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体能训练计划

时间:2023-03-03 15:54:56

导语:在体能训练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体能训练计划

第1篇

关键词:中职;练考评一体化;技能训练;模式;训练小组;全程化考核

中图分类号: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127-03

要掌握专业技能就必须训练。在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时,怎么组织,训练什么内容,训练的结果如何,对训练结果如何考核和评价,如何处理“练考评”三者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是实训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训时必须做好的。

训练:组建训练小组

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便于学生训练中进行交流、沟通,便于开展组内、组间学生技能竞赛,便于考核评价。小组的划分要灵活,要适时进行调整,可按性别划分,也可按小组平均成绩相等划分,也可按成绩分层次划分。具体按哪种方法划分,应视训练情况的需要而定。

训练方法多样化 在训练中采用什么方法,要根据训练内容、学生情况而定。常用的方法有:(1)讲练结合,即示范演示与规范训练相结合,讲中有练,练中带讲,边讲边练,边练边讲。重点内容、关键技术和工艺应反复讲几次或示范操作几遍,让学生加深理解,加深印象,把握住技巧和关键。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专业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具体化。在实习实验课讲解或示范操作时,应根据学生的注意力、表情及时提问学生,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集中学生注意力。这种训练方法能消除学生因训练时间过长产生消极、怠慢的现象。(2)先基本训练后强化,即对于某些训练项目先训练基本技能,待基本技能掌握后再进行强化训练。例如,在元器件焊接训练中,先让学生进行元器件管脚的握制、电烙铁的使用、焊接的基本要领、焊点的要求等训练,当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后,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焊接,比较谁焊的焊点多,谁焊的好(即焊点光亮,无毛刺,无虚焊、脱焊,焊点大小适中,成锥状)。(3)巡回指导、逐个记分法。巡回指导是生产实习教学的主要环节,是观察、了解学生操作情况的有利时机,是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采用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违规行为和不足。每次接线后,都要打分,给表现好的学生和有明显提高的学生打高分,对不符要求的学生不予打分,直到改好为止。如在进行电机拖动技能训练时,学生在接线中出现长架空线、交叉现象,让他们重接。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能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从而提高整体授课效果。

训练内容模块化,具体过程项目化 根据本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当今企业的用工需求,把学生要掌握的技能训练内容划分为几个模块,各模块再分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要制定训练的目的要求、具体任务、训练步骤、考核评价标准。这样能使学生在训练时目标明确,操作有序,团队协作,展开竞赛。通过考核评价应使学生发现自己技能训练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看到自己的成绩,产生成就感,激发出再次训练的兴趣。如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专业的技能训练,划分为四个模块:(1)常用电子元器件性能测试及测量仪器的使用;(2)元器件的焊接;(3)常用单元电路的装配与调试;(4)实际应用电路的装配与调试。在模块(1)中,又分为电子元器件性能测试、万用表、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低频信号发生器等项目。其他模块同样分为若干个项目。

组织形式灵活化 小组的划分应根据训练情况灵活确定,刚开始训练阶段可按理论成绩划分,待训练一段时间后根据技能训练的成绩平均划分。这样分组的好处是:每组中有技能成绩好的,也有技能成绩差的,在训练中他们可以互相帮助,相互交流。一方面,能降低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整体的技能训练成绩。待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后,可按技能成绩划分快慢组,其好处是能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技能成绩好的小组除完成规定的训练项目外,可适量增加难度,适当安排一定量的选修项目,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更多专业操作技能;技能成绩差的小组只要能完成规定的技能训练即可。这样做,对实习训练劲头足、进步快的学生是莫大的鼓励,对中层生和后进生也是有力的鞭策。如在组织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技能训练时,初始阶段按理论成绩划分小组,待第一阶段常用电子元器件性能测试和测量仪器的使用结束后,按技能训练成绩平均重新划分小组,待第二、第三阶段元器件焊接、单元电路的装配与测试训练结束后,按技能训练成绩划分快慢组,进行第四阶段实际应用电路的训练。由于组织得当,既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训练成绩,也使技能成绩好的学生有了更多发挥的机会。在近几年徐州市、江苏省组织的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技能大赛、技能创新大赛中,我校获省级二等奖、三等奖,市级一、二、三等奖多次。

考核:全程考核,方法多样

考核是对学生技能训练成绩的检测,通过考核能发现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便于改进日后的教学。

考核要全程化 学生技能训练的过程,也是考核的过程。在训练过程中,从学生的安全文明操作、纪律的遵守到仪器的使用,以及技能训练中的操作工艺、方法,技能训练完成的情况,团队合作情况等都是考核的内容。可以说,只要学生在训练场地,与其相关的一切都是考核的范围。这样,能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职业技能、爱岗敬业精神、语言沟通能力。

考核方法多样化 (1)理论考核与专业技能考核相结合。在技能训练中应结合所学课程内容,针对具体训练项目进行理论考核。考核方式可采取笔试、口试或提问,按照工艺流程分阶段进行,内容应简短,形式要多样化,应避免死记硬背,突出应用性。如对照实物口述元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默画原理图,写出操作步骤,叙述操作要领和安全操作规程,分析操作工艺是否正确等,从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较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2)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每一次训练,都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仪器使用情况、操作规程遵守情况及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情况加以考核,作为平时训练成绩记录下来。一个阶段的训练结束后,要进行阶段考核,了解学生本阶段技能掌握情况。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期中、期末两次考核,建立学生成绩考核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成绩进步快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成绩下降的学生,要了解原因,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3)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就是根据训练项目的内容,按其权重给出相应的分值,根据学生在实际技能训练过程中操作情况给出一定的分值。如在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训练中,定量考核分值为:元器件性能检测10分,电路安装50分,电路调试30分,安全文明操作10分。定性考核就是根据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如工具的使用,元件和器材的选择,使用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工艺等进行有针对性评价。通过定性和定量考核能让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学习的信心,不断克服自己技能上的缺陷,不断进步;让能完成训练任务、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鼓励他们改进操作方法和操作工艺,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评价:内容全面,方法多样

评价内容全面化 评价内容要“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评价是对学生技能训练成绩进行分析总结,是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是对知识的再理解、再加深过程。通过评价,应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1)知识: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评价,一是看是否达到了“必需、够用”,二是看学生应用理论知识指导技能训练的能力。(2)技能:是课程评价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必备的岗位技能。专业技能又分为基本技能与综合技能。基本技能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如焊接、常用仪器的使用、电路图的识读、电路的识读、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等。综合技能是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途径。如在单级低频小信号放电器的安装与调试训练中,提出几种故障如短接集电极电阻、静态工作点设置偏高、输入信号幅值过大等,或发现学生安装的电路不正常时,看学生是如何查出故障原因的,作为该项目的综合技能评价标准。(3)职业素质:是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安全操作、团队协作、与同学交流沟通、应急应变的能力等。

评价方法多样化 学生技能训练的评价既要有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既要有量化评价的成绩,也要有质性评价的评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同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对象认同评价结果,从中得到启发和激励。(1)定量与定性的方法相结合:定量,就是根据训练内容和训练目标,确定若干评价项目,确定评价标准和根据权重给予相应的分值,根据学生技能训练的情况,评价出学生的训练成绩。成绩评定能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进行有效的控制,激励和督促学生对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定性,就是根据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如工具的使用、元件和器材的选择、使用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工艺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在评价表中写出评价结论。通过定性评价,让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学习信心,不断克服自己技能上的缺陷,不断进步。(2)学生自评、小组评定与教师确认的多元主体评价:学生自评,就是让学生对照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自己给自己评定成绩和对自己的技能训练表现写评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技能训练的自评,是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与关怀。小组评定,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教师确认,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成绩、小组评定的成绩,对照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给学生评定技能训练的成绩。(3)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学生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有些表现是需要控制的,如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反训练纪律、可能损坏仪器或仪表的线路连接等;有些表现是需要鼓励的,如采用新工艺和新方法、对设备的安装或线路的制作提出新的看法或新的见解、对教师在教学中讲解的操作提出的疑问等。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无时无刻不在向教师提供信息,为全面评价学生的技能训练,应注重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表现。每个项目训练结束,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的评定,对学生表现给出一个阶段性的结论,肯定学生的成绩,是对学生的鼓励和鞭策,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再加深。两种评价相结合,既注重了过程,又抓住了结果。

总之,专业技能训练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项工作。训练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考核是检查学生训练结果的手段,评价是对学生技能训练成绩的肯定,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练中有考,考中有练,考后有评,以练促技,以考促练,以评代考,练考评一体化的技能训练模式,能促进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建立对专业的兴趣,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早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训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义芳.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黄革勋.电工技能训练实践教学评价的探讨[J].广东教育:职教,2009(2).

[3]裴洪庆.电子技能训练心得[EB/OL].(2010-09-06).#.

第2篇

一 关于职业学校的学生

因为种种原因,职业学校的学生被认为是学习上的“差生”,因为他们考试成绩太低。实际上,这些考试“考”的是学科课程的理论知识,成绩即使不及格也不意味着这部分学生智力低下。

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就在于动手能力强,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较为丰富。尽管他们可能考试成绩比不过其他类型院校的学生,但他们在实际应用领域有着明显优势。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学生的优势。

二 关于一体化课程

应当说,一体化课程改革正是基于上面谈到的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结构的基本指导思想进行的。目前,一体化课程包括按工作任务划分为实践导向课程、少量的学科课程以及综合性实践课程。

每门实践导向课程按照工作任务来分也可以细划为多个子课程。那种课程划分依然存在一个不足之处,这就是学生是在割裂的工作任务中学会如何工作的。而实际上,工作任务是一个整体,通常是很难分割的。这就需要设计另一种课程,能够把这些工作任务整合成为一个整体,以便让学生获得综合技术实践能力,即综合性实践课程。另外,实践导向课程并不完全排斥学科课程,少量的学科课程仍然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科课程或理论课程可以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体化课程的实施中,应把学习过程设计成工作过程方式,并在工作情境中展开。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课程模式是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作方式将“做中学”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掌握技术知识不是目的,掌握技术才是目的,真正的技术只有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在主体真正运用技术的过程中,才能被掌握。

需要说明的是,超越特定工作情境进行技术知识教授是必要的,通过在相对轻松的情境中采取更为正式的教学方法,为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的整合提供机会。因此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应把工作情境学习和学校情境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 关于电子综合训练与中级技能鉴定课程

1.课程性质

电子综合训练与中级技能鉴定是电工电子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工电子专业工作所必需的电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且达到中级工考核标准,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需的基础,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本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课程以技能训练为主,做学一体化,让学生在操作中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本课程将教学活动分解成若干课题,以课题为单位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3.教学目标

通过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掌握电子中级相关理论知识,才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方面,要求学生具备:(1)能分析电子线路工作原理;(2)能装接调试电子线路;(3)能处理电子线路的简单故障。

4.课程内容及要求

电子综合训练与中级技能鉴定课程的内容主要由五个课题组成。分别是振荡频率的测量、声控计数器、脉冲的数显与电压指示、倒计时定时器、脉冲式充电器。通过课题训练,学生边学习边应用,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技能水平。

电子综合训练与中级技能鉴定课程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通过一个个完整的基本电路来学习无线电知识。基本电路主要包括:文氏电桥振荡器、施密特整形电路、分频、计数电路、译码、显示电路、电压比较电路、RS触发器等电路。实践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的识读、安装、检修,基本焊接技术,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简单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等。通过理实一体化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内容与体系呈现模块化与系统化,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电子综合训练与中级技能鉴定课程的教学要求有四点: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课题教学,任务引领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开展以产品为载体的现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要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认识电子产品,掌握关键的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境,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要求,加强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第3篇

摘 要 越野滑雪是一项运动量很大的运动项目,在训练中体能的消耗是非常大的,每个运动员的体能都是不同的。所以在训练中药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对速度和力量素质要特别加以注意。越野滑雪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包括有保障达到运动成绩提高体能系统发展的规定。这个规定决定了越野滑雪运动员基本体能的发展水平,即耐力的发展水平。速度力量素质的发展是在一般的和专项身体训练中才能实现。运动员的体能好坏决定了比赛成绩,所以,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取得好的成绩就一定要有一个强魄的体能。

关键词 越野滑雪 机能 运动负荷 心理负荷

一、一般身体训练

(一)一般发展性的训练

在越野滑雪训练中对一般身体素质运动员的训练,应是对全部肌肉群其作用的训练,在基本部分的训练之后,采用柔韧性和伸展性相结合的训练,这种训练是发展集体肌肉群的训练,为的是对机体的肌肉群达到明显的作用。无论某肌肉群的力量如何低下,只要对她的发展有明确的经常性的训练,就会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自然地形训练

越野滑雪运动员在训练的初期,为了达到体力训练的任务,可按预先指定的地形进行走步和跑步的训练,这些运动用三步~秒的步频完成。但是,这样的运动结果与滑雪的实际情况有明显的区别。为了提高耐力素质,采用负重走和跑,但是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加大运动负荷。教练员还应随时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生理机能的指标跟踪。培养运动员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明确的速度力量训练的形成

作为速度力量训练的方法可采用很多形式的运动。更明确的说,像划船和游泳这些项目,对手臂、脚及腰腹部肌肉力量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辅助训练,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条件。上述运动是发展力量的前提。伴有手脚关节在内的完成大幅度运动的体操训练。对运动员在训练的间歇期间广泛的采用体操练习是很有必要的运动。游戏在越野滑雪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就运动游戏来说,不间断的交替、最大限度的爆发力和最大加速的游戏,都有助于我们对速度力量的训练,凡是对速度力量训练两方面起作用的游戏我们都可以采用。增加趣味性刺激减轻运动员的心理负荷。

二、速度耐力训练

(一)模仿

模仿运用于强度不大的训练中,坡度步长大约一半时,移动速度通常不超过2.5米~秒。对于高级别的越野滑雪运动员来说,徒步模仿的效果是不大的,对初学者,特别是在多次进行陡坡上坡模仿的训练效果是明显的,这是无雪季节进行专项训练的最基本的训练方法。

(二)持杖模仿

根据越野滑雪的技术特点,选择具有平地和上坡的有利地形,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达到标准的动力定型,同时对发展肌肉群的作用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首先对大肌肉群的作用是很强烈的。采用持杖模仿训练通常是在难度较大的场地上进行,不仅能提高力量,对发展专项速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三)滑轮

与用滑雪板的滑雪类似资料相比,具有同滑轮一样的从属关系,这个从属关系对高水平的运动员是可以借鉴的,同时指出运动速度差异。在坡度不大的平地上运动时,滑轮与板油路面的良好接触,以及高质量的滚动都说明了他们之间的速度差异。在坡度不大的平地上运动时,滑轮与滑雪的速度,步长和步频的差倒是不太大的。采用5度以上的坡度进行适当的训练是必要的,必须进行越野滑雪两种步法,即传统式的交替训练,并且用高速滑行,这是巩固和提高技术的关键。在场地的选择上,应避免过长的上坡,上坡的长度不超过300米,高度不超过50米,参考方案:缓坡占50%,平地占35%,陡坡占15%,训练路线地形应比通常的地形更加起伏,落差不超过20米,对不同级别的运动员预先规定的滑轮路线,必须有不同难度的回转道。

(四)模拟滑雪训练

采用模拟滑雪的力量训练,特别是在滑雪条件不好的和推迟滑雪期间是很有益处的。模拟滑雪训练有很多种,它的主要缺点是滑行不太好,在大强度的训练时,速度不高,在模拟滑雪时,脚和手用力一推的力量比滑雪明显的增加,他的训练在无雪时期占周期性训练的总量的5%。

(五)滑雪训练

滑雪训练发展越野滑雪运动员速度耐力是必要的,滑行的条件不同运动速度的增长也就不同。其中包括用高于比赛速度的5-11%在1-2度的坡度训练。在负荷量降低或增加休息时间以后,在某些地段上咏比赛速度的100-105%进行训练,用这个大于比赛的素的克服一系列段地段上的各种坡度,再用大于比赛速度滑行的总负荷量大约占总量的5%。在赛季,在比较容易的路线上,每次训练不应少于5-7次的高速,目的是为了在一系列的竞赛中的部分短路上用最大的速度滑行,第一次降雪后,应在坡度不大的上坡进行训练。在部分平地上的训练量不应少于40%。用滑雪板滑行时,应特别脚和手的撑力。

第4篇

【关键词】钳工工艺 技能训练 一体化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158-02

职业技工学校因其较为实用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和重点就是如何更好地将技术理论知识融入到未来的实际工作中,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因此,学生毕业后的知识技能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采用一体化教学进行具有实操性的技术传授,特别是钳工技能的教学是目前一种较为实用、有效的方法。

一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对钳工专业的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这一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的实质是对该教材的教学环节进行整理和融合。通过对教材中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理论进行提炼,结合实际操作将整个教与学、了解到应用视为一个整体,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通过沙盘式教学来保证每个教学环节的质量。钳工专业涉及的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复杂性,而一体化教学利用最直观的方式令受教者更好地掌握这门技术,打下坚实的基本功,可最大限度地满足专业的需要。由于其汇聚多方面的因素来制定教学内容、方法等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专业性,同时又通过不同模式很好地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易于受教者吸收、消化知识,也常被称为最快显效教学法。

二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的措施

一体化教学虽然具有较多的优点,但要建立一套最适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

1.多角度创建优质一体化教学氛围

形而上的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理论教授内容枯燥乏味,会严重阻碍受教学员的学习热情。因此一体化教学中应从多个角度积极调动一切因素来保持教学气氛的活跃。采取教学双向因素思考可能调动学生兴趣的可行方案。如教授者可以在同行之间进行交流,掌握学生对哪些课程反应较好,从这些课程中找到共通点,或组织教师开展讨论会激发思维,研究如何调动学习气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同时要令学生真正了解这门课程的重要和实际意义。如,可采取“抛砖引玉”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课程讲解过程中穿插小故事令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第四模块“锉削”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有关刀具的尺寸学员掌握起来有难度,经常会出现超差现象。教授者可在教学过程中分解优化控制刀具工件尺寸精度的锉削技能,进而用概念、公式等理论进行讲解分析。还可在过程中对于锉削平均值进行设疑,发起“自己如何测出?”的类似提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寻求答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训练中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如,在探索积累锉削余量的利用时,教师先进行总思路的讲解,即根据积累锉削余量规律,当工件进行粗加工(余量较大)时,应尽量缩减测量次数,提高工效;细锉时,应增加相应测量频率,此时,应相应减少每次积累锉削的余量,防止尺寸超差。当实际操作时再进行巡回指导,针对学生个体对问题的处理能力的不同,做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引导学生善于总结每个解决思路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来应对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令学生较快速地掌握锉削技能和较为安全的技巧,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针对难题突发个案的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多渠道开展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建立在多渠道、全方位的基础上,将教学理论通过视、听、触、感、观等实际操作强化教学内容,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战教学的有机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让学员从认知、做事、生存和共处等层面理解专业技能达到成功步入社会的目的。开展有声有色的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打造师愿教、徒乐学,教学相长的良性局面。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现动态教学、形象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例如,技工学校可在每间教室或公共大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将教学内容提前利用多媒体设备的图像显示、动画模拟、数字分析和文字说明等功能系统地组织在一起,为学生营造一个集图文、声像、数形于一身的直观的、生动的教学环境。这不仅能将传统课程书写板书的时间节省下来,还可以拓宽知识面,更多地传递专业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教学“主轴箱常用机构的装配与维修”一节时,可制作简单立体的3D装配动画,利用网络图片和实际中的机器装配的生产场景进行形象展示。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有效刺激学员的形象思维。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利用社会相关企业这一渠道进行现场观摩。以该专业相关的基层设备相关参数,如机械压力机的工作特性和安全性的内容带入企业参观中进行讲解。通过企业现场生产中对曲柄压力机的种类、型号的识别。从工作中曲柄压力机的技术参数设定来熟悉各种参数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现场观摩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3.坚持以质为本的一体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实践创能新力

一体化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实现高素质人才的输出。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就是以教学质量为根本,以激发学员创新能力为原动力。一体化教学要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不能只依靠教师的热情和现代化设备,还要从学员本身出发。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科学化的教学控制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设置过程中要不断研究课程、开发教学新思路、进行课程的调整和改革。同时还应建立公正、公平、具有竞争力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切实可行地使教学质量的控制取得成效。此外,不能忽视对学员教学的反馈环节,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教与学的可持续循环发展。例如,在《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材“车床操作”这一环节针对铰孔、攻丝的理解。如果仅凭教授者在台上描述,学生无法完全掌握如何进行种类的区分、工具的组装等问题。教授者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尝试将具体的铰刀实物分发到学员手中或带到模拟现场,边讲解、边让学员对照实物加以理解。待讲解完毕学生可以清楚地明白和区分各种铰孔和攻丝。又如,讲解《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一书中关于“车床操作”的教学环节时,可将讲课现场布置在实习现场。通过作业现场的对照车床操作为学生实时进行讲解。同时让学生进行切削用量、切削液等相关思考;讨论正确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并不时设置现场提问环节,激发学员们大胆假设;鼓励他们合理开展、想象创新:如在传动机构中是否存在更加合理的可能?若存在,应该如何进行改造?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培养他们勇于创新、树立安全规范操作施工作业的意识和观念。

三 结论

传统式教学已远不能适应职业技工学校向社会输送高质储备人才的需要。因此,建立一个理论结合实践、多元化、现代化的开放性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职业技校的长期教学发展战略。一体化教学应时而生成为这种创新型教学的领头羊值得被更广泛地推广。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外科基本操作技术;动手能力;强化练训

中图分类号:R605?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11-02

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而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是临床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重点与难点。这种技能的获得必须依赖于大量的操作训练。现今学生进入医院临床实习普遍存在适应期较长、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的问题,加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强,医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受限已成为突出问题。针对这一状况,多年来,我院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外科教研室对即将进入医院实习的大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外科基本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强化训练实施

1.训练对象、培训内容与时间。选取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200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161人,强化培训共28课时,时间安排在学生临床实习前一个月。见表1。

2.实施带教老师集体备课制度。除了选择自身业务素质硬并长期坚持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外,同时严格按照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在授课之前带教老师集体备课。结合临床实践制订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内容和基本操作方法并统一操作手法,严格按教材上最基本的操作来讲授和要求学生,以便达到经培训后的学生对外科学基本技术规范掌握。

3.强化训练方法:①强化训练前安排摸底考核,以了解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②每项培训前首先说明该培训的目的、要求,再让学生观看相关教学影像片,有助于学生将理论指导实践。③按20人/小班,安排1位带教老师、1位实验师共同带教,由带教老师进行详细的讲解、示范(边做示范边讲解操作要点)。然后分学习小组(4~5人/小组)按一医生、一助、器械士、巡回护士反复练习,老师巡回指导,规范学生的操作。④a.对外科无菌术的技能培训。如教师以灭菌王洗手法作示教、戴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及铺巾。完整示教结束后,要求每一位同学独自练习洗手;消毒铺巾时以学习小组为一组,按一医生、一助、器械士、巡回护士分工反复练习。b.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的技能培训。利用带皮的猪肉进行切开、缝合练习。待教师示教完毕后,两位同学一组,一位做主刀,一位做助手,轮流并反复练习。要求一轮结束后互相点评,以加深知识点的印象。⑤在强化训练结束时,对部分培训内容进行抽查考核。实验的考核内容及考试的方法在培训开始的第一次课已告知。

二、效果

选取的2006级161名学生考核成绩较好,其中优秀26%,良好52%,及格22%,无不及格。

三、讨论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临床技能培训存在教学方式落后、临床见习动手操作机会不足、学生自身重视不够、实践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我们在临床实习前安排外科基本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首先强调外科实习是临床实习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更是整个实习阶段中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明确强化训练的目的,了解为什么要训练,应达到怎样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要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实践证明,虽然仅有36学时,但通过基本操作的强化训练,大部分同学的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掌握较好,相信通过本次训练能使学生较快适应并进入临床实习,树立信心面对患者,从而获得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合理的教学安排和仔细认真地实施与管理是保证训练质量提高的保障。从任命带教老师,老师集体备课(即操作的步骤和要点、细节,制订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内容、基本操作方法和培训的目的与要求),观看外科基本技能,多媒体课件教学片和手术录像等,特别是通过带教老师集体备课,可以避免因来自不同院校毕业或长期在临床工作中形成的操作方法的差别。直观多媒体生动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快速回忆并对照自己曾经学习过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手法,然后授课老师演示规范操作法及步骤,重复示教关键操作,在演示过程中注重要点,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分组反复练习。带教老师仔细观察,随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操作的要领,及时检查、讲评练习的结果并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使学生的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操作规范化,为今后更好地适应临床需要奠定基础。训练前的摸底考有利于帮助了解每届学生对外科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对重点的又是基础的知识必须教给学生并让其掌握。训练后的过关测试,则可对一些动手操作能力较差或投入精力(时间)不多的学生产生一种促进作用,使之反复训练或用心体会,理解每项操作训练的原理和要点。本实践证明,通过强化训练,在短时间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外科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徐小平.临床技能教学及评估的现状与对策[J].南方医学教育,2007,(4):26-28.

[2]杜跃军,孙大成,陈庆,等.临床实习前外科技能强化培训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8,7(7):706-707.

第6篇

口语能力在语言的各项能力中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经常被认为是衡量一个人能否熟练使用一种语言的标志。但一个人能读、能写某种语言的书面语,但却不能流利地进行口头表达时,我们则可以说这个人掌握这种语言的程度不够。因为口语不仅是衡量语言能力的显著的标志,同时也是人际间交流的重要途径。口语能力被视为语言能力中的最根本的能力,在人际交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听说训练中的运用

听说通常是在人们眼、耳、脑、嘴对语言信息的综合反映的情况后得以实现的。没有综合运用听说等语言技能的能力,就无法从事有效的语言交际。运用多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听说训练,能集音、像、形于一体,它的优化组合能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一种立体化的思维活动,多渠道地感知语言材料。物质材料多层次地对大脑皮层进行刺激。通过文字、图像符号、声音信号等语言与实践联系起来,这就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它提供了丰富的声像并茂的语言教学内容,最接近语言交际的自然环境,能使学生在真切的情景中学习活的语言,这显然有利于实现语言习得的目标。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不同感官在学习中的作用,使学习确立鲜明、完整的表象,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对象上,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要求,这种强烈的求知要求正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必须具备的内驱动力。

三、听说训练中的心理因素

英语听说涉及的心理因素很多,但创造一个语言环境,改善外语学习的条件却成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创造一个“外语环境”,让学生处于用外语作交际的环境中很有必要。巴甫洛夫指出“显然,我们的一切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反射”。

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提供形声结合的视听材料,他们通过声音和图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又通过解说字幕指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抽象概括,这样作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感觉、表象和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文字之间,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过程中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多媒体技术就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定的事物与一定的词语之间的联系。

人的各种活动多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支配的,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教学内容新颖,引人入胜,教学方法生动活泼,多样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而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实现这一切。

现代教育技术在外语听说教学中运用最广,这是因为它符合外语教学原则:创造一个“外语环境”。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听说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1)观察辨听:在听说训练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口头表达提供具体的形象的画面或信息,调动学生的情趣,营造说话气氛,激起说话的欲望,这就把知识转化成了学生的内部语言。  (2)激活思维:所谓激活思维指在观察辨听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对观察辨听的事物进行积极思考,把直接形象的画面转化为语言材料储存在大脑之中,为口语表达作好物质准备。  (3)分步表达:指在观察辨听的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分步引导学生有序、有重点地观察和表达。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突出观察重点,突破表达难点。  (4)综合表达:针对学生“分步表达”所出现的问题,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所呈现的信息,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辨听以评价分步表达的优劣,并进行综合表达,综合评价训练,使学生口语表达更具条理性、准确性、逻辑性、连贯性、生动性,以达到提高口语训练的目的。

(5)创意表达: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呈现的知识信息及学生掌握表达情况,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把自己的观点准确地、条理地、流畅地表达出来。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听说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课堂教学实践:

以初-Unit 26 People and work这一话题为基础,笔者选取了一些与此有关的补充听说材料,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训练中主要运用了文本、声音、静态图像、动态图像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的具体形象的画面和信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效果颇佳。

(1)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提供形声结合的关于职业的视听材料:医生、教师、工人、农民、学生、警察、街头小贩、商店店员等,随着画面的呈现伴有声音、文字介绍。学生通过声音和图像获得整体印象,从而产生内在的驱动力,引发说话的欲望、把知识转化成内部语言。

(2)在观察辨听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材料中出现的生词:doctor(医生)、pedlar(街头小贩)、street(街道)。通过回放、停顿、闪烁、提示等方式让学生对视听材料进行积极的思考、抽象概括,这样作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感觉、表象和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文字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Jim is a teacher,Heteachesinamiddle sch001,Susanisaworker,sheworksjnafactory",这样就为口语表达作好了物质准备。

(3)通过看图、听音、会意,学生思维开始活跃。教师适时地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回答、叙述。如:What does Jin/Susan/Robbie do? or What’s Jim/Susan/Robbie? Wheredo they work?How do they go to work? Do they like their work?随着问题的展开,学生忘记了羞涩与胆怯,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学生在巩固旧知的同时不断扩大词汇量、增强表达的多样性、加深对外国文化的理解。

(4)通过分步表达,学生掌握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运用多媒体的交互性,教师再次播放视听材料,引证分步表达的正确性和得体性,然后进行综合表达:让学生做make similar dia-logues(模仿对话)、recite(背诵)、retell(复述)等。

第7篇

专项体能是指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运动素质和健康水平诸方面专项化的综合体现。专项体能的内容则是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技战术的需要来确定,其内容的核心不一定是速度。基础体能是专项体能的基础,后者离不开前者的支撑。前者的提高必然带来后者的进步,而脱离了前者,后者通常很难再有进步。

2、影响青少年篮球专项体能训练因素探析

按重要程度排序,影响青少年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的主要因素分别为:认识层面、训练层面、管理层面三大方面

2.1认识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认识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点,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二是教练员对专项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误区。在思想认识上对专项体能训练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训练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篮球专项理论研究不系统。经调查得知,黑龙江省青少年业余体校,以周训练为周期的训练课,每周训练14次,技战术训练10次,3次力量训练、1次有氧耐力训练。专项体能训练穿插在技战术训练的结束。在训练小周期中没有组织独立单元的专项体能训练课。在实际训练中总是把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目前世界篮球强队专项体能训练分为准备部分、技战术练习部分和单独训练部分。

教练员对专项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误区,教练员对于专项体能的认识不清晰,过于注重技术和战术的作用,而忽视体能的作用,教练员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用篮球的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篮球教练把体能训练穿插在技战术训练中,实际这样做仅仅解决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的问题,而基础力量训练没有保证,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水平的提高。有部分教练员甚至把技战术训练完全可以代替体能训练,没有进行专门的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二是体能训练基本上脱离该项目专项特点,用田径训练内容,单纯利用长跑和大力量训练来增加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与绝对力量,而脱离了篮球运动的特点。这种训练方法在21世纪初就被证实是不科学的,它脱离了专项体能的训练的实质。

2.2训练层面的影响因素

目前,影响青少年专项体能训练因素训练层面占46%,它包含训练手段、方法简单化;训练缺乏系统性、计划性;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结合不紧密三个方面。

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减少伤病的发生,延长运动寿命,确保良好体能训练效果。大部分教练员以以往训练经验制定长久以来的训练内容,训练手法单一、陈旧。使运动员长期处在单一训练内容中,身体机能得不到一定强度的负荷刺激,导致体能处在低水平。

在专项体能训练内容的制定中缺乏系统性、计划性。制定专项体能训练计划时应让训练内容系统全面,小周期训练与大周期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据准备期、比赛期、恢复期的特点,专项体能训练内容具有计划性。每年制定年训练计划,并根据队员特点制定对应的练习内容。训练计划要根据每年队员的发展而作调整,避免年年雷同的现象。

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结合不紧密。一般体能训练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专项体能训练又是专项运动能力改善和提高的基础。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存在的不足是在训练过程中一般体能训练进行的较多,专项体能训练练习较少。如果青少年要达到较高水平,体能训练一定要与专项特点结合。作为专项运动的基础,良好的体能是运动的保证,而良好的专项体能是成绩上升到更高平台的保障。

2.3管理层面的影响因素

在管理方面,上级领导重视程度、经费场地的配备、是否配备专门的体能训练教练这三点是制约青少年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的因素。

上级领导的重视在篮球训练过程中起着决策作用。一个项目要想良好的开展,上级领导的重视是非常必要的。而领导的重视从另一方面讲,训练所需经费也能较顺利的投入其中。在黑龙江省篮球训练队伍中,很少配备专门的体能教练。大部分的教练员担任着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的多重任务。

3、结论

3.1在认识层面上,加强教练员对于专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提高教练员对于体能训练的认识。体能训练是其他各项训练的基础,而专项体能训练是使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的根本保障。专项体能训练必须贯彻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第8篇

【关键词】篮球教学 体能训练 问题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03-0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个国家纷纷寻求综合国力的发展。所谓综合国力,就是指一个国家在各个方面均衡发展均有比较突出的成绩。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在各个项目上人才辈出,但篮球相对来讲是我们国家的弱项,而且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很高,因此我国体育方面工作者,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深深体会到加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随着学生体能训练理论研究的展开,这一观点被更多的人所重视。但是我国的教室刚刚接触体能训练方面的教学,各方面的理论与经验都不够成熟,有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篮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问题

1.体能训练与技术、战术、心理训练分离

我国的体育教学总体来说以技术教学为主,教师通过示范使学生了解体育项目的基本技巧,再通过不断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战术训练为主。但是仅仅是讲解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体能的训练,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体能没能得到提升,在体育训练中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非常容易受伤。在团队中,大家的体能不足,体能水平不统一,在训练或比赛时,很难做到团队合作。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有技术,战术的训练,但心理的训练却少之又少,更不用说与体能训练结合。只有解决了学生心理上对体育项目的抗拒,体育训练才有可能展开,并进一步进行体能上的训练并有所提高。

2.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技能训练脱节

在我国体能训练范围较窄,一般在军人等特殊人群中进行,近几年才引起教师的重视,但是体能训练在教学中往往仅限于独立的体能训练,或者不训练,或者只做体能训练,造成了体能训练与专项技能训练的严重脱节。本来体能训练就是要为专项技能服务,但是脱节后,不但体能训练没能为技能打下良好基础,还会造成疲劳而影响技能的训练。

3.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

还有一些教师没能准确理解体能训练这种理念,误以为体能训练就是不断的练习,把体能训练当成了技战术训练的加强版,产生了以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的现象。技战术的加强训练的确能让学生对体育项目加强熟悉,但是体能提升的目的完全被曲解。

4.体能训练的量把握不准

体能训练不是简单通过提升运动量完成的,而是一种科学适量的训练系统。而有些教师走进了某种误区,设置大量的运动量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完全忽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体能训练必须因人而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训练量,做到科学适量的完成体能训练的任务,真正达到体能的提升。

5.体能训练后不能得到充分恢复

体能训练的合适程度应该是学生充分热身,逐步加强运动量,让学生有轻微疲惫感为宜,而不是毫无章法的大量训练。在体能训练后不能立即进行技能的训练,如果得不到充分的恢复休息,学生的身体消耗过大,会对接下来的训练产生抗拒,长时间还会严重影响体制相对较差的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解决篮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问题的途径

1.深入学习体能训练的理论

实践的成败取决于理论的研究深否深入。作为基层体育教师必须深入学习篮球体能训练的理论基础,包括传播学理论和行为学理论。哈罗德・拉斯韦尔(1984)认为,传播的过程就是谁(控制分析),说什么(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分析),对谁(受众分析),取得什么效果(效果分析),形成了公认的“5W”模式,为篮球教学活动中的体能训练奠定了理论基础。另外篮球教学体能训练过程中引导人的行为的方法和技术,作为行为学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篮球教师的教学行为。

2.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如果体能训练没有系统,没有计划的进行,不但难以完成目标,还会对体质较差的学生的身体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体能个训练计划非常有必要。注意做到由浅入深,由少到多。运动肌肉有一定的适应阶段,在开始体能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少量安排运动量,在度过适应阶段后逐渐加强训练强度。在做训练计划时,做好学生意外伤害的紧急措施也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3.安排合理的训练方法

常规的体能训练方法有很多,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薄弱环节。但值得注意的是,体能训练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就忽视了体能训练的科学性,要将不同的训练方法结合起来,并根据需求随时调整运动量,练习次数,采用多样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改变单一的训练方法。

三、学生篮球体能训练的方法

篮球教学体能训练要有一定的侧重点,根据学生的弱点来进行不同的训练,包括速度、耐力、力量、弹跳、灵敏度的训练。根绝不同的训练目的运用不同的方法。如速度训练采用接力跑;耐力训练时限时一分钟,见边线连续折返跑完成l6~17趟练习;通过手指屈伸联系提高手腕力量;通过深跳练习或青蛙跳立定跳提高学生弹跳能力,灵敏度的训练可以通过师生间接困难球来提高,或学生之间进行拍背练习。

篮球运动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子,有充足的体力和发达的运动神经。但同时篮球运动也是一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项目,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篮球教学时充分注意对学生体能的训练。优良的体能不但是篮球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的保证,也是在校学生完成正常学习活动的根本要求。只有通过教学活动科学合理地对体能进行训练,才能实现我国篮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的目标,真正对学生体能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辛富豪,殷畅,杨杰麟.新形势下我国篮球体能训练常见问题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22)

[2]崔建强.浅谈如何制定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方法[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年(5)

[3]白永胜.论我国篮球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14)

[4]盛永利.初中篮球体能训练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21)

第9篇

摘 要 体能训练是体育运动中不可缺少的提高运动员自身能力的重要方法,作为射击运动项目中的基础训练,掌握体能训练方法的要点并科学实施对提高运动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射击运动项目主要训练内容、体能训练的阶段和体能训练策略,期望能给人们对提高射击运动体能训练质量方面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射击运动 训练内容 训练阶段 体能训练策略

射击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能力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射击运动员要有高水平的核心力量和竞技能力,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就很难提高射击运动员的能力。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体能训练来提高射击运动员的能力和稳定性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一、关于射击运动项目中的主要训练内容

(一)对肌肉力量的训练

大部分人眼里,射击运动仅是一项静力状态下的运动项目,训练项目也是静止的,不需在力量方面做过多训练,但事实上,射击运动项目训练中身体素质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肌肉的收缩与放松的训练使肌肉力量得到加强,从而提高身体素质,从而实现长时间的持续活动,提高对关键动作的掌握能力,以及加强对身体平衡的控制力。体育运动中射击运动基础力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手部力量、肩部力量、腰部和腹部力量以及腿部力量。在射击运动中,力量的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掌握和射击命中的高低。

在射击运动项目的力量训练方面,尤其要注重站立动作中的力量,它对射击运动中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整体平衡力的掌握都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加强对上肢的平衡力量,腰腹部的重心力量以及下肢的支撑力量的训练,从而满足射击运动项目对身体素质的基础性要求。

(二)对耐力的训练

耐力训练是运动训练的一项必备训练,进行足够的耐力训练才能在运动过程中保持长时间的肌肉运动能力,射击运动项目中对运动员的一般耐力训练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对神经系统中抗疲劳训练的要求比较高。通过长时间重复对大脑内部单一动作模式的刺激,达到该动作抗疲劳能力的提高来达到在射击运动中对耐力训练的要求。

(三)对协调力的训练

在射击运动中,运动员身体各项部位的平衡和协调能力是在射击运动项目中的一项非常特殊的要求。射击运动员在射击运动过程中应该具备高度的动作稳定性和准确性,使思想意识与射击运动技能在进行射击运动项目中表现出高度的协调一致性和稳定性。使稳、扣、瞄三者的协调达到最佳状态。在射击过程中,保持稳定的举枪姿势,正确平正关系和瞄准,与扣压扳机的动作幅度以及时间都保持高度一致性,实现稳、扣、瞄这三项基本操作的高度一致。同时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以下的训练要领:

1.加强稳定性训练,平时在射击运动中应该经常注重训练举枪的稳定性,和扣扳机的稳定性。使枪支在尽量小的晃动范围内达到击发。2.重视预压扳机训练,在射击运动过程中,食指单独加力,用适当的力度压倒位。为适时击发做充足的准备。3.强调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在射击运动过程中使运动员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焦虑不急躁。4.不强求射击的百分之百准确。

二、关于射击运动项目中体能训练的阶段

射击运动中的体能训练是一个长久坚持的过程,射击运动员的体能素质也必然是在一段时间的体能训练之后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身体素质。因此,体能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久的坚持与反复的锻炼而形成的。体能训练达到一定的预期中的结果后则需要继续进行巩固强化以达到使体能训练的结果变成一种基本的身体素质,从而在实际运动中将体能训练的能力转化成射击比赛的能力。因此,在不同的体能训练阶段都应该循序渐进,根据各阶段的特点制定合适的体能训练计划。

(一)在射击运动中的体能强化阶段

在这个射击运动的体能训练阶段,运动中普通运动的肌肉运动平衡将会被打破,这个阶段的训练会给运动员的肌体造成比较强烈的肌肉反应。在这一体能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很有必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技术措施将体能训练中对运动员的身体和射击技能的妨碍程度减到最低。同时进行适当的射击项目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达到射击运动项目所要求的水平。以及使运动员在射击运动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达到可以适应运动过程中出现的一切可能的突发事件。

(二)在射击运动中的体力保持阶段

射击运动的体力保持阶段对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没有更多的突破性的要求,只需要在体能训练的体力保持阶段中每天保持适当的运动,使之前通过体能强化训练过程中已经形成的体能水平和身体素质保持下来就可以。在射击运动比赛过程中,前期经过训练的体能水平发生降低或者提高的情况都会对射击运动的心理和体能素质造成影响,同时影响到前期已经形成的射击体能技术和水平。所以在这一阶段,只要维持好前一阶段的训练成果即可。

(三)在射击运动中的体能训练的弥补阶段

在射击运动的体能弥补训练阶段中要因人而异的进行体能训练的弥补,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体能素质和射击技术水平,对射击运动员做出适合自己的体能弥补训练计划,在体能弥补训练阶段要根据射击运动员在射击运动项目中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和训练,以此来帮助运动员的各项体能素质都达到最佳状态和最理想的水平,从而提高射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射击水平,在射击比赛中发挥水平。

三、关于射击运动项目中体能训练策略

对射击运动员来说,体能训练是射击运动技术训练方面的基本要求,同时体能训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射击运动中的射击技术动作和射击成绩,因此在射击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制定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体能训练策略,最大限度的发挥射击运动中体能训练的最佳效果,才能使射击运动员在射击比赛中展现出最佳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发挥出最佳的射击成绩。

(一)注重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的结合

在射击运动的训练过程中,射击技术的训练和射击所需要的身体素质的体能训练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射击运动项目中的所特有的体能训练锻炼出较好的身体素质,是提高射击技术的必要条件。在射击运动项目的体能训练过程中,如果一味注重射击技术的训练或者一味只追求体能训练的话都是不平衡的,不可取的。要想实现射击技术的更大突破,必须要坚持射击运动过程中技术动作的训练和射击运动体能训练相结合,相互穿插训练,以达到射击运动中射击技术和体能素质的整体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

良好的训练氛围对射击运动项目的训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训练氛围不仅可以鼓励激发射击运动员的潜力,更能使射击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达到最佳的训练状态。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要共同努力,营造良好干净的训练场地,以及用张贴标语和名言警句的形式使运动员充满积极性,时刻都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充足的精力。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也是一项循序渐渐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拔苗助长。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合理,逐步强化的原则。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针对性的训练,教练员在制定射击训练的整体训练计划的同时,也要根据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射击技术能力因人而异的为其制定独特而合理的训练计划。使整体训练计划与运动员的个体训练计划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使射击技术实现质的突破。

(四)重视体能测试的反馈信息

体能测试的反馈信息包括体能测试的成绩,以及教练员和队友对其体能素质的评价。这些成绩和评价都是对运动员上段时间体能训练所取得的成绩的评定,同时也能反映出来运动员近期体能训练的成绩。运动员应该针对体能测试的反馈信息,找出自身在体能训练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且针对不足之处采取弥补性措施,同时进行强化训练,使运动员在下一次的体能训练测试时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结语

总的来说,体能训练对于射击运动项目来说十分重要。在射击运动不断发展和得到人们重视的现代,我们一定要做好运动训练中的体能训练,将其作为训练的重点,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射击运动项目中的体能训练,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射击训练中的体能训练要求,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射击运动人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