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4:39
导语:在步行街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近几年,我国大型商业室内步行街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这些建筑或建筑群以其现代化的购物环境,商品集中齐全,具有遮风避雨等优势,受到了政府和开发商的大力支持。但这类建筑在消防设计还存在一定困难,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出相关步行街的消防设计标准,导致步行街,特别是室内步行街消防设计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设计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如何设计好室内步行街的性能化消防设计,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了当前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的专家做了一些性能化消防评估和论证。通过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笔者对室内步行商业街的消防设计进行了分析。
一 室内商业步行街的现状
步行街主要分布在城市的繁华地段大型商业建筑中,这些步行街可设在建筑的地面几个楼层,也可以设置底下。同时步行街可分为室内步行街和室外步行街。室外步行街,是指无顶的步行街,是由一些建筑群组成,每个建筑之间都间隔了一定的距离,满足消防设计的要求,因此这种步行街处理消防问题相当容易许多;室内步行街是指在位于建筑内部的供人们休闲娱乐,购物的空间,这种步行街与外界相隔绝,这可能导致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不能及时疏散,这就需要加强对室内消防设计的探讨,及时改善室内消防设计。
(一)室内步行街的建筑特点。室内的商业步行街通常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通高空间,且室内步行街的一层建筑的通道较宽,通道两侧是商业用房;二层及以上则是局部相连的通高空间,两侧是商业用房或单面走道。室内步行街的顶棚分为无天窗和有天窗两种形式。
(二)室内步行街的火灾危害及特点。室内商业步行街的商业用房功能相对复杂,商场内产品多为塑料制品,纺织品,纸制品等易燃物品,且商品货架紧密相邻。在这种可燃物种类多,数量大,高密度的情况下发生火灾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且步行街的人员密集,疏散时具有一定的困难。
若发生火灾,步行街内部的通高空间就会形成中庭式的火灾特点,造成烟气蔓延,凝聚,甚至出现轰燃,且由于室内步行街的密封式结构,导致温度上升极快,进一步加速了火势的蔓延,而一般步行街的长得可达几百米甚至上千米,与室外直接连接的出口少,消防人员难以到达室内的着火点。再则,火灾发生时,高温烟气聚集在顶棚,容易造成采光材料燃烧并滴落,进一步加快室内空间的温度上升,导致顶棚的钢结构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变形发生垮塌,威胁人群的疏散安全,同时增加消防人员的救援难度。
室内步行街用电较多,除了日常照明,空调设备,排风系统等的用电,一些商家为了做广告宣传常在橱窗中设有荧光灯,霓虹灯等,特别是在一些特殊节日期间,为了吸引顾客添设大量的彩灯等等。这些电器用电量较大,且线路不符合规范,长期使用容易发生超载,短路等从而引发火灾事故。有的商场还设有加工,修理部门,需要使用电动机,电熨斗等电器设备以及一些易燃的有机溶剂,如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火灾。同时,步行街内人员流动量极大,不易管理,经常出现乱扔烟头,或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而导致火灾发生。
二 室内步行街性能化消防设计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在进行室内商业步行街设计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商业建筑的消防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但是由于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中对室内步行街的防火设计没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室内步行街消防设计时应综合考虑经济投入和减灾防灾等综合因素,进行合理的消防设计。
(一)将室内步行街通道作为临时安全区。将室内步行街通道作为临时的安全区可以解决部分疏散,必须将处于楼梯的人群疏散到室内步行街而不是直接疏散到室外,同时可以解决室内防火分区过度的问题。设置防火单元,通过这种方式将火灾尽量控制在店铺内,减小火灾造成的影响,使其影响局部化。在火灾初期,进行有效的人员疏散,采取合理的消防措施可达到限制火灾蔓延的效果。根据火灾蔓延的原理,利用其他与工程类似的方法,充分考虑步行街建筑的布局特点,对步行街提出几条防火措施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条:1、以精品店为主分割步行街两侧商铺,精品店面积一般不能超过300㎡,除非功能需要可适当拓宽面积但不能超过1000㎡,且要用防火卷帘分隔成小于500㎡的空间。2、步行街内的其他商业空间要采用防火卷帘 ,防火墙,甲级防火门等进行分隔。3、步行街精品店的钢化玻璃厚度不能小于12mm,在店铺内要设有保护玻璃的自动的喷水冷却系统。
(二)进行主力店防火分隔。一些主力店与步行街相连,这些主力店的面积较大,火灾的荷载相对较多,带来的火灾危害性也相对较大。步行街与主力店相连接的部分大多采用防火门,实体墙,防火卷帘等方法进行防火分隔;主力店必须在与步行街想连的部分设置消防前室,阻隔由于开门时带来的火灾烟气蔓延到步行街内,在消防前室内还必须设置防烟送风设备,防止烟气进入步行街中。
(三)控制步行街内的可燃物及装修材料。1、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步行街内公共桌椅等设施,并用不燃或者难燃材料装修步行街的各层环廊,对于只能用可燃材料进行装修的部分,材料必须经过防燃或阻燃处理。同时该区域的其他装饰物必须使用不燃材料。2、节假时期步行街内的各种广告宣传海报,条幅等必须有相关部门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活动结束好要及时将广告拆除,以免造成火灾荷载。3、步行街内的电气线路必须统一使用低烟无卤的绝缘电缆,同时还必须设置漏电保护系统。4、在步行街内设置专门的吸烟区,禁止在步行街通道内吸烟,使用明火。
(四)在步行街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在步行街通道和各层环廊中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在每层环廊中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消防栓等设备。在两个较大的中庭内设置智能主动喷水灭火系统。保证十分钟的消防水量的水箱。
结束语
近些年,室内步行街在我国的发展较快,消防安全隐患也日渐严重,因此要加强室内步行街的性能化消防设计,建立起完善的消防系统,保证火灾事故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同时要定期对建筑内的消防系统做保养和检查,保证其在火灾发生时可以正常使用,为疏散人群争取更加充裕的时间。此外,为防止火灾的发生,相关部门要严格限制步行街内的可燃易燃物品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杨焰文,罗铁斌.大型购物中心空间形态布局的建筑消防设计策略分析——以四个大型综合商业项目设计为例[J].南方建筑,2011,(03):64-69.
[2]杨淑江,倪天晓,张新.大型商业室内步行街性能化消防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04):370-374.
[3]谢元一,张晓明,方正.利用“亚安全区”解决大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难题的可行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03):370-373.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start and development of city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the Pedestrian Street Pedestrian Street Planning and desig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ity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put forward in good traffic system, complete spatial environment image, rich spatial form, unique landscap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dvice; discussion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in the city.
Keywords: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plann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商业步行街为构筑城市商业中心,缓解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压力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同时,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中一个浓缩社会历史、文化的场所,始终处于一个多层面、多方位、多形态的动态平衡空间体系之中,其形态总是随着社会形态、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变化。现代步行街的发展经历了“仅仅吸引顾客――对步行者的关怀――成为社会活动中心”三个发展阶段,使人们的行为方式更加丰富,在轻松的环境气氛中享受人与人交往之间的乐趣;加强了人们的地域认同性,成为城市的社会活动中心。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的名片,其规划设计充分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综合素质,所以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
1.城市商业步行街的优点
1)社会效益―――步行街是城市意象的重叠,是维系城市与居民的纽带,为社会各阶层民众提供了相互交往的机会,以及休闲、娱乐、购物的场所,为各种文化的共存、交融创造了条件,也为城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2)经济效益―――步行街吸引了行人浏览、散步、购物,从而增加了消费,极大地促进城市社区经济的更加繁荣。
3)环境效益―――步行街减少了车辆,降低了噪声、废气的污染程度,并使建筑环境更富有人情味。
4)交通方面―――步行街区可减少人车混行和汽车对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减少交通事故,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城市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分析
一个综合性的步行街要满足于消费群体的多重需要,并且要创造出自身的特点,可以通过街道特有的空间环境特性展现,诸如特殊的建筑风格、特别的历史文化遗迹等;也可以从具体业态上来进行丰富,要着眼于商业和文化、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结合点上,要有多样性、层次感。
1)丰富与多样性
商业步行街除了具有统一性、整体性的特征外,还应同时具有丰富与多样性,避免过于单调和沉闷,这也是与它的商业性质有关。丰富与多样性可以为人提供更多的方式和选择,促进商业行为的多样性。例如新天地中,石库门的厚重与玻璃的轻盈,东方的四合院和西方的巴洛克,等等。对比与和谐,造成了其丰富有趣的空间界面。
2)整体性与统一性
步行街外部空间的格局、形态等必然会影响到空间整体性。视觉空间往往会有一个统率的主题,一个贯穿始终的风格形成一个整体的、统一的视觉意象,不会给人以拼贴、拼凑的凌乱感。
3)人性化
商业步行街的尺度应该是一种适宜人步行和休息的尺度,从心理上讲,应该给人以亲切感,人性化。
3. 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建议
商业步行街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同时,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商业步行街达到经济、文化、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一)步行街室外环境布置、入口与广场的衔接要求
1、步行街室外环境布置(外广场为主)
A、注重互动性
步行街内部环境与室外广场互动,步行空间的配置最好紧邻商场建筑物外墙,与入口有充足的缓冲空间(约10mx10m),使步行过程达到对行人吸引的效果,使广场与步行街内部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多样化活动互动在广场的步行空间,应考虑使用者行走过程中驻留点停留空间。因此可以在广场平面规划时置入一些空间凹凸处或借用广场中设施物的设置点,以达到广场多样化活动的互动。
B、以人为本
步行空间的尺度在设计时采用建筑、建筑小品、硬质景观和软件环境处理,可以达到人性化设计和贴近人的亲切的尺度。亲水平台、喷泉、座椅、铺地、绿化、可以相互交错布置在略有高差的层面上,并以小桥、柔和的曲线、素雅的材料、平静的水面、绿色的草坪构成步行空间。
C、设计流畅空间
步行动线的安排应尽量以两据点的连接为原则,配置于广场周边,并减少广场中穿越性动线的出现;步行空间的宽度以容纳四人并肩行走的净空间为佳(3m~6m),其他附属设施(灯柱、广告招牌立柱)设置于步行空间旁约1.5m的空间范围内,以达到步行空间的流畅性。
D、自然导入
现代步行空间在注重硬质元素设计的同时,应引入树木、花卉、草坪和水景等自然元素。行走空间内植栽的配置以高直、遮荫和不阻挡视觉景观为选择植栽的原则;植栽的配置应配合广场设计主题,亦可以利用植栽作为区划广场使用行为的元素,融自然于广场。将地面绿化结合屋顶绿化,既符合景观要求,又应符合节能要求;设置不同凹入深度的过渡空间,并使遮阳与绿化相结合。
E、统一主题
广场地面除铺设完整外,其设计时应将广场中不同的行为模式区域用不同的地面材料加以区分,配合广场主题一并考虑。
F、无障碍空间设计
在铺面的材料考量上,应达到防滑的效果,且将残障者行下次无障碍空间(导盲砖、残障步道)考虑于其中,这样才能达到无障碍、安全的步行空间。
2、内街入口与广场的衔接
内街入口是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也是室内步行街的终点。由于内街入口介于内外之间,高度和宽度需要同时适应内外立面的需要,如果内街入口高度太低,对购物者吸引力将大受影响,内街入口高度太高又让人感到不亲切。
(二)人流流线设计要点
人流流线明确,是合理而有序地组织交通的关键。交通组织不仅要把人流引入步行街,而且要在内部合理地组织人流,既要让购物者满意,又要让零售商在经济上获得效益。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现状;发展方向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057-02
城市商业步行街是城市线状空间的一个分支,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街道功能最典型的例子。商业步行街作为时展的产物,己然成为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休闲消费娱乐的途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商业步行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商业步行街其景观设计的作用不容小觑。
1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
城市商业步行街区域所占用城市用地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商业步行街购物的消费环境和品质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所以对于人们商业步行街的重视程度愈加的高。对于商业步行街的发展,首先要保证的要素之一就是步行街的景观设计,步行街的景观设计不仅能突出一条商业街区别与其他街道的特性,更重要的是若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较为创新、有吸引力,那么便会增加人们对于此条街道的兴趣,促进提高其在商铺中的消费水平及频率,同时消费者还可在消费中释放自身压力,于精神及物质上得到双重享受。另外,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其精神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城市之中商业街的文化上,而景观设计就是步行街文化的彰显,在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方面要加大重视程度切实做好景观设计。
2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步行街上设施配备不齐全
商业步行街的日常客流量大,仅以北京市王府井商业街为例,王府井步行街全长780m,宽40m,每天人流量为60万人,节假日的客流量更是达到120万人。大量的客流量带来了对步行街设施配备需求的增大,使得设施配备出现了严重的不足,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不难看出,对于人流量巨大的王府井商业步行街来说,无论是垃圾箱亦或是路灯、电话亭、信息指示牌的配备都是达不到需求的。垃圾箱数量达不到标准,间距过大,会导致步行街环境的破坏;步行街上路灯缺乏,亮化不合格,不但不能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反而会加大消费者在街上的安全隐患。消费者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电话亭,寻找方位时需要信息指示牌,步行街的必备设施的数量不足,是步行街无法更有效的体现便利特点的障碍。
2.2步行街空间设计缺乏人性化
现今的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缺乏人性化。公共厕所的数量与实际需求不符,找不到厕所,街道上的商铺大多不愿意借不消费的顾客厕所,如厕难己然成为现今造成顾客对商业街景观设计不满意的原因之一;其次,步行街上供休息用的长椅数量过少,以王府井为例,王府井设立4人座椅共50个,实际高峰坐8~10人;临时加座544个座高峰期可供1044人休息,69.5%的被调查者认为休息座椅数量严重不足,5%表示位置不好与节假日该地区高于46~60人/(m・min)的人流量相比,休息设施十分缺乏。长椅不配备遮阳伞,行人遇到高温或者雨雪天气得不到庇护,且长椅的舒适度不佳。此外,街道上也存在用于残障人士的设备缺乏的情况,如不具备盲人专用通道。加之因街道宽度不够引起人流拥堵,大大降低群众满意度。
2.3商业步行街绿化、美化不过关
商业街的设计要注重如何给营造消费者一个舒适美观的消费环境。建筑立面要达到整体上和谐统一,设立在街道上不仅不能起到与街道相互呼应,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大大降低了街道的观赏性。招牌广告上,一些商铺的广告牌设立的杂乱无章,不具有装饰性和美感,也会破坏商业街的和谐气氛。地面铺砖与商业街整体的建筑风格不符也会给行人压迫感,降低对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好感。有些步行街上绿化也不到位,缺少花坛和树木以及绿色植物,也使商业街的美感度降低。
2.4商业步行街上交通,安全等问题
商业步行街进出口没有防护栏,不具备停车位和自行车停车处,造成车辆进入步行街,人车冲突。加之街道本来就狭窄,无法同时容纳人车,形成交通拥堵,不仅行人逛街不便,也可能危害到了街上人群的人身安全。因商业街缺少专门的管理人员,步行街上常常会出现人员混乱的问题。乞讨人员以及卖艺人员,这些人长期停留在街道两侧,也会造成街道的拥堵,增加安全隐患。商业街上缺少派出所或保安处,行人遇到紧急状况无处寻求帮助。这些都是商业步行街所面临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3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发展方向
3.1基础设施方面
在商业步行街的基础设施的配备上,要增加垃圾桶、路灯、电话亭以及信息指示牌的数量。对于垃圾桶之间的间距应保持在50m左右,采用现代风格与步行街总体风格相协调;街道照明方面,要360°无死角,同时路灯的亮度要适中,不能过亮也不能过暗。
此外街道还应加设电话亭,可投币可插卡,方便外地游人。街道每隔一定距离架设信息指示牌,对于厕所、休憩设施、电话亭、停车场、餐饮设施、公交站、保安处位置等给予提示。且定时向行人宣传防盗小贴士,保障行人财产安全。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建筑设计;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0前言
通过对古商城建筑地点和文化、历史背景的研究在新建的古商城旅游街项目中很自然地要在设计手法上借鉴古商城建筑景观元素并加以重复运用,形成规律性和韵律感并使之能和历史遗留建筑产生某种融合,在古典形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新型材料和制作工艺升华创新,赋予商业街以时代活力。
1、商业步行街建筑外观设计的内涵
(1)街道两侧建筑的宏观造型。好的步行商业街两侧的建筑都非常和谐, 注重整体性和互补性,通过整体风格的协调或对比, 塑造商业步行街与众不同的个性。它们彼此不同, 但相互尊重,在高度上大多接近, 很少有大的落差,建筑通常都比较低矮, 只有2~ 5 层, 建筑高差很少超过一两层。通过街道宽度和两侧建筑物高度的控制, 或采取建筑物逐层后退的形式等以改变空间的尺度来创造亲切宜人的街道环境。结合街道的收、放分段及地形的变化设置节点,来组织步行街空间环境中的街道序列,形成环境节奏的韵律、空间层次的变化、步移景易的空间效果。
(2)人在中距离上对建筑的感知是在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包括建筑造型,开窗与实墙面的虚实对比,立面横竖线条的划分等。
现代商业社会中人们具有一种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建筑本身立面造型设计上如果色彩绚丽,造型奇特,立面新颖,或者运用了某些高科技元素, 会给人一种前卫的商业意识, 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现代商业建筑外观的审美, 大多体现在色彩、立面形式、比例及外装修材料等外型因素上。
(3)人到建筑近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细部的运用,包括细节处理、外部装饰等。
人们可以通过外部的装饰来达到商业氛围的营造要求,通过装饰传递灵动的现代商业气息, 使顾客从远处就能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在设计时, 既要注意标志物的色彩、材料、式样规格、安装位置等, 还要注意与整个外立面的协调问题, 避免失衡。比如灯饰就能很好地通过光与影的变幻来展示建筑的商业氛围,商业街区运用灯光而成艺术,供人们观赏,商家也以灯光吸引更多顾客,顾客则在闲暇时刻享受着迷人的光影艺术。
2、商业步行街的建筑设计
2.1步街格局设计
商业开放步街体系可分为主街式、主次街式和广场式三类。
2.1.1主街式步街
简洁而明确的商业格局有助于人们对空间认知的形成,主街式步街即主要由一条主街总领起整体商业空间的序列。鱼骨刺式的主街成为开放式商业布局公共空间的核心。为了营造充满活力的商业中心,主街把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功能块体结合起来,配以丰富的公共开敞空间、广场、街道、露天茶座和园林景观设计。主街的核心部分常常是一个中心活动广场。这里可以举行音乐会、展览、各种派对活动等,并被底层的零售店和上层的娱乐场所包围。
2.1.2主次街式步街
在功能综合复杂的商业中心中,往往单条步街无法满足设计需求,需要多个交通路线进行组合,表现为以一条交通干道为主,若干步街为辅的步街体系。
2.1.3广场式步街
如果说商业街巷文化更多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线性商业形态的精髓,那么广场式步街设计更多透出了西方的空间设计理念。广场式步街以广场带街,通过不同体块之间彼此位置的对位、错落,形成剩余空间,呈现出不规则的总体平面形式。这里街道与广场空间的塑造手法灵活多变,形成形散而神不散的总体格局。
2.2人流体系设计
设计步街本质上是设计人流,人流导向设计是商业步街的主体。商业步街中的业态分布和功能布局必须要尽量吸引客户经过每一个可能的店铺。
2.2.1以餐饮娱乐引导人流
加强商业建筑与周围区域的联系,公共空间尤其是入口空间,其开放程度越高,就越能够增进商业建筑与城市的交流,提高商业活动的亲和度和竞争力。因此入口公共空间的业态对人流引导起到关键作用。
2.2.2注重空间的序列化设计
步街设计的核心应体现两点:
(1)如何让人长久驻足;
(2)如何使人走遍全程。
商业步街中的人流速度最慢,人情味也最浓,人在步街中的行为特征体现为逛而不是走。通过空间序列化设计,形成商业空间中的合理人流动线与聚集点,提高商业空间的流动性以及尽可能高的商铺价值。路径、节点、边界与区域提供了开放步街的基本设计模式。
2.2.3减弱楼层商业系数
按照商业规律,商铺租金随着楼层的增高成倍数递减,在商业步街设计中,在保障底层店铺最大化的商业效益之外,还应当特别注意高楼层商业店铺的商业价值,进而实现整体商铺的均好性。因此,在商业建筑中应当将垂直交通如室外大台阶或自动扶梯设计在非常醒目的位置是一个普遍的商业原则。
2.3空间要素设计
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服务人口数量对商业步街的规模、尺度、设备设施、规划、景观设计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注重体验的步街设计要素主要体现在:
(1)街道构成形态的地域化、生活化、自然化,看似随意而天成,实则苦心经营;
(2)沿街业态构成的合理性、引导性、丰富性,即与日常消费习惯与行为特征吻合。
(3)步街构成要素在色彩、形态、构成等方面的具有视觉冲击力;四、独特的共享空间景观设计,如地景设计,利用植栽、座椅、水池、铺面、指标等,塑造轻松休闲氛围。
现代商业步街的空间设计要素还表现在对建筑结构、构造技术、灯光照明、表演、广告、多媒体等高科技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上,通过各种高端的设备技术,将先进的声、光、电、信息技术结合,创造一个高体验的综合商业步街环境,并综合不同的消费层次与需求,按动静形态、人流密度进行适当分区,兼顾24小时的商业活动,创造一个适应未来商业发展变化的高体验性步街环境。
3、商业街的景观设计
对商业街环境要素如软质景观,树木花草等和硬质景观,雕塑铺装等进行整体考虑和设计,美化商业街环境,以提高其整体的商业艺术价值。
3.1景观布局步行街的景观布局是景观节点、景观轴线、景观空间的结合,重点是空间序列与空间界面的设计。景观节点往往在景观序列中形成视线的焦点,消除视觉上的审美疲劳,并作为景观序列的连接点。景观轴线一般沿着线型的街道的空间展开,商业街将街道小品、植物、橱窗、铺地等各个景观元素串联起来,形成统一的景观链,从而为景观空间构筑骨架。景观空间一般以线型空间为主,也有不规则形,如商业街中广场或块状绿地形成的空间,将景观节点,景观轴线系统、艺术地组织起来,增进景观层次的连续性、趣味性。
3.2景观功能步行街道的照明系统、家具系统、景观小品系统、指示牌系统、排水系统、绿化系统等这些体系既有其各自的功能需求,也有着共同的构筑景观的功能需要,因此在景观设计时,可使景观设计体系形成一条完整的功能带,便于统一设计与管理。
3.3景观层次
景观的视觉感受层面―――主要体现在装饰花坛、雕塑、凉亭、座椅、家具小品,硬地铺装等造型和色彩上。造型可以采用新颖、别致而又立足于环境的设计来吸引游客。
景观的生态绿化层面―――主要体现在绿化树木的配置和选用品种上,选择合理的植物种植,利用植物的形态、颜色、线条、质地组合造景,充分考虑到植
物的多样性,因地制宜的选用本土树种,不仅能设计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商业街小气候的形成,达到自然、经济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4、结语
现代商业地产已经步入了设计模式的新阶段:从传统的商业街,到体现着步行精神、人文意识的商业开放步街模式;以休闲化、体验化消费模式替代目的化、生活必需化的消费模式。现代商业地产引入开放式步街的格局、空间设计以及人流导向等要素,以时尚现代的商业氛围、综合丰富的产业链结构,升华都市商业品质,以多元人性审美情趣、开放自由的美学风格,揭示日益多元的社会需求,成为都市商业向近郊迁移的过程中出现的成功开发模式,并影响着中心城区的商业更新改造。
参考文献
[1]赵静,刘利华,《步行商业街的宜人设计》, 《福建建筑》,2009年
关键词:植物造景;人性化设计;商业街休闲设施
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城市现代商业步行街是一种以步行为主、商业消费为目的的特殊街道空间,商业步行街植物景观要具有满足生态性和人的审美需求的功能,因此其植物景观构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纵观国内外的商业步行街,普遍存在绿化率不足、景观效果单一、荫蔽空间较少等不足之处,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当前对于植物景观空间与商业步行空间的关系研究不足;只有在明确两者关系的前提下,才能基于商业步行空间的特点来营造具有吸引力的植物景观空间。
一、商业步行街植物景观的功能
商业步行街的植物景观的功能因分类不同而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一下几种:
1.实用功能。商业步行街的植物造景选用多种多样植物,包括高大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等,它们具有遮荫、滞尘、降温、降噪、增湿、净化空气等作用。尤其在炎热的夏季,高大乔木那宽大的伞状树冠,把强烈的太阳辐射和热能予与阻隔,在树阴下,街上行人充分领略到植物对人类的人性体贴。由此可见,合理运用植物,可以调节、缓解和弥补现代城市建设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2.审美功能。商业步行街植物造景既是园林植物与人工艺术创造的结合,又是物境与人文的结合,融合了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科学合理的植物造景对城市商业步行街具有自然和谐的、高品位的美化效果,可以柔化现代城市建筑冰冷单调生硬的直线条,给人以自然、宁静、艺术的享受。
3.经济功能。优美舒适的商业步行街植物造景,将使商业步行街更具吸引力,更加聚集人气,增加客流量,提高商品销售额,使商家获得更为丰厚的商业利润,从而使商业步行街更具商业价值,由此,将吸引更多的地产商、开发商、投资经营户,以致金融、保险、证券、企业总部、外国领事机构等住入,进而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
二、现代商业步行街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商业步行街植物景观设计渐趋成熟,商业步行街将成为市民及外来游客休闲、娱乐、购物的重要目的地,同时也是展示城市新面貌的一扇窗口。但是当今商业步行街的植物景观设计有很多局限,概括起来表现如下:
1.对步行街植物造景的实用功能重视不够。
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和设计师们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往往更注重的是植物的美化功能,而忽略其实用功能。这一理念又往往影响到对植物的种类选择和植物造景设计上,使其设计难以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致使现在很多步行街的园林设计,看上去很美,但在夏季,整条街仍处于暴晒之中,未能很好起到绿色植物的遮荫、调节温度、湿度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2.植物布局设计不合理。
一是硬质景观与植物景观的比例不合理。目前,一些商业步行街由于很注重商业气氛的营造,往往造成硬质景观设计过多,如水景、艺术小品等,使本来就狭小的空间,显得更加拥挤不堪;二是植物比例较少、布局不合理、稍显凌乱、亦没有主题理念,体现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搭配和造景设计上。很多植物,尤其是乔木,被低矮灌木围成的栅栏或砖石砌成的护栏大面积圈住,使游人难以亲近到植物,享受树阴的清凉。显然,其设计缺乏真正的人性关怀。商业步行街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其道路本来就狭窄,不宜将植物连片栽种,而圈围太多的游人。其设计应以“点、线”为主,兼以少而小的“面”点缀。以便留出更多的空间供游人活动,使人与植物更为亲近,真正体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3.植物配置不合理。
一些商业步行街的园林绿化设计中,乔木偏少,花草、灌木偏多,绿量不足,其生态调节作用降低。且在乔木的品种选择上,更注重的是新、奇、贵,而缺乏对其实用功能甚至是否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考虑,致使栽种的一些树木只有枯枝残叶,长势不良,未能体现其在原产地应有的风貌,更难实现其美化和实用功能。时下还流行栽种“光头树”,即花巨资从偏远山区移植古树。为了方便运输,几乎将其枝叶全部砍光,只留部分主干及次级枝干,以移栽古树提高园林设计的品位和档次。这种树多数难成活,即使能成活,也难以恢复其在原生长地的雄姿,更难收到枝叶繁茂、绿树成荫的景观效果。此外,植物种类单调,季相变化小。步行街不宜种植草坪,也不宜种植过多的灌木花草,因在相同单位面积上,栽种乔木获得的绿量比栽种前两种植物获得的绿量多。乔木的制氧量、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均要比草坪强。因此,在人流集中、空间狭窄的城市商业步行街,适宜多栽乔木,向空中发展,立体绿化,以求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获得最大的绿量,并给予人群舒适的景观感受。
三、商业步行街植物景观设计的建议
面对当下中国掀起的商业步行街建设热潮,本人对其植物景观设计提出以下一些初浅的看法:
1.商业步行街植物配置建议。
城市商业步行街的植物配置应以高大乔木为主,灌木和草花为辅,当地树种为主,适当配以外来优良树种,注意不同叶色树种搭配,这样,既能增加绿量,遮荫降温,充分发挥其实用功能,又能丰富植物种类和色彩变化,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在树种选择时,应把握适地适树原则,根据当地气候、生态条件,历史人文,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地方文脉。选择易栽种成活,阔叶、绿量大、树冠大、遮荫效果好的树种。
2.商业步行街植物设计建议。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首先考虑实用功能,其次考虑美化功能。让行人能与植物亲密接触,尤其是高大乔木。在植物造景上,既要区别于交通公路行道树,整齐划一,机械呆板,又应区别于公园的纷繁复杂,因商业步行街人流量大,空间面积有限。在设计上应突出“步行街”的特点。在高大乔木沿街方向植株间或街两侧,即靠近街边商店门面处,可间或设计灌木草花台,花台的面积和长度不宜过大过长,应以不妨碍游人行走或进出商店为宜,亦可将花池花基与休闲坐凳相结合,做到功能与美观兼具。
3.商业步行街休闲设施配置建议。
设置美观舒适的休闲座椅、干净明亮的公共厕所、垃圾桶、统一管理、和谐协调的标识系统,做到使用方便、造型美观、制作精良。在街道出入口、上下台阶设施方面还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特别是盲人的特殊要求,以及环境保护、防火防灾、紧急疏散的要求等。同时还应采用特殊的照明方式、特殊的地面铺装,使空间、建筑、景观的设置布局浑然一体,并运用好导游图、标志牌、时钟、喷泉、雕塑、小品景观、象征物等等人性化的配套设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
四、结束语
城市是人类历史慢慢积淀的文化成果,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之一,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是城市公共生活的发生地,也是城市的精华所在。研究城市商业步行街植物景观的功能与设计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善城市形象,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品味,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和繁华的商业氛围,创造更多吸引市民参与活动的场所。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持续加快,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植物景观的设计也随之进入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步行街休闲植物景观的色彩及视觉感受,应该冷静的分析城市商业步行街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力图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以确保设计思想的准确表达,确保商业步行街植物景观的优美个性,以人的直观感受作为基础,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徐默诵.现代商业步行街景观研讨[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2007.06.01.
[2]卢文平,廖国胜.现代步行商业街系统化研究及理论对策框架初探[J].工业建筑,2004,34(5):54.
[3]凯文林奇.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人性化;山西巷民族街巷
一 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的相关概念
商业步行街是步行街的一种,存在于城市中商业活动较为集中的街道,由大量的零售业和服务业商店组成,与其它商业街不同的是商业步行街是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的集中商业买卖区域。本文从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两个方面来研究如何达到人性化设计。显性要素即具体要素,包括基础平面、垂直面和上部平面三大部分,本文只对基础平面和垂直面进行论述。基础平面环境即底面包括大地、水体、低矮的植被、座椅以及所有铺地材料等;垂直面环境包括建筑立面、照明设施、指示牌等。隐性要素即抽象要素,如街道空间环境的历史文化、地域性等。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性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和思维模式等,在保证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产品进行优化,已满足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追求,其前身是人体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城市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面向公众开放的空间,人是直接接触和使用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主体。从设计的本质来说,任何设计观念的形成都是以人为基础。就步行街空间环境设计的本质来说,在以人性化为主要设计理念的前提下,最终运用各种综合手段,来创造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以满足人们在购物过程中的心理、生理及精神需求。
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一书中,多次强调城市开放空间人性化营造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必要性,并通过对美国城市中现存开放空间具体案例的分析,在尊重场所背景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场所人性化设计导则,使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更好地为人服务。由此,本文认为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一方面强调设计必须尊重场所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强调具体设计应一切为人所用。
二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概况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中心,并作为新疆旅游业的中心重点城市。山西巷位于乌鲁木齐南门和二道桥之间,曾是龙泉街的前身。据笔者所做调研得知,此处并没有真正一条街巷名称是山西巷,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会将这个片区称作”山西巷子”。本文所改造的民族街巷位于山西巷子中间的一些小巷,当地人直呼的“铁皮巷”、“作坊巷”等。之所以选此处进行改造,是因为这里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以二道桥市场以及国际大巴扎同属于原来二道桥民族传统商贸区。但就目前街巷环境来看,与二道桥市场和大巴扎环境相脱节。
三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改造的人性化体现
(1)显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本文通过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外部及内部的物质空间调查认为,这片区域可以改造成具有新疆代表性的商业步行街,以此来作为二道桥商贸圈的开端。由于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尺度、建筑立面、街道设施、地面铺装以及盲道、无障碍通道的设计是人们最容易发现和感知的,也是突出人性化设计的具体载体,因而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空间尺度的人性化设计
据笔者实地测量与考察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长度大部分不超过500米,此长度符合《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步行商业街长度的规定,过大过长的商业街,会导致行人产生距离感,难以亲近,而且对人的体力也是一个考验。因此,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长度的设计上应保持小巷原有的适宜长度,增加巷与巷之间的节点空间,设立开敞的小品类休闲广场,让人愿意“滞留”,使人在心理上受到关怀。不仅如此,根据测量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宽度大部分在10米左右,两旁的建筑多为3层左右,整体街道两旁建筑的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大多在1和2之间,符合街道亲切感的空间尺度关系。(图1)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街道过宽、建筑物过高,使行人压抑并缺乏安全感。购物的人们多倾向于平行移动,而垂直方向的移动多数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所以,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空间尺度方面保持原有街道宽度适宜的特点,在对建筑高度的控制上也应符合人的心理,即打造双层商业步行街,营造宜人、亲切、安全、舒适的空间环境。
2)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
《人性场所》一书中曾提到:“影响步行商业中心成功与否的重要空间设计特征之一就是避免“死空间”。对于维持城区的活力来说,保持面向步行者的店面的连续性是必要的。突然隔断的空间地块以及与街道不统一的秃凸建筑对于步行活动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因此,商业步行街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应体现连续性、连通性原则。
根据笔者所做调研,山西巷民族街巷沿街建筑立面和巷中建筑立面由于新旧建筑之间的混合,商业店面门头招牌形式的大相径庭,商家随意摆放搭建的商品以及建筑外立面所用材料和颜色的不统一,使得建筑立面凹凸错落,整体混乱,毫无可观赏性。为体现人性化设计,在改造的过程中,将原有建筑一层的外立面进行修复和整合,使商业店面及门头招牌进行统一的高度和宽度设计,并将民族图案和装饰纹样通过现代建筑材料运用于建筑外立面,突出新疆地域特色的同时形成视觉连续性。对于步行街二层建筑外立面将统一运用雕花木柱和透雕装饰进行设计,增加人们的视觉复杂性。
3)街道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街道设施是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人性化设计的突出体现。原有山西巷民族街巷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导致街区中的公共设施严重缺乏。因此,在对其进行改造中添加人们需要的街道设施,具体如下:(1)护柱。将护柱设置在步行街入口处,其高度为40—45cm,不仅可以起到阻止车辆侵入、划分引导空间和丰富景观的作用,同时还能作为辅助座椅供人休息。(2)公厕。将公厕设置在步行街的一层和二层中间,通过区别于店面的颜色和铺地来方便行人的使用。(3)座椅。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写道:“在评价特定区域中公共环境的质量时,必须把能否为人们小坐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的改造中为了服务于多种使用者将添加多样的座椅:如木制无靠背长椅(约0.9m×1.8m×0.4m),这种长椅可以提供多种休息的可能性;可移动的靠背座椅;围绕花池边沿或环形长椅等,对其位置的摆放应尽量满足不同需求者的观看方向。座椅多选用温暖舒适的木制材料,其他辅助座椅可以选用金属、瓷砖、石材等材料,体现步行街多样化设计。(4)指示牌和照明设施。山西巷民族街巷作为游客对新疆地域文化直观认知的重点区域,指示牌的存在是必要的。因此,将在街区入口处添加指示路标牌或在临街建筑墙壁上加入交通引导图,使旅游和购物的人群对此区域有个整体且较为清晰的认识。在照明设施的改造中,将原有照明进行重新设计,使街灯在颜色、形态及排列顺序上形成连续的景观,与街道民族地域风格相统一。(5)街道植被。在街巷绿化设计中,本着原有绿化设施,增加特有的植物景观。根据街巷的尺度,种植并加入具有特色的景观树以及亲人尺度的灌木、植物容器、鲜花盆景等,来增添街道的温馨和亲人特质;同时,还可以在内街根据商户不同条件和需求,进行墙壁的垂直绿化、阳台绿化、门头绿化等形式来丰富街景,营造环境宜人的商业氛围、优质的街道气候等。
4)地面铺装的人性化设计
地面作为商业街区三度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商业街区建造的好坏起到重要的意义。人们行走时的感觉在商业街区设计时显得尤为重要,“走”感觉的舒适和随意,是决定商业街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地面铺装进行改造时,将采用流线型铺装,起到纵深引导的作用,减弱直线型街道的单调,增加街道趣味性。在材料的选择上,本设计将全部采用砖铺装,从而创造出一种空间感。
(2)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通常是对场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要素、社会状况的解读后,将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入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山西巷民族商业街巷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新疆地域特点的是经营方式和买卖方式上的独特性。一方面是业态规模小、网点多、品种齐全、价位较低,特别是一些民族小商品和土特产品,所售价格往往比其它地方低很多,受到当地人们的青睐。另一方面是买卖方式较有特色。天然的户外巴扎、热情的沿街叫卖、巷中手工作坊中叮当的声音、买卖者之间讨价还价的自在过程都是独特之处。这种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买卖行为,以自身的优势存在,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新疆传统巴扎的身影、历史与现实的延续、传统与现代的交会、趋同与特异的较力。因此,在改造中将保留原有独特的买卖方式,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统氛围的营造,增加整个商业街区的人气,突出山西巷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进行改造过程中,将传统买卖方式保留在现代商业步行街购物空间环境中,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符合当地人的买卖行为方式。除此之外,商业步行街在规划中,要对零售、娱乐和餐饮在内的混合功能进行总体规划,对促销、维护和活动组织进行协同管理,全面体现人性化管理和服务。
四 结语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较为重要的活动场所,人是使用主体,宜人的商业空间环境是商业街成功的重要因素。当代城市商业空间的设计理念将商业效益的关注度逐渐转移到人的体验、商业街人性化尺度、空间环境和服务设施上来。本文从步行商业街空间环境的显性和隐性要素——宜人的空间尺度、连续的建筑立面、完善的公共设施以及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保护等层面入手,探讨人性化步行商业街的构建,真正做到将人性化设计思想和原则运用到空间环境的表达中去,希望通过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来进一步提升当代人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朱荣.城市公共环境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5] 陈懿君、阮如舫.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的地域性营造[J].江苏建筑.2012,2.
[6] 张荃.人性化商业街空间尺度探讨[J].山西建筑.2011,7.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扩大的背景下,步行商业街建设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有关商业街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及具体对策。
【关键词】 步行商业街;青岛市;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张,商业街这一既传统又现代,拥有社会、经济、人文多种属性的客观实体,也显示出勃勃生机。近几年,我国商业街建设呈现出从大型城市、省会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迅速传播的特征。在当代中国的许多大中型城市,如青岛等都在对商业街区大兴土木,在城市人口集聚的大背景下步行商业街的形成以及原有商业街的改造或扩展,以应对和满足广大的消费者休闲和购物,似乎已成为眼下的一种必然。固然商业街的发展对于城市格局、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和拉动内需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注意:
1改造与建设步行商业街,其规模和档次,应因地制宜,适应当地当时的市情、民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该地区消费群体的市场承受能力以及合理的预期发展空间。不应盲目追求气派,从而导致大而不当、华而不实;不能脱离外部环境而独立存在,商业街发展必须适应其所处地域的经济、社会、人文、地理环境。
由于城市建设发展过快,以及大规模的重建正逐步改变着城市原有的格局和传统物质形态,原有结构形态解体,蕴藏其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内涵迅速转移、重组。反映在商业街建设上,可以看到有的百年老街已不见昔日繁华,甚至一些城市的新建商业街,由于考虑不全面,也出现了客流量少、空置多、效益低下的现象,造成城市资源的极大浪费。
如:青岛市中山路商业街
随着青岛市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中山路商业街也经历了从繁荣到衰退的过程。具有另人留念的悠久历史和亟待更新改造的物质环境的双重特征,虽已先后经历四次大规模改造,但随着青岛市市域的扩张,原有结构形态解体和商业布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山路商业街始终没有重现昔日的繁华。为重振生命与活力 ,中山路商业街改造进入新阶段——中山路欧陆风情区改造。新一轮的中山路改造范围西至火车站、东至安徽路、北至快速路三期、南至海边。据了解,即将启动的新一轮改造将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提升街区的物质环境,改善居民居住生活质量;二是保护历史街区风貌与优秀历史建筑;三是振兴商业活力 ,打造集商业、文化 、旅游、休闲、居住于一体的具有浓郁本土文化的特色街区和最佳旅游目的地。提振中山路商圈的活力不仅仅是拆掉重建这么简单, 步行商业街的选址、规模和档次建设应从城市的商业网络体系角度综合考虑,结合现有的各类大型商场、商厦、专业商业街等现状条件,以及历史文脉等,建设现代都市繁华的商业步行街。
2从客观环境出发,加强对步行商业街及周边交通条件的考虑。
已建成的步行商业街通常是两种情况,一种是“与生俱来的”的传统商业步行街,另一种是后期改造的,即原来是商业街并兼有机动车等交通功能,通过采取措施取消机动车交通后建成的步行商业街。商业街的后天改造,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某些步行商业街建设过程中,人们将目光集中到改造商业街自身,而忽略了街区范圈内周边辅街道的开发。
如:青岛市台东商业街目前已成为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青岛市市民中心,但与台东商业大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步行街周边的各条辅街显得凌乱、拥挤,随意停放的车辆影响了商业大街的整体景观,又妨碍了人们的正常行走。应减少车辆对行人的干扰,扩大步行者活动的空间,以活化街市和创建悠闲的步行环境。
商业步行街经济的繁荣,除了政治、经济等大环境影响之外,还需要依靠具体区域的交通通畅、人流物流快速集散,简单地封闭若干条街道,增加一些商业网点,人为的营造一些商业气氛都是难以长久地维持良好旺盛的商业经济环境的。
外部交通是顾客到达商业街的重要的手段。长久以来,台东步行商业街周边区域的交通负荷很重,因此,台东商业街的周边交通整治应该是台东商业街建设的关键问题,通常采取拓宽道路、单向行驶、降低车速等方法。
要吸引顾客,就必须有足够的停车空间,这对商业街的繁荣至关重要。由于商业地段土地资源的稀缺,可以考虑停车场设立在地下或建筑物的顶部。
形成商业网络,通过合并街区,扩充商场容量,向多层、连续、纵深方向发展。使沿线设店的商业街逐步由线到面呈带状发展,使人流不局限于局部,以期收到“闹而不挤”的效果。在大型商场内增设购物、就餐、游乐等活动内容,以便将大量人流引向垂直方向。
应合理地组织运货车辆,要避免运货车辆在商业街内穿行,对于运货车辆应在夜间通行或绕到街后通行。
处理好原有交通功能的替代、客流通达和客流便捷性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如:位于青岛市李村商圈, 由崂山百货, 北方国贸,利客来商贸大厦,李村向阳路商业步行街,以及新建伟东乐客城等众多大型商场、商厦、专业商业街,经过不断的规划、建设和改造,已逐步成为青岛市北部综合性商业中心——李村商业步行街区
随着青岛李村商业步行街区的扩张,商业步行空间的拓展,商业步行空间已经跨越原有的机动车主干道。步行商业街是人们行走、购物、休息、交流的开放性空间,安闲自在地步行不应被车行的道路割裂,或人们被车流逼迫到某个区域,而不能倘佯在悠闲中,人们的愉悦心情会随之消失。同时,商业步行街使游客或消费者随心所欲地进行游玩或购物,毫无疑问,能为该区域带来巨大的人流和旺盛的购买力,有利于活跃商业和搞活经济,但是,同时也给周围地区带来更大的交通压力,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局部或整个城市的交通秩序。
3缺少对人的步行行为的研究,缺乏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步行街应最大程度满足行人的需要,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仍存在问题:如不考虑步行者的实际步行距离,片面追求步行街的长度;不考虑步行街的合理宽度,导致街道过宽,行人过街购物不便;缺乏休息场所;缺少无障碍设施等。
步行街中,人们在亲切的尺度中步行、交流、接触,获得大量和生动的心理体验来实现精神上的满足。步行街中人们的活动方式大致可分为:步行活动、休息和停留活动。
步行是最自由、最基本的活动,商业步行街中通常分为游览式购物步行和通过式步行。购物步行中,人们边走边看,一般速度较慢,而且大都靠近街道边界直线行走,从容行走观看靠近一侧的商品和景物,所以一般步行街两侧的行人密度相对街道中间较高;通过步行一般速度较快,所以步行街中应考虑区分快慢步行区域,以期满足不同步行人群的需要。
人们在步行一段距离后需要休息,休息活动有时独立完成,有时会结合交谈、观看、餐饮等活动同时发生。目前我国大多数步行商业街中专门的休息场所和设施不能满足需要,人们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步行后,不休息,疲劳之下不得不选择离开,这就影响了商业街的吸引力。
如:青岛市台东步行街布置了许多座椅,但从对台东步行街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很多人认为座椅不够用。饿了,找个合适的餐饮场所是个问题。累了,休息区也是一个问题。
停留性活动往往伴随着社会交往活动的发生,包括等候、停留、观看和挑选商品等,人们选择驻留地点的原则是寻找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如树木、灯杆、角落等,商业街应该充分考虑不同的步行需求,提供相应的步行活动场所和设施。另外步行街建设还应体现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包括老人、儿童以及行动不便的人群,他们对空间安全性、舒适性和畅通性有较高的要求。
4商业步行街应增加街道环境设施
在人流密集的商业步行街,各种户外活动随机发生。因此,通过多种元素,铺地、雕塑、喷泉、植物,对这些街道环境设施的精心设计和布局,将有助于烘托商业街活跃的商业氛围。此外,这些环境设施还经常会作为一种独立的街道空间构成要素给人深刻印象。
这些环境设施能最直接地反映出步行商业街空间的环境品质。寻找适宜的尺度、营造适宜步行的空间以及安全、舒适、愉快的步行氛围,提供连续而丰富的橱窗信息,通过重组改变原有空间的不足,并突出若干视觉兴奋点。以解决商业街的平直单调造成的视觉疲惫,感觉很长,很乏味的问题。
商业步行街的存在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商业步行街的发展也必然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1] 伊里尔·沙里宁著.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顾启源译. 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1986
[2] 胡宝哲著. 东京的商业中心.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关键词】不规则性;结构设计;高层建筑
前言
在工程中,由于会考虑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等,导致建筑物不可能绝对的规则和对称。建筑物的不规则性一般表现在:平面凸凹的不规则、局部楼板的不连续、不规则以及建筑物自身在竖向刚度上的不连续性、不规则等。实际工程中必须比较准确地判断建筑结构的不规则位置,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对建筑结构的建模、确定建筑结构的一系列布置方案、以及确定建筑物本身比较薄弱的地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不规则的建筑结构会引起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偏心侧力,而进一步产生一定的扭转变形,不利于结构的抗侧力,同时也会导致成本的较大增加。所以设计者需要尽可能的将建筑结构物设计为对称、规则的以便提高建筑物本身的一些结构性能。
1、高层建筑中不规则建筑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国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建,设计者们为了迎合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他们已经逐步更新了自己以往建筑物必须要对称、规则的观念,他们正试着建造一些标新立异、新颖别致、独树一帜的建筑,如非对称、不规则的建筑结构物。随着人们的观念的转变,现如今大城市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复杂体型和不规则的结构,这种趋势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建筑的发展方向。
虽然这些不对称、不规则的建筑结构给城市增添不少亮丽的风景,但是它们的设计与建造却给结构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2、建筑业中不规则的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可以大体的分为两类:(1)平面不规则结构类型,其包含的有扭转不
规则、凸凹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等;(2)竖向不规则结构类型,其包含的有侧
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楼层间质量突变等。以下是常见判断两种不规则类型标准的具体介绍。
2. 1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
(1)扭转不规则:判断标准是每一楼层自身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的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1.2倍,或者是最大的层间位移大该楼层两端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2)凹凸不规则:判断标准是建筑结构平面凹进一侧的尺寸大于其投影方向上总尺寸的30%。(3)楼板局部的不连续:判断的标准是楼板的尺寸以及平面刚度发生急剧的变化。
2.2 竖向不规则的类型
(1)侧向刚度不规则:判断的标准是该楼层的侧向刚度值大小小于与其相邻上一楼层的70%,或者小于该楼层以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排除顶层不算,楼层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其相邻下一层的25%。(2)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判断标准是竖直方向上的抗侧力构件的内力通过水平转换构件而向下传递。(3)楼层承载力突变:判断标准是层间的抗侧力结构的受剪程度小于其上一层的80%。(4)楼层间质量突变:判断标准是楼层质量大于相邻下一楼层质量的1.5倍。
3、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采取的措施
由相关技术人员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在地震中容易受到破坏的建筑结构往往是那些平面存在不规则性,并且建筑物的质量与刚度偏心以及抗扭转刚度太弱的结构。经过技术人员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扭转效应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应该是特别严重的。所以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对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加以限制,常用的限制方法可以归为如下:(1)尽可能地限制建筑结构的平面不规则布置,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建筑结构物产生比较大的扭转效应。(2)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建筑结构物的扭转刚度。结构的扭转效应可以由以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c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来大致的判定,当上述两种周期比较接近时,由于振动耦连的影响,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会明显增大。
减少建筑结构扭转效应具体的一些方法如下。
(1)减小建筑结构的相对偏心距。
相关研究表明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与相对偏心距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线性关系的,如果想要改善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以及进一步的缩小楼层的位移比,则可以通过调整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进而使得建筑结构的质心和刚心可以更加的接近。实践工程中减小建筑结构偏心距的常用方法有:① 调整建筑结构平面的不规则性布置应该是在初步计算分析后才进行,通过初步计算的结果找到建筑结构的质心、刚心,同时需要做的便是通过相关数据以及实践经验比较准确的判断建筑结构的刚度分布,最后在适当的增减距质心较远的抗侧力构件。
(2)调整建筑结构抗侧刚度和抗扭刚度比。
由相关研究表明: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与结构周期比的平方的关系基本上是线性的关系,所以在设计建筑物时,可以考虑适当的减小建筑结构的周期。在做剪力墙时,则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的加长或者增厚周边剪力墙,特别需要重视的是那些离刚心最远处的剪力墙。加大结构抗扭刚度的一般做法是在建筑结构边上设拉梁,同时缩小建筑结构的扭转周期,还可以通过增加周边连梁的刚度来实现。
(3)提高周边抗扭构件抗剪力。
要保证建筑结构在强烈震动下依然安全,只靠调整结构布置是不够的。相关技术人员通过实验得到了如下的结论,即:当建筑结构处于非弹性时期时,对称的建筑结构受到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便会随形态变化的而偏心。如果考虑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则应该强化那些受抗扭效应制约构件的抗剪性能,以便使得建筑结构可以在强震作用下保持整体弹性状态。
(4)较小地震带来的破坏,设置防震缝。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平面形状比较复杂的建筑结构,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导致不能把平面结构布置成规则的结构,此时便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防震缝将结构分成比较简单的结构单元。在工程中适当的设置防震缝是十分有必要的,如:①需要设置抗震缝两侧的结构体系迥异或地震反应效应显著不同时时,抗震缝的宽度便需要考虑不利一侧的结构;② 当相邻建筑结构的基础沉降量较大时,可以设置兼做沉降缝的的抗震缝。
4、结语
实际工程中,建筑结构不规则性的判断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建模、建筑结构的一系列布置、薄弱楼层等,从而间接地影响整体建筑结构的布置是否经济、合理、安全。结构设计师在设计不规则的建筑物时,需要尽量地减小或者避免建筑结构中比较容易出现薄弱的部位,同时做到强化那些薄弱部位。现如今对于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会出现更多更好的方法来确定不规则建筑结构的计算模型,进而更加真实地模拟出实际工况。
参考文献:
[1]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采煤机;截割机构;截割部;行星机构
以下主要论述了采煤机截割部机械主传动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截割部传动设计采用的是电动机输出动力经由三级直齿圆柱齿轮和行星机构减速,最后带动螺旋滚筒,实现采煤。在设计过程中,对截割部机械主传动结构中的齿轮、轴和轴承进行了设计计算、强度校核和选用,使采煤机的截割部机械主传动结构设计最终满足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将会日益增加。而作为我国传统能源的煤炭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能源保障。我国目前煤矿对于一些中、厚煤层,由于技术的原因开采不到位,因此对中、厚煤层采煤机的需求量很大。所以说研制开发中、厚煤层采煤机有着长远的社会效益。而目前我国的中、厚煤层采煤机并不能满足实际工况的需要,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其截割部的设计并不是很完善,而该设计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行的,对中、厚煤层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就是为了满足实际工况的需求,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MG300/700-WD型采煤机截割部的结构进行设计,通过几种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选择最优方案,使其结构更紧凑,更合理。在煤层开采时,能够使采煤机安全、可靠、高效生产。
设计目标:采高H=1.8m;截深J=0.8m;滚筒直径=φ1800;适应倾角≤45°;滚筒转速n=39.67r/min;年生产量达到500万吨。
1 采煤机截割部的方案设计
综合参考国内外各种采煤机的结构方案,同时类比相似型号的采煤机的截割部传动方案,初步定出滚筒式采煤机截割部若干传动方案如下:
特点是:采用独立摇臂,其本身就是个单独的减速箱,进出油口都密封。截割电机横向布置在摇臂上,摇臂和机身连接没有动力传递,取消了螺旋伞齿轮和结构复杂的通轴,传动简单,调高范围大,结构紧凑,较为适合。
2 截割部主传动参数确定
截割部装机功率的计算
设计目标:(1)采高H=1.8m(约等于滚筒直接D);
(2)截深J=0.8m;
(3)采煤机机宽小于B=1.5m;
(4)设计年产量M=500万吨;
(5)滚筒转数n小于40r/min。
采煤机的设计生产力Q=M/365×16=856.2t/h
由文献[1]知, Q=60・J・H・Vq・V(t/h)
式中:J-滚筒有效截深,m;H-采煤机的平均采高,m;Vq-采煤机的最大工作牵引速度,m/min;v-块煤的比重率(t/m3),v=1.35t/m3。
Q=60・0.8・1.8・Vq・1.35=856.2t/h
算得Vq=7.44m/min≈7.5m/min
螺旋滚筒的截割功率采用单位生产力所消耗的能量的方法来计算,即
式中:Nj-采煤机截割总功率,kW;
Q-采煤机设计生产率, ;
Hwx-截割比能耗,(kW・h)/m3
K1-功率利用系数,单机驱动时取1,分别驱动时取0.8;
K2-功率水平系数,自动调速时取0.95,手动调速时取0.85;
K3-后滚筒的工作条件系数,一般取0.8;
如果每层截割阻抗不同于基煤层,则:
式中 Hw-截割比能耗, ;
Ax-不同截割阻抗,取值范围为240~360N/mm,则取值300;
A-相同截割阻抗,取值范围为180~240N/mm,则取值 210。
式中 ?浊j-截割部的总传动效率。
3 结论
MG300/700-WD采煤机截割部主要由电动机带动通过四级直齿轮减速和一级行星减速进行传动。本次设计目的在于通过设计熟悉采煤机的截割部机械主传动的结构,来了解整个采煤机截割部的结构、装配和工作原理。
本次对采煤机截割部的结构进行设计,通过方案比较确定所设计方案,并对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强度校核。本次设计的MG300/700-WD型采煤机截割部传动机构,采用了NGW型行星机构进行减速,使采煤机的截割部结构更加紧凑,传动比更大,减小了采煤机截割部的体积和重量,使采煤机的工作空间得到了扩展,并且使采煤机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提高、降低了成本。在直齿圆柱齿轮中采用了惰轮,避免了电动机尺寸与行星机构在装配时产生干涉现象,说明书还对采煤机截割部机械主传动结构中的轴、齿轮和轴承等部件进行了设计计算,强度校核和选用,并且都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春生.滚筒式采煤机理论设计基础[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第四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门艳忠.机械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饶振刚.行星齿轮传动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孙恒,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刘品,李哲.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7]刘鸿文.材料力学[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刘鹏,赵友军.薄煤层电牵引采煤机的设计研究[J].陕西煤炭,2008,30(1):22-24.
[9]叶俊之.滚筒式采煤机的最佳截割原理[J].煤炭科学技术,1981,12.
[10]范瑞民,刘春辉.MG300/700-WD型采煤机摇臂行星机构的改进[J].矿山机电,2011,1(4):124-125.
[11]王启广.电牵引采煤机的现状与发展[J].矿山机械,2004,10(9):9-11.
[12]谢贵君.电牵引采煤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矿山机械,2009,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