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

时间:2023-03-03 15:55:54

导语:在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

第1篇

现象一:课堂对话就是一问一答,就是师说生听,师问生答的过程

通常教学时我们大都是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可以怎样计算?”“还可以怎样计算?”……一连串的琐碎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老老实实地逐一回答,很多教师误认为这“一问一答”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这种过于琐碎、肤浅的问题,几乎没有了探索的空间,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而言,毫无锻炼之效. 在这种对话教学中,教师缺乏与学生在思维、情感、体验等方面的交融.

策略一:为学生创设探索的空间,提供可探究的话题

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提供一种让学生想说、肯说、能说的活性状态下的对话机制,使学习在思想、情感与认识上得以充分直接的交流、合作与共享. 我们提的问题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索空间.

策略二:为学生创设探索的空间,提供可探究的情境

为巩固分数的概念,我们可设计 “把一张纸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的判断题 . 教师也把学生分成两部分:认为这句话正确的学生为正方,认为错误的为反方,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正方生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把纸片从中间对折,撕开):这其中一份难道不占■吗?

反方生1(把纸片撕成大小不等的两片):这一片难道是■吗?

正方生2(出示自己的分法):我们是把纸片平均分成两份,难道不占■吗?

反方生2(也出示自己的分法):可是题目并没有说平均分啊,你们说,这一小片可能是■吗?

师:好!刚才辩论中,反方抓住题目是否“平均分”这个关键点,一举攻破了正方的观点,使得问题得到解决.

上述案例,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 学生之间相互弥补,使得学习变得有趣,并且富有创意,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 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从而达到共享数学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策略三:为学生留下探索的空间,明确探究的目标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一直困惑着我们,比如,教学15 - 9.通常题目一出示大多数学生就能一口报出答案. 教材中的动手摆一摆、拨一拨的操作过程是学生明确算理的过程,该如何教学?

师:老师给小朋友出一道题:15 - 9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说出你是怎么算的,更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

学生们纷纷动手摆了起来,师巡视,过了一会儿,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

生1:15 - 9 = 6,我是这样想的,我把15分成10和5,10 - 9 = 1,1 + 5 = 6.

生2:15 - 9 = 6,我是这样想的,我把9分成5和4,15 - 5 = 10,10 - 4 = 6.

……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看到教师在整个“对话”活动中起激活、指引、协调、点拨的重要作用.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不仅要用脑子思考,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身体感官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现象二:教学中,我们还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者虽有意在课堂上引发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但效果却丝毫体现不出来

开学不久,我听了一节五年级探究梯形面积公式的课,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正在借助学具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观察,几分钟以后……

师:(语调严肃,环顾四周)下面,我找几名同学向我汇报一下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气氛紧张, 学生个个把头埋得低低的,极力回避老师威严的目光. 只有稀稀拉拉的3,4名同学战战兢兢地举起手来. )

策略四:点燃孩子对话的愿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本身要求参与. 我们怎样培养孩子参与、介入的心态呢?首先,要创建一种民主的氛围;其次,教师自己要有一种参与的心态,与学生共同探究,体验学生正在体验的一切,在学生有困难时,要能够做好顾问,当好参谋,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调控.

策略五:播下一粒人文的种子,让师生关系平等化

第2篇

    一、注重反思管理,师生发展、教学质量

    (一)制定教学反思的管理策略

    在教学工作中,教学反思管理,使教师在反思中成长,使学生在教师的反思中,使学教学质量在教师的反思中稳步上升。

    1、营造宽松的管理。

    (1)对课堂教学个性化评价

    工作中对课堂教学实施个性化评价,每个教师的性,尊重每个教师的个性,针同教师的特点,化的。不同课程特点评课,课程的性质不同,教学、教学内容不同,评课的标准、侧乃至方法也各有不同。听课前把评教师优势的发展评劣势的改进事先告诉教师,对教师课堂的帮助更大。

    (2)与教师专业合作关系,营造、浓厚的反思管理

    学校能够以的实践经验用于教师课堂实践,分别上示范课;能够与教师平等、民主地沟通和交流,讲求与教师交流的策略;抱着的听课,关注教师课堂问题的和解决,与教师协商、探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听课后给教师评足优点,指明努力方向,找出,改进措施,教师透过热热闹闹的,关注课堂的实质——一节课下来究竟让学生学到了?帮助教师课堂教学的总结和推广,修改教学反思案例、论文,经验交流会等,营造、宽松的反思、。

    (3)为教师反思交流的机会,教师间合作

    给教师合作机会,学校开辟,有时饭后茶余,有时教研组活动,让每位教师都开口,敢于亮出的观点,教师间的交流。

    2、推行的反思管理策略:

    (1)教学前反思:要求教师对

    “教学反思管理 教学质量”

    教案课前备课,体现教学前反思。

    (2)教学中反思:教师对教学中的不可预料的事件反思,在与学生交流中,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学计划。

    (3)教学后反思:主要体现在备课当中,从写课后小结开始,教师记录课堂教学的得与失、体会与感想,寻求的理论支撑。

    (4)周反思:要求教师每周对课堂教学情况反思,阶段性反思。

    (5)月交流:反思情况,学校每月组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交流。

    (6)学期反思:学期末教学反思总结,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组织的交流活动。

    教学管理的转变,教师、的反思,,学校对教师的理论,使教师把握最新的教学和教改动向,都地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地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二)为教师教学反思的,课堂教学实效

    1、内容,为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

    (1)理论的内容,教师对的教学活动与所倡导的理论,结果与期望,问题根源。包括:

    定教学的适用性。为所的教学策略合适。符合教与学的规律,教学当中哪个环节体现出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新的理念。

    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学生了预定。

    对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计划的原因和方法,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更有。

    (2)实践的内容。教师感知到或意识到教育教学的情况,包括课堂内的选择、方法选择、多方互动策略选择判断等等。

    对教学的反思:预期的教学。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回忆教学是怎样的。优点与分别是。

    哪些环节是备课中提前好的,并在课堂教学中也确实收到了的。

    “教学反思管理 教学质量”

    哪些地方是提前想到的,但在课堂上意识到,得合适,收到的比。

    哪些地方是提前备好的,但在课堂上驾驭好,意识到了,今后怎么改进。

    2、方法,为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

    (1)对话反思法。教师与教师研讨交流来反思的教学,使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背后的教育观念,进而教学监控能力。

    (2)记录反思札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以改进、优化教学工作,强化教师的意识。为新一轮教学过程的高质量。

    (3)以他人为镜法。向同行学习,自身教学中的成绩与,以求吸收、借鉴、改进、;向学生学习,吸纳反馈信息,以求恰当、改进。

    (三)组织的专题活动,教师反思的教学,以寻求改进和。

    1、“寻找一节课的遗憾”专题活动,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1)听评课寻找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制定反思的计划或反思的方案。

    (2)在策略实施的过程中,个人自控、内互控、学校监控的方法。并对教师的,使教师课堂教学的反思写出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

    (3)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例行的思考,教师如何思考。

    内容的难度和学生需要相符,学生;只传授知识,不关注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动机的策略如何;调动学生活动、度如何;以权威资态压制学生;关注学生的观点和意见。

    2、组织专题交流研讨,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型教师。为教师展示交流的机会,是促教师反思,课堂教学实效的不可缺少的途径。

    二、课改之路

    1、全员,学习,自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是教学改革的首

    “教学反思管理 教学质量”

    要任务。组织教师参加了课改通识性培训和性培训;听专家和特级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报告;随堂听课,组织教师学习和研讨;多次派教师走出去学习;学校给每位教师购买了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教师学习、自主领悟、自主实践,自主转变,自主。

    2、注重集体教研的实效性,课改。

    备课和教研活动,实践课堂教学反思,改革备课,“每个学生的发展”的价值观和以课改新理念为点的备课观。

    (1)备课,到每一课的重难点,注重课堂,一师上课,大家点评。

    (2)学校为教师购买教学光盘和精品教案,名师教案。让教师站在巨人和者的肩膀学习,借鉴他人的宝贵经验吸取精华,的感悟和实践、体验、教师把主要的精力备课,讲课上。抓实教学的过程。反思的方法,组织的反思活动。做课前、课后即阶段性反思。

    3、以点带面、研讨交流,渗透课标新理念、转变教学、学习。在课改中,要求教师两个:教师个人的纵向,课标新理念,要。与教师群体的横向,要地学习、实践和反思,的教学风格。

    (1)学校组织教师听引路课,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化解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距离感。

第3篇

现行的科学课堂教学,虽有改进,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方法 , 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科学课课堂教学原理;努力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策略体系;不断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最终达到科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本课题的研究,将运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师生角色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同时,不断改进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走向自然,勇于探索,大胆实验,真正体会到科学课堂的乐趣,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新模式的行动研究对提高科学课堂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内容:

1、小学科学课堂教师观念的转变及学生学习方式改进的分析与研究。

2、小学科学课堂教师观念的转变及学生学习方式改进的基本途径。

(1)、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通过引导需求、激发兴趣、设计活动、图像呈示、任务驱动、体验成功等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获得发展。

(2)、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形式的多式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强化技术等辅助手段,可以突破认知障碍,排除学习干扰,提高课堂教学。

(3)、让学生走向自然,敢于探索,大胆实验,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去充实和提高相应的新的教育教学技能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计划:

1、确定科学课教学的目标

(1)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社会事物的强烈好奇心;知道收集信息的基本方法;养成爱观察、爱动脑的习惯。让学生体会同学间合作的必要性;学会提问,启发探究愿望;养成开放性和多维性的思维习惯;根据给予的问题,进行信息收集;根据给予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2)让学生体会合作的有效价值;能围绕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能把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能按研究的课题,具备较独立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信息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优化科学课教学的组织形式

(1) 小组化原则。

(2) 自主化原则。

(3) 民主化原则。

(4) 指导性原则。

3、科学课教学中的学习方式

(1)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

(2)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

(3)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4)帮助学生构建以“自我”为中心的络。

(5)让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学习。

4、科学课教学中的评价手段

第4篇

关键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人力资源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执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107.6万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8.3%,40岁以下教师占64.3%。因此,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培训面向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情绪波动大,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教学中,青年教师初为人师,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思想活跃,观点新颖,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受工作负担繁重,生活压力较大,发展愿望迫切等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

2.课堂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青年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贮备量大,但由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与学脱节。具体表现为课堂随意性大,教学方法单一,甚至照本宣科,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学缘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创新能力缺乏

高校教师多由“垂直教育体系”培养出来,即本科、硕士、博士的各个学历阶段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连着就读。学科视野不够宽阔,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也较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4.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影响教学能力发展

由于社会和高校各种现行政策的导向,再加上现实利益的诱使,导致价值取向失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工作精力向科研一边倒。整天疲于跑项目、写论文,而课堂教学则处于应付状态,无暇钻研教材和教学技能。这种倾向必定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逐步认识到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关注青年教师群体成长的同时,也构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二:其一,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显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多以讲授型为主,授课方式单一,且形式大于内容,考核方式简单,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无检验措施;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考核都没有,仅在培训结束后每人颁发一个证书,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变成“走过场”,减低了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更有甚者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导致青年教师产生厌学和浮躁心理,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其二,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培训对象笼统。部分学校仍存在“一刀切”或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依照教育规律办事,没有重视青年教师身体、心理及能力发展上的优劣势,缺乏对培训活动实施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的认知。同时,高校包括各个院系提供的一些培训,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本专业的,更多的是注重让教师接触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国际前沿的最新资讯,而针对于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较久因为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且见效慢,不易于考核,所以很多高校选择在很小范围内,如一个教研室定期开展一下活动,各自汇报一下近段时间的教学情况。

三、培训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师资队伍结构制约着良好梯队的形成,据预测,高校教师退休人数在逐步达到峰值,为了使高校师资避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墙养,使其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挑起教学的重任。因此,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培训体系的构建分为以下步骤:

1培训体系设计的原则

应以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为基础,以使青年教师获得或改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为目的。结合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分别制定出长、短期培训计划,同时培训的内容也应按需施教、全体参与、系统完善的原则来安排。其重点应围绕青年教师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设置出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出有效的考核办法,确保通过培训实现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和高校的发展目标。同时,为了检验培训效果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培训体系合理构建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高校组织需求层面、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三个方面。

(1)高校组织需求层面的培祖”分析。高校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有二:其一是发展方向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和高级人才竞争,高校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保持高校的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培训必须在立足于现在的同时,着眼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根据近期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对高校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开发和使用。其二是高校现存问题分析,通过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此进行深人分析,从而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全面培训。

(2)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和要求。二是通过对教学评估体系实施结果的分析,了解青年教师行为、态度及教学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偏差,在教学薄弱环节或有待提高的领域进行培训分析。

(3)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随着高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即使青年教师目前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要求的更新也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也需要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培训以满足青年教师自身的需求。

3.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的一般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等,但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高校在选择培训时应注意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方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的模式。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培训内容和形式分三种:首先是职前教氰职前教育不仅是青年教师在教师岗位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且是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始,更是帮助新青年教师建立与同事和教学团队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期望和积极态度的契机。其次是在职培训。即建立在提前作出计划与目标的基础上,由系或教研室领导和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的培训。再次是脱产培训。对每一位青年教师来说,当面临新教材和新一届的学生时,都需要经历相应的短期脱产培训,以便更决地了解当下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沿情况、教改情况,从而满足所教授的新教材或者新学生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开发,即指青年教师自己主动地通过一些方式提高自身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内在的整体素质的培训活动。自我开发也是一种有助于青年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成长完善的培训方式。

4.培训的组织结构、计划及实施

(1)培训组织结构。与高校其他部门的管理一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一个完善的培训组织结构可以使培训活动从一开始就系统进行,保证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课程选择、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培训工作围绕着培训目标执行,保持培训的新颖性和内容的实用性。

(2)高校培训计划的制定。无论是年度培训、学期培训,还是月度培训,甚至是钊一对某一特定的培训需求而制定的专项培训,培训计划在整个培训体系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培训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例如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阶段,可将培训分为从事课堂教学工作0一3年、3一5年、5一8年、8一10年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规划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计划的架构及内容,以SW1H中的六要素作为构成和组织培训的主要依据。

(3)培训的实施。根据培训实施的流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具体实施,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问题,完成培训实施总结。同时,不仅包括与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反馈,与相关培训主讲人沟通培训内容改进建议,而且还包括对培训效果进行具体评估。实际上,培训的实施是培训体系中所有工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执行过程。

5.培训管理

高校为青年教师培训进行各项投入和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其效果等同于投资,目标是为了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能力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高校的总体水毛因此,必须加强培训管理和效果的跟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改善培训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第5篇

新学期英语教研组的工作将围绕本校工作核心“策略引领、课堂渗透、拓展课程、主动发展”开展。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体验学习与语感形成母语教学试验”的子课题“基于母语环境的英语自主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途径研究”即将结题,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水准。以新一轮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为抓手,在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减负增效,努力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学生。本学期内,英语组计划开展多项工作。在此,制定如下计划:

一,加强落实各项常规工作。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这一系列环节上,要做到常规化、制度化。尤其要针对备课和作业两个环节进行检查: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合格率和优良率;优化作业布置,提高批改质量。通过教师的自觉行为,通过崇高的师德、高度的主人翁精神来保障教学行为的正常开展,为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打好基础。

二,落实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本学期开展的7——8次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中,每次学习必须定主讲人、定主题:包括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对单元内容新教法的探讨,在学习“二期课改”新理念的基础上,与本校学生实际联系起来。老师们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良策,及时分享行动研究的结果。结合公开课的教学交流、日常教学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精选个人积累的资料(至少4份)上传到资源库。

三,优化组内的听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完成听课10节,其中4节需在听课后一周内填写、上交教导处随堂下发的评课表。在确保每位老师校级公开教学的前提下,欢迎组内外老师参与随堂听课活动,之后及时评课议课,明确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以便以后的改进,让老师从每次教学实践中获益。本学期,我组将根据课题推进的要求,结合学校各项活动(如开放日、网上优秀教学成果),开展对各种课型(新课、复习课、活动课、试卷分析课)的教学模式探讨,探究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争取上出实用的、为学生服务的好课。

四,关注学优生和学困生,适时予以援助。组织学生分年级参加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唱英语歌曲、欣赏英语原版片、表演英语课本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让活动为学习添活力。开展在控制好作业量的前提下,提倡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习题。最好能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适当分层要求。同时,教师在自主、认真批阅的基础上,实行班级讲评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从而减小学生学习上的差距,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五,开设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搭建平台展示学生风采。英语歌曲、英语原版片欣赏和空中英语教室已成为学生钟爱的课程,分年级举办英语单词比赛、报刊阅读比赛和编写英语小报比赛,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搭建平台。做好市级国家级竞赛的组织辅导工作,争取在今年的全国中小学英语能力竞赛、世博英语竞赛和科普英语竞赛中收获更多的奖项。

第6篇

在对本地学校教育的调研中发现,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新课改落实和深化的主要问题。从整体上看,以知识传授灌输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课堂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课堂上教师讲授占用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太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差,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无效教学环节在课堂上大量存在,用无意义的“假问题”进行课堂提问和组织课堂讨论普遍存在。为此,山东省高密市自2006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进行以“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引发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为重点的常态课堂教学改进活动。

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是指教师用行动研究法研究和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研究的过程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思问题、解决问题、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改进的针对性,高密市的教学研究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课堂教学具有共性的焦点问题,提炼出六个方面的研究改进内容,为学校和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提供参考:(1)科学分配和控制课堂教学讲授时间研究,目的是改变教师课堂教学满堂灌现象,删除无效教学环节,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时间保证;(2)构建启动学生思维的课堂研究,目的是摈弃浅显和不能有效引发学生思维的课堂提问设计,寻求有价值的问题,并使用最佳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思维;(3)教学检测与反馈矫正制度化、规范化研究,目的是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发现和矫正问题,扎实完成课堂教学目标;(4)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目的是探索合作学习的基本规则,激发每一个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性;(5)学生作业内容、方式、批改及作业管理、评价的有效性研究,目的是提高作业布置的针对性和合理性,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研究,目的是探讨高效课堂构成的要素,制定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及评价的方法等。

二、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的组织和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运行机制

为加强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工作的组织实施,高密市成立了由教育局长任组长、教育科研人员和学科带头人组成的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干部教师教研、培训与自主学习的规划实施,以及制定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工作方案、管理办法及年度计划。指导小组成员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把握本市课堂教学实际,明确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表现,提出改进的指导性意见和策略。为保证指导工作的顺利推进,指导小组建立了例会制度,规划、指导和调控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的全过程,并围绕重点问题,深入重点研究学校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改进行动实践与反思。各学校也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研究领导小组,制订学校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实施方案,并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制度,激励教师积极改进课堂教学。

2.加强宣传和发动,让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改进的实践者和研究者

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行动研究,特别重视行动与研究的统一。为了让每一个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高密市对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深入宣传,将《高密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开展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的意见和建议》及有关行动研究方法的资料编印成册,发放到每一个教师,并由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领导小组的专家到学校对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的内涵、实施策略等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各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充分认识“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的意义,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行动研究的方法与构建高效课堂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由于宣传发动到位,高密市的教师很快行动起来,教师们主动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即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在教学中尝试解决问题――总结研究成果,修正改进措施――发现新问题,开始新的研究或继续研究)开展课堂教学改进的研究和实践。

3.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智慧破解教学中的难题

行动研究不是孤立的过程,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效果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中,高密市各中小学以集体备课为载体,以教案、学案为落脚点,创新了集体备课和评课的方式,完善了各种集体备课制度。如群体反思和个体反思相结合的教师反思制度、课例解读制度、“四同”课堂教学展示制度(即在同一天、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在各自的班级上同一节课,互相交叉观摩,给教师们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教学个性机会)、亮点聚焦制度(即寻找教师教学中的亮点,将优秀的、成功的素材积累下来,通过剖析教师授课过程中的精彩环节,达到资源共享)等。通过这些集体备课形式,教师个人在行动研究中的难题在同伴的合作和互助中得到化解,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的深化。

4.建立课堂教学改进反思制度,助推教师行为改变

教学反思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的重要环节,是助推教师个人行为转变的催化剂。为此高密市各中小学根据学校实际,推行各种课堂教学改进反思制度,促进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如建立教学反思卡,撰写课堂教学改进反思日记等,对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总结和思考,做为修正个人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的依据。学校还定期进行优秀教学反思案例评选,对优秀教学反思案例给予表彰和奖励。

5.加强成果交流,推广成功经验

为总结交流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的成果,高密市的教研部门组织了面向中小学所有学科的周六研究课活动(因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周六而得名,目的是不打破教师正常教学秩序)。借助这个研究平台,一方面把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形成有推广价值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把教师组织起来,进行跨校性的校本教研,研讨教师们在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根据研究课内容的需要,教研员首先带领有关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中发现的焦点问题,在备课中集体研究,共同奉献各自的智慧,形成研究课教案;在上课过程中大家集体观课,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后集体反思评课,针对课堂的不足之处进行参与式讨论,找到解决的策略,达成共识。又在高密教育资讯网首页上开辟了“周六研究课专页”,活动结束后授课人及其有关研究人员把课堂实录、教案、课件及个人课后反思、集体课后反思及建设性意见等内容整理出来,发到高密教育资讯网的教学指导栏目中供全市教师学习。高密市教学研究部门还每月编辑《高密市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通讯》,和交流各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的信息、经验和成果。

三、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的初步成果

1.以“自主―互动”为基调,构建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指导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教育专家建议的基础上,高密市提出了以“自主―互动”为基调,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意见。“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不仅教学的目标要定位于增进学生的主体性,而且教学过程要随学习内部矛盾展开,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活动和自主发展的过程。“互动”是指把教育活动看做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的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自主”是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互动”则是有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途径。二者的和谐、有效的结合是高效课堂教学的理想目标。

在深刻理解“自主―互动”教学的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个体行动研究和教师群体研讨,高密市的中小学校根据学科需要和学校现实情况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些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型,如高密市育才中学以“自主学习――质疑释疑――反馈矫正”为主的“121”课堂教学新模式。“121”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三个阶段,“121”反映了三个阶段的教学时间分配。第一阶段:自主学习(至少用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和学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第二阶段:质疑释疑(最多用20分钟),包含三个主要环节:(1)学生互研解决问题,教师采集问题;(2)教师串讲点拨,学生释疑解疑;(3)学生归纳整合,教师巡回指导。第三阶段:反馈矫正(至少用10分钟),核心内容是教师组织检测,学生达标练习。“121”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自主―互动”的教学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实践检验和修正,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确立了高效课堂的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指挥棒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发生转变的依据和指南,因此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确立高效课堂的标准是高密市“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目前,高密市的教学研究部门在广泛征求学校、教师的意见的基础上,探索出课堂教学评价的五条标准。一是在教师讲上“限制”,控制教师讲授时间,一般情况下要求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讲就要精讲,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规律和方法;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二是在学生学上“放开”,在教学“真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放开、学生的思维要放开、学生的交流要放开、学生的学习结果要放开。三是在互动上“多维”,要做到“多维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四是在讲练上“结合”,做到练习―检测―反馈―矫正连环跟进。五是教学模式要“有效”,不管何种教学模式,都要看学生是否经历了认真的思维过程,是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使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形成积极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根据这五条标准,各学科又分别制订出比较全面的评价细则。

3.改革学生作业练习,提高了作业练习质量

改革作业练习,提高作业练习的质量,必须对作业的设计、方式、评价等进行全面研究和改革。做为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高密市各中小学对学生课外作业内容、形式及评价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和改进。(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形式以及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自己布置作业,也可以教师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层次的“自助餐”型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完成作业时,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完成,也可以与小伙伴合作完成。(2)设计实践型作业,促进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实践型作业包括观察作业、调查研究作业、课外阅读作业、动手操作作业等。(3)设计趣味性作业。教师对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加以改造,使其有一定的主题性和情境性。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文内容,将作业融于游戏、调查、制作、表演之中。(4)作业批改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如精批细改、自我批改、分组批改、当堂当面批改等。无论哪种批改方式都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对学生的优点及时作出肯定、赞扬和鼓励。(5)变教师评价为多元评价。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把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作业练习改革,减少了学生课外作业练习的数量,提高了课外作业练习的质量。不但巩固和训练了知识、技能,而且使完成作业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学习、再实践,反思知识、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作业的设计、方式、评价的改革,也使课外作业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7篇

【摘 要】小学阶段,学生对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兴趣正在下降,课程内容需要进一步更新和拓展。笔者将游戏开发作为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实践和教学模式的探索,本文对教学模式实施步骤和要点进行了阐述,供相关实践和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 小学信息科技;Kodu;游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4-0033-03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信息化设备,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不断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在小学阶段,现有教材的教学内容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逐渐受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挑战。更新、拓展教学内容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信息科技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游戏开发的教学内容,学生普遍非常感兴趣,探索其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基于游戏开发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游戏开发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游戏开发为教学内容,应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对游戏开发过程进行系统和规范的设计。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工程素养为目标,通过“出示游戏情境”、“游戏设计”、“游戏制作”、“游戏调试”、“交流分享”、“进一步完善与改进”六个主要教学环节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图1所示。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游戏开发的过程中与人合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表达创意、获得成就感,教师在其中起到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基于游戏开发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有如下的特点。

1. 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

在游戏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意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因此,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在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两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

2.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基于游戏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在游戏开发过程中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内因上得到激发。

3.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学生进行游戏设计和实现的过程,是问题分析并解决的过程,更是计算思维被充分理解和培养的过程,凸显信息科技学科的特征。其中,游戏开发前进行情境的预设,游戏开发后进行验证,这种思维模式相对于其他信息科技教学内容也是具有独特性的。

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每个游戏的开发都需要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分享、优势互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表达、解决等能力,提升学生的倾听、交流、合作能力,并从中感受美、欣赏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基于游戏开发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一)游戏开发软件的选择

对于游戏开发教学软件的选择,通过比较,笔者认为MIT的Scratch和微软的Kodu比较适合在小学阶段开展基于游戏开发的教学。笔者所在学校教师对两种软件分别进行了教学实践,最后从图形效果、程序语言和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发现Kodu更受学生欢迎。目前,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部分学校也开设了Kodu课程。本文就以Kodu作为教学软件,阐述基于游戏开发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步骤和操作说明。

(二)课堂教学实践步骤

笔者所在学校的信息科技教师在熟悉Kodu软件操作的基础上,在五年级进行了Kodu课堂教学实践,摸索和总结出了以下六个环节实施游戏开发教学。

1. 情境出示

情境是Kodu游戏设计的内容基础,也是游戏设计的良好开端。情境的主题一般由教师给出,主题确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由于Kodu创设的是一种可视化游戏编程环境,因此,情境的设计也要考虑游戏的竞技特点。但在小学阶段,应尽量避免过多的暴力内容。情境的复杂程度往往会影响到下阶段程序实现的难度,所以,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情境的复杂程度也是不同的。情境的描述要采用生活化的语言,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

2. 游戏设计

有了生活化的情境,就有了Kodu要设计游戏的故事主体内容。但精彩的故事在转换成游戏设计的实践之前,需要进行游戏的情境分析,制定场景设计的计划和程序设计的计划。这个过程相当于软件工程中的需求分析,起到了自然语言转换为计算机语言的桥梁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有计划做事的意识。

游戏设计环节的教学可以从情境分析、场景计划和程序计划三方面展开。

(1)情境分析。在理解情境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抽象,确定出若干条核心的任务,并将其描述出来,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独立思考或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学生的思维表达在Kodu程序设计中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抽象出若干任务,如图2所示。

(2)场景计划。根据情境分析的结果,确定在游戏中需要在场景上出现的角色对象、角色数量、角色属性等信息,做好游戏场景计划,可以使游戏在实现时场景的设计内容更加明确,操作更加高效。

(3)程序计划。根据情境分析的结果,确定游戏要实现的功能,并进一步明确功能的呈现方式,如成功的奖励是通过分值的累加还是大小的变化或是颜色的变化等,细化的程序功能也有助于游戏设计的程序实现。

3. 游戏制作

游戏制作环节是Kodu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上机操作环节,包括场景制作和程序制作两个部分,与游戏设计环节中的内容相对应,是游戏设计的实现过程。

(1)场景制作。Kodu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软件,提供了一个3D的界面设计环境,可以搭建出炫丽的场景效果。这一环节的操作应按照之前制定的场景计划中的内容开展。一般建议先构建场地,再添加各种对象,每个对象在添加后,可以对其属性进行设置。

(2)程序制作。与一般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一样,在Kodu中,可以对每一个场景上的对象添加程序,使得对象能在事件触发时,执行相应的动作或任务。

Kodu只有一种语句结构,即“WHEN…DO…”条件语句,如图3所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某个对象“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什么事情”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4. 游戏调试

游戏调试环节是学生验证预先的游戏设计、发现程序的Bug、找到问题所在并进行解决的过程,体现了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游戏调试的环节,可以分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如图4所示。

(1)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运行游戏的方式进行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对游戏设计中的各种场景和功能进行验证,并记录出现的问题,作为需要修复或调整的内容。

(2)分析问题。对游戏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学生试图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界定问题来自场景方面、程序方面还是源于两者。对于场景方面的问题,学生需要确定对象及其属性在哪些方面设置不当;对于程序方面的问题,学生需要检查对象程序涉及的相关语句是否正确。

(3)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完成后再进行游戏的运行调试,确定游戏是否还存在问题需要解决。

游戏调试的环节除了学生自身努力发现并解决问题,很多时候,需要得到同伴和教师的帮助,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游戏调试环节与游戏制作环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不严格区分。

5. 交流分享

在完成了游戏的调试环节后,起初的游戏设计已成为现实。开展游戏作品的交流与分享,一方面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可以听听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同时还能学习他人的优秀创意和设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作品完成的成就感,满足对他人游戏成果的好奇心。教学形式可以采用全班展示、小组合作、全班合作等。

6. 完善与改进

交流分享了作品之后,学生要整理他人对自己作品给予的评价和提出的改进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方面肯定他人对自己作品的认可,树立自信;另一方面,要理解他人提出的改进建议,学会倾听,根据自身的能力等实际情况进一步进行情境、场景、程序的修改,并回到游戏制作环节进行实现。

应用工具和平台提高实践的有效性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合适的工具和平台,可以显著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 思维导图帮助理清思路

对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的描述用思维导图比流程图更加适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在游戏设计、游戏调试等环节理清思路,有效地整理信息,清晰地展示计划内容。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采用电脑软件,也可在纸上进行。

2. 学习单帮助规范流程

游戏设计的过程是一个项目制作的过程,渗透了软件工程的思想,对于小学生来说,缺乏必要的软件开发流程的知识,而通过学习单的设计,则可帮助学生规范流程,完成游戏的设计和制作。学习单的设计要考虑学习的流程,具有便于理解、操作性强的特点。

3. 微课程平台提供分享与交流的环境

游戏软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技术的学习、个性化指导、作品的分享与改进都将花费大量时间,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来帮助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解决时间、空间上的问题。微课程平台的引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应用微课程平台,实现课堂模式的翻转,在网上提供分享、交流的环境,同时,延伸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小结

第8篇

关键词:学讲方式;课堂教学;高中政治

近两年,徐州市应新课改之要求提出了“学讲计划”的课改工程,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全市的教育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站在讲台上主讲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一改变的影响下,我们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课前准备,知己知彼

“学讲计划”强调课堂教学要学为主教为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先“抓”后“放”,即我们在放手学生“自主学”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他们设置有利于学习的条件,也要做好应对各种突发问题的措施。所以,在课前教师要知己知彼,充分了解两个方面:第一,要充分了解自己这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并做好各种假设及应对措施,学生自己能掌握该怎样进行,学生自己不能理解该怎样引导,而对于政治教学,我觉得要应尽可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所以教师要备好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生活资料以便辅助教学。第二,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做到有的放矢。这一点可以通过设置课前导学案来进行,通过导学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记录个体差异,从而实现由掌握好的教掌握不好的,达到合作学、讲出来、教别人的效果。

二、课堂实践,“幕前”引导

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阵地,“学讲计划”的教学方式提倡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了践行这一理念,我把整个课堂教学课堂设置了四个模块。

1.问题导引,自主先学

高中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应试教育需要学生记忆的东西很多,所以这一模块以“问题提问”为主线帮助学生初步记忆、掌握知识,它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上堂课的巩固,一般为1-2两个问题,由学生自主完成,也可以小组互查合作完成;第二部分是主要部分,课前教师先把整堂课知识转化成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根据预习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完成问题学习新知,然后掌握已理解的,并记下疑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做到“书上有答案的不讲、学生自己能理解的不讲、学生不懂的再引导”,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

2.质疑探究,合作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自主先学”是学生单纯的自主学习知识,而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思考、质疑、探究来进一步巩固则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前一环节学生只是知道了是什么,而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怎么做则更为重要(例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价值决定价格,还要让他们发问并理解价值是怎样决定价值的),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并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来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课堂教学较难的内容由班级这个大的集体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解决和强化,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3.交流展示,有效评价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的最大资源就是学生本身。学生在“自主先学”“合作学”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开始互为人师了,而要进一步巩固他们的所学,必须要让他们学会“展示”自己并能够把已学的知识“讲出来”“教别人”,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课堂教学结合生活资料转化成问题,并将它们按难易程度分成不同的任务(知识点的记忆、辨析、应用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并完成任务,然后让他们上讲台展示、讲解、互相点评、打分和补充,最后再由教师来总结,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鼓励他们转变角色,做一回教师,也要注意他们互相评价的内容并作针对性的补充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参与度及有效性。

4.自我检测,小结反思

高中政治课的内容知识性强、信息量大,有些知识需要学生作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所以在每堂课后都要尽量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这个作业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要让他们对本堂课的学习绘制知识结构图以帮助他们理清思维;第二,做相应的习题,这些习题的设置要生活化并紧密联系当今的时政,以帮助他们强化知识,学以致用。

三、课后总结,有效反思

第9篇

教师职责

1、教师应在接受学校分配的教育教学任务后,熟悉教学计划,了解所任学科在教学计划中的作用与地位,钻研教学大纲,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并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好学期授课计划。

2、按照教学常规和备课规程要求,认真进行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写好教案,设计教法,指导学法,体现德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3、教师要精心搞好课堂教学,上好习题课、实验课、复习课、技能课,做好指导等工作,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讲授正确、教法得当、语言清晰、板书工整、组织严密、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利用课堂40分钟。

4、要重视课堂教学实效,认真做好学生调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和巩固率,收集教学信息和反馈信息,做好课后反思。针对学生实际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寓思想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认真执行课堂教学常规和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教师施教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6、精心布置作业,对作业要及时收发、认真批改,讲求实效,搞好讲评活动。作业的留、收、改、评都要严格规范,要加强课堂练习、认真指导,努力做到当堂巩固,提高教学效果。

7、加强对学生平时的考核考查,期末考试前,一定要制定复习计划,认真上好复习课,考试后做好质量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8、要按时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组内的教研活动,如听课、说课、观摩、集体备课、研究教材、学术讨论、经验交流、召开学生座谈会、学习理论等,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9、不断自我提高,积极撰写教学随笔、案例,学期结束后,要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书面总结,写好专题总结或论文,并交教务处存档。

10、完成学校交给的临时任务。

企业对教师要求

教师是指受社会委托,在学校中对学生身心施加特定影响,把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以此为主要职责的专业人员。

1、教师应在接受学校分配的教育教学任务后,熟悉教学计划,了解所任学科在教学计划中的作用与地位,钻研教学大纲,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并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好学期授课计划。

2、按照教学常规和备课规程要求,认真进行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写好教案,设计教法,指导学法,体现德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3、教师要精心搞好课堂教学,上好习题课、实验课、复习课、技能课,做好指导等工作,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讲授正确、教法得当、语言清晰、板书工整、组织严密、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利用课堂40分钟。

4、要重视课堂教学实效,认真做好学生调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和巩固率,收集教学信息和反馈信息,做好课后反思。针对学生实际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寓思想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认真执行课堂教学常规和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教师施教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6、精心布置作业,对作业要及时收发、认真批改,讲求实效,搞好讲评活动。作业的留、收、改、评都要严格规范,要加强课堂练习、认真指导,努力做到当堂巩固,提高教学效果。

7、加强对学生平时的考核考查,期末考试前,一定要制定复习计划,认真上好复习课,考试后做好质量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8、要按时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组内的教研活动,如听课、说课、观摩、集体备课、研究教材、学术讨论、经验交流、召开学生座谈会、学习理论等,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