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总结

时间:2023-03-03 15:54:36

导语: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一、前言

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处于关键的地位,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虽然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已经逐渐开始实行内部控制,但是大多数管理人员将内部控制误认为内部牵制,或者内部控制还仅停留在财会层次,而没有实现对财务管理全过程的内部控制,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即使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也没有落实到位,缺乏必要的监控手段,没能真正发挥内控作用。

(二)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内部控制制度处于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避免在财务管理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在新会计准则的背景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所改善,但从整体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内部控制制度缺乏一个完善的审核机制。在资金使用中,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资金使用的审核不够重视,导致审批及复核工作出现漏洞,影响和制约着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的财务状况。

(三)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财务管理人员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最直接的执行者,其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加大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力度,但从整体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比较低。一些财务管理人员掌握的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有限或者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导致在内部控制工作中无法灵活的应对各种财务状况,在进行财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计量支付等方面出现错误,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出现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个财务状况。

关健岗位和高风险领域岗位,要定期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好处是能发现这些错误,以防这些关健岗位的人员舞弊,关健岗位的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才能在关健岗位上更好的为民服务。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树立内部控制的意识

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处于关键的地位,它对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其内部控制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在内部控制工作中自觉地做好各项工作,使内部控制工作更好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对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领导可以采取在单位内进行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宣传,也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召开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专题会议或者进行一些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活动。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财务人员、财务信息、财务预算、投资管理、收益管理、资金管理、筹资管理、财务风险、财务制度都属于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这些内容的监督及管理,为实现财务总的战略目标提供有效的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 定期对内部控制工作中的各项业务及每个岗位进行核查, 形成实时的监督控制体系。可以选择工作能力及责任心强的人员构成专门的监督部门, 并把这个专门的监督部门纳入部门日常规范化的管理范围内, 再把每次核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反馈给出现财务问题部门的负责人,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2、在建立监督部门的时候,让相关的财务人员在制度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让每一个财务人员明确自身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及队伍建设

财务人员的素质及队伍建设决定企业是否具备高效运转的能力,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人员的素质及队伍建设上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1、定期进行培训, 不断完善财务人员的的知识体系。财务人员不应该满足于已经掌握的知识, 要主动吸收相关的税收、审计、金融及法律知识, 不断提高业务中的应变能力。2、提高更新知识的能力。财务人员要对新形势下的知识具备很强的吸收能力, 并且能够契合时代快速变化的要求。提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迅速接纳并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现代信息时代中显得特别重要。3、具备总结归纳能力。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 财务人员一定要保持清晰的思维,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错综繁杂的信息中找到需要的信息,总结归纳,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四)深入细化内部控制措施,促进全面的预算制度

采购预算、成本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各项费用预算、现金预算与总预算都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预算内容。依据预算的时间可以划分为月度预算与年度预算。月度预算是构成年度预算的基础元素,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结合单位日常的工作要求,按照滚动编制的形式来编制。资金收入及支出两条线是全面展开预算编制的两个重要部分,而且要把人力物力纳入全面预算的范围里。

参考文献:

[1]魏驰东、张艳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常见误区分析[J].治淮.2011(10):101-103

第2篇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必要性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起到自我保护和自我制约监督的作用。财务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对财务进行治理,经过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现代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能够极大的促进现代治理机构的形成和现代管理机构的建立。由上可知,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谈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该从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与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运营的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法人制度建设、财会工作人员对财会内部控制的工作意识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会管理人员工作规范等方面体现。1.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未能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营相结合。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过程中,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重视采购业务和资金管理业务,轻视资产管理和财务保全。行政事业单位事业性乱收费现象严重,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预算内收入直接转化为事业单位外收入。这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与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运营的分离,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法人制度不健全,内部财务岗位设置不合理。根据我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不相容的岗位包括:会计记录与业务经办,稽核检查与业务经办,财产保管与会计记录,监督检查与授权批准等。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相对比较精简,加上内部法人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岗位设置不合理,一人多岗的现象普遍存在。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意识薄弱,对内部控制工作不够重视。因此,在一些制度的执行和实施上不能够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势,而且单位管理人员有时不能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工作。从而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制度本身的威慑力和纪律性,使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形同虚设,失去了其在财务管理上的实际意义。4.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基本工作不规范;票据管理不够严格体现在票据的领取、使用、作废中存在漏洞。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不能完全履行责任而且资金管理不严格,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出现财务记录不明确、财务下落不明等问题。

二、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国家职能与经济社会的协调优势,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重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积极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金活动和财务管理的重要制度,面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诸多内部控制问题,必须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要想更好的发挥财务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优势,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加强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行为规范,这样才能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上做出典范。同时领导部门应该从长远的出发,加强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知识培训和宣传,积极动员各部门配合单位内部财务会计,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完成内部控制工作。2.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解决当前所有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问题的关键。内部控制制度是完成内部控制工作的依据,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只需严格地的按照制度进行内部控制工作,使得每一步工作都能有相应的制度可循。避免了工作不到位、权力人员营私舞弊、职能和权限分配不明确等问题。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也要发展和规划建立起完善的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监管体制,保障单位资金的进账和支出都能有单据依据。3.加强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会计基本工作流程。财务管理的特点是在监督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体现监督,做账要求依据准确,手续完备,科目清晰,金额准确,这也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工作特点。内部控制的基础工作是在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对票据管理、加强对事业单位资金财务进账和支出管理、加强授权审批和印鉴保管等。4.建设行政事业单位优秀的管理层和财务管理团队,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内部控制工作中来。优秀的管理团队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这不仅体现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上,而且体现对财务管理理念的理解和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长远看法上,是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前提。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形势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应该能够适应当前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高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是不断的提高内部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同时,具有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能力的专业人才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更新财务管理理念的关键。

三、总结

第3篇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于制度、环境以及风险管理等层面,结合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五要素,总结为以下问题:

1.制度层面内部控制中控制活动这个要素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能够应对和控制的制度和程序,因此内部控制中制度性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制度体系并不完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表现为单位没有单独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缺乏明确的财务岗位责任制,无有效的单位内部支出约束机制等,导致了单位财务管理随意性大,财务人员职责不明确,造成了财务管理的失控。(2)资产管理和控制制度薄弱。表现为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会计人员并未像企业那样对资产进行严格的账务管理,“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现象严重,导致资产的账实不符以及资产流失现象严重。(3)预算控制刚性不足。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制度编制粗糙,没有细化到具体的项目。同时,由于预算之外的追加项目多,使得预算的随意性大,不利于实现预算管理权威性和约束力的功能,也无法发挥预算控制作为内部控制核心环节的作用。

2.环境层面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首,是实施内部控制的根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单位的人力资源政策、单位的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诚信和价值观念、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单位文化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的问题主要有:(1)单位员工尤其是领导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内部控制在单位管理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权责分配不清。主要体现在财务会计部门只从事单位的账务处理工作,并没有参与到单位的管理活动和管理决策中。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岗位设置的不合法合理的兼岗现象,不相容职务未能相互分离,从而导致岗位之间的制约和监督力度不足。(3)内部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随着政府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财政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的开展,以及资金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物品购买实施政府采购等制度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领导渐渐将纪检监督等同于内部审计。因此,在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上也就不再用心,导致内部审计部门虚空,审计人员不具备基本的审计专业水平、对审计单位问题的处理权限不足等问题出现,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3.风险管理层面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五要素之一,是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单位及时科学的识别和分析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各种相关风险,并能科学合理地确定应对这些风险的有效策略。行政事业单位风险包含单位组织层面的宏观风险和单位业务层面的微观风险。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在组织层面上,由于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缺乏有限的制约监督机制,导致我国行政事业面临滥用公共权力和腐败舞弊的风险。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不受市场经济竞争的影响,难以保障公共资金使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使得社会上出现了非法的“寻租”现象,严重浪费了公共资源,造成了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不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业务层面上则主要包含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中的各种风险,亟待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针对上述风险的措施。

二、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策

1.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上述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充分说明了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地内部控制体系已迫在眉睫。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全面风险管理(ERM)的相关理论建立一个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部门的特殊性,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企业关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结合的内控体系,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如图2所示。首先,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实施要考虑到该体系的先进性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适应情况。因此,需要在设计和实施时遵循一定的原则,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原则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设立原则,总结为以下几点:(1)适用性原则。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特殊性,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并且保证措施具有高度可实施性。(2)成本性原则。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下的内控体系要有一定的适用性而非复杂性,要杜绝形式的过于复杂而引起的高成本,加强可操作性,避免体系流于形式,最终实现以最小的成本防范最多的风险,从而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3)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是指要系统性的设计内控体系。首先在单位整体层面上设定控制目标和管理流程。然后,再在每个具体的层面上设计目标和策略,实现决策层、执行层、操作层的完整监控,最终实现内控管理的目标。

第4篇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是服务于民的政府部门,企业内部监管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与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的分析,结合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财务制度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财务控制 措施

财务控制的最终目标是评价财务控制的合理性。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目的是让政府部门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国大多数企业制定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保证了企业决策的有效,维护了企业的财产安全,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

1.有助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信息质量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单位和部门受到利益的驱使,各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各种各样违规现象出现,特别是政府部门,由于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不健全,透明度差,会计计信息不真实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政府部门缺乏市场竞争压力,,一些权力部门出现空缺,为一些不法之徒提供了方便之门,再加上一些官员素质低下、觉悟不高,案件近些年来不断出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2.有利于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

为了建立简洁的公共财政制度,一些改革制度相继出台,如部门预算、国库单一账户等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应该依靠这些科学的管理手段来维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

3.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和结构都在发生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职责正向多元化经济发展,在这样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单位或部门内部的管理,尤其是单位呀部门内部的财务控制,以保障各项事业稳健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控制意识不强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或部门的领导没有正确认识内部财务管理的的重要性,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制定的财务控制制度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影响了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动作,由其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单位内部的中心领导者完全依靠个人意愿进行支配,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发挥。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制定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最几年,一些关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书籍纷纷上市,使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开始重视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仍然存在很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制度的内容不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很难在单位内部实施。如日常办公支出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财务审批权限不严谨,大额支出计划没有集中的审批制度,容易使思想觉悟不高的工作人员暗箱操作,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与企业的经营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一些单位的领导利用职务之便占用单位资金、财产。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岗位人员的要求不严格,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够准确。

4.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预算执行不够严谨

目前,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监管的力度还不到位,一些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不符合实际,编制的财务预算内容比较粗糙。往往预算开支多于实际工作的开支,浪费了大量的政府资金。往往行政事业单位制定的财务预算涵盖的范围较广泛,后期因预算细节的变动,会随之增加较多项目的资金支出,使预算的约束力和权威性减弱。

三、制定有效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应该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应当切实的起到监督和反馈的作用,覆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与外部业务的执行。

2.合法性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在完善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同时,要把握住制度执行的合法性,这是内部财务控制的前提条件。

3.岗位职责相分离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岗位职责与权限应该相互分离,确保合理有效的设置单位内部每一个岗位,保证每个岗位之间的权责明确,相互制约。

4.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小于效益,是所有经营管理制度应该做到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通过科学的成本控制手段加强企业内部成本效益管理,使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支出得到合理的控制。

5.适时性原则

单位内部的相关制度应该随工作环境的改变而适时的做出相应调整,使单位内部制定的财务控制制度发挥应有的效力。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措施

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对法律规章负责,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要对单位的负责人负责,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单位的领导者要综合学习和掌握法律、法规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动员单位内部全体员工相互配合,有效的执行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定期对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客观的审核单位内部财务收支情况,对于不合理的收支情况及时做出处理,以保证财务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2.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

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执行财务控制制度的成效,因此,必须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让会计人员加强业务方面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的培养,从单位领导层做起,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执行财务制度的自觉性,支持财务工作人员依照规章制度执行职责,不断提高内部财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单位内部应该配备年轻的财务工作人员,充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力量。

3.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时,应该按照单位实际情况,加强企业财产物资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明确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岗位责任,使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加强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管理与交流。从要根本上杜绝会计信息资料的不真实、不完整情况的发生,各部门应该相系联系、协调、制约,控制内部会计工作的的执行规范,做到单位内部财务工作人员职务职责相分离,提高财务工作的的效率。

4.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与外部的监督管理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财务审计制度,对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财控制制度合理化、规范化。通过内部财务审查的结果,对单位内部制度的漏洞进行及时的补救。部门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单位内部管理审计,对单位薄弱环节的控制,做到以制度管人,以技术手段进行财务控制。

其次,要充分发挥国家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权威性机构的监督作用,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设的监督和指导,促进单位内部财务制度的动作。

通过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督管理的良好配合,使单位责任人能够及时发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及时做出修改方案。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私营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行政事业单位也面临着改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执行情况直接影响着政府部门服务于民的质量。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有效的组织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应该不断的推陈出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单位内部管理体系,确保国家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在人民群众内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104-02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是行使国家赋予的一定权力、具有一定的政府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机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是客观存在于财政、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工作和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国家与单位、单位与单位以及单位内部的经济关系,它是事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须与事业的发展相适应。财务管理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以各种形式存在的资产得到全面反映;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得到加强;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为上级及有关部门提供全面系统的经济信息;能够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杜绝浪费现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行收益能够在正确的财务控制模式下得到稳定与提升,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管理工作与单位的管理框架也密切相关。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序管理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

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实施以来,各行政事业单位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部分单位重视不够、制度建设不健全、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问题。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薄弱,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意识薄弱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的有效控制对其资本运作及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未给与足够重视。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关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制度,但是仅停留在制定层面、文件层面,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执行,使得制度与实际工作相脱离,失去了制定制度的现实意义。甚至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从最高层领导开始就灌输一种“不需要财务内控”的思想,认为所在的行政事业单位就是清水衙门,也不会有重大资金支出,也就没必要设置财务内控制度,也没必要按照内控制度去执行。这些思想观念都使得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不能发挥充分的效能,进而导致财务控制环节的薄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甚至整个单位存在重大的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未与日常运营相结合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作为一个单位的服务部门,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框架的一个分支,与其他行政部门、业务部门都密切相关,相互影响。有效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运行,并非只是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而是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都密切相关,只有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管理工作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营进行良好的结合,才能确保其在单位的整体管理当中起到应有的规范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相关人员尤其是非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与自身工作、业务没有联系,保持一致漠不关心的态度,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将其放在管理过程中相对重要的环节上。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被架空,在实际执行中,没有相应的、不间断的执行对象,财务无法有效运行,例如预算的执行中断或偏离预算,使得预算编制浮于形式;国有资产的无效消耗和流失;出现这些结果,正说明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内不控制的执行中并不能对非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控制,不能很好地与单位的日常运行相结合。现实行政事业单位全面的内部控制的关键是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同时也要与其他内部控制相结合,才能有效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三)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未与财务信息化相结合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技术的进步,财务管理系统中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得财务管理内控控制的也更加容易实施;另一方面,也给财务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了潜在风险和漏洞,增加了财管管理内部控制的难度。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普及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了新的管理手段,优化了财务管理手段,同时增加了财务舞弊的方式方法以及可能性,在会计电算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下,财务管理的业务处理过程会增加信息化技术人员,对于信息的输入、报送与输出工作等工作,因操作人员的权限不适当,使得会计信息在各环节都存在财务舞弊的风险。

(四)相关监督缺乏导致财务信息失真

有效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首先要按照《单位内控规范》等,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因地适宜地制定好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同时,要有强有力的监督。监督的缺失或失效为事业单位财务“随性而为”提供了土壤。目前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双重领导”的现象,使得内部审计严重缺乏独立性,在审计过程中,考虑到某些部门或领导的利益,无法全面开展审计工作,导致财务审计取得的结果不具有权威性。另一方面,由于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编制限制等客观原因,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不规范、不相容岗位未分离等情况时有发生。如: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财务记账与审核由一人兼任,财务印鉴章全部由一人保管等。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从源头开始就存在缺陷,从而使得整个内部控制系统处于“瘫痪”状态,进而影响行政事I单位整体内控的实施和发挥有效的作用。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强化风险意识,增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

思想指导行动,只有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各种活动才能够有序地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是财务管理工作得以顺利执行的推动者,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负有直接的义务和责任,其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的工作氛围,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单位负责人开始,形成从上到下、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体系,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做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工作,加强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管理,引起全员的高度重视,灌输风险意识,制定相关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并付诸实际,从而推进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保证国有资产和资金的安全,促进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全面推进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促使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与日常工作相结合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建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各管理部门、业务部门都应参与其中,才能有效推进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中,财务负责人是主要责任人,同时其他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应积极配合,确保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在制定财务预算、执行财务预算、资产的采购与使用中,各管理部门、业务部门要了解和熟悉与本部门相关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实际行动与制度的相符和一致。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中,各部门执行的同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相关沟通交流,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得以科学合理地实施,使得内控控制效果不断地得到提升。

(三)加强信息化控制,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在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当今时代,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变得较为容易,在信息化这把“双刃剑”下,要充分利用好这把“双刃剑”。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在信息化环境下,重视对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信息技术人员对财经纪律的充分认识,加强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精神,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系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良好运作奠定结实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财务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安排实操或其他教育培训费课程,帮助员工了解会计电算化工具的使用方法。在信息化环境下设置不同岗位、不同权限时,严格按照财经法规的规定进行设置,避免操纵人员的权限的重叠带来的舞弊风险。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单位的实际需要,不断对信息化程序进行完善,提高财务管理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依据单位的需要,还应当不断升级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相关程序,提高财务控制效率和效果。

(四)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监督与审计

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审工作的质量及水平直接体现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结果上。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重视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由专人负责对内审部门的领导,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由内部审计部门对财务管理及其内部控制制定专门的内部监督审计制度,实施定期的、不定期的审计和监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单位考核评价部分,引起对单位内部审计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视,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必要时,针对重大事项,通过外部审计中介机构,抓住外部审计独立性的优势,辅助单位各部门对内部控制情况的进行管理和监督。从而,使得财务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化,控制和减少经济犯罪,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

四、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的不断信息化,内部控制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效管理工具。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实施以来,各行政事业单位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鉴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仍存在的各种不同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结合自身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及特殊性,探索适合自己单位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在执行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有序运行,确保相关资产和资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孔令玲,朱晓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管理观察,2014(24):48-50

[2] 那明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15(6):31

[3] 刘涛.浅析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J].财会学习,2016(11):254

[4] 何云燕.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知识经济,2012(7)

第6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原因;解决措施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在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1.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资金分配不到位

在财务管理资金分配这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如果没有及时做到位,就会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上毫无章法可循,没有规章制约,没有先后秩序,就会出现资金随意使用的混乱现象出现。一方面,在我国许多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当中,对于财务会计的职位并没有非常严格的去区分,也没有一个有效合理的监督管理体系来对财务管理进行制约,所以就让现在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都有着非常多的漏洞和不足,甚至有许许多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对库存都不会去做一个盘点和总结。另一方面,“收支管理上有着严重的不足和缺陷,对于收支管理,本意上是为了让行政事业单位筹集部分财政资金和平衡社会收人,但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却以各种名义和手段自定项目乱收费”。[1]

1.2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使得资金使用效率低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市场化方面有着较为严重的禁锢现象,就因为这样,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往往无法市场化,并因此出现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例如:“财务管理上对预算的没有规范的进行、各项经费相互挤占现象多、费用支出没有具体的计划也没有具体的额度限定,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甚至会以赊销的形式把库存物资售卖,账目挂在应收款账户,事后却不及时的清理结算,长久导致呆账形成”。[2]此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和支出不公开透明问题早已不新鲜,而且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不规范,很多情况下,不仅不会对费用使用上的一些情况做一个核对,而且大抵都是用事后报销这些方式来进行核算。

1.3国内监管体制不健全

中国的财政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时刻改进完善着其本身,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职能也随之变化。但是因为体质本身的一个特性,所以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有单独的财务部门,但在其具体分工上,会计仍然会有着出纳混淆不分的情况,不同的岗位之间的监督还是用着相互牵连、相互监督的传统方式,而单独的监督体系依旧处于不健全的状态。

2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在存有问题解决方案

2.1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面对现有问题,首先解决的便是人才的培养培训,对内部人员多举行一下相应的知识讲座和专业能力的培训,从而使得内部工作人员拥有对财务管理、资金控制预算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水平。而且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要有着足够多的重视,因为财务管理所影响的不仅仅只是财务部门,而是与整个单位发展都紧密相连,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素质提升要加大力度。

2.2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

如何使得每一个财务管理人员都能发挥好自己的岗位智能,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一个合理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决策程序的制定,用科学、系统、程序化的管理决策指导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资金预算和成本控制。[3]通过一个有效的监督体系,并且以此为前提来加大监督力度,使得各方面都能够按规矩规范办事,严格遵守法纪法规,从而促使资金的效益得以最大化。

2.3完善工作网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会计工作网络化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有着质的飞跃,不仅能够起到财政、税务部门同步监督的作用,而且对于财务一体化管理也有着积极作用。

3结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进展快速,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迎来了各种挑战,而行政单位也应该对此予以重视,只有积极的面对到来的财务管理问题,并给出最有利的解决方式,才能使得单位能够更加高效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李雪.浅析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纳税,2018,No.193(13):123.

第7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

随着的我国财税改革不断深入,会计行业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财政中心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会计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管理会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内部管理工作,也得到了高度重视。从国家层面来讲,财政部全面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对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应用高度重视。管理会计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各个环节,是个不断更新发展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为管理者提供更详实有效的财务信息,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支持。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一、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在西方国家,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管理会计就逐步发展起来。在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的比较早,并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在行政事业单位基本上还处于新兴事物,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管理会计还不是很了解。目前,我国每年财政预算支出大部分都是通过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每节约一个百分点,就节约了上千万的资金。因此,我国着重加强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016年10月,财政部制定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以建设管理会计体系为抓手,引导、推动管理会计广泛应用;探索会计信息资源有效利用机制,进一步推动各单位会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强政策引导、经验交流,不断强化会计工作在信息利用、资本运营、价值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规划纲要》明确了管理会计的作用,主要是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提供高效的管理依据和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管理会计的功能,从简单的记账、算账和报账,提升到分析过去,控制现在和规划未来的有机结合。通过积极发展和培养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可以促进会计工作从记账到财务管理,财务决策的转型,促进会计人员从传统的“账房先生” 向理财者、管理者、决策参与者提升。

二、现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实施情况

(一)对管理会计缺乏正确认识,发展初期举步维艰

我国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管理会计的时间较短,理论研究不足,应用经验少之又少。在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中,管理层对管理会计重视不足,认识不深,难以将管理会计深入贯彻到每个工作环节中,严重制约了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致使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不利于行政事业单的财务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职能设置不合理,导致管理会计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还有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将管理会计职能由多个部门替代执行,削弱了管理会计职能的完整性,降低了管理效率;管理会计的应用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繁琐性和复杂性,也导致其很难在实际运用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形同虚设,管理会计难以实施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必须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完善、强化实施, 进一步健全、完善以间接管理为主,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并用,有利于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体制。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混乱,岗位职能不明,单位内控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部门并非独立部门,也不具备专业人员,内控制度制定也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导致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许多规定难以深入执行下去,使内控失去应有的作用。

(三)管理会计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实施管理会计,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或者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半数。由此可见,高精尖的会计人才非常稀缺。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虽然具有职称,但是年龄偏大,对会计信息化建设力不从心;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实际经验不足,对政策把握不准,使得会计人员出现“断档缺货”现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为会计人员提供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也比较少,使得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理论不熟悉,缺乏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际的工作经验辅佐,无法准确的理解相关管理会计实施要点,导致无法胜任财务管理工作。另外,一些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预测判断能力不强,业务处理准确度不够,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政策理解偏差,财务核算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等情况,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的实施。

三、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产生的问题如何解决

(一)加强对管理会计的正确认识,促进管理会计的应用

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改革来说,要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全面加强管理会计制度建设,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转型升级。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深入学习把握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知识,通过高度重视管理会计的在执政过程中的应用,积极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管理会计制度,打造出管理会计应用的良好氛围。

其次,转变行政事业管理人员的观念,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将管理会计应用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环节中,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控,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的形成。

最后,借鉴成功经验,明确划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岗位职能,既保证能够相互制约,又能够发挥职能作用。

(二)加快管理会计制度完善,进一步推进内控建设

管理会计的改革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规划纲要》指出:“2018年底前基本形成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以管理会计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以深入实施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为抓手,积极推动企业和其他单位会计工作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会计工作在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提高理财水平和预算绩效,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管理会计改革要积极分析管理会计发展规律,总结以往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找出解决方法,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会计制度。从而为中国管理会计发展奠定基础。行政事业单位要理论结合实践,分析一些成功案例,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出适合本单位的管理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要建立完整的会计管理体系,完善内控制度的建设,重点侧重于加强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本单位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分解各个业务环节,评估风险隐患,制定应对政策;有效运用内部控制一些基本方法,如内部授权审批控制、预算绩效管理、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信息内部公开制度等,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有效实施。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权力相对集中,实行部门和岗位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并进行定期轮岗制度,加强有效的监督管理。

(三)加大对管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

现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只有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专业素质,打造一支具有综合素质,专业性强的队伍,才能使管理会计更好的实施开展下去。想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财务人员的基本理论素养。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会计政策的洞察力,所以必须保证会计人员具备从业资格证,并鼓励会计人员进行专业职称考试,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技能。

第二,举办在职会计人员专业技培训,加强继续教育的学习。财务人员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施者,应不断更新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深造,扩大知识范畴,拓宽财经视野,提升专业技能。作为在职的财务人员,不能以工作繁忙为懈怠理由,停止学习的脚步,应该努力了解国内外管理会计发展方向,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使自己具有把握宏观经济环境、发展形势的能力,专业分析判断能力及财务管理控制能力。

第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守会计诚信理念,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在日常工作中,行政事业的管理会计要做到敬岗爱业,遵章守法;客观公正,事实就是,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减少差错的产生。建立健全会计管理队伍的选拔,督促会计管理人员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理论业务修养,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服务会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四、结束语

在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属于发展初期,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及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政府财务管理需求的管理会计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具体的发展情况创新管理会计实施方式,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对管理会计应用的认识,努力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推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宝.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0).

第8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创新管理精细化管理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会计、内部控制、预算、决算、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行政事业单位是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的国家机关单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以财政拨款和经营收入两大部分为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控制、财务核算和监督管理的系列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行政事业单位为社会居民提供经济服务和经济管理的活动。行政事业单位要对资金进行科学筹集、分配和使用,确保事业单位工作顺利进行,具体包括预算管理、结算管理、收入支出管理、资金往来管理、财务监督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决算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财务管理从功能上讲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供给的内部支撑和管理核心,是稳定我国资产价值、财政收支、资金控制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财务管理是健全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组织结构、发挥预算、风险控制、投资预测职能,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改革的推进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势下,改革和完善财务管理形式是规范其经济活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防范所面临的风险、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必然要求,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发展。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存在问题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因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相比市场化和公开化弱化,并受传统管理机制和理念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缺乏对财务管理重要性,全局意识和整体意识薄弱,在财务管理上资金、硬件及人员配备上不足,难以保证现代化管理要求;国家和各级主管部门出台的相应的法律不完善,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约束力不够,财务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缺乏深入理解,降低了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各部门的具体职责、责任分配不明确,在管理机制上缺乏部门间的有效配合,难以开成管理合力,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2.2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行政管理制度存在漏洞,财务核算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形式化、片面化,缺少实效性;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支出项目内容繁杂、分类不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及折旧处理工作不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基础不扎实,账簿明细记录设置不规范,程序操作不规范,缺乏真实性、可靠性;资产管理过于松散,资金运转模式存在一定漏洞,固定资产管理滞后,固定资产采购、领用手续不健全,资产清查过程不全面,资产闲置、资产滥用、固定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实物资产利用率较低;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编制工作模式比较落后,缺乏系统性的制度规范,在关键的环节上预算执行力不足,对超出预算的专款缺乏及时地跟踪和调整,难以为财务管理、财务决算提供有用支持;缺乏长期、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绩效考核结果缺少真实性、绩效考核评估缺乏依据,指标控制失效,难以有效发挥绩效考核职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比较低。

2.3内控机制不完善、监督体制有待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不重视内控制度建设,人员责任划分不明确,各部门缺少相互牵制、监督的机制控制,内控监督管理工作效能难以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审批制度不严格,不相容职务设立存在漏洞,审批执行表面化,提高了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尚未建立专业的监督部门,固定资产监督体系不健全,对项目经费的支出审核缺乏有效地监督;管理责任不能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部分单位尚未设立内部审查机构,部分内部监督机构和人员工作独立性差,难以有效开展监督工作,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序性和严肃性。

2.4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率低下

传统财务管理手工操作误操作率高,实效性差,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为财务管理提供了新发展方向和技术手段。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大多建立了数据共享平台,但现代信息应用技术支撑不足,各部门缺少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难以对实际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数据信息支持。

2.5财务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

管理人员不按财务流程使用资金,内部资金管理责权不明确,部分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职业素质不高,无视法律法规要求,工作态度敷衍,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还有徇私舞弊的问题出现;财务管理人员理论基础和职业技能水平不高风险防范意识欠缺,专业基础不扎实;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理念滞后,沿袭传统管理模式,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与学习,会计业务与财务软件实务操作能力不高,管理工作准确性与整体财务管理效率不高;在管理人员选聘、引入环节中条件宽松,渠道受限,相关人力资源绩效制度建设缺失,难以引进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管理创新意识不强,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降低了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应用策略

3.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

各级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明确岗位工作职责,层层落实;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财务管理资金投入,确保管理所需硬件设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相关投入;在单位内部做好财务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树立管理人员先进的财务管理观念,加强单位内部沟通和交流,确保信息共享,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工作形成规范、高效的业务流程,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3.2优化管理制度、完善收支管理体制、固定资产管理,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财务管理业务规范。实践管理中行政事业单位要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化实施细则,遵循专业化、系统化、数据化原则,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保证财务管理有序进行。夯实财务核算基础,细化财务报表,规范报告内容,确保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优化资金管理机制,加强收支管理做好资金管理,明确资金使用数量和资金流向;完善成本核算监督体系,严格财务审批程序,建设事项决策负责机制,保护资金和项目正常运行推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确保资金的科学使用,避免资金不足或者浪费,对违反规定使用的资金给予惩罚或惩治。预算编制调控和预估资金流向的手段,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财务管理中要明确预算执行追究机制和预算管理体系重要性,扩展预算工作范围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提升预算编制科学性和准确性,健全和完善预算执行追究机制和预算管理体系,增强预算员在管理队伍中的地位,结合预算的具体要求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保证资金与预算平衡;及时跟踪和分析资金预算差异情况,对于超出预算的情况要总结经验、教训并作出相应调整。

3.3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措施、监督体制

提升财务内控意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重视财务的管理与审核做到权责统一,在运营活动中严格贯彻执行财务工作要求,结合内部各部门职责进一步加大对财务的检查力度,强化财务管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控;财务部门要创建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内部监控制度,实施严格的考评体系,构建内部监督和外部稽核相互融合。

3.4强化信息化管理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信息时代下,强化信息化管理对于实现数据公开,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优化信息应用硬件和软件,及时更新设施,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推进一体化网络平台建设,完善会计信息整理稽核,健全会计电子数据收集、共享机制,强化信息技术支持,引进优秀信息技术人员,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一体化水平。

3.5着力做好财务管理人员引进和培训工作,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人才是管理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行政事业单位要重视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健全和完善人员培训、引进机制。着力做好管理人员引进,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招聘、引进人才过程中严格掌控,对应聘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评,确保录用人员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开展常规、系统、全面的在职人员培训工作,针对财务管理人员不同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强化信息化技能培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聘请专家、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开展讲座,完善培训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确保培训实效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强化人力资源、绩效制度的改革,重视创新,加强与人才的沟通,引导管理人才将自身发展规划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创设良好的管理人才的工作、留用、晋升空间,提升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发挥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必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重要意义;优化管理制度、强化收支管理体制;完善监督体制和内控措施;加强信息化管理;提升财务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罗百飞.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财会学习,2019(12).

[2]丁晓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财经界,2019(4).

[3]闫丽丽.行政事业单位完善财务管理的方法探讨[J].中国商论,2019(7).

第9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分析;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其职能决定了单位财务核算以及资金运行不可能完全市场化运作,各单位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常常是事后核算,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经费收支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重经费使用轻经费使用效益评价,就成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在“绩效财政”日益引起重视的今天,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公共财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定位偏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相对简单,会计核算技术含量不高,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对会计人员要求较低,认为只要懂一点会计基础知识就能胜任工作,造成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其直接表现:一是财务人员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会计核算知识占绝对比重,其他知识极为贫乏。二是会计业务能力相对较弱,有些是因不适应其他业务工作而转做财务的,有些是年龄偏大的。

第二,内控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力。一些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单位内部未设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作为一个部门的一部分职能,由一人或多人。部分单位内部未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够合理,业务交叉过杂,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确。会计事前、事中、事后审核监督流于形式。也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未设内审机构,遇到具体问题时过分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第三,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形式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认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就是从财政“要钱,花钱”的过程,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采取应付的态度,形成了实际工作中遇事才跑财政的局面,导致预算推行难度大。正是因为忽视预算编制。因而形成了财务决策的随意性,产生了管理上的“松、散、乱”,致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大打折扣。部分单位虽然编制了预算,但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使跟踪调查,也是分析肤浅,总结简单,效益考核基本走了过场,成本考核几乎是空白,从而使好多项目资金难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些建议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依法理财观念。教育财务管理及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组织认真学习《会计法》、《预算法》、财政部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准则和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坚决纠正和彻底堵绝行政事业单位无财务可管的错误思想。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建设,是规范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必要措施。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根据《会计法》等法规制度,制定出符合本单位业务开展的管理制度。同时,在制度中体现以下两项原则:一是适应性、可操作性原则。制度的制定必须结合单位实际,与单位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内部财务制度的条文在表述上应尽量通俗易懂,操作方便,并与日常会计核算的实务紧密联系。二是监督性原则。对每项重要经济业务都要安排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方式,便于及时掌握和归集所需要的信息。对会计账目列示方式、财务报告的披露方式要进行具体详尽的规定。

第三,配备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切实提高现有财务人员的素质。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要重视和支持财务工作,配备财务人员要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选拔财务人员时,既要注重财务人员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财务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善于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具备较强的管理意识。

第四,创新财务管理方法。创新财务管理方法,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建立科学完整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包括财务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评等。一是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预测方法体系,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和相关资料,考虑现实的发展条件,对单位未来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二是建立健全科学的计划与控制方法体系,就是要进一步完善财务预算管理。细化编制预算,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单位财务活动进行计划分析,以期实现预算目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五,创新财务管理手段。创新财务管理手段,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该关注并着手解决的一项任务。尽管会计电算化已经在行政事业单位广泛采用,但目前解决的主要是会计核算,管理的内容很少涉及。因此,一要重视新环境下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大对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充分利用网络和电子信息化先进技术手段,构建高水平的信息平台。二要同软件公司合作,开发适合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特点的兼核算与管理于一体的财务信息处理平台,连通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接口,使数据在单位、财政部门、银行实现更大程度地共享利用,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促进预算编制、财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Z].1999.

2、赵秋梅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会研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