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两学一做总结

时间:2023-03-03 15:56:59

导语:在两学一做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两学一做总结

第1篇

关键词:“两学一做”;“四学三微”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65-1285/c.2017.01.01

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采油厂油田工艺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位于克拉玛依市东北70公里,主要承担百口泉采油厂采、注、输、井下作业、工艺技术管理、设备管理、油田建设管理和科研、新技术推广及设备技术革新等工作。现有员工30人,其中党员23人,大学以上学历占比86.7%,副高职称占13%,队伍整体素质高。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政治新常态的要求下,基层党建工作得到加强,但还存在党员教育“重形式轻效果”,党建考核“有标准难落地”的问题。为此,党支部以“两学一做”为契机,细化方式方法,用“四学三微”将“两学一做”学深做实,有效解决了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

一、着力“四学”,将“基础在学”学到深入

学习要有目的,也要讲方法。要带着信念、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带着问题学。党支部紧扣“两学一做”要求和科研单位专业知识需求制定年度党员学习运行大表,组织党员学习的方式方法突出两点:党员轮流导学,学习必须讨论。检验效果突出两点:专题学习必查不足,学习效果必有检验。归纳来说就是做好“四学”。

党员轮流“导学”。被动吸收不如主动研究。“导学”的目的是对学习任务的主动研究。实现这个主动的前提就是让每个党员轮流当老师,让党员都紧张起来。利用讲党课的机会,通过“导学”讲解,达到对学习内容提前准备的目的。党员在准备课件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学习内容的归纳提炼,一方面保证了自己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让其他党员在听课过程中紧张起来,考虑下次轮到自己怎么“导学”,提高整体讲党课效果。

主题讨论“拓学”。带着问题学,才能学得深入。“拓学”的目的是结合每次学习内容制定针对性讨论,解决某个方面的具体问题。党支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内容,开展“我为工艺所做什么、怎么做”主题大讨论,促进党员干部强化担当意识、创新意识。党员不用次次发言,但要求每年至少发言3次,让党员在学习中主动思考,促进党员思想上达成共识。

突出问题“查学”。“查学”就是要求党支部书记从“能不能正视问题,有没有揪出根源,是不是措施可行”三个方面审核党员的学习认识,不合格的返工,达到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目的。依托“四讲四有”四个专题,要求党员撰写学习认识,不论内容长短,要真学真写,要把自己摆进去,触及问题,对照先进查找不足,做到言之有“悟”。

载体活动“促学”。“促学”就是对党员学习结论的监督。党支部借助每月党员大会、每次专题学习两个平台,对党员进行“微测试”。“微测试”突出三点:考啥不通知,考谁不打招呼,抽考采用口头提问。这种方式简单易行,借助会前5分钟提问2到3人,每人一个知识点,均为近期安排学习的内容。不用抽出专门时间,制作专门试卷,组织集中考试,反而能让党员对抽考的知识点记忆更深。

二、着力“三微”。将“关键在做”做到扎实

一改上级党委年度考核为党支部季度考核,通过“微制度”将具体条款细化、量化。2016年制定了《油田工艺研究所考核规则》,提出对党员考核扣分项在每季度奖金中兑现。规则明确三方面内容:一是对于党员考核的加分项,年底统筹考虑进行党员专项表彰。二是对于党员的一票否决项,包括对党的政策说三道四,在党不言党等行为,党支部书记在一周内对其进行教育帮助。三是对于党员考核的扣分项,包括对党员参加党员大会、主题实践活动、党员集中学习等组织生活情况进行量化,每季度在奖金考核中兑现。

二改班子成员述职为有担子的党员都述职,通过“微述职”实现层层传导压力。党支部要求支部委员、“青年攻坚队”队长和有一对一联系群众的非支委党员定期“微述职”。“微”体现在述职时间,五分钟以内,但述职频率和侧重点不同。支委每月一述职,侧重“三必谈”;“青年攻坚队”队长结合“两学一做”专题两月一述职,侧重汇报年度攻坚指标完成情况;联点党员每季度一述职,侧重汇报联系群众情况和“传帮带”情况。

第2篇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开展,这是我们党员提升党性修为,增强工作本领的重要机遇。学是基础,做是关键。

 理想境界要大。树立怎样的理想,拥有怎样的信仰,决定一个党员未来的道路能走多远,将自己的人生与党的事业,与自己的岗位职责紧密相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决心,把责任当重任,把职业当事业。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政治意识要强,理想信念要高,目标视野要广,这样才能收放自如,得心应手。

 工作态度要实。从小的事情做起,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苦练台下功,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会有不同历练、不同程度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面对事情所持有的态度。认识决定定位,定位决定行动。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就是要树立一种老师的态度,甘做最普通的事,乐于扮演跑龙套的角色,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脚踏实地务实肯干,才能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得到成长。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供给侧改革

随着共青团改革的不嗤平,在深化“学讲话 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高校立足青年需求,融合团学重点,将青年所想、青年所需、青年所悟深刻内化到团的工作中,正如秦书记所说,“共青团工作怎么做,要听青年的意见。共青团改的怎么样,更要看青年的评价。”青年的需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如何提供切合青年需求、助力青年成长的活动和服务,加强共青团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性,将工作更好地做到青年的心坎里。以三亚学院为例,我们围绕入校适应、学业发展、思想引领、就业指导、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6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研结果比对现有工作,在一致中找寻创新点,在差异中找寻改革点,以高校的需求视角推进共青团“一学一做”教育实践的稳步前进。

一、调查数据分析

我们将调查对象分为团干和学生两类样本分别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服务对象”学生和“被服务对象”团干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团干给予帮助的期望与团干的工作现状存在差异。(见表1、表2)

从以上两个表中,我们发现了2个问题:一是学生的需求与团干部工作重点存在差异。本次调研基于学生角度对团干部工作的评价,因此学生对团干部工作的需求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职业指导的需求比例最高,占80.76%,其次为精神鼓励,占79.62%;之后为社交经验传授,占76.53%。可见学生对于自身的迫切需求与团干部日常最经常开展的工作:“日常管理”、“奖勤助贷”、“谈心谈话”的工作内容交集重叠较少,在学生心目中更希望团干部是他们思想问题的解惑者、就业工作的帮扶者、学习生活的指导者。所以学生的需求与团干部工作的错位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对团干部工作不满意的关键因素之一。二是学生和团干部对于团干部职业认知的看法存在差异。调查发现,在学生心目中,认为思想导师应该具备的技能中,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心理指导、职业指导、和处理突发事件处理,分别占比91.23%、82.46%和66.67%。而思想导师对工作品质的期望中,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沟通交流能力强、具有亲和力,工作能力强,思想觉悟较高,分别占比68.42%、61.40%和59.64%。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和思想导师对于思想导师职业认知的看法是有重叠的,但是并不一致,这就说明我们的团干部在开展工作的同时,更需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把学生的需求真正落地。

二、调整重心,勤“学”敢“做”,以上率下落实“一学一做”教育实践稳步推进

在全国广泛开展共青团“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潮下,围绕目标要求,将现有工作全面融合,主动搭建“党-团-宣”平台,成立思政工作委员会,校党委书记任委员会主任,校团委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定期对意识形态的新趋势做出判断,有效应对师生出现的新问题;成立“一学一做”教育实践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校团委书记任组长,二级学院团委书记任委员。制定专项计划,层层落实实践方案;成立“一学一做”宣讲团,优秀团干和团员典型为宣讲者,发挥组织优势,营造学习氛围,倾听青年心声。

具体实施“三步走”:第一步,召开全校教育实践工作部署推进会,制定任务推进表,将工作量化、细化、可操作化;第二步,专题研讨定期化,阶段性总结反思成果和不足;第三步,“三会两制一课”常态化,专职团干深入基层,从青年的需求和困难入手,让共青团和青年走的更近。

在落实“一学一做”教育实践的具体工作中,创新工作新模式:以“六师”型团干部角色转型,即学业导师、思政导师、社会化导师、心理辅导师、职业辅导师和生活助理师,通过多维度角色再定义牢固团干部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定团干身份感和认同感,提高团干的工作修为,让团干部更像团干部!提升组织活力,增强团员意识,利用每周三下午的公休课时间,广泛开展“V沙龙”团日活动,把全校团支部分为AB两组分单双周进行,以学团章听团课扬团魂为基础,通过研讨、交流、竞赛等形式注重分享感和体验感,将团日活动与青年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团员更自信,让团员更像团员!

三、立足需求,从“严”从“心”,有的放矢地为“一学一做”教育实践保驾护航

(一)队伍管理,严格规范

从严治团就是要求全团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扎实高效做好工作,抓好教育,锤炼作风,提高工作前瞻性和主动性。

首先,规范团员发展和教育。严标准、严培养、严程序,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发展对象的群众基础和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早发现、早培养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团员成长进步。在各项评奖评优中,注重德才兼备,强化团员的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和道德水准。注重新团员入团仪式和老团员重温入团誓词的仪式感教育。带领团员亮身份、唱团歌,以做优秀团员、优秀团干为目标,学而用,用而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第二,建立规范发展长效机制。(1)围绕团的基本工作制度。出台《团员发展管理办法》《团员团费管理办法》《“三会两制一课”实施办法》《团员推优工作细则》《共青团干部培训手册》等等,通过规范的团员管理制度严把青年“入团”关、团员“思想”关、团干部“作为”关、团组织“阵地”关。(2)围绕教育实践工作制度。制作任务推进表,实行动态月报表,建立台账,定期检查、目标考核。引导各级团支部建立规范的团员档案、团员花名册,督导团支部经常性、规范性的开展组织生活和团的活动。

(二)活动开展,用心创新

提出“以青年为中心、以进取者为标榜、以教育情怀为乐趣”的理念,要求所有团干部想作为、敢作为、能作为、善作为!充分挖掘线上线下的充分融合,线下依托思政访谈室、学生会客厅和创业孵化基地,以主题教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为载体,充分调动青年活力,精心打造“一学院一节庆”。在线上紧抓“1+100”、“青年之声”、“三微一网”发话题、做讨论、晒体会,让青年有兴趣、有收获。

第4篇

(一)使学生掌握连续进位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且能进行正确算。

(二)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

(三)培养学生计算完要主动进行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学连续进位的方法。

难点:连续几次在同一题中运用进位法则,学生感到不习惯,容易出错,教学时应避免学生出现计算错误。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

1.板演:笔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2.同时口算

(1)8+6+1=6+4+1=7+5+1=9+3+1=

(2)9+4=9+8=4+7=7+6=

6+8=7+6=2+8=5+5=8+8=

3.订正板演并小结

师说:做计算题的时候,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题目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就要用原来的竖式验算,这样,就可以保证做一题对一题。

(二)学习新课

1.引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说:通过刚才的复习,老师知道大家前面学的进位加法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看谁学得快,看谁学得好。(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2.出示例5

求385与765的和。

(1)找好、中、差6名同学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上独立做。

(2)集体订正,找一名好同学说计算过程,教师同时板演:

385+765=1150

(3)教师总结

师说: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1。同学们第一次做这种题,在老师没讲的前提下,完成得很好,但在以后的练习中,很容易忘记加进位1,有时不该进位的又多加进位1,这都是不对的,所以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认真,每做一道题都要进行验算。

(三)巩固反馈

1.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画钩,错的画叉,并改过来

2.做一做

(1)笔算下面各题

(2)笔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①275+769=②847+1368=③638+793=

④6875+125=⑤8697+935=⑥986+1104=

3.文字题

(1)8607与999的和是多少?(2)比431多569的数是多少?

4.思考题:在下面同样的图形中,填上同样的数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一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是在学生掌握了不连续进位的加法基础上学习连续进位的加法。

在复习准备过程中,先复习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然后进行口算练习。口算练习分两个层次,一是8+6+1,7+5+1之类的口算,当学生能熟练无误地完成这类口算时,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连续进位的过程。二是20以内进位加的口算。

在学习新课时,由于学生已掌握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道理,只是学生初次做这种连续进位的加法,感到不习惯,常常不该进位的也进位,该进位的却没有进上去,所以,教师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但在这一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错,及时纠正,要进行正式的小结,总结这些易错的地方,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5篇

1.画一画,再现情境。

让学生将课文的内容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可以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①画画面:对《荷花》、古诗《小池》等写景文,让学生画一画,可以再现美景。②画游览图:对一些游记类文章,让学生画游览线路图,可以明晰思路,抓住特征,如教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后,我让学生画一幅作者游览线路图。要求标明路程、位置,景点名称、特点等。这就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力、概括力。③画方位图:弄清空间位置,如《小站》一文,学生往往弄不清前后左右的位置。在课前预习时,我让学生思考如果站在列车上看小站,看到什么,在什么位置,然后用简笔画成简图标出。由于课前形成鲜明的表象,学习课文时,对文中“左”、“右”、“正前方”等方位就清楚了。

2.做一做,验证事理。

通过做,可以浅化知识难点。如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时,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我就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后,试着做一做文中的实验,总结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需要哪些条件。大部分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出两个铁球必须满足同为铁,必须同时,必须从同一高度,才会有同时着地的结果。在获得这样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文中亚里斯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十磅重的铁球先着地,速度是一磅重的十倍”,便能敏锐地抓装铁球”、“同时”、“同一高度”等词说出条件中两个铁球的共同点,十磅、一磅是条件中的不同点,“先”和“十倍”是结论中的不同结果。加俐略分析亚里斯多德推论的严密的三段论推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而此时学生能边演示,边讲解,难点迎刃而解。在学完之后,再让学生做。按课文的思路、叙述的事理,边操作,边口述。这样,可以将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脑中的知识。

3.找一找,体会特征。在星期天、假日,我常布置学生到野外去找一找课文中介绍的景物,如爬山虎、荷花、壁虎、蟋蟀等,亲眼看看与课文描写的特征是否一致。外出游玩,留心哪些风景我们从课文中已经熟悉。由于从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完成作业,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

二、观察型作业,生活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学中,我找准读写结合点,细化观察要求。

1.结合课文,模仿观察。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将课本学到的观察方法及时地运用于观察实践,如教学《挑山工》一文,我布置学生观察皮鞋匠是怎样为顾客服务的,小贩是怎样销售自己的商品的。对同一个人,安排多次观察;对不同的人,进行比较观察,使得模糊的印象清晰,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2.激发趣点,情境观察。

我根据作文训练要求,将学生已熟知的但又模糊的素材移到一定的情境中,训练他们获取素材的能力。如设计“骗”爸爸妈妈,当爸爸妈妈询问学习情况时,就说成绩不理想,且被老师批评了。再细致观察他们的表情、语言、动作。结果,各具特征,可亲可敬的家长形象流露于孩子的笔端。

3.捕捉素材,随意观察。

除了布置有目的观察外,我还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留心观察,捕捉生活中的新鲜事。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会等形式,让学生在毫无顾忌的谈笑中交流,或者让学生写进日记。这样,为写作文积累了素材。

三、表述型作业,交际中提高表达能力。

语言的巩固训练,光靠几题书面作业是远远不能凑效的。教学中,我注意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的搭配。低年级,我建立了学生每天向家长汇报制度。学生可以述说一天中学到的新知识,说印象深刻的事。家长则给予孩子必要的思想诱导及语言表达方面的矫正。教师通过家长会、家长留言、学生自我汇报等形式了解学生作业情况。这一看似简单的作业,却包含着学生观察吸收———内化理解———语言表达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小朋友也很乐意做这样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为中、高年纸写作文打好选材、语言等方面的基矗随着年级的升高,我扩大表述范围,提高表述要求。

1.内容转述法。

即转述他人内容,可以详述、概述、改变人称、语气,但不改变原意。学生可以在兴趣盎然的对话中得到训练。

第6篇

物流中心党委

把党内教育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是历次党内教育的经验总结,也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在学习教育中,我们认真贯彻上级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领导带头、层层示范,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特别是把落实集团公司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实优强富”新枣矿摆在突出位置,推动物流中心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突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这一首要的任务,防止出现重业务发展、轻学习教育的现象。针对物流中心业务长期处于市场一线,有些党员干部自觉不自觉地重视业务拓展而忽视政治学习情况,我们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较好地发挥了各级班子的政治优势和“主心骨”作用。突出物流贸易这一最重要的工作,特别是风险管控。围绕“风险可控、量效并举”,创新实施了供应链+金融模式。在风控管理、资金管理等重点岗位,实施“党员+骨干”双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2017年,签订合同3559份,否决合同1281份,否决率达36%,筑牢了经营安全防火墙。突出安全优质保供这一最大责任,特别是巩固中间商清理成果。立足“规范、降本和服务”,通过规范招标比价,完善电商平台,建立物资超市,严格供应商管理,建立了对接市场的价格目录和供应商管理体系。近两年累计节约采购资金4亿余元。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都能体现党员的身影,展现作为与担当。特别是在中间商清理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顶住了内外部巨大压力,无惧人身威胁和恐吓,清理中间商252家,斩断了利益输送链条。突出党风廉洁这一最大保障,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采购、供应历来是廉洁问题的易发、高发领域。我们以建设“规范规矩型物流”为目标,按照业务分段,权利分设的原则,创新实施了“五权治本”廉洁防控体系。引入“大数据”管理理念,借助ERP、SAP系统、电商平台等手段,规范了权力运行。

为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用真功抓实“学”,全面提升思想境界。抓好关键少数,突出以上率下。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载体,聚焦 “实优强富”新枣矿目标,在学习上深化拓展,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企业发展的难点和瓶颈问题,特别是在加快物产集团组建、安全优质保供和物流产业整合发展等方面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创新形式模式,提升学习效果。探索组织生活新形态,运用“互联网+”思维,在原有“一网两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物流党群“云平台”,把“纸上”的理论学习转移到“线上”,把传统的会议式组织生活拓展为“线上组织生活”,把“定点灌输”学习教育转变为“互动交流”,在手机端搭建起永不下线的“党员之家”;将党建学习与业务学习有机结合,开展“每名党员上讲台”活动,创新学习沙龙、头脑风暴、闭关复盘、场景推演、以案示警等学习培训模式,提升创新创效能力。

第7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5~3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直线、射线、角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2.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射线和角的意义。

2.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活动角、直尺和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谁能说说什么是线段?线段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说一说,且应给予鼓励)。

二、新课学习

(一)认识射线,直线

1.认识射线

(1)课件演示射线的形成过程:由电筒、汽车车灯和太阳光射出来的光线抽象出射线图,并命名。(让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

(3)启发举例: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线可看成是射线?

(4)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2.认识直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学生尝试画直线。

(3)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3.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直线、射线和线段

小组汇报

4.练习

(1)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教材第39页练习四第1题,课件出示)

(2)教材第36页“做一做”第2题。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画?再动手画一画。

指名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经过一点可以划出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3)教材第36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纸上画一画,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使学生明白: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出无数条射线。

课件显示: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作铺垫。

(二)认识角

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

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列举出见过的角吗?

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可以用课件显示实物图片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

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

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

③写出各部分名称。用∠1表示。

(2)问:到底什么叫角?总结角的概念。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和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表示。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39页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独立数一数,在小组内

交流。

第8篇

(一)使学生学会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

(二)通过改写,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算理,掌握相互改写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改写是教学的重点.由于这部分内容需要综合运用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位的规律等知识,学生非常容易出错,因此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我们前面已经学过名数的变换,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数,或者把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请大家想想:30分米是多少米?3500克是多少千克?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把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得出:

30分米=3米,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3500克=3千克500克,除以进率得到的商是高级单位的数,余数仍是低级单位的数.

刚才复习的2个题都是把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今天继续学习小数与复名数的相互改写.(板书课题:小数和复名数),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3分米是多少米?350克是多少千克?

启发学生类推改写方法:

(1)这是什么样的运算?

(2)用什么方法汁算?

(3)怎样移动小数点就可以了?

从而让学生明确:把分米数变换成米数,要除以进率1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行了.3分米=0.3米(板书).350克变换成千克数,要除以进率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就可以了.350克=0.350千克=0.35千克.

启发学生总结出改写方法.

(1)上面两个小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应该怎么改写?

概括出:把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只要按照进率是10,100,10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就可以了.

反馈:完成109页“做一做”1.

订正时要指名说出改写的方法.

2.教学例2.

(1)口答,说出改写方法.40平方分米是多少平方米?

70克是多少千克?

(2)3平方米40平方分米是多少平方米?4千克70克是多少千克?

启发学生观察,这二题与口答题有什么区别?是什么样的换算?应该怎样改写?

首先学生独立试算,然后二人互说改写方法,最后全班交流.

从而明确:要求改写成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原来3平方米不用改,就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只把40平方分米改写成平方米数就可以了,从而得到3.4平方米.

同理,要求改写成千克数,原来的千克数不用改,就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只把70克改写成千克数就可以了,从而得出4.07千克.

3.启发学生总结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原来高级单位的数不变,就是改写后的整数部分,只将原来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是高级单位的小数部分,再与整数部分合并就可以了.

反馈:完成109页“做一做”第2题.

订正时说明思路.

(三)巩固反馈

1.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练十三第1题.

2.把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投影)

3米8厘米=()米5千克60克=()千克

1吨800千克=()吨12千米60米=()千米

3.判断正误.(投影)

3平方米20平方分米=3.20平方米5吨40千克=5.4吨

80米=0.8千米20千克=0.02吨

4.把下面几个数由大到小排列.

3.2米3米8厘米310厘米

(提示: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四)作业

练十三第2,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复名数与小数的互化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有关计量单位及小数的相关知识,而这些知识恰恰是同学爱出错的地方,因此它也是学习的难点.由于前面已学过名数的变换,这节所学内容与其思路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小数,因此本节课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用类推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相互改写的方法,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类推总结的能力.

新课分两段安排.

第一段教学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在老师设计的思考题引导下,让学生明确应怎样改写,并启发学生总结改写的方法.

第二段教学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通过复名数与单名数改写的对比,找出区别,自己独立试算,在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改写的方法.

本课以基本练习为主,并针对学生易错易混处设计判断题,找出错处,防患于未然.

板书设计

小数和复名数

30分米=3米

3500克=3千克500克

例13分米是多少米?350克是多少千克?

3分米=0.3米

350克=0.350千克=0.35千克

例23平方米40平方分米是多少平方米?4千克70克是多少千克?

3平方米40平方分米=3.4平方米

4千克70克=4.07千克

3.2米3米8厘米3米10厘米,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从大到小排列

3米8厘米=3.08米

第9篇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018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但这个转变不是凭空的,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只有教师理念的转变,其他改革不能及时跟上的话,这场改革成功的几率就不大。新课程改革在客观物质层面上的改革最先体现在教材编排的改变上。这一点,高中物理教材做出了大胆的尝试,教材设置了许多扩展性栏目。本文围绕如何充分利用扩展性栏目进行教学展开讨论,以期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想一想”“说一说”,深化理解

课堂教学有其各种优点和长处,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同学生的接受差异。虽然我们在一直追求对所有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不可否认的是面对五六十个学生,甚至更多的学生,这一追求是很难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课堂的留白是必要的。教师要留出适当的时间来让学生消化、吸收,帮助他们学会反刍。因此,对“想一想”“说一说”的利用就显得非常必要。一般来说,这两个栏目都紧跟在某个需要学生掌握的重要概念或者规律之后,提醒学生对这块知识的思考,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反刍”,增强理解,加深印象。

如在学习了“用图像表示速度”之后,“说一说”这样对学生提出问题:百米赛跑时运动员的速度从始至终不变吗?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有变化,你估计是怎样变化的?然后做出一个具体的假设,如果某位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0.57s,那么按照你的估计画出他这段时间的v-t图像的草图,并描述出来。最后又让学生说出,如果是没有受过训练的同学跑百米,他的v-t图像的形状又会有哪些不同?(见人教版必修一22页)大家在本节课中学习了v-t图像,知道它是用来描述物理运动的,但还没有亲自描述过。这个问题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让学生思考,并且说出来。说出来看似是思考的外在表现,但想和说两者存在不同的心理机制。想是大脑思维的活动,而说则要调动语言系统参与其中,语言的描述就涉及到对词语的甄选,这就要求更加准确和清晰,如果思维不够缜密、不够成熟的话是说不出来的,要求说是对想的精细化和标准化,是更高的要求。学生经过分析和语言描述后,对v-t图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完美过渡。

二、“思考和讨论”,巩固知识

“想一想”和“说一说”是帮助学生对所学概念和规律进行反思性理解,加深印象。而“思考和讨论”则把对知识的思考进一步延伸和加深,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存真去伪,摆脱掉摇摆不定的,强化尚不清晰的,最终把所学到的理论吸收为自己的知识。对于某些难以理解不易接受的难点,教材往往会安排有“思考和讨论”的内容,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把知识“越辩越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从而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如在学习“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之后,教材引导大家思考和讨论估算位移问题以及怎样精确求解。问题先引导学生把一个匀变速的直线运动分解成多个匀速直线运动,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这个讨论有利于学生把注意点集中到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关系上,并促进学生对二者关系的深度理解。然后,又引导学生去讨论,如何减少估算的误差,更深一步让学生对变速直线运动和时间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思考。讨论有助于相互刺激和纠偏,能够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发现自己思考的纰漏,同时也能刺激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提高了学生大脑的兴奋度,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偏颇都会暴露出来,并得到纠正。

三、“观察和思考”“做一做”,在实践中提升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考和讨论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和终点,也不是学习最好的办法。把理论放到实践中去检验,或者在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于实践,学习的意义才能凸显出来。只要让学生具备动手操作能力,而不是纸上谈兵,那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价值。教材中的“观察和思考”“做一做”这两个栏目是非常有利用价值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去观察,这是把理论到实践中去检验,也是让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当然,这里的观察是必须结合思考的。“做一做”则是用理论去指导行动,这次的检验更加深入,是让物理规律本身来说话。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做一做”中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自己只做学生的顾问和后勤保障工作即可,越是尽可能少地减少干预越是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学生动手之前,让他们养成预先构建实验模型的习惯,要求他们在大脑中事先演练多遍,写出动手的步骤,准备好所应用的素材,最后还要写出反思和总结。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做一做”的价值和意义。

四、“科学足迹”“科学漫步”“课外读物”,激发兴趣,有效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