一个学生,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在见习的一周里,我通过找原班主任了解情况,参加所任班的班会活动,找学生个别谈心,悉心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主题思想、学习现状、优秀生和后进生等。同时,还通过批改周记、作文并利用自习、早读、听课时间,深入班级,广泛接触学生,进一步了解学生,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以及大体性格特征。

  在第二周举行校运会,我就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去和学生交流,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校运会上,我不但是他们的良师,组织、指导他们参赛、做好后勤工作等,还是他们的益友,帮助他们擦药油、递水等,并适当开一些幽默的小玩笑,不仅舒缓他们的紧张,而且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通过这次校运会,我基本上了解了学生的性格特征,这大大有助于我日后的班主任工作。

  二、作好计划、繁而不乱

  我利用学生去军训一周的空隙,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和原班主任的建议,我制定了详尽的工作计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说明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跟着感觉走,就会使工作显得被动,而且繁重的工作就会显得更凌乱,以致工作难以开展,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还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因此,开展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先作好计划。

  确实,这份详尽的计划对我一个多月以来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有了计划就更加有信心了,做起事情来也顺手有劲多。

  三、为人师表、树立威信

  班主任首先是一位教师。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初中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其综合素质趋于成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具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看法。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我无论在穿着打扮方面,还是在言行方面;无论是在教学能力方面,还是在个人修养方面都以一名正式教师、班主任的身份要求自己,在班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支持。只有加强师德修养,成为学生为人的楷模,才能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威信。

  工作中,我注意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特长,比如我数学、英语等各科的知识都比较扎实,就利用自修时间帮学生解决一些他们不懂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这让学生觉得我无所不通,自然也对我刮目相看,对我的敬佩之意油然而生。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2   在区科协的直接领导下,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以人为本,立足社区,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导向功能,营造“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愚昧”的良好氛围,歌颂表扬思想道德高尚的好人好事,传播贴近居民生活的各种科学知识,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促进社区居民提高科学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使辖区居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复兴路社区在科普教育中的具体工作如下:

  一、健全组织网络

  社区主任亲自抓,其他群干主动出点子提建议,把科普工作纳入社区工作的议事日程,并明确书记分管科普工作,把科普工作纳入社区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主任张海丽为组长,社区群干为组员,有九人组成科普教育基地的领导小组。党员、中心户长为主体的退休人员组成科普志愿者队伍。加强科教领导小组的自身建设,是科普进社区为创建科普文明社区的有力保证。

  二、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建设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学习制度,统一思想认识,社区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科普领导小组一般人首先加强自身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开创科普事业新局面。建立健全科普教育的资料台账。现已按上级来文、组织机构、工作计划、活动记录、工作总结,五个目录列入台账,使科普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宣传发动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和组织学习。

  三、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

  让科普活动深入人心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不断开展以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健康知识、运动与健康等多种知识穿插期间。使居民在娱乐中接受科普教育。为了确保科普活动的定期开展,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我们有计划、有内容、有专人负责、有检查、措施落实到位。自成立科普教育共建以来,我们已开展数次科普教育活动,平均两月1次,达300多人次。

  四、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科普知识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阵地进行科普宣传。

  在社区市民学校,开展各类形式的科普宣传,开展反对、家庭养生、文明生活等公民道德教育,结合不同时期的情况和社区工作重点的变化,宣传不同的科学知识,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坚持传播贴近群众的科学知识为出发点,让广大群众了解科学、掌握科学、用科学来指导生活。针对本社区居民的需要为居民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科学知识提供便利。搞好社区科普教育,是社区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社区,服务社区,以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着力加强科普知识的培育,帮助居民确立科技兴市的认识,为我国的科普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3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xx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及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围绕“科技服务农村发展”主题,广泛组织和动员全乡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了科普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促进了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在全乡形成了一个科普宣传的。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先后组织畜牧站、卫生院、农技、农机和各农业合作社等部门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一是开展科技培训活动1次,参加活动村民230余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50余份,发放反宣传资料200余份,发放科普挂阅资料7幅。

  二是开展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邀请3名技术人员开展春防技术培训3次,培训春防工作人员60人,发放动物防疫法规、政策等资料300余份。

  三是针对今年春少雨问题,党委政府于3月2日,召开全乡抗旱救灾动员会,采取“节流、开源、上引、下灌”等一系列措施,尽量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力争大春生产不受大的影响。

第2篇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    为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断提高全乡人民的科学素质和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乡党委、政府根据万委33号文件精神,精心组织,深入开展了“科技之春”科普宣传月活动。在我乡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普遍的好评。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情况

   我乡紧密围绕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

   1、举行了现场咨询活动,我乡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咨询台,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满足广大群众对形势政策的需求,切实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宣传到千家万户,尤其是各项惠农政策及民生工程。

   2、科普知识下村活动。在乡科普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各部门开展了“送科技知识下乡”咨询服务活动,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农业、食用菌、动物养殖及疫病防治等新技术。整个活动从上午9点钟开始,到下午4点才结束,发放宣传资料五百余份,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二、活动特点

   1、多方配合、运作有序

   在乡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乡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各参与单位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使这次科普月活动呈现了上下联动、团结协作,确保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贴近实际,亲近群众。这次活动的策划,我们严格遵循“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决不做秀。在科普知识宣传中,我们在内容上尽量贴近公众,贴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比如“春耕生产”、“种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写进宣传资料中的文字尽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让不同文化程度的群众都能读懂、读透。

   3、形式多样,群众满意。今年我们在继续开展咨询、送社科知识下乡等项目之外,还组织了乡村组干部进村入户,交心谈心活动。由两名大学生村官作为宣讲主力,分片分区的开展送科技知识下乡活动,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好评,达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    为了认真落实市第十五届科普宣传月活动要求,我局迅速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有关工作,扎实开展法律“六进”和法制宣传活动,确保了“科普宣传月”法制宣传教育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现将整个活动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对活动的领导。

   局党组根据万委办14号“关于开展市第十五届科普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成立了科普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张兴堂任组长,分管副局长文学荣任副组长并明确了活动月的主题,落实了活动重点内容、步骤和工作职责、任务。

   二、明确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业、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激发村民朋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全面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推动我市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三、扎实开展宣传活动。

   我局高度重视此次宣传契机,加大了对《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洗染业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四川省对外劳务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宣传力度。

   一是制作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及“生猪定点屠宰条例”两期专题电视讲座。

   二是在城区举行了商务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出动1台宣传车,悬挂横幅标语6幅,商务局全体同志上街发放商务法律法规资料12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3200余人次正确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知法、守法经营,有效增进了广大市民对商务工作的了解,促进了商务政策的全面贯彻实施。

   三是组织爱家、万客隆等超市、定点屠宰、洗染、典当、再生资源回收等近20家企业的管理人员集中学习了商务法律法规。

   四是由商务局牵头,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对全市酒类经营者的备案登记制度、溯源制度进行了检查,并将酒类流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的宣传单发放给酒类经营者,宣传、倡导了质量为本,依法经营,促进了我市酒业健康有序发展。五是在各中心场镇结合“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工程进行惠民政策宣传。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    在区科协的直接领导下,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以人为本,立足社区,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导向功能,营造“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愚昧”的良好氛围,歌颂表扬思想道德高尚的好人好事,传播贴近居民生活的各种科学知识,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促进社区居民提高科学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使辖区居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复兴路社区在科普教育中的具体工作如下:

   一、健全组织网络

   社区主任亲自抓,其他群干主动出点子提建议,把科普工作纳入社区工作的议事日程,并明确书记分管科普工作,把科普工作纳入社区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主任张海丽为组长,社区群干为组员,有九人组成科普教育基地的领导小组。党员、中心户长为主体的退休人员组成科普志愿者队伍。加强科教领导小组的自身建设,是科普进社区为创建科普文明社区的有力保证。

   二、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建设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学习制度,统一思想认识,社区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科普领导小组一般人首先加强自身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开创科普事业新局面。建立健全科普教育的资料台账。现已按上级来文、组织机构、工作计划、活动记录、工作总结,五个目录列入台账,使科普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宣传发动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和组织学习。

   三、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

   让科普活动深入人心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不断开展以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健康知识、运动与健康等多种知识穿插期间。使居民在娱乐中接受科普教育。为了确保科普活动的定期开展,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我们有计划、有内容、有专人负责、有检查、措施落实到位。自成立科普教育共建以来,我们已开展数次科普教育活动,平均两月1次,达300多人次。

第3篇

一、主要工作做法:

1、真抓实蹲,深入调研。驻社区工作开始以来各工作组吃住在社区,深入了解各个社区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工作组通过走村串户、举行座谈会等形式了认真听取广大村民对合村并建工作的看法和意见,为下一步科学的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百局帮百区工作开展以来,市、区领导多次召开会议,采取现场参观、调研、督导等多种方式,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各工作组所在部门的主要领导都到社区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发挥各部门的不同优势,最大限度地支持社区建设。城区工作团制定“十个坚持”工作制度和“六个一”工作计划,并在各工作组上墙,严格按照计划和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多次召开调度会、现场会对社区建设情况进行督导。各工作组把社区建设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帮助社区协调规划、计划审批等各项事宜,力争多为社区办好事、办实事。目前城区工作团所驻7各社区已有4个开工建设,预计下半年能够全部开工。

3、发展集体经济,确保社区建设顺利进行。城区工作团所驻7个社区有临近城区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是共同的特点。于赵社区自建车间50000平方米,每年租赁厂房收入200多万元;新华街道新园社区建设农贸市场1处,拥有民营企业40多家,集体经济收入每年有几百万元;其他几个社区也根据自身优势,开展多种新式的经营,不断增强集体经济的规模。各社区建设的先期投入完全有集体负担,大大加快了社区建设的步伐。

5、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促进社区建设。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各工作组发挥各自优势,帮助社区招商引资、发展特色经济、联系外出打工等,不断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为社区建设搞好服务。

6、高标准,低能耗是社区建设长远目标。各社区在规划设计中都以低碳环保为主题,全部使用LED太阳能路灯照明,墙体全部按照最新建设要求使用节能环保材料,供暖大都使用地源热泵,建有污水处理设施。社区皆有医疗中心、购物中心、图书室、娱乐中心、托儿所、小学等基本设施,最大限度地解决居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第4篇

一、工作目标

㈠爱国卫生工作

1、巩固发展卫生创建工作,市一级卫生镇及各类基础性卫生创建工作有新发展。

2、积极开展有害生物防制,虫害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3、持续巩固血防工作成果,确保不发生内源性血吸虫病病例。

㈡建设健康社区

1、全面推进实施第二轮建设健康社区行动计划,认真落实并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2、广泛开展健康单位、健康村庄、健康家庭建设活动,不断扩大健康场所覆盖面。

3、有效开展“融入闵行,传播健康”等定向建设项目,取得基本经验和成效。

二、主要任务与措施

㈠继续巩固发展卫生创建工作,夯实健康环境基础

积极组织开展巩固市一级卫生镇工作,根据《上海市一级卫生镇标准》和市、区爱卫办的有关工作要求,加强重点地段的整治,消除卫生薄弱点,继续开展各类基础性卫生创建和巩固工作,进一步提高区域整体卫生创建水平。

1、加强宣传动员,提高公众参与度。各村、单位要以创建市级文明镇和市容达标区域为契机,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以及组织专项整治活动等形式,在全镇掀起新一轮全民参与巩固卫生镇创建成果的工作。

2、加强协调指导,提高总体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结合实际情况,主动寻找大卫生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解决居民群众投诉的热点问题,加强镇村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整治。加大投入,做到队伍落实,督查和执法经常,环卫设施设置合理,道路保洁到位,乱设摊等六乱现象基本消除。“三小行业”规范管理,行业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每季度进行自查自纠,落实职责与整改措施,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工作到位。

3、加强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继续抓好农村旱厕改造工作,按照“规划先导,合理布局,以人为本,方便群众,注重管理”的要求,在集镇区周边村及流动人口集聚的村民小组建造公厕,消灭小粪缸,减少蚊蝇孳生地,改善农村用厕环境。抓好卫生保洁、除害、河道保洁等队伍建设,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除乱招贴、乱涂写,管好垃圾箱房,保持主干道及村宅道路整洁干净,提高农村整体环境卫生水平。

4、深入开展基础性卫生创建。以文明创建为载体,继续开展市级卫生村、市容环境整洁村、文明小区卫生达标、卫生单位、卫生先进路段等基础性创建和巩固工作,坚持季度检查,强化过程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卫生水平。

㈡加强有害生物防制规范管理,不断提高防制工作质量

加强有害生物防制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环境整治和突击性、经常性的除害活动,强化孳生地控制,逐步探索、扩大有害生物防制服务进社区、进家庭试点工作。

1、加强有害生物控制督查力度。强化日常防制为主的管理措施,开展重点行业除四害法规的宣传培训,提高单位控制有害生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降低重点行业虫害密度。加强对有害生物控制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切实推进有害生物控制的长效管理,提高防制工作质量。

2、开展“易得工程”试点工作。以有害生物控制示范小区为试点,设置灭蟑药品供应点,免费提供灭蟑药物、开展除害知识宣传,使市民能及时、便捷地获得灭蟑药品及其相关知识,主动、有效地进行家庭灭蟑等除害活动,为市民参与“让虫害远离生活”活动提供方便。

3、加强专业队伍规范管理。进一步明确除害服务站、社区公益卫生保洁服务社两支专业队伍的工作范围及作业人员岗位职责,落实作业质量检查考评等管理制度;适时组织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有害生物控制工作质量。

㈢开展血防等卫生防病工作,促进人群健康

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加强和规范对流动人员的血吸虫病检测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对辖区内三分之一地区的查螺监测,组织对来自疫区和外出疫区回沪人员等重点人群的血吸虫病查病工作,力争受检率达80%。

做好公共卫生防病工作。根据卫生防病形势和总体要求,积极组织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除害活动。开展对农村土井的消毒测氯工作,确保有氯率达85%以上。加强对农村家庭办酒户、学校、建筑工地等单位食品卫生宣传的指导工作,严防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开展卫生防病宣传。联合计生、人口办、综治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警署等部门,针对社区内的发廊、足浴店、KTV、舞厅等娱乐场所和外来务工人员集居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以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为重点内容的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工作,要基本做到各类重点场所的知识宣传全覆盖,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知晓率。按照季节气候特点,结合防病工作要求,开展环境卫生和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市民卫生防病知识和技能水平。

㈣深入推进健康社区工作,促进社会健康

在全面启动、实施《镇建设健康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年)》过程中,要突出重点,组织开展务实、有效的重点活动和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作,拓展健康社区行动内涵,推进建设健康社区行动计划各项任务指标的全面完成。

1、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宣传活动

组织开展建设健康社区的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结合爱国卫生月、世界水日、科普进社区、“三下乡”等活动,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健康社区宣传,提高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让广大市民了解健康社区的理念,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形成政府、社会、市民互动的良好局面。

2、全面开展健康社区重点推进活动

要聚焦完善健康服务、维护健康食品、营造健康环境、提倡健康行为等任务重点,广泛动员市民积极参与,使市民真正成为建设健康社区的主体,共同营造建设健康社区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各项指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各职能部门要根据部门工作计划安排,坚持条块结合,制定并落实具体方案,组织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清洁家园”、“人人运动”、“万河整治”等16项重点推进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3、积极推进“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

继续组织开展“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即人人知道自己血压、人人参加健身活动、人人掌握救护技能、人人了解食品安全、人人养成健康行为。牵头部门要加强组织指导,条块联动,使活动在深度、广度、特色、规范化管理上有突破,市民的参与率、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等有进一步提升。

4、积极组织开展区域特色工作

“融入闵行,传播健康”活动要以增强来沪人员健康意识,提高来沪人员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规范自身健康行为,提高来沪人员健康素质为重点,积极构建和营造来沪人员参与健康知识学习和享有健康服务平台,特别加强对来沪人员结核病、艾滋病防制知识的宣传和行为干预,使结核病、艾滋病社区综合防制工作有新的突破。

5、深入开展健康场所建设

要广泛动员单位和市民积极参与以健康单位、健康村庄、健康家庭为重点的健康场所建设工作,提高建设健康社区工作覆盖面,整体推进建设健康社区工作。年内累计至少有20个单位参与建设健康单位活动,建设健康家庭的参与率累计达到20%。

㈤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健康社区工作

第5篇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4-0024-05

为全面反映上海市社区中医药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了解存在问题,给中医药健康教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2009年9月,在原上海市卫生局的支持下,在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的协助下,上海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上海市社区中医药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并获得“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正式批准立项,承担调查研究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样本由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提供,共涉及上海市194家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和达标建设单位,包括33家示范点,32家第一批达标点,31家第二批达标点,64家第三批达标点,34家第四批达标点。课题组总结示范及创建材料中相关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分别提炼了如下5个部分的内容:中医药健康教育现阶段的政府支持工作、健教团队人员梯队配备情况、各区县中医药健康教育开展现状、现有健康教育宣教形式及宣教内容,依据调研数据,客观反映本市中医药健康教育的现状。

2 结果

2.1 中医药健康教育得到了政府层面的广泛重视和支持

200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标准》,其中第二部第十五条,明确指出须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知识。

同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中医健康教育被列为指南六大内容之一,指南强调要向社区居民,特别是社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对养生保健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普及中医基本知识及养生保健方法及技术,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005年开始,在原上海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下,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在全市范围全面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活动情况被纳入示范区创建的考核范畴,评分细则第20、28条就开展有中医特色的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予以考核。

2010年5月卫生部下发《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范》,努力开拓各地区、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督促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以医改精神为指引,以“规范建设、夯实基础、确保重点、全面提高”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落实健康促进工作。次年7月,中国率先启动“国际自我保健日”活动,设立每年7月24日为“国际自我保健日”,组建专家顾问团,长期通过官网、微博解答公众自我保健、自我医疗方面的问题,充分表明了政府部门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

2.2 中医药医师队伍扩大为中医药健康教育提供保障

中医药执业医师队伍的充实是保证中医药健康教育开展的基础。抽样调查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及达标建设第二批31家单位的材料显示:2007年第二批达标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执业医师总人数共199人,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中医执业医师人数为6人;经过两年的达标创建工作,截止到2009年,第二批创建单位的中医执业医师人数上升至302人,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执业医师为10人,增长率达到66.7%。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达标创建工作推动了职业中医师的队伍建设,以人才梯队建设为基础的达标创建,更好地保障了各项中医药社区工作的稳步推进和开展,也为中医药健康教育团队人才队伍的扩充提供了保障。

从调查数据可见,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量虽有大幅度增长,但由于本身基数过小,人数仍存在不足,且多没有从事中医药健康教育的经历与经验,缺乏对中医药健康教育在公共卫生中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其观念仍停留在院内医护服务的模式中。因此各中心应及时组建健康教育班子,并下设中医药健康教育管理小组,定期开展团队成员的业务及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中的作用。

2.3 中医药健康教育呈现城乡差异

中医药健康教育在各地开展过程中,在体现地方特色的同时也反映出各自的差异化。抽样调查2007-2009年申报及达标的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创建单位材料,统计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开展数量: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均开展4.5次;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均开展3.5次。比较而言,中心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较郊区平均每年多举办1次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市区每个区域间的场次差别不大,郊区呈现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宝山相比于其他郊区表现突出,年均超过7场。另外,在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中心城区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为丰富。

对于中医药健康教育的开展,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区呈现出了三级分化的趋势。郊区仅22.0%的单位每年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数量超过两次,相较于每个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辐射地域与人口而言,现阶段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开展数量远不能满足周边居民对中医药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另外,就总体而言,无论中心城区或郊区,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平均不超过5次,在数量上较西医类健康教育讲座的开展情况相比,中医类讲座存在严重不足。卫生行政监管部门应依据中医药健康教育存在的地区差异性,对开展情况欠佳的地区予以重点扶持,全面推进中医药在居民健康领域的重要作用。

2.4 宣教形式

纵观2007 -2009年申报及达标的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创建单位材料(第二批至第四批总计161家材料),将本市中医药健康教育形式分为两个大类:①以宣教者与被宣教者共同参与的多形式互动型健康教育形式;②以纸媒传媒为载体,被宣教者共同参与的多形式非互动型健康教育形式。

2.4.1 互动型宣教形式

互动性宣教形式是健康教育开展的主要形式,是宣传中医基本知识及养生保健方法及技术的主要途径。资料显示:本市互动型宣教形式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分别为讲座、个体指导、传统体育保健项目、义诊、组建病友会、电话咨询。其中以讲座开展、个体指导使用率最高,分别达到99.4%和98.1%,基本实现样本使用率的全覆盖。传统体育保健项目47.2%,位居第三。义诊、组建病友会及电话咨询所占比重较小,分别为7.5%、1.2%和0.6%,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形式的多样化。

由于社区居民的健康程度、文化程度的不同,社区中健康教育形式也应该满足不同百姓的需求。丰富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形式可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度,让更多的居民融入到中医药健康教育的氛围中。在上述的多种健教形式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中开展的中医药防病和治病的健教形式通常以专题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派发健康保健宣传手册、制作卫生宣传栏、组织义诊居多,其中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开展直面老百姓的科普讲座活动最易让百姓接受,受到了居民的普遍欢迎。此外,中医义诊活动带给居民的个体化健康指导为居民提供了个性化的防病养生建议,是百姓需求度较高的教教形式。

2.4.2 非互动型宣教形式

非互动性宣教形式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具有广覆盖、多样性的特点。资料显示,本市2007-2009年,以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各社区街道居委共同参与的非互动型中医药宣教形式共计14种。分别为宣传版面、健康处方、黑板报、电子屏幕、电化教育、横幅、报刊/媒体、手册、广播稿、墙报、图片展示、挂图、网站和实物展示。平均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开展3种以上,以静态文字宣传为主的非互动型中医药宣教。制作宣传版面、发放健康处方,仍是中医药健康教育中主要的宣传方式,这两种方式的使用率均达到98.3%,基本做到样本单位的全覆盖。黑板报达45.0%,其他方面的比重非常小,社区目前的中医宣教形式不够多样化。

由此说明宣教形式虽然多样,但仅部分形式得到了充分利用。建议积极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领域个体化的指导特色,丰富中医药宣教形式,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参与率与健教内容的使用率,更好的服务于社区卫生服务。

2.5 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

中医药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治未病”及保健、医疗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不仅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的制定在参见我国公共卫生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应结合本地区的社区诊断、居民需求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现状,加以完善。

综合2007至2009年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提供的本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社区示范及达标验收材料,本市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主要由四大板块构成,分别为食疗、疾病、养生、适宜技术推广。其中食疗所占比例最大,为42.0%,其次为疾病25.0%、养生23.0%。食疗包括冬令进补,中医食疗,饮食营养等;养生包括秋季养生,冬季养生,春夏养生;治疗的疾病主要为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

目前,大部分的老年慢性病都是食源性疾病,这类疾病除了遗传因素外,一般都是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长期不合理所造成的。因此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更需要通过有效的渠道让百姓去学习和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通过中医食疗养生等方法,调理身体,健康无疾。

3 讨论

近年来,社区中医药健康教育得到了政府及居民的重视,在越来越多的社区得到了开展和推广,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在赢得呼声的同时,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寻求更为完善和适宜本地区居民健教的新模式。目前中医药健康教育主要在以下五个环节存在完善之处。

3.1 居民健康意识存在地域差异

在上海市民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日,部分居民仍然缺乏应有的健康观念,特别是城郊较为严重。他们认为能吃、能睡、能工作就是健康,对疾病预防意识浅薄,“小病抗,大病医”的观念还存在于他们身上[1]。亦有极少部分居民对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领域的认可度偏低,简单的将中医药在大众健康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定位于养生保健领域,缺乏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科学认识。

基于上述情况,应弥补由地域差异导致的教育盲点,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中医药健康宣教,成为当下健康教育全面惠及大众的基础工作。同时,缩小各文化层次社区居民对中医药在基础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知水平,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度开展。

3.2 社区工作者健教水平参差不齐

2009年1月,徐庆民等[2]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思考》调查表明:在课程的安排方面:11.0%的社区工作者没有了解过居民的需求,按照自己的想象制定授课方案;53.0%的社区工作者不清楚居民的需求,讲课没有详细的目标;32.0%的社区工作者知道居民的需求,但因自身专业知识缺欠,讲不清楚;4.0%的社区工作者知道居民的需求,可以按照居民的需求安排讲课。从社区工作者讲课的心态表明:27.0%的社区工作者感到自己知识欠缺,不能授课;48.0%的社区工作者觉得自己的授课还没有打开知名度,不吸引人;13.0%的社区工作者觉得自己不会表达,不生动;12.0%的社区工作者认为自己能吸引居民,调动课堂气氛。

根据上述的调查反映,社区工作者本身的能力并没有达到可以良好授课的程度,并且没有积极地去了解居民的需求,是直接导致居民对健康教育课程参与度不够,并且无法进行互动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还显示,社区卫生人员观念还未从以院内的医护服务向社区健康教育服务模式的转变,对社区健康教育的价值认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自觉性和紧迫感,对健教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情感上的重视。

依据上述情况,通过教育培训,专人专管完善社区健教人员梯队,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医药健康教育在基础医疗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依靠统一规范的工作制度和评估标准可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活动积极性和规范性。标准的统一为科学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提供了依据。目前可参考的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包括:组织领导、部门协调、资源保障及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健康教育覆盖率、群众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情况等[3]。社区宣教人才梯队建设是保证宣教质量的基础。

3.3 教育方法单调、内容不系统

目前的社区健康教育在相当多的地区仍停留在卫生宣传的水平,无法起到提高居民健康素质,降低疾病发病率、患病率的作用[4]。调查显示,现在社区居民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和健康书刊。教育内容不系统,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社区健康教育尚未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模式。因此,如何形成全方面多层次的教育模式,运用多样的教育方法是每一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中医药健康教育的探索阶段,社区工作者应当学习、综合国内外的先进做法与经验。紧密联系全市中医院,以院内医生、护士为健康教育带动者,以中医院校学生为参与者,以社区为单位,运用媒体宣传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教育方法,建立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教育模式体系。让居民能运用中医药基础防病治病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3.4 缺乏社区健康教育的支持措施

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社会的资金投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共同协调。在2005年1月,卫生部下发的《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提出了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目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目标管理和工作计划:保证常规经费,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不少于当地当年卫生事业经费的5%,并保证健康教育经费在优先领域的投入,并随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5]。然而,这项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不一,社区健康教育的政策还不够完善,宣传不够有力。健康教育资金的投入系统尚未形成,没有固定的资金投入,经费来源并不稳定,同时还缺乏专门的物力支持,直接影响了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

在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的完善过程中,提议将中医药健康教育积极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制定社区居民健康行为规范;依靠政策的支持、建立起政府负责,领导有力、部门配合、群众全面参与的良性运行体制,构建群众性的社会健康教育网络,最终将政策落到实处。

另外,健康教育经费原则上以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作为主要来源渠道。因此,必需合理争取财政预算,统筹规划财政支出,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并且可以采用多渠道,多部门合作的形式,在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的同时,建立合理的经费补偿机制。包括利用商业赞助开展大型健康教育讲座和公益宣传活动等不断拓展健康教育服务市场。

3.5 其他

包括缺乏社区健康教育的卫生人员、缺乏工作规范、技术规范,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各地社区居民原有的文化层次和对中医药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不同;广泛动员社会不够,缺乏对社区资源的广泛发掘和充分利用;在政策倡导、多部门参与、社区开发等方面尚存在问题。

在中医药健康教育初步走入社区的当下,存在问题是必然的。通过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培训,从政策、经费、培养等方面加快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6]。中医药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还需要克服诸多困难,通过克服与融合,使中医药健康教育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重心,使更多的居民参与其中,把健康带进社区,带给居民。

参考文献

[1] 唐芝碧. 社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9): 1080-1081.

[2] 徐庆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思考[EB/OL]. (2009-2-30)[2013-7-19]. http:///Class/pyjc/index.asp.

[3] 顾海, 杨心婷. 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卫生软科学, 2009, 23(2): 194-196.

[4] 崔静. 社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市场经济学对策讨论[J]. 实用医技杂志, 2009, 9(17): 574-575.

[5]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通知[EB/OL]. (2005-04-04)[2013-07-19]. http:///mohbgt/pw10502/200804/27280.shtml.

第6篇

――爱耳日是庄严的人权宣言:彰显了生命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和“聆听,健康,和谐”的时尚理念。

――爱耳日是生动的社会舞台:展示了政府的关怀,世间的挚爱,社会的文明进步。

2007年3月3日是第八次全国爱耳日。这次爱耳日的主题是“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3月1日,在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暨中国残联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召开了新闻会,由中国残联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听力医学专家、社区工作者和瑞士峰力集团技术服务人员组成的“爱耳日宣传服务小分队”举行了出发仪式,随即分赴山西等地,为基层群众“送知识、送服务、送温暖”,就此拉开了第八次全国爱耳日活动的序幕。

在这次仪式上,正式启动了由中国人民总医院、中国残联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和威海澳麦尔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为革命老区听力残疾人免费进行病因学基因检测及耳聋预防指导活动”;瑞士峰力集团为爱耳日活动捐赠了助听仪器并义务向全国各地提供青少年听力保健手册。

中国残联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主任刘金峰在会上介绍,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004万人,每年因各种原因,新生聋儿近3万人,听力损伤与耳聋已成为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听力健康对于青少年发育与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生活在广大农村的青少年,听力健康受到更多的不利影响,宣传与普及保护青少年听力健康知识,加强青少年听力损伤与耳聋的防治、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团中央等国家12个部委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第八次全国爱耳日活动的通知》,对此次爱耳日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实施,在城乡主要社区和医院,以及学校、网吧等青少年活动场所,开展“青少年听力健康宣传咨询日”活动,向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宣传听力保健知识,并组织各级“爱耳日宣传服务小分队”,深入边远基层社区开展服务,为青少年和听力语言残疾人办实事。

此次爱耳日,对于推动扶残助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提高全民的爱耳护耳意识,促进防聋治聋工作的深入开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爱耳日回顾

在1998年举行的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会议上,16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建议确立全国爱耳日宣传活动》(第2330号)的提案,引起了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并共同确定从2000年起,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从2002年起,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也成为爱耳日的发起部委(部门)。

――各级政府组织实施

国家十二部委(部门)已将爱耳日活动列为每年的工作计划,共同确立当年爱耳日主题,联合制定《关于开展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以及活动方案。由于爱耳日纳入了政府正令体系,在组织力度、活动经费保障等方面提供了保障,从而保证了活动实施的广度与深度。据统计,截至2006年的第七次全国爱耳日,省部级领导出席爱耳日活动达600余人次;地、市、县级领导参加爱耳日活动达3000人次;爱耳日活动覆盖的县已由最初的308个发展到2116个,将近全国市县总数的90%。

――每年确立不同的活动主题

每次爱耳日主题的确立,都经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和充分的专家论证,8次爱耳日的主题分别是:“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减少耳聋发生,实施早期干预”,“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防聋走进社区”,“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幸福生活”,“预防听力损伤和耳病,人人享有健康听力”,“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快乐成长”,主题既与当年中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又有内在的专业逻辑相互衔接,从而构成有机的宣传整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爱耳日活动的中心内容已经由各地的中心地区、繁华场所,向城乡基层社区辐射;功能由单纯的宣传,融入和加强了指导与服务;时间也从爱耳日当天不断扩展,组织了宣传周活动,或者把爱耳日主题作为全年的防聋宣传要点;更多地采用新的科技手段,例如,通过互联网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知识,向基层社区发放专家讲座光盘,利用广播、电视开展远程咨询、义诊,以及在报刊上开设专栏、专版,社会效益不断扩展。

据不完全统计,在历次爱耳日活动中,共有44万人次接受了义务测听,524万人次接受了听力健康咨询,更多的人通过爱耳日了解了听力保健知识,增强了爱耳意识。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爱耳日活动得到了医院、康复机构、机关、学校、企业、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社会有关方面的广泛参与与支持,社会公众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强。

据不完全统计,历年来参加爱耳日宣传报道的新闻媒体已达1.4万余家(次),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西门子听力集团、瑞士峰力听力集团中国总部、丹麦奥迪康听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等一批富于公益精神的助听设备企业,以捐赠助听器、参加咨询服务、协助制作宣传品等各种方式,对爱耳日活动予以了积极支持。例如,在第四次爱耳日举行活动中,有17个国内外厂商捐赠助听器近千台和人工耳蜗6套。

――爱心资助听力残疾人群

据不完全统计,爱耳日活动中,约有近8万人次听力残疾人得到了技术、设备和资金等方面的资助,仅2006年第七次爱耳日期间,全国各地共向听力残疾人捐赠助听器8000余台,总价值2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