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网络舆情专报

时间:2023-03-03 15:56:59

导语:在网络舆情专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网络舆情专报

第1篇

Design Ideas and Works .NET 3.5 Web-base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Tang Jing Peng Chun-fu

(Changde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HunanChangde 415000)

【 Abstract 】 Modern society is an information society, to acquire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is the premise to discover and solve problems. How to assemble a network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need to establish a network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will be scattered in different institutions of the residents'' health data into a logical and complete information as a whol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urban and rural health care services to improve the trust of the residents of the primar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and urban health efficient use of information has an important social significance. From the introduction. NET3.5 about, then, respectively, based on design ideas and works of the NET 3.5 Web-based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ystem is described.

【 Keywords 】 .Net3.5 network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design idea works

0 前言

网络信息采集系统是指通过对网络各类信息汇集、分类、整合、筛选等技术处理,再形成对网络热点、动态、网民意见等实时统计报表的软件系统平台。网络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提供信息汇集服务,机构及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自动信息采集功能来收集相关信息,系统根据用户信息需求,设定主题目标,使用人工参与和自动信息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信息收集。

1 .NET3.5概述

1.1 .NET3.5的特性

.NET 3.5主要特性。

1)可以实现深度整合语言级的数据集成查询(LINQ)与数据处理。

2)可以借助ASP AJAX创建更高效、更具交互性、更有个性的网络体验,并支持大多数流行的浏览器。

3)支持AJAX、JSON、REST、POX、RSS、ATOM等新型网络协议,以及一些新的WS标准,用于构建WCF服务。

4)全面提供WWF、WCF、WPF工具支持,包括新的工作流服务技术。

5)在基类库(BCL)中添加了很多新的类,可以更好的满足大多数客户的需求。

1.2 以.NET3.5技术框架为基础的系统总体框架

2 基于.NET 3.5的网络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思想

2.1 网络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思路

各种网络信息采集系统的详细设计思想可能不太一样,但是基本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下面就以通用的网络信息采集系统为例子,介绍一下网络信息采集系统设计的基本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采集任务。

第二步:针对不同的目标数据源,进行不同的采集配置,以确保能采集到数据。

第三步:调度采集任务,与目标站点同步更新,增量采集。

第四步:采集到数据结果,完成数据异构到同构的过程。

第五步:通过服务器,将数据到应用平台。

2.2 网络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

网络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对热点问题和重点领域比较集中的网站信息,如网页、论坛、BBS等,进行24小时监控,随时下载最新的消息和意见。下载后完成对数据格式的转换及元数据的标引。对下载本地的信息,进行初步的过滤和预处理。

第2篇

一、高度重视,合力推进,新兴媒体优势明显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2005年9月6日,千岛湖新闻网应运而生。2007年8月16日又开通了“千岛湖论坛”,目前有注册会员14万多,每天发贴量在1000多个以上。2009年6月30日在全省首家开通了县级手机报---《淳安手机报》。2011年12月26日,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千岛湖城市电子屏媒体。宣传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要工作部署,宣传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经济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近年来,千岛湖新闻网(传媒中心)不断创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新兴媒体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不断得以壮大。截至目前,已经拥有《今日千岛湖》报、千岛湖新闻网、《淳安手机报》、《今日千岛湖》数字报、千岛湖论坛、千岛湖博客、千岛湖城市电子屏媒体等新兴媒体,受众量达45万人以上,声音、图片、画面、文字基本辐射到全县各个角落,乃至世界各地。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广度、深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创新创优,提高内涵,渠道为“王”崭露头角

借助新兴媒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拓展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领域。

一是创新手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范围。网站的开放性是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势。通过千岛湖新闻网第一时间县委县政府重要会议精神、重要信息,确保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县便捷快速传递。同时,随着手机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淳安手机报》及时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县府工作部署、经济形势、政策信息等,实现思想工作对县内人民群众的全覆盖。

二是加强互动,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开办《有事找我》、报网互动栏目;建立千岛湖论坛,使千岛湖论坛成为网民反映民意、受众反映心声的一个主要渠道,并建立起规范的千岛湖新闻网论坛舆情处理机制。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了有效工具。

三是开设专栏,强化了阶段性重点工作宣传。千岛湖新闻网先后与交警等部门开设创先争优、社会纵横、法治时空等专栏。其中,创先争优栏目定期刊发创先争优新闻,及时传递政策文件和领导讲话,交流各单位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先进经验、典型做法,搭建起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网络活动平台,使全县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推向前进。

四是强化管理,确保网站信息安全便捷。新闻网设立编辑部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对网站进行技术维护和信息管理。目前,直接和间接从事网络维护及信息管理的人员有30余人。制定《网站信息管理办法》、《千岛湖新闻网论坛管理条例》、《告千岛湖论坛网友书》,加强网站信息管理和论坛主话题管理,做到责任明确、内容准确、栏目归属合理、形式规范美观,保证了网站信息传递及时、内容安全可靠。

三、借势登梯,凝心聚力,新兴媒体作用彰显

近几年来,通过强化新兴媒体建设,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扎实有效推进。

一是广集民意。网络民意,体现的是焦点所在。千岛湖新闻网充分发挥网络贴近百姓、便于传播的特点,理清宣传思想重点、生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网友诉求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以互动的方式快速统一了认识,廓清了思路,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

二是汇聚智慧。团结依靠网友办网络,是千岛湖新闻网发展的优势之一。为了给领导决策提供更好的参考,千岛湖传媒中心创办了《千岛湖新闻网网上舆情专报》内参,围绕网络安全管理、贴近民生、解决诉求,广泛征集网友的金点子,为领导决策和解决热点问题提供了智力保障,开掘了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步的源泉活水。

三是平台造势。在宣传先进人物、推广典型经验等工作中,通过新闻网开办专题网页、千岛湖论坛、博客,以及千岛湖屏媒、《淳安手机报》、《今日千岛湖》报纸等平台广为造势。其中在评选“先锋模范”、十佳创业青年、十佳好媳妇等活动中,通过网上公布候选人、网上投票等方式,更多地吸引了职工的热情参与,起到了更广泛的宣传教育效果。

四是活动搭台。针对广大受众具有思维活跃、更乐于接受新兴媒体的特点,千岛湖新闻网组建了论坛小分队进行建党90周年红色之旅,凝心聚力成功举行了纪念建党90周年网友文艺晚会,吸引了100多名网友参与节目表演,1000多名网友现场观看节目,并进行了网络视频直播,吸引了来自全国5000余名网友观看直播,该活动还获得杭州市网络宣传创新奖。

第3篇

一、加强策划,提高感染力

宣传思想工作难在策划、难在破题,必须以战略性的眼光审时度势、准确定位,寻求突破口,找准切入点,在把握全局、同频共振中借势发挥,乘势发力,顺势而为。

在主动对接中高点策划。我们坚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谋划宣传思想工作,积极主动地将其放到全局工作中来把握。从“全面奔小康、建设新扬中”主题宣传活动,到“和谐与发展”征文研讨活动,从“大桥大港大项目”宣传,到“走向辉煌”专场文艺演出,从“企业文化活动月”,到“我为优化发展献一策”征集活动,我们都是紧紧围绕全市加快发展的大局,着眼于激发发展热情、营造发展氛围、优化发展思路,进行深入挖掘和精心策划,使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在顺应时势中超前策划。我们抓住扬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契机,敏锐分析,果断出手,及时策划,迅速布置,通过策划开展全面小康宣传战役、举办摄影图片展、编印小康宣传折页等手段,大力宣传我市的建设成就,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在有的放矢中科学策划。针对基层存在的丧葬活动大操大办和封建迷信现象,我们策划开展了“移风易俗、厚养薄葬”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市86个行政村建立了文明新风理事会,有效促进了社会风气的优化;针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策划启动了“文化扬中”建设工程,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追求文明高雅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境界:针对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我们把网络文化建设作为宣传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建立网评员队伍、实行网站实名登记、定期编发舆情专报等手段,切实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对维护社会稳定、倡导文明风尚、促进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拓宽思路。突出创造力

如何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平中求特”、“小中求大”、“旧中求新”,使宣传思想工作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是规范化建设、特色化打造。在常规性、普遍性工作中。挖掘新的亮点,彰显新的特色。我们通过创办流动党校、网络党校、社区党校、企业党校,构建特色鲜明的基层理论教育体系;以离退休老干部为主体,组建老干部宣讲团巡回宣讲;以“三提升三争当”主题活动为抓手,在全市新闻系统广泛开展学习培训、新闻竞赛、业务管理、行风监督等系列活动。培养了一批年富力强、才华横溢的宣传骨干。

二是从小处人手、从大处着眼。我们开展的“家庭小书房”、“农家书屋”创建活动由星星之火到全面普及,在全省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不文明行为劝导周”、“志愿者服务月”等活动。通过“人人可参与”的简单形式,在倡导文明新风上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家庭才艺大赛”、青年集体婚礼等活动,有效推动了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

三是在沿袭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创新不仅是对新领域、新内容、新事物的开拓和吸收,还体现在对旧事物的传承和发展上。我们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弘扬,紧扣全面小康建设等时代主题,创造性开展了元宵灯会这一传统文化活动。组织广大群众在元宵佳节开展舞龙、赏灯、猜谜等民俗活动,为丰富群众生活、繁荣广场文化创设了有效的载体。我们在多年来组织“道德模范”评选的基础上,策划开展了“道德之光”扬中市首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采取新闻宣传片与现身说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的宣传和展示,有力扩大了道德模范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三、整合资源,增强渗透力

宣传思想工作重在基层,重在群众,只有整合资源。广泛发动。才能扩大覆盖率,增强渗透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以上下互动的形式广泛发动。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针对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活特点,通过上下互动、城乡联动,使宣传思想工作在基层群众当中生根开花。我们着手策划的“万册图书进农村”、“万家洁净、相约健康”、“百名文体辅导员进百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受到了基层的普遍欢迎。

第4篇

强化服务,建立企业工资支付自律机制。企业是工资支付第一责任人。广泛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和服务指导活动,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督促所有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依法规范劳动合同内容。继续开展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专项行动,推广使用劳动合同简易文本,力争实现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全覆盖。加强分类指导,帮助和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工资支付制度,积极推动各类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引导企业建立规范有序的工资支付和正常增长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防范欠薪问题。

强化防范,建立健全企业欠薪预测预警机制。实行基层预警监控机制。镇(街道)劳动保障监察基层网格要在所辖企业建立分类监管制度和联络人制度,将已发生工资拖欠的显性欠薪企业和生产经营不稳定的隐性欠薪企业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对连续2个月不能正常支付工资的,要及时预警,报告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并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拓宽欠薪预测预警渠道,完善欠薪风险预警体系。建立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制度,充分运用税务、工商、银行、电力、社保等涉企部门的信息资源,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对发生拖欠税费、经营异常的企业实行重点监控。建立欠薪纠纷舆情监控分析制度,对网络、媒体反映涉及欠薪的问题及时反应和处置。

强化监管,健全完善日常巡查和实时查处机制。各地要加大日常巡查和动态监管力度,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企业工资支付情况。市、县(市、区)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每人每年检查服务企业不少于60家,监察基层网格监察员和协管员不少于100家。元旦、春节等特殊时期,要集中力量联合组织开展专项检查。人力社保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大对欠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启用全省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应急呼叫电话96309,健全规范的日常12小时值班和元旦至春节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受理和查处欠薪案件。对无故拖欠或克扣工资,经责令改正逾期不支付的,要坚决责令用人单位按规定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改正或者拒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的,要坚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加大对工资报酬劳动争议的调处力度,完善调解仲裁机制。集体争议案件要当天立案、先行调解,7日内无法调解结案的,应及时作出裁决。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构建劳动争议大调解格局,不断提升基层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的能力。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援助机构要在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无偿服务。

强化联动,健全完善欠薪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各县(市、区)要制订处置欠薪突发事件和预案。对欠薪逃匿案件或欠薪群体性案件,应实行政府挂牌督办,建立由维稳、人社、公安、工商、建设、、工会等部门组成的应急联动处置工作机制,并与人民法院建立司法绿色通道,依法采取企业财产保全、强制执行等措施。加大对恶意欠薪涉嫌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报酬或通过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报酬的案件,人力社保部门应按规定核实案情,及时移送同级公安机关,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备案。各地人力社保和公安部门要与法院、检察院密切配合,通过联席会议、信息通报、案件会商等形式,切实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涉嫌犯罪行为的打击震慑力度。

强化保障,全面落实工资支付保证机制。完善政府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切实增强政府应急保障能力,按照市、县(市、区)不少于200万元,镇(街道)不少于50万元的标准安排政府欠薪应急周转金,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政府欠薪应急周转金使用办法,在确保企业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的前提下,可酌情垫付工资。对政府垫付的资金应依法予以追偿。全面实施特殊企业欠薪保证金制度。在严格执行建筑、交通、水利等特殊企业预存工资支付保证金的基础上,各地要督促所辖区域内租用场地经营企业全面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积极探索实施出租方责任担保承诺等制度。同时,可结合实际,对易发生欠薪的其他特殊用工企业推行预存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大力推行建筑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严格督促建设施工企业建立健全职工花名册、考勤记录和工资支付管理等劳动用工台账。逐步推行将建设项目工程预算款中的劳务费单独列入账户管理,防止出现拖欠工程款与拖欠工资情况不清而造成的监督困难问题。大力推广由工程总承包企业将劳务费中的农民工工资直接打入银行农民工工资账户并由银行按时工资的办法,防止因层层拨付产生欠薪问题。

强化制约,建立企业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健全劳动保障诚信数据库建设,将工资支付情况作为评价企业信用等级的主要依据。对存在欠薪问题的企业,当年内该单位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不得推荐为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对发生欠薪逃匿或欠薪总额超过50万元或拒不执行改正指令的企业,要予以公开曝光,并在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予以披露,对其履约担保、融资贷款加以限制;对有欠薪行为的建筑施工企业和负责人,在市场准入、资质评审、招标投标、评优评奖等工作中依法进行限制。造成的,报市级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批评,记入企业不良行为档案并进行公示。

强化基础,健全完善基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机制。各地要深化劳动保障基层监察网格化管理,通过与基层社会管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相结合,进一步落实网格化管理所需的人员、经费、设备和场地。镇(街道)要全面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按每200家用人单位配备1名专职监察员和1名监察协管员的比例落实劳动保障监管力量,所需人员经费由各县(市、区)和镇(街道)财政按比例分担,明确专兼职人员工作职责,加强业务培训和业绩考核,确保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全面正确实施。创新服务手段,整合信息资源,将劳动保障监察网络监管服务终端延伸到各镇(街道)、村(社区)和各用工单位,建立网上政策法规咨询系统、企业用工服务系统、工资支付备案系统和诚信信息系统等,实现监管与服务同步、预防和调处并举的基层劳动监察保障新模式,努力把欠薪隐患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初始状态。

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层层负责。深入打造“不欠薪”城市品牌,有效防范和处置企业拖欠工资工作,确保劳动者依法取得劳动报酬,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形象。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深化“不欠薪”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实施方案,落实责任措施。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考核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分解落实创建目标,将创建工作纳入对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和“平安”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建立信息专报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元旦至春节期间对欠薪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对隐瞒不报,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责任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5篇

一、推进“五个体系”,切实夯实食品安全工作基础

(一)推进社会化监管体系建设

1.完善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积极推进“智能食安”综合监管平台试点工作,以平台为抓手,进一步充实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点位信息,完善相关制度,健全执法部门、街道、社区三级监管网络,实行定点、定责、分级、分类管理,逐步形成“横到边、纵到底、无缝隙、全覆盖”的监管格局。

2.增强食品安全社会化监管力量。不断创新食品安全社会监管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夯实基层社会化监管基础,实现监管重心下移,构筑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防线,于4月底前,在全区建立健全“一专三员”食品安全队伍,填补执法力量监管的薄弱环节。

(二)推进食品安全检测和风险评估预警体系建设

1.加大食品安全检测力度。制定全区食品安全检测计划,扩大检测范围,建立起现有检测机构和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相结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充分利用我区现有检测资源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餐饮具集中消毒和食源性中毒等检测,委托社会第三方监测机构对应急机动、专项检测及农、畜、水产品等检测。全年共完成定量检测2050批次,定性检测2万批次。

2.加强风险评估体系建设。组建全区的食品安全危害分析与风险管理专家队伍,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食品安全危害分析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全区食品安全状况定期进行综合预警分析,预警报告,重点提高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技术仲裁的能力,对潜在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各监管部门成立各自监管领域内的专家队伍,加强本系统的风险评估体系建设。

(三)推进宣教培训和舆论引导体系建设

1.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区监管部门、街道食品安全专职人员及协管员、社区信息员进行岗位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品监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年内举办各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培训班4期,每人接受培训不少于40学时。

2.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各执法部门结合监管职责,定期组织监管对象通过集中办班、以会代训、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业户的教育培训,确保从事食品安全的主要从业人员的培训不少于40学时。

3.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启动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以“送法律法规知识、送食品消费知识、送放心食品”、“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工地”为主题的“三送、五进”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重点加大对农村社区群众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水平和对我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知晓度;加强对师生群体的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100%,通过“食品安全杯”青少年动漫画作品大赛和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达到“发动一个学生,教育一个家庭,渗透整个社会”的目标。积极发挥区电视台、电台的作用,建立区食品安全网站,及时宣传典型、曝光非法生产,报道食品安全工作动态。在“日学日高”学习平台中设立食品安全专题,提高机关工作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加大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力度,广泛发动民众,形成全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局面。

4.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在食品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果;及时做好对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和处置,及时化解负面影响。

(四)推进督查考核体系建设

1.加强督促检查和评估考核。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调度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督查计划,通过抽查、暗访等方式对重点工作实施全过程控制;定期刊发简报、专报、督查通报等,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完善考核机制,加强考核跟踪和结果运用,推进食品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2.严格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研究出台《食品安全约谈制度》和《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行政约谈和行政问责有关规定,确保食品安全事故责任人得到严格追究。依据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的内容,对没有完成约定任务或没有履行好约定职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或追究责任。

(五)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1.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业户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业户主体责任意识,督促其落实各项食品安全措施和内部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明确主管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责任。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出租场所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出租方,采取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备案等措施,切实将其食品安全管理、信息报告等责任落实到位。开展“三书一帐”约谈制度,切实提高食品从业者的主体责任。

2.全面推行示范创建。大力支持食品安全示范基地、示范单位、示范街、示范社区等创建活动,以点带面,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3.大力打击经营主体失信行为。健全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机制,加大对严重失信的经营主体曝光处罚力度,探索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对列入“黑名单”的经营主体在给予处罚的同时,实施重点监管督查,限制其各项审批及享受的相关优惠政策。

二、强化“六项监管”、突出“四个重点”,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一)强化“六项监管”

1.强化重点品种的食品安全监管。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和日常监督,继续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以“食安大行动”为主题的整治活动,重点围绕农产品、乳制品、食用油、肉类制品、酒类、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火锅底料等消费量和使用量大,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品种,采取治理、规范、提升等多种措施,进行专项治理、分类施策。按照“重典治乱”原则,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公开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防止和杜绝群体性和危害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切实保障全区食品安全。

2.强化重大节日食品安全监管。继续开展“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围绕节日需求较旺的食品,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确保群众度过欢乐祥和节日。

3.强化农产品源头监管。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以农产品种植基地、畜禽养殖场(户)、水产苗种繁育、水产品养殖场(户)为重点,落实农产品投入品使用安全规定,加强对安全使用农药的指导和管理,严禁使用禁用农、兽药,打击制售假冒农、兽药以及水产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行为。指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基地建立健全各项记录和制度。继续在农产品生产基地中推广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确保农产品全程质量监控。

4.强化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监管。制定食品生产企业年度监管计划,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频次,依法查处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行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重点治理整顿风险较高和容易发生问题的食品行业。严格落实企业进货查验、过程控制、出厂检验、标识标注和记录等制度,加强对获证企业年度报告年审查力度,继续推行食品生产企业履职报告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黑窝点的整治和查处力度,继续加强对食品加工小作坊日常监管,建立食品加工小作坊管理档案,完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审查机制,指导小作坊具备必要的食品生产条件,并对符合条件的发放核准通知单,准予其合法生产;对达不到要求或违法违规加工的黑作坊坚决予以取缔。同时,加强对已查处的黑作坊黑窝点的回访复查力度,防止其再次生产加工。

5.强化食品流通环节监管。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强化食品市场巡查和日常监管,重点检查“六小经营场所”,严厉查处“六类问题食品”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食品配送企业行为,推行食品经营有效通行等制度。严格落实食品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索证索票和食品召回制度,继续推行“五制一创建”监管模式,使证照齐全食品业户“一户多档制”落实率达到100%、准确率达到98%以上。全力推行“三悬挂、两公开、一标签”和“一票通”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查询机等信息公开措施,在全区大型商场超市熟食加工区域内安装电子监控设施,实现“三化”经营。

6.强化餐饮消费环节监管。进一步理顺监管机制体制。加强对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指导,严格检查原料采购储存、加工过程、餐具清洗消毒、违禁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卫生以及卫生管理制度落实等情况,与全区餐饮服务单位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从规范入手,把住源头,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加强对重大活动、节会食品安全的监管和指导,避免发生群体性食品中毒事件。加强对餐具集中清洗消毒企业的监管,查处餐饮服务单位使用不合格食品行为,取缔劣质餐具制售黑窝点,打击采购和使用病死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的行为。

(二)突出“四个重点”

1.重点突出批发市场及其周边区域整治。以水产品批发市场为试点,探索实行食品“来源溯源制”,以点带面,指导市场内经营业户建立健全索证索票制度和批发零售食品生产场所备案制,确保进入市场的食品来源可追溯;加大对市场外食品流动摊点、占路经营活动的执法监管力度和对游商浮贩的整治力度。

2.重点突出集中食堂的食品安全整治。加大对各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学校食堂完善各项制度,落实有关规定,彻底排查隐患,确保学生就餐安全。加强对学校周边食品经营业户的监管,特别要加大对校园周边饮食摊点、小卖部等的检查整治力度,着力抓好“小饭桌”的日常监管。开展学校“示范食堂”创建活动,力争到年底前,使全区学校(含托幼机构)持证食堂达B级以上资质。加大对建筑工地和企业食堂的监督检查力度,指导其完善各项制度,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中毒事件。

3.重点突出社区食品安全整治。以提高居民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加强社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抓好社区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摊贩、小熟食店“五小”场所的监管,引导社区“五小”等场所改造提升,指导各类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索票索证制度,实现来源可追溯可控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生产销售和过期、腐败、变质食品的销售行为。探索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食品安全现代流通网的食品安全三网体系。

4.重点突出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业户整治。针对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业户的监管难点,研究管理办法,能办证的尽快办理相关证照;暂不能办理证照的,要实行备案制度,制定监管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引导其规范生产经营;对不能保证食品安全的,坚决取缔。

三、实现“三个提高”,努力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1.提高食品生产小作坊集中监管水平。继续推广流亭豆制品集中加工园经验做法,结合各街道实际情况,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食品集中加工园区,引导无证小作坊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生产,从源头上提高食品安全质量。年内各街道要建立食品生产式流通集中园区1处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