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1 20:41:07
导语:在网络扶贫试点工作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科技项目组织申报取得新突破
依托我县药化、皮制品、铜加工、茧丝绸等重点产业及粮食、畜牧、蚕桑、蔬菜、林果等主导农业产业,科技扶贫团深入企业、乡村及有关单位进行调研,把我县科技创新与上级政策对接,帮助梳理项目,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争取资金和技术扶持,不断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今年以来已上报项目15个,其中国家级项目8个,包括星火计划3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火炬计划1项、科技支撑计划备选项目1项和科技惠民计划项目1项;省级项目7个,分别为重点新产品2项、支撑计划1项、成果推广1项、对外合作1项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个,以及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县。目前正在准备申报2013年的星火扶贫项目。
截至目前,已获批国家级项目5项,其中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课题2项(分别为蜜柚节水灌溉技术示范、白莲生态种植技术示范),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分别为U型滴灌技术开发和F—60001多层挠性印制板)、火炬计划1项(多层柔性线路板)和科技惠民计划——县健康服务平台构建和常见多发病防治技术应用示范;获批省级项目3项,分别为高新技术企业1个、对外合作1项和重点新产品1项;共获批项目资金1900多万元,为二十几年来获得国家、省、市项目经费支持最高。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县光荣成为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全国第一批及截至目前我省唯一一个试点县。
项目申报过程中,科技部扶贫团尽心尽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扶贫团带领我局及相关单位,多次召开研讨会,从政策分析、项目筛选设计、组织协调到申报材料修订、咨询论证准备,周密部署,细致跟进为项目组织申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项目在京答辩期间,在我县挂职的副县长亲自带领我县答辩组加班加点,反复研讨,不断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和答辩PPT,使我县的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全国第一批及我省第一个试点县,获批项目资金1695万元。
二、科技项目建设扎实有效开展
今年以来,我县重点实施的项目有3项扶贫项目、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等项目。年初,县科技局组织有关项目单位召开了科技项目实施座谈会,各项目实施单位分别汇报了各自所承担项目的实施情况及下步打算,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会议要求对实施的科技项目应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要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同时要强化项目管理工作,并从中提炼出一些科技成果进行科技成果鉴定,达到推广应用的目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今年我县实施的科技扶贫项目有3项,分别为县农技中心承担的“塑料大棚秋延后蔬菜高产栽培技术引进示范”、县水产站承担的“水库渔业生态修复技术推广”、县科技公司的“金银花新品种引进示范”。其中“塑料大棚秋延后蔬菜高产栽培技术引进示范”项目已在镇村建成蔬菜大棚10余亩,开展秋延后蔬菜栽培,目前示范的品种有进口油麦茶、速生大白菜、青皮黄瓜、芹菜、大蒜等,已带动该村农户发展蔬菜种植110亩,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下一步将开展春提前蔬菜的育苗工作;“水库渔业生态修复技术推广”项目在才丰洞口水库、高市乡毫岭水库等在建立5个示范基地,推广水库渔业生态修复技术,推广面积6500亩,实现一个生产周期单产亩增产65公斤,年亩增收节支360元;“金银花新品种引进示范”项目引进湖南隆回湘中金银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培育的湘中一号、湘中二号等金银花优良品种。在龙田乡新建示范基地300亩,苗木长势良好,成活率达98%以上,今年试花期已实现经济效益28万元,年为社会提供务工费20万元,有效解决了当地及邻村年龄较大的农村劳动力及家庭妇女务工问题。
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了我县绿色水稻的产业进程。今年以来,通过项目实施,一是进一步巩固了我县20万亩绿色水稻生产面积,在石桥镇樟枧村、龙田乡龙田村、怀忠镇新居村建立3个1000亩绿色水稻生产核心示范区,推广应用优质稻新品种、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成虫,推广“稻鸭共栖”模式;推广旱床育秧、塑盘抛秧等为主的水稻壮秧育苗栽培技术和以农家肥、堆肥等为主的培肥土壤技术;实现单季平均亩产452公斤,增产36公斤,亩增产值90元,亩节省化肥、农药等成本40元,亩增收节支130元,总增产粮食7200吨,总增收节支2600万元。二是建立了水稻新品种引进试验基地150亩,从市场遴选出有潜力的早稻新品种22个进行了新品种选优展示,优选出了湘丰优402、新丰优206、淦鑫206等3个早稻品种,计划在2013年作为我县早稻主推品种。三是对我县绿色大米加工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了企业产能,使县晨风米业有限公司获得了2012年全省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并派员参加省农业厅组织的绿色食品企业内部检查员培训,获得绿色食品企业内部检查员资格;通过与项目区农民签订粮食订单,订单收购价格高出同品种市场价8%,每亩增收近100元,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解决劳动就业28人。今年以来,项目实施共举办各类培训班(会)40余场次,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印发资料70000多份。
另外,根据省厅安排,我县组织2010年科技扶贫项目单位做好了项目验收准备工作。
三、科技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科技部扶贫团的帮助下,积极做好了科技、人才、项目对接,使我县科技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
1、聘请科技顾问,举办县首届特色产业发展论坛
今年5月,举行了科技顾问聘任仪式暨县首届特色产业发展论坛活动。聘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吕扬研究员等8位药品、食品、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科技专家为县科技顾问;举行了县首届特色产业发展论坛,各位专家在充分了解了我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并听取我县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科技需求后,详细介绍了全国特色产业示范地区的发展情况和经验,深入分析了我县的资源特色和优势,对下一步我县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和途径提出了宝贵意见,回京后还相继介绍相关企业来县洽谈对接。
2、聘请科学发展顾问,举办科技扶贫团“重走扶贫路·共话情”座谈会
今年6月,举行了科学发展顾问聘任仪式及科技扶贫团“重走扶贫路·共话情”座谈会。邀请到曾在我县挂职扶贫的各届扶贫团重走扶贫路,聘任了杨起全副院长等7位同志为县科学发展顾问;召开了科技扶贫团“重走扶贫路·共话情”座谈会,科学发展顾问们对我县几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未来如何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功能、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产业选择等方面与与会领导和单位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在科学发展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帮助整合资源,尽顾问之所能。我县科学发展顾问在今年各项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咨询论证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指导和支持。
3、联系浙江铁皮石斛项目洽谈考察组到我县考察
今年6月,科技部扶贫团张敏副县长联系到浙江铁皮石斛项目洽谈组——浙江大学陈铭教授一行4人到我县考察,就在我县发展铁皮石斛种植进行了现场调研,经初步考察,我县气候条件适宜铁皮石斛种植,且具备了种植所需大棚等基础设施,并于今年10月再次到县考察。由于铁皮石斛种植技术要求较高,且前期投入高(每亩仅苗木投入为8-10万元),初步决定在我县农业科技示范园租凭6个大棚开展铁皮石斛种植示范,通过示范带动附近农户发展种植铁皮石斛。据浙江当地种植效益,每亩可达30万元,铁皮石斛项目引进示范成功将大力推进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4、招徕浙江绍兴留学生创业联谊会到县考察
9月,浙江省绍兴市留学生创业联谊会赴县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县政府县长、副县长陪同,科技部扶贫团副县长组织了调研活动。首先到白茶基地、皮革、科技数码参观,之后在工业园区管委会听取园区发展情况和招商引资政策介绍。联谊会一行对我县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的赞誉,同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并表示对特色产业产品打开浙江市场提供支持。
5、大学研究生到我县实习
7月,大学硕士生3人一行来到我县大学实践基地实习。实习期间,三位实习生帮助科技局完善科技网站,还到中医院、医院等四个中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站点查看网站运行情况,了解相关网络问题,并在医院建立了一个医疗卫生业务网站,最后还到乡村了解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等情况。通过四天的工作,大学硕士生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得到了有关单位的肯定。
四、科技成果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以来,积极组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县人民医院的有关项目参加科技成果鉴定和申报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数码有限公司的F-60001多层挠性印制板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着手申报省科技进步奖;农业科技公司的U型滴灌项目及县人民医院的自制带吸引电钩在腹部开放手术中的应用项目分别通过市科技局成果鉴定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五、下一步工作设想
2012年,我县科技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要求,以科技为依托,加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不断提升区域性支柱、特色产业的科技水平,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促进我县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进一步扶持农业主导产业。加大蚕桑、蔬菜、畜牧等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扶持县域传统主导产业的发展。
2、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以科技入园入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等为抓手,着力提升我县药化、机电、铜加工、皮革、卫浴等特色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3、扎实开展科技惠民项目。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基础及外部资源,从技术、组织两方面着手扎实有效实施科技惠民项目,着眼长远做好试点工作,总结探索长效机制,实现项目的可持续。
一、提升境界,振奋精神,全力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攻坚克难,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辖区内涉及市中区迎全运重点建设项目2项(天桥南三角地带和中山公园东片区),街道党工委按照“统一实施、分类动员、重点突破”的原则,全力开展拆迁动员工作。截止目前,天桥南三角地带232户居民的拆迁任务已完成90%,胶济宿舍街以南片区因涉及铁路、部队的房产,工作正在积极的协调之中。中山公园东片区,已完成调查摸底和土地熟化手续,对住房不满43m2的住户已上报市房管局。
提高标准,全面实施综合整治。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立了主要领导负责的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安排进度,严格工作标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开展。夜景亮化工作效果明显。明珠商务港、建筑设计院等楼体装饰灯已安装完工。*片区24栋重点(一般)楼体景观照明建设单位,已有5家顺利达标,其他楼体正在积极运作。道路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实施。开展了规范广告牌匾、清理占道经营、建筑物容貌美化、园林绿化等内容的全面立体整治。重点对经一路进行环境整治,拆除违章广告牌匾34块,面积500平方米。窗口部位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市政府和市人大周边两个重点窗口,目前已拆除违章建筑225平方米,拆除不规范广告牌匾、灯箱371块,2150平方米;清洗粉刷楼体13400平方米,粉刷围墙1200平方米,油漆栅栏600米。
标本兼治,城市环境不断改善。以小纬二路等8条重点路段为突破口开展城市管理试点工作。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机关三分之一人员充实到城管队伍,统一服装,划拨经费,配备清运垃圾车等专用工具,在辖区主要路段张贴大幅有关垃圾管理办法通知,发放1000余份《垃圾管理办法》到住户。在餐饮业、人员流动相对集中的小纬二路等路段,办事处投资5000余元购买摆放了80余个密闭式垃圾桶,确保路面整洁。
二、突出重点,优化环境,推动辖区经济稳步发展
强化考核,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成立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完善了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将招商指标分解到科室,落实到人,进行量化考核。积极动员街道、社区全员参与,形成了“人人参与招商,人人服务招商,全员合力招商”的良好氛围。
深化服务,优化经济发展化境。积极开展以招商引资企业为重点的“企业服务月活动”,征求企业意见,改进服务措施,协助解决困难,促进企业发展。通过竭力为企业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了以商招商力度,拓展了招商引资渠道。同时重点做好胶济铁路客运有限公司和齐鲁商会的服务工作,加强项目的跟踪落实,实现街企双赢,为市中区打造金融商务中心区铺路奠基。
发挥区域优势,加大楼宇招商力度。街道党工委结合辖区实际,创新招商引资思路,把发展楼宇经济作为招商引资的着力点。在对辖区内写字楼、重点单位和个人出租房屋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辖区楼宇资源情况,努力置换盘活和高效利用现有商务楼宇,增加楼宇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发展壮大楼宇经济。
三、围绕中心,防控结合,努力促进社会平安稳定
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消除不稳定因素。充分发挥排查网络作用,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针对上访中的组织者、重点参与者,提前介入,提前化解。上半年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7起,调处成功成功率100%。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有效预防和减少因矛盾纠纷激化而引发越级上访事件、,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
突出重点,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理和稳控工作。对重点人员、非正常上访隐患人员、“济正”公司人员及原“”练习者做到了管得住、盯得紧、无失控。
顾全大局,确保敏感时期的安全稳定。在“两节”、“两会”及迎奥运期间,提前部署,超前防范。街道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队伍,“10·28”事件中,辖区居民参与人员较多,情况复杂,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应急队伍的作用,加班加点入户了解情况,对涉及到的重点人员进行24小时监控。“两会”期间,成立了应对“涉军突发事件”队伍,先后出动40余人次对重点对象参与非法群聚群访进行了成功劝阻。
四、固本强基,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选齐配强社区班子,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按照市、区的统一部署,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新当选的社区“两委”班子,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2岁,党员人数增加了4人,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为提高新一届社区班子的素质,街道党工委举办了为期两周的社区工作人员培训班,为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周五学习日”、“星期六读书日”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勤廉表率·促科学发展”等主题教育活动。严格按照学习配档,系统地组织学习党的*报告、《》等内容,举办读书笔记展评、征文评选、党员义工服务等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加强理论武装,强化党性锻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推进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街道党工委按照“硬件过硬、软件规范、特色突出、效果明显”的工作思路,以社区为阵地、党建为驱动、发展为平台、便民为落点,创造性的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5月31日,省委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组对街道的基层党建工作进行检查,在观看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专题汇报片、查阅了档案资料、进行基层满意度测评后,考核组对街道党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关注民生,强化服务,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加大投入,社区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提升社区服务档次。街道党工委多方筹措资金,投资30余万元在纬一路和睦和苑两个社区建成了内部装修统一模式,各项制度规范上墙,电教器材一步到位的高标准党员电子阅览室、“一站式”服务大厅和宽敞的居民活动室。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社区队伍整体素质。结合社区居委会换届,严把选拔任用、培养提高、考核管理“三关”,把具有奉献精神、热爱社区事业、热心服务居民的优秀人员选拔到社区班子中,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适应快速发展的社区干部队伍。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高社区建设水平。通过开辟“社区恳谈室”,建立网上论坛,居民博客,组织开展“社区对话”活动,利用多媒体教室,为群众提供远程教育、网上阅览室等现代化服务,实现社区和居民的网上信息对接,提升现代社区服务、管理水平,打造现代化社区、网络化社区、数字化社区。
扶贫帮困,各项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认真落实好各项救助措施,全心全意地为社区群众服务。春节期间共发放救助款5.1万元;为40户困难居民发放了价值1.2万元的取暖煤;为26户困难居民发放千佛山医院的医疗救助卡总价值1.3万元;为90户困难居民发放了价值2.7万元的春节救助物品。救助残疾人家庭16户,发放救助金1.9万元,“爱耳日”期间,在睦和苑和纬五路社区两个居委会分别举办“爱耳、护耳”健康知识讲座、“三八”节残疾人座谈会。“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街道以“心系灾区同胞、献出一片爱心”为题,在辖区大力宣传、积极募捐,为灾区募集爱心捐款14.6万余元。
落实政策,促进社保工作的规范化。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积极促进再就业。积极参加“*年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春风行动”专题招聘会,在中心服务大厅设立“民营企业招聘”专门窗口,充分利用“劳动99”共享信息,为供求双方提供就业服务,收到了良好成效。为127名失业人员登记办理了失业证,;为26人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为17人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切实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抓住工作重点,加大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力度。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的参保工作和中断缴费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工作为重点,强化政策宣传力度,为187人办理了养老保险。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规范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办理转入社区人员140人,转出6人。为社会人员进行医保登记43人,本地与异地养老金资格认证19人,审批高级职称3人,申报退休人员死亡43人,发放丧葬费与一次性救济费共计83.1万元。对3118人进行了养老金调整,增加了51名建国前老工人的工资。
强化服务,提升人口与计生工作水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决定》精神,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为目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指标,合法生育率、统计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三率、晚婚率、晚育率达到98%以上。为了更好地为广大会员和育龄群众服务,制订并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项制度,积极开展“三生”、“三优”、“三结合”服务活动,发挥“太阳花爱心帮扶中心”的平台作用,辖区18个单位与28户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结成了爱心帮扶对子,捐助资金(物品)3万余元。
下半年工作打算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围绕构建“和谐大观”这一主题,按照“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能服务”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境界,振奋精神,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努力推动辖区经济社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在优化经济建设环境和内容上下功夫。坚持高起点认识、高标准谋划、高效率落实,以“标准高、要求严、效果好”为目标,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辖区经济发展的档次和质量。营造一流的服务环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事事关系街道形象”的理念,积极为企业提供高效、快捷、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制、领导负责制、承诺制、考核奖惩制等制度,超前做好治安防范、矛盾排查、综合治理等稳定工作,打造“平安大观”。营造一流的干事环境。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以廉洁促勤政、以勤政促高效、以高效促发展,打破老城区土地、城建、环保等瓶颈制约,大胆创新、大胆突破,狠抓金融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热点项目,把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在打造社区建设的特色和品牌上下功夫。根据各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分精品社区和特色社区两个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品牌化建设。今年初,街道投资20余万元对纬一路社区服务环境进行改造。近日,又投资10余万元,建起了社区“托老所”,设立功能齐全的休息室、聊天室、健身房、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多功能娱乐室,为社区老人提供日托、配餐、教学、保健等服务项目,努力打造十分钟助老、爱老服务圈。在为社区群众提供亲情化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涵,逐步打造社区服务“金名片”,建设“服务型社区”,使老社区焕发新容颜、老典型焕发新生机。经过重新改造、整合后的睦和苑社区,本着建设现代社区、数字社区的原则,充分利用天网(远程教育网)和地网(英特网)资源,让居民阅览各种电子图书,到“居民论坛”发帖留言,对社区建设提出意见、建议,并通过接受远程教育,参加上岗培训等各类网上教育培训,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交流机会,让社区居民享受数字生活,不断加快推进“数字型社区”建设步伐。
在改进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和形式上下功夫。要努力突破思想观念和管理体制方面的障碍,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数字城管新模式,强化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和措施,实现由“突击型”向“长效化”的转变;按照“网格化”的要求,科学划分网格,将辖区的街道路段分类进行管理,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充分发动社区居民和驻地单位参与城市管理,成立“城管协会”,实现由“小城管”向“大城管”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