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哲学观点论文

时间:2023-03-03 15:57:12

导语:在哲学观点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哲学观点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222-01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题目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这篇论文比较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一些差别。肯定了伊壁鸠鲁对原子偏斜运动和人的主观自由的论述。

马克思在论文中反驳了认为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相同的观点。这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原子是否做偏斜运动。结论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者对所研究的客观对象所采取的态度不同。德谟克利特认为人对自然现象的判断是不可靠的,而伊壁鸠鲁则认为感性世界是可靠的。正如马克思在文中所说,“当德谟克利特把感性世界变成主观假象时,伊壁鸠鲁却把它变成客观现象”[1]。这种对自然哲学的态度还可以从伊壁鸠鲁遗存下来的基本要道中看出:

“如果天空中的怪异景象不会使我们惊恐,死亡不令我们烦恼,而且我们能够认识到痛苦和欲望是有界限的,我们就根本不需要自然科学了。

如果不清楚地认识整个自然,一个人就不能在最关键的事情上消除恐惧,就会生活在神话造成的恐惧中。所以,如果没有自然科学的话,就不会获得纯净的快乐。”[2]

德谟克利特试图获得对客观自然现象的认识,而伊壁鸠鲁的研究更多地服从其伦理学目的,使人克服对未知的恐惧,进而使人得到内心的平静。不仅其自然哲学的观点,他的反宗教的思想也是基于这种目的。伊壁鸠鲁认为人要取得幸福应该更多地借助自身的力量,人需要的外部的东西并不多,只要人克服了恐惧、欺骗、就能实现自由。

这种靠人的观意志达到自由幸福得到了马克思的认同。与斯多葛伦理学更多强调宿命不同,这种伊壁鸠鲁的观点更多地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在实现自由方面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不断探索很快放弃了用伦理学方法去探讨人的自由。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作出了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号召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剥削阶级,建立工人阶级执政的政府。从而从根本上保障更广大人民的自由。而只有这种阶级性质的国家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民主。在剥削阶级社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外在条件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马克思所在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往往受到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争取自由首先应该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只有无产阶级掌握了生产资料,自由的实现才有可能。

经济社会在不断变化,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为实现每个人自由的客观条件相较以前已有了重要的改观。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改善民生,使实现自由的客观条件更加有利。另一方面,也许是当今社会更需要解决的是人的主观自由的问题。自由从来不是被人赐予的,而是一种被人的主观意识感受到的。这样就回到了伊壁鸠鲁与马克思所思考过的命题,在唯物主义条件下人的自我意识自由的问题。如果没有了神佛我们该如何克服似乎与生俱来的恐惧、不安与。

终极关怀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探讨的主题。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的存在在于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外部的身体感觉似乎总给人带来痛苦,这样人只有借助于自己的思维能力来获得存在的愉悦。于是亚里士多德把幸福定义为一种理性的沉思活动。认为人应该过一种与获取知识相关的活动。也即是与人的思维相关的科学、艺术等的创造。更多的人过这样的一种生活的社会,才能是一个文明发达的社会,才是每个人自由自足的社会。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实现每个人的客观自由的条件在迅速改变。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我们更应该思考人的主观自由的问题。也正如其在博士论文的出版序言中所说的,“他们是自我意识的哲学家。这篇论文至少将表明,迄今为止这项任务解决得多么不够”[3]。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分析,我们可以作出以下结论:1、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马克思探讨人的自由的开始,并从伊壁鸠鲁的哲学开始思考在唯物主义条件下人的主观自由的问题。2、可以把马克思早期对自由的探讨称为自我意识自由的探讨。把后期借助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思考自由称为外在自由的探讨。3、当实现自由的客观条件逐渐实现的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寻找实现人的主观自由的条件。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现文化的发展繁荣,并让更多的人享有文化发展繁荣的成果。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法学院

作者简介:郭随磊,汕头大学法学院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2页.

第2篇

我们通常见到论文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学术论文或叫科学论文;另一类是议论文。学术论文是论证某一新论点或某一新的总论点极其分论点得以成立的证实性论文;议论文是那些谈自己的观感、意见、主张甚至奇想的陈述、阐释性论文,我们在报上看到的政论、时评以及《古文观止》所收集的那些论文就属于这一类。这两种论文的区别如下:

学术论文更强调一个“新”字,相同或相似于以前已发表过的学术论文就毫无价值;议论文虽然也讲究一个“新”,但有时可重复议论。例如,某年如发生洪水泛滥,中央和各省市的报刊都要发表一些强调保持水土,提倡可持续发展之类的议论文章,过了若干年如又遇特大洪水泛滥,全国各类报刊又会而且应当发表一系列同一内容的议论文,以增强社会教育效果。

学术论文强调论据的确凿、充分、可靠、典型、有力,尤其要强调用第一手材料;而议论文虽然也用论据,但不特别苛求。甚至有的议论文是作者靠思辩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

学术论文的论证及格式讲究规范,而议论文却不拘一格。

由于没有把学术论文或科学论文与普通议论文区别开来,对学术论文的了解不够,有的同志就自觉不自觉的写成了普通议论文,因而呈现出三个相应的缺点:一是缺乏新意,有的甚至炒陈饭,谈一些人们早已熟悉的观点;二是比较空泛,论据不足,又不典型,没有说服力;三是论文的格式不规范。

 

所以,我们在写广播电视学术论文时要提醒自己:不要写成普通议论文了,要按学术论文的规范来写。

学术规范来写学术论文,首先在确定选题上就很讲究。如写普通议论文,其题目常常是自己随意定的,而写学术论文,其题目的确定就不那么随便了。在确定题目之前还要做几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把握广播电视研究的动态。

据我了解,我们广播电视学术论文的作者在确定论文题目之前大多数没有做过这一工作,或没有认真地全面地了解广播电视研究的动态。这是不符合学术研究规范的。

为什么一定要先做这一工作呢?前面我们说了,学术论文更强调一个“新”字。既然要“新”,就要了解“旧”(这里的“旧”不是陈旧的旧,而是表示“已经有了”的意思),不了解“旧”,便不知道“新”,这就要查一查人们在广播电视方面已研究了哪些问题?进行到什么程度?有没有人写过你正打算要写的题目?如没有,那你写的这篇文章,就是在谈新问题,是在开垦广播电视研究领域的一块“处女地”,是通常所说的填补学术领域的一块空白;如已有人研究了并写了文章;那就看一看这些文章的结论正不正确?你赞不赞同?如不赞同,你可写批驳性文章;如赞同,再看一看这些文章的视角、立场、切入点、论据、论证逻辑等等是否有问题,如有,你可写商榷性文章。总之,你在了解、把握广播电视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所确定的题目才不会与已发表过的论文在题目、观点上重复,才有新意,才有学术价值。

第3篇

期待学生写出高质量的小论文,教师和学生单纯着眼于“落笔”阶段是不够的。小论文的撰写,应该以课程标准为统领,系统地贯穿于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中,否则,突击布置小论文作业,学生是无所适从的,也很难一下子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以下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我结合几年来在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时政教育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高中生普遍对课堂所提到的时事政治感兴趣,课程标准也指出,课堂教学要与“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现在教材的内容都很重视生活化,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时事政策教学和实例教学,因而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要突出时政性,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态度,提高学生分析时政的能力。学生投身于时政学习,往往热情高涨,感到政治课的原理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增强了写小论文的信心。如果平时在课堂上教师不注意引入时政案例,学生因知识面过窄,缺乏社会生活的积累,写小论文时就会手足无措,或者出于交差了事,或者难以写好。课堂与时政教育相互补充,一方面为将来小论文积累素材,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在阅读评论中增强学生写作信心:时政评论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经过上一环节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时政的关注有了进一步的增强,愿意就热点问题口头谈谈自己的看法,但若诉诸文字,他们则会普遍对如何撰写政治小论文感到陌生,甚至有畏难情绪。这时,有必要指导他们阅读含有政治小论文元素的文章资源。正如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类社会科学,以及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也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资源”。

“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教师平常应注意收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生动有趣、短小精悍的时政评论,在全班面前介绍,指出其中的作者观点、论证方式、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让学生熟悉别人的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可取之处在哪里,值得商榷的地方在哪里,并且张贴出来让感兴趣的学生阅读。这样,既能揭开像时政类评论等政治论文的神秘面纱,消除学生对小论文的陌生感,又能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推荐学生阅读评论,向他们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政治小论文的写作并不是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及的难事,只要你留心观察、开动脑筋、勇于尝试,就能写出独具特色的政治小论文。

三、在综合探究中提炼学生朴素观点:社会现实与课本理论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曾经表示,“我们要极力地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实证、推想、会通、分析――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如今的高中课堂,都开设有综合探究课,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各施所长,或形成课件,或形成提纲,或形成手抄报等。在这里学生运用所学认识社会现象、适应社会规范、融入社会圈子,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习潜能得到了很大的发挥。教师应关注学生提到的初步观点,引导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及时给予分析、评价,在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火花,使其在将来的政治小论文写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明晰和成熟。

四、在论文写作中规范学生严谨撰写:学生主动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第4篇

叶文在该文“聚焦”中明确指出,“分析说理能力不足”是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一个硬伤,并指出其有三个表现:单向思维、单层论证、感情用事。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这三点归纳到位,属于对“现象”的一种比较准确的概括。在其后的“实验”与“策略”两个版块中,叶文结合李建生老师的教学案例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对此拙作暂不赘述,只就提高学生在议论文中的“分析说理能力”,谈谈自己的浅显观点。

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单向思维、单层论证、感情用事,这样的描述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带有批评的色彩,但有意思的是,当教师将这样的陈述说与学生时,学生即使会接受,对其议论文的写作也不会有质的改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不知道自己如此作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笔者以为,从时序的角度来看,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一是历史原因。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前,已经有过议论文的学习经历,虽然真正动笔写议论文的情形不多,但自媒体时代的网络写作(腾讯空间的“说说”或者“微博”)中,已经含有大量的议论文性质的只言片语,凡与学生为网络好友者,应当皆知此事。这样的前置性阅读与写作经验,使得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的议论文写作中,充满着叶文所批评的三点表现。

二是学生原因。这里所说的学生原因主要是指学生的判断力与逻辑思维的能力。议论文是为“说理”而来,而“分析”实际上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表现,因此学生的“分析说理能力不足”,实际上就是不会分析,不会说理。根据笔者的观察,即使高中学生在面对一个观点时,常常表现为盲从的状态,即丧失自我判断的状态。尤其是对网络上的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这种情形之下更多的是附和,这就是叶文所说的“单向思维”;而对于不同观点,又容易极端反击。这就是叶文所说的“感情用事”;而无论是在课堂上的议论文写作中,还是在网络写作中,为了说明自己的某个观点,自然会引用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来论述,这就是“单层论证”。

当我们将历史原因与学生角度的判断与逻辑思维原因结合起来时,就发现学生出现“分析说理能力不足”及其三个表现是有因可循的了。

二、方法论视角下的矫正策略

由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要想在高中议论文教学中有效地让学生形成“分析说理”能力,纠缠于学生的已有历史是没有用的,也就是说单向批评学生的三种现象是没有用的,真正有效的着力点,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基于方法论视角所作出的判断。

“方法论”本属哲学范畴,其指向“怎么办”。方法论本身是合乎逻辑的,譬如就本文而言,在寻找到了问题的原因之后,就该寻找解决方法,这本身是逻辑。而所寻找的方法又必须符合逻辑,这就是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就学生的判断力培养而言,笔者的观点是坚持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实际上不是为了证实某个观点,有时更是为了看学生的判断力。传统高中作文教学中曾经出现过“非此即彼”的情形,但其并不利于学生判断力的形成。辩证意味着不极端,意味着视角可以触及到思维和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就“勤奋出人才”这一观点而言,勤奋能出人才,但人才却不尽出于勤奋;就“社会需要诚信”而言,如果学生的视角够独特,恐怕也能作出“水至清则无鱼”的虽看起来荒谬,但逻辑却能丝丝合扣的议论文来。

就学生的逻辑能力培养而言,笔者的观点是坚持逻辑方法去论证。逻辑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等,高中学生对此是不太清楚的,或者即使偶尔用过却不知道其意义。高中议论文教学结合具体的作文讲评并重点渗透一些逻辑方法却是必要的。其实,关于逻辑方法的教学,无论是教材中的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有大量现成的例子可用,因此日常语文教学又是一个极好的逻辑方法培养的机会,只是常常囿于传统的教学习惯被忽视了而已。

议论文本身是需要方法的,因此议论文的教学必须坚持基本的方法论,由此径迈入,可能才会找到提高分析说理能力的源头。

三、紧扣“分析”与“说理”作议论文

回到作文本身上来,简单点说,作文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议论文应当就是通过文字来分析与说理,分析为了说理,说理基于分析,这就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这里需要关注叶文所提出的,“有关议论文写作的指导,大多都围绕例证法开发相应的策略……对于分析什么,如何分析,缺乏整体性的思考”。

叶文给出的解决之道是“概念分析”,笔者对此的观点表示赞同,但觉得跟学生更应该强调的是“分析”与“说理”这两个概念,因这两个概念学生更容易听得懂,尤其是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发现高中学生一方面喜欢写议论文,因为他们有说理的劲头,但有时又怕写议论文,因为他们怕分析。这就说明议论文的教学重心之一,还是应当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而理如何说,自然是基于上面提到的方法论基础,基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5篇

一、英国经验主义哲学——詹姆士实用主义的思想根源

威廉·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哲学深受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洛克、贝克莱、休谟、穆勒等人的思想都对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詹姆士也自称是他们的继承者。在《实用主义》这一哲学著作的献词“纪念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中,詹姆士就开宗明义毫不避讳地表达了对穆勒的赞赏之意:“我是从他那里,最早懂得实用主义的思想;要是他现在还在世的话,我极愿把他作为我们的领导者。”[2]2詹姆士甚至直接强调,实用主义是一种经验主义,而自己是一个“彻底的经验主义者”。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是从十六七世纪开始的,其开创者是英国实用主义者培根。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从培根开始发展到后来的洛克,都是唯物主义经验论,都承认感性经验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类知识的来源。到18世纪,贝克莱和休谟屏弃了经验的客观内容,走上了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以及不可知论的道路。他们从根本否认外界事物是感性经验的源泉,或拒绝回答外界事物是否存在的问题,认为经验是纯主观的东西,是认识的唯一对象,否定理性认识。在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英国的经验主义曾经一度受到唯理主义潮流的极大冲击。但在19世纪以来,随着实证经验科学(穆勒、斯宾塞等人)的蓬勃发展,经验主义又卷土重来在英国占领统治地位。穆勒、斯宾塞以祟尚科学的实证主义形式维护经验论。实证主义的经验论强调感性经验,主张面对经验事实,反对抽象纳思辨哲学;注重实用和功利,反对脱离实际的玄思冥想;提倡自由探索,反对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强调事物运动变化的多样性、偶然性和机遇性,反对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英国的经验主义(特别是穆勒的实证主义)对詹姆士实用主义哲学产生巨大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说,穆勒的实证主义是詹姆士实用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詹姆士像英国经验主义者一样把哲学、科学以及人类的全部认识局限到经验和现象范围,詹姆士说,“实用主义代表一种在哲学上人们十分熟悉的态度,即经验主义的态度”。[2]31詹姆士继承英国经验主义,但他又指出由于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的原子主义观念论,导致英国经验主义陷入怀疑主义和联想主义的困境。在英国经验主义者那里,直接的经验无疑是分离的,经验就像是孤零零的原子,事物的观念和关系的观念是分离的。从洛克、贝克莱到休谟,他们的观念都是孤立的和原子式的。每个观念都是界限分明的,不存在彼此之间的过渡或连接。以休谟为例,在休谟看来全部自然中没有一个联系是可感知的,“一切事件似乎都是完全松散和分离的。尽管一件事情接着另一件事情发生但我们从不能在它们之间看到任何关系。它们似乎是‘被联合’(conjoined)在一起的而不是‘被连接’(connected)在一起的。由于任何不显现于我们的外部感官或内部感觉的东西我们都不能对它有任何观念,所以必然的结论似乎就是我们完全没有连接获力的观念,这些词绝对没有任何意义。”[3]而詹姆士却反对这一观点,在他的眼中,我们的意识或思想是连续的、复合的并且不可切割的流。

在上文中,我们特别提到了詹姆士对穆勒热情洋溢的献词,这不仅仅在于詹姆士对于穆勒经验主义的传承,也在于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对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产生了不可多得的影响,当然这种功利主义的思想也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在功利主义者看来,人是自利的,人的一切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而能带来快乐和幸福的东西无外乎就是利益。而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也强调了这一点,就是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实用,只要能够给人带来利益(无论是个人便利还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便利),就是好的。

二、皮尔士实用主义——詹姆士实用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

皮尔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位非常富有哲学头脑和独创性的思想家,也是美国历史上产生的第一位享誉国际的哲学家。但是他在世之时,不受人们所重视和注意,直到1898年詹姆士把他的哲学冠以“实用主义”之名大加推广,才唤起了人们对皮尔士的注意,奠定了其实用主义鼻祖的地位。詹姆士为皮尔士正名,皮尔士的实用主义理论也成了詹姆士实用主义理论的直接源头。作为实用主义的创始人,1871年,皮尔士组织了美国马萨诸塞州那里的一些青年学者成立了一个“形而上学俱乐部”,一起讨论有关科学和哲学的问题,詹姆士也是其吸纳的成员之一。次年,皮尔士把形而上学俱乐部经常讨论的一些问题以及他本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整理出来,做了一次长篇讲演。1877年,皮尔士对讲演稿加工整理,写成了《信仰的确定》(1877年11月号)和《如何使我们的观念清楚》(1878年1月号)两篇论文,刊载于《通俗科学月刊》上。这两篇论文奠定了皮尔士实用主义的理论基调。

皮尔士把实用主义定性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他用这种方法来分析观念的意义、真理等。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哲学以澄清概念、命题的意义为起始点进行探索,皮尔士认为一个概念是否清楚明白,是否有意义,要看它能否引起实际效果。明确概念命题意义会带来什么样的实际效果之时,也是真理确 立之时。詹姆士的实用主义方法论是在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詹姆士说:“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什么特别的结果,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是必需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2]31根据皮尔士强调信念的可设想的实际效果的行为准则,表明詹姆士彻底贯彻了实际效果原则,通观詹姆士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到詹姆士认为任何事物不管是科学、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不管是真理还是宗教只要能达到目的实现效果都能成为人们行动的根据,只要能产生实际效果都可以加以运用。

其次,皮尔士真理观是以探索理论为基础,意义理论为手段,最后获得满足的效果,进而确定信念,获得真理,但是皮尔士在探索事实的同时却把价值撇到了一边,忽略了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关系,造成了真理与价值的脱节;而詹姆士却坚决反对这种观点,架设了一座桥梁把真理与价值彼此相连。他认为真理应该建立在事实之上,而价值来自于事实的价值渗透。詹姆士认为真理的价值在于真理能使人得到满足,给个人带来某种好处,或者使人获得成功。他说:“每一个人在每一个具体时刻所体验的真理,总是在该时刻他所感到满意的。”[2]106虽然观念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期待成为真理的价值先决条件,但是真理的效果是由人确定的,由人的先前经验标准的主观意识来确认。詹姆士对于价值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分析虽然显得有些粗糙,但是作为把价值与事实联系在一起的第一人,他的影响更远更深,为后来的实用主义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如果说皮尔士初步确立了一种实用主义的方法和真理观,那么詹姆士在继承这种方法论和真理观的同时,把实用主义上升到了一个人本主义的高度,这也可以说是詹姆士实用主义理论的一大高明之处。詹姆士说:“哲学家总是在暗中摸索,而那些正在生活和正在感觉的人却知道真理。”[2]19作为实用主义的杰出代表,研究人的问题是詹姆士哲学的首要价值定位所在,詹姆士的哲学不是高高在上脱离人间的,它的哲学着眼于讨论生活和行动的意义,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三、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对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突破:确立了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还有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这一系列的科学发现对当时的科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当时哲学的发展。其中,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间接刺激了詹姆士实用主义理论的发展。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此书揭示了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以及“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选择理论论断。早期的实用主义者,包括詹姆士在内,几乎都一致把进化论当作自己哲学发展一个必不可少的根据,他们普遍接受这样的观点:人只是长期进化过程中偶然出现的一种高级生物,它在竞争中适应了环境和条件。因此,如何用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人心、人的认识、人的自我和人的道德,这构成了早期实用主义最重要的问题。

进化论强调适者生存,也就意味着一个生物要获得生存,就必须调整自己去适应整个大自然的环境以及这个环境之内的激烈竞争,否则就会被淘汰。詹姆士继承了达尔文的这一理论,认为知识(包括观念和思想)就是适应环境求得生存的重要工具。在詹姆士的观点里,一种思想或观念之所以具有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这种思想和观念能帮助我们,对我们的人生起到指导,并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达到个人的人生目的。詹姆士在《实用主义》一书中说,“任何观念,只要有助于我们在理智上或在实际上处理实在或附属于实在的事物;只要不使我们的前进受到挫折,只要使我们的生活在实际上配合并适应实在的整个环境,这种观念也就足够符合和满足我们的要求了。这种观念也就对那个实在有效。”[2]109归根结底,詹姆士把达尔文的基本观点视为哲学信条,并把观念(知识真理)看成是人适应环境,获得效用以及成功的工具。如果说达尔文的观点为“适者生存”,那么詹姆士的观点可以概括为“适者即有用”、“适者即真理”。

总之,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皮尔士实用主义思想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构成了威廉·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哲学道统,这也是我们研究詹姆士实用主义不可避开的理论源泉。

参考文献:

.Columbi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45.

[2]威廉·詹姆士.实用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David Hume . An Enquiries Concering Human Under standi-

第6篇

1、 拙稿《牟宗三的实现之理与纪纲之理——兼与康德的轨约原则与构造原则比较》,待刊。

2、邝芷人〈“物自身”、“智的直觉”与“新外王”〉,刘述先等著《当代新儒学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338, 373页。

3、 李明辉著《当代儒学之自我转化》,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4年版,第48页。

4、 李明辉认为,“物自身”与“理体”的区别主要不在意涵方面而在行文的脉络方面。他把这两个词视作同义词来运用。(参见其《当代儒学之自我转化》,第29-30页。)

5、 参见牟宗三译注《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上册,台北:学生书局,1992年修订再版,第499?/FONT>500页;I. Kant, Critique of the pure reason, Trans. by N. K. Smith,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 1933,A255/B311, A256/B312.

6、 参见李明辉《当代儒学之自我转化》,第38-40页。

7、 对此,李明辉引康德的话作了更清楚的注释(见《当代儒学之自我转化》,第40页)。

8、参阅I. Kant, The Critique Practical Reason, See Mortimer J. Adler Associte Editor, 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 42. Kant, London·Toronto, 1952, P. 292. 中译文可参看牟宗三译注《康德的道德哲学〈实践理性批判·序言〉》,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再版,第132页。

9、 李明辉《当代儒学之自我转化》,第41页。

10、 牟宗三译注《康德的道德哲学〈实践理性批判·序言〉》,第132页。这段译文虽然出自英译文,但是语义极为明朗。

11、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北:学生书局,1979年版,第7页。

12、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序》,第2页。

13、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3页。

14、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15,17页。又见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37,39页。

15、 参见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15页。

16、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序》,第6页。

17、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16页。

18、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17页。

19、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126页。

20、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17页。

21、 参阅拙作《对牟宗三的逻辑二分法思想的初步了解》台北:《鹅湖学志》第20期,1998年。

22、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17页。

23、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105-106页。

24、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18页。

25、 参阅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18页。

26、 参阅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18页。

27、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19页。

28、 参阅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24页。

29、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24页。

30、 参阅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19页。

31、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19页。

32、邝芷人〈“物自身”、“智的直觉”与“新外王”〉,刘述先等著《当代新儒学论文集》,第346,374页。

33、邝芷人〈“物自身”、“智的直觉”与“新外王”〉,刘述先等著《当代新儒学论文集》,第374页。

第7篇

英文名称:Tian Fu New Idea(Bimonthly)

主管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0633

国内刊号:51-1035/C

邮发代号:62-24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8篇

〔关键词〕韩忠岭 音乐教育哲学 音乐哲学 教育哲学

21世纪以来音乐教育哲学已经成为中国音乐教育学界的显学,很多音乐学者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在众多当代学者中,韩忠岭从历史的视角,以辩证的方法,在我国音乐教育哲学思潮的流变中梳理出自己的观点,大胆质疑,并进行理论上的建构和探索。通过在音乐哲学和教育哲学这两个视阈下寻求音乐教育哲学的范式,以及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哲学诉求的反思,用一种更为开阔、更为深远的视野关注音乐教育哲学的问题,将其理性的思维、严谨的学风、扎实的理论基础淋漓尽致地体现在音乐理论研究的实践之中。

一、研究之“精”

(一)明确界定研究视域

作者在“音乐哲学视阈下的音乐本体诉求”及“教育哲学视阈中的教育本质诉求”中都对研究视域进行了界定,并使之一一对应,不仅增加了文章时间逻辑性,而且还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可阅读性。例如:作者在对“音乐哲学”进行解释时,特别强调了“音乐哲学”和“音乐美学”的区别。作者所研究的“音乐哲学”视域主要是有关音乐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展开状态的哲理运思,并分为前现代音乐哲学、现代主义音乐哲学、后现代主义音乐哲学三种视阈对音乐哲学进行研究分析。为了全面论述,作者还特意为对应西方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音乐哲学视阈界定了中国的“前封建、封建、后封建”的音乐哲学视阈。前封建主义即指先秦时期,封建主义是封建社会时代,后封建主义对应我国特殊的历史时期,主要指封建社会消亡民国开始的现代时期,从时间上讲,一直延续到“”和改革开放初。作者认为之所以称之为“后封建”,是因为这类似于西方的后现代之意,在文化和艺术观念上,艺术存在形态上有“反”封建主义的意味。这种“前封建、封建、后封建”的提法,是作者行文论述中对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视域的界定,这种视域的界定有利于作者对每个时期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进行梳理,并不是要对中国的时期进行时代上的划分,至于这种视域的界定是否准确,也只能在时间的检验中由后人评说了。

(二)精确的“取点深做”

该书符合“取点”的一般原则,“深做”的基本要求,它在音乐哲学和教育哲学这两个视阈下取域,意在构建一种合理自然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为的是达到一种“中和”的并符合大众理想追求和迫切所需的理论哲学。作者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哲学大多是以“音乐哲学”为“本体”进行延展开来的,没有充分体现出“音乐教育”的“教育”功能和理念,难免有失偏颇,对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行为会造成概念混淆和以偏概全的影响。所以,作者提出构建我国音乐教育的哲学:一要放宽视野;二要博采众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要继续弘扬,继承我国音乐教育、美育的优良传统;四要体现本我,立足我国的教育国情,理论研究和建构要追求中国特色,体现自我价值。 在此基础上,作者经过两个视阈的层层推进,最终概括出音乐教育价值的“五性三观”的哲学观,“五性”指音乐教育面向“音乐本体”,要追求音乐艺术的艺术性、审美性、实践性、人文性、生活性;“三观”指音乐教育要体现教育本质,追求音乐教育的知识观、人性观、审美观。 这种“价值论音乐教育哲学之思”乃是作者“取点深做”的精髓。

二、研究之“新”

(一)新的词汇见解

作者在本书当中对一些音乐教育知识体系中常见的高频词汇进行了解析,在词汇原有的意义上附加上其它的含义,使人们在阅读的时候更加轻松准确地把握词汇的含义以及语句的意蕴。例如:作者对 “音乐本体”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对“音乐本体”,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予它“三本”的哲学诉求,其一,是音乐的“本源”问题考量;其二,是音乐的“本身”问题考量;其三,是音乐的“本质”问题考量。“对音乐的“本源”考量,意在重视音乐与生活和情感的联系,反映在音乐教育之中,教学实践要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对“本身”问题的考量,意在重视构成音乐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反映在音乐教育中,要重视音乐知识体系的教学。对“本质”来说,他认为音乐审美是音乐教育价值的取向。这“三本”问题构成了音乐本体的较为明确指向的意义,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提倡“音乐本体”的哲学观,忽视了哪一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也不能真正体现“音乐本体”的意义。

(二)新的行文表述

关于行文表述风格作者有自己的独特看法,他认为行文表述最重要的是方便、简洁和语气的直接,这似乎不符合论文的称谓规范,但他认为只要大家都能看得懂何乐而不为呢?不仅如此,作者在文章中还举了大量有趣又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自己要说明的东西,比如:他认为音乐的美是艺术美的属性,音乐的创作生成过程,是音乐的形式和美的生成过程,因为美是音乐的属性之一,美依附于音乐的形式而存在,正如咸是盐的属性,咸依附于盐本体而存在,盐的生成就赋予了咸的属性。又如:作者认为美是“审”出来的,音乐作品在其成为作品的创作过程之中,融入了创作者的审美才成为含有音乐美的艺术作品。作者追根溯源,把每一个关键的词汇都找到其出处,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为自己著书立说提供便捷,也更为读此著作的音乐教育学者们提供方便。

三、研究之“果”

作者之所以在行文中时刻提醒读者自己的研究取域是“中国音乐教育哲学”,是因为哲学是支撑中国教育事业的大厦,如果根基没有打好,结出的再多果实也必然是畸形的。至此,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音乐与教育、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探索音乐教育的本质、价值、社会功能以及在整个大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挖掘并能够从哲学的层面思考研究当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些最根本的现实问题。希望能澄清人们对音乐学科的认识,希望能呼吁国家和社会对国民音乐教育的重视,希望能提升音乐学科的教育地位,希望对音乐课堂教学指导思想能具有实际的现实意义。所以,作者对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的探索无疑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新颖的理论。

虽说作者在行文中引述外国的理论大多是来自中国的译著,难免会有失偏颇,但笔者认为这已不足为奇了。起码,作者在为探索中国音乐教育哲学做出了学术贡献,这是学术的进步,也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9篇

一、中国哲学课的意义与目标

为什么要开设一门针对留学生的中国哲学课?调查显示,促使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然而本科阶段开设的中国文化、中国概况等课程,只是让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各方面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等有了一个表层的大致的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及其他各类文化现象的根源,不了解这些哲学思想就无法深入了解各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另外,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一些对现代社会、对人生极具启发性的瑰宝,学习并体悟这些智慧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心胸,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于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处理与他人、与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此外,通过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各种哲学思想进行开放的讨论思考,或与自己国家思想文化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平等对话交流的能力。在不同思想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可以让学生们逐渐发展出较为理性的思维方式,学习以平等的开放的心胸对待不同的思想与文化。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针对留学生的中国哲学课与针对哲学专业的哲学课有很大不同,经过三年的汉语学习,这些学生大部分已通过HSK(汉语水平考试)五级,已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了解还有限,理解专业的哲学词汇更为困难。所以首要的问题是如何选择一本适合学生的哲学教材。目前公开出版的哲学教材基本都是针对哲学专业的学生,难易程度和内容不太适合留学生。最终,笔者选取了一本北京大学留学生哲学专业预科教材《中国哲学专业汉语教程》,这本教材将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语言较为简单,且对一些哲学专业词汇有注音和解释。根据学生反馈,教材难易程度较为合适。

但是,要将哲学课开展得较为生动活泼,仅靠教材还远远不够。因此,笔者只是将这本教材作为参考,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社会和生活的内容,并组织学生针对不同的专题进行课堂讨论。作为一门针对来华留学生通识选修课,本课程在介绍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哲学思想时,不具任何宗教性,同时尽量做到避免中国文化本位思想,鼓励不同文化间平等对话沟通。课程的内容力求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现实性,教学方法力求轻松活泼,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如下:为了建立一种能够自由平等交流的氛围,建立一种多元理解的文化态度,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1.在第一堂课首先简单介绍这门课的内容及教学方法,并就授课内容、方式方法、课外作业等内容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大部分学生反映因面临撰写毕业论文及就业压力,希望可以通过较为轻松愉快的方式学习哲学课,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可以学以致用。根据学生的建议,笔者在授课的内容和形式上做了调整。首先,在内容上,参考《中国哲学专业汉语教程》,将第一课中国哲学的精神与第二课中国的哲学家及其理念改为东西方哲学思想对比,从哲学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等方面简单介绍东西方哲学的主要差异,同时也让学生对中国哲学的精神特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在授课形式上,为了让学生更直观体会中国哲学的精神,采用了较为生动形象形式多样的讲授方式。如在学习道家的无为思想时,学生很难理解无为的深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深奥的哲学理念,笔者给学生播放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视频。这样,学生就可以体悟到无为不是消极地旁观或等待,而是极具智慧、力量和远见的思想。一些精彩的电影也蕴含深奥的哲学精神,鉴于学生非常喜欢中国的功夫电影,在学完先秦道家哲学和法家哲学之后,带领学生观看李连杰主演的《太极张三丰》,讨论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在这部电影中的体现。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佛家思想中无我的概念,让学生去思考眼前的一张纸或是自己身上的一件衣服的制造过程,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学生就会直观地感受到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存在。

除了教师讲授,课堂讨论也是哲学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philosophy一词本义即是爱智慧,而通过营造一种可以宽松和谐畅所欲言的讨论氛围,让学生就某些专题或观点展开谈论,在这种自由的开放的讨论中,通过各种观念的碰撞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可以不断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打破一些僵化的观念,逐渐学习以一种更平等更包容的心胸对待不同的思想观念。笔者尝试通过一些游戏营造这种开放的平等的讨论氛围,如在授课之初将一些不同文化的名人苏格拉底、耶稣、孔子等的名言放在一起请大家归类。这个游戏可以让大家体会到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不同,又有一些共通之处,可以彼此交流学习。在畅所欲言的讨论中,有些学生对某些传统的哲学观点提出质疑,有人开始质疑由父母、国家甚至宗教灌输的价值观,开始依据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也正是哲学课努力达成的目标之一。

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同时也为了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课外作业。在学习某种哲学思想后,在生活中观察这种哲学思想在各方面的表现或应用,2~3人一组,通过制作PPT课件向大家展示。如在学完道家哲学思想后,为了让大家体会道家哲学中道法自然的深意,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的智慧,体会人类可以从自然中学习到什么,用自己拍摄的照片制作PPT向大家解说。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去仔细观察自然,体会自然的奥秘与智慧。每个小组探索观察的角度不尽相同,但是都有独特的视角和观点,讲解作业的过程也变成了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的过程。

三、教学效果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