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5:13
导语:在图书馆员工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图书馆员;职业发展;前景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8.039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8-0071-01
1 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分期
1.1 职业准备
这时期个人还没有进入图书馆,发生在就业之前,人们会在这一时期形成工作选择观。图书馆如果能够树立良好的形象,对外积极宣传,是会对个人的工作选择产生影响的。对于个人来说主要的任务是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培养自己的职业价值观、选择观,做出合理的专业选择,接受教育和培训,为进行将来的职业选择打基础。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优雅、稳定的工作和环境吸引,使其成为大家羡慕的工作之一。
1.2 进入组织
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这一时期,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招聘、选拔工作。馆员作为一个特殊的专业群体,虽有性别等方面的弱势,但也具备了温和、善良、敏感、细腻,工作认真仔细,擅长待人接物,柔韧性强,拥有亲和力等优势,因此图书馆在招聘时根据工作性质也多倾向于新员工入馆后,要接受培训。除了培训与实际工作有关的技能外,还要加强图书馆组织文化方面的教育,使新员工能够尽快融入到组织中,与组织达成就业协定。进入组织后,要尽快学习组织文化,取得组织成员资格,开始进行实际工作。
1.3 职业生涯初期
这是图书馆与新员工相互了解的一个时期。图书馆要尽快分配给新员工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既能让新员工全面展现自己的能力,也能在此基础上对他的实际状况做出分析,确定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时期,对于馆员个人来说,要学习工作技能,提高工作能力,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工作岗位,适当调整职业目标,组织也要根据员工个人的表现,决定该员工今后的发展方向。对于馆员来说,馆内领导根据每个馆员的特点及特长,了解其最想做的工作,而不是一刀切,既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又容易造成馆员闹情绪。另外,岗位定期轮换,增加工作的挑战性与新鲜感,尤其对是年轻富有活力的年轻馆员来说,增加工作的挑战性是热爱自身职业的第一步。
1.4 职业生涯中期
这是个人职业生涯中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段时期,持续将近20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个人已选定了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在这一方向上保持持续不断的努力,以争取在这一领域得到较为稳定的地位。这也是变化最多的一个时期,有些员工具有上得去的可能性,会更加努力地工作,而更多的员工由于没有提升的希望而放弃努力,只求在原有的岗位上保持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对馆员的职业生涯管理来说,应该加强对馆员社会与家庭角色的关注。这一时期的馆员,馆员既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又肩负着家庭重担,社会对职业的双重要求和标准给馆员带来不小的压力,有的甚至造成工作与家庭的冲突,严重影响了馆员的职业发展。图书馆应了解馆员的工作情况和家庭状况,帮助馆员寻求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点,制订维持工作与家庭平衡的可行性计划,并尽可能给馆员时间和空间上的方便,解除馆员的后顾之忧。
职业的发展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由于家庭的重担,馆员的学习主动性一般不够。这就需要图书馆创造一个学习型组织,让馆员时时刻刻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当中,激发馆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应帮助馆员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通过与同事、专家探讨问题,获得工作经验和知识信息,更好地促进工作。
1.5 职业生涯后期
馆员在经历了前3个阶段之后,已有了充分的经验和技能,可以指导他人完成工作,成为一名良师益友。还要关心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做好退休人员的心理工作,帮助其接受退休这一事实。对于有经验,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同志,进行返聘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2 鼓励馆员进行继续教育学习
信息时代的来临,新技术挑战图书馆的传统工作,馆员的工作不再只局限于一般阅览及流通服务,更重要的任务是必须开始从事较具深度的信息服务,以及具教育性的信息利用指导。在此种环境下,广大图书馆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新知识与技术,因此,馆员必须利用不断的自我学习及接受继续教育等方式获取新知识,方能跟上时代需要,满足读者之信息需求,进而提高图书馆整体之服务品质。因此,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规划及进行更是当务之急,这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继续教育的目标。
2.1 参加学术研讨会
学术研讨会是指针对某一种学术专业,由某一有关学校或机构召开的会议。主要在于广邀各校际或机构间对于此类学术的某些研究题目发表研究成果,对于某些问题也许有不同的观点,提出讨论等,必要时还会再细分若干小组分组讨论。参加的好处除了可以增长见闻之外,也可有机会与一些学有专精的学者请教,另外一个附带的好处,可多认识同行的专家学者。
2.2 参加学会的研习班
目前国内的图书馆学会每年都会针对图书馆业务开设不同的研习班,每班为期一周左右,且多有固定的主题,而每次课程数量的多寡,则因承办单位组织的大小不同而规模有所差异,这种研习班堪称继续教育的最好方式,通常馆员参与研习班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个人工作能力。
2.3 参加各类专题演讲
馆员可以邀请各种主题或学科的专家莅临演讲,通过演讲的方式来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增长见闻,或趁学者专家来访之际,举办小型的座谈会、专题演讲。馆员可将演讲内容通过录影或录音的方式加以记录,以供未来其他馆员或读者再学习利用。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以人为本 馆员 读者
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是大学生课外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随着高校的扩招、办学层次的提高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深入开展,高校图书馆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高校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管理理念和方式进行改革,建立一套新的管理运行机制,并积极拓展服务,使其焕发无限生机,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
1.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具体内涵
图书馆以人为本,应该以读者和馆员为本,确立以他们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管理理念。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上级管理者对馆员的管理;二是馆员对读者的管理。其中上级管理者对馆员的管理是指以全心全意依靠馆员为管理理念,以开发馆员的潜能,提高员工素质为管理的主要任务,以尊重人,重视员工的合理需要为管理的宗旨,将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实现图书馆预期的管理目标。馆员对读者的管理是指馆员对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行为进行规范、监督和指导,为读者提供更高效、更快捷的服务。从开馆时间到馆藏布局,从服务态度到服务内容,都要谋求读者需求的最大满足。因此,任何一个图书馆员都应该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而图书馆管理者不仅要有读者第一的思想,还要有馆员第一的思想。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馆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二者的最终目标也是一致的:就是让所有文献资料为读者利用或利用率更高,这也是在高校图书馆实行人本管理的实质。
2.图书馆对员工实行人本管理的具体体现
2.1要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机制。
有效的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激励机制,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使每一位馆员不是处于被驱使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必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这种环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指管理激励机制创造的人际关系;二是指管理制度创设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环境的好坏会影响人的心境和情绪。因此,营造和谐的环境,激发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就成为人本管理理念实施的必然要求。
合理的管理机制是图书馆实现“以人为本”管理与服务的根本。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机制存在着许多不良因素。如职工岗位长期固定不变;人员缺乏合理的流动和竞争;职称、职务晋升存在人为因素或论资排辈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着馆员的积极性,也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建立健全合理的用人机制、育人机制、竞争机制、流动机制、决策机制,对图书馆馆员来说,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最好体现。具体来说,第一,管理者要树立服务意识。一切为馆员着想,一切从馆员利益出发,关心馆员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各方面为他们提供可靠的保障。第二,建立健全科学的考勤、考核、奖惩、监督机制。要按馆员完成任务的情况、科研成果情况、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情况,建立一套良性竞争机制。避免在职务、职称晋升及岗位安排中个别人说了算的不公正做法。第三,保证竞争的公开透明、公开公正。第四,实行民主化管理,让馆员参与管理,在制订目标和计划时,应广泛征求馆员的意见,使决策取得广大馆员的认可,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2.2要充分调动馆员的主观能动性。
图书馆馆员从事的是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工作,但过去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对于馆员来说,对尊重的需求,往往多于对物质的需求。因此,他们希望得到领导的尊重和肯定,得到读者的尊重和理解。
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就是尊重人、关心人、培育人,激发人的激情,尊重人的个性,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合理要求。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要充分信任馆员,尊重他们的人格、人品,相信他们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工作。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馆员,尊重馆员的劳动。要以人为本地制订科学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工作计划,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发展空间,增强图书馆的活力,形成良好的图书馆组织文化。
2.3要重视馆员素质的提高。
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关系到服务质量和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不能只局限在图书馆馆员的“奉献”精神上,应该以培养他们的能力和激发潜能为主,把提高馆员的素质、规范馆员的行为、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发挥馆员的创造精神放在首位。应想方设法地为馆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制订培训计划,通过开展短期培训、学术交流、学术研讨、考察学习、岗位培训、脱产进修等措施,为他们创造个性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4实行柔性管理,关注馆员的承受度。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被管理对象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在其心目中产生的一种潜在的说服力,能够把组织意志转变为个人自觉的行动。对于图书馆而言,它以馆员技能、目标、战略为核心,重视馆员自身的作用,强调馆员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素质,以充分调动馆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柔性化的激励机制可以使人的多种需求得到相应地满足,以此激发更高层次的需求。通过制定一套反应迅速、变化灵活、方式多样的柔性激励机制,引导馆员体验工作带来的乐趣与利益,尽量满足其对社会地位、荣誉、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最终使馆员和图书馆本身的目标高度一致,实现馆员的自主管理。
3.以“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为基本服务理念,建立健全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3.1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是适应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对于高校图书馆服务和管理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学习、紧跟社会和科技发展新潮流,掌握全球最新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结合本馆与本国专业发展的特点,开拓新局面。
3.2不断提高服务意识。
新形势下的图书馆服务要贴近读者,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开展多种服务方式,如馆内服务、网上服务、定向服务、专题服务、咨询服务等。本着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读者服务的原则,强化服务效果,强调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文化含量和知识含量。
3.3延长开放时间。
延长开放时间,是我国高校图书馆读者的普遍需求,也是落实以读者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根据读者在图书馆使用上与图书馆开放时间上产生冲突这一实际情况,通过调整馆员的班次和作息时间,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作用,确保图书馆每天从8:00到22:00不间断开放。
3.4坚持超值服务。
采编部通过书商为读者开展图书代购服务,对读者急需的热门书随到随编,及时加工上架;阅览部为读者提供方便廉价的自助式复印服务,解决报刊不外借带来的使用上的不便;流通部满足毕业生论文写作和寒暑假读者希望增加借书时限的愿望;技术部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导航、科技查新服务,为读者构建方便、快捷的信息访问平台,解决读者查找数据资源的技术障碍。
3.5组织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
图书馆大部分工作都是直接与读者打交道的,为了让大学生读者热爱图书馆、向往图书馆,同时又让他们理解图书馆,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通过勤工俭学、成立“读者俱乐部”、招聘“图书馆志愿者”等多种方式,让大学生自觉以图书馆为家、以读书为乐。
总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内涵正在不断变化、不断趋于完善,受到高校图书馆的广泛关注,它的优越性就在于其无止境的创造性、灵活性,对图书馆的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笔者相信,管理科学的行程没有终结,人本思想的管理理念正待开发。
参考文献;
[1]欧阳彩新.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式的探讨[J].图书馆,2010(2).
[2]柳夏.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拓展服务的实践进展[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4).
[3]景海燕.拓展管理理念,提高服务水平[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3).
[4]田小俊.“人本管理”是建设和谐图书馆的根本保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6):24.
[5]要红.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J].图书馆工作,2006(3):10-12.
[6]鲁慧明.浅议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6):177.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办学条件和保证办学质量的重要设施之一,图书馆既是辅助机构,也是教育机构,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全体馆员在长期的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实践中所创造、积累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是图书馆人独有的价值观、管理作风、道德规范。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化信息最集中的场所, 是校园文化的窗口, 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象征、精神之源。
二 校园文化的概念及含义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长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师生员工不断的传承和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反应学校师生员工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范规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
三 高校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建的途径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办学条件和保证办学质量的重要设施之一,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自身的文化建设及它应有的环境氛围, 必须与校园文化在价值观及建设目标上保持一致,从而使整个校园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和谐统一,保证高校图书馆文化和校园文化与时俱进、互动共建。
1、加强图书馆物质环境基础建设
图书馆的物质环境基础,包含了馆舍及馆内文化环境布置、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
图书馆馆舍及环境文化是指通过图书馆建筑、设施、布局、绿化、装饰等各种物化形态所体现出的环境氛围。图书馆的建筑风格应与学校的整体风格相协调,作为高校校园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图书馆的建筑更要注重与校园整体风格相协调。室内布置要格调高雅, 装饰美观, 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氛围。图书馆良好的内部环境,整洁和谐的借阅空间、排列有序的书刊文献、宁静亲切的学习氛围,对于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文化修养、规范举止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既能诱导读者的学习欲望, 使之获得知识上的满足, 又能陶冶读者的心灵, 让他们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悦。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是为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而配置的。图书馆馆藏建设的质量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的教学、科研状况和校园文化活动的情况。图书馆必须重视文献资源合理构成, 这也是图书馆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图书馆馆藏建设必须以校园文化的发展为导向,及时更新文献资源构成,使馆藏资源更符合学院师生的精神需求,从而反应学校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爆炸,使文献载体更趋于多样化和数字化,使学校师生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方式和阅读习惯慢慢发生改变,读者可以足不出户即可获取所需文献信息,图书馆应顺势而为,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但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迅速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 作为文献资源中心的图书馆不仅要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 还要教会读者如何获取文献信息,大力推进数据库的培训和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2、加强图书馆管理制度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共建规范合理的高校校园与图书馆制度文化,不仅能促进高校工作秩序的正常开展,还能营造一种激励师生员工爱岗敬业,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更能促使师生员工在良好制度文化的约束下,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健全的图书馆制度,对每个馆员和读者都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既是图书馆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有效保证,也是协调图书馆内外关系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完善的制度层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人事制度;(2)考勤考绩与奖惩制度;(3)日常业务管理制度;(4)设备维护与使用制度。
图书馆的宗旨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切制度规范的订制都因围绕这个基本目标。同时为使馆员明确职责分工,也让馆员个人利益可以得到保障,可以将图书馆制度汇编印发成小册子发放给读者,使读者也对图书馆的各项制度和有了直观认识,给读者以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使读者参与到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中来,为馆员和读者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图书馆制度文化的建设,制度只是外因,仅靠规章制度的制订与完善是不够的,增强馆员的民利意识,鼓励馆员积极参与图书馆发展目标、工作计划、管理方案与制度的制订,从而使这些目标、计划、方案与制度,充分体现馆员的意愿,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馆员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3、加强图书馆馆员文化素养建设
高校图书馆员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 也应该是大学生思想品德
的引导者。我们经常在图书馆中可以发现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 如占座、偷书、撕书、不尊重工作人员等等。对于这些不文明行为, 图书馆工作人员有权力、有义务对其进行必要的批评和帮助。教书育人不仅是教师的义务, 也是图书馆人和校园其他工作人员的义务。知识上出类拔萃但行为道德水准低下的学生, 不是合格的人才。
高校图书馆员还可以通过积极的行动直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对校园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高校对图书馆发展也越来越重视, 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 馆员中本科生、研究生比例不断上升, 正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1) 要发挥图书馆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首先要加强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 提高图书馆员的文化修养。随着各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 文献类型的增加, 以及与图书馆有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实验, 对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要求馆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 才能真正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因此, 各高校图书馆应注重引进人才, 加强在职人员的学习和培训, 使图书馆员的专业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 图书馆员以丰富的学识、高雅的气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赢得读者的理解和尊重, 同时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将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图书馆员可以通过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风气是优秀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研究不仅可以活跃校园学术氛围, 而且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 增强图书馆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自尊和自信。图书馆员还可以通过编写推荐书目等形式, 进行有益的文化交流, 推动校园文化的繁荣。随着网络的发展, 图书馆员还可以积极参与校园网中的一些有益的交流和讨论。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制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资源在不断扩展,电子文献、网络信息资源、各种二次文献数据库不断增多,对此,不少师生又无从下手,很难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的数字资源,使用的师生却很少,原因之一是馆藏资源与需求者脱节。学科馆员制度填补了这一缺口,其对于揭示和充分发挥馆藏资源起到桥梁的作用。
1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现实意义
在高校图书馆内提供对口服务的专业人员称之为学科馆员,而为此项服务采取的一系列规范措施,则称之为学科馆员制度。其意义有:
1.1 解决用户信息需求变化与传统图书馆管理之间矛盾的需要
在图书馆数字化的趋势下,由于虚拟图书馆广泛的链接功能,使大量的文献信息成为一个杂乱无序的大系统,传统意义上以馆藏文献资源为主的评价指标已变成了图书馆可供检索所获得的文献数量,从而使得大量的随着现代技术产生的新信息与用户需求之间出现了矛盾,现代用户越来越需要一种系统化、专门化、个性化以及高技术含量的创造,这必然要求图书馆走专业化、整体化、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共享化的发展道路,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
1.2 图书馆员自身成才的需要
人才是构成高校图书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目前高校图书馆在人才成长的自身要求与客观上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管理机制相对落后,图书馆内部没有形成有力的竞争机制,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因而不能有效地发挥图书馆员的潜能。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科馆员制度意味着为图书馆员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空,将大大激发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求知欲和成就感。这既锻炼了队伍,培养了骨干,又有利于图书馆的又好又快发展。
1.3 图书馆深入开展工作的需要
传统的参考咨询是事实型咨询服务,而网络化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主动为各学科读者提供高水平、深层次的服务。学科馆员的建立,成为院系与图书馆沟通的桥梁,通过直接倾听读者意见和建议,使图书馆能够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地为教学科研提供选题定题、情报收集、情报追踪等深层次的服务,为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保障,使图书馆服务于读者的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辅助为综合研究,使图书馆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
2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应虚功实做
与事物只有间接关系的东西在人们眼里往往被视为虚功,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其实不然,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更要重视虚功实做。
2.1 领导重视
这好比火车全靠车头带一样,学科馆员制度执行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领导是否重视。笔者认为:其一,校领导务必要重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要切切实实意识到在高校推行学科馆员制度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要将如何建设学科馆员制度列入议事日程,一件一件抓好落实;要倾尽全力,为打造学科馆员制度不惜政策倾斜、资金倾斜、人才倾斜;要亲躬亲临图书馆,让亲耳所闻和亲眼所见辅佐决策。其二,图书馆领导亦要重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要充分认识馆长的角色定位,认认真真当好“二传手”,吃透有关政策,在自身消化彻底后向学科馆员传达贯彻上级精神。同时要深入一线、贴近学科馆员,通过谈心和察看实情了解落实学科馆员制度的第一手资料,经分析筛选后向校领导汇报传递可供决策参考的信息。
2.2 重视宣传
学科馆员制度是一个新生事物,民众很陌生、学生很陌生、甚至连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也比较陌生。所以,对学科馆员制度务必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宣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大声呼吁,力争做到家喻户晓,让社会理解支持,让师生理解呵护,让学科馆员理解热爱。总之,要尽最大限度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在这片或是处女地或是刚刚绽放新绿的田地辛勤耕作,以期望学科馆员制度能在高
校图书馆逐步建立和完善。
2.3 行成于思
学科馆员是否热爱本职工作非常重要,关系到学科馆员制度的成败得失。试想一下,假如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不喜爱学科馆员制度,他们的头脑里根本没有这个概念,他们要么敷衍了事,要么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此思想孕育出来的行为怎能把学科馆员制度这棵小树苗培育成参天大树?因此,对学科馆员理想与信念的教育至关重要。要通过促膝谈心、加强思想引导,要通过学习培训、树立理念,更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效果让学科馆员看见学科馆员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只要每个学科馆员都把学科馆员制度当作恋人一样喜欢、当作眼睛一样呵护,那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春天完全可以期盼。
3 学科馆员制度应实功细做
虚功实做为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奠定了一个坚实基础,也为后面明确学科馆员岗位职责、从严选聘学科馆员、多渠道培养学科馆员和实行学科馆员的关怀激励机制等实功细做拓展了空间。
3.1 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理论上分析,并结合国外和我国极少部分高校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实际经验来看,学科馆员的具体岗位职责体现在:
①重点熟悉某个学科的文献资源。必须有一定时间在对口的专业书库工作,直接面向读者提供服务。
②建立网络学科专业导航库。
③建立专题文献数据库,做好定题服务,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关联文献。
④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用户个人图书馆。
⑤提供对口学科整体用户培训。通过采用个别辅导、小讲座、上机实习、编写读者使用指南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向对口院系师生提供获取信息的技能培训。
⑥负责与对口学科院系的双向联系,面向读者开展针对特定问题的自由信息咨询服务,把主页作为网上服务的窗口。
⑦协助对口院系采购、订阅对口文献资源,做好商业性文献传递服务。
⑧随时跟踪了解对口学科发展动态、图书出版信息和发行信息,配合采访人员做好采访工作。
⑨征求对口院系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内容的意见和要求。
⑩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3.2 从严选聘学科馆员
根据“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要求,学科馆员应当是适合数字图书馆发展需要的网络管理员和信息导航员,这就要求选聘学科馆员时一定要从严选聘具备适应工作网络化、知识综合化、学科专业化等高素质的人才。
学科馆员的具体选聘条件包括:既要有丰富的图情基础知识,又要有深厚的某学科知识底蕴;既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也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知识;既要有很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也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又要有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既要有至少大学本科学历,又要有继续自学深造的目标。
3.3 多渠道建立培养学科馆员队伍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最大的障碍就是人才匮乏。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培养适应形势、素质合格的学科馆员的主要途径有:
3.3.1 通过管理创新,构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开放体系。树立人才管理的竞争观念、开放观念、信息观念、市场观念、系统观念、效益观念等全方位服务理念,重新定位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变金字塔式的机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建立学科馆员个人发展计划,形成其成才机制,走通才型、多元知识型建设的道路,坚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培训的方针,使学科馆员成为复合型高级人才。
3.3.2 建立学科馆员的选拔和培训制度,形成科学的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员选拔和培训制度是学科馆员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人员的选拔上,首先可根据学校的学科设置情况,划分大学科的工作范围,圈定学科馆员的重点及次重点服务对象;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科馆员的岗位设置要求,在全馆范围内进行考试并结合工作业绩,选拔出优秀人才进行脱产或不脱产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形成人才梯队,以保持学科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图书馆要鼓励馆员特别是中青年人才自觉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及自己的专业兴趣,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成为优秀的学科馆员。当然,学科馆员的人才选拔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内部,可延伸至整个高校甚至全社会。
3.3.3 建立学科馆员与学校科研、教学活动相沟通制度。在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的立项、评估过程中引入学科馆员,以发挥他们在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组织及综合利用的优势,对重点学科课题进行重点服务,并形成制度。另外,建立与院系专家联系人进行经常性的专业学习与交流的制度,利用学科馆员优先接触新知识的优势,及时把信息反馈给教师,并对课题研究进程进行跟踪指导。
3.3.4 建立新的服务模式和工作制度。①建立新的服务模式,实现馆员专业化与馆藏专业化相结合。为满足新时期读者信息需求,应该建立起与学科馆员的服务模式相适应的文献管理模式,设置专业学科阅览室,由学科馆员负责提供服务,实行学科专业文献“采编及流阅一体化” 的管理模式。②建立在教师中聘请客座学科馆员、在学生中聘请信息员的工作制度。在教师中设客座学科馆员,加强他们的教学、科研与图书馆的联系;在学生中设立信息员,负责收集读者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学科馆员,以保障文献需求的渠道通畅。③建立学科馆员工作规划制度。学科馆员要在明确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充分掌握对口专业的专业文献及教学科研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工作计划,边工作边整改边落实。④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制定学科馆员工作职责,确定循序渐进的工作目标。⑤建立全国高校一体化的学科馆员工作制度。高校图工委和图情专业报刊要加强学科馆员建设的经验交流和学术探讨,建议高校班子、图工委等上级领导多组织一些理论学习、业务讲座与对流活动;也希望馆领导提供条件,让大家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最新信息,参与讨论和实践,这非常有利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发展。
3.4 学科馆员的关怀激励机制
一方面,建立合理的分配激励制度。学科馆员是图书馆的宝贵财富,可他们的待遇普遍偏低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亟须改革当前的分配制度,建议以实施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和不可替代性为分配依据,使专业人员的收入明显高于非专业人员,或者说学科馆员的工资待遇要高于一般馆员的工资待遇。同高校内其他部门相比,图书馆应保证学科馆员的收入不低于各院系专业教师的平均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吸纳优秀人才,稳定人才队伍。
另一方面,建立合格的人文关怀制度。主要体现在:领导要把每个学科馆员真正放在心上,经常与他们谈心聊天,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家庭,关心他们的进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无论哪位学科馆员及其亲属生病住院,领导都应该无条件登门看望慰问。每逢学科馆员的生日,图书馆至少应该送上一束鲜花和一张表达心意的贺卡。逢年过节和双休日,可以组织学科馆员去登山、去郊游、去垂钓,让平时辛勤工作的学科馆员放松身心、锻炼体魄。最后,在提倡学科馆员时时为读者提供温馨服务和微笑服务的同时,校领导和馆领导也应能够经常为学科馆员提供温馨关怀和微笑关怀。
参考文献
[1] 曹竞. 学科馆员制度相关问题探讨[J]. 图书馆,2005, (5).
一、职业道德
图书馆职业道德是图书馆这个职业集团为圆满完成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基于图书馆员的自觉意识,向社会公示集团性的职业伦理、专业素养与行业规范。自图书馆诞生之日起,图书馆事业就与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以人为本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全方位服务好读者是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方面。因此,爱岗敬业、读者第一、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图书馆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1、爱岗敬业:爱岗就是应该热爱图书馆本职工作,安心于本职岗位,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敬业就是应该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能认识其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具有荣誉感和自豪感,在职业活动中具有高度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
2、读者第一:读者是图书馆直接的服务对象,图书馆工作的任务之一是为读者服务。因此,图书馆员对事业的忠诚,对图书馆工作的热爱,都体现在对读者的认识上,这也是一种职业责任。这就需要培养一种精神,一种以服务为荣、以服务为乐的精神。
3、勤奋好学:勤奋好学不仅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进取精神的一种体现,图书馆员只有不断的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增强图书馆行业的竞争力;并且要有终身学习意识,要经常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有了能力才能为读者做好高质量的服务。
4、礼貌待人:礼貌待人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在与人交往态度上的诚恳和气、言语上的谈吐文明,行为上的举止谦恭的表现。它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精神风貌。在读者服务中,要求图书馆员热情文明、真心实意地搞好读者服务工作。
二、丰富的文化专业知识
图书馆是人类智力资源中心和文献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培养。文化基础知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和外语等基础知识。管理员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能够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起草报告、文件等,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学术研究着述能力。专业知识是实行内行领导的基础,缺乏专业知识是难于胜任图书管理工作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是图书馆各级管理者的必备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丰富的图书馆情报专业知识,懂得自己的管理对象,了解有关业务的具体情况,才能对本馆本部门确定恰当的目标,作出科学的决策,实行内行的领导。专业知识还指各行各业、各层次、各岗位管理共同需要的科学知识,如信息科学、控制论、系统论、决策科学。
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图书馆学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彼此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素质的要求不论在文化知识的广度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的专深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外,图书馆是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的多功能知识服务场所。计算机将成为现代图书馆的重要标志之一,利用其管理数据库,不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迅速、准确、灵活地为读者检索资料,满足读者的需求,有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三、较高的业务能力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求除掌握多层次知识外,还应具有宏观思维、科学的逻辑推理、预测分析、灵敏的信息与心理研究等能力,这样的人才结构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1、宏观思维能力。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埋在资料堆里,必须要有宏观思维,做到从积累资料入手,从大处着眼,收集积累细小的信息;注意信息的旁系性,善于从某些信息资料中分析推断出有用的微观信息,开展立体思考,通过点滴资料的积累去揭示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247-02
服务质量是衡量图书馆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的手段。目前,图书馆服务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各馆都在抓服务建设,往往忽视了服务中的许多细节的管理。一些图书馆虽然制定了关于服务方面的规章制度,但比较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对服务的过程及服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没有具体的、明确的规定。文章针对此现状提出了提高图书馆公共服务质量的相关建议。
一、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在《图书馆学百科全书》中对“图书馆服务”的解释是“图书馆利用馆藏和设施直接向读者提供文献和情报的一系列活动,有时也称图书馆读者工作。现代图书馆不仅通过阅览和外借的方式向读者提供印刷型书刊资料,而且还提供文献缩微复制、参考咨询、编译报道、情报检索、情报服务、定题情报检索以及宣传文献情报知识的专讲座、题展览等服务。”图书馆主要通过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两类来实现其服务职能。然而图书馆服务的内涵并不单单是指为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而开展的各项工作,还应包括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服务环境,以及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态度等。
因此在图书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主要是指图书馆在实现其价值体现,满足读者和社会需求的过程中,以人为中心来配置服务资源,尊重人的价值,培育人文精神,实施人文关怀,营造人文环境来充分调动和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最终实现图书馆的服务价值。具体来讲包括“以馆员为本”和“以读者为本”两个方面。“以馆员为本”是指要爱护馆员,支持馆员的创造性劳动,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图书馆要靠事业吸引人、靠待遇留住人、靠政策激励人、靠情感温暖人,充分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以读者为本”要求在服务中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从读者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二、提高图书馆公共服务质量的方法
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理念针对的不止是读者,还针对图书馆管理员。因此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理念的应用也主要从图书馆管理员和读者两个方面来得以应用。
(一)从图书馆管理员素质建设入手
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中,政治思想素质处于主导和说明地位。没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即使有再高的专业才能和组织才能,也难于发挥出来。图书管理人员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有甘为人梯的崇高职业素养。政治素质包括: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具有政治敏感性;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事业心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正义感,原则性。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具有不断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
很多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认为图书管理员不就是干些借书还书上上架的事情,无须太多专业知识就能完成的一件很普通的服务工作,谁都能干的简单劳动。场地不大、服务手段也不够先进,工作烦琐、无弹性,时间长了年轻人就没了工作热情,没几年就分别另攀高枝了。长期坚持工作在图书馆岗位上,是一些非图书馆专业出生的,耐得住寂寞的,而甘为人梯的中年人。这与他们执著的敬业精神不无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在生产要素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其他所有部门的发展都依赖知识的增长,因此,知识将被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传播与应用,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图书馆学逐渐走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应用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彼此结合的综合性科学。因此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素质的要求不论在文化知识的广度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的专深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书馆是人类智力资源中心和文献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程度,一般与所受教育的程度相适应。文化基础知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和外语等基础知识。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知识积累,还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能够亲自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起草报告和长期的、文件等,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学术研究著述能力。
专业素质:既具备丰富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熟悉图书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熟练掌握自己工作岗位的业务技术,对图书、期刊、报纸的采访、订购、验收、登记借阅、查询、、分类、编目、入藏、读者管理、统计等的计算机图书管理集成系统的操作及科学排架、规范上架、保管、装订、维护等人工劳动。。
现代电子学与通信技术的进步,为社会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推动力,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实现了资源的网络化,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拓宽了信息处理的应用范围。这对于数字图书馆中的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图书馆员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客观要求,而一批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层次的人员,成为数字图书馆网络化环境下图书情报资料工作的主力军。
图书管理人员的性格作风素质直接关系到读者服务工作。读者服务工作是一项典型的基础服务性工作,也是图书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图书的采访、订购、编目、分类、典藏、书目检索都是围绕读者服务工作开展的“读者服务工作”是指图书馆围绕读者在使用馆藏图书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而进行的各项直接为读者服务的活动,包括图书流通、宣传、书目检索定题服务和参考咨询等,通过馆员在读者和信息图书之间所担负的中介作用,来满足读者各种阅读需要,起到“为书找人”和“为人找书”的目的。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读者服务是联系读者和图书馆藏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传统的基础服务还是现代的网络服务,读者服务都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读者服务工作是衡量图书馆价值发挥的重要指标,也是显示图书馆人员性格作风素质的窗口,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良好性格和作风。(1)遇事果断、有决断魄力,能独立解决面临的问题,具有快节奏的作风,讲究时间效率;(2)热情、和蔼、耐心、勤劳读者服务工作每天要面临不少的读者,需要不同的服务,所以要有耐心,不厌其烦,要勤劳工作,设身处地地为读者着想,热情的服务,让读者来图书馆有宾至如归、温馨的感觉;(3)宽阔的胸怀和宽容精神,在待事对人中,虚心接受意见,宽容对人,对批评、无礼,不用怨气;(4)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可向读者询问不懂的知识,工作有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向书本寻找答案,对成绩不骄傲,对困境不泄气;(5)对不良倾向不讲和气,敢于指责、纠正;(6)锐意进取,不甘落后,善于钻研业务、具有信息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学习各种知识,边服务边学习,提高工作能力;(7)善于交际,具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沟通,具有较强的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机敏灵活,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发现和接受新事物,走在时代的前沿;(8)善于与人合作、有集体意识、团队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合作。
(二)从读者角度提高服务质量
在图书馆的服务过程中,读者是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因此对读者的人性化服务也是必要和必然的。图书馆要把承认、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以服务读者和用户为中心,以提高用户的科学文化素质、技能和思想道德素养,推动科技、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为根本宗旨和主要任务。要实现这种根本性的转变,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观念,要将传统的基于图书馆的服务,基于文献的服务,转变为基于用户的提高服务质量的服务。
图书馆除了为读者提供传统的文献借阅、参考咨询等服务外,还应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馆藏文献进行深层次开发,并为读者提供网上服务;开展信息服务,编制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目录索引、文献索引数据等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收集、整理、制作各类专业信息;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服务;面对读者需求的变化,图书馆应更新观念,先进的服务观念是创新的基础,图书馆及其馆员只有积极推崇读者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致力改进服务质量,建立以读者满意为核心的服务,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与读者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理解的亲密关系,把读者服务工作无缺陷作为一种创新服务理念,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达到一种最佳境界,用心服务。
三、结束语
图书馆的价值就在于服务,公共图书馆只有切实提高其服务质量才能满足面对日益增长的读者服务需求,而这不仅有助于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图书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诗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策略[J].武汉: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6,5(1).
[2]张树华.图书馆服务发展的三个阶段[J].银川: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4).
[3]柯平.理解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建设[J].哈尔滨:图书馆建设,2006,(3).
[4]常勇生.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太原: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办公室;角色定位;工作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1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已逐步从传统型向自动化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进行过渡和发展,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特殊地位更加显现出来。图书馆办公室集行政、后勤、管理于一身,作为图书馆的职能部门承担着全馆的组织、管理、协调等工作,不仅是图书馆党政工作的得力助手,更是承上启下、联络内外、协调左右的立体联络中心,其工作内容和管理模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一、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性质与基本任务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以下简称馆办),与其他企事业单位、部门的办公室一样,是一个综合的办事机构。在图书馆党政的统一指挥领导下,在协调和促进各业务职能部门积极开展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肩负着图书馆领导的对外工作联系、对内任务布置和下达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起着上下、内外等各环节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办公室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效尤为重要。馆办的基本任务是进行馆办日常的事务工作,主要为三大块:一是数据统计工作。负责收集全馆的各类教学、科研、业务等数据信息并进行统计汇总;二是文件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全馆的来文和发文等文件档案、人事信息档案、科研信息档案、综合业务档案等信息的收集、分类、整理工作,做好保密文件的保管工作;三是提供日常服务工作。馆办既要做好对内的服务,如会议的组织安排、来人的接待工作等,还要做好对外的服务工作,如与外界的沟通联系、活动的开展等。“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一切以学生的成长为主,一切服务于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图书馆工作必须围绕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科研的工作重心,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为馆领导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参考,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汇总上报馆领导,并提出初步的建议、拟出初步的方案;协助馆领导出主意、想办法;协调馆内各业务职能部门活动工作的开展;在馆领导的统一计划部署下,安排组织馆内的各类会议和公共活动,协助馆领导和各部门制定计划外用工计划及勤工俭学学生的管理,做好省内通用图书证的管理工作,积极做好对外沟通、接待工作,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等。
二、高校图书馆办公室承担的角色类型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角色按工作性质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内务管理角色。负责图书馆馆长室及馆办的内务事务的处理,履行文件、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事务的外联内通的职责,在图书馆党政的领导下组织安排各种会议活动。
二是咨询参谋角色。馆办的重要职责是为馆领导当好参谋助手,负责协助馆领导做好工作计划安排。在馆领导决策前,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广泛收集、系统分析、综合论证各方面的意见、问题和建议,进行分类、汇总和整理,探询问题解决的正确方法、途径和措施。通过提供真实的材料、科学的数据、准确的事实、可靠的方案,以便馆领导决策参考,对重要活动和事项草拟参考建议方案和计划。
三是协调辅助角色。负责协调和协助图书馆与学校各管理职能部门以及馆内各业务部门工作的开展。馆办工作人员应主动深入工作,细致深入地对图书馆的整体状况、服务细节、馆员和读者的需求进行了解,成为馆领导、各部室、馆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四是服务工作角色。办公室有职责为全体馆员特别是一线馆员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及服务环境,对非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和勤工助学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使他(她)们能更好地服务于图书馆工作,有效保障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发挥。
三、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工作注意事项
一要培养一支精干的管办工作人员队伍。管办人员的政治觉悟、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待人接物方式、处理问题态度、工作作风及办事效率等,直接影响着本部门的形象。办公室工作人员首先要慎于做人,谨于行事,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熟悉图书馆业务,诚信可靠,办事细致,服务周到,敢于开拓,与时俱进。在职责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善于与人沟通合作,能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应用于工作实际中。
二要善于处理行政与业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办公室工作可以概括为行政与业务两个方面。总体上办公室以业务工作为主,行政工作为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撑和服务。业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必须以行政工作做好为前提和基础。而业务工作开展所需的人、财、物的管理内容,又是行政工作所必须包含的重要内容。
三要强化信息沟通和合作交流。信息沟通是办公室协调上下、联系内外的重要工作方式和手段。(1)处理好办公室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关系。办公室集行政、后勤、人事、信息等工作于一体,要特别注重处理好与业务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本着以指导为主、督促为辅的原则。(2)保持管办与校内相关各职能部门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采取多种方式使相关部门清楚地了解图书馆的作用及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以取得校内相关各职能部门的理解、支持、帮助和信任。积极配合图书馆内部各业务职能部门开展宣传、咨询、服务等活动,组织开展图书展、读书节、文献检索论坛、科技信息前沿论坛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使读者更多地融入图书馆,了解图书馆。(3)加强与其它院校图书馆和社会化图书馆机构的交流、沟通和互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馆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享资源,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功能,实现馆际之间文献、信息、图书等资源的共享。另外应积极保持与各图书馆学会间的联系,以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他们的政策指导与业务帮助和支持。
科技的进步来源于创新,创新是发展的源泉、灵魂和动力,图书馆办公室的工作同样如此。要正确面对和处理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需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开拓新思路、树立新风尚、创新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突出服务意识观念,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构建管领导、室领导、工作人员、读者四维一体的和谐环境,将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温国强.图书馆办公室在基础管理中的作用[J].图书馆论坛,1995,(4):24-25.
[2]徐炎.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浅议[J].高校图书馆工作,1998,(4):57-58.
[3]张新.发挥角色认知功能做好图书馆办公室工作[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3,(3):69-70.
[4]柯劲松,杜晓雄.构建和谐社会,做好协调工作,浅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协调工作[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增刊):3-4.
[5]曾井红.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变革[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4):44-45.
[6]张曦丽.以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管理工作[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1):88-89.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联合体 读者工作 管理机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全球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亦称图书馆联盟)也应运而生口。在其加快建设和深度联合的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保障联合体有序、有效、持久地运行下去,如何才能使联合体内成员馆读者都能及时、平等、充分地利用各馆的馆藏资源,并使每个成员馆毫无保留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馆藏的全部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对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导读机制的构建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
1.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导读服务工作的现状
当前,各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导读服务工作虽经努力,开展了主要的业务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可否认,在成员馆导读服务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首先是导读服务工作缺乏全局意识,存在“五重五轻”现象。有的成员馆只重视向本校读者做好导读宣传,而轻视面向联合体内其他成员馆读者的导读宣传;只重视做好普通性文献资料导读,而轻视做好重点文献资料导读;只重视做好原有文献资料的导读工作,而轻视新人馆文献资料的导读工作;只重视做好纸质文献资料的导读,而轻视电子资源的导读;只重视教师读者的导读服务,而轻视学生读者的导读服务。
其次是导读过程中,“四多四少”问题凸现。有的成员馆在导读的内容上,对馆藏文献资源简介内容的多,具体导读的少;在导读的途径上,在本校图书馆宣传栏张贴资料的多,对成员馆读者采取有效导读宣传形式的少;在网络导读方面,只有链接书目的多,揭示情报资料内容的少;在导读手段上,空泛宣传的多,有针对性给读者答疑解惑的少。
再次是导读工作无明确的具体要求和规章制度,成员馆各行其是。有的成员馆只考虑本校读者的需求开展导读工作,而不兼顾其他成员馆读者需要全面开展导读工作;只满足于为普通读者开展导读工作,而不想方设法为专业读者做好导读工作;只为完成导读任务做导读工作,而不能结合联合体各成员馆读者的实际创新导读工作;只凭个人的主观意愿开展导读工作,而不按照导读的规范要求开展导读工作。
最后是导读人员配备不足且业务能力普遍偏低,难以胜任联合体导读工作任务。由于学校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职数配备上没有明确的标准,造成多数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缺少专职导读人员;加之部分馆领导对导读工作重视不够,把导读工作视为软任务,以致在人员分工上,不是安排那些业务精、责任心强、熟悉本校馆藏的同志来承担导读工作这项任务,而是将就着安排那些年龄大、身体弱、业务能力一般的人员来顶岗,且这些人员未经过必要的系统的业务培训和提高。由此,使得联合体的导读服务工作就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全新局面的开创更是奢望。
2构建联合体导读机制的必要性
我国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的建立,使各个成员馆有限的孤立的资源集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无疑为各成员馆读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扩大了他们利用各类资源的范围,节省了成员馆的经费支出,提高了成员馆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但由于受物理空间的阻隔,即使身处同一个区域,也因读者对其他成员馆较为详细的馆藏和最新的文献信息知之甚少,而无法更快、更新、更准确地利用其他成员馆的馆藏文献资料。而高校联合体共建共享的最终目标,则应是联合体内任何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均可以获得任何成员馆拥有的所有信息资料。根据“阮氏五定律”理论,只有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做好联合体的导读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问”之目的。
鉴于我国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共建共享构成情况的特殊性和当前导读服务工作的实际状况,以及成员馆所属学校办学层次、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与馆藏数量、读者需求等方面的差异,为有效规避成员馆在联合期间因管理不到位、馆员工作的懈怠、对待校内外读者的亲疏、各校读者层次和阅读倾向的异同而造成联合体工作缺失,联合体在对成员馆导读工作实际状况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导读机制,从规章制度层面和具体措施上规范、制约、激励每个成员馆全面做好导读宣传工作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只有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导读机制,才能有效地克服联合体目前在导读工作中存在的上述种种问题,保证联合体持续、高效、健康地运行。
3构建联合体导读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基于成立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的根本目的是全方位开放成员馆的文献资源,使各成员馆每一个读者都能同等地享用自己所需的联合体各成员馆所拥有的文献资源,并使所有的文献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价值,充分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构建导读机制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3.1开放性原则
区域性高校联合体是一个本地区所有高校的“大家庭”,成员馆不分大小,馆藏不论多少,所有成员馆都应该毫无保留地向其他成员馆读者开放。不仅要使本校的读者了解、熟悉本馆的馆藏情况,而且也要使其他成员馆的读者都能具体了解和熟悉本馆的文献资源情况,使“大家庭”中所有读者都能平等、充分地利用好本馆的文献资源。
3.2及时性原则
各成员馆不仅要将每批新人藏的图书资料目录及时上传到网上,还应安排专业人员汇编成图文并茂的导读资料,及时上传本馆网站进行宣传介绍,或印制成书面资料送发其他成员馆。同时,各成员馆也应将新近采购的电子资源、科技成果等可共享的信息资源及时推荐给其他成员馆读者。
3.3多样性原则
各成员馆应在本馆网站主页开辟导读咨询服务专栏,系统介绍本馆文献资源,同时采用网络咨询、互动短信、QQ、个性化链接等丰富多彩的导读方式和途径,使读者足不出校,就能及时了解到联合体各成员馆的馆藏情况,知道通过哪些渠道能获取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
4联合体导读工作应构建的主要机制
系统科学理论认为,机制是系统为维持其功能并使之成为特定的显现功能,而以一定的规则规范系统内各组成要素间的联系,调节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的内在协调方式及其调节原理。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导读机制是指区域内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在进行导读过程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联合体与成员馆、成员馆与成员馆、馆与馆员、馆员与读者、读者与文献资源等的协调方式及调节原理。联合体在运行过程中,不同类型的联系和协调方式构成了系统不同的机制,这主要分为信息公开机制、导读管理机制、咨询服务机制、人员培训机制和协调沟通机制。
4.1信息公开机制
信息资源公开是联合体做好导读工作的前提。无论是电子资源还是非电子资源如不能向联合体内全体读者公开,就不可能最大化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也就谈不上做好导读工作。要做到信息公开,首先是构建联合体的门户网站,创建导读服务平台,开设读者指南,将各成员馆的信息资源直接呈现给读者;其次是成员馆建立基于web的馆藏目录数据库,将本馆各种实体馆藏的书目资料信息通过Web站点提供给所有读者,第三是及时通过导读手册、宣传资料和海报等形式公开新近采购的文献资料目录清单与内容,或适时举办各种类型报告会,公开推介各类资源信息。对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数据和成果等,出于对研究人员知识产权保护,可根据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双方意愿,采用文档复制、文件传送、文献传递等方式,通过非正式渠道和途径共享科研成果或其他编码化信息。
为促使各成员馆做到信息公开,联合体可采用章程、协议、规则等形式加以明确和推动。如盐城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在《文献传递规则》中就明确规定:盐城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馆藏资源,为各校读者提供公平、公正、公开服务,提供中外文书籍、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会议文献、标准、专利、技术报告等方面的全文信息。这种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明文规定,能有效保证馆藏文献资源的公开,使各校读者都能平等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有利于联合体的健康运行。
4.2导读管理机制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做好联合体导读工作的关键。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建立初期,就应成立相应的导读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精选那些有组织能力,熟悉导读业务工作的人员担任领导小组的成员,各成员馆应安排分管业务的副馆长具体负责本馆的导读服务工作。只有建立健全上下联动一体的组织体系,才能有效地领导、协调好联合体各成员馆的导读服务工作,快捷、有效地化解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同时,联合体应及时制定出台导读工作目标任务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规范、激励措施等方面的要求,交由各成员馆遵照执行。
各成员馆年初应根据联合体总体导读目标任务,制定服务于各成员馆的具体导读年度工作计划,对从事导读工作的专职人员年终进行综合考评。联合体要按照总体导读目标任务,对各成员馆进行必要的督查和考核。对导读工作成绩显著的成员馆和个人进行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或通报给成员馆学校的分管领导,以便该校适时进行表彰奖励。只有规范联合体的导读服务工作组织和程序,才能有效保证导读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运转。
4.3咨询服务机制
强化咨询服务工作是做好联合体导读工作的重要环节。面上的整体导读宣传工作,是为各成员馆全体读者服务的,我们可以通过各成员馆网站主页导读专栏来进行。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候,对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他们随时会提出自己需要帮助解决的难题,这就需要各成员馆及时地、有针性地做好点上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解答每个读者提出的疑难问题。目前,对成员馆本馆来讲,采用面对面的咨询服务,解答读者的疑难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服务形式;但针对其他成员馆读者来讲,则应选择采用Email、QQ、MSN、在线咨询服务平台、论坛或讨论组等协同工具,开展咨询服务工作,因其方便快捷,读者更乐于接受。有条件的联合体,还可以适时推出联合参考咨询服务,重点为科研人员和教师提供定题服务、科技查新、科研项目背景分析等实时咨询服务。只有做到点面结合,才能帮助读者获得自己需要的有用信息,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为深入、持久做好咨询服务工作,联合体应建立和完善参考咨询服务规程和体系,将各成员馆的咨询服务优势在联合体内发扬光大;通过应用各种协同和交互工具,更好地发挥成员馆参考咨询人员的能力,为联合体读者提供针对性强的参考咨询服务,并逐步向学科化服务推进。
4.4馆员培训机制
建立一支既精通导读咨询业务,又熟悉本馆文献资源的馆员队伍是做好导读工作的基础。导读馆员不仅是读者的导航员,也是图书馆信息的传播者,而且还是文献资源与读者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导读咨询馆员对实施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资源共建共享、持之以恒有效地做好读者的导读咨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Wang等学者认为:咨询馆员的核心职责已转变为包括参考咨询、用户教育、资源建设等在内的学科化和外延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技能、学科知识、交流沟通技巧等仍然是从事参考咨询服务的基本素质要求;了解学术人员需求、熟悉信息组织技术仍然是提供高质量参考咨询服务的关键。就当前联合体导读现状来讲,各成员馆不仅要配备具有较高素质的馆员专门从事导读咨询工作,而且对这些馆员应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辅导,使其既熟练掌握传统的导读方法与内容,更要熟悉和掌握网络服务背景下的导读方法和内容,熟悉联合体对导读咨询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规章制度。联合体应充分利用主要成员馆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指导帮助其他成员馆导读咨询人员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和能力,积极发挥联合体内成员馆优秀导读咨询人员的骨干示范辐射作用,带领其他导读咨询服务人员共同做好导读服务工作,还可以借助数据库商、软件开发商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各成员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导读咨询服务人才。联合体定期组织导读咨询人员进行交流观摩学习,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培训提高方法。
4.5协调沟通机制
联合体应建立协调沟通制度,强化联合体与各成员馆之间、成员馆与成员馆之间、成员馆与读者之间三个层面的协调沟通。联合体每学期或每年定期召开一次负责导读咨询工作馆长会议,重点总结交流各成员馆开展导读咨询工作的成绩和存在问题,探寻做好联合体导读咨询服务工作的新思路。除馆领导层加强协调沟通外,各成员馆应安排专职联络员,负责本馆与其他成员馆相互间在日常导读咨询工作方面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不定期交流协调导读服务工作情况,及时反馈成员馆读者的意见和需求。各成员馆还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征求本校读者对其他成员馆导读咨询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与其他成员馆进行协调沟通。
5结束语
构建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导读机制,将从源头上改变联合体“联而不合”的局面,从而规范联合体和各成员馆的导读服务工作,使其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使导读工作做到常态化、规范化‘¨],保证区域内所有成员馆的读者都能平等地利用到兄弟馆的所有馆藏,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诚然,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属于新生事物,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构建多方面的管理机制,而导读工作对读者来讲是关系到能否全面、及时、准确、充分地了解和利用各成员馆文献资源的重要途径,所以,构建行之有效的导读机制应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郑建明等.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合作与资源共享.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8-12
2.陈爱华等.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导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图书馆学研究,2011(10):80-82
3.马先皇.中美图书馆联盟比较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07(1):86-9
4.萧德洪.“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解读.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18-21
5.田丽梅.图书馆五定律在图书馆界的拓展.农业图书馆情报学刊,2010(3):161-162
6.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6):2-4
7.马维野,池玲燕.机制论.科学学研究,1995(4):2-6
【关 键 词】网络信息咨询/参考咨询/比较
“计算机就是网络,网络就是计算机。”[1]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特别是以Internet为核心 的 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的触角已遍及全球各个角落,整个世界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地球村 ”,一张覆盖全球、网络天下的天罗地网已初步形成。
Interne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国际互联网络。目前,国际互联网已 联接了3万多个网络,6000多万台主机,6000多个图书馆,1万多个联机数据库。Internet已 经覆盖了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上网人数已超过1.5亿,并且每年以40%的速度增加。I nternet信息资源浩如烟海,包罗万象。我国自1994年入网到1998年2月,直接接入Internet 的计算机有6.4万台,拨号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已达34万台,接入网络的总数已超过1000 个,使用Internet的用户人数超过80万。其中,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已连接了300多 个大学的校园网,每天上网的用户人数超过15万;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实现了百所联网 , 连接了1万多台计算机;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已在30个省市设立了70多个站点[2]。从 这些网络可以进入各个国家已入网的图书馆和数据库,还可以同全球各地的网络用户自由地 交流信息。网络正深深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改变着整个 社会的一切。
网络环境的形成使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对 图 书馆网络信息咨询和传统参考咨询进行比较分析。
1咨询信息源
(1)网络咨询信息源。网络信息咨询以电子信息或数字信息为咨询信息源,网络信息咨询的 咨询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CD-ROM出版物:从发展趋势看,CD-ROM出版物呈爆炸性增长 。全世界市售的CD-ROM品种,1986年54种,1989年250种,1990年2250种,1992年5300种,1 995年估计将达到12000种[3],几乎是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长。②数据库:据Gale公司统计 ,至1995年止,全世界有数据库8525种,其中美国产品占69%,为世界其它国家数据库拥有 量的2倍。在这些数据中,有380种数据库的记录在100万条以上,超亿条记录的数据库有10 种,81种数据库的记录在1000-1亿条之间,289种数据库在100万-1000万之间,其余数据库 记录的平均值为11.21万条左右。根据国家科委信息司1996出版的《数据库指南》统计,我 国数据库数量截止1995年底已达1038个[4]。③联机检索信息源:目前世界上国际联机数据 库检索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联机网络和检索终端几乎遍及全球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 联机数据库检索服务的机构1990年即有644家。我国有72个国际联机检索终端分布在全国各 个省市[5]。根据《Cuadra联机数据库名录》一书的统计,90年代初,联机数据库的数量已 达到6300多个,有近2000个联机数据库生产者[6]。这些联机数据库以书目数据库为主,也 有大量的数值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随着因特网的产生和发展,联机检索服务正在与因特网 相互融合。④因特网信息源:因特网上的信息源类型主要有各类联机数据库、联机馆藏目录 库(网上已有6000多个电子图书馆通过网络对外开放,提供OPAC服务)、电子图书(在Interne t上已有上万种电子期刊和图书向用户提供服务)、电子报纸(据统计,网上已有上千种电子 报纸供用户使用,其中很多是免费的)、软件与娱乐游戏资源(大多可免费使用)、教育培训 类信息(如工具介绍、语言帮助等)和动态性信息(如电子邮件、网络新闻、BBS、广告等)等[ 8]。此外,网上还有许多电子版的参考工具书和因特网快速参考工具资料[9](如百科全书、 名录指南、地区参考资料、统计资料和法律法规等)可供使用。不仅如此,各个图书馆还有 大量的印刷型文献可在咨询过程中经过数字化处理供网络信息咨询利用。图书馆网络咨询信 息源已从一馆馆藏拓展到全球,可谓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传统参考咨询信息源。传统参考咨询以印刷型文献信息(主要是本馆文献,也可通过馆 际互借利用它馆文献)为参考信息源。在参考咨询过程中可供利用的印刷型文献主要有十二 类[10]:传记资料;卡片目录、联合目录;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地理资料;文献指南; 手册;索引、书目、文摘;专著、教科书;非传记指南;一次出版物;年鉴。虽然这十二类 文献列举并不充分,但几乎囊括了图书馆的所有馆藏,涉及各学科门类。而其中以参考工具 书、检索工具书等集中配备建立起来的参考馆藏则是传统参考咨询工作的物质基础。[11]。
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不难看出,网络信息咨询的信息源在传统参考咨询的基础上大大拓宽, 不仅数量巨大,类型多样,形式丰富,而且内容广泛,远程可取,利用方便,远非传统文献 信息资源可比。电子信息源不再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补充,而是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 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网络信息咨询的信息源不仅包括电子信息资源,还包括印刷型文献信息 资源。
2咨询服务手段
(1)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手段。传统参考咨询以手工检索为主要工作手段,即参考馆员通过手 翻、眼看参考工具书与文献资料和心想来解决用户咨询问题,然后用手抄整理形成咨询档案 。 参考工作人员不但辛苦,而且大量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琐碎的细节上,难以发挥出其智力 优势。
(2)网络信息咨询服务手段。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信息咨询中的应用,咨询服务手段 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突破和新发展。开始由于手工操作向计算机自动化和网络化操作 转变。从咨询问题的提出:用户不必亲临图书馆,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络电话、在图书馆 的Web主页和咨询网页上留言等方式向馆员咨询;到咨询项目的管理:咨询工作计划、财务 管理、咨询馆员工作分配、工作记录、用户档案、咨询专家文档、咨询解答档案和用户返馈 信息等都可直接通过计算机管理[12];到咨询问题的解答:咨询馆员可通过计算机检索(光 盘 检索和单机数据库检索)、联机数据库检索和网络信息检索(利用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电子 公告板、网络新闻、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网络检索工具等方法[13])多途径深入地获取文 本、声音、图像、多媒体及一些特殊的数据信息。简单的重复的问题可直接引向网上专家咨 询系统或FAQ(常见问题咨询),复杂的研究性咨询问题可提交网络咨询讨论组或通过网络咨 询协作系统来完成;再到咨询解答的提供:由于计算机检索和网络检索技术的发展,不仅可 通过网络向用户完成线索、数据、知识点和信息单元的提供,还可以提供全文和多媒体信息 ,而且咨询结果更贴近用户的需求。网络信息咨询使咨询馆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主 要从事知识性和智力性工作,提高咨询效率。
通过传统参考咨询和网络信息咨询工作手段的比较可以得出:虽然两者在咨询工作原理和 程序上并没有改变,都是咨询馆员利用有效的检索工具从信息源中查找相关信息以解答用户 的提问,但咨询手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4]。传统参考咨询主要以手工操作来解答咨询提 问,周期长,效率较低,需亲自上门咨询,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网络信息咨询则主要通 过计算机和网络远程来完成咨询问题的解答,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服务更方便,不受时间 、地域的限制。尽管两者存在巨大的差别,但不排斥它们在实践工作中的相互结合。简单的 事实性咨询直接通过网络完成,复杂的研究性咨询,通过手工检索和网络检索相结合完成, 然后通过网络提供解答。保密性咨询通过手工检索完成,非保密性咨询问题通过网络检索完 成。
3咨询服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