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6:08
导语:在学位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
我们知道,学习主要是一个认识活动、智力活动的过程。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高效催化剂。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方法和技巧是多样的。现结合本人近来教学实践略作阐述。
一、教学生有趣地学习拼音
众所周知,小学生都是好动的,让刚入学的儿童乖乖地在课堂上坐一节课,是不太可能的,靠硬性压制而造成的死板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传统的拼音教学是比较单调、乏味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儿童的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一项活动,把游戏引入到拼音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拼读音节时,我经常和同学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教师读出一个音节dai,拿着声母卡片的同学和拿着韵母卡片的同学找到后成为好朋友,并读出该音节的读音a。游戏的方法还有很多:摘果子、开火车、看嘴形、猜字母等;也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做成课件游戏,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总之,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有趣的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语文课产生探索的欲望。
二、让学生有趣地阅读
阅读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知识,阅读材料的选择,决定趣味性的浓厚程度,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要尽量根据学生的兴趣取向来选择,同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举办各种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展示他们的特长和优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有的字写得清楚、工整,有的普通话讲得标准、流利,只要让他们尽情发挥各自的特长,就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语文课文的时候,要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甚至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中去,调动学生的情感获得更深层次的认知,使学生真正达到情感与兴趣的共鸣,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这样一来,教师所能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三、变换激趣方式,激发求知欲望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自制力也不够强,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要想使学生保持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学生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变换激趣方式,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风趣的课堂气氛,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引起并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导入诱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者如能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通常的导入方法有: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实物导入、音乐导入、对比导入等。如教学《云房子》一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见过的房子形状、颜色等等,然后用多媒体演示云房子,让学生猜猜那是什么房子,看过之后的感觉是什么?最后告诉学生那些美丽的房子全都是小鸟们造出来的,这样就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出新课文的学习。试想,如果一开始就在黑板上写出这篇课文有哪几个生字,应该怎么读、怎么写,然后就让他们练习朗读课文,这样肯定不会引起他们对课文的兴趣,收好的效果。
2.设疑激趣
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些平时不善发言的学生不是不会发言,而是老师未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只要“疑”设到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上,他们便会不由而发,不能不发,发而后快。在这一思维流程中,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随之迸发。
四、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在变中求新,在新中求创意,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互动式的提问
鼓励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互相交流,讨论式学习,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现性、创造性、发散性。
2.表演式的学习
小学生处于少年儿童时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获得知识。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帮助教学,一方面可以直观有效地大容量的传达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来学习,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4.富于变化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在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理论影响下,一些人误认为抽象思维才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人类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方式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客观真理。因此,中学语文课比较重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忽略形象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注重对文章内容作理性的分析、概括,而缺乏对语言情味、意蕴的挖掘,对具体形象的感知,以及对作品情感因素、审美因素的体会。
美国著名脑心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佩里博士经过多年研究,探明了人脑两半球的功能分工,左脑控制抽象思维,右脑控制形象思维。这一现代脑科学的最新研究理论,从根本上纠正了长期以来的左脑优势理论和只有抽象思维才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的错误观点。它表明:在人的主观世界中,抽象思维并非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唯一方式,形象思维同样也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它们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两个基本方式,不能互相代替;它们必须得到协调和平衡发展,互相补充,才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和完善。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必将是左右脑协调发展、更加聪明、更富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因此,语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
形象思维方法和抽象思维方法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体系,但二者之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二者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它是两种思维的产物,既有抽象思维(主题的形成),又有形象思维(人物、情节、场面等生活画面的构思),因而就要求教师在教读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时,必须注意这类文章的特点,注意两种思维的结合。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才能达到既有情感感染、又有理性分析;既能走进作品之中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又能走出作品之外,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以语言训练为核心,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既训练抽象思维,又训练形象思维的目的。
1、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结合
形象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情感性。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都饱含着作者及人物的丰富情感,具有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没有感情的波澜,缺少作为主体的投入和参与,那么,即使教师作出多么细致、周密的理性分析,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也是枯燥抽象的。而教师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入情入境,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然后再作理性分析,那结果可就大不一样了。
例如,讲《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文中有一处描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情形:“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阅读这段文字,我不是让学生首先研究分析“排出”这个词语如何运用得准确生动,而是引导学生体会孔乙己在看到别人的“笑”,听到别人的“话”之后,“排出九文大钱”时是怎样的心态,揣摩“排出”这一动词的丰富内涵,并让学生做出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来表现孔乙己的心理和神情,让学生走进孔乙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孔乙己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对“排出”这一动词使用的妙处作理性的分析:如果换成“拿出”、“摸出”,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由于有了对“排出九文大钱”这一动作的丰富内涵的体验、感受,学生对作品语言的理解深化了,认识到“排出”一词准确写出了孔乙己拿钱买酒时的得意神情,以及他要在平日取笑他的短衣帮面前摆摆阔气、聊以的心理,如果换成“拿出”、“摸出”,都不足以表现孔乙己的这种神情及心理。
学习《皇帝的新装》,我组织学生先进行表演,然后再对课文作理性分析;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为了使学生对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思想性格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概念化的,我指导学生反复分角色朗读人物语言,充分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学习《背影》,我先让学生看课本剧,用直观的艺术形式,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师生共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研究等等。
这些教学活动决不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一种伴随着学生全身心投入、参与的情感体验的认识活动。在这个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交融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刻,知识记忆更加持久。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有品德、情感、审美、心理等多方面的全方位发展。
2、形象感知与归纳概括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对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的归纳概括不应是简单的、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生动的。通过挖掘、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使之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引发学生想像,头脑中浮现出以作品语言描述的艺术形象为基本原型的、且带有自己经验色彩的新的形象。学生有了深切的形象感受作为基础,他们对人物思想性格的理解才是准确鲜明的。
例如,《药》这篇小说中的康大叔是个封建统治者的爪牙和帮凶的形象,学生对这个反面人物思想性格的归纳概括,是通过挖掘、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之后得出的。康大叔的眼光“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一只手“摊着”,向老栓要钱,一只手“撮着”一个鲜红的、血淋淋的人血馒头,同时还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接着“便抢过灯笼”,“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我用表情、声音、动作对加点词语加以强调,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明,让学生头脑中伴随着栩栩如生的形象,归纳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这是一个多么凶狠、贪婪、粗野、蛮横的人物。
学习《变色龙》,我让学生看录像;学习《祝福》,我让学生看电影。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用直观的影视形象,取代对作品语言的理解分析,而是要使抽象概括的语言与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作品的意境紧密交织在一起,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如果说抽象思维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变得清晰而简明,那么,形象思维则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变得丰富而生动,二者相互补充,学生的认识活动才是情味盎然而富有生命活力的。
3、联想想像与逻辑推理结合
联想想像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文学作品的集中性、概括性、典型性,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像空间。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想像的语言因素,并使学生能够对人物形象进行合乎逻辑的想像。
例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在听到有人把祥林嫂绑架抢走之后,说了一句“可恶!然而……”,卫老婆子赔罪并说“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之后,鲁四老爷又说了一句“然而……”,这两个“然而”后面省略的内容是什么?鲁四老爷到底想说什么?我让学生进行联想想像,说出鲁四老爷想说的话,结果是各不相同。那么,哪一种说法才是鲁四老爷想说的话呢?我又让学生依据鲁四老爷维护封建礼教而又自私伪善的思想性格特点,依据人物对话的前后语境,进行逻辑推理,选择出合理想像的说法。第一个“然而”后面的内容是:“祥林嫂私自外逃,礼教不容。如今她婆婆做主让她回去,无话可说。”这与前文鲁四老爷的说话一致,同时又更充分表现了鲁四老爷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其忠实维护封建礼教的态度和立场。第二个“然而”后面的内容是:“再荐一个好的,也比不过祥林嫂勤快,到头来吃亏的还是我!”这与卫老婆子的赔罪之言紧密相联,既表示了鲁四老爷对卫老婆子的不满,同时也深刻地折射出鲁四老爷伪善自私的丑恶灵魂。
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我让学生想像:如果于勒认出了菲利普夫妇,小说的情节该如何发展?他们相见又是怎样的情形?如果于勒没有破产,而是发了财回来,菲利普夫妇对他是什么态度?学生想像说出具体情景后,还要指出为什么这样,要求学生对想像的内容依据人物的思想性格及情节发展作出合理解释。这样的想像,既有对原来人物形象的补充创造,又有对小说主题、情节、人物的合理推论,显示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
4、整体把握与局部论证结合
在传统语文教育思想中,“意会”和“涵泳”是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这种语文学习的模式,实质上是通过直觉对言语的意义、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和判别。这种培养学生语感的传统经验,至今仍应重视。当然,它还要和语文知识(包括语法、修辞、文章、文学等方面)相结合,使具有感性经验的直觉思维得到修正和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文味” “四味”
一、“语文味”中的文趣味
语文阅读不单单是只局限于知识的累计和信息的摄取,还要突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以精彩为形态的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比武活动中,从认识字到明悟道理、从理解内涵到实际运用、从感触新知到赞为欣赏,无不是在培养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提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让语文教育进入更深层的文化层次。“语文味”的文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阅读。比武课《赵州桥》中,杨老师充分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能,让学生品读“赵州桥的设计巧妙在哪?”并给学生留足思考的余地,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珍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悟,轻松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文化内涵。
王老师在教授《雪地里的小画家》时,让学生一遍一遍地去读诗、唱诗。从读正确到读通顺,从范读到自由读,到读给大家听,每个学生在这节课上自己读课文和听别人读一共经历了数十遍之多,每一次读,每一次听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王老师在课堂上“尊重”和“珍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才能、展示阅读个性,学生超越文本,展现出令人欣喜的灵性。在场听课的教师将热烈的掌声送给王老师和学生。
正如教育学家商友敬所说:“学习由两个层次组成,浮在上面的是‘信息’,它能为你所用,而不能沁人心脾;沉在下面的是‘文化’,它积淀而为你的修养、思想、观念。我们今日教育的弊病是取其‘花’而不取其‘实’,大家都成了追逐信息的‘狂蜂浪蝶’,难以培养出有文化修养、有思想观念、有独立人格的‘读书人’。”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才应该从课堂上抓起,也就是从基础抓起,利用我们的母语教学从孩子就开始培养他们的文化修养,通过教学,让学生从小就做个有自己的思想观念,有独立人格的读书人。
二、“语文味”之――人味
新课标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教师把正在成长中的学生的个性潜能全部地发掘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自己本身的发展和自己个性的优势,从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多年的文化底蕴,去体悟语文,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思维空间,全方位、多角度、多方面地去感悟、欣赏语文作品,从中产生对文本语言美、人性美和文体美的认可和赞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创设出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语文课堂上体味到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更好地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个性化阅读。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效果,教出语文的味,那么我们就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开展积极的对话交流互动,从而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去分析、阐释文本。这样学生在评价、欣赏、品味文章时才能够多方面设想,不一而论,不断地追求新的境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节课,尊重学生的情感、认识水平、阅读需求和评价。杨老师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感悟,去体味现实的生活。
在《卡罗纳》一课中,最精彩的是程丽老师尝试让后进学生站起来读书而不仅仅让朗读翘楚闪亮登场,让学生解读文本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而不仅仅是千人一腔,其教学过程的真实远比获得正确的结论更重要。杜甫诗曰:“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让学生去细细地品味“嫩蕊”所需的那种细心的呵护,认真地倾听他们的表达,从而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
三、“语文味”之――情味
我校所倡导的“以精彩为形态的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情感活动,尤其是语文教学。因此,我们在“以精彩为形态的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活动中以情激情,完美地去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从而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去很好地获得情感的体验。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学生在轻松平等的情感氛围中深入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使语文课堂达到平等的对话交流,教师应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插嘴。语文教学不是教师作指示与报告,不需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应和学生进行共同的讨论,学生随时的插话有利于辨明问题,引入新的思考,激发思维的火花。如教学《赵州桥》一文时,杨老师让学生想象赵州桥桥上雕龙画凤的画面,并在学生讲述时尽量提供学生发言的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配上民乐朗读,使之真正融入课堂,融入课文。
四、“语文味”之――韵味
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语文教学为起点,以课文为凭借,重点地培养学生对获得知识的愿望和能力,也就证明,语文的教学最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对于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正因为如此,我们教师才会在上完课后为学上介绍一些跟当堂文章内容相近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空闲之余去学会独立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金老师在上《浅水洼里的小鱼》时,更是“棋高一着”,她利用课件去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韵味,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同时培养了自己们的学习能力。
我校的“以精彩为形态的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比武活动如诗如歌,让人遐想回味,赞叹不绝;如酒如茶,细细品味,让我感受到了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充溢、蕴含浓郁语文味的课堂。祝愿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充盈熠熠的语文之光。
参考文献:
[1]戚晓玮.在静读、静听、静思中向语文更深处漫溯[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4).
传统的田径教学准备活动一般是由老师指导,采取徒手操、慢跑、柔韧度训练等常见教学内容,但是这些内容由于反复的常年使用,已经使学生们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体育教学的准备过程必须要做出适当的改革,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准备活动的基本要求,应用一些趣味田径来代替慢跑等形式。比如说,可以以“跑”为宗旨,进行“蛇形跑、听数抱团、钻山洞、老鹰捉小鸡、螺旋形跑”等形式的趣味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跑出兴趣、跑出欢乐,同时,体育教师还可以采取活动全身肌肉、预热全身关节和拉伸韧带等为目的的定位操、徒手操和行进操,帮助学生们达到健身的目的。
2趣味田径应用于体育课的基础部分
中职女生田径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决定了教学的主体,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不断和学习和以往的经验来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能够自觉地进入到各项练习的训练中,培养学生们对于负荷量和复合强度的承受能力。基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运动技术教学,运动技能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多变的、渐进的过程。如何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技能下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是快速形成动作技能的首要条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大量的案例都证明了趣味田径在体育教学中取得的显著成果。趣味田径活跃了课堂气氛,是枯燥的技术练习更加活泼生动,趣味田径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快了学生们的动作技能形成。因此,教师在进行动作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以基本技术为背景的趣味性田径教学,让学生们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到基础的技能和技术。比如说,在进行弯道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采用圆形跑的准备教学,还可以适当采取弧形和大弧型绕杆跑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弯道跑步水平。在抛掷练习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们因单调和枯燥而产生负面的情绪,教师可以选用趣味性的抛准、抛远以及分组投掷比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在趣味性的教学过程中划分出固定距离的若干区域,设置出各种圆形和方格型的靶子,在每个落点区域标出得分,用比赛结果的累计得分来确定各组的胜负。这种趣味性的比赛教学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整体抛掷落点和抛掷方向控制能力。在教学实践当中应用趣味田径教学可以为各项练习赋予英雄主题的故事情节,比如说“炸碉堡”和“攻击堡垒”等游戏,既能够活跃课堂,又能够提高效率。
3趣味田径对中职女生体育课的影响分析
3.1趣味田径对田径课堂产生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中职女生并不是不喜欢运动,而是对体育教学的田径课内容不感兴趣,这是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作为体育行业的教育者,应该要充分地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存在的缺点,一定要杜绝墨守陈规,要关注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点。这时,趣味田径向体育课堂的引入就显得十分重要,趣味田径在体育课堂上的应用不仅减少了教师强制性的手段,而且灵活了教学方法,教学的内容更加的新颖有趣且富有逻辑性,能够不断地调动学生对于新活动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更深层地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够自主感受到运动的乐趣。
3.2趣味田径对中职女生意志品质的影响
新课标指导下的趣味田径教学,要求学生们必须要具备高度集体意识,严格遵守趣味游戏的规则。在趣味田径的开展过程中,一般会采取分组练习、分组游戏和比赛等形式,从教学的实践成果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体育课上,小组长能够发挥主动作用,积极只会小组的集体行动,详细掌握小组内部的学习情况,主动地与教师沟通,学生之间也能够实现自由的交往,组内的同学能够相互帮助,小组之间又形成了相互的比赛关系,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调动了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比赛和对抗等形式,能够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击破苦难的精神,体育游戏中,学生们严守纪律的行为和习惯,集体活动中,学生们之间的协作和配合都非常有利于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的形成。所以说,趣味田径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优秀的品质以及集体的意识。
4结语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未来教师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己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鼓舞。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最根本的是对角色的挑战,包括教育观念上的挑战,教学习惯上的挑战,新的教学情景的挑战,对知识储备的挑战,信息技术的挑战,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要尽快适应新课程就必须首先转换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教师角色强调社会责任,忽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强调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技能,忽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强调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新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则是多方面的。教师原有的角色要发生变化,还要不断地补充新的角色。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变化,教师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成为研究者。
从角色的观点分析,德育就是一系列互动过程,是处于教育者角色的个人与处于受教育者角色的个人进行的互动,其外在目标是对受教育者的道德、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倾向性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影响[35]。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依据其在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体系中所处的身份、地位,根据个体人格体系的需要,通过人际互动的媒介,对社会期望系统加以主观性释义,并予以动态化体现,形成一整套非个性化的德育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化的行为表现就是德育中的教育者角色。教师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具有极高的权威地位,一直扮演的是真理代言人、道德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管理者的教师角色。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的变革,从而导致人们德育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转变。以前教师“照本宣科”与“灌输者”以及忠实的教材执行者的角色已完全不适应了,需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课程实施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在新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小学德育课程,扮演好德育课程的创造者的角色以及儿童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传统的教师角色已远远不能适应德育新课程的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改变,其具有生活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以及德育课程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均要求教师角色要发生相应地转变。
教师要从传统的道德权威者转变为道德成长者的角色;由德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由德育过程中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德育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1.由道德权威者转变为道德成长者
对自己角色定位的转变,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能再以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善者出现在学生面前。事实上,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的学习、共同发展。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他们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有一些新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我们是不能漠视的、小看的。传统的作为社会代表者、真理代言人的教师角色,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中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不容易的。早就有学者以教师的身份提出了“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37]这样的困惑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却又找不出正确的答案的。我们因此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真的能代表真理吗?难道教师就肯定是道德的化身吗?实际上,一个纯真幼稚的儿童就真的不能判断真伪而一味的犯错?一个道德知识丰富的、道德判断能力很强的教师就一定能保证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吗?
2.由德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实际上,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教师应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对课程内容进行自己的理解基础上,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学校条件,教师自身不同的综合教育背景,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适、设计、整合。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最大可能的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的创造能力。
3.由德育过程中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由于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观念更新和教育行为的改变上超前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要置身到学习活动中,通过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自我觉察水平,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促进学生成长速度。但需注意,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是作为一个指导者、促进者,也是受益者,与学生共同发展者。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为理性形式,成为一个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成为师生的共同发展合作者。
二、谈谈小学生成长中教师主要要求扮演角色的转变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成长、学习年级的不断升级,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也正在逐渐发现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品德操作系统中,产生了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因此小学生初步发展起伦理的道德情感体验。小学生从低年级对具体事实的兴趣发展到中高年级形成初步探讨抽象和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从日常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到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随着小学生学习生涯的不断进步,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逐渐会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品德操作系统中,产生了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
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转变。要逐渐锻炼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机会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密切关心家庭、街道和社区生活以及社会的事实新闻,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鼓励学生组织各种班团队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自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教师只是在必要的关键时候,给予提示和指点,决不能全权操劳代办;教师可以提供某些必要的场地、材料、资料给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不能解决的困难。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道德感受,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经验的分享,让学生通过反思、分享彼此之间的经验感受,养成他们倾听、慎思、明辨、合作的习惯和方法。
案例三:“无家可归的人”
一天,在班上,老师发现有一个小女孩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悲伤,于是,老师向小女孩询问原因。小女孩告诉老师:“昨天,我和妈妈上街看见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小男孩,他看上去很可怜。妈妈说她今天再去找那个小男孩,送给他一些食物和衣服。妈妈是在纽约长大的,她小时候看见过很多无家可归的人。”小女孩问老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人,这个问题也引起了班上其他孩子的强烈兴趣,老师发现了这一情况后,放弃了她预先设计的课程内容,决定把“无家可归的人”作为课程的主题。老师首先和孩子们一起就“无家可归”现象进行了讨论。然后,她让孩子们思考如何帮助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并把他们的想法记录下来,以他们的口吻给家长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们想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但是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需要帮我们找可以救济他们的东西。当你们来接我们的时候,他们会把我们的想法告诉你们,你们也告诉我们你们的主意。。……
他们还在信中写下了一些怎样帮助无家可归的人的想法,比如帮他们买房子或盖房子;给他们送睡袋、牛奶和早餐,还有硬币等等。并附有一份清单,是孩子们认为的无家可归的人会有哪些需要。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无家可归”的现象,老师安排了带孩子们出去参观的活动,让孩子们和周围的社区建立了联系。她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专门为无家可归者设立的旧货店,孩子们在那里可以和无家可归者自由交流。在这些直接的体会和经验中,孩子们对产生“无家可归”现象的环境有一些了解,对无家可归的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同情。
他们回到教室里主动为无家可归的人募捐。老师请了一个新闻记者,让他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并能在社区及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宣传。在募捐活动中,孩子们参观了银行,他们学会了如何把硬币换成纸币。孩子们学会了做饭,带着募捐的钱,以及他们自己画的花生昔、面包、蔬菜、小饼干等图画,访问了无家可归的收容所,并和收容所的成人与孩子们进行了交谈,一起活动。
在以“无家可归的人”为主题的德育中,老师把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使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自然生发,并不断地和孩子们一起思考、行动,使得孩子们对这个问题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课程中的许多内容不是预设的,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不断生成的,课程是流动的,开放的。在此过程中老师不断创设教育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新的教育内容。他们从接触无家可归的人到认识、了解、同情他们,到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这里没有老师的说教,没有规范的灌输,学生助人的道德行为是发自对无家可归者逐渐深入的理解和同情,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在此,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自然而然地交织在一起。在课程的展开过程中,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了老师、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他们的人生体验和情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感情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人们情感越丰富,就会越愿意去实践。教学中创设现场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让学生人人都参与,把学生置于某种惬意、和谐中,让他们从活动中产生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效应。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扮演的是活动的引导者,一步步把孩子带到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并同时成为孩子实践的合作者,帮助他们完成整个实践活动。在整个课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又是熟练的倾听者和观察者,他们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解释,通过孩子的行为细节发现孩子的心理,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活动的引导者,通过与家长的通信,引导孩子一步一步深入问题的核心,并采取行动:是孩子活动的合作者与朋友,和孩子一起共同开展活动。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生认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种自然的沟通,形成自由、民主、开放、平等、和谐的教学主旋律,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拓展了时空。另外教师也要使整个课堂洋溢着浓厚的探究气氛。课堂充满生命了的活力,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争辩的形式,寻求真理、提高认识、促进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邝培。小学德育课程中教师角色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4
[2]吴芳蕾。广西西林县教育投资有效使用个案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2
[3]高云峰。对教师角色的再认识[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语文教师 教师定位与突破
[作者简介]李华平(1971- ),男,湖南郴州人,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副主任,讲师,主要从事高职语文教学和高职文秘专业教学工作;黄玲青(1967- ),女,湖南永兴人,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文秘教学与高等教育管理。(湖南 郴州 42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资助课题“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K08BZC027)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3-0052-02
一、高职教育对教师的普遍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类型”。一种类型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具有其他类型不可替代的特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直接向社会输送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是现阶段国家赋予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高等普通教育的整体特质。
教师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资源。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整体特质创新同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相连。一方面,任何一项类型特色创新,只有依赖于全体教师的观念认同和行动参与,才能得到贯彻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高职类型特色创新的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其关键环节就是必须努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这里所说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包含观念和技术两个层面。观念层面指符合职业教育内在要求的教学思想和敬业精神,技术层面指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的技能及素质。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其教学能力首先应体现为教学思想符合职业教育要求,并且努力按照要求来规范教学行为,其次才是教学技能与素质。
二、高职语文教学教师的教学定位
近年来,高职教育获得空前发展,高职教改包括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高职语文教学的整体状况仍然令人担忧。许多高职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大学生对语文这类文化基础课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学校对语文教学不够重视,甚至存在偏见。受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领导片面地认为学生来学校是来学专业技术的,语文这样的文化课程要尽可能少开、甚至可以不开,将语文教学高度边缘化,甚至有取消的倾向。在这种偏见的误导下,一些学生也错误地认为学文化课“没用”,还是学好专业实惠。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教学定位不准。有些教师的职业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
鉴于此,高职院校和高职语文教师都应对语文教学予以正确的定位。就学校而言,要正确认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内涵。高职教育应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是指专业操作技能和其他为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相关素质,如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协作、创新和挑战意识、自我实现意识,等等。另外,学校教育不同于职业培训,应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因此,学校不能只片面强调教学的实用性,而应该既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训,又兼顾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学在这些方面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就语文教师而言,必须彻底摆脱学科型教学思想的影响,充分挖掘和发挥语文教学在职业能力培养上的功能,具体做到:切合专业需求,切实加强语文运用能力的训练;为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养成服务;把道德、法制、诚信、敬业、团队、创新、社会适应性、终身学习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三、高职语文教学教师的突破
1.把握高职教育特点,把自己打造成“双师型”、科研型教师。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从事教学的教师,不应仅仅是该领域的研究者、教育专家,还应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双证书”制的实现,需要“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后盾。如果教师自己缺乏实际操作技能或技能不高超,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操作技能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师同时还应具备深厚的学科学识,及较强的相应技术领域的科研能力。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如果教师是相应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就能够以科研促进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发展,其教学水平也会相应地提高。因此,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向“双师型”教师、科研型教师转变,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
高职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必须切合专业实际,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预期和动机需求,激发其学习动力。各专业实际岗位究竟需要何种语文能力,教师必须心中有数。要求学生“应会”的语文能力,教师必须先掌握,甚至要更高一层。为此,语文教师同样要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下厂锻炼、挂职顶岗、跟班研讨、导师带徒等方式,定期到社会第一线学习实践,同时与企业合作,开展语文应用项目开发等活动,掌握“第一手”资料,积累实训教学素材,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理念,并通过这样的途径,培养、提高自身的语文运用能力。
2.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创新教法和模式。应该说,高职语文教学面临的不仅是改革,甚至是革命,要有全新的目标和全新的方法。
第一,全新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是:先会说后会写,以说、写为主,兼顾听、读。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必需的,也是够用的。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高职语文教学应面向市场,针对学生实际,切实把教学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说、写、听、读”能力上来,将目标瞄准学生将来就业的需要上来,切实做到学以致用。语文教师应在新生上课的第一天起,就让他们认识到语文课不仅可以学到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还可以学到其他学科无法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让他们明白学好语文对以后人生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萌发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
第二,全新的课程群。职业院校要根据专业分布和专业需求,打破原有课程结构,大胆调整教学内容,开发全新的、以语文能力训练为主的课程群。这个课程群应以“技能为主,人文为辅”为原则,以说写训练为主干课程,以艺术欣赏、社交礼仪、中外思想史、中外历史、科学技术史等为选修课程,还可以根据专业特殊需求,开设书法课、口语课、辩论课,等等。从而做到在课程开设层面,满足学生毕业求职和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实际需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从学习动机和需求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课程设置是“有用的”、符合学生学习动机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第三,全新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课堂逐字逐句逐段深挖掘、透分析,似乎教师不讲解就不是在上课,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写,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样做的效果其实很差。要改变“一人言”“满堂灌”的现状,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授课过程中尽量缩短讲析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教师应通过精心策划,运用有意留白、重点阐述、举一反三、引导启发、设置情境、集体讨论等方式,通过师生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学、善学,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一是以用为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说,让学生写,让老师成为“隐身人”,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手”。要设计仿真情境使学生“真说”“真写”,使学生想说就能说得适宜,想写就能写得适宜。具体而言,“说”的训练是“我口说我心”,即说自己之想说,首先解决说什么的问题,然后再讲究言语规范,解决怎么说的问题。“写”的训练是“写自己之应写”,同样是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然后再讲究“动笔有方圆”,解决方法和写作范式等怎么写的问题。当然,语文教学还有其他方面,但具体到高职教育,应该围绕技能形成为中心来设计教学,语文教学自然应以语言技能的形成为目标,以此来培训学生。语文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方式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交谈、谈判、发言、演说、朗读、朗诵、书法、实用文体写作、科技文体写作等,以上项目均应最大限度地贴近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二是使用现代技术。当代青年多数是在音像文化的影响下长大,天生亲近音像作品,为此,高职语文教学应多用课件,多用音像,以增加趣味性和情景性。三是重新设定高职语文教学质量控制方法。新方法应以高职语文诸技能为主,面试读说,笔试写作,设定学分,随学随结,不获该项学分者不得毕业。
3.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我。面对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职业教育从专业型向素质型转轨的现实,要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师的业务进修和知识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的分支越来越细,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会产生时间差。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面临着逐年加大的“知识废旧率”,停滞不前就会落后于时代,语文教师也不例外。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探索精神创新研究能力,不断关注和掌握教育、科技、专业方面的新信息和产业技术进步的内容,不断更新知识,并内化为一种能力,再传授给受教育者。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的观念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学与职业实际脱节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高职语文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应当不断推陈出新。高职语文教师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学历和知识积累,有自己的专业方向。继续教育应该是教师知识的更新、研究技能的提高、专业领域的拓展。作为教育者,高职语文教师在继续教育方面应不同于受教育者,应具有更强的自制力和自学力,应更清楚自己的学习目的,对自己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应更有计划性和执行力。
4.树立高职语文教师的良好形象。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不能只是教学生技术,受教育者的敬业精神与其所学的职业技能同样重要,优良的品德能使技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学生的优良品德的养成得益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和职责,增强职业责任感,教书育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除专业知识外,高职语文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结构,多领域知识的接触和掌握有助于教师开阔视野,转变思维方式,完善自身的整体素质。在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高职语文教师还要培养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发掘与发展个性潜能和优势,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素质良好、全面发展而且具有鲜明的个性化教学特色的高职教师,从而树立起高职语文教师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张国志.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办法[J].内蒙古水利,2007(1).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
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二、在阅读上教师应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的大门的钥匙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的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
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
怎样才能做好开拓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一、培养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比如阅读内容,除不健康之外不管历史、科技、社会等都可以读。二、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
语文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个促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的这项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天使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
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到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们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要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有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作为的表帅。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四、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可以设想,如果将纯游戏活动到纯教学活动分别作为一条直线的两个端点,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反映了游戏和教学的不同程度的结合。换言之,在这条直线的中点偏向纯教学活动一端的教育活动都属“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相对而言,“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是高结构的活动(higherstruc-turedactivities),是主要由教师发起的活动(teacherinitialedactivities),或主要是由教师主导的活动(teacherdirectedactivities)。这类活动主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将幼儿的发展纳入社会需要的轨道。活动中主要由教师决定时间、空间和材料的运用,教学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师预设的学习任务。从理论上讲,这样的定义是必要的,但是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要严格区分游戏和教学是困难的,也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因此,在这里,笔者所要阐述的“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主要是位置比较靠近纯教学一端的那些教育活动,如分科教学活动、渗透性教学活动、整合性教学活动等。如果要确定某一教育活动是否属于“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只需根据其是否具有该类活动的基本性质:活动是否主要由教师发起;活动的目标是否是特化的或明确的;活动的时间、空间和材料的运用是否主要由教师决定。在这类教育活动中,虽然也常常会有幼儿游戏的成分,但是教师的教学起主导作用,甚至起决定性作用,表现为有明确的目标导向,要按照预定的计划展开活动。
二、“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如果想要实现“以社会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应该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活动。即便想要实现“以幼儿发展为本位”“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不应排斥“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而应将其视为“以游戏(玩)为主的教育活动”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补充。事实上,在当今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在我国幼儿园现有的基本设施、师资等条件下,弱化、排斥乃至取消“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是不切实际的。如果这样做,在宏观上与我国的政治、社会、文化运行状况不一致,在微观上则与我国的师资状况、办园条件等不相符。在设计和实施“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时,必然涉及活动目标的制订、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及对活动的评估等问题。在制订这类教育活动的目标时,设计者头脑中必须有很强的“目标意识”,要对课程目标做层层分解,将分解出来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去。这类教育活动的目标会比较具体,比较特化,比较明确,即通过某个教育活动,幼儿的某些行为变化可被觉察到。这样的教育活动一般倾向于要求全体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同一任务。应该承认,这类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方法通常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通常是一个先目标后内容的过程(即先确定目标,后根据目标选择和组织内容)。
设计者和实施者常会将课程划分成为若干个学科(或领域),并为每个学科(或领域)制订目标,然后再将每一个学科(或领域)逐级划分成若干个方面,例如,根据幼儿的年龄,将每一个学科(或领域)分解成大、中、小班的学科(或领域)的学习目标,然后再将每一个学科(或领域)每一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分解为每月、每周或每日的教育目标,并据此选择教育活动内容。在制订这类教育活动的目标时,不可能因为需要强调某些教育理念,而将根本不可能通过单一活动就能实现的活动目标也列入其中,否则无疑是形同虚设。在选择这类教育活动的内容时,设计者常会强调要让幼儿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强调教育活动的结果,因此,会选择幼儿能够学习和应该学习的“关键经验”,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加以组织。换言之,在选择相关教育活动内容时,会优先考虑让幼儿获得预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活动内容往往比较具体,并强调学科(或领域)本身的逻辑。在评估这类教育活动时,设计者往往会采用教育活动评价的目标取向,强调的是教育活动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重在评价教育活动的过程是否有利于达成教育活动目标。“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具有确定性、少可变性和易操作性,对于设计者和实施者的专业要求相对较低,也较为我国广大幼儿园教师所熟悉。应该看到,在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类教育活动并非没有价值,但不要过分强化,不要将其复杂化乃至异化。不要将“
三、不要将“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复杂化乃至异化
在设计和实施“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时,既要保证教学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意义,即促使其成为能适应社会、文化的人,同时要使其中的游戏成分体现顺应幼儿发展的目的,或至少要使其中的游戏成分能对教学产生正面的促进效应。从教育实践上讲,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中体现的幼儿游戏成分,会比在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活动中渗透教师的教学要容易。尽管“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常被人指责为“眼中没有儿童的教育”,但是客观上也缺少能证明这种教育活动质量优劣的研究。在我国,迄今为止,几乎没有幼儿园不实施“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身就是合理的。既然存在,就要做到位,做准确,做得有效,做得省力,而不要将其复杂化乃至异化。首先,应该看到当今我国不少地方的幼儿园教师都在忙于设计“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笔者并不反对少数高水平的教师设计这类教育活动,但是绝不赞成人人都去设计这类教育活动。笔者曾多次呼吁,设计这类教育活动是非常专业的工作,不是一般专业水平的教师能够胜任的,否则就可能贻害幼儿,毁坏教育。其次,当今我国不少地方的幼儿园教师都在忙于做“幼儿园主题背景下的活动区创设和相关活动”,或忙于做“为每个幼儿制定的个别化学习计划和相关活动”等。应该看到,这些活动本质上都属于“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这是由这些活动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得有失,在权衡得失时,基本判断和选择一定会是“得大于失”,而非“失大于得”。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角色定位
新一轮课改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材的编审与制定都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课程开发理念,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这些新课程开发理念面临着多元性与确定性、操作性与理想性等诸多矛盾,以至于现实的教育与课改的初衷之间出现一定的反差。究其原因,是教师队伍整体尚存在问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新的课程标准从教师的思想品德、学识、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要求,给新时代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不再成为一纸空文。
一、思想定位:做一个“思想者”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是“思想者”,是要强调必须有自己的自由、独立的思想。教师不是教书匠,区别就在于教师是否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信念,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追求。而对于教书匠,教书就是为了“混饭吃”,因此,他无须有自己的思想与追求,只是充当教书机器罢了。当然,所谓“思想者”并不是“思想家”,不能要求所有的中学语文教师都有理论兴趣、理论修养和理论创造。但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对一切事情都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这却是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必备的素质和品格。
二、知识定位:做一个“杂家”
新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变革性,要求教育所要传授和学习的知识,应该是关于知识的知识,也就是如何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知识,求解性知识取代了以往求知性知识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今天的知识要从“是什么”向“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转变。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关注地应该是学生如何获取知识,而不是简单的答案。如果抱着自己就像是教育推销员一样,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及命题者的硬性规定设置课程并将其传授给学生这种思想,那就永远只能是教材的传声筒,也永远成不了教育大师。要知道,在教学过程中,结果固然让人神往,可过程更能够给人尝试创造的喜悦。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而且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与丰厚的文化素养,成为学问的杂家,不但要“渊”,而且要“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政治、历史、音乐、社会甚至于美学等以及理科的一般性知识,要晓天文、通地理,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标、新角色面前站稳脚跟,才能游刃有余。同时必须消化吸收,将“千载之思”融于自我,具有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对未来的独到见解与感悟,对纷纭的世界有自己敏锐的态度与信念,更有属于自己也属于学生的全面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担当得起“首席”的重任,才能不使自己沦落为教参的奴隶,才可能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可能使学生真正体味到教材文本的魅力所在。
三、教学方式定位: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为“知识的传播者”,韩愈《师说》中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典型的观点。但是,处于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如果再用昨天的理念去教今天的学生,那么明天究竟是怎样的人才也就不得而知了。在新课标下,自主、合作、探究将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独立自主地学习,也可能是与同伴的合作进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在具体处理教材的操作中,语文教师不可能再去充当知识传声筒的角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这里,“新课标”明确了教师的地位和角色,教师不再是书本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毋庸置疑,组织好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最主要的职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须要通过课堂教学逐一落实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成果最终也须要由课堂教学来检验和反映出来。因此,教师的责任是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途径来实践和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要履行培养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的义务,这样才能充分地展示出学生的真正水平,学生才会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