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6:16
导语: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是现代公路建设施工中常用技术。针对沥青砼路面的技术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应针对其技术需求以及技术控制要求开展管理工作。针对现代公路建设标准以及使用需求控制沥青砼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因素,进而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以沥青砼路面技术优势促进我国公路的建设与发展。
1 公路沥青砼路面基础
沥青砼路面时以沥青碎石混合料经过热拌后铺装的路面。其细集料和矿粉叫沥青混凝土路面含量少,沥青用量相对较少。而且,混合料的热稳定性主要依靠集料颗粒间锁结力,因此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中对沥青的控制相对较低。受沥青砼路面多孔结构原因,路面易发生渗水与老化。因此,在该项技术应用中多用于路面面层的下层。在路面上层应用时应根据路面设计使用需求添加沥青封层及嵌撒细料混合料的方式提高面层防渗性。针对目前公路防滑需求以及使用需求,沥青砼路面也为英语密实沥青面层之上。以此实现面层偷税及方法作用,提高公路行车安全性。由于其所具有的多项应用特点以及低廉的造价使得沥青砼路面在公路建设使用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现代公路建设施工中的仍未广泛使用的筑路技术。在现代经济稳步发展的今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建设关系到城市交通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市民出行的便捷性。在企业保有量不断增加的今天,公路建设施工质量成为了影响城市交通能力的关键因素。
2 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2.1 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探讨。根据沥青砼路面的技术特点,我国公路沥青砼路面的应用主要为路面下层施工或路面透水防滑层施工两类。虽然技术应用方向不同,但是其施工技术相同。通过原材料试验得出科学的试验结果,以此为基础指导沥青碎石料的混合。并根据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摊铺与碾压,运用合理养护技术进行施工后的养护管理,以此实现沥青砼路面施工的最终目标。根据其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施工技术特点,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应用中对施工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技术因素较多,因此其施工过程的技术控制与管理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
2.2 影响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应用的因素分析。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应用现状的评价文献中明确指出沥青砼路面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其施工质量现状不容乐观。虽然,我国沥青路面施工企业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是沥青砼材料组合、施工过程控制等印象了沥青砼路面的施工质量。施工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现状调查报告也指出,我国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过程管理是影响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影响沥青砼路面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施工前的原材料试验、摊铺碾压等工序的技术控制与管理是影响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在现代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应用中必须加强相关技术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开展,以此保障执政公路沥青砼路面的施工质量,促进现代城市市政交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2.3 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根据现代公路施工管理理论以及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特点,在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中应从原材料试验的强化入手,以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有效执行为重点。通过工序管理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实现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
2.3.1 沥青砼路面施工基础控制与管理。根据沥青砼骨料混合比以及骨料质量对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在公路沥青砼路面的施工技术管理中应首先加强骨料质量的控制。根据沥青砼路面施工需求选择表面粗糙、是指坚硬、嵌挤能力好的骨料。同时,对骨料中的矿粉进行存放控制与管理,避免雨水、潮湿对矿粉的影响。在材料基础控制的保障下,根据试验数据眼科执行配合比。确保沥青砼混合料满足施工技术需求。做好基础材料控制及混合比技术管理的基础上,施工企业还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与评价。根据沥青砼路面施工机械设备需求评价设备的完好状态及精度等控制情况。以满足施工需求的机械设备实现施工技术控制点。
2.3.2 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工序的技术控制分析。摊铺、碾压是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的关键工序,其对路面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中应综合考虑工程量。根据沥青砼拌和机生产能力、运输能力以及摊铺机的摊铺能力进行综合计算与分析。平衡各项能力后进行施工计划的制定。根据摊铺进度需求安排拌和机的生产及相关运输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沥青砼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摊铺技术控制。摊铺过程中应连续不中断,根据碾压能力确定摊铺速度,以此保障沥青砼混合料摊铺后及时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应根据混合料温度情况控制摊铺机与压路机间的距离。通过距离控制使混合料温度满足碾压需求。在压路机的操作中应以匀速碾压重点,通过初压、复压过程中的技术控制与管理保障碾压效果。在碾压段间的接缝处理中,应采用阶梯式或锲型结构实现接缝的平顺。以施工过程的技术控制与管理确保公路
沥青砼路面设计目标的实现、保障公路施工质量。
3 新时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以往的公路沥青砼路面质量问题与设计过程中交通量预测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对交通量、车辆载重能力分析不足,使得设计过程中过多考虑经济适应原则。这一情况导致了现代汽车保有量增加、汽车载重量增加后路面标准太低而引发路面病害的发生。因此,在现代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中应考虑交通量的变化。同时考虑设计标准提高后对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的影响。综合分析投资经济性与道路使用寿命,促进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4 结束语
在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公路是影响城市宜居水平、影响城市交通能力的关键。沥青砼路面以其路面平整度易控制、路面使用寿命较高、施工工序简单、路面噪声低等特点使得其在我国公路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沥青砼路面在我国应用时间较长、施工企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施工经验,这些为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公路的交通量快速增长,货运车辆超载严重,趋于大型化,造成了车辆行驶渠化越发严重,通车不久就出现早期损坏的现象在很多高速公路中时有发生,这就造成了行车舒适性和表面服务功能差等问题。目前,大多数高等级公路均采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因此,沥青路面质量面临着愈发严峻的考验,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也被大家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所以,交通发展对公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剑英. 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控制及常见病害防治 [J]. 公路施工与监理,2011,(3).
[2] 马林. 沥青砼路面施工过程中常见技术问题的探讨 [J]. 路桥施工技术信息,2010,(12).
[3] 周伟峰,章嘉强,.深入分析从源头治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J].民营科技,2009,(09):123-124.
[4] 韦志娟,许晓瑜.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平整度的控制及其施工技术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03):122-123.
关键词:公路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沥青路面承载公路运输的主要部分,与实际应用存在密切关系。沥青路面在公路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能力,有利于稳定公路建设,提升公路施工的水平,促进效益产生。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不仅影响到公路施工的基本情况,而且关系到公路的社会效益,着实彰显施工技术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能力,才可发挥实际的工程价值。
一、沥青路面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
公路施工中的沥青路面,在施工技术方面,需要高质量的材料支持,避免由于材料问题,导致技术失效,针对沥青路面主要的施工材料,规划质量标准:(1)粉煤灰的成分必须保持在70%以上,烧失量不能超过两成,根据沥青路面的施工情况确定干性和湿性粉煤的使用量,严格控制水分含量,粉煤灰的直径选择关系到沥青路面材料的整体标准,一般取直径<30mm为适宜;(2)水泥的质量标准必须符合沥青路面的工程需要,水泥是施工材料的基础,有利于路面稳定,不同种类的水平,具备不同的性能表现,根据选择水泥的情况,规划处理方式,避免水泥固结、凝聚;(3)土质的标准控制,不仅关系到水泥的使用效果,同时决定基层施工技术能否顺利进行,尽量选择性能稳定的土体,适当添加拌和料、水分,充分混合土质,判断土质质量标准时,还需结合沥青路面施工材料的选择情况,防止土质过多,改善土质的使用环境[1]。由此,着重管控施工材料的质量,发挥标准作用,避免影响沥青路面的施工实际。
二、分析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基层、防护层和表面层,分析施工技术,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能力,体现施工技术的约束性。
1、基层技术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基层部分,关系到工程载荷的传输和分配,利用合理的方式,严谨处理路面结构的分布受力。基层部分可以对路面受力,实行削弱,传递到其他部分,降低基层受力压力,避免由于受力不均匀,促使基层遭到破坏。基层施工技术,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促使基层性能表现不全面,出现缺陷部分。例如:基层边缘的载荷分配到沥青路面时,促使基层成为主体的受力部分,基层施工技术面临较大压力[2]。基层技术施工时,首先要选择高标准、高质量的材料,提高强度与刚度,满足沥青路面的实际要求;然后分析沥青路面的施工环境,重点在车流量、高峰时段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基层数量,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中,基层主要以一层为主,如果载荷压力非常大,可以设置两层,采用上下结构,提高基层载荷分配的能力,确保基层施工技术的科学性,稳定沥青路面。
2、防护层技术
防护层位于沥青路面的基层下方,直接连接土层部分,在实际路面施工中,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外界环境对沥青路面以及公路施工产生影响,所以沥青路面防护层的施工技术,面临施工难度。首先检查砂石,确保级配准确,稳定数值;第二进行砂石铺筑,砂石层的厚度在30厘米以内,强夯密实,保持砂、石地基处于同一高度,如果防护层的基土面深度不统一,可以利用开挖斜坡的方式,提高施工技术的水平,在分段施工和级配分布上,需要再次检查砂石的均匀程度,保障砂石级配到位,避免影响防护层的能力。为降低防护层的技术失误率,进行找平处理,如:在每一层防护层结构内,设置检查点并取样,检测样品的质量密度,待密度达到标准后,借助贯入技术,判断平整度。防护层的施工技术在准确度方面的要求较高,利用施工技术,提升沥青路面的防护水平。
3、表面层技术
表面层的施工技术主要体现在放样和沥青施工两方面。第一是放样技术,确定表面层范围后,规划样线,标出主要的控制点,利用石灰粉标记摊铺机路线,为保障摊铺能力,尽量采用双线放样,根据表面施工的环境,控制放样技术,随时改变标高,符合工程内容;第二是沥青施工技术,集中在透层和粘层,测试洒布量,调整实际的施工技术,利用数据约束施工现场,确保各项技术参数符合沥青施工,利用沥青技术处理时,不能出现遗漏或洒布不足的现象,把关沥青层面的施工情况,发挥施工技术的能力,严禁沥青过分渗透。
三、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中,具有诸多需要注意的要点内容,对其做如下分析,体现施工技术的重要价值。
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拌和关系到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拌和较容易受到时间、温度、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引发一系列的质量问题[3]。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最主要的是体现均匀特性,防止混合料内出现固结或严重离析,所以在拌和过程中,需要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抽检,利用试验的方式,检验混合料的性能,及时提出改善措施,提高拌和能力。
2、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的首要技术要点是保障环境清洁,避免异物影响,合理检查沥青混合料的密实性能,排除摊铺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首先在摊铺前的5-8h,实行洒布透层,然后传送沥青混合料,以链式传送为主,跟随摊铺机的进行,摊铺混合料,迅速实行振捣工艺,提高路面平整度,控制摊铺厚度,达到规定的标准,如果沥青混合料需要多层摊铺,需完善处理接缝处,尽量错开一定距离,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摊铺经验,一般保持纵向15米、横向1米的距离。
3、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碾压同样属于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重点,需要紧跟摊铺技术。碾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项步骤,必须保持三项技术的紧密性,避免碾压过程对沥青路面造成影响。初压两遍后,观察路面是否发生推移危害,一旦出现推移,及时调整压路机的方向,尽量避免碾压问题。复压技术的安排,需要根据碾压的实际情况,在解决不符合标准的路面问题后,才可进行复压处理,先进行振路,待3-4遍密实后,选用压路机,针对性能比较稳定的沥青混合料,复压4-6遍即会达到标准要求,展示碾压效果。终压基本是修复复压施工中造成的路面问题,提高路面的平整度,终压施工时,一般采用双轮压路机,避免造成质量问题,提高施工水平。
4、沥青材料的选择
沥青材料在施工技术中,占据主要地位,基于多样化的沥青种类,促使材料选择成为施工重点,防止由于材料缺陷,引发路面问题[4]。材料选择时,首先要遵循沥青路面的施工实际,规划道路等级,分清各项沥青的功能。不同沥青的特性、特点均有差异,不仅要满足沥青路面的级配标准,更要体现路面强度,避免不合格的沥青投入路面施工,确保施工技术的水平。
结束语:
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包含多项施工技术,对公路施工的影响性比较大。利用可靠的施工技术,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规范沥青路面的施工标准,做好施工工作,才可提高公路施工的水平。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占据重要的影响地位,发挥高性能作用,提升公路施工的能力。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保障沥青路面的稳定性,避免沥青路面发生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 姜林,钟志明.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建设科技,2012,(21):23-25
[2] 陈金花.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16-18
本文我们以某市市政路段为例,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案例情况如下:标段为某市一市政路段,此市政路段的施工周期为半年,正式投入使用时间为2014年5月,在经过2个月的投入使用后,于7月出现了路面裂缝的情况。在此情况发生后,施工方迟迟没有找到发生事故的原因,使得在一段时间类车辆通行受阻,存积了大量雨水,为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最后施工方不得不将沥青路面铲后重新铺设,造成了严重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根据上述沥青另一面出现的不同类型的裂缝情况可知,负荷、反射、温度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沥青路面出现裂缝。而沥青路面出现裂缝是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最明显且最重要的表现。因此,公路施工过程中的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是影响公路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年限和避免裂缝的重要环节。
二、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1.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应该做好原材料和施工机械的检查工作。沥青路面的施工原材料主要含沙石,沥青,矿粉等,以上原材料从采购、验收、进场都应该有专业人员监督,且所有原材料应该有相应的质检报告和审核报告。严厉杜绝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合格材料,所有材料必须经过检测合格才能投入使用。施工前还应对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搅拌机,运输机,摊铺机和压路等机械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做好作业机械的定期检查和养护是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有效手段,而是减少工期和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
2.沥青混合技术要求
通过专业的设备在专业人员的调试下将一定比例的沙石,矿粉,沥青等原材料进行混合加工而成的就是沥青混合材料,是用于沥青路面施工的主要材料。通过配比出来的沥青混合料需要具有抗剪强度,抗剪强度不够会影响沥青路面的施工和后期使用。
3.施工技术
3.1混合沥青原料的摊铺
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的设计集合沥青路面的摊铺厚度及宽度,对搅拌机的速度进行掌握。沥青路面的摊铺过程中要保证沥青混合料均匀,缓慢且一次性的摊铺,不得随意更改摊铺速度和摊铺量。一旦设定相应的速度,不得随意改变,如有特殊情况可在专人的指导下操作。
3.2路面碾压
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路面碾压,路面碾压的程度对公路的施工质量具有重大的影响,增强压路机的性能,提高碾压工人的技术水平,严格把控压路机在作业过程中的速度是保证路面碾压质量的重要环节。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的控制是提高碾压效果的重要手段,碾压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影响碾压质量,过慢会导致空隙的出现,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保证碾压质量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碾压速度,减少反复碾压,提高碾压质量。
3.3沥青路面接缝与压实技术
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和压实技术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和路面耐久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具有良好的原料配比情况下却没有进行充分的压实施工,会倒是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差。通过路面压实可以提高路面的紧密度,减小缝隙,提高路面耐久性。纵向接缝是在两台铺路机的作业进行阶梯式摊铺,从而达到纵向接缝的目的,在预留的10cm-20cm的位置不做碾压,最后以热接缝的形式碾压接缝,消除缝隙。横向接缝的方式是平接缝,将直尺放置于纵向延伸的3m位置处观察平整度。如不平整,可利用机器进行铲除,清理,再重新摊铺。摊铺时需要清理粉尘,接缝后实施摊铺机熨平板的起步。利用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实现横向接缝。
4.沥青路面使用前质量检测与评定
在一段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应当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测和评定。检测主要是针对沥青路面摊铺混合料的温度,沥青路面面层,原材料,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接缝情况以及整个施工的完整情况进行得检测。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对完工路面进行相应的质量评定,只有在科学的评定标准下才能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每个沥青路面完工后都应该利用多媒体建立永久性的数据库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档案,数据要求,检测结果,评定结果等情况进行晚上的备案,以便出现问题后随时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问题。
三、案例分析结论
通过对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的分析,我们发现上述案例中的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犯了以下错误,导致路面裂缝重修的后果。1.施工前期未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监控。由于施工周期短,施工方在原材料进场环节疏忽大意,导致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施工过程中。2.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不达标,路面的碾压和接缝环节都出现了相应的问题,5月投入使用的路面在7月份出现了裂缝的问题,说明施工过程中的接缝和压实环节没有考虑到路面由于天气原因出现的热涨冷缩而引起路面出现裂缝的问题。3.由于工期较短,在路面施工完成后,没有对路面实施质量评定,且施工过程中的档案保存不完善,导致不合格的路面投入使用,在出现问题后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人力物力都是一种浪费。
关键词:沥青 施工
沥青路面是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沥青路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震动小、养护维修简便、适宜分期修建等优点。在我国道路建设中使用广泛,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此,对于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很有必要。
1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1.1 确定矿料的最大粒径
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D)同路面结构层最小厚度(H)存在如下关系:H/D越大,耐疲劳性能提高,车辙量增大;H/D越小,耐久性降低,车辙量减小。最大粒径选与最小厚度之间择应遵循D≤H/2.5的规定,才能确保拌合均匀,达到设计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1.2 确定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1)在现场采集粗、细集料和矿粉后进行筛析试验。根据筛析结果绘出组成材料的筛分曲线,算出材料的相对密度。用电算法计算符合要求级配范围的各组成材料用量比例。
2)根据施工路面要求在计算中对合成级配作适当的调整,使合成级配曲线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对于0.075 mm、2.36 mm和4.75 mm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限,并偏向级配范围的下(粗)限。
3)一般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对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下(粗)限,而对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细)限。另外,合成的级配曲线要尽量接近连续,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当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过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1.3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矿料级配确定后,采用马歇尔标准分别按4.05%,4.35%,4.65%,4.95%,5.25%5个油石比测定各组试件稳定度和流值,击实仪成型试件,同时计算空隙率、饱和度及矿料间隙率。由于实际材料性质及其他因素干扰,按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仍然要通过试验方法进行修正。最后的用量仍是采用试验方法来确定的。
2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1)沥青混合料从拌和厂到工地现场距离不宜太远,还要考虑交通堵塞,道路要平整,避免因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运输时间要短,以确保混合料的温度不要
2)间歇式拌和机的振动筛规格要与沥青混合料一致,最大筛孔略大于混合料的最大粒径最宜,其余筛的设置应由混合料的级配决定,不同级配混合料要配置不同的筛孔组合。
3)间歇式拌和机的成品储料仓保温性能要好,确保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在100度以上。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最长贮存时间为72h;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要控制在24h内; SMA混合料必须在当天使用。
5)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试拌情况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间歇式拌和机每锅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改性沥青和SMA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稍长。
6)烘干集料的残余含水量必须小于1%。每次开始几锅集料的温度应高,并废弃干拌几锅集料,再正式加沥青拌和混合料。
7)拌制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不能出现结块成团或严重离析现象,对于异常应及时调整。不合格混合料都应废弃。
3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3.1 混合料的检测
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地点要凭运料单接收,进入现场后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和外观都要检查,对于己经离析的、出现花白料的、结成不能压碎硬壳团块的、被雨水淋湿的混合料都要废弃;运至铺筑现场的混合料,应在当天全部压实,多余的混合料要废弃处理。
3.2 对运输车辆的要求
运输的车辆吨位要大,运输时间一般不得大于0. 5h,不能超载运输或急刹车、急弯掉头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车辆的运输能力要大于拌和能力和摊铺能力,一般在现场等候的卸料车大于5辆,确保摊铺机连续均匀铺筑;运输车辆底部及两侧要清理干净,并涂油水混合液(柴油:水=1: 3);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不得过多的带入摊铺现场;运料车在装料时要多次挪动车的位置,平衡均匀装料,以避免离析。
3.3 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温防雨
在运输时要做好保温措施,遇到低温、大风或下雨等不利天气均应将混合料覆盖,避免温度降低过快;运输车到达现场后,保温布要等到摊铺时再掀开,以免温度损失。
4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
4.1 熨平板宽度的调整
对分路幅要多次摊铺,摊铺机呈梯队作业,两台摊铺机同时摊铺,机器距离控制在20-40米为宜,两幅一次碾压成型。熨平板组合宽度应与两侧路缘石存在10-15厘米的间距,所留空间由人工及时补填并适当拍压。
4.2 摊铺机的作业速度
摊铺机的作业速度要根据工期要求、拌合机生产能力、气候特点、压路机生产能力、摊铺层次和混合料的类型决定。摊铺机作业速度太快会出现拉沟、裂口,摊铺层混合料不均匀等现象。施工中所选择的摊铺机作业速度,应在适宜的速度范围内,按沥青混合料的供应能力来确定摊铺机的作业速度,保证摊铺机在整个工作时间内连续匀速地摊铺。
4.3 熨平板拱度的调整
单幅一次摊铺路面时,路拱为直线型,路幅较宽熨平板的自重较大,因此,要对熨平板底面严格控制并校核。校核可通过在未碾压前用测绳放于两侧的基准线上,垂直于线路拉紧测绳,若各量测点的量测测绳与已摊铺面之间的距离相同,则表明路拱为直线;不同则需要调整。由于熨平板在摊铺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使得结构热涨,熨平板两端会产生4~6mm向上的反拱。因此,在调整熨平板拱度时应增加5左右的拱度值。
4.4 摊铺厚度及熨平板工作仰角的调整
摊铺厚度工程质量及经济效益影响极大。摊铺开始前应事先计算的松铺厚度。松铺厚度根据设计厚度和松铺系数来算。摊铺机熨平板是通过改变工作仰角来改变熨平板的受力来调节铺层厚度的。工序工程师要经常根据实际消耗的沥青混合料数量计算按设计厚度应摊铺面积与实际摊铺面积之间的差别来进一步调整松铺厚度。摊铺机摊铺的精确的厚度是靠纵坡基准来控制的,自动调平装置能控制工作角的瞬时变化,以保证摊铺平整度。
5 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测
5.1 路面压实度检测
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压实度是混合料试样的毛体积密度与标准密度之比。压实度的测定是通过核子密度仪。核子密度仪法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有害,还需借助需要打洞的仪器,会影响测定的准确性。一般国内外均以取样测定作为标准试验方法。新的检测方法规定了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试验路段钻孔取样密度和按空隙率折算的标准密度。
5.2 路面回弹弯沉测试
路面的承载能力普遍采用回弹弯沉值来表示。回弹弯沉值是指在标准轴载作用下,路面表面轮隙位置产生的总垂直变形或垂直回弹总变形值。一般的,回弹弯沉值越大,承载能力越小,反之则越大。我国测回弹弯沉值主要是法国洛克鲁瓦式自动弯沉仪。
5.3 路面平整度检测
平整度的测试设备分为断面类与反应类两大类。断面类是测定路面表面凹凸情况的,由3米直尺及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反应类测定是司机与乘客直接感受到的平整度指标,即舒适性能指标。
6 结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造价占到了公路工程总造价的近30%。它直接影响道路的经济性、舒适性、美观性。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严格把关,按规定操作,确保沥青路面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建.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指标研究.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5.2
关键词:沥青路面;技术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施工准备工作
1) 在选择原料时一定要注意,所选的原料一定要有合格证明,矿粉必须是石灰岩磨细而成 ,为了使采购回来的原料能够有良好的存放条件,备料场地必需做硬化处理,场地四周做好排水设施。由于路面用料数量很大,所以对于料堆存放地点、运料线路都应予以适当的考虑。
2) 将做好的配合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平行试验,我们要从各个环节对原料进行管理和控制,增加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3) 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在施工前基层上先打透层,再打下封层,施工的前两天在面层上喷洒粘层油。
4) 试验段开工前应确定松铺系数、施工工艺、机械设备、人员组织、压实遍数,这些工作提前规划、预测好,能够为工程的进行节省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也能减少工程的开支。
5) 路面各结构层之间的施工是流水作业方式,充分考虑施工工艺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各结构层施工进度和所需工作面大小计算出搭接时距,同时还要考虑到各结构层可能需要技术间歇时间的影响,以及路面各结构层的质量检验所需要的时间等。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问题
就目前来看,一些企业在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还不是非常的完善,仍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因而为了更好的研究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提高其应用水平,就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以全面提升公路工程质量。
2.1 路面接缝处理不当
接缝处理不当是面层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技术问题。填缝料施工是接缝施工中最为常见为防止水和杂物落入接缝而对混凝土板伸缩装置产生影响的重要环节,但就实际来看,往往只能防止杂物落入,而且防水作用不大,导致接缝渗水。
2.2 面层摊铺施工技术问题
在面层摊铺施工中,经常会出现面层局部离析的质量问题。例如在上面层摊铺施工中,每台摊铺机中缝处和两台摊铺机的接缝处有渗水或者痕迹存在,有时在中面层的接缝处也有痕迹,还有在面层刚施工和即将完工时,均会导致面层局部出现离析的现象。
2.4 压实技术问题
在公路沥青面层施工中,虽然面层各段落的压实度大都满足相关规范标准,但仍存在少许测力点压实度偏低的情况,例如在硬路肩和中央分隔带相靠近的地方,其压实度均满足不了设计标准要求。
3. 公路沥青路面问题的对策
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面层施工技术必须基于充分准备和监理工程师签字情况下方能进行施工。因此,笔者主要就对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作出以下几点分析。
3.1 拌制沥青混合料
1 )集料与沥青混合料取样应符合现行试验规程的要求。从沥青混合料运料车上取样时必须在设置取样台分几处采集一定深度下的样品。
1) 严控沥青、集料加热的温度和沥青混合料出厂的温度,改性沥青拌和温度160-175摄氏度,一般集料温度比沥青温度大( 15 ± 5) ℃,并确保贮料仓内存储的热混合料成品始终不小于 10 ℃。在施工现场进行沥青粘度试验,以确定具体的施工温度。
2) 严格控制拌和站( 楼) 中每盘沥青的打印量、拌和的温度以及矿料的用量,且定期校核拌和的测温与计量,并严禁使用无温度自动记录仪和材料用量记录仪的拌和设备,并通过试验确定拌和时间。
3) 加强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的检测,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例如离析、冒烟、有白花等异常情况,若经过分析确定其为资料问题,那么该混合料应作为废料进行处理,且及时纠正。并分别在上下午对每台拌和机进行混合料取样,并分别进行抽提筛分试验、马歇尔试验,对沥青混合料中的油石比、沥青混凝土的物理特点以及矿料的级配进行检验。
3.2 运输沥青混合料
在运输沥青混合料过程中,应对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进行检测。尤其是从出厂到施工现场的这段时间内应插入电子显示测温计,且插深入不得低于 15 cm,并在运料车的侧面中部预留的检测孔插入电子显示测温计进行检测。在给运料车装料时,应将运料车前后移动,并分成多堆进行装料,这样能减少粗集料离析的情况出现,卸料时运料车主要是挂空挡,由摊铺机的推动而缓慢前进。
3.3摊铺沥青混合料
3.3.1连续稳定摊铺
为提高路面面层平整度,在摊铺过程中应确保摊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结合沥青混合料的产量、摊铺宽厚度以及施工机械等实际情况,对摊铺机摊铺速度进行确定,一般在 2 m/min ~6 m / min 之间,且确保摊铺的均匀性、连续性和缓慢前进。
3.3.2下面层摊铺
在下面层摊铺施工过程中,应通过利用钢丝进行引导来控制高程的方式确定摊铺的厚度,且钢丝的直径不小于 6 mm,呈扭绕式,拉力在 800 N 以上,每隔 5 m 设置钢丝支架,并在与中央分隔带相靠的左侧进行钢丝的架设,并将横坡仪安装在摊铺机上,以达到控制其横坡的目的。
3.3.3上面层摊铺
摊铺机开始作业时调整好行走方向,应和标线方向一致,摊铺机的行驶速度应与拌合塔的每小时生产能力相匹配,不得中途随意停车或变换速度。摊铺过程中尽量减少受料斗的翻倒次数使受料斗离稀混合料还没有向分料室输送前及时向受料斗卸入新的混合料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3.4 碾压沥青混合料
为确保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首先,科学确定碾压机组合模式和具体的碾压程序,并在初压过程中严防混合料推移和开裂的情况出现,且尽可能地在高温下施工,尤其是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进行初压,从根本上提高面层横向的平整度; 其次,碾压机应始终缓慢匀速碾压,并随着碾压类别的变化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且在碾压过程中严防混合料因挤压而形成壅包,确保碾压过程中驱动轮与摊铺机的朝向一致,不得突然改变碾压路线和方向,在启动和暂停、停止时均应减速缓行,并利用小型振动碾压机、手扶振动夯等将压路机压实不了的边缘、死角、接头都趁热压实,尤其是严禁在压路机折回过程中处在相同的横断面上;再次是每天碾压的没有冷却的沥青路面面层严禁停放一切机械设备,且不得将矿料、杂物、油料等洒落在沥青路面面层之上。与此同时,还应在各碾压阶段设置明显的标志,为驾驶员的辨认提供便利,并设立专岗对碾压的程序、次数、速度、温度等进行严格的检查; 最后是碾压完毕的沥青路面面层必须在 12 小时之后,才能准许施工车辆的通行,以全面确保碾压的质量。
3.5 处理施工接缝
3.5.1 纵向施工缝处理
采用两台摊铺机成梯队联合摊铺方式的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 10 cm ~20 cm 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高程基准面,并有5 cm ~10 cm 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作跨接碾压以消除缝迹,上下层纵缝应错开 15 cm 以上。
3.5.2 横向施工缝处理
横向施工缝全部采用平接缝,用 3 m 直尺沿纵向位置,在摊铺段端部的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用锯缝机割齐后铲除; 继续摊铺时,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后起步摊铺; 碾压时用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平整度和摩擦系数是路面质量的主要指标
4. 结语
由文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涉及的器械、人员和环节较多,沥青路面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建造出一条合格的、高质量的公路,需要经过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如若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公路的最终质量,影响使用寿命,希望文章中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措施,能为沥青路面的施工起到一定的帮助,从而为社会建造出更多的优秀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涛,操臣. 浅谈沥青路面透层施工技术[J]. 河南科技,2013,07:150.
【关键词】:沥青路面,冷再生,材料配比,技术要求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当前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交通道路的重要路面形式,在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沥青路面对于环境敏感度较高,容易受到温度、雨水等的影响,在路面结构以及内部组成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出现裂缝、沥青基层脱落等问题。针对沥青路面的一系列损坏问题,如果完全进行翻新施工,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于我国交通运输建设而言压力过大。在这方面,通过冷再生施工技术进行破损沥青路面的整修无疑具有较大的成本及技术优势。当前,冷再生技术已经成为破损沥青路面重要的整修方式,由于其工序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已经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实际的交通运输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技术保障。
2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原材料控制
2.1 原材料质量控制
冷再生技术需要用到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集料以及水。冷再生技术中,水泥材料作为主要的胶凝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其胶凝效果,因此,其胶凝时间不能过短,一般而言,在冷再生技术施工过程中,应当采用终凝时间6h以上的矿渣水泥;集料是施工体系的支撑系统,冷再生技术中,一般采用碎石作为掺加集料,要求碎石颗粒均匀、干净整洁,压碎值不大于30%。因需人工铺料,所用碎石规格类别越少越好,结合混合料组成设计,宜选用一种通料与现场材料配合,以求达到最高的施工效率;在施工中,对于水的要求并不高,只要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即可。
2.2 混合料配比设计要求
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是要建立在对旧路面的调查和试验的技术上进行确定的,所以,在配比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根据实际路况开展工作。调查和试验是冷再生技术应用的重要出发点。在调查阶段,需要对旧路面的损坏情况、各结构的厚度、损坏程度以及基本地质环境等进行统计。对于损坏较为严重的路段,不仅要对路面表面情况进行调查,还要进行弯沉、回弹模量等一些指标进行测试,以确定需要再生的深度。针对调查的基本情况,进行路面再生深度取样,并对取样材料试验。
在试验阶段,针对所取样品进行筛分,确定骨料的组成,并且进行骨料的评价。随后,根据A(B)工程对再生层材料筛孔通过率的要求,对各碎石骨料筛分,并用图解法、试算法,与A(B)现场所取样品进行配合,取得初步配合比,然后按此配比掺料对混合料进行再次筛分,进行微调,确定A(B)工程的最终掺料数量。
3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在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过程中,必须从多方面开展施工保证,按照施工要求开展作业。从施工过程分析,整个冷再生施工技术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3.1 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是施工基础也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在这一阶段中,首先要对施工路段进行清理,包括尘土、杂草、树根及积水等,对于较为严重网裂、明显沉陷、坑槽等病害采取相应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施工路面的整洁;其次,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机械和人员的到位。施工机械包括冷再生拌合机、洒水车、振动压路机以及平地机;第三,材料用量的确定。一般而言,一定路段路面施工的石子及水泥用量是确定的,进而根据冷再生路段纵断、横坡及再生层宽度与压实厚度,分段计算出所掺加碎石用量。水泥用量根据下式进行计算:
A= B×C×D×E/(1+E)
其中,A表示水泥用量,kg/m2;B表示压实厚度,m; C表示最大干容重,kg/m3;D 表示压实度,%;E 表示水泥剂量,%。
3.2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包括多个环节,其中,路面的整型、碾压、道路管制等环节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不再赘述,只对混合料的拌和、接缝的处理两个过程进行详细探讨。
混合料的拌和阶段。在施工中采用一次拌和粉碎方法,首先,将所掺加的碎石一次等厚平铺在按设计图纸所示宽度的机动车道上,用轻型压路机稳压一遍;然后,根据每平方米水泥用量换算成每袋水泥(通常每袋水泥50Kg)所摊铺的面积,在稳压后的碎石上打网格,将水泥均匀地摊铺在碎石上,再用冷再生拌合机推着洒水车粉碎混合料进行拌和(拌和深度对于A工程为16cm+碎石厚度;B为21cm+碎石厚度)。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设专人跟随再生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再生机操作人员调整拌和深度。拌和深度宜侵入下承层表面1~2cm,同时又要满足设计的再生层最小厚度要求。
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与沥青路面铺设过程相同,冷再生过程中,同样要对接缝和调头处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技术要求为,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后,留5-8m 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随二次拌和),并与后一段一并碾压。冷再生施工应避免纵向接缝,与加宽部分同结构层综合稳定碎石土之间的纵缝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接缝应密实,必要时采用搭接拌和,留10-20cm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与后一段一并碾压成型。经过拌和整形的冷再生水泥稳定土,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施工机械不宜在已压成的冷再生水泥稳定土层上“调头”,如必须在其上进行,应采取保护措施。
4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性问题
在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作业过程中,除了基本的施工要求之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4.1 旧路病害调查处理
旧病害的调查处理过程对于后期施工原料的配比、技术要点的把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路段调查,对于较为损坏较为严重的路段,例如出现明显的沉陷、坑槽等问题,要及时的修补,并进行相关的基础处理,为后期施工做好准备。
4.2 严格进行骨料的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对于冷再生技术的成功与否以及后期道路的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工程中,应当根据施工路段的道路级别、车载情况以及实际的交通运输要求,准确试验的基础上开展骨料配比要求。同时,要根据施工时间、材料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人员及机械的有效配置。
4.3 施工周期及施工效率的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整体的作业时间不仅要根据施工要求来确定,更要考虑原材料自身的性质。例如整体的施工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所以,如果施工周期过程,应当从技术层面考虑继续适当的延长材料的凝固周期,例如添加缓凝剂等。
4.4 加强路面的后期养护
除了施工过程的技术要求之外,在工程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养护。在后期养护过程中,要根据环境实际,进行温度和湿度的双重控制,这一点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开展。
参考文献
[1] 袁小聪,陈宜群.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J]. 建筑机械:上半月,2010,7
关键词:沥青路面;改建;施工;处治;再利用
如今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使用时间过长的沥青路面由于路面结构的耗损破坏,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裂缝。加之城市规模和人口的不断扩大,原有道路的规划等级和功能也发生了许多大的变化,因此,对沥青路面进行改建施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现首先对路面基层进行诊断分析,配合相关处治方案,详细介绍沥青路面的改建施工技术。
1 基层病害诊断分析
1.1 原路面情况
该项目全长99.715km,1998年建成通车。路面面层为2层,路面结构层总厚度为60cm,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级配碎石+土基。
改建前路面病害主要是网裂、块裂伴随唧浆,整体路面破损状况较为严重,按现行规范评价,项目路段整体路况处于较差的使用状态,超过50%的路段PCI评价为次、差。从弯沉评价来看,全路段单幅67km路段评价为中及以下,最大单点弯沉99.9(0.01mm),公里段最大代表弯沉达到87.4(0.01mm)。
1.2 基层病害诊断分析
调查方案以破损、弯沉、取芯检测和室内试验为主。为了判断面层以下基层以及土基的情况,引入FWD弯沉盆数据进行评价,同时通过路面取芯等手段进行验证。
FWD弯沉盆数据中包含了路面各结构层状况的丰富信息,可以通过弯沉盆的几何特性来表征路基、路面结构层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同时利用模量反算软件可以反算出各结构层的模量,对结构层强度进行直观的评价。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指出,不同位置传感器之间弯沉值差与沥青路面各结构层模量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独立的弯沉盆参数来表征各结构层的强度情况。本次采用的FWD落锤式弯沉仪7个标准化传感器分别被设置在距离承载盘中心预设的半径处(半径距离为0.0m,0.2m,0.3m,0.45m,0.6m,0.9m和1.2m)。图1说明了不同路面层对弯沉参数的影响。图中中心弯沉(d0)指示路面整体反应情况;弯沉参数(d0-d20)指示沥青层的反应情况;d20为0.2m半径处的弯沉;弯沉参数(d20-d60)指示基层的反应情况,d60为在0.6m半径处的弯沉;弯沉参数(d60-d120)指示底基层的反应情况,d120为1.2m半径处的弯沉;最外部弯沉(d120)指示土基层的反应情况。
检测结果显示:
(1)从弯沉与破损之间的相关性来看,PCI与PSSI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即病害的产生与原路面整体强度较低有很大的关系。(2)FWD弯沉参数D20-D60指标与基层的松散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门槛值,当D20-D60大于16时,基层发生松散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D20-D60指标可以作为基层松散的判定指标。
(3)当代表弯沉大于50时,土基的含水量在25%~45%之间,基本接近软土的标准,因此可以认为代表弯沉大于50时,其土基状况基本处于较差的状态,需要对土基进行处治后方能使用。
1.3 基层处治判别
2 基层处治技术
对于该沥青路面改建基层处治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如下几点:(1)原路面营运时间较长,基层强度和结构基本趋于稳定,因此在彻底处理原路面病害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基层深开挖;(2)该地区多雨的气候特点会对基层深开挖处理造成不利影响;(3)此地区总体高速公路路网并不发达,改建期间整体交通压力会很大,因此要求基层处治时间不能过长,且处治的方案有利于施工组织计划安排;(4)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路面再生技术的组合以达到旧路材料的100%循环利用的目的,实现节能环保效益。
根据上述因素,结合基层处治判别依据,对基层处治采取以下3种方案:
(1)对80
(2)对53
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一方面解决基层破损问题,改善路面整体强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原水稳基层材料,避免老路开挖浪费,节省施工时间。
(3)对PSSI
关键词:FML (盐化物)配合比混合料拌和、运输、碾压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1.名词解释
FML (盐化物)产自日本,是一种粉末状材料。主要成分包括:二氧化硅、氯化钠、氯化钙等,其中氯化钠占55%左右。FML是一种多孔结构的材料,经过加工工艺将氯化钠包裹于多孔火成岩中。FML (盐化物)沥青路面是指在沥青混合料中直接掺入具有抑制冻结效果的FML (盐化物),形成具有抑制冻结效果的路面。盐化物的有效抑制冻结成分主要为氯盐(氯化钠、氯化钙等),主要作用原理是在毛细管压力及车辆碾压作用下,沥青混合料内部的盐分逐渐析出,从而降低道路表面水的冰点,延迟道路表面积雪结冰。
2.意义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冰雪较多,每年的除雪费用给公路养护部门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同时也给道路交通安全留下了极大的交通隐患。由于秦皇岛地区地处我国东北部,为了缓解秦皇岛地区的冬季除雪养护费用,为了提高道路运输安全系数,我公司在北戴河区道路改造项目(G205国道改造工程)中进行了本地区首次FML (盐化物)沥青路面试验段施工。
3.试验段概况
路线走向:试验段位于G205国道改线工程K3+240-K3+480右幅,沥青路面试验层为上面层4cm厚SBSAC-13C沥青混凝土,试验段全长约240m。
技术标准:为城市主干路,一级公路,主路设计时速60km/h,道路宽度50m。
路面结构: 16cm水稳碎石底基层+16cm水稳碎石中基层+16cm水稳碎石上基层+7cm粗粒式沥青砼+6cm中粒式沥青砼+4cmSBS改性细粒式沥青砼。
二、配合比的设计及注意事项
1.原材料的选取
1.1SBS沥青
SBS沥青应满足技术要求
结合本地情况,SBS沥青采用自加工,基质沥青为秦皇岛沥青厂的70#沥青,改性剂为昆仑牌线状SBS改性剂。试验数据满足规范要求。
1.2粗集料
本项目试验段位于上面层,石料要求抗滑石料(玄武岩),经过试验必选,采用卢龙料场的玄武岩。
1.3细集料
结合本地石料场的实际情况,采用迁安市沙河驿丰华石矿生产的S14和S16结合使用。
1.4填料
根据厂家说明,并经过长安大学新型路面研究所的指导,采用FML完全置换矿粉。
1.5MFL保管注意事项、技术指标
MFL是粉末状的材料,在储放材料时不要过多的积压堆放材料,要保证产品放在干燥的地方、不受湿气影响、不被雨水淋湿等。
2.配合比
2.1级配
日本的规范矿粉在9%左右,我国矿粉控制在4-8%,矿粉含量大,沥青用量就必须加大,满足粉胶比的要求0.8-1.2,。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矿粉含量为5%(即FML含量5%)。
级配范围
经过多次试验,生产配合比为1号仓:2号仓:3号仓:4号仓:27:23:25:20;油石比为5%;FML掺量为5%。
三、施工控制
1.MFL的准备及投放
为了保证拌合时间,提高作业效率,采用从观察窗人工投入的方式投放盐化物。MFL预先秤量分成小包装,包装袋为聚乙烯材料,连同包装一起投入拌合楼中,包装袋可自动融化,并作为改性剂进入混合料。
2. 混合料拌和
拌和时间和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相同。
拌和好的成品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粗细集料分离或结团成块等现象;不出现无油、少油或多油等现象。
3. 混合料碾压
3.1碾压工艺
碾压遵循“高温、紧跟、高频、低幅”的总原则,同类压路机并列成梯队压实,碾压时每台压路机全幅碾压,并重叠1/2轮宽从低侧向高侧碾压。
3.2碾压温度
施工碾压时严格按要求在规定的温度内进行作业。
混合料碾压温度控制表
四、 施工检测
1. 级配和油石比检测
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合料的级配和油石比定期进行抽检,采用拌和站或现场取样的方法,对混合料进行抽提试验,与生产配合比和施工最佳油石比进行对比,检验混合料的级配和油石比。
2.压实度检测
压实度要求严格控制,对每个碾压段落检测4个点。
3. 盐分的确认
硝酸银溶液和盐分反应会有白色沉淀物产生。利用这个原理在现场路面上撒些水、然后滴上数滴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物就说明有效成份仍然存在。
五、试验数据
1.技术指标
上述试验数据表明,FML沥青路面具有较好高、低温性能。
2.感观效果
2011年12月3日,大雪后照片:
行车的主路(右侧)为FML试验段路面,辅路(左侧)普通沥青路面。
结语
1.试验数据和照片资料表明FML沥青试验段是成功的,在冬季可以达到融雪的效果。
2.动稳定度等试验数据满足规范要求。
3.施工中FML的投放方式简单,可操作性强。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工艺简单,易于掌握。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冬季冰雪的清理势必会给我国北方冬季的养护带来很大的压力,减少冬季冰雪清理的养护费用是迫切需要公路养护专业人员解决的课题。上述是本人的一点愚见,供同行业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冻结抑制铺装技术研究会。冻结抑制铺装2003年
2、冻结抑制铺装技术研究会。冻结抑制铺装评定方法2002,37(8)
3、中原、竹田、岛琦 冻结抑制效果第21回日本道路会议 论文集【C】1995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公路建设中,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单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国内外工程实践,发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主要存在平整度差、易产生裂缝以及沥青离析等问题,本文着重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过程阐述了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前期准备
1.1原材料控制
各种矿料应按规格分别堆放,并插牌标明,填料装入储料仑,防止受潮,对选定的石料、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其中沥青存贮时间不宜太长,存放温度不宜太高,一般在90~140℃之间为宜。沥青罐口应密封,水不得进入,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
1.2基层的清理与检查
修筑洗料台,对污染的石料增加水洗工序,清扫路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灰尘与杂质,清理宽度应距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边缘以外至少30cm。
1.3施工实验段
在铺筑沥青面层前,要按实际使用的材料、生产配合比和施工机械,在严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下进行试铺,试铺段长度200~500m,检查、验证混合料配合比、运输、摊铺、压实的程序是否符合规范,并按设计要求检查施工的厚度、密实度、平整度及马歇尔稳定性试验的各项技术指标。
2混合料的浇筑
2.1混合料的拌和
⑴沥青储存设施应同沥青拌和楼的沥青存储罐车相通,沥青升温用导热油加热,使温度控制在160~170℃,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为度,正常的拌和时间经试拌确定。
⑵拌和场拌制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块成团或严重离析现象,发现异常应找出原因及时调整,拌和设备应配不超过24小时的保温设施储料仓。
⑶拌和场应在试验室监控下工作,一般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为150~160℃,高出正常温度最高限30℃的沥青混合料应予废弃。拌和设备配合有记录系统,在拌和过程中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材料用量,拌和温度每盘总量,温合料温度。
2.2混合料的运输
⑴对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应根据铺筑现场的具置、施工条件、摊铺能力、运输路线、运距和时间,以及混合料种类和数量等,合理配置运输车辆的型号及数量,车辆的运输能力应大于拌和能力及摊铺能力,运输车辆的数量n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a为储备系数,视交通情况而定,一般情况a=1.1~1.2,t1、t2、t3分别表示重载运程时间、空载运程时间、工地卸料等待总时间(min),T为拌和一车混合料所需时间(min)。
⑵施工中在开始摊铺时,每台摊铺机前在现场等候的卸料车不少于5辆,正常摊铺后可减为3辆。车辆底部及两侧清扫干净,涂油水混合液(柴油:水=1:3),并清除车箱底部多余的混合液,装料的过程中,汽车应前后挪动位置,以减少细集料的离析。
⑶运输料车在靠近摊铺机30cm左右时,以空挡停车,使其由摊铺机推动前进,运输车辆均配备防雨、防污染设施,当运距较远或遇大风及低温时,料车要加盖棉胎,以保证混合料到场温度符合要求。
⑷混合料到场后进行质量检查,不符合温度的或已结成团块遭雨淋的混合料应予废弃。
2.3混合料的摊铺
⑴在对沥青摊铺机进行选型时,应结合所有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宽度、厚度及技术要求进行考虑。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生产率计算公式:
Q=hBvρk
其中:h为摊铺厚度(m);B为摊铺宽度(m),v为摊铺机摊铺速度(同m/h),ρ沥青混合料密度,ρ=1.8~2.0t/m,k为时间利用系数,k=0.7~0.9,施工中采用一台ABG423型自动调平摊铺机半幅全宽一次摊铺。
(2)沥青碎石下面层摊铺:
①下面层采用基准钢丝调平,使标高、纵横坡度均符合设计要求,中面层及上成层采用滑移式基准梁调平,对验收的路段基层进行洒水、清扫浮石、浮土,将窨井圈盖拆除放在中央分隔带内,用钢板盖好井口,钢板顶面高度比基层略高2~3cm,以不影响摊铺机熨平板通过为准。
②测量放样:放出两侧基准杆,直线段每隔10m一根,曲线段适当加密,挂好基准钢丝并拉紧,拉力应<100kg。每200~300m为一段,同时调准基准钢丝标高和平面位置,并固定在基准杆上,设专人检查。
③摊铺机就位后,应先预热15~20分钟,使熨平板的温度在65℃以上,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松铺系数计算出松铺厚度,调整熨平板高度在下面垫上与松铺厚度相等的木板,使熨平板稳固放在上面。
④将摊铺机的电子感应器置于基准钢丝上,并接通电源开始铺筑,检查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不低于110℃,不高于177℃。
⑤摊铺机接料斗应涂上一层适当防粘液,料车应对准摊铺机料斗中心,距摊铺机10~30cm左右空档停车,摊铺机迎上并推着料斗前进,设专人指挥车辆。
⑥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与摊铺速度相适应,应保证摊铺过程的均匀,缓慢,连续不间断,中间不得随意变速或停机。摊铺过程中,螺旋布料器应均衡向两侧供料并保持一定高度,以保证熨平板的平整。
⑦摊铺过程中,熨平板应根据铺筑厚度,使振夯频率和振幅相配套,以保证足够的初始强度,设专人检查摊铺厚度、平整度及路拱,发现局部离析、拖痕及其它问题应及时处理,对外形不规则,空间受到限制以及构造物接头等处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监理批准后可采用人工摊铺。
⑶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摊铺:主要采用滑移式基准梁调平,其它作业程序与下面层相同。
⑷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摊铺:与中面层相同。
2.4混合料的碾压
⑴压路机的规格、数量、碾压遍数和行驶速度应与摊铺机的施工宽度、摊铺速度相匹配。在完成摊铺后,应立即进行宽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及温度检查,对不合格地段及时进行处理。随后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压实机具及碾压程序进行充分均匀地压实。
⑵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阶段,初压应采用重型钢轮压路机,以整平和稳定摊铺层,避免纵横向推挤;复压选用轮胎压路机,以使混合料密实稳定成型;终压的目的是消除轮迹,形成最后的压实表面。
⑶初压采用6~8t光轮压路机碾压2遍,顺序为:自路肩一侧向中心或由低向高处碾压,每次重叠1/2轮宽。靠近缘石留出20~30cm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板压实。初压温度不能低于110℃,初压时应将驱动轮向着摊铺方向,防止混合料发生摊移或拥包。初压时应尽量减小喷水,防止沥青混合料的降温过快。
⑷复压采用3台16t轮胎式压路机碾压,轮胎气压≥0.7Mpa,后轮重叠1/3~1/2,碾压遍数由试验路段提供,一般为6~8遍。
⑸终压采用英格索兰DD130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采用无振动碾压,碾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碾压终了温度≥80℃,碾压遍数由试验路段提供,一般为3~4遍。
⑹碾压时,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压路机不得停在新铺的已经压实的路面上,压路机碾压应做到阶梯形,段落分明,压路机不在同一断面上倒车。
⑺施工过程中禁止对路缘石及硬化土路肩造成污染,胶轮压路机碾压时需距路缘石边缘5cm左右。当天碾压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应封闭交通,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各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3接缝的处理
3.1纵向接缝
接缝有冷接缝和热接缝两种,施工中尽可能采用热接缝,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开始摊铺时,量取已铺沥青路面的厚度乘以松铺系数,求得所铺路段接头处松铺厚度,决定熨平板的高度。
3.2横向接缝
⑴横向接缝有斜接缝和平接缝两种,中、下面层横向接缝采用斜接缝,上面层采用垂直的平接缝,施工缝做到紧密平顺,其中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为0.4~0.8m,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lm以上,施工时冲洗,清扫干净,并洒粘层油。
⑵路面施工应尽量减少摊铺机停机现象,减少横向接缝。为保证主线的平整度和减少横向接缝,在交叉路口的车行道铺筑一次通过。
3.3粘层的施工
沥青混凝土摊铺前用粘层油对水泥混凝土构件接触面或沥青混凝土接触面进行刷除,以使两层间更好的粘结和防止雨水渗入。粘层采用喷洒透层油,按标准,喷洒应做到喷油咀畅通,无空白,不重迹,洒布均匀。达到24小时内,85%以上面积已经渗入,深度为0.5~1.0cm。洒布车使用CEL5101或GLOSE 5000L,施工中要防止污染缘石及窨井。
3.4窨井的施工
窨井盖的安装可在中面层完成后安装好,施工中应注意做到:①用砂浆砌筑井圈,留出上面层的高度,井盖符合纵横坡的要求;②把井圈周围用水泥混凝土填塞严实;③在井圈周围涂粘层油,窨井安装后,先清理井底杂物,再安装井盖。
4质量控制措施
⑴项目经理是质量第一责任人,质量保证体系由总工程师领导,建立内部质量三检制进行自检,即分队自检工程队专检项目部质检工程师专检;设立中心试验室,认真做好施工全过程的各种配合比设计,各种原材料的检验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试验工作,从严把关,以试验数据控制质量,指导施工的全过程;设立测量队,做好施工过程的测量控制,测量数据认真复核,确保准确无误。
⑵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须经工程监理审批后方可施工,各配合比设计及标准试验需提前做好报请审批工作,并在施工中不断完善,以符合高质量,低消耗,高速度的原则。
⑶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以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严格工艺标准,认真执行技术标准。⑷采用先进的设备,建立强有力维修小组,备足易损零件,及时排除机械故障,确保工程质量。
5结论与建议
高等级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应从基层、面层的原材料及混合料的质量、施工工艺、机械配置以及施工人员素质入手,加强监理工作,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要求执行。
根据工程实践,采用具有先进技术的大功率摊铺机是减少混合料离析的主要方法,坚持底基层以上各层均采用集中厂拌和摊铺的施工方法,是确保标高、横坡、强度、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欧云锋,范国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与组合[J].交通工程建设,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