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

时间:2023-03-03 15:56:34

导语:在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

第1篇

【关键词】教学案 高中生物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84-01

我国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讲授,轻实验技能和学生自主学习。为此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新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注入了活力,使传统课堂焕然一新,生机盎然。而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一、课堂有效性的基本特征

生物课堂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学生通过高中生物本节的课堂学习,取得具体地进步——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等。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特征:①以学生发展为主旨;②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③教学生态和谐平衡等等。

二、教学案的编写要求

首先应该明确:《生物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大纲》、《江苏省生物考试说明》和教材是教学案的编写主要参考和依据。教学案方便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与具备的经验,主动的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活动。

1.教学案的编写要借助于高中生物教材

教学案的编写要依据高中生物教材,要多看《高中生物教学参考》,要体会教材中的教学思路,实验设计,前后逻辑关系。要一课时一个学案,完成当堂课程目标,力争做到课课清、周周练。

2.教学案要有利于学生学习,体现“导”的思想

教学案要有导学提纲,质疑、对抗贯穿始终,在知识的重现、产生、梳理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案的引导下,学习生物学的课堂知识,提高生物学的实验技能。学生按照学案上的指导找出问题:本节新课,《生物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还有哪些知识点辨别不清?……然后学生在教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课本自行解决;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在小组范围内讨论。这样既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又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案中设计的问题在体现“导”的同时,要注重问题的梯度,要满足各层次学生的要求,表达的问题要简洁明确,能突出重点。只要我们老师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教学案适当引导、循序渐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将会非常好。

3.教学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所教学生之间的差异

教学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爱好不同和认识水平不一样,要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要注重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性,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培养自信。

三、教学案如何编写

(一)课题

要按照本节课教学要求设计,一节课一课时,包括本章名称,本节名称。

(二)教学目标及考点能级要求

要依据《生物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大纲》的要求,课堂始终贯彻三维教学目标,要依据《江苏省生物考试说明》明确考点能级要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生物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突出重点才能使学习“削繁去冗留清瘦”。突破难点才能化难为易让学生茅塞顿开、拾级而上。如讲《酶》这一节时,酶的发现过程是导入,酶的特性是重点,酶发挥作用的本质是难点。

(四)基础知识梳理

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知识是课堂的核心,在生物教学案的设计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应用。

(五)拓展与联系

教学案在把握本节教材的同时,可以对有关知识进行拓展与联系,前瞻后连,既能夯实学过的知识,又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铺垫。例如:通过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一主线可以将必修三《生物与环境》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与联系,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和多角度的认识。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知识的灌输,而是在于学生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实践和概念基础,构建他们自己的高中生物知识网络。

1.拓展重点概念

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需要依据生物学的概念,拓展重点概念,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概念的定义﹑背景﹑适用的范围,再逐渐由单个的概念逐渐积累起来,找出其中的联系,逐步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概念网络。因此,拓展重点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2.拓展重点原理

高中生物学中有许多知识都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相联系,对这部分内容需要加以拓展和联系。例如学习《光合作用》这一节时科技结合温室大棚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谈起,通过控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如何对光合作用的过程产生影响,加深对光合作用的认识。

3.拓展生活中的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使教学生活化,充分运用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学有关的现象、生活经验,做过的有关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中常用的加酶洗衣粉为什么用温水浸泡后洗涤效果更好?用冷水或者开水效果却不好?通过案例,让学生感性认识“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接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应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进一步予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拓展生活中的案例,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六)例题精析

努力挖掘典型例题的知识落点,生物学的原理,知识背景,从而建立已知与求解的关系,答案的组织。以达到抛砖引玉、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例题精析学生对所学的本节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教师再因势利导对知识作一些必要的点拨、拓展、归纳和总结,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知识主线,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学会从整体上认识。

总之,运用教学案一体化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是将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推向深处的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生物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艰巨而神圣的工作。虽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是问题,但我会力争做到“授之以渔”,只要我们勤摸索,多总结,从细节入手,从单点突破,必将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影响高中生物教师课前反思的因素

(1)教师的责任心和道德感“一般说来,缺乏道德感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迫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有时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是一种自我责难。因此,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道德感的教师是很难把教学反思进行到底的。”从我们学校每学期学生对教师的评议表中可以看出,学生们最不喜欢的教师不是教学水平差的,而是没有责任心的;如果有学生说,老师,你不负责任,对于教师们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污辱。在办公室里,有一次听到某位教师回来说到某个学生说她不负责任,她就特别委屈和生气。

(2)情意状况。情意状况是针对教师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情意状况,主要包括工作热情、意愿、动机、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就现阶段而言,与其他高中教师一样,高中生物教师的情意状况较差,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对目前的资薪状况不满意,认为付出和收获间的差距太大,工作积极性较低。

(3)考试制度。考试制度会影响学科地位,从而给不同学科的教师创造不同的机会,机会多少会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例如,江苏省的高考模式为3+1+1,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其中又以数学的地位最为突出,所以各学校对数学都非常重视,数学老师在高中的地位是非同一般,这给数学教师创造了许多发展的机会,与数学相比,生物等学科均属于小学科。以我们学校为分例,一个年级15个班级中只有3个班级是选修生物的,这样最多就只需要三个教师负责高考班,其余生物教师就欠缺发展的空间,工作自然缺乏动力。

(4)学校管理。在学校管理层面,第一,促进教师反思能力提高的监督制度和教师反思能力提高的合作制度均不健全;第二,在反思性教学文化的建设方面,教师共同研究的氛围不浓厚;第三,在反思能力评价制度方面学校管理也存在不足,除了以教学成绩来评价教师以外,没有别的评价系统,即使有一些学校愿意从学生角度对教师进行评价,但由于学生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大,评价的主观性太强,不能对教师做出全面公正的评价,学校对学生评价的结果不够重视;第四,学校供教师学习和利用的教学资源不足,不能满足教师对反思性教学的要求。例如,教学设备破旧、损坏,能够使用的不多,优秀教师的展示课不多,同时由于电子设备的普及程度低,教师不愿意阅读专业书籍等原因,图书馆藏书不多,在馆藏书籍中有很多都是多年前的旧书。

二、高中生物教师实现课前反思性教学的途径--备课

备课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环节,也是课前必须的准备活动。备教材、备学生是其主要的两个方面。我们无锡市的生物教研员陈严老师说过,教师在备课时手边要准备3本书: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课程标准,这说明备课需要充分而详细的准备。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要逐字审读,力求深刻理解教材,在编写教案时,用词要准确。在教学中我们是活用教材教,而不是死教教材,所以,在备课过程中必需明白,教材中哪些东西是应该删减的,哪些是需要补充的,哪些知识点的呈现顺序可以调换,以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人教版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三“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一节中,有这样一部分内容:“桑椹胚进一步发育,细胞开始出现分化。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称为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沿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的、个体较小的细胞,称滋养层细胞,它们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细心的教师会发现,这段文字在描述上有一个小的失误,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称为内细胞团,这个地方应该是称为内细胞团细胞,内细胞团细胞组成了内细胞团。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就需要这样细心,逐字逐句解读教材,教给学生最准确的知识,避免因为备课不充分造成知识传授的低级错误。

第3篇

关键词情境创设;HPS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

HPS教学是英国科学教育学者孟克和奥斯本依据建构主义提出把HPS(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融入到科学教育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高中生物科学史教育能够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创设活动情境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技能,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教学方式。在HPS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创设多动活动情境不仅让学生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收获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还发展了学生的情感态度。笔者根据在一线教学中案例谈谈几种创设活动情境在高中生物HPS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1.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中HPS教学模式的简介

高中生物HPS教学模式一般包括一下几个程序:

1.1演示现象

利用多媒体或实验演示自然现象,将学生引入到科学现象中,让学生提出科学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1.2引出观点

教师通过引导和提示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观点不能脱离本节课的主线。

1.3学习历史

形成观点后,教师陈述早期科学家关于这一现象的观点,同时陈述这些观点产生的背景和条件,让学生移情于一个科学探索中。

1.4设计实验

教师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检验已产生的观点。

1.5呈现科学观念和实验检验

通过对自然科学史的演绎和验证实验的设计,从而水到渠成的引出科学的观念和科学观念的检验案例。

1.6总结与评价

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使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精神,巩固深化知识体系。同时要引导学生评价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索中的方法和局限性。

2 HPS教学模式中创设活动情境

“创设活动情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在HPS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根据科学史的发展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程度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创设辩论赛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HPS教学课堂中,教师陈述不同科学家的不同观点是教学重要程序之一,将陈述不同观点的程序改为学生的辩论赛,容易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案例1.“关于酶本质的探索”中引起酿酒中发酵的原因争论的教学。

在HPS教学中教师会陈述关于引起酿酒发酵的原因的不同观点,学生处于被动灌输的过程中,扼杀了学生主动探索的天性。如果改成辩论赛,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课堂上将全班同学分为两小组,一小组持有巴斯德的观点,一小组持有李毕希的观点,两小组分别为自己的观点找出有力的论据。

2.2创设建模情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

HPS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或板书演示来呈现科学观念,学生没有亲自动手参与,没有独立的思考,把老师的演示改为学生建模活动,会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本质。

案例2.“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生物膜结构的教学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构建流动镶嵌模型的原材料,讲解完磷脂分子结构亲水性和疏水性的特点后,引导学生先动手在小黑板上完成“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排布”的模型构建。其次教师介绍丙酮提取磷脂分子是细胞表面积两倍,得出细胞膜是由两层紧密排列的磷脂分子构成的结论后,学生再构建“细胞膜上双层磷脂分子排布”模型。最后根据流动镶嵌模型内容,学生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排布蛋白质分子。整个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教学过程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给了学生一个直观的生物膜模型。

2.3 创设实验设计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设计是HPS教学程序中对已产生的观点检验的重要程序。

案例3.“关于酶本质的探索”中毕希纳证实引起酵母菌发酵的物质的教学

教学中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解决巴斯德和李毕斯的争论的问题---酒精的发酵是由活细胞还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引起的,把陈述毕希纳的实验变为学生设计实验的教学过程。

教学中还可以在探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时,让学生应用已学到的知识,设计实验验证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也可以让同学用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验证比希纳提取的酿酶的化学本质?

2.4创设材料阅读情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科学总结是HPS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案例4.总结酶的概念

资料:人教案必修一P81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教师做以下的引导:(1)酶是在哪里产生的?(2)酶具有什么作用?(3)酶是什么物质?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总结出酶的概念,这样的引导不仅怎加深了学生对酶本质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案例5.对植物向光性原因的认识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资料,谈谈对对植物向光性的认识

资料1:长期以来,人们认识植物向光性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高于向光一侧,因此引起了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一侧弯曲。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课堂;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39-0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选题背景: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一直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问题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并学会学习,而在实际教学中,尤其在农村学校,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师生问、学生问的互动与交流,缺乏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也很少有学生能真正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更谈不上对现实情景提出自己的问题了。更有教师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只一味地灌输教材、教案,偶有学生提问,他甚至视其为捣乱课堂秩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应试,学生在“书山题海”中苦战,无暇也无力深入思考问题。另外现在初中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学生被动回答教师的问题,缺少了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合理交流,师生互动等情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它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各学科都在探究的话题,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很值得我们去实践中去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1、新课程: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

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学习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与人合作,形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标准》重要的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分类设计,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营造“探究”的“问题情境”。

2、高中生物:国家规定的高中学科,大多省份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有些省份也出版了不同的教材版本。但大致内容是一样的。人教版教材共6册,供高中学生使用。必修1、2、3为必学内容,选修1、2、3供学生自行选择学习,高考生物一般是除选修1、3外的5册作为考试内容。

3、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对学习文本实施自主学习之后自发或自觉地提出在学习中遇到的自己不能解决和希望集体研讨解决的问题的一种习惯。

4、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是通过学习个案的集体解析逐步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逐步养成思考思辨探究的习惯。学会科学地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以期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其思维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见人所不见,想人所不想。有时受某一现象启发而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是人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不可缺的重要因素。

5、高中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高中生为对象,以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为前提,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载体,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养成学生“敢想、善问、乐思”为归宿。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理念之首;“面向全体学生”是指既保证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获取知识,更是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创设灵活多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巧妙地启发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认识,建构知识的框架和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题实验目标和内容

1、课题实验目标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培养学生如何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增强学生质疑能力,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通过问题意识培养,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形成问题,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逐步在学习中不断发现,不断探索,成为学会学习的新型劳动者。

2、课题研究内容

(1)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2)如何树立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研究。(3)学生课内外自学中问题意识萌发、发展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运用观察法、调查法。对学生进行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问卷调查。通过在课堂中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师生互动情况、学生学习的表现,以获得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

2、个别访谈法。对学生进行访谈,以了解学生问题意识现状及缺失的原因。

第5篇

【关键词】学历案;学习目标;减数分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3-0063-02

【作者简介】唐凤,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210001)教师,一级教师。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指导,提倡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但是,以知识结构为中心、教师的主体地位突出等这样一系列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崔允t教授提出了基于学生立场的教案变革,并指出:学历案是教师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学生自主构建或社会构建经验、知识的专业方案。

学历案以“预期学会什么”为方案设计的起点,经历一个有指导、有计划的学习过程,最后以评价学生“是否学会”为终点。简单来说,就是学生怎样学会,主体是学生。学历案有“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个要素。在学历案的编制过程中,最难确定和叙写的就是“学习目标”,而学习目标的确定就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的过程,也是高效课堂的必要保障。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确定和叙写学习目标呢?

一、什么是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的概念及分类。

学习目标,即教师预期学生经历了学习之后形成的结果。按照涵盖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各级学习目标的制定都依照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最终落实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关注的往往是课堂层面的学习过程,但是,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某种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往往要经历一系列连续的学习过程,所以,能体现课程观的单元目标,甚至是学段目标往往是更加重要的。

2.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及叙写。

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有“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是与学生具体的学习行为相对应的:

学习目标的叙写在体现四个要素的基础上,采用三维叙写的形式:(主语即学生)通过什么样的过程,了解/理解/应用什么知识与技能,形成/具有/发展什么能力/态度/素养。

3.学习目标的制定过程。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从学情出发,将所学内容分解成不同层次的核心概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学习的途径和策略,同时,通过具体的课堂检测及时反馈学习的状况。

二、例析学习目标的确定

“减数分裂”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部分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首先,根据课标要求,确定关键词,拓展出本节的核心概念。

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通过什么途径能够学会什么。学习的途径是教师课前预设好的,学习目标也是可观察、测量和评价的。

由此,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确定下来:

1.绘制有丝分裂重要时期的图像,观察减数分裂的图像、视频,小组讨论分析、绘制减数分裂的过程,说出各个时期的特点,形成知识迁移、观察、分析的能力。

2.观察雌雄配子形成的图像和视频,说出异同。

3.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构建模型表示染色体、NDA的数目变化,尝试用相关知识解释常见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阐明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的方式,理解减数分裂和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通过什么途径能够学会什么,学习的途径是教师课前预设好的。学习目标既是学生的目标,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思路的载体,所以,学习目标一旦明确,也就实现了双重作用:教师的教学思路自然十分清晰,学生的学习目标自然十分明确。

三、反思与展望

笔者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高中教师,初遇学历案时,曾经满是抵触:已经有了教案为何还要编写学历案呢?有这个必要吗?在使用学历案教学一个学期后,感受颇深:学历案的使用让教师在教学中切实转变了观念,从以前备课时总是思考的“我该怎么教”转变为现在从思考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的“W生该如何学”。可以说,学历案的编制和使用的过程,促使教师对学习活动的过程、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体这样的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

在应用学历案进行的教学中,教师对学历案的编写设计是以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主线进行的,课堂活动也是学生的思考、讨论、生成等活动,很好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此外,应用学历案的教学,还很好地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学习方法和评价任务都是指向教学目标的,所以,提高教学评价的准确性,针对性极高的习题,既可以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也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当然,在实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背后,往往是教师大量细致的设计和准备:学习小组的确定、收集的资料与教学活动的适合程度、学生资料展示的形式和时间长短、学生探究活动的形式和时间等等,都需要教师在立足学生认知行为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过程进行耐心的指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学历案的应用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实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关于学历案,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好好地琢磨和摸索。

第6篇

关键词: 生物课堂 优质课 生成性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打破程序化、机械化、公式化的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把每节课上好,使每节课都成为优质课呢?一堂优质课的生成虽然需要预设,需要把握基本的程度与环节,但它更多表现在动态性、灵活性、生成性和创新性上。一堂优质课的生成,无疑是师生双向参与、共同交流努力的过程,把握和遵循其生成的设计准备过程、表达传授过程、观察指导过程及相应的要求,抓住生成过程的动态性、连贯性、调适性与创新性是最关键的。

1.一堂优质课生成的起始环节――设计准备

课前预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紧紧围绕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流程图如图1:

图1

图中各环节之间是一个循环系统,教师只有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在分析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依托教科书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已有知识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确定适当的教学媒体,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作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与反思,为下一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

课前的设计准备并不等同于教案的撰写,我们要思索授课过程中,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可能遇到什么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将如何应对,如何启发引导他们。教学设计是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也就是“为学习设计教学”,我们在备课时,应充分关注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背景,改变“零起点”的思维习惯,真正摸清学生的“现实起点”。在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升认知水平,帮助他们对生活中的生物学经验进行总结与升华,促进他们完成对知识的理性概括。除了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意志品质、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方面因素。这样就能更好地从学生的学习愿望、兴趣和实际需要出发,调整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设计教学活动等。

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保证,只有课前设计准备充分,才能为优质课生成奠定基础。

2.一堂优质课生成过程的中心环节――表达传授

课前的精心准备和形成教案,为授课成功奠定了基础,但并不意味着就能将课上好。有时课前的设计准备不仅不能为其生成优质课提供帮助,反而会成为表达传授过程中进行创新的障碍。教师在表达传授过程中要注意课堂的生成性,不要被教案束缚,陷入照本宣科的境地。教师表达传授过程中的生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借助语言、身体动作、表情、图像等方式,生动直观、绘声绘色地传授知识。教师要使用科学规范的语言,才不会误人子弟,抑扬顿挫的语调激趣提神,诙谐幽默使人赏心悦目,这样才能时时抓住学生的心。在传授过程中要善于将复杂的简单化,将抽象的具体化,将比较枯燥的变成有吸引力的。例如在学习有关蛋白质的知识时,由于高一学生没有有机化学知识基础,以致影响了氨基酸知识的学习和拓展,如果采用拟人手法剖析氨基酸知识,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归纳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时,可用简笔画把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画成人像(如图2),氨基酸的R基处成头部,C为人体的躯干,H为下肢,NH―为人的左手,―COOH为人的右手,学生运用自身部位形象理解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后,印象深刻,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

图2

2.2在表达传授的过程中,遵循“大法必依,小法必活”的原则,教师在课堂上不是重述教案的留声机,而是对课前预设进行丰富、拓展或调节重建。例如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节教学中,在进行模拟性状分离比实验时,可让学生在模拟完杂合子自交实验后,自己设计模拟测交实验。学生兴趣高涨,很快便摆好了实验用具――两筒小球,并开始实验。在实验中时,我看到一个同学在代表隐性纯合子的筒里摸了几次后,笑了,原来无论怎么样,都只有黄色的小,他只摸一个筒里的球进行统计,后来讨论时,他提出可不可以不设置代表隐性纯合子的一组,直接用一组来做,一样能得到实验结果。于是,我改变了原有的预设,让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可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又顺势介绍了花粉鉴定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说“预设”中体现了教师的匠心的话,那么在“生成”中则展现了师生互动的智慧与火花。教师要重视教学生成,但对价值不大的生成性问题,要及时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保证教学方向正确。

3.一堂优质课生成过程的主要环节――观察指导

观察指导伴随课堂教学始终,是课堂教学中体现师生互动的主要环节,它既表现在教师的表达传授之后,又渗透在教师的表达传授过程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及时有效地进行观察和指导,即要做到及时观察,及时反应,及时调适,及时指导。《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同学生可能由于所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个体特殊性。因此,教师头脑中要始终有学生个体差异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并通过观察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指导。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凭借以往积累的教学经验和设计准备过程中的预设应对学生生成的问题,另一方面运用教学机智,创新思维品质,因人因时因情境地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指导。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在具体实施教案时,经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疑问,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观察,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如,在组织必修1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时,我加了检测淀粉的实验,实验快结束时,发现一位学生正拿着淀粉与碘的混合液在酒精灯上加热,当我想阻止时,他发现了,立刻将试管拿离火焰,但这时他发现蓝色消失了,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及时抓住这个契机,让那位学生向全班学生介绍了操作及发生的现象,这时所有学生都很好奇,跃跃欲试,我问“为什么蓝色会褪去呢?”有的沉默,有的说是淀粉变性了,有的说是碘升华了……我给他们留了一个探究性的作业:查找相关资料,设计实验说明蓝色褪去的原因。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使学生在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

一堂优质课并不是教师在表达传授过程中能做到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就能生成的,还需要教师的“精心导演”和“精彩演出”,更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演出”和对学生的“演出”进行认真观察,并给予及时指导。只有这样,一堂课才会因设计准备、表达传授、观察指导而精彩,才是一堂有生命的课,才称得上是一节优质课。

参考文献:

[1]赵善程.应用人体比喻学习氨基酸知识.生物学教学,2008:4.

第7篇

1 精心设计生物教学课题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的生物教学课题的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如高中生物(必修1)的《分子与细胞》中的“物质跨膜运输的事例”教学课题的导入,教师可以从演示实验入手:在密封一层玻璃纸的长颈漏斗里注入蔗糖溶液,将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里的液面上升了。然后用纱布代替玻璃纸,让学生仔细观察,液面是否上升了,再将蔗糖溶液换成清水,液面将会怎样变化呢?

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导人生物教学课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后面的生物演示实验格外有兴趣,同时也真正理解了细胞确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的原理,这样使生物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在生动的演示与讲解中进行生物课堂教学,就会做到事半功倍之效。

2 设计好生物课堂提问内容,灵活运用提问方式

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它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也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切入点。生物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提问,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物课堂教学。教师在进行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时,应针对生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计出具有启发性的层层递进式的提问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果子”,处于不断的积极思维状态。这样的启发式教学,以主动启发,步步引入的方法来吸引学生,学生在积极思考中推导出正确的结论,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被提问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问题,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堂教学中,还要避免成绩较差的学生因回答不出难题而产生自卑的心理,要及时鼓励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产生的“思维火花”,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内在动力。

3 认真设计生物学实验的教学

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的生物教案都是要求教师按照生物教科书上给定的操作程序和药品种类进行实验。在高一开设的生物实验选修课中,教师可以试行改变方法,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实验技能,自主地设计生物实验报告,设计实验操作程序,预见实验的操作结果。如学生在自制泡菜的实验中,很多学生过去很少知晓或没有接触,在进行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操作程序,使他们感受到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无法体验到的生活乐趣。在生物实验选修课中,实验专题的选择多数也是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这些生物实验既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4 教学设计时应注重生物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第8篇

【关键词】教学观 教学目标 学习主体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84-02

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不久,教师们在教学中感觉很迷茫,原因是新的课堂规则和秩序都变了。改变教师原有教学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习惯,就像改变一个人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的总体看法。教学观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决定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如何行动。例如,一位把教学看作是“灌输”的教师,就会以讲解知识让学生通过记忆。背诵或大量练习来掌握他所教知识;另一位教师把教学看作是一种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他则会通过组织活动、创设情境、探究问题等方式让学生自主、主动地去发现和领悟需要掌握的内容。因此,教师不仅需要了解相关教学观的理论,而且需明晰和审视自己头脑中的教学观。

教学观是有关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质量与评价等的一系列具体的看法。这些认识,从教学目标看,表现为对“为何而教”的思考与回答,如为了传授知识、传递人类文化或为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个性形成、道德品质养成等。从教学过程看,表现为关于教学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学活动的展开步骤等问题的看法。总体教学观的主要精髓渗透或蕴含于这些具体的教学观之中,又通过具体的学科或活动内容的教学表达出这种总体的思想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 教学是积极的交往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是以话语情境为载体和依托的,是师生之间的一种语言、心灵交往过程。教学只有在友好的话语环境中,学生才能主动地表现完整和真实的自我。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有突破,而且在实践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成为朋友,要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中学习,要使学生在与同学间的研讨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感觉到学习过程是一种愉悦的享受过程。

二 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要给学生留空间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大地变革了课程和教学模式,提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创造者,课程资源的组织者,教材只是资源之一,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样,教学设计问题就是教师首先要面对的。传统教学强调的备课有“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由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三统一”,教师备教材时不可能有多大的突破或创新,更多的是理解和体会。教师是教学活动组织的主宰者、组织者和决策者,教学设计应从整体考虑,使参与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以最佳的方式组织起来,并在活动的各个关键阶段合理地展开、相互作用,从而最有效地实现期望的教学目标。“新基础教育”把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作为“共通目标”,即第一个层次的目标,它的落实必须经由第二个层次的价值重建,即学科教学价值观的重建,这一层次的价值观重建要通过教学内容加工、教学过程设计以及课堂上的实施而转化成为一个实践的、动态实现的过程。具体表现为:(1)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为学生认识、阐述、感受、体悟提供不同的路线、独特的视角以及亲身的经历体现等,这需要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层开发;(2)按照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重组教学内容,将结构化的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与人生活世界的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与发现和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的沟通;(3)综合设计弹性的教学方案,也就是按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事先策划结合起来。“新基础教育”主张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因而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要引入弹性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新基础教育”提出了一整套教学方案设计的要求,包括格式上的教学目标设计,目标要清晰,具体针对学生实际状态,考虑学生发展的可能;教学内容设计上,体现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体现灵活结构性,体现学科教育价值;教学过程设计上,考虑师生双方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并在教案上清楚地呈现出来,考虑双方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开放性的设计要有度、有弹性。

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第1章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来浅析教学观的转变。

在课堂教学开始,复习一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然后创设教学情境:豌豆种子子叶为黄色的豌豆,它的种皮形状一定就是光滑的,而子叶为绿色的豌豆,他的种皮的形状就一定是皱缩的?学生会有两种猜测:如果两对遗传因子相连接在一起,那么就像只有一对相对性状一样,会符合分离规律,子二代中就只有两种表现型;如果两对遗传因子是分开的,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结果?这样就能顺利引入新课。学生自学杂交过程,老师提问绿色圆粒、黄色皱粒和亲本有什么关系,引出重组形状的概念。由性状比例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教师提问和3∶1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教师引导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学生思考每对性状是否符合分离比,主动用教材实验数据验证。如果对每一对性状进行单独的分析,如单纯考虑圆和皱或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其性状的数量比是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得出结论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于(3∶1)2,性状发生自由组合。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发生自由组合呢?带着浓厚的兴趣学生会去研究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这节课就这样在师生互动中顺利地完成了。

笔者对比以前的教学设计,发现此教学设计流程教学效果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水到渠成。教师真正成为了教学的组织者、策略者,学生也真实地体会了学习过程。可见,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过程,教师应成为导学高手。

参考文献

[1]徐超富.现代教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回顾与展望[J].长沙大学学报,2005(1):107~109

[2]张海和.《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的评价理念和原则[J].生物学通报,2005(3):25~27

[3]马明.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生物学通报,2006(4):32~34

第9篇

【关键词】新课标 教材 教学

一、对教材的处理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由于教材中有不少实验材料和教学中涉及的有关文字、图片等资料都需要提前准备或搜集,因此教师必须提前备课,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将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资料准备好,才不至于临到要用时,才发现还没有合适的材料,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建议教师的储备课最好是提前备出一个单元。至于需要学生课前准备的工作最好提前一周布置,而且要做好落实工作,如课前交上来,或指定课代表课前进行检查、记录等。

2.新教材中的插图较旧教材大大增加,这些插图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字同等重要,具有很好的直观效果,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新教材不再像旧教材那样对每副插图配以大段的带有解释性的文字说明,因此导致许多学生对课本中的插图重视不够,往往是看一看就过去了,并不仔细去深究这些插图所包含的知识和信息,而这些问题又恰恰是各类考试中对学生进行考查的一个重点。因此,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这些插图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如:必修1中的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与呼吸作用过程示意图;必修2中的基因的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示意图等。

二、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困难和疑惑

1.探究教学活动耗费的时间较多,加入学生探究实验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时间问题,由于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仪器使用都不会,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这也迫使我不得不又占用课堂时间进行介绍和讲解,因此常出现实验时间较仓促,有时做完实验却没有了总结的时间,甚至是出现了还未做完实验就已经下课了的情况。

2.在课时的安排上,我感觉有不少章节的授课是“高不成,低不就”安排一节课讲时间很紧,但安排两节课来上,时间又多了,且按目前所给的一周两节课的课时,也不允许你把战线拉的太长。

3.新课程教学更适合于小班授课和开展小组讨论,目前多数学校的班级教学规模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究学习的全部过程。因此这种学习方式对一些规模较大的班级来讲操作起存在一些难度。

4.探究学习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难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学生探究的很高兴,但探究后在脑海中形成的知识点却非常零乱,若再不记笔记,那么到了考试的时候,很难自己把课本中的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所以有不少同学在复习时感到很茫然,不知该复习什么、怎样复习。

三、教学教法的体会

上述几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困惑着我,因此本人经过多次尝试,总结一些教学经验,通过这些经验在某些方面能够使上述的矛盾得到缓解甚至解决。

1.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先学后讲”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点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备课时我们应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这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时间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