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6:18
导语:在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丰富方式方法
通过“认识自我,自信竞争”阶段的训练,使学生深刻感知“若要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西方励志哲理,深刻领会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东方深邃思想。为扭转多数学生抵触政治思想情绪,训练中我们还采取了座谈、演讲、野外拓展训练等多样的交心方式,积极探索政治理论贴近学生心理的新途径,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内涵,更加鲜明地体现出理论学习的时代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大学生就业特性,从而用丰富多彩的理论教育熏陶学生,用共同的就业价值观念凝聚团结学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心贴心的交流,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性。
1.2突出典型引领
把树立先进典型作为大学生政治理论教育的可持续动力,突显出心理素质高,综合素质强的优秀学生,不断强化先进典型的发现、树立和宣传工作,积极搭建先进典型成长的平台,大力营造有利于先进学生干部脱颖而出的环境和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正面积极地梳理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导向,不断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规范。通过“规划生涯,策略人生”,教会学生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方法。
1.3注重形象塑造
形象塑造包括内在心理和外在形象两个方面。内在心理是指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学习水平、道德品质等;外在形象是指完成任务时显示的能力素质、教师评价。我们着力磨练大学生盲目自大的心理,结合党的十教育精神,加强规范化管理,以严谨治学为切入点,以规范训练的内容和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进行规范,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为民服务意识。
二、注重培养身心健康,养成良好习惯
2.1树立正确人生观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就业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部分学生身上出现了搞攀比、讲条件的现象,把未来的工作、工资待遇横向与其他院系相比,纵向与已经就业的大学生相比,面对巨大的反差,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对今后奉献服务精神减退,不满情绪滋生。因此,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未来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在思想上解决“为什么就业,为谁就业,怎样就业”的问题,找准通过就业规划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切入点,真正热爱全身心投入。
2.2增强科学应对意识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世界形势严峻,社会复杂多变,未来要处理的事情和面对的困难不断增多。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科学应对毕业就职的意识和胆魄,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时能够从容不迫,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敢于决断,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的目的。
2.3培育创新工作精神
学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从事学习、在学习的常规事务性活动,极易产生厌倦、疲劳的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用创新的精神掌握教育工作的主动权,通过对各项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内容的熟悉掌握,不断总结归纳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经验,达到减少学习量、减轻各种压力的目的,实现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坚强品质、道德修养、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团队协作、沟通配合、创新思维、培训策划、组织管理、适应调整等素质与能力,形成以优秀学生团队带动更多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继续教育与就业创业工作新品牌。
三、加强实践心理教育,增强就业能力
3.1突出基础,抓好大学生信息应用能力培训
信息化对于整合就业资源、改造就业流程、创新就业模式、提升工作效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就业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强化网上学习、网上管理、网上求职等训练,积极接受新形式、新变化,强化调整心态与抗挫能力,把信息化应用与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社会综合信息研判和应用归纳水平,用科学、便捷、迅速的方式指引大学生就业规划。
3.2突出全面,抓好学生多才多能素质培训
大学生成功就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奠基石,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稳步发展的第一道防线,是密切服务社会的窗口和纽带,也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知行合一,勇于实践”阶段的训练,努力把学生培养训练成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
3.3突出实用,抓好学生业务知识应用培训
关键词:大学篮球;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篮球最为大学生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能够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锻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大学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作为一门课程,篮球教学有其自身的特色。时代的发展也赋予了篮球教学更大的意义。教师在篮球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锻炼身体、磨练球技,更重要的是,应该帮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意义,进而培养出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感。传统体育“老师教学、学生练球”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用于新时代的篮球教学。如果教师依旧沿用原来的教育方法,学生就无法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以培养身体心理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目标,开展大学大学篮球教育。(二)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篮球的运动量很大,需要学生拥有出色的体能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体能训练应成为篮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训练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能训练也是如此,盲目地做体能不仅会损伤到学生的身体,更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然而部分大学篮球教师忽视了科学训练的重要性,一味地让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篮球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磨练意志,增强自身素质。如此高强度的体能让篮球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三)学生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篮球教学和其他科目教学一样,应该以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教师的教学任务,应该包括帮助学生认识到篮球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学习篮球需要学生付出不少时间和精力,如果缺乏学习篮球的兴趣,学生就很难积极投入到训练中。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篮球课堂,以教师讲解知识为主,课堂内容比较枯燥,很难培养起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学生自由练习时又缺乏教师及时地指导,难以取得进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篮球失去兴趣。
二、提高大学篮球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一)更新教学观念,注重科学授课
篮球教学首先要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如果学生不了解理论知识,就无法针对性地进行技术训练。而开展篮球理论教育,则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注重科学授课。教师可以采用比较幽默的方式进行讲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讲解快攻的时候,教师就可运用幽默的方式来讲课,合理的比喻会使得快攻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快攻讲究防守后快速反击,就像一个武林高手接住对手射出的箭,在快速射回去。”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会对快攻战术的运用加深理解,课堂效率也会得到提高。除了篮球理论知识外,篮球技巧也是篮球教育的一个重点。对于背后运球这一技巧,仅通过教师的教学是不够的,教师可以结合播放视频的方式,先给学生放一些NBA球星背后运球过人的集锦,让大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背后运球在比赛中的作用,再进行课堂教学。
(二)循序渐进,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篮球教育同其他学科一样,需要长时间地训练来提高技术。教师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学生基本的训练过关了,教师再慢慢增加难度,提高体能训练的比重,让大学生的身体能够逐渐适应,最后才是实战演练。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磨练球技,提高篮球教学的质量。比赛是检验学生篮球技术最好的方式,刚开始学生各方面技术不成熟,可以先从“二对二”练起。教师指导学生选择比赛中使用的战术,帮助学生总结比赛中的收获。学生的技术提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练习“三对三”、“四对四”,最后再进行“五对五”全场比赛。有了之间比赛的经验,“五对五”比赛中,学生就不会觉得手足无措。体能的训练也是如此,刚开始训练量不能太大,教师的训练重心要放在耐力训练上,长跑应该作为体能训练的主要形式,随着学生体能的提高,教师要适当加大训练量,并开始把训练中心放到爆发力训练上,可以采取深蹲、一百米、跳高等训练形式。循序渐进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有效地提高技术,增强体能,更能帮助学生收获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
不同的学生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能力强,能很快地理解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在比赛中能够发挥过人的速度和弹跳。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比如,针对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大学生,可以让其接受强度更大的体能训练,培养他们的身体对抗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前锋或者中锋。而对于接理解能力强的大学生,则要讲解更多战术,让他们理解如何组织进攻,创造良好的投篮机会,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后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要及时告诫,对于进步不大的学生要及时鼓励,防止自卑心理的出现。比如,教师在进行三分球投篮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不同技术特点的学生分类教学。一名优秀的后卫需要具备良好的投篮能力,因此教师对于这些学生的三分球投篮训练要提高要求,定点三分球,移动三分球都要训练,而对于中锋类别的学生则要适当降低标准,加强他们篮下进攻,冲抢篮板的训练。
(四)开展比赛,提高教学质量
篮球是竞技体育,比赛是不可缺少的。开展比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磨练自身的技术,更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在比赛中要结合团队中每个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进行战术分配。在分队的时候要注意平均队伍的实力,构建不同进攻特色的团队。比如对以中锋为核心的团队,教师要注意采用内线战术,提倡篮下进攻,对于以后卫为核心的团队教师要提倡外线拉空当投篮。通过不断地比赛,学生的技术会更加成熟,身体素质也会得到加强,大学篮球教育才能达到原来的目标。
三、结语
篮球作为一项深受大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全面型人才。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篮球教育的质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篮球技术与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韦旭强、李翎.比赛教学法在大学篮球教学中的意义[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04)
[2]王礼碧.常见篮球教学的训练方式和改进策略[J].湖北体育科技.2016(02)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创新实践;自我评价;优化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70-02
一、引言
随着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学生的教育评价问题影响着改革的方向。目前,教育评价问题与教育基础理论问题、教育发展理论问题并列为教育科学的三大前沿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教育机构的研究重点。在上世纪60年代,斯特弗尔比姆就指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正是以此为标志,国外开始关注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并发展成一种新的教育评价理念。我国高校的教育评价研究工作自1985年起步,由于“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教育观念的延袭,致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发展性评价研究起步较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更是很少,对学生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查、鉴定、评比和考核。从而形成了我国高校教育机构重视单一的教育评价而轻视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评价。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对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了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进行全面性的综合评价具有更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发展性评价从教育评价的主体功能和最终目的出发,强调有效发挥教育评价的改进和促进功能,直接针对原有评价方式无法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弊端而提出的。发展性评价是以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根本出发点,以融合教学与评价为基础和核心,以教师运用评价工具不断开展行动研究和反思,从而改进其教学和课程设计为中介或途径,并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课程建设三方面共同发展的新型评价模式。评价的本质是属于价值判断的范畴,表现为以教师的教学技巧为主的评价观和以学生实际收获为主的评价观。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施大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就要放弃原有的单一评价指标,按照大学生人生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运用发展的思想和评价方法,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过程进行客观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方式使大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不断积淀、发展、优化自我素质结构,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三、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发展性评价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通过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思维的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发展性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以学生的个性为本,促进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以全面发展为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才。促进大学生在理论知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通过对学生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自身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逐步达到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2.过程性评价是发展性评价的核心。在学生学习与实践训练过程中,着眼于明天,侧重于发展,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素质的改进和提升上来,而不只是在学生学习的终了时,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一次性单一指标的评价,而是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未来,注重学习综合素质的进高。
3.多元化评价是发展性评价的基本方式。发展性评价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以“单一测验和考试”为形式的评价方式,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评价内容和评价手段入手,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创新思维过程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促进其进步和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而提高。
4.自评和互评是发展性评价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我国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是一种目标考核的评价方式,是建立在泰勒的目标达成度模式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把预定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把模糊的教育目标变为具体的、可操作且可进行评价的目标。这种评价模式实质上是一种考核模式,片面强调和追求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自评变得无足轻重,从而显现出现存单一评价模式的避端。而发展性评价模式则是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使评价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共性,更能反映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评价活动的认可度,提高评价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四、发展性评价在创新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创新实践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种包括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技法演练和动手能力训练的综合性实践教育内容,属于实践教育教学的范围。因此,本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目的,拓宽评价指标,推动发展性评价模式在创新实践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大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内容可从创新意识、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设计。根据“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与过程运行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1.创新性思维训练。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就是要进行创新技法的学习与训练。创新技法的学习训练就是为了让学生首先从思维上理解创新的含义和目的,从而产生创新意识和主动进行创新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确定目标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在创新技法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以大量详实的案例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创新实践活动带来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在创新技法的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以5人为一个小组,按照某一创新技法的运用过程,针对确定的项目主题,进行技法演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形成项目主题的一系列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情况和创新性思维的运用情况,从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相互协作能力。通过对方案的评价,指出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
2.创新目标的提出与分析训练。在学习了创新技法之后,让学生针对某一产品作为目标进行市场调研。首先调研目标产品的起源、改进、成熟与未来的发展方向;然后再调研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程度;其次再调研产品的市场分布、细分市场和消费者人群等。经过全面的调研过后,提出产品的创新方案,结合现有技术条件和资源条件等现状,对产品创新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产品设计方案,确定产品创新的目标,形成市场调研分析报告。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收集材料的总结分析能力和创新产品目标的提出能力。
3.创新产品方案设计训练。在确定产品创新目标之后,在小组长的组织领导下进行产品创新方案的设计。根据创新目标和市场调研分析,对方案进行详细的可行性设计,设计产品的类型、规格、市场、消费对象等。形成一套详细、可行的设计图纸,确定产品功能和各项技术指标。设计产品生产所需的各种材料等。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产品图纸的绘制能力、各项指标的设计与产品开发能力等。
4.实践制作训练。在详细的方案设计完成之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设计方案,组织有关材料,运用制作设备,进行产品模型的制作,展示产品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材料的组织与制作的实践训练,检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针对不合理的成分进行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后,再进行制作,通过反复实践,直至达成预定目标。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训练学生不达目标不放弃的坚定毅力,让学生亲身体会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的艰辛,对产品设计开发形成全面的认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文字表达训练。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知识学习、市场调研、方案设计与实践制作过程,对整个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中有了一个完整深刻的理解之后,学生之间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时让学生根据学习与制作整个过程,撰写形成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报告,制作形成汇报形式的PPT电子材料,并以答辩的形式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创新目标的形成、产品结构设计、性能解说以及学习体会等方面的汇报。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总结提升与文字表达能力,训练学生汇报材料的撰写与口语表达能力。
6.自我与互相评价训练。在课程结束之后,让学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进行自我总结,形成自我评价的书面材料,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评价自己,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分析能力。再让学生分别对自己小组的其他人进行评价。通过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记录自己思想的成长过程和收获,以学生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认真学习和实践的内部动机。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对自身和他人的评价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
五、结语
总之,发展性评价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导向,改变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受教育者的被动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这种思想自然地融入到师生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以及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保障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于开莲.发展性评价与相关评价概念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3).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素质拓展 训练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62-01
当前,研究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已成为大学生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随着拓展训练强势进入大众视野,其训练效果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育、形成正确的人际、情感和社会性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1 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意义
职业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让学生在集体中、在合作中、在矛盾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适应社会的知识、领悟做人的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它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拓展训练能使大学生激发个人潜能,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极大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
2 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的特点
2.1 教师为辅,学生为主
在拓展培训中,教师不再是主角,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设计、组织、布置、实施训练项目,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向。而学生是训练的主体,学生要参与训练的各个环节,完成训练任务,在每个项目中体验蕴含的道理。
2.2 活动―体验―感悟
活动是训练的外在形式,体验是学生的心理启迪,感悟是训练的终极目标。拓展训练过程一般包括“活动―分享―总结提升―应用”四个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
2.3 学生综合素质迅速提升
拓展训练所有项目以体验活动为先导,引发出人知、情感、意志和交往活动,所有项目都具有一定难度,是对心理、体能、智能的极限挑战。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程要求以后,队员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3 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的作用
3.1 培养优良的个人品质
所谓做事先做人,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德才兼备方成事。很多企业宁愿要高品质即使专业知识成绩差的人也不愿要专业知识优秀而人品低劣的人。通过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个人勇气、信念,跨跃心理障碍,挖掘个人潜能。认识自我,敬业奉献。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和挫折。
3.2 培育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拓展训练可以有效的培育大学生团队的合作和协作能力,明确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学会处理局部与大局的关系;创造和谐团结的氛围和工作环境。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团队成员合作。
3.3 塑造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
拓展训练项目有的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每个参训者在如下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提高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能力”是职业素质的核心要求。 通过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勇于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训练发散性地思考问题,迅速转动大脑搜求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
3.5 培养强烈的责任感
强烈的责任感是企业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训练项目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责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应具有的信念。拥有责任就拥有了善良,拥有了责任就选择了谨慎,拥有了责任就奠定了成功的基石。责任心就是做任何事所需的一种平常而力求完美的心态。
3.6 锻炼较好的心理素质
职业素质训练中的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可以诱发积极的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心境具有抵抗作用,使其个性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改善个性自我知觉,提高自信心。从而增强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能经受各种挫折和压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
4 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设置
4.1 高空项目
高空项目是利用大型的空中训练器材来完成一些高难度的高空技能训练。高空项目的目标是“挑战自我,超越极限”,这个项目的设置目的是让学员感受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集体之间的愉悦感,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潜力,在培养学员的团队精神方向,这个项目起着重要的作用。
4.2 场地项目
场地项目的设计宗旨是“促进个人成长,提升团队效能”。场地项目为了培养学员的行为习惯,改善学员的心理素质,在项目内容设计时将拓展训练和体能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得学员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拓展项目中改变行为,提升心理素质。
4.3 个人挑战类项目
在个人挑战类项目中,所有的项目都有较高的难度,具有一定的冒险性和挑战性,并且这类项目是要由学员独立完成的,因此需要学员具有极大的用气和决心。这类项目可以挑战学员的意志力和信心,还可以激发学员争取荣誉的斗志和责任心,进而向目标努力。
4.4 双人协助类项目
双人协助项目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是这类项目的突出特点是它要求两个学员要互相包容、互相配合,通过共同的努力来达到目的。这类项目有助于培养学员包容心,以及互相尊重和帮助的美好品质。
4.5 团队合作类项目
团队合作类项目要求整个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通过默契的协作来排除活动中的困难。团队合作项目看似不难,但是它是以团队之间的合作为主,要想顺利完成活动,全队人员之间要互相鼓励和宽容,通过默契的配合来使整个团队获得成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拓展训练就是这样通过设定特定的环境和活动规则使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可以预见,拓展训练以其新颖的教学内容,独特的学习方式,以及丰富的教学方法必将成为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经。
参考文献
[1] 谭璐.人民论坛,2009(27).
[2] 雷光.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6).
关键词: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特点指导方法
引言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新举措,以立项的形式资助大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活动,探索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目前高等教学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1.项目的特点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申请人为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的本、专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项目具有如下特点:
1.1注重过程参与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更加注重实践创新研究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实训、组建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
1.2注重实践创新
它能带动广大的学生在本、专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它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实验实践活动,在探索、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1.3注重切实可行
教育主管部门对正式立项的训练项目给予经费,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学校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进行配套。经费由学校代管,由承担训练项目的学生使用。
2.项目的指导方法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主体是学生,因此,指导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以学生为主
创新项目从选题、目标、计划的制定、申报,到具体实施、结项,均应由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学生在完成相应的基础及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查阅文献资料、实验实训、报告编写等能力后,可以自主或在指导教师的启发下自愿申请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并制定实施方案,如团体项目,则更应注重团队的分工与协作。
2.2教师的作用
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专业水平、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进行分析,综合考虑项目的可行性,明确项目目标及指导目标,评价项目的创新之处,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指导过程中的实际观察,对团队的分工进行合理调整。在项目实施阶段,我们要协调实验实训场所、仪器设备的使用,对创新试验思路、试验方法进行合理引导,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进行适当监控。
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往往对项目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预计不足,对已产生的特殊情况很难自行解决。作为在本领域有一定研究基础和研究成果的指导教师,指导工作应根据项目的分类、学生的需求及难易程度等适时开展、有序进行。
2.3经费的使用
经费的来源首先是省教育厅,其次是学校根据自身《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立项的项目给予1:1配套经费,全部经费由学校代管。
经费的一般分类有:资料文献调查费、互联网信息查询费、资料报告印刷费用、原材料及试验易耗品购置费、试验费用、版面费、交通费及其他费用。
经费按预期使用计划,合理支出,由承担训练项目的学生使用,并应遵守学校财务报销制度的规定。
3.本人指导的项目
本人指导2009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立项项目:测区及测点布置对超声平测-回弹综合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指导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3.1确立指导目标
3.1.1突出创新特色体现,项目为规范、试验规程中未明确的部分,可用于指导实际工作,与实训基地、企业及施工项目合作共赢。
3.1.2根据学生选题及预期研究成果,指导学生通过文献查阅、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及验证,形成完整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分析报告。
3.1.3通过项目训练,注重职业和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培养大学生动手、动脑及团队协作精神。
3.2主要指导路线
3.2.1指导教师与项目组成员对实验方案进行谈论、提出建议并修改。
3.2.2指导教师亲自参与具体的实验过程,指导项目组成员进行实验。
3.2.3指导教师指导项目组成员分析实验数据。
3.2.4指导教师指导项目组成员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3.3指导教师分工
3.3.1黄燕老师给予测试技术及结果分析的指导。
3.3.2蒋玲老师给予实验方案、方法的指导及研究保障。
3.4过程指导
3.4.1考虑学生查阅文献的实际困难,适时提供相应的文献信息及搜索引擎。
3.4.2在试验过程中,对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足够的预估,对学生测定的声学参数、试验数据进行把关,避免那些因操作错误导致的结果失真。
3.4.3指导学生对测试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初步得出影响因素。
3.4.4协助学生联系施工企业在建工程,进行现场论证试验。
3.4.5指导学生得出结论。
3.5结题指导
指导学生将文献调研、实施方案、实验结果与分析总结整理成项目的结题报告,并对结题报告进行审核。
3.6学校提供条件
学校提供本项目开展所需的仪器设备、实验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并实行实验室全面开放。
学校制定《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对项目给予1∶1配套经费,从政策及制度上扶持项目的开展。
关键词:军训;心理适应不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
1 军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的军事训练教育源于1915年就任教育部长时提出的军国民教育的思想,之后军事教育逐渐在全国普及。目前,高校大学生军训主要采取集中训练与军事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已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兵役法》、《教育法》、《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对此都有相关的规定。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军训的内在要求,由于军事训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随着军训的展开,大学生也往往会在军训的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少部分学生会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心理特点是急速变化且丰富的,因此军训期间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军训的效果,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2 医学生军训中心理适应不良症的产生原因
"90后"医学新生呈现出了与以往医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认识这些新特征是军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问题。
2.1医学学习压力大 医学学习相对其它专业的学习具有极大的艰苦性,课程设置比较单调,忽视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且我国社会医疗环境变化巨大,医务工作压力大,这些导致部分医学生性格孤僻和心理承受能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医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高。
2.2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一方面"90后"大学生独立意识强,不喜欢涉,思想更为早熟,喜欢独立地观察、认识和思考问题,而严格要求的军事化管理使"90后"产生焦虑、抵触情绪。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4+2+1"式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经历简单,缺少磨练,适应环境和生活自理能力差,个人日常事务严重依赖父母。
2.3畏难、逃避心理严重 军训期间正值天气炎热季节,军训带有强制性、训练强度大、时间长,对大学生的体能是个挑战;训练动作刻板、单调,军训生活枯燥、艰苦,不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同学会感到自卑,很多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就会出现畏难、逃避心理,这种心理往往发生在军训中期,容易在同学间互相传染并取得共鸣。极个别的"90后"大学生由于对艰苦的军训有一种极大的恐惧感,在军训开始前就已经通过各种手段骗取请假条来逃避军训[1]。
2.4个性张扬但心理脆弱 "90后"大学生是张扬个性的一代,但又是脆弱的一代,经历单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忍让,合作能力欠佳、集体意识淡薄。这些都将影响到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反映在学生整体的参训情绪与意愿上[2]。
2.5学生身体素质较弱,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较差 "90后"大学生普遍缺少运动,身体素质差,抗挫折的承受能力差。军训对他们而言是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磨炼,遇到困难容易放弃,使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使用回避、退缩等防御机制进行对抗,灰心丧气。
2.6过于注重军事技能训练,较少关注学生心理状态 当前大学生军训多以军事技能训练为主,军事理论教学为辅。目前各高校军训组织者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没有建立学生军训心理干预机制,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3 心理适应不良的对策
3.1大统筹各学段军训工作,做好军训课程设置 我国十分重视学生军训,应统筹初中、高中、大学的三次军训工作。大学生作为国家青年一代中的精英,对其在国防建设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意识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不需要达到像野战部队一样的体能要求。大学生的军训应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辅以必要的军事体能训练,培养思想政治合格的社会主义青年。因此课程设置方面重点加强野外拓展训练,使新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提高"90后"新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判断能力等综合素质[3]。
3.2军训前的宣传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准备工作 学校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出版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宣扬军训的正确导向意义.让学生思想上做好吃苦的准备,以积极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军训中,同时通过发放军训通知、温馨提示等告知学生整个军训的具体安排以及在军训的注意事项,减少学生对军训的担忧[4]。
学校应高度重视军训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分析医学生在军训中常见的共性心理问题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特点,策划应对方案等。学校与承训部队进行深度沟通,减少因军训教官在管理中引发的心理问题。同时安排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军训中来。
3.3做好军训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军训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重在医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着力于改善医学生的人际关系。消除医学生的压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抵抗挫折能力。
时刻关注学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正确分析并加以引导,使他们正确对待出现的各种不适应的心理状态,调整不良的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心理承受能力低,产生对立反感情绪的学生.要充分动员班主任、班干部及舍友等共同做好其思想工作,尽快投入到正常的训练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良好风气的形成,消除在学生群体中的不良情绪。
3.4巩固和深化军训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军训对大学生军训后的学习、人际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迁移作用。做好军训结束后的总结,可以通过量表、座谈、调查等多种科学的手段来评估军训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下一步开展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徐九春,顾艳霞,杨小燕.大学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3).
[2]付晓琳,郭威.浅析"90后"大学生的特点[J].中外教育研究,2010(2):80-81.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素质教育;思考
舞蹈是人类最富于表现力的艺术文化之一,其运用肢体语言传达了情感,展现了舞者的内心世界。高校的舞蹈教育不仅可以锻炼大学生肢体的协调,还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并且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而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处于舞蹈的氛围当中,大学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健康愉悦的身心之美,心灵的感触由内而外表现为舞姿的表演,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出了大学生乐观向上的品德。此外,舞蹈作为校园内一个全新的领域,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且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1高校舞蹈教育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1运用舞蹈教育推动德育
艺术运用它独特的神韵感染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精神,引领人们向善,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高校的舞蹈教育让大学生有了途径表达内心世界的情感,并且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著名的舞蹈《飞天》里的“长绸舞”,跳舞之人通过展示丝带飘逸的曼妙舞姿以及营造如梦如幻的场景,渲染了遨游天际的意境,深深感染了身临其境的表演者,让人们心中升起无限的正能量。
此外,高校进行团体的舞蹈教育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互相合作精神,使他们对组织纪律的理解更加深刻。其中,舒缓的舞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细腻的性格,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快节奏的舞蹈能够促进大学生坚毅品行和忍耐韧性的培育。舞蹈训练向来异常艰苦,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想要学成舞蹈这门技术非一日之功可成,所以持之以恒的精神是贯彻始终的基本要求,这对大学生来说是一项不小的考验。
1.2运用舞蹈教育推动智育
舞蹈教育的基本作用是提升学生的特殊技能,而其在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全方面发展学生素质方面更是功不可没。舞蹈不只是简单的模仿,学舞之人需要有高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足够的想象能力和观测能力,对舞蹈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用心的观摩,静静感受它的神韵,才能跳出美好的舞蹈。此外,舞蹈有多种多样的体裁以及展现方式,所以舞者在训练不同舞蹈的时候,能够大大提升大学生各个感官的敏锐性,发现其中的不同,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思维,保证生理以及心理的共同成长。
1.3运用舞蹈教育推动体育
规律的舞蹈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塑造美好的体态,还可以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到达其他体育项目所带来的效果。经过专业的舞蹈训练之后,学生身体的耐力、掌控能力、平衡性以及协调能力等素质能够得到了很大提升,体形姿态也变得愈加具有线条美,气质也会变得优雅,人的整体感觉都会有所不同。大学生时期学生的形体还可以塑造,舞蹈教育能够优化学生的形体,塑造健美的外形,为大学生的外观形象加分。
1.4运用舞蹈教育推动美育
舞蹈教育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它不仅包含其他体育项目强健身体的作用,还蕴含着它们不可企及的特殊魅力,与时代精神的完美契合,使其赢得了大众的欢迎。对舞蹈的审美,使学生经历了人的形象思维以及人的内心感觉,感受到艺术的美妙。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通过感觉与想象,在内心油然升起对美的感受,不觉追寻起美的脚步。此外,良好的审美能力有利于端正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塑造学生内外兼修,身心具美的人格。
2高校舞蹈教育能够拓宽学生知识结构
世界各国都有自成一体的舞蹈文化,大学生在进行舞蹈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许多国家的风俗人情以及本土文化。舞蹈种类繁多,主要有芭蕾舞、古典舞、现代舞等等。学生学习舞蹈的时候,既要牢记每种舞蹈的动作,还要用心领悟其风格特点,例如,学习华尔兹的时候,由于华尔兹是由宫廷舞演变而来,所以学生能够领悟出宫廷舞的特殊舞风。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领悟,学生能够加深对舞蹈本身以及舞蹈文化的了解。并且逐渐丰富了舞蹈知识,还可以学会在实际应用的时候提升创新思维。
身处于艺术领域,接受艺术的熏陶的时候,塑造了学生优雅的礼仪姿态以及道德素养。例如:跳舞时的着装应该合乎场合、整洁大方,这不仅是对舞伴的一种尊重,也是个人修养的体现;“邀舞”“跳舞”“止舞”的时候,应该举止得体,落落大方,注意自己的形象。学习这些基本的礼仪素养有利于我们今后踏入社会与他人的接触。
3高校舞蹈教育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的校园文化面向的是大学生这一社会未来的栋梁之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需要着重关注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大学生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培养的直接途径,深深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塑造。因此,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可忽略,多开展校园娱乐、体育项目,推广劳逸结合、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培养多方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气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教育体制在逐渐完善,高校文化的建设也在与时俱进,开始与市场有所交集。此时的校园文化,有了时代的特征,有利益也有弊端。但是不可否认,新的校园文化深受广大的师生的欢迎。
大学师生的踊跃参加舞蹈的训练使得艺术项目的质量有了改变,于是新一轮的规范出台了。舞蹈教育的推广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出现了全新的艺术环境。各种舞蹈俱乐部、舞会等形式的舞蹈团体出现了,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了学生健康的人格,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反之,师生的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舞蹈本身,活力四射的体育活动配合以优雅的舞蹈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4总结
Abstract:It is oral ability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that decide undergraduate’s social adaptation in the future.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oral communication is more likely to be a two-way communication, or a dynamic communication, we couldn’t replace the examination of undergraduate’s oral ability with a certificate of qualification, as known as PSC (Putonghua Shuiping Ceshi), which is a standard spoken test. There are diverse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setting up different optional courses; reinforc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ctivities in university, etc. Cultivation of Oral Ability counts a lo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talents.
关键词:言语能力 综合素质 隐性课程 高素质人才
key words:oral ability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ural activities high-quality talents
课题项目:本文系笔者主持的江苏大学教改与研究专项“言语表达能力与大学生软能力培养模式及其考评方法研究”(JGYB2009047)和镇江市2011年度社科应用研究课题“具有镇江特色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对策研究――关于镇江市区社会噪音现状的调查报告”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茅海燕,上海崇明人,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主要从事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的研究。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常常在言语交际中有所展现。言语交际能力不仅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而且影响他们未来的社会交往与生活,甚至影响到他们未来工作成就的大小。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文明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大学生言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提高大学生言语交际的能力。
一、大学生言说能力现状分析
由于受应试教育以及学生自身语言习得的制约影响,学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既缺少系统的培养计划和必要的实践训练, 也缺少评价机制,致使大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存在放任自流或停止不前的状态。
1、普遍存在畏惧心理。由于紧张或担心被别人耻笑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对开口讲话,普遍存在畏惧心理。一般不愿也不敢在课堂、座谈会等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同学间的交往和交流,也宁愿选择“看书”、“欣赏音乐”、“网络对话”“QQ聊天”等不打照面的交际活动。
2、书面色彩过于浓重。口头语与书面语是有区别的。应试教育中语文教学体系是听写读说并重,但多年的教学过程往往把“说”的环节忽略,或用“读”来替代“说”,加之少年时期的羞涩,让更多的青少年失去了“说”的勇气,只好用“读”来应急,自然就形成了浓厚的“读书腔”。
3、口语表达词不达意。由于缺乏系统的“说”的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不完整、不流畅、不简洁的现状特别突出。不少学生爱说套话,表达模式化,没有个性,没有新意。词不达意或用语粗俗。有些学生吞吞吐吐,说话时离不开口头禅“这个、那个、嗯、啊”,极大地影响了口语准确传递信息的功能。
4、选词用语多不得体。口语交际必须讲究礼貌,真诚、慷慨地赞美别人,尽量理解对方的心境,掌握分寸,适度说话,同时注意避讳,尽量避免无原则的争论。但是有的学生讲话不得体,不能根据场合、情景、对象说话,没有良好的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习惯,甚至出现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让人皱眉的尴尬场景。
5、应变的思维能力欠周密。劝说别人、安慰别人、称赞别人、批评别人、就连说笑话,开玩笑也需要周密的思辨能力。有的学生在几个知心朋友之间可以侃侃而谈,但一遇到突发事件或陌生人,应变的思维能力就显得很苍白,不仅不能化解矛盾,甚至会引发更激烈的言语冲突。
6、情绪自控力影响表达。有的同学面对突发事件,无言以对,手足无措,甚至不能自控情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除了具备人文教育,科学教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的同时,还应具有比较强的情绪自控能力。具有较好的情绪自控能力,才能在情急之中较准确地运用言语沟通技能。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说话”与言说能力对比
针对广播电视工作者、演员、师范生、部分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实施了近18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为PSC),对推广普通话,推进社会和谐交往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PSC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员口头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试和评定,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PSC由四部分组成:单字、词语、读文章、说话。前三项考评总计60%。“说话”这个项目的测评,占测评总分的40%。《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描述“说话”这个项目为“考察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 [1]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在当代大学生中全面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时代对人才的言语需求有较大的距离。张一清[2]也(2009,105)认为“‘普通话水平测试’根据自身的测试目的,其测试内容绝大多数针对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等所占得比列并不大。”
从我们掌握的针对师范生和在岗教师的PSC情况来看,应试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确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师范生面对测试划定的话题范围常常“无从说起”,致使测试成绩极其不理想。PSC中“说话”这个项目是单向表述。尽管允许话题范围事先可以准备,但是在实际测试时,被测者仍然不能把那些自己所经历的非常熟悉的人或事,使用较准确的普通话较完整地顺畅地单向表述三分钟。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是目前在高校师范生中开展的PSC考前培训,多数辅导人员把培训重点放在“单字、词语、读文章”三项上,“说话”项目的培训只介绍考核中的注意事项,对“说话”训练几乎是放任自流。二是PSC培训采用的是典型的语言考核应试训练形式,没有在语言思维训练方面多做文章,应试者一旦没有准备好“腹稿”或紧张“卡壳”忘记了“腹稿”,就无法继续表述从而匆匆结束“说话”。
我们认为,高等院校各个专业的大学生目前需要的是言说能力的系统指导,而不是应对PSC。因为口语交际使用更多的是双向交流,是动态交流。无论是在学校学习、公司实习,还是去应聘工作,或代表公司参加商务谈判、讨论问题、交流沟通都离不开言语表达。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将表达技能与07级学生毕业成绩挂钩[3]。无独有偶,09年3月山东经济学院燕山学院也开始施行“一口话”测试制度。这种针对市场需求开展的就业指导服务,契合了经管职业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较高要求。这是应用语言测试方式的一大进步!
三、大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 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指出 :教育应当培养未来人才的四种基本能力――认识世界的能力 ,共同生活的能力 ,参与合作的能力 ,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而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与展现都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语言素质的教育自然而然地成了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我国的应试教育已经让很多人习惯于沉默寡言或照本宣科。这种口语表达现状严重地束缚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削弱了大学生的竞争力。
言语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能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社交能力、性格情操、礼仪风度等。加强对学生语言素质的教育 ,是培养开拓创造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就必须重视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在市场经济中就业竞争的胜出率。社会交际的实际需求要求学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基础教育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应试教育的模式,绝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非常欠缺。加之在“考碗”背景下出现的考证书、考雅思、考托福、考GRE、考编制、考公务员等等现状又使得学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锻炼交际能力。
言语表达能力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并训练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建议,以求信息接受者能够理解、明白、认知的能力。那么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言说能力的培养,如何大面积地开展交际言语的测评工作,一直是我们探索的课题。总结多年的教学经历,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1、开设丰富多样的校级公选课,提供综合素养供给平台。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校开设了“交际语言艺术”、“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公关语言艺术”、 “大学语文”、 “广告语言研究”、“人际交往心理学”“公共关系心理学”、“实用语言艺术”、“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结合每门课程的学习,设置一些相关的交际活动。比如,要求学生在临时组成的教学班主动寻找朋友,并且把寻找过程、交往过程记录成文,加以分析评价总结;要求学生设置调查问卷,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发放,将收回的调查问卷分类总结,写出书面报告;要求学生主持小型座谈会,就校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评价;要求学生在校园或附近社区就某个问题进行寻访,完成分析报告;提供文字材料,课堂开展讨论或辩论等等的言语应用活动。当然,因为是公选课,所有的课程学生有权自由选择;因为是公选课,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有着很大的差异;因为是公选课,口语表达能力的课堂训练极其有限。这个方面还有待相关的管理部门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来整合、调整、梳理并完善。
2、加强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激发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育过程不仅发生在学校和课堂,还发生在众多不同的环境中,教育产生的结果有时常常是无目的的,无目的的结果可能比有目的的结果更有意义。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 年在其《教育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它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隐性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中学习到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行为和情感态度,具有“潜在性”。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还具有涉猎范围的宽广性。隐性课程打破了显性课程固有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呈现一种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经验的状态;隐性课程更多地体现为非物质性的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性文化现象,有助于弥补作为显性文化现象的正规课程的不足,潜移默化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作为重要的隐性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正常的生理发育。校园建筑、校园设施和校园美化物等物质文化有助于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培养。
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倡导优良的校风和班风,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 “学什么”和“怎么办”,让隐性课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我们认为首都师范大学08年开始在学生中开展的“校长邀你喝下午茶”、“校长助理招聘”等系列活动就是与提高大学生言说能力有关的隐性课程建设的最好尝试。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言说能力,解决困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建设文明社会培养一批批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注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6号.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Z]2003年5月15日
【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策略
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还未完全走进社会。尤其在中国,学生在大学前社会经历很少,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获取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书本上的。因此,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成为了重中之重。在大学校园中道德素质水平下降甚至频发的犯罪案件,让我们更认清构建养成教育体系的迫切性。适当的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打造日趋完善的人格。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内涵及其必要性
大学生养成教育内涵是以高校为主,在家庭、全社会的配合下,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通过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养成教育训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拥有走向社会后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调整的,通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习惯,并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规范就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习惯是一个人在实践里经过锻炼和学习所形成的倾向于条件反射的行为方式,它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习惯不是天生的,需要教育者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形成的,在形成后可以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或者行为模式。所以习惯可以反映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素质水平,可以说习惯就是道德,就是人格。因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成功的人格。大学生养成教育包括:规范教育、纠偏教育、陶冶教育。[2]
二、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年代,国外的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碰撞,当代青少年心理、行为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化,有更多种表达方式。但是当代大学生也有更多的困惑,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造成当代大学生中的知行脱节甚至行为偏差。
1.经济条件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前几代人产生了巨大的不同。他们拥有了更好的物质环境,但是相对而言也有了更多的物质诱惑。贫富差距也使个别大学生心理产生微妙变化,虚荣心理、攀比心理作祟。整个社会的日益商业化使得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愈加功利性、现实化,理想主义和理想价值淡化。大学生与成人相比,相对来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但可塑性较强。在当今多元价值观条件下,大学生中频频发生道德行为的失范案例。例如当代大学生渐渐不讲求实际,而是追求实惠。享乐主义越来越多的表现在大学生身上。表现严重的案例就是由于道德价值观念的模糊而发生行为偏差,最终演变为犯罪行为。
2.家庭环境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孩子最早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都是家庭所赋予的,然后才是作为学生作为社会人时形成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大学生父母及其亲属的文化修养、家庭中的文化氛围都是养成教育的最有力支撑。现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学校应试教育的双重压力,很多父母首先关注的是孩子的智能开发,却忽视基本的道德教育、行为习惯等素养的培养。很多家长在品德培养的过程中空洞的说教,而自己又不能在实践中说到做到。这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使孩子迷惑,也导致孩子心理和道德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当代大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出生后就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接受全家所有无私的爱有时甚至是溺爱。这造成一部分学生有自我意识强、虚荣心强、孤僻懒散等问题。
3.学校教育环境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大学生所在的第一环境就是高校,高校为大学生营造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影响是深远的。国家对高校教育逐步加大了投入,高校的硬件条件也在逐渐改善,但是一般高校都着重建设教学的软硬件,却忽略了大学生精神文化的发展。养成教育中多采用课堂知识的强行灌输,缺乏将道德行为规范在大学生自身内化的过程。高校着重提高的是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的数量,也就是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然而,大学生所在的道德环境是否健康,养成教育的方法是否适合当代大学生,这些都没有深刻的被教育者思考和实践。大学生在高校阶段是和社会实践接轨的特殊阶段,正处于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终生受益。反之,如果让各种不良的环境作用于大学生身上,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后果就会不可估量,在高校也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警示我们。
4.传媒环境条件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海量的信息通过电脑、移动设备、电视等各种多媒体设备涌入大学生的生活。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大学生可以获取更全面的知识丰富自己,但也会主动或被动的接触到很多不良的信息,使他们堕入深渊。大众传媒形成了一股文化力量,这种力量使大学生中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习性。大学生通过模仿一些媒体上的暴力犯罪过程,导致心理逐渐畸形,最终走向犯罪道路。还有一些媒体为了点击率编造一些不实新闻,集中反映社会的阴暗角落传播消极情绪,让没有社会实践经验还不能清晰分辨真假的大学生对社会失去信心,不能以积极心态认识真实事件,甚至出现逆反心理。更有媒体不顾社会影响,报道一些夺人眼球的新闻,画面不堪入目。媒体信息的世俗性使大学生的审美倾向于呈现感性化、个性化、低俗化和庸俗化。可以说,现在的各种媒体报道的海量信息鱼目混珠,如果任由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获取信息,且仅凭借大学生的自觉性是很难控制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方向的。
三、当代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策略
1.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针对性教育活动。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反复灌输道德观念的理论课程,从实际授课效果来看效果并不突出,而丰富多彩的集体教育活动更有生命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塑造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养成道德能力。[3]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分阶段进行,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和专业特色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活动。在入学初的军训里可以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和集体主义精神;在低年级着重培养个人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到了高年级,养成教育需要着重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在思想上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情况,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就业实习阶段应当培养大学生的适应和处事能力,培养创业竞争意识,为就业做全面准备。
2.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统筹资源。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系统地开展,在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参与其中。因为大学生处于人生承上启下的特殊时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方位配合,哪一方面都不能留下空白,否则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观念就会乘虚而入,使整个养成教育系统前功尽弃。[4]在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来看,由于大学期间大学生所处的主要位置是在高校,家庭和社会相对来说影响被弱化。因此高校就应该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责任。需要分析大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制定出相应的规划做出全面部署。统筹各种资源,推进大学生养成教育,形成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长效体制。在养成教育过程中高校要统筹校内团组织、学生组织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各种资源,高校还要统筹解决大学生在校和毕业期间的问题和需求。
3.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行为训练。大学生养成教育尤其要重视行为训练,因为习惯是后天不间断训练而形成的,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做相应的正确的行为习惯训练。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场合为大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而这种习惯形成后不需要大脑的思考回忆,就会自然地、应激性地发生作用。在行为训练中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总结为三种:一是“中心扩散法”。在使用这种方法之前要先分析相关的习惯,什么习惯是最核心的,把核心习惯抓准了,顺其自然其他的好习惯就形成了。二是“阶段法”。不同的行为习惯要视其特点在大学生不同的阶段实施,在大学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达到训练成果的最大化。三是“循环法”。由于习惯形成的长期反复性,形成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循环,螺旋上升的形成。也就是说要有训练的持续性,在不同的时间段要进行重复的行为习惯训练,以巩固前期训练的成果。这三种方法在行为训练中可以结合利用并循序渐进。在行为训练前做好理论分析,行为训练时讲究方式方法,在阶段性和全部行为训练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不断完善的行为训练方法。
4.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规章制度建设。在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不仅能够保障养成教育顺利圆满的进行,更是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前提是完备的规章制度建设,管理不仅能保障育人工作正常进行,而且使育人活动有正常的秩序。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全面,要全面覆盖大学生在高校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上课制度、寝室宿舍制度、奖惩制度、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等。二是要细致,规章制度制定的越细致越明确操作起来越方便,越不容易产生歧义。三是执行起来要严格,要有专门的组织和人员负责规章制度的执行。在纪律严格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知识问答等活动方式让同学们对规章制度详尽的了解,进而可以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在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听取大学生意见充分发扬民主,这不仅能让规章制度更加完善,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程轶宏,汪小飞.大学生养成教育之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1,(3):73-74.
[3]杨敏.高校养成教育及其实施途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