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节能减排工作要点

时间:2023-03-03 15:56:45

导语:在节能减排工作要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节能减排工作要点

第1篇

一是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工作部署。年初,市林业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制定了《20*年*市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方案》和《20*年*市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由常务副局长召开工作会议,在总结并推广各区、县(市)的先进经验的同时,对*年提高全系统职工科学素质工作做出了认真部署;二是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爱鸟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广泛组织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林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科学素质,使其养成保护自然的良好习惯。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知识宣传,号召林业人员从身边小事做起,开展“节约一滴水、少烧一根柴”活动,增强了林业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和对保护资源、节约能源的认识;三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在林业职工中推广林业实用技术,开展学历教育、成人教育,并建立了培训制度,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作,对基层单位科技人员进行不定期培训,提高了林业职工的技术水平与科学文化素质。并通过科普日、林业科技活动周、林业科普展览、科普大篷车、组织林业科技知识报告会等活动,向林业职工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四是加强指导,普及推广新技术。组织编写了《林业实用技术》、《林业科技知识》等技术资料,印发给各基层单位,并在一些地区建立实验基地和生态示范区,推广新技术在林业建设与养殖方面的应用。在各区、县(市)组织技术人员对林业养殖农户进行讲座和集中技术培训指导,提高了农户养殖技术与科技水平;五是组织学习培训,提高科学素质。通过开展向先进地区派遣考察团等方式,开阔了林业干部的视野,拓宽了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使他们了解了科技发展的方向,对开展林业建设与科技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市妇联启动“绿色家庭.节能减排”行动为宣传普及节能减排知识,树立节能环保新理念,实现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生活新方式,8月6日,由市妇联与中国人寿*分公司联合开展的“绿色家庭.节能减排行动”在欧洲新城社区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将深入全市百个社区,全面普及节能减排知识,组织节能减排专家、家庭环保志愿者等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以及举办环保知识竞赛和节能减排模范家庭、示范社区评选表彰活动。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妇联已通过开展“参与节能减排,共建美好家园”主题宣传活动、“拒塑行动”等专题活动,以及向社区家庭发放《致全市家庭的一封公开信》、环保布袋及宣传品等形式,为我市社区居民树立节能环保理念、养成环保节约的生活新方式打下了良好基础。

市环保局环保“大篷车”驶入一面坡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使“节能减排、共建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能够深入农村、深入农户,近日,市环保局宣教中心组织党员干部,来到尚志市一面坡镇开展了环保“大篷车”巡展活动,并组织表演了“节能减排、共建生态文明”文艺晚会,同时向观看演出的群众发放了600余本环保知识手册。他们还到一面坡镇中心小学校,为学生送去了500余册科普图书,并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向一面坡镇5个村的20多位种植、养殖专业户代表宣传了生态文明知识。

我市“20*航天科普巡展”活动圆满结束“20*中国航天科普巡展”自8月5日起在我市首次展出以来,吸引了3000余人次的青少年前往参观。本次活动是团市委、市教育局、市科协、市学联等单位联合在我市青少年中组织开展的暑期科普教育主题活动之一。“20*中国航天科普巡展”荟萃了载人航天、人造卫星、月球探测等40余件实物与模型,以现代手段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及科技实力,普及了航天科技知识,并培养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热情和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巡展期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朴逸也亲自到现场参观,并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8月15日,“20*中国航天科普巡展”活动落下了帷幕。

第2篇

《通知》公布了今年工业通信业标准化的六项重点任务:深入落实标准化改革措施,构建新型标准体系;实施标准化提升工程,加快相关标准制定;强化标准体系建设,综合推进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提高国际标准转化率,推动我国标准“走出去”;加强标准的宣传与实施,有效发挥标准作用;持续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通知》指出,要持续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体系。全面完成工业通信业推荐性标准和计划集中复审工作,通过确认一批、修订一批、废止一批、转化一批,重点解决推荐性标准体系中存在的交叉、矛盾和滞后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俗继逑档男调性、配套性、科学性和适用性。继续提升新立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中的重点标准、基础标准,以及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节能与综合利用等公益类标准比例,推动推荐性标准向政府职责范围内过渡。

《通知》明确,要综合推进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大力提升信息通信业技术、服务及安全保障标准水平,同步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加快新型网络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完善宽带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

第3篇

株洲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突出节能减排工作重点,以促进国家环保、产业和金融政策协调配合为出发点,以实施“绿色信贷”为切入点,着力发挥“绿色信贷”对节能减排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对节能减排的金融服务,力促株洲市节能减排全覆盖工程顺利推进并取得良好成效。2010年,全市SO2烟尘、COD排放分别为7.17万吨、6.18万吨,分别比2005年末减少3.37万吨、0.6万吨,万元GDP能耗为1.27吨标煤,比2005年下降21.5%,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1%,超额完成了减排目标。其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推动,奠定“绿色信贷”基础

一是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约束,增强行政推动力。株洲市政府与省两型办联合印发《株洲市节能减排全覆盖试点工作方案》,市政府办印发《2010年节能减排工作要点》,从全市石化、冶金、建材、电力、交通、市政、卫生、文教、农牧等十大行业中选取首批42家单位开展水、电、油、煤、气等五大领域节能减排试点工作,规定各试点单位要从加强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优化等九个方面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对逾期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将采取项目信贷限批与执行阶梯水价、电价等制裁措施,督促试点企业全力推进节能减排。二是推广节能减排应用技术,形成市场推动力。为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株洲市政府一方面积极宣传、推广应用近年来市内企业在节能减排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如以南车株洲所光伏逆变器、醴陵市顺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陶瓷窑炉余热利用技术及装置、株洲蓝宇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水煤浆锅炉等为代表的专利技术等;另一方面下发《关于征集株洲市节能技术服务企业的通知》,在报纸等媒体征集节能技术企业启事,加强与市外乃至国外先进企业合作,整合资源,高效率推进节能减排全覆盖工程。目前,已有国内外多家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市内企业等加盟成为株洲市节能技术服务企业,形成了开放竞争、充满活力的节能减排应用技术市场。三是落实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增强财政导向力。2010年,株洲市落实到位各级财政节能减排奖励和淘汰落后产能补助资金1.48亿元,其中,株洲市财政除到位6000万元配套资金外,还安排了257万元资金用于市内节能减排项目专项奖励;“十一五”期间,株洲市共有181个节能技改项目享受了财政专项奖励,有力推动相关节能技改项目的顺利实施,带动相关投资93亿元,为“绿色信贷”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政策引导,指明“绿色信贷”方向

一是强化信贷引导。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在认真研究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主动吃透当地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规划、调查摸清株洲节能减排底数的基础上,制定《关于实施“绿色信贷”促进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商业银行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原则,对涉及节能减排的贷款实行分类管理、分别授信。对鼓励类的投资项目,要简化信贷手续、优化金融服务、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对限制类的投资项目,要区别信贷存量和增量,不予或减少信贷支持;对淘汰类的投资项目,要停止各类形式的授信,并采取措施收回或保全已发放的贷款。二是制定“绿色信贷”名录。人民银行株洲中支紧紧围绕该市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项目资金需求特点,编制《株洲市金融支持“低碳经济”重点企业及项目名录 》,以文件形式下发给辖内各金融机构,为辖内金融机构开展授信业务提供指导。该《名录》按节能减排、两型社会、科技创新、污染治理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共涉企业及项目143项,涉及总投资910.04亿元,其中:自筹资金789.61亿元,其他资金6.72亿元,资金缺口113.71亿元,已标注计划减排量1.25万吨。三是建立节能减排企业信贷“黑名单”制度。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根据该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实施安排,分批次提前向全市各金融机构计划关停并转节能环保企业名单,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禁止对计划退出的36家企业发放贷款,对涉及的有关企业原有652万元贷款及时做好清收保全工作。四是开展“绿色信贷”导向效果评估。将“绿色信贷”作为信贷导向效果评估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评估体系和制度,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绿色信贷”的自觉性。

三、流程再造,健全“绿色信贷”机制

一是建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长效机制。各商业银行积极将国家环保标准内化到信贷管理的全过程,从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到合同签订、贷后管理等各阶段,都提出具体详细的绿色管理要求与关注重点,同时,在信贷管理的动态过程中,积极引导客户企业采纳并达到通行的环境与社会标准,严格信贷准入条件,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二是建立银企“绿色信贷”无缝对接机制。举办节能减排暨“绿色信贷”专场银企洽谈会,对接项目64个,金额78.29亿元,其中,现场签约项目16个,金额27.89亿元 ;打造湖南省首个中小企业金融网络服务中心,为全市节能减排企业提供集金融政策宣传、信贷产品推介、金融网络超市、企业网上申贷、对接成果展示、银企交流沟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该中心突破传统信贷申请上的人员、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银行与信贷客户点对点无障碍对接,使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快捷便利的贷款申请服务,该中心运行以来,已受理网上贷款申请382笔,金额33260万元,成功发放贷款49笔,金额3826万元,正在办理的贷款15笔,金额1168万元。三是建立环保信贷信息共享交流机制。探索建立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发改委、经委、环保局) “三位一体”的节能减排融资项目流转制度,联合市发改委、环保局等部门,借助中小企业金融网络平台建立节能减排项目库,定期公布及时更新辖内节能减排项目投资信息,通报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政策和目录,帮助银行准确把握环保政策,有效开展“绿色信贷”。

四、有扶有控,把握“绿色信贷”重点

一是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和改造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和改造的信贷支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改造有色冶炼、化工,陶瓷等传统产业,重点发展交通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医药食品、新能源等节能减排优势产业;加大对投资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和改造的信贷支持,按环保要求严把项目准入关,引导企业在节能减排科技研发上加大投入,从源头上推进节能减排;加大对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和改造的信贷支持,引导企业淘汰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产品,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二是加大对清水塘循环经济区的信贷支持。近年来,先后投入60亿元用于清水塘循环经济区的技术改造,重点支持株冶能量循环链和环保产业链改造项目,支持智成化工实施中成碱法回收烟气及烟尘治理,支持醴陵74家陶瓷企业实施完成油改气窑炉改造,实现经济和环保效益双赢。并通过典型引路和信贷倾斜,引导株化、华银火电、车辆厂等一大批企业也相继走上向银行借贷加大投入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三是积极有序实施“两高一剩”行业信贷退出。积极支持对高能耗、高污染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采取淘汰退出、责令停产、停产治理、限期治理、搬迁等方式,强力推行节能减排。近两年来,株洲市共关停123家污染严重企业,淘汰落后生产线113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79家,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100多个,限期治理工业废气污染项目183个,对市内459根烟囱拆除284根;在钢铁、造纸、洗水等行业进行集中整治,关停72家造纸企业,依法取缔42家钢铁企业,对123家500头规模以上的农村禽畜养殖场全部完成污染整治。2010年,株洲市金融机构共发放绿色贷款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1%,退出“两高一剩”行业贷款3.2亿元

第4篇

开展“质量兴县”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提高我县整体质量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县经委在县政府的领导下,承担着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节能降耗等等任务。按照东质兴办[2012]1号文件要求,发改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所承担的相关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开展了自查,并将有关情况小结如下:

1、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截至8月末,全县规上企业数已达290家(含原美菱集团下辖的10户企业),比2009年增加49家,预计当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有望突破60户,超过300户。1-8月份累计完成产值164.7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工业增加值48.3亿元,同比增长22.3%。预计全年规上企业可完成产值26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5亿元。一是认真谋划工业经济发展工作。认真总结我县工业发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谋划我县经济发展的目标,起草编写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二是组织申报市“双千工程”项目库。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征集工业技改项目,积极帮助指导项目单位编报项目申请入库材料,截止目前成功组织推荐74家企业计75个项目进入项目库,其中54个项目属于“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类,10个项目属于“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类,7个项目属于“科技创新类”,4个项目属于“两化融合”类。三是扶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为进一步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我县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组织我县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参加了市企业技术中心暨创新能力建设工作会议。积极帮助指导企业准备相关材料申报省市企业技术中心。截至目前,我县已有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2、工业投资完成情况:前三季度,全县工业投资累计完成7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3.4%,同比增长28.1%,预计全年可完成工业投资100亿元;前9个月,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3亿元。

3、节能降耗完成情况:上半年全县万元GDP能耗为0.7166吨标准煤,同比降低0.49%;全县规模工业产值能耗为0.1679吨标煤/万元,同比减少1.09%,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5124吨标煤/万元,同比减少1.12%;34家重点耗能企业上半年已完成节能43474.6吨标准煤。预计今年万元GDP能耗下降5%。一是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落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县2012年节能工作要点》,对全县节能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部署,并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召开了全县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县政府与重点乡镇、重点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节能工作初步形成了责任明确,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推进节能技改项目实施。围绕节能降耗目标,加快节能技术改造,编制了7个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改项目,总投资55778万元,截至9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4431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79.44%。三是积极做好节能项目申报。认真组织中南光电、格瑞塑胶、万润食品三家企业共3个项目申报2012年省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组织龙骥建材等10个项目申报进入市“双千工程”项目库。四是加强耗能企业用能管理。在加强对6家列为全市重点耗能企业的用能监测的基础上,我委对年综合能耗达1000吨标准煤的34家企业用能企业进行监测、跟踪,做好能源消费统计、管理工作;开展了专项督察,召开了全县工业能源统计工作会议。五是建立企业月用电监测。加强与供电部门联系,为保障企业用电,编排了“系统紧急事故”、“系统电网超供电能力”和“电网迎峰度夏错避峰”三个拉限电序位表。建立了全县企业及重点项目用电月监测制度。

第5篇

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此作了充分阐述,并明确要求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加强领导 全力推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些要求,都是对节能减排的促进、引导和保障。

污染减排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全省各级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时,都将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其中,并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主要从七个方面加强了环保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减排工作机制。省委、省政府把完成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列为2007年度工作要点;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省长办公会议专门研究了节能减排工作;省政府印发了《全省节能减排工作方案》,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王金山省长担任组长,三位副省长为副组长,全面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省委、省政府还召开全省污染减排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电视电话会议,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把环保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环保总局的部署,省环保局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作为中心任务,成立了总量控制办公室,具体负责全省污染减排的监督、管理和协调工作;制定了《安徽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对减排的认定、计算及日常核查、年终考核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并对减排工作进展定期督查、核查。

(二)分解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减排责任。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和要求,我省把“十一五”COD、SO2总量控制目标,分别按流域和行业分解到17个省辖市。在2006年省政府召开的第六次全省环保大会上,省政府与17个省辖市政府签订了“十一五”环境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各市主要污染物减排、环境质量等目标任务,并要求分解落实到辖区县(市)和重点企业,纳入各地的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之中,以此强化各级政府环保责任,层层抓好落实。对于各市目标责任书的落实情况,省政府实行年度考核、评估。

(三)严格环境准入,着力控制污染增量。按照省政府“不要牺牲环境的发展,不要浪费资源的增长,不要未经环评的建设”的要求,省环保局要求各级环保部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加强“三同时”管理,把总量削减与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和“三同时”验收挂钩,加强区域环评工作,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污染增量。

对建设项目实行“四不批”,即:凡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选址、选线与规划不符,布局不合理的项目,一律不批;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一律不批;在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对增加排污总量和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从严审批限制类和产能过剩类项目。按照《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对淮河流域产生水污染的新建、扩建、改造项目实行预审。目前,全省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为96.4%,“三同时”执行合格率为95.8%。

(四)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努力削减污染存量。推进重点流域治污项目进度。按照省政府关于切实提高淮河、巢湖流域计划项目“四率”(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和污水处理收费率)的总体要求,省发改委、建设、环保等部门联动,加强调度和督察,合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十五”以来,淮河、巢湖流域共投入76.7亿元,先后建成了90个工业点源治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等治污项目。

(五)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加强环境执法监督。2003年以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省连续5年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今年,我省围绕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工业园区环境违法问题、造纸和涉铅行业环境违法问题,以及化工化肥行业企业违法排污问题,开展了集中整治,有力地推进了污染减排工作。

(六)强化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企业降耗减污。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一些企业实现了污染从末端控制向全过程控制的转变,物料流失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削减,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七)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全省累计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系统50套,城市空气监测自动化程度达85%。淮河流域已经建成1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另有1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年内有望建成投运。到今年底,全省214家国控重点污染源和有条件的80家省控重点污染源将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针对问题 重点突破

安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增长高于预期,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增加,加重了减排任务。此外,我省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进展还比较缓慢;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业比重大,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污染也比较严重。为进一步推进污染减排工作,我们制定了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污染减排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完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全省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二是实施重点减排工程。实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项目,督促燃煤新机组同步建设脱硫设施,并同步投入运行,加快老机组脱硫改造步伐;完成一批非电行业重点脱硫工程。深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为工业发展腾出总量资源。

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淘汰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推动企业改造升级;推动产学研联合,研发重点行业减排、巢湖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等技术;健全价格和税收机制,压缩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利润空间,促进关停并转和改造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产生量。

四是严格环境准入。严把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关,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项目环评从严审批。

五是加强环境立法。制定并出台《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对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区域和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制定严于国家污染排放标准的地方标准,正确引导招商引资,优化区域工业布局,减轻淮河等重点流域、区域的污染压力,让巢湖休养生息。

六是加强执法监督。加强对占全省污染负荷85%以上的487家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的环境执法监督,确保废水、废气稳定达标排放。每月对主要减排工程开展一次现场监察与监测,确保按时建成投运并满负荷运转。

第6篇

一、座谈交流,全面提高女性自身素质。

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妇女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加强妇女对自身形象的塑造和素质的提高。利用“三八”妇女节,开展生动现实的座谈会,组织妇女队长、妇女协会会员、外来妇女代表、育龄妇女代表畅谈工作和生活,鼓励她们发挥半边天的作用,积极进取,做好家庭后盾的同时,要自立自强,促进她们思想认识的提高。

二、文明创建,引导妇女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增长才干。

1、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积极宣传倡导,促进村民文明礼仪、读书学习、勤劳致富、节能减排、运动健康、清正廉洁、孝老爱亲、公益奉献、平等互助、和谐幸福。

2、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加大宣传,突出重点,注重创评。

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进家庭”宣传教育活动。

3、多种形式推进家庭教育。

妇联利用一切节日、宣传日,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加强家长学校教育。充实壮大家教骨干队伍,共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

三、围绕重民生、促稳定,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做好事。

1、深化妇女维权。

坚持以妇女为本,关注各界各层女性群体的利益诉求。以发放传单,张贴宣传画,组织妇女学习新颁布的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让广大妇女儿童有效保障自己的权益。

2、深入开展帮困送温暖工作。

为妇女提供免费妇科体检活动。做到妇女病早发现、早治疗,进一步加强了妇女同志卫生保健的意识,为妇女的健康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四、抓妇联组织建设,提高妇女工作水平。

第7篇

1.1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形势分析

1.1.1政策方面。第一,节能降耗政策对高载能产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014年5月中卫市政府印发了《节能降耗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4~2015年)》的通知,2014年禁止新批、新建电解铝、铁合金、电石、水泥等高载能项目,淘汰铁合金产能7万吨、电石产能11.5万吨,势必会对高载能行业和公司未来售电量的增长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第二,国家铁路、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给钢铁、铁合金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铁路、水利工程投资较2014年增加3000亿元,同比增长23%。市场对钢铁、铁合金的需求量加大,铁合金行业经过节能减排政策的生死考验后,技术成熟、能耗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小的铁合金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对2015年电量增长贡献有限,但长期影响会越来越明显。《中卫市委2015年工作要点》提出:优先发展旅游业,积极发展信息产业,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将给电力部门带来新的负荷增长点。

1.1.2市场方面。第一,受经济下行趋势影响,2015年上半年铁合金和电石行业预计持续低迷,售电市场呈下降趋势。该地区电力市场过于依赖传统高载能企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公司售电量主要由高载能行业用电量构成,受市场行情影响大。从2014年看,重点高载能行业普遍不景气,直接影响到售电量增长。第二,供求关系将对铁合金、电石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加剧企业优胜劣汰。该地区25.5MVA以下的冶炼炉容量占比较大,铁合金为14%,电石达到72%。小炉型关停后,供货量的下降将影响铁合金、电石价格逐步进入上升通道,利润杠杆驱动在建的低能耗、技术成熟的大容量冶炼炉尽快投产,形成新的负荷。

1.2高载能市场趋势预测

结合政策、市场因素综合分析,2015年上半年该市高载能市场仍会延续2014年基本平稳的趋势,下半年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西部云基地投运等利好因素影响,较上半年略有好转。预计下半年该地区高载能行业完成131.18亿kWh。

2应对措施

第8篇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继续加强对土地调控和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监督检查

一是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及时化解民怨、安定民心。上半年发现各类土地违法行为8起,其中:制止5起,立案查处3起。二是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对土地出让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督促有关部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审批土地。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精神,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探矿权、采矿权审批以及矿产资源整合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上半年月发现矿产违法案件15起,其中制止10起,立案查处5起,结案5起,处罚24.72万元。

(二)进一步加强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

一是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文件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地区有关节能减排法规和方针政策。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加强监督,促使县域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一)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将国家、自治区节能减排文件精神传达给县域工矿企业,使企业及时了解国家产业、环保政策,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二)会同相关部门对县域工矿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环保工作进行检查(三)对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工业生产行业(四)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提高招商引资门槛,对单独投资矿产品加工的企业不予立项,不再新上钢铁冶炼项目建设(五)积极落实自治区循环试点县建设,引导企业加快节能减排技改项目的推进(六)加快循环水、花岗岩废石、废粉利用技术推广利用。二是加强对《环保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督促环保部门加强建设项目审批管理。2011年上半年共受理环保举报投诉电话33余起,办理投诉热线26件,接待群众来访6余人次,共出动执法监察人员400余人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三)继续加强对工程建设招投标执法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

一是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对招投标资格审查、编标、开标、评表等关键环节进行现场监督。通过有效监督,规范了招投标的行为。年上半年全县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应招标项目23项,实际招标项目23项,其中公开招标7项,邀请招标16项,建筑施工面积115623.98平方米,工程总造价9368.68万元,全部进行了招标。没有发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干涉业主正当行为、给招标办打招呼、批条子、指定队伍等利用职权干预和插手招标投标工作的现象;二是继续加大政府采购行为的监督力度,提高政府采购活动的透明度。上半年,采购商品共计.62万元,其中货物类868.25万元,工程类招标3次金额为842.63万元,服务类27.42万元,节约资金8.17万元,采购小汽车共14两,金额为263.32万元,节约资金8.4万元。

(四)继续参加对重特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自治区、地区“3·28”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暨社会稳定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开展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责任事故调查的程序和办法,强化责任追究。通过参与对各类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为奥运会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安全环境。从年年11月1日至2011年6月底,全县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8起,死亡6人,受伤2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3.7万元。

(五)继续加强对招生录取、公招工作的监督检查。

一是对普通高考生资格审查、体检,考务工作进行了全程监督;二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取录”的原则,严格程序,层层把关,层层监督,确保了公开招聘工作的公正性、真实性。通过公招公安后勤保障中心及矿山救护队录用了19名工作人员。畜牧兽医局公开招聘村级防疫员80名,县城建局公招城管协勤员40名,目前已通过笔试和面试工作,待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便可向社会公示,办理聘用手续;三是参加人才交流会引进高校毕业生工作的监督。

(六)按照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进一步开展行政效能监察。

一是加强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监督。进一步完善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效能投诉受理程序。简化手续,减少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坚决纠正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为便于群众的监督,在政务服务中心每个窗口的吊牌上均标明了专门的投诉电话。凡是到“中心”办事的群众和企业对各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办事程序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以及对服务态度不满意的,均可拨打投诉电话进行投诉。

2、积极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一是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区实施〈城市规划法〉办法》和《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行政许可清理、廉政勤政情况以及年年效能监察绩效考核中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

3、积极开展建筑市场综合整治工作。通过开展建筑市场综合整治,增强了建筑市场各方主题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加大行业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工作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使建筑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企业市场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遏制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现象的发生。

(七)积极开展“四禁”活动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从年开始,就下发了一系列文件严格规范水土开发行为,并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非法开荒打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今年以来,全县共查处非法开荒案件8起,合计面积554亩,已由我县国土资源执法检察大队给予了制止,退回所占用的土地。一是严把打井审批关“严格按照规定的新(更)打井审批程序执行。二是抓好打井队管理工作。对打井队资质进行审查,符合资质条件的凿井队要求签订承诺书,交纳4万元的承诺金,实行捆绑式管理和凿井队伍之间互相监督。三是出台了鄯善县举报非法开荒打井奖励办法。四是加强机电井的管理。已完成机电井取水许可证换发920眼。五是加大监查力度。各乡镇水管人员不定期在各乡镇巡视检查,发现违法行为,立即制止和处理。

第9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生态县建设,努力将建设成为省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重点工作

(一)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1.大力发展精品农业,高质量推进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建成2.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

2.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以上,植保统防面积3.5万亩。

3.做好秸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加工成生物质燃料、秸杆还田等方式,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第一批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任务,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16万亩。

5.创新循环农业模式,推广生态化、循环型的种养模式,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组织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确保新兴产业投入占工业总投资的60%以上。

2.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健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常态机制,制订实施年度落后产能淘汰计划。

3.切实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30亿元。

4.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

5.推进陶庄废旧金属利用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加快陶庄再生金属产业园项目建设。

(三)切实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1.降低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2.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企业创建工作,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2家,创建绿色企业1家。

3.着力推进建筑节能,研究制订并实施建筑节能相关政策,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完成年度目标,完成省级、市级节能示范建筑面积任务。

4.做好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农村示范县工作,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5.推进交通节能,抓好交通运输企业节能减排技改,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

6.引导全社会节能。积极推广绿色照明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加强对城乡居民节能用能的理性引导。

(四)提高资源利用率

1.实施“百万造地”农村土地开发整治工程,完成土地开发新增耕地1000亩,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完成农村土地整治复垦1322亩以上,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数;合计新增耕地2322亩以上。

2.实施“五个一批”等节约集约用地工程,盘活存量土地2000亩,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消化转而未供土地2000亩以上,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合计盘活(消化)存量土地4000亩以上。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加大节水技术及节水器具推广力度。

4.深入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完成河道疏浚120公里,河道绿化100公里。扎实开展河道长效保洁工作。

5.稳妥有序有效推进新市镇集聚区和县城中心集聚区建设,积极探索节地模式。

6.深化提升村庄整治建设,抓好省定村庄整治项目建设,申报实施省定村庄整治建设项目10个。

7.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申报和日常监管。

8.积极开展城区典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在餐厨废弃物、包装废弃物方面推进相应政策体系、管理制度的制定,努力树立城区典型废弃物资源化样板。

9.提升包装废弃物的废旧包装物、废纸、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五)加强环境保护

1.全面完成污染物减排年度工作任务。

2.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年度污水管网建设任务,提高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3.加大垃圾处理力度,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开展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建设,推动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

4.进一步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强化“飞行监测”,抓好全县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环境执法监管。

5.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狠抓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大气污染防治。

6.抓好《县太浦河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积极推进太浦河——长白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

7.制定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年度计划,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六)不断深化生态建设

1.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制定落实各项整治计划、工程和措施。

2.推进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和改造,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益,努力构建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3.积极探索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深化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市场机制。

4.深入开展各类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着力抓好生态县、乡镇、村创建工作,开展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

5.大力开发生态旅游,开展省级生态旅游区创建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推进实施《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充分发挥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作用,健全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循环经济推进年度计划,全面推进我县循环经济发展。

(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研究,营造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环境,鼓励企业积极与高校、科研单位开展多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加快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建立以资源产出率为核心、反映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制度和循环经济统计监测制度。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