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7:16
导语:在中学教育研究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个班集体是由不同的思想认识、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知识层次组成的复杂的人群集合体。每个学生的目的、愿望和动.机都不同。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性格特点、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家庭背景等具体情况,根据教师所掌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理想教育、纪律教育,因为一个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只有正确的思想指引,行动才会向正确方向前进。理想是学习的强大动力,纪律是学习的重要保证。一个人有了远大理想和守纪的自觉性,才会有学习上的不断进步。那么如何在思想方面对中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呢?它主要是通过运用赏识教育,从思想上使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闪光点(优点、长处)。既要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又要学会赏识自己,发扬自己的优点、长处,充分地认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可以学好,每个人都可以成才,激发每个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要求学习进步的愿望、动机、不断克服思想上消极因素,发扬自己的优势,克服自身的劣势,并在学生思想取得进步时,及时地给予赞赏、鼓励,使学生不断发掘潜能,自觉地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勤学、守纪、拼搏的良好学风。并在班集体中形成人人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人人为构建和谐良好的班集体而多作贡献!
我所任教的初一(4)班原来是一个学风差、纪律差、成绩差的班。早读、晚读不是读书声,而是讲话声、嘻笑声,比市场还热闹。针对这种现象,我通过搜集一些典型的教育材料,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对全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从而引起学生思想触动和心灵上的共鸣,自觉纠正思想偏差和错误认识,在内心深处产生一股追求知识,刻苦成才的强烈欲望,并化为一种自觉学习的行动。
二、在学习方面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在一个班集体中,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行为的不同影响,导致
学生在学习进步方面的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别,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有的学生学习进步快,有的学生学习进步慢,甚至退步。面对这种状况,教师怎样从学习方面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使全班学生学习进步、学得更好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深入了解、分析学生学习不同情况,找出学生学习进步或退步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采取灵活不同的对策,通过运用赏识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好差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据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等等。每个人的智力因素(即智商)的差别是很小的,并不是说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比成绩差、进步慢的学生聪明很多,爱迪生曾经说过:“成功=1%的灵感+99%的汗水”。其实,学习的进步、事业成功,除了智力因素、勤奋拼搏外,还包括科学的学习方法(或工作方法)。只要我们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拼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能够在学习上不断进步的,每个人都能够刻苦成才。当学生在学习上经过自身努力,取得进步时,要及时地予以赞赏、鼓励,以使学生在学习上不断发奋努力,不断取得进步,从而使中下层学生摆脱自卑的阴影,增强学好的信心和勇气,不断转变学习
态度,不断追求学习进步。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全班的教学质量。
三、在行为方面,对中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一个班集体中,中下层学生占大多数,这部分学生(尤其是下层学生)在行为方面经常容易犯错误。如对学习不重视、不认真、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上课不专心、懒动脑、讲话、开小差、不做笔记,有的学生甚至破坏公物,打架闹事。对这些错误行为如不及时教育、引导、制止,势必影响一个班集体的班风、学风的形成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为了有效制止这些错误行为,就要从学生的错误行为入手,分析并找出产生错误行为的原因。通过赏识教育,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委婉批评,用其正确行为引导其错误行为,指出其行为错误之处,鼓励他们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并在他们改正错误方面取得进步时,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激励,促使他们不断地改正错误、争取各方面进步。
总之,赏识教育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方法之一,作为一门高深的教育艺术,正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接受、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赏识教育一定会在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中结出累累的硕果,必将会引领素质教育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不平凡的20年。从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讲,它同样是不平凡的20年。20年来,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辉煌的乐章。
一、更新了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的变化是改革教学的先导。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加之后来“”十年的动乱,语文学科的性质被抹煞,致使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混乱,教学无所适从。
党的制定的路线,不仅给全国的经济吹进了春风,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拨开了云雾。继“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之后,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也渐渐地举起了“改革”的旗帜。不过,要改革,统一认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第一要著。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师是怎样更新教学观念的呢?
(一)破“满堂灌”为“启发式”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是扼杀学生活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实质是不信任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正因为如此,教师教学只是一人唱独角戏,把知识嚼得细细的,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在听教师讲课时可以不动脑筋,只要能像“容器”一样装进知识就行。不管你消化不消化。是懂了还是没有懂,教师是不多过问的。换句话说,教学任务的完成只是以教师讲授文章数量的多少为标准,例如一册《语文》课本内有30篇文章,教师全部“讲”了,那就算这位教师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完成了。这是一种只看数量不问质量的衡量标准,是极其片面的。如若不改变这种状况,教学质量是难以提高的。
当然,我们只是认识到“启发式”教学是冲破“满堂灌”教学模式的最佳途径,于是,1982年我们就在全省范围内提出了“改革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启发式”的研究课题,通过报告会、示范课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实践,提高效率。
现在,湖北省中学语文启发式教学研究仍在深入探讨之中。
(二)破“讲堂”为“学堂”
在启发式教学研究的启发下,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师对“教师中心论”有了进一步认识,一致认为,启发式教学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它是对“教师中心论”的否定,同时,要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还必须进一步明确教学的实质,弄清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地位,掌握启发式教学中的技巧性的问题。否则,启发式教学就会流于形式。“满堂问”就是“满堂灌”的一种变式,一种翻板。于是,1983年我们又在全省范围内提出了“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的研究课题,真正解决教学的方向问题。
从那时起,这一研究课题不仅在我省范围内,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也油然兴起,其影响是深远的。
(三)破“无序”为“有序”
在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渐渐地把目光投向了作文教学的研究。其中,就是要解决作文教学中的“无序”问题。阅读教学教师还有课本,作文教学呢,教师手中无遵循的凭据,一上作文课,教师就摸脑袋,处于盲目性和随意性状态。这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作文教学的调查及作文序列的研究,并编写了《初中作文自能训练序列丛书》。
不仅如此,为了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我们还开展了作文教学全程性的指导研究活动,积极开展学生的文学社团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省学生的作文竞赛,等等。
现在,湖北省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面貌已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
(四)破“教书匠”为“教育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有效地解决教师队伍中的“断层”现象,我们一方面致力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使他们能迅速地成长起来,成为教学能手,直至教育专家。我们的措施是:举办各种类型的理论培训班;举办各种类型的研究活动;举办青年教师的优质课竞赛及其论文评比活动;提供实验科研课题,鼓励他们参加课题研究等。
20年来,湖北省已涌现出了一批教坛新秀。有不少教师在全国已赢得了荣誉,被称为教育专家了。
二、结出了丰硕果实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年来,经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已结出了丰硕果实。下面列举几例:
(一)单元教学研究初见成效
1988年至今,湖北省中学语文单元教学课题研究已有11个年头了。课题名称是:三段六步多课型能级递进式单元教学。“三段”,是从学生学习的年段而言的;“六步”,是体现每一单元教学的步骤或环节;“多课型”是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在每一单元内的地位所采用的不同教学方式;“能级递进”,是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地讲,就是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到鉴赏。这个“递进”是循序渐进的,是滚动式发展的。我们之所以确定这样一个研究课题,主要是因为它能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体现单元教学整体性原则,以及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即能级递进。这个课题的名称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它是从实践教学中渐渐明确的。从而也说明了一点,我们在单元教学研究中也走过了一段从蒙胧到逐渐认识的曲折过程。
现在,单元教学课题研究不仅深入人心,而且在全省范围内已广泛开展起来。起初只是在初中开展实验,现在已有不少高中教师也在运用单元教学的原理实施教学。
实施单元教学后,教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从教师方面讲,普遍增强了三个意识:目标意识、整体性意识、流程意识。从学生方面讲,普遍增强了三种能力:自学能力、综合能力、迁移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实施单元教学后,避免了过去教学中机械重复的现象,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加教学的容量,而且能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正如有的教师说:“传统的一课一教,贪多求全,胡子头发一把抓,轻重不分,主次不明,样样要求学生掌握,学生囫囵吞枣,食而不化,死记硬背,恶性循环,造成学生过重的负担。单元教学要求围绕单元目标,在一个单元内按规律、有序列地完成一两个重点教学任务,突出单元内相对集中的主要目标,分清主次,重敲轻点,完成单元教学任务。这样不仅强化了重点,增强了教学力度,同时,相应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这正是我们教改的目的。单元教学能达到这一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证明了单元教学的可行性及其推广的价值。
今年下半年,根据全省单元教学的发展状况,我们将准备邀请专家评估验收,作阶段性的小结,探讨深化问题。
(二)课内外衔接研究粗具规模
在单元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的领域又有所拓展,1993年,湖北省宜昌市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即“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现在,这一课题研究已经历了五个春秋了,遍及宜昌市的城镇和农村,平原和山区,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1998年,刘国正先生两次到宜昌,第一次是进行实地考察,第二次是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第二次,他带领了人教社及全国中语会的领导、学者、专家一行10人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影响是深远的。
为什么该课题能迅速发展并受到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呢?正如国正先生所说:“语文教学一与生活相联系,必将面目一新。宜昌搞的课内外衔接实验,本质就是语文教学同生活相联系。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只靠课内是不行的,还必须把脚伸到课外去。”他还以《语文教学与生活》、《展开双翼才能腾飞》为题充分肯定了实验课题的方向。
正是因为方向对头,所以实验见效很快。对语文课,现在宜昌市的语文教师普遍乐教,学生普遍乐学。他们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他们的校园环境增添了文学氛围,学生的视野开阔,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谈吐明快,举止大方。这就是该项实验所带来的效果。
不过,这项实验虽经历了五年,但毕竟只是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不断完善。今后要加强研究的力度,突出课题特点,在“衔接”二字上下苦功夫;加强科学管理,使实验纳入科学化的轨道。
(三)素质教育研究正在深入
实施素质教育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我省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十分关注,而且也积极参与了研究活动,特别是鄂西边远的山区——鄂西自治州,那里的教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申报了该项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这样说,该项课题研究在湖北省是全面性的。为什么在“应试教育”笼罩下的今天,教师对素质教育研究还有这么高的热情呢?这与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提高不无关系。特别是语文学科,教师看到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更增添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我们的基本作法是:
第一,加强素质教育宣传力度,努力使教师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在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及其创新精神。
第二,突出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梳理知识内容,明确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道德情操、民族意识、个性心理等教育内容,使学生早日成为“四有”新人。
第三,占领课堂主渠道,遵循教学原则,努力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培养学生自立、自尊、自信的精神,积极学习,提高能力。
第四,倡导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不断扩大知识视野,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综合能力,为今后学生走入社会打下基础。
第五,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等。
第六,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业务能力,还要求教师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师表。同时,教师还要懂得教育规律,用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儿童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否则,就会迫使学生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所以,我们要下大力气抓好教师队伍素质提高。
现在,素质教育课题研究还只能说刚刚起步,阻力还很大,但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是有信心和决心坚持下去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初步看到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状况,它是有领导、有计划地把改革逐步引向深入的,而且有一条明晰的发展轨迹。其间,我们还大力地鼓励个人的钻研精神,积极开展教改活动,如武汉市六级教师洪镇涛的“本体”课题研究,荆州市沙市区教研室特级教师邓嗣明的“情感目标”课题研究等都在全国颇有影响,为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增添了光彩。
三、看到了美好前景
回顾20年来我们所走过的路,的确令人欣喜。它为我们证明了一条真理: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只有改革,才能兴旺;只有改革,才能发展。
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20年时间只不过是一次短暂的停留,今后,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尤其是面向21世纪,不知有多少新的课题等待着我们去开掘,现有的课题还需要我们去深化,任重而道远啊!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为了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美好的明天,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加倍努力。为此,我们还必须注意:
第一,积极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教改实验已经证明,没有教育理论指导,教改的成效不会大,甚至坚持不下去,依然走回头路。即或有的实验有些成效,但因缺乏理论而失去了指导的意义,因此,掌握理论依据是教改成败的关键。当前,我们引进的国外先进理论不少,国内许多教育专家总结的经验也不少,特别是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的教育思想,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我们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才能站在理论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去审视问题,才能大胆地去开拓进取。
固然,时代在发展,科技在飞跃,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开始运用,但这只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对大多数教师来讲,“科盲”现象还比较普遍,我们搞改革实验,仍然停留在落后的小手工劳动状态行吗?起码,当前掌握电脑操作,采用多媒体教学已是迫在眉睫了。否则,你的教改实验又有多大的价值呢?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即多媒体教学使英语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材料、教学模式及英语教师的角色、作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新形式,掌握新技术,关键在于从根本上转变教师角色的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在外语教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以多媒体、网络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例如:信息丰富、图文并茂、传输迅速、声音、视频等信息载体多样化,因此成为学生学习外语的重要认知工具。而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和课本是学生获取外语知识的唯一源泉,面对新技术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开始寻找自己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中的合适角色。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普遍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四、六级通过率是教学评价的标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中心角色,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围绕着四、六级的题型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的进程必须根据计划按部就班,学生是被动的信息接收体,学习的步调必须与课堂保持一致,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中等以上的学生可以跟上课程的进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基本放弃英语学习。而社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英语教师的传统角色在新的形势下正面临挑战,必须更新观念,在新的理论指导下转换教师角色。
二、现代教育技术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定位
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教师借助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教学效果,克服单纯使用传统教学媒体的局限性。互联网等网络资源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相互学习,学生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个别化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英语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从教学过程的中心变成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评价者。
教师要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首先要做好课程的设计,包括课程的学习目标、各章节的知识点、学习策略的制定、学习媒体的选用、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学习进程的安排、各学习主题的确定等。其次,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进度、学习效果等。
作为指导者,教师要向学生阐明学习目标、介绍学习内容、指明学习途径、指导学习方法,尤其是要加强在信息技术下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执行这一任务,要求教师掌握本课程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的知识分布和结构及其学习方法;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有效的学习途径,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教师利用网上批改作业和网上专题讨论,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网上求助分别给予帮助。在大学体验英语课程教学中,针对学生现有的实际情况,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做了改革。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认识到自己是认知的主体
学生明确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要求和目标,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学生借助多媒体、网络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通过教师的指导和与学习伙伴的交流、讨论、协作,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创新和信息表达的能力,培养自己协作、创新的精神。
2、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传授给学生各种一般性和具体的学习策略,结合教学内容多提供范例,讲明策略运用的范围和条件,给予学生充分的策略练习的机会,熟练运用,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目的。
3、帮助学生掌握信息化环境中学习工具的应用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自如地开展学习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大学体验英语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所需的各种学习工具应用的要求,帮助学生逐项掌握各种认知工具并达到熟练运用,使他们顺利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新生入学时,对其进行为期一周的体验英语自主学习系统的培训。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我们采取学习者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学习评价。对学生的作业,教师评定后再定期在网上,让学生互相公开评价。对小组完成的作业成绩取集体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平均分。这样全方位、多因素的开放式评价,使评定结果相对客观,而且使评价的作用得到了延伸和扩大。学生参与学习评价,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评定,还能从学习伙伴那里获得好的学习经验,吸取同伴学习欠缺方面的教训,用来改进自己的学习。
三、信息技术指导的教学模式中情感的交流
语言与情感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情感交流在语言学习中有重要的意义。语言心理学理论指出:学生处于焦虑、压抑、过度的自我封闭和保护以及兴趣不高时,会严重地影响和阻碍外语学习的效率,而当学生处于自信、专心、并不断得到教师的鼓励的情况下,学习的潜力会得到发挥,甚至放大。多媒体教学利用计算机和各种音视频设备呈现教学内容,有的教师埋头操作电脑,把自己降格成了“电脑操作员”,忽视了自己在课堂主持、导演情感交流的身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要加强“感情投入”,把握适度、适时的运用原则,在时间和内容方面把握分寸,做到运用多媒体技术既不喧宾夺主使用过分,也不因噎废食,不敢大胆使用。每节课起码要用1/3的时间跟学生交流互动,从时间上保证有情感交流的可能性。围绕课文内容,布置题目,分配任务,让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资料,写出东西,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和讨论。教师指点、辅助和鼓励学生写出“作品”。而大量的语言输入学习就交给学生自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心或通过局域网,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师的布置,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进行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突破了课堂时间的限制,适应不同水平、不同学习要求和目的的学习者,体现了个性化的教学原则。教师还可介绍网络资源或互联网的网址,推荐参考书目。帮助学生培养自学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时,通过提问、小组表演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熟悉和掌握情况,发现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英语教学模式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外语提供了宽广的、有弹性的且极具创意的学习空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拓创新,学习最新的外语习得理论和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协调者、帮助者、引导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2]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3]罗秋明,董翠芳,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的角色转换[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7):146-147.
[4]毛慧娟,毛文娟.多媒体课程整合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1).
关键词:化学;双语教学;外语;学科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发展,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也逐渐走向深入,新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逐步走上教育舞台。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性的教学方式逐渐为人们所了解、熟知。但是对于其内涵和实际意义的理解都不够深刻、明晰。笔者根据自己及他人的多年教学经验,结合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双语教学的体会,试谈谈自己的粗浅见解。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双语教学,笔者认为,它是指在单课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不同语种在同等教学条件下,在更宽的范围内,教育学生对于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应知知识的更深刻理解,以扩大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面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
就目前我国化学教学中的双语教学方式而言,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阅读理解"式双语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外语为主,并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外语资料,学生阅读后,再依据现有的资料,回答教师提出的有关教学内容的问题及观点,以达到语言与专业知识的双赢。
(二)"培养兴趣"式双语教学。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汉语为主,以外语为辅,对一些专业性术语的外语表述进行介绍,并提供相关术语中外语名词的由来及成语规律,穿插有关外语故事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在课外搜寻相关外语资料的积极性,从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出发,达到专业知识与语言的双赢。
二、双语教学的实践意义
双语教学,无论从教学本身,还是就教学的对象或者教学的广泛效果来看,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原有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在素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势必成为一种值得深入探索的教学方式。
(一)双语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和发展。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沿用数千年,在演变的过程中,随着历代教育者的不懈探索,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较为科学的体系,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科技和世界经济形势发展的步伐。适应这种需要,在探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双语教学应运而生,它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更加适应时展的需要。
(二)对于教师而言。双语教学有利于促进他们积极吸纳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加快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因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学习知识面的扩大,对于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大,俗话说,"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对于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来讲,必须寻求更多更新的知识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适应学生越来越高的需求。
(三)对于学生而言。双语教学既能增强其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又能够促进其更好地学习外语知识,为提高其自身适应国际形势需要的综合素质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在双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由于双语教学的出现,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教师在各自教学的过程中,仅靠自己的理解去诠释双语教学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式,这样势必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混乱局面,也造成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笔者认为,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从双语教学的目的上看。有些教师认为双语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在外语教学之外的其他课程中,让学生在外语的语境下,理解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达到外语和该教学内容都得到有效完成的双重效果。这种看法,与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相差甚远。
(二)从教学方法上看。有些教师采取"阅读理解"式教学方式,在其他学科教学过程中,完全使用外语,让学生在理解教师铺垫语言的前提下,理解专业知识,以此希望达到外语和专业知识的双赢。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教师之间在外语水平方面的差异。不同学生或者学生与教师之间,由于学习兴趣、知识面、外语学习层次的限制,他们之间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甚至是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教学过程中的外语表述,更谈不上能够完全理解其他学科的专门知识。
四、综合实践,正确运用双语教学为素质教育提供更有力的科学方法。
(一)课堂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应当根据课中教学的内容,搜集相关专业知识的外语资料,如查阅外语图书、上互联网搜寻等方式,多方面准备外语教学的资料,特别是专业知识需要的专业术语的外语表述,并且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弄清专业术语外语表述的成词规律,以及该词或者词组的由来,以便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加清晰、充分了解该知识。
(二)课中双语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中,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时,适时穿插外语表述,将专业术语的外语表述及成词规律、词或词组以及物质结构的由来等贯穿课堂之中。如"有机"为"Organic","无机"则在其之前加"in-","金属"为"metal","非金属"即在其之前加"non-",凯库勒(FriedrichAugustKekule)在梦中发现苯的结构等故事,既活跃气氛,增强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扩大知识面,增进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外语方面的水平,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应当注意以汉语为主,不能越俎代庖,以外语为主角,否则,课堂效果必然会适得其反。
(三)心理的把握与双语的结合。双语教学的引入,对于学生来讲,可能产生两方面的心理影响。一个方面,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可能导致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双语教学中,产生更加深刻的心理影响,从而促进该学科的学习。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在双语教学中,对外语的肤浅了解,或者说对外语的学习不够深刻,造成上课过程中听不懂,从而造成厌学情绪,恶性循环,势必造成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适时调整双语教学的内容和双语在课堂中的分量比例,以适应学生的心理变化,达到双语教学的最佳效果。五、双语教学的硬件、软件配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双语教学的高效性、科学性、与时代的同步性的发挥,要靠充实、完备的硬件、软件作为后盾。因此,在双语教学中要有充足的硬件、软件准备。笔者认为,要搞好双语教学,要准备如下充足的硬件、软件:
(一)硬件。
1、建立相关学科的外语图书资料库。
2、建立相关学科最新成果搜集资料库。
3、建立双语教学影像资料库。收纳双语教学的成败案例,以便对教师进行正反两方面教育。
(二)软件。
1、与国外教学交流的经验总结。
2、外语教学的多元化。外语教学中,逐步形成普遍性和专业性相互补充的教学内容,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
关键词:服务性学习道德发展
现今德育课程改革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德育新课程的改革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以培育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帮助大学生立志、树德和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德育课程作为平结学校和社会生活,使得经验和结构性知识的整合要求被强化,这也是德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深刻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改造,而且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产生有力的冲击。这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方法来配合完成整体教学,而服务性学习正是一种通过社区服务来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法,其本质内容是社会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各种活动,通过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以塑造学生个人的社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这对德育的扩充学习是有益的。
服务性学习内涵
服务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法,是一种在行动和反思过程中进行的经验性学习,它将学业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已成为近年来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重点之一。1996年,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瑞佛肯(JeremyRifkin)声称,21世纪“服务性学习可能会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
反思和互惠是服务学习的关键概念,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forHigherEducation)在其系列丛书《学科中的服务性学习》中,给服务性学习下的定义是:“服务性学习是学生通过精心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并获得发展的一种方法。这种服务要满足社区的需要,与高等教育机构和社区协调安排,帮助形成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它必须与学生的学术课程整合,强化学术课程,并安排结构性的时间让学生来反思服务经验”。
总而言之,服务性学习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现实社会的问题和需要结合起来,既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又增强了学生的公民参与度。同时,服务性学习不用打破学习的严密性和学科目标,使学生在活动中满足人类以及社区活动的需要,并从建构性的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性学习提供了一个非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角色,拓展知识来源,将课堂讲授转变成为非集中行动,并以此作为教学的重点,打破通常的课堂教学模式,整合出新的学习资源。
服务性学习的特点
服务性学习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学术课程,社会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服务项目,由学生自己参与社会服务过程、运用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现实世界产生真实有形的成果。服务性学习也是一种主客体互惠性的学习,学生通过服务学习观察问题,从而在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中,获得机会认识社会、拓展技能、培养信心去认真思考问题和提高解决的能力,担负起社会责任。
协作性。所谓协作性即双方是平等、互利的一种关系,双方一起分享责任、权力,共同努力,共享成果。在服务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参加经深思熟虑地组织的服务性实验活动,帮助别人,让自己和与他人“签订爱心合约”,建立起相互间的沟通桥梁,实现学生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互补性。彼此既是教导者也是学习者,双方相互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直接的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学校通过社会服务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既关心现实、了解社会,又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学习性。服务学习与传统服务最大的不同,乃在于其强调学习与服务的连结,透过服务的具体体验性反思,以提高学生思想与行动、理论与经验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习目标。这些带来新认识的内涵价值的服务不仅意味着与他人分享、以利他人,而且是继续学习,学习与运用结合,在运用中学习。服务性学习活动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学识水平的一次检验和提高,在服务的过程中学生观察事物的视角大为开阔,对事物的理解也较以往深刻,此间的感受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很新鲜,这是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少有的体验。
服务性学习蕴涵的德育价值
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于作为德育价值主体的社会、个人的德性需要的满足与否、促进与否的关系。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功能与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社会、个人对德行的需要来决定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首先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的。德育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创造才能,更有人的尊严,进而使其人格更高尚,真正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服务性学习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发展知识和进取的态度,要求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会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技能,提高个人的成长,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服务性学习可以将服务整合到学校德育课程内,通过提供固定时间,促使学生思考、讨论或记录下有关他们的实际服务活动,以及在真实服务活动期间的见闻。开展服务性学习,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使学生掌握促进人格发展的积极价值,推动他们关心现实、了解社会、完善人格。这不仅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其深层次意义上是“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这些无不体现着独特的德育价值。
(一)激发学习兴趣
服务性学习是一种体验性学习。通过直接服务活动,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考技能和知识,使学生了解人类心理、生活技能、社会需要和资源、公民责任、职业选择及人的多样性等。服务性学习活跃了正规学习,开发丰富的学习内容,可以极大地激发和鼓励他们学习。服务学习与传统服务最大不同,乃在其强调学习与服务的连结。服务性学习课程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透过服务的具体经验反思,来达到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人们经由具体经验接触,透过反思去观察、体会自己实际经验,学生所获得的不仅是能力和知识的自我认识,而且认识到他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帮助同学们产生对学习的渴望,由反思中悟出新的原理、观念,将新观念应用到新的具体实践中去。
(二)提高认知水平
服务性学习的另外一个效能是增加学生对校园外部世界的认知,包括校园外面的社会、居民和他们先前没有接触到的观念。服务性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思想教育的内容充分融入生活,让一种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整合价值观并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使过去孤立封闭在学校和课堂的道德教育变成一种全面开放的道德教育。服务性学习影响了他们看待社会和世界的方式,而这通常会涉及到对他们原先持有的观念批判。比如“好八连”的共建服务活动,每月二十日风雨无阻的为民服务,同学们为“好八连”战士们“无私为人民服务、不计较得失”的精神所感动,这一活动本身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而服务性学习又将这一课题中外显的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加以内化,使其成为学生自身内在的自觉需求,实现了道德认知到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转化,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德育行为。
(三)增强社会责任感
服务性学习使学生的目光由课本转向世界,由狭小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学生通过寒暑假、每月、每周在学校、社区及其他机构服务,找到了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和在社会范围内自己应负起更大责任的意义。服务性学习强调让参与服务者看到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现实社会,学生为学习将承担更大责任,使他们从自我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去关注社会热点,如生态环境问题等,促进个人价值观、信念、自尊、自信、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2006年上海商学院举办了“明日商界之星”的评选活动,在结项的学生课题中,就有许多如“关于洋打工的劳动维权”、“保健品的过度包装”、“失地青年的现实问题”等比较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课题。服务性学习通过将学校所教授的东西延伸到社会,藉此帮助培育学生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学生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实际行动中,想得多了,思考能力提高了;反省多了,自我得到了提升;实践多了,加深了对生活的了解;关注多了,才会用心去体谅社会中许许多多不同的群体,增加保护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培育团队精神
服务性学习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在小组内,各人分工不同,每个人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发挥自己的作用,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服务性学习的活动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会人际关系合作的过程。团队合作中最基本的就是要建立信任,如果一个组织缺乏信任,伙伴关系就会破裂,反之,诚实的沟通和开放的态度会促进团队的合作。在上海商学院组织的房产调查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体会到,在决定做某项工作时,大家往往会有意见不统一,而在这个从不统一到统一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少数服从多数,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尊重,学会了容忍不同观点并接受其他意见,包括批评。在外出调查中,课题组成员相互帮助,遇事同商量,同学之间成为密切的合作伙伴,在这样一种相互学习、交流、切磋、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逐步形成了团结、合作、严谨、锲而不舍的创造性人格。
(五)提升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服务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与服务的同时进行和二者之间的双向协调的关系。在整个服务性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自己努力学习,不断把所学到的知识与他人分享,帮助需要照顾的人,以知识服务他人,又从服务中不断学习,而且这些对于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同学们除了学习如何运用学识去服务群众,也在向其服务的对象学习社群相处的态度和民间生活的智慧,参考他们的视角与经验。通过服务性学习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别人的需要和感受,体会到作为社会上的一份子,更有责任去了解和关注更多社会上的人和事,从而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
综上,服务性学习与德育相互交叉、相互涵盖,几乎所有的服务性学习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和德育功能。服务性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我们要重视服务性学习内含的德育价值,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将德育贯穿于服务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来实现道德准则的内化和升华,以实现服务性学习的德育价值,达到塑造人格、完善德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宝存.美国高等学校的服务性学习[J].比较教育研究,2005(11)
2.李太平.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6)
3.莫敏秋.浅谈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及培养[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9(2)
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渗透
1从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做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教师以真诚、信任、期待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蕴含的潜力就会奇迹般地显露出来;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正常的学生,乃至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妨害学生的人生幸福。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1.1愉快接受教师身分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分进行各项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分,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分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1.2改善自身心理环境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心理环境的好坏会随着社会大环境、时间、个人阅历、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下得到改善。
1.3提高承受焦虑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如果教师毫无承受教育焦虑的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稍有不如意就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有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事缩手缩脚,不愿管和不想管学生,怕引起麻烦,怕承担责任;或者对学生方法简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均是承受教育焦虑能力较弱的表现。
承受一定的焦虑,有利于教师加强教育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炼,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态度温和、乐教善管、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可以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如主动承担难度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来磨练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承受焦虑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1.4改进教育人际关系
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善于主动搞好和学生、同事、领导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1.5加强心理健康防卫
虽然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校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所困扰,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教师只有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抵制削弱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加强心理健康防卫,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1.6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可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培养兴趣特长、良好个性、主动精神、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2运用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本身有许多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佳作,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就能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了多样性、人文性、时代性,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很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2.1整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接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个多元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背景。
2.2师生共同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
2.3引导学生进行行为实践
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
3组织语文实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以致用,实践又能促进学习。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的发展,很多时候不是明白了道理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并逐步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充分利用生活作为大课堂。
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应丝丝相连,交相辉映,相得益障。只有让生活的灵魂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贯通阻隔语文学与用之间的壁垒。
参考文献
[1]高亚兵.学校心理辅导[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李丹编.学校心理卫生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科研选题;可行性;创造性;需要性
教育科研,越来越得到中小学校的重视。但是,通过调研发现,教育科研效果未尽人意,一些学校往往是开题热火朝天,过程冷冷清清,结题草草收场。究其原因种种。但是笔者发现,制约教育科研的最主要因素是学校、教师在选题上不够确切。一些学校、教师在选题时比较盲目,所选择的课题不适合本校或教师个人进行研究,导致课题研究举步维艰,效果不理想。为避免选题的盲目性,根据这几年成功的科研案例和对权威论著观点的归纳,我认为选题一般应遵循下列主要基本原则:
1.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应当考虑课题经过一段艰苦的研究以后应当是可以实现的或有可能被解决。
选题是否可行,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研究者个人具体情况。比如:知识基础、专业特长、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教育科研的科研经验、志趣和可以利用的时间。②看课题的难易大小是否合适。小而容易的课题研究顺利,成功率高。就一般规律而言,选题应从易到难,从小到大。③教育情报资料的充实。要占领本选题资料的最高点。④是否抓住了时机。⑤还要考虑花费在教科研的时间因素。
例如:有个教师选择了这样一个题目《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对比实验研究》。在我们审核时,我就发现一是题目大,二是实验研究要有对比实验班。这根本不符合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因为我们这里一个语文教师只承担一个班级的语文课教学,无法进行实验对比,更何况实验法操作起来特别麻烦。我建议她把课题改为《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行动研究》。这样一改,研究范围更小了,目标也更具体了,研究方法也简便易行。后来,这个课题成果在吉林省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所以,在选题上既不要过高估计自己、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畏惧困难。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有科学态度和敢为人先、勇于攻关的精神和勇气。
2.创造性原则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要认识前人没有认识或没有充分认识的教育规律,解决他人虽然认识但还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教育问题。因此,教育科研的课题必须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由于实际情况不同,课题的创新要求一般可分三个层次:
2.1独创性。要从教育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中、新生事物的萌芽中、新鲜经验中选题;还要从教育领域里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思维、新设计、新方案中选题;还可以从不同观点的争议中,不同学派的对立中、原有理论和新的实践的尖锐矛盾中选题;还可以从教育科学的知识空白中选题。这是高层次的创新课题,它要求提出没有人提过的新问题,开辟无人涉及过的研究领域,创立新的理论体系、教学流派和教学模式等。
2.2再创性。这是中层次的创新课题,其中,有的是将别人的研究课题加以组装、分解和改造后再生出的新课题;有的是将已有的研究课题运用到新的领域、情境、学科等实践中,又在某方面有所创新。
2.3自创性。这是低层次的创新课题,它只要求对自己是前所末有的,对自我发展是有利的,但并不要求对社会对别人有什么创新价值。
3.需要性原则
指中小学教育教研课题应该根据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来选择。科学选题的实践经验表明: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是研究课题选择的最重要的源泉。作为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应该优先选择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中最迫切、最亟待解决、最关键性的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例如:如何开展新时期青少年德育工作问题研究,如何解决城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研究,关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研究,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学法指导问题研究等等。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问题化教学,探究
一、引言
在现在的初中教学课中,已经将学生在探究科学的过程中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作为改革教学的指导思想。但是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问题”并没有引起重视,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任旧是处于被动式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的状态是(不主动提问、对问题没有好奇心、不主动发现问题)。因此,解决当前学生出现的状况是老师的首要任务,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学生出现的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能力,以及利用已学的知识来进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
二、概述问题化教学
问题化教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一系列学生不懂的问题,来调动的好奇心、求知欲,然后在运用引导、启发等方式来进行引导,让学生从现有的教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还要概括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原则和规律,从而让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问题化的教育“模式,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问题”的氛围和气氛,让学生在“问题氛围”气氛的感染下逐步增强问题意识。在初中的科目中,《科学》这一课程与“问题化教学”的实际比较符合,它有效的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与课本中所学的内容进行结合,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问题意识”将问题化教学实际的运用于初中科学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学习的过程中关键是设计有效的问题,并建立良好的创设问题情境,将课堂教学组织演变成一种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
(一)、在初中的《科学》课程中设计有效的问题
要达到“问题化教学”的效果,就必须以有效的问题作为基础,该问题必须要具备(有意义、有价值、情境化)。这也是有效问题必须要具备的要素。在课堂中设立的问题,要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疑问,从而引发关注,引起争论。让学生在这种疑惑,充满好奇心的争论环境中引导学生不断的进行探索,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紧密的联系起来,进入“问题化教学”的情景之中。
在初中的《科学》课程中设计有效问题的原则是:①在教学的课堂上设立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去学习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所以在设立问题的时候,要参考教课书中的内容来进行提问,要根据教学课程中的内容来拓展相关的“问题化教学”。例如:老师在跟同学讲述牛顿研究的“万有引力定律”时,可以根据这个事例来提出相关的问题。②在“问题化教学”课堂中,老师在给学生设立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留出合理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把一盆原本生长在大自然环境中的绿色开花的植物移植到有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中,刚开始,花会出现枯萎的现象,但是过不了几天,这盆花又会开始慢慢的适应环境,逐渐的恢复原样,变得极为茂盛,这又是什么道理?老师可以适当的给出一些提醒,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植物吸收水分、失去水分具体是因素是那些?以及植物要生长具体是需要具备哪些因素。③老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本身的知识性和个人的生活经历来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要尽量贴合学生个人的生活实际。还可以适时的增加所提出的问题的趣味性,例如:蚯蚓通过表体是怎样呼吸的?以及为什么雨后蚯蚓会大量的爬出洞穴。那么,结合这两个问题,您会发现这两个问题的本质实际上是一样的,但是问法却完全的不一样,前者给人的感觉就是硬邦邦的,会让人产生死记硬背的效果。后者使用的是设问句,设问句会让人产生疑虑,人在有了问题的情况下,就会想要去解决它,战胜它。一旦有了这种欲望,就会想要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这件事情。使用后者的这种方法会调动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隐含在课程知识中的教育问题。④老师在设立问题时,应该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来进行设置教学问题,要让学生能在思考问题之后,能够联想到相关的问题,让隐含问题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冲突。例如:农民伯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给农作物使用了大量的塑料薄膜,使用塑料薄膜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会污染到环境。可以根据使用塑料薄膜的优点和缺点来进行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积极的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为初中的《科学》课中常用的问题设置情境的创设方案。
发现问题是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前提,那么,从课程的特点上来看,初中的《科学》课堂应该是属于一个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一个思维过程方式。因此,老师要努力的创建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然后引起学生的认知方面的冲突,是科学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因素。如果说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看,设立问题的情境是引发认知冲突的必备条件之一,当有了冲突,才会去探究自己的思维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将教学的过程融入到一个情境中,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提高。
三、结束语
人来对知识的学习是来源于思考,而思考又是来源于人来的好奇心,这表明了好奇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那么,老师如何把学习置于有效的问题中,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参与,并且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探究,解决问题。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构建隐含在问题中的科学知识,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实际解决的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还要逐步的形成探究精神,还要不断的培养创新的意识。系数世界上大多数的伟大发明,或者是震惊世界的创作,都是来源于一个“疑”字。“疑”是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车轮。
参考文献:
[1] 郑叶飞.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176-177.
[2] 郭聪聪.初中科学课堂开放教学的实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
在当今信息社会,阅读是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基本途径,我们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课程改革中坚持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和创建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
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1. 从学习目的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了发现与探索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习从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接受书本知识,阅读的视角也仅在对课文表面意义的梳理和对基础知识的练习上,忽略了阅读的真正意义。而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却从尊重学生学习的精神需要出发,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积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过程中。
2. 从学习内容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使学生囿于课堂,将课堂当做世界;而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则将视线投到课堂之外,将世界当做课堂。在目前的社会,教育不应该去营造纯粹的书本课堂,而应该给学生提供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空间,充分张开自我情感想象的翅膀,慢慢去感受人类文化精神的熏染,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智之门。
3. 从教学目标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只注重培养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背诵、理解、掌握和复述的能力,将阅读定位在应试上,至于阅读中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以及灵感、顿悟、直觉等诸多涉及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因素则通通抛之九霄云外,带之而来的是生硬的“科学训练体系”和刻板的语言思维逻辑体系等错误倾向。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批判的意识、独立的精神,从而发展思维、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
4. 从师生关系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宰一切,决定一切,一切以课本为准,一切以教师为准,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即使搞点提问,也仅是点缀,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教学中的主角,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学中的配角。教师只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激励者、咨询者、参与者,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是审美的主体,也是教学中的主体。师生在双方即有的知识、经验的相互沟通基础上发现和解决问题,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自主地获得知识。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1.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原则——培养问题意识
如果说传统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在于解决问题,那么立足于终身教育的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则并不在乎解决了多少问题,而着眼于“激发”了多少问题。教学不再是一次性地解决问题,而只是通过暂时的解决问题来激发学生深层的“问题意识”,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也使他们在“处理”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共享资源。
2.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原则——阅读的动态生成
以培养问题意识为指导原则的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意味着这种教学将具有动态的生成,教学不再是将教师预先设计的属于教师知识范围内的知识图景静态的、按部就班的传输给学生,而是要在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提出较为复杂、更为深层的问题,并利用问题刺激学生的学习活动,并鼓励学生尝试各种问题的解答,使师生参与到深层次的、充满问题的教学情境的创造性建构中去。动态的、生成的教学意味着教学对师生而言永远充满着超乎预设之外的诱惑力,一种源自师生思想的诱惑力,它永远是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和智慧构成挑战,并且随时召唤着师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使师生的潜能在富于挑战与激励的教学情境中不断释放。
三、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1. 以学生为主体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说:“教师的教为的是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有对象的,有内容的,这就是学习的客体。谁来学呢?学生。学生必然是学的活动的主体。”从学习的过程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把人类的文明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库存,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
2. 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师的点拨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是具体问题的解答;可以在学生自读遇到理解障碍之后,也可以在遇到疑难之前。例如,我在教《祝福》一课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小说为什么取名‘祝福’,改作‘祥林嫂的故事’行不行?”我当时估计此问题较难答得全面,就先作提示: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思考。结果学生大致能理解:小说之所以取名“祝福”,从形式上看,故事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关系;从内容上看,“祝福”事件直接导致祥林嫂精神崩溃,是“祝福”杀害了祥林嫂,取名“祝福”,能突出反封建礼教的主题。如果改作“祥林嫂的故事”,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总之,教师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教师的点拨只发挥参与讨论和提供参考意见的功能即可。
参考文献:
[1]张孔义.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究[J].教学月刊,
2003(1).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论文摘要】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语言习得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身势语有助于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非言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本文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运用身势语。
一、必要性
当今时代是信息交流时代,如何恰当地进行信息表达和选择,对人生的各方面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言语信息交流和非言语信息交流都以各自的优势在交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索绪尔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言语信息交流在交际过程中的位置。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伯德惠斯特尔统计,两个人在交谈时只有35%的信息是由语言传递的,其他65%的信息则由非语言交际方式传递的。从中不难看出身势语在信息交流的中的作用。语文教学属“科学世界”语文教育,是“学校语文”的教学现象,用“生活世界”语文教育的“习得”随意剪裁“科学世界”语文教育的“学得”。我想,身势语应该在语文课堂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以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可行性
纵观中国数千年语文教学史,以诵读经典为中心的古代语文教学模式,似乎不需要过多考虑身势语的存在,但先生摇头晃脑的范读,弟子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就是自发的身势语的典型。以讲授范文和语文知识为中心的近代教学模式由于以教师主持的班级授课为基本方式渐渐重视身势语的作用。这对教师的言语交际能力和非言语交际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于是,对身势语的研究应运而生。1952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伯德惠斯特尔创造了kinesics(身势语)这个词,对身势语陆续展开了系统的研究。1970年,朱利叶斯-法斯特发表了一部关于身体语言的著作以后,公众才意识到这种现象的存在。于是,语言课堂教学慢慢自觉重视身势语的作用,但这一时期的身势语仅仅是作为语文课堂范文讲解和分析的辅助工具而存在。直到以科学高效培养语文能力为直接教学目的、以言语技能训练为中心的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出现,身势语才获得了自己合理的名分。它与言语交际相辅相成来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不仅是语文课堂的教学工具,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直接目标。
三、概念、分类、特点
身势语又称体态语、形体语言,指人们利用姿态、动作(包括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的非言语行为。人们交际时的点头、招手、扬眉、耸肩等姿态动作构成身势语的单位。
很多身势语可能是人类所共有的、先天的,也是无意识或下意识的。如:人在最兴奋时,眼睛瞳仁会自动扩大,打招呼时眉毛会快速闪动,不满时会皱眉。有些身势语是后天习得的。由于人们生活于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身势语。这些身势语大都需要模仿才能习得,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同是跷二郎腿,英、美男子的姿势却截然不同,中国人对此均认为极不礼貌。同一身势语在同一文化中的不同场合下,往往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如:美国人擦鼻子时,可能表示不同意某人或拒绝某事,但也可能表示另外的含义。相同的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常具有不同的含义,从而代表不同的交际功能。如:吐舌头,英美人往往表示蔑视对方,而汉族人表示惊讶,藏族人则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不同的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可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意义,起到相似的社会交际效果。如:表示问候或欢迎时,美国人一般握握手,日本人则弯腰鞠躬,阿拉伯人、犹太人与南欧一些民族则相互抚摸或闻对方的气味。
四、身势语的选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突出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往往会用加重语气、放慢语速、反复强调等有声语言形式来增强对学生听觉系统的刺激,以期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有经验的教师会运用身势语的模拟性和象征性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善于选择和运用身势语这种特殊的语言。以科学高效培养语文能力为直接教学目的、以言语技能训练为中心的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对身势语运用和培养是有所选择的——并非所有的身势语都可以挪进课堂,必须有所选择。首先,要恰当运用面部表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察“颜”观“色”,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眼、眉、鼻、嘴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使自己的表情与教学的内容相吻合,以感染学生,增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如:讲解《藤野先生》一文第一段“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个关键句子时,就可以同时做以下动作:轻锁眉头,稍耸鼻子,缓缓摆动头部。这样,学生就能够较容易地理解作者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感情,即对东京的失望;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行为的轻蔑、愤怒。其次,要注意手势的运用。人的整个手势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区,不同区域的手势可表达不同的含义。如:肩部以上为上部区,这个区的手势多表示理想、宏大、张扬的内容和情感;肩至腹部为中部区,这个区的手势可表示记叙事情和说明事理;腹部以下为下部区,这个区的手势多表示憎恶、鄙视的内容和情感。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对待。如:讲《最后一次讲演》时,对“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和“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象李先生那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里”等句子,就可辅以上部区的手势,用以表达昂扬的英雄气概。再如:讲《核舟记》一文“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这句时,就可以用中部区手势再现核舟小巧灵珑的形象。而且,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训练对身势语的利用也有所选择。第三,要用眼睛接触。在各种身势语中,眼睛接触是最重要的——这样最能传递微妙的感情差别。虽然眼球本身表示不了什么,但是目光的长短、眼睑的开阖、眼睛附近面部表皮的变化,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意思。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眼睛所传达的信息,同时要适当发挥眼睛在传情达意方面的魅力,以期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另外,听、说、读、写言语技能的单项目训练对身势语的要求各不相同。听说的训练对身势语要求较多,而读写的训练则相对要求较少。教师对身势语在课堂上的运用也要控制一定的度,因为教室不是舞台,师生不是演员,都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参考文献
1、杜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2、杜诗春:《认知和语言》,1993
3、阿伦-皮斯:《身体语言》
4、余应源:《“科学世界”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论》、《论我国语文教育的基本模式》
5、雷良启:《论语文教育乃是言语交往教育》
6、佘蜀强:《语文教师“身势语”的作用及运用》