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医学影像专业论文

时间:2023-03-03 15:54:28

导语:在医学影像专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医学影像专业论文

第1篇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5185

国内刊号:11-3154/R

邮发代号:82-71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2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改革

我院作为首批招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校,自1999年开办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专班。根据全军院校教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六年多来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供同仁参考和指正。

一、确立教学目标。强化实践性教学

(一)把握规律,强调实践性教学目标

强化实践性操作,全面改革讲习比例不合理的现状,打破理论与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界限。充分体现该专业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医学影像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适应基层军地卫生工作需要为目标,突出“应用”为特征,围绕动手能力强化实践性操作。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彰显影像学科形象化的特点,提高教学时效比。将影像诊断学全部进入实验室授课。电子幻灯授课与学生同步阅读实片过程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接触的事例教学的目的;将X线摄影中基本理论、X线照片冲洗化学集中讲授,X线摄影位置学部分全部进入实验室在教师实体示范操作的基础上,主要由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训练,达到集中学习基本理论、分组强化规范具体操作的目的。在实习环节中,实施“导师制”,倡导学生主动实践与带教主动指导相结合并全程分段进行考核,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抓住核心,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以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 适应目前随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影像学科架构的变化,对原有教学内容以突出影像诊断、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适应基层发展需要为原则。基础课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基础课以专业需要为主。专业课以宽基础重实用为本。基础课:取消高等数学、物理学改为医学影像物理学,增设一门人文学科;专业基础课:将电工学、电子学合为医学电子学基础,将原有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合并为医学病原学,减少生物化学、药理学、医学病原学学时数,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合并为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增设人体断层解剖学;专业课:将原来的x线投照学和x线机原理构造与维修分别增加CT、MPd、CR和DR相关内容,重组为医学影像设备学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将原有的x线诊断学、CT诊断学、MR/诊断学融合为医学影像诊断学。同时采取大专业平台与小方向模块课程自主选择的方式将原有的部分课程列入选修课,如介入放射学、影像核医学、放射治疗学等

(三)拓视野,增强针对性教学.

1、强化第二课堂的专业知识拓展和提高专业素养和发展潜于的功能,弱化围绕专业教学以外的作用。首先设立讲座课.如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基础、医学文献检索、医学论文撰写、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英语等。其次通过开放实验室,学生自行设计内容进行强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立课题小组,老师围绕设计课题进行引导,通过查阅资料、实际操作,拓展专业知识面。

2、以外引内联方式,加强师资建设。聘请院外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为兼职教授,定期来院讲课或指导工作,丰富临床实践知识;根据专业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安排教师进行专项进修、交流,根据教学实际,与医院联合进行教学、学术研究,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二、构建学生专业综合评价的考评体制

(一)实行理论与技能测评分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改革原有一纸定乾坤的模式,采取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分离,对于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测评,其中任何一项不合格,均认定为专业不合格,通过考核方式改变,强化专业技能要求。其中理论考核由题库生成,技能考核分口试、操作二部分,请院外专家进行测评。

(二)建立技能目标考核标准

1、医学影像诊断学分为平时考核、课终考核、毕业考核。平时考核以各系统完成阅片诊断数量及诊断报告质量打分。课终、毕业进行双盲片考核,抽取各系统一张影像片,书写诊断报告。对报告结果分格式、描述内容、名词应用、诊断顺序、诊断结论等五部分,进行计分。

2、x线摄影学以具体操作内容双盲抽取。分暗室装片、机器准备、摆放、工具应用、条件设备、暗室洗片等六部分目标进行考评。

3、医学影像设备学以随机抽题。分原理说明、部件指定、线路分析、仪器使用等四部分测评。

(三)完善实习考核办法

在实习手册中增加实习目标考核标准,完善实习双向(学与教)督促机制。 按专业课分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检《现代医用影像学》2006年12月第15卷第6期查技术学二大部分,然后再各自分为普放、CT、Mill三个小部分,分别设立考核内容及量化标准。对考核过程要求每一小部分由带教医生(技师)考核鉴字、每一大部分由科室会考、学校抽考的方式进行,实习结束前由学校与医院科室共同检查考核。

三、加强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变革,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在教学方法上遵循四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有利于体现学科特点与培训目标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思考分析能力,有利于发挥教与学双方的个性潜质与创新精神。注重启发、讨论、演示、操作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鼓励应用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授课时效。

第3篇

1超声影像专业队伍培养的必要性

1.1超声诊疗对人员素质的依赖性大近年来,我国经济虽然取得飞速发展,但人民群众总体生活水平仍有待提高,加之受现有医疗卫生体制的影响,诊疗费用仍是患者选择医疗服务时的重要参考因素。与其他影像检查(CT、MRI等)相比,超声诊断的损伤性小、电离辐射轻、性能价格比最优,得到大多数患者的青睐,在临床疾病诊疗和预防保健工作中被广泛使用。然而,由于价格相对低廉,程序相对简便,使得超声诊断过度医疗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与CT和MRI等技术有所不同,超声影像诊断由人工控制检查速度,即使仪器成像速度再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也仍由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n;准确无误的诊断涉及到多方面的医学知识,要求医务人员对多学科信息综合分析,从多角度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得出正确结论。因此,超声影像诊断对人员素质、人员数量的依赖性极大。为有效应对超声科室不断增大的工作量,除了添置和引进先进的超声诊断设备外,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超声诊断医务人员已成为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

1.2新型超声诊疗技术层出不穷,应用难度加大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现代超声诊断技术的难易度已出现明显的二极化态势。部分较为容易掌握的常规或传统诊疗超声技术由一般超声技术人员完成。部分已经成熟或标准化的超声脱机分析和图像重建工作,如造影增强时相分析、三维重建等新工作,可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技师完成。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型超声诊疗技术与日俱进。部分技术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显得比较繁琐、复杂和耗时,但在疑难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推动超声医学不断向前发展。这对超声影像专业人才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协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我国超声影像专业队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超声影像专业人员队伍主要由近年来逐渐增多的高等院校医科毕业生和早期培养的超声影像技术人员组成,前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后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对传统的超声影像设备和诊断驾轻就熟。与国外医师和技师互相配合不同,我国医院单独设立超声科室,由医师或技师独自操作和诊断。这样,病例采集与诊断之间衔接紧密,医师可及时获取信息,调整诊断思路,效率较高,短期内可完成大量工作。然而,超声影像人员虽然熟悉操作和基本诊断,但对某一类疾病的了解不及临床专业医师。超声科室的诊断性与技术性工作分工不突出,对超声影像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知识和技能兼备的超声影像人员仍较为缺乏。

2.1“学院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卫生部《关于医技人员出具相关检查诊断报告的批复》规定“出具影像、病理、超声、心电图等诊断性报告的,必须是经执业注册的执业医师”,超声诊断专业队伍正在朝着纯医师化方向转型。我国超声专业医师的培养,已形成了本科(临床医疗/医学影像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规范化教育体制。影像专业的本科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虽会有短期实习,但多数毕业生缺乏临床操作经验,且没有执业医师资格、大型医疗器械上岗证等资质证明,一般需要2年的培养周期才能完全胜任日常的临床工作。而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学制一般为3年,培养计划大多是一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加2年的专业临床学习,在此期间还需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完成毕业论文。在较有限的时间内,硕士研究生同时面临着继续深造、从事科研和就业的压力。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试、实验、以及上,毕业后无法在实际岗位上看病问诊,对疾病的认识多止于书本之上。这样的教育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科研能力,但远不能保证其临床水平。

2.2部分在职人员知识基础较为薄弱

目前在岗的经验丰富的超声影像医务人员大多并未接受过专业相关的高等教育。这部分人员具有大量实践操作经验,在“学院型”超声诊断人才初入岗位之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扶持作用,但就全国范围来说,其学历构成水平仍以专科为主。虽然部分人员在工作中接受了更高水平的进修、函授教育,因在岗学习时间有限、系统性不强,部分医院或医务人员自身甚至报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而敷衍了事,难以弥补其较为薄弱的综合素质。如今很多大型医院引进了先进的影像设备,由于操作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原因,许多检查功能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甚至闲置;据有关资料显示,高尖端的设备只发挥50%的效能,有些甚至不能达到50%嘲。

3超声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3.1丰富教学形式,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超声影像涉及多门学科,知识量大,理论教学较为单调,学生易产生倦怠感。临床知识丰富、专业理论扎实的教师在超声影像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互动式讲座、PBL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确保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同时,可定期开展与住院医师的交流活动,尤其是各专科医师的定期讲座将极大丰富超声影像专业学生的临床见闻,各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建立和维护与医疗机构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为本科生提供校外实践平台,通过医院内的观摩、考察、讨论以及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与优秀校友和资深医师之间的联系,建立和完善校外导师制;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就业意向,实施阶段性的院内实习,合理安排医院见习时间,要求掌握各种型号超声仪器的操作和特点,掌握常见多发疾病的超声诊疗技术,熟悉各种检查方法及先进的超声诊疗技术,同时协助医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完成论文。

第4篇

    近年来,我国经济虽然取得飞速发展,但人民群众总体生活水平仍有待提高,加之受现有医疗卫生体制的影响,诊疗费用仍是患者选择医疗服务时的重要参考因素。与其他影像检查(CT、MRI等)相比,超声诊断的损伤性小、电离辐射轻、性能价格比最优,得到大多数患者的青睐,在临床疾病诊疗和预防保健工作中被广泛使用。然而,由于价格相对低廉,程序相对简便,使得超声诊断过度医疗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与CT和MRI等技术有所不同,超声影像诊断由人工控制检查速度,即使仪器成像速度再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也仍由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n;准确无误的诊断涉及到多方面的医学知识,要求医务人员对多学科信息综合分析,从多角度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得出正确结论。因此,超声影像诊断对人员素质、人员数量的依赖性极大。为有效应对超声科室不断增大的工作量,除了添置和引进先进的超声诊断设备外,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超声诊断医务人员已成为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

    1.2新型超声诊疗技术层出不穷,应用难度加大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现代超声诊断技术的难易度已出现明显的二极化态势。部分较为容易掌握的常规或传统诊疗超声技术由一般超声技术人员完成。部分已经成熟或标准化的超声脱机分析和图像重建工作,如造影增强时相分析、三维重建等新工作,可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技师完成。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型超声诊疗技术与日俱进。部分技术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显得比较繁琐、复杂和耗时,但在疑难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推动超声医学不断向前发展。这对超声影像专业人才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协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我国超声影像专业队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超声影像专业人员队伍主要由近年来逐渐增多的高等院校医科毕业生和早期培养的超声影像技术人员组成,前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后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对传统的超声影像设备和诊断驾轻就熟。与国外医师和技师互相配合不同,我国医院单独设立超声科室,由医师或技师独自操作和诊断。这样,病例采集与诊断之间衔接紧密,医师可及时获取信息,调整诊断思路,效率较高,短期内可完成大量工作。然而,超声影像人员虽然熟悉操作和基本诊断,但对某一类疾病的了解不及临床专业医师。超声科室的诊断性与技术性工作分工不突出,对超声影像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知识和技能兼备的超声影像人员仍较为缺乏。

    2.1“学院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卫生部《关于医技人员出具相关检查诊断报告的批复》规定“出具影像、病理、超声、心电图等诊断性报告的,必须是经执业注册的执业医师”,超声诊断专业队伍正在朝着纯医师化方向转型。我国超声专业医师的培养,已形成了本科(临床医疗/医学影像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规范化教育体制。影像专业的本科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虽会有短期实习,但多数毕业生缺乏临床操作经验,且没有执业医师资格、大型医疗器械上岗证等资质证明,一般需要2年的培养周期才能完全胜任日常的临床工作。而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学制一般为3年,培养计划大多是一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加2年的专业临床学习,在此期间还需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完成毕业论文。在较有限的时间内,硕士研究生同时面临着继续深造、从事科研和就业的压力。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试、实验、以及上,毕业后无法在实际岗位上看病问诊,对疾病的认识多止于书本之上。这样的教育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科研能力,但远不能保证其临床水平。

    2.2部分在职人员知识基础较为薄弱

    目前在岗的经验丰富的超声影像医务人员大多并未接受过专业相关的高等教育。这部分人员具有大量实践操作经验,在“学院型”超声诊断人才初入岗位之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扶持作用,但就全国范围来说,其学历构成水平仍以专科为主。虽然部分人员在工作中接受了更高水平的进修、函授教育,因在岗学习时间有限、系统性不强,部分医院或医务人员自身甚至报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而敷衍了事,难以弥补其较为薄弱的综合素质。如今很多大型医院引进了先进的影像设备,由于操作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原因,许多检查功能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甚至闲置;据有关资料显示,高尖端的设备只发挥50%的效能,有些甚至不能达到50%嘲。

    3超声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3.1丰富教学形式,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超声影像涉及多门学科,知识量大,理论教学较为单调,学生易产生倦怠感。临床知识丰富、专业理论扎实的教师在超声影像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互动式讲座、PBL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确保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同时,可定期开展与住院医师的交流活动,尤其是各专科医师的定期讲座将极大丰富超声影像专业学生的临床见闻,各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建立和维护与医疗机构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为本科生提供校外实践平台,通过医院内的观摩、考察、讨论以及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与优秀校友和资深医师之间的联系,建立和完善校外导师制;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就业意向,实施阶段性的院内实习,合理安排医院见习时间,要求掌握各种型号超声仪器的操作和特点,掌握常见多发疾病的超声诊疗技术,熟悉各种检查方法及先进的超声诊疗技术,同时协助医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完成论文。

第5篇

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超声影像资料库的建设是开展超声诊断学教学、实训、实习的基础和必备条件。UIIS的使用为数字化图像的收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为超声影像资料库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影像信息基础。超声诊断学理论教学大多采用多媒体课件为主的教学方式,但制作多媒体课件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UIIS应用之后,使多媒体课件制作更加方便、内容更加丰富。UIIS同时还具有查询超声诊断意见和超声诊断描述的作用,只要输入描述疾病的关键词,就可以查询到该疾病患者的详细资料及图像,使教学内容更全面,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著增强了教学效果。在科研方面,UIIS的应用有利于将教学、学术与临床研究相结合,通过对存储报告中的数据和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便于撰写论文和科研著作。

2UIIS的应用提高了超声诊断学实训教学的质量,改变了教学模式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声实训室的硬件设备远远不能满足实训课的教学需求。由于实训室超声仪器数量少、学生人数多、实训学时有限等因素,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进行实际操作,而UIIS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在现有设备条件下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UIIS中保留的动态图像能真实地再现检查过程,模拟医院超声诊断室的实际状况,利用UIIS的超声图文工作站进行超声描述、诊断和打印,成功实现了临床实境教学,让学生在实训课中真切感受到临床一线工作的状态。因UIIS具备拥有大量清晰数字化图像和简单方便的操作界面等优点,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可以对图像资料任意调取和查看,达到动态显示、实时观察,还可使同一病例不同时间的各种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同时显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UIIS在超声诊断实训教学中的充分应用不仅减小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教学资料的来源渠道,延长了教学资料的保存时间,更重要的是加快了知识的更新速度,使师生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3UIIS的应用方便了超声诊断考试的改革

UIIS实境教学也为超声诊断的考核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测试方法。教师可以从UIIS中根据专业层次不同,在不同系统中随机挑选若干幅图像作为考试内容。当处于考试模式时,所显示的图像只显示患者的病史信息以及图像本身,学生需根据图像做出正确的技术选择和相应的超声诊断。这种方式可以真正达到考核学生诊断思维的效果,使考试变得更加方便、保密、公平、公正[4],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4UIIS在超声诊断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首先,UIIS是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医院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紧密相连,UIIS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学校与附属医院之间进一步加强网络资源共享。其次,教学UIIS内容多、信息量大,学生不容易准确选取所需内容,还会出现系统故障,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所以带教教师需要学习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熟练操作UIIS系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以保证教学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第6篇

【关键词】 中肠旋转不良;肠扭转;多层螺旋CT扫描;血管“漩涡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1.025 

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外科急性腹部疾病, 可见于先天性肠扭转, 手术后并发症, 饱食的体力劳动, 肿瘤的发生及剧烈运动之后, 表现为腹部的急性阵发性疼痛, 可伴有频繁呕吐, 常引发肠部梗阻, 进而压迫阻塞肠管, 影响血液供应, 造成血液循环的障碍, 引起小肠组织的缺血坏死, 威胁患者的健康, 甚至是生命安全, 后果很严重[1, 2]。所以选择好的检查方法对疾病确诊非常重要。有报道称多层螺旋CT扫描能清晰地显示中肠旋转不良伴肠扭转的准确部位, 对临床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3]。鉴于此, 本文通过对多层螺旋CT对于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的诊断意义做出探讨, 得到了一些结论,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2015年5月本院共有18例患者通过多层螺旋CT被诊断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组)和常规CT扫描(对照组)。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年龄7~59岁, 平均年龄(34.6±7.3)岁。包括连续性剧烈腹痛伴阵发性加重7例, 中下腹急性伴阵发性绞痛4例, 右下腹急性腹痛7例。其中男8例, 年龄7~58岁, 平均年龄(33.6±7.8)岁。女10例, 年龄8~59岁, 平均年龄(34.4±8.1)岁。 

1. 2 方法 患者检查前24 h禁食, 怀疑肠梗阻者在检查前口服2%~3%泛影葡胺造影剂1000 ml(有禁忌证或肾功能异常者服温开水800 ml)。常规CT机设定为扫描电压120 kV, 电流250 mA, 扫描层厚为5 mm, 层距5 mm, 重建层厚1.25 mm。多层螺旋CT机检查在常规CT机设定的基础上, 检查前静脉高压注入对比剂, 儿童1.5~2.0 ml/kg, 成年人90 ml, 流率3.0 ml/s, 分别延迟30 s和70 s对动、静脉进行双期增强扫描。扫描时嘱患者平卧、屏气。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医学影像扫描图像表现 观察组表现为血管漩涡征者占比100.00%(18/18), 比对照组的77.78%(14/18)要高, 鸟喙征者占72.22%(13/18), 靶环征者占55.56%(10/18), 均比对照组38.89%(7/18), 22.22%(4/18)要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手术后的结果 小肠扭转者10例, 包括肠扭转180°者1例, 270°者4例, 360°者5例。乙状结肠扭转者6例, 包括肠扭转180°者1例, 270°者1例, 360°者4例。空肠扭转者2例, 包括270°者1例, 360°者1例。肠内疝引发肠扭转360°者1例。见表2。 

3 讨论 

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常与肠袢及其系膜过长, 系膜根部附着处过窄或粘连收缩靠拢等有关, 一旦发生, 患者表现剧烈的腹痛, 非常痛苦, 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健康, 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选择良好的检查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可以确诊扭转部位, 使临床可以尽早的加以处理与治疗, 进而阻止疾病的继续进展, 提早减轻患者的痛苦, 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情况,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预后, 达到治愈目的。腹部立体平片检查能确定有无梗阻, 但无法准确定位。有报道表明, 多层螺旋增强CT扫描可清晰的显示中肠旋转不良尤其是伴肠扭转的准确部位。 

本文通过对多层螺旋CT扫描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的诊断意义进行探讨。表1结果发现, 多层螺旋CT扫描明显较常规CT显示扭转征象清晰。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的CT图像可表现为漩涡征, 鸟喙征和靶环征, 其中血管漩涡征是其主要征象。符合相关学者报道结果。此外从表2可知, 肠扭转以扭转360°较为常见, 扭转部位以小肠扭转最为多见, 其次为乙状结肠扭转。符合相关学者报道结果, 这可能与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的发生年纪、发病原因及多层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有关。 

综上所述, 多层螺旋CT扫描对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的诊断有意义, 有助于辅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尤其对于外科的腹部手术定位有重要意义, 值得临床应用及各大医院的广泛推荐。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 洪居陆, 李慧, 王强, 等. 64层螺旋CT在小肠扭转中的诊断价值.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0, 29(1):130-132. 

第7篇

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知识再积累和知识更新的基础环节,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是学校可控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环节[3]。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考虑工程硕士的特殊性,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特色鲜明的工程硕士。在进行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期间,我们通过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及现场调研,并对调查及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在课程设置上增设了实用设备类课程的讲解,针对工程硕士要求动手能力强等特点,加设了与医疗相关的设备维修理论及实践课程和相关实用性较强的应用类课程。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进行了优化以医学院校为背景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张鑫,曾碧新,黄敏,陈付毅(温州医学院,浙江温州325035)摘要:结合医学院校特点,探讨了以医学院校为背景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优化,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位论文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优化,以不断完善和规范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调整,主要表现为:

1.在讲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增加如电子病历等热门话题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

2.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及在某一领域已经有一些独到见解,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安排一些学生讲座,让学生针对自己所熟悉的领域与班级学生进行讲解与互动,从而扩大工程硕士在教学内容上的局限性;

3.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可以尝试邀请相关医院及厂家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可以增加解决某一专业问题的针对性。

二、优化学位论文指导与评价体系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主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与工学硕士不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选题应来源于医院及相关部门的实际需要或具有明确的生物医学工程背景,研究成果要有应用价值。因此,在学位论文指导方面可以实施由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与医院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医、校双方导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指导。为制定更具实用性的论文指导与评价体系,我们调研了省内10余家附属医院和部分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科室,了解附属医院及相关科室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相关部门及临床医生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毕业论文制订及相关评价体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工程硕士论文学位论文质量参考标准,并在多家培养单位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构建适合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模式

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是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材料科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由多学科的渗透与综合作用于传统医学领域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的交叉的边缘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具有跨学科、交叉的学科特殊性,在培养模式方面会出现偏重于工科或医科的现象,没有真正体现出医学工程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那么如何更好地将理、工、医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更加完善,这已成为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更好地构建适于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4]: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生产和科技发展变化的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接受新技术与信息。

2.重视实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课程讨论会,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与创新意识。

3.师生共同参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由侧重传授知识转向培养探究能力,由片面增加学生认知成长转向兼顾学生情感发展,课程内容由静态的稳定划一走向动态的开放灵活,课程不再仅仅作为面向过去知识的载体,而更多地呈现为面向未来发展的过程;课程设计趋向更大的弹性,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了选修课的数量,多方位地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设置与发展,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需要,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课程的设置与修改,而不仅仅是由学校单独制定,课程的组织不再限于学科界限而是面向跨学科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表现为:

1.由学校教师和医院临床医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真正实现理、工、医的有机结合。

2.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真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针对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对现有仪器设备的看法和改进意见以及病人的需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

3.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思维;医学生;医学计算机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6-3846-02

Abstract: Cultivation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bility is the hot topics of current basic computer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 This article focus on how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computational thinking of medical students,in order to improve med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core.To further enhance the ability of computer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lifelong learning of medical students,several practical experiences have been explored from basic computer course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design of medical computer applications.

Key words: computer based teach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 medical students; Medical Computer Applications

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并已成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此期间,教育部高教司先后于1997年和2004年分别构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3个层次的课程体系结构与“1+X”课程方案。回顾这两次重要改革,无疑给计算机基础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交叉学科的兴起和社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1 计算思维

近年来,计算思维的培养已成为国际和国内研究的热点,计算思维能力将成为21世纪每个人的基本能力。2010年《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的核心要点也强调“需要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1]。

1.1 计算思维的提出

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杂志上给出并定义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CT):CT是运用计算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的一种方法。它是如同所有人都具备“读、写、算”(简称3R)能力一样,都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2]。

1.2 计算思维的核心要素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指委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目标:①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②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④信息社会终身学习能力[3]。不难看出,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恰恰说明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其中“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恰好反映了计算思维的两个核心要素:计算环境和问题求解。陈国良院士及国内的一些专家在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和探讨。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在课程原有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相应专业,将计算思维与专业应用进行有机融合,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应仅停留在介绍计算机学科本身,而应从更高的角度挖掘其在专业领域的关键应用,展现计算机学科的思维方式,培养当代大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工作过程中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创新实践能力。

2 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涉及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知识内容。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要培养医学生对计算环境的认识,还应该培养医学生掌握在计算环境下的问题求解方法,这是培养医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创新性地解决医学问题能力的重要基础。

2.1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设计

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目标,针对医学院校的特点,我们初步设计了如下培养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该体系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知识层,明确了医学生应具备与岗位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分为八个方面,包括:医学计算机应用、医学数据库技术等模块组成;第二层为能力层,即知识层对应的能力目标,由医学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医学数据库应用能力等对应能力组成;第三层为核心层,即知识层和能力层的最终目标是使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医学信息技术。

2.2 医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

在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课时被压缩的情况下,有选择性地开设上述课程。对应于知识层的“医学计算机应用”和“医学数据库技术”设定为必修课,其余设定为选修课。在选修课的开设过程中,根据专业不同各有侧重,如医学影像专业可以开设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医学多媒体应用等相应课程。

2.3 医学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设计

医学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与Internet应用、Office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和医学信息系统基础。我们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新医改形势下对医学信息技术的需求,运用计算思维强化对医学生IT实用技能、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精心设计案例和综合拓展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医学信息技术的水平和应用能力。下面以医学计算机应用课程为例,介绍具体做法。

1)在Word软件的教学中,老师先展示一个精心设计与医学知识相关的样本文档,先精讲其制作,后布置综合性拓展实验。要求以专业知识为主题,制作一个包括目录、图片、表格等元素、长度不少于3页的文档,要求内容完整,并融入Word多种排版技巧。在下一次课上一一展示,全班同学参与评分,评分项目包括文档内容、文档版面设计、素材运用、设置技巧等。学生将自己的专业思想以word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用计算机实现了手工书写和作图的过程。这对于学生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概念的抽象性做了进一步的铺垫。而且为以后毕业论文的撰写、毕业推荐表的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excel软件的教学与上述方法类似,我们选取我校附属医院住院部内科病人产生费用的真实数据,包括对病人数随年度和季节的变化、疾病的季节性变化、疾病与费用的关系等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要求以图表、表格等多种形式展现出分析结果,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4-5人为一小组)。以上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对excel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对数据的洞察力。

3)PowerPoint演示文稿可以被认为是由基本元素,包括文字、图片、动画和声音等构成。因此制作一个演示文稿需要实现这些基本元素的控制、组合与出现次序的机制,这个机制就是“程序”。在幻灯片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的“程序”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在其教学环节,同样以小组为单位,以某专业知识为主题,编制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交互性的演示文稿,页面不得少于5页,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将其作品进行陈述。以上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在医学信息系统章节内容的学习完成后,要求学生自己设定研究主题与方向,包括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系统PACS等相关内容,指导学生运用网络与信息处理技术检索、下载、分析和综合相关资料,并撰写相关方面的综述性论文。同时鼓励并协助学生将优秀论文投稿到杂志社发表。

通过以上四个综合性拓展实验的设计,将医学知识与计算机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在专业方面的应用,满足了医学生计算机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在基于计算思维的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极大地提高了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设计

为了强化软件操作技能,我们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医学计算机应用自主学习平台,该平台将软件分为某些知识技能点,如字体设置、段落设置等,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学生完成知识点的情况。同时,为了缩短学生的临床适应期,在同一服务器上安装我校附属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并设计了某病患就诊流程拓展实验,由学生完成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具体就诊流程,使学生对医院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医院的管理有了更真实的体验。

以培养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主导组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掌握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其医学专业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只靠一门课程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应设计完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进行精心设计;另一方面,拓宽教师的专业口径、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从计算思维的高度进行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尚处于摸索阶段,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10(9):5-9.

第9篇

1.加强临床能力的训练。按照卫生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所规定的统一培养目标,要求临床医学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和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领域内常见病,达到卫生部下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2]。由此可见,临床医学研究生不能仅仅是技能熟练的“处方师”或“手术匠”,临床能力也绝不只是临床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应是知识结构、逻辑分析、综合推理、诊断治疗、决策能力及实践操作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3]。因此,医院科教科和研究生导师要根据培养目标联合制定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计划,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计划内容包括:(1)在导师和上级医师的指导下,研究生参与管理病人,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临床操作技能;(2)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科室的疑难病例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分析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3)研究生应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进行创新活动;(4)研究生应轮转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拓宽全科领域的知识面。

2.临床实践考核。为了提高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质量,应进行临床能力考核。考核可分为出科考核、中期考核和毕业前考核。一是出科考核。各临床科室成立科室考核小组,负责出科考核工作,以保证研究生在各科室轮转的质量。出科考核的内容包括3部分:(1)平时表现;(2)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和病历质量的考核;(3)医德医风考核。对于出科考核不合格者,继续留在本科室学习,直至考核合格为止。二是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由附属医院组织进行。附属医院成立专门的教学管理小组,由小组选择一名病人,考核研究生的临床诊治能力。考核内容包括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诊断和治疗水平、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等。三是毕业前考核。毕业前考核由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处组织进行,主要考核研究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处理常见病的能力。

二、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主要区别是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完成科研活动所需的能力,包括科研的洞察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4]。科研工作主要按照以下3个步骤来实施。

1.选择课题。选择课题是科研工作的核心,也是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选择课题必须以一定的理论基础为依据,因此,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和资料,了解本学科最新进展,找出专业发展的空白与不足之处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写出课题设计报告。通过选择课题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临床研究生的课题选择应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尽量涉及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的研究,其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这样才有临床意义。反过来,可以通过临床实践检验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发现其不足之处,有助于课题的完善与提高。研究生选择课题后,举行开题报告会,邀请本领域的专家参加,对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从而使得课题的设计进一步完善。

2.课题的实施。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研究生不仅要动手做实验,还经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需要研究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在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中,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课题研究开始以后,研究生往往需要与实验室工作人员、同学、病人及其家属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了研究生的沟通能力。总而言之,通过课题的实施,锻炼了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生应定期汇报研究工作,使导师及时了解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完成。同时,导师也要随时检查研究生的工作,防止弄虚作假。

3.撰写论文。论文写作能力非常重要,研究生多年的学习成果最终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得以体现,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能够充分证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对其学习和科研成果的总结[5]。在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之前,邀请一些专家就如何写好论文进行辅导,传授论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导师也应检查和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论文质量不高者,不得参加答辩。

三、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理论知识

1.优化课程体系。高等医学院校传统的课程体系明显落后于现代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知识面过窄等问题。因此,要强化跨学科、开放性的课程设置,体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前沿知识的统一[6]。跨学科知识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跨学科知识,研究生的视野就受到限制,从而影响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更新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内容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内容比较陈旧,即使是最新版的教科书,从编写到审稿、出书一般需3至5年,甚至更长时间[7]。经过如此长的出书周期,教科书的内容明显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用这种陈旧的书本知识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研究生。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把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研究生,使研究生了解这些成果,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进行科学研究。

3.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教学法,即教师讲,研究生听,研究生被动接受知识,造成研究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应当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大力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竞赛式、案例式等教学法,变研究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

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陈至立在第一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导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水平的导师能够站在学科的前沿,预见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他们一般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有创造性工作的经验,他们治学严谨,对研究生严格要求,鼓励研究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8]。”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的理论水平、临床能力、科研素质、医德医风等都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导师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主要原因如下:(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导师的学历层次整体偏低;(2)由于扩招,有的导师带的研究生过多,或因为兼职太多,工作量过重,无暇指导研究生;(3)有的导师是刚刚毕业的博士生,缺乏指导经验;(4)相当数量的导师研究经费不充足,具有国际学术研究背景和经验的导师比例偏低、国际交流能力偏弱,这些都会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9]。因此,必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1.完善导师的遴选和淘汰制度,提高导师队伍的质量。学校应建立学术委员会,制定导师选拔的标准和条件,将承担有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裕、科研成果突出、教学能力强、道德品质优秀、临床经验丰富的人员纳入导师队伍。对新增的研究生导师进行上岗前培训,让他们聆听老专家、老教授介绍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使他们了解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过程和自己的职责。定期考核导师的学术业绩(如科研项目及学术论著)、工作态度、培养能力等,督促导师履行职责。对于连续几年没有科研项目、经费和成果的导师,或者因导师失责而出现研究生毕不了业的,则取消其导师资格。

2.研究生导师需要不断学习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3.坚持执行导师每年招收研究生不超过3名的规定,以保证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每一位研究生。同时,要求导师在社会上的兼职不能太多,否则会减少对研究生的指导,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聘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家来校担任兼职导师,介绍新知识、新技术和国外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从而加强学校的导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